债权人权利保护制度

2024-10-31

债权人权利保护制度(精选8篇)

债权人权利保护制度 篇1

摘要:一人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债权人的法律保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对如何完善一人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阐述五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债权人保护,信息共享机制,公司担保

公司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参与者, 公司法确立的各项制度对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一人公司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股东的有限责任以及股东的唯一性等, 使得一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为维护债权人利益, 需要在现有的制度框架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对一人公司的监管力度。本文对我国一人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做一些探讨, 提出五点对策建议。

一、完善公司信息共享机制

为保障债权人的知情权, 在保护一人公司商业秘密等涉密信息的前提下,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向社会如实披露一人公司的主要信息, 将公司登记备案、年度报告、资质报告等信用信息予以公示, 完善信用约束机制, 建立信用体系的调控制度。我们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工商管理、税务、审计、食品、知识产权等政府监管部门对一人公司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二是建立信用评估机构, 对一人公司的财务状况、信贷情况、合同履约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 并不定期地抽查。建立评估机构对一人公司的信用评估报告制度。

二、通过公司法人人格否认规制有限责任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是指, 当一人公司股东为了满足其个人利益而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时, 为了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而要求一人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共同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制度。然而,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公司股东的有限责任制度也不例外。有限责任制度确立之后, 一方面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增加了公司股东的积极性, 有利于鼓励股东投资, 同时也促进了公司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一人公司股东的唯一性, 所以相对于其他公司形式而言, 更容易造成公司股东利益和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失衡。由此可见, 将有限责任制度绝对化, 必然会威胁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其实, 公司法不仅是一部调整公司与公司股东之间关系的法律, 我们更应看到其社会性, 即公司与公司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所以, 为了保障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有必要对公司股东有限责任做出一些例外的规定。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并不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的否定, 而恰恰是对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有效维护。在一人公司中, 股东要维护自己的地位, 享受有限责任的优惠, 就要遵循一定的法律和原则, 尊重公司法人人格。同时, 这种制度又很好地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 它使得滥用一人公司法人人格的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责任, 避免其规避法律的情况发生。

三、完善一人公司担保制度

第一, 担保最高额的法定化。公司以其独立财产对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公司的财产是有限的, 倘若不对公司担保的额度做出一些限制性规定, 恐怕公司会面临资不抵债的情形。而一人公司又具有其特殊性, 公司的集资能力相对于其他公司类型薄弱, 所以一旦担保额度过大, 会危及到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第二, 将债权人同意作为一人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的前置条件。由于一人公司股东的唯一性, 很容易造成股东权利的滥用, 而公司的外部债权人, 不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和决策, 他们间接的丧失了自己的利益表达机制。所以, 笔者建议将债权人同意作为一人公司为股东提供担保的前置条件, 公司的债权人有权审查一人公司与其自身股东的债权人之间的担保合同, 使得一人公司债权人了解到担保的数额、期限、原因等相关因素。这样可以保障公司债权人及时地了解到公司的担保事宜, 间接地获知股东是否滥用公司法人资格, 从而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三, 建立股东担保登记制度。关于建立股东担保登记制度, 可以参照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公示原则是物权法关于物权变动的最基本的原则, 是指在物权发生变动的时候, 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向外界展示此种变动的后果。如果对一人公司为股东的担保情况进行登记, 可以充分发挥公示原则的公示公信的作用。所以笔者建议将公司为股东提供的每一次担保由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备案, 并在其股东偿还债务, 担保取消后撤销登记。将担保行为进行登记, 就相当于一个公示行为, 这样可以有力地保护到债权人的利益。

四、建立公司股东个人财产公示制度

一人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不同, 一人公司是独立法人, 对外承担有限责任;个人独资企业是承担无限责任的非法人企业。区分开一人公司的财产和该公司股东的财产至关重要。因此, 一人公司股东应当定期向公司登记机关公示其个人财产状况, 这样既可以使公司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完全分开, 又可以使股东在公司法人人格滥用的情况下, 使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做到有的放矢。尽管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 要做到个人财产公示有许多困难和障碍, 个人信用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建立, 但我们相信, 这项制度应当逐步建立, 借鉴国外先进的个人信用制度势在必行。

五、完善一人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制度

第一, 发挥一人公司监事的作用。一人公司的财务会计人员作为公司的雇员, 不会轻易违背雇主的意思。并且一人公司多为家族企业, 其公司其他职务也很可能由其家族血亲担任, 这样是不利于公司债权人权益保护的。为此, 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一人公司监事的作用。公司法应当对一人公司的监事做出特别规定, 赋予比普通的有限责任公司监事更大的权力。该监事不仅负责检查公司日常业务中的财务会计事项, 同时对于股东的出资和出资方式也应当进行明确的记载。同时, 对监事的资格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对于公司股东联合监事滥用股东权利的行为, 监事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 保障相对人的查询权利。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 对一人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监管主要是通过我国有关监管机构对一人公司定期进行审计等各种措施来完成, 虽然监管措施不少, 但是实际经济生活中给相关第三人的利益造成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法律没有直接赋予相关第三人对一人公司财务状况的查询权。所以, 应当充分保障经营者之间的相互知情权。对此, 我们可以将一人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等材料加注于公司登记簿中, 每年进行更新, 以供第三人查阅, 加强一人公司透明度, 使其相对人放心地与其进行经济往来活动, 在及时地维护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同时, 也促进了一人公司的业务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少侠.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司法适用.当代法学, 2011.

[2]胡田野.公司资本制度变革后债权人的保护路径.法律适用, 2014.7.

[3]卢伟豪.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保护研究.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3.

[4]曾毅.信用体系对一人公司的债权人保护研究.中国市场, 2014.13.

债权人权利保护制度 篇2

一、学生上学必须凭胸卡入校,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一律不得随意入校。传达室人员和值日老师要加强保卫,严防社会青年闯入校内。学生须按学校规定的时间到校,不得提前,也不得迟到。

二、放学后,学生必须直接返家,不要在外逗留。节假日、晚上,未经家长同意,不得随意外出,不得擅自在外留宿或留他人住宿。

三、学生在校期间,不得出校。如有特殊情况,须持班主任或政教处签发的“出校证”并在传达室登记方可出校。如发现翻门或越墙进、出,学校将予以严肃处理。

四、课间休息时不追逐打闹,不做危险的游戏。

五、体育运动前,体育老师要带领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活动;要加强安全教育,并采取有效的防范保护措施。学生要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活动。

六、大扫除时,班主任老师要到场指挥。学生在无保护的情况下,不得攀高打扫。擦窗户时,不得将身体探出窗外。

七、做实验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工作,排除各种危险隐患。学生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实验。

八、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教育。学生上、放学时,要走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不闯红灯,不在路上追逐打闹,遵守交通规则,并服从交警管理,骑文明车,走文明路,严禁驾驶机动车。

九、学校要努力改善教学设施。改善照明条件,切实保护学生的视力,发现灯管、开关损坏及时维修;要严格执行卫生规范,供应学生食品要按照卫生部门有关规定严格管理,切实把好食品卫生关;要加强学生的安全、卫生、健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要重视“六病”的防治,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学生要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防止“病从口入”。学生不得吸烟、喝酒。饭后要在家适当休息,不要提前到校(中午学校开门时间:夏秋季节1:30,冬夏季节:1:10),也不要从事剧烈运动。

十、学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学生受到不法侵害应及时报案。学生在家时注意防火、防盗、防电、防煤气中毒,注意交通安全;夏季不得私自下河游泳,以防溺水。

十一、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休息日参加兴趣小组听课的学生要加强监控保护,发现情况,及时处理。

十二、未经校长室批准,各班不得私自组织学生外出活动,学生也不能擅自组织校外活动。

十三、学生不得玩耍刀具等各种利器和有害人体健康的玩具,更不准带进校内。学生不得看不健康的书刊、画报和不健康的音像制品;不得进“三厅一室”。

债权人权利保护制度 篇3

公司法人制度的最基本特征是公司具有独立的人格, 能成为独立对外承担责任的民事主体。这种责任是有限的, 是指公司在以其全部资产承担偿债责任后, 即使公司所负债务仍然不能得以全部清偿, 公司的债权人仍不得请求公司的股东承担超出其出资义务的责任, 公司也不得将其债务转移到其股东身上。因此, 这种有限责任制度的弊端就显现了出来, 即对公司债权人缺乏保护。公司法人制度由于在观念和制度上将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绝对化, 使其从产生那天起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催化剂, 极大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但是, 这通常是以牺牲一定的社会正义为代价换取社会经济价值实现的, 即通过增加债权人的风险, 减弱债权人的优势地位来相应降低投资人的风险。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对债权人有失公平。有限责任制度将股东意识到的投资风险限制在其出资额范围内, 并可能将其中一部分转嫁给公司外部的债权人, 使股东享有的权利与承担的风险失去均衡。债权人作为公司重要的外部利害关系人, 通常无权介入公司内部的管理过程, 甚至可能对公司内部管理一无所知, 缺乏保护自己的积极手段。二是对侵权责任造成了规避。任何不特定的当事人均可能因公司的侵权行为而成为非自愿债权人, 他们在与公司的“交易”中缺乏保护自己的积极措施, 有限责任制度常常使受害人得不到足额赔偿, 外化了一部分因公司的冒险行为造成的损失, 而公司及其股东从中受益, 却将损失转嫁给非自愿债权人, 使风险与利益相一致的民商法原则遭到破坏。

目前, 利用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制度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实例屡见不鲜。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 一人公司、母子公司、关联公司的出现使得有限责任往往成为股东或其他实际控制公司谋取法外利益的工具。以一人公司为例, 由于一人公司的股东唯一性, 股东一人实际掌管着公司支配控制权, 如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人公司股东容易以自我交易、超额报酬、规避法定的不作为义务, 从而逃避债务, 损害债权人利益。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物界, 对一人公司存在争议的最大一点就在于唯一的股东可以、而且易于利用其控制公司的地位侵占、挪用、抽逃公司财产, 滥用有限责任原则, 损害债权人利益;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的巨型化、集团化使得公司股东权利更为分散, 无法做到对公司业务实施统一有效的控制, 因此有效的经营决策只能委托董事和经理来决定。现实中, 许多国家均规定董事、经理必须是股东, 而控股股东成为董事和经理更是司空见惯, 一人出任多角色定位使得公司人格和个人人格的错位时有发生。从这个角度讲, 公司人格被滥用, 具有控制权的股东的权利高度膨胀从而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在我国, 有的企业为凑足股东人数, 虚拟出资和股份形式, 名为公司, 实为独资。在无法获取完全信息的情况下, 债权人往往无法正确运用风险评估手段过滤掉高风险的公司, 选择与低风险的公司建立债权债务关系。还有的企业经营陷入困境时, 原企业主要人、财、物与原亏损企业脱钩另行组成新的企业法人进行独立经营, 原企业债务新企业不承担, 这也使得债权人无法主张其权利, 蒙受巨大损失。因此,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 完善公司债权人保障制度更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保障交易安全、推动经济发展。在一个国家, 债权人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就是对市场信用的培植, 就是对经济的有力促进。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时期, 市场信用已成为影响交易效率和成本的重要因素, 当前健全和完善公司债权人保护制度无疑是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

目前, 我国债权人一般采用风险评估、风险分散、风险补偿、风险交易、风险担保机制等手段来防范、控制风险。这些风险控制机制被称之为外部作用机制, 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优点, 但是控制方式被动、间接、非全程作用的缺点也很明显。各种机制的有效运作要求外部市场的支持, 对市场的发达程度、完善程度有较高的条件要求, 但一些条件不可能立即达成。所以, 传统的外部作用式控制机制不足以有效控制债权人的风险。针对以上问题, 债权人作为公司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有必要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公司治理, 以规避风险, 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从立法的角度出发保护债权人的相关利益。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 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 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 责令公司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 以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 平衡债权人与股东利益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公司法人格否认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股东利用法人的合法形式和有限责任逃避承担法定或约定的义务, 对债权人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从而有效地防止公司法人人格被股东滥用, 并能够在滥用行为出现后, 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2005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公司法 (修订版) 明确规定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 其依据在于新公司法的第20条和第64条。新公司法明确将公司人格否定制度引入我国司法实践的同时, 从法律角度完善了原有公司法人制度, 为保护债权人利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现在我们详细阐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如何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当公司股东为了减少投资风险, 降低交易成本, 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时, 便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控制或操纵公司, 将风险经营所产生的成本转嫁给债权人, 甚至采取空壳经营、资本不足、抽逃资金等方式欺诈债权人, 而当其因逃避法律或契约义务受到法律追究时, 往往又主张只承担出资额以内的有限责任, 致使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极大的损害。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可通过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 直索公司背后股东的责任, 使公司人格独立的不合目的性得到有效的纠正, 同时又可以使因此受到利益损害的债权人获得最大的有效补偿, 从而使失衡的公司利益关系体系得以矫正, 公平原则得以贯彻。

我国《公司法》确立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公司法第20条和第64条的规定看出, 构成公司独立人格制度的违反主体是股东, 但是我国公司法并没有对其加以详细的限制。这足以说明我国公司法中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主体范围规定的不明确。

2、公司法对股东行为方面条件的表述不够全面, 它只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而应如何把握及运用这一原则, 缺少具体说明。

3、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在我国公司法中只对一人公司财产混同作了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 在其他情形下均是运用“谁主张谁举证”这一举证原则。在实践中, 由于公司具有独立的人格, 债权人根本有效地、根本地掌握股东控制公司的具体证据, 所以在这种举证原则的运用过程中使本身就处于劣势的债权人的处境更为尴尬。

在此,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 在借鉴其他国家做法的基础上, 明确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情形。例如, 公司法人人格形骸化;利用公司规避法律义务;利用公司回避契约义务;以公司名义从事不法行为等。其次, 对于公司法人格否认之诉的诉讼管辖权做出规定。鉴于可能出现被告为多个股东的情形, 可以考虑安排受损害的债权人在公司住所地所在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再次, 明确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告、被告的举证能力不对等, 若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由被告举证证明并未滥用公司控制权, 如果举证不能, 则需要对其所涉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这又可能导致债权人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滥用。对此, 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 采取先有异议的原告承担初步的举证责任, 一旦证明符合初步举证责任后, 进一步将举证责任转移给被告的做法, 即由被告举证其行为是善意的、公平的、合法的。

参考文献

[1]周昀.有的放矢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中国证券报, 2000.7.

[2]陈桂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法律问题思考.商场现代化, 2010.1.

[3]朱晓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债权人权利保护制度 篇4

公司资本制度上的这一重大变革,放松了政府对企业的准入监管,营造更加自由、高效率的市场经营环境。改革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对市场的监管方式,由政府强制性把关变更为企业对交易风险的自由掌控和防范。由原先的政府作为看门人把关的角色变更为对市场整体交易秩序的管控和对非法活动的查处上。同时由政府主导的年检制度转变为企业经营信息的自主申报制,淡化了政府对企业的干涉,扩大了社会监督,在监管方式上更为透明、更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一系列的重大变革体现了由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改革精神,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一、对我国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变革的反思

我国传统上的公司立法在注册资本制度上严守法定资本制下的“资本三原则”,即资本确定、资本充实和资本不变原则。传统公司法对注册资本三原则的坚持,主要是出于在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的制度前提下,对交易风险防范的考虑,突出了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而2013年公司法的修订则大大改变了“资本三原则”的立法思路,在公司资本制度上的变革体现了重大的理念和制度上的根本性变化。摆脱既有的传统观念,在新的资本制度模式下寻求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传统注册资本制度认为,公司的注册资本的确定,对于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是至关重要的。公司的注册资本是基于股东出资而由公司获得的,在工商登记机关登记的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公司的注册资本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变更,因此其只是一个静态的数字而已。通常情况下,公司成立之后其注册资本就会转换为生产要素进入公司的具体生产经营当中。而公司的资产则是债权人债权实现的目的财产之所在。资产和资本一般情况下很难出现相等,即使偶有相等,也最终会相互偏离。传统公司注册资本制度中,完全限制或者剥夺了投资者的自主选择的权利,体现了强烈的法定资本制的色彩。严格的资本制度和较高的注册公司的门槛设计对于投资人的经营热情和更多商事组织的涌现起了极大的抑制作用。同时立法上一刀切式的资本制度安排,也排除了不同行业、不同资金需求的经营者根据所从事行业之要求进行自主资金制度安排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必然导致资金利用上的低效率,引起资金的闲置和浪费。这一制度设计偏离了市场经济的要求,而立法者希望其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即公司的信用担保功能的发挥也十分有限。真正对债权人的债权起担保作用的是公司的净资产,而非公司的注册资本。

在以往的立法中依靠强制性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法律规定的形式,试图通过公司注册资本实现对债权人的保护,在实践中出现大量虚假出资、虚报注册资本、抽逃出资的做法。

公司注册资本只能体现公司设立时的资信状况,而不能体现经营中的公司资信情况。这也被称公司信用由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的转向。[1]此次公司注册资本制度上的变革,使得注册资本不再视为债权人债权的担保,是公司注册资本理念和制度上价值的回归。[2]公司的注册资本对于公司债权人债权的受偿确实也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其作用是极其有限的,不宜夸大。提高公司的清偿能力,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才是关键所在。对立法者而言,在公司设立之初降低门槛鼓励公司之设立,促进交易的效率。在公司成立之后,强化对公司的运营的资产监管和责任机制。[3]

实际上,二十世纪以来注册资本制度在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由法定资本制向授权资本制的转变,各国普遍废除了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使得市场主体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在认识到以注册资本为核心的资本制度并未实现债权人保护的功能之后,在注册资本制度上不再过分强调其强制性,而赋予股东在资本制度上一定的自治空间。出现这一资本制度上的缓和,一方面降低了公司注册的门槛,有利于社会资金更高的利用率,同时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公司的资本制度之架构应当以提高公司效率为主旨,对公司债权人的保护不是公司资本制度的主要职责。[4]另一方面公司资本制度上的变革也令债权人的利益保护的问题更为凸显。重新梳理和架构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安全和效率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注册资本制度改革带来效率提高的同时,从立法上着手打造有利于交易安全的机制对于营造安全的交易环境尤为重要。

二、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的构建和完善

公司享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而对外以其财产承担独立责任,股东以出资或者所持公司的股份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制度设计,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已经为上百年的公司发展兴盛的历史所证实。但是在这一制度设计中,原先本应属于投资人的经营风险被部分转移给了公司的债权人。股东的有限责任促使其倾向于更高风险的投资以及对公司的控制权之滥用,而债权人在一般情况下基于债的相对性只能要求其债务人公司偿债(特殊情形下构成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可以向股东提出连带责任的主张)。由此看来,债权人在公司制度中承担了很大的风险。在公司注册资本制度大变革的今天,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机制的构建显得尤为关键。

(一)债权人自身应当加强在交易中的风险防范

除非是及时清结的交易,一般交易中都会存在债务人不履行或者不能履行合同的信用风险。债权人应当充分利用法律制度进行交易风险的化解和防范。如已经在民法中明确加以规定的担保制度、双务合同的履行抗辩权制度、合同保全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或者防范交易的风险。成熟的市场交易主体应当具备风险防范意识,尽可能的通过合同制度的设计将风险防范于未然。而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方面的的立法改革也突出了这一理念。政府不再充当严格的管控的角色,而是由市场交易主体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交易环境中积极应变,通过当事人之间的协议进行权利义务的安排。相信市场交易主体作为利益主体的自我判断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给予市场交易主体更多的自主性和灵活度,是培育成熟的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同时在交易制度上的更为成熟化的法律制度设计,更为独立、公平的司法裁决,才能营造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安全和效率并重的大环境。

(二)加强信息披露,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

此次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在放松公司准入资格限制的同时,对于公司的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当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如此次改革建立的企业信息信用公示系统。完善的信用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债权人交易安全的重要参考和保障。公司注册资本制度上允许股东分期缴纳注册资本,如何保障债权人对公司注册资本缴纳上的知情权,从而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交易风险?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建设上,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信息的不对称,通过对信用体系中所反映出来的交易对方的信用情况,决定是否与之交易,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交易的风险。注册资本的缴纳情况,应当在信息公示系统中及时登记。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的自我约束机制,强化信用在市场监管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建设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对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公示或者存在虚假申报、隐瞒申报的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进行公示并提示交易中的风险,提高企业的失信成本。对未按照规定履行信息公示义务的企业列入违法企业名单并采取制裁措施。此次公司注册资本制度的改革中还取消了公司的年检制度,建立企业年报公示制度。通过企业的自主申报,使得社会公众可以十分便利的获取企业的基本信息。同时改变了政府的监管方式,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要求。

债权人的交易风险控制,其基础在于在公开化的信用体系下获取真实信息和数据的上作出选择。因此加强诚信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从当前看,应当进一步完善企业信息信用系统,在维持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进行信息的公开,增加债权人对交易风险判断的债务人信息的公开化程度。加大信息造假、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并且对不诚信的行为计入诚信体系进行公开。构建守信奖励和失信惩罚制度,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最终打造健全的社会整体信用体系,营造诚实信用、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

债权人对公司经营风险的分担机制下,通过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限制股东对公司的不正当控制,防止股东滥用公司独立的法人地位和股东的有限责任等弊端。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成为保障公司正常运营,保持公司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所在。公司治理结构即在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分权制衡的基础之上,实现公司意思形成、意思执行和意思监督从而形成公司正常运作的机制。

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可以通过权力的分化及制衡实现公司内部的高效治理。可以防范公司股东或者不当控制人对公司的不当控制以及损害公司利益的非法行为。在公司内部形成高效运作的程序基础,有利于各种决策、决议的作出与通过。

尽管2005年公司法修改已经增加了公司的法人格否认制度,但是该项制度在内容规定上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而英美法系针对法人格否认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判例,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吸收借鉴。公司资本制度上的缓和,必将导致股东不缴、少缴、不按期缴纳出资的情形将大量发生,因此致使公司的资产与公司的偿债能力不符,债权人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因此加强对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规范显得极为重要。对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出资制度改革上所引起的涉及债权人保护的问题上,主要考虑以下要素:公司资本的充实与否、股东是否如实、按期缴纳注册资本、公司是否存在过度控制而引发的人格混同等。如注册资本与所从事的行业、经营要求相比存在显著不足的,即“小马拉大车”的情形,公司根本无法维持其经营所需的资本要求和债务清偿;“一套班子,两套牌子”似的人格混同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公司在经营场所、主要人员、财产、业务等存在混同的;过度控制类型,母公司滥用其控制地位,对子公司形成过度控制从而认为子公司缺乏独立的地位必需的独立意志、财产等要素的。

以上各类情形均可构成法人格否认的适用。公司资本制度上的缓和,必将导致滥用公司独立法人格的行为愈演愈烈,对该制度结合司法实践进行类型化研究,出台更具可操作性的司法解释势在必行。

(四)完善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和企业价值的评估制度

公司的资产状况对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至关重要。要实现对公司资产流向的监督,必须建立有效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财务审计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全面反映公司的运作状况、资产流向。

健全的公司财务会计制度能够提供公司资产运营的状况,有利于债权人了解公司的财务、资产状况,从而为其交易提供合理的借鉴和参考,有利于债权人控制交易风险。

同时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可以杜绝财务作假等欺诈行为的发生,遏制非法行为。立法上应当明确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和董事、高管等对公司财务会计虚假、混乱等问题未尽到相应义务,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同时需要建立高效的财务审计制度。审计报告可以为判断公司股东、董事是否尽到资本维持义务,股东有无侵占公司财产以及是否滥用法人独立地位的重要依据。审计报告体现的是企业的有形财产,在无形财产日趋重要的今天,为便于债权人更好地了解债务人公司的资产状况,建立和完善公司的价值定期评估制度势在必行。其可以动态、准确地反映公司的真实资产状况,从而有利于债权人更全面的获取债务人公司的信息,提供更为真实、可靠的资产状况信息。

公司资本制度的变革,降低了公司运营的门槛,改变了政府的监管方式,有效提高了资本的运作效率。但是在还原资本制度本来面貌之功能的同时,通过各方面制度的协同规范和逐步完善才能最终构建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1]赵旭东.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J].法学研究,2003(5).

[2]邹海林.我国司法实务应对公司注册资本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J].法律适用,2014(5).

[3]施天涛.公司资本制度改革解读与辨析[J].清华法学,2014(5).

债权人权利保护制度 篇5

新修改的《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在出资形式上, 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即由公司股东 (发起人) 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 并对缴纳出资情况真实性、合法性负责的制度。这一出资方式旨在激活公司的市场活力和竞争力,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里的基础性作用。而修订前实行的实缴制要求设立者必须在公司账户存足指定的金额方可注册成立公司, 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金的流动, 以非货币资本出资的还要经过验资程序, 这些规定都不同程度上保证了交易安全, 使债权人的利益能得到保护, 然而这却降低了公司的市场效率。

市场效率与交易安全从来就是硬币的两面, 认缴制提高了市场效率, 但新法里与之配套的债权人利益救济制度却未涉及, 这对于交易安全提出了新的难题——如何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1.1 认缴制与市场效率

我国现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 公司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其发展的每一步都对市场经济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注册资本认缴制度改革, 极大地提高了广大的创业者设立公司的热情。认缴制允许设立者在公司设立时, 在章程内自由约定认缴的公司注册资本, 并且可以自由约定缴足资本的期限, 以此看来, 认缴制给予了其充分的自由度。不用再像此前的实缴制那样必须将指定金额存到账户中作为公司注册资本, 这让设立者手中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市场活动中, 为公司经营获得先机。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市场效率, 让公司从实缴制与验资等等繁琐的程序中解放出来。立法者基于给与市场主体的最大化的意思自治, 使得公司资本尽可能的发挥作用, 从而有利于债权人债权的实现。

1.2 认缴制对债权人利益的影响

随着注册资本认缴制倍受追捧, 不得不考虑的是另一种声音——债权人利益。

首先, 从表面上看来, 认缴制下设立者可以自由约定认缴的资本与缴足资本的期限。然而, 伴随着市场效率提高而产生的另一种风险却是认缴制度下债权人利益受到冲击。首先, 认缴制度下, 设立者可自由认缴注册资本, 这其中难免部分设立者超过自己的资金能力, 随意申报注册资本从而为在交易中有更多的砝码, 却忽视了自身的未来的预期盈利和经营风险其资本实力与认缴的资本事实上并不符。

其次, 作为交易另一方的债权人事实上无法并不从根本上了解与其进行交易的企业是否有足够资本进行交易或者保证交易正常有效地进行, 因此有可能对交易安全产生威胁。在公司注册资本完全虚化的情形下, 债权人的知情权也受到影响, 相对于处于市场交易行为中弱势的一方, 债权人难以明确知悉公司资本的实际情况。在我国市场主体的自由竞争发展的现实背景下, 注册资本认缴制很可能会扩大公司股东后期的虚假出资, 不利于公司信用体系的构建, 特别是在新法修改后公权力突然撤出而私权利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可能造成企业信用制度的阶段性缺失, 投资人和债权人无从判断市场预期, 反而扰乱了市场秩序, 影响了交易安全。

2 认缴制下现行规定与债权人利益的风险

2.1 现行《公司法》关于债权人利益的规定

2013年《公司法》修改后, 注册资本实缴制被认缴制替代, 和实缴制相关的一部分法律限制也被修改或由认缴制的实施而自然变为无法实施的状态。

《公司法》第93条规定,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 发起人未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缴足出资的, 应当补缴。此条因认缴制的实施实际上已被架空, 因认缴的期限并无限制, 所以只需公司章程中将出资的期限设定得足够长, 就可避开本条对于出资的规定。

《公司法》还规定了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 此制度从宏观上对公司股东的权利的滥用进行了限制, 以防止股东通过公司法人的有利地位而侵害债权人的利益, 一般适用于人格混同、滥用对公司法人的控制权等情形, 但目前看来, 该条款缺乏细则, 对于条文中的滥用权力和属于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规定不清晰明确, 因此在实践中存在过于依赖法官自由裁量的情况。

此外,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规定, 未完全出资的股东在其认缴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还规定了股东抽逃出资后相关责任人的连带责任。以上规定从多个方面对股东的拖欠出资、抽逃出资等行为的责任做出了规定。

2.2 现行《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规定的不足

我国《公司法》移植古罗马大陆法系中的“揭开法人面纱”制度, 如果企业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其所欠的债务, 投资人没有清偿的义务。此种制度一方面体现了公司独立法人的人格地位, 但是在《公司法》里立法者并没有十分明确何种股东行为构成违法行为, 造成我国商法实践中很大程度上依法官的自由心证来界定股东滥用公司法人地位的行为。

在注册公司的利益分配制度上, 法律没有具体细化到何种的比例, 可以分取公司红利的具体百分比。立法者沿用周延的立法模式给公司股东更多的分红权限, 而不利于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保护。并且对于公司核心的会计账簿, 债权人都难以查阅、复制。这在司法实务中对于本处于被动地位的债权人的利益更难以得到保障。

3 关于完善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的建议

3.1 资本缴纳期限限制

2014年新《公司法》通过取消对公司设立时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弱化了公司资本, 这一变革降低了公司的设立难度, 也防止了公司资本闲置, 但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现实问题:若公司章程中规定的资本缴纳期限为50年甚至更长, 届时有的公司股东已经超过100岁或已不在世, 这就导致其规定的资本缴足期限不具有现实的可履行性, 此种情况下对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建议如下:禁止虚化资本缴纳期限。公司章程应明确缴纳期限, 将时间限制在股东可对公司资本负责的可行范围内。同时前置公司催缴制度, 在公司资不抵债威胁到债权人利益时, 由公司董事会先启动催缴程序。经公司董事会催缴, 在合理期限内相关股东仍未履行其出资义务的, 可由董事会以公司的名义提起诉讼。若公司董事怠于履行催缴责任, 致使股东出资未到位而危害债权人利益, 则履行催缴责任的董事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3.2 公司设立初期限制分红

在公司运营中, 公司资本是其对债权人总的担保, 又与公司的股利分配制度息息相关。如今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 在一定程度上又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即债权人利益先期所依赖的公司注册资本何时缴齐, 采用何种方式缴纳依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在此基于债务人利益保护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 股东应对其认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和非货币出资缴付比例进行约定并记载于公司章程。 (2) 公司股东在实际缴齐其认缴的出资资本之前, 除公司必要开支外, 不得进行分红以保护债权人合法利益。 (3) 若在认缴资本未缴齐之前进行红利分配, 则主要负责人就公司因股利分配而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其他股东对所分红利负有返还义务。

3.3 经营资产和财务状况公开

从实缴制到认缴制的改革, 是经济从政府调控为主到市场调节为主的转变。市场经济要求主体平等, 信息公开。而一直以来, 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 其经营资产以及财务状况都被视为商业秘密而几乎从不对外公开, 此前实行实缴制时, 债权人在交易时尚有注册资本可做是否与对方达成合作的参考, 而如今, 注册资本成为一个虚化的功能, 这给债权人对对方的经营资产以及财务状况的判断是一大障碍, 因此, 一定程度上公开公司的经营资产以及财务状况是认缴制改革后对公司监管的必要措施。

公司的经营资产以及财务状况是公司实力的最有力证明之一, 一个公司如果有充足的经营资产以及良好的财务状况, 足以证明其实力, 相反, 如果一个公司经营资产不足或者财务状况不良, 就会使其在市场上的实力大打折扣。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是由政府管控向市场自治的转变, 要求市场主体与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信用建设和信用管理, 这对工商部门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公司经营资产和财务状况公开, 必须由国家权威部门建立一个信息平台, 一方面能为交易的另一方——债权人提供一个了解该公司的实力的途径从而能对是否应当与其进行合作做出判断;另一方面, 也为公司展现自身财力与实力提供了更多的平台, 把自己的经营资产以及财务状况向社会公开, 能着实提高其在交易中的话语权和谈判筹码。

3.4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对于规范市场交易风险安全促进交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避免出现人格混同而规避股东承担整体的连带清偿责任?因此笔者就我国目前的《公司法》立法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3.4.1 立法层面上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标准

现行《公司法解释 (三) 》对于“股东出资瑕疵”的人格否认做出了具体规定, 即出资瑕疵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个人责任。立法机关应进一步完善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要件, 以及有关《公司法》人格否认的具体实体规范, 规定哪些具体情形应视为滥用《公司法》人资格的行为。在此情形下, 责任股东应对给公司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4.2 丰富《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横向立法体系

虽然《公司法》里规定了人格否认制度来保护债权人利益, 但从我国法律体系看立法并不周延。例如《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效力仅寻迹于实体法中, 其并不直接产生诉讼法上的效力, 但这一法理须依赖于诉讼程序才能实现。而诉讼法领域里举证责任的分配, 笔者认为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即只要原告能证明被告实施了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行为就可以推定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规避法律义务或约定义务的故意, 除非行为人股东举证证明自己不存在主观故意, 否则将承担《公司法》人格否认的不利后果。法院对公司股东不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基本规则做出例外判决, 赋予未获清偿的债权人对公司股东或董事财产的追索权。

3.5加强对出资瑕疵的刑事追责

在注册资本重要性正在被去除的背景下, 依然动用刑法对不当设定注册资本的行为进行处罚, 看似与资本认缴制的立法动机相悖, 但在现阶段, 不少债权人对注册资本的认识仍停留在“越多越可靠”的层面, 越来越多的认缴出资会给债权人造成可以深信的假象, 从而使其陷入错误的认识, 因此现阶段仍需要对这样的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

结合认缴制带来的变化, 可以预计对债权人权益新的侵害模式, 如明显无财力进行相应规模运营的公司, 认缴了巨大数额的注册资本, 在随后一段时间的运营中亦无其能在日后缴足注册资本的迹象。此类行为并不符合认缴制所鼓励、保护范围之内, 对其进行的刑事追究也不会对认缴制所期许激发的市场活力造成打击。类似的, 公司以正式、公开方式宣告了注册资本已缴齐, 而在审查时或在破产时被查出其并未缴纳完成的, 或是在规定了大额认缴资本后, 又设定了过于久远的缴纳期限, 并有以此骗取债权人信任的行为, 可考虑追究其刑责。当然, 上述行为也可在《公司法》里进行事前规定, 而刑法仅起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作用。因此应考虑在当前未出资额巨大, 且因此未出资而造成债权人权利重大损害, 并且出资人存在恶意的特定情形时才适合对其寻求刑事责任追究。

3.6 诉讼中出资证明责任倒置

在实际破产程序中, 债权人常常无法有效地参与, 进而从清算义务人到债务人都有可能在清算程序中危害债权人的利益, 且债权人还面临对出资未缴纳举证困难的障碍。其次, 注册资本实行认缴制后, 注册资本逐步的缴纳转为了在公司内部进行。随着这一改变, 注册资本的缴纳状况就彻底变成了公司的企业秘密, 不仅相对的债权人无法得知, 甚至工商主管部门在未专门调查时也无法了解到公司的出资情况。

本文认为, 由公司出资人来承担在一定情形下的出资情况的举证责任, 不失为应对目前针对恶意拖欠出资的举证难题的一个可行方向。出资人的出资证据, 毫无疑问只会掌握在出资人自己手中, 因此将诉讼中的出资举证责任转加到出资人身上是能使诉讼双方更公平地对抗。然而公司的注册资本出资状况往往涉及了公司经营、财务上的关键信息, 此类信息有着较强的保密性, 因此只应在一些如公司在恶意拖欠债务、面临到期的大额偿还困难债务或是破产时等极端的情况下, 才可要求公司对于自身的出资状况进行披露。

参考文献

[1]陈海疆.平衡于市场效率与交易安全之间——关于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工商登记制度改革, 2013 (07) .

[2]吴世伟, 李骏.虚设缴足出资期限下的公司债权人保护研究[J].观察思考, 2015.

[3]陈海疆.平衡于市场效率与交易安全之间——关于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13.

[4]刘敏.公司解散清算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0条第3款.

试论公司债权人的权利救济 篇6

对公司的债权人 (包括公司债券人、合同之债债权人、侵权之债债权人) 的救济仅仅依靠一般性法律对被侵害的私权进行救济是远远不够的。公司法人制度建立在出资者利益与债权人利益的两极平衡的基础之上, 公司法人制度赋予出资者只承担有限责任的特权, 但这种特权建立的前提是出资者和债权人各丧失一定利益, 即出资者放弃对自己出资的直接支配权和控制权, 债权人放弃向投资者追索债务的权利而只能向公司追索。但是, 在公司法人制度的实际运作中, 由于出资人的优势地位及法人制度本身缺乏实现其公平正义的社会伦理价值目标的有力措施或相关机制, 因而难免发生出资人滥用法人制度中股东有限责任的特权, 损害债权人债权的行为, 因此公司法作为特别法必须对债权人债权救济作出规定。

在这里, 债权为原权, 公司法赋予债权人一系列救济性权利完成对原权的救济。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事前为求得利益均衡而设立的;二是事后依诚信原则要求而设立的。

一、依据均衡理论而对债权人的救济

有限责任原则在分散并降低股东的投资风险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而激发了社会公众的投资热情。然而, 有限责任并不能消除股东的投资风险而只是对这种投资风险进行了分配和再分配, 实际上是把股东的投资风险和责任转嫁到公司债权人身上, 债权人失去对股东的直索债务权。从某种程度上说, 法人制度本身就是一种实现效益价值而对伦理价值却没有很好实现的制度。为了更好地平衡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必须救济债权人的债权。传统上各国公司立法制定的种种救济制度, 概而言之, 基本上都是依据均衡理论而创设的。公司立法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均衡各方利益和解决多元利益冲突问题, 对债权人进行救济, 实现各关系人利益的合理均衡, 应是公司法的理念所在。下文就传统上存在而沿用至今的相关救济制度作具体分析。

(一) 债权人关于保障公司资本的救济性权利

为了确保债权人得到清偿, 公司法规定了公司资本的三原则即资本确定原则、资本维持原则、资本不变原则。资本确定原则指在公司设立时, 必须在章程中对公司的资本总额作出明确的规定, 并达到一定限额。如果违反该原则, 公司将不成立, 设立人对债权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资本维持原则和不变原则是指在公司存续运营过程中, 应当维持公司章程规定的资本总额不变, 防止亏损以外的原因使公司实际拥有的资本与公司章程规定的不一致, 从而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公司资本的减少, 公司法对公司回购股份严加控制, 还赋予债权人在公司不当处分自己财产时而撤销该不当行为的救济性形成权, 同时, 减少注册资本时, 《公司法》规定了对债权人的通知告知义务, 且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公司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确定了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在公司立法初期, 规定公司越权行为绝对无效, 其制度初衷是为了让债权人知悉公司的经营范围确保公司资本不变从而保护债权, 然而实践中却往往损害善意债权人的利益。现代各国公司立法规定公司越权行为相对无效, 采取更为灵活的处理方法保护债权人, 当公司申请越权处分无效时, 赋予善意债权人抗辩权。我国新近修改的《公司法》 (以下简称新公司法) 第12条删去了原法中“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的规定, 实为公司立法的一大进步。

(二) 债权人的知情权

公司事务的透明性要求, 是指公司应该将涉及其经营管理和偿债能力的一切重大事项以适当的方式公布于众, 这些信息主要是公司的注册事项及其变更公司财务方面的重大信息等。债权人对公司应公开的信息享有知情权, 目的是为了让交易中的债权人能够比较全面、清楚、准确地了解公司相关的信息, 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防患于未然。债权人的知情权通常通过以下几个方式行使:1.在政府公报中的官方通告了解公司的重要事项。2.在公司注册登记机关了解公司某些登记注册信息同时要求公司注册事项的强制性维持。3.要求公布公司的财务状况。4.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三) 债权人在公司合并、分立、清算时的救济性权利

在公司合并、分立时, 由于公司产权结构调整, 使得公司的财产基础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债权的清偿问题就可能出现危险甚至落空。因此, 为维护债权人利益就有必要给予救济。在公司合并时, 公司作出合并决议后应及时通知或公告债权人, 告知债权人在法定期限内有异议权, 债权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公司合并提出异议, 有权要求公司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 债权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 则视为对公司合并的默认。在公司分立时, 公司也应及时通知或公告债权人, 但各国公司法一般规定债权人的异议无多大实际作用, 因为, 分立后的公司对原债务负连带责任。新《公司法》第173、174、175、176、177条对上述理论作出了反映。

公司破产清算属于破产法调整, 在此不述, 《公司法》只调整解散清算。清算在传统上被认为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 依据均衡理论, 公司债权人应享有优先于股东受偿的权利, 各国公司法都有类似的规定。同时, 清算组应忠实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成立之时, 通知或公告债权人, 如因故意或过失而给公司或债权人造成损失的, 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依据诚信原则而确立的对债权人的救济性权利

公司债务总是有其风险性, 任何公司都可能无法偿还它的债务。这里除了商业本身的风险外, 道德风险也是存在的, 因此, 诚信至关重要。在公司立法方面主要是指公司法人及公司董事、经理在公司成立和经营过程中存在欺诈不实行为而借助公司的有限责任和法律的其他规定可能规避法律, 逃脱责任, 给债权人造成损害时, 法官根据公平、正义进行创造性的司法活动予以救济, 正如第二节所述私权与救济的关系, 这些通过法官实践发展起来的救济方式被立法制度化、权利化。诚信不仅是道德的要求, 更是法治的理念。将诚信原则落实到具体的法律制度, 正是现代公司立法弥补传统公司法在保护债权人方面存在的缺陷而创设的制度。

(一) 公司人格否认下的直索权

如前所述, 公司独立人格法律制度面对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无能为力和其适用结果的不合目的性, 暴露了该法律制度固有的法律漏洞。公司人格否认即是法官实践中运用诚实信用原则进行对该漏洞的价值补救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制度。

公司人格否认原则首创于英美法系判例, 后被大陆法系所继受。在美国公司法中, 公司人格否认被认为:“法人实体之否认” (Disregard of Corporate Entity) 或“刺破公司的面纱”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在英国公司法上, 公司人格否认被称之为“揭开公司面纱” (Lifting the Corporation) 。所谓“公司面纱”, 即公司与股东具有相互独立的人格, 当公司资产不足以偿付其债务时, 债权人不能透过公司这层“面纱”要求股东承担责任。公司人格否认的机理是, 在特定情形下, 当公司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原则被股东滥用、公司实际丧失独立人格之时, 为保护债权人利益, 法律摈弃公司的独立人格的特性而追究其背后掩盖的经济实情, 令股东直接承担公司的义务和责任, 赋予债权人直接向股东追索的权利。

但法人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为公司制度的基石, 滥用法人人格否认将动摇公司法律制度的根基。所以在适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时应慎重, 仅将此作为有限责任的例外和补充, 对债权人的直索权利应进行严格规制。各国司法实践中一般对债权人的直索权利规定了一些条件, 具体有:1.前提条件:公司已经取得独立的法人人格。法人人格否认是在承认公司法人人格存在的前提下对公司法人人格的相对否定, 不同于大陆法系中的瑕疵设立否认主义对瑕疵设立公司法人人格的根本否定。2.主体条件:直索责任的承担主体是公司股东。一般认为只有公司里的具有实际控制能力的积极股东才是承担主体, 而公司的消极股东则由于不参加公司经营管理, 对公司活动不产生影响而免于直索责任。3.行为要件:存在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 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4.补充要件:须适用其他实体规范已难以救济公司法人人格滥用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害。5.排除要件:自己主张之排除:人格否认制度是为保护交易安全而设立, 股东选择公司作为其投资形式, 在享受公司带来的利益时也应承担由此带来的不利益, 因此股东自己不能主张法人人格否认。

同时, 公司的股东在承担直索责任时应是补充无限责任。首先, 人格否认是以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存在为前提, 公司自应以其法人财产首先承担责任。其次, 人格否认的目的是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当公司财产足以清偿, 股东不必承担直索责任。最后, 我们要明确的是债权人的直索权只是在特定情形下对公司人格的相对否定, 在该个案的特定法律关系之外, 公司独立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不容否定, 且公司人格否认的效力仅存于实体法中, 不影响公司在程序法中的诉讼主体资格。[2]

新《公司法》首次引入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 逃避债务, 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 董事损害赔偿请求权

受现代民法第三人积极侵害债权的影响, 公司董事不对债权人承担义务的传统理念已被英美及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公司法所打破。它们从制度上规定董事由于没有尽到谨慎注意的义务而使第三人, 特别是使公司债权人利益受到损害时, 应承担特定的责任, 除非这些董事能证明他们在经营公司的业务上已做到了领取工资的受任人所应有的谨慎注意, 而且董事不得以公司章程或股东或股东大会关于限制公司债权人诉权的规定来对抗公司的债权人。董事在代表公司从事活动时, 若从事欺诈行为, 并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害的, 董事应对公司债权人承担个人侵权责任, 这完全符合罪责自负的原则。另外, 依据扩大了的“公司的利益”, 不仅包括股东的利益, 还应包括债权人的利益, 因为债权人的债权在其未受清偿前也应是公司资产的一部分, 特别是公司资不抵债时, 公司的财产实际上就是债权人的财产, 董事对债权人承担义务也就责无旁贷。

(三) 债权人会议监督表决权

传统公司法认为债权人与公司之间是外部关系, 无权干预公司的内部事务。但为了更积极、主动地保护债权人利益, 公司法应允许债权人有限介入公司治理, 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公司债权人会议制度应运而生。公司债权人会议制度是指公司债券持有人可通过信托合同, 指定受托人, 保护其在公司的日常权益。债券持有人或其受托人有权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 共同讨论与公司债权人的权益有关的重大事项, 有权查阅公司账目, 并可以被授予对公司有关管理事务方面的表决权这对于防止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财产状况恶化而影响公司债权人的权益实现, 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涌.私权救济的一般理论[J].人大法律评论, 2000, (一) .

论股权质押制度中的权利保护 篇7

关键词:股权质押,债权人,出质人,风险防范

一、问题的提出

资金是一个企业生存的血液和保持活力的根本。目前, 国内经济发展总体形势是在走上坡路, 但是这条路上困难重重。银行“钱荒”, 更是加大了各企业的压力。企业需要发展, 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 融资难问题是困扰企业的老大难问题。一方面民间借贷广告满天飞, 另一方面企业家们又不禁感慨融资难的问题, 甚至是上市公司也遇到了困难。股权质押已经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 但是我国关于股权质押的法律规定还不是很完善, 主要有《物权法》、《担保法》、《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股权出质登记办法》等。在实践中, 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其中各利益相关人的权利保护机制还有很多缺陷, 这不仅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公平, 也会导致更大的市场风险。

二、债权人风险防范

1. 债权人风险防范机制不足

股权质押是以股权作为标的的质押, 由于股价的变动性、不稳定性和股权质押登记公示的不透明性等原因导致股权质押具有较大的风险。目前, 我国关于股权质押的相关制度正在不断完善, 但是其风险防范方面的规定仍然有待完善。

首先, 市场风险。许多股东以抽逃资金等目的将股权出质, 恶意损害质权人的利益, 他们的行为违反了诚信原则, 故意钻法律的空子, 导致金融秩序混乱, 市场不稳定。我们国家是实行混业经营模式的, 这一模式一方面有助于我国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尽快与其他发达国家的金融业市场接轨;但是另一方面,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混业经营模式也可能使金融业承担更大的市场风险。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他们遇到金融危机等情况的时候都会出现无法预计的后果, 更何况是我们如今金融体系不够完善, 还存在很多漏洞, 所以风险性更大。

其次, 登记公示方法安全性不足。我国关于股权质押登记公示制度正在不断的完善,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首先,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之初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备案时只有发起人进行了登记, 而公司的其他股东并没有登记备案, 所以进行股权出质登记没有参照的股东目录, 其登记的公示就缺乏安全性。其次, 笔者认为仅仅是登记并不够, 因为登记了以后第三人并不一定能够便捷有效的获取真实的登记信息, 这样就不能设立有效的质权。最后, 除了进行登记公示以外, 股权质押的生效仍然应当有交付的前提条件。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的电子票据不同, 有现实的票据存在, 应当进行登记, 才能更好的防止出质人对质权人权益的损害。

最后, 有关质权保全权的行使的相关规定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有关股票的警戒线和平仓线的规定为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质权保全权提供了一个明确的保护, 有利于更好地防范股价下跌的风险。但是这一规定仅仅对上市公司有效, 对于非上市公司来说有关质权保全权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质权人仅仅是有确切证据证明出质人的股权的价值有下降的可能性的时候能够进行质权保全, 但是这个界限就非常模糊, 不利于风险的防范也不利于保护出质人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

2. 完善债权人风险防范机制

面对抽逃出资、混业经营等情况, 应当加强监管, 完善金融市场。我们必须在坚持分业经营的总体布局的基础上, 充分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循序渐进的进行混业经营。可以现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先行进行试点, 再将成功经验推进在其他地区。再者, 要加强此类法律的完善与修改, 将近几年遇到的新情况解决的新问题写进去, 提供一个参照。

完善登记公示制度。《物权法》的规定将股权质权的生效要件规定为两条线的做法有其进步之处, 但是笔者认为仍然不够细化。对于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来说可以把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登记作为对抗第三人的要件, 而把股权证明交付给质权人才作为股权质权的生效要件。那么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就能以交付纸质股票为准, 而有限责任公司则应当以股东名册上的记载为准。这样一来也就解决了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中除发起人以外, 其他股东先前都没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而引起的登记公示效力不足的问题。因为这一登记只是对抗第三人的要件, 只要当事人双方去办理登记时将资格证明材料进行备案就可以被公众所查询所知晓了。而股权质押的生效要件为股权证明的交付, 进一步来说股权证明的交付行为本身就是质权实现的要件。出质人将股权证明交付给质权人以后也不能进行再出质等行为, 能够保障质权的顺利实现。其次, 有关个体持有的股票进行质押的相关规定, 我国目前还不是很明确。所以, 还需要完善登记公示制度,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扩大融资的范围。另外, 我们还应当完善有关当事人双方权利救济方面的立法。如果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错误给出质人和质权人或者是第三人造成利益损失的, 应当由法定的解决途径, 进行权利救济。

三、出质人权利保护

1. 出质人权利保护机制不合理

在股权质押的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中, 对质权人的权益保护比较重要, 许多规定也比较完善, 而这样一来, 就很容易产生忽略对出质人的权益保护问题的后果, 导致两者权利义务不平衡。

(1) 对出质人处分股权的限制不合理。我们不能否认, 质权人质权保全权的规定虽然充分保障了质权人的利益, 但是过分的保护质权人的利益, 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质权人滥用这些权利, 必然会损害出质人的相关权益。再者, 如果质权人恶意损害出质人的利益的话, 而出质人没有完善的权利保护机制的话对出质人是非常不公平的。比如, 如果股票价值升高了, 将股票卖掉对出质人更为有利, 而质权人若不同意将股票先行出卖的话必然会损耗出质人的利益, 不利于交易的公平进行。

(2) 质权人行使质权保全权时如果滥用自己的权利, 就意味着可能会造成出质人相关利益的损害。由于其标的的特殊性, 股权质押的风险性还是比较大的。例如, 一旦股票的价格下跌, 股权的价值就不一定能够完全清偿债务, 此时质权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进一步损害, 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如果说出质人不愿意或者无法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的, 质权人就能够行使相关的保全质权的权利。在质押股票市值与贷款本金之比降至平仓线时, 贷款人应及时出售质押股票, 所得款项用于还本付息, 余款清退给借款人, 不足部分由借款人清偿。我们不能否认质权保全权的规定对质权人权益的保护作用, 但是如果质权人滥用相关权利, 也就损害了出质人的利益。股价的下跌对出质人本身来说是一个损失, 而且因为质权保全权出质人将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一旦股价再次上升, 出质人的损失将不可弥补。所以, 如果被出质股权的公司的股价下跌, 股票价值下降, 质权人应当允许出质人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来替代原来的被质押的股权。

2. 加强对出质人权利的保护

在有关股权质押制度的权利义务关系中, 如果法律对于质权人权利的保护超过了一定限度那么对出质人肯定是不公平的。对于出质人所负有的义务, 各国立法都规定了出质人处分出质股权受限制和保全质权的规定。与我国的质权人质权保全权的相关规定相比, 德国《民法典》对于质权保全权的规定更为合理。德国《民法典》第1218条规定, “质物有腐败之虞或者其价值有明显减少之虞的, 出质人可以提供其他担保而要求返还质物;不得由保证人提供担保。质权人应将质物有腐败之虞的情况立即通知出质人, 但不能通知的除外。”这样, 出质人提供其他担保或者提供其他保证人的情况下, 其仍然拥有股权, 如果股权价值再次升高, 出质人就有其他的机会, 而对于有其他担保的质权人来说又无其他损失。所以, 可以将质权人的质权保全权作出一些修改, 即如果出质人可以提供其他担保物代替原股权出质的, 或者出质人能够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的, 质权人不可以先将股权拍卖。如果出质人实在无法提供其他形式的担保, 质权人又有证据证明债务人无法按期偿还债务的, 才能够行使质权保全权。

四、结语

现在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时期, 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任重道远, 问题很多。特别是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 对于我国金融业提出了各种更加严峻的考验, 当然也为我国金融体制方面制度完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股权质押作为融资的新手段, 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但前提是将目前已经显现的问题切实地解决好。债权人的风险防范机制的良好运行, 有利于保障股权质押的顺利进行, 也有利于市场的稳定。而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出质人的权利保护, 也应当受到重视, 平衡质权人与出质人的利益, 保证市场交易的公正公平。这就要求在制度上完善法律法规, 在实务操作中加强监管, 促进股权质押制度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林建伟.《股权质押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第267页.[1]林建伟.《股权质押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5年版, 第267页.

刑事被害人的民事权利保护制度 篇8

关键词: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完善

在现代社会, 法治理念逐渐由“社会本位主义”取代“国家本位主义”, 刑法不仅要有惩罚犯罪人的作用, 而且要有保护被害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的我国, 法治越来越健全和完善的今天, 各界愈来愈重视公民民事权利的保证措施, 国家还制定了一些法律法规以更好的保护公民与法人的在民事方面的权利。不过, 在刑事案件的被害人的民事权利保护制度中, 我国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刑事被害人作为刑事犯罪的受害者, 应当享有追究刑事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和要求赔偿自己所遭受各种损失的两项权利, 要实现这两项权利, 必须依靠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制度。

一、刑事被害人及其权利保护

受害人可以通过单独的方式提起民事诉讼, 也可以在检察院提起刑事诉讼的期间, 受害人或者有诉讼权利的其他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提起附带民事诉讼都可以对受害人的民事权利进救助。也就是说, 刑事案件中的受害人为了保护自身的民事权利, 可以在检察院提起刑事诉讼并做出判决之后再提出民事诉讼, 也可以在刑事诉讼开始时便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我国主要采用的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由此可见,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障有着重大意义。所以更确切地说, 刑事被害人的民事权利保护制度研究最主要的就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研究。在这里, 就有必要详细的介绍一下附带民事诉讼。《刑事诉讼法》第99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 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 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 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更加形象的说,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置给刑事被害人主张并保护自己的民事权利提供了一个搭乘公诉“便车”的机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附带民事诉讼案件, 除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外, 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

附带民事诉讼解决的问题是由于被告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刑事责任之外的对受害人的民事方面造成的损失如何进行解决的问题, 赔偿问题属于民事赔偿问题, 并且赔偿只包括物质赔偿, 精神赔偿不在民事赔偿的行列。附带民事诉讼的产生是以刑事诉讼为基础的, 所以附带民事诉讼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刑事诉讼必须是真实存在的。2、受害人或者国家、组织以及集体的物质损失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直接造成的。3、拥有民事赔偿权利的主体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即在刑事诉讼开始到审判结束期间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仅对受害人的权益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并且可以帮助法官了解被告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被告人自身的人身危险性, 以便更加全面的了解案情, 从而准确量刑, 对遵循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制度的缺失

现在我国大多利用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对受害人的合法权民事权益进行保障。虽然说附带民事诉讼节约了资源, 加快了诉讼进程, 但是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条文的规定较为原则、概括, 因此实践操作有一定难度, 作用是有限的, 而且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对刑事被害人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在保证受害人民事权利方面还存在着极大的缺陷, 在程序方面虽然做了有关规定, 但在实施过程中很难付诸实践。

(一) 刑事被害人寻求民事救济陷入困难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9条规定:“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以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提起。在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 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没有提起的, 便不得再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可以看出, 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 按照自己的自身情况, 在刑事诉讼开始之后作出判决之前提出附带民事诉讼, 或者选择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但是只能在判决生效之后。在刑事案件审理时期, 刑事被害人可以因申请由于犯罪行为而使其民事权益遭受损害的民事赔偿而提出附带民事诉讼, 但不可以在刑事诉讼程序之外再独自提出民事诉讼, 由此可知, 在刑事诉讼程序结束之后独立进行民事诉讼是比较滞后。也就是说当案件进入到刑事诉讼阶段, 刑事被害人仅可采取在开始刑事诉讼的同时提出附带民事诉讼的途径来保护其合法民事权益, 而不论附带民事诉讼的进程有多慢, 可能持续多久。这就可能出现在当刑事被害人在刑事诉讼无法顺利进行的时候, 附带民事诉讼程序进程也无法进行的情况, 从而使刑事被害人无法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同时被告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也无法得到确认, 使刑事被害人处于两难的境地。

(二) 刑事损害赔偿权的主体范围不完善

目前, 我国对刑事损害赔偿的主体范围的规定还有待完善, 不能很好地保护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以及其他应该享有民事权利的人。依照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 有权利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包括被害人、被害人的近亲属及其法定代理人, 还包括人民检察院。但是, 《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的“近亲属”指的是夫妻、父母、子女以及同胞兄弟姐妹。而《民法通则》和《继承法》所称的近亲属还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形成抚养关系的养兄弟姐妹。由此可以得知, 《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明显窄于《继承法》中的可以提起民事诉讼的近亲属的法律范围。赔偿权的主体范围较窄, 会导致在某些案件中, 被害人已经死亡的情况下, 有些近亲属因刑诉法中的规定范围而不能成为赔偿主体, 并因此无法帮助受害人提出民事赔偿, 使被害人的民事权利无法得到保护。

(三) 刑事损害赔偿的范围明显过窄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 刑事损害赔偿的范围仅限于由于犯罪人的直接行为对相对人的民事权益在物质层面所形成的损害, 而未将精神层面的侵害列在其中, 存在明显的不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1条第2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也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 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 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现实中的许多犯罪行为, 嫌疑人给被害人造成的精神方面的损害要远远大于物质方面, 如强奸, 强迫卖淫, 非法拘禁, 侮辱, 诽谤, 拐卖妇女、儿童等, 此类犯罪对被害人造成的伤害主要造成精神层面的伤害, 由于精神方面的损害才致使在生活造成物质方面的损失。如果只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处罚以及赔偿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物质损失, 不对受害人进行精神赔偿, 将很难抚平受害人的心理创伤。在一些特殊的刑事案件中, 如有必要, 应对刑事受害人的精神损害进行赔偿, 并恢复受害人名誉, 消除对被害人的不良影响。

三、我国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保护制度的完善

(一) 建立并完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国家补偿制度, 是指在某些情况下, 被告人对被害人在民事权益方面确实造成了侵害法院也对被告人的民事损害行为做出了赔偿判决。但是在客观情况下, 或许由于经济原因或者其他原因, 被告人实在无法进行赔偿, 此时国家为兼顾双方给予被害人补偿的制度。在有些刑事案件中, 由于各种原因, 刑事被害人无法从被告人那里得到应有的民事赔偿, 有些被害人会因自己所受损失未得到应得的赔偿, 合法权益未得到应有的保护, 心里会产生报复等不良心理, 为社会安全埋下隐患, 因此, 建立国家补偿制度是必要的。国家应当定制相关的法律政策, 对补偿对象, 补偿范围, 补偿金额等作出明确的界定, 使得对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具有法律性, 统一性, 明确性, 保障刑事被害人获得应有的补偿。我国可以设立专门的补偿刑事被害人的国家机构, 并由法院对刑事被害人获得国家赔偿进行审核。对刑事被害人进行国家补偿时, 要遵循公平公正, 及时的原则, 对那些被告人无法进行赔偿并且受害人家庭及其困难的, 要及时给与其国家补偿, 尽快安抚受害人情绪, 解决受害人的燃眉之急。

(二) 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之内

现在, 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赔偿被许多国家理所当然的列入民事赔偿的行列, 但我国的刑诉法却一直未将精神赔偿纳入民事赔偿范围。在一些暴力性犯罪中, 受害人心理所受到的创伤远远大于物质上的损害, 只对受害人进行物质损害的赔偿, 难以抚平受害人的内心。在一定情况下, “金钱赔偿仍然是现代文明所能提供的最为可取的符合理性精神的权利补救方法”。将在精神层面造成的损害列入的补偿行列中, 符合社会情理, 从一定程度上排除了社会安全隐患,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 有利于缓解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悲伤情绪, 也是对犯罪行为的更有力的打击。因此, 将在精神层面造成的损害列入的赔偿行列中有着重大意义。另一方面, 被告人对被害人的精神赔偿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被害人的心里有所安慰, 但并不能完全使被害人的心里得到恢复, 必要时, 国家要给被害人提供相关帮助。我国应尽快将精神赔偿纳入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以及国家补偿制度的补偿范围之内, 从有权提起民事赔偿精神赔偿的主体、可以申请精神赔偿的具体情况、赔偿对象、赔偿数额的不同规定等方面入手健全相关法律, 以便更加全面的保护受害人的权利。

(三) 完善我国对附带民事诉讼损害赔偿的督促措施

法院可以将刑事被告人在附带民事赔偿中是否积极主动履行赔偿义务作为被告人是否有悔罪表现的判定依据, 从而影响被告人的量刑。无论被告人自己积极赔偿被害人的损失还是其亲属在被告人无法偿还时代其偿还, 都可认定为被告人具有悔罪表现。法院在审理案件时, 可以把被告人的赔偿表现作为辅助来判定被告人的悔罪程度, 对被告人根据法律规定, 酌量从轻处罚。当被告人在刑事判决生效后, 积极履行附带民事诉讼判决的内容的, 刑罚执行机关可依法对罪犯减刑或者假释。

参考文献

[1]赵可, 周纪兰, 董新臣.一个被轻视的社会群体—犯罪被害人[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4.4.

[2]曲新久.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公权与私权的协调[J].法学, 2003 (8) :76-79.

上一篇:左炔诺孕酮下一篇:多主体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