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债权实现(通用4篇)
合同债权实现 篇1
电费债权实现中, 是指电费债权已届清偿期, 由于用户原因得不到正常实现, 供电企业采取措施保证电费回收的阶段。其实, 在时间划分上, 该时期也属“电费债权存续间”, 但从电费债权清理与实现方式着眼, 本阶段特别析出并集中梳理也很有意义。就电费债权的实现, 大致有诉讼、非讼和其他方式等几种:
1 诉讼方式解决电费纠纷
通过法院解决民事纷争, 是现代社会最普遍也最为重要的途径。通过诉讼促成电费债权的实现, 自然也是供电企业的上乘之选。利用诉讼解决电费纠纷, 不但涉及到民法、合同法、诉讼法等内容, 也关系到法制史知识的运用。如供电企业可利民众“厌讼、避讼乃至无讼”的心态, 施加压力, 妥善解决电费纠纷。了解用户普遍心态, 在选择争议解决方式时就可为我所用。对于国有企业、机关法人以外的供用电合同, 最好选择诉讼而不是仲裁的争议解决方式。电费诉讼中, 还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 财产保全的运用。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 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行为或者其他原因, 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 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申请或者在法院认为有必要时, 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财产保全可以在诉讼前进行, 也可以在诉讼中进行;既可以由当事人提出申请, 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裁定。对于电费债权诉讼, 供电企业应在诉前提出财产保全申请, 这样, 对于那些企图转移财产、恶意逃避电费的用户, 就能起到“围追堵截”的作用。2004年, 某供电企业利用此种方式, 成功追回了拖欠多时的20余万元欠费。
(2)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本来是给投资者提供激励, 通过有限责任免除股东后顾之忧。但有人却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 利用转移公司财产, 将公司财产与本人财产混同等手段, 造成公司可以用于履行债务的财产大量减少, 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例如, 有些用户拖欠电费达到一定数额时, 通过不断转移财产, 金蝉脱壳后提出破产, 导致大量欠费有去无回。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第二十条规定,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 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 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通过立法确认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弥补了原《公司法》的缺陷, 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实践中, 供电企业若发现公司股东有滥用权利转移资产、混同个人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合理低价处置财产以逃避电费时, 可尝试对股东和公司提起诉讼, 通过主张连带责任加大清偿欠费的保险系数。
(3) 破产案件中的电费。对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欠费, 是很难全额追回的。其实, 如果企业能够及时清偿到期债务, 也不会申请破产。对于破产宣告前形成的欠费, 勿庸置疑, 属于破产债权, 若无适当担保, 往往有坏账之虞。但是, 根据《破产法 (试行) 》第三十四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 (试行) >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六十六条规定, 破产财产管理、变卖、分配所需费用, 包括清算组的必须费用, 应从破产财产中优先拨付。因此, 在破产企业财产清算清偿过程中, 应先对该企业停止供电。清算组照明等办公用电, 则需另外申请。供电企业与清算组重新签订供用电合同, 发生的电费属于破产清算的必须费用, 应另外支付。这样操作, 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电费损失, 避免雪上加霜。
(4) 执行程序中的电费债权。总体而言, 有偿还能力的欠费用户在供电企业提起诉讼后, 多数会依照法院判决及时结清电费。对那些已经判决但仍不愿缴纳电费的用户, 必要时还应进入执行程序。进入执行程序的电费债权,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提出申请的时间。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 “申请执行的期限, 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1年, 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 期限从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1日起计算。电费债权在判决履行期间仍未实现的, 供电企业应及时提出执行申请。对于那些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的, 还应提请法院采取强制措施以保障供电企业的利益。《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第6项及《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 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判决, 拒不执行的, 可根据情节轻重对当事人处以罚款、拘留, 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2) 参与分配。参与分配是在执行程序开始后, 申请执行人以外的债权人, 因债务人财产不足清偿债权时, 向法院申请就所有债权公平受偿的法律制度。债权的平等性决定了没有担保的债权不存在优劣之分, 因此, 已取得执行依据或者正在诉讼中的电费债权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 (试行) 》, 对那些财产不足的欠费用户, 适时提出参与分配, 以减少损失。
2 非讼方式解决电费纠纷
根据《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规定, 通过非讼方式解决电费纠纷, 主要有督促程序和仲裁等。
(1) 督促程序。督促程序, 又称支付令程序, 是指法院根据债权人申请, 以支付令催促债务人限期履行债务的程序。督促程序是以支付令催促债务人履行债务, 债务人若在法定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债务的, 支付令即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督促程序具有方便、快速、及时、经济的优点, 适宜解决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债权债务纠纷。
为规范使用督促程序, 可在供用电合同补充条款中埋下伏笔, 如约定用户欠费时应签订“电费欠费确认协议”。对于该协议, 可事先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督促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 设计成支付令要求的形式, 不留缺漏。在用户即使签订欠费协议也不能及时结清电费的情况下, 可尝试通过督促程序催讨欠费。
(2) 仲裁程序。仲裁, 是指争议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后达成协议, 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 双方有义务执行的争议解决方法。我国有劳动仲裁和经济仲裁之分, 前者是必经的前置程序, 后者当事人可自主选择。仲裁与诉讼在电费纠纷解决上, 并无实质区别。仲裁也可通过法院进行财产保全, 加大电费清偿的保险系数。
3 其他方式解决电费纠纷
其他方式, 是指诉讼及非讼程序以外的方式。比较而言, 通过诉讼及非讼方式清偿欠费, 大致都存在时间长、成本高的特点。因此, 在选择诉讼与非讼程序前, 应根据经济和谦抑原则, 首先尝试以下方式:
(1) 通过律师函催告欠费。律师函, 是指律师接受客户委托就有关事实或法律问题进行披露、评价, 进而提出要求以达到一定效果而制作发送的专业法律文书。其实, 诸多电费纠纷未必都要提请法院解决。电费拖欠案件大都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事实相当清楚, 基本不存在什么疑难问题。实践证明, 用户拖欠电费未必都是恶意, 供电企业若通过法律顾问发出律师函, 敦促用户及时缴纳电费及违约金, 部分案件还是能够在公堂之下妥善解决的。
(2) 通过电力管理部门协调。电力管理部门是指县级以上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电力监管委员会等。对于有些行政机关、国有企业等发生的欠费, 应尝试通过电力管理部门从中协调, 达成还款协议, 即使未能达成协议的, 也应形成书面会议纪要, 及时中断时效。根据电监会《电力争议调解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 通过行政调解方式解决供电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供用电合同纠纷, 亦不失为新的选择渠道。
(3) 通过村民委员会协调。边远村民拖欠电费, 司法乃至国家力量有时显得笨拙甚至鞭长莫及。在乡土熟人社会中, 基层自治组织的力量或影响往往会异乎寻常地有效。对于偏远山村等村民欠费的, 可考虑通过村委会或宗族力量协调催讨。笔者在某基层单位就遇到过这样的例子。某村民恶意欠费达2万余元, 久拖不还, 该单位用电业务副班长 (原电管站工作人员) 通过该村某“无业青年”催讨, 该青年随即到欠费村民家, 称“不还电费即不走人”, 拖欠多日的电费5日内即告清偿。此事听来荒诞, 但对于那些“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部分用户, 借助某种程度的“私力救济”或许还是管用的。
(4) 通过讨债公司催讨。对部分清欠难度较大的用户, 可考虑通过讨债公司事先摸清对方财产状况, 然后通过法院进行诉讼清偿, 在不违背法律的情况下, 也可直接委托讨债公司进行催讨。
合同债权实现 篇2
身份证号码:510xxx
电话:138xxx
乙方:伍某
身份证号码:510xxx
电话:136xxx
丙方:李某
身份证号码:510xxx
电话:138xxx
因甲方欠乙方人民币0000元,而乙方欠丙方人民币20000000元,即:乙方对甲方拥有20000000元(人民币大写:贰仟万元整)的债权;丙方对乙方拥有20000000元(人民币大写:贰仟万元整)的债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9条、84条等相关法律规定,现甲、乙、丙三方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协议,就上述债权债务转让达成以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一、债权债务转让事宜
甲、乙、丙三方一致同意,乙方将其对甲方享有的债权共计人民币元(大写:)全部转让给丙方,在前述债权转让额度内抵消丙方对乙方享有的债权元(大写:)。
甲方按照本协议直接向丙方承担偿还债务的责任,丙方不再向乙方主张债权,乙方不再向甲方主张债权。
二、债务担保
为了能保障丙方的债权能够完全实现,甲方同意将其所有的位于成都市xxx的房屋(房屋产权证号:)抵押给丙方。
如果甲方不按约定偿还所欠丙方债务,则丙方有权通过法律手段实现房屋抵押优先受偿权,即可以从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变卖、拍卖该抵押物的价款中优先受偿。
三、因本协议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先由三方协议解决;协商不成时,由本协议签订地:成都市区人民法院管辖。
四、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丙及在场见证人四川成都市杨鹏国律师各持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五、本协议自甲、乙、丙三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
丙方:
善意取得之前提——债权合同有效 篇3
一、比较法视野下无权处分行为效力
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变动的法律事实中大量的是法律行为, 规定什么样的法律行为引起物权变动就成为一国物权法中的重要任务。因为物权法与一国历史文化传统最为密切的关系, 各国对这一问题采纳了不同的物权变动模式。
《德国民法典》代表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 按照相关法条规定, 动产所有权的转移, 必须由所有人将物交付受让人, 且双方需就所有权转移达成合意。即当事人间物权转移合意加交付是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事实。上述双方就所有权转移达成的合意及交付在这种立法规制中是独立于债权合同的物权行为。物权行为作为与债权行为分立存在的一种法律行为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契约, 一方面包括占有之现实交付, 另一方面亦包括转移所有权之意思表示。因此在《德国民法典》中处分行为是与负担行为相对的一种法律行为, 它指直接引起民事权利变动的法律行为, 包括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为。物权行为, 指发生物权法上效果的行为, 如契约。而负担行为指发生债法上给付义务的法律行为, 又称债权行为或债务行为。这样, 处分行为在物权形式主义立法下并不是指通常我们理解的买卖合同, 而是指转移标的物所有权的物权行为。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待定指的也就是物权行为的效力, 所以当事人不享有标的物的处分权并不影响债权合同的效力。
债权意思主义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 其相关条文规定, 当事人就标的物及价金相互同意时, 即使标的物尚未交付, 价金尚未交付, 买卖即成立, 标的物所有权在法律上也由出卖人转移到买受人手中。这种所有权转移不需要另外的物权行为及交付或登记而只需债权契约即债权意思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在这种立法中, 处分行为即指债权合同, 如买卖合同 (当事人间订立的以物权的设立、变更、终止为目的的债权合同) 。以《奥地利民法典》为代表的债权形式主义也不承认物权行为独立性理论, 因此处分行为的理解与债权意思主义相同 (债权合同) 。
我国对于物权变动的立法采债权形式主义, 即意思主义加登记或交付完成物权变动过程。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规定于合同法51条, 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 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 该合同有效。对这一规定的解释目前通说认为, 在我国的民事立法上, 无权处分行为属效力待定的行为。梁慧星先生主张, 出卖他人之物的合同, 经权利人追认或者处分人之后取得处分权的有效。反之, 合同无效。而不可将债权合同与物权行为、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相区分单独认为处分行为无效而买卖合同有效。与此相对, 另有观点认为51条规定可解释为物权行为待定而债权合同有效。
就善意取得与无权处分的关系而言,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无权处分是善意取得的前提, 而善意取得的适用则发生于无权处分的情形。
二、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
前文已述,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发生在无权处分行为情形下的。对于无权处分行为效力的一般规定的不同理解必然制约善意取得的制度设计。物权形式主义立法中, 处分行为指独立于债权合同的物权合同, 采债权形式主义和债权意思主义则并不承认独立的物权合同, 因此, 处分行为指的是债权合同。我国民法中处分行为就是指的以发生权利的变动为目标的债权合同如买卖合同。例如A把电脑借给B使用, B擅自卖给C。B与C之间的买卖合同即属于债权合同。如果符合善意取得得构成要件, C将确定地取得电脑所有权, 而A丧失所有权。这种法律的特别规定是以原权利人丧失所有权为代价来保全交易便捷和安全。
目前通说, 将未经权利人追认事后也未取得处分权的合同一律认定无效。在发生相对人为善意且适用善意取得制度时, 受让人C获得标的物所有权是因为“原始取得”, 与债权合同无关, 即债权合同仍属无效状态。这一制度规定存在重大缺陷。据“善意取得”制取得标的物的人一旦发现“物”有质量瑕疵便无法根据有效合同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不利于保护交易相对人利益, 甚至发生损害相对人利益的与“善意取得”制目的相违背的情形。更何况当交易相对人虽为“善意” (即不知处分人无处分标的物的权利) 但并未实际取得财产则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获得物所有权。此时, 与无权处分人之间的合同也会因处分权人不追认、处分人事后也未获处分权而变成无效。这对于信赖占有公示制度的交易人不公平。他只能以缔约过失追究无权处分人责任而不能按违约责任寻求补救, 显然后者更能保护他的利益。至于主张在相对人善意时应“例外”地认定合同有效从而弥补以上不足又无法作到与《合同法》51条保持逻辑一致, 也无法解释善意取得的价值所在。此外, 将债权合同认定有效物权行为待定的主张, 实际上区分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 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概念, 是以物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为前提的。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是以保护交易秩序为目的, 其适用必然发生在交易场合, 那么体现这场交易的转让合同本身是否必须有效呢?在物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下, 史尚宽认为转让合同有效是善意受让人适用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前提, “受让人之善意取得占有, 惟可补正权原之瑕疵, 即惟可补正让与人权利之欠缺。为权利取得原因之法律事实, 必须客观地存在, 假如无权原之瑕疵, 其占有人应即可取得其动产上之权利, 从而因无效行为或经撤销成为无效之法律行为, 受物之交付之占有人, 对于相对人之原状恢复之请求, 不得主张善意取得之保护而拒绝占有物之返还。有谓物权行为为无因行为, 其原因行为之无效或撤销, 对于物权行为之效力, 不生影响, 故原因行为虽为无效或可撤销, 其物权行为人仍有善意取得之适用。然此与物权行为之为有因或无因, 不生关系, 盖纵以物权行为之原因事实如不存在, 当事人间至少有不当得利返还之问题, 无法律上原因取得物权, 当事人之一方, 负有返还之义务, 不得保有其权利, 此则与善意取得制度之精神不符, 故善意取得之规定, 对基于无效或得撤销之行为而授受动产之当事人间, 应不适用。”
三、结论
依我国民法规定, 动产物权变动需要有两个条件:债权合同与交付。合同法保护合法的交易行为, 可撤销或无效合同的效力规定于《合同法》58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 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应当予以返还;……”因为这时“合同自始无效, 受领人取得给付物之所有权的法律依据自始从未存在。这样, 返还财产实际是所有物的返还, 具有物权的效力。”[3]可见, 在我国立法上交易行为有效是物权变动的前提。那么, 在适用善意取得时也理应以合同有效为基础。如果交易行为本身尚存在无效或可撤销事由必然不发生善意取得的适用。因为在无效或可撤销合同场合买受人尚不能获得标的物的所有权, 为何当事人无处分权反而可使受让人“善意取得”所有权呢?因此本文认为在我国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下, 物权变动要以有效的债权合同为前提, 相对人善意只是弥补了处分人“无处分权”这一事实, 却不能补正无效或可撤销合同的效力。
参考文献
[1]梁慧星 陈华彬 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7.181
[2]史尚宽 物权法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559
债权转让合同 篇4
甲方(债权出让人):
乙方(债权受让人):,身份证号码:
甲方和乙方经过友好协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共同信守:
一、截至本协议签署日前,债务人拖欠甲方货款共计
¥234520 元(大写:贰拾叁万肆仟伍佰贰拾元)未还(相关债权凭证复印件附后)。
二、现甲方将以上¥234520 元的债权全部转让给乙方,乙方同意受让。
三、陈述、保证和承诺
1、乙方承诺并保证:
(1)乙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权受让本协议项下的债权并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乙方受让债权后负责受让债权追索事宜,并承担债务追索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违约责任
若一方违反其在本协议中所作的陈述、保证、承诺或任何其他义务,违约方须向守约方赔偿守约方因此遭受的一切经济损失,并承担守约方为解决争议所产生的包括但不限于仲裁费、保全费等一切费用。
五、争议解决方式
本协议签订、履行等发生任何争议,双方可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向成都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适用成都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六、其他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
乙方: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