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2024-11-09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通用12篇)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1

2007年, 教育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近两年来出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2011计划) 》, 对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机遇[1,2]。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形成创新教育氛围,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4]。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医学创新人才的摇篮, 如何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兼具积极、乐观、向上的创新人格的创造性人才, 这对医学院校的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高校要进行创新教育, 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5]。

因此, 为了执行教育部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素养, 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尽早进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改革,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校园内形成创新教育氛围, 建设创新教育文化, 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同时结合教研室现有的科研任务和方向, 自2007年以来, 在二年级医学本科生中遴选部分优秀学生进行早期科研实践活动,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经过近5年的实践检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

1.1 参加对象

对象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检验医学等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 采用自愿报名形式参加, 一般都是学有余力, 英语水平较好, 前期学习成绩优秀和对医学科研事业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每3名本科生组成一个科研小团队或实验小组。

1.2 采用导师制指导本科学生

教研室委派一名教师作为每个小组的导师, 进行全程负责和悉心指导。导师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导师要对项目有一定的研究与了解, 才能给予一定的指导与帮助。学生随时可以联系教师, 就项目中的各种问题与指导教师进行研究探讨, 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汇报, 将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教师提出来, 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 使项目顺利与高效进行。

1.3 建立并开放本科生科研实验室

由于实施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项目一般要持续2年以上, 教研室建立专门用于本科生科研创新性项目研究的创新性实验室, 里面配备了完成基本实验所需的所有实验设备, 一些重大的仪器设备和特殊的设备安放在相关实验室内 (学生使用时需要导师的指导和监督) , 创新性实验室和相关实验室全天候对本科生开放。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本科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周末, 尤其是寒暑假的时间来实验室进行研究工作。

1.4 早期科研创新实践

依据医学研究的过程和规律, 将这个活动分三个阶段:实验方案的设计、具体实验操作和问题的解决、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发表。针对每个阶段, 制定了相应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其中科研方案和实验过程的设计是此阶段的核心, 是最为锻炼学生能力的过程之一。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教师不是教, 而是教学, 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也讲:“教是为了不教。”在对本科生进行“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指导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实行引导式、讨论式的指导方法, 把指导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 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验方案的设计阶段: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 教师以引导为主, 不越俎代疱。本科生由于受知识水平与能力的限制, 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常用的实验技能缺失的情况下, 在提出和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会显得比较稚嫩。这时候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自己或让研究生代劳, 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①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科学研究方法、文献检索及文献综述和论文的撰写、常用的实验技术等基础知识;②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提出科学问题或由结合教师自身科研课题和学科发展前沿, 提出若干个研究项目供学生选择, 在这里应该突显实验项目的科学意义;③学生可以就其中的任何一个项目扩展开来设计课题及研究路线, 学生根据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结合课题研究要求和实验室设备条件, 设计出解决问题的详细研究路线和方法, 写出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包括:题目、研究目的及意义、立题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对象、实验方案及步骤、经费预算、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预期结果及分析、参考文献等;④指导教师根据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对学生的思路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评判, 指出各自的优缺点和具体可行性;⑤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 由学生最后确定相对最优方法进行实践执行。对于有异议的问题, 教师与学生再次探讨进行合理性修改后方可实施。

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和问题的解决阶段: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再好的计划也需要严格而细致的操作来完成。实验设计方案中涉及的所有设想都需要以具体的实验结果来验证。具体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所需要的实验器材都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己提前掌握好和准备好。实验方案中涉及的实验动物由学生申报后, 由学校实验动物中心统一提供。实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药物配置、实验动物给药、动物标本取材、固定、切片、常规染色、免疫组化、特殊染色、电泳、Western Blot以及PCR等实验操作均由学生小组分工后自行独立完成, 指导教师在实验实施过程中起到督导的作用。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如学生知识的缺乏、实验条件的准备不足等, 总是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于此, 指导教师做的是多看与多听, 并多鼓励和支持, 恰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但不过分关注一些具体的细节。在学生出现失误后, 教师不是直接指出错误的原因,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失误的出处, 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有些小组在一年内甚至两年内得不到令人满意的实验结果的情况下, 更是需要教师进行多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这个过程是大大锻炼了学生, 使他们具有了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在整个实施过程中, 实验小组的成员精诚团结、协同作战, 在实验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安排。

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文章的发表阶段:当完成一部分实验后, 不论结果如何, 教师均要求实验小组成员随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分析实验结果。当实验结果不够理想时, 应分析其具体的原因, 对自己实验中失误的地方提出修正措施, 并在下一步实验中进行完善。当完成全部实验后, 要求学生查阅文献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写一篇科研论文和一篇跟选题相关的文献综述。通过这一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培养了学生查阅文献论证自己观点的能力,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对于一些优秀的、学术思想鲜明的论文, 鼓励学生向各级统计源期刊进行投稿, 对于一些特别优秀的论文, 指导教师与学生探讨整理后, 鼓励翻译成英文向国外的SCI杂志刊物投稿。

1.5 科研创新的扩展阶段

教研室的科研创新活动可以带动本科生更多的科研活动。在本科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后, 指导教师可以吸收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组的研究, 从而支持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科研活动, 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提高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 促进了学校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本科生经过本教研室的训练, 进入到其他课程学习的时候, 同样能带动学生参与到其他科室的科研创新活动。对于一些有研究价值的实验项目, 鼓励学生申报校内各级组织的大学生科研基金课题立项, 争取各级的经费支持, 有利于学生更深入的研究。对于实验结果满意的, 科学意义显著, 有进一步研究价值的实验项目鼓励学生申报全国的大学生挑战杯。

2 开展“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意义

创新是社会发展之源, 是中国复兴的根本, 当今中国大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本科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 进行创新性实验研究, 是在一定的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下, 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加以实施, 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固定完整的实验方案, 本科生从查阅文献开始, 总结文献, 做学术报告, 设计实验, 实验方案的实施到最终论文的完成, 基本上由学生小组独立完成。整个过程完全模拟科学研究课题的立项申报、实施、结题。学生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摸索实验条件、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 利用一定的实验条件、统筹安排时间和资源, 做到合理、有序, 才能最终取得好的实验结果, 从多角度、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才能。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兴趣是学习者学会学习的先导, 是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动力。参与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从二年级就开始参加科研, 这时候这些学生刚开始接触基础医学专业课不久, 解剖、生化、组胚等专业课程对他们来说既枯燥又有难度, 需要新的内容去刺激他们对医学的兴趣和热情。从实验设计开始、学生从各渠道找资料、实验的实施到最后结果观察和论文撰写都是动手动脑的过程, 改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结合学生自己的爱好兴趣, 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了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思维能力。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学员是参与的主体, 从查阅文献、选题、设计实验方案、摸索实验条件实施实验方案、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综合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和综述等这些环节, 完全模拟一个科研课题的设计、立项、实施到完成结题报告的过程, 指导教师在这些环节中起一个引导的作用, 对于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是一次实践性的锻炼。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本科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 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具备迅速获取信息、综合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尤其是现代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 每天所面对的信息量是无法比拟的, 必须进行有选择的获取和综合。任何创新都离不开信息, 信息丰富, 有利于更多更好地提出创新设想, 有利于对设想进行科学分析、鉴别、提炼、综合, 有利于创新方案的实施和检验。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检索文献和阅读, 锻炼了分析、判断、选择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最后把信息资料应用于分析实验中得出结果, 形成非常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和文献综述。学生锻炼了根据需要从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有选择性地获取信息的能力。

较早地培养了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水平。医学科研论文具有特定的写作模式, 通常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几乎没有涉及此项内容, 科研论文的写作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科研人才。学生在撰写科研论文和文献综述的过程中, 逐渐建立医学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 培养提高了撰写科研论文的水平。

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互相配合的精神。科研创新工作, 既需要个人的努力, 也需要团队的协作配合, 而对于习惯于一个人作为行为主体的80后、90后学生来说, 培养团队意识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要求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是一个小组的集体作业, 学生进行分工协作, 在合作的前提下, 每个人在不同方面各有所侧重, 小组成员定期进行交流、讨论, 共同完成实验的实施、论文和综述的撰写。由于兴趣和风格的不同, 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提供的内容往往新颖而独特, 也常常会有独到的见解, 通过教师给予的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达成一致。通过合作, 学生不但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还增强了在完成局部工作时的责任心, 增加了在集体中进行合作和交流的锻炼机会。

提高了指导教师的自身素质。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学生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题材和实验设计方案, 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功, 还要有相当的查阅文献和分析文献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积累经验, 完善与丰富自身知识结构, 有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传授学科前沿知识、新的科研视野和科研方法。此外, 教师形成坚韧不拔、诲人不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人格。

3 实施“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的效果

教研室的“本科生早期科研实践活动”从2007开始, 每年吸引部分优秀的大学二年级医学本科生参加, 至今已经连续进行了5年。每年报名参加的学生人数非常多, 经筛选后每年参加活动的有6小组 (18人) 。学生通过刻苦钻研、团队协作、自强不息、努力实践, 懂得了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的精髓。最终获得了丰富的成果。2007年以来, 学生累计撰写科研论著7篇, 文献综述90多篇, 在中文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篇, 综述19篇, 其中2012年在英文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英文论著1篇 (影响因子3.3) , 英文综述3篇 (影响因子分别为6.068, 2.948和2.368) ,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创新性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摘要:在医学本科生中开展早期科研实践活动, 学生通过自主选题立项,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并完成科研论文。活动鼓励学生早期参与科研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关键词:早期科研实践活动,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乔连全.我国研究型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现状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 (3) :81-87.

[2]贾历程.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8, 126 (12) :123.

[3]周学君, 赵亮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体系的探讨[J].实践教学, 2011, 188 (1) :111-112.

[4]郭泰林, 宋河梁, 梁韵.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性实验指导探析-—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总结[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 :212-213.

[5]任良玉, 张吉维.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探索基于课题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4) :26-27.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2

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医学人才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发展研究型医科大学教育事业的关键。本文针对本校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教育特点,探讨通过教学实践将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理论及实验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性实验活动,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使学生尽早尽多地参与到科研活动中,设立本科生科研扶持项目并建立健全学生科研能力评价体系,坚持本科生毕业论文带教与答辩等措施,培养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质。

现代髙等医学教育强调的不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素质能力的培养。走在学科前列的研究型大学历来十分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本科教育还绝大部分局限于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学习,因袭着传统的以传输为主的知识继承型教学模式,而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启发。在科技跌宕出新、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这种教学培养模式将不再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甚至带来一些弊端,如毕业后即从事临床工作的医学生,往往对学术研究工作缺乏兴趣,而更大的弊端是使医学专业人才在整个本科阶段就形成了固化思维,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医学行业中不利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自我提升w。尤其对于医学检验专业而言,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教育本身培养目标模糊不清,既不等同与国外“4+4”学制的检验医师培养,又略高于普通的检验技师层次,恰逢国内高校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制“五改四”之际,检验医师到底何去何从,如何使培养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涯中更具竞争力,寻找到合适的人生发展方向,是当下不得不关注的问题。作为目前国内唯一开展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教育的培养单位,不仅要为学生掌握临床医学知识和医学检验技能做好准备,还应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检验医师为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中,检验专业的医学毕业生不仅要能为临床提供充分可靠的检验结果,还要更多地参与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能够结合临床开展学术交流,能够利用循证医学提高医学水平和促进学科发展,成为多方面综合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医学检验本科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引入一定程度的科研思路和创新能力培训,通过参与科研工作、鼓励创新实验、扶持本科生科研课题等方式调动本科生对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开阔视野,对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检验系作为培养全军检验人才队伍的摇篮,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并不断开拓创新,笔者以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对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提出具体方案。

1.增设理论研讨课

医学检验是一门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化学和实验技术等多学科和多技能的交叉应用学科。由于学科领域中新的检测技术和检测理论层出不穷的产生并发展,而目前使用教材更新的相对落后,使得课堂教学内容缺乏与时俱进。因此在加强教材建设的同时,更应强调发挥教师在理论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可在个别章节中加入相关的学科前沿和研究热点的知识讲座,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发掘和探索学科前沿知识,开阔视野,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这种前瞻性的理论教学或特色讲座可以通过研讨课的形式进行。引导学生从某一学术主题出发,或将学生在课前课下收集的理论知识、科研及临床问题与同学和教师一起分享讨论,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文案组织、语言交流、PPT制作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接触大量的前沿知识和学术思想,初步实现科研思维的启发。理论研讨课的教学形式方面,应当从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开展大量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通过问题式、谈论式、探索式、观摩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与学中。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即从主动发出者和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信息加工和知识传递的引导者。教员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更要激发学生的活跃思维,整个教学过程要进一步加强以学生为主导,进行热烈、广泛、不拘一格的讨论式教学。理论研讨课的考核亦可通过专题报告的方式,由学生主导进行。

2.开展创新实验教学

实验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印证,而且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强化、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探索性,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的实验教学应该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创新性实验转变。

加强综合研究性实验,强调各学科间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为培养髙素质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将传统的医学检验实验课程从技术性的操作学习实验向综合性的应用能力培养转变。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规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各项知识技能,对实验结果做出综合性分析。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加强实验教学与临床实践工作的结合,培养学生对临床案例提出自己的诊断学思路,对各项试验结果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综合应用各项检验方案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结果。

增加学生自行设计的创新性实验。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某一研究目标或某一临床病例出发,以实验小组为单位通过文献査阅自主设计实验内容,由学生自主负责实验的全过程(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和实验善后)以及实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思维能力。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形成方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的能力,在实验前充分理解研究思路和实验方案,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独立进行科研工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技能培养、科研思维创新、独立操作能力为重要核心,适当增加实验课程的课时比重,将理论贯穿于实践才有利于更好的反馈和掌握。创新思维是科研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动手能力是科研能力培养的基础环节。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和动物实验等实验技术是从事生命医学研究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此外也要注意无菌操作意识,污染防范意识等的灌输,和严谨操作习惯的培养。

3.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度正逐渐成为各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由于招生规模的缩小,本校五年制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学生的人数较少,而本专业教师中博士以上学历达95%以上,这恰好可以满足导师少带、精带学生的要求。通过师生互选,学生可以从大学二年级起,在导师的带教下培养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启发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立题、文献査阅、实验设计、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和科研成果的总结。在全面了解和学习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地接触学科前沿、参与研究工作,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获得常规教学中所忽略的灵感与启示。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还能提高思维水平,同时也能体验到科研工作的艰辛与快乐,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在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仍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严格对导师资格的审査,规范导师的工作职责。导师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和治学精神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不仅要求导师专业素质精,更要选择责任心强、学术道德高尚的教师优先担任导师;加大对导师工作的软硬件支持,如科研经费、实习基地、实验条件、实验设备等,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优秀教师挖掘本科人才;以培养学生科研兴趣,使学生了解科研思路、掌握初步的科研方法为目的,培养学生的生物信息学检索能力和基本的科研实验技能,但对学生主课业不应造成太大负担;学校或院系应针对本科生设立专项科研扶持项目,对学生在导师指导下的自主设计课题进行审査和选拔,并对优秀项目予以资助;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制定评价标准,如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或以答辩方式等评价指标,将科研培训结果计入学分。

4.坚持医学检验专业

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是对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能力的检验,是科研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毕业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一次综合性训练,完成毕业论文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临床与各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和科研基本能力,毕业论文完成的好坏可以反映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为今后开展科研工作和获得职业发展打下一定基础。在完成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可借力于本科生导师制度的丰富资源,通过导师的带教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导师通过指导学生参阅文献资料,帮助确定论文题目,指导实验设计或数据收集,正确使用相关统计学知识,合理安排好综述和论著的写作进度,培养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和基本科学素养。学生通过参与毕业论文撰写的全过程,从立题、査阅、综述、实验设计到实施、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环节,受到一次完整的科研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挖掘学生科研潜能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工作一般从每年的实习期,即第五年开始。在为时一年的紧张临床实习中要兼顾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并为自己的本科生涯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本校本专业的这一制度已经坚持了近二十年,结合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要求,将其分成3个阶段来实施。即准备科研阶段、科研设计与实施阶段、科研论文撰写与答辩阶段。通过一对一的毕业论文带教模式,在文献调研和综述撰写后进行开题报告,在完成相关实验和数据搜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最后完成相关的成果总结出版工作以及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前必须进行预答辩,根据指导教师对预答辩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再组织正式答辩。正式答辩由检验系各教研室和医院检验科的高职人员组成答辩委员会,时间一般为10?15min,由学生PPT介绍毕业论文后回答答辩委员的问题。答辩结果通过论文及现场评分得出,并最后评选出优秀论文。这一制度是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无论文献检索还是统计学应用,以及课题实施中对实验技能的掌握,包括答辩本身也是对学生文案组织和谈吐仪表的考核,能为其未来的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3

摘 要:科研能力是食品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题研究和科技活动等方面探讨了食品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食品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5-102-2

0 引言

食品产业是人类的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与国家现代化发展程度。高校食品专业本科教学是培养具备生物学、化学、食品科学和工程知识与素质,能在食品行业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品质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食品专业人才。高等院校是培养、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学和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创新和科研实践能力是食品专业本科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根据我国食品专业本科培养体系的要求,食品专业本科培养应优化课堂和实验教学,突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引导本科生参加科研项目、 开展多元化科技活动,加强科研实践能力培养。

1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

1.1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理论教学在整个培养计划中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理论基础的关键。理论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创新能力、写作能力有重要作用。所以,在此过程中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促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1.1.1 科研思想培养

在教学中渗透科研思想和方法,在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遵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将课程内容中提炼的专业思维、专业思想、研究方法等信息发掘出来并进行分析、重组,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侧重地向学生传授,并将教师本人在专业课程研究领域内的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情况与科研情况融入授课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掌握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1.2 科研精神培养

科学研究活动需要创新思维与方法,专业课程教师应将专业领域的创新思想有意识地融入教学过程,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方法、提出新思想。科研能力培养主要目的是培训学生的科研思维、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1.1.3 课程论文撰写训练

进行课程论文撰写训练,写作前必定先进行文献阅读,掌握此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挖掘出创新性观点。论文写作能够使学生从形式、内容等方面完整地表达自己的专业思想。各课程的期中、期末考查可以论文写作的形式进行,指出写作的各项规范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以培养学生的查找文献、阅读文献、分析整理文献的、写作的能力。教师进行进一步指导,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论文撰写方法与技巧。

1.2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它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代替的。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是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1.2.1 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

充分利用各门课程实验课,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培养本科生科研思维及其能力。实验教学不但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性思维的能力。在基本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增设研究性、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从而在注重基本素质训练基础上开展拓展性实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在课堂中所遇到的疑问,经查阅有关文献和资料,根据现有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设计实验,教师周密策划整个教学过程,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根据实验过程、现象与结果书写实验报告。这样促使学生获得相对比较系统的科研训练,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有亲身接受、体验科研能力培养和训练。

1.2.2 注重过程培养、严格实验报告写作

强调在实验步骤中记录相关数据,重分析与讨论。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记录实验原始数据、观察到的现象、结果等数据,课后上交所有记录,防止部分学生实验不认真,课后抄袭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面对异常实验结果的出现,要求仔细分析,反复验证,找出问题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解释,这样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报告写作中,要求内容包括实验目的与原理、仪器与设备、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还需查阅文献资料,讨论实验的改进意见。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整个过程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态度,使他们不断去探索实验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对实验拥有一种责任感。

1.3 课题研究

坚持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提高本科生的综合素质。课题科学研究是深化、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培养科研思维及其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3.1 阅读文献能力培养

文献阅读是一种快速获取最新知识的重要渠道,特别是阅读影响因子较高、影响力较大的科学引文索引文献,可以掌握到某学科的新进展、新方向和研究新方法。学生可以联系自己参与的课题下载相关文献,从中文到英文、从综述到研究论文,仔细阅读并做记录,与课题组成员讨论、分析文献中有价值的信息作为课题设计的科学依据。

1.3.2 实验操作能力培养

本科生在研究生的带教下参与科研实验准备与预实验工作,如处理与准备实验材料、参与细胞培养、试剂配制和质粒提取等比较简单的科研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让学生接受严谨的科研训练,获得教师的亲自指导,学习具体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为他们今后从事科研工作和提高科研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1.3.3 撰写学术论文能力培养

撰写学术论文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极其重要的环节,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综合检验,是培养本科生探求真理的研究方法及表述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术论文撰写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领域,下载、阅读相关文献,并参考教师发表的文章,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研究和思考,学习论文撰写格式、方法和技巧,独立撰写论文,然后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反复修改。

1.4 开展科技活动

开展第二课堂与举办课外学术讲座活动,开拓学生的科学视野,提升学生的科研意识及其能力。食品科技发展迅速,科技不断更新,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可促使学生了解其进展,为他们今后读研或工作奠定基础。学校探索出适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科技活动运作模式,探究多层次、 多角度、多渠道、多样式的科技教育活动体系,把握科技活动的方向和形式,将课外科技活动竞赛和学术、科技讲座,专题综合性科技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科技氛围,让本科生从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2 结语

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系统的长期的培养,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题研究和科技活动只是培养环节的一部分。本科阶段是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奠定科研能力基础的阶段,科研能力培养要渗透在所有的培养环节中,高校应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建立完善的培养制度和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食品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力与精神,从而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和食品行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郑葵阳,刘莹,徐继承.基于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5):664-666.

[2] 顾万荣,孙继,宁海龙,唐鑫华,李晶,魏湜.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1,5:24-27.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4

1 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是指通过高等医学教育,使医学本科生具备较高的科研素质,即具有热爱学习、崇尚学习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不断求实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的学习习惯;善于学习、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科学研究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1]。21世纪是人才竞争激烈的世纪,社会对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本科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不会被社会淘汰;而且随着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医学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科研素质,才能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探索生命的奥秘,因此对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在高等医学教育实行“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过渡时期,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而且能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加强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显得十分必要。

2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虽然近年来很多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做了探索性尝试,但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地位,存在按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进行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个别教师科研创新意识不够强,认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靠科研创新活动,忽视教学各个环节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功能;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践教学的场地、设备仪器等教学条件不足,实践教学投入较大等因素限制了实践教学的发展,导致医学生实验动手、科研操作机会减少,制约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发挥。此外,目前的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缺乏竞争、激励机制,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难出成绩,短期内科研创新能力提高不够明显,影响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方面奖励力度不够,干多干少都一样,无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影响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3.1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生科研创新培养的地位

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定位、办学特色,将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修订为“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围绕总目标,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课内教学和课外探究相结合,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增设医学科研设计、医学科技写作等专业选修课,使学生学会主动获取科技信息,培养从信息分析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构建本硕共享课程,鼓励本科生选修研究生课程,并给予创新学分;开辟第二课堂,增加科研训练环节,有计划地将学生的科研选题与教师的研究课题相结合,让学生接触科学研究工作,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使其创新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地位的明确规定,促进了各项科研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

3.2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因此需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强实践教学:一是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确保理论和实践学时不低于1∶1.4;二是整合实践教学内容,根据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三是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各任课教师精心组织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学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科研能力[2];四是增加实践教学的投入,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投入大,需要领导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逐年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更新实践教学设备仪器、改造实验室建设等,创造更多更好的实验条件和实验机会,让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和开展科研,从而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五是重视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规范带教、加强实习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临床实习教学质量;还组织学生管理人员、督导专家到各实习基地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组织教学观摩和研讨,加强教学工作指导的同时也加强与各实习基地的交流和合作,强化实习基地的管理和监控。加强与改革实践教学为保障和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 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中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教育界有句名言“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不仅仅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的科研精神,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科研经验,丰富科研知识,使教学与研究充分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其次在倡导培养学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的21世纪,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重视相关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及人文知识的传授,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倡导学生自学、教师精讲,鼓励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大胆质疑与创新,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3]。可见,教师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4 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管理

为使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正常、健康地开展,制定《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暂行规定》、《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管理办法》明确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组织领导、活动审批程序、立项管理、经费管理与使用方法及成果申报等,规范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流程,加强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管理;制定《创新学分实施细则》明确创新学分内容、分类、标准及组织实施方法,鼓励学生参加开放实验室项目、科学研究、科技讲座、学科竞赛、文化沙龙等活动以获取创新教育学分,加强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这些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和严格执行,为开展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5 丰富科研创新活动的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科研素质

近年来,各高校已从单一的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或课外实验活动开始探索,逐步尝试在教学各个环节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创新活动,主要有开展学生科技活动立项、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开展假期实验活动、充当实验小助理、举办科技讲座等科研创新活动,旨在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科研训练机会。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不仅要形式多样,而且要内容丰富多彩,不能流于形式,重视内涵建设,通过查阅收集资料、设计科研课题、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处理数据、撰写论文等科技活动环节的训练,使学生获得的科研训练更加全面、更加深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6 成立学生科技协会,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为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学生科研水平,促进科研交流,营造优良科研学术氛围和浓郁学术风气,在学校学生处、团委领导下由学习成绩好、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科研创新活动感兴趣的学生成立学生科技协会(简称“科协”)。科协主要通过广泛宣传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提高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兴趣,鼓励、支持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协助学校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咨询活动;组织和动员广大学生参加院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发明、科技制作大赛;协调全校学生的科技活动,建立强大的科技组织联系网络,广泛地进行校内外团体合作和学术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将学生的科技成果从象牙塔搬入社会,努力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实现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等活动,提高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水平,培养创新及团结协作精神,丰富第二课堂学术交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艰苦钻研、开拓创新的良好学术氛围。

3.7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学校教师从事科研活动尤其是从事指导学生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为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大对教学科研及指导学生科研奖励的力度,将教师教学科研及指导学生科研情况列入教师教学质量档案,为教师奖惩、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提供依据;为了调动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热情,保障医学本科生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制定相关奖励措施,建立学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不仅获得创新学分,而且与评定奖学金、推荐就业直接挂钩,激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只有提高广大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高等医学院校应结合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把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实践教学,加强制度建设,做好资金保障,调动师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措施来加强和完善医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进一步提高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思维敏锐、素质全面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鲁华,石新兰.浅析提高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3):307-308.

[2]王卫,胡震寰,丁金萍.医学本科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1-2.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5

进入新世纪以来,基础医学领域的知识迅速且持续更新,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医学带来大量新的理念与手段,使医学从疾病的诊断到治疗以及预防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对基础医学专业大学阶段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1科研素养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

基础医学是现代医学的基石,基础医学的专业人才立足于医学,以科研为手段,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医学问题,推动医学进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该专业将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和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并且富有创新思维,是具有基础医学教学潜质和科学研究实践能力,具备开展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独立工作能力的高级医学人才。由此可见,科研素养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科研素养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科研能力为架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内涵,科研道德为保障。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是专业的需求,也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学生个体具备良好的科研素养,才能适应基础医学领域不断的变革与突破,甚至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栋梁之材。

2科研素养是基础医学专业学生的主观诉求

1月,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在级基础医学专业新生中开展关于本科生科研基础的问卷调查,并选取与该专业相同学制,一年级合并授课的法医学专业进行比照。调查提示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素养的培养有更强烈的主观诉求。

2.1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于学位有更高的要求,而科研能力正是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核心

根据入学后第一学期末在2014级大一新生中的调查,关于个人的学位规划,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中仅有3%选择学士,有16%的学生选择硕士,高达53%的学生选择博士,另有28%的学生尚未能做出决定,但就此问题尚未考虑的学生数为零。而在法医学专业中,选择学位规划为学士、硕士或博士的同为17%,38%的学生未能做出决定,另有11%的学生尚未考虑此问题。相比可见,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自入学之初就在学位上有很高要求,明确希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近70%。

2.2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对科研的热情是培养科研

素养最有效的动力与保障在调查中,基础医学专业有53%的学生已经参与过各类科研讲座,而同期法医学专业学生仅有39%的参与率。同时,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听讲座后都表示有所收获,选择没有收获或其他选项者为零。SCI论文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在调查中,53%的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表示对此有所了解,在法医学专业中,该比率为33%。此外,两个专业的学生对于各类本科生科创项目的知晓率都为94%。

2.3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良好的科研理解能力是提升科研素养的前提

本次调查的对象都是大一新生,并且第一学期的课程设置除通识教育外,其余课程集中在高数、物理和化学,并无专业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课程。但在尝试过阅读SCI科研论文的学生中有55%的学生表示能部分理解文章内容。对于阅读中文科研论文,75%的基础医学专业学生表示有过经历,其中高达88%的学生表示能部分甚至基本理解文献内容。

3科研素养培养方案因对象因阶段而异

科研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学生入学后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根据年级不同,学生特点和能力不同,培养方案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

3.1自入学伊始,敞开科研大门,感受学术熏陶

依托复旦大学丰富的学术资源,每学年都有来自各领域的专家、教授来校开展多种学术活动,而调查也证实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基础医学专业有半数学生参加了各种讲座。尤其各国院士和学术大师,其讲座除涵盖专业领域知识外,更注重科研思维的培养和构建。这些成功者的经验分享对于初学者而言虽未必能体味其中的深刻,但在开拓视野,接触世界顶尖学术成果同时潜移默化的熏陶却必然影响着这些选择基础医学为专业,以成为医学教学与科学研究双重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学生,有助于学生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科研思维方式。

3.2从低年级开始,设置相关课程,展开系统培养

第一学年开设现代生物科学导论,使学生直面科学最前沿,在科研与学生个体间建起桥梁;第二学年开设医学生综合素养、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等课程,系统教授科研实践所需的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第三、四学年开设医学科研思维训练与科研实践系列课程,使学生在已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并理解做好科研既需要有扎实的知识、活跃的思维、乐观的态度,也离不开辛苦的实践,枯燥的重复和严谨的探索。此外,复旦大学在一年级新生中全面推进的通识教育和本科生培养中的书院模式都更利于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独立的思考和丰富的想象力,而这些也都是科研素养的重要内涵。通过课程的系统培养与课堂内外的各种熏陶,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早期即可树立起科研意识,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为日后获得较高的科研成就打下扎实的基础。

3.3二年级起,配备科研导师,体验课题实施过程

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入校以后,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即根据学生不同阶段,配备各类导师。自二年级起,学院按每三名学生为一小组,配备一位科研导师,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学术活动,包括有主题的文献检索、阅读和汇报;通过组会活动,介绍学术进展,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讨论;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导师所在的课题组活动,与研究生一起,学习实验设计,尝试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体验课题实施过程。科研导师本身都是具有博士学位,负责各级科研项目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副研究员或高年资讲师,而所在的课题组往往是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组成部分。学院还制定了《导师组活动记录手册》,使导师组活动规范化,也利于反馈和评估。通过严格的导师组活动,帮助学生熟悉并学会科研论文的查阅,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方式,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项目运行模式,自然而然地参与科研项目的多个环节。同时,学生间自发的交流又便于其了解不同领域、不同课题组的运行,一方面避免了日后选择科研方向时的茫然或冲动,另一方面,学科交叉也是当今科学前沿发展的方向。

3.4水到渠成,设立科创项目,实践所学所想

大学生的科创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国内各高校、学院对此都格外重视。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专业学生为例,其可申报的科创项目就有复旦大学设立的君正、望道和曦源项目以及基础医学院设立的正谊学者等本科生科创活动。这些项目鼓励学生独立申报课题,申请参加同一项目的学生可来自不同院系。为保证教师有足够时间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学校或学院都明确一位教师一次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指导。项目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报课题,通过竞标获得立项资格和获取科研经费。经费直接拨入学生账号,由学生全权支配使用。此外,学院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组织中期考核,课题结束时进行汇报,并由专家进行评估,这些也是项目能提高学生科研相关能力的关键环节。通过项目设立和实施全过程中有的放矢的指导,帮助学生在课题实施中发现问题、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践不断培养科研能力,提升科研素养。以学生为主导的科创项目的创立和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而项目实施过程更提供了学生从提出假设、争取课题到实施、汇报、小结的各方面实践机会,使学生的科研素养在实践中大幅度加强和提升。

4展望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6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 自主创新学习能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尝试,特别是在实验室开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对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2]。广西医科大学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营造创新氛围,采取多种措施,创造条件,向学生最大限度的开放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医学实验室开放的目的和意义

实验室开放旨在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优势,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是高等学校培养适应新世纪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资源效益,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我校教学主管部门(教务处)要求各级教学部门要充分重视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工作,贯彻因材施教、讲求实效、形式多样的原则,把实验室开放工作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将科研成果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部分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并在指导过程中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引入实验教学。

二、医学实验室开放的主要形式

实验室开放工作贯彻“面向全体、形式多样、因材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实验室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或创造必要的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全面对学生开放。

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知识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2.科研型开放实验

主要面向高年级本科学生,实验室定期发布科研项目中的开放研究题目,吸收部分优秀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

3.学生科技活动型开放实验

由学校相关部门组织,或学生自行拟定或指导教师指定科技创新活动课题,结合实验室的方向和条件,由教师指导开展实验、发明、制作、论文等的实验活动。

三、医学实验室开放的管理

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工作在分管校领导的领导下,由教务处统一协调组织和实施。各二级学院主管教学与实验室工作的负责人直接领导实验室的开放工作,并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实验室进行多种形式的开放活动,充分发挥各二级学院实验室管理的作用。各实验室本着实验教学改革的精神,积极开展实验室开放工作。

1.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报每学期进行一次,一般在每年5月底和11月底进行。每个实验室都根据自身条件设计一定数量的、切实可行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命题实验,并填写《广西医科大学开放性实验室项目申报表》,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的开放项目进行审核。评审通过的开放性实验项目,汇总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中心核准,于6月中旬和12月中旬公布。

2.被录取参加开放实验的学生,填写《广西医科大学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预约表》,预先向实验室报名登记,确定实验时间、地点,按时参加实验。因特殊原因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参加实验,要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另约时间补做;对无故缺席实验的,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参加开放实验资格,情节特别严重的,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

3.学生在实验项目完成后,要向实验室提交实验报告、论文或实物等实验结果。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态度等进行评定,确定成绩,在学期结束前报二级学院汇总再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中心。

4.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中心将定期对实验室开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对各实验室的考核和审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实验室开放取得的成效

实施医学实验室开放的这几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学生的实验兴趣大大提高,2011年第一批实验室开放项目公布,全校有120多项申请,最后53项获得立项(学校资助2500元/项),按照每项5位学生计算,总计有600多人加入申请,学生参与科研实验的热情非常高。(2)创新教学成果明显,这种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大量实际锻炼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2004级本硕班吴留成,2005级本科生刘莉丹、廖明、黄小丽,2006级本科生苏婷、潘晓芬、尹芳、黄萍、宾琼、李靖等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第一作者分别在SCI期刊Endoscopy、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Pancreas、Colorectal Disease、Breast Journal、Dermatitis等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3)教师的指导水平得到了提高。由于开放实验室,选题来源广范围大,而不再是教科书上不变的内容,新鲜的选题和实验开放过程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挑战教师的指导能力,只有不断充电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指导水平,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4)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使用率明显提高。过去,除了实验教学,实验室都处于关闭的状态,大型仪器使用率也较低。现在开放了实验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都被激发了,利用课余时间来实验室练手的学生也多了,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的使用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五、结语

通过医学实验室的开放,确实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好习惯[3],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有力措施[4,5]。但是,在实验室开放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有许多问题,如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实验药品的浪费现象和仪器的破损率提高了,实验室的安全问题要如何加强;实验指导教师和技术服务队伍工作量大幅增加,工作难度也上升,但工作量要如何考核;开放实验的内容要进一步丰富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总之,实验室开放是一项长期而有意义的工作,还有待我们去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金长顺,许化溪.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J]江苏高教,2001,2(2):76-76

[2]刘红敏,齐丽.医学院校开放实验室的作用及其管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5):1871-1871

[3]冉新泽,徐辉,粟永萍,郑怀恩,高京生,程天民.防原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7):56-58

[4]刘萍,马剑峰,徐红岩,杨贵忠,刘杰,高建新,王菊英,王姿颖.开放式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2-64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7

一、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意义的再认识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 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培养目标的变迁就是社会发展的变迁, 是社会进步的投影。在这一背景下, 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 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因而, 这种思想有了比以往更大的现实意义。

1. 本科生是科学研究的生力军。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 本科生年轻而富有朝气, 他们精力充沛、敏而好学, 同时又富于挑战和质疑。他们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之外, 有能力进行科学研究, 往往还能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实现自我突破, 释放出巨大的创造力。一个典型事例是中南大学2008级本科生刘路关于“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 (Ramsly) 二染色定理证明强度” (西塔潘猜想) 的成功证明轰动了数学界。这些具备一定科学研究能力的学生, 无论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还是继续读书深造, 都能够快速熟悉新课题, 独立承担研究开发任务, 并比以往更加快速而深入地进行工作, 从而使课题有取得创新和突破的更大可能性。

2. 科研能力是本科生的学术权力的体现。

科学研究不应该只是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的工作, 也应该是本科生行使自己的学术权力的体现。从入学开始, 本科生就与高校形成了事实上的契约关系, 他们各自承担相应的义务, 同时也享受应得的权利。学生不仅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按要求完成学业, 也有义务为学校作出学术贡献;学校不仅要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教室、实验设备、资料查询等基本教学条件, 高校现有的科研机构也应适度对学生开放。教师对学生的培养, 不能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层面, 更应努力为提高本科生智力和创造力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 如让本科生尽早接触科研课题, 接触专业科研设备,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等。

3. 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是教学与科研从分离走向融合的有效途径。

18世纪柏林洪堡大学建立之初, 就确定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 全面发展人文教育的办学宗旨。现代大学教育要从传统的继承型教育快速转变到创新型教育,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有效途径, 把科学研究融入教学活动是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应让本科生参与各种科研活动, 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语言表达、探索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此, 科研不应该再是本科教育的辅助手段或是教育背景, 而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二、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在有很多高校开始实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项目, 但是总体来说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没有达到相当的认知高度。

长久以来, 很多人都认为科学研究是研究生及高校教师的工作, 与本科生关系不大。本科生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 应该以继承性教育为主, 而科研训练只是一种辅助培养手段。但是, 现代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原来那种只需掌握本领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要求, 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了, 现代社会需要更具开创性的人才。正是基于这些认识, 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在项目申请、审核、立项等环节, 以及项目管理、资金支持、成果申报等方面没有形成共识, 或者说在宏观上共识达成意向不够。

2. 对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没有形成文化和制度。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没有形成文化氛围, 科研管理体系亟待形成。现在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采取的举措主要是“少数优秀教师+少数优秀学生”的模式, 最终只是少数学生获得了成果, 大多数学生没有参与进来并发挥作用;相当多的高校没有制定真正能贯穿大学4年的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专业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科研训练教学理念。同时, 缺乏专门管理机构对学生科研从申请、审批、立项、实施及成果等进行规范管理。现有的科研资助计划大多是针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 不是针对本科生的。

学生科研训练素质不高。

(1)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开展不够。长期以来, 本科生的学习是以继承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本科生的研究性学习往往是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者是听几场学术报告会等简单的形式加以体现, 出现了学生重理论、轻实践、会考试不会动手的现象。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从形式到内容、从深度到广度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有真正深入课题, 学生才能从查阅文献、调查研究、确定技术路线、开发设计、调试分析、撰写文档、组织协同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训练, 才能获得较为全面的科研能力培养。

(2) 科研训练项目涉及的范围窄、形式单一。首先, 项目参与学科的单一化。这些项目多是理工类的单一专业的学生参与, 少有其他交叉学科的学生共同参与。其次, 学生科研训练形式的单一化。这些项目往往是教师个人的科研项目或者是由学生申请的各类基金项目, 而不是高校以制度形式体现出来的以有组织有计划的形式申请。在这点上, 国外大学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 加州伯克利分校, 有针对本科生的科研项目“本科生科研学徒计划”、针对高年级学生假期资助的项目“哈斯学者计划”、针对低年级学生从事科研基础研究的“良师益友计划”等。与国外大学相比, 我国对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还有一定差距。

(3) 科研训练项目开放程度不高。从项目来源看, 国内高校学生的科研训练主要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学生自主申请的基金类项目。而在国外, 麻省理工学院就有几十种基金会支持本科生开展科研能力培养;我国只有少数顶尖高校, 如清华大学有一些由企业和校友基金会提供的教育基金用于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 但由企业和校友基金会提供的项目资助比较少。

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在笔者所在学校, 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为实施对象, 启动了工科类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项目。智能专业融合了数学、电子信息、计算机软硬件、智能系统集成等众多先进技术, 在航天航空技术、军事应用、工业制造、娱乐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是一个学科交叉、新兴的信息类工科专业。因此, 该专业适合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在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如下工作。

1. 确定了以科研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培养计划。

笔者所在学校智能专业从2006年开始招生, 围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这一中心, 在6年的实践探索中, 不断调整培养目标, 修改培养计划。在宏观调控上, 把科研能力培养作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注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科学研究中锻炼能力, 开发智力潜能, 有更多机会从事开创性学习。对应此, 学校调整了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例。在2006、2007级培养计划中, 没有科研训练, 在2008级以后的培养计划中, 增加了这一内容, 并且学时数从90学时增加到120学时。同时, 在微观上进行了相应的课程调整, 从开课学期及课程之间的衔接, 到课程学时及内容的设定等都进行了细化分析, 如删除或合并了一些课程, 将“复变函数”课程去掉, 将这部分内容合并到“工程数学”中;更新了某些课程教学内容, 如在专业基础课程中, 将原来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改为“可视化编程”, 主要讲述VC++、Matlab及其混合编程, 以便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数字图像处理、人工神经网络使用。

2. 探索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 增加教师学生的合作维度与深度。

实行“科研导师制”, 每个指导教师将全程指导一个学生课题组, 形成教师与学生一对多的智力支持关系。力图将“课堂—科研室—寝室”形成统一管理, 在课堂上, 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下课后, 学生在科研室将课堂知识与自学相结合, 在导师指导下为完成特定项目进行探索性学习和项目开发工作, 学生还能利用暑假继续进行科研工作;在寝室, 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与教师联系或者将问题上传。教师将定期召开研发小组讨论会来了解课题进度并答疑解惑。这种全程指导, 跨越了时间、空间, 将正规化教育与非正规化教育结合, 从更广泛的层面上增加了教师与学生合作的维度与深度。

3. 建立学生科研管理体系。

(1) 设置科研学分。对在各类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成果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一定数量的创新学分不仅是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 还可以冲抵部分选修课程的学分, 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笔者所在学校智能专业2007级有15名同学因参与科技竞赛获奖或者参与科研项目取得成果, 为此他们得到4~6个创新学分, 在学生中产生较大影响, 鼓励了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 鼓励学生进行交叉学科的学习。为方便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笔者所在学校在制定学生培养计划时, 对学生的专业方向课预留了一些待定课程, 目的是方便学生跨专业选课。如在第6学期和第7学期, 共预留了4门待定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这样, 不仅满足了学生学习交叉学科课程的需要, 还避免了以往因学习交叉学科不能获得学分而给学生课外学习增加负担。笔者所在学校科研能力培养计划实施以来,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2007—2009级有50余名学生进行了跨院系 (专业) 选课。

(3) 对专业教师提出要求。笔者所在学校对专业教师明确提出了要对本专业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 进行科研能力培养。每位任课教师在二年级开学伊始, 就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以及预期培养方式及培养目标等内容详细公布出来, 由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 对学生进行为期3年的科研能力培养。从2008年开始, 笔者所在学校已经对智能专业2007—2010级4个年级开展了科研能力培养, 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了20余个项目, 约有150名学生参与。目前已经完成5个项目, 正在进行的还有10余个项目。

(4) 建立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制度。目前, 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学院已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20余家, 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类企业的实际操作环境;还与部分企业开展了订单式培养, 让学生从毕业实习阶段开始就进入企业, 参与企业的业务运作, 熟悉企业生产开发流程, 使学生一毕业就能尽快适应企业工作需求, 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8

1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高校重要的教学目标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 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 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1]由此可见, 《高等教育法》对大学本科生培养的学业标准非常具体, 目标要求非常明确, 把具有从事本专业“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并且在目标定位上把其与研究生和专科生的要求明确区别开来, 强调的是本科生从事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这样, 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高等学校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基本义务, 具有强制性质。同时, 这一规定也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学生成长的链条上体现了承前启后, 尊重了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认知规律。

1.2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造就创新人才的需要

“创新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并成为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 这对当今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创新素质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 创新能力成为大学生最关键的能力。”[2]但是, 长期以来我国本科教育对学生知识灌输较多, 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学生学到的知识无法充分激活, 创新能力欠缺, 与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有差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着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 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3]科学研究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对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因为科学研究是创造性、探索性的工作, 大学生通过接受各种科研训练, 明确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了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形成了基本的创新素质, 提高创新能力。因此, 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要求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1.3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 培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需要的各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须。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应当把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作为重要内容。“但是, 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还普遍存在忽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象, 高校的科研活动还主要局限在教师范围内”[4]因此,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 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 要“创造条件, 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科学研究, 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 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3]可见, 参与科学研究, 培养初步科研能力是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

1.4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是学生深造和就业的基础

本科生毕业后有两种去向, 一是升学深造, 另一种是就业。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 初步科研能力的形成, 都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从深造角度讲, 初步的科研能力有利于更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 多出成果, 出好成果。从就业角度看, 近年来, 本科生就业压力非常大, 初步的科研能力, 一定的科研成果, 能够增加就业的筹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 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5]本科阶段一定要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

2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

2.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首先, 进行科学研究精神培养。科研活动需要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每一门课的教师都应当将创新的思想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在自觉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 促使其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提出新思想、新观点。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培训学生的科学精神、独立思考意识, 克服人云亦云的倾向。教师应当有意识提出问题, 在解答疑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第二, 进行理性思考力和科学表达力训练。科学研究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需要认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理性思维非常重要。同时, 一种思想要能准确表达出来, 还需要了解和掌握学术规范。这方面对于从高中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讲, 还显得非常陌生, 如果不进行训练培养, 学生的这种能力将是欠缺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到了大四还不会进行学术论文选题, 不了解基本的写作技巧、不会文献检索、不了解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和要求。第三, 进行小论文 (设计) 写作实际训练。小论文 (设计) 写作能够使学生从内容到形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 笔者认为, 对本科生而言, 主要通过课程小论文来实现培养。在实践中, 各课程的平时作业或期中考查以及以论文形式进行的期末考试课程, 都应该规范要求, 以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比如从选题、内容到格式、文献的引用等方面从一开始就进行全面训练, 注重养成教育。同时对于个别优秀论文, 应对作者进行进一步指导, 鼓励发表, 而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成绩上的优秀。学校应该对已发表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与物质奖励或进行工作量补贴, 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2.2 课题研究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特别是通过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等措施, 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利用这种改革带来的有利条件, 给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机会, 使他们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 接触学科前沿, 明晰本学科发展动态, 对培养科研意识, 提升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申请科研项目全程参与科学研究,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推动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近年来, 很多高校都开始重视学生科研项目的立项工作, 有的学校采取的是教师立项学生参与, 有的学校采取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立项, 有的学校是二者兼而有之。有的学校该项工作有团委主管, 有的学校由教务处主管。无论哪种模式, 其结果都使学生参与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 学生在选题、查阅资料、设计研究方案、实验调研、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等方面较大限度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增加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 激发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

2.3 毕业论文 (设计)

毕业论文 (设计)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 是对本科阶段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综合检验, 是培养本科生探求真理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毕业论文工作, 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提高了科学研究能力。各高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都很重视, 做得比较成熟、规范。但是, 毕业论文 (设计) 只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真正做好毕业论文 (设计) 要依靠前期积累, 需要各种途径共同发挥作用。

2.4 实习、社会实践

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渠道, 有助于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 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创新潜能。学生的科研能力体现在认知能力、创新能力、选择科研方法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实习、社会实践作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主要表现在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实际的平台、调动了他们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转换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 促进了基本科研素质的形成。

2.5 实验实训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深化, 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考查实验教学的效果, 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要看通过实验是否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6]“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力作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而表现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具有相对稳定性, 是人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 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表现。于是科学实践成了学生能力培养的立足点与落脚点。”[7]一般而言, 学生对实验 (实训) 教学是有充分的积极性的, 他们感到新奇、有兴趣, 愿意投入时间进行学习, 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但是, 实验 (实训) 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必须通过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一种探索性、综合性的课程, 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情景模拟和验证性实验上, 而应当深入思考、积极创新。在大学生在实验实训过程中既要按已知的原理去实践, 又要在实验过程中去思考与分析, 发现新的规律。教师通过设置综合性实验, 能够引导学生将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步形成、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 主动探索科学知识, 初步掌握从事科学研究与探索的一般方法。因此,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改革和创新,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3]

2.6 学术报告

学术报告属专题性讨论, 一般是教师就热点问题、学术前沿问题、自己所关心的学术问题阐明观点及研究的进展情况。这种活动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和学术性, 是对学生进行学术思想引导、营造学术氛围、拓展视野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专业领域问题的重要途径。讲座及学术报告的主讲人可以是本校名师, 也可以是校外在专业领域有影响的知名学者、学者型政府官员、企业家, 在适当的范围内, 还可以是学生。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主讲人, 他们带给大家的都是自己长期研究的精华, 对提高学生科研能力, 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3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

3.1 点面结合法

这里讲的点面主要是从培养途径角度来认识的。在科研能力培养途径中, 课堂教学、毕业论文、实习及社会实践、学术报告是“面”, 具有广泛性, 也就是说, 每个学生都是受益者, 这种培养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课题研究是“点”, 通过课题立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正日益得到重视, 但课题很难使所有学生得到训练, 从目前高校的实践来看, 学生科研立项 (含参与教师项目) 数目少, 远远满足不了所有学生科研训练的需要, 只能使少部分学生得到训练。我们认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仅重视“点”或仅重视“面”都是不完善的, 只有点面结合才能既照顾全面, 又突出重点, 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审视大学生的培养目标, 其创新素质的养成, 决不是某种单一途径发挥作用的, 而是点面结合, 共同作用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2 循序渐进法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应当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根据《高等教育法》的规定, 本科教育应当使本科生具有从事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按照这一定位, 在大学四年中, 应该通过全面规划, 合理安排, 系统训练, 使大学生逐步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不可脱离实际, 盲目追求过高的目标。当然, 这不否认对少数学有余力, 基础扎实, 并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的必要性。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与平台, 关注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学习、去观察、去实验、去探究科学奥秘, 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习惯, 逐步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规律, 学生进入大学一年级, 虽然是从学校到学校, 但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相比是全新的, 新环境, 新知识, 新方法, 新要求, 新目标, 样样都需要逐步去认识和适应, 特别对科研很多学生更是感到高深莫测, 因此, 只能帮助他们逐步去认知和探索。

3.3 激励诱导法

科学研究活动是一项创新型活动, 需要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 学校和教师要通过各种措施, 激发学生的科研意识, 形成科研兴趣。在无兴趣、无激情的状态下, 很难把创新潜能充分开发出来。因此, 不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 努力为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创造良好的环境, 使研究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 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通过教学方法激励、管理措施激励、科研竞赛活动、各种奖励政策等措施唤起并保持他们的科研热情。

3.4 层级管理法

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应当坚持层级管理。任何事物都是有层次的, 每个层次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学生科研能力的发展也呈现出层次性特点, 作为教育者应该对这种现象有客观认识, 并针对不同层次的特点采取相应培养措施, 从而体现因材施教方法。教育部强调, “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提倡启发式教学, 注重因材施教。”在科研能力方面, 要关注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层次性、差别性, 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 重点培养, 鼓励其公开发表论文, 支持其自主或协助老师完成科研课题。对于比较差的学生, 要分析原因, 采取个别指导等灵活的方式, 帮助其逐步提升科研意识, 直至形成初步的科研能力。对于其他学生按照正常的培养安排, 继续做好全面的科研能力培养。当然, 层级管理必须要求要有相应的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评价方法以及相关对学生和教师管理措施。

3.5 过程控制法

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四年全过程, 时间长、方面多、环节多, 做好过程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对过程的关注和有效管理, 才能逐步养成本科生的基本科研素养。应当在整个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技巧的培养, 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注重对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5]本科阶段是学生奠定科研能力基础、培养基本科研素质的阶段, 创新是研究工作的灵魂, 其培养要渗透在所有的教学环节中。要根据培养要求, 细化具体内容, 制定相应措施, 做到培养过程有布置、有检查、有督促、有评价、有激励, 不断促进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

摘要:具备科研工作的初步能力是本科生重要的学业标准,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毕业论文 (设计) 、实习及社会实践、实验实训、学术报告等, 应主要采用点面结合法、循序渐进法、层级管理法、激励诱导法、过程控制法等, 加强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能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EB/OL].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2-01/21/content_246284.htm.

[2]尹喜云, 李鹏南.科研训练: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6) :99.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 (2007) 2号) , http://d ianxin.nchu.jx.cn/arti-cle/UploadF ile/2008-3/200832218324956981.pdf.

[4]王茹, 王玉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探讨[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 (1) :53.

[5]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教高 (2007) 1号) , http://www.cnr.cn/jy/zh-mx/znm z/tsjy/200710/t20071025_504603372_1.htm l.

[6]姜长宝.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8) :182.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9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综合了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 发展迅速, 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主要领域之一。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有别于临床医学和纯工程类学生的培养模式, 尤其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 以提高其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1]。

1 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1 适应社会、军队对人才的新需求

科学研究是创造性和探索性的工作, 不只局限于对科技活动本身的作用, 还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变化和发展。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而言, 学科的发展将推动全民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此外, 社会的进步和军事力量的增强, 将对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要求, 尤其是对创新型科研人才的需求。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 社会的进步、新军事形势下军队的发展,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依靠的是科技和知识的创新, 而科技和知识的创新则依赖于大批具有科研能力的人才。

本科生是大学培养的重点对象, 是科研人才的储备军。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覆盖面广, 涉及理工学科、生物学与医学分支, 这些交叉领域的理论突破和技术创新更需要大批的研究型人才。因此,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不仅应该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医学和工程学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1.2 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措施

生物医学工程是多学科、广范围和高层次上融合的专业, 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现代医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应具备电子医疗仪器研究、设计、制造、应用与开发的能力。因此, 该专业更加侧重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研实践活动。

虽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安排有医院实习期, 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 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未得到较好地锻炼。通过开展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活动可以弥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和动手能力培养环节的不足, 让学生能够尽早接触和了解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科研领域、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 在本科阶段就逐渐开发其科研潜能、激发创新能力、拓宽专业知识领域、延伸专业技能。

另外, 本科生在参与科研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将更加频繁地与同学、教师、医院、学校接触和沟通, 从而锻炼了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逐渐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科研任务, 学生会利用一部分课余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沉迷网络和学习目标缺失的情况, 可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提高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总之, 本科生通过参与科研实践活动可培养其各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1.3 缩小与世界一流名校差距的突破口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是一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 自办校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早在1969年就创立了“本科生研究计划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UROP) ”, 后来又开展了“独立活动计划 (Independent Activity Program, IAP) ”, 旨在为学生提供独立自学和科研工作训练的机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 或自己设计研究课题邀请教师作顾问[2]。1998年美国的博耶报告确立了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在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3]。

我国研究型大学也逐渐意识到本科生科研的重要性, 自1996年清华大学开始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 (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 SRT) ”, 该计划面向所有在校本科学生, 每位学生在第2-7学期均可自愿参加, 让学生有机会早些接触企业界、科研部门, 尽早接受科研训练, 了解社会实际, 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因此, 第三军医大学为了实现“建设具有鲜明军事特色世界一流研究型军医大学”的长远办学目标, 必须更加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才能逐渐缩小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 让学生思路开阔, 以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观点去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适应不断变化和更加复杂的世界。

2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状

2.1 教学与科研

第三军医大学开展生物医学工程本科教育的时间不长, 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覆盖知识面宽, 目前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 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应用, 不能完全满足医院和用人单位的需要;教学方法传统, 偏重于灌输式的教学, 研讨课的开设比例较低, 难以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已从国内外知名大学特聘了几名专家和教授, 招聘了多名博士毕业生, 使得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但教师队伍中年轻教师较多, 同时精通工程技术和生物医学知识的教师较少, 部分教师满足于现状, 不思进取, 对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和热情。

相对于理工院校, 第三军医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科研方面与医学结合较紧密, 医学大背景深厚, 能从临床中发现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但工程力量相对薄弱, 科研投入不足。科研目前还处于引进、消化、跟踪较多而创新性研究较少, 同时理论方法等应用基础研究较多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研究较少。虽然近年来青年教师的科研论文发表水平在逐年提高, 但总体而言, 科研整体能力和水平有限, 科研项目申请的命中率较低, 科研经费不足, 投入产出效能低, 部分教师的科研能力有限, 对科学研究和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缺乏耐性。有些教师对科研急功近利, 认为对本科生精力投入多但科研产出少, 不具备科研培养的价值。

2.2 学生方面

第三军医大学学生的整体素质良好、基础扎实。进入大学后, 部分学生沉浸于考上大学的喜悦之中, 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兴趣。由于习惯了中国式的传统教育方式并且缺乏针对新生的研究型课程设置, 很多新生还在沿用高中的学习方式, 机械呆板地学习, 一切学习以考试为导向, 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此时如果再加上教学方法不当, 很多新生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由于是军队院校, 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研究生录取名额受限, 很多学生即使非常优秀也不能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本科生毕业后将会统一参加学校的分配。随着目前我国就业难度的加大和军队分配形式的日益严峻, 很多毕业生可能被分配至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工作, 于是部分成绩较差的高年级本科生在学习方面的信心动摇, 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极强的厌学情绪, 认为学习无用, 从而破罐子破摔, 在学生中间产生不良影响, 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部分成绩较好的高年级学生为了实现保送研究生的目的, 更加注重考试成绩, 而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参加科研实践活动, 从而忽视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 阻碍了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2.3 体制方面

第三军医大学近年来也开始重视本科生科研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开始试行导师制, 具体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针对低年级本科生, 侧重于任命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员为导师;第二阶段针对高年级本科生, 侧重于任命科研经验丰富的教员为导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导师, 导师则应履行自己的职责, 即鼓励学员自主开展科研试验研究,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研室科研工作等。试行导师制规定了导师每月指导学生的最低次数, 对发表论文的学生和导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对未达标的导师和学生实施相应惩罚。

目前, 第三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试行导师制已经初具规模, 但还不够完善, 在第一阶段培养方案中没有针对教学的具体措施, 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一阶段的导师制形同虚设, 导致学生的科研能力并未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第二阶段培养方案中, 导师将引导学生参与教研室科研工作, 由于没有具体规范措施, 可能有些导师会倾向于让学生做重复性的简单工作, 从而导致学生对科研的整体流程不熟悉。另外, 目前没有建立起专门面向本科生的科研专项资金, 可能会导致科研进展缓慢。

为了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2012年7月, 第三军医大学与重庆大学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自联合学院成立以来, 两校共同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 瞄准生物医学工程发展前沿和热点研究领域, 实质性推进生物材料与创伤修复等5个研究中心建设进程[4]。

3 加强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3.1 构建校园文化

现在的本科生大都是90后, 他们好奇心强, 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但当今社会环境浮躁, 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多元化, 过分强化名利, 而大学的人文环境应该培养出有思想、有学问、有高尚道德情操、有科研创新能力、有责任感的公民。第三军医大学更是肩负着培养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的使命, 因此要特别加强对本科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构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营造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 以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探究科学的兴趣。

教育和引导全体学员铸牢军魂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争做“对党忠诚、爱兵为民、品德高尚、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红色军医, 着力用好驻地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积极开展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必要在本科生中强调并非考上研究生就能确保获得较好的工作, 而应注重自身人文素养、交流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因为现代社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用人单位更多考虑的是应聘者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研究生数量的增多, 研究生们找工作同样面临较大的压力, 只有具备更好的综合素质, 才能在以后的工作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另外, 浓厚的学术氛围对学生们科研兴趣和科研素养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适当开展专题学术讲座、学术交流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科研文化活动。学生通过听取不同研究领域学者讲述各自的研究思路与成果, 体会他们探求未知的执着和收获成功的喜悦, 可以激发对专业的热爱, 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踏实的研究作风, 提升科学素养;学生通过参加科研文化活动, 如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创新论坛等, 可以活跃其思维, 激发创新火花, 开动脑筋、发挥才智、挖掘创新潜能。

3.2 从教学入手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教学过程中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教师通过讲课、传授知识的途径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学方法应多样化, 将启发式、讨论式、交互式等方法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带着问题学习, 在课堂上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尽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还需要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 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

从新生入学就开始建立年级研讨班, 由个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按课题类型分小组;学生可选择相关课程听课, 可采取各种方式独立学习、进行社会调研等, 学期末交出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教师指导和组织学生课外查找资料以及定期进行小组讨论, 并给出成绩, 对研讨课和选修课程记学分。研讨课的教师应尽量选定为教授, 这样可为本科生提供多与教授接触的机会, 让他们感受到学术魅力, 初步了解科研的含义以及对某一专题进行重点研究和探索的基本方法, 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方法是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而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中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本科生通过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可以初步了解科研活动的实施过程, 学生一般能够做到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查阅资料、分步实施研究内容, 但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总结分析能力, 教师应该在研究设计工作和论文撰写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独立完成的机会, 传授更多的科研方法。

3.3 完善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是由导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导师制的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积极主动转变教育理念, 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

为了能够准确衡量研究型高校科研能力的培养水平, 对于本科生导师制, 应建立完善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评价体系, 给出量化指标, 定期定量检测。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融入评价体系, 提高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设立相应的科研学分, 学生只有获得规定的科研学分才能毕业, 并对科研能力突出的学生给予相应物质和精神奖励。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 除了教师个人科研成果的评定外, 应将对学生科研的贡献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学校和学院应努力创造条件争取促使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术团体和个人在大学设立资助机会, 形成多途径、多形式支持学生科研发展的格局, 加大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资金支持, 建立起专门面向本科生的科研专项资金, 以使更多学生获得独立科研课题的机会。

3.4 整合资源, 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可以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和创新力量, 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整体提升, 可进一步提升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科学研究的能力水平、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为此, 联合学院应立足于学科资源特色优势, 认真总结联合办学经验, 转变思想观念, 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的合作与交流, 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吸引优秀人才来院工作;探索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 制定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 瞄准生物医学工程学术前沿以及国家、军队和地方的重大需求, 搭建研究平台, 培育新兴学科, 拓宽研究领域, 为本科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打造良好的软件和硬件平台。

参考文献

[1]杜志强, 任吉莲.影响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分析[J].检验医学教育, 2012, 19 (2) :27-29.

[2]牛畅.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比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7, 28 (3) :98-101.

[3]Boyer.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R].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 1998:1-38.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10

一、本科生科研概念界定

目前, 对于本科生科研, 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刘宝存指出“本科生科研既应该包括科学家从事的调查、实验等环节, 又应该包括科研方法学习、研讨式学习、独立学习、学期与学年论文、创造性的实习和社区服务等环节, 而不能将其仅仅局限于科学家式的研究”;

美国本科生科研理事会将本科生科研定义为:“本科生科研是指由本科生进行的探究或调查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 可以对学科的发展做出原创性的、理智的或创造性的贡献”。

可以看出, 国内外对本科生科研定义的核心内容已基本形成共识, 即本科生科研是以本科生为主体进行科学研究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文献阅读、综述、提问等基本的科研方法和学术写作能力, 并在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精神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二、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要素界定

根据上述概念界定, 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组成要素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本科生科研素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科研意识是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前提, 指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的动力, 即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科研知识是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和基本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知识, 具体表现为专业能力、文献综述能力、调研及数据统计能力、论文写作能力。

3.科研精神是本科生开展科研工作应具备的拓展能力, 是受后天教育影响, 通过科研实践逐渐固化的基本品质, 包括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分析

1995年, 清华大学提出了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 随后,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在我国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其主要培养途径包括“课程内”和“课程外”两个方面。

课程内科研素质培养是指将科研活动引入课堂, 使其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目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有:一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课程考试等方面进行改革, 使科研过程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开设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

课程外是指将科研活动视为第二课堂, 以课余活动的形式出现, 如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参与教师课题、科研竞赛、学年论文及实习报告等。

上述关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的论述多是在高校实践探索的基础上进行的总结, 而对于这些途径如何对科研能力培养发挥作用却并未进行论述, 因此, 笔者拟从科研能力的要素出发, 构建较为全面的科研素质培养体系。

四、基于要素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每一种科研能力要素的培养都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实现, 每一种培养途径都有机会为多种科研能力要素服务, 因此在各种科研能力要素的培养中, 本文选取主要的培养的途径作重点论述;第二, 由于专业知识和自由支配时间的限制, 大一、大二的学生只能参与到较简单的科研活动, 而大三、大四的学生由于具备了较完善的知识体系, 可以参与到各级课程外科研活动中。基于以上特点, 笔者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构建如下。

1.科研意识培养

科研意识培养主要在于对质疑习惯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方面要推动教学内容创新, 找到课程内容与科研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要深化教学方法改革, 广泛使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 引导学生探究各类问题背后隐含的概念和原理, 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并能够利用已有资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对课程考核方式、教学手段等内容进行改革, 使其着重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科研知识培养

一方面, 科研知识专业知识和科研方法知识 (包括文献综述知识、调研及数据统计知识、论文写作知识) 。课程教学是本科生教学的主阵地, 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科研方法知识的主要场所, 因此, 面向不同年级开设不同的课程 (如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文献检索、文献综述类课程, 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专业课程、数据统计类课程等) , 并在课程中把教学过程与科研过程紧密结合, 是引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

另一方面, 如果说丰富的知识积累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基础, 那么如何运用科研知识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是科研知识培养的核心。因此, 在高年级阶段, 应开展科研训练项目、师生合作科研、学年论文等不同类型的课程外科研活动,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知识能力。

3.科研精神培养

科研精神是是通过多次科研实践固化而成的, 可以说科研精神培养的主要途径在于科研训练计划、参与教师课题、科研竞赛等课程外科研活动的开展, 因此, 在上述课程外科研活动的完成过程中, 应督促学生进行明确分工, 并在学生遇到的不明白、不清楚的问题时, 鼓励学生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自己予以解决, 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凯.论高等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2014 (9) :1-7.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11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高校就开始了针对本科生而开展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和探索。当时,美国高校面临着与当前中国高校几乎相同的问题,在《博耶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结论:许多本科学生直到毕业时仍对不同知识间的关系一无所知,不知如何合乎逻辑地思考,条理清晰地写作或连贯地表达,大学除了可帮助学生得到第一份工作所需的文凭外,给予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实在太少了。[1]高校不应以向学生传承前人积累的知识为满足,而是要竭力促使学生在达到学科发展前沿后,卓有成效地继续将人类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继续下去,继承与探究结合是高校教育的本质特征。所以,切实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成为普通本科办学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国外高校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分析

国外教育界认为,要从根源上提高普通本科院校办学质量,最为重要的途径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只有让学生在校时就获得一定的科研经验,才能将学生造就成富于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具有代表其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能、具有丰富的多样化经验的人才。为此,国外一些高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推广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简称UROP ),并获得了较好的成效。

本科生研究机会方案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麦克维加于1969年首次提出的。它被认为是美国最早的,也是最为成功的促进本科生科研的学习计划之一。作为最早制定“大学生科研机会规划”的研究型大学,MIT的UROP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给学生提供广泛的、开放的机会,让学生作为教师的初级同事参与挑战性的研究工作,并向参与的学生提供学分或工资。二是允许学生在每一门能获得的学科中进行研究,包括艺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而不仅仅限制在自然科学和工程学领域。三是在研究项目的质量被评估后,教师和学生还能得到各种各样的奖励。[2]

从国外实施UROP的成功经验来看,UROP对普通高校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有以下积极意义:一是UROP是大学生获取直接知识的渠道。UROP证明,把科研引入大学教学过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富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科研是磨砺大学生思维的工具。[3]二是UROP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其参加工作的能力。三是UROP能满足大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增加他们敢于攻坚、勇于突破的信心。四是通过UROP,学生可以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专业,确立专业思想,并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方式。

二、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长期以来,大学本科阶段教育一直徘徊在通才与专才的探讨之间,而对本科阶段是否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培养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关注不够,加之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为普通高校开展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设置了障碍。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思想上仍然认识不足

出于种种原因,普通本科院校对培养本科大学生科研能力工作的认识上一直是不足的。一方面,高校一直将科研能力培养的重点放在硕士及以上层次学生身上,对本科阶段的培养一直重视不够;另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加大,青年学生在进校后,就直接为就业而读书。事实上,社会许多岗位都需要具备一定研究、创造和发明能力的人才,只有所进人才有所创造、有所发明,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工作机制不完善

有没有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学生科研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关键。在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基本上没有相应机制,学生科研工作的随意性非常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普通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是教学大纲,往往重视的是对课程本身的学习,实习实验也只是在课程内容的框架内进行。虽然有的普通本科院校也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列入了学生培养目标,但并无循序渐进的培养计划。也正因为这样,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项目覆盖范围欠广,形式较单一,难以实现跨学科、综合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要求,且学生科研的规模与庞大的本科生人数不相称,参与科研的学生比例仍然较小。

二是学生科研无具体的评定和奖励制度。总体上讲,普通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没有与学生科研相配套的评定和奖励制度,学生做不做科研、做到什么程度、做的结果怎样与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培养目标无关。所以,学生在参加科研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得不到应有重视,无人督促,也无奖励与处罚措施,出现没有激情、没有动力的状况。

三是普通本科院校评教机制不利于教师参与到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的能力、职称和地位已经实质上取决于教师本人的科研成果。尤其是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基本上是对教师个人科研成果的评定,并不考虑教师对学生科研的贡献。

四是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经费不足一直是普通高校学生科研开展的瓶颈。在很多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经费少得可怜,一个项目仅能资助200—400元,学生科研经费年总投入不足5万元。而在MIT,仅1998 年,教师就从自己的研究资金中拿出500 万美元作为参加UROP的学生的工资。[4]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上,如果不更新办学理念,这一局面是很难改观的。

3.重就业、轻培养的指导思想贻害了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高级人才的科研素养与能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他们的科研能力不仅是解决自身就业的关键,更是完成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关键。而当前,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压力下,人为地分割了科研能力与就业的紧密关系,采取了以现实就业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有的甚至没有完成教学大纲的规定内容,更无从考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三、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前卡内基教育促进会主席Ernest Boyer博士在《学术的反思》一文中指出:“教学是教育和塑造未来的学者,优秀教师能营造一个氛围,激励主动而非被动式的学习,鼓励学生成为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考者,在大学学习结束后,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5]结合二十一世纪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普通本科院校办学的重要突破口。

1.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高度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学生自身素质提高的要求,也是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所以,学校、社会和学生本人应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普通本科院校要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重要途径就是建立以学生科研能力为主导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既适应了“通才”的需要,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可以掌握多学科的知识;也达到“专才”的要求,学生如要解决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必然要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2.切实构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长效工作机制

清华大学推出的“学生研究训练”(Students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就是一个类似于UROP的本科教育改革措施。该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本科生及早接受科研训练,及早了解工业界,了解社会实际,锻炼实际才干。SRT计划实施后,引起清华大学师生的广泛关注,提高了清华大学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是构建贯穿本科四年教育的培养方案。结合本科教学四个学年,制定和实施分阶段培养计划,给本科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机会,根据本科学生的特点及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可设计出科研兴趣培养、科研实践、科研能力养成和科研能力提高等四个对应模块,安排相应的科研内容,有计划、有内容、有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培养工作。

二是建立严格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考核制度,并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科研学分制度,明确学生参加科研培养的目标及应达到的程度,可参照学分制管理模式,设计学生科研学分,对参加大学生科技比赛、实用专利、学术论文进行评分,并计入学生毕业和授位条件中。应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科研成果的评定标准和实施细则均应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积极性。普通本科院校应将教师个人科研与参与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纳入同一层面上加以考核。在适当的范围内,可以考虑要求教师必须完成一定量的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任务,也可以考虑将指导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指标。同时,要考虑给予教师一定激励,教师所指导的学生在科研创新方面获奖,学校应适当地给予教师以奖励。

四是要给以相应的经费保障,实现教学与科研有机统一。经费的安排首先要实现从院校经费安排上在教学与科研总体平衡的理念;其次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支持;最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教师应积极将学生引入个人科研活动中,并为参与的学生提供一定的科研经费。

3.重新认识就业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关系

从高教性质来看,它本身就具有前瞻性的特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生就业与其科研能力是一个统一体。如果学生科研不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方向,其科研是苍白的;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其职业适应能力才会随社会发展而增强。所以,普通本科院校应重新认识学生科研能力对学生、社会和国家的重要作用,增强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n s Research University (EB/OL).April 1998.http://www.naples.cc.sunysb.edu/edu/pre

[2]郝平,程建芳.创新与挑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 (EB/OL).http://web.mit.edu/ urop/www/proposals.html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 篇12

一、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市场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 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 对于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愈发迫切, 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视已由关注高等教育向前延伸至人生起点的教育, 开始关注幼儿的教育, 诸如幼儿智力的发展、潜能的开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不仅关注幼儿身体的健康, 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 使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生命能够优化成长, 即人们开始以人生发展的前瞻性高度重新审视幼儿教育, 对幼儿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 要求刚走出校门的学前毕业生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创造性地开展相关工作是不现实的, 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的具备, 却使这一切变得可能。入职后的毕业生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 相关的专业技能逐渐娴熟, 经验日渐丰富, 学以致用的能力不断提升, 甚至可以为不同的幼儿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因此。科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备的一种能力, 是促使幼儿教师具备后发优势的保障。

2.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保障

当前部分幼儿教师仍采用大一统的教育方法, 捆住孩子的手脚, 禁锢其思维, 形成机械的思维定式, 甚至连孩子们画笔下的太空飞船都是一样的, 势必会阻碍儿童各种潜能的发展, 错过儿童的敏感期, 以至于贻误天才的成长。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但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而且具备一定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可以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借助这一科研能力不断地学习、探索, 诸如研究幼儿潜能的发掘、意志品质的培养、各种必要生活经验的习得及良好习惯的养成, 既注重个性的彰显, 又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用教育专家的准确判断力、恰当的教育方法来把握不同幼儿的敏感期等, 将在客观上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3.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 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 增长专业能力的历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 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 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可见,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需要教师通过学习与探究不断完善自我, 进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而科研能力是这种学习与探究必备的一种能力。如果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看, 涉及到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等方面, 其中专业情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高亦是需要科研能力发挥重要作用的。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自身发展的层面看, 无论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还是走上其他工作岗位, 只要处于这个学习型社会, 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 这种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是使其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融入主流社会所必备的一种技能。从目前的情况看, 少数高校在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方面已走在前列,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从事心理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人才。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研究型大学早已将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才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诚如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卡斯帕尔所言:“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参与科学研究, 获得的正是运用基本原理进行思考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可以产生创新的种子。”

二、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建议

1.更新科研理念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之前, 应使其正确认识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更新其科研理念, 即科研能力是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幼儿教育专业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师必备的技能, 是促进幼儿教师具备后发优势的保障, 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推动幼儿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

2.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

(1) 设置相关的科研课程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首先应了解科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 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 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针对于本专业的科研课程即学前教育专业科研方法课程等。

(2) 营造科研氛围, 树立科研意识

在掌握基本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 注意在实践中营造科研氛围, 树立科研意识。日常的教育教学立足于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幼儿, 发现实际问题, 能及时收集材料, 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且注意幼儿教育研究的题目不一定要突出“大”和“深”, 应侧重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 即在实践中生成的、较小的题目, 不一定要有很深的理论研究, 应着眼于通过实践论证解决实际问题。当然, 这种科研意识的树立还需要加强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

(3) 全面、扎实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首先, 利用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除日常教学中鼓励、强化学生树立科研意识, 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外, 还可以在作业中布置相关内容, 有条件的学校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

其次, 在见习、实习中深化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在相对较长且集中的见习、实习期间, 是对学生科研能力掌握的全面检验或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期间, 一是应让学生针对本专业的内容, 在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多练习自由选题, 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收集材料、提出问题、进行文献综述、确立研究方法。二是运用实证性研究等科研方法进行实践与理论的探索, 三是得出结论, 写出研究分析报告。当然, 有条件的学校可直接进行科研实习。

再次, 将毕业论文作为此前科学研究的结题论文。学生最后一年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尽量与学生的毕业论文紧密联系, 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 针对本专业选题, 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论证所选题目。然后收集资料, 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列出研究的具体时间表, 采取多种科研方法在实习中充分调研。再次, 撰写论文。最后完成此次科研的研究报告, 明确科研工作的进展, 下一步到未来工作岗位中如何深入研究, 使学生虽未就业, 但已经开始思考就业后要继续研究什么, 正是这种科研意识的培养才能促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入职后继续科学研究, 推动幼儿教育工作的发展, 有效提升幼儿教育质量。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 就业市场对幼儿教师的需求已经从数量的补充过渡到质量的竞争。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已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更新科研理念、设置相关科研课程, 利用一切机会进行科研实践活动等是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科研能力,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50.

[2]G·卡斯帕尔.斯坦福大学的成功之道[J].夏洪流, 周刚, 译.高等教育研究, 1999 (3) .

上一篇:《大学》的作者研究下一篇:安全配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