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自主学习(共12篇)
素质教育自主学习 篇1
极引导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使得进行适应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趋势。美术教育的新观念是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 构建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美术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得到一种宽松、舒适的学习环境, 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进行相应的教育活动, 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如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一项值得探索的课题。
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中, 强调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只有当人所从事的活动转化为自主活动, 才能使个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充分的表现。因此, 作为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探索、创新能力的美术教育就更应倡导以人为本, 通过激发和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 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自身的发展过程。
一、抓住“核心”, 美术教育注重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所谓美术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教育活动。美术教育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性化的指导和评估, 让学生在教师有计划的指导下, 清醒自觉地掌握自己的发展过程, 积极自觉地不断优化自己的发展过程, 充分发挥作为审美主体应有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学生的美术自主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自主美术实践活动实现的。其美术自主活动具体表现为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感悟、自主质疑、自主反馈、自主反思、自主调整的完善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动机形成美术需要, 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积累、提炼、升华认识, 形成美术自主意识与良好习惯, 使学生学会, 会学, 让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提高悟性, 培养独创精神。
美术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不是学生单方面的形式、学习状态, 而是教学双方面在全新观念指导下高度协调统一的新组合。美术的自主发展离不开教师积极的主导。自主发展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导趣、导向、导法、导思、导情中, 不断地激励学生和指导学生。同时, 教师的导学要及时、得力、得法。
二、构建美术课堂的教学模式,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美术课堂是实施教育的前沿阵地, 重视自主发展, 就要从课堂开始, 从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出发, 指导学生确定美术自主发展的起点和目标。教师根据大纲要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形成关于教学目标、要求的认识。
要摸清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点, 是主体发展愿望的体现;对美术教材内容理解的疑难点;学生在认识上的模糊点;学生美术能力、习惯发展的薄弱点。坚持主导要求符合学生实际主体发展需要与主导要求一致。主动适应美术教学也是及时主动积极的对主导要求做适当的调整。调整教学活动的方法和内容, 另外坚持积极引导的原则, 发现主体需要价值不大或毫无价值, 更要大胆发挥主导作用, 做以调整引导。还要坚持促进转化原则。当学生和教师的需要和要求不同步时, 就要诱发需要, 激发欲望, 这成为教学的关键。在引导转化过程中, 要积极引导学生的价值趋向, 让学生尽快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过渡。
指导学生高效的自主发展, 关键是构建科学的美术教学操作模式, 通过具体的模式环节和操作策略, 规范教学行为, 确保学生的自主发展权力和自主发展效果。要根据学情和教情产生大小循环式的周而复始的操作于整个课堂。
运用这些模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 观念转变要到位。
要认真转变教学思想观念, 弄清美术自主发展模式与灌输式、放任式、参与式的本质区别, 合理地把握一个指导的度。
2. 主要教学环节要落实。
自主设计、自主尝试、自主反思、自主质疑、自主应用、自主拓展是自主发展的主要环节, 应确保落实到位, 美术教学中应注意:彻底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实际认准发展点;处理好美术教学进度和能力发展的关系,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自主实践;还要弄清每个环节的重点、要求, 准确把握时机, 灵活运用, 提高美术教学实效。
3. 在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
参观、考察和游历, 以及各种形式的展览、竞赛等, 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动机, 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证明, 美术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体现主体性, 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提供条件, 要改变僵化的管理手段、划一的教学目标, 创设健康和谐、宽松有序、寓教于美的育人环境, 为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提供最大的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呼唤主体觉醒, 强调提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已成为美术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 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扬弃, 也是教与学关系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因此, 让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学习地位, 提倡创造性自主学习的美术教育, 将是在美术教育领域中一个急待探索和急待落实的问题。
素质教育自主学习 篇2
【Abstract】Independence study is new the lesson change of a basic contents, this text is from three aspects elaborated a student independence at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study of of present condition, existence of reason, and how leading good student independence study.【Key words】Present condition;Reason;Method
语文新课标要求三个维度的教学:(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把语文课标的三个维度统一起来,就得把学习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自主地探索来获取知识,掌握学法。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自主学习。
1.中高年级小学生自主学习现状分析
1、学生的自主意识方面。
学生的自我认识较弱,表现为:老师提问时,没有一个同学举手。问一问,多数同学说:没有人举手,担心自己的答案错了。还有的同学知道正确答案也不愿意举手。在课堂上,发现老师讲课中出现了一个错误,也不敢提出来,心想老师应该不会出错。上课时,部分学生总担心自己跟不上老师所讲的内容等等。
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很少,表现为:在小组讨论中,部分学生不爱发言,认为自己的发言没有意义,还有很多同学是因为大多数人发言后才不得不发言。没有责任意识,具体表现为: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不认真完成。有的是老师布置时不认真听,有的是回家后只顾着玩,认为偶尔一次,没有什么关系。批判意识不高,表现为:.对于书本或辅导材料上的参考答案,同学们没有去怀疑它的正确性;本来有了自己的想法,看到参考答案后,不作任何判断,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错的,又把答案改过来。甚至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有时已答对,但老师再问一遍或大声地重复一遍,学生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答错了,又再考虑别的答案。
2、学生的自主能力方面。
学生不会自我激励,表现为:多数同学在学校好好学习,最主要是因为是老师的要求,或父母的要求,还有部分同学是为了考试,才看书学习。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认为自己已没有努力的必要。不管自己怎样努力,也不会把学习搞好。学生不会自我选择,表现为:放学后的作业,只完成老师布置的,而对于老师布置以外的,多数同学都不去管它,认为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就行了,老师布置的以外没有必要去学。在做作业前不会自己先复习一下课文内容,只胡乱做一通。在家里的学习时间不会自己计划,特别是星期六星期天的作业,白天的时间只顾着玩,有的要帮父母做家务,只有到星期天晚上才赶着做作业,做出来的作业质量不高。对于问题的解答方法,只要有一个方法就可以了,不再去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3、人际关系方面。
学生很少会处理人际关系,一方面表现在师生关系,认为老师都是很有经验的,而且备课也很充分,我们应该认真记笔记、做练习,不敢于提出与同学们甚至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和想法。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生与生的关系上,认为别人成绩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给他们很大的帮助,在课上,有个同学要求上台用新的方法解题,他觉得这个同学这样做是为了:获取老师的表扬,显示他(她)的学习能力强。
2.存在这些现象的原因
这些现象说明,中、高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已经比较强,对自我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主动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批判意识均有一定的发展。不过,对于教师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权威,学生尽管已经承认教师也会出错,但还不大敢直接指出教师的错误,表明以往教师占据课堂统治地位的影响根深蒂固。同样,一直以来成绩好的学生有意无意中领导着全体学生的言行,这一点已有所改善,但如果要彻底改变却还需要时日。从根本上说,当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思想意识上自主性的表现已经比较明显,但另一方面却仍有一部分学生受外界影响,对自我的认识容易产生动摇。比较薄弱一些的是学生的批判意识。相对于自主意识而言,学生的自主能力要弱一些,而且存在性别、年级差异。性别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自我选择能力上。年级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自我调控能力上。
人际关系是影响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自主学习不是独立学习,学生在学校中学习时尤其要关注如何与他人合作、寻求帮助。学校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最主要的一个是师生关系、一个是生生关系。在师生关系上,教师的绝对统治地位已经不存在了,学生愿意与教师近距离地接触,在尊重教师的同时也尊重自己的正确认识与选择,但是学生对教师的依赖仍然存在,即使在学习中体现出了自主学习的萌芽,却往往不够彻底。在生生关系上,大多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都能客观地认识、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于他人的言行也能比较客观、公正地作出积极评价。
3.要成为一个自主学者,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转变其思想观念,几年来的主体教育实验,已经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了对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因此重要的是继续保持、不断强化这种自主意识。在学生自主学习中也的确存在这一问题,而且不同的性别和年级还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在实践中督促学生将自己的自主意识转化为自主的言行,教会学生一些实现自主学习的技能、技巧。例如:在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自学时间,同时更应传授自学的方法,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学掌握知识的重点,能够发现问题,提出有创建的想法。同时,应该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的差异性,对部分学生应加强学习目标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学习主体教育理论,继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手段上不断改进,寻求更加适合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策略,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的方向变革。
第二,在人际关系上,重点是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变革,尽管当前学生已经认识到要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与教师展开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但调查表明教师的权威影响仍然存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克服。从教学策略上来说,应该重视数学开放题的作用,利用其开放性的特点,把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给学生,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空间的条件,提供更多的发挥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的机会,提供更多的解释和评价他们自己的思维结果的权利。
素质教育自主学习 篇3
怎样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冷老给了我们许多实际可行的方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自觉性和信心。
“知之不如好之者,好之不如乐之者。”只有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才会投入到其中去,为之欣喜,或为之惆怅;也只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百折不挠、坚韧不拔。1、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2、引而不发,诱思导学,培养学生乐学。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全体学生的主体性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发”(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脱),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3、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4、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基础上,老师还应引导学生自己展开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
二、要使学生学会系统的、有条不紊的、踏踏实实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什么?怎样去培养?1、按计划学习的习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交往等内容。家长指导学生订计划,应该包括德、智、体各方面的安排,学习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学生的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订计划要发挥学生积极性,家长不能代替,应该提出指导性意见。督促学生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计划可以调整,不可放弃。2、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不少学生,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学生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事实上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3、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方法之一:鼓励学生刨根问底的积极性。方法之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方法之三:学生考家长,家长考学生。方法之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4、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家长和老师应给学生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学生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 这方面习惯养成了,终生受益。5、善于请教的习惯。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想、善于提出问题。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总是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的学生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对这样的学生,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几次之后,就敢提问了。
三、教会学生自学,掌握方法,形成习惯。
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就是为了让学生利用这些学习方法自我学习,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从而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实现自己的可持续性发展。做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又该如何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1、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从扶到放,循序渐进。自学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序列化的培养过程,和有的放矢地进行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训练,才有成效。教师提出自学要求,学生带着目的自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自学时首先应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让学生清楚通过自学自己要掌握哪些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然后再带着问题去学,他们才能有兴趣。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得到发展。让学生自己进行整理复习,进一步体会自学的乐趣。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除了体现在新知的学习上,也体现在旧知的整理复习上。例如学完一个组元后,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对旧知进行整理复习。学生通过对旧知的梳理,可以自己先查漏补缺,解决自己以前知识上的遗漏。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又让学生体会到自学的好处,提高了学生自学的信心,从而提高自学兴趣。学生自主设计问题,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并能自己解决问题。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对他们的自学要求也随之改变。逐渐从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转变为学生自主设计问题,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外书籍,并自己勾划、批注、做学习笔记。这个要求语文和数学自学同样需要。找出主要内容勾划,批注,将自己的理解记录在旁,对有困难的知识作好记录,对更深刻理解知识是大有好处的。所以在平时这样要求学生,以后学生独立阅读时就知道该怎么自学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全班交流、讨论自己的自学方法,并对自己自学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反思,总结出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2、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指导方法。学生自学能力不是整齐划一的,存在较大的强弱差异,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
自主学习中的自主性素质培养 篇4
一、提倡“尊重”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
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尊重教育规律。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按教育规律而不是按个人主观愿望去实施每一项教育活动。二是尊重人才成长规律, 尊重个性特征, 比如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丰富的想象力和直觉能力、广泛的兴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尊重人才成长规律, 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这些素质特征。三是指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四是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主要指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他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 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我们的学生尊重, 尊重他们的生活、心里思想、以及对生活的认知及其自主选择, 就像对我们平等地位那样, 而且要尽可能的帮助他们, 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以及权力, 并且要给他们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自我。这也是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应该做的, 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基本前提。只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地位平等了, 才会有真正的尊重, 才可以产生信任, 才能营造一种活泼、民主的学习氛围。这正是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所需要的教育教学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术的顶峰—即师生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只有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 师生之间才能进行心灵的沟通, 才能营造和谐宽松的自主学习的氛围, 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尊重学生, 学生方可“亲其师, 信其道”并“乐其道”。
二、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
自信就是自我相信自己, 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 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我能力、思想、理念的一种正确估计、积极肯定和激励的内驱动力, 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 是心理健康的一种表现, 是学习、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主要特征:实诚、开放、虚心、幽默、坚韧果断、活泼、言行举止的内在和谐。
1.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要欣赏学生。
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 漠视者冰结心城, 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欣赏是一种给予, 一种馨香, 一种沟通与理解, 一种信赖与祝福。人类的本质都渴望被肯定, 学生也是如此, 欣赏是阳光、空气和水分, 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教师要充分发挥挖掘、培养、塑造的作用来欣赏学生, 也就是鼓励、激励加以肯定学生自我的发展, 激发学生自我创新发展。教师对学生的每一次努力的欣赏和肯定:用你的眼神鼓励、赞扬给他动力, 默默关注, 给他以信心, 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 这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欣赏不同于阿谀, 它是出于真诚, 是对学生人格的肯定。天才往往在教师的欣赏中诞生。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 欣赏者必巨有愉悦之心, 仁爱之心, 成人之美之善念, 只有真诚的欣赏, 才能使被欣赏者产生自尊之心, 奋进之力, 向上之志。
2. 提升学生的自我欣赏意识。
不敢说, 不敢做, 很大程度上是学生自卑心理所造成的学生心理脆弱是缺乏自信心的根源。一方面教师要利用专题讲座、专项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信心和耐挫能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大声喊:“我很棒!”“我能行!”“试试就能行, 争争就能赢!”等口号, 让学生充满信心去迎接挑战, 同时教师对于学生的挫折和失败要多鼓励以激发其自信心, 消除其自卑心理。教师要鼓足学生士气, 确立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有不同感受才会觉得特殊, 觉得特殊才有动力, 而内在动力是开拓的源泉, 从而产生对自我向往的凝聚力。
3. 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 富有创新精神的人, 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会使人对外部的事物产生敏感性, 生发疑问, 引起探索、追根寻源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一种表现的欲望, 总想表现自己的不同, 或者说是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别以为一件小事, 其实学生很重视, 你总是要恰当的及时予以肯定, 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再续动力。
4. 成功的体验对于学困生是十分珍贵的。
从成功里获得自信, 从失败里增加自觉。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地给学困生创造这种机会, 让他们在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旨在启发学生内部的原动力, 形成稳定健康的心理品质, 能动地去获取成功, 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 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 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实施的基本过程:教师对学生有积极的期望和要求, 多方面为学生提供创造能力的机会, 诱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要有充分的准备, 在课堂前做好预习, 课堂上热情参与, 课后及时查漏补缺, 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 变老师要我学为我要学, 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感。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学来的, 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教会的, 自己才是学习的管理者。教师要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重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 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在学习中体会成功, 在过程中展现精彩。
5.“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教师的激励的言语要贯穿整个课堂, 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作者在听一些致力于自主教学探究的教师们的课中, 深深感受到他们语言的感染力, 鼓动性。在教学中, 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 多表扬鼓励, 帮助其树立自信心, 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机。教师要把微笑带进教室, 要用和蔼慈祥的目光覆盖全体学生。“你说得真好!”、“你的进步真大!”、“老师相信你还会进步的!”、“你真了不起, 知道得这么多!”……这些热情洋溢并带有鼓励性的语言, 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人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创造了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的点滴进步, 能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赞扬、赏识, 他就会受到教舞, 学习的兴趣、热情也随之高涨。当教师一次又一次赏识后, 就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构建小竞争环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个人整体素质也是对学习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影响因子挺多, 总体可为身体状况、已有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潜在优势领域六个方面。
例如学习风格是影响学生差异发展的重要变量之一, 一些学生多于采用求异思维方式, 而另一些学生多于采用求同思维方式, 然而不难理解前者比后者要好些, 这也是由于思维方式不同, 对于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同。再如:对于问题而言, 一些学生或冲动或谨慎;一些是自己比较有主见, 一些却是参考旁人的建议指导;一些学习是通过视觉系统, 然而另一些确是通过听觉系统, 同样一些学生喜欢通过做或模仿来学习;有的喜欢独立学习, 而有些学生喜欢在小组中学习;等等。然而相关实验测试说明, 通过对学生们的自主学习方法加之教师的一些适合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提高, 自主学习能力相对也会提升, 对学校或者学生、老师而言都会有相对明显的改善。
1. 要注意区分上述个体差异变量在性质上的不同, 要个别对待处理。
就性质角度来说, 这些个体差异变量有单一维度和多维度。多元之分, 单一维度有高低强弱好坏之分, 老师通过了解, 对学生在心理上的质及量的差异中, 去了解他们的优点优势和不足, 从教育、职业、社交等不同方面来制定针对不同学生的教学计划, 致使他们不断的提高自己, 并且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程度上的考核及评价, 使他们了解自己对学习的自主能力, 进而完善个人发展目标及需求。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通过不断的调查评估来不断地调整教学对象、内容和方法。
2. 要处理好个体差异的稳定性与可塑性之间的关系。
个体差异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然而前者是相对的, 其自身就包含着量的渐变;后者是绝对的。在学习风格以及潜在优势领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因此对于其他四个变量的稳定性相对差些, 而然这点也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来调节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个体差异, 注重学生的健康学习理念。所以, 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提倡无错原则和没有先知原则。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失败乃成功之母。教师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热情及时地给予表扬, 使每个学生都深切地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和希冀, 使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在特定的课堂教学中, 上述个体差异变量不是都可以清晰明了的显现出来, 加以了解的。
现在的教学中虽然很注重对学生的尊重以及了解他们的差异, 却不是说片面单独的完全掌握。只是说抓住了他的一些突出特点就可以很好的进行了解传教。所以一位老师, 应该要做到对学生个体差异做到了解尊重, 与此同时在对不同的差异中寻求不同的教学方案。通过一些问题、交流以及总结, 可以引领学生都有一个自信自主的学习效应。
四、倡导合作探究
1.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采用这种理念不仅是可以提高团队意识和集体概念, 对于学生的竞争意识能力有相对有所提高, 况且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使老师、学生、课堂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以讨论为主要形式的合作学习, 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讲可以让同学们集思广益、各抒其见。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看法交融在一起, 经过碰撞和讨论, 可以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不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方式, 使学习过程不仅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更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过程。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角度看, 讨论式教学是通过相互论辩的形式来组织教学的, 它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 以尊重与平等的态度来关注学生;它要求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增强竞争意识、责任意识, 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培养健全人格, 从而达到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2. 合作动机以及责任感, 对合作学习能体现出较好的教学效果很重要。
合作学习通过把个人竟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竟争有利于对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竟争意识的提高;同时助于因材施教, 很好的改善对于不同差异的学生中的教学不足, 以便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好树立发展及目标。
3. 教师也是与学生平等的合作者。
合作不仅仅体现在学生之间的交流, 还应体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友好。作为教师要发挥组织者、指挥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参与小组学习, 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有了成绩善于肯定, 尽可能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尝试发现, 合作交流, 体验成功。
摘要: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只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地位平等了, 才会有真正的尊重, 才能营造一种活泼、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信心, 要会欣赏学生;重视学生个体差异, 构建小竞争环境;倡导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关键词:提倡“尊重”,自信心,小竞争环境,合作探究
参考文献
[1]走向“尊重的教育”——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谈教育理念[N].中国教育报, 2002-01-04 (3) .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248.
[3]曾继耘.学生个体差异:研究方法与基本结构[J].人教期刊, 2006, (3) .
赴马安中学学习自主教育实践体会 篇5
第三批学习带队教师:胡连琼
3月4日-3月9日,我们一行四人赴马安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自主教育跟岗学习。一周以来,通过听课、教学研讨、参入学生活动、讲汇报课及与老师、学生交流,对马安中学的办学经验及自主教育的内涵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我们今后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帮助,现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思考作如下汇报。
一、马安中学相关情况及跟岗学习情况
1、马安中学相关情况。马安中学现有教学班12个,学生513人,教职工40余人;课时安排上一天7节正课,5节自习;课程设置上除规定的课程外,学校每天另增设了练字、演讲及读报等内容;作息时间上,学生早晨6点起床,晚上9点50分休息,时间相当紧凑。
2、跟岗学习情况。3月4日下午3点我们从郧西乘车,5点30分到达马安中学,6点钟准时参加马安中学的周日例会,两个小时的例会让我们对马安中学的日常工作及相关要求有了一个基本了解。会后我又与负责本周交流活动的康主任碰头,确定了听课、跟班及参加教研活动的相关安排。从周一上午第一节课开始,我们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先后听了19节课,参加了政史组、英语组的教研活动和周三下午的学生活动课,并每人讲了一节学习汇报课,于周五下午返回县城。
二、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1、构建了一个高效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马安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建立了一套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即“一三九”模式。每班设一名学生副班主任(相当于班长),协助班主任工作,全班分成九个学习小组,设1名组长,1-2名小老师,1-2名小徒弟,然后再按每3个小组组成1个小班,这样就形成了组内合作、班内竞争的良好态势。
2、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通过一周的跟岗学习,我个人的理解,自主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马安中学对老师的要求是:少讲多学,一节课老师讲课不得超过15分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老师只把学生普遍不懂的问题集中讲解。一个周以来,根据现场听课和与学生交流,给我们的印象一是上课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学习,基本没有睡觉的;二是回答问题非常积极,极其勇跃;三是导学案上的习题绝大部分都能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解决。
3、教师勤奋务实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在马安跟岗学习一周除了学生学习非常积极主动以外,还有就是教师们的勤奋务实的敬业精神令我感动。首先从作息时间上看,老师们与学生一样,一周以来,我们不仅没有看到一个迟到、早退的,而且晚自习时间,我们仍然看到有不少老师虽然没有自习,但仍然在办公室坐班备课、学习;第二从工作纪律上来看,办公室里,老师们除上课、备课、改作业等,没有闲聊、上网的,而且在练字、读报、学生演讲时间,语文老师都亲自到场指导,我想,正是因为老师们的勤奋敬业才造就了马安中学的中考八连冠辉煌。
4、积极推进改革创新的意识值得借鉴。马安中学自三年前开始进行自主教育的探索,到现在自主教育已初成体系,2012年,马安中学为了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才艺,开设了活动课,其活动课类似于我们的“七个一”活动,即把全校12个教学班按学生自愿的原则打乱分成12个兴趣班,利用周三下午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兴趣自由的活动,这不仅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才艺,而且缓解了学生紧张的文化课学习,有力的提高了学习效率。
5、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对当前的初中生及其家长而言,主要矛盾是变化多端的考题与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考分需求之间的矛盾,马安中学正是抓住了这一主要矛盾并有效解决了。从一周跟岗学习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马安中学无论是课堂组织、教学内容,还是活动安排均是围绕这一核心任务来展开的(也许不够全面,仅是个人看法)。例如:我们听的一堂《敬业与乐业》语文课,这一课的核心应该是教育学生通过该课的学习从小树立敬业乐业的思想,将来能够勤奋够业,从而为祖国建设奉献青春,但教师在该课的处理上基本上没有涉及到这一点,仅从字、词、中心论点及论证方法几个方面来处理全文,其它学科的教学也是以解决导学案上的习题为主,而这恰恰抓住了当前应试教育下的核心问题。
三、几点思考和建议
1、学习自主教育应与学校、学生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一周的学习,使我对自主教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虽然这些认识还很肤浅。我认为学习、实践自主教育应以学习自主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为主,不能照葫芦画瓢,应与学校、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以我们学校而言,一是学生素质及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二是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以考试为中心,而是以学习实用技能,实现优质就业为目标,正是这两个因素的存在,所以我们不能机械的照抄照搬马安的经验,应该运用自主教育的理念自主探索出一条适合我们的自主教育之路。
2、通过师徒结对、推门听课等方式煅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马安中学这几年的成功经验除了自主教育以外,还有一个就是年轻教师成长非常快,通过一周的跟岗学习和课外的交流了解,其年轻教师之所以能够快速成长,一是其利用师徒结对的方式,通过以老带新,新老结合,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成长;二是实施推门听课这样一种倒
逼机制,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让老教师推陈出新。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一是新教师比较多,且大多是非师范专业毕业,对教学环节的把握、课堂的掌控都还不是很熟练;二是作为中等专业学校,涉及专业多,且专业技术更新非常快,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建立一种机制,让教师们在师徒结对的相互帮扶下,在推门听课的倒逼下尽快成长,只有拥有一支优质、高效的教师队伍才能把我们的教育事业推向前进。
3、加强专业建设,办品牌专业,育一流人才。如果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干着与农民工没有两样的工作,拿着与初中毕业生同等的工资,那我们就没有任何吸引力,我们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对我们而言,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我们教育教学水平还不够高与广大学生及家长日益增长的尽快掌握优秀技术及获得优厚报酬之间的矛盾。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尽快掌握实用、高效的技术,实现优质就业,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我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除解决上面谈到的两点外,重要一点就是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建设几个在全市叫的响的品牌专业,造就一支名师队伍,充分发挥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培育高质量的学生,从而创建职教名校。
基于自主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 篇6
关键词: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 主观能动性
未来社会是以创新为动力的社会。创新是人类进步、经济发展的源泉。为了创造新型人才,教育必须创新。自主学习是实现创新精神的前提。而信息技术是一门为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竞争提供支持的课程。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是指学生自己主宰的学习,具有能动性、有效性,相对独立性。自主性是学生自身产生的一种对学习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即“能学”。
其次,自主学习必须具备内在学习动机,即“想学”。
最后,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学习策略为保障,即“会学”。
二、信息技术中的自主学习
一般说来,高中生已完全具备了自主学习心理发展水平。他们有能力独立地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运用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与其他课程比较,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交互友好、开放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和课外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信息采集、分类和整理能力,因此对自己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具备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且充满自信。
根据这几年致力于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实践和研究,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实施科学的策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信息素养,现将我个人的一些心得阐述如下。
(一)确定学习目标,任务驱动教学
目标意识是与自主学习有关的内在学习动机。首先,目标导学可以去掉学生学习中的盲目性。其次,目标导学意在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了解学习目标,学生就明确了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掌握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自己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
“任务驱动”是将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对所提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旧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例如,网页制作涉及到因特网信息检索、计算机图文编排、网页连接、网页修饰、计算机文件存储等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一个制作好的网页——“任务”。在设计这个综合性的“任务”时,要考虑到应该包含网页制作所涉及的知识、方法与技能。然后将这个任务分解为几个较小的任务,指导学生分步骤去完成。“任务”分解、编排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每个“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任务”之间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二)设置认知冲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设置认知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教学给出任务之后,先让学生讨论分析,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即提出问题。有些以前学过的问题由学生自己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没有学习过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教师在任务中设置的一些认知上的冲突,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思考把问题提出来,这时教师将新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就自然而然建立了对新知识的认识。
其次,师生共同讨论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案,将任务分解成多个子任务,制定出具体的操作步骤,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比如从哪里去获取相关资料,寻找相关帮助、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让学生从中学到了处理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独立思考,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三)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完成任务
学生进入学习情景后,师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和自己要解决问题的方案,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要走进学生当中鼓励学生都能自由地、大胆地完成任务,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还要主动地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共性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提醒和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通过自己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体验成功与失败,正确评价自己的认知活动,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探求问题的最终解决。在任务完成中,学生围绕着如何解决任务去掌握各个知识要点,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举一反三,在这种开放式的“以任务带知识”的直接教学环境中,老师没有必要再絮絮叨叨地导游,而应该成为“Windows”,让自己简化成一个窗口甚至一个图标,在课堂上提供一个良好的“师生交互界面”,在学生前进时指引方向。
参考文献:
【1】卢铁城《教育如何迎接现代信息技术的挑战》
【2】徐辉富《促进自主学习的若干思考》
【3】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和大学英语教育 篇7
关键词:自主学习,文化认知,自我发现和展示
1 导论
1.1 自主学习定义
在西方自主学习已经成为一个常态的学习方式, 它的自主学习推广主要出现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 一经提出就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此后的70年代自主学习开始在语言学习领域中试水, 后来经过10年的发展自主性语言学习已经成为了西方语言学习的一个热门的发展态势, 再后来的发展中更是得到了不断的认可。
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对学习的原认知、行为与动机判别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否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下面, 这是一个美国的心理学者齐莫曼与其专家团队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分析当下的自主学习提出来的相关理论。从上面的三个认知判断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自主学习和过去的传统教育有所不同。在教育的过程中通过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手段, 学生通过在学习中的分析、探索、研究实践、质疑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在我国, 一般来讲, 很多研究者认为自主学习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第一, 自主学习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法、态度与策略等综合因素而组成的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主导学习机制。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学习基础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与任务, 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质疑阶段还能够运用监督测试的方式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估。在此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能够清晰的了解到当前自己的学习状况并且及时的加以改正。第二, 学生在对自主学习中开始制定的目标、内容、方法都能够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但大体的来说, 学生能够非常自由的进行自主学习, 根据自己的意愿与认知开始自己的学习旅程。同时在这个阶段中学校指定的教育机制就必须要配合自主学习的时间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选择度。
在两者的协调过程中学校应该拥有一个全局观念与考核模式从而能够更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教学效果的提高。第三, 我们应该认识到自主学习是一种教学模式, 可以通过教师的宏观把控下对学生指定的学习标准与学习内容进行完善。但是我们应该了解到当前我国的自主学习的模式还是应该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来进行操作。
1.2 自主学习对于大学英语教育的作用
在大学教育方面, 自主学习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入大学学习以后许多的学生发现在大学的学习中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变得更加的宽松、学习的专业性加强、自我管控的能力亟待提高。在大学教育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它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存在着极大的不同, 学生在大学校园的学习过程中活动的层次性强、负担重、教学的专业性也存在着更大的指向性。学生对于专业研究也更加的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与探索。但是学生在时间上却存在着更高的支配性, 学生对于自主学习的条件也变得更为的宽泛。从客观上看学生从学习中更加能够进行学习上的自我监督与把控, 这样才能够顺利的完成大学教育。但是同时教师在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还应该传授相关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自主进行归纳、分析推导才能够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变得更加的牢固。
现今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在我国当下的英语改革中自主学习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改革热点进行讨论。在专家看来自主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不仅仅有利于英语成绩的提高。更加能够广泛化的推行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来。这样使得学生即使在离校以后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过程。这也将会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核心中就提到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这将也会成为英语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2 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目前, 对于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育方面的应用有着广泛研究,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对学生英语学习方面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2.1 培养学习动机, 激发兴趣, 引入外语文化认知
2.1.1 学习兴趣在自主学习中的重要性
首先, 对于大学生英语学习而言, 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是最重要的前提, 任务完成式教学模式不适应语言的长期学习。
兴趣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最大动力, 其原因在于学生在倾向性研究与认识某项事物的心理活动, 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的求知欲望强烈, 冬季变得十分的激烈。
当培养学生养成了对某项事物的兴趣以后学生就能够自主的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研究, 对这项事物的内在需求也变得十分的强烈。学生主动的学习, 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知识传授, 没有了老师的监督与督促。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提高, 学习的任务完成的效果也变得更加的好。从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够通过课外的阅读吸收完善自我知识体系, 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的学习满足感与优越感也能够得到提高, 学生也能够对于未来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与挑战拥有更大的自信心。这样的良性循环更好的促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在同等的教育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差异就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体现。
当前在对于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激发的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学习与管理能力。学生在对英语产生兴趣以后就会不断的强化自己对于英语的认知使得自己与英语的学习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同时使自己对后面学习的期待感也变得更为浓厚。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英语的学习是十分的枯燥无味的, 主要是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大量出现的语法与表达方式的学习。当前英语的学习不能够独立的进行了, 还应该引进外语学习中的文化方面的学习, 这项不但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变得不那么的枯燥, 而且增加了课堂上的趣味性, 使学生能够更加的有兴趣学习英语。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在传授外语的规程中会不断的出现各种外国文化对的穿插。同学们在学习英语语法与表达方式当中会出现多种的问题与困惑, 但是在其中加入大量的外国文化就能够使英语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的深刻有趣。学生在对外语感兴趣的首要前提是对一个国家的相关文化与习俗感到有探索的欲望, 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外国的生活、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他们对于外语的兴趣也变得特别的有求知的想法。提高了兴趣与求知欲,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开始不断的发挥着作用了, 学生自主制定相关的计划与目标, 这样就能够使学生的外语水平得到提高。
2.1.2 课堂教学中穿插文化背景讲解
英语文化传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 在课堂教学时, 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通过学校在课堂知识的案例引导能够提升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度。例如在两性的差别当中导入这个国家对于两性差别的认知独到性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使英语的教学语文化使得学生的兴趣与讨论积极性不断得以提升。
2.1.3 开设西方文化选修课
学校还可以开设关于西方文化的选修课, 强化文化知识教学, 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常识。文学类课主要有关于学习西方文化的相关的阅读鉴赏、诗歌领悟等。同时在开设的课程中主要需要涉及到的是关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差异中提升学生的兴趣。学校开始的课程中对于西方文化的讲解以外还应该涉及到西方生活方式、经济状况、人文社会等各个反面的讲解在全方位的拓展当时使得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其中的文化, 在文化中引起学生求知与好奇的欲望程度使得学生能够对于学习、自主学习的能给力进行提高。
2.1.4 开展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
同时在学校的组织下, 学生还能够开展关于英语的更多相关的活动。学校能够组织开设学校的英语俱乐部, 在里面英语老师成为顾问, 学生成为英语俱乐部的主体, 在开展活动中营造出一种外国的交流环境使得学生能够身临其境, 更加有动力学习与了解外语。同时俱乐部还能够定期举办英语沙龙, 在其中组织英语讲座使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当前英语发展的前沿消息, 获得更丰富的英语消息。除此以外学校还能够举办英语的歌曲、朗诵、辩论等形式的活动让同学们能够更加体会到外语中出现的灵感碰撞。这样就能够使外语教学变得更加的有趣味性而不是仅仅的独立在学习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枯燥无味。
2.1.5 选派学生出国交流
在学校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学校能够通过组织学生到国外交流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英语交流中的无尽魅力。在交流与实习的过程中, 感受西方文化的不同, 同时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学到的知识直接的应用到了交流与实践当中, 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度。
2.2 倡导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必要性。在现在的学习当中, 学生的英语教学除了要求学生能够在结合知识的文化背景来学习以外。还应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学的知识在讲台上不断地展示学生的自我风采与自我发现。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还是正在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老师是处于知识的传播者与主导者的地位上的, 教师的教学进度与学生的学习进度必须要达到一致。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一直处于压抑的状态无法发挥自己的潜力, 同时在教学中学生出现了严重的依赖思想, 教师传输多少就收多少, 没有一个自主思考的阶段。学校现在应该采取进行自主学习的模式, 遵循人本的准则, 依照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断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培养自主的创新意识。在此强调了学生自我内心的思考与认知能力, 对于自己能力的把控使得自己的思维能够完全受到自我的判断。
学习是一件终身都要经历的路程, 我们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学生对于课堂上的讲解是完全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要求。想要大幅度的提升英语水平, 学生就必须利用课外时间和资源不断的进行自主的学习, 才能到达质的飞跃。当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还需要老师的课外的引导使之能够养成一个习惯。
2.3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
2.3.1 大学生的独立特性
在大学对于大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中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学生在持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直处在浅层次的学习阶段。学习的动力不足的状况时有发生。学校教师在对学生的培养独立性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目标使得学生的学习后劲十足。同时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加强。学生中间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认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感觉英语对于未来事业的发展影响不大, 认识的片面性过高。所以以此的推断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英语的学习就缺乏了动力。
2.3.2 组织学生社会实践 (参加招聘会等)
在引导学生方面, 可以结合事实对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参加招聘会就能够发现英语对于工作的重要性, 在找工作当中就能够发现英语对于事业的重要性之大。许多的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到当前的英语是处在一个国际通用的阶段当中。英语在45个国际都是官方的语言, 大多数的语言交流需要通过英语来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也是通过英语来完成的。随着我国的国际地位上升, 对外商业贸易变得越来越频繁, 在我们的就业岗位中必定会涉及到英语的运用。针对一部分的学生需要出国留学而言当前学习好英语就不用在以后花费更多的时间与金钱进行学习了。
2.3.3 邀请毕业学生回访学校
同时学校可以要求毕业学生定期回学校进行访问, 对当前的就业方向向学生说明, 提高学生对以后就业的了解使得学什么能进一步了解到当前社会的需求性, 对英语的要求是怎么样的。学生们再通过实例的了解以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思考致使自己的目标变得更加的明确化。
3 总结
当前的社会化岗位上对于英语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要了解到当前英语的重要性。同时在课堂上进行认真学习的同时积极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断的提高学习英语的技能, 是自己能够培养英语的能力的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自主学习方法。让自己能够在未来踏入工作岗位以后就算没有老师的教授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学习的目标与内容。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够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获得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侯瑞君.高校外语文化知识教学的时段性定位[J].江苏高教, 2011, 4.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0, 5.
[3]石莉莉.如何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 (1) .
素质教育自主学习 篇8
一、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应该符合中学生心理和智力的发展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 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以学生为本, 注重学习自主性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课程, 术语很多, 学生对其有一种神秘感。如果一开始就灌输专业性较强的内容, 学生不易接受, 会产生畏惧心理, 对其以后的学习会造成心理障碍。所以, 教学中, 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 遵循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 让学生听得进、听得懂, 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渡过入门阶段。
1. 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同,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不同特长, 安排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学和实践, 面向全体学生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现有水平的课程标准, 让所有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尽可能地得到发展。
2. 多列举富于启发性的实例
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比较抽象, 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 学生的记忆是不会持久的。在教学过程中加入适当的例子, 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
计算机虽然种类繁多, 其基本结构或其主要构成却是大同小异的。要想深入地了解计算机, 必须从计算机的基本构成开始。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进行教学时可以将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和人的活动过程进行比较。
三、创设情境, 激发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乐学情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 持续稳定的内驱力
首先, 教师可通过文字资料或形象生动的投影等多媒体手段,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在信息社会, 只有掌握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 才能有效地参与各项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 在内心产生学好这门课程的愿望。其次, 教师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成果, 通过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在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取得的成绩,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消除对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畏惧感。另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现在世界各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把当前社会即信息时代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需要, 从而使其产生学习的内驱力。
2. 充分有效的实践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 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和掌握。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用较少的时间、最通俗的语言讲清楚知识点, 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上机实践。
四、学以致用, 提高学习实用性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最高成功体验是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指挥计算机, 实现自己的创意, 完成一定的工作。所以, 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 让学生学到的知识用得上。
1. 组建课外兴趣小组
根据学生的特点, 组建若干兴趣小组。兴趣小组需要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增长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2. 组织各类竞赛活动
结合学校艺术节及其他一些重大节日、活动, 组织网页制作评比、计算机绘画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唤起他们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爱好和兴趣。
3. 注意与其他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信息技术课, 二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实践。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整合, 既有利于其他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 也利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使得信息素质的培养显性地和隐性地贯穿于各科教学当中。
五、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的优势,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当今社会信息量是“爆炸式”地增长, 所以应从实际出发, 加强师生之间的讨论, 从而将信息素质教育融于整个教育过程, 把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通过专题课、课外活动、咨询指导等多种形式的讲解溶解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这样才能获取广博的知识。
英语学科自主学习和创新教育初探 篇9
一、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那么如何去教学生学呢?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创新意识。
学英语第一步可以说是开口, 开口是一种极平常习惯。声音高低, 速度快慢, 也是习惯。既然是习惯, 那就要自始至终的注意训练和培养。
1. 敢于口说
语言是有声语言, 不论世界上哪种语言, 说总先于写。因此, 只有开口, 才能学会语言, 学好语言。开口说是英语教学的第一关, 也是关键一关。大部分英语初学者不敢开口, 开口怕犯错, 没开口, 脸先红, 他永远不能把英语学好。
针对此问题, 教师采取各种方法尽力消除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陌生感, 充分调动初学者所特有的机械性低级模仿的被动学习变为创造性主动学习, 指导学生过开口关。但注意对学生不可提过高要求, 如超过他们的接受能力, 会产生逆反心理。
2. 说什么
为了使学生养成开口习惯, 教师应时常注意发音、拼音、朗读等习惯训练, 并使其互相促进。根据对初中英语教学两极分化情况的调查, 发现无论是地区与地区、校与校之间, 还是班与班之间都和单词不会读或读不准有关, 因读不准单词, 影响到单词记不住, 导致词汇量减少, 阅读困难重重。教师讲课听不懂, 举例听不清, 时间一长只有放弃学习英语, 部分学生到初中毕业靠一个字母一个字来记忆单词, 每节课老师领读才能读准单词, 这样英语效率低是可想而知的, 其原因就是学生不具备必要的拼读生活。所以, 教师尽早地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发音, 养成正确朗读、拼读习惯是重要的, 这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3. 怎么说
语言素质包括语言基本知识, 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是培养交流能力的基础和能力。而交流能力的提高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英语课堂教学中, 要充分利用教材体系所提供的语言材料, 最大限度地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要想全面提高他们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教师率先垂范, 尽量用英语教英语, 仅在必要时运用母语。
(2) 尽量采用直观教学手段, 把英语和要表达事物直接联系, 有利学生直接理解和记忆。教学中积极真实或模拟的交流情景, 把所学的语言知识及时运用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3) 教师要始终把培养初步运用交际英语的能力, 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并使全体学生达成共识:学习英语, 重在应用。
4. 何时说
开口提倡多, 但不求一步到位。句句完整, 如一开口就说整句, 学生会感到吃力。如果我们教会学生用一单词, 一个词组或一个短语来表达一个意思, 就能起到鼓励、激发学生的目的。如我们教“what's your name, please”, 可用“your name please”, “where are you going”可简化为“where”。常让学生用等来表疑问句甚至可鼓励学生中英文结合说, 虽不规范, 但能起到随时开口的效果。任何事物都经历从不规范到规范, 从不完善到完善这样一个过程, 只要学生能养成说英语习惯, 就是一大进步, 就应该鼓励。
二、创设条件,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 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不只是一个空泛的概念, 关键是其内容
奈斯比特曾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时代, 我们最需要是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当今世界, 知识更新速度快, 学生的学习应从传授性、继承性转为探索性、创造性;教师应从把知识传授放在首位转向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 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入手;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又学社会文化和科技知识, 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教学方法上既要有中国特色, 又要广纳世界各国先进教学经验。既研究教法又研究学法。这些方法都应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品行为出发点, 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目的。
2. 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创新教育的保证
要想培养创造性人才, 就需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对学生课内外应常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评价方式来激励。对学生回答问题, 应发现注意其闪光点, 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如“你的发音很准确, 声音真响亮”、“说得非常好”等。美国心理学家阿瑞提出了对个人创造力的独特见解。他认为, 与集体活动相补充是“单独性”与紧张学习工作状态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是“印象”, 以及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因此,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关心、爱护、信任、尊重”, 师生间应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使学生身心愉快, 有安全感, 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如能不断创设这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学生思维才能敏捷, 他们才会自理学习, 才可能去探索去创新。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和协同精神。
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主体, 所以, 教师必须重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 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 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 为其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机会和空间。如教人教版第三册第六十一课被动语态, 让学生备一个小书包, 里面装有小刀、钥匙、铅笔、钢笔、尺子等物, 对话时边拿边问:“what's this?what's it made of?what's it used for?”这样会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学生亲自参与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其次, 加强课堂讨论, 强化学生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生看图讨论如何使用电梯时, 结合课文进一步问:“why doesn't John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有意识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 让学生用英语讨论。第三, 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 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参与意识及协同精神。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语言知识的转换和能力的训练, 更重要的是师生间、学生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课堂上开展“Play Games Team work pair work Group work”等教学活动, 使学生彼此间相互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励,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能力。
三、结语
试论自主学习和大学英语教育 篇10
自主学习的理念最早源于西方教育界。20世纪60年代西方教育学家开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并且在教育改革中开始探索实施自主学习的具体措施。进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在语言学习领域正式实施自主学习模式。并且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自主性语言学习成为教育界和语言学领域的广为热议的一个重要课题和研究方向。近几年, 随着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 自主性语言学习再一次被我国语言教育学界所关注。美国著名学者齐默曼, 在20世纪80年代开启了关于自主学习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综合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他对该项研究成果做了进一步创新, 提出学习的自主性的衡量标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即元认知、动机和行为。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以上三个环节, 那就说明他们的学习是自主的。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模式而言的, 这是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学生是这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在主体的积极参与下, 能够完成对知识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任务实现对知识的深度把握和了解。
二、自主学习对于大学英语教育的作用
自主学习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在教育模式上, 我们知道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存在明显的差异。相比而言, 大学教育的层次较高、任务重、专业定向强。而且学习内容系统而又复杂, 研究性和探究性明显。而且大学精神崇尚自由, 这对他们的学习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教学管理中与中小学相比更加宽松, 学生在支配时间时享有更充分的权利, 这使得他们的学习更多的体现出自主性[1]。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监控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 否则无法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大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 这一角色的主要任务还是向学生传授一种方法性的知识, 教育学生如何获取知识, 如何探究真理的本来面貌。而对于具体的分析、归纳、推导、知识的任务则由学生自己完成。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应当能够培养自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即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当今教育界, 自主学习是一个重要课题, 同时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 自主学习也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这种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已被国内外许多学者认可。在英语教学中实行自主学习模式不但对于提升英语专业的学习效果有利, 而且对其他学科和专业的学习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因为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力和系统的方法体系, 一旦在学生的学习习惯中建立, 对他们的影响将是长期性的和广泛性的。因此, 对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也会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当前, 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而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这种素质的一个重要体现。大学英语课程是提升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载体。大学生在英语语法和词汇方面已经在中学阶段完成了基本的积累, 但在听力和口语等实际运用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因此, 针对这种实际能力不足的现象, 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在学生的能力提升过程中发挥作用。此时, 自主学习就应当成为英语学习和训练中的主要方式和渠道。语言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积累, 维持这一长期过程的根本方式就是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 而这又是自主学习所极力倡导的。
三、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关于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育方面的应用在学术界已做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能力培养途径做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1. 开设西方文化选修课。
自主学习必须在积极性充分调动的基础上才能更加顺利的实施。因此想方设法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必要途径。为此可在英语教育中开设西方文化选修课, 通过异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 发挥文化强大的吸引力的感染力, 以此增强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愿望[2]。在选修课中应当强化文化知识教学, 那些基本的文化常识、尤其是对语言学习有利的文化常识应当引入其中。例如英语小说选读、诗歌鉴赏、影视等, 在这些文化载体中品味西方精神文化精髓。就总体分类而言可以适当涉及欧洲文化、西方文明史、英语文化和语言与文化, 使学生了解到与中国传统文化不一样的文化体系, 通过对这种西方文化背景的了解与学习以增强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开展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
实质上这也是一种利用异域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种形式。因为自主学习对学生内在动机的依赖程度太强烈了, 因此有必要再进一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建立学生为主导, 教师为顾问的模式, 组织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英语文化俱乐部。经常邀请校内外教授专家为学生们举办西方文化讲座, 将最前沿的文化信息进入课堂, 结合这些新鲜的知识和信息不失时机进行文化比较和介绍。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举办英语沙龙, 组织外教和学生们同欢同乐, 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纯粹的外语环境。
3. 因材施教。
在自主学习和大学英语教育的结合过程中, 为维持学习过程的持续性, 还应当在教育中注重因材施教的培养策略,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 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点, 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带有较强针对性的教育模式, 才能真正使自主学习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相对而言, 学生的英语基础扎实, 他的自主学习的效果就明显一些, 因为自主学习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有较高的要求, 而那些基础扎实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便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当下的自主学习非常重要。而针对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应当给予更加具体和细致的指导。为此我们应当充分结合因材施教这一策略实施自主学习培养。
参考文献
[1]陈芳.研读三版本英语教学要求, 思考高职英语教师创新点[J].中国校外教育.
基于教育博客圈的自主学习研究 篇11
关键词:博客教育博客圈 自主学习
0引言
互联网正在变成信息海洋,博客(blog)的出现使互联网真正开始凸现其无穷的知识价值。博客文化的兴起,与黑客文化与自由软件文化一样,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现象必将影响我们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甚至是教育的理念。教育博客圈能让教师更好地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习者更好地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基于教育博客圈的自主学习方式,超越了传统的时空局限,使得教育过程和教育内容更好得相结合,提高和创设适宜的环境,激发、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学习者根据具体的情形调整教学进程、速度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1教育博客圈
1.1教育博客圈的含义博客的最普通的定义是: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撰写这些博客的人称为blogger,或博客。博客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工具和网络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博客是一个个性化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通过它可以即时记录、发布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在交流和共享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实现知识的过滤与积累。博客具有信息发布即时性,个性化,开放化,实时化,全球化,把信息共享发展到资源共享、思想共享。
教育博客是将教学心得、课件、教学录像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的时空局限,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记录了教师和学生的成长轨迹。以教育博客为基本单位构建成的教育博客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在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和信息并加以消化吸收,自觉主动地运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1.2教育博客圈的特点
1.2.1以教育为目的教育博客圈的bIogger一般以教师和学生为主。教师把教学心得、课件、教学录像和教学资料等上传发表。学生则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与其他的blogger一起探讨学习。教育博客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教育活动场所,它不局限于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师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融入到这个学习环境中,感受学习的氛围。教育博客圈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把散落在互联网中的教师和学生blogger组织起来,建成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为教育和学习服务,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2.2针对具体专业在同一个博客圈中blogger关注的焦点和讨论的主题是相近的。教育博客圈把相同专业和文化背景的bloflger聚集起来,博客圈与学科相结合。构建博客圈的时候,blogger是按照自己的学科方向,专业方向建立分学科专业化的博客网站,形成专业化的学习团队。例如,机械专业的师生很自然会浏览本专业的博文,该专业的bIogger会加入到这个博客圈中。这对于学科教师间的教学研讨和协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专业学生的知识获取,提高专业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2.3教学辅助管理教学博客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可以在博客上发布与教学相关的通知、布置学生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以及提供学习资源链接的在线门户。在博客圈中设置不同的议题,让学生自由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议题。对于教师或书本上的观点,学生可以在博客中发表自己对该问题的理解。
1.2.4良好的知识管理博客具备及时编辑和发布、以时间为序自动管理、便于修改、易于查找等特点。这使得它将迅速成为网络时代通用的,一种通过数字化学习笔记来对知识有效的管理。博客圈克服了传统知识管理的缺陷,一方面,博客圈利于对知识的管理。在博客圈中利用信息技术便于对知识进行归类,检索和查询,通过网络传播和利用,持续创造和传递知识。另一方面,教育博客圈有利于教师专业知识的外显。学生在博客圈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经过消化形成知识,同时挖掘出其中隐性知识的内涵,使得隐性知识显性化。
1.2.5提供丰富的学习情景在教育博客圈中不僅提供大量的参考资料链接,还有更多bIogger提供的评价,和更广泛的背景资料,Blogger写的教学相关的博文,这些大量的有价值的内容与教学相联系,就形成了学习情景最鲜活的素材。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博客圈中大量的应用,使得学习的素材更加的生动鲜活。
2基于博客圈的自主学习
2.1自主学习的内涵1957年前苏联教育学教叶希波夫提出自主学习,它的含义是教师提出问题,在适当的时间里,学生必须竭尽全力寻求最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美国当代心理学家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观点认为,自主学习是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由个体主动发起的对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等多方面发生作用从而实现创造性的自我发展的学习活动过程。
自主学习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如制订学习目标,针对不同学习任务选择不同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估等一系列学习的过程。第二,自主学习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材料。对于教育实践者来讲,给学习者提供自主的学习空间同时协调自主学习和教育目标的关系。第三,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习者在自觉、主动地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并加以消化,自觉主动地运用新知识,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广义的角度讲,自主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有选择的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从狭义的角度讲,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获取知识,从而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
2.2传统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局限性学习者在学习之前能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能监控学习的进展和方法、作出自我反馈即时的自我调节,在学习结束后能对学习结果进行检查、总结,形成自主学习的模式。但是传统的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与博客圈中的自主学习相比较,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2.1学习活动的交互性非常有限。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一个空间,但在教学中相互之间的交互很有限。教师向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被动得接受知识,这种活动的方向是单向的交流,学生参与性不强。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做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分的交流,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维的拓展、抑制了创造性。
2.2.2学习内容的表现形式有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学习材料的兴趣。传统学习材料的媒介主要是文字,
长时间的学习容易对学习产生疲劳和厌倦。而博客圈当中的资料以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方式表现,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2.3设定学习的目标有限。传统学习中强调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起指导作用,强调教学的统一性,教学活动的同步性。而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等存在着多样性,用同一个教学目标来指导不同的学生,抑制了学生学习方向的自主性。博客圈环境下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个性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满足不同的学习要求。
2.2.4学习资料有限。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材是主要的学习资源。教材的数量和内容都非常有限,而且更新的速度比较慢。
2.3基于博客圈的自主学习的意义在博客圈的环境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条件,自己规划学习计划和目的,安排学习内容、进度,并实行自我调控。学生从被动地听讲、被动地接受知识中脱离出来,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在博客环境中教师接受来自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教学信息,教师的思路更加开阔,有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学资源的整合。
2.3.1促进学生自主研究精神的培养在博客圈中,学生表现极大的兴趣,对自己创建和维护的博客圈寄以很高的期望。博客圈改变了原有学科课程封闭的状态,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博客圈的论坛中有很多问题的提出。以每个问题为中心,学生运用信息搜寻策略、发现、分析、应用和评价信息,最终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内在的,为了解决问题,即时在博客圈中给出解决问题的回复,学生具有高度责任感得来制定目标、研究过程、选择不同的策略、管理学习的时间。类似科学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容易激发和保持学习的兴趣,在自主研究的过程中,巩固了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培养了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增强了理论归纳能力、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等。
2.3.2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博客圈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首先,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博客进行学习心得、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资源的交流和探讨,获取有利的反馈信息,相互激励,共享成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开辟了思路拓宽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增进了友谊。其次,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教师在从学生的博客中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兴趣爱好、思想状况。这样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的垄断者,知识的机械灌输者,而是学生思维的启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另外,增进教师之间交流。教师之间能很好的交流教学经验、探讨教学中遇到的教学问题,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这个过程,也是教师整理自己的思想,升华自己的思想的过程,从而能提高教学质量。
2.3.3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教师通过博客,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好的经验,促进自己的专业不断提升。首先,博客圈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博客圈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使得问题的讨论、解答等教学方法在新的平台上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形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为主体,注重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基础科研能力。其次,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提高。教师在撰写博文的时候,阅读推精博文,与形同专业方向的教师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备课授课,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博客圈作为教师教研活动的平台可以扩大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而不限制与固定的时间地点。在博客圈中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质疑与反质疑的学术思辨中逐渐锻炼教师的逻辑思维力和快速反应力,有助于提升教师科研水平。
2.3.4促进教学信息反馈、反思提升自我评价是自主学习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的总结。在连续的学习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作出积极判断,并依此来调控和优化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叙事的方式在博客圈中叙述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会,为学习后期的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另外,教师或同学都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加以表述,学生通过反馈的信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学习反思。这种评价方式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态度,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4基于博客圈的自主学习应注意的问题在博客圈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和教师能否持之以恒地坚持写博文,坚持使用博客:博客圈中是否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博文,还是只是记录日常生活的流水帐。学校要组织教师和学生来构建和维护博客圈,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参与到这个博客圈中,组织一批教师和学生提供博文,丰富教学资料,培养博客圈的管理员,能及时地回答每日的问题和内容的更新。在博客圈中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对圈内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的管理、管理员的职责的制定、版面设计、文本管理、公告发布与管理、博文的推精和筛选等都依赖完善的制度。对教师来讲,要对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地指导和反馈,对自主学习的学生来讲,接受了多年的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学习的惰性较大,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需要加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并适应这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
3结论
教育薄弱地区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 篇12
我国实施的是全民教育,这些教育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绝对不能放弃。如何利用该地区有限的教育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而分组教学更是该方向的一个热点课题,分组教学的核心内容在于主动学习。
国外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操作派认为主动学习事实上是一种操作行为,是对基于外部奖赏或惩罚作出的一种应答性的反应;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构建派则认为主动学习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他们均认为如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国内教育学家陈永龙在《创造思考教学的理论与实际》中呼吁大家共同投入心血去发展、应用和研究创造思考的教学策略,以达到启发学生的创造动机、鼓励学生创造表现和增进学生主动学习[1]。
虽然目前国内外对分组教学的研究甚多,但对于教育薄弱地区的针对性研究却不多。教育薄弱地区教育实施环境较为复杂,如同一个班的生源层次就有多种,尖子生、偏科生、后进生往往同处一处,按先研究成果运用单一的分组学习根本难以满足学生良性发展的需求。
鉴于此现象,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探寻出符合现教育薄弱地区教育良性、均衡发展的方式,我们尝试从调动学生兴趣、主动学习的角度开展有效分组教学课题的探究。
一、分组教学具体实施步骤
由于学生层次差别大,需要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协作学习,动手实验并归纳,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具体实施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分组。
首先是确定分组办法。第一种是课内小组由老师定小组组长(一般为学习教出色、活跃的学生担当),小组组长自由选择学生人数(一般为6—8人/组),组合成学习小组;第二种是课外分组,由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分为培优组和辅差组,由老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然后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学生的意愿和学习形式(课内与课外),选择分组办法。不管是哪种分组办法,每次活动,都是每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学习活动。
(二)教学的内容。
按“五点合一”的思路指导分组教学,就是将教学中的五个教学要点,统一列写在一个案表中,供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教与学共用。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按“四个流程”顺序要求进行。
1.“五个教学要点”的具体内容
(1)知识点。即把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列出,将教材知识点清单化。也可以理解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思考点。即把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理解的知识,以探索思考题的形式呈现。也就是把要讲解的知识问题化,以便在课堂启发学生去思考和理解。
(3)关键点。即学生掌握、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的关键地方。关键点,也可以说是重点,但不一定是难点。
(4)考测点。即教材中常用以设题考试的地方,特别是近年来会考、高考曾用以设题的考点。包括直接设题(识记,理解)和间接设题(利用教材原理设题,让学生分析应用)。教师要拟出相应的题目供学生在课堂上训练。
(5)易错点。即学生在识记和应用这些知识时易错、易漏和易混的地方。
2. 四个教学流程的顺序
第一个流程:确立学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第二个流程:探究疑难,让学生自学探讨研究。
第三个流程:解答疑难,老师为学生答疑解疑。
(三)分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学习目标达到程度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激励学生参与协作学习的过程。
为此,在评价内容上,既要注重学习目标的检测,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性、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方法上,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突出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评价。
每次合作小组学习活动结束都进行评价,但评价结果只让学生进行自我纵向比较,不进行同学间的横向比较。
二、效果分析与思考
(一)分组合作学习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苯的结构性质,学生在分组探究中自己动手组装苯的空间结构,加深对其性质结构的理解。
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改变了以往化学课严肃、枯燥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积极主动性。
(二)分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化学课堂参与度,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以往的课堂教学,学生一般只在教师提问时才有机会发言,而课堂时间有限,发言人数一般较少,而且发言的压力感也较强,很多同学都很害怕课堂发言。分组协作学习的实施,使在不变的课堂时间里,学生发言机会大大增加,学生不再等老师提问,而是主动发言。由于在同龄人之间较少权威因素和压力感,学生一般都能畅所欲言,即使是面对全班同学的发言,由于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准备充分,因此发言的学生也较少有压力感。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不断增强,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三)分组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也有利于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分组合作学习,把学生置于多向交流互动的学习情境中,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间互相启发、互教互学、积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人合作,学会了与人分享学习成果,学会了互相尊重。这个过程也增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了同学间的团结友爱,增强了学生集体的凝聚力。
(四)分组协作学习使学生经常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2]。
分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大胆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在讨论中,他们的观点、看法被认同、被肯定、被补充完善,他们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尤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体验,都会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五)分组协作学习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资源,丰富化学教学内容,拓宽师生的视野。
教育薄弱地区分组教学,可以更充分地利用骨干教师的经验,挖掘学生的资源。在课堂讨论中,学生都会借助已有经验和知识,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论据,阐述相同的观点,或者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样可大大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师生的视野,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使得教育薄弱地区的教育水平有较大的提升。
摘要:如今, 对于教育薄弱地区的教学针对性的研究不多。教育薄弱地区的教育实施环境较为复杂, 单一的教学根本难以满足学生良性发展的需求。鉴于此现象, 有必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探寻出符合现教育薄弱地区教育良性、均衡发展的方式, 作者尝试从调动学生兴趣、主动学习的角度开展有效分组教学课题的探究。
关键词:教育薄弱地区,有效分组教学,实施步骤
参考文献
[1]陈永龙.创造思考教学的理论与实际[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素质教育自主学习】推荐阅读:
自主学习教育09-03
自主学习英语教育10-26
自主性学习音乐教育07-21
自主性学习教育理论论文07-22
演讲稿自主自律是最高的素质07-24
终身学习素质09-05
心理素质学习10-23
财会教育素质教育06-07
自主式家庭教育08-30
择业观自主教育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