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决算衔接

2024-10-07

预决算衔接(精选4篇)

预决算衔接 篇1

一、预算管理与决算数据衔接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部门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利益分配的复杂化以及支出项目的多样化, 经费需求与有限经费供给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如何才能更加合理地分配经费资源, 提升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益, 迫切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逐步形成科学的财务管理体系, 真正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 使得预算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做准、做实、做精, 从而能更好地为各项事业发展服务。另外, 作为事业单位决算也是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 是政府宏观经济决策和编制下年度政府预算、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由于预决算脱节, 影响了财政信息的质量, 也影响公共服务和财政绩效的考评。如何有效地解决此问题, 对于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提高领导决策水平,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影响预决算有效衔接的因素分析

1. 预算与单位发展目标不匹配。

财务年度预算与单位事业计划、发展规划相对脱节。就大多数单位而言, 财务预算与事业计划基本仅停留在初步关联的层面, 没有详细、可操作性的中长期财务规划, 更没能实现真正的高度融合。一般来说, 每个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在当年末拟定, 而部门预算的编制时间是上一年度的七、八月份, 导致编制时间与部门预算无法同步, 当然也就不能完全满足单位发展和目标任务的需要。尽管后期也做一些临时调整, 仍导致预算与决算不能有效衔接。

2. 预算分配不公开、不透明、不科学。

预算分配数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相关领导核定, 各相关部门未能主动参与, 只是被动地接受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分配指标。各执行部门只能在分配的预算控制数内“随意”执行预算。尤其是对单位财务数据影响的相关部门主动性参与预算工作做的不够, 造成了事后决算与预算差距大, 结果不能反映出工作成效。

3. 预算执行过程管理力度不够大。

目前, 尽管有些单位的财务执行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对于以编制、执行、监控为主线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还没真正建立起来, 对预算执行情况难以实现自动控制, 尤其是对预算指标数据的分析还是通过手工完成, 造成财务信息反馈的相对笼统和滞后, 也就难以反映预算项目的资金全貌。比如, 重点项目支出与日常基本支出经常互窜使用;部分项目上半年不执行或执行缓慢, 导致下半年尤其是年末突击花钱、节日突击花钱的现象时有发生。

4. 财务管理追踪问效力度不大。

加强财务管理, 建立监督机制是提升财务管理效益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 对各部门年末预决算执行情况很少进行差异分析, 只要不是严重违反财经纪律, 没有被举报的, 一般不作回溯性追究。尤其是对财务运行的既成结果, 很少单位有明确的考核目标, 缺乏统一、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造成了绩效考核与财务运行结果相脱离。另外, 由于财务部门年终工作的重点仅仅放在了决算编报本身, 而没有主动挖掘、应用决算报表反映的预算执行信息, 所以下一年度的预算决算衔接问题很难被顾及到。

三、提升预算与决算有效衔接的对策

1. 要提前计划、优化支出结构。

由于各部门的预算年度编报时间先于单位年度工作计划, 可相应地提前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时间, 以确保上报的部门预算符合单位事业发展的需要。在保证单位条件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前提下, 分年度计划在当年预算专项项目中予以安排实施, 力求提高资产收益率。

2. 建立详细、统一的定额标准库。

建立各类财务基础数据库, 如:人员经费定额标准库, 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标准库, 设备定额标准库, 维修定额标准库等。同时遵循人员经费按人数、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项目来确定的原则。

3. 建立“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所谓“一体化”管理系统就是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账簿登记、财务报告这几个财务管理链上的节点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有效运转, 使预算资源的供给与分配不脱节;既考虑预算指标的控制, 又要考虑与核算科目的链接控制;既要保证校内报表的编制, 也要保证上报主管部门报表的编制。

4. 建立部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对预算项目与执行效果进行有机联系, 并对其预算绩效做出的评价方案, 旨在提升单位资源配置的科学性。财务绩效指标体系是一个指标群, 它由预算完成相对数、收支结构比较相对数、资源配置指标组成。该指标群中的指标个体的内容, 各有侧重又需相互联系, 通过相互融合才能反映单位的总体绩效。

第一, 科学合理设置多个绩效指标。主要有收入预算总完成率、非税资金预算完成率、其他资金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总完成率、基本支出预算完成率、项目支出预算完成率;然后参照预算指标分配对绩效指标再分别细化, 得出各执行部门相关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

第二, 认真分析年度财务预算执行和管理状况。通过分析, 要找出预决算需要加强管理的薄弱点, 尤其是对可控差异采取措施消除、对不可控差异尽量削弱。加强对预算绩效指标情况进行奖惩。比如, 对完成不好的部门, 按60%~85%的比例, 核减下年度预算金额;对预算绩效指标完成好的部门, 应给予20%~35%的奖励, 做到公平公正, 以结果服众。

另外, 除了建立考核指标以外, 还需要建立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制、日常预算收支、重大支出项目安排经济责任制等制度。明确决策层、管理层及任务实施者各自的责、权、利, 形成相互之间的制衡关系。只有这样, 各级领导和任务实施者当家理财的经济责任意识才会增强, 各项经费预算才会得到更好的保证。

四、结语

综上, 各单位必须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创造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手段, 并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创建一整套有效的财务管理体系, 真正做到预算、核算、决算系统之间的相互约束, 减少资金支付的随意性, 实现预算编制有处可依, 监控指标全面落实, 决算既能反映、检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也能全面体现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娈, 帅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决算数据衔接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 2010 (18)

[2]马海国.财务预决算衔接中核算问题探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3]吕海蓉.预决算体制发展现状分析[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 2011 (6)

[4]林慧卿.财务预算管理改革对策探析[J].财会通讯, 2009 (8)

预决算衔接 篇2

1 教材的定位

《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是中职园林技术与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其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园林工程招投标与工程经营管理领域, 使学生熟练掌握园林工程预决算、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园林工程招标与投标的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园林施工企业承接园林工程项目的程序要求, 按照园林工程投标任务构建课程体系, 紧紧围绕完成投标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改变原有的课堂讲课形式, 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园林工程项目为载体, 创设工作情景, 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根据园林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 紧密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 确定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本课程选取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6 个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学习项目, 体现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在教学实施环节上采取项目教学, 按照每一个项目的实际工作步骤进行“教、学、做”合一式教学, 体现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使学习项目更加具体化。

3 项目案例选取

本书采用的是项目教学的方法, 全书选择一个项目贯穿全文各个知识点, 围绕重难点设置多个辅助案例。项目的选择要满足一下四点内容:

3.1 识图的基本知识

《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最重要的前修课程为《园林制图》、《园林建筑 (中职) 》、《园林规划设计 (中职) 》和《园林工程基础 (中职) 》。尽管在前修课中已经学习了识图的基本知识。但是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预决算时能很好地读懂图纸, 更准确地计算, 识图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本版块要求学生能进一步巩固园林绿化景观工程图的内容, 重温园林工程图制图与识图知识, 明确园林工程图纸的组成, 理解各种图纸间的相互关系, 能结合园林绿化景观工程设计要求进行识图。

园林行业是一个至今尚未形成规范的综合性行业, 各地设计院和园林公司在施工图设计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所选项目能将识图的基本知识贯穿其中。同时加几个辅助案例对不同的图纸画法加以说明。

3.2 工程量的计算

园林工程项目工程量是园林工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编制施工图预算的重要依据, 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工程量是依据设计图纸规定的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尺寸、数量以及设备明细表等具体计算出来的。计算工程量是确定工程直接费用、编制单位工程预算书和编制工程量清单的重要环节。中职《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中要求学生掌握绿化工程及园路景观工程的工程量计算。内容选取要适应大部分中职学生能够掌握的难度。

3.3 招投标流程及软件的使用

招投标流程的内容有:获得招标文件、明确投标程序、理解评标要求与投标准备工作、明确园林工程投标决策、园林工程施工投标标书制作及投送投标标书与开标评标。对于该流程, 通过校企合作, 结合市场实际操作方法展开设计。计算机预算软件在全国各个省市都在普及应用, 不论是使用什么预算软件, 基本的操作都是类似的。即:项目建立、套基价、工程量输入、基价换算 (或补充基价子目) 、造价计算和打印输出。在选择造价软件时应选择当地普及度较高的编者比较熟悉的软件。这部分内容要求教材图文并茂, 通过演示法和网络教学法将知识内容传递给学生。

3.4 工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园林工程预算的编制是根据施工图, 而决算的编制则离不开工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众所周知, 工程结算包括合同内部分和合同外部分。合同内部分结算价格依据是中标单位的商务标。合同外部分包括工程变更和签证, 工程变更和签证的结算依据则要求有详尽的过程性材料。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和变更工程, 过程签证和照片尤为重要。这部分内容贯穿施工的整体过程, 在教学时要求学生能将材料和施工步骤对应起来, 先先完成电子档的编制, 最终做出成果材料。

4 教材中的德育渗透

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主要有三大主题。第一大研究主题为职业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 第二大研究主题为中高职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 而中高职衔接与学生本身的和谐发展则是第三大主题, 也是该项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主题。学生本身的和谐发展则涉及到教材的德育渗透。

《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 (中职) 意在培养敬职、敬岗、敬业、诚实、守信, 具有从事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的信息收集、资料整理、商业保密、认真细致、职业道德等意识, 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生。

中职学生对社会的道德认知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思维阶段, 而高职学生对于道德的判断, 往往会受自己主观价值的约束, 从中职阶段到高职阶段正是一个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转变时期。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 中高职衔接采用一体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生在中职阶段即按照“3+3”的一体化课程学习。因此, 德育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那么在教材编制时我们就要进行德育工作的有效衔接设计。

4.1 理想信念的培养

理想就像一面旗帜, 是人生奋斗的目标, 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 是奋斗的动力来源。信念是指人坚信某种认识的正确性, 并经常用来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性。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 德育的首要任务都是理想信念教育。

4.2 思想道德培养

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道德品质和形成理想人格, 关键是要通过道德教育培育自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修养, 把道德规范转化为道德行为。通过教材中对行业的各项规范的讲解, 让学生懂法执法。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思想道德培养相辅相成。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积极倡导诚实守信, 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各项基本道德规范。

摘要: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要求中高职衔接教材要区别于普通的中职或高职教材。本文以《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科目为例, 浅谈中高职衔接中职教材的设计。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德育渗透,教材,课程衔接

参考文献

[1]柳燕君.构建“能力递进、纵横拓展、模块化设置”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17) :56-60.

预决算衔接 篇3

关键词:预决算衔接,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利益分配的复杂化以及支出项目的多样化, 再加上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扩大, 高职院校事业发展的经费需求与有限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变得十分突出。高职院校如何才能更加合理地分配学校资源, 提升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益, 迫切需要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 逐步形成“预算—核算—决算”一整套良性的财务管理体系, 实现预算管理的完整化、科学化与精细化, 使得高职院校预算管理工作能够真正做实、做细、做精、做准, 从而能更好地为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服务。

目前高职院校的部门决算信息失真, 决算编报不完整, 正是由于预算与决算相互脱节, 导致预算指标失控、核算监控失调的联合反映。深入探讨解决预决算衔接的问题, 是高职院校在预算编制工作中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高职院校预决算有效衔接的因素

1、预算与事业发展不匹配

财务年度预算与学校事业计划、发展规划相对脱节。高职院校财务预算与事业计划基本停留在初步关联的层面, 缺乏详细、可操作性的中长期财务规划, 未能实现真正的高度整合。通常, 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在当年末拟定, 下年初发至各部门执行, 而部门预算的编制时间是上一年八月份, 编制时间的不同导致学校上报的部门预算无法完全满足学校事业发展和目标任务的需要。这必然引起日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临时调整, 导致预算与决算不能有效衔接。

2、预算分配不公开, 预算依据不科学

预算分配数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相关领导核定, 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未能主动参与, 只是被动地接受财务部门下达的预算分配指标。各执行部门只能在分配的预算控制数内“随意”执行预算。

对公务费、学生活动费等按定额计算的费用, 其定额标准没有相关的调查研究和具体的数据支撑, 导致执行单位的预算支出数逐年增加。这种做法最大的缺陷是承认历史执行数据, 隐瞒了不合理支出和忽视了勤俭节约的因素。

3、预算执行过程缺乏系统管理

以编制、执行、监控为主线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尚未建立, 对预算执行情况无法实现自动控制, 预算指标数据的分析大多通过手工完成, 容易造成财务信息反馈的相对笼统和滞后, 无法反映预算项目的资金全貌, 使得预算运行情况成为管理上的盲点。如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常互窜使用;部分项目上半年不执行或执行缓慢, 导致下半年尤其是年末突击花钱。

4、预算执行结果未进行追踪问效

对各部门年末预决算执行情况未进行差异分析, 只要不严重违反财经纪律, 不作回溯性追究。对财务运行的既成结果, 高职院校既没有明确的考核目标, 也没有量化的绩效考核指标, 缺乏统一、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致使绩效考核无法操作, 绩效考核与财务运行结果相脱离。再加上高职院校财务部门年终工作的重点仅仅放在了决算编报本身, 而没有主动挖掘、应用决算报表反映的预算执行信息, 为改进下年度预算提供帮助, 当然也无暇顾及预决算的有效衔接。

二、提升高职院校预算与决算有效衔接的对策

1、提前计划、优化支出结构

由于部门预算年度编报时间先于学校年度工作计划, 可相应地提前学校年度工作计划的编制时间, 以确保学校上报的部门预算符合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

预算支出结构应结合学校的发展阶段和目标做出阶段性规划。一要考虑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 确定合理的工资福利提升水平, 在稳定和建好人才队伍的同时, 兼顾学校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二要考虑项目支出中安排大宗物品和教学仪器设备采购的适宜数量, 在保证办学条件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前提下, 分年度计划在当年预算专项项目中予以安排实施, 力求提高资产收益率。当基本办学条件满足之后, 经费投入应逐步转向学科建设、实验实训、师资培养等方面, 以推动高职院校不断上层次、上水平。

2、建立详细、统一的定额标准库

建立各类财务基础数据库, 如:人员经费定额标准库, 日常公用经费支出定额标准库, 设备定额标准库, 维修定额标准库, 图书采购定额标准库, 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费用定额标准库等。同时遵循人员经费按人数、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项目来确定的原则。

以上各类定额标准库的建设, 当然不是学校财务部门一家所能完成的。建立设备定额标准库, 财务部门可以与资产部门一起, 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 确定校内各部门资产配置标准;维修定额标准库, 可与后勤部门一起, 依据往年维修的单位面积支出确定;图书采购定额标准库, 可与图书馆一起, 根据国家有关生均图书的标准, 在考虑图书结构、复本率等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学科、专业、课程建设费用定额标准库, 可与各系部及教务处依据国家有关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大纲要求进行规划与建设。这样, 既可以使各项支出从内容、数量、标准上都有明确的数字依据, 也使财务部门与预算执行部门在相互沟通的基础上达成了共识, 促进了预算控制的有效实施。

3、建立“一体化”管理系统

所谓“一体化”管理系统就是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账簿登记、财务报告这几个财务管理链上的节点之间协同作用和有效运转, 使预算资源的供给与分配不脱节;既考虑预算指标的控制, 又要考虑与核算科目的链接控制;既要保证校内报表的编制, 也要保证上报主管部门报表的编制。

第一, 会计核算科目与预决算编制科目的合理链接。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要与报表项目相对应, 如:将原来的会计核算中的二级科目名“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更名为“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 并将原属于“人员支出”下的三级科目“福利费”改归“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中核算;同时, 按绩效工资后的工资名称设立“人员支出”下的三级科目, 并对“商品和服务支出”下的三级科目比照预、决算报表的支出明细进行筛减, 取消“商品和服务支出—专项业务费”科目等等。核算科目经过调整后, 使年终决算报表的数据可以直接从各对应核算科目中取得, 既增强了决算报表数据来源的透明度, 也提升了会计日常核算与预算的有效衔接。

第二, 构建科学合理的校内预算项目体系。要根据财政预算信息、收入信息、支出信息建立校内预算项目库, 并定期调整和完善;同时, 校内预算项目库与会计核算科目应实现智能对应, 即通过对项目属性的逻辑监控, 实现预算到哪, 核算就能反映到哪;核算到哪, 预算控制就跟到哪, 实现预算的有序管理。建立预算核算一体化执行系统, 将预算项目分解到校内各预算单位, 建立二级预算项目。将年初财政预算核拨的指标按照部门、科目、项目或个人等口径进行分解细化, 分解时需将预算项目区分为部门经费、归口管理经费和专项经费等。同时, 将各部门预算项目及二级预算项目进行统一编码, 录入财务核算系统。

第三, 要加强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系统的信息化进程。预算管理系统信息化, 一要能满足各职能部门自下而上的常态化预算申请;二要能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项目及时设定财政预算所需的支出经济分类和资金来源, 便于两者同步对接;三要能对精确分解的指标进行精确控制。

会计核算系统不仅要能提供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 同时还应能够提供丰富的管理信息;系统要能自动查找每笔业务对应的预算指标和历史执行数据, 如果没有查找到对应的预算指标, 系统会直接拒付此笔业务;倘若查找到对应的指标, 则系统自动将预算值与实际值进行对比找出偏差, 然后根据约定的控制方法进行自动预算控制。

4、建立以支出“结果”和“追踪问效”为导向的部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对预算项目与执行效果进行有机联系, 并对其预算绩效做出的评价方案, 旨在提升学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高校绩效指标体系是一个指标群, 它由预算完成相对数、收支结构比较相对数、资源配置指标组成。该指标群中的指标个体的内容, 应各有侧重又需相互联系, 这样才能反映高职院校的总体绩效。

第一, 通过对收支决算数与年度预算数的比较, 计算预算管理6个绩效指标:收入预算总完成率、非税资金预算完成率、其他资金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总完成率、基本支出预算完成率、项目支出预算完成率;然后参照校内预算指标分配对绩效指标再分别细化, 得出各执行部门相关指标的实际完成情况。

第二, 分析年度财务预算执行和管理状况, 找出预决算需要加强管理的薄弱点, 对可控差异采取措施消除、对不可控差异尽量削弱。对预算绩效指标完成不好的部门, 按70%~80%的比例, 核减该部门下年度预算金额;对预算绩效指标完成好的部门, 应给予奖励。

此外, 还需要建立“校长经济责任制”、“日常预算收支、重大支出项目安排经济责任制”等制度。明确决策层、管理层及任务实施者各自的责、权、利, 形成相互之间的制衡关系。只有这样, 高职院校各级领导和任务实施者当家理财的经济责任意识才会增强, 各项经费预算才会得以保证。

三、结语

高职院校必须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创造新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手段, 并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 努力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一整套有效的管理体系, 真正做到预算、核算、决算系统之间的相互约束, 减少资金支付的随意性, 实现预算编制有处可依, 监控指标全面落实, 决算既能反映、检验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 也能全面体现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

参考文献

[1]杨娈、帅兵: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决算数据衔接问题分析[J].现代商业, 2010 (18) .

[2]马海国:高职院校财务预决算衔接中核算问题探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3]吕海蓉:我国高校预决算体制发展现状分析[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 , 2011 (6) .

预决算衔接 篇4

一、当前预算决算衔接脱节现象的原因

(一) 预算编制太随意且不严密

所谓的部门预算, 是需要将单位各种性质的资金包括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经营收支等收支全部纳入其中, 预算不合理, 比如未根据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致使预算制定和工作开展不同步。另外, 部门在编制预算的时候, 动辄就是上百万的投资预算, 项目工程巨大, 这种大项目有很大的执行难度, 预算执行率较低。还有, 事业单位的预算部门和单位的财务部门缺乏相应的沟通, 导致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 并不以单位所拥有的财政状况为基本, 这样的财务预算是很难被成功执行的。总而言之, 由于各级各部门之间的了解不够、预算编制制度不规范的原因, 导致预算编制做不到自上而下。

(二) 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

综上所述, 没有好的预算制度, 就不会有出色的预算执行力。部门预算经批准后, 必须严格按预算执行, 非经法定程序批准, 不得随意变更和调整。但在实际执行中, 部分单位支出不按预算走, 随意支出, 缺乏约束。另一方面, 很多业务人员考核意识不强, 对考核的指标不是十分清楚, 预算执行的结果又不与执行人有直接的责任关系, 这就导致了预算的执行十分缓慢、部门间的协调不够、很多重要项目执行进度不理想等一系列的问题的存在。另外, 执行部门在进行前期工作时, 担心后期资金不够, 或者为了弥补公用经费不足问题, 尽量的节省开支, 或者对预算执行率意识不够, 项目进度缓慢, 在年终的时候, 仍有很多剩余的资本, 所以, 各个部门会在年末“突击花钱”, 实现所谓的财务预算。

(三) 决算编制批复不严谨

我们的很多主管部门在决算审核的时候, 并没有抓住审核的关键点, 只是将他们的关注度集中在一些纸面上的表格数据, 而对于预算单位如何操作、如何支出关注度极低, 这其实是非常不规范的, 很难更好的促进预算的编制与执行, 从而导致最终的决算和最初的预算不符。其次, 我国还未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决算制度, 年终的决算没有统一规范, 决算数据不具备权威性, 这样导致在预算执行时上面提到的种种问题, 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而且部门决算软件设置不够合理, 不能全面反映执行问题, 比如各种性质的事业单位问题, 其中突出是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也就是说, 现在事业单位部门存在:“重预算, 轻决算”、“重数字、轻分析”的现象。种种原因导致了决算工作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严重阻碍了预算与决算的良好衔接。

(四) 会计核算不严谨

中央财政部门为了进一步的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在不断的完善预算决算制度, 各个事业单位也对会计制度进行完善修改, 但是由于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预算单位执行的现状存在差异, 以及由于一些会计核算人员业务水平低, 理解的不够深刻细致, 相互之间又没有很好的业务交流, 没有建立起科学规范的账务账目审核机制等种种原因, 预算单位的会计资料不能直接准确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另外, 很多事业单位对于项目预算仅仅设立了基本的一级科目, 没有更加规范细致的二级科目, 导致有些业务人员在上交报表时, 随意性很强。这或许不能怪责在执行人员上, 但这确实对事业单位的审核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以上提到的这些, 使得事业部门的会计审核人员在审核的时候, 很难去有效准确的审核项目收入支出情况, 最终导致决算和预算有很大的差异。

二、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衔接脱节的对策

(一) 细化预算编制

要想更好的衔接预算与决算, 一定要有一个相对细致的预算编制。一方面, 财政部门要改革预算编制方法, 不断的完善预算编制。做到对预算经费的各个细节使用方面都有明显的制度规范, 比如说水利部门投资, 投到了哪些地方、投入多少, 又或者是一些科技研发的开支比例等等, 都应该有明确的规范。比如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加大政府采购执行力度。预算的编制完善了, 之后的执行工作才能更好的开展。另一方面, 要树立起规范的预算分配概念, 主管部门在预算立项之始, 就应当了解各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 对本部门预算进行统筹安排。此外, 预算要有预见性, 减少执行过程中的追加现象, 杜绝追加预算随意性, 对于那些有权追加的部门, 要严格控制追加费用。简而言之, 事业单位要进一步增加预算透明度, 充分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特别是对于三公经费这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一定要做的公开透明。

(二) 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

在完善预算编制的同时, 也要不断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首先, 要加大对于项目的社会绩效审计, 这样才能体现出项目的经济效应如何, 社会影响和贡献度怎么样, 从而不断的完善预算编制。其次, 应该尽量多的对事业单位部门进行集中的核算管理, 既方便核算, 也加强了部门的沟通。同时, 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金流向要细致记录, 做到账账有记录。要严令禁止不同预算之间经费的互相移用。另外, 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 要严格审核各个项目的经费数量、经费追加, 从源头上避免预算经费的流向不明。同时, 事业单位也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责效制度。工作人员的执行结果要与执行人员密切相关, 坚持杜绝一些工作人员懒散执行的现象。而一旦发现有奢侈浪费、擅自移用挪用现象的, 发现一件, 处理一件, 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再次发生。对于此, 事业单位可以公开执行行为, 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同时, 可以加大政府采购, 这些对于加强预算执行都有很好的作用。

(三) 完善决算批复制度

决算批复不能过多停留在预算报表中, 要加大对决算编制说明的关注, 更加注重说明的内容。同时, 决算批复应该与实际的预算执行相结合, 去不断完善决算软件, 使决算软件更多的关注于实际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对于追加的预算和额外的收入或支出, 要仔细批复, 了解清楚原由, 争取把事业部门的每一笔资金出入全都明了的审核在内。有几点批复内容需要格外注意, 一是财政拨款的收支, 包括事业部门年度内一般的预算收支;其次是年终预算结余, 包括国库支付部门的预算指标来源、使用、结余;最后是预算外资金的缴存等预算外的收支。

(四) 加强会计审核人员的专业培训

首先, 要组织培训财务人员的基础规范, 如果财务人员连基础规范都做不好, 就谈不上更专业的要求。会计科目设置等多方面, 这些内容都需要财务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和应用。其次, 各部门要长期持续的进行会计人员后续培训, 特别是国家有新政策、新规范出台, 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上去了, 决算工作也会规范、顺利的进行。另外, 各部门要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人员业务知识培训, 不断提高部门预算管理水平。

三、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衔接的总结

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事业单位财务的预算与决算, 很多事业单位的预算决算的衔接差距正在慢慢缩小。而国家也不断的出台了新规范, 新政策, 希望各单位的工作尽量的简单有效, 也确实取得了这样的成果。另一方面, 事业单位中, 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也在稳步的提升, 这对于预算决算的衔接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随着财政监管力度的又一步加强, 事业单位的预算与决算也进行的更加顺利。这样才能增强各事业单位的财务透明度, 使各事业单位负责任的做好他们的工作, 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科技水利技术等多方面的发展。

摘要:事业单位是指增进社会福利, 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的部门, 一般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 部分事业单位是有盈利成果的, 最主要的是对社会公益的关注, 比如教育投入、水利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在我国, 事业单位的预算与决算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 增加了事业单位工作的透明度, 改变财政预算编制不合理、财政资金支付不科学及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但就现状而言, 事业单位预算与部门决算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问题, 影响了财政公开质量和单位工作质量, 其起到的效果不如预期理想。而本文针对事业单位中预算决算的衔接脱节问题, 提出了细化预算编制、加强执行监督、完善决算批复等一些细致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预算决算,部门预算,衔接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春晓.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 2009 (20) .

[2]申永振.浅谈部门决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 2011 (08) .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幸福课堂下一篇:变电站的防雷与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