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门票定价(共7篇)
旅游景区门票定价 篇1
一、旅游景区的本质
(一) 旅游景区概念的界定
目前, 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来对景区的概念进行界定。Middleton (1988) 认为:景区是指可以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消遣, 并同时可以接受教育机会的地点, 景区具备长久性、指定性与经营管理专有性等特点。Walsh-Heron and Stevens (1990) 则认为:景区作为一种有特色活动的地点、场所或集中地, 应具有以下特点:以吸引游客为目的进行经营管理;通过管理旅游需求来满足游客消费心理;可以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机会和方式;按照游客需求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和设施。关于景区的概念国内学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姜若愚 (2003) 认为景区是供游客参观, 休憩, 逗留游玩并且在地理上有明确范围的场所, 由若干个景点组成。刘德鹏, 张晓萍 (2012) 认为旅游景区包含了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有确定范围的地域综合体, 它可以为游客提供有形或无形服务, 旅游景区能够吸引旅游者, 并且满足旅游者旅游体验。综合以上观点, 文章对旅游景区的界定是:景区是指以吸引游客为目的, 满足游客休闲娱乐心理的, 并且具备相应配套服务设施的特定区域范围的地域。
(二) 旅游景区的本质
景区是一个内涵丰富, 外延宽泛的复杂体系, 但是关于景区的本质, 彭德成 (2003) 将景区定义为准公共物品, 他认为旅游景区依托自然资源和国家文物, 被每个公民所拥有, 但是当时设立门票对所进入的游客进行管理时, 旅游景区便从公共物品转为准公共物品。魏兴睿 (2009) 认为景区具有非竞争性 (在限定的游客量下, 额外的游客并不增加额外成本) 和非排他性 (所有游客都可以享用景区资源) , 但是随着游客的增多, 景区又具有拥挤性的特点, 也将景区归为准公共物品。综合上述观点, 我们可以认为景区的本质是准公共物品。
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一) 我国旅游业景区的发展现状
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旅游行业的迅猛发展, 旅游相关的行业也快速发展。从表1可以看出, 无论是旅行社数、星级饭店数还是旅游收入, 都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势头。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到2020年, 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19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7%,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强国。
通过表2可以看出, 从2007年到2011年, 居民用在旅游上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根据国外旅游发展经验, 当人均GDP达到2000元时, 人们普遍产生旅游动机。此外, 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也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闲暇时间, 为人们出行旅游提供方便。
(二) 国内外景区门票现状对比
鉴于很多人拿国外的景区收费制度来质疑国内的做法, 现在将国内外部分景区收费情况进行对比。
日本的公园和自然景观基本都是免费对外开放的, 富士山没有门票, 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鹿儿岛县屋久岛也同样不收门票。法国卢浮宫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免费开放。被称为“免费城市”的英国, 其大英博物馆、摄政公园和海德公园等都免费开放。意大利的景点中只有博物馆和部分重要历史遗迹才会收取门票费用, 多数门票价格不会超过10欧元。我国台湾的大部分景点也都是免费开放的。
三、景区门票价格的需求弹性
以凤凰古城为例, 探讨景区门票价格的需求弹性。对于凤凰古城旅游业的发展, 有公开资料显示, 凤凰旅游开发10余年来, 游客接待量从2000年的57万人次上升到2011年的65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从不足百万元攀至44.31亿元。在收取门票后, 人数骤减。以下运用需求弹性来分析说明景区门票价格变动后对游客数量产生的影响。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在这里, 我们要研究的是景区价格上涨对游客人数的影响, 因此这里的商品指的就是景区的门票价格, 需求则指游客的人数。旅游景区产品的需求弹性可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 在这里研究的是弧弹性。需求弹性的原始公式为: 式中, P为旅游景区产品的价格 (本文主要指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 , Q为游客人数。
根据凤凰古城收费前后游客需求量的变化, 可以计算出该景区门票的需求弹性。旅游景区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则是指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与价格的相对变动之比。旅游景区产品的线性需求函数可写为:Qd=a-b P。根据统计数据, 凤凰古城收取门票前后, 游客数量下降60%左右;三天内, 门票数由原来的8000张下降到现在的200张。门票由原来的0元变成现在的148元, 以4月10号到13号为例, 游客人数由原来的8000人到现在的200人, 人数大幅下降。根据现有数据计算凤凰古城门票的价格弹性。需求函数为Qd=8000-53p, 由此可见, 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动比较敏感。在古城采取降价措施后, 从4月10~17日, 8天凤凰县共接待游客190076人次, 旅游收入13893.02万元, 同比分别增长23.57%、20.87%。计算此时的需求弹性, 根据公式 得出ed=1.13>1, 可知,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 需求量的变动率仍然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仍是需求富有弹性。由此可推断出, 在需求弹性比较大的情况下, 凤凰古城收取门票这一做法在现阶段是不可取的, 由于收取门票这一做法, 价格的变动使需求受到很大影响, 导致景区内游客大量减少。
四、景区门票定价依据
(一) 景区资源的垄断和稀缺性因素
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总是分布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之中, 以其罕见的风景和浓厚的历史底蕴吸引游客, 具有人工难以模仿的特色, 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游客对自然资源的喜爱和向往使得游客对这些有自己的消费偏好。因此, 在景区门票定价时可以考虑该景区独特的自然资源, 景区资源的“独特性”和“稀缺性”决定了该景区在制定价格时享有同类景区的主动地位, 可以比其他景区的价格略高一些, 不会对游客数量造成太大影响。
(二) 旅游景区的效用因素
景区带给游客的效用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游客对景区的需求。带来的效用大, 游客就愿意为此付出更高的价格, 反之就低。因此对不同景区的目标市场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不同类型的景区对游客的吸引是不相同的, 有的游客喜欢优美的自然风光, 有的游客喜欢购物圣地, 还有的游客喜欢度假胜地, 这些类型的景区对游客呈现的效用也是不相同的。游客进入景区追求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放松, 更是追求文化底蕴的提升和精神上的享受, 这就是景区给游客带来的价值, 这种价值不能简单来衡量。游客会对每一个景区形成自己的理解价值, 如果景区门票价格超过游客所制定的理解价值, 会遏制需求, 相反会刺激需求。此外, 景区门票作为需求弹性较大的产品, 人们收入的提高, 也会促进对旅游的需求。因此, 在确定景区的价格时, 要充分考虑景区的效用因素, 分析不同阶层的游客心理, 制定合理的价格。
(三) 旅游景区的竞争因素
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 地方政府为促进税收, 会努力开发新的旅游资源, 增加旅游景区。在这种情况下, 随着竞争者的大量涌入, 使得旅游景区的可替代性变大。旅游景区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在制定旅游景区价格时, 可以在短期内提高价格, 加快投入成本的收回周期, 或者降低价格, 通过增加游客的数量来获得竞争优势。也可以通过开发新奇的旅游资源, 改善景区内的旅游服务设施, 提高核心竞争力。旅游景区也被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 这种分类方式一方面彰显旅游景区的稀缺程度,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景区内配套服务设施的好坏, 这些都是景区价格的形成基础。同时, 旅游景区作为一项综合旅游产品, 其景区内部配套服务设施的水平, 景点是否有特色, 从业人员的工作态度是否令人满意以及卫生状况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等都是决定景区价格的重要因素。
五、结论
景区门票的制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门票不应该是景区收入的主要来源, 所以在协调好各方利益时要切记定价时不可“漫天要价”。本文在对中外旅游景区门票进行对比的基础上, 运用需求弹性来说明在什么情况下, 景区门票费用的制定是可取的, 然后分析说明景区门票制定的依据, 主要包括:综合考虑景区资源的垄断和稀缺性、旅游景区的效用以及旅游景区的竞争性等方面的内容。旅游景区门票的定价策略关系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系到旅游资源的保护, 因此, 对景区的门票制定策略进行研究, 具有深远的意义。
收藏旅游门票的老人 篇2
老陈是个酷爱旅游的人,在退休前他就游览过全国许多地区,当时他有意无意地就保留了一些门票。后来通过书籍和报刊,慢慢地对门票收藏有一些了解,觉得门票收藏不仅增长知识,还是相对廉价的一种收藏,考虑到晚年生活要老有所乐,他就决定退休后要收集门票。
退休后,为了收集门票,他更是一有机会就要外出旅游。他一般都选择没去过、也没有那个景区门票的地方作为目的地。每次去,搜罗门票就是他的一大任务。有时候由于有老人证可以免门票,他就向其他游客要,或者从地上捡其他游客丢掉的门票。
有一次他参加旅行团去浙江临海参观江南长城。跟团旅游,门票一般都没发到游客手上。凑巧他看到一个店铺里有门票,他就向老板要,谁知老板不给。“我就向他买了两瓶矿泉水,老板就把票给我了。”老陈乐呵呵地说道,一脸幸福的样子。
“台湾的门票我只有一张,是台北故宫的门票。那是朋友去台湾旅游带回来给我的。”老陈表示现在最想去的地方是宝岛台湾,希望能早日成行。
自从爱上门票收藏后,老陈就与全国各地的许多券友结下深厚友谊,平日里常常与这些券友鸿雁传书。与这些券友交流,一方面是交流收藏心得体会,一方面是互通有无、交换门票。
老陈说他收藏的门票中有一种比较难得的门票就是券友赠送给他的。那是一张2002年在重庆举行的首届西部门券展的参观券,那张参观券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形状是重庆地图的轮廓,老陈说:“这种以行政区划轮廓为形状的门票很少见,而且当时发行的也不多。”
为了便于同各地券友交流,他还加入吉林、南京、北京等多个地区的集券协会,订阅了十几种门票收藏报刊。“收藏报刊上面有卖一些门票,我买的最贵的花了三十几块。”老陈说这也是门票的一个来源。
除了这些“搜捕”门票的方式,老陈说:“女儿女婿、还有他们的同事朋友,我的同事朋友,外出旅游也都会把门票带给我。”
门票组成专题“博物馆”
搞门票收藏的人,一般都会把具备某一特性的门票编成一个专题,老陈也不例外。老陈说每编制一个专题,要先确定专题的主题思路,然后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梳理出专题的主干、枝干结构,最后按着结构去将门票整理成册,附以文字介绍。“每做一个专题,总是能学到好多以前不懂的知识。”老陈说,“填补我知识空白最多的是《中国特色宗教》那个专题。”
记者好奇地打开了《中国特色宗教》,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精美的宗教景区门票,简直进入到一个宗教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的门票、山西芮县饮乐宫的门票、泉州开元寺的门票、西藏布达拉宫的门票……400多张各个地区、各个教派、各种寺庙、各种图案的旅游门票组成了一座宗教博物馆。
老陈说这个专题他从2007年开始做,将近一年时间才完成。为了做这本专题,他首先阅读了《细说中国佛教》等19本介绍宗教的书籍,结合自己拥有的旅游门票,理出基本思路,将专题分成四个篇章:佛教、道教、基督教、民间神祗。
那接下来要怎么细分?老陈告诉记者,每个宗教其实还有很多派系,比如佛教,汉族有81个派系,云南有1个派系……每个派系的寺庙都有自己一定的特色,还能按建筑特色、文化特性、壁画、雕塑等类别继续细分。
老陈将自己细分的结构详细记录下来,随后再将各种庙宇的门票按自己分好的结构黏贴在纸板上,附上简单的文字说明。
“山西芮县的饮乐宫是吕洞宾的祖庭,里面的壁画是道教最有名的,壁画画出了吕洞宾一生的故事……佛教是从印度传到中国的,但中国的佛教壁画比印度的好看,你看敦煌的壁画简直栩栩如生……”老陈说这些他以前都不懂,做完这专题填补了很大一块知识空白。
旅游景区门票定价 篇3
(一) 价格总体偏高
我国旅游景区门票的定价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状相比, 成整体偏高的水平。自从2000年国家将一些景区门票价格制定的权利下放给了地方之后, 以四川九寨沟、北京故宫等著名景点为代表的一些旅游热点的门票价格持续走高, 2005年涨价的幅度高的惊人, 因此2005年被称为了我国景区门票的涨价年。以故宫为例子, 之前淡季的价格是每张门票四十元, 涨价之后变成了八十元每张, 而旺季的价格由每张门票六十元涨到了每张要一百元;安徽黄山的门票价格更是让很多游客望而却步, 到2010年, 黄山的门票已经是每张两百三十元了, 甚至占到了城镇居民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的14%, 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 这样高的门票占了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的近一半。由此可见我国的景区门票价格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明显偏高, 而跟其它国家的门票价格占居民月平均收入的比例相比较, 也是处于普遍偏高的位置。有数据调查显示, 比利时的景区门票价格和居民平均月收入的平均比值为0.33%, 法国是0.4%, 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均小于1%。
(二) 门票持续上涨
被称为是景区门票“涨价年”的2005年, 将我国旅游景区门票的价格推向了高峰, 这轮涨价风暴是由北京故宫等六处旅游热点掀起的, 致使四川黄龙、九寨沟, 湖南张家界, 安徽黄山, 厦门鼓浪屿, 嵩山少林寺等若干景区相继涨价。2007年, 迫于社会舆论的压力, 以及国民对于景区门票价格涨价的不满, 发改委出台了规定我国景区必须满三年或以上才可以进行调价的禁令通知。但是却没有遏制涨价的风潮, 到了2010年禁令已经满了三年, 各个景区又火速的掀起了涨价浪潮, 其中武汉的黄鹤楼更是将涨幅提到了60%, 将门票从原来的五十元每张增至了八十元每张。
(三) 景区过分依赖门票收入
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中存在着景区过分依赖门票收入的问题, 许多景区将门票的收入当成整个景区经济的总来源。这是因为我国财政对旅游景区的拨款不能进行景区正常的运行和维护, 景区需要别的经济来源支持景区正常的运营, 而提高景区的门票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门票这棵“摇钱树”也成了景区的“救命稻草”, 因此很多景区都堂而皇之的将提高景区门票价格作为对景区发展和维护的有效途径。
二、用博弈的视角分析景区价格盲目上涨的危害
笔者认为景区价格上涨的博弈存在于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存在于各个景区之间的价格博弈;另一部分是存在于景区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这种博弈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景区利益的最大化, 但是景区门票价格上涨不一定就会达到这样的目的。景区门票调价一定是要在一些假设条件成立的基础上进行的, 即游客数量不会因为价格上涨而减少, 相反还会在一定条件下增加;门票的上涨空间要符合一定的限度等。但是这样的一些假设在现实的条件中很难达到满足, 这就需要景区通过完善自身的旅游设施以及服务质量, 才有可能吸引游客, 但是如果游客觉得门票价格与旅游质量严重不符合, 又有对手通过各种手段来争夺游客, 门票涨价对于景区来说带来的只有风险而没有收益;另一方面, 对于价格上涨的幅度景区也很难把握好, 这是因为景区不可能准确的把握每位游客的喜好特性以及旅游需求, 景区也就不能确定涨价的底线了, 如果景区没有进行合理的调价, 而只是一味盲目的追求利益或者是与对手博弈, 就会适得其反, 自毁形象、失去游客, 也就不能实现增加景区经济收入的目的。
三、以博弈视角探讨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策略
(一) 博弈视角下景区门票定价应遵循的原则
1、景区门票定制要兼顾三效合一
景区门票的定制要兼顾生态效益、公共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这三点缺一不可。首先, 具有准公益性和公益性的景区是国家的公共产品, 具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 具有公共效益和生态效益, 所以景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兼顾其生态效益和公共效益。一方面, 旅游景区的门票定制的过高会导致很多的公众迫于价格压力不能进入景区, 不能享受其应该享受的社会福利, 这样就降低了旅游景区的公共效益;另一方面, 景区门票如果定制的过低, 会导致过量的游客进入景区, 加大了景区的生态压力, 影响景区的生态效益。由此可见, 景区门票的定制要结合居民消费能力、景区生态环境和经济承受能力, 实现三效合一的门票定制机制。
2、景区门票定制要兼顾相关者的利益
景区门票定价要在纳什均衡的前提下达到各个局中人的最优化, 在纳什均衡指导下兼顾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反映, 制定合理的景区门票价格一方面可以满足国家对旅游拉动经济的倡导, 另一方面能得到公众的满意、而且使各个利益相关者达到最优化的目的。制定合理的门票价格不但能够带动旅游接待以及旅游交通等一些相关部门的经济增长, 而且可以让游客对景区达到满意, 最终达到景区经济的长效发展。
(二) 博弈视角下景区制定门票价格的措施
1、改变景区将门票收入作为景区主体收入的现象
我们把将景区门票收入作为景区主体收入的模式称为“门票经济”, 这个概念的来源是景区门票不断增长的实事, 致使旅游经济内涵在实际的景区经营过程中被简化成了景区门票收入。门票经济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许多旅游景区的资金压力, 对于景区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维护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 单纯的依靠门票收入来促进景区向前发展的经济模式致使有些景区旅游企业以及政府管理机构产生了极其严重的依赖性, 这也是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持续上涨的重要原因, 门票经济严重的损害了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
门票收入对于关联度极高的旅游产业来说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旅游产业包括了吃住行以及购物、娱乐和游玩等六大要素, 不应该让门票收入变成景点收入的最主要部分, 而应该在其它的旅游产业部分做文章。例如杭州西湖, 在将门票取消之后不但没有减少收入, 反而将当地的餐饮、娱乐、住宿等方面带动了起来, 带来了比门票收益多出很多倍的巨大收益, 而杭州整体的旅游收入也有明显的增加。从杭州西湖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淡化景区的门票经济不仅不会减少景区的经济收入, 还可以带动当地其它的旅游项目的整体发展, 增加旅游经济总收益, 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2、完善门票价格听证会
我国的景区门票持续上涨, 在每次涨价之前景区应举行听证会。合理的听证会能表达出消费者最真实的心声, 也能够代表相关学者和政府的意见和建议, 但是“形式大于内容”是现在景区门票价格听证会的最大的特点。
完善门票价格听证会, 首先, 要将参加听证会的代表结构进行明确。明确的规定每个群体参加听证会的合理比例, 做到与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 让听证会可以体现民主性和公平性, 确保听证会的决策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同。其次, 要公开的接受社会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必须要参与景区门票的价格审核, 这样新闻媒体可以第一时间向社会大众进行听证会内容和结果的传达。另外还应该利用网络等媒介, 对听证会进行现场直播、在线询问、在线解疑等内容, 让公众及时的了解最新的信息, 为社会公众建立一个公开的透明的信息交流渠道。
3、建立健全的监管制度
我国针对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法律法规目前还不是很完善, 这要求政府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对景区门票价格制定的监管力度, 以及景区门票价格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让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监管工作有法可依, 对那些违反规定私自调价的景区做严厉的惩罚, 以儆效尤。
四、总结
我国现在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问题严重, 主要是价格偏高以及调价趋势只增不降, 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 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博弈的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得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要想真正将我国旅游景区门票的问题解决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建先博弈论视角下的公平理论探微[J].领导科学, 2010, 11
[2]郑向敏基于博弈论的旅游购物陷阱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2010, 10
[3]梁远军.对铜山县徐庄镇生态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和结构的调[J].徐州农业, 2009, 7
[4]丁加栋, 田喜洲.我国风景名胜区门票定价模式浅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5
涨声一片的景区门票 篇4
风景越来越看不起了
景区门票再次扎堆涨价
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景区门票价格一路看涨,为此,国家发改委于2005年和2007年分别下发文件,明确了“举行涨价听证会”的原则和“景区票价3年内不得涨价”的要求。
不过,也正是因为2007年的这份文件,才形成了旅游景区“3年解禁期一过就涨价”的现象。2006年涨价潮时隔3年之后,包括天柱山景区、大足石刻景区、八仙山景区在内的多个旅游景点就于2009年上调了从旅游淡季到旺季的票价,涨幅在20%至100%不等。而贵州赤水等五大景区的集体调价申请中,最高涨幅更是达到了183%。
2012年,不少旅游景区又进入了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票价3年一调整的第二个“3年解禁期”。
据媒体统计,在今年清明节之后的数个月内,全国共有超过20多个知名景区的门票涨价,涨幅从20%到100%不等。还有的景区明里不涨价,却通过剥离门票中的交通费或提高索道费等变相涨价。
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从今年4月开始,门票由100元涨至160元,涨幅高达60%。
今年4月28日下午,扬州市物价局就“瘦西湖景区门票涨价”举行了听证会。最终,听证会参与人“一致同意”,门票基价从60元调整到120元。
江西井冈山景区通过江西物价局核准,从今年5月8日起,该景区门票将由130元提高到160元。
据西藏自治区旅游局信息,今年6月1日起,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等在内的西藏四大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将上调。其中,布达拉宫景区旺季门票涨至200元,翻了一番。
国内门票普遍高于国外
近来,一则中外景区门票对比的帖子广为流传。内容主要是,与国外相比,中国景区的门票普遍偏贵。比如日本富士山免费,韩国汉拿山免费,俄罗斯克里姆林宫150卢布(约合人民币31.5元),法国卢浮宫8.5欧元(约合人民币70.6元)。
为了求证传言,有记者选择了部分中外知名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就门票价格进行专门比对。
美国的梅萨维德印第安遗址,旺季15美元,淡季10美元,分别约合人民币94.5元和63元。相对于该国居民月均三、四千美元的收入来说并不算高。韩国的华松古堡门票为1000韩元,约合人民币5.5元,相当于韩国街头3杯普通饮料的价格。奥地利的美泉宫和皇家花园,根据选择游览项目,通票价格从14.9欧元至36欧元不等,约合人民币124元到299元。最高价格约占该国人均月收入的1.2%。
比对还发现,大部分国家景区的门票价格占人均月收入的比例为1%左右,而国内则大大高于这一比例。
有数据显示,2009年,在全国收入名列前茅的北京,市民平均月收入约为4037元(含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保,实际到手约3500元左右),按此推算,著名的黄山景区门票为300元,约占人均月收入的11%多。有记者从陕西省统计局了解到,2011年陕西省人均年收入18245元,月收入1520元。以华山为例,旺季180元的门票价格已超过了陕西省人均月收入的10%。
景区门票价格占人均月收入比例落差如此之大,说明我国景区门票价格已经普遍高于国外同类景点,而且仍是一涨再涨,难怪公众感叹“游不起”。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系教授楼嘉军认为,我国的一些门票价格确实偏贵,比如同样是自然遗产,同样是游玩7天,美国黄石公园的价格和张家界比,张家界门票为人民币298元,是黄石公园门票的4倍。
消费者感觉游不起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2011年国庆节,在江苏宜兴打工的李学明放了4天假,每天吃了睡、睡了吃,无聊死了。也想出去玩玩,但附近景区门票动不动五六十元、甚至上百元,太贵了!
这个国庆长假,李学明除了第一天和工友逛街之外,其余都在打牌消磨时间。而一项调查显示,睡觉、打扑克、上网占了农民工90%以上的业余时间。
感到门票贵的岂止是李学明一族?
一名游客说:“一家三口出游,一张景区通票动辄一两百元,相当于大多数人几天的工资,再加上餐饮、交通的支出,还真不是想玩就能玩的。”
“国内景区门票实在是太贵了。”另一名游客表示,“去年暑假,我们4个人去了趟张家界,路上住宿和吃饭的费用,也就2500元左右,可景区门票、索道等费用,竟花了2000多元,5000元的旅游预算,单单看个景区就被吞掉了一半。”
在2010年7月11日召开的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国共论坛)上,连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都批评“部分大陆景点门票价格偏高”。蒋孝严的批评是在比较中得出的中肯结论,再一次印证了国人的感受。
与大陆对照,台湾的景区运营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子。在台湾,寺庙和许多自然景观基本不收费,他们认为:“这都是老祖先留下来的,不应该收费。”台湾的所有寺庙都免费。日月潭、阿里山等名胜,或不收费,或收费很低。游日月潭,游客不坐船不收费;游阿里山,只收相当于人民币20元的清洁费;台北故宫博物馆,收费约合人民币38元;台北海洋动物馆,收费约合人民币20元。但是台湾员工人均月薪约合人民币10500元。是大陆的3倍多,所以其门票支出与收入之比可谓微乎其微。而且台湾景区门票对儿童、学生、残障者、老年人及团队的优惠幅度也很大。这充分体现了台湾岛内旅游大众化、平民化的状态,在台湾,民众旅游十分普遍。据统计,2010年台湾岛内民众旅游12390万人次,人均6.08次,占全岛总人口的93.9%。
美国的景点门票价格和民众收益之比同样非常合理。在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大峡谷国家公园等“世界遗产”级别的景点,门票更多的时候是按车收费,而不是按人收费。一辆车破费10美元到25美元,一个家庭三四个人,买一张票就可以在7天内自由出进景区。以其中最有名的黄石公园为例,该公园1872年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主持开辟的国家公园,它的门票价格,1916年时定为10美元一辆车,这个价格直至1996年才被改写。如今,黄石公园的票价涨到了25美元一辆车,但可以同时游览相近的大提顿国家公园。如果步行进入公园,门票是每人12美元,16岁以下免费。记者算了一笔账,美国家庭平均年收益大约是5万美元,黄石公园的门票价格大约只是他们月工资的二百分之一,即使一个在美国超市打零工的大学生,也可以用两个小时的工资,和三五个同伴,到黄石公园和大提顿公园玩上7天。美国的国家公园还出售定价为80美元的年票,如果爱旅游的人,可以用它游遍300多个国家公园和纪念公园。
nlc202309031817
“逃票攻略”应运而生
随着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步入“百元时代”,让不少普通群众对部分景区望而却步,“逃票攻略”应运而生。
网上流传的泰山“逃票攻略”曾经引起了泰山管理部门的关注。该攻略共记载了六条逃票路线,泰山管理人员指出,这几条路线危险性较高,山路难走,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通过百度搜索“逃票攻略”,出现相关条目超过1万条。海量信息中,从三山五岳等大好河山,到苏杭这些“人间天堂”,再到四川、云南这些旅游大省,各种景区的详细逃票路线、方法,在网上都能找到。
一名大学生网民表示,逃票当然不对,而且涉险更没必要,“但门票太贵也是事实,比如我们大学生,要是想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却怎么承担得了动辄百元、几百元的门票?”
景区资源岂能占山为王
一个人均收入并不高的国家,竟然拥有全球最贵的景点门票,为何?作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地方政府的“门票经济”观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说:“中国地方财政并不会给予景区强大的财政补贴,甚至还要通过外界所说的‘门票经济’来补贴当地的财政。”
在一些地方政府眼中,一切都只具有经济意义、GDP意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也不例外。地方政府倒是愿意投资于文化,但政府也说得十分明白、坦率:“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或者“经济唱戏”。政府投资文化的唯一目的是GDP。那么反过来,地方政府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榨取文化的经济效用。正是具有这种GDP崇拜症的政府官员制造出了古往今来独一份的门票经济,并抓住一切机会提高门票价格,以实现文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只要地方政府可以随心所欲地把公共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圈占起来,只要地方政府以GDP为中心,那么,门票经济就会大行其道。
从定价机制看,我国旅游景区的门票定价权多掌控在地方政府手中,而景区收益往往也与地方财政收入相关联。某些地区,景区收入甚至成了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市公司成门票涨价推手
旅游行业上市公司近期发布的年报显示,在旅游景区天价门票的背后,掌控部分经营权的上市公司坐拥超过70%的主营业务毛利率,部分公众旅游资源已沦为一些上市公司的赚钱工具。
作为经营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内三条索道和一家酒店的上市公司,丽江旅游称已于去年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索道客运票价涨价申请。然而,丽江旅游2011年年报显示,去年该公司盈利1.17亿元,较上年剧增158.81%。其中丽江旅游2011年索道运输业务毛利率高达83.98%。
与丽江旅游类似,ST张家界和峨眉山A两家上市公司,也依靠超高的毛利率实现了大幅盈利。其中,ST张家界旅游服务业和旅游客运业的毛利率分别达到71%和70.52%,而峨眉山A仅客运索道收入就达到2.4亿元,毛利率高达80.42%。
在上市公司高利润率的背后,是游客为各类天价票在埋单。ST张家界年内公告的信息显示,目前武陵源核心景区基本票价达到每人245元(其中环保车65元)、周票每人298元(其中环保车80元)。
各项支出都向门票“伸手”
据了解,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高、运营成本上升、旅游产品单一是国内景区门票不断攀升的又一原因。
“九寨沟门票收费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是控制游客数量,第二是补充景区各项经费支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章小平说:“景区的事业性支出、建设资金支出、日常资源保护的经费,都要向门票‘伸手’。”
其中最主要的支出是生态保护。比如,架设了60余公里的木质人行栈道;修建了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污水池以罐装形式运至沟外污水处理站处理;建设免水冲环保型厕所、环境保护站以及景区智能系统等设施。
另外,九寨沟管理局2002年起关闭了景区内所有家庭旅社,每年要拨款800万元作为景区居民的基本生活补助费,同时安排了600多名沟内居民从事环境保护和经管服务工作,这些支出都得靠门票和车票来补贴。近年,景区工作人员工资上涨,也是运营成本上升的一个因素。
景点重复收费形形色色
景区门票价格高的原因还在于,除了有“硬性门票”,还有“软性门票”;除了“大门票”,还有“小门票”,这些有的可供选择,但有的无法选择。
“软硬”相加,江西省内景点门票最贵已达到300元。三清山门票原价150元,涨价到180元后,另外还要包括“可选择”的120元缆车费用,也就是说,游览一个三清山,总门票花费为300元。
除此之外,井冈山、庐山等位列价格榜第二梯队。井冈山门票原价156元,清明小长假涨价后,现为190元,再加上70元观光车,一共260元。同样价格的还有庐山,庐山大门票价180元,加上观光车80元,也是260元。
四川著名的九寨黄龙,九寨沟门票220元,黄龙门票200元,还有景区内的各项消费,如观光车90元,以及黄龙索道上下行共120元,加起来就要500多元。
杭州的灵隐寺号称“江南第一名刹”,要看它的真面目,得先花35元买飞来峰的票,因为飞来峰在外面,必须经过,不买不行。灵隐寺的门票是30元,加起来65元。不仅国内游客嫌票价太贵,就连一名俄罗斯游客也抱怨说:“在我们俄罗斯,像灵隐寺这样的宗教寺庙大部分是不收费的。”
形形色色的重复收费,无形中使旅游者的出行成本大幅提高。
公款旅游成门票价格隐形推手
官员公款旅游时,因自己不掏腰包,门票多高他们都不在乎。全国每年用于公款旅游的费用约3000亿元,只要其中的一半花销在国内,各景点就吃肥了,即使全国绝大多数人因买不起门票而远离景点,也挡不住景点门票价格高涨,因为有公款支撑着,你老百姓那几个钱,就是大年五更打个兔子——有你过年,没你也过年。
景区高门票的负面效应
在景区门票涨价的背后,还应该看到新一轮涨价潮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
损害了大众的旅游权益
对于大多过百的景区门票,一些网民表示,许多景区成了“看不起的风景”,景区门票价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如果超出了多数民众的承受能力,明显会损伤民众的旅游积极性,损害大众旅游权益。
nlc202309031817
台北市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研究发展委员会召集人李谦宏认为,景区费用太高,其实是限制了一般老百姓参观的权利。
李谦宏感叹,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自然景区高达300元的门票,的确是太贵了。“换算成新台币,就是接近1500元了。”他认为,这样高的收费,等于是在变相惩罚游客。对旅游业来说,可以保护环境,控制人数,但是也不必抬高票价,“用价格控制只会让人认为,穷人没有资格旅游。”
有碍旅游业正常发展
景区门票“涨”势过猛,不仅加重了游客的负担,而且有碍于旅游业的正常发展。
由于门票太贵,旅游费用大大增加,已超出许多人的承受能力,导致旅行社所赚的利润太低,但为了争夺客源,甚至出现零团费现象。这样,旅行社、导游为了多赚钱,只好走旁门左道,将游客带到各个购物点,靠从购物点拿提成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这对于整个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很不利。
门票经济扭曲的是文化
地方政府投入文化建设的首要考虑是门票收入,为此,它在资金的分配上会畸轻畸重。比如,陕西蓝田县,曾在儒家文化和中国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吕氏兄弟之遗迹竟无人问津,被各个部门逐一毁灭;而蔡文姬却因为一部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戏剧而被地方政府奉为摇钱树,隆重建造了纪念设施。也正是门票经济推动地方政府热衷于建造像西门庆之类人物的纪念设施。可以说,在当代中国的门票经济中,文化在繁荣,也在毁灭。
发展旅游切莫太过短视
让景区风景回归国民
有媒体评论指出:“国内旅游经济应该与台湾接轨,将属于全民所有的自然风景、人文遗迹逐步回归公益,取消寺庙门票,降低景区门票价格,以满足公众的消费需求。”
开发后的景点虽然也是商品,但绝对与一般工业品有巨大的区别,因为景点本身不是谁发明的,山水等资源型景点还属于自然遗产,其产权属于祖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全体人员,理应作为半公益的事业来经营,不能谁占山了谁就为王,想怎么收钱就怎么收钱。即使人造的故宫,也是祖辈血汗的结晶,怎么就能让一个地方给垄断了呢?而最岂有此理的,还是那些博物馆,它的展品是国家收藏或民间捐赠的,其用于建造房产及管理的费用都来自于纳税人,本来就应是让公众免费参观,并通过参观提高文化素养。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硬是将它作为一个企业去盈利。这种门票即使收费再低,也是不应该的。
有网民认为,自然风景也好,名胜古迹也好,它们都是大自然或祖先留给中国人的,每个先辈的后代都有权去享受它们。
国家要加强景区管理
一是对公益性旅游景区进行财政补贴。
在一些旅游大国,国家级公园和公共博物馆的门票价格政策,均由中央主管部门及其下属的公共机构统一制定,并有立法保证,不可随意调高票价。数据显示,这些旅游大国景点门票收入在其运营费用中占比不大,景点运营主要依靠政府补贴。
从2007年开始,韩国所有国立公园免费开放,景区因此减少的门票收入由政府财政补贴。以2006年为例,20处国立公园全年所需维护经费约为1360亿韩元(约合7.56亿元人民币),其中由国库支出的预算为883亿韩元(约合4.9亿元人民币),门票收入仅占全部预算的22%。
西方国家对社会公益性的景点景区,均由政府出钱来维护景点的运转,景点的费用支出是列入政府预算的。因此,这些景点景区有条件对游客低门票甚至免费开放。特别是美国国家公园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方法,颇具“美国特色”。
法国37家国家公共博物馆2009年运营费用为7.6亿欧元,国家直接补贴3.13亿欧元,占42%;国家还承担了工作人员工资9300万欧元,占12%;博物馆门票和出租场地等收入为1.78亿欧元,占23%。
我国要打破景区门票涨价怪圈,除了对旅游产业进行结构性调整外,政府也要对公益性质旅游景区的开发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以减轻景区的成本压力。
二是对景区门票实行价格分类管理。
当然,“一刀切”地将所有景区都视作公益型景区不可能,也不实际。
有媒体评论认为,可以把景区做个划分,一类是公益型景区,一类是市场型景区。公益型景区主要是历史景点和自然景点,这都是老祖宗和大自然留下的,属国民共有,投入完全由政府负担,其他资本不能进入,门票应该全免或超低价。至于欢乐谷、海洋世界这样的游乐场所,就是市场型景区,可完全由社会资本投资,票价根据市场制定即可。
国旅总社国内旅游部副总经理孙立群认为,景区按类别划分后,对于国家资源类的公共景区景点应该统一定价。例如,故宫、黄山等5A级景区,有关部门最好出台相应的规定,统一收费标准。这样对游客而言比较公平。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景区收费行为。
对于景区门票涨价热,有关部门不能视而不见,或只是阶段性地监管,应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景区收费行为,尤其对于不正当收费应及时制止和查处,以保障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利益。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宋颂兴认为,要监督门票收入的使用去处,甚至由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审计,“说成本高,到底高在哪儿?说维护,到底是维护哪些方面?”对于部分景区不顾禁令,门票价格相互攀比、过快上涨及越权定价、擅自涨价等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
四是景区应从单一的门票收入转向综合性收入。
原中国旅游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王兴斌说,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特征,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极为明显。旅游业带动的都是终端消费,餐饮、住宿、交通、娱乐、购物等一系列产业都会被拉动。
所以,目前景区的门票机制要转型,应从单一的门票收入转向综合性收入。
有网民提出,景区门票利润只是旅游产业中的一部分,游客到一地方观光游览,不只是买个门票,看完就走,而更多的是附加的开支,要吃、要住、要购物,此种隐性开销远比门票支出大。门票只是个窗口,票价低,吸引游客量就大,拉动效应也就大,附加的收入可能会超过门票收入的数倍,比如:杭州西湖免费开放后,每年间接效益数百亿元。用提高门票来创收,在某种程度来说是急功近利,因小失大,让游客望而生畏,即使门票提高能带来短期效益,而从长远看,相关产业收入将降低,反而得不偿失。
网民“孙伟业”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这个“道”,恰恰是绝大部分景区最缺乏的。随着游客在门票上的花费越来越多,矛盾愈加突出,乃至门票成了游客出游的拦路虎。靠门票就能高枕无忧的好日子还能持续多久?对于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正如业内人士所说,只有改变依靠卖门票和涨价的经济模式,才能有利于降低旅游门槛、提高出游意愿,促进大众化旅游发展。
哈尔滨理工大学旅游系教授、黑龙江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张德成一直致力于旅游产业规划发展研究。他认为,旅游产业关联度大,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都可以拉动收入和就业的增长,需要全面开发,均衡发展。不能单纯地依靠门票收入,磨刀霍霍,来一个宰一个。
张德成还认为,“要搞活,就涨价”,这种方式从长远看是“慢性自杀”。只有通过发展和旅游密切相关的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周边服务产业,增强软实力,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才能让游客感到物有所值,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五是景区门票必须与国民收入综合起来考虑。
景区票价涨到眼下这个地步,已经不是遏止过快上涨的问题,而应该正本清源,刮骨疗伤,让票价与我们的GDP对应起来,与CPI契合起来,更要与我们的幸福感、尊严感对等起来。
中国旅游研究院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马晓龙说:“必须反对不顾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和可接受程度,以经济利益为目标,无限制提高门票价格的倾向。”
有网民表示,景区涨价并非不可,那得看是否物有所值,如果增加了新的项目,有新的特色,成本增加,适当地涨一点也可以理解,但是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把涨放在首位,为涨而涨,应该与公众的承受能力相对应。
(责编:盛山)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思考 篇5
(一) 价格普遍偏高
20世纪80年代之前, 我国旅游景区实行低门票价格政策, 并采取价格双轨制, 这使得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普遍较低。自从2000年国家将一些景区的门票价格制定权利下放给了地方之后, 国内一些著名景点如北京故宫、安徽黄山等国内著名景点门票价格普遍高于国内其他景点。到2010年, 黄山的门票已经是每张230元了, 几乎占到了城镇居民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的14%, 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 这样高价格的门票占了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的近一半。由此可见, 我国的景区门票价格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 明显偏高。
(二) 价格持续上涨
近些年来, 国内旅游景点门票的价格一路走高, 例如黄山景点门票的价格从1980年的区区0.5元增长至2002年旺季的135元, 再到2010年的230元, 除去物价上涨的一部分原因, 其增长速度也令人咋舌!且国内其他景点甚至是不太著名的景点门票价格的增长也是如此。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我国各地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跟风现象严重, 如《中国旅游报》曾刊文《景区涨价爆发多米诺效应》中提到一些景点如黄山、蓬莱阁、刘公岛、九华山等价格接连调整, 形成多米诺效应。甚至一大部分小景点也借助此机会跟着盲目涨价, 由此造成我国景区价格偏高。
二、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原因
(一) 景区的管理体制混乱
政出多门、体制不顺是旅游景区门票上涨的根本原因。目前, 我国旅游业普遍存在景区管理体制混乱, 管理机构臃肿等现象。例如, 文物单位归国家文物局管, 国家风景名胜区归建设部管, 国家地质公园归国土资源部管。国家森林公园归口林业局管, 国家自然保护区分属环保总局、农业部、林业局、海洋局、地矿局、水利部。以张家界武陵源为例, 它头上的桂冠有归属建设部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归属国土资源部的国家地质公园, 归属林业局的国家森林公园和归属国家旅游局的5A级旅游景区。这种混乱的管理体制最终将导致门票的定价权限不明确, 各部门只为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全局的利益, 同时也孕育了景区门票涨价的土壤。解决我国景区门票问题的关键要从解决管理体制问题出发, 不动其根本, 很难彻底改变我国景区门票价格的现状。
(二) 景区收益过分依赖门票
目前我国的旅游景区中存在着景区收益过分依赖门票收入的问题, 许多景区将门票收入当成整个景区经济的总来源, 是景区存活的命脉, 离开这一部分收入大部分景区将丧失正常运行的能力。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财政对旅游景区的拨款不能保障景区正常的运行和维护, 景区需要别的经济来源来支持景区来的正常运营, 而提高景区的门票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门票这棵“摇钱树”也成了景区的“救命稻草”, 因此很多景区都堂而皇之地将提高景区门票价格作为发展和维护景区的有效途径。
(三) 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跟风现象严重
不少游客都会在游览完景区后反映:相对于景区所提供的来说, 门票价格偏高。这也就是说明, 大部分景区根据其自身情况相比较而言所制定价格偏高,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很多景区知道根据自身情况来说所制定的门票价格偏高, 但依然跟着涨价, 这就说明不少景区跟风涨价, 借机盲目追求眼前利益, 全然不顾后续发展。另一方面, 我国旅游景区大大小小数量众多, 处于层次相同、功能相近、特色相似的类似景区也很多, 因此同等景区会有一种相互的价格“攀比”心理, 如同等景区的价格升高, 如自己景区价格不上涨会觉得在资源、客源、受欢迎程度等方面低人一等, 因此, 很多景区不会考虑太多只是觉得大家都一样, 就会很自然地跟风涨价, 也不考虑自身各方面的因素, 一味盲目地跟着涨。这也是造成全国大量景区几乎同时涨价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影响
(一) 景区价格上涨对客源的影响
尽管近几年来人们收入水平相应提高, 但景区价格上涨的幅度相对更高。据调查, 张家界旅游门票价格上涨前后, 其旅游客源市场分布情况发生了变化, 调价前, 张家界三大客源市场为:珠江三角洲、华北、长江三角洲, 占整个旅游市场中的比重为46%。调价后, 这三大客源市场的比重提高到50%。从全国经济层次水平来看, 这三个地区经济水平较高, 人们收入较高, 价格的上涨对此地区影响不大, 比重之所以提高是因为其他地区客源减少。由此可见, 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有较大影响, 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客源量减少。
(二) 景区价格上涨对旅行社及其他行业影响
与景区有直接利益关系的首数旅行社, 景区价格上涨首先导致客源下降, 这一后果对与景区合作的旅行社影响最大, 因为旅行社为保住客源和运营良好, 势必不敢直接将大涨的价格直接加在客源身上, 肯定要有一部分内部消化, 降低利润水平, 这就导致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存在利益冲突, 长久以往矛盾必将激化。
再说其他行业, 比如说酒店业, 通过对黄山风景区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整理发现, 在黄山门票价格上涨后, 黄山市各档次酒店的入住率较涨价前相比均有所下降, 其中, 下降幅度最大是的二、三星级酒店, 相比较而言, 四、五级星酒店则基本没受影响, 这说明了景区价格上涨影响了普通家庭的客源出游, 导致经济型酒店的运营受到了显著影响。不仅酒店行业, 旅游业收入占比重较大的餐饮、购物、娱乐行业等都面临着同样的窘境。
(三) 景区价格上涨对景区本身的影响
对于景区门票价格上涨, 首先倍受影响的肯定是旅游景区本身, 由于客源减少, 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了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 实际总收益水平不一定会上升, 另外, 此做法还会不断强化景区收益依赖门票收益的经营思路, 对景区的长远发展不利, 还有景区的自身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门票涨幅太大不仅会受到大部分群众的排斥, 而且其品牌形象在群众心中也会受到影响, 抑制旅游景区的长期健康发展, 湖南凤凰古城收费事件的一系列后果, 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四) 景区价格上涨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门票价格过高影响到大部分人的旅游计划和旅游安排,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人的旅游热情, 对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 景区门票的价格上涨造成的影响也是对社会效益的一种冲击。另外, 旅游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国民的精神文化层次, 为国民的生活服务, 而景区门票价格的盲目上涨与这种目的背道而驰。再次, 景区门票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普通家庭客源的出游率, 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 这种情况不符合我国的国情。长久以往, 若不加以解决, 势必会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不利影响。
四、基于景区门票价上涨的应对措施
(一) 完善景区的管理体制
目前, 我国基本上每个景区所属单位都有很多个, 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这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只能循序渐进, 把种类众多的所属单位在景区中的权利合理地交接, 一步步融合各家, 在这种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管理系统或体制, 使得景区的运营及各项措施可以及时有效、更为直接的得以实施, 责权统一, 所属明确, 避免“有利大家分, 有责相互推”的现象。
(二) 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给予必要支持
价格上涨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景区的各项维护与正常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除去个别国家保护景区资金支持较充裕外, 大部分景区的正常运营多依赖于门票收入。所以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很是必要, 毕竟从旅游业的根本目的来看, 旅游景区的正常开放是为了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为了更有效的支持旅游行业的发展, 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加大对景区的审查与监督, 加强支持资金的监管, 避免浪费。
(三) 理性合理涨价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景区的运营成本提高, 单靠政府的资金支持是不够的, 在对很多景区的收入及成本进行分析后, 认为涨价的确是必要的, 但盲目的不必要的涨价也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涨价是必须的, 那就必须要求景区能够根据国家政策、自身情况及所在地区情况合理地安排涨价的幅度。
(四) 公共景区回归公益属性
景区旅游总收入的提高, 绝不仅仅是事关当地经济发展问题, 更是关系到老百姓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多考虑如何让广大民众以较低的出游成本享受到高质量的景区服务, 恐怕比单纯计算旅游收入重要得多。因此, 景区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 应该积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公益职能。从长远来看, 景区不但不应该涨价, 相反还应降低门票价格, 让利于民, 还景于民, 把景区变成吸引游客的根源, 通过差异化的细微服务赢得市场份额, 景区经营的前景才会更长远。
杭州西湖景区名扬中外, 文化底蕴、旅游资源丰富。每年都能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到此游览。但在2002年, 杭州西湖实行了一项惊人举措———实行免费对外开放, 当时大多数人都不理解。但是, 门票免费后, 尽管实际年减门票收入2530万元, 但景区管理部门却增收逾亿元, 带动杭州旅游产业新增经济效益上百亿元, 旅游创汇年均增16.8%。西湖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 带动西湖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
五、结论
一般来说, 旅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行为, 其客流量的大小也受供求关系的制约, 但又不是唯一因素, 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来看盲目涨价, 得不偿失。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说, 旅游行业是服务行业, 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而存在的, 服务于提高国民的文化层次,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素养。若仅仅因为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而使得这种本应有利于社会的、有利于经济的服务行业发展受阻着实不应该。为此, 景区、群众、政府及其他相关行业应该积极正确地面对和解决景区门票上涨问题, 使人民出游更加顺畅, 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健康。
摘要:近几年旅游景区景点门票大幅度上涨, 部分景区跟风涨价、盲目涨价现象严重, 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景区价格的现状, 然后分析了景区门票上涨的原因和影响, 最后提出了针对门票上涨的措施。
关键词:景区,门票,价格
参考文献
[1]王英娴.博弈论视角下旅游景区门票定价的有关探究[J].中国外资, 2013 (, 04) .
[2]汪季清, 纵萌萌.对规范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几点思考——透析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现象[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0 (, 08) .
景区门票任性涨? 篇6
中秋小长假、“十一”黄金周来临前夕, 多个4A、5A景区传出涨价的消息, 使有出游计划的人们大呼扫兴。日前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发出倡议, 号召5A、4A级景区带头不涨门票价, 国家旅游局表示不赞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快。旅游行业专家表示, 不可笼统批评景区价格上涨, 呼吁建立起透明、公开的门票形成机制。
三年大限刚到就涨价
4月10日起, 湖南凤凰古城实施一票制, 游客进入景区须支付148元门票, 有效期三天。以往, 游客进入游览沈从文故居等9大景点才要购买套票, 如今“门票新政”让148元从景点收费变身为景区收费, 引发了游客们关于“捆绑销售”的争议。
凤凰古城148元门票的出台, 让景区门票涨价的话题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在度过了景区门票“三年限涨令”之后, 近期全国各地又进入了新一轮门票涨价周期。
凤凰古城并不是特例。一波景区涨价潮正在路上。
6月15日,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发布银子岩景区门票价格调整的公告, 称银子岩景区门票价格从65元/人次调至84元/人次, 约从2015年底开始执行。
8月20,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称, 国家5A风景区东方明珠电视塔明年3月1日起调价, “太空舱+上球体+下球体+陈列馆”从220元调至240元, “上球体+下球体+陈列馆”从160元调至180元。
上海市另一家4A级景区海洋水族馆也在酝酿涨价, 从11月1日起, 门票价格由160元调到190元。同样即将涨价的, 还有福建清源山景区, 该景区工作人员称, 现在的门票价格为55元/人 (含老君岩、千手岩、奇峰醉月景区) , 年内将涨至70元/人。
登录湖北、浙江等地相关政府网站发现, 一些正在公示的景区调价方案涉嫌违规。比如, 绍兴市兰亭景区门票价格将上调为80元/张, 比现价40元/张上涨了一倍;湖北省钟祥市黄仙洞景区拟将景区门票价格从60元调升至80元, 涨幅为33%, 超过30%的上限。
发改委出面叫停涨价
多个4A、5A景区传出涨价的消息后, 发改委通知, 自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专项整治期间, 对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景区, 各地原则上不出台新的上调门票价格方案。
通知要求, 未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间隔期、幅度规定的, 应恢复至上调前的价格水平, 或按规定重新核定、相应降低价格水平;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 将门票收入用于景区正常运营以外其他开支以及门票收入超出景区正常运营需要的, 应相应下调门票价格水平。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 游客对景区特别是高等景区具有刚性需求, 无论涨多少, 都有人买。“大部分高等级景区属于国有资源, 比如故宫、长城、九寨沟等, 把公共资源拿来牟利, 价格还不断上涨, 老百姓在心理上会有不乐意。另外, 现在的凤凰古镇、丽江古城, 就像一个大卖场, 进去买门票, 相当于去百货大楼买东西收门票, 对老百姓生活的公共空间收费、涨价, 容易引起怨言。”戴斌说。
著名旅游专家、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表示, 公众不希望涨价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问题的实质不是涨不涨价、涨多少, 而是如何形成可以监督的、透明的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日前,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发出倡议, 号召5A、4A级景区带头不涨门票价。随后, 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国家旅游局不赞成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高过快, 支持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的倡议。截至8月31日, 已有2050家5A级和4A级景区签订“不上涨门票价格”承诺, 约占全部5A和4A级景区的80%。
市场才是衡量票价的标尺
平心而论, 看到景区票价上涨, 谁都会心里不爽。消费者就此发表一些质疑, 都在情理之中。
对景区而言, 如果高票价未给游客温馨的旅游体验, 就意味着大部分游客会用脚投票。因此景区涨价一定会慎之又慎。而且即使景区在旺季涨价, 也会想方设法留住游客。比如, 推出特价票, 提升景区可玩性等等。由此可见, 市场才是衡量景区票价的“定盘星”。
其实, 与涨价相比, 有两件事更容易让消费者介怀。一是景区的服务打折。比如, 一些野生动物园在淡季游客可以随时在动物观赏区停车, 不受时间的限制。而在旺季, 游客却中途不能停车, 必须40分钟浮光掠影游完全程。这样点到为止的游玩, 恐怕即使是免费的游客也不会满意。二是部分景区公益性的泯灭。比如, 部分红色景区, 游客去参观, 是为了感受革命的崇高与艰辛。可动辄上百的门票费, 几百元的农家饭, 让人感受的是满满的铜臭气, 这等泯灭公益的景区, 游客能不介怀么?
在将票价交给市场和法律之后, 旅游主管部门更该集中精力搞好旅游市场监管。一方面谨防服务打折。严控景区的最大承载量, 严防景区内“附加服务”打折, 谨防定点饭店、景区零售商、旅游纪念品价格虚高, 保证游客的旅游体验不打折。另一方面, 对景区分类管理, 红色景区、历史文化景区, 应严格控制门票和附加服务价格, 谨防公益型景区公益性的泯灭。市场化景区则以市场调节为主。
总之, 市场才是衡量景区票价的“定盘星”, 对旅游主管部门来说, 比起要求景区签订“不上涨门票价格”承诺, 更重要的是加强监管, 谨防景区服务打折和公益性的泯灭。
抑制乱涨价, 行业需要自治
扭转局面的是中国旅游景区协会, 也就是行业组织, 这是值得关注和肯定的动向。公共管理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网络。除了政府之外, 社会组织对于社会事务予以治理也非常重要。行业协会对于本行业事务的自我管理即属于此列。行业自治的重要性在于:在维护本行业利益的基础上, 会更加注重公众利益, 行业的整体形象和行业的长期发展。中国旅游景区行业协会此举就是一个典范, 其意义不仅在于遏制了景区门票的上涨, 还在于彰显了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的力量。
不过经验告诉我们, 景区门票不涨价, 仅凭旅游景区协会的倡议和各景区的自我约束, 恐怕是很难持久的。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还必须要有更为刚性的约束。很多公共事务, 由政府管理和社会组织自治双管齐下, 才会有好的结果。要约束景区门票乱涨价, 政府应当制定一些刚性的法律法规。此前发改委出台的“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既属于此列, 但仍然还是不充分的。笔者认为, 新出台的法律法规至少应当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 景区管理方必须向社会公布管理成本。无论是自然景区还是历史人文景区, 是全社会共有的财富, 不应该由某个部门经营牟利。实际上, 国外不少著名风景名胜区都是不收费或者收费低廉, 以至于我们风景区的高收费令“友邦惊诧”。那么当下景区收取门票, 就应该是出于对于景区的保护, 而不是盈利。景区门票提价, 公众唯一可接受的理由就是维护成本增加。景区方面想提高门票价格, 那就必须公布维护成本, 接受全社会检验。
其二, 景区门票上涨, 必须要开听证会。虽然当下很多听证会都走了过场, 笔者还是坚持认为, 程序正义是实质正义的前提。听证程序虽然不一定必然遏制景区乱涨价, 但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否则, 景区门票上涨会更加肆无忌惮。
让景区门票高价格回归公益化 篇7
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增加到38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18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有698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89%。近年来风景名胜区平均每年旅游总收入为330多亿元。
近年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一方面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就业,另一方面也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盘点景区的发展成就除了要算经济账、文化账外,更要算算民生账;除了看到风景名胜区每年不断增长的旅游收入,更要看到国民在游览原本就属于他们的大好河山时所付出的成本。
进入11月以来,随着气温的逐步下降,外出游玩的人们大大减少。与此同时,不少景区陆续开始执行淡季门票:如四川的九寨沟从11月开始票价从旺季的220元调整为80元;黄龙从旺季的200元降为60元:威海刘公岛、石岛赤山从11月起推出淡季优惠政策,门票一律半价;青岛海底世界通票也由旺季的120元调整为100元;泰山从12月起门票降为100元。北京、安徽、陕西等一些景区都把淡旺季票价作为常态。一进入11月份,自动转入淡季票价。
淡季到了,但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各旅游景区涨价却大煞风景。有媒体报道,临近“十一黄金周”,四川、贵州、天津、云南、安徽等地多个景点门票纷纷涨价,涨幅有的达到70%。这是今年以来国内景区首次大规模提价,也是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去年发布“限涨令”到期后的又一轮涨价风潮。
尽管相关部门给出了充足的涨价理由。游客对此仍心怀不满。景区门票涨价应不应该?这轮调价背后是逐利还是保护?景区发展该坚持公益化还是商业化?
为规范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國家发改委先后4次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然而,“限涨令”并不奏效。景区始终走在“涨价”路上。
景点涨价理由不外乎是弥补保护资金缺口、控制流量等,但这些理由并非完全站得住脚。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徐栖玲指出,景区涨价幅度的合理性难以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对于历史文化古迹,如果确实是处于保护文物的目的,适当涨价就合情合理;而对于自然景观。由于有企业利益“搅和”其中,超过五成的涨价就不得不让业内怀疑其“另有居心”。
黄山市物价部门提供的听证会材料显示,黄山风景区2006年至2008年门票累计收入11.2亿元。3年问,黄山风景区累计投入遗产保护、环境保护、景区开发、基础设施等建设资金达18.54亿元,景区不堪保护成本之重。然而,景区真正用于资源保护的开支有限。黄山每年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门票收入用作景区保护;云南石林景区2008年门票收入近3亿元,而用于景区日常资源保护的支出仅为3000万元左右。
所谓景区涨价可以“吓退”人流的观点更是可笑。如果要限制景区流量,方法很多,可以通过排队或者提前报名登记等方法合理解决。
商家靠利润过活,依法多赚钱本无可厚非,可风景区几乎都离不开国家自然资源,属于公共产品,因种种原因做不到让民众免费游览也就罢了,现在各地更把风景区当成摇钱树,门票价格早就脱离“应充分体现公益性”的定价要求,高得有些离谱。
旅游者真是如同进了孙二娘的黑店,除了乖乖做“肥羊”外,别无选择。因为尽管主管部门声称,将对门票价格加强监测和管理,如有违规,将及时查处。但是,所有涨价,都经过了当地物价部门或当地发改委备案审核。未见相关部门有何动作。
如此一来,风景区成了谁的摇钱树就耐人寻味了。
“唯涨价”并不能换来效益。安徽巅峰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盛学峰认为,风景区不能把旅游简单认同于开发景区坐收门票,它还是带动餐饮、住宿、文化等服务行业的“酵母产业”。杭州的西湖景区实行免费开放,把没有围墙的西湖还给了游客。尽管“亏”了几千万元的门票收入,但游客却给这座城市带来了上亿元的综合收益。
【旅游景区门票定价】推荐阅读:
旅游景点门票定价研究10-25
景区门票价格11-05
景区门票价格怎么规划08-24
景区门票价格策略资料09-05
旅游门票收入06-11
旅游景区09-08
景区旅游08-28
景区旅游系统12-01
红色旅游景区07-14
旅游景区服务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