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训练

2024-06-24

题组训练(共5篇)

题组训练 篇1

以往教学“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习惯按“复习引入—出示例题—分析、讲解方法—巩固练习”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 课堂简约顺畅。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渗入, 感觉这简约顺畅的背后, 似乎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持续发展成了一句空话。于是有了一种重构数学课堂的冲动:给学生更大空间, 顺着学生的思路随机展开教学以期取得“动态生成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再现

走进教室, 开门见山地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 选择相关条件, 提出数学问题, 并解决。

1、有四个同学跳绳, 2、小明跳了240下, 3、小强跳的是小明的5/8, 4、小明跳的是小刚的4/5, 5、小亮跳的是小强的2/3, 6、小亮跳的又是小刚的1/3。

片断一:大问小提

几分钟过去了, 因为要求太过笼统, 学生无从下手。便将问题分解为以下两个要求。

要求一:编出用乘法或除法计算的。

生1:选2、3, 问题:小强跳了多少下? 算式:240× (5/8)

生2:选2、3、5, 问题:小亮跳了多少下? 算式:240× (5/8) × (2/3)

生3:选2、4, 问题:小刚跳了多少下? 算式:240÷ (4/5)

要求二:编出用乘除法混合计算的。

生1:选2、4、6, 问题:小亮跳了多少下? 算式:240÷ (4/5) × (1/3)

生2:如果没有4, 选1、2、3、5、6, 问题:小刚跳了多少下?算式:240× (5/8) × (2/3) ÷ (1/3)

学生的回答已达到“乘除复合应用题”的教学要求:能根据不同的信息条件, 能区别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至此, 可以进入巩固阶段了。

片断二:意外的收获

谁料, 还有学生举着手, 似乎还很激动。

生1:选2、4, 问题:小明比小刚少跳多少下? 算式:240÷ (4/5) -240

一石激起千层浪, 看到这样提出问题可以得到老师的肯定, 其他学生边举手边嚷道:

生2:选2、3, 问题:小明和小强共跳多少下? 算式:240+240× (5/8) 或240× (1+5/8)

生3:选2、3, 问题:小明比小强多跳多少下? 算式:240-240× (5/8) 或240× (1-5/8)

生4:选2、4, 问题:小明和小刚共跳多少下? 算式:240+240÷ (5/8)

生5:选2、3、5, 问题:小明、小强和小亮三人共跳多少下?算式:240+240× (5/8) +240× (5/8) × (5/8) 或240× (1+5/8+5/8×2/3)

……

二、课后思考

普通的一节《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学生通过选择信息并解决问题, 使它从分数乘除的意义开始逐渐向外延伸, 最后向分数应用题的纵深拓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在老师的控制下有序进行的, 是“老师牵着学生走”。教师的课前预设体现的是教师的主观意愿, 即教师的思维牵引学生的思维, 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教师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主性。《标准》在第二学段教学建议中指出 :“教师要改变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探究性学习课堂中, 老师的引导与组织就是选择适当时机和方式“介入”,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组织与合作角色。

转变教学方式, 开展探究学习势在必行。自主探究学习, 需要教师及时分析整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反馈信息, 在学生障碍阻塞处点拨, 在融会贯通前疏通。只有这样, 学生的探究才能取得成功, 学习也才能确保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应有必要的知识储备与教育机智;要遵循学科特点, 课堂语言简练、准确, 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摄取与处理教师提供的信息;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 做好“大问小提”,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如果问题与要求太大, 没有思考的方向, 就会使思维活动不能深入而流于形式, 也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教学中应适时运用评价的激励作用。《标准》评价建议:“……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课中因为一个学生的激动, 得到了一次发言的机会, 老师的肯定使其他学生的思维开始“决堤”……精彩就在意料外生成。

华罗庚先生说过:教师之教, 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 勤其练习, 领悟之源广开, 纯熟之功弥深, 乃为善教也。变“教师讲授”为“研究交流”, 正确处理教与不教的关系,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让学生建构, 问题让学生发现, 共性让学生归纳。教师应有主动放权的意识, 坚信教学是随师生的互动交流发生、发展的, 让学生的潜能在充足的空间中得以释放;教师要有主动放权的艺术, 让学生行使自己学习的权利, 大胆发表个人见解。让课堂成为师生间、生生间共度的一段生命历程。

数学教学中, 新课的范例与练习并非多多益善, 要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细心研究, 合理安排, 努力体现少、精、活。题的设计贵在精、活, 以一当十, 以最利于实现课堂目标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标准。如果泛做练习安排很多的题, 以量取胜, 则既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又浪费时间, 且易使学生在反复中产生思维疲劳与厌学的情绪。教学的预设与实施要尽量避免受教师自己的限制。尊重学生学情基础, 给学生提供宽松、自由发展的空间, 正确引导学生, 相机展开教学, 构建“动态生成课堂”。

预设, 有时无需面面俱到;精彩, 常在无意间生成。

题组训练 篇2

高考复习成语运用题题组训练及答案解析

一、成语误用主要类型题组(一)望文生义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人简直是不可理喻,明明没有票还骂骂咧咧硬是想闯进来,素质实在太差了。

B.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C.你这人究竟还有没有同情心?!现在灾区的人们生活非常困难,你自己细大不捐也就罢了,人家捐钱捐物你还在一旁说风凉话!

D.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里最冤的恐怕非陈汤莫属——阵斩匈奴单于,平定西域土地,陈汤的功业自不必说,可他却偏偏落了个功高不赏的凄凉结局。【答案】A 【解析】 A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B轻诺寡信:随便答应人,很少能守信用。C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D项功高不赏:形容功劳极大,无法加以赏赐。(二)褒贬误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电信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B.税收是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国计民生中占有无以复加的重要地位。

C.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

D.这个潜伏已久的特务,平日装得一副老实相,倒也没人能看透他,哪知今天他居然赤膊上阵了,一下子露出了狐狸尾巴。【答案】D 【解析】A亦步亦趋:比喻自己没有主张,或为了讨好,每件事都效仿或依从别人,跟着人家行事。贬义词。B无以复加:达到极点,不可能再增加。多含贬义。C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褒义词。D赤膊上阵:比喻不讲策略,也比喻毫无掩饰地做某事。贬义词。(三)对象误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B.汉室西迁长安,一把大火,使得河洛焦土一片,寸草不生,赤地千里。

C.他气得脸色半青半黄,嘴唇哆嗦了半天,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D.突然有一天,马德兴拎着一瓶“贵州醇”找到王俊生,两人扺掌而谈,杯酒释前嫌。【答案】D 【解析】A“集腋成裘”指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小,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多用来形容珍贵美好的事物。B“赤地千里”形容旱灾或虫灾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不能形容火灾后果。C“半青半黄”指庄稼半熟半不熟,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或思想未达到成熟阶段。不能用来形容“脸色”。D“扺掌而谈”形容毫无拘束地畅所欲言。(四)不合语境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B.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C.世贸大楼废址已成为纽约新的旅游景点,游人看后无不神色黯然,叹为观止。

D.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克服举棋不定的保守思想。【答案】A 【解析】A光怪陆离: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B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与语境不符,应用“蔚为壮观”。C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与语境中游人“神色黯然”不符。D举棋不定:比喻做事犹豫不决。与语境中的“保守思想”不符。(五)敬谦错位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作为高教授的学生,却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你真是忝列门墙!你让我们这些同学怎么说你好呢?

B.我有个不情之请,如果您能设法找到我的父亲,我不胜感激,但请您不要打扰他,只代我远远地看他一眼,告诉我他的情况就可以了。

C.我就不明白现在领导们的用人标准是什么,他这么个才疏学浅的人,也可以做主任?

D.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是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答案】B 【解析】A忝列门墙: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多作谦辞。B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多作谦辞。C才疏学浅:表示自己的才识、学问很浅薄。多作谦辞。D敝帚自珍: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是谦辞。首先,语境中作品是作家的而不是编辑的,不算自珍;另外,能出版的作品不算是不好,所以不算“敝帚”。(六)近义误用

6.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________,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________,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________,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白驹过隙

B.物换星移

坚如磐石

昙花一现

C.时过境迁

坚如磐石

白驹过隙

D.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答案】D 【解析】“物换星移”形容时序世事的变迁。用在此处与“各个成分”搭配不当。“坚如磐石”比喻不可动摇,褒义词。“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飞快。不合语境。

二、综合题组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丁俊晖认为,比赛随时都可能有突发情况,所以比赛时要不断地调整战术,小心谨慎,________,不能一成不变。一味进攻并不见得会有好效果。

②变色龙的颜色能够随着环境的颜色而改变,奥楚蔑洛夫就像变色龙一样,________,随着对狗的主人的判断的不断变化,他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着。

③大批官兵来袭,闯王只好率部撤退,临行前,他特意交代守土将士________,总以不轻易折损人马为主,也要使官军和乡勇不敢在商洛山中横行。

A.见机行事

随机应变

见风使舵

B.随机应变

见风使舵

见机行事

C.见风使舵

随机应变

见机行事

D.随机应变

见机行事

见风使舵 【答案】B 【解析】这三个成语都有“看情况行事”的意思,但侧重面不同。“随机应变”侧重在灵活机动,褒义词;“见风使舵”侧重在投机取巧,贬义词;“见机行事”侧重在抓住时机,中性词。①句着重的是情况多变,因此用“随机应变”最恰当。②句是批判奥楚蔑洛夫,应用“见风使舵”。③句着重的是抓住机会行事,所以用“见机行事”最恰当。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当执法人员对假冒少数民族的小贩进行处罚时,该小贩故作听不懂。执法人员拟对物品暂扣时,他又原形毕露,________,强词夺理,企图不接受处罚。②英国统治阶层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对数字毫不敏感,只会靠________治理国家。

③中共十八大在京召开,让记者们眼前一亮的是,此届党代表没有了以往的“沉默是金”,取而代之的是________,直抒胸臆,畅所欲言。

A.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振振有词

B.振振有词

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C.振振有词

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D.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答案】B 【解析】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含贬义。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含褒义。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西岳华山素以陡峭险峻著称。那一天,尽管天气异常晴朗,甚至连影响爬山的丁点风儿也没有,但大家仍然如丸走坂,丝毫不敢大意。

B.卫生筷其实并不卫生,多为黑作坊经过简单浸泡漂白后即投放市场的“产品”。近日,长沙市警方和工商、卫生等部门上下其手,一举摧毁了多个制脏窝点。

C.时下商业竞争愈演愈烈,情形十分复杂,实力强弱固然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但调查市场,调整结构也是出奇制胜对手的重要手段。

D.朝鲜半岛事端频出,南北对抗日益加剧。对于如何化解矛盾,消弭事端,美、日联盟则表现得极为消极,对此,中国政府洞若观火,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答案】D 【解析】A如丸走坂: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像斜坡上滚泥丸一样。此处突出不敢大意,应为“如履薄冰”。B上下其手:玩弄手法,暗中作弊,含贬义。这里感情色彩错误。根据语意可用“齐心协力”。C出奇制胜:用奇兵或奇计战胜敌人,泛指用对方意想不到的方法取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对手”之类则错。D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菲律宾抛出的以距离国土的远近为标准来确定领海的谬论,完全违背历史,违背国际法,纯属________。

②莫言的作品的一些情节,看似________,但细细读来,却能悟出一些道理。

③韩国说端午节源于韩国,屈原应是古高丽国人,因此也是韩国人,这简直________。

A.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无稽之谈

B.无稽之谈

荒谬绝伦

荒诞不经

C.无稽之谈

荒诞不经

荒谬绝伦

D.荒诞不经

无稽之谈

荒谬绝伦 【答案】 C 【解析】荒诞不经:荒唐、不可信。不经:不正常、不近情理。无稽之谈:无法考查的言论。荒谬绝伦:极度荒唐,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

1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本届巴西世界杯,东道主“五星”巴西队________,以1∶7惨败于德国队,遭受历史上最屈辱的重创。

②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________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③陶潜提出读书要“不求甚解”,是否意味着读书就不需要________呢?我想二者并不对立,都是读书之法。

A.不负众望 耸人听闻 咬文嚼字

B.不孚众望 骇人听闻 咬文嚼字

C.不负众望 骇人听闻 字斟句酌

D.不孚众望 耸人听闻 字斟句酌 【答案】D 【解析】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字斟句酌:对字句反复推敲琢磨,多用来称赞人讲话或写文章在语言上认真推敲,也可用于读文章时对语言的仔细品味。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饮水机行业过快发展过程中,监管乏力造成了饮水机市场________的局面,一些伪劣产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②世界杯期间,大量外国游客涌入巴西,各色人等________,导致当地犯罪率急剧上升。

③对于风生水起的互联网金融,刘明康表示,不是每一家都是赢家,目前这个领域________,谁走得更好,还需拭目以待。

A.泥沙俱下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B.泥沙俱下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C.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泥沙俱下

D.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泥沙俱下 【答案】 D 【解析】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又是一年中秋时,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一轮珠圆玉润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给人以祥和安宁的感觉。

B.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C.2014年,解玺璋推出新作《君主立宪之殇: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聚焦梁启超主张“自改革”的这段历史,让我们重回那个波谲云诡的年代。

D.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答案】C 【解析】 A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B项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C项波谲云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D项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消息传来,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B.及时的反馈、正确的引导,可以让民意得到良好的疏通。长此以往,民意与立法互动的渠道将更通畅,各种民意诉求的表达也将更趋理性。

C.拥有千万财产的布莱恩·伯尼并不是世界首位弃商从善的富人,但像他这样对慈善事业抱有巨大热情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D.在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中,丁俊晖和梁文冲不孚众望,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中国选手参加本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答案】C 【解析】A拍手称快: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此处应为“拍手称赞”。B长此以往:老是这样下去(多就不好的情况而言)。C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D不孚众望:没有使众人信服的声望。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里,陈列着各种奇珍异宝、古玩文物,令人__________。

②玉器厂展品室里陈列着鸟兽、花卉、人物等各种玉雕展品,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真是________。

③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________。

④货柜上摆满了具有传统特色的珠宝、翡翠、玉雕、字画,品种齐全,真是________。

A.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B.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C.应接不暇

美不胜收

目不暇接

琳琅满目

D.目不暇接

美不胜收

应接不暇

琳琅满目 【答案】D 【解析】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第①句说的是陈列在故宫博物院的奇珍异宝,所以“目不暇接”更恰当。而第③句用“应接不暇”更恰当。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第②句强调的是东西美,应用“美不胜收”。第④句强调的是东西的品种多,应用“琳琅满目”。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奥巴马救经济的措施还是可圈可点的,但其外交成绩单难言及格。奥巴马顾内难以靖外,厚此薄彼亦符合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B.在这个新时代里,一切惯例都可能会被打破,一切新规都要重新学习,直到习以为常。

C.政府要让群众知情,让群众理解。许多事情没有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独树一帜往往会适得其反。

D.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外部发展环境恶劣,五风十雨,需要有新的政策选择,才能实现持久的增长。【答案】 B 【解析】A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看待。可改为“顾此失彼”。B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很平常了。C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应为“自行其是”。D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用来形容风调雨顺。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农民科学种田,工人不断创新,科技工作者致力于科研,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就“中国梦”________。

②2014年11月29日,第51届“金马奖”颁奖礼上,喜剧电影《一个勺子》剧组在京召开答谢会。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奖得主陈建斌感谢八年来爱人的________、不离不弃。

③家具市场产品________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A.添砖加瓦

竭尽全力

鱼目混珠

B.添砖加瓦

鼎力相助

鱼目混珠

C.添枝加叶

竭尽全力

良莠不齐

D.添枝加叶

鼎力相助

良莠不齐 【答案】 B 【解析】添砖加瓦:喻为宏伟的事业做一点小小的贡献。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鼎力相助: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表态帮助别人的情况。竭尽全力:使出全部力气。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网络文学极大丰富着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网络文学存在________的现象,不少网络文学作品缺乏深邃的社会意义、深沉的人生感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②我们成为世界加工大国,却没有太多的发明创造,假冒仿制盛行就是主因之一。劣质的假冒产品________,不仅使消费者利益受损,甚至会使一个国家的信用体系受损。③目前家政市场从业人员________,矛盾纠纷层出不穷,保姆雇主孩子都很受伤,面对如此混乱的市场业态,专家呼吁发展与管理规范需同步推进。

A.鱼目混珠

泥沙俱下

良莠不齐 B.泥沙俱下

鱼目混珠

良莠不齐 C.泥沙俱下

良莠不齐

鱼目混珠 D.良莠不齐

泥沙俱下

鱼目混珠 答案 B 解析 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要想富,先修路”,一个贫穷的地方要想开发,就必须先修路;有了宽敞的路,自然就有了来开发的人,正所谓穷家富路。

B.面对水源污染日趋严重的现状,市政府应该正本清源,大力加强中心城区饮用水的保护工作,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C.在铁证面前,***还振振有词,为他的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辩解,这一行径再次受到广大民众的谴责。

D.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学生只能目无全牛,成为答题的机器,自身却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答案 C 解析 A项穷家富路:居家可以俭省些,而外出最好多带些钱物,以备不时之需。B项正本清源:从根源上进行改革。C项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D项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米手机凭借互联网销售模式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一时成为国产手机的众矢之的,华为、中兴等手机厂家也纷纷效仿这一模式。

B.月光如水的夜晚,沏一壶清茶,邀三五好友,共聚院中的葡萄架下,海阔天空地畅聊一番,忘却尘世的纷扰,该是何等的惬意!

C.嫉妒心强的人看到身边的人取得了成就,不仅不赞一词,反而会恶语相加乃至造谣中伤,使对方激情消减,名誉受损,甚至产生更坏的结果。

D.江西三清山素有“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誉,所到之处,但见奇峰林立,深谷清幽,果然名正言顺。答案 B 解析 A项众矢之的:许多支箭所射的靶子,比喻大家攻击的对象。B项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C项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D项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

2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与会专家高屋建瓴,从不同的角度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令在场的听众________。

②有疑难病症而又久治不愈的患者往往将所谓气功大师________,结果是自讨苦吃。

③在这次文艺大会上,来自河南少林寺的武僧送上了精彩绝伦的表演,让人________。A.五体投地 奉若神明 心悦诚服 B.心悦诚服

奉若神明

五体投地

C.心悦诚服

五体投地

奉若神明

D.五体投地

心悦诚服

奉若神明 答案 B 解析 五体投地:形容佩服到了极点。奉若神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物就像崇拜神灵一样地信奉或尊崇(多含贬义)。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

2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助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市精品店”。C.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克服不良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一抓到底,坚持不懈,才能不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

D.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答案 B 解析 A项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B项望尘莫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C项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D项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2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当中产阶级以暴力应对房产跌价、文人以暴力对待观点分歧时,要求小贩和城管相敬如宾,就显得有点儿幼稚了。B.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种类繁多,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不甚了了,代办中介服务便应运而生。

C.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D.全球各地引发的更大规模的反战浪潮,给美英当局造成强大的政治压力。如果美英联军敢投鼠忌器,将有众叛亲离的可能。答案 B 解析 A项相敬如宾:形容夫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用于此处使用对象错误。B项不甚了了:不太了解;不怎么清楚。C项良莠不齐: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用于此处使用对象错误。D项投鼠忌器:要打老鼠又怕打坏了它旁边的器物,比喻想打击坏人而又有所顾忌。用于此处不合语境。2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公安机关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时一定要锁好门窗,以防不法分子登堂入室行窃。B.为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经典歌曲《与主同行》编舞并参与领舞的人是长袖善舞、身姿妙曼的孟加拉裔舞蹈家。C.“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D.风骨不仅是文艺批评的一个标准,也代表着文艺作品的品质,遗憾的是,近年来,风骨之说颇有些大音希声。答案 C 解析 A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此处望文生义,该词与入室行窃无关。B项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后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贬义词褒用。C项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此处用到了后一个义项,正确。D项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与句子要表达的语意不符。

2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用冷冻臭肉制作“小牛排”,将过期鸡肉等捣碎制成“美味”鸡块……事发后,某知名快餐连锁企业在回应中依然________,声称“一直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与安全的食品”。

②“轮椅歌手”杨学峰虽不能笑,也不能走,有时甚至连话也说不清楚,但面对镜头与话筒,他________,信心十足。③有人认为,韩寒投身商业电影创作,是对锁住他的舆论高墙的突围。如果中国有才华的人更愿意从事实业,而不是在舆论场上________,那么我们国家的创新就更有力量。A.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夸夸其谈 B.振振有词

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C.夸夸其谈

侃侃而谈

振振有词 D.侃侃而谈

夸夸其谈

振振有词 答案 B 解析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某知名快餐连锁企业在为自己开脱,所以应该用“振振有词”;杨学峰面对镜头与话筒时对自己有信心,所以应该用“侃侃而谈”;“在舆论场上……”在语境中是被否定的,所以应该用“夸夸其谈”。

2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外国侵略者的野蛮侵略,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团结一心,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关系着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

B.由于乌克兰政府军和东部民间武装的持续交火,乌克兰国内经济已是捉襟见肘,昔日的东欧大国,今日却要靠借贷度日。

C.几内亚埃博拉病毒肆虐,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趋之若鹜,纷纷来到抗击病魔的最前线,和病人们生活、战斗在一起,令人钦佩。

D.近来演艺圈明星涉毒事件频发,人们除了为当事人不懂洁身自好自毁前程唏嘘惋惜之外,还担心其对青少年会产生不良影响。答案 C 解析 C项感情色彩不当。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A项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B项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D项洁身自好: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该句中用的是第一个意思。

2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当“没有时间”成为我们________的借口时,平庸就会伴随我们一生。如果我们总想用一块完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那么我们可能永远一事无成。

②洞察古今世事,大凡________的东西,皆是简单的。土地质朴无华,但能养育万物;真水无色无香,但能孕育生命。③浙江金华街头一场援助灾区的爱心义卖活动让市民们纷纷________,浓浓爱心汇成了涓涓暖流,汇往千里之外的云南鲁甸灾区。

A.无所作为

止于至善

一掷千金 B.无所事事

至善至美

慷慨解囊 C.无所事事

止于至善

一掷千金 D.无所作为

至善至美

慷慨解囊

答案 D 解析 无所事事: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无所作为:不去努力做出成绩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至善至美:最完美、最美好的。止于至善:达到极完美的境界。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一掷千金:原指赌博时下一次注就多达千金,后用来形容任意挥霍钱财。2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两年的任期内,为发展民族实业,张謇________、呕心沥血,起草了多项法令、条例,制订了一套完整的实业发展计划。

②该公司违法手段隐蔽,不易被发现,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虽然该公司________挽救,但终究难逃被查处的命运。

③王勇在看望慰问“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受伤人员时强调,有关方面要________救治受伤人员,减少因伤死亡因伤致残的情况。

A.千方百计

处心积虑

殚精竭虑 B.殚精竭虑

千方百计

处心积虑 C.殚精竭虑

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 D.处心积虑

千方百计

殚精竭虑 答案 C 解析 千方百计:形容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中性词。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

2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监督官员是人民的权利和职责,法律允许人民监督官员的限度就是民主的尺度,只有在专制的社会中民众才会噤若寒蝉、三缄其口。

B.汉文帝刘恒以仁孝闻名天下,他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见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C.在实际生活中拙于交往的人,多精于事业。他们不善应酬,只想着把工作干好。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潜心钻研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D.“汉堡外交”“烧烤外交”这种顶级私人饭局在政治外交中更仆难数,但大多数情况下,首脑会晤还是会以国家官方形式招待的“国宴”为主。答案 B 解析 A项噤若寒蝉:像寒秋的蝉不再鸣叫,形容不敢作声。B项目不见睫: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应改为“目不交睫”。C项不二法门: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而用“处中”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后指独一无二的门径。D项更仆难数:花费了更换几拨侍者的时间,还是数不完,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更仆:更换久立的侍者,指时间拖延得很长)。

3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假如我是服务对象”的大讨论中,人们对如何提高机关行政效率________,我认为,单纯的提高行政效率却不转变政府职能实属____________。

②即将迈入大学的我们要学会“瞻前顾后”。“瞻前”指多观察,多思考,________以防危险。“顾后”指懂得感恩,常回母校,切莫____________。

近观课题组 篇3

“压在手上的事情太多了,腾不出手弄别的。”这段时间,中央八部委正在联合编写十八大之后的首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总共十三本。蔡尚伟是编者之一,参与其中的“美丽中国”部分。

连续几个月,封闭在川大或者北京的办公室里,天天改稿子。“我们内部称这本教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资治通鉴。按照编四库全书的规格,在做这件事,”蔡尚伟说,农业部常务副部长余欣荣非常赞同他这句话,“说我们这批人都是纪晓岚,我是‘蔡晓岚’,唐司长是‘唐晓岚’,某某是‘刘晓岚’……”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上,胡锦涛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治国理念;20天后,习近平提出“中国梦”。两个概念旋即成为学术界研究的对象,课题申报和理论文章刊发呈现出井喷之势。

正如曾经一些高校成立的“三个代表”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和谐社会”研究中心——这样一批紧跟意识形态变化而做研究的学者,被学界称为“扛旗者”。

“中国很多地方并不美丽”,这是蔡尚伟的一个判断,也是研究“美丽中国”的初衷。

长期从事文化产业研究,蔡尚伟经常要思考“国家的整体发展”:中国告别了绝对的物质匮乏时代,老百姓对生活幸福、家园美丽产生了更多诉求。而前几年,学术界就曾出现了“把这些抽象理念学术化”的趋势。

2012年夏天,经过许久的酝酿,蔡尚伟召集团队,决定搞一个“美丽中国”指数研究,并成立了课题组。“刚开始很多还是文化建设,包括从旅游学的角度,比如美丽城区、景区之类的。”

直到十八大召开,“美丽中国”写进党的报告。蔡尚伟的团队很是激动,“算不谋而合”,“党的代表大会也是国家意志嘛,顺应民意,本质上是一种民间概念国家化。”蔡尚伟重新调整了“美丽中国”的评价指标。老师同学加班加点,赶在十八大闭幕后的一个月内,相继发布了《“美丽中国”省区建设水平(2012)研究报告》,和《“美丽中国”省会及副省级城市建设水平(2012)研究报告》,一度引发媒体关注。

消息传到川大校长谢和平那里,他召来蔡尚伟做汇报。“谢校长原来是中央十七届候补委员,对国家战略非常敏感。”就这样,几乎是特事特办,校委会迅速通过——2012年12月,川大成立了全国首家“美丽中国”学术机构。

“‘中国梦’也是我们的研究范围,它和‘美丽中国’,实际上是一个事物的AB面。”蔡尚伟说。

2013年3月,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所,也成立了研究“美丽中国”的课题组。除了高校,国土资源部、农业部等涉及生态保护的政府机构,内部也有了“美丽中国”研究机构。“大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中国传媒大学“美丽中国”课题组组长张洪生说。

紧跟时代,既是这类研究机构的成立逻辑,也是生存之道。

以往的数据可作参考,据《南都周刊》不完全统计:2000年,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相继成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后,安徽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成立了“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重庆、贵州的社科院以及北京大学则成立了“和谐社会”研究中心。再往前,1990年代,则是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成立的高峰时期。

这类研究机构一般会有数十位研究人员,其职责介绍也大同小异:进行理论研究,承担国家、部委、或省市級各类课题,推出学术成果。

只是,时过境迁,多数研究中心或进行更名,转变研究方向。比如1994年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成立的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00年后更名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在原来的邓小平理论研究基础之上,增加了“三个代表”研究。

1993年成立的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后来干脆改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一个可以涵盖任何新理念的名字。2005年3月19日,该中心还曾召开学术研讨会,主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眼下,蔡尚伟正准备对“美丽中国”研究所进行机构调整,和农业部合作,成立一个美丽乡村研究中心。

除了每年年底发布省区和部分城市“美丽中国”建设水平报告,研究所的研究范围也在逐渐扩展。“我们有很多报告,甚至包括一些婚恋报告,”蔡尚伟认为建设美丽家庭“更接地气”。他们曾在全国选了几个大城市,完成数十万份的调查,“跟媒体合作,做美丽婚恋观的引导。”

而一些研究报告也会通过媒体发布。去年,《“美丽中国”建设调查报告》就曾在《光明日报》整版刊发。

“这个月(4月)还要上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的招标课题”,蔡尚伟笑称自己“忙得鸡飞狗跳”。同时在做的还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下称“马克思主义工程”)的课题——中国梦的实现与美丽中国瓶颈的突破,“已经快结题了”。

对多数此类研究机构来说,承接国家级课题,是任务,也是目标。

今年3月初,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下称社科规划办)发布了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招标公告,共95个课题研究方向。排在第一位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究”,其他课题涉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思潮跟踪分析和有效引导”等等。目前仍处于招标阶段。

社科规划办隶属于中宣部,负责制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管理社会科学基金。每年年初,社科规划办都会针对全国的高校、党校、研究机构,发布招标课题。而重大项目的招标课题,排在最前列的多与“意识形态”有关。

一个内在的“机制”显而易见:国家领导人提出治国理念,中宣部理论局和社科规划办把它们变成课题,分别发布,由全国的学者、专家来申报、研究,完成命题作文。

2013年的社科基金招标课题里,第一次出现了“中国梦”研究、“建设美丽中国”研究。

“美丽中国的课题流标了,”说起这个课题,蔡尚伟不无遗憾,“我的判断是,当时我们来报是众望所归嘛,但是我们放弃了,没有报,其他人可能觉得自己不合适。”

今年,重大项目的每项课题经费高达80万,为历年最高。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申请到,“前提是要有一定的成果,”张洪生说,自己的“美丽中国”课题组还没有参与国家相关项目,“我们希望一些成果出来后,进一步深化的时候再去申请。”

不同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作为单列的马克思主义工程,中宣部理论局的课题并不直接接受高校或个人申报,而是发通知给各个省市的宣传部,以及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国防大学等七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由他们找专家,并统一申报”,中宣部理论局一工作人员介绍。

2013年6月9日,中宣部理论局发布了一项有关“中国梦”研究的通知,列出15项课题,从“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到“中国梦与各领域工作”,涵盖到各个方面。不少高校社科处的网页上转载了这则通知。

“我们这个实际上就是让你写一篇文章,或者几篇文章。”中宣部理论局的工作人员说,相对于社科基金項目两年的研究周期,马克思主义工程的课题一般要求两个月左右完成。最终文章由理论局安排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报刊上发表。

至于课题经费,上述工作人员称,会根据文章水平和篇幅做一个评估,待发表后再给予资助,“具体有多少,确实不清楚”。

对于大多数学者来讲,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一个高门槛,考验资历又考验背景的过程。以2013年为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共申报28678项,3826项立项,立项率仅为13.3%。

每年的社科基金项目招标公告上也会突出要求,“首席专家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和学术质量关”。

浙江一位研究社会学的青年学者给《南都周刊》讲了其中的规则:研究“腐败”不行,要研究“反腐败”;研究“上访”不行,要改称研究“社会管理创新”。“申报课题的时候,你必须换一个说法,比如公民参与、大众思潮之类的,绕过某些理论。”

这位青年学者坦言,自己连续两年申请,都没有中标。今年,他再次提交了申报。

“近些年来,评审程序都很严密。一轮一轮评下来,最后是很难的。”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教授杜艳华说,申请课题,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我们看它发布选题了,觉得哪个有兴趣,哪个能做,就做一个论证申请”。2012年,杜艳华曾经承担过某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名称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应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战略与路径选择研究》,将于今年结项。

同样申请到课题的还有武汉大学教授孙来斌,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问题研究》也于2013年10月开题。

在此之前,孙来斌发表过数篇有关“中国梦”的理论文章,在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下,他无疑是该领域迅速成长起来的专家。他告诉《南都周刊》,作为课题的首席专家,组织各子课题的研究,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是他的首要任务。课题组成员既有来自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学者,也有来自中央编译局等机构的专家。学科背景涉及政治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等。

“我们这个课题组的成员,年龄普遍在35岁以下,都是中青年学者,受过系统学术训练的博士”。

为了实现社会大众的认同,孙来斌正着手编写一本“中国梦”的普及读本。此外,他还经常应一些单位的邀请,就“中国梦”的解析作专题讲座。“要让听众坐得下来,听得进去,有所收获,最好能在讲座过程中收获一些由衷的掌声”,这是他给讲座定下的目标。

从中央提出理念,到专家研究,再到普及,这是一个颇为自主、一以贯之的过程。

中国传媒大学的“美丽中国”课题组刚成立时,也曾试图做过普及工作,“最早是以传播学的角度进入该领域,”课题组组长张洪生说,“怎么样更形象生动地解读它,传播它,而不是像过去采取那种生硬的、灌输说教式的传播方式……”

不过,张洪生坦言,课题组一直面临着批评的声音,有学者认为“美丽中国”理念空虚,没有学术价值。“其实真正深入进去之后,我们发现,还是有很深刻的思想在里面,越解读,越觉得它的内涵丰富。”

他的课题组最终定名为“美丽中国·创新发展”,试图通过研究政府、企业、社会机构的创新案例,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近些年来,学界内部的批评不只是针对“应景跟风式的研究”,还包括社科基金项目本身,乃至经费使用问题。在蔡尚伟看来,“意识形态化”的确是社科基金项目的一大问题,但他同时表示理解社科规划办,作为党的意识形态部门的一个机构,拟定相关课题是其职责所在。“另一个问题是重复研究比较多。”

数学思维培养与题组训练教学法 篇4

如何消除思维故障, 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关键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人脑对数学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概括和间接反映.数学思维属于认识过程, 数学思维过程主要是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类比具体化与系统化, 是能力与智力的核心部分.数学思维是探求解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关于数学思维训练的教学, 还在不断地探索中, 但以问题为中心、以教材内容为素材、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结构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在解题课堂教学中, 为了能够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思想方法领会得更加深刻, 并能由一及类,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的体会谈谈教学中如何运用题组训练法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

一、运用题组训练法策略

题组训练法, 就是针对某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师精心设计几组题目, 将有关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数学思想融入其中, 换言之, 即以分组题目为骨架编拟导学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具体教学时, 以题组中的题目开路, 然后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教师借题生话, 借题发挥, 画龙点睛, 把有关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总结出来, 把解题的关键显露出来, 把解题规律探讨出来, 把易错点暴露出来, 并找出错因, 且纠正过来, 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问题, 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并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题组训练法策略的特点概括为:

1.教学思想与方法的转变

题组训练法的核心有两点:一是变“讲-练-讲”为“练-讲-练”或“练-议-讲”.变“一法-一题”为“见题-想法”.二是每节课均按低、中、高三个层次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2.以分组题目为骨架编拟导学案,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针对某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精心设计几组题目, 将有关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数学思想融入其中.通过层层递进的题组练习,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知识预习问题化

把某一节课的基础知识整理成一组问题的形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通过预习发现或探究问题的所在.

4.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各组把归纳总结出来的概念或特征, 派“中心发言人”在班内交流展示, 其他组进行补充完善, 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5.教师精讲点拨

根据学习目标, 设计一组有一定综合性的相对重要的题目 (不超过两个) , 教师及时地引导、点拨, 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6.精心选编题组

围绕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来选题、编题, 每个题组中的题目及各题组之间要由易到难, 体现出层次性、代表性和可拓展性.

二、实施题组训练法的具体措施

用“题组训练法”组织数学课堂, 一般有五个环节, 相应的由五组题目构成:预习型题组、合作探究型题组、精讲型题组、训练巩固型题组、拓展提升型题组.

1.预习型题组

即把某一节课的基础知识 (概念、公式、定理、方法、技巧等) 整理成一组问题的形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题目的选取能小勿大、能单一勿综合、能易勿难、能少勿多.这组题目要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通过课堂巡视指导 (或课前批阅) 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然后教师逐题解说每题所用的知识、方法、思想, 并将其集中归类板书. (不超过10分钟) .

2.探究型题组

通过对这组题目的解答,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归纳总结的知识、方法、思想, 这组题目较之题组 (1) 的题目稍难、综合性稍强.目的是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并熟练基本技能.一般为中、低档题, 由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各组讨论交流后, 把归纳总结出来的概念或特征, 派“中心发言人”在班内交流展示, 其他组进行补充完善, 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约10分钟) .

3.精讲型题组

根据学习目标, 设计一组有一定综合性的相对重要的题目, 着眼于提高, 题目以中、高档题为主 (不超过两个) .对于这组问题, 教师要及时地引导、点拨, 让学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通过这组题目的解答,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知识、方法、思想的理解, 提升能力. (约15分钟) .

4.训练型题组

这组题目要低、中、高档题都有.目的是训练、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对这组题目的解答, 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约10分钟)

5.拓展型题组

题组训练 篇5

题组一 多普勒效应

1.根据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发生变化 B.当波源与观察者同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 C.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 D.当波源与观察者反向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一定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 解析 当波源与观察者的相对距离减小时,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增多,即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比波源发出的频率高;当二者的相对距离增大时,观察者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减少,即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比波源发出的频率低.当波源与观察者有相对运动,但距离不变时(如圆周运动),则不会出现多普勒效应,选项A错误;当波源与观察者同向运动时,二者的距离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选项B错误;当波源与观察者相向运动时,二者的相对距离减小,故选项C正确;当波源与观察者反向运动时,二者的相对距离增大,D正确. 答案 CD 2.下面哪些应用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A.利用地球上接收到遥远天体发出的光波的频率来判断遥远天体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

B.交通警察向行进中的汽车发射一个已知频率的电磁波,波被运动的汽车反射回来,根据接收到的频率发生的变化,就知道汽车的速度,以便于进行交通管理 C.铁路工人用耳贴在铁轨上可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

D.有经验的战士从炮弹飞行的尖叫声判断飞行炮弹是接近还是远去

解析 凡是波都具有多普勒效应,因此利用光波的多普勒效应便可测定遥远星体相对地球远离的速度,故A选项正确;被反射的电磁波,相当于一个运动的物体发出的电磁波,其频率发生变化,由多普勒效应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运动物体的速度,故B选项正确;对于C选项,铁路工人是根据振动的强弱而对列车的运动情况做出判断的,故不正确;炮弹飞行,与空气摩擦产生声波,人耳接收到的频率与炮弹的相对运动方向有关,故D选项正确. 答案 ABD 3.如图2-5-8所示,男同学站立不动吹口哨,一位女同学坐在秋千上来回摆动,下列关

于女同学的感受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2-5-8 A.女同学从A向B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B.女同学从E向D运动过程中,她感觉哨声音调变高 C.女同学在C点向右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不变 D.女同学在C点向左运动时,她感觉哨声音调变低

解析 女同学荡秋千的过程中,只要她有向右的速度,她都有靠近声源的趋势,根据多普勒效应,她都感到哨声音调变高;反之女同学向左运动时,她感到音调变低,选项A、D正确,B、C错误. 答案 AD 4.公路巡警开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0 km/h的恒定速度巡查,在同一车道上巡警车向前方的一辆轿车发出一个已知频率的超声波,结果该超声波被那辆轿车反射回来时,巡警车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比发出时低.(1)此现象属于 A.波的衍射 C.多普勒效应

B.波的干涉 D.波的反射

()(2)若该路段限速为100 km/h,则该轿车是否超速?

(3)若该轿车以20 m/s的速度行进,反射回的频率应怎样变化?

解析(1)巡警车接收到的超声波频率比发生时低,此现象为多普勒效应.

(2)因巡警车接收到的频率低,由多普勒效应知巡警车与轿车在相互远离,而警车车速恒定且在后面,可判断轿车车速比巡警车车速大,故该轿车超速.

(3)若该轿车以20 m/s的速度行进时,此时巡警车与轿车在相互靠近,由多普勒效应知反射回的频率应偏高. 答案(1)C(2)超速(3)偏高 题组二 波的衍射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的衍射现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否则不可能发生衍射现象 B.要观察到水波明显的衍射现象,必须使狭缝的宽度远大于水波波长 C.波长越长的波,越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 D.只有波才有衍射现象

解析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即任何波都会发生衍射现象,只不过存在明显与不明显的差别而已,只有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跟波长差不多或者比波长小时,才会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选项C、D正确. 答案 CD 6.如图2-5-9所示,S是波源,M、N是两块挡板,其中M板固定,N板可左右自由移动,两板中间有一狭缝,此时测得A点无明显振动,为使A点能发生明显振动,下列采取的办法可行的是

()

图2-5-9

A.增大波源振动频率 C.将N板向右移 答案 BD 7.如图2-5-10所示,图中O点是水面上一波源,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时刻的波峰、波谷,A是挡板,B是小孔,经过一段时间,水面上的波形将分布于

()

B.减小波源振动频率 D.将N板向左移

图2-5-10

A.整个区域 B.阴影Ⅰ以外区域 C.阴影Ⅱ以外区域 D.上述答案均不对

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挡板A比波长大的多,因此波不会绕过挡板A,而小孔B的大小与波长差不多,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故B正确. 答案 B 题组三 波的叠加

8.如图2-5-11所示,沿一条直线相向传播的两列波的振幅和波长均相等,当它们相遇时可能出现的波形是下图中的

()

图2-5-11

解析 当两列波的前半个波(或后半个波)相遇时,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在前半个波(或后半个波)重叠的区域内所有的质点振动的合位移为零,而两列波的后半个波(或前半个波)的波形保持不变,所以选项B正确;当两列波完全相遇时(即重叠在一起),由波的叠加原理可知,所有质点振动的位移均等于每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使得所有的质点振动的位移加倍,所以选项C也是正确的. 答案 BC 9.如图2-5-12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2×10 m和x=12×10 m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0.4 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 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像(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0.2 m和0.8 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 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1-1

图2-5-12 A.质点P、Q都首先沿y轴负向运动 B.t=0.75 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C.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4

D.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解析 根据“上下坡”法可以判断,质点P、Q都首先沿y轴负向运动;两列波波速相等,经过t=0.75 s,两波传播的路程都为30 cm,但P、Q两质点并不沿x轴运动;t=1 s时刻,左边波传到x=60 cm处,右边波传到x=40 cm处,两波的波谷相遇在M点,叠加后质点M的位移为-4 cm.答案 AD 题组四 波的干涉

10.两波源S1、S2在水槽中形成的波形如图2-5-13所示,其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

()

图2-5-13 A.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会发生干涉 B.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发生干涉 C.P点的振动始终加强 D.P点的振动始终减弱

解析 从题图中看出,两列波的波长不同,但同一介质中波速相等,根据v=λf,知频率不同,所以在两波相遇的区域中不会发生干涉,B正确;因为不能发生干涉,所以虽然此时刻P点的振动加强,但不能始终加强,当然也不能始终减弱,所以本题选B.答案 B 11.当两列相干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P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B.质点P的振幅最大 C.质点P的位移始终最大 D.质点P的位移有时为零

解析 两列波的波峰在P点相遇,说明P点是振动加强点,P点振幅等于两列波的振幅之和,质点P的振幅最大,质点P振动加强,位移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位移有时为零,有时最大,选项A、B、D正确. 答案 ABD 12.图2-5-14所示为t=0时刻简谐横波a与b的波形图,其中a沿x轴正方向传播,b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0 m/s,振动方向都平行于y轴.下图画出的是平衡位置在x=2 m处的质点从t=0开始在一个周期内的振动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

图2-5-14

1解析 由题,两列波的波速相等,波长相等,则频率相等,能发生干涉.过周期后,4两列波的波峰同时到达x=2 m处的质点,则此质点振动总是加强,振幅为两列波振幅之和,即为3 cm,开始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所以图像B正确. 答案 B 题组五 波的衍射现象和干涉现象的比较

13.利用发波水槽得到的水面波形如图2-5-15甲、乙所示,则

()

图2-5-15 A.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B.图甲、乙均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C.图甲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

D.图甲显示了波的衍射现象,图乙显示了波的干涉现象

解析 同图可以看出,图甲是水波通过小孔的情况,属于波的衍射现象,图乙是两列波在传播过程中叠加形成的干涉图样,属于波的干涉现象,选项D正确. 答案 D 14.在同一地点有两个静止的声源,发出声波1和声波2.在同一空间的空气中沿同一方向传播,如图2-5-16所示为某时刻这两列波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5-16 A.波1速度比波2速度大 B.这两列波的频率相同

C.在这两列波传播方向上,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D.相对于同一障碍物,波1比波2发生衍射现象更明显

解析 在同一种介质中,各种频率的机械波传播的速度相同,选项A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波1的波长大于波2的波长,由公式v=λf可得,波1的频率小于波2的频率,选项B错误;由于两列波的频率不同,两列波不能发生干涉,选项C正确;对于同一障碍物,波长越大衍射越明显,选项D正确. 答案 CD 15.如图2-5-17所示,S是水面波的波源,xy是挡板,S1,S2是两个狭缝(SS1=SS2),狭缝的尺寸比波长小得多,试回答以下问题:

图2-5-17(1)若闭上S1,只打开S2,会看到什么现象?(2)若S1、S2都打开,会发生什么现象?

(3)若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波峰和波谷,那么在A、B、C、D各点中,哪些点振动最强,哪些点振动最弱?

解析(1)只打开S2时,波源S产生的波传播到狭缝S2时,由于狭缝的尺寸比波长小得

多,于是水面波在狭缝S2处发生衍射现象,水面波以狭缝S2处为波源向挡板另一侧传播开来.(2)因为SS1=SS2,所以从波源发出的水面波传播到S1,S2处时它们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当S1,S2都打开时产生相干波,它们在空间相遇时产生干涉现象,一些地方振动加强,一些地方振动减弱,加强区与减弱区相互间隔开,发生明显的干涉现象.(3)质点D是波峰与波峰相遇处,是振动最强点;质点B是波谷与波谷相遇处,也是振动最强点;质点A、C是波峰与波谷相遇的地方,这两点振动最弱. 答案(1)水面波以狭缝S2处为波源向挡板另一侧传播开来.(2)发生明显的干涉现象.

上一篇:盐城沿海下一篇:双腔留置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