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奖助金

2024-11-07

高校奖助金(共3篇)

高校奖助金 篇1

当前各个高校实行的高校奖学金制度都是相对比较完善的,高等学校的学生资助体系都是三位一体的,其中包括国家类、学校类和社会类一些奖学金。

1. 奖助学金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做好宣传工作

这类问题主要是在各类奖学金评选的过程中,宣传力度不够,信息传播不到位。很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只重视评选过程,而对于及时宣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了解各种奖助学金政策,并没有引起重视。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学生的不了解,也造成了很多学生符合条件但是没有申请。除此之外,对一些学生获得奖学金之后的宣传还有榜样树立中所做的工作也相对较少。如果各类高校能够在学生一入学就对他们进行奖助学金的各类政策功能还有意义宣讲,就可以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把奖学金的评选标准转化为自身的行动,并且能够为了这一个目标努力,使得很多家庭困难的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也能更加努力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奖助学金的激励作用。

1.2 助贫难度大

能够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是高校设置奖助学金的根本目的。调查却发现,高校中很多普通学生要比贫困生获得奖学金的比例还要高,出现这种现象,还是由于贫困生生活压力比较大,课下时间并不能像其他学生一样学习,因为他们要为了每个月的生活费而奔波劳累,造成他们包括学习在内的综合素质和表现都受到了影响,品学不一定就能兼优。而且很多学校奖学金设置的宗旨都是以奖励优秀为目的的,在获得奖学金的机会上贫困生少很多。因为奖学金评选的规定性还有授奖范围的局限性,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想要依靠奖学金实现助贫就更加困难。

1.3 评定标准不够具体化

我们通常都会发现,不论是奖学金还是助学金,不论是国家级还是高校自设的奖学金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申请条件还有评定标准都比较笼统模糊。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是国家奖学金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学习成绩在班级前几名之内都可以算作优异。而国家励志奖学金则要求“学习成绩优秀”,一样也没有具体的标准,排名靠前的都可以算作成绩优秀。国家助学金的要求更加抽象,“勤奋学习,积极上进”这样的要求很难界定。因此,很多高校在国家奖学金评审问题上增加了条件限制,就是在校内获得一等奖学金,等等,但是要求看似更加具体,等到实际操作时还是会有学生符合这种条件。这些原因可能会给高校奖学金评选带来一些麻烦。

2. 奖助学金的模式要进行优化

2.1 规范评定制度

当前高校奖学金的评定方式存在不够透明的问题,这是需要进行完善的,因为如果奖学金的评选方式评选制度都不能广为人知,奖学金对于学生的激励性就会大大降低,对于奖学金的评选我们要坚持三公原则并且择优录取,要成立奖学金的评审小组。在贫困学生本人提出申请之后,由各个学院的评审小组进行评议并且选出等额的学生候选人之后,由各学院成立的复评小组进行复审,至少要有两名学生代表对拟获奖学金的学生建议名单进行复审之后,再把名单在本学院范围内进行公示,而公示之后如果没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可以上报学校,对于各学院拟获奖学金的学生建议名单再由学校自主管理机构进行全面复查。

评比方式要更加民主,因为符合申请资格的学生总数总是大大超出实际的奖学金名额,怎样在符合条件的学生中评选很重要,公平的竞争,民主的评议,都是奖学金评选中的重要根据,同时,这种民主评议很好地体现出了高校管理中的民主。

2.2 构建育人体系

在完善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时候要本着“资助为本,育人为先”的理念,不断完善育人工作体系,除把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好之外还要注重加大对贫困学生的人文关怀,并且通过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解决他们精神层面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贫困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可以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对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还有社会公益活动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以此回报国家和社会,并且有机地把学校经济资助和育人工作结合起来,进而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

2.3 完善认定体系

为了确保申请奖学金证明资料的真实性就要加强认定制度建设,对于贫困认定还有证明的材料在当地相关政策落实上加大监管力度,并且试着建立一种对为学生开具证明材料的相关部门进行追究责任的制度,逐步建立管理平台,学校、政府和社会之间各方面都能互相沟通和信息共享,从而提高证明材料的可信度。

针对贫困生建立动态的数据库,对于贫困学生的档案能够动态地管理,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把具体家庭困难情况还有父母的职业、收入等相关信息都囊括在内,并且进行动态化管理,及时跟踪调查,相关信息,从而形成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平台,并且把这些工作及时在网上公布,使贫困生的认定实现信息化和网络化。

2.4 完善监督机制

奖学金机制中舆论监督体系的建立,是在资助完成之后形成的反馈机制,接受同学们的监督。在奖学金认定之后,对于获得奖学金学生的家庭信息,班主任、辅导员要进行重点了解,要把资助金的实际去向全面准确地落实,并且建立相应的惩罚措施。对于挥霍浪费资助金的情况,要收回奖助学金,并且取消其一切获得资助的资格,再将奖助学金转给其他符合条件的学生。

总之,在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要把这些问题都充分考虑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把工作落到实处,发挥育人功能。

摘要:在高校中,奖助学金制度可以说是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一种资助制度,也是资助体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文根据奖助学金存在的问题和思考对各类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奖助学金,制度,现状,模式优化

参考文献

[1]穆建亚.国家新奖助学金的特点与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政策学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2).

[2]刑鹏飞.试析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5(23).

[3]张大卫.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2).

高校奖助金 篇2

(试行)

为配合学校卓越人才培养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开拓我校学生的国际视野,资助品学兼优、特别是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参加国际及港澳台交流项目,根据学校专项经费使用规划,特设立同济大学大学生国际及港澳台交流奖助金。

一、奖助对象

奖助品学兼优、特别是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我校在读全日制大学生公派赴教育、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院校(原则上为世界大学排名前500名的院校,含港、澳、台等地区的院校,列入同济大学推动实施的“3个600、3个300工程”培养计划优先)参加交流与学习,以及参加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学科竞赛等。

二、名额与奖助金额

金额设置:每年奖励额度为100万人民币,其中本科生占70%,研究生占30%。奖助金额:资助1次往返旅费、境外住宿费。赴港澳台、东南亚地区资助总额上限为6000元人民币/人,其中往返旅费资助上限为4000元人民币/人,境外住宿费资助上限为2000元人民币/人;赴除港澳台、东南亚的其他地区交流资助总额上限为1.2万元人民币/人,其中往返旅费资助上限为8000元人民币/人、境外住宿费资助上限为4000元人民币/人。实际资助额在上限范围内根据完成交流回校后的旅费、住宿费的实际支出票据进行奖助金发放。

绿色通道:在获得奖助金资格的基础上,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或有其他特殊情况者可申请提前预支奖助金。

三、基本条件及评选规则: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为祖国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3、在学校规定的学制内,按学校的规定报到和注册;

4、在校期间,无任何违纪事故及信用不良记录;

5、具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学术潜力,外语水平符合出国交流的语言要求;

6、奖助品学兼优、特别是来自经济困难家庭的全日制学生;

7、原则上正在境外学习的人员或已获得过国家、学校、境外政府、企业或

机构等各类全额资助出国(境)的学生、已完成交流项目的学生不在本奖助金资助范围。

7、在同一学位学习期间,未获得过本奖助金资助。

8、主要依据申请者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情况与交流项目质量三方面进行公平、公开评选。

四、工作队伍设置及配备

1、设置成立同济大学大学生国际交流奖助金评审委员会,由校外事办、港澳台办、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等部门相关负责老师共同组成同济大学大学生国际交流奖助金评审委员会,根据学生申请及实际工作情况,每年定期(3月底、10月底)召开评审会,审核和选拔所提交申请。

2、对于学校、院系已有的国际交流项目,各学院(系、所)由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或负责学生事务的专职辅导员进行初审,如为自行联系的国际交流项目,则需要在征求所在学院(系、所)教务、外事等负责人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初审。根据本办法安排专职人员负责专项工作。

五、选拔方式

1、申请流程:

个人提出书面申请→班主任签署意见(研究生则为导师意见)→所在学院(系、所)审核→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汇总→同济大学大学生国际交流奖助金评审委员会评审(包括材料初审、面试两部分)→网上公示。

2、申请材料:

1)《同济大学大学生国际交流奖助金申请表》,其中家庭经济情况须在表中

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需提供相关证明,其中本科生需提供由校助学服务中心认定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研究生需提供由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

2)交流项目申请已完成的同学,需提供境外院校邀请函复印件(附中文翻

译件),参加国际会议的还需提交被国际学术会议正式录用并被安排宣读会议论文的通知(申请人在论文中的署名单位应为同济大学)、会议安排及申请者宣读论文的时间安排表(需提供会议网址或其他证明材料);交流项目申请还未完成的同学,需提供由校外事办、港澳台办提供的同等证明。

3)详细的国际交流计划;

4)各类语言能力证书复印件;

5)科研创新等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6)由同济大学教务处(研究生则为所在院系教务部门)开具的成绩证明(从

当前学历阶段第一学期起)。

六、考核发放

1、受助者原则上应在完成交流回校后2周内,提交纸质和电子版交流总结(主要提供在境外的学术及生活总结、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学位论文的帮助等方面,交流总结中需包含反映学习生活的照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科竞赛的,除了总结报告,还需提交论文集封面、目录、文章复印件、宣读时的会场照片等;

2、受助者原则上应在完成交流回校后2周内,提交相关有效报销凭证,主要包括往返旅费票据(火车票、机票行程单、登机牌等)及住宿发票、收据等;

3、提交总结材料及报销凭据后,方能取得发放资格;

4、交流奖助金的证书将根据实际情况集中发放。

七、附则

1、申请者可单独申请往返旅费或住宿费奖助金中的一项,也可同时申请。如本次申请项目在往返旅费和住宿费方面已获得其他各类资助的,则不能重复申请。

2、对隐瞒已有奖助或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的情况,一经发现,要求受奖助者退还所获得的奖助金,并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将按校纪校规进行处理。

3、受助者有义务参加学校组织的与国际及港澳台交流主题相关的其他活动。

高校奖助金 篇3

1 高校学生奖助社团的特点和分类

1.1 高校学生奖助社团的定义

所谓高校学生奖助社团是高等学校中以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为指导,在校方和捐助方的共同理念指导下,由获得某项奖助学金的同学共同组成,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学生团体组织。

1.2 高校奖助社团的新特点

学生奖助社团是高校众多学生社团组织类型之一,有着学生社团普遍的共性,但由于其特殊的成立背景而在成立模式、管理模式、发展模式上别具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奖助社团运转的多重管理。一般性学生社团的运转模式为校方提供宏观指导,学生自主规划发展方向、活动组织架构等内容。而奖助社团是学校和捐助方共同指导。捐助方在高校设立某项奖助学金,并号召所有获得该项奖助学金的学生自愿组成学生社团。在校方和捐助方的共同指导下,学生自主活动,以达到锻炼自我、丰富校园文化、回馈社会等目的。

(2)奖助社团的定位主要由捐助方确立。在校方和捐助方共同指导之下,奖助社团的定位和活动组织不像其他社团一样由学生自主决定,而是从校方和捐助方共同的育人理念出发,在既定的发展方向下组织活动。如奖学金社团大多定位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助学金社团的活动大多侧重公益活动,回馈社会。

(3)奖助社团人员组成的身份同一。奖助社团的成员是由获得某一项奖助学金而聚集在一起的。奖助学金的评定发放一般具有非常强的指向性,或奖励全面发展或在某一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与兴趣指向型社团兴趣同一性或者发展型社团的规划同一性相比,奖助社团的成员在身份特征上具有极为相似之处,呈现出身份属性上的同一性。

(4)奖助社团社会资源较为丰富。奖助社团不仅能够获得学校支持,而且还能获得捐助方的大力支持。捐助方每年在学校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之外,还给社团运作提供固定的活动经费。捐助方凭借自己的社会资源,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或发展要求提供假期实践工作、能力培训、海外实习、工作岗位等相关资源。这样不仅保证社团能够按照特定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学生也有机会将书本上的知识实地应用,实现了学校的知识教育资源与社会的实践教育资源良好的互动与对接,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整合利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借鉴其先进的培养模式和育人经验,也是高校节约成本、获取更多资源、拓展育人思路的有效捷径。

(5)奖助社团跨学校跨地域交流。捐助方往往在许多高校捐资设立同一名称的奖助学金。学生奖助社团不仅在本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而且还通过捐助方搭建的平台实现了各高校的交流。通过社团刊物介绍各高校该奖助社团的建设和活动状况;组织年会,使各高校社团成员定期相聚,加强情感建设和经验交流;完善社团网站,使同学们及时了解兄弟院系社团的最新状况。奖助社团跨学校跨地域交流也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交流空间。

(6)社团成员和奖助学金评定的互动。捐赠方、校方与社团主观互动是奖助社团的重要特征。捐赠方、校方与社团成员不仅仅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且具有良好的互动。社团成员为捐助方奖助基金的发展献言献策,同时老的社团成员加入到新一轮的奖助学金的评定。这种互动既为社团选拔补充有生力量,又在时空意义上缩小了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距离,体现出健康的运行模式。

1.3 高校学生奖助社团的分类

由于高校奖助社团成立的特殊背景,其社团宗旨也大多与奖助基金捐资育人的理念相一致,表现出极强的育人导向。其中,奖学金社团更加注重于学生个人能力才干的培养,而助学金社团则更加注重于学生社会责任、公益理念的培育。以清华大学为例,比较成熟的奖助社团有唐仲英爱心社、凯风公益协会、好读书协会、思源社等。

唐仲英爱心社由清华大学获得“唐仲英德育奖学金”的同学组成。爱心社以唐仲英先生“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十六字方针为工作理念,在学校和唐仲英基金会的指导下,旨在传递爱心,放大爱心,倡导一种充满爱和感恩的社会氛围。

好读书协会由清华大学获得“好读书”奖学金的学生组建的社团。协会以清华老校友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提出的“好读书、读好书”的倡议为宗旨。好读书协会定位营造校园的读书氛围和人文氛围,弘扬和传承老一辈学术大师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提升同学的人文素养,并给对人文学科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交流发展的平台。

在学校和凯风公益基金会共同指导下,由凯风奖学金获奖同学成立凯风公益协会。协会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融入社会、回馈社会和“凯风同学汇”。凯风公益协会传承凯风公益基金会“推动社会进步,促进和谐发展”的宗旨,践行“致力于优秀青年的能力建设,引导青年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领导力,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理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思源社是由获得香港思源奖助学金的同学组建成立。其宗旨为“饮水思源,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协会成立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树立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理念。

根据奖助社团的定位和活动内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学术型奖助社团:学术型社团的建立大多缘起于学术基金的设立,主要是由获得某一项学术基金奖励的优秀学生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学术发展,培养良好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如:好读书协会——旨在增强全校的人文氛围,倡导读书治学的良好风气。

(2)发展型奖助社团:发展型社团的建立大多缘起于素质基金的建立,主要是由获得某一项素质基金奖励的学生组成,旨在引导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如:凯风公益协会——旨在为同学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资源,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3)公益型奖助社团:公益型社团的建立大多缘起于公益基金的资助,主要是由获得某一项公益基金资助的学生组成,旨在培养学生的公益行动力和反哺社会的责任。如:唐仲英爱心社和思源社——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公益服务意识,塑造公益服务精神。

2 高校学生奖助社团发挥积极的育人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重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而高校奖助社团组织也以其先进的理念、丰富多彩的活动、贴近生活的实践与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全面发展紧密结合,发挥出积极的育人作用,显露出“润物细无声”的强大功效。

2.1 奖助社团是捐助方与学校育人理念得以贯彻实施的新组织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公益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教育是一个民族与国家发展的根本,将关切的目光投注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之上。同时,时代的发展变化也要求学校的育人模式必须与社会接轨,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与需要的人才。捐助方和校方对奖助社团的共同指导和支持,给予学生不仅仅是物质的奖掖和帮助,更多的是一种理念的传递:回馈社会的理念促进了志愿公益类奖助社团的兴起,育国栋梁的理念则促进了领导力奖助社团的发展。在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奖助社团通过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利用奖助社团本身具有的实践性、灵活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活动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捐助方的育人理念和校方的育人理念相融合,既体现出了浓郁的育人教人色彩,也更加贴近社会的要求,奖助社团成为捐助方与校方育人理念得以共同贯彻实施的新组织。

2.2 奖助社团是丰富校园文化的新舞台

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奖助社团活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是高校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向多渠道、多层次、高质量的方向发展,形成高校浓郁的学习氛围、传达健康的文化信息、弘扬蓬勃的创造精神。如好读书协会通过开展纪念展览、好读书征文、人文图书展、学术讲座、悦雅书品茶语沙龙、创办好读书期刊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校园活动增强校园人文氛围,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证明,众多学生社团既丰富了校园文化本身,也使校园文化的各种丰富内涵得到了表达。校园文化蕴含的丰富涵义通过学生社团及其活动得到了有效、直观的表达;学生社团及其活动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校园文化的深刻涵义,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不可缺一的辩证关系。

2.3 奖助社团是学生成才发展的新平台

捐助方与校方共同的理念贯彻使得社团活动更具指向性,社团发展的目标也更加明确,强有力的指导使得学生获益匪浅;同时学生在奖助社团活动策划、活动组织、后续反馈等环节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尤其在学生实践环节和创新能力培养上,奖助社团为学生提供了成才发展的新平台。

2.3.1 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实践性是高校学生社团的一大特色,实践性的社团活动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实践,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学会与人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知识、技能的转化。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很好地锻炼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等等。例如清华大学凯风公益协会2011年暑期组建了北京、重庆两支实践队伍开展关于公租房需求状况的调研。同学们通过学习公租房相关的文献资料、政策法规、亲自与相关政府部门及专家座谈、与居民访谈和实地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实践,同学们收获很大。凯风实践支队获得了2011年清华大学银奖实践支队,而且这项关于北京、重庆两地的“公租房”调查结果,将为政府部门今后制定调整相关政策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第一手资料。

2.3.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进步不竭的动力源泉”。作为大学校园内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主要载体的高校学生社团无疑也是这一历史使命的承担者。奖助社团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另外在组织活动中,不同的活动创意相互交流,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也很有效。大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清华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在去河北怀来支教的过程中,同学们集思广益,创建了“小手拉大手”爱心图书馆建设项目。该项目在前期调研、募集图书、爱心图书馆建立、图书管理和借阅章程的制定、学生答疑手册的编撰各个环节中,无不闪耀着同学们创新的思想火花。“小手拉大手”爱心图书馆建设项目获得2011年清华大学“北极光杯”公益创意实践大赛金奖。

2.4 奖助社团是培育学生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新途径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青年大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将个人命运与社会、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是青年大学生行动的指南针。在正确的理念指导和健康的机制运营下,奖助社团已经成为学生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新途径。奖助社团的社会服务功能更加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志愿者精神。如清华大学唐仲英爱心社,自2007年起,在河北省怀来县的14所中学建立实践基地,定期开展学习经验介绍,励志教育,环保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乡村中学图书馆建设,贫困学生家访调研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在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完善了自身的发展,树立将爱心传递下去的信念,培育回馈社会和报效祖国的理念。奖助社团的社会服务功能对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奖助社团作为新兴的学生社团,将获得某一项奖助学金的同学组织起来从事有意义的学术引导或公益培育活动,更加注重以奖育人、以助励学的教育理念贯彻,发挥着励学助困、激励先进等其他社团不具备的重要作用。最为新兴事物,高校要不断地研究和总结其独有的特征和发展的规律,并借鉴学校已有优秀社团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建设好学生奖助社团,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其在学生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功能。

本研究得到清华学生工作研究项目基金的资助

摘要:随着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不断投入,在高校中出现了以某奖助学金获得者组成的社团,即学生奖助社团,该类社团呈现独有的特征,作为新兴的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它以其先进的理念、丰富多彩的活动、贴近生活的实践与青年思想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发挥了积极的育人作用。学生奖助社团成为捐助方与学校育人理念得以贯彻实施的新组织、丰富校园文化的新舞台、学生成才发展的新平台和回馈社会的新途径。

关键词:高校,奖助社团,育人

参考文献

[1]胡小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C].全国优秀硕士生论文,2005.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3]蔡颖.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育人机制研究——以新长城华南师范大学自强社为例[J].青年探索,2011(2):32-36.

上一篇:三维地质模拟下一篇:天津滨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