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语言

2024-12-12

借助语言(共7篇)

借助语言 篇1

人们常说, 绘画是色彩和线条的学问, 音乐是节奏和旋律的学问, 舞蹈是肢体造型的学问, 那么, 文章就是运用语言的学问。一篇文章, 语言质量不过关, 即便其它方面都很好, 也称不上佳作。笔者认为, 作文课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而且应当放在首位。那么怎样在作文课上, 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呢?

我觉得采用对对子, 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上句, 让他们对出下句, 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这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提高语言能力的传统做法。前几年, 我国在高考语文语言运用题中, 曾有给上句让学生对下句的题型, 用来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训练语言的好方法, 只是被我们忽略了, 我认为, 作文课完全可以把这种方法运用起来。

要想做好这一工作, 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对偶句的特点。所谓对偶句, 就是上下两个句子, 字数相等, 结构相同, 词性相同, 平仄相反, 语义相关。比如:蝴蝶飘去寻香艳, 蜜蜂飞来找甜蜜。这个对偶句, 字数均是七字, 结构都是主谓宾句, 词性均是名词﹢动词﹢动词﹢形容词, 两句话合在一起, 共同表达春天昆虫繁忙的景象。至于格律方面的平仄要求, 现代文大可不必太讲究。对偶句的类型大概可以分成三种形式:一是正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相互补充, 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如天空一鸟飞, 大地两牛行;一是反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如善人定走好运, 恶人难逃法网;一是流水对, 上下两句的意思或是条件关系, 或是因果关系, 或是假设关系, 或是承接关系。如“只因一着错, 弄得满盘输”, 两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掌握了对偶句的特点以后, 老师便可以在每一节作文课的开头, 先用多媒体投影几个对偶句的上句, 让学生对出下句。同时找几个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然后师生一起对学生所对的下句进行评价。这项工作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开头要出浅显的句子, 比如上句是:“桃花吐红映日”, 学生对“柳枝染绿迎风”, 上句是“文科生, 理科生, 文科理科, 科科出状元”, 学生对“南山松, 北山松, 南山北山, 山山长栋梁”。

也可以利用写读书笔记练习写对偶句, 比如让学生写二三百字的一段话, 让学生最少用五个对偶句。今年晚春时候, 百花飘落, 笔者让学生以《落花》为题写一段话, 对落花进行描写, 抒发对美好事物遭到摧残的伤感心情。我给学生的拟的答案是――

东风丧失温情, 变得暴戾起来。它斜立枝头, 一朵一朵揪捽, 一瓣一瓣抛落, 弄得红也飘飘, 白也飘飘……

桃林边, 一脉修水。流水有意, 满载紫艳温香, 送向迢迢遥遥的大海。夕阳泣血送行, 揩红白云的手帕。

梨园下, 一泓蓝塘。涟漪有情, 承托着粉面玉容, 不忍孱孱弱质沉下塘底。冷月垂泪, 洒成天边的小星。

黛玉若在, 定然噙泪拈花, 置之于香囊。继而, 手把花锄, 挖穴茔香, 筑起花冢。年年岁岁, 祭奠不歇。

只是伊人已逝, 无人问津。一任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风萧萧, 掳掠红颊粉腮;雨萧萧, 鞭挞粉面素容。

到处是白水流霞, 弥望是碧波漂雪。弄得我眼也流泪, 心也流血。化成斑斑点点, 红红白白, 满地飘泊。

在这段文字中, 对偶句比比皆是, 比如“一朵一朵揪捽, 一瓣一瓣抛落”“风萧萧, 掳掠红颊粉腮;雨萧萧, 鞭挞粉面素容”。不光有对偶句, 第二节和第三节, 在结构上也是相对的。

这种对下句的方法, 不一定局现在作文课上, 也可以向语文课上延伸, 即利用语文课开头的几分钟, 让学生做对下句的题目, 还可以向课外延伸, 让学生利用课外阅读课, 到图书、室阅览室阅读时, 摘出精采的对偶句。同学之间, 也可以互相出上句, 对下句。

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作文课上, 要向学生提出要求, 要求他们在文章适当的地方, 多用对偶句, 从而增强文章的文采。为了让学生有写对偶句的意识, 可以让学生写好作文后, 把自己文章中的对偶句用波浪线标出来。以便老师批改检查。

一学期坚持下来, 学生的语言质量会逐渐提高, 语言提高了, 作文水平也就水涨船高了。

借助语言载体,促进思维发展 篇2

当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存在不少问题。例如:不善于联系地纵观全文,独立思考;不善于分析文章的内涵,浅尝辄止;不善于周密地分析问题,以偏概全;不善于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生搬硬套。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师“要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指导学生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想象力”。这里的听说读写训练实际上就是语言训练,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的过程即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人们客观事物的一种反应能力。但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如果没有思维活动,没有思想,语言作为思想交流的工具和思维的工具也就无法存在了。所以说,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同时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相互促进,因而在听、说、读、写训练中必须把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一、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中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而思维训练贯穿于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等教学过程之中。这种贯穿应是水乳交融式的贯穿。要达到这种水乳交融式的贯穿,课堂教学不能搞“花架子”,教师要苦练真功夫,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训练落实到实处,并且能够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

语文教师是通过听、读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的,理解是语言形式到思维内容的过程,在听话、阅读过程中,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同时发展的。

(一)听话过程中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听是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是对传导听觉器官中的语言信息,(包括词汇、句式以及全部内容)的分析、理解和记忆。如果没有思维的配合,听就无法进行。因而,要训练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去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听话训练时,教师要强调学生把握要领,比如听别人说话(朗读)或听课时要善于把握说话者或教师讲课时的关键性语言,善于抓住要点,并边听边想,能分析、理解、归纳,使所获信息条理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讨论或辩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思维反应的敏捷性。

(二)阅读过程中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在阅读过程中,先认读,后理解,这时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必须紧密结合起来。阅读中的思维训练,就是训练学生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分析到综合,从现象到本质,从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过程。例如教师在一篇范文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边写提纲,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学生完成这三项任务时,就得通过语言认知,去掌握全文的篇章结构。这种由部分到整体,在由整体到部分的认识过程,也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再如指导学生学习某类课文,先从个别的篇章学起,即而认识了这类文章的一般特点,认识了一般特点后对同类文章中的每篇的特点的理解就更深了。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同时进行了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训练。总之,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时,总是既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构造的分析去理解,又引导学生通过对逻辑关系的分析去理解,这就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进行了思维训练。

二、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把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

语文教学是通过说、写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表达是由思维内容到语言形式的过程。在说或写的同时,思维还在不断地发展、修正和形成,所以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同时起着思维工具的作用。

(一)说话过程中的思维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有条理才能说得有条理。边说边想,语言不停滞的输出就是不停的运用思维的结果,所以说话训练与思维训练必须同步进行。学生自己说话,要求有中心、有条理、叙事清楚,说理明白,用词造句能恰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就非得有着积极就思维不可,这也就是思维训练。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复述课文、自拟提纲发言、自我介绍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的敏捷性和表达的灵活性。

(二)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训练

“写”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书面语言话动。思维也只有经书面语言的训练才能发展成为高度的抽象概括和连贯严格的状态。学生作文中的选材、立意、构思、表达等训练既是思维训练,也是语言训练。学生的习作里经常出现词不达意,句子不通,表达不清,文气不顺等现象,这些都跟思维上的毛病有直接关系,因而教师在矫正他们语言上的毛病时不能只在纸上涂涂改改,而应在思维上反复锤炼,才能使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

苏霍林姆斯基指出:“在学生的脑力劳动,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和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进行思考。”可见,学习中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一定要勤分析,多思考。俗话说“若要记得,必先懂得”。作为教师要明确:思维能力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语言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题能力。

思维能力不是一下子形成的。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特点,自觉地、主动地运用思维规律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随着语言的发展,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发展,从而提高了综合能力,更好的促进学习。

借助口语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篇3

由此可见, 语言的内化过程首先是以思想感情为内核向四周发散, 尔后又聚敛在思想这个内核之上的;其次, 这种发散与聚敛是以语言为介质的, 而语言介质又在发散的和聚敛的过程中得到丰实和锤炼。这种内化过程是反复进行的, 内化成熟时, 人们往往有“说话”的冲动。一般说来, 中学生口头语言已经是成熟了。文学符号记录下来的就是书面语。但口头语和书面语相比, 它又是软质流动的, 只有经过加工和提炼, 才能变成定型的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这个纵向过程, 除了说明思想感情是它的滥觞和归宿、动因和驱动力, 还说明一个重要的事实, 即说话是语言由内化到外化的一个关口。它是内化的终结, 又是外化的起始。这种中间状态, 一方面还呈现着内化过程发散和聚敛的动态痕迹, 另一方面使潜在的意识活动发展到可以捕捉的表象。这种中间作用, 在作文语言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我们可以在这个动态中去发现、去引导、去节制, 让它疾徐随意, 高下就势, 零散由气, 穿越奇异的峡谷, 奔向浩瀚的大海。边说边写, 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共同制约遣词造句能否上口、入耳, 是否抑扬顿挫。

那么,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如何有的放矢地加强中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拙文拟就以下几方面谈谈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加强学生内在品质的训练

美国前任哈佛大学校长伊立特说:“在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 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那就是优美文雅的谈吐。”要使学生具有“优美而文雅的谈吐”, 那就必须注意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所谓内在品质, 实际是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俗话说:“慧于中而能秀于外。”内在品质差的人是很难说出高深、博雅的语言的。因此, 口语能力的培养舍弃了内在品质的培养而只着眼于技巧技能的训练, 只会进入口语教学的死胡同, 因为它失掉了根本。我们必须承认口语训练既具有工具性, 又具有思想性, 绝不能忽视内在品质的培养。

口语教学中进行内在品质的培养, 首先我们应要求学生从两个方面提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其一, 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陶冶高尚的个性情趣。这种内在气质会使自己的谈吐具有独特的神韵。其二, 要求学生刻苦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具体训练时, 从口语教学自身的特点出发, 注意行动的自觉性。要求学生在口语训练过程中自觉摒弃假、大、空一套、力求真诚、健康、文明、高雅。教师在平时授课, 或与学生交谈中, 努力把自己的意思用优美而文雅的语句说出来, 为学生提供示范。口语教学中的思想训练讲求感染熏陶, 在潜移默化中收到实效, 要像“知时节”的“好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二、加强口语技巧训练

当前中学生的口语练得少, 即使练也只是在复述、讨论、答问、演说等口语形式的“宏观”训练上兜圈子, 很少对学生进行语言技巧的“微观”训练, 致使很多中学生口语表达平淡, 说话无分寸, 不得体, 极少惊人妙语, 走上社会后很难适应各种交际环境, 我们可以着重抓中学生口语技巧的弱项进行训练, 具体做法是:

l、训练学生运用态势语的能力

口语从表达方式上看有:有声语言系统和态势语言系统, 诸如用手势、动作和表情的变化来增加表达力量。中学生在平时说话时或东摇西晃, 抓耳挠腮;或曲腰弯背, 扭扭局促;或摆弄衣角纽扣, 抠鼻揉眼搔首, 因此我们要加强中学生说话时的态势训练。训练时首先提出一般要求, 要求学生在说话时的态度大方, 举止洒脱, 精神饱满, 动作协调。然后再提出高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态势语拟形摹态, 动情传神, 增强表达效果。具体地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恰当地运用面部感情。面部表情反映在面部肌肉和鼻、口等器官上, 这些器官能传达说话人的情感。如沉着脸表示不高兴, 开口大笑表示欢乐, 咬牙切齿表示痛恨。一般说来, 说话活动中眼睛应该始终注视听话人, 并根据谈话的内容用各种表情表示出自己的情感来。

(2) 采用合适的恣态。姿态指说话时身体的样子和动作。人体的姿态同样有传达感情的作用。如昂首挺胸表示骄傲、自豪。身体微微前倾, 表示谦虚、恭敬。说话时应根据情况采用合适的姿态。

(3) 合理使用手势。手势是最为重要的态势语。如手心向上, 胳膊微曲, 手掌前伸, 表示奉献、请求、欢迎。手心向下, 胳膊微曲, 表示制止、反对、否认;两手由分而合, 表示团结、亲密、联合;两手由合而分, 表示空虚、失望、消极;伸出拇指表示赞赏、钦佩。用食指表示命令、斥责;举拳头表示警告、决心等等。

在培养学生运用态势语的能力时, 我们主要通过说故事和编小品, 设计好表情、姿态、手势, 让学生训练, 先单项后综合。如根据《假眼睛》 (初中语文第二册) 这则幽默故事设计了富翁的表情动作, 分三个层次:左眼失明的“懊恼”, 装上假眼的“得意”, 指出假眼后的“惊奇”。马克·吐温对盛气凌人的富翁的表情动作也分三个层次:对富翁“皱了皱眉头”, “晃了晃脑袋”, 指着他的“左眼”时, 伸出指头, 瞪大眼睛;在说左眼里“还有一点仁慈”时, 可设计一个点头、眨眼、抿嘴、撩舌等多维的幽默俏皮的动作, 表示辛辣的讽刺。这种练说学生兴味盎然, 乐此不疲。

2、训练学生正确掌握语调

所谓语调就是语音的高低升降、语速的疾徐变化等。语调不同, 表达的观点和思想感情就不一样。有的同学不懂这些, 以至把意思表达错了。有一个同学朗读《有的人》把“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说成“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还”字音调提高、拖长。把原意“人虽死了, 但精神永存”说成“别人死了, 这个人怎么不死!”意思完全不同了。平时有些学生说话也不会使用语调。如“这样的场面, 我见得多喽!你算得了啥?”, 显得傲慢无礼。“妈妈, 去买菜!”“奶奶, 快烧饭!”则是命令式的, 这些语调怎不引起人的反感!可见训练学生正确掌握语调至关重要, 训练时可抓住这样几个方面:

(1) 注意把准话语的重音点。重音词指在说话时为表达思想感情予以突出强调的词或词组 (短语) 。一般说, 口语结构里如果是重音点, 信息价值就高。反之不是重音点, 信息价值就低。重音点落在不同的字或词组上, 意思情感就不一样。如“你们都来啦!”如果重音点落在“来”字上, 则含有来人之中有不受欢迎的情感色彩。这些应该让学生懂得并注意在说话时准确把握。

(2) 注意语速的快慢。即要根据交际场合、交际对象和个人表情达意的需要, 恰当地运用语速和停顿。就表达内容而言, 语言舒而缓, 一般用于庄重、严肃、悲伤的方面。停顿时间长, 常用来表现思索、引起听者注意等。语气短而促, 一般用于表示惊讶、兴奋、激动之情。不过快与慢是相对的, 运用要恰当, 否则将适得其反。如“XXX荣立三等功一次”说成“xxx荣立三等功****一次”, 由于在“功”字后停顿过长, 使得褒义成了讽刺。

(3) 注意说话时的语气。陈述句语调较平, 疑问句语调较高, 感叹句语调较低。如“这道题你自己做的吧?”表示一种猜测的语调, 语气平稳, 并不含有其他意思。如果换成“这道题是你做的吗?”语调上扬, 隐含了有些不相信的语调。两种语气所产生的效果迥然有别。

语调是人们在说话时必须运用的, 是基本的技能, 应该随时指导、训练。我们在训练学生的语调时, —是教师示范。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 注意特殊语调的运用, 给学生以潜在的影响。二是模拟性训练。我们在指导学生口述《变色龙》故事时, 要求学生抓住一个“变”字, 把其变化具体表现在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气上, 通过声音来塑造形象。实践证明, 这样的训练可感性强, 见效快, 课堂气氛活跃。

3、训练学生定向表达的能力

借助语言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态语;教学

体态语言是指人们借助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头、脸、眼、手、身姿等几个方面。教学中体态语的直观形象,可以弥补语言的不足,给学生一种动态和变化的感觉,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

一、运用体态语制造动态生成课堂

教学中适时地运用体态语有利于带动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通常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不强的特点。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情境引入适当的体态语,用动态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辨析词义是常出现的内容,课文中出现“抛”“扔”等动作词语时,教师可通过实际演示,让学生理解两个动作的区别,有了体态语言的辅助,学生的认识会更深刻。

二、运用动态语言进行动作表演

小学生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体态语的模拟性和象征性可以引发学生的丰富想象,教学中借助体态语来表达一些语言难以表达的动作和情感,更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加快理解知识的步伐。如,《穷人》歌颂了渔夫妻子桑娜的高尚道德情操,在教学中利用形式多样的体态语(桑娜决定抱养孩子后的复杂表情等),设定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表演,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三、运用体态语言培养良好品德

道德品德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通过体态语进行言传身教,更富有说服力,也更能被学生所接受。如,在一次教学中文章涉及环保问题,考虑到如果只是进行空洞的传教,是无法真正让学生感同身受的,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内心需要,此时正好发现教室有某些学生随手丢弃的废纸等,我弯腰捡起,丢进垃圾桶,这时我发现很多学生都低头看看有没有随手要扔的垃圾,有几个学生很不好意思地捡起垃圾扔进了垃圾桶。抓准时机,运用恰当的体态语,更能引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总之,丰富的体态语有利于语言的理论的发展,更能增强教学的效果,增加吸引力与感染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是促使情感体验升华的重要教学手段。因此,教师要不断研究,更好地把握体态语言,为建立高效课堂而不断努力。

借助语言 篇5

(一)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的散文教材处理,是一种融“整体把握”和“重点理解”于一体的教学艺术。这里的“面”指的是散文的基本内容,这里的“点”指的是根据散文的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点面结合,可以从点切入,再到面,再步步深入到点,串点成线成面;也可以从面切入,再到一个个点,串点成线成面。如《爱如茉莉》这篇课文可以从点入手:“真爱为什么像茉莉?”读出父母之间相爱的画面:吃饺子、奔医院、细叮嘱、紧握手、露微笑。由这一个个面再回归到点:“真爱就像茉莉”。形中求神,把握线索,实现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一体。

(二)重视剖析,感悟语言情理

散文语言的精妙处在于:1、工笔细描处,比如对表现人物特点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腻描写,对景、物特点的细致描写;2.写意处,比如对人物的三言两语的介绍,对环境的全景式的扫描;3.画龙点睛处,如散文的文眼;4、文采飞扬处,比如蕴含节奏美、音律美或色彩美的语段。教学中老师要抓住语言的精妙处揣摩品味,想象、朗读、体味语言的妙用。

1.揣摩语言,体验情感

对语言的精妙处,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引导学生细细揣摩。如《爱如茉莉》中,对“等、奔、紧握、挂”等字词要进行细细的咀嚼,才能体会父母之间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的爱。

2.分析比较,体验情感

运用比较的方法揣摩语言,是理解语言内涵,体会情感的常法。如《爱如茉莉》中第九自然段中,关于阳光的一句描写:初升的阳光从窗外悄悄地探了进来,轻轻柔柔地笼罩着他们,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一切都浸润在生命的芬芳与光泽里。这句中的“探”能换成“照”或“射”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到病房里父母执手而眠的画面,连阳光也为之动容。

(三)凭借想象,活化语言情境

语言文字是对情境的描述,而感受情境则是情感熏陶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其所描述的客观情境,从语言对形象的还原功能中感受其语言的魅力。语言情感是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的重要结合点。

教学中,要抓住其结合点,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将书面语言文字在头脑中还原成作者所描绘或记叙的那一客观事物或尽量接近那一客观事物,使其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阅读心理状态,构成一种心理图像,以加强语言感受,促进形象感染,使语言的感受理解与情境的感染熏陶揉为一体。

1.在描写细致处想象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对父亲外貌的一段描述: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想象父亲的形象,就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那种坚忍不拔的爱。

2.在空白处放飞想象

文章的空白处,就如国画的留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信息和情感信息。如《爱如茉莉》中有一段“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他直奔到医院。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可对“奔”这个字展开想象,奔前,爸爸是怎么知道妈妈生病了?奔时,爸爸会在想些什么?奔后,爸爸又是怎么照顾妈妈的呢?从这个“奔”感受到爸爸对妈妈的爱就是一份焦急、一份担心、一份无微不至的照顾。

(四)凭借诵读,活现语言情感

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要使语言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须挖掘语言与情感的结合点,通过情境的创设、角色的变换、心理的揣摩引导学生入其境,通其心,感其情,进而借助表情朗读以抑扬顿挫之声,表身临其境之意,抒深切真挚之情,以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境地,从而使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熔为一炉。如果文章的基调是明快的、乐观的,要读出明快、跳荡的节奏来。对文中倾注了作者情感的句子,朗读时要加重语气,要读出语言的神韵,读出作者的陶醉感。对于语言优美,感情含蓄的,语调应轻柔、舒缓;对于慷慨悲壮的,要读出深沉肃穆,沉痛的语调。通过朗读体现文章的语言美、绘画美、情趣美,通过朗读使师生进入特定的情景中,与作者、文本一同黯然泪下,一同神采飞扬。

(五)学习表达

在亲情散文的学习中,在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有了表达的愿望,可以即时组织口语表达或小练笔,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仿一仿,说一说,写一写,不仅可以提高说写能力,还可以在学习表达的过程中深化情感。如《爱如茉莉》的教学最后,学生也和映子一样深切感受到真爱像茉莉,当学生心灵中爱的情感之弦被拨动时,可以让学生说说在你的生活细节中,爱是什么?

借助语言 篇6

农村初入学儿童在语言交往中, 往往不能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存在重复、间歇、脱节等现象, 说话不完整、不规范, 用词不当, 还时常伴着方言。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很重的负担。

我们请家长一起对我校一 (8) 班45个新生的阅读情况和语言发展水平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问卷结果如下表:

注:1.A、B、C分别为语言表达能力一、二、三级水平。

2.优、良、差分别为阅读情况等级。

阅读情况的调查数据表明, 喜欢阅读的只占全班人数的18%, 每天有固定读书时间的学生只占2%, 能经常给孩子读书听的家长只占6%。农村一年级新生的阅读情况令人担忧。

表中可见, 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 其语言的表达能力也较好。阅读情况优的学生, 语言表达水平为A (即达到一级水平的) 有80%, 为B的占20%, 没有三级。而阅读情况差的学生, 语言表达水平为A的只有9%, 为B的有33%, 为C的有57%。由此可见, 阅读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原因分析

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下, 阻碍语言发展的呢?我们教研组老师研究发现, 原因有:

1. 学前教育忽视了对幼儿阅读兴趣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调查发现, 本班孩子入学前就读公办幼儿园的占22%, 就读私人幼儿园的占78%。而私人办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喜好, 多偏重于写字和计算教学, 对阅读和语言的教学重视不够, 错失了在孩子语言发展重要时期的开发培养。

2. 家庭教育缺乏引导和教学的能力

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不足, 或者重视不够。

3. 学生的识字量不够, 阅读理解能力低下, 没有表达的欲望

初入学儿童由于识字少, 不具有完全依靠文字阅读的能力, 较爱看图书, 但持续时间较短;大部分学生存在“看了能懂, 懂了却说不好”的情况。

4.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低年级教师通常认为课外阅读是小学中高年级的事, 从而带来指导上的盲目性及阅读环境创设的无计划性, 语言能力的培养也只局限于课堂的集体阅读活动。面对群体, 老师也很难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

三、方法初探

那么该如何提升农村新入学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呢?鉴于阅读对学生的语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实践, 我们发现借助非正式阅读活动是个比较好的做法。

所谓非正式的阅读活动, 是指在正式课堂教学中的语文文本阅读以外的, 教师为学生提供不同内容、不同层次或是同一内容不同层次的阅读材料,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需要和语言水平选择, 积极主动地自我式的或小组合作式的学习与交流。无需受到“自己要与集体同步”的约束, 可以更加自由地阅读与表达。它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语言的发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途径:

1. 创设自由、丰富的阅读环境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是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首要条件。结合实践, 我们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和丰富、互动的物质环境。

(1) 宽松的心理环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 即创造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亲近的心理氛围, 使学生无拘无束,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学生的口语表达才能自如地呈现。为达到这个目标, 我们对教师进行分项专题培训, 通过培训, 让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以下三个心理环境:

(1) 自主表达的阅读心理环境。淡化教师权威意识, 倡导学生自主表达。

(2) 宽容理解的阅读心理环境。在日常活动中学生的阅读往往会出现不能持久或是顽皮、淘气、任性、不遵守活动规则、不愿阅读等现象, 教师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学生的各种心理行为, 使学生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3) 支持鼓励的阅读心理环境。对待学生的表述, 无论其水平如何, 教师都应抱一种积极鼓励的态度, 评价要以正面鼓励为主, 不随意否定学生的表现。培养学生爱表达、乐于交流的好习惯。

(2) 丰富的物质环境

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阅读活动及互动交流, 我们创设了与学生相互作用的物质环境, 让环境与学生“对话”。它包括:

(1) 墙面的阅读环境。“向你推荐一本好书”、“生活中的标志”、“诗林园”……教室的每个角落、学生视觉之内“亲眼目睹”的都是文字, 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丰富阅读的手段。

(2) 相册图画阅读环境。《爸爸妈妈的结婚照》、《愉快的秋游》、《海南岛之旅》……这些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内容, 深受他们的喜欢, 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的表达与交流。

(3) 互动式阅读环境。分为学校与家庭两个环境, 让每个孩子有“动”和“讲”的机会, 促使他们以愉快的心情投身于课外阅读活动中, 并始终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

(4) 开放式阅读环境。营造开放的阅读环境, 让学生有自我选择阅读对象、阅读时空、阅读伙伴、阅读节奏、阅读方式的权利, 使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 开创多元的阅读材料

今天的阅读概念不再只是传统意义的识字, 看书, 它包含了很多多元化的因素。通俗地说“凡是眼见嘴说”即是阅读。因此, 要不断拓宽阅读范围, 丰富阅读内容, 开创多元化, 多视觉, 多信息的阅读文化, 从而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表达积极性, 提高讲述可能性, 并使每一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1) 电视阅读

巧妙借助少儿电视、特别是动画片等少儿节目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看完之后, 可以让学生说说节目的内容, 当个小主持人, 在愉快的气氛中, 提高口头、肢体表达能力, 丰富知识, 发展思维。

(2) 广告阅读

利用广告设计巧妙、形式多样、好记易懂的特点, 让学生关注广告词, 领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体会语言表现的生动多样, 增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 提高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

(3) 标志阅读

让学生收集各种交通标志、文明规范标志、警示标志、安全标志, 并向同学、朋友和家人介绍。阅读标志, 将以崭新的阅读视角拓宽阅读范围, 丰富阅读内容, 使学生在各种丰富的阅读中提高能力。

(4) 绘本阅读

采用让学生收集、组合、创作、演讲等形式, 先共同收集一些图片或图案, 引导孩子重新组合, 拼贴成有情节的画面。也可以自己创作图画, 创作成绘本, 然后编成情节生动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养成收集、剪贴资料的习惯,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 有声阅读

儿童常常会很依赖于耳朵的“阅读”, 老师可以安排一些时间, 如晨间活动、午间活动、课前三分钟及晚上临睡前开展有声阅读。往往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及老师抑扬顿挫的语调、都能感染孩子, 紧紧地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让他们在倾听和朗读中不断体验、品味、讨论、表达, 逐渐提高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迷上那些丰富多彩的课外书籍。

3. 进行及时、赏识性的评价

评价对于非正式阅读活动而言是画龙点睛之笔。非正式阅读活动是学生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的活动, 在活动中获得的是轻松、自然、愉悦等感受。因此, 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过评价, 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活动时的真实想法, 让学生分享成功的经验, 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为下次活动进行修正。

参考文献

[1].艾登.钱伯斯《.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台湾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

[2].夏云《.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3].陈帼眉《.关于幼小衔接的几点思考》《早期教育》

[4].刘沛华《.新理念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谈借助语言规律进行高中英语教学 篇7

让我们先探究一下儿童习得母语的自然过程:幼儿习得母语并不是听一遍就能明白,更不是听一句就会一句、听一句就背一句的,他们需要不断地听,反复地听,耐心地听。儿童习得母语是一个长期过程,直到四五岁才会流利地说出完整、成段的连贯性话语,但是无论是输入还是输出,范围都很狭窄,主要内容都是与生活、玩耍相关的常用日常口语。在此之后,才开始识字,逐渐开始简单文字与内容的阅读。这时他们在积累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由此可见,儿童习得母语的自然顺序是先“听”,而后“说”,然后“读”,最后“写”,这个听说读写的自然顺序是不能改变的。大量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习得母语的自然程序也是高中生习得英语的自然程序。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如下:

1.高中生仍然具备语言习得机制

学习英语需要英语语言环境的影响,英语语言环境越好,英语就学得越快越好。这说明高中生的大脑仍然有语言习得机制,需要大量语言素材刺激它。学英语最好的语言环境是去那些讲英语的国家,生活在英语环境中,就显然与儿童习得母语的环境相同了。所以,为高中英语习得者提供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能够激发他们的语言习得机制,促进英语语言规则的内化生成,进而学通英语。

2.思维能力在高中生习得英语过程中的作用

成熟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习得者更快地理解英语,通过英语语音、词汇、句型、语法和其他语言现象的分析、归纳等,可以大大缩短理解英语语言现象的过程。已被充分理解的语言素材对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会产生更深、更强的刺激,而强化刺激则能加快语言规则的内化生成过程,从而加速大脑中英语语言规则的形成。所以,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成熟的思维能力这个优势,集中时间进行大量的、已被充分理解的英语语言素材的灌输,那么高中生在短期内学通英语是完全可能的。

3.英语学习中输入接受与输出表达并非等量

人们运用英语进行的交际活动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是靠听、读接受外部信息,这是输入(in put);二是靠说、写表达内心思想,这是输出(out put)。大量事实证明,学习英语不可能输入与输出等量齐观,只能是输出大大少于输入,表达少于接受,说写少于听读。换句话说,学习英语绝不是听多少就会说多少、读多少就会写多少,绝不是教过的就会用。进一步讲,输入总是远远领先于输出,输出远远滞后输入。

高中生学习第二语言的规律和儿童习得母语的规律是一样的。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理论或事实能够证明,人们在进入高中学习第二语言时,已经具备了第二语言习得机制,或是具备了第二语言学习能力,可以用第二语言习得规律,或是运用第二学习方法学习语言。了解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之后,我们不要急于要求学生教一个句型就会一个句型,教过的就立刻会说,说过的都要求掌握。那么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英语教学呢?结合几年的高中英语教学实践,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3.1扩大英语语言输入,保证大量有效积累。

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输入环境。因此,教师应首先关注的是为学生多听英语、多阅读英语创造条件,使学生多听英语,多读英语。为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3.1.1优先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和阅读能力,通过听力课、阅读课介绍听与读的技能技巧,并配合大量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听力训练和阅读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阅读能力。

3.1.2用英语教英语,在英语课堂上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讲解教学内容。在课外,用英语组织课外活动,尽量给学生提供听英语的机会。

3.1.3主动向学生提供英语听力训练材料。根据学生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并推荐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课外多听,反复听,以稳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为进一步学好英语打好基础。

3.1.4向学生提供英语阅读材料。阅读是目前我国学生最重要的英语语言材料输入途径,要充分利用英语阅读,最大限度地加大英语输入量。教师应主动向学生提供阅读书目,介绍适合学生英语水平的读物,保证学生的阅读需要。

3.2根据英语的特点进行教学。

3.2.1虽然英语是拼音文字,但它的词形变化比其他拼音文字简单得多,不难掌握。

3.2.2虽然有语法规则,但是英语灵活,它的语法是“惯用语法”(idiomaticgrannar),需服从习惯用法的习惯表达,死抠语法无济于事。

3.2.3词汇系统庞大,学习者需掌握记忆单词,扩大词汇量的方法和技能,否则难以过词汇关,更难以学通英语。

3.2.4词汇来源复杂,导致拼读规则繁杂。需关注读音规则和拼写规则,做到见词能读,熟悉拼写。

3.2.5词汇体系灵活,表现为词汇的习惯用法多,词义转类多,搭配用法灵活,短语结构多。所以大量接触、勤于实践才是正确的学法。

3.2.6英语句型体系相对规范,而且基本句型多与汉语句型一致。英语教学应注意句型结构的掌握与运用,特别要关注那些与汉语句子结构不一致的英语特殊句型。

3.3加强实践练习,致力学用结合。

英语教学不能离开实践练习,任何语言都是习得者自己练会的。学习英语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首先要多听英语,多读英语,在扩大语言材料输入与积累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能力。这个过程既是实践练习,又是学习英语,更是使用英语的过程。在扩大语言输入、提高听力、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要逐步开始说与写的实践练习,在说与写的实践过程中,培养说英语和写英语的表达能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实践练习必不可少,它是培养能力的唯一途径,离开了实践练习,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英语的。

3.4培养并获得英语语感是英语教学的核心。

英语语感是熟练掌握英语时产生的对英语使用的自主感,是正确、熟练使用英语的基础,也是听、读、说、写英语语言能力的基础,所以英语教学的成功首先表现在学生获得了英语语感,学生一旦获得了英语语感,英语就学通了。培养英语语感必须通过英语语言实践,具体来说,一是靠多听、多读英语,听读越多,语感越强;二是靠多实践,多运用,实践与运用越多,英语语感就越强;三是靠朗读、背诵英语,这是我国现有条件下培养英语语感最为有效的方法。当然,朗读背诵也是高效的实践练习。

上一篇:媒介文明论文下一篇:高铝配料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