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精选7篇)
斯大林模式 篇1
摘要: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涉及到三个连续的重大历史事件,三者时间间隔短,对其背景知识的教学,既要适时区分不同之处,又要适时抓住共性。苏俄(后为苏联)是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农业国,理解这一背景是打开本课的钥匙。
关键词:三次变革,背景知识教学,区分,共性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诸多因素,先后进行过三次重大的变革: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对三者的背景,应该怎样教学呢?
对于背景知识的教学,通常来说,我们是就一个一个历史事件,分开介绍相关历史背景,一般不把几个历史事件的背景联系起来教学。这样做有些弊端:容易割裂学生对背景知识的认知,破坏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完整性、连贯性和深刻性,从长远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甚至造成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涉及到三个连续的重大历史事件,三者时间间隔短,对于其背景知识介绍,既要适时区分不同之处,又要抓住共性。怎样适时区分、抓住共性?背景教学只是教学内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其另列专门时间来教学。鉴于此,我们既要遵循传统,又要有变通。
首先,通过列举实例、数据、引用等方法让学生分别探究三次变革的背景。这三次变革的背景,当然是分别置于三次改革之前教学,这种作法与传统的教学一致。现将三者的背景列举如下:
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一、内忧外患使苏维埃政权经受着严峻考验:(1)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俄国通过《和平法令》,但英、法、美等国拒绝签字。布列斯特和约的签定使苏俄以苛刻的条件退出了一战,赢得和平喘息时间,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但英法俄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策划、组织俄国境内的白军对苏俄进行大规模的武装进军。(2)苏俄建立后,反革命势力控制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国土、五分之三的人口苏维埃政权管辖地区的燃料、原料和粮食供应极其困难,40%的工厂停产。红军战士和城市居民面临着断粮的危险。[1]二、使俄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也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产生的重要原因。三、苏俄是一个工业落后,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只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特殊政策,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才能够渡过难关。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一、1920年,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站稳脚跟后,又面临新的困难和危机。二、苏俄是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农业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农民实行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积极性。三、《全球通史》写道:对于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可见,新经济政策也是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探索。
斯大林模式的背景:一、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二、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地要靠蓄力和人力来完成。三、苏联是小生产占优势的农业国,加上新经济政策的逐渐废止,国家的税源非常有限。尤其是富农,被斯大林认为是阻碍农业税收增加的大障碍。四、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大机器工业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而苏联基本上还是一个只能输出农产品、输入机器设备的落后农业国。在这种形势下,斯大林认为把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是布尔什维克党迫切任务。
在以上的背景探究中,每一次变革的每一项背景,都会引起相关的变革内容。例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前,有大量工厂停产,内战时,为了整合、控制有限的工业资源,苏俄必需实现工业国有化。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变革的内容与背景的对应关系,把背景与变革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这既有助于对背景的理解,又有助于区分不同改革的背景
引导学生对比上面变革的背景,让学生归纳三次变革背景的共同之处。这一步传统教学中少见,在时间上,可以插在斯大林模式的背景教学结束后。具体做法,可以通过多媒体PPT设计三次变革背景表格,加上“共同之处”一目。让学生经过讨论思考之后,说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三次变革背景的共同之处:
(1)三者都蕴含着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意图:战时共产主义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新经济政策是迂回过渡;斯大林模式是跳跃前进。
(2)三者都是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进行:战时共产主义面临国内外武装的勾结进攻;新经济政策前面临工农强烈反对;斯大林模式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包围。
(3)三者都是在国内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的条件下进行:战时共产主义面临国内物资紧缺;新经济政策前面临国民经济严重破坏;斯大林模式面临工农业的极其落后。
(4)三者都面临着相同的经济国情:苏俄(后为苏联)是一个小生产者占优势的落后农业国。
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三次变革背景最为本质的内容:苏俄(后为苏联)三次变革的背景在改革的道路、改革的环境、改革条件、改革的国情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的关联性,归根结底就是,苏俄(后为苏联)是一个生产力低下的农业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还很薄弱。
本课教学最后小结时让同学们认识到:三次变革主要是生产关系的调整,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特殊的背景下要采用特殊的生产关系;但变革最终必须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个最大的背景。对于苏俄(后为苏联)这个最大的背景即该国是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农业国,理解这一背景是打开本课的钥匙。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第9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
斯大林模式 篇2
【课程标准】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简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归纳该政策的特点,理解这一政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异同。教师准备相关材料,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掌握和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体制的的内容、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很好素材,通过学习,明确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调整和创新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活力。苏联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其探索与实践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联系我们国家的改革发展之路的史实,体会到国家发展与国民幸福之间的关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难点: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认识。【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通过多种材料设置情境,进行直观教学,再现历史,让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
(2)史料分析法:指导学生对相关的图片资料、文字史料进行处理分析,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3)问题导学法:设置问题链来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和判断。(4)情感教学法:情感升华。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导入新课】
以邹城市实验中学校园春色导入。刚才同学们欣赏了咱们学校的满园春色,你对春天有何感想?..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承载着希望,承载着梦想,也充满了幸福的期待。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个向往春天、追逐春天并期待春天的故事。【教学过程】:
课前综述::我们通过三个篇章(向往春天——春天来了——春天还在吗)来了解这段历史……
过渡: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颁布了《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人民要“和平与面包”的口号成为了现实,苏俄人民期盼着更为温暖更为明媚的春天来临。
第一篇章:向往春天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三个历史细节:难忘1918+“背口袋的人”+从“立战功”到“调枪口”。我们通过三个历史细节来走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揭开神秘的面纱,还原真实的历史!细节1:难忘1918(师过渡)1918年怎么了?1918年对于苏俄人民意味着什么? 展示:1918年苏俄面临的形势图
十月革命胜利,苏俄单独与德国签订条约退出一战,引起了协约国的不满。一战结束后,协约国和苏俄境内的反革命势力勾结起来,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武装干涉——这就是1918年的苏俄形势图。(自动播放)干涉军兵分三路进攻苏维埃政权,试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这片红色部分就是苏维埃实际控制地区,仅占当时俄国国土的四分之一。南部产粮区(激光笔点击南部地区)也被反动势力白军控制。
设问: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一种什么样的形势? 同学回答….(师)肯定学生回答,出示:政权危机、粮食危机
于是苏维埃政权发出了”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并采取了与之相适应的战时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措施的内容如何,是否有人民所期盼的春天? 请大家迅速浏览一下教材
二、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措施 细节
2、背口袋的人
1919年2月开始每人每天由国家定量分配粮食,6月, 全国各地的集市买卖被查禁,市场被取缔。城市居民不得不悄悄去农村用口袋背粮回来,于是“背口袋”活动盛行起来。“背口袋的人”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人。在整个国内战争期间,供应城市的粮食约有一半是由“背口袋的人”运进城里的。——闻一《俄罗斯通史》 材料略,师设问:①为什么会出现背口袋的人?(导出取消自由留易、实物配给制);②反映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导出余粮收集制)工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导出企业全部国有化)师问:这四项措施中,哪些措施体现“一切为了前线”的迫切性?(生)余粮征集,能够最大限度地供给前线。师引导:也正是当时战争的特殊环境,实行普遍的工业国有化、取消一切商业贸易,显然不是战争急切且必要实行的,那么,它还包含了布尔什维克政党的何种期盼?
教师补充资料: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理想预设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师引导学生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体现了列宁追随马克思主义的理想.试图通过此项经济政策实现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所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师过渡:1920年主要战役基本结束。出示两幅图红军凯旋,列宁称赞其为“一个英勇的奇迹!”这表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打退了反动势力,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赢得了战争,但赢得了人民了吗?苏俄人民是否迎了向往的春天? 出示图表,表略,通过图表对比,你能发现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现象? 学生自发回答问题。
师总结:于是1921年,农民的暴动几乎遍及全国;甚至这种不满还影响了军队。细节3 从“立战功”到“调枪口”。
1921年2月28日,波罗的海海军总部,曾在“十月革命”中打响第一炮的喀琅施塔得水兵起义…苏俄又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于是列宁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了如下反思:
为什么在艰苦卓战争年代,人民冒着杀头、坐牢的危险,勒紧裤腰带跟着我们走,而在用鲜血与生命换来和平之后,布尔什维克政权却面临被人民抛弃的危险? 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没有给自己留下足够的基地 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请同学们走进列宁,走进列宁的内心,揣摩列宁的心理,读出下面的几段话。应该读出:困惑、遗憾、坚定。
过渡:于是列宁又开始了另一场伟大的实验,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勇敢的调整---苏俄人民期盼的春天终于来了!
第二篇章:春天来了 ——新经济经济政策
三个历史细节:勇敢的调整+远方的客人+苏俄(联)的春天
三个细节了解新经济政策.同学们先浏览一下教材新经济政策的内容。细节
1、勇敢的调整:
俄共(布)十大后,政府宣布,1921年-1922年经济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这个数字比原定的1921-1922年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粮食税政策受到人民的欢迎,他们看到,扩大耕种面积,多打粮食就能多得粮食,吃不了的粮食可以拿到集市出售,农民生产积极性于是大大提高,工农关系重新稳定。—吴于廑《世界现代史》 读完后先让学生思考,然后分别点击,引导同学们说出粮食税和恢复自由贸易.细节
2、远方的客人
亚蒙〃哈默是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1921年,哈默走进了克里姆林宫。列宁将政府无力经营的石棉矿以租让的形式交由哈默开发。此后,哈默联络了30多家美国公司与苏俄(联)做生意,对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列宁亲切地称他为“哈默同志”。——丹尼尔《哈默传》 教师提问学生:从刚才”远方的客人”故事中,你发现了苏俄哪个新的经济政策?接着提问学生,当时政府对待中小企业有什么变化?除了这些措施之外,新经济政策还有什么措施?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提出问题:二者进行对比,有什么新特点?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新经济政策特点
教师讲解:新经济政策利用外国资本主义因素发展社会主义,正如列宁所说“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不久,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从此苏俄变成了苏联。
“新经济政策”施行后,咱们看一下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示图表,让数据说话,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粮食产量增加,工业生产恢复,苏联人民迎来了真正的春天。细节3:那年春天
出示材料:学生有感情阅读,感悟。
苏俄农民叶莲卡在日记中写道: “1922年春天,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 对于俄罗斯的男人而言,比饿肚子更可怕的事情是没有伏特加喝,所以,前几年,不得不搞点医用酒精来解馋…… 1922年春天,自由贸易后,随处都可以“畅饮”了……
过渡: 苏俄人民的春天来了,可惜这个春天有点短.--正当苏联人民沐浴在新经济政策的春风中时,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真理报》发布了一条短文:工人阶级成了孤儿、党成了孤儿,我们如何前进?我们能找得到道路吗?列宁的逝世让苏联人民迷航了。——斯大林,一位以“钢”作为自己姓氏的强硬男人以强硬的手段终结了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了一条迥异于西方的独特的工业化道路,苏联人民的春天还在吗?我们看一下第三篇章:春天还在吗.第三篇章:春天还在吗
——斯大林体制
一个特别的模式+一个惊人的奇迹+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过渡:斯大林接手苏联政权后,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走出一条迥异于西方的独特道路.这条独特的工业化道路独特在哪里? 请阅读课本,搜集有效信息。细节
1、一个特别的模式
教师讲解:1925苏(共)布通过了工业化方针;1927年苏(共)布通过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8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走这样一条道路是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自身国情分不开的,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她走向这条独特道路的原因? 国际视角看必然,请同学观看视频,思考:概括斯大林模式形成原因?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孤零零的苏联受帝国主义的包围,发展重工业,增强国防力量是必然选择;避免中国的命运,必然增加国防力量。
国内视角看近切,出示材料,先让学生思考后再让学生说出,落后的小农经济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苏联全面推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资金.秉性视角看可能,先让学生思考后再让学生说出,民族性格,需要英雄以及斯大林个人性格.教师总结:正是源于国际背景下的必要性;国内背景下的迫切性;独特的民族秉性及个性特点,促成了苏联发展工业化的独特性。
过渡:大家知道,西方国家完成工业化历经多长时间?(50至100年的时间),那么,在当时的情境之下,允许苏联用这么长的时间靠自身生成而过渡到工业社 会吗? 生:不会;
师:那么,当时的苏联要快速完成工业化进程,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段? 生:强硬手段、独裁手段
师:这恰恰就是斯大林模式的几大特点:看课本快速归纳:五个特点。
过渡:正是在这一独特的模式下,苏联人民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细节2:一个惊人的奇迹:
教师出示表格、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出斯大林体制所取得的成就。
过渡:苏联工业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发展似乎如春日骄阳,光芒万丈,但是人民生活的实际又是如何呢?让我们来思考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弊端 细节3: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各部门发展的状况 1937年比1928年的增长率:农业产值8.1%,轻工业产值 210%,重工业产值 550%。—— 闻一《俄罗斯通史》 表格略
学生思考回答: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教师:这种以牺牲农业、农民利益为代价、“先飞机大炮后胶鞋面包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这种着眼于让人民勒紧裤腰带时刻准备打仗的工业化必然会影响到苏联人民的生活,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面对着如此坎坷的命运,苏联人民最想说得就是”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出示图片: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说过,我们可能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当年马克思最早提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方案时,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解放。苏联的教训告诉我们,民生问题是多么的重要!”民维邦本,本固邦宁””.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小结: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从新经济政策再到斯大林模式,从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到享受春光无限,从对春天充满期待再到黯然神伤。历史用它无语却又坚定的表情让我们深思。
过渡:对历史的反思与叩问必须用大视野、大角度来衡量。大道行思:
提供给学生思考角度二,一国家发展的终极目的到底为了什么?二国家强大与人民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教师感悟,感怀诗一首:春天在哪里(诗朗读)
苏俄(联)的春天在哪里 在壮美广袤的西伯利亚土地里 在激流汹涌的伏尔加河浪花里
在农夫瑟缩的耕作里 在纤夫沉重的叹息里
……
我们的春天在哪里 洋溢在人们温暖的笑颜里
放飞在充满希望的田野里
解读斯大林 篇3
他做了两件大事,留下一个模式
斯大林曾狠下工夫钻研马克思著作。早在神学院读书时,他就秘密转抄过整部《资本论》。
他毕生成就了两大功劳——建成社会主义和战胜德国法西斯。对前一件功劳,俄罗斯人现在看法不一;对后一件功劳,大家几乎毫无异议。
他为后人留下一个社会主义模式——斯大林模式。对这个模式,现在争议极大。
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期,斯大林领导下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体制,具有鲜明的特点: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文化上高度划一。
这种高度中央集权型的体制是苏联具体历史条件的产物,曾有力地推动苏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生活高速发展。
但是,这种体制也有弊端:经济上统得过死,管得过严,缺乏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效益低下;政治上过分集权,缺乏民主,个人独断专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压制;文化上过于划一,行政干预过多,缺乏宽松环境。如果说,这种体制在战前和战时环境中能充分发挥优越性的话,那么在和平建设条件下,弊端就暴露得十分明显。
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形成和推行,有其复杂背景和深刻原因。
1928年,苏联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和“十月革命”后任政治局委员的布哈林(1888~1938),各自对社会主义建设提出一套理论、方针和政策,即所谓斯大林模式和布哈林模式。
斯大林主张,按战备经济的要求规划国民经济,高速度、高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建立高度中央集权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发展,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用阶级斗争和党内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通过暴力消灭富农阶级,开展群众性政治运动实现农业集体化。
布哈林主张,坚持新经济政策,在所有制改造方面持稳重方针,在加强国家控制的条件下允许资本主义成分较长期存在,在对经济实行计划领导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货币关系的调节作用,使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需求的增长”,而不是阶级斗争。
斯大林在处理同布哈林的分歧时,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发动全国性政治运动,把布哈林作为资产阶级和富农阶级在党内的代理人、作为右倾机会主义集团的头子一棍子打死,把他的主张作为资本主义复辟理论一概否定,把自己原本就“左”的方針引向极端。“斯大林模式”成为唯一正确正统的模式。
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斯大林模式的两重性充分显现:既推动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也暴露出严重弊端。由于集体化运动中“左”的错误,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农村发生动乱;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和国民经济混乱;对党内反对派残酷斗争,大批人被开除出党,不少人被捕被杀,冤假错案遍及全国,党内外干部群众普遍不满。
以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列宁格勒州委书记基洛夫为代表的党内有识之士要求纠正“左”的错误,改革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制度。1933年下半年,在形势的推动下,斯大林对政策和制度作了调整。1934年开始制定新宪法,意识形态领域实行宽松政策。
当年12月1日基洛夫遭暗杀,形势发生逆转。斯大林认为基洛夫遇害是帝国主义策划,由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直接领导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反革命政治阴谋,必须发动大规模的阶级斗争,肃清反革命,保卫社会主义。党的指导思想重新以阶级斗争为“革命动力”。1935年~1937年的大清洗运动,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使早已出现的个人崇拜恶性发展。期大林成了真理的化身,他的模式成为自我封闭的僵化模式,不可批评,不容改革。
1945年5月,卫国战争胜利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苏联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空前提高,国际环境极大改善,社会主义建设处于新起点。当时如果斯大林能顺势利导,逐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斯大林模式本可得到改善,再现生机。但是,苏联又一次错失良机,原先体制更加僵化。
斯大林模式在后期确实影响了苏联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但把斯大林死后38年才发生的苏共败亡、苏联解体归咎于斯大林模式,这恐怕既不公道也不厚道吧!
他的个人崇拜
从20世纪30年代到1953年斯大林逝世,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国家每天都念着他的大名醒来。他的大名整天挂在广播员的嘴上,鸣响在歌曲中,出现在所有的报刊里。他的大名被授予坦克、工厂、农庄、街道和城市,作为最高奖赏。
在那场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中,战士们高喊着他的名字投入殊死搏斗;斯大林格勒全城化为瓦砾,牺牲了全体市民,但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没有向敌人屈服。
在他默许的政治审判中,受害者临死前高呼斯大林万岁。
根据他的旨意驱赶来的数百万劳改犯,用数以万计的尸骨为代价,令群山让路,让江河倒流,在北极圈内的冻土地带建起新城。
在那220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上,到处是他的画像和雕塑。
对他的崇拜,也表现在电影中。中国同胞熟悉的影片《攻克柏林》的结尾,被加上一个有悖史实的情节:斯大林身穿白色大元帅服,坐专机飞降攻克后的柏林,走向翘首盼望他的劳苦大众。人群中爆发出惊天动地的“乌拉”声,他们用世界上各种语言赞美斯大林,歌声响彻云霄:跟随您,我们踏上胜利的康庄大道,奔向美好的光明未来……电影剧本如此写道。
对他的崇敬和慑服有时到了悖理的地步。
克里姆林宫旁的莫斯科饭店在21世纪初翻盖前,曾是世上少见的古怪建筑,前后左右都不对称:对着红场的南侧高10层,对着练马厅广场的西侧高16层,东侧和北侧都只有6层。曾长期在苏联学艺的李德伦先生在世时对我道出个中奥秘。1930年决定建造莫斯科饭店时,建筑师休谢夫设计了正门的两个方案,一个面向“世界革命心脏”红场,另一个朝着全市最大的广场练马厅广场。由于这是苏联建造的第一座大饭店,“兹事体大”,两个方案报请领袖定夺。日理万机的斯大林看都没看,就在两个方案上都签了名。于是这栋古怪楼就应运而生。
至于莫斯科地铁环行线起源于个人崇拜,那就纯属笑话:20世纪30年代在制定莫斯科地铁总规划时,设计了8条放射线,报批时,斯大林随手把茶杯放在图纸上,压出了一个圆圈。设计师拿回批件后,赶紧增加了领袖钦定的这条地铁环行线。
斯大林在战后获得大元帅称号,此前俄罗斯仅苏沃洛夫享此殊荣。
然而,斯大林在许多方面却又相当谦逊简朴。
我在格鲁吉亚哥里市参观过斯大林故居。那是一座木结构平房,面积大约30平方米。小间不到10平方米;约16平方米的大间里,中间是一张方桌,放着一只粗陶水瓶,五斗橱上有一只茶炊,除了一张床和两条板凳外,再无其他家具了。斯大林1879年12月21日生于那里,并住到1883年。
斯大林纪念馆建于1953年。一进门就能看到他的语录:你们对我的赞扬,我连一半都担当不起。斯大林得过两枚金星英雄奖章,但是他终身只戴一枚,不像勃列日涅夫,自我授受的五枚金星奖章分两排挤满衣襟。
纪念馆里有一具金光闪闪的T-34式坦克模型,它既是精美的座钟,又是高级收音机。这是卫国战争胜利时军工厂工人送给胜利缔造者斯大林的礼物。献礼时朱可夫元帅见了爱不释手,斯大林当时微微一笑。等朱可夫回到寓所,“坦克”已经摆在他的书桌上了。
馆内陈放着从莫斯科“老广场”苏共中央办公楼(现为俄总统办公厅)斯大林办公室搬来的家具:一张结实的办公桌,一大一小两张沙发,六把木椅,朴实无华。
桌上并没有放烟斗。斯大林最常用的烟斗在名导演恰乌列利博物馆。恰氏在卫国战争中罄其所有,捐献了一辆坦克。斯大林接见时问他要什么纪念品。恰说:“烟斗。”斯大林让秘书找了个精美的新烟斗。“不,我就要你嘴上的那个。”于是,斯大林用了多年的那个旧烟斗连同里面的残余烟丝,成了恰乌列利毕生的瑰宝。
斯大林博学多才,早在读书时就把格鲁吉亚长诗《虎皮骑士》译成俄文,被认为是最传神、最有文采的译本。他说俄语略带格鲁吉亚口音,但相当流畅。
跟苏联早期其他革命领袖一样,他不论写文章,还是拟讲稿,都亲自动手,无须秘书操刀。
他不轻信任何人
马克思说过,他最能原谅的缺点是轻信。然而,同世界上许多伟大领袖一样,斯大林也不具备这个最能被马克思原谅的缺点。
斯大林连自己的亲密战友和党中央档案馆都信不过。在他倡导下,苏共中央政治局作了决议:政治局有关极其重要问题的决定不写入正式记录。
没有文字记录,当然就不存在泄密的危险或解密的麻烦。不论是阴险的敌对分子,还是求知心切的后辈学者,要想洞悉苏联的核心的机密,不得其门而入。
也许是由于长期处于内外敌对势力包围下,没完没了地同各种敌人斗,斯大林养成了多疑的习性。即使当了国家最高领导后,他也担心遭人暗害,轻易不看病,碰上头疼脑热,就自己看医书,让保镖上街买几种药来,两人共同试服,如有效,下次生病时如法炮制。
他每星期要举行好几场工作晚餐,让文武高官在饭桌旁畅所欲言。格鲁吉亚葡萄酒、亚美尼亚白兰地、俄罗斯伏特加,酒敞开了喝。他自己沉默寡言,而且只喝放在跟前的水晶瓶里的白酒。时任副总参谋长的什捷缅科年轻好奇,一心想偷尝最高统帅的私房佳酿,一次,趁斯大林暂时离开餐桌的良机,抓过他的水晶瓶就往自己杯里倒。一尝,原来是白水!明白了,领袖是想让部下酒后吐真言。
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搞肃反时,苏联经常追查反动标语和地下出版物,于是就产生了一段黑色幽默:
内务人民委员部一干部路遇中学班主任:“老师,您怎么愁容满面?也许我能帮忙。”
“这事你那个部门无能为力。那天我在课堂上问彼得罗娃,《叶夫根尼·奥涅金》是谁写的,她说:‘不是我。’又问伊万诺夫和西多罗夫,也说:‘不是我。’这样的学生,我能不发愁吗……”
第二天早上,老师接到电话:“您甭犯愁了!那仨小子都招了,承认《叶夫根尼?奥涅金》是他们写的。”
苏联解体后解密档案显示,仅内务人民委员部(克格勃前身)对高级官员的电话窃听记录就达58卷,窃听对象既有布琼尼、铁木辛哥和朱可夫等元帅,也有赫鲁晓夫、马林科夫等政要。
斯大林的老战友莫洛托夫在70年代回忆道:“我终身都被窃听。跟我关系很好的肃反人员曾私下提醒,谈话要小心。”
斯大林曾两次让莫洛托夫的夫人、老布尔什维克热姆丘任娜品尝铁窗风味,先后把自己的私人医生和跟随自己10多年的保镖投入监狱。
1949年,他曾想通过犹太人案件揪出莫洛托夫,把他作为美国和犹太复国主义者代理人审判,然后通过莫洛托夫牵出其他政治局委员和高级将领。
仅根据贝利亚提议于1953年3月28日实行的那次大赦,就有120万人出狱,40万宗案件停止审理。
据后人分析,斯大林这样做纯粹是出于美好的革命动机:挖出一切潜藏敌人,使苏联社会坚如磐石地团结在他的周围,巩固并扩大社会主义阵营,最终把全球变成巨型苏联。
生性幽默的俄罗斯人,多年后以政治笑话回忆那个恐怖时期:
英国人、法国人和苏联人交流对幸福的看法。
英国人:幸福莫过于冬天晚上回家,穿着羊毛裤坐在壁炉前读莎士比亚。
法国人:幸福莫过于跟金发美女一起去地中海别墅销魂,然后好合好散。
苏联人:幸福莫过于半夜有人敲门,来人说:“伊万,你被捕了!”你却告诉他:“您弄错了,伊万住隔壁。”
他不乏人情味
赫鲁晓夫描绘的斯大林阴郁多疑,冷酷无情;实际生活中的斯大林却感情丰富,机敏风趣。有几则小故事为证。
“请勿打扰我在天堂的长眠”
1936年秋,西方盛传斯大林重病不治,溘然长逝。合众社记者查尔斯·尼特决心挖到第一手消息,到克里姆林宫接待室,请秘书把他的信交给斯大林。信中恳求斯大林对上述谣传予以肯定或否定。
斯大林在10月26日的复信中说:“据我从外电外报获悉,我早已脱离人世,移居天堂。您既然是文明人,对外电外报倒是不可不信。敬请相信这些报道,请勿打扰我在天堂的长眠。顺致敬意。”
“你只能眼馋呗”
卫国战争期间,方面军军事委员梅赫利斯(1889~1953)在报告了前线形势后,提到风流倜傥的罗科索夫斯基(1896~1968)元帅有“生活作风问题”。斯大林听后毫无反应。
梅不死心,执意要扳倒这位春风得意的少帅,临走时再进谗言:“罗科索夫斯基同志搞女人太得心应手了,我们该怎么办?”
斯大林不爱纠缠干部小节,更不喜欢听小报告,反问道:“怎么办?你只能眼馋呗!”
“没错,上校同志”
卫国战争结束时,有位上将向斯大林报告战况,最高统帅听后很满意。上将说完后欲言又止。斯大林问:“您还有什么话要说?”
“呃,是件私事……我从德国搞了点我感兴趣的玩意儿,但被边境岗哨扣下了。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要回来……”
“行,你打个报告,我批条。”
上将从口袋里掏出早已写好的报告,斯大林批道:
把那堆破烂还给上校。约·斯大林。
上将千恩万谢。斯大林说:“不客气。”
上将看了批件后诚惶诚恐地问:“这是笔误吧,斯大林同志?我不是上校,是上将……”
斯大林答:“没错,上校同志。”
斯大林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喜欢吃家乡菜,喝格鲁吉亚酒。他的至爱食品有香软的“哈恰普里”奶酪馅饼、鲜美的核桃仁茄子卷、醇厚的“哈尔乔”羊肉汤和清香的“佐利卡乌里”红葡萄酒。这几样美食我在格鲁吉亚有幸多次品尝,非常配中国人胃口。
后人评价不一,都认为他是个人物
对斯大林的一生有各种评价。毛泽东认为他的过与功三七开;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评价比较形象: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强国。
二战时,美国总统罗斯福对斯大林很亲切,因他是格鲁吉亚(英语中发音为“乔治亚”)人而称他为“乔大叔”。
斯大林个子不高,约1.66米。标准像上的他,双目微眯,不怒自威。
对斯大林的敬畏,丘吉尔在回忆录里写得很生动:“当斯大林走进大厅,出席雅尔塔会议时,人人都像接到口令一样站了起来。而且奇怪的是,大家都两手贴着裤缝肃立。”有一次,丘吉尔打定主意不起立。可是,斯大林一进门,丘吉尔就像被一股超自然的力量拉了一把,还是身不由己地站起来……
我的故友,在苏联和俄罗斯34部大片中饰演过斯大林的亚美尼亚族演员萨基扬,跟我讲过“斯大林大元帥”余威的奇效。
苏联年代,他在能源研究所工作期间,上级部决定撤掉这个所。得知部长涅波罗日尼十分尊敬斯大林,研究所就派他去“做思想工作”。萨基扬把该所的重要性说得头头是道,部长终于听从“领袖的规劝”,收回成命。
还有一次,他在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戏,消防队来检查,说是摄影棚电线布设有违安全规章。厂长和制片主任轮番解释,中尉消防队长不为所动。这时,“斯大林同志”举着烟斗缓步走来:“中尉同志,不要妨碍我们工作。您是在浪费宝贵的进口胶片。停止无谓的检查,立即回去办正事!”中尉见状,顿时脸色发白,嗫嚅着说:“是,斯大林同志,请原谅……”
苏联解体后,莫斯科等大城市一度恐怖袭击频发,车臣人等高加索脸型的人最容易受警察盘查。一次在车站附近,两个年轻警察拦住萨基扬要查证件。这时,一位民警大尉走来制止道:“你们怎么啦,连‘斯大林’都不认识吗!”说完向萨基扬立正,行军礼。萨基扬假戏真演地表扬“两个小同志警惕性很高”,最后补上一句:“斯大林同志也是高加索人嘛!”
如今俄罗斯人对他的评价虽然不及普京和列宁高,但远远胜过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苏联末代总统戈尔巴乔夫和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俄罗斯前不久的民调显示,53%的人认为斯大林对国家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奠定了现代化基础,把俄罗斯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世界工业强国。
我曾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末两次到格鲁吉亚采访。不论在苏联时期,还是在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人始终尊敬他们伟大的同胞斯大林。即使在赫鲁晓夫把斯大林遗体迁出列宁墓、全盘否定斯大林后,格鲁吉亚哥里市斯大林大街上的斯大林故居博物馆和斯大林纪念馆照样每天开放,斯大林巨像依然耸立在市中心广场上。
今天,格鲁吉亚人对斯大林依然是肯定多于否定,而且肯定的幅度远远大于苏联时期。几乎所有的人都把他看作是苏联和格鲁吉亚的民族英雄,不过,多数知识分子虽然肯定他振兴国家、赢得卫国战争胜利的功绩,但对他的社会主义模式基本上持否定态度。
在结束这篇挂一漏万的文字时,我想用苏联末期流传的一则政治笑话,粗线条地概括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的个性特点:
历代苏联领导同坐火车。走着走着,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
列宁:“发动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抢修铁路!”
斯大林:“调100万政治犯来,修不通铁路,不许吃饭!”
赫鲁晓夫:“把后面的铁轨接到前面,火车继续开!”
勃列日涅夫:“拉上窗帘,闭上眼睛,摇晃身子,大家就会觉得火车并没停!”
戈尔巴乔夫:“不得了啊!火车停啦!西方哥们儿,快帮帮忙,让我搭你们的末班车!”
斯大林模式 篇4
一、“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的背景
在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环境下斯大林提出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总的来说, 有两方面:从国际形势看, 十月革命的胜利, 鼓舞广大的无产阶级, 使很多国家有了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希望。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 欧洲许多国家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民主革命, 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则爆发了民族民主革命。但是, 从1924年起, 革命形势发生了变化, 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他们暂时摆脱了战后第一次政治经济危机。因而, 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新的世界革命高潮也难以看到眼前的希望。这造成,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苏联将成为处于世界资本主义包围下的惟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没有现成经验的全新的事业。因此, 在制定经济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时, 党内总会出现不同意见和分歧, 然而, 这里也掺杂着派别之间的权力之争, 问题更显复杂化。因此, 在这种国际国内形势下, 人们对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苏联能不能依靠自身力量来建成社会主义产生了怀疑。在这一问题上, 苏共领导人展开了激烈的两派之争:一方是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为首的反对派,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否认一国凭借自身的力量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另一方以斯大林为首, 基本观点是一国不仅有可能、有必要, 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建成社会主义。正是在与托洛茨基反对派, 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新反对派”和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联合”反对派的理论争论和政治斗争中, 斯大林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
二、“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
1922年, 托洛茨基从他的“不断革命论”出发, 在一篇序言中提出, 在俄国这样的国家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 会和那些协助过它取得政权的广大农民群众发生敌对的冲突, 而“在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落后国家内, 工人政府所处地位的矛盾, 只有在国际范围内, 即在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舞台上, 才能求得解决。1924年9月, 托洛茨基在《十月的教训》一文中影射斯大林犯过错误, 公开称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右派, 并强调自己所领导的彼得格勒苏维埃具有决定性作用。这引起了俄共其他领导人的一致反对, 俄共党内掀起了一场批判托洛茨基的浪潮。因此, 斯大林为反对托洛茨基而从列宁的著作中找到了“利器”——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 甚至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
1924年4月, 斯大林在作《论列宁主义基础》告报中称:“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即组织社会主义生产”, 而“为了组织社会主义生产, 单靠一个国家的努力, 特别是像俄国这样一个农民国家的努力就不够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就必须有几个先进国家中无产者的共同努力”。1924年12月, 斯大林在批判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过程中, 逐渐改变自己原先的观点, 开始强调一个国家可以依靠自身力量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1925年4月, 在俄共 (布) 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后发表了《俄共 (布) 第十四次代表会议的工作总结》和《问题与答复》, 斯大林又提出苏联正面临两种矛盾:一种是内部矛盾, 即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另一种是外部矛盾, 即当时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一切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925年底, 即党的十四大召开的时候, “一国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才明朗起来, 并正式形成以斯大林、布哈林等人组成的中央多数派和以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为首的新反对派的政治分野。季诺维也夫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认为, 如果没有世界革命的援助,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他说 : “能不能在一个国家中, 而且不是在美国, 而是在我们这样的农民国家中最后建成社会主义并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呢?我们用不到争辩, 在一个国家中建成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布哈林反驳了季诺维也夫的这一论点, 认为季诺维也夫的报告把自己置于中央大多数人的对立面上, 不懂得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要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并认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观点只是重复了托洛茨基主义的论调。
1926年1月, 斯大林在他的重要著作《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中就“一国建成会主义”问题作了专门的阐述, 并公开修正了他1924年4-5月间写的《论列宁主义基础》中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提法。在《论列宁主义基础》中的他认为:“在一个国家内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还不等于保证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即组织社会主义生产的任务尚待解决。没有几个先进国家中无产者的共同努力, 能不能解决这个任务, 能不能在一个国家内获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呢? 不, 不能。为了推翻资产阶级, 一个国家的努力就够了, ……为了获得社会主义的最后胜利, 为了组织社会主义生产……, 就必须有几个先进国家中无产者的共同努力。”但是, 在这次会议上, 他认为那句话的“缺点就在于把两个不同的间题连成一个问题”, 他指出, 应当把“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能否在一个国家里获得最终胜利”作为两个问题区分开来, 给予不同的回答。斯大林说, 社会主义能够在一个国家内建成, “这就是可能用我国内部力量来解决无产阶级和农民间的矛盾, 这就是在其他国家无产者的同情和支援下, 但无须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预先胜利, 无产阶级可能夺取政权并利用这个政权来在我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而社会主义不可能在单独一个国家内获得完全的最终胜利, “这就是说, 没有至少几个国家革命的胜利, 就不可能有免除武装干涉因而不可能免除资产阶级制度复辟的完全保障”。至此, 斯大林关于“一国社会主义”的观点正式形成了。
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的“一国建成”和“最终胜利”区分开来的实际意义, 在于从理论上论证了不仅可以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而且这种建设是能够达到“建成社会主义”的目的的, 这样, 就明确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苏联社会主义的前途问题。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等反对派成员尽管不否认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但他们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前途是持怀疑态度的。总的看来, 他们之间分歧和争论的实质就在于此。
三、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评价
“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之后, 在实践过程中有它的积极作用, 但是不能忽视它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不可否认, 该理论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在:第一, 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信心。斯大林关于“一国社会主义”的观点, 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共产党领导下, 广大劳动人民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摆脱了剥削, 打走了敌人, 因此, 对社会主义必然寄予高度的热情和强烈的愿望, 要求迅速改变贫困和落后的局面, 赶上和超过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执政的共产党为广大人民群众指出了明确的目的和前进的方向之后, 广大人民群众才可以积极发挥自己的力量。这个理论正是正确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这种情绪和要求, 并从思想上武装了广大人民群众, 鼓舞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信心。
第二, 进一步强化了斯大林和联共 (布) 在共产国际的中心地位。1926年11和12月, 共产国际执委会召开第7次扩大全会。在这次扩大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 斯大林要求共产国际各国党的领导人在联共 (布) 党内斗争中作出抉择, 这就使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问题的争论国际化。扩大全会也充分肯定了联共 (布) 党内反对托、季两派的斗争, 并把联共 (布) 第15次代表会议关于这一问题的决议作为共产国际执委会第7次扩大全会的决议。决议指出, 左翼反对派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问题上的观点是社会民主主义倾向;联共 (布) 党内的反对派, 按其思想内容, 实质上是党内的一种有时在左的词句掩盖下的右倾危险, 其特点在于低估苏联发展的内部力量, 否认在苏联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 对新经济政策、对无产阶级专政和联共 (布) 作出纯诬蔑性的结论。
由此, 共产国际被迫卷入了苏联的党内斗争, 共产国际所属各国党内也普遍发展了反对托洛茨基反对派的运动, 并把党内左翼反对派同托季反对派联结在一起加以谴责, 株连了不少党的优秀领导人。共产国际不再能支配自己的命运, 斯大林逐渐从实际上控制了共产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然而, “一国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的检验中也凸显出了其局限性——争论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未得到最终的解决, 特别是, 如什么叫社会主义,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新经济政策和一国社会主义的关系;世界经济联系和一国社会主义的关系等等, 这些关于社会实际生活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当时, 如果有一个正常的条件和气氛, 开展平心静气的实事求是的讨论和研究, 着眼于总结实践中的新鲜经验, 那么, 有可能通过争论, 明辨是非, 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共同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把列宁未竟的事业圆满地继续下去, 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可是, 当时的争论双方往往局限于引经据典, 单纯从马列的著作中寻找和论证自己的观点, 具有浓重的教条主义色彩。由此看来, 斯大林“一国社会主义”的理论尽管从列宁的思想中有较多的继承性, 但毕竟包含了他自己的许多新见解, 但他在论述自己观点时总是大段大段地引证列宁的语录, 以表示自己忠实于列宁的教诲。同样, 反对派在争论中也一再从列宁较一早的著作中引证有利于自己的观点的语录。双方常常以语录对语录, 孰是孰非, 一时很难辨别清楚, 其实, 当时争论的问题虽然属于社会主义前途方向的重大原则问题, 但从根本上说, 争论只是在探索落后国家怎样在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出现的不同意见, 是属于内部矛盾的性质。由于党内争论中掺杂着权力斗争的因素, 致使这一争论在理论上没有深入发展, 未能完全分清是非, 争论双方成了势不两立的两派, 认识上的分歧染上了政治斗争、派别斗争的浓重色彩。直至反对派政治上、组织上的完全崩溃。这是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警惕的错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53年9月-1956年4月.
[2]左凤荣.“一国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J].东欧中亚研究, 1997 (5) .
斯大林名言 篇5
1、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为科学和技术开拓新道路的,有时并不是科学界的着名人物,而是科学界毫不知名的人物,平凡的人物,实践家,工作革新者。
2、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耐心地学习。向所有的人学习,不论向敌人或朋友都要学习,特别是向敌人学习。
3、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
4、不管我们的成绩有多麽大,我们仍然因该清醒地估计敌人地力量,提高警惕,决不容许在自己的队伍中有骄傲自大安然自得和疏忽大意的情绪。
5、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6、科学所以叫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
7、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
8、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
9、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
10、青年应当接替我们老年人。青年应当举起我们的旗帜直到胜利的终点。
11、科学所以叫作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
斯大林什么模样 篇6
画像上的斯大林,可把形神上的一切好词都用上,威严自不必说了,且确有“慈父”模样。若见过他的全身像,则更是集伟大光辉威仪凛然和善慈祥英明睿智坚毅刚强于一身,令人顿生敬仰之情……
其实,说起来,人长得什么样并不十分重要,《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丑陋得吓人,但心灵美得感人,汪精卫有美男子之称,却只配遗臭万年;尤其领袖人物,长什么样儿与他的政绩没有必然联系,重要的是看他把拥戴他的人往哪儿领怎样领。而且史载朱元璋被恭维成“七孔朝天”,说穿了就是脸上的五官之孔都向上翻着,十足的丑八怪,大明朝的臣民见了他还不是照样山呼万岁吗——话扯远了,还是说斯大林什么样吧。什么样儿呢,肖斯塔科维奇口述的回忆录《见证》里,有段描述:
我见过斯大林,也和他谈过话。我没尿过裤子(《见证》里写到确有人而且还是文化人见到斯大林“只觉得下身有一股暖流”——引者注),也没看到他有什么魔力。他是个貌不惊人的普通人,又矮又胖,头发略带红色,满脸麻子,右手明显地比左手瘦小。他总是藏着右手。他的相貌同他无数画像上的样子一点也不像。
我想,定会有人无法把这個“又矮又胖,头发略带红色,满脸麻子”的真面貌和斯大林画像叠印在一起,然而肖斯塔科维奇的描述是可信的,因为我还读过当年随毛泽东访苏的人的回忆,说亲眼见到的斯大林,一是身高不及毛主席,二是脸上有麻子,可资佐证。于是问题来了,既然是这么一幅尊容,怎会有画像上的伟大光辉形象呢?《见证》里写到:
斯大林曾枪决了几个画家。他们被召到克里姆林宫去把领袖和导师的形象留下来传之千秋万代,但是他们显然没有使他满意……纳尔班迪安听从了马雅可夫斯基的指点:画家必须像一只鸭子望阳台似的看他要画的对象。所以,纳尔班迪安用鸭子的视角画了斯大林。斯大林非常满意,于是,每一个机关里都挂上了这张画的复制品,甚至理发店和蒸气浴室里也挂。
原来我们看到的斯大林画像,是“用鸭子的视角”画的,当我们在这样的画像前顿生敬仰之情时,我们也不由自主地成了匍匐的鸭子——呜呼!还有必要争论对斯大林的评价吗——“曾枪决了几个画家”,在斯大林的帐上只是小菜一碟,仅从斯大林什么样儿——画像的“艺术真实”和本人的“历史真实”,便可知老百姓是可以被糊弄的,然而只要有“见证”在,这糊弄又不会是长久的。斯大林什么模样一事,耐人寻味处,多矣。至少有句话我们得信,似乎是蒲鲁东说的:
“伟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都跪着。让我们都站立起来吧!”
斯大林的最后时刻 篇7
斯大林的女儿斯韦特兰娜注意到父亲的脸色变了:“那一天,他看上去不太好。看来,他感觉到了生病的征兆,也许是高血压的征兆,因为他出人意料地戒了烟,并且颇为自豪,他吸烟大概不少于50年时间了。”通常,他的脸色总是苍白的,那时他的脸色是红的。斯韦特兰娜推断得很正确,这是高血压的征兆……
①深夜的“午餐”
1953年2月28日晚上,斯大林邀请了赫鲁晓夫、布尔加宁、马林科夫和贝利亚这四位苏联最高领导层内的官员一起共进“午餐”。斯大林一般都中午12点以后起床,在下午和夜间工作,经常工作12至15个小时。所以,他总是选在半夜前后与政治局的战友们聚餐,也总是戏称这为“午餐”。这顿“午餐”依然在孔策沃别墅,离克里姆林宫只有半小时的车程。1931年斯大林的妻子娜佳死后,斯大林就搬到这里常住,别墅有许多房间,斯大林平时就睡在其中一间房子里的沙发上。
“午餐”进行了很久,像往常一样讨论了许多问题。一直到凌晨4点,斯大林意识到时间不早了,就中断了讲话,向大家点了一下头,回到自己的房间,其他人也一言不发地离开了。
第二天(3月1日)中午,斯大林还没有出来,服务人员开始不安起来。因为斯大林起床时间已过了,房间里也没有声音。按制度规定,没有他的传唤,谁也不能进他的房间。晚上6点半,斯大林的办公室亮起了灯。大家松了一口气,等待着传唤的铃声。
但一整天,斯大林没有要求用餐,也没喊人送书籍和报刊进去。即使这样,还是没人敢进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晚上8点、9点、10点……人们在焦急地等待着。到了夜里11点,值班人员终于做出了选择。
②瞳孔已经放大
值班人员拿着文件,穿过几个房间,来到斯大林的卧室。他打开灯,一下子惊呆了——他看到斯大林穿着睡裤和衬衣躺在地板上。斯大林勉强抬起手,把他招到眼前,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神非常恐慌。随着值班人员的喊叫,其他服务人员都跑进来了。大家把斯大林抬到沙发上。斯大林几次想说什么,但发出的只是不清楚的喉音。
这些情景援引于斯大林的警卫长雷宾和赫鲁晓夫的回忆录。尽管情景描述上有一些不同,但时间却基本吻合。
据雷宾说,工作人员想向贝利亚请示,要求请医生来。按规定,没有这位苏共政治局委员的同意,谁也不能给斯大林叫医生。可这个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贝利亚。直到3月2日凌晨3点,贝利亚和另一名政治局委员马林科夫才赶到别墅。贝利亚身上散发着酒味。他们轻手轻脚地走近已陷入昏迷状态的斯大林身边。贝利亚并没有马上叫医生,却冲着警卫和工作人员大吼:“慌什么!没看见斯大林同志正在熟睡吗?都给我回去,不要打搅我们领袖休息!否则,我要跟你们算账!”
直到上午9点钟,医生终于来了,他一碰到斯大林的手,抖动不已。医生脸色煞白,因为他发现斯大林的右臂不能动了,右腿也瘫痪了,已经失语。
随后,专门护理国家元首的7位最优秀的医生都来了。据脑外科专家切斯诺科娃博士的回忆,斯大林当时笔直地躺在床上,脸色惨白。女儿斯韦特兰娜在一旁哭着。切斯诺科娃上前翻开斯大林的眼皮,发现瞳孔已经放大,呼吸细微。
医生进行了初步诊断,发现一条动脉血管在大脑的左半边破裂了,脑溢血已经波及整个左脑,身体的右侧全部瘫痪,似乎永远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呼吸也发生紊乱,并出现心肌梗死!
不过,医生们并没有放弃任何一丝拯救的希望。但情况在继续恶化,脉搏发疯一样地跳着,肾功能紊乱,尿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增高。呼吸常常是长时间的间歇,然后又开始呼吸,愈来愈快,慢慢减弱,渐至停止,接着再重新开始。“这是人死之前的临床现象。”几位名医下了这样的结论。
③“够了,该结束了”
3月3日的白天,斯大林曾一度恢复知觉。斯大林抬起左手,想说些什么,政府官员们一下子紧张起来,排成一行站在他面前等他说,但斯大林垂下了手,什么也没说。人们用汤匙喂给他一些汤水。斯大林举起左手指指墙壁上的东西。他的嘴角现出了一丝微笑,以表达他内心的情感。接着,斯大林开始和周围的人一一握手,因为右手不能动,他只能用左手。
此时,在抢救现场,贝利亚一直都在粗暴地呵斥医生,出言不逊,而一等斯大林有知觉并使大家以为他可能清醒时,贝利亚就跪下来,抓住斯大林的手吻个不停。当斯大林再度失去知觉闭上眼睛时,贝利亚就站起来,吐唾沫。这些都可以看出贝利亚是希望斯大林死去的人,就连赫鲁晓夫也在后来承认:“斯大林一去世,贝利亚就容光焕发了。贝利亚确实认为他等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现在地球上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控制他,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挡住他的去路,他可以为所欲为了。”
医生们还在战斗。连续奋战58小时后,在3月5日晚上,筋疲力尽的他们终于让斯大林恢复了知觉,他的女儿斯韦特兰娜握着他强壮的手。一个女医务人员试图用小勺喂下一口水,他的双唇微微一动。突然,他的脸变黑,喘不过气来,心脏停止了跳动。医生们立刻对他进行人工呼吸,15分钟换一次,几乎做了1个小时。一旁的贝利亚终于不耐烦了,吼道:“够了,该结束了!”接着,他推开了两位正在抢救的医务人员。
1953年3月5日21时50分,历史在此定格。斯大林的时代结束了。在隔壁屋子里,斯大林的儿子瓦西里接连三天烂醉如泥,他嘴里不断地嘟囔着:“他们杀了我的父亲,他们杀了我的父亲。”
1953年3月6日清晨6点,莫斯科还处于黎明前的酣睡中,广播电台传来了著名播音员列维坦缓慢、低沉和悲哀的通报:“列宁的战友和列宁事业的天才继承者,共产党和苏联人民英明的领袖和导师约瑟夫·维萨里昂诺维奇·斯大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一消息立即通过无线电传遍苏联,传向全世界。
在斯大林逝世后,医生开始撰写《1953年3月2日—5日,约·维·斯大林病史》,记述了从医生们3月2日到达斯大林的别墅,直到3天后斯大林去世这段时间的病史。这份报告直到1953年7月才完成,整整写了4个多月。按照近两年新解密的苏联内务部档案看,这份报告至少修改了两遍,而且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都不相同。这份病史被盖上“绝密”的印章,提交给苏共中央委员会,并从此封存。这或许真的是一个历史之谜。
1976年,流亡西方的苏联学者阿夫托尔哈诺夫,在德国出版了《斯大林死亡之谜》一书,提出了“斯大林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人谋杀”的观点。他认定,贝利亚是主谋,赫鲁晓夫、马林科夫、布尔加宁都是加速斯大林死亡的帮凶。这种观点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注意。
(据《周末》)
【斯大林模式】推荐阅读:
斯大林模式及其启示07-21
《斯大林格勒》06-15
火车,潘大林散文12-05
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09-05
小说《大林和小林》优秀的读书心得07-23
大林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07-19
佳木斯大学人才战略发展规划10-06
大林和小林读后感400字优秀10-29
佳木斯大学教学楼号对照表07-27
商业模式盈利模式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