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府

2024-12-09

电子政府(精选12篇)

电子政府 篇1

1善治

根据管理论的解释, 善治的核心是现有政府采用新的施政工具。系统论的观点则认为善治首先是对新的实践、新的伙伴关系、新的合作和新的自我治理的一种探索, 而它能从根本上影响现有的组织、制度、过程。”善治意味着一种能够对于民众的需求敏感并能够做出相应回应的行政方式, 他通过构建和运用适当的法律和措施来有效的应对社会中出现的挑战。

俞可平先生认为“善治就是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 是两者的最佳状态。”善治不是要取消政府的权威, 而是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的责任依然很重大。即使公民社会很发达, 社会组织作用日益强化, 政府的作用依然很重要。政府在治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首先作为公共权利的拥有者, 政府仍然是治理中的重要主体之一, 政府机构的公信力和透明度是善治的重要要素。

因此, 民众对政府满意度的增强则是政府必须努力的关注点。合法性的增强进而增强治理权威, 也是国家治理的需要。政府必须践行现代政府理念, 否则民众满意度的降低, 直接关涉到政府治理的权威, 将一定程度造成政府行政过程中阻力的增加, 甚至是直接的对立, 这会造成国家行政内耗, 不利于矛盾的化解和政治的稳定。

2满意度

政府掌握着多种的资源, 甚至是垄断性的, 承担着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事业的责任, 服务于民众利益的实现, 也可以讲是尽力实现民众利益的最大化。政府的公共服务涉及公共资源的使用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政府只有持续不断的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政府服务作为公共物品, 民众对其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同时, 政府管理活动与其他组织活动有着不同的功能和性质, 这也使得民众对政府有着很高的期望。

民众在日常的生活经历中, 有意无意地会对政府进行评价, 产生一种心理感受。评价政府工作的好坏, 有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标准, 那就是以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它的价值取向, 审看政府所做的工作是否实现了职能, 是否达到了社会组织和公众的需求满足程度和心理满意程度。满意度反映民众对政府在心理感受上的满足度, 体现为民众对政府作为在事实反应和情绪上的满足。民众会对政府产生心理预期, 而这种预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升, 民众在接受政府管理与服务过程中, 会依据自身经历或经验, 把政府作为与自我心理预期进行比较, 并在心理上产生对政府的态度与感受。满意度是一种主观感受, 对满意度的衡量难度很大, 但是可以根据政府管理服务的特点, 产生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 进行相对的测量。本文不从技术的角度设计具体的指标, 只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试图宏观的解析政府的满意度。

“这种感受主要建立在两个方面的基础上:一是公共权益和自身利益的实现程度。政府处理公共事务, 既要考虑此类公共事务处理的公众性, 又要考虑到有关当事者的合法利益, 作为政府是否真正解决公共事务的问题或某一方面的局部性的问题, 与公众的利益要求和权利维护有较密切的关联。二是满意途径。假如政府处置公共事务的立足点放在社会组织与公共利益的实现和事务的解决上, 社会组织与公众对政府肯定会有较高的满意度。但这种较高的满意度, 还与权益实现的途径和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尽管最终有可能实现了某种权益, 但他的速度很慢, 手续繁琐, 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满意度的高低。”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关系到民众对政府的认同, 关涉到政府权威, 关涉到政府合法性问题, 那些被民众从内心所承认的权威和秩序才具有政治学意义上所说的合法性, 取得和增强政府合法性的重要途径就是尽可能增加民众对政府的共识和政治认同感。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高, 则对政府的认同和忠实度会降低, 由此产生政府权威的减弱, 其管理和服务行为的阻力会增大, 虽然政府在很多方面具有强制力, 但当民众对其认同降低时, 其强制力减弱, 甚至会转化为行政行为的阻力, 而不是推动力。另外, 在法治日益完善, 民主化不断向深层次推进的时代背景下, 政府强制力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政府行政社会成本的增加, 社会净损失的增加, 无形当中增加了国内政府与民众的对立, 增加了行政内耗, 这样又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甚至走向极端。治道变革、民主政治的发展, 民众对政府的预期越来越高, 这又对政府的实际作为产生了压力, 政府必须努力, 从各个方面改造自我, 以达到民众预期, 至少最大限度接近民众预期, 或者说远离民众对政府的最低容忍度。

3电子政府

电子政府是对传统政府的改造, 是适应信息社会公共行政需要的一种政府形态, 它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种创造, 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传统政府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它需要重新审视行政机构和行政管理组织原则, 另外电子政府将改变传统的政府过程, 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政治体系的运转以及它所在的政治环境。

电子政府在践行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等政府理念方面具有传统政府所不可比拟的优势。电子政府具有以下特征: (1) 政府信息的公开; (2) 政府服务的创新; (3) 政府沟通的互动; (4) 政府管理的转变; (5) 政府运作的高效。电子政府的打造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突破时空的界限, 改变传统行政服务的整齐划一的单向供给服务, 一定程度克服传统政府管理与服务的积弊, 如自由选择度低甚至无可选择等, 当然这也需要一个发展过程。电子政府的发展, 民众与政府的互动加强, 政府作为表现出直接性、便捷性、廉价性、平等性的特点。

(1) 直接性。

“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按照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 从而打破时间、空间以及部门分割的制约, 全方位地为社会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和符合国际标准惯例的管理和服务。”另外民众可以直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享受政府的服务, 与政府互动。

(2) 便捷性。

便捷性与直接性相互联系, 政府服务直接性增强, 减少了服务的中间环节。一方面缩减了民众享受同一服务所需时间;另一方面, 民众不需要在一个个部门的去跑, 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政府部门沟通。快速的信息传递大大加快了公众信息的反馈速度, 也使得政府对问题的回应速度大大加快。

(3) 廉价性。

民众在享受到政府的直接服务过程中, 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与政府互动, 直接参与到政府的服务过程, 所需要投入的时间大大降低, 突破空间限制, 降低了民众享受服务的机会成本, 由此降低民众投入的总社会成本。另外, 借助网络优势, 可以实现快速沟通以及低成本的前提下, 享受大量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4) 平等性。

网络在实现一定程度的普遍国民待遇, 提供公平、公正服务方面具有十分明显优势。政府服务在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 其标准相对确定, 在网络途径上, 服务的公共性和普遍性增强, 民众会得到一视同仁的待遇, 将会减少“门难进, 脸难看, 事难办”的现象, 也减少政府工作人员在提供服务时的人为推诿和不负责。

电子政府对政府的服务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使政府的公共服务更具有可选择性和普遍性, 增加民众自由选择度, 包括时间、服务类型等方面。“电子政府改变了传统部门分割运行的状况, 消除了政府服务的间断和空白点, 使政府运作与服务呈现出完整性和协调性, 从而为实现无缝隙化的服务创造了条件。这种无缝隙化服务是全天候的, 政府在每天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地向居民或企业提供服务。”

其次, 政府将会有更加便利的渠道在更大范围内收集社会各阶层的意见, 获得信息反馈, 并且这些信息是以比较直接的方式获得, 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信息传递过程中, 由于多层过滤的原因所造成的信息失真情况的发生。在常态的政府服务过程中, 以上优势会很好的体现;在突发性事件的处理上, 如果政府能够充分发挥电子政府的优势, 民众对政府满意度的提高幅度将远远高于常态服务较长一段时间的积累。突发事件对政府的考验巨大, 对政府作为要求很高, 对政府的服务性、回应性要求更高。电子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 其服务的直接性、便捷性、各部门的协调性、快速反应性将会发挥突出优势。另外, 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及时了解、发布信息, 及时了解事件情况和民众反应, 可以实现政府与民众的直接快速互动, 增强政府的反应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电子政府的目的在于建立起跨政府机关、企业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 经此互动机制, 公民可以获得政府的信息和服务, 从而政府亦可以了解民众的合理要求, 而促使政府更有回应力和责任感。”

再次, 电子政府也强调:“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可获得性。电子政府意味着政府信息的公开化, 政府有责任与义务以更便利的方式、更易理解的语言让民众能够方便的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 从而创造更高的附加值。”由于官方信息在国家的特殊地位, 此类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是其价值所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是净化政治过程、提高行政可信度的重要措施。一些国家在通过宪法保护公民知情权的角度, 提出公民对于政府信息的请求。”知情权具有复合性质的权利, 它既是一种人权, 又具有参政权的性质。

另外, 电子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以及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 以制定正确的决策, 做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行动, 进而提高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最后, 电子政府将促进政府重组, 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政府效率。政府信息化将使传统的政府组织向网路化组织发展, 有利于打破部门、地域、层级限制, 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的整合;政府信息化将简化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 有利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节约。

总之, 电子政府对政府重塑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有着积极的价值意义。电子政府优势的发挥必将进一步改善政府与民众的关系, 增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 降低社会资源的耗费, 提升政府形象, 增加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民主政治理念的广泛影响, 以及公民社会的日渐成熟等因素的影响, 政府需要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中, 运用政治权威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管理的政府, 其资格的完全性以及合法性在时代的洪流中会受到公众的质疑。在如何更有效的为民众提供服务, 增强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进而增强政府的合法性方面, 一个服务导向型的电子政府, 可以整体涵盖“法制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的价值追求, 顺应了治道变革的要求, 是重塑政府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善治,满意度,电子政府

参考文献

[1]宋钟亮.电子政府及其对公共行政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 2002, (1) .

[2]卓越主编.比较政府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电子政府 篇2

政府服务与一般意义上的商业服务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政府服务的“消费者”是广大公众,服务成功与否关系到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消费者”群体之大、利益之重、服务影响之广都决定了政府服务必须成功,服务质量必须优质。

服务,更确切地说是一个由服务的辅助设施、载体、显性服务及隐性服务四方面组成的“服务包”(service package)。在“服务包”中,服务的辅助设施表示服务的物质条件的支持,即政府提供或生产服务的物理环境;服务的载体表示服务的中心内容,服务本身就是这个载体的附属品;显性服务表示可以显现出来的服务内容及其表现出来的给“消费者”带来的利益;隐性服务表示隐藏在“消费者”潜意识中的对服务主体的认可和对服务的感受,这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对于服务的反馈和评价。政府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就是“服务包”中的各要素共同运作的过程。每个要素都与服务的质量息息相关。“服务包”的概念为我们描述了政府提供服务的全部要素,但人们评价服务并不是这样逐项去计量和考察的,而是通过“服务质量维度”(Dimensions of Service Quality)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估。按照对“消费者”的重要性的递减次序来排列,“服务质量维度”的五个方面依次如下:可靠度、回应度、信用度、移情度和有形资产。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决定了政府服务质量的优劣。但“消费者”的期望与实际消费服务的.感受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也就是“服务质量缺口”。从某种意义上说,“服务质量缺口”是客观存在的,政府只能尽力去填补,但不会使之消失。从对于“消费者”的重要程度的递减次序来看,可靠度是居于首位的。政府能可靠地、稳定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仅会提高政府的声誉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度,更重要的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社会公众对政府执政合法性的认可。服务质量五维度是“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一种抽象的评估,根据“消费者”个人情况和偏好的不同,即便是消费同一服务,评估也会产生偏差。而政府提供服务几乎都是一种批量形式的,很难去针对所有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差别去调整服务,但是政府可以在服务提供之前,有效、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偏好、需求量、需求的服务提供方式等等。这些信息对于政府主动改善服务质量,减少资源的损失和浪费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传统社会里,由于时空不统一、信息不对称,政府要想做到这点是很难的。在信息社会里,随着信息技术的产生和普遍应用,特别是电子政务的全面实施,政府与社会公众能够进行有效、及时、直接的沟通,而且社会公众也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府服务的决策和提供,不仅解决了原来较为严重的回应度、信用度缺乏等问题,而且使社会公众对政府服务更加有信心,更加相信政府能够提供可靠的、稳定的、高质量的服务。

“阳光政府”的“电子眼” 篇3

经过一番了解,郑小姐才得知,如今的省监察厅对各审批部门行政效能情况,也就是老百姓、企业到部门里办事是否得到了合法合规、优质高效的服务,都能实时监督管理。

那么,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是如何得知这些实时发生在各个职能部门的审批业务信息的呢?原来,他们所依靠的正是覆盖浙江一省十一市九十多个区县的浙江省电子监察系统。

这套从2007年10月以来经过一年多时间建设的浙江省市县三级联网的全省电子监察联网系统,现已纳入全部省级部门50家,合计纳入的行政许可事项703项,非行政许可事项103项,其他审批事项39项,累计上报数据约32万笔,业务量持续增加,事项提前办结率明显提高。在市县方面,全省超过90%以上的市县实现与省电子监察系统互联互通。各市县合计纳入行政许可事项26744项,非行政许可事项3642项,其他审批事项250项,上报业务超过约48万笔。

三级联网的电子监察系统就像是一只只锁定在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电子眼”,为全省范围内的政府高效行政、阳光行政扫除了种种阴霾。

用“统一”打开“突破口”

电子监察系统最出现在2004年的深圳市。当时的系统实现了对行政审批办理过程实时监察,对各类违规行为预警纠错及对各部门绩效的自动评估,效果显著。随即被要求在广泛推广。但要建一套从省级贯穿到县级的互联互通的电子监察系统,相对单纯的市级系统来说,存在更大难度。由于浙江的电子政务发展较早,基础较好,这个原本是作为优势的现状在建设统一的审批监察系统工作中却成为了阻力和难点。因为作为监察数据来源的审批系统,大部分是部门和地方自行建设好的,系统不统一,数据就五花八门。此外,实现全面的业务监管意味着需要掌握全面的业务数据,它涉及的不是一套系统,而是多套系统;不是一个部门,而是多个部门;不是一级政府,而是多级政府。如此种种,要全面统一地掌握这些数据,阻力和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瓶颈如何突破?

2007年初,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省纪委监察厅组成调研组,组织相关人员赴外省实地考察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情况,并成立项目调研小组,进入深入调研阶段。调研小组对省发改委、公安厅、财政厅、国土厅、建设厅、交通厅、外经贸厅、卫生厅、工商局、质量技监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15家审批事项较多、信息化水平较高的试点部门的政务公开情况和电子政务开展现状、网络建设情况进行仔细摸底调研;又花大力气对这15家试点部门进行一轮一对一地详细交流,细化调研项目建设需求。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给与这项工作以高度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华元,浙江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敏尔就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加快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步伐,并明确了系统建设内容、步骤及进度。

终于,在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于同年10月正式启动的浙江全省的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确定了以 “统一建设”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监察平台)、统一门户(政府门户网站)、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安全)、统一采购”等六统一的要求,实行以“全省监察数据交换中心”和“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为重点目标任务的省市县三级同步建设方案。

这一具有突破性意义的“统一”建设原则源于各地实际操作经验的优点综合,对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一是从业务标准统一转为监管标准统一,切实加大了建设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就在系统建设论证初期,建设领导小组也曾尝试以省级部门为试点,将所有省级部门的审批系统统一开发推广,从而实现业务审批的完全规范。但随即发现,由于各种审批项目流程迥异,这种做法实施难度很大,可行性不强。于是,换为“从业务标准统一转为监管标准统一”的思路,通过制定《浙江省电子监察系统数据采集标准》,推行全省统一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要求各部门审批系统必须按照该标准上报数据,不能满足要求的要对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从而实现部门审批系统业务办理人员对业务规范的理解和操作细节的处理实现统一。这样一来,就绕过了一时难以解决的“统一审批系统”的棘手问题,避免了“在已有画面上重新着色”的重重困难,另僻蹊径,着力“在白纸上画画”下起功夫。

随后,为了确保监察系统投入使用后能真正发挥作用,浙江省政府制定了《浙江省电子监察绩效评估量化标准》,利用监察系统所反映的各单位业务量情况、办理超期情况、业务流程规范情况,以及业务提前办结率情况等,结合群众投诉及人工抽查,对各单位的行政绩效进行量化打分并排名,评定结果进行通报。浙江省政府还制定了《省市县各级政府电子监察系统硬件配置参考》,指导各地建设。

二是从“单打独斗”转为“上下合力”,打造了高效低耗的建设模式。以监察机关实施监察职责为主线,通过全省统一建设监察平台,能使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全面行动起来,营造一个全省建设的大好环境,有效解决了数据上报和业务监管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首先,从组织保障上形成合力。浙江省政府成立了“省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由常务副省长任组长,省政府副秘书长、省纪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市常务副市长,部分省级部门分管纪检工作的厅长或纪检组长共同组成,统筹全省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强化协调力度。各市、县参照省的做法分别成立本级领导小组,形成领导体系。同时成立由省政府办公厅和省监察厅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的项目小组,负责全省项目建设的技术支持、工作指导,以及日常的协调和管理工作。各市、县参照省的做法分别成立本级项目小组。这种由省领导亲自挂帅,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齐抓共管,相互促进的形式,是这项工作仅用短短一年时间就全面铺开,50家具有非涉秘审批事项的省级部门和90%以上的市县全部纳入的根本保障。这种全盘规划、上下合力、大步推进的优势是各地、各部门单独建设无法具备的。其次,在经费保障上同舟共济。浙江省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涉及1省11市90区县共100多个点,是大型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整体建设经费较大。通过省里集中采购监察核心软件、数据库和中间件等相关系统软件以及尽量利用现有硬件设备等措施,大大节省了建设经费,全省整体建设经费相对于各地各部门单独建设和单独购买节省了近一半,仅数据库、中间件等系统软件一项,在全省范围内就节约了近一千万。对一些缺少技术力量,还未建设审批系统的部门,省政府则统一开发了通用审批系统,免费提供给这些部门使用。所有这些,无疑解决了资金困难单位的后顾之忧,加快了整体的建设进度,提升了建设质量。仅一年的建设时间里,就基本形成省市县三级监察数据联网体系,所有具有非涉秘审批事项的50家省级部门和90%以上的市县全部纳入,而且业务量一直处于持续增加状态。更重要的是,事项提前办结率明显提高,如建设厅的建设项目选址审批事项由原来的审批承诺时间20天缩短到现在的平均8天;省工商局的公司登记变更事项则由原来的15天变为现在的平均7.5天,等等。各地、各部门还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全面进行审批事项清理,规范业务流程,最大化地提升办事效率、服务群众。

三是从单一价值转为充分利用,实现了“一套系统,多头应用”的理想目标。由于全面监管的需要,在实现了全省监察网络联通,各地区的数据传递、信息交互、功能扩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的同时,也实现了全省业务数据的汇总。这些由各区集中到市,各市集中到省的数据,不仅仅用于监察,还可用于各地区审批事项的结果公示、便民服务、数据分析以及对各地区相关审批系统的数据补充等等。

以“多功能”彰显系统特色

基于全省“统一建设”的浙江省电子监察系统,可以用“多、快、好、省”四个字来概括它“功能多、进度快、效果好、费用省”的系统特色,这其中的“功能多”又是这一系统深受关注和好评的“亮点”。

浙江省电子监察系统,除了具有常规的实时监控、预警纠错、红黄牌短信提醒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利用全省数据大汇总的优势,实现了垂直监管、横纵向比对、群众监督、信息互动、数据回传等特色功能。

所谓垂直监管,是指各部门不仅可以查阅本部门业务数据,还可以查阅下级对口部门的数据。如发现异常,可重点关注,给予业务指导,以加强对下级对口部门的垂直监管,使监管工作更主动、更全面。

以文物系统为例,省文物局不仅可以查阅本部门业务数据,还可以查阅杭州市文物局、绍兴市文物局、西湖区文物局等全省文物系统的数据,进行监督,或直接进行在线联系。市文物局也可以对所辖区县文物局的业务数据进行查阅和监督。

所谓横纵向比对,是指监察系统能对全省监察业务数据按地区和部门进行横向和纵向比对及分析,并形成图表,方便全面掌握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各地、各部门存在的问题。比对的内容包括:各地审批事项情况、业务量情况、红黄牌情况、投诉情况等,以及同一行业内部门的审批事项情况、提前办结率情况、业务发生量时间分布段情况等。

比如,压缩承办业务的承诺时限的问题。作为监管部门,不仅要考虑避免过度压缩承诺时限,加重工作人员负担,也要避免部门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情况发生。这时,可以利用相关统计数据,一方面参考同类型城市对应部门的设置情况,另一方面对本部门的历史办理时间办理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更为准确合理的结论。

所谓群众监督,是指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布各部门受理业务的办理情况、当前进度等信息,接受群众投诉。系统还以短信或语音电话的方式对办事人进行随机回访,直接获取群众评价。投诉及抽查结果直接与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关联。

所谓信息互动,是指基于“浙江政务通”平台,实现监察系统与“浙江政务通”之间的统一用户和单点登陆;在政府与政府、政府与公众之间建立信息互动机制,实现不同用户间信息的即时交流,提高监察系统的信息互动能力。监察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信息互动,及时向每笔数据的业务关联人员发起讨论和征询,更好地了解业务的详细情况,保障监察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回传,更是这套系统的特色优势。我们知道,发改委、公安厅、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等众多部门,拥有行业内各级对口部门统一使用的审批业务系统,我们称之为“省级审批系统”,它们的业务数据存放在省里或市里。由于监察系统全省统一建设,而且数据标准一致,从“省级审批系统”取数据到监察系统,各级部门无须分别开发接口,只要省或市级部门统一开发即可。这样,“省级审批系统”通过省或市级接口将数据传到省级监察系统或市级监察系统,这些数据再通过全省数据交换中心回传给下辖各级监察系统。如食品药品监督局按照《浙江省电子监察系统数据采集标准》的要求开发其“省级审批系统”与省电子监察系统之间的接口,通过该接口,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审批监察数据都传到省电子监察系统,这些数据再通过全省数据交换中心分发到市县各级电子监察系统,这样市县各级电子监察系统就有了市县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审批监察数据,而不再需要市县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分别自行开发接口上报数据。

这一数据回传功能,有效避免同一审批业务系统在各地重复开发接口,节约全省整体建设经费,加快建设进度。同时,减少了市县各级监督管理部门获取垂直部门数据的协调工作,方便各地数据汇总中心的形成,为二次利用打下基础。

当然,浙江省在建的电子监察系统是网上行政审批领域的电子监察,随着网上行政审批建设的推进,浙江电子监察系统今后还要进一步拓展监察领域,按照“电子政务建到哪里,电子监察跟到哪里”的思路,加强对土地招拍挂、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等领域的监管,把政府公共资源集中起来,实行全过程的监察,建设全省综合电子监察系统,作为效能监察的主要平台,促进从严治政、高效施政、廉洁从政,为落实省委、省政府“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总体思路提供有力保障。

以“推手效应”深化电子政务

从另一个角度看,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也规范了网上审批系统建设,促进了审批事项的清理,加强了政务公开,因此可以说,它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利推手。

浙江省推行全省统一建设电子监察系统,并制定了《浙江省电子监察系统数据采集标准》,要求各部门的审批系统必须按标准要求上报数据。该标准强调审批过程透明公开、业务信息全面统一。如果部门的审批系统不能满足该标准,则必须进行升级改造。审批系统和实际办事流程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审批系统的升级改造也就意味着部门审批行为的进一步规范。

电子监察系统是严格按照法制办公示的审批事项目录,对各部门的业务数据进行监督的,因而在监察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为确保监察系统能够准确、有效地对各部门的审批业务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各部门审批事项的实际情况与法制办公示的结果不一致,当即要求改进。于是,监察系统的建设促使各地、各部门纷纷对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

现在,各级部门都按要求实施了政务公开,但公开的全面性、准确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监督,一直普遍出现公开的审批事项的名称和数量与法制部门公示的结果不一致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通过建设电子监察系统,全面清理审批事项,规范了政务公开的内容,无形之中也进一步加强了政务公开,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取得较好的社会效应。

资料链接

浙江省电子监察系统推进措施

1、省、市(区)、县各为一级,分别部署,市、区原则上采用一套整体的电子监察系统,通过授权分区使用。个别业务量大的区可以单独建立系统,此时区级等同于县级系统。各建设单位只需领用软件进行部署即可,无需再进行甄选和采购,软件的更新、升级也全省同步进行。

2、为每个审批部门部署一台“部门审批系统业务数据上报发送服务器”(简称“部门前置机”),预装全省统一开发的“数据交换程序”,用于采集部门审批业务数据,以及“部门通用审批系统”,提供给缺少技术力量、还未建设审批系统的部门免费使用。

3、各部门按《浙江省电子监察系统数据采集标准》要求开发接口,从本部门的审批系统里抽取监察所需要的数据,传送到前置机的中间数据库里。前置机的“数据交换程序”自动将中间数据库里的新增数据打包发送到本级监察系统。

4、如果各审批部门还未建审批业务系统,或者已建的审批业务系统正在升级改造,或者接口开发存在客观困难的,暂时可以通过“手工填报”方式上报数据,“手工填报”软件省里提供。但“手工填报”作为系统建设过程中临时采用的过渡性应急措施,对上报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与全面性有影响,要限时使用,一定时间后统一停止。

5、从省或市里到最基层都使用统一审批系统的部门,接口由省或市里统一开发并下发使用,避免接口开发工作的重复与浪费。

我国电子政府研究综述 篇4

关键词:电子政府,职能,管理,信息技术

20世纪末, 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发展, 结合现代社会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 我国开始重视政府的信息化建设。1 9 9 9年, 国务院发起“政府上网工程”, 由此我国正式开始了电子政府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此同时, 电子政府的学理研究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2000年至2003年, 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有关电子政府的研究论文就有235篇。本文将从这些研究论文出发, 对2000年以来我国对电子政府的研究做一综述。

1、电子政府的概念

电子政府的概念几乎在每篇论文中都涉及, 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突出电子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

张秉福、叶海芹认为:“所谓电子化政府 (e-government) , 是指政府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 为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供方便、自动化的信息和服务, 从而构建一个高效、廉洁、透明、民主的服务型政府。”[1]潘惠珍指出:“电子化政府, 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 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 面向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 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 提供自动化的信息服务, 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换言之, 就是构建一个“虚拟政府” (virtual government) , 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2]

1.2 强调政府管理创新

赵晖指出:“电子政府不仅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而且是一种全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它以提高政府透明度为主导取向, 以改善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3]李立明、刘建平、刘琨认为:“电子政府是政府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行政活动, 可以使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实现体制、机制、管理、服务的创新。”[4]易信涛认为, 电子政府可以推动政府传统行政职能的变革。[5]

1.3 突出电子政府对信息技术的运用

黄晓军、唐哲文指出:“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机构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与公众、企业和其它政府部门的关系。”[6]陈庭忠则认为:“电子政府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 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机构, 在政府、企业和民众三者之间迅速有效地交换信息, 即推进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 实现信息全面共享、交流和处理。”[7]

1.4 电子政府可以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郭朝晖、冯涛认为, 电子政府是通过扩大公众的政治参与来增强权利对权力的监督的。[8]张德平强调了电子政府建设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影响, 电子政府可以造就自由的政治社会。[9]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界定了电子政府的概念, 对电子政府的界定首先离不开现代化的信息通讯技术, 在此基础上政府要树立变革的观念, 转变政府职能, 实现流程重组, 以达到与公众互动、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目标。

2、电子政府建设

2.1 建立电子政府的必要性

建立电子政府的原因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涉及综合国力的提高, 全球化的适应, 政府治理变革的需要, 民主政治建设的需要等。潘惠珍指出, 电子化政府是政府主动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是提高政府办公和决策效率、推进政务公开、整合政府职能的需要;是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 扩大公民的参与的需要;是提高公务员的科技素质, 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的要求。[10]王艳、谷峻战认为,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 民众越来越希望利用网络这种便捷工具来完成各种事务, 也希望能够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和办事章程, 各项政策法规, 并监督政府行政执法过程及效果。其次, 他们还指出这也是遵守WTO规则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11]赵晖认为, 电子政府是信息化潮流下政府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客观上要求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 通过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 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在这种形势下, 政府职能必将逐步发生变化, 其管理方式逐步由直接管理为主向间接管理为主转化, 由单纯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化。[12]

信息化浪潮的冲击, 展示着一个新的文明的兴起, 它将为政府生活制定新的行为准则, 政府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通过变革自身, 使内质符合外在需求。

2.2 电子政府的应用

对电子政府的应用, 学者们的观点大都一致。丁世敏指出, 电子政府的应用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电子商务、电子采购及招标、电子福利支付、电子邮递、电子资料库、电子化公文、电子税务、电子身份认证八个方面。[13]陈庭忠又将电子政府的应用分为典型应用和高级应用。典型应用体现在树立政府形象和对外宣传、提供各种信息、进行信息交流三个方面;高级应用体现在电子金融、电子办公、电子财政三个方面。[14]

总的来说, 电子政府的应用主要突出在政府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网上办公, 进行采购、招标、信息发布、交流与沟通、投诉、举报、处理公众信件等方面, 以实现政府政务公开, 公正透明, 服务社会的目标。

2.3 建立电子政府的意义

对于电子政府的意义或作用, 学者们主要从民主政治建设, 提高行政效率, 提高公众参与, 实现电子民主, 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管理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丁世敏提出, 电子政府的建立顺应行政改革的步伐, 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有效地改善行政环境, 使政府职能更方便快速地实现转变;促进行政组织的改革, 改革传统的科层组织制度, 精简机构, 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人事管理向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方向发展;同时增强了政府与公众间的交流和沟通, 扩大了公众参政议政的渠道, 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 促进行政法规制度、监督制度、廉政制度、民主制度的建立。[15]陈庭忠认为, 电子政府有利于政务公开;电子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电子政府有利于扩大民主;电子政府还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16]赵晖强调, 电子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加快政府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保证政府廉洁施政。[17]郑俞君指出:“电子政府可以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 公开政府信息, 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 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 扩大公民的参与, 促进政府重组, 节约行政成本, 提高政府效率。”[18]

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政府改变了传统的政府行为模式, 带来了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革新, 同时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扩大了公民参与, 加快了我国电子民主的发展进程。

3、电子政府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电子政府建设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在整个社会化大背景下存在着诸多限制和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学者在肯定电子政府建设中取得成就的同时, 也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张秉福、叶海芹提出, 在电子政府建设过程中, 其基础建设投入和资讯平台发展不足, 制约着电子政务长远发展;政府系统及政府之间没有完全形成联网, 难以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电子化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重“电子”轻“政务”现象;电子化政府的法律和制度建设滞后, 网络安全也存在威胁;我国传统的政府行政模式与电子化政府不相适应;公务员缺乏相应的专业培训, 缺乏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不知在电子政务中做什么、怎么做。[19]马林从政府角色定位和信息安全等方面指出, 政府机构过去往往习惯在确保系统完善后, 才会推出服务, 但现在它们需要跟上互联网速度, 及时推出服务, 然后再不断改善, 对人们的需求和回馈做出反应;我国目前互联网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网络管理、监控、信息采集和发布、网络安全、信息传输和加密等方面水平仍有待提高。他还指出不少政府管理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府、发展电子政务时存在三个误区, 即认为电子政府是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上复制网下政府, 认为电子政务系统可以是封闭式的, 认为建设好本部门的电子政务就可以了。[20]方蔚琼在《信息时代的电子政府及其服务行政模式》一文中从电子政府服务的质量、服务的对象、服务的主体、服务的保障四个方面来阐述其应该正视的问题。[21]

针对电子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专家给出了许多建议及对策。张秉福、叶海芹认为, 建设电子政府需要争取上级政府的支持, 加强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实现政府各级部门之间及子系统之间的联网;完善政府软环境;保障网络安全;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 必然涉及一系列与网络有关的法律问题;培养符合电子化政府要求的复合型公务员。[22]汪传雷指出, 建设电子政府从以下方面入手, 即制定法律, 依法发展电子政府;政府内部组织一个发展电子政府的班子, 制定发展电子政府战略和计划, 按照计划逐步实施电子政府;大力扶持信息技术发展, 使信息技术能满足电子政府的需要;依法打击网上犯罪, 规范网上活动;建设网络伦理文化, 保持电子政府的健康发;展借鉴世界发展电子政府经验, 努力发挥“后发优势”。[23]方蔚琼提出, 电子政府建设要积极推进电子政府及其服务模式的有效运作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政府业务电子化;加强培训和教育, 逐步提高公民的现代信息意识和通讯技术水平;做好各方面的技术防范措施, 保证电子政府的安全性;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电子政府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和制度框架。[24]

4、电子政府与政府改革

4.1 电子政府与政府职能转变

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政府职能将有怎样的变化是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话题。张德平认为, 电子政府建设, 为中国政府权能的转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设备与技术路径支持, 它推动政府职能由管制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化。[25]李睿、朱倩认为, 电子政府是一种观念的转变, 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办公自动化, 政府上网意味着政府要改革工作方式, 改革管理信息的方式, 改革行使职能的方式及改革为市民和企业提高服务的方式, 电子政府的实施促进了政府由职能型向服务型的转变。[26]王艳、谷峻战指出, 要利用电子政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各国建立电子政府的真正目的之一是要有助于实现政府部门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我国正处于转型期, 政府职能也要相应转变。在建设电子政府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电子政府的这方面功能, 把电子政府作为一个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契机。[27]

电子政府带来的政府行政方式的转变和政府工作流程再造使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这是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有利工具, 有利于促进我国机构改革。

4.2 电子政府与政府管理创新

学术界对电子政府与政府管理的创新有以下观点:李立明、刘建平、刘琨认为, 在建设电子政府过程中, 政府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应是:积极吸收高新科技, 特别是信息技术, 努力建设电子政府, 实现政府面向企业和市民的审批、管理和服务业务上网作业, 政府内部初步实现电子化和网络化办公, 最终要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高速宽带、互联互通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 最终建成系统共建共享的政务信息资源库, 全面开展网上交互式办公。[28]陈庭忠认为, 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政府改变了传统的政府行为模式, 带来了政府管理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革新。[29]涂洪斌认为, 互联网世界最显著的特征是信息的共享。政府和公众都是信息的占有者和受益者, 旧有的权力平衡被打破, 从而导致政府管理方式的巨大变化。[30]

传统的权力政府在电子政府时代需要改革, 以往的行政管理模式并不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管理方式, 所以, 电子政府的建设在此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5、电子政府与电子民主

对于电子政府与电子民主, 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民主建设的政府支撑条件、建设民主政治和扩大公民参与。

宋迎法、肖洪莉在《电子民主构建的条件分析》一文认为:“发展电子民主, 要求政府必须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积极把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于政治领域, 为电子民主搭建平台。其次, 电子政府是一种双向、互动、直接的民主, 政府应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条件, 熟练进行网上办公, 开辟与公民沟通的电子民主渠道, 设立网站论坛和个人博客, 主动与公民进行沟通, 倾听公民意见, 坦诚、平等地与公民对话。”[31]李睿、朱倩对电子政府建设环节进行了阐述, 他们指出, 发展电子民主是建设电子政府关键的一环, 电子民主反映了我国政府高层领导对建设电子政府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它包括公民在线投票、民意测评, 立法方案的在线征集、法庭办案的网上直播等, 要让市民参与到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中来, 实现民主。[32]除了对电子政府的以上研究, 学者们还对国内地方电子政府建设、国外电子政府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电子政府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电子商务在政府的应用 篇5

一、政府上网概述

(一)政府上网的含义和作用

(二)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意义

(三)政府上网工程实施方案

二、中国政府上网简介

(一)基本状况

(二)中国政府上网的背景

(三)中国政府上网的应用领域

(四)我国政府上网发展步骤的初步设想

三、我国政府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政府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三)政府是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设计师

(四)我国政府是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铺路人

(五)我国政府是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行动者

四、电子商务在政府采购的应用

(一)传统政府采购机制存在的弊端

(二)利用电子商务实现政府采购的优势 总 结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电子商务在政府的应用

摘要:

为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政府上网工作,目前中国电信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共同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计划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在中国电信(163/169)上设有站点,与部委合作发起其管理范围内的行业上网工程。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在中国电信(163/169)上均有站点,采用项目的实施进入良性循环。截止到1998年10月底,我国共有“.gov”的域名达815个,已占全部域名的5%。其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不仅有工商、税务、银行、海关、商检、而且有经贸、教育、新闻、出版、水利等。

关键字:电子商务 政府上网 作用 影响

在世界上,国际机构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响应。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大会已责成其国际局研究互联网等新型全球信息基础设置带来的国际知识产权问题,联合国贸发会议于1994年在美国哥伦布市举行了联合国贸易效率国际讨论会,会议正式启动了“全球贸易网点”计划,旨在建立全球电子互联贸易服务中心,并已在30个国家建立了50个贸易中心。在美国,政府网站已经相应成熟,一方面,联邦政府的一级机构、州一级政府已经全部上网,几乎所有市县一级的政府也已建有自己的站点。且政府网站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效。在法国,政府已逐渐接受Internet网络。目前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域名总量达到16,826,198个,较2007年增长41%,依然保持快速增长之势。截至2008年底,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达到287.8万个,较2007年增长91.4%,是200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8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破纪录的近2万亿元人民币,而同期的中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万亿元人民币。相比2007年,BZB电子商务交易额在2008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速度,BZC/CZC在2008年保持约30%的增长,表明中国电子商务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高速增长期。

(二)我国政府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说电子商务成长面临的环境是:政策法规不健全,政企不分,垄断依然存在,企业网络意识相当薄弱,金融电子化还没实现,信用制度不完整,相关专业人才十分缺乏。电子商务只是在媒体、技术方案提供商、网络厂商中很热,而真正应该热起来的千千万万企业却没热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怎样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抓住信息化革命带来的“跳跃”机会,就成了当务之急。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政府一向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正在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特别关注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并致力于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江泽民同志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指出:“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业化的水准,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努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吴邦国同志在第四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指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是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内容。现阶段中国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企业的积极性,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同时,加强政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努力为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加快电子认证体系、现代支付系统和信用制度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使得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谁能更有效地吸引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要素以发展本国经济,增强本国经济竞争力,建立高效率的市场,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在“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思想指导下,实现政府职能与管理手段的战略性调整,建立适应WTO规则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政府管理新体制,避免“越位”、“缺位”和“错位”。这包括一整套关于产权保护、公平交易、平等竞争、诚实信用等市场经济的制度与法律,以及高效、廉洁、透明的政府工作部门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与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官员。同时,完善、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增强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

(三)政府是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设计师

中国虽说已经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但当前电子商务还面临很多的困难和问题,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市场体系还不健全、不规范,市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厉的社会监督。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发展电子商务,政府的作用尤其关键,政府制定的发展规划决定着我国电子商务的未来,规定着整个社会的努力方向。如何在我国发展电子商务并缩短在这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终形成我国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特别需要有关部门的规划指导,以结束电子商务发展的混乱无序、各自为政的状况,做到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协调统一。政府部门依靠政策进行宏观指导,从战略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四)我国政府是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的铺路人

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手段和商业运作模式,电子商务的成长不仅取决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能否营造一种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法律、工商、税务、银行、运输、商检、海关、外汇、保险、电信、认证等部门,以及商家、企业、客户等单位按一定规范与程序相互配合、相互衔接,在政府的组织、协调下共同完成有关电子活动。在高度重视电子商务的前提下,政府需要运用国家能力,铺筑电子商务发展的康庄大道,为电子商务服务。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营造公正的法律环境;二是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三是营造完善的市场环境。

(五)我国政府是电子商务交易市场的行动者

为了提高社会公众对电子商务的信心与认知度,政府以身作则,带头利用信息技术,以电子化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服务,将会起到很强的引导示范作用。政府带头上网,在可能的领域内,比如政府采购、信息发布、政府招标等方面实现电子商务。推行电子政务,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政府在进行电子商务实践过程中,能更深切地体会到电子商务的优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政府的参与,以实际行动来建立企业和个人对电子商务的信心。

作为21世纪的主流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经济转变的又一次严峻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我国政府只有加速电子商务的发展,才能积极地参与国际竞争,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使得中国经济呈现出跳跃式的发展。电子商务在“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群众受益、企业行为”理念中发展,政府将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依靠电子商务这种新兴生产力实践“三个代表”,在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更实际的一步。

四、电子商务在政府采购的应用

政府是市场上最大的买家,政府采购理应挑起“突破口”的重担。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的监督下,以法定形式、方法和程序,从市场上为政府机关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完整意义上的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还包括政府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和采购管理等一系列机制。政府采购作为一种高效、透明、技术性强的采购管理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运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行了近两百年的时间,但在中国却还是近几年才产生的新生事物。随着我国政府采购的深入发展,采购规模不断扩大,采购量不断增加,原有传统的采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弊端。而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G2B(government to business政府与供应商之间的交易)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易方式已经逐渐成熟,为突破政府采购机制改革的困境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INTERNET网是20世纪留给人类的最伟大的成果。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电子商务本身的优势,使全球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瑞士信贷银行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1999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达到980亿美元,比1998年增长160%。报告预测今后几年世界电子商务将以每年翻一番的爆炸式速度增长,世界电子商务贸易总额将保持100%左右的年增长率。根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福里斯特公司的统计数字,到2004年全球企业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将达到7.29万亿美元之巨,是1999年的50多倍。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布鲁诺认为,未来10年国际贸易将有1/3通过INTERNET网贸易的形式完成。“网上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促进政府采购电子商务的快速增长。利用INTERNET网是积极推动政府采购发展的一个有效方式。在传统方式的采购中,如医院要购买一批1亿元的医疗设备,由于采购的中间环节繁多,许多环节一下就可能损失上千万元资金。采购这么一个项目,往往先是设备科长、院长出国考察,然后是市长、书记出国考察,最后采购回来的医疗设备还可能是性能一般、价格却很高的医疗设备。而INTERNET网正好相反,它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还可以同时提出几套国际化的优选方案,供采购方直接选择。再则,加工相关信息的公司有着强大的专业优势,有资深专家直接提供咨询。目前,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刚起步,1999年电子商务交易额仅为2亿美元,一些网站没有实际内容,甚至只是空壳,这与我国的世界贸易大国身份极不相称。从交易类型看,世界电子商务中企业间的大宗贸易占77%,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只占23%。而我国的交易大多是在企业与消费者间进行的,购买的也只是小商品。在这个市场中,政府是最大的买家,而政府采购正在崛起,它在电子商务中应该有所作为。

政府采购潜在的巨大空间需电子商务来完成。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政府采购平均规模一般占GDP的10%以上,或为财政支出的30%左右。

(一)传统政府采购机制存在的弊端

1、在采购过程中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

由于政府采购的所涉及范围很广,既包括机关办公用品和设备,又包括建桥、筑路、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包括技术、专利等无形商品和服务,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繁杂;而采购中心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从事财政工作的,没有能力对这些非常专业的要求作出判断。即便实行了政府采购咨询专家制度,也由于资金投入、沟通渠道和实际操作等方面的限制,采购中心特别是基层采购中心难以全面聘请所有专业的资深专家,而且聘请的专家也无法全程参与采购项目整个实施过程,对采购行为作出及时、具体的指导,导致在某些政府采购项目中出现非专业人员盲目决策的“盲人骑瞎马”现象。

2、供应商的选择面较窄、存在各种地方性歧视和政策性歧视

供应商选择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是进行优质高效的政府采购的前提条件。在传统操作模式下,政府采购机关没有足够的能力提供足够丰富的供应商信息资源,在实施邀请招标时,可供选择的供应商较少,而且各供应商的实力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缺乏有效的竞争。在一些采购频率比较高的项目中(如电脑、汽车、办公家具等),参与竞标时经常出现一些“老面孔”。这样可能产生两种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情况:一是致使个别供应商在同类项目中“屡屡中标”,从而影响了其他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的积极性;二是容易使参加竞标的供应商暗中联合,抬高价格。而且传统方式的政府采购采用书面招标、集中公开明标的方式进行一次性报价方式竞标,难以保证政府机构获得最廉价优质的产品、服务和工程。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在供应商选择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地方性歧视和政策性歧视,人为设置进入政府采购投标市场的障碍。有的地方甚至规定只有在本地区注册的企业才能参加政府采购的投标,违背了政府采购“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3、参与采购的各方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在传统的政府采购操作模式下,采购中心与最终用户之间、投标商与采购中心之间以及投标商与最终用户之间缺乏有效、畅通的沟通渠道,特别是在投标商与最终用户之间的直接沟通难以实现,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采购中心来进行间接传递,容易导致误解。笔者在一次购买网络服务器的过程中就经历过这样的误解:笔者按照行业惯例填写的代表一千兆服务器内存的购买单(P4XXX/1000M/XXX……)在经过采购中心——投标商的一轮中转后,发到笔者手中的货物却成了一个一千兆的网卡原因是采购中心无法正确理解购买物品的实际含义,发出了明显错误的订购信息,而供应商在无法和最终用户直接沟通的情况下,只能按照采购中心的错误理解来发货,导致了误解的发生。

4、监督困难

政府采购在我国受到特别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项制度有望解决以前普遍存在、但却一直无法有效遏止的公共支出中决策或经办人员收受回扣的现象。因此,政府采购被称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阳光采购”。然而,近年来,社会上对曾经寄予厚望的“阳光采购”不乏失望之声。有的批评政府采购仍然存在暗箱操作,只是更换了操作主体;有的批评政府采购是“变许多人的分散腐败为少数人的集中腐败”。这些指责并非空穴来风,一些发生在政府采购机关上的经济案件说明现有的监督措施还不够完善,无法对政府采购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5、采购规模偏小,没有有效形成规模经济

实施政府采购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希望通过集中采购能形成规模经济,以更低的价格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公共财政利用效能的目的。但我国目前实行的政府采购制度却是按照各个地域、部门等条块来划分的,难以体现规模经济的优势;而如果要在传统的政府采购机制下实现更大规模的集中采购,又势必会加剧诸如采购流转周期长、信息沟通不畅和难以统一管理等原本就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利用电子商务实现政府采购的优势

以上的分析说明,现有的政府采购机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需求,而电子商务G2B的应用,将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个经济、高效的途径。G2B(亦可称为电子政府采购、网络政府采购等等)是指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G2B并不是独立的系统,它实际上是将政府采购行为融入电子政务的整体系统中;G2B也不是完全不同于现有5种方式之外的一种新的采购方式,它只是相对于传统的采购来讲所利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换句话说,网上采购也可以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等等具体方式;从采购程序上,也可以有发出公告、发售标书、开标、评标、定标的各个步聚,可以签定电子合同,可以实现电子化结算,甚至还可以进行网上谈判(例如实时多点交互式的会议)。笔者认为,在政府采购中使用G2B有以下优点。

1、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政府采购咨询专家的支持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结合使用电子政务系统的专家库,政府采购机关将能跨越地域、行业的障碍,获得各个领域大量专家实时的具体指导。利用便利的网络沟通渠道,这些专家可以跨越地域、时间的障碍,全程参与项目的前期准备、中期市场分析和审定与评标后项目实施监督等整个采购项目实施过程,对于部分特殊项目,还可以继续参与项目完成后的使用、维护的咨询工作。另外,由于专家库容量巨大,可以在每次咨询时都随机产生不同的咨询专家小组,从而彻底杜绝投标商与个别专家私下交易情况的发生。

2、扩大供应商的选择面,突破地方保护主义障碍

网上采购面对的是来自为数众多、不受地域限制的供应商,形成了最大的竞争范围。而竞争范围的扩大,最直接的效果就是有利于采购到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实行网上采购,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选择供应商,将打破传统政府采购的时空限制,加快采购信息交流速度,方便广大供应商及时获取采购信息,而且可以充分体现政府采购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增加政府采购的透明度,有效突破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的障碍,同时也有利于政府采购资料的收集、统计和管理。

3、为参与政府采购的各方提供安全、畅通的沟通渠道

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实施电子商务,将可以利用强大的网络沟通功能极大地扩展参与政府采购的各方的沟通能力,为各方提供安全、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网上采购,可以达到加快采购速度、缩短成交时间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将由于信息沟通不够造成的误解和错误降低到最低限度。

4、利于监督,真正达到“阳光工程”的目的

传统的交易方式存在着诸多中间环节,实际交易价格无从查起,而网络不但能提供强大的功能和资源,而且各种信息发布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公开性。由于政府采购通过网上进行,形式是公开的,可以接受各方面的网上监督。采购过程、采购标准、成交原则和成交结果是公开的,减少了人为的干扰因素,使采购更加公平和公正。使政府采购真正成为阳光作业,减少循私舞弊和暗箱操作,既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又利于节约政府采购支出。

5、利用集中采购,形成规模效益

集中采购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大大降低采购成本。在电子商务系统强大的网络沟通能力和统一管理能力的支持下,将可以打破地区和部门封锁,建立地区性乃至全国性的政府采购大市场,实现全局性集中采购,将可以有效地形成规模效益,缩短采购周期,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总 结

政府与电子商务的关系包括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即政府上网实现电子政府和政府对电子商务的引导与管理两方面的内容。政府作为国家管理部门,本身上网,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就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推动作用。政府上网不仅有利于促进政府管理的现代化,而且也将极大地丰富网上的信息资源,为社会经济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另外,网络采购是采购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推动政府网络采购的时机成熟、机会难得,宜早不宜迟。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致 谢

为期近半年的论文写作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从论文的选题到确定思路,从资料的搜集、提纲的拟定到内容的写作与修改,继而诸多观点的梳理,都得益于我的导师——许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匠心点拨。

论文的点评中总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与他的每次交谈我都能从中获益。他渊博的学识,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以及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都给予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谨向许老师表示我最衷心地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

同时,也向两年来所有教授过我和帮助过我的教授老师表示感谢,感谢您们对我的谆谆教诲、耐心指导和无私的帮助。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感谢你们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我的鼓励、关心和无私的帮助。

最后,衷心地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参 考 文 献

[1] 电子商务实验室网站。版权所有(C)2005;

[2]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经济系《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组; [3] 中国商业出版社;第1版(2004年2月1日)作者:毛海南,孙学文; [4]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 2010/9/15; [5]《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2002年。

让电子政府“固若金汤” 篇6

对于进一步提高信息安全的保障能力和防护水平来说,实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无疑是一种好的方法,因为它能充分调动国家、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积极性,增强安全保护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信息系统安全建设重点更加突出、规范,更加统一。

但是,电子政务重在政务,由于政务部门的职能不同,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安全要求也不尽相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侧重点也不同。然而从总体上来说,都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落实好“四个把握”

把握等级保护的建设进程。按照等级保护程序规定,做好定级、备案、整改、评测与监管工作。

把握等级划分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要认真分析电子政务系统在国家安全、经济建设、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程度,即电子政务系统遭受破坏后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危害程度等因素,合理准确地确定系统安全等级。具体来说,安全等级的确定要根据信息系统的综合价值和综合能力保证的要求不同以及安全性被破坏造成的损失大小,综合考虑信息系统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信息服务的服务范围和连续性。

把握好不同等级的基本安全要求。基本要求是针对不同安全保护等级信息系统,应该具有的基本安全保护能力提出的安全要求。例如:第三级信息系统要具有抵御来自外部组织的恶意攻击能力和防内部人员攻击能力,不仅要对安全事件有审计记录,还要能追踪与响应处理,要实现多重保护制度。

把握好基本技术要求和基本管理要求。基本技术要求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与数据安全等方面。基本管理要求是通过控制信息系统中各种角色参与的活动,包括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方面,从政策、制度、规范、流程以及记录等方面做出规定。对于电子政务系统要特别关注基础设施监控与管理、网络安全监控与管理、业务应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应急响应与备份恢复管理。

引入风险评估机制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必须树立风险管理的思想,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三级以上电子政务系统必须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贯穿于等级保护周期的系统定级、安全实施和安全运维三个阶段:

系统定级。由于不同的电子政务系统具有自身的行业和业务特点,且所受到的安全威胁均有所不同。因此,可以依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国家标准对所评估资产的重要性、客观威胁发生的频率、系统自身脆弱性的严重程度进行识别和关联分析,判断信息系统应采取什么强度的安全措施,然后将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即将风险评估的结果作为确定信息系统安全措施的保护级别的一个参考依据。

安全实施。安全实施是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国家标准的要求,从管理与技术两个方面选择不同强度的安全措施,来确保建设的安全措施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风险评估在安全实施阶段就可以直接发挥作用,那就是对现有电子政务系统进行评估和加固,然后再进行安全设备部署等。在安全实施过程中也会发生安全事件并可能带来长期的安全隐患,如安全集成过程中设置的超级用户和口令没有完全移交给用户、防火墙部署后长时间保持透明策略等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风险评估能够及早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安全运维。安全运维是指按照系统等级进行安全实施后开展运行维护的安全工作。安全运维包括两方面:一是维护现有安全措施等级的有效性。二是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以及系统内部建设的实际需要,对等级进行定期调整,以防止过度保护或保护不足。在安全运维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可以对已有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情况进行评估,依据已确定等级的相关保护要求,对系统的保护效果、潜在风险进行评价,评估是否达到等级保护的要求;当信息系统或外部环境发生变更时,可以通过风险评估工作了解和确定风险的变更,为再次定级和等级保护措施的调整提供依据。

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

信息安全管理组织是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做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必要条件。当前很多政务部门的信息安全工作均有信息化部门兼任,没有足够的权威性。等级保护工作的开展,要求在组织内部建立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最高权力组织,并有明确的安全目标,目的是在管理层的承诺和拥有足够资源的情况下开展信息安全工作。因此,建立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必须明确以下内容:

要遵循分权制衡原则。制度的建立、制度的执行、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要分开考虑。在目前的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中,时常发现有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安全员与审计员兼任的情况,甚至一人包揽所有的信息系统运维工作。但从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来看,依据分权制衡的原则,建议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系统管理员与审计员不得兼任,审计员不能从事所有日常信息的维护与管理工作,系统管理员不能从事审计日志的查看与处理工作。

要坚持从上而下的垂直管理原则。上一级机关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组织指导下一级机关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组织的工作,下一级机关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组织接受并执行上一级机关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组织的安全策略。

应常设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组织办公机构,负责信息安全的日常事务工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组织应由系统管理、系统分析、软硬件维护、安全保卫、系统稽核、人事与通信等有关方面的人员组成。

信息安全管理组织部门不能隶属于技术部门或运行部门,各级信息系统的安全组织不能隶属于同级信息系统管理和业务机构。信息安全管理组织部门只有不隶属于技术或运维部门,才能站在较高的层次上制定信息安全的整体框架与策略、有效的处理安全事件,启动应急预案。

安全管理组织中领导层的负责人应由单位主管领导出任,并由业务分管领导与信息化分管领导共同组成。笔者在近几年的等级保护测评工作中体会到一点,等级保护工作开展得是否有成效,与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等级保护工作中涉及到的安全方案设计、安全设备的添置、物理环境的改善、人员的配备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单位领导的支持。

电子政府下的“信息福利”研究 篇7

一、政府“信息福利”含义及其特点

(一) “信息福利”的含义

个人的信息福利主要取决于他们各自消费多少信息商品和信息服务。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可以通过改善劳动工具、提高劳动效率, 从而间接增加物质产品的产出, 使得经济福利水平向上移动, 广义上也可视为信息福利。

政府提供的“信息福利”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公开政策、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以方面公众利用信息来创造新的价值, 最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的服务, 即政府提供的信息服务。“信息福利”作为一项服务, 同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一样, 是政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保证社会稳定的措施。

(二) 政府“信息福利”的特点

同其他社会组织的提供的信息相比, 政府“信息福利”的特点:其一, 信息的权威可靠性。政府信息是指政府机构为履行职责而产生、获取、利用、传播、保存和负责处置的信息。政府主体地位决定了其政务信息必须准确、可靠、具有权威说服力, 并要求社会各界能遵守, 指导人们的日常活动。其二, 信息的全面多样性。目前, 我国有80%的信息资源掌握在政府手中, 政府拥有绝对的信息资源优势, 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其信息来源之多、范围之广和内容之丰富是其他信息组织不可相比的。其三, 福利的公平公正性。从本质上来讲, 政府信息是一种公共信息, 应为公众所有, 体现公平性, 所有公民都有权利享受和要求这种福利。

二、政府“信息福利”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进程, 我国政府的信息服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政务公开、政府网上办公、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等等, 推动了政府“信息福利”的进一步建设。“信息福利”在我国发展的并不成熟, 存在以下问题:

(一) 对“信息福利”的定位存在偏差。

政府信息服务常常被当作政府行政的辅助性手段, 充当政府决策、计划、执行、控制等信息的宣传工具, 没有上升为政府行政职能范畴, 很少被看作是对公众提供的一种“福利”。政府信息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行政系统内部的用户, 为公众提供的信息有限。

(二) 对“信息福利”的实施规范不够。

政府“信息福利”提供大多是走一条形式化的道路, 对于公民信息的利用并未产生实质上的帮助:形式上的信息公开多, 实质上的信息公开少;原则方面信息公开多, 具体内容信息公开少;公众被动接受的信息多, 主动参与的信息少;浅层次信息服务多, 深层次挖掘性信息服务少等。政府“信息福利”过于分散。目前推行的各种形式政府信息服务往往具有各自为政的局限, 相互之间缺少统一性和协调性, 缺少权威性的机构统一协调信息公开政策、服务标准、数据格式, 导致政府信息服务资源分散, 共享成本增高。

(三) 对“信息福利”的法律保障不健全

知识产权保护与政府信息公开是一对长期存在的矛盾, 政府信息公开代表的是广大社会化公众的利益, 而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 代表权利人的个体利益, 集中表现为知识产权制度对信息资源共享的约束与信息资源共享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两个方面。现行的《保密法》在诸如定密、解密、泄密处罚等一些重要的制度设置上落后于实际发展的需要, 必须尽快处理好保密与公开服务的关系。

(四) 对“信息福利”的“数字鸿沟”问题关注不够

政府在发布信息时, 往往并不考虑信息的目标人群是否了解该方面的知识, 是否能够接受该信息。这样就造成了由于表述语言而影响一部分人对信息的理解力和执行力, 进而可能提供给不同公众不同的实际信息量, 造成“信息福利”的不公平性, 这也是影响“信息福利”执行效果的重要方面。

三、完善政府“信息福利”的对策

通过对“信息福利”现阶段实行所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得出了以下几点完善的方法:

第一, 完善政府“信息福利”立法体系。解决政府“信息福利”问题, 最根本的方法是从立法上给予支持和保障, 完善我国政府“信息福利”立法体系。首先, 要确立知情权在宪法中的基本权利地位。其次, 制定与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法。再次, 完善有关政府“信息福利”监督法律规范。通过立法赋予社会主体监督政府“信息福利”的权利, 特别是提高新闻监督的法律效力, 保证新闻媒介对政府“信息福利”的报道权以及评论权。

第二, 完善政府“信息福利”服务机制。科学规范政府“信息福利”程序是保护公民知情权得以实现的一条途径, 也是监督促进政府“信息福利”的必要手段。借鉴国外经验, 根据我国政府“信息福利”实践, 政府“信息福利”的基本程序有信息组织、信息整合、信息公开、信息反馈等四个步骤。

第三, 完善政府“信息福利”监督及评价机制。政府“信息福利”监督机制是指在法律保障的前提下, 由各种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政府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 将意见反馈给政府, 这既是政府“信息福利”持续进行的基本条件, 也是考察政府“信息福利”效应的依据。

政府“信息福利”绩效评价是指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依据客观事实和数据, 按照专门的规范和程序, 遵循统一的标准, 对政府信息服务的投入和产效 (产出和效益) 所做出的客观、公正和准确的评判。首先, 需要明确政府“信息福利”绩效评价目标, 以知道后续工作的进行。其次, 需要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包括政府投入、业绩成效等两个方面。再次, 要根据评价结果提升政府“信息福利”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1

[2]、李志萍, 白林.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理论与改革, 2006 (1)

[3]、易臣何.政府信息服务失范与制度安排. 情报资料工作, 2008, (2) .12-14

我国电子化政府的构建 篇8

经济全球化也是信息一体化的时代。一方面,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也是信息技术的最大掌控者;另一方面,信息化对政府的行政行为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构建我国电子化政府是各级政府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的具体表现,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政府整体决策水平

电子化能为政府的决策者和领导者提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等多领域的信息,政府掌握大量准确、有效、可靠的信息是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前提。因此,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掌握信息才能把握先机,才能从长远的角度和战略高度做出正确决策。

1.2 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能力,构建服务型政府

政府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工作环境, 丰富工作内容,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整体工作能力的增强注入新活力。因此,电子化政府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实现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为打造服务型、责任型、阳光型以及智慧型政府坚定基础。

1.3 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

长期以来,社会信息资源中80% 的有价值信息在政府部门的挖掘中,目前,我国国务院各部委、各高校、各省的3 000多个数据库大部分都还是“死库”,实施电子化政府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让这部分库“活”起来,进入市场流动,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建立一个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有利于政府工作向主动性和开放性转变。

1.4 有利于扩大公民参与,提高政府回应力和公信力

例如,建立政府信息披露和反馈机制,有利于政府及时宣传政策理念,更好地开展行政工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再如,网络问政,即政府通过互联网了解社情,汇集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的目的,进一步拉近政府与公民间的距离,引导民众合法合理地参与政治生活,同时也实现了我国公民通过互联网有效地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的政治权利。

2 构建中国电子化政府面临的障碍

2.1 认识偏差

一方面,一些人难以适应新的电子化办公模式。长期以来, 行政人员已适应了办公过程中与文件打交道,政府的各种计划、通知、公告、信函及会议记录等,从草拟、报告、修改、定稿及批复等环节,都是通过层层行政人员的撰写完成的。随着纸质化办公模式的淡出和无纸化办公模式的盛行,一些人心理上抗拒办公模式的转变,忽视电子化政府所具有的方便、快捷、高效、透明等传统模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仍习惯于手抄文稿,给工作上的对接和保存带来不便。另一方面,电子化政府有可能会精简多余人员,如依靠计算机网络的操控与维护,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也使不少人面临着“下岗”“换岗”的窘境。此外,电子化政府可能会引起行政机关结构扁平化、权力分散化,导致较大的人事变动。一些曾是管理层的领导将面临“权力下放”的遭遇,他们可能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阻碍电子化政府的建构。

2.2 信息技术不先进

电子化政府的核心是借助技术实现政府再造。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信息项目、技术水准、资费标准、通信效率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都或多或少面临着技术瓶颈。就网络信息技术来说,其在电子化政府的构建中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大70% 的电子政务项目超出预定的开发周期,许多大型政府信息化项目超出计划交付时间20%~50%,软件项目开发费用超出预算的情况则更为严重。因此,落后的信息技术严重制约我国电子化政府的构建与发展,亟需政府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来改善这一明显的技术性障碍。

2.3 安全性不高

在政府实现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的过程中,有大量政府公文在信息网络上实现流转和传达,其中不乏与政府核心部门息息相关的机密数据和重要情报,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和各级党政部门的安危,甚至对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胁。因此,迫切需要提高政府信息网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政府要想设置出安全可靠和严格保密的设防系统还面临诸多瓶颈,除电脑故障等自然因素外,在解决黑客入侵、病毒、篡改等人为破坏方面也亟需政府在技术层面的改进。

2.4 行政人员素质较低

构建电子化政府对行政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行政人员的认知观念、知识构成、思维方式以及实践能力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电子化办公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状况一旦超出行政人员所能掌控的范围和应对的限度,就有可能造成“反应失败”,甚至盲目处理,造成系统瘫痪、政策失败等严重后果。当前, 各级行政机关一方面缺乏素质高、专业精、应用能力强的信息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对现有行政人员在电子化办公方面的培训。素质较低的行政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网络系统运行不畅、信息输出与反馈迟缓等问题,严重影响政府办公质量和效率。

3 构建我国电子化政府的建议

针对以上我国电子化政府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以下4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3.1 转变行政观念,适应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

电子化政府的构建顺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符合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各级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应逐步摆脱传统行政观念的束缚,因为认识指导实践,观念支配行为,“现代化的过程有若干不同的层面,发展是制度层面,而思想行为模式则是社会的深度层面”。对各级政府来说,应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构建电子化政府,如设立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完善的电子政务系统,开通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完善电子化政府信息保障工作等。对行政人员来说,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会计电算化、电子统计表等新技术、新方法,适应“纸质化”到“电子化”的办公趋势。如在2014年的南京政协会议中,南京市政协为每位委员准备了一台平板电脑并定订了电子会议终端,大大减少了纸质文件的分发,是信息化办公的重要体现。

3.2 提高信息技术水平,推动行政业务电子化

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提高政府效能的重要途径。电子政务是信息化条件下政府行政发展的必然范式,是信息技术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渗透和拓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 政府应在借鉴国外先进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完善。如当前广泛流行的网络计划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对政府内部各系统进行了有效整合,极大地促进行政工作的电子化与自动化。另一方面,政府应不断扩展电子化的应用领域,尤其在电子公文、电子邮件、电子会议、电子决策以及电子采购等方面,应突破传统政务的处理模式,将行政业务电子化转化为高效化。此外,政府还应把信息化和电子化运用于为社会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服务上来。如政府通过优化网上纳税系统,直接发布征税信息,接受纳税人的网上申报和缴费项目,实现最终的审核和下达批文,使行政流程更加简易、方便。

3.3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谨防电子信息泄密

随着电子化政府的不断发展,事关政府利益的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工作愈显重要。2014年2月27日,以国家最高领导人为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充分显示出国家在信息保障工作方面的重视和决心。构建全面的信息安全机制,各级政府需要按步骤、分阶段地做好以下4方面工作。首先,设立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的规则和程序,并施以行政强制执行力作为保障。其次, 设置电子认证入口屏障,通过密码技术来识别机关或个人的身份, 防止不法之徒侵入。再次,大力发展计算机防病毒技术,如注重杀毒软件的自主研发和升级,使其在预防、检测和清除病毒方面发挥巨大作用,防止破坏分子中途篡改数据和信息。最后,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各级政府尤其要重视网络维护、人员管理、安全运行、安全监测以及安全防范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管流程,加大对计算机网络犯罪活动的惩处力度,营造一个安全、民主和洁净的网络氛围,保障电子化政府的有序、高效运作。

3.4 注重技术培训,提高行政人员素质

电子政务对行政人员的影响表现在:更新行政人员办公理念; 改善办公环境、丰富工作内容、简化办事流程,节省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其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行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为行政组织机构注入新活力。可以说,电子政务的水平与技术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行政人员正如政府各系统间的桥梁, 能把先进的技术和海量信息联系在一起。因此,电子化政府对行政人员的思维方式、知识构成、操作能力、工作方法以及执行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以确保电子政务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构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引进大量专业精、业务强的信息技术人才,并淘汰一些不愿转变行政观念、无法适应上网技能的行政人员。另一方面,加大教育投入,邀请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专家对现有行政人员进行培训,并加强业务考核和绩效管理,促进其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方法,改善素质构成,提高业务能力,逐步适应岗位需求和电子化政府的发展趋势。

4 结 语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电子化已成为衡量各级政府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对政府内部的行政环境、行政决策、行政组织、行政人员、行政公文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自构建电子化政府这一目标提出至今,电子政务在我国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瓶颈。本文从转变行政观念、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以及提高行政人员素质这4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期对构建和完善我国电子化政府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吴少平.构建我国的电子政府[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6).

[2]邓崧,彭艳.电子政务支持下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6).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浅析某市电子政府信息安全问题 篇9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挑战, 政府如何通过政务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高在未来社会的管理和服务能力,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七大已经明确宣布信息化在我国建设小康与和谐社会中的战略地位。

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某市于本世纪初, 就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 通过推进政府办公自动化建设, 以及政府上网工程, 基本建成了全市统一的政务网络系统平台, 政府门户网站已经建设成网络环境下的“一体化政府”, 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基本形成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电子政府雏形。

二、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电子政府所涵盖的政务信息系统承载着大量事关政府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数据和信息, 其涉及的众多信息都带有涉密性质, 所以信息的安全问题尤其重要。

为保证电子政府的信息安全, 某市在进行政务网络系统建设之初就对其进行专门的信息安全设计。政务系统的安全涉及软硬件及系统的各个层面, 包括设备环境、网络系统、数据系统、防病毒、安全认证等, 其中网络系统安全是基本保证。目前某市政务安全系统是利用硬件防火墙对数据访问类型、时间、内容进行监控;对政务内外网系统采取物理隔离措施、访问控制、漏洞扫描等措施;数据系统安全采取了安全数据管理、用户权限的分级管理等措施;并规划了网络系统双线热备、数据异地容灾备份等一系列安全保障。

三、电子政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1. 安全技术存在的问题

目前某市已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县区党政机关的政务网络系统, 但组成系统所用各种软硬件大多都是国外公司的产品, 基本没有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尽管在网络核心采用了国产安全产品, 但这些产品在安全技术的通用性、规范化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建设过程对网络技术上存在的缺陷上认识不足, 如电磁泄漏等, 使得某市政务网络安全性能标准大大降低。

2.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 某市政府为了保证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 在技术上采取了大量的保障措施, 却忽略了更重要的管理体制的建设, 使政务系统存在很多管理安全漏洞, 若发生安全事故, 则难以追查事故源, 造成后果的破坏性尤为严重。同时由于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快速更新和发展, 而从事管理的人员却往往不能进行安全管理所需的技能和资源同步更新, 所以某市政务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方面的人才无论是水平还是数量, 都已无法适应目前政府信息安全形势的需要。

3. 安全意识存在的问题

几十年来, 政府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手工作业, 在政务信息的安全问题上还存在认知盲区, 安全意识相当淡薄, 对网络信息时刻暴露在危险环境下的事实认识不足。虽然政府已经采取了集中学习、培训等很多措施, 但就其效果而言并不是十分理想。目前某市政务网络信息安全基本处于被动的封堵漏洞状态, 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形成主动防范安全意识, 更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政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四、解决电子政府信息安全问题的保障策略

1. 安全目标

某市政务信息安全的宗旨就是通过在实现信息系统畅通流转的同时充分考虑信息安全, 从而确保政府机关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各项职能, 主要实现以下安全目标: (1) 可用性目标, 确保政务系统有效率地运转并使授权用户得到所需信息服务。 (2) 完整性目标, 数据完整性和系统完整性。 (3) 保密性目标, 不向非授权用户暴露私有或者保密信息, 某些特定的政务系统和数据, 保密性目标是最重要的信息安全目标。 (4) 可记录性目标, 能够如实记录用户操作的全部行为。 (5) 保障性目标, 能够提供并正确实现需要的电子政府功能。

2. 解决策略

政务系统的安全性来自于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技术、管理和人员。安全并不仅仅是安全技术的组合运用, 而且也有赖于严谨有效的管理和具备足够知识的人员的保障。在信息系统的安全设计上, 必须从技术和运行保障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在技术方面, 通过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安全设计, 保证数据、通讯和验证的安全。在运行保障方面, 通过安全操作系统框架, 为信息提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的最佳模式。

某市政务信息系统应用的安全策略机制的主要内容: (1) 对系统按网络层次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保障 (2) 统一管理权限 (3) 采用Microsoft安全性操作框架对用户进行有效的管理 (4) 系统管理与监控系统 (5) 补丁管理系统 (6) 防火墙系统 (7) 防病毒系统 (8) 容灾备份系统 (9) 网络系统安全规范的制定。

五、对某市电子政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的建议

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是电子政府信息安全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缺乏安全保障的政务网络系统, 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府。

1. 加强信息和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政务系统安全保障能力, 是做好政务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基础。

2.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是做好政务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关键。

3. 强化人员安全保密意识,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 是确保政务网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H

参考文献

[1]张锐昕.电子政府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

[2]楮峻, 苏震.电子政务安全技术保障[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

电子政府 篇10

2011年6月30日下午,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 税率结构由现行的9级调整为7级, 取消了原有的15%和40%两档税率, 并将最低一档的税率由5%调整为3%。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于9月1日起正式实行。至此, 受到全国民众广泛关注的本轮个人所得税法改革终于尘埃落定。

个税起征点究竟调整到多少才合适?因为既要考虑到全国民众由于日益上涨的物价水平而引起的生活成本的提高, 同时还要保留个人所得税对于调节不同人群的收入水平差异的功能, 因此个税起征点的确定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个问题自今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对修正案草案进行一审但未获通过后, 将草案面向全社会征集意见, 此后受到了公众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仅仅一个多月内, 全国人大网就收到将近8.3万名网民提出的23.7万多条意见或建议。据统计, 这些意见中, 针对原有草案中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000元的方案, 只有15%表示赞成, 而35%明确表示反对, 48%则要求修改。

最终, 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 虽然仍有人不会很满意, 但是, 毕竟基本符合了大部分纳税人的意愿, 更为重要的是, 此次个税起征点调整的过程也是我国建设电子政府, 进而实现电子民主的一次精彩演练。

二、电子民主兴起的背景

民主起源于古希腊雅典城邦制, 从此之后民主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 追求民主也就成为在遭受专制统治、独裁统治的人们的最高理想, 并为之不断奋斗。但是, 在反封建斗争胜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主, 历史上还是以代议制民主为主要形式。由于交通条件、认知水平、通讯条件等诸多限制, 每一个公民都去直接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此人们就考虑如何才能使国家的决策能代表尽可能多的人的利益和心声, 于是就推选民意代表, 由代表们来代表自己行使对国家大事的决策。但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行, 发展到当代社会, 科技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尤其是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民主决策方式。因为互联网使人们更为方便和直接地获得了各种政治信息, 也为人们直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不仅整合了科技, 而且连接了人类社会的群体、组织、社会和文化, 从而使人类生存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都获得了极大的延伸。从20世纪末开始就出现了由代议制民主向直接参与式民主发展的新趋势。此后, “电子民主”在各国都获得了蓬勃的发展。

电子民主是何种形式的民主?在我国通常也被称为数字民主或网络民主。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网络时代的兴起,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参与政治的手段和方式。具体如何参与政治决策呢?主要是将民主过程及方式进行电子化。例如通过网络和在线服务, 以及论坛、聊天室等在民众间以及国家领导层与人民群众之间进行政治立场的交流、反映和集中。使民意在国家决策中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目前在实施中的电子民主的主要形式有在线选举、在线民意调查、候选人与选民在线交流、在线听证、在线信访、以及在线政治意愿表达等等。

例如, 在南京市就有著名的《政风热线》栏目, 就通过媒体实现民众与相关政府部门的直接对话, 为民众在生活中遇到的疑惑或不公正对待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通道, 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在网络民主的运作方式下, 社会成员的个人意愿可以通过网络集中起来, 实现快捷地收集、统计、分析、公布、实现最广大的社会成员的意愿。由于网络智能系统能迅速、准确、独立地收集统计得票结果, 随即将结果直接发布实施, 最大限度地排除了人为干扰和暗箱操作, 能极大地提高公共事务的管理效能。由于提高了政治决策的透明度, 也有利于提高民众对政府行为的信赖度。

三、电子民主发展的意义

电子民主的出现, 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在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时期, 我国存在着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 直呼君主或官员的名讳甚至就可能被治以重罪, 参与民主,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在我国由于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的传统思维模式, 因此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民众对于与国家政治决策相关的话题仍然是尽可能避谈, 因为在言论方面仍然有着这样那样的无形的限制。在进入改革开放之后, 在经济建设取得了震惊全球的巨大进步的同时, 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现在, 我们网民可以直接对“郭美美事件”、“故宫失窃门”、“甬温线动车事故”等涉及国家相关部门的话题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质疑并表达自己不同的声音, 这无疑展现了我国民主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说明了我国已经迈进了政治文明发展的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最大的进步是什么, 笔者认为, 就是中国民众思维的活跃, “思维的活跃”意味着什么?就是普通民众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意见, 参与国家政治决策, 行使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 这是中国民主取得的巨大进步。

从上海市静安区大火事件, 到药家鑫案件, 再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调整, 网民们集体动员, 用怀疑、但严谨的目光审视事件的背后, 勇敢地要求了解各类事件的真相, 在此过程中所爆发出的激情、勇气和力量, 都说明了我国网民参政议政的要求以及民主意识的极大提高, 人民群众对于发展民主的强烈内在要求。同时在各类事件的发展中, 国家和政府相关部门也对网民们提出的质疑和批评, 表达了高度的重视, 作出了积极的回应。因此也体现了政府对我国民主发展的支持。笔者认为发展电子政府对实现电子民主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一) 电子政府拓宽了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范围

1、电子政府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新渠道

在传统的代议制民主时代, 只有“民意代表”才能参与政府决策过程, 而其他公民由于种种原因则缺乏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例如, 在我国, 过去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主要途径是选举人民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各人民团体来表达政治诉求或通过党的组织渠道、人民来信、信访等渠道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

但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广泛推进, 普通民众已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电子媒体来表达对公共管理或公共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通过网络等媒体来参与到政府决策过程中。因此, 电子政府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新渠道。

2、电子政府为公民提供了更多决策信息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要作出正确的决策, 依赖于决策着所掌握的信息量的深度和广度。公民要参与制定决策, 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决策信息。在电子民主兴起之前, 公民缺乏必要的政府信息, 是阻碍公民有效参与决策的重要因素。政府信息公开是电子政府的基本内容。通过网络, 政府能够为公众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地获取自己所关心的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媒体, 改变了长期存在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奠定了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基础, 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信息保证。

3、电子政府降低了决策参与的经济成本

公民作为理性的决策者, 在参与政府决策上的态度决定了他们会理性分析参与成本与收益。以前, 参与成本过高是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很高的经济成本, 使得只有那些拥有大量财富并且拥有高度组织性的团体, 如有强大财力支撑的利益集团等, 才能较为有效地参与政府决策;而下层的、贫穷的团体和个人则在权衡之后, 往往放弃参与政府决策, 进而使自己在决策的结果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长此以往, 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而信息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普通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成本, 这将极大地调动公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可能会爆发出巨大的集体智慧。

4、电子决策的互动性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

网络的互动性使公民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 而成为一种主动的选择者或者生产者。网络提供的公民与政府及高层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机会增强了公民政治归属感, 促进了公民参与政府决策的热情。

(二) 使公众政治参与能力有所提高

民众政治参与的扩大有助于推进民主化的进程。传播学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预言:“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 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 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而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电子政府作为新的政治参与手段无疑更具威力, 当网络应用于政治后, 它推动了公民与政府官员的直接对话, 因此提高了民意在政府运作中的份量,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未来政治参与的结构与模式。

从公众的角度看, 网络这种能够使信息传递不受时空阻碍乃至政治控制的互动的方式, 使人们在感知世界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真切的感觉, 在潜移默化中也提高了人们参与政治的兴趣。通过网络媒体, 政治家们可以实时地了解到对公众对政府决策的支持度以及有哪些不同的声音, 网络将成为进行政治对话的一条主要途径。

根据2011年7月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目前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4.85亿人, 互联网的普及为电子民主的实现提供强大的人员保证。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的话, 可以大胆地预测, 以前仅仅能在小国实施的直接民主, 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在我国这样幅员广袤的大国展开。

(三) 带动了电子政府的发展, 最终推动电子民主的发展

何为民主?民主的本意是公民能够充分享有自己的权利。民主政治即国家的政治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属于全体公民。因此, 国家的重大事件都必须让公民享有知情权。我们的政府就要让全体公民都能够知道政府所从事的活动, 特别是对可能会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的决策过程, 尽最大可能实现最广泛的民主。因此, 电子政府是一个值得广泛推广的有效方法。

1、电子政府大大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网络媒体为公民了解政府的工作动态提供了方便而快捷的渠道。通过网络媒体, 公民可以实时地了解政府工作的动态、走向, 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将不再神秘。民众可以通过网络媒体表达自己对政府决策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的决策过程可以广泛吸纳民众意见, 使政府工作变得更公开、更透明。

据统计, 截至2009年12月, 全国“.gov.cn”的域名已开通49730个, 是1997年10月的153倍。2008年, 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达到96.1%, 省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100%, 地市级政府网站普及率达到99%, 政府门户网成为发布政府信息的第一平台和汇集民智民意的重要渠道。

2、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沟通更直接、更便利

在电子政府出现之前, 普通公众如果想与政府进行意见交换, 往往由于缺乏一个方便快捷而有效的平台而最终导致普通公众放弃了与政府的沟通。但是通过网络这个方便快捷的平台, 真正使政府实现了在广泛的范围内收集各种意见, 并实时地获得信息反馈。由于网络媒体的实时性, 政府决策可以直接了解到普通民众最真实的想法, 从而避免了以往对民意进行过滤而使信息失真的情况。总之, 网络媒体第一次使如此庞大的普通民众群体实现了和政府之间没有中间环节的直接平等的交流和沟通。

四、电子民主发展的不足分析及建议

民主是一种需要不断改进的事务, 电子民主作为民主发展的新阶段, 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此我们必须客观看待。根据电子民主的实际发展状况, 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 信息的客观性与准确性难保

普通民众要参与政府的决策, 前提是必须拥有在一定数量的客观、准确的信息。但是由于网络媒体的无限性, 以及网络媒体上信息的难以验证性, 都使得普通民众通过网络媒体获取的信息难以确保其客观性和准确性。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 我们已经从信息来源匮乏的年代一下子大跃进至信息爆炸的时代。此时此刻, 我们普通公民缺乏的是一双能够辨别各类信息的慧眼。我国目前很少有直通民意的专门网站, 所以网上民意内容分散于许多论坛、微博等, 内容凌乱、庞杂, 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难以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由于不少网上民意是匿名发表的, 内容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其中不排除反动势力利用网络编造谣言, 污蔑政府, 误导民意;在我国转型过程中, 有些利益受损的人也会在网上发泄对社会的不满。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也就可以通过巧妙的编辑, 在网上制造假新闻, 发布假消息, 歪曲事实进行宣传。正像埃瑟·戴森所指出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 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能量, 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 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海量的信息再加上真假难辨, 民众政治参与的理性和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二) 互联网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促成的非法参与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中心的结构。在网络中, 任何一个支点都可以变为中心, 没有一个终极的管理者, 网上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完全自由和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的, 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说话做事, 是一个真正“自由”的地方。同时, 网络具有一种再造和遮蔽的作用。因此, 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人、恐怖组织、邪教组织等就可以利用互联网散布政治谣言, 进行政治煽动, 制造混乱, 攻击和诋毁政府, 并有计划、有目的地侵入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决策部门的信息中心, 窃取机密或者破坏计算机和数据保护系统。

(三) 网络化发展所造成的数字鸿沟导致了政治参与的不均衡

“数字鸿沟” (digital divide) 又称电子鸿沟, 是指基于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差别而催生的, 横亘于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客观差距。对于政府电子决策来讲, 一方面, 受过良好计算机教育和拥有先进计算机设备的人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带来的便利, 成为政府决策参与的“喉舌”, 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政治倾向;另一方面, 那些买不起计算机甚至对计算机感到恐惧的人则根本无法承受互联网这一奢侈品, 也就无法通过网络来经常性地参与政府的决策, 从而也就无法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和政治态度。例如, 政府经常会就一些重大决策进行民意调查, 接受网上调查的人肯定绝大部分是有电脑和懂电脑技术的人, 那么调查的对象就受到了限制, 调查的结果则反映的是有电脑并懂电脑操作的一族的利益和意见, 而没有电脑或不懂电脑的人的议决案则被排除在外。

据联合国秘书处称, “发达国家占全世界人口的比例只有16%, 但上网的人数却占全球的90%, 在世界上最贫穷的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只有0.3%的人口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 曼哈顿的电脑主机比整个非洲所拥有的数量还要多”。

在我国, 据2011年7月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我国网民群体的数量虽已达到历史性的4.85亿人, 但网民的分布情况呈现出严重的不均衡状态。因此, 能够在信息空间自由翱翔的人仍然是少数, 这就造成了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的不平等, 从而导致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反差。没有能力上网的信息贫穷者将失去一些民主权利, 对于他们而言, 政治参与的挫折感和无力感将会不断增加, 进而导致其政治上的不参与。

五、减少电子政府对民主决策消极影响的建议

(一) 加快信息化进程, 跨越“数字鸿沟”

解决政府民主决策中“数字鸿沟”问题, 关键是要求政府要加速国家信息化的发展。实现国家信息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在信息化发展进程中, 解决数字鸿沟、公平分享信息化成果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为此, 政府一方面要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推动信息产业的发展, 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 积极鼓励非国家性投资, 加速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 对信息弱势群体要采取倾斜和扶助政策, 对不发达地区加大投入, 普及电脑和网络知识, 通过远程教育让更多的人接触和了解网络技术, 提高其吸收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 消除数字鸿沟。

(二) 拓宽决策信息的来源面, 加大对决策信息的审查

如果决策信息只掌握在少数的利益集团和小范围的人群内, 由于提前掌握政府决策信息, 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 因此一部分人就会铤而走险, 将政府决策信息进行恶意使用, 造成政府的巨大损失。如何才能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呢?

首先, 政府要拓宽决策信息的来源面。

因为有比较才能辨伪存真。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听取多方面的意见, 而不能仅听取控制了技术统计数据的部门的一家之言。政府官员做决策最重要的不是自己去分析决策的所有信息真假利弊, 而应通过举行听证会、辩论会等创造一个让利益相关者都能参与其中的环境, 使他们进行信息真假及决策方案利弊的讨论, 通过这种形式, 政府官员在决策前就可以对决策信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 决策官员要加大信息审查的力度。

在网络时代, 虚假信息泛滥, 在网络上发布的数据, 即使标明了出处, 如果没有政府部门人员出面予以说明, 都有可能为虚假信息。这既可能是某些利益集团因为利益的需要, 故意制造虚假信息, 也有可能是进行信息收集和统计的工作人员的不严谨, 或疏忽造成的结果的错误或误差。因此, 政府决策官员对于决策信息必须保持谨慎和怀疑的态度, 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尽量减少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三) 加大对电子政府技术的监控

为保证电子决策的安全性, 必须对与政府决策相关的技术进行监控, 要保证决策技术的安全性。首先政府对于一些关键性技术应进行统一的生产, 防止产品存在安全漏洞。其次, 在决策过程中, 仍要加强对技术使用的监控, 防止被一些技术专家所操控。

六、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 我国政府面临着同时具有曲折性、动态性与多元性的社会环境和日趋复杂的公共问题, 这就使得政府体制的变革呈现出两大明显趋势:一是由政府信息化所推动的电子政务的发展;二是由制度变迁所导致的政治民主化的推进。这两大趋势相互依托、相互推进, 并逐步统一到现代地方政府变革的实践中, 强调其中任何一种趋势的单方面的政府改革都难以实现政府的有效转型。正如马克斯·韦伯指出:制度安排的最优选择应该是与制度强势或制度失败相关的成本最小化的选择, 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府, 当务之急是要进行政府管理体制的创新, 只有实现行政层面的制度创新, 并辅之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学手段, 将人文和技术有效地统一于政府改革的过程中, 才能真正实现政府管理由治理向善治转变, 同时推动电子化民主的发展。

网络像过去曾经出现的划时代的传媒一样, 必将推动我国民主化建设的步伐。有人认为, 网络打开了政治参与的全新路径, 那么在它的引导下, 民主的重建是水到渠成之事。其实不然, 我们不能指望新兴媒体能够单纯以科技上的力量, 在短期内解决目前为止民主发展的遗留问题。电子时代的突出特征是工具高度完善但目标极度混乱, 技术不会塑造价值, 也不会产生理想, 而“民主制要成功, 需要一种乌托邦的远见——一条想走更加美好的社会的道路——一种超越狭隘的宗派私利的远见”, 直接的民主也并非人类的终极目标。也有人认为, 网络最终导致大范围的直接民主, 这是一个辉煌的胜利、美好的结局, 是人类政治所能实现的终极目标。这种观念有一个预设前提, 即每一个公民都能理解和表达自己的呼声, 政府只需按多数人的呼声行事就是正确的。

我们应该相信:民主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必经阶段, 而不是终极目标。在现阶段, 我们一起携手, 通过电子民主行使公民权利, 共同表达我们对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美满的共同愿望吧。

参考文献

[1][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1][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3]张力, 白洁.互联网与国际关系[M].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M].时事出版社, 2002.[3]张力, 白洁.互联网与国际关系[M].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M].时事出版社, 2002.

[4]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cn/research/zx/qwfb, 2011, 7.[4]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J].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cn/research/zx/qwfb, 2011, 7.

[5]郑佳.电子民主:政治参与的新形式与新发展[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5]郑佳.电子民主:政治参与的新形式与新发展[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

青岛电子政务打造服务型政府 篇11

再缩短一半时间,在记者看来有点“夸张”,张燕却信心十足,是什么让她如此自信?那就是青岛已经建设近10年的电子政务平台。

电子政务创新政务模式

多年来,青岛市在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和分级推进的管理体制下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建设,不断创新政务模式。

目前,青岛市已经实现全程网上办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的公文、信息、督查、考核、会议、接待、档案等各项业务全部实现电子化处理;各级机关之间公文、信息全部实现网上传输;各区市和所有市直部门均实现网上办公,形成了全市大一统的一网式协同办公环境。机关公文、信息处理由过去以周、天计缩短为现在以分、秒计,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青岛市能够实现全程网上办公,很重要的一点是依托了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共享中心。“目前,实现22个部门财源建设信息实时交换共享、监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400多个,监控占地方税收总量80%的1万户重点税控企业税源超过200亿元,通过对涉税信息比对分析,两年查补入库税收达10亿元。依托网上审批系统,建成115种共26891条证照信息共享数据库,提高了部门间审批协作水平,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工商、税务、质监、公安、统计等部门间交换企业基础信息390多万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提高了跨部门监管和服务能力。”张燕说。

正是有了如此大量的数据共享,推动了青岛市政府各项审批服务的发展。按“全市统一、两级集中、一网式流转、一站式服务”模式,青岛市电子政务办公室建成了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平台。目前青岛市、区两级合计近4000项审批服务事项全部纳入网上流转办理,实现了审批流程纵横联动、柔性定制、刚性运行,强化了跨部门协作,规范了审批流程,提高了服务效率。这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所提到的从300天工作日缩短到150天工作日、未来将继续缩短的情况。

集约化发展是基础

集中统一、资源共享为主要特点的青岛市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青岛模式”。

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电子政务办公室主任刘惠军向记者表示,青岛电子政务发展的模式完全可以被其他地区或城市模仿。至于青岛市为何多年来能够取得一系列的成绩,关键是坚持了集约化发展的模式。

“通过基础设施共享服务(ISS)、平台共享服务(PSS)和应用共享服务(ASS),取得了低投入建设、大规模应用,低成本运行、高水平服务的效果。截止2010年年底,已有28个部门实现主机集中托管;统一构建了81个部门的内部OA系统、50个部门378项审批业务系统、48个部门5800多项行政处罚业务系统和17个领域的电子监察系统;为43个部门虚拟了60多个公众服务网站,为20个部门建设了内部信息共享系统,为80多个部门提供国际互联网接入服务,为60多个部门提供防病毒等网络安全服务;辅助决策、督查考核、信访管理、安全生产、财源建设等30多项部门应用系统均依托共享平台建设和运行。”刘惠军说,采用集约化的模式,不但多年来青岛市电子政务核心技术体系建设的投资节省不少,而且在核心技术系统每年的运行维护费一项上,就能每年为部门节省运行维护费达30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由于全市机关统一网络和软件,实现了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和多级政府、多部门的大规模协同办公和联合服务,有效遏制了“信息孤岛”和“业务割据”的形成。

背景资料

青岛市电子政务平台861核心技术体系

8个平台包括: 政务网络平台、安全支撑平台、公共服务门户平台、基础办公服务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流程管理服务平台、多媒体协作平台、知识管理服务平台; 6个中心包括: 应用服务中心、信息交换中心、政务数据中心、Web服务注册中心、认证授权中心、容灾备份中心; 1套目录指全市机关统一的组织机构、人员角色、信息资源、应用服务资源、权限控制等信息的管理服务目录体系。

采访手记

满足需要适度超前

在采访青岛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刘惠军一直在强调青岛电子政务建设都是根据“满足需要适度超前”的原则,即应用从需求出发,不管是购买设备还是开发应用,都是要经过严格分析、测试,最终做出设备选型或方案制定的决定。

什么是满足需求,刘惠军举例说:“2003年电政办刚开始用x86平台服务器的时候,虽然性价比很不错,但是我们也担心过能不能用,不过经过应用测试,完全能够满足我们要求,所以才开始大规模部署x86服务器。”到目前为止,青岛电子政务平台几乎采用的都是x86平台的服务器。

电子政府 篇12

电子公文写作与过去传统的公文写作环境不同,是在电子技术环境中进行的。在这种集成办公自动化平台上,电子公文写作工作完全实现了“网络化”、“即时化”、“无纸化”,此时的公文信息是数字形态,人们必须借助于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设备来显现并读取信息,而且人们不能直接感触到公文实体的外在形态,失去了传统纸质公文内容、形式、载体三位一体带给我们的物理质感,这也使电子公文写作活动从写作工具、写作格式、写作方式到写作语言、写作资源、写作媒体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子公文写作工具的简捷化。传统的公文写作工具,主要是用笔(毛笔、铅笔、钢笔等)在传统的界面(石、木、竹、帛、纸等)上直接撰刻、记录公文信息内容,人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写作工具在载体上的运行轨迹以及字迹与书写材料的结合过程。而电子公文写作则是以键盘、扫描仪、电子笔、数据板、声位笔等作为新的书写工具,如电子笔在输入板上写字就可以将信息即时地传入电脑,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声位笔可使书写者在纸上的手写真迹即时再现于电脑;语音识别输入方法仅需对着话筒口述写作内容,电脑就能将语音直接转换为屏幕上的文字等等,但这些输入过程是由后台完成的,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输入工具、输入软件、记录载体等在电脑内部系统处理运行的状况。使用电子书写工具写出来的电子公文文稿可以方便地复制、增补、删除、修改、润色,以及通过网络传送与办理。可见,电子公文写作工具比传统写作工具更简单、省力、快捷,选择面更广,体现了鲜明的技术性和良好的应用性,有利于满足不同人员电子公文书写的不同需求,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公文写作的速度,而且使写作更加灵活、流畅,写作效果良好,能够保持写作活动全过程中公文文稿界面始终处于整齐美观、标准规范的状态,避免了传统公文写作中文字修改、文稿誊清等多次反复进行的繁杂工作,大大减轻了公文写作的工作负担。

第二,电子公文写作格式的标准化。传统的公文写作活动的写作设备与写作环境相对比较独立,相互之间的依赖性不强,因此公文写作格式的统一化、标准化对公文阅读、处理的影响并不明显。而电子公文写作的软硬件环境、公文信息内容格式、存储格式等等都直接影响到公文信息内容的读取与处理。因而,电子公文写作不仅要求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公文标准与规范,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2月27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务院制定的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等,而且还特别强调要符合当前我国各级党政机关电子公文写作的格式要求,如有关部门制发的《基于XML的电子公文格式规范》、《电子公文传输管理办法》、《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办法》等电子公文的格式、传输、管理和归档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这些标准和规范,通常要提前设计并直接嵌入电子公文处理系统,使之集成到电子政务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框架中,以确保电子公文写作、运转系统与网络技术平台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电子公文写作是电子公文生命周期的首要环节,电子公文写作平台的标准化是电子公文规范化的前提,电子公文在写作环节获得的格式标准将直接影响到电子公文后续所有处理环节的顺利实现。可以说,没有电子公文格式的标准化就不能实现电子公文的读取、传递、办理、存储,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开展电子政务了。目前,一些政府的自动化办公系统中集成了一些通用化、标准化的写作软件,这无疑将有助于电子公文写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

第三,电子公文写作方式的立体化。传统的公文写作方式是一种线性顺序方式,由于受到写作载体固定空间的影响,人们必须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和逻辑秩序依次书写信息,而且信息很快就被固化、定型于载体上而失去了可塑性,即不可在字里行间插入修改内容,并以不可逆的、稳定的静态方式真实记录着公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意义,因而决定了这种结构表达的意义在以后的公文处理、传递和保管等过程中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如果需要对某一节点内容进行添加、删除、变动,就只得删除此节点后的所有文字,再重新接着续写,不过将会在文面上清晰地呈现删除的痕迹。而电子公文写作突破了传统写作的线性轨道,可逆向、多维度、立体化写作,甚至多主体、远距离共时写作,尤其是多媒体的电子文稿,可实现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在同一时空点上并存并茂,而这些操作在界面并不留下任何痕迹。此外,电子公文写作还可瞬时编排文稿,大段文字的无痕复制、无缝粘贴拼接,语句扩张、字体调换、颜色改变或添加,借助于超级链接功能可轻松转换写作平台,方便跳转于不同媒体或文本间,或某些不同地址的阅读视点间,从而打破了传统写作方式的点线叙事的固有模式,真正使公文撰稿人的思维与电子公文写作活动同步处于一种超时空的、跨媒体的、全息式的电子公文文本的立体化动态建构过程中。

第四,电子公文写作语言的规范化。传统的公文写作活动中主要是由撰文者个人驾驭语言的表达与运用,因此撰文者个人的语言风格在公文中能够得到较明显的体现,校对审查文字或语法错误需由人工完成。而在电子环境中,规范的字库、词典以及语法规则、范文模板等已预先嵌入了计算机系统中,并内在地规范着写作中遣词造句的通顺、准确,如果出现晦涩、生僻、歧义和不合语法等现象,计算机系统会自动启动一些自动纠错功能,主动地监控并指出语言文字的表达不规范问题,避免出现错别字或不合乎语法规则的词语或句子。比如,一些字处理软件大都具有如下功能:在系统认为有问题的词语下方用下划线提醒并引起注意;在键入文字有误时会启动自动更正功能予以更正,保证输入文字的规范性;启动自动校对功能检查英文是否拼写错误、中文词汇是否使用不当,便于减少文字输入的差错率;在对词语和概念取得共识的基础上,使用不同语言写作公文时还可以启动语言翻译功能,实现不同语种间的自动翻译或转换,减少不同语言文本间阅读交流的障碍;自动图文集功能可以建立常用公文专用语言、主题词表、专业术语表等电子词典,撰写公文时方便自动套用规范词语等等。事实上,这种语言文字“嵌入式技术框架”已经作为一种写作要素而存在,公文撰稿人能够时刻接受语言规范技术系统规则和资源的约束,有助于实现公文写作语言表达的规范化,也有助于减少公文写作语言文字校对修正环节的工作量。

第五,电子公文写作资源的网络化。传统的公文写作活动中搜集材料一般采用间接搜集和直接搜集方法,撰稿人通常要到档案馆(室)、图书馆查找所需文件、资料,或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原始数据,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所获得的材料往往仍局限在某一时某一地,范围较窄,渠道单一,搜集面较小,获取素材有限。而电子公文写作材料搜集可以借助四通八达的互联网络,所有互联网络上的电子信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写作素材共享库,撰稿人轻点鼠标即可访问各级党政机关的官方网站、电子档案馆、电子图书馆、电子报刊杂志、各种电子资料数据库等等,利用搜索引擎的强大功能,方便地查找下载所需材料:如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有关本单位主营与主管业务方面的公共政策与决定意见,相同或相近行业系统和组织作出的重要决策,各种统计数据及典型事实材料,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等各种信息。实现了跨时空“一网打尽”过去与现在、本地与外地、国内与国际的各种相关联的材料,搜集时间快、范围广、内容全。这种写作材料的网络共享性,大大延展了公文撰稿人的视域与思路,有助于提炼与升华公文主题,充实公文内容。同时,由于网络材料都是数字形态,筛选、加工、引用、复制、粘贴等工作轻松快捷,又能大大提高电子公文写作的效率。

第六,电子公文写作媒体的多元化。传统的公文写作的媒体主要是单一的文字符号,是公文信息内容与经久耐用的信息载体的复合体,既能跨时空传递、交换,又能通过视觉感官来了解不同时空范围的公务活动,甚至是数千年前的古老“记忆”。而电子公文的写作,不仅可用文字陈述内容,还可以用图形、图像、声音、影像、数据库等多种形式表达内容,甚至还可以将上述不同格式的多种文件粘贴或链接在同一个电子公文文本中,使单一媒体文本变成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文本。可见,电子公文改变了传统公文的静态形象,其信息内容和形式不再定格在一个稳定的平面载体上,不再单纯强调物理意义上时间和空间的彼此协调性,不再是根植于人们可直接感触的物理空间之中,从而赋予电子公文一种动态的充满活力的新形象:可以生存于一种非线性的多维时空中、穿行在绚丽多彩的多媒体信息集合中,可以永不停息地对公文信息进行重新定位与建构,形成一种全息式信息呈现,以充分调动起阅文者的各种感觉器官,使之产生一种更加生动、鲜明的“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

电子公文写作的上述特点,无疑大大提高了公文写作与处理的技术与生产能力,使公文写作活动变得更加便捷、省力,富有效率。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在电子公文写作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一味地依赖网络搜集材料数据,对材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进行去伪存真的筛选核实工作,坐在办公室脱离实际地去天马行空构想公文内容,放松甚至不再针对现实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实事求是的调查、体验、观察、研究、思考,容易使写作出来的公文成为“官样文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从而导致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泛滥。

二是一味地死板硬套电子公文写作模板,或者拼凑公文内容,有的甚至全文照搬(如将A局的工作总结只修改了机构名称、发文日期,就摇身一变成了B局的工作总结),使不同机构公文的形式千篇一律,内容雷同苍白,没有生动语言,缺乏独立见解,难觅个性和创新,更谈不上思想性和知识性。这样写出的公文,必然无法反映出本单位自身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难以切实有效地实现公文写作的目的和公文应有的现实效用。

三是片面追求公文材料的长与多。利用电子公文写作与处理的便捷特点大量制发公文,似乎公文材料不长就讲不清问题、显不出水平,似乎没有大话套话就显不出能力水平,似乎公文数量少了就体现不了工作业绩。因而往往喜欢凡事写公文、写长篇公文,或将本来可以在电话里、口头上说清楚的情况制发成“红头文件”以显示其领导与权威,或说一些不着边际、不解决问题的“无限正确”的空话,并要求层层印发、转发,从而产生了大量冗余甚至无用电子公文(电子垃圾信息),加大了电子公文写作与处理的成本,而且还容易孳生文牍主义、形式主义,对行政机关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

上一篇:静脉全身麻醉下一篇:性能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