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途径

2024-05-30

四个途径(精选11篇)

四个途径 篇1

一、感受生活, 注重积累素材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习作素材。”因此,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 教师就应引导学生积累各方面的素材, 形成一个“素材库”。这样, 学生写作时, 就会下笔如泉涌。

例如, 在进行“一件难忘的事”写作指导时, 我组织学生开了一个故事会, 要求是讲讲自己经历的一件事。课堂上, 学生们沉浸在回忆、倾听、讲述的欢乐气氛当中。等到动笔写时, 学生们不仅有话可说, 并且言之有物。再如, 正值春暖花开时节, 我建议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逛公园, 并将自己见到的、感受到的及时记录下来。这样, 学生们在尽情玩乐的过程中, 积累了写作的素材。

二、参与活动, 注重思维训练

1. 作文训练和形象、逻辑思维培养统一起来。

在学生观察活动的“敏感期”, 最佳的写作训练形式便是写观察作文。教师可以着重安排对动物、自然景物、建筑物以及人物的动作、对话、外貌等方面的素描训练, 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 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表象。

例如, 在教学作文课《一张照片》前, 我发现教材中的插图, 虽然美且紧扣文本, 但学生很难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如果让学生照葫芦画瓢, 容易写得空洞、乏味, 写不出学生的真实感受。所以, 我在电脑中插入学生自己的照片, 并用之进行教学。实践证明, 我插入的全班集体照、小队活动照、个人表演照等,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了学生的回忆。之后, 再让学生以这几张照片中的内容进行写作, 他们就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了。

2. 活跃思维, 开阔思路。

托尔斯泰曾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兴趣。”在作文教学中, 尤其是在起步阶段, 一定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进而活跃思维, 开阔思路。因此, 我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以实践活动开头,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 还对学生进行观察训练和语言方面的指导。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很高, 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有情, 言之有趣。

例如, 要求写一次活动前, 我带领学生举行“游艺活动比赛”、“双人运气球”、“吹鸡毛”、“贴鼻子”等活动。在活动过程中, 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自己与参赛者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学生玩得特别开心, 写文章时也特别认真, 尤其是细节描写非常逼真, 写出来的文章特别精彩。

三、练习说话, 注重口语表达

作文是语言表达、交际的载体, 是语言的实践。所以, 不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 都应该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提高表达能力。同时, 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 让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充分训练。

例如, 在一次学校运动会的前夕, 我与学生交谈后发现, 他们对学校春季运动会的安排都有自己的想法。我灵机一动, 便举行一次“运动会应这样举办”的写作练习。结果非常明显, 那些平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 也洋洋洒洒三页多, 且言辞中肯, 感情强烈。实践证明, 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 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 就会情动而辞发, 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

四、创设情境, 注重丰富情感

作文是个人情感的倾诉、表达与交流, 所以只有情感丰富, 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因此, 在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 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 在以“关爱”为主题的写作教学中, 我带领学生们做了一个情感测试游戏:让他们在纸上写下三个最关爱、最舍不得离弃的人, 然后逐个划去。随着教师创设的情境, 学生们艰难地进行选择。这时, 我让他们说说为什么第一个划去的是他 (她) ;当划去第二个时, 许多学生眼中已经满含泪水, 我引导他们将此时此刻的心情写下来。这时, 一件件得到关爱的往事涌上心头……这样教学, 在语言训练的同时, 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激发了学生倾吐的欲望。

四个途径 篇2

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创新受到越来越多企业有高度关注.新形势下,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薪酬管理办法,打造学习型组织,创新人力资源教育培训模式,制定出科学的、可操作性较强的应对措施,对推动企业改革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 者:王凤唯 王凤忠 作者单位:王凤唯(中国铝业公司山东分公司氧化铝厂)

王凤忠(山东铝业公司物业管理部)

我国发展机床绿色制造的四个途径 篇3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高端制造装备,其战略目标是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制造业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型。

作为装备制造业“母机”的高档数控机床或基础制造装备,是高端制造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不仅在机床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应实现绿色,而且所生产的机床工具产品也应做到高效率、高精度、低能耗,并应从设计阶段就考虑使机床工具产品具备良好的再制造性能。

实施机床行业的绿色制造,重点应从四个途径入手,首先是机床的绿色设计,第二,发展新工艺及新产品,第三,机床再制造,第四,机床的数控化和智能化。

机床的绿色设计

传统的产品设计,通常主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基本属性,如功能、质量、寿命、成本等,很少考虑环境属性。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可能在其使用寿命结束后,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环境污染。绿色设计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强调在产品开发阶段按照全生命周期的观点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与评价,消除潜在的、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绿色设计是机床绿色制造的首要环节,一般包括机床结构设计、绿色材料选择、制造环境设计、工艺设计、机床包装方案设计和机床回收处理方案设计等步骤。此外,为保证绿色设计的有效性,在设计方案完成后还应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

机床的绿色设计应建立面向能源和碳排放模型的生态化设计的知识库和数据库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充分考虑机床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可维护性,选择绿色材料,使用多功能部件及模块化的部件来简化产品设计结构,做到既节省原材料,又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降低机床使用时的能源消耗;在除尘、润滑、液压和冷却系统的改进、废弃物的处理等方面尽可能考虑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少无切削术、干式切削技术、油气液净化技术及其它洁净技术等,提高资源利用率控制和减少废弃物,实现节能、节材、无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为了适应对废旧机床产品回收、再制造的要求,在设计阶段就应考虑产品的易拆解、易回收和易修理;同时,应注意产品的可扩展和升级性,留足功能扩展空间,方便用户通过更换功能部件或使用标准化的产品接口等方式,对产品进行升级或添加功能,延长机床的使用寿命,提高利用率。

发展新工艺及新产品

机械工业在制造过程中是消耗钢材大户,而机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则是消耗能源的大户。机械产品使用过程的能源消费强度远高于生产过程,据统计,量大面广、耗能高的21类机电产品,电力消耗约占全国发电量的60%,煤炭消耗约占全国煤炭产量的50%,汽油消耗约占全国汽油产量的58%,柴油消耗约占全国柴油产量的40%。

机械产品生产过程消耗钢材约占全国的39%,因此发展新工艺,并研发体现新工艺的机床装备,对提高材料利用率、节能节材有着重要意义,是发展机床绿色制造的另一个主要途径。新工艺的主要发展趋势是通过“精确成形+精密磨削”,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材料耗费和加工过程,同时减少污染物排放。

大力发展净成形/近净成形的工艺及设备。采用零件精确成形技术,材料利用率可较传统的成形工艺提高20%-40%,冷精锻精确成形可使材料利用率提高到98%以上,精确铸造成形技术也可达到90%以上。精确塑性成形技术大多是在室温下实施的,免除了加热工序,节约了加热能量,大大减少了零件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净成形零件成形后不需要加工或者需要很少的加工,可取消或大大减少加工工时,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此外,在成形过程中还可同时考虑通过控制温度、压力、流体场、电磁场等外部载荷的施加,提高零件的内在质量。发展零件精确成形技术及相关装备,对机械工业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友好,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发展加工过程的新工艺。如采用干切削和微量润滑技术可以节省成本并替代高成本、高污染和有害健康的湿切削过程,促进机床的绿色化。磨床的磨削工艺对环境影响很大,新型的快速点磨削技术具有磨削区域小,磨削力小、砂轮使用寿命长、磨削温度低、冷却简单,这对实现绿色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新的加工方法。通过发展增量制造技术,在不用模具和工具的条件下生成复杂零部件,解决从设计到制造的快速对接问题,满足产品快速开发和快速制造的要求。

机床再制造

再制造是指以废旧产品作为生产毛坯,通过专业化修复或升级改造的方法来使其质量特性不低于原有新品水平的制造过程。再制造是制造产业链的延伸,也是先进制造和绿色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制造产品在产品功能、技术性能、绿色性、经济性等质量特性方面不低于原型新品,其成本仅是新品的约50%,可实现节能60%、节材70%,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显著降低。

根据我国目前的机床保有量和预计每年报废机床的情况,机床的再制造是我国实施机床绿色制造的关键技术和重要趋势。机床再制造过程一般包括废旧机床回收、拆卸、清洗、检测分类、机床及零部件再设计、再制造生产加工、整机再装配、调试、检验及销售等过程。一般来讲,机床再制造可分为产品级再制造和零部件级再制造两种形式。机床产品级再制造是对机床整体性能进行提升,包括机床功能化再造、数控化升级、节能化提升等。机床零部件级再制造主要是根据零部件的不同对其进行再利用、再修复、再资源化及废弃处理。

对旧机床进行再制造,可以充分利用机床原有的床身、导轨、工作台、立柱、底座等零部件,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节能、节材,减少重新生产铸铁件对环境的污染,一次性投入资金少,供货周期短。同时,机床再制造可以根据机床的状态及工艺要求选择增加数控系统或其他功能,进一步提升机床性能、节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机床再制造主要集中在重型和超重型机床。一般而言,重型、超重型机床对钢铁资源的消耗非常巨大,再制造对部分机床的能耗节约高达60%以上:重型机床的再制造周期一般为3~6个月,可以利用70%以上的残留价值,再制造机床的费用比同类新机床要低70%左右,再制造周期短、成本低的特性体现得分外明显;重型机床大量的基础件具有耐久稳定性,特别是床身、立柱等部件,使得再制造机床在基础性能稳定方面有了很好的保证。因此,重型机床再制造在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

目前我国机床再制造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机床再制造缺乏政策性的定义和行业标准;市场竞争不规范;个性

化的客户需求造成了机床再制造业务单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产业化较为困难:我国废旧机床的物流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旧机床的回收和再制造机床的销售没有顺畅的渠道,再制造业务和新品业务的矛盾日益明显等等。

国家工信部近年选择了一些再制造企业和项目进行了试点支持,对制定再制造行业标准、提升用户对再制造产品的使用信心、促进再制造业务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试点作用和效果。下一步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够继续加快推进机床再制造产业发展,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再制造市场,采用税收、补贴等支持手段,加大对机床再制造企业的扶持力度。

机床的数控化和智能化

我国作为后发展的国家,其工业化进程与已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不尽相同,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进行的,因此,推行机床绿色制造很重要的是借助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与机械制造技术密切结合、深度融合。

1.加强机床数控化

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数控技术,以及随后出现的机器人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创了数字化制造的先河,加速了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也解决了制造产品多样化对柔性制造的要求。

当前数控技术及系统已越来越成熟,应大力推广到各种机床和热加工设备上去。

2.发展机床智能化

从新的发展趋势来看,当今的数控机床已越来越难满足市场的要求,具有更高加工质量、更高加工效率、更强自适应控制和补偿功能、更高可靠性、更宜人的人机交互模式、更强网络集成能力等智能化特征的数控机床,将会成为未来20年高端数控机床发展的趋势,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机床数控化的研究和应用。

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的智能化可以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水平,提升产品的性能、文化/知识含量以及技术附加值,增强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提高生产质量、效率和安全性。

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是:面向制造过程状况监控和装备性能预测的感知与分析技术,基于几何与物理约束的智能化工艺规划和数控编程技术,智能数控系统与伺服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目前,智能制造装备已列入我国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之中,近期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联合启动的《“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进行的“智能制造装备发展专项”等都说明国家将“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和智能制造装备作为发展重点方向给予了高度重视,而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是其重点。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3.车间/工厂的数字化

语文自主合作学习的四个途径 篇4

意:在诵读中“意”语文

“意”就是沉潜吟咏, 心通其情, 意会其理。

众所周知,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 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因此, 语文学习理应重情性、重意会、重自悟, 而要重情性、重意会、重自悟, 唯“读”是图, 舍“读”无本。另外, 汉语比起英语等拼音文字的特点是:它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意会语言”。意会语言有很多“空白”, 要掌握和领悟这些“空白”, 必须通过“意会”的“内化或内隐”。如何“意会”?大教育家朱熹强调说:“大抵观书, 须先熟读, 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然后可以有得尔。” (《朱子大全·读书之要》) 比如说一篇诗歌, 只有让学生入心入脑入境地听读、诵读, 充分地感受, 才能伴随着作品融进自己的感受, 在联想和想象中获得美的享受, 进行形象的思考。这一“意会”的过程是不能省略的, 否则学生读一篇文章, 谈几点“人人笔下都有, 自己心中所无”的标准化答案, 学生不仅不能获得自主学习的乐趣, 也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因此, 目视其文, 口发其声, 耳闻其音, 心通其情, 意会其理的综合诵读活动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 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最基本方法。通过读, 感知———心仪文本, 获得直感;通过读, 理解———神交文本, 获得快感;通过读, 反刍———反观文本, 获得回味感。

疑:在教学中“疑”语文

“疑”就是质疑释疑, 自主互动地学习。

“疑”在教学中用得是否有效, 取决于教师能否做到“三要”“三不要”。

“三要”。一要让学生知道从哪些方面质疑 (或曰在何处质疑) 为宜。一般说来, 应在难点处求疑, 关键处求疑, 困惑处求疑, 易错处求疑, 无疑处求疑。对此, 教师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

二要指导学生学会解疑。“疑”是发现问题, 但这仅是学习成功的一半。只有会分析、解决问题, 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质疑毕竟是手段, 解疑才是目的。谁来解疑呢?不能满足于学生质疑, 教师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根本。

三要将学生质疑与教师教学有机结合。力争做到思疑有范围, 质疑有分类, 解疑重梳理, 将学路、文路、教路三路合一, 恰当处理质疑教学中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三不要”。一不要:不要使学生质疑与教师教学分离。有的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 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大家提得很好, 这些问题一会儿我教后就明白了。”接着, 老师仍旧按既定教路教学, 撇开学生的疑问不管, 质疑成了虚晃一枪的形式。

二不要:教师不要老跟着学生问题跑。有些课堂, 学生提一个问题, 教师解答一个, 教师放弃了主导作用, 质疑成了“记者招待会”, 教材也被肢解了。这种做法不是方向。

三不要:教师敢于“不要脸”。教师要敢于打破思想的束缚, 教育学生:“如果一个教师能被自己的学生难倒, 他应该感到这是做教师的最大幸福。”只有许许多多“不要脸”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成千上万体面的学生。

总之, “疑”是教学中涌现出来的思想浪花, 高效的课堂教学大都由无疑———有疑——无疑的转化而完成。

议:在合作中“议”语文

“议”, 就是讨论交流, 合作学习。

“议”的内容主要是上一个教学环节“疑”出的问题, “议”的主要方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 围绕学习中出现的某一问题, 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 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 磨砺思维品质, 交流独到见解。“议”的过程是一个从不知到知, 从知之不详到知之甚详的过程, 是一个探索、创造的过程, 是亲口尝“梨子”滋味的过程。教师此时的主导作用在于组织讨论形式, 引向讨论方向。

“议”作为一种契合课改精神的学习方式, 已经全面进入我们的课堂, 并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青睐, 我们所要做的, 不是讨论它有没有必要存在, 而是要优化语文讨论行为的策略, 走出运用时的误区, 防止课堂讨论的“泛化”与“放羊”。

“议”继“疑”而来, 但两者又不可分开, 通常是由“疑”而“议”, 由“议”激“疑”, 循环渐进, 逐步深入。

逸:在拓展中“逸”语文

“逸”就是旁逸斜出, 拓展延伸, 探究学习。如教学鲁迅的《故乡》。在讨论作品末尾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便成了路”) 的含义之后, 延伸探究“其实地上本有路, 走的人多了, 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的哲理。启发学生思考:这里的“路”与教材中的“路”有何不同?这种思维的“碰撞”在撞击传统思维的同时也激活、刷新思维模式, “撞”出新的观点, “击”出新的视角:人需要个性化、创造性的生活, 要善于开拓创新;再与原文主题一对比, 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 而且获得了新的启迪。

四个途径 篇5

创新推进国有企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中原信托有限公司孙思平

2010年11月

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国有企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国有企业如何在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时代要求下,能够严格按照中央部署,紧密结合实际,突出自身特色,扎实有效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值得深思的理论和实践难题。现谈谈对国有企业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途径的思考。

一、与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相结合,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领导组织保证

领导班子是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发展核心和动力核心,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学习型领导班子与学习型党组织都由学习型组织延伸而来,具有相同的核心理念和行为特征。把两者结合起来,能够达到增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提高领导班子综合能力的双重效果。具体来讲,要实现三个同步。首先思想认识要同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党领导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同时也是国企不断适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力量支柱。领导班子与广大党员只有从思想上充分而深刻地认识到这种重要性,才能

1自觉增强贯彻落实各项决定部署的力度,才能实现思想认识与工作步骤一致。其次是能力提升要同步。领导班子要把增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能力纳入到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风险防控能力、国有资产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建设之中,统筹兼顾,全面提高,既要善于把专业知识转化成实际生产力,还要善于把党建理论转化为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措施,实现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与经营管理充分融合、相互促进。最后制度建设要同步。要不断完善规范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制度,不仅要坚持落实每年省委中心组学习任务安排,还要定期结合公司各方面工作开展理论研讨等务虚工作,在全企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领导班子还要负责制定完善好党组织和党员的经常性学习制度,在学习内容、时间安排、相关要求上要与领导班子同步,实现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良性循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与学习型党员队伍建设相结合,形成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生动局面

党员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主体,是落实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各项要求措施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党员队伍建设的落脚点是增强党员队伍推动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具体目标。只有把建设学习型党员队伍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才能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切实的着力点。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学习型党员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既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明确了主体,又为党员队伍建设找到了载体和

方向。具体来说要实现三个统一。一是培养党员综合素质与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要统一。党员要自觉融入到党组织中,围绕党组织的中心任务,着眼于增强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汇聚成推动党组织不断发展完善的强大合力,增强党组织履行使命的能力;党组织要自觉加强自身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制度,更有力地落实党员队伍建设各项任务,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要统一。既要组织党员系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还要组织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引导党员以党的理论指导工作实践、在工作实践中升华对党的理论的认识,实现党性修养、专业修养双增强。三是方法载体要统一。学习型党员队伍建设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方面,方法措施上是一致的,因此在方法载体上实现统一,不仅能节省时间、资源而且能提高效率。坚持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党员队伍的学习培训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形式,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学习型党员队伍建设的主要载体,形成经常性学习机制,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主体,有载体,有内涵。

三、与学习型企业建设相结合,夯实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物质基础

如果建设学习型企业是建造一座大厦的话,那么在国有企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好比建造这座大厦的承重墙和框架。没有承

重墙和框架,大厦就会脆弱不堪,不能持久地屹立,有了承重墙和框架,大厦就会结实牢固,就能建的更高大宏伟。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学习型企业建设结合起来,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企业文化建设入手。学习型企业文化必然突出体现以学习为组织行为特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成果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促使学习成为企业精神内核,建设先进企业文化增添了新内涵和新动力。在实践中,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把学习作为全企业持之以恒的行为特征和组织特征加以坚持,在全企业形成爱学、乐学的良好氛围,进而影响和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二是从员工队伍建设入手。建设学习型企业,首先要建设一支善于学习、乐于学习的员工队伍。由于国有企业党员队伍建设与员工队伍建设是一个统一整体,那么通过建立学习机制,引导员工树立和强化“终身学习”和持续培训的理念,使学习成为整个企业的基本生存状态和运行准则,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无疑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造了条件,夯实了基础。三是从生产经营入手。实现知识不断转化为商品服务的生产力、改革发展的推动力和生存壮大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是学习型企业建设的目标,亦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果在国有企业的具体体现。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实现理论学习教育与实际生产经营有机融合,用恰当的知识技能提升工作效率水平,用实践操作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减少损耗,增厚效益,使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四、与企业制度建设相结合,形成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环境

四个途径 篇6

一、精心设计任务,使教学简易、合理化

在教学中,有了任务,学生的思维、直觉和想象就会遵循一定的方向展开,心智活动就会少阻滞、多流畅,就会在较少的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思维言语。因此,教师应力求每节课创设任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几种任务。

1. 比较性任务。比较任务是通过对比,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而设计的任务。例如:4A Module1 设计Chinese Food与Western Food的比较任务;3A Module5与4A Module5,设计比较庆祝生日时东西方文化的异同;3B Module5 Seasons,比较不同的季节特点及衣着服饰变化。

2. 信息差任务。教师要创造一种信息差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投入到交际活动中。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带着渴求获得信息或传递信息的心情去运用语言。例如:3A Module11 Games and Toys可根据学生喜好的不同,由小记者来提问、采访、调查;3B Module2 Routines依据学生作息时间进行调查。

3. 组合任务。在任务教学中,很多任务都是通过pair work和group work合作完成的。要让学生学会先在小组中表达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而后在同学面前说与表演。我们形成了四人合作小组的基本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学生们分工负责,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例如:3A Module9,几个学生每人拿熊猫身体部位的图片,然后向同学介绍:This is a head. This is a nose....一个组员介绍,其他组员就将熊猫各个部位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当全部句子说完后,黑板上便出现了一只可爱的小熊猫。其他小组的学生看到之后便抢着要上台演示了。

4. 创造性任务。创造性任务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一般以实践性的课外活动为主。例如:在学习了3B Mo-dule1 Festivals后,举行英语贺卡制作比赛,大部分学生制作了“Happy New Year!”“Merry Christmas!”的贺卡,还有的学生在向别人请教后写出了“May you succsess!Plain sailing!”等英语祝福语。

二、创设英语情境,使任务具体、形象化

教师要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见景生情,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1.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利用课前的Warming up,精心设计Greetings,Free talk与Chant,使这些内容与任务相一致。我们每天坚持联系一小段英语对话,并将3A、3B、4A的Chants与Songs剪辑下来,在课前、课中、课后放,朗朗上口的韵律诗与好听的歌曲,学生每次都唱得兴致勃勃。这不仅能起到复习的作用,而且能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气氛。

2. 要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我们要通过布置校园英语环境,让学生随处可看到英语、学到英语。如在学校橱窗上贴上学生英语作品;在教室内要设立“English Corner”、英语小书橱,出好每周一期的“Daily English”(一天一句英语);在广播站中播放英语小节目,如每周一篇小对话,两周一首英语歌,创造出浓浓的英语学习环境。

三、引入活动与表演,使任务轻松、趣味化

教师要精心组织、指导、调控、安排课堂上各种综合性操作演练,将舞台艺术引入课堂,将书本知识外化为生活用语,促进学生表演,内化所学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表演时,学生思维灵活、开阔,教师只要努力营造英语表演气氛,将学生的表现欲望外化为参与教学活动的行为。我们要帮助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道具,如头饰、电话、手机、风筝等,使表演更加有趣、逼真。如教catch一词,可拿一只布娃娃,对同学说:Hi!Lilei,catch?说完就扔给他,教师再边示范边说:Hi. Peter. A Dog. Catch?再把小狗宠物扔给他,学生便一下子学会了catch这词,有的学生在课间玩沙包中也学会了大胆地运用catch单词,大声地说:Hi,X X,catch!;再如教学4A Module2 Ability这篇课文,大胆地带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室外。请3组同学坐下,一组同学在前面做jump跳动作,并偷偷地告诉学生:I can jump.而后跳起,然后问下一名同学Can you jump high?学生回答“Yes,I can.”之后跳起,依此法一个一个练习;学run时,教师比示动作,由慢到快,并边说run,run,run,run fast!有节奏又带有动作,学生说得不亦乐乎。

四、开展课外活动,使任务真实、生活化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综合运用,我们要多多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带着任务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学英语、用英语。

1. 鼓励课外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自主思维很大部分是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挖掘出来的,在不断小结中逐步提高的。我们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书本以外的内容。如:要学习3A Module10 Animals,布置学生去查找动物的单词。上课的时候,许多学生津津有味说出了课文里没有的单词:eg-gret,camel,parrot等。在教师的鼓励下,很多学生经常收看CCTV的希望英语,有的学习了阶梯英语,有的学习了剑桥英语。实践证明,有课外学习的孩子知识面广,学习热情高,学习成绩好。

2.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们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安排学生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我们可依据教学内容请学生收集街道上的英语招牌、商标以及服装、学习用品中的英语;组织学生收看CCTV-10、CCTV-9及电视频道中的儿童英语节目;组织学生每月唱好一首教材之英语歌,开展“我教爸妈一句英语”活动。如学习英语节日时,请学生制作英语贺年卡,收集西方的节日文化趣闻,组织学生上网与外国小朋友聊天,发送E-mail等。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林彦 程思)

提高政治教学效率的四个途径 篇7

新课改的实施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变, 更要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恰当运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 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 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 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自然就成为政治教师追求的目标。那么, 如何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呢?

一、设计精彩的导语

导语是教师在正式讲课之前用来引入新课、启迪学生思维的话语。精彩的导语具有在短时间内扣住学生心弦、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政治教学的导语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讲述故事或列举实例, 进而巧妙地设置悬念,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种悬念诱思式的导语,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课堂教学处于一种“愤而启之”、“悱而发之”的状态;也可以从课前班级中某个 (些) 学生的言谈举止, 教室的布置或变化, 班级刚开展过的某种活动等谈起, 灵活自然地加以引申、概括与总结, 而后切入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还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现实问题或最近发生的国际国内大事等设计导语。这样既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维。情境创设要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典型性, 既要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 又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要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贴近学生。情境创设可借助多样的媒介, 如, 文字、图表、声音及图像等, 可通过辩论会、演讲会与角色扮演等多种途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还可借助网络平台创设情境。这样, 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改革倡导在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中, 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分工合作及互动分享。只有当学生处在一种民主、宽松与和谐的氛围中, 把课堂当做吐露自己心声的场所, 他们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他们才能集中精力思考问题, 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的个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政治教师要摒弃所谓的“师道尊严”, 与学生平等相处, 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促进者及引导者,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及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敞开心扉, 畅所欲言, 真情流露, 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师应关注全体学生,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课堂上, 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给他们提供发表见解、彰显个性的空间,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 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 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知识, 提高能力。

四、创新课程评价机制

谈课外阅读的四个必要途径 篇8

长期以来, 阅读一直被看作是写作的附庸, 其实阅读并不仅仅服务于写作。读十未必能写一。就群体来说, 有十个百个读者, 未必有一个作者。“阅读人口”远远大于“写作人口”。阅读也不仅仅是写作的基础, 而自有其写作不可代替的功能和作用。阅读的意义是什么?阅读是因文得义的心理过程, 是以文会友的交往过程, 是书面文化的消费过程, 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就语文教学而言, 阅读是语文之根, 是学习之母, 是教育之本, 是未来教育“四个支柱”的一块基石。可以说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 是现代人必备的生存手段, 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阅读教学是提高人的整体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 是培养“读书人口”的奠基工程。

二、输出信息的必要途径

接受和发展, 表现在口头上是听和说, 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 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展方面, 说和写同样重要。不接受何以发展、不接受何以表达?实际上阅读的功能并不仅仅在于接受和信息输入, 广义的阅读过程包括阅读前的选择、积累、优化等准备, 阅读后知识储备和使用等后续行为, 这些可以称为阅读的非正式过程。而阅读的正式过程包括感知、理解、欣赏、评价、迁移等心理过程, 还包括实践意义上的应用。所以完整的阅读过程, 不仅是从读物中提取意义, 还要由意及物, 进而把阅读心得化的文字, 并运用于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践。所以说, 阅读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性阅读和阅读后的创造实践。

三、激发创新意识的必要途径

首先, 广泛的阅读能不断地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增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 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 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 课堂上所讲授的科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 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他的兴趣也就越浓厚, 而兴趣和爱好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和推进剂。这样, 就能刺激活跃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喜欢穷根究底, 探本求源, 从而激发他们更强的求知欲望, 培养良好的自觉习惯。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过程, 即“多读—有趣—自觉”, 这既符合中学生的阅读规律, 也符合他们这个年龄的心理特征。广泛阅读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 培养起对书的酷爱, 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其次, 一个人的知识越丰富, 对事物的看法就越敏锐、深刻, 而在诸多能力中起决定作用的思维活动就能在广阔的领域中进行。因此对事物的判断和推断就会更准确, 更富有想象能力和创造力。居里夫人说:“对于某种新奇的现象, 给它一种解释, 之后许多人便接受了。但有思想的人却不满足, 他们说一定还可研究的地方。”“永不满足”的“有思想”的人多了, 可研究的地方也就多了, 创造新的奇迹就可能出现。美国曾对1310个科学家在五年内的发明创造进行统计, 发现凡是出成果的多数是“通才”, 即知识方面比较广博的人。

四、强化能力的必要途径

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 明确课外阅读的目标, 调动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教师首先统一思想认识, 就“为什么要开展阅读”、“如何通过阅读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等问题进行探讨, 中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较少, 是非辨别能力差, 好奇心和模仿性强, 要着重进行正面指导。第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第二阶段, 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长和需要有所侧重地选读, 以名著和校园系列丛书为主, 主要培养学生的剖析和鉴赏能力。第三阶段属查漏补缺的阅读, 主要有基础知识、文言文、现代文、中外名著、贴近学生知识的各类科普读物、指导生活的读物。实践证明, 课外阅读太深、太浅或者太多、太杂, 都不利于学生学习理解, 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调整、控制。要根据学校的实际, 广开书源,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 还可以每班设立图书角, 订阅书刊报纸, 交流传阅, 从而解决图书资料不足的难题。其次, 有计划地在阅读方法、技巧和培养阅读习惯方面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第三, 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 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第四, 督促检查, 组织交流, 总结表彰。

通过开展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能有效地克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既能为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服务, 也能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服务。课内老师教给的方法,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应用, 这就促成了语文学习的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 学生的语文成绩会明显提高。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视高中生的课外阅读, 作者论述了课外阅读的四个必要途径。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篇9

一、数学后进生需要与数学教师进行沟通

教师要深入了解所教的数学后进生,通过与数学后进生的交谈改善师生关系,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数学后进生对数学教师有好感,在上数学课时,数学后进生就不会有逆反情绪或与数学老师唱反调,使数学教学得以顺利进行。数学后进生多时,数学教师不可能一一交谈,可选几个做好工作,以点带面,近两年注重了这点,上课上得比较顺利,教学效果明显好转。

二、数学后进生需要数学教师的关心和鼓励

数学后进生与成绩好的学生一样,需要数学教师的关心和鼓励,数学教师经常忽视这一点,喜欢成绩好的学生,对数学后进生往往不理,有时还批评他们,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认为:我们数学教师要一视同仁地看待学生,激发数学后进生的求知欲,给他们勇气,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尽早适应现阶段的学习,平时关心和鼓励数学后进生,使他们在学习中不至于脱群,跟全班同学一道进行数学的学习。

三、课堂上,数学教师要调动数学后进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后进生往往上课时由于自身基础不好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而无心听课,在自己的座位上乱画一些东西,搞小动作或开小差。因此,数学教师要在上课时准备一些适合的数学练习给他们做、经常提问数学后进生,有些练习指定他们上黑板来完成,使数学后进生在课堂上动口、动脑、动手参与数学的学习活动,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要求数学后进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卡。在做练习时举手求得老师的帮助,数学教师可通过学习卡检查数学后进生完成的情况和他们的答对率。这样做,可以提高大部分数学后进生的数学成绩,从而转化他们。

四、数学后进生取得好成绩,有进步时要及时表扬

老师平时都是表扬成绩好的学生,后进生要得到老师的表扬比登天还难。在数学后进生的心中,如果数学教师表扬了他,他是十分高兴的,表扬是一种鼓励,也是学习的动力。受到表扬的数学后进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更主动,更积极,成绩提高得也更快。

提高学生自主能力的四个可行途径 篇10

一、创设情境

小学生普遍对于不熟悉的情境有一种抵触感,而且受思维发展所限,小学生的迁移思维还不够强大,不能容易地从不熟悉的情景联想到熟悉的情景,导致自主学习的道路受阻. 所以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前,必须要先创设一个熟悉的问题情境,例如动画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让学生快速调动学习热情和思考能力,只有学生燃起主动参与的热情,自主学习才会变得高效.

例如,在“小数乘整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问题情境: 新学期开学了,你准备去商店买0. 5元一本的练习本,如果你要买11本,那你应该要带多少钱才刚刚好呢? 又例如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把教材中的情境换成现实中的生活情境,先让同学们猜猜如果要计算教室的面积,那应该怎样进行计算.

二、巧立冲突

学会提问是学生质疑能力提升的表现,但是以小学生的能力,要看出问题就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时间,教师不能给予过多的时间让学生们慢慢发现,但是直接提出问题又不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所以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巧立冲突,制造适当的悬念,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心理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关键: 只有学会提问,才会想着自主学习,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分数同分母加法”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矛盾: “一半苹果是二分之一,两半苹果加起来就是一个苹果,也就是两个二分之一相加就等于1,为什么分数相加最后会得出整数呢?”同样地,在“分数异分母相加”这节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引入矛盾: “当把一个苹果平均切成六份,就是每一小块苹果就占了六分之一,可是我们不难发现,当你吃了3块六分之一的小块苹果时,留下的另外三块小苹果拼起来又正好是半个苹果,3个六分之一相加又为什么可以得出二分之一呢?”就这样,不断引出矛盾,吸引学生不断思考解决矛盾的关键点在哪里,让学生在课堂中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主体性学习和思考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操作实践

自主学习离不开学生的自行探索,与其死板地教会学生书上的知识点不如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摸索出知识点内含的逻辑规律. 只有自己去发现,学生才会对当中包含的数学规律和知识点实质记忆犹新,而且在做题应用时才能把知识点用“活”,而这也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所在: 培养学生应用创新数学知识的能力,摒弃过往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做法.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提供各种操作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释疑求知,培养创新应用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圆”这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然后在纸上剪一个大圆,剪下来后再对折2次,然后把两条折痕的中心点用A表示,最后再折出另外两条不同的折痕,看看两次折痕的交接点是不是一样; 紧接着,用铅笔沿着折痕画一条线,观察多条折痕线段间的数量关系.经过这样的动手实践,学生就能自主学习,然后得出直径和半径的数量关系,在操作中感知和领悟,自然会对这个知识点有着深刻的认知和探究的欲望.

四、讨论探究

经过上述三个步骤,学生已经初步完成自主学习的基本步骤,脑海中有着零零星星的知识储备和过程认知,所以教师应该及时地对学生潜意识中的知识储备进行合适的串联以巩固其过程认知. 而讨论就是帮助学生串联的条索,经过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学生可以渐渐把自己脑海中的知识观点清晰化并且集思广益下,学生的知识观点只会不断优化; 探究就是帮助学生重新回顾自主学习的过程,巩固过程认知,使其在脑海中逐渐形成一条清晰的线路,这样是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学习能力的整体提高,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例如,在“立体图形体积”的教学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 “正方体、长方体、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求解公式有什么异同和联系? 如果分别两两比较,你又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然后堂下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出不同立体图形之间是否拥有一样的体积通用公式.

培养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四个途径 篇11

一、通过爱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在幼儿园里,教师要用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幼儿,把自己当作幼儿的朋友,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幼儿的情感,观察了解他们的需求。对性格内向、胆小的幼儿,要在生活上给予细致的关怀和照顾。在游戏中带他们嬉戏玩耍,共享快乐,使他们感到老师像妈妈,从而让他们消除陌生感,产生情感依恋。对于犯了错误受到批评的幼儿,更要进行情感安慰,如午睡时坐在他身边,摸摸他的头,为他盖好被子,说句悄悄话等,用这样的方法转变他的不良情绪。在温馨、轻松的环境里,幼儿孤僻、不合群的心理会逐渐消失。

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共同特点。游戏为每个幼儿提供的机会是均等的,在游戏中他们是主人,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意愿来创造和指导游戏;随着扮演角色的不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有压抑,没有约束,使他们的心情放松,这有利于幼儿活泼开朗性格的培养。如,有的幼儿在教师面前往往表现得很拘束,因此,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可以暂时远离。当他们玩得正高兴时,再加入其中,并对大胆游戏的幼儿进行表扬,使他们懂得大胆游戏可以得到快乐。再如,有的幼儿比较内向,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戏,这时教师可以扮演角色加入到游戏中,如教师扮妈妈,幼儿扮孩子,玩“娃娃家”的游戏等,启发引导幼儿,让他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与要求,这样幼儿就可以自然地加入到游戏中了,并且在游戏中能自觉地与其他幼儿建立一种亲情关系,从而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离开父母的呵护,到幼儿园过集体生活,表现得胆小、内向是极为普遍和正常的。性格是人在适应环境中不断得到塑造的结果,在可塑性极强的幼儿阶段,成人应抓住这一关键期,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在幼儿园里,回答教师的课堂提问,对幼儿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首先,教师要以积极的语言、亲切的态度,为幼儿创造宽松宜人的教育环境,使幼儿感到心情舒畅,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跃跃欲试,没有顾虑。其次,在提问幼儿时,要面向全体幼儿。性格内向的幼儿往往因害怕答错被别的小朋友讥笑而不敢举手回答,这时教师应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他们回答,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并注意少讲“XX最聪明!”、“你说的不对!”之类的语言,多用“想想看,你说应该怎么办?”之类的启发语。如果幼儿回答的不正确,教师也不能责怪、讥笑他,而应该首先表扬他能大胆回答问题,然后再指出他的意见为什么不对,这样不仅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而且还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四、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幼儿是成人的一面镜子,能随时折射出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所以,要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父母就必须首先具备活泼开朗的素质。孩子在参加各种活动时,成人要时时处处给孩子起模范作用,使幼儿感觉到自己的老师很能干,这样幼儿会自觉地模仿成人,不管在什么场合中,都能够比较坦然地表现自己。此外,父母在家也要经常带孩子到外面玩,鼓励他与邻居小朋友一起玩耍。

【四个途径】推荐阅读:

纠错途径07-14

自学途径07-16

加工途径05-09

教授途径05-11

具体途径05-13

高效途径05-14

解决途径05-18

引导途径05-18

内化途径05-18

融资途径05-20

上一篇:成功背后的思维下一篇:小学生减负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