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意识(精选11篇)
人文意识 篇1
摘要:语文教学要想从被学生“对抗”的困境中走出来,充分彰显语文的人文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文章本着引导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的宗旨从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意识,营造充满人文性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人文性地参与语文教学等方面充分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对引导学生亲近语文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意识,人文素养
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给“语文”定义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漪老师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思想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体系,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
在现实应试教育环境中,语文教师只从应试角度进行语文知识的训练,抹杀了语文的趣味性和人性之美,造成语文课的单调、枯燥、沉闷。让学生对语文望而却步、敬而远之,甚至到了“对抗”的地步。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应该让语文充满人文性,从而让学生主动亲近语文,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何充分彰显语文的人文性,让人文性成为学生亲近语文重要因素?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多做努力。
一、凸显语文老师的人文意识
语文教学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内容,弘扬着文化精神。这就要求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有人文意识。语文教师要从自身抓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人文意识的教师。相信学生会亲近老师、亲近课堂、更加亲近语文。
1. 培养创新和发展的人文意识。
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但面临复杂多变的现实社会,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的立锥之地。发展是任何一个领域的硬道理,如果语文教师自身缺乏这种意识,那么又怎能期望学生对语文感兴趣。
在下雪的冬天,我们可以走出教室,让学生拿着课本到操场学习鲁迅先生的《雪》,这一创新不仅可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江南雪的滋润与美艳,更可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此时学生的表现,语文课堂将不再沉闷,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2. 培养对话与合作的人文意识。
对话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现代人文意识。语文教师如果能学会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必然会渐臻佳境。在对话的同时,语文教学的成功也离不开合作意识。合作是多方面的,它既包括学生与教师的合作,又包括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提高教师的对话与合作的能力,可使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才能让学生走近语文。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师生双向交流,但是在语文的课堂上有这样一个怪圈,只有老师居高临下地提问,学生老实地答,却没有对话,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和学生对话与合作的环节。如让学生充当记者采访老师,让学生设计问题,让学生与老师辩论,等等,让学生和老师对话与合作,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人。也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才能走近语文。
3. 培养民主和开放的人文意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信息来源日益多样化,因此,教师如果死守权威意识,那么必然会沦为笑料。聪明的语文教师应淡化权威意识,强化民主意识。在民主的大语文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有开放意识。凡是有利于学生亲近语文的各种举措,都可以施之于教学之中。
在学魏巍《我的老师》时,老师必然讲到蔡老师是一个“温柔而美丽”的老师。然而许多学生会有疑问:蔡老师长得美吗?这时候老师可能会恼怒地说课文就是这样写的。换个开放的角度,这时候老师不妨让学生说说理由。学生的理由是课文中蔡老师的嘴角有榆钱大小的一块黑痣。这时候可以在黑板上醒目地板书:一个人不能选择……但可以选择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再让他们自由回答。最后老师也可以说一个答案:“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外貌,正如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一样,但我们可以像蔡老师一样,选择善良。”教师用自己的民主开放意识,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让学生亲近了语文。
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在师生形成人文意识的基础上,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实践,既让学生完成对语文从近到亲的转变,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语文教师应该谨记“有效课堂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更加明确语文这门课程的任务:它是通过语文教学的人文实践让学生感悟生活,发展思想;展示个性,塑造灵魂;陶冶情操,培养情趣。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奠定坚实的精神的“底子”,努力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力争让学生主动亲近语文。
1. 感悟生活,发展思想。
教学的对象是人,而人是在实践中感悟生活,在感悟生活中实现思想的发展的。充满人文的语文教学,自然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所以,语文教学应密切关注学生人文情感的各种需要,关注学生认知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语文教学的互动实践充满民主、平等、关爱氛围。
如初一上半学期有篇文章:《端午日》,此文描写了传统节日端午日的一些风俗,尤其是“赛龙舟”的场面,可以利用这段材料,让学生表达对这种场面的感悟。我们可以这样: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名赛手或观众,并组织学生在教师室模拟“赛龙舟”的场面,有演赛手的,有演观众的,这样,既可活跃课堂氛围,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培养想象力,同时,也可让学生充分体会“团结合作、奋勇争先”的精神。
一篇文章,会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思考人生。学生在文章人文的参与中受到文章所设意境的熏陶,同时感悟出生活的哲理。
2. 展示个性,塑造灵魂。
课堂中的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叶圣陶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学生在课堂上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使他们的个性化人格得到健康发展,让学生大胆地展示真实的自我,这也是学生亲近语文的动力。在老师教学《岳阳楼记》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在引导学生明确作者的忧乐观后,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于是发问:“我们面对忧乐通常会怎么想?怎么做?我们看爱国文人范仲淹怎么想和做的。”学生思考后有许多个性的回答:“他不是享乐在前,吃苦在后。”“他只要别人快乐,自己宁愿受苦。”“他是先己后人。”……这样的课堂实践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释放,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教师接着
“少教多学”中教师的有效指导
赵艳文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河北秦皇岛
摘要:“少教多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少教多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指导主要体现在:研究学情,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让“多学”更有针对性;精心设问,让“多学”更有方向性;有效指导,让“多学”更高效。
关键词:少教多学教师指导指导方法
“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少教多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就好比是水,老师和学生好比是水中的鱼,老师是大鱼,学生是小鱼,老师在前面游,学生在后面跟,共同驶向知识的海洋。”这表明教学中学生自学应该是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的。“少教多学”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少教多学”中如何体现教师指导呢?
一、研究学情,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让“多学”更有针对性。
“少教多学”要以学定教,把学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情”和教学进度进行细致认真的分析,对学生基本的学习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例如:学生已具备了哪些知识,哪些还比较模糊,哪些知识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哪些知识还需要老师进行点拨、引导……教师要教的是学生不会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还无法掌握的。
学习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起着方向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少教多学”是否卓有成效,关键看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是否合理、有针对性。目标太多,学生难以当堂完成,学习成就感就会降低,学习热情就会削弱。目标太泛,学生茫然无措,不知从何学起,学习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根据教材单元目标。要求教师课前备学生,摸清本班学生底细,定好适合本班学生水平、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且能尽量照顾到优、中、差层次的学生,给予每位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学习目标要具体明确,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二、精心设问,让“多学”更有方向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马歇尔说过:教师所面对的挑战不再说:“像范仲淹这种宁愿自己遭受痛苦,首先想到的是百姓的苦乐,这是一种多么崇高而博大的胸怀啊!”这里,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感受古人的伟大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升华了自己的思想,塑造了自己的灵魂。
余光中的一首《乡愁》短短的几行文字,让学生自由演绎诗歌中几个画面,体会其中积淀的作者的全部人生经验与情感体验,解读作品本身就是解读余光中的人生经历与人生况味,在这样的参与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在艺术作品中照鉴自己的灵魂,发现自身的美德,这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具体体现,也让学生亲近了语文。
3. 陶冶情操,培养情趣。
语文教学在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同时还要提高文化品位,培养审美情趣。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入的课文音韵和谐、意蕴丰富,把人引入美的世界,陶冶人的情操,有了学生的参与,使得这种美更有了载体。
在教学朱自清的《绿》时,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喜欢的词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说:“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因为作者把
是教50分钟书,而是如何设计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提高思考能力。“少教多学”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思维空间,教师更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紧扣学习目标,落实学习目标。比如在教学《观舞记》时,单元目标是感受文章精妙的语言魅力,品味赏析文章优美生动的语句。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1)卡拉玛姐妹的舞蹈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卡拉玛姐妹舞蹈的“飞动的美”的?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评点。(2)从文中找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妙的词句段,有感情地读出来,说一说写得“精妙”的地方。思考题不能大而空,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课文。教学《春酒》时,我让学生谈谈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学生看到问题后一脸茫然,不知道如何理解。于是我把问题改成:仔细品读文章最后一句,说说这句话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三、有效指导,让“多学”更高效。
新课程强调:指导的本职属性是教师不充当课堂学习活动的主角,不占学生的位子,为学生营造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采用恰当的形式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教师通过指导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于有疑处点拨,平淡处升华。
1. 明确内容,学有方向。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每节课要学习什么,怎样学,学多长时间,学到什么程度,最后达到什么要求。
2. 指导方法,会学乐学。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困惑的是不知如何有效地学。此时,教师既要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又要指出学生学法上的不当之处,还要帮助学生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有效学法。
“课文无非是例子”。所谓“例子”,它应该能提供给学生学习方法、方式上的启迪和教益。所以,在分析解决问题时,不仅要对问题进行评析,更重要的是要进行方法引导。在学习散文、小说时,同时也在传授散文、小说的鉴赏,甚至写作的方法和要领;在教学文言文时,指导学生如何翻译、如何断句、如何绿比作裙幅、处女的心、鸡蛋清形象地写出了绿的质地、亮度等方面的特点,把梅雨潭的绿写得让人浮想联翩,使人形象可感。也有学生说:“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真是把绿写绝了,引起了人们对绿的丰富的想象,好像领略绿的神奇之美。对这些句子的理解让学生感受了自然之美,更培养了美的情感。
在《一双手》的教学中,让学生想象张迎善的手“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头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的同时伸出自己的手和其对比。学生说张迎善的手是勤劳的手,是美丽的手。在一系列的手的欣赏中更培养了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了学生审美能力。如此学生不仅亲近了语文,在亲近的过程中更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人文性意识的养成,尊重学生个体、注重其全面人文素养的发展。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语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直面课堂,积极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游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尽情地享受语文教学散发出的浓浓人文性,让学生无限亲近语文。
人文意识 篇2
“人文”一词我国最早在《易经》中出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义,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武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它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识。普通人对“人文关怀”的理解很简单,就是对人的关怀。然则概括而言,“人文关怀”是人们指对与“人文”所涵盖的诸多方面的关注、关怀、关心或关爱。
一、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意义。
在大力倡导现代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除了应对教育对象或现象抱着人文关怀的态度以外,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个体的人文关怀意识。这与学校德育工作任务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为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学校德育是人一生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不仅是学知识、长身体的最佳时期,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重要阶段”。显然,“人文关怀”是人的思想品德的一种体现,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对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工作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让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的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并对小学、初中学生阅读古诗词的数量和篇目作出了硬性的规定。因此,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充分挖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原素,逐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鉴赏经典古诗词,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让他们在口诵心惟、含英咀华中受到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精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积淀学生的文化底气,让学生打好传统文化的根基。
二、充分挖掘古诗词中人文关怀的原素。
中学语文的教材中所选的相当比重的古诗词,其内容和思想均极其丰富,其中不乏一些极具人文关怀成分的精华之作,也有些是人文关怀思想的反面作品。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做到善于研究,认真解读古诗词中人文关怀的思想内涵,充分挖掘古诗词中的人文关怀要素。以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1、在吸收古诗词思想精华中培养人文关怀意识。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他的《我的世界观》中说道:“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木兰诗》中的花木兰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而无心织布,惟有叹息,接着断然作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决定,再到后来不愿有违初衷,只“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从来忠孝两难全,更何况她是个女子。相比之下,一方面木兰更喜欢过独立自主的生活,为了人伦亲情她敢为人先、不求功爵,这正是她人格魅力之所在;另一方面可见木兰喜欢过平常人的生活,对战争生活的厌倦。在这一方面上类似的思想再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张养皓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乐府诗《十五从军行》等。
反映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百姓的同情的诗词作品有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观刈麦》等。表现出离别时对友人的关心与劝勉的古诗词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慰勉即将分手的友人,意境开阔,一扫离别时的低沉情调,改变了汉魏以来送别诗的传统格局。再有学过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
功利熏心是人性的扭曲,诗歌熏陶是人文的关怀。语文教学若能多一点“乌托邦”的话,学生便能享受到古诗词的人文关怀,感受到古诗词是醉人的,诗一般的交流、对话是迷人的,看到诗人指点的方向是多彩的,觉得人活着的理由是充分的。若能多一点“乌托邦”的话,学生便能真正体验到诗词大家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已亥杂诗》)等的汉民族精神风范和人文涵养。
2、在批判古诗词思想糟粕中培养人文关怀意识。
提高人文意识,提升医生形象 篇3
【关键词】医学;科学;技术;市场;人文
在人类历史上,医学的不断发展解决了人们在病痛上的危机,延长了人类的生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幸福和快乐。但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另一方面,医学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问题,令人深思。
一、当代社会医学面临的人文教育困境
1科学至上,病人成为修理的机器
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科学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医学也在不断完成超越。在西方,医学逐渐地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医学的外科手术治疗,在现代化仪器的辅助下,可以精确地找到需要进行手术的位置,然后在麻醉药下的帮助下,病人在不知不觉中,医生已完成了某个器官的切割。冷眼观察这个过程,医生已把病人看成是一部需要修理的机器。在很多时候,这种手术治疗,确实解决了病人的苦痛,甚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但是,在有些时候,西方医学的这种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方法,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因为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某一地方的疼痛可能并不代表这个地方有问题,其发病的位置可能在另一地方,或者可能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因此,医生如果不能全面综合的来考察病人的情况,会使问题变得更糟糕。这确实目前很多医生不能做不到。
2技术至上,医生成为治病的匠人
现代医学领域,技术确实非常重要,尤其是外科手术,医生的手术刀切割的位置、分寸,直接关系到病人生命的安危甚至术后病人康复的程度。在培养外科医生时,技术的先进与否,成为考核其是否能上手术台的重要指标。对于病理简单的病人来讲,技术的先进能有效地解决病人的病痛,为病人带来的是健康与快乐。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至上的医生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技术至上,只代表了医生是治病的匠人,还不是真正的医生。现代社会真正的医生,更需要医生具有先进的人文理念,把每个人的身体与精神结合起来,把医学上的病与人的整体状态结合起来。这在目前来看,还需要一个提升的过程。
二、提高人文意识。重塑医生形象
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社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社会的技能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作为医生尤其如此,他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技术,更应具有较高的修养。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曾经留下一句至理名言:“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要解决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培养优秀的医学大学生
医科大学的学生是未来的医生主力军,在对其教育与培训时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长期以来,医科类高等教育紧追科学步伐,重视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技术过关的医生,忽略了医学人文教育。尤其是现代医学,分科过细,导致医学院学生只重视本学科的学习,对全科教学也有所忽略。也有的学校虽然也有医学人文教育,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另外,在对学生进医学科学的专业教育中,也应融入相关的医学人文教育,使其成为医学教育的主线。因此,医学院在课程设计、课程教学甚至课程考核中,应更加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培育出新时代的医生。
2医生在工作培训中应重视医学人文教育学习
现代社会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发展,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的医学人文观,重视关爱生命、关爱健康、维护人的尊严,其核心指向的是伦理学。新的医学人文观除了传统人文观的内容外,新的人文观对待生与死有新的理解,它强调病人的知情权、自主选择决定权,支持改善生命质量和合理的人工技术参与生命的过程。更强调医学与人文科学的有机统一,两者应做到水乳相融。因此,医生在工作培训中应重视新的医学人文观的学习。“科学可以越出自己的天然领域对当代思想的某些别的领域以及神学家用来表示信仰的某些教条,提出有益的批评。但是,要想观照生命,看到生命的整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而且需要伦理学、艺术和哲学。”只有在医生从业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医学人文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人文观,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真正做到治病救人。
3在医生的考核工作中加入医学人文考核
现代社会对医生的考核应采取注册制,对不合核的医生应清除出医生队伍。随着医科大学毕业生的增多,医生的队伍规模及数量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将能够满足社会实际的需求。社会公众对医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医生的素质程度的高低将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在对医生的考核要求中,也应该相应加入医学人文考核。对于在医学人文方面做得不够好的医生应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责令做好。当然,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医疗管理机构应出台相应的标准和相关的管理手段,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管理之中,把民众的意见或建议纳入到管理的具体手段之内。让不能适应社会、不能满足已众要求的医生自动淘汰,也让每一位医生明了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
外语学习应注重人文意识 篇4
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
就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英语教材来看, 涉及中国文化的课文内容微乎其微。因此, 国内不少学者撰文指出, 我国外语教学不能仅局限于对“目的语文化”的重视。桂诗春教授曾谈到:“我的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汉语学习和写作。”
汉语是中国文化的依托, 汉语教育关乎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许多英语学习者对于莎士比亚、马克·吐温等并不陌生, 对于现代欧美流行文化巨星更是如数家珍, 而对于西方人十分崇敬的孔夫子却不知译为“Confucius”, 亦不知“儒、佛、道”如何表达, 更不知像《红楼梦》《水浒传》等中国古典名著在英语中该怎么表达。在强调英语学习的同时, 我们必须加强汉语的学习, 提高学习者的整体素质与修养。另外, 在全球文化背景下, 外语学习不但要树立“知己”的文化观 (目的语) 文化, 更要培养“知己”的文化意识 (母语文化) 。只有这样, 我国的外语教学才能促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才能真正成为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沟通中国和世界的桥梁与纽带。
培育踏实的读书风气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得我们可以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不同类型的学习渠道。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学生的书面表达与国外文学修养还有一定的欠缺, 对英语这一体现西方社会价值体系观念与社会文化内涵的语言还没有充分了解。学校里到处是考试辅导讲座、口语突击培训, 学生人手一个“快译通”“文曲星”等“现代武器”。多年以来大学里“声声入耳”的晨读、英文原著都离校园越来越远。商务英语、经贸英语、旅游英语等“生存英语”立竿见影, 而人文主义的“英美文学”却声音微弱。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学语言不学文学, 难以培养出学生的语感。“从某种意义上说, 读原著才是英语教育的开始。原著中的语言不是为照顾学习者的水平和语法而改编的, 而是作者深刻、细腻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西方社会背景、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自强精神”, 刘茜《英语学习缘何热度高成效低》 (《光明日报》2008年4月9日) 一文指出了“英语‘高学龄低能力’”的困惑。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片面注重实用, 结果是无根之木, 难以根植培育。回归语言的原始学习状态, 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读书是时代的呼声。
教师人文素质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篇5
【关键词】人文素质 创新意识 常规
创新意识则是指一个人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新需要,引起某种创造的动机,表现出创造的意向和愿望。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态,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要求人具有不拘限于常规的自由想象能力,这正是人文素质赋予人的重要能力。在这里,创新能力与人文素质找到了基本结合点。因此,人文素质对于一个人的创新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提高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才能使他具有高尚的道德动机,积极去发现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并对此进行持之以恒的研究,最终实现创新的目的。创新离不开想象,而培养想象力正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单纯的科学理性教育则很难做到这一点。但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推动,因此,探讨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日益受到人们关注的问题。
1.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需要高人文素质的支撑。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给学生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比“教什么”更为重要。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也会得到更快的提高。
第一,如果教师自身人文素质不高,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就不能有得体的表现,不但无法正面引导学生,反而会给予学生负面的影响。例如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向教师寻求帮助时,人文素质较低的教师就可能只是和学生一起唉声叹气,或者流于形式地说一些大道理。前者会加深学生的挫折感,后者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在敷衍了事,从而逐渐丧失对教师的信任。而人文素质高的教师会从较高的层次上去引导学生,善于帮助学生总结经验,重振学生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到创新所带来的快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种面对挫折不气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努力进取的意志品质,正是人的创造力系统的主要三大要素,即内驱动力、情驱力和意志力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要素。创新意味着打破陈规,另辟蹊径,有时候仅仅起源于我们的一个灵感,毫无前人的经验可以参考,如果没有坚强的意志力,根本不可能克服种种困难,把灵感变为现实。人文素质是一个隐性的深层次的思想修养问题,是一个人长期主动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人文知识去反思各种问题,从而使这些人文知识和当前社会现象不断结合,逐步在反思者大脑中积累、内化的结果。正如一位教师所说:“人文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文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的结果。如果不读人文方面的著作,特别是中外古今文化名著,要有人文素养,那是不可能的。”学生的人文素质不高,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当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二,合作是创新的重要条件,合作意识是现代创新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在很多时候都不是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而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高度协调,如果团队分工与合作精神不尽如人意,那就意味着一个创新项目走到了尽头。如果教师的人文素质高,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同事融洽共事,则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为学生在处理人际矛盾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豁达的心态,不但乐于与人共事,也善于与人共事。这对于个性比较突出的“独生子女”的学生而言,尤为重要。
2. 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可以影响他们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而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从培养创新能力出发, 教师需要做很多事情,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最为重要。”灵活运用教材,增加与专业知识发展和应用相关的人文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密切相结合,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另外,人文素质是一种内在的素养,需要把所学到的人文知识通过个人结合社会实践进行自我反思内化而成。而缺少社会实践也是目前我国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同时兼顾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较为理想的做法就是在学生的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期间,提出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中的“结合”改为“融合”,因为“结合”还是两张皮,要融合,将两者变为一体,仅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人文教育不能起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要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实践是中介。
专业课程与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这样教师才有能力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博古引今,避免授课时勉强应对,照本宣科。如果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在对技术应用案例分析的时候,无法打开自己的思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分析。即使教师掌握了一些案例,也很难做出拓展性的分析,最终只能在课堂上把教材里的内容复述一遍,没有能力对其进行拓展性的讲授。而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能够在授课时援引跨学科知识的教师并不多。
艺术创作中的人文意识 篇6
关键词:艺术创作,人文,意识
在伊曼纽尔·康德去世的九天前, 他的医生来访。年迈抱病而又近乎失明的康德从椅子上起身, 颤微微的站着, 口中喃喃做声。他的挚友终于会意, 原来康德是要他先坐, 然后才肯复坐, 来客依意落座后, 康德才让人搀扶着做下来, 在恢复了点力气之后, 康德说道:“人文的意识还未离我而去”。一时, 两人感动不已。这“人文”一词,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顶多意味着温文有礼, 然而, 对康德却远非如此, 康德是在强调:人类只有在自我证明原则和自我约束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自我价值的超越。
一、人文意识的概念
“人文”一词不单单是西方文化发展的结果, 在我国早有出现, 《易经》记载:“刚柔相错, 天文也, 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成化天下。”三国时王弼曾说:“止物不以威武, 而以文明, 人文也”。宋程颐在《伊川易传》中也亦说:“人文者, 人之道也。”说得就是人文意识。人文意识其实就是以人为本的意识。一切以人为出发点, 一切以人及其所处的环境为核心, 是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一种思想态度。它强调人的高贵精神, 赞美人的力量, 颂扬人的特性和理想, 提倡尊重人、发展人的事业。所以, 人文意识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精神财富。
二、艺术创作的特征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 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 通过对现实生活观察、体验、分析、选择、加工、提炼生活素材, 塑造艺术形象, 创作艺术作品的创造性劳动。艺术创作从根本上来说是艺术家根据自身审美判断所进行的一种独立的、自由的审美创造活动。
就绘画而言, 西方古典主义绘画提倡题材典雅和形式庄重, 强调理性而轻视情感, 强调素描与严谨的外表、贬低色彩与笔触的表现, 追求构图的均衡与完整, 努力使作品产生一种古代的静穆而严峻的美。然而继法国浪漫主义之后, 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艺术家开始在历史中寻找新的创作方向, 个体价值在艺术创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波普艺术的出现, 使得绘画者将个体意识更充分的融汇于艺术创作之中。艺术家创作的独立性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 其中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褒扬;包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包括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也包括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总之, 艺术家借助艺术创作来完善自己和提升自己。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本能需求的反映, 这要求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具有清醒敏捷的个人意识、独立创作精神, 独特而丰富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 才能创造更好的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作品。
三、艺术创作中的人文意识
人类文明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 不论是最初的男耕女织原始状态, 还是现在的科技、信息化空前繁荣, 作为每一个自然人的个体, 对本能需求和精神需求从来就没有改变过。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人文精神”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意义的社会认知。
不能忽略的是, 艺术品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 为社会文化的繁荣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子, 通过自身独特的语言映射着整个社会文化特征。满足着人们深层的精神审美需求。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之一安德鲁.怀斯在其代表作《克里斯蒂娜的世界》中, 描绘的是因身患小儿麻痹症而致残的少女克里斯蒂娜, 无助地匍匐在荒凉的草地上, 正在艰难地向山坡上的木屋爬去。荒芜的大地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 空旷、孤寂的气氛挤压在少女身上, 形成一种凄凉和悲冷的情调。其作品色彩柔和、笔触细腻、刻画精细入微而又带有感伤、凄凉和悲冷的情调。作品中不但充满艺术家最简单、最平凡情感表达, 而且富含有着令人神往的人文力量。正因为如此, 作品才不断的唤起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对故乡的怀恋, 以及对逝去时光的回忆。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 人类存在和发展的需求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两大类:本能需求和精神需求。本能需求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精神需求是人类意识的延伸。从这个概念判断, 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 至少要包含两层意义:一是艺术家自身个人“自由观念”的展示。主要体现在艺术家对自身情怀的关照;二是艺术家对社会群体的关照。即“人本观念”。艺术家要想使自己的艺术作品站立于艺术的高峰, 除了在作品中充分反映自身对世界的认识之外, 还需要关注普通群众的生存现状和内心渴求。否则, 其创作的艺术作品必然是不完整的。
四、人文意识对于艺术创作的价值和作用
人文的核心是对生命极其所处环境的关怀。艺术家只有承认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个人利益, 包括物质的利益和精神的利益。艺术作品才能达到圆满的状态。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追求”, 艺术创作也是“对人的价值追求”, 只有提倡人文精神与艺术创作的相容性, 艺术作品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艺术家不仅要有自己的艺术思想, 还要有高尚的创作理念。一件艺术设计作品不仅可以带来一定的物质财富, 还要反映其所处时代的人文背景。在满足自身审美情绪表达的基础上, 正确地引导社会其他群体的高雅审美需求。共同构筑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这是每一位艺术家都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在艺术创作实践中, 人文意识应当成为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的一种习惯性意识, 与其艺术表现手段一起共同构成社会发展的优秀艺术文化基因。只有这样, 当一件艺术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不论艺术种类种类如何, 艺术风格怎样, 都是艺术家的高尚品格的流露。
结语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作为个体的艺术家及其艺术作品, 对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而作用的大小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深远程度, 人文情结则起到重要作用。一件艺术品的诞生, 不能仅仅是艺术家自我实现的结果, 更不是以更多的谋求市场利润为目的, 而是应该树立一种健康积极的观念, 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示。所以,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 艺术家应该不断完善自己, 努力将艺术创作由“自在的”状态过度到“自为”的状态。因为就一件艺术品而言, 人文精神不但是艺术品价值的重要内容, 也是现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象征。如何提高艺术创作中的人文意识, 防止艺术唯我论和艺术唯美论的泛滥。是每一个艺术家都应当思考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美) 欧文·潘诺夫斯基著.《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上海三联书店, 2011.
[2]《创造设计的生命力—艺术设计的源流及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 (加拿大) 查尔斯·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译林出版社, 2012.
以人文关怀唤醒学生自我发展意识 篇7
——《伊索寓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人的本质中有一种发展的趋势, 还有一种倒退、害怕发展、不能自我实现的反趋势, 如果有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 以及自我实现的强烈要求, 人的才能将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的责任在于唤醒学生个性发展的自我意识。而成功唤醒要基于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 客观准确地分析学生的潜能, 把握其个性特点, 慎重思考如何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 促其敢于超越和完善自我。
学生陈某, 家庭环境复杂, 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 认为世界充满黑暗与不公, 真才实学没有用, 要想做成大事全得靠关系;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 只有利益之交。另外, 没有养成常规性的学习习惯, 成绩一直较差, 各科成绩都是分数少得可怜, 甚至情绪不好时交白卷, 被一些老师当作放弃的对象, 导致一贯厌学。因此, 他常常表现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态度, 在同学们为语文课文所讴歌的正义激励时, 为所描绘的美好事物陶醉时, 他总会说一些消极、负面影响的话。很多同学认为他是个惟利是图、心理灰暗的人, 不能与他沟通思想。于是正处于叛逆心理最强阶段的他更加放纵自己的言行, 成绩每况愈下。
我通过直接接触, 并从侧面了解了一些他的家庭背景之后, 对他的思想行为作出分析:1.家庭经济条件较好, 通过个人奋斗创造生活的原动力不足;2.学习基础太差, 已丧失学习兴趣;3.成长环境复杂, 思想受到社会丑陋面的熏染, 致使产生灰暗消极心理。
由此, 我认为, 要解决他的学习问题关键在于解决思想问题。但是, 与这样一个思想意识不同于“正常学生”的孩子做心灵的交流, 难度是相当大的。他总是表面上对我毕恭毕敬, 作出俯首帖耳、言听计从的姿态。他善于伪装自己, 把心灵包裹得很严, 实际上是敬而远之, 尽量不给老师露出施教的切入点。为此, 我选择了情感渗透法, 对他实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心灵教育。
情感交流的第一步是真诚地关心他的身体状况。他因从小吸烟肺部有较大的阴影, 不时地咳嗽, 有时甚至因胸闷喘不上气来而休假。每次他身体不适, 我都关切地询问情况, 叮嘱他少抽最好戒掉。他从我平和的关切中, 化解了防范心理。他说:“老师, 其实我知道管我的老师可能是真为我好, 但是, 过分严厉也未必能接受。您没跟我发过脾气, 但我感觉更愿意听您的话。您说得对, 吸烟最初对于我来讲就是为了显得成熟, 能像大男人一样气派, 但沾上了真难戒, 把肺都弄坏了, 我也后悔。”
从此, 我们师生的距离缩短了, 可是他的防范心理仍没有完全消除。我们的谈话内容渐渐从身体健康转向了学习。教育进入了“希望”阶段。
我激励他抓紧时间补习功课, 他满口答应, 装模作样, 并不真正地付诸行动。我决定让他正视自己与其他学生的差异。
我对他说:“你接触社会比同龄人要多, 也看到听到了一些肮脏丑陋的事物。你怎么看待这些现象?”他抵触地说没有什么想法。我引导说:“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会有阴暗的一面, 你说对吗?”他说是。他认为我没有搞假大空, 放松了戒备。我又说:“你因为阅历比其他同学多, 思想也比他们开阔, 我在课堂上注意到你的小声嘀咕, 听起来与同学们的想法格格不入, 但我发现有些是有一定深度的。”他谨慎地说谢谢老师。这时我注意到他其实极想听到我对他的看法。于是我抓住机会展开深入的交流:“你对一些问题能认识到更为复杂的方面, 这是你的优势。我觉得你针对某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能完整地写出来就更好了。”他又放松了些戒备, 说就怕写作文, 自己不会喊大口号, 觉得写作文特没劲。此时我认为时机到了, 趁势说:“其实你指出了作文的真正意义, 就是应该抒写真情实感, 空喊口号是无力的。你总能看出事物的负面, 但是如果只能看出事物的负面, 那是幼稚偏激的。所以, 你的问题不在于没的写, 而是怎么把问题分析全面, 辨证地看问题。这样的作文肯定是有力度的, 是很有劲的。”他点点头, 没说话。但我能感觉到他在认真思考我的话。
这次谈话后, 他几乎每次作文作业都能完成。其中两篇作文在表现形式方面做过修改后, 我当作范文在全班进行讲评。由于他将事物的两方面论述得清楚明白, 有一定深度, 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他的作文渐渐形成了个性鲜明的风格。
作文受到同学、老师的重视, 使陈某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教育进入了“主体”阶段。
频繁深入的情感交流, 唤醒了陈某的主体自觉意识。学习态度明显改观, 为人处世的态度也积极开朗起来, 同学关系融洽了许多;对自我形象自塑意识明显加强, 自我发展的动力明显加强, 学习成绩日益提高, 语文成绩更是超过了90分。
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探索 篇8
1 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体现的是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是一种实践人类内心价值追求的具体的、动态的过程[1]。而医学人文关怀,体现的是对人、人的生命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关爱。
1.1 人文关怀意识教育是社会和现实的需要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当今口腔医疗卫生服务亦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理状态、生存状态和社会因素,开始更加重视对人的深层次关怀,注重维护人的基本权利和生命价值。这些都表明进行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教育,是当代口腔医学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前进方向。重视口腔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对培养充满人文关怀意识的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1.2 人文关怀意识教育是完成口腔医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口腔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应当在口腔医学专业技术和医学人文关怀方面并驾齐驱,全面发展。而在当前医学教育普遍存在重科技、轻人文倾向的背景条件下,医学高等教育太专门化,造成科学与人文分裂,使口腔医学生成为只具有一技之长的“单向度”的人。口腔医学生自身也同样存在着重医学技术、轻人文关怀的错误倾向,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导致许多学生人文素养偏低、人文品质弱化、人格不健全[2]。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成为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口腔医学人才。
1.3 人文关怀意识教育是口腔医学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可以说医学科学和人文科学是并驾齐驱发展起来的科学,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是关系极为密切的科学。口腔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目的和价值取向都必须面对人的介入,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然而,若将口腔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绝对化,忽略人的医学、人的价值,就不可能真正达到“医乃仁术”的理想境界。因此,口腔医学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回归人、回归社会,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只有加强口腔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重视本学科的人文学意义,才能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增添强劲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为了学科自身的存在和发展,口腔医学教育需要人文关怀意识。
2 开展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的思路
2.1 确立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使口腔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转变教育观念是实施人文关怀意识教育的先导。为适应医学与社会发展需要,当前医学教育改革要求全新审视口腔医学教育理念,从过去单纯的专业教育中解脱出来,把现代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相结合,从战略的高度,使口腔医学教育真正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把培养德高艺精的口腔医学人才,促进人类口腔健康,视为口腔医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探索现代口腔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模式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要把口腔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重科学轻人文的教育观念扭转过来,并协调好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关系,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统一。
2.2 建立人文关怀意识的学科体系,加强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培养
开展人文关怀意识教育应建立人文关怀意识教育体系,开设人文社科教育的综合课程,重组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进行科学论证,正确处理好口腔医学专业课程、公共课程与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克服口腔医学学科设置单一、人文教育薄弱、偏重专业技术传授、忽视人文关怀意识培养等薄弱环节,积极优化课程设置。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应充分发挥综合大学各学科互为背景的优势和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资源优势,在保证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教育的基础上,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医学人文关怀教育的课程,并明确这些课程的比例和地位,引起口腔医学生的足够重视。只有把医学人文关怀的课程有机地融入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才能实现人文关怀与医学密切结合,教育口腔医学生在扎实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
2.3 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教育功能,强化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
加强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教育,仅靠开设人文课程是不够的,因此要力求在专业教育中充分挖掘人文教育的因素并渗透进去。这就要求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医学人文关怀教育功能,使专业课程教育充满丰富的人文色彩。教师在口腔专业教学中除了传授基本知识外,还应通过自身人文关怀教育的潜力,在专业教学中应促进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帮助口腔医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学道德,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医学专业教师对于医学生未来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引导作用。口腔医学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更要传道,还要通过自身的言谈举止,引导学生求真、求善、求美,把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相融合。因此,提高教师的整体人文素质,是加强口腔医学教育人文关怀的基本保证,高等医学院校应引起重视。
2.4 加强口腔临床实践过程渗透,培养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
加强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仅靠理论教育是不够的,更要把临床实践过程教育作为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早临床、多临床,使学生在口腔医疗实践中,真正培养人文关怀意识。口腔医疗本身有其特殊性,牙痛的恐惧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情绪反应,治疗中有时需要特殊的器械和设备,也会导致患者恐惧、不安与紧张,甚至拒绝治疗。因此,这就要求口腔科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具有高度的人文关怀意识,在口腔临床实践中以人为本,具体体现在:明确无痛、无菌是口腔科治疗人文关怀体现的关键[3],重视不同年龄口腔患者心理特点和心理护理,以及重视与病人良好的沟通,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教师应教育口腔医学生把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和医学知识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实践中,让口腔疾病的诊治过程充满人文关怀,以提高治疗质量和效率,减少医患纠纷。
2.5 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与氛围,促进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养成
校园良好的人文环境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医学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和特点,以广播、宣传栏、板报、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人文关怀意识教育,通过定期组织开展读书活动,人文知识讲座有效地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组织学生深入穷困地区开展口腔知识宣教、口腔义诊等,从实际行动树立起人文关怀的意识,提升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果校园处处突出人文精神,充满德育内涵,体现人文关怀,那么在内化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方面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现代口腔医学教育必须积极探索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模式。本文阐述了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了开展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的思路。
关键词:口腔医学生,人文关怀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臧盛兵,黄爱民.论当代医学生人文关怀的意识教育[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1):53-55.
[2]胡振宇,金凌云.医学教育中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5):99-101.
人文意识 篇9
一、在生活中体验乐趣
真实的生活环境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组织的音乐课堂学习要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来获取音乐知识。作为教师, 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音乐学习相联系, 寻找两者的结合点, 并尝试运用自己喜爱的音乐形式表现自己真实的感受与乐趣, 让自我的生活体验与对音乐的独特理解融于一体。例如, 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小朋友, 要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尽快与老师、同学融洽相处, 教师要投入关爱的目光, 学生要流露友好的情怀, 这样学生才能快速适应新环境、调整学习状态。通过生活中游戏的设置, 可以帮助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 让他们之间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欣赏。这既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又促进他们人文意识的养成。
二、在体验中提升审美
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与精神生活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其中包含着时代的特征与特定的情感。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阅历与音乐表达相联系, 学习用音乐的方式表现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思想情怀, 从而使自己的创造表现与交流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在音乐教学中, 人文意识与知识技能是客观存在的, 它们相辅相成。所以,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将二者有机结合, 既要注重学生音乐知识的传授, 又要注重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因为知识技能只有在情感意识的推动下才能转变为学生内心的智慧,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失去情感, 音乐便不能称为艺术。比如教学《一对好朋友》这首歌曲时, 先引导学生描述自己与好朋友之间的趣味生活, 然后让他们交流彼此的印象, 最后让他们明白朋友相处的原则:互谦互让、珍惜彼此、共享快乐。只有学生的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悟与理解, 音乐的本质才能彰显, 学生也才能真正获取知识与技能。
三、在整合中促进发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方案, 我们应注重提高学生综合发展的能力。所以, 除了音乐课学习音乐之外, 还经常将音乐与美术等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原因之一, 音乐属于整个学科家族, 它的活动需要其他智能的支持才能得以完善。例如, 聆听音乐需要自我身心智能的支持, 表达音乐需要绘画智能的支持, 创作音乐需要思维智能与历史智能的支持。原因之二, 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学习, 会更加丰富音乐的表现形式与内容, 促进学生更加深入接触与理解音乐, 可以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的身心发展要求, 提升他们各项智能的水平。例如, 一位具有语言天赋与表现能力的学生, 在音乐课上可能没有展示的机会, 但将音乐课与语文课整合, 将课文朗诵与音乐配乐结合, 学生的这项技能会得到充分的展示, 学习的效果会更好。再如, 绘画课上播放与主题相关的歌曲, 可以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各科教学中, 选择恰当的音乐与之整合, 可以使学生的情绪得以表达, 使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
四、在加强中提高素质
一个人审美素质的主体部分是艺术修养, 它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重要杠杆, 每个人的人格素质与生活品位也直接受其影响。如果一个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他就能主动参与学习, 充分展示自我的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使自我情感与理智的天平得以和谐共处, 还会不断地调整自我心理结构, 朝着完善与提升的方面发展。如果一个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他还一定能更好地洞察社会、感悟人生、珍惜生命、理解生活, 能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音乐作为审美教育的一部分, 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收获审美体验的感觉, 促进学生充分理解生活的本质。综上原因, 只有具备一定审美素质的学生才能获取丰富的审美体验。教育学家杜威也曾说:“在现代社会里, 一个生活成功的人, 必须是一个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家’。”因此, 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便是“努力提升学生每个发展阶段的审美素质”。
五、结束语
音乐教学在人文学科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音乐课堂应立足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 努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努力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音乐教师, 要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 密切关注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 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人文意识, 为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摘要:结合音乐教学实例, 从在生活中体验乐趣、在体验中提升审美、在整合中促进发展、在加强中提高素质等方面, 对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欣赏,人文意识,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孙琦.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0 (03) .
人文意识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标准 文化 人文 培养
语文课程性质观是语文教育观念的基础和核心,统帅着语文教育的全局。语文教育界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和研究乃至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从1992年到2000年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来看,语文课程性质经历了一个由“惟工具”论而“文化载体”论继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继承以往《大纲》的合理成分,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高度来界定语文课程的性质。至此,有关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跳出了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僵化思维模式和认识论怪圈,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相整合的课程文化观,这一课程文化观构成了《标准》基本理念的本体论基础,决定着今后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并由此引发出语文教育目标观、实施观、资源观、评价观等一系列观念的革新和发展,成为统领语文课程改革各环节的基本指导思想。
所谓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思维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其它知识;同时,语文还是文化的载体,作为传承文化价值观念的工具,可以维系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语文本身的这种工具性是必然存在的,这在语文界已基本达成共识。
然而,工具性只是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价值和意义,语文课程的内在价值和意义则集中体现在其人文性上。一方面,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负载着多姿多彩的人类文化,包孕着无限丰富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该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符号体系和文化价值体系,语言的文化代码性质决定了它鲜明的人文属性。而汉语汉字的人文属性则尤为突出,它重人生、人伦、人情、人性,讲审美、体验、感悟、直觉,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积淀着汉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所以,从根本上说,学习汉语言,就是让学生感受汉民族先贤智者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杰出的创造,就是接受汉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语文人文性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强调对人、对人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强调对学生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语文教育活动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语言习得过程,更是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因为语言是人自身功能的一部分,语言活动是人生命活动的一种方式,任何一种语言形式背后都跃动着一种生命形式,学生阅读一个个文本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学生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正因为语文课程蕴涵着这种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以,尊重人、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尊重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培养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同样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应有之义。
一、课程目标的优化:由“文化知识能力”的培养到“人文素养”的培养
综观1992年到2000年《大纲》对教学目的的规定,可以看出其核心概念就是知识和能力,区别只是知识和能力的范围有所不同;而2003年的《标准》则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语文课程的“己任”,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综合地体现在必修与选修课程结构之中,多维、立体、交叉地建构起语文课程目标体系。
首先,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出发,学界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维度有了新的理解。《標准》不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而是重在让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在能力方面较之义务教育阶段要求更高,它针对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已渐趋成熟、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的特点,突出强调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就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具体目标来说,《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其次,《标准》还开创了从“过程”角度设计课程目标的先河,标志着语文课程从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转变到对学习过程的重视。语文素养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内部的文化心理结构,它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学生自身的实践应用活动才能养成。《标准》关注过程、关注实践活动,抓住了语文教育自身的特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标准》也反复强调要“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提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的学习方法。再次,《标准》加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维度的阐述,使之更加明确和突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看作是语文课程固有的重要内容,而不是附加的任务。它还强调要将这一要求渗透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之中,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非生硬说教、机械灌输,体现了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透过《标准》对必修、选修课程具体目标的说明,我们还能强烈地感受到,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诗经》的质拙朴实,《楚辞》的诡谲奇丽,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学生与自己的文化传统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感情。另外,《标准》还强调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这有利于形成学生以人类意识为基础的胸襟、气度和眼光,从而培养起一种民族意识与人类意识相统一的精神品格。
二、课程结构的设计:由单一必修课到必修选修双课并行
我国大多数时期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以统一必修课程的形式出现,对每个学生的要求都是明确、统一、固定的,在《大纲》里,课程结构部分也因此往往缺席。1996年的《大纲》在课程结构方面进行了探索,把课程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其中学科类课程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为学生的个性化选择留下了余地,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个《大纲》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这样的课程结构功能也就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标准》在课程结构改革上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为实现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和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选择性发展空间的目标,构建了开放而有序的课程结构。它将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由五个模块组成,可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选修课设计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根据每个系列的目标可以设计若干个选修课模块,每个模块的具体名称、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可以有选择地设计,既保证了模块设计的灵活性与选择性,又避免了模块设计的随意与混乱。可以说,《标准》对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设计克服了传统课程结构整齐划一的弊端,蕴涵了极为鲜明的个性教育理念,体现了世界母语教育课程结构设计的总体趋势。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标准》以一种充满了人文关怀的立场指出:“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它着眼于让每一个个体达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目标,给每一个学生以充分自由地选择支配课程资源、在尽量多的方面寻找发展机会、规划未来人生的权利,以保证发挥每一个学生身上的潜能。
这种全新的课程结构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陌生的,也自然对其提出了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教师该何去何从?我们认为,首先,教师要做好对学生选课的指导工作,既要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开选修课的主要内容、特点、目的、要求,又要帮助他们分析自身的学习兴趣、需求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行使选课的自主权,提高选课的科学性,并培养他们认识自我以及对自己的学习和人生进行正确选择和自我规划的能力。其次,教师要积极参与到课程的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来。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拓展性为教师参与课程的建设、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对于既定的课程内容,教师有责任对已审定使用的教材作出适宜的“剪裁”,依据本地、本校及学生的实际来调整课程的内涵和外延,不必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另一方面,就课程的开放性建构而言,语文与生活同在,它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离开了生活的活水,语文教学必然丧失其生命力。因此,教师要从以课堂、以书本为中心的狭隘空间走出来,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以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开发适合本地区和学生发展需要的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人文意识。
三、学习方式的革命:由被动接受到自主、合作、探究
《标准》适应终身学习时代的要求,积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点和一大亮点。它对以往《大纲》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提法上以“学习方式”代替“学习方法”。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上位概念,较之学习方法更为稳定,它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还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学习心理要素。其二,它是对传统语文教学重个体轻合作、重接受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重认识轻体验的学习方式的否定和扬弃,真正确立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这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革命,更是教育理念的革命。
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被动学习相对而言,是指学生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并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的学习方式。它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把学习看作是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体现了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尊重,在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同时,也使其获得了终身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永不枯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作学习相对于个体性学习、竞争性学习而言,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完成某项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互助性学习。它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教学评价标准,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班级的心理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为根本目标。合作学习适应现代社会加强人际协作的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一个学生在其中积极地承担个人的责任,并且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通过有效的沟通协商解决,进而对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对活动的成效进行共同评估。
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因此,倡导探究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以及勇于探究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还要重视学习过程,强調在探究的过程和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观念、感受和体验。
要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从传统教学的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积极主动的建构者、参与者,成为成功的、愉快的探究者和合作者。其次,教师还要努力转变自身角色。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代言人、权威者,而是学生群体中“平等的首席”,是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对话者和交往者,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教师要抛弃传统的话语霸权主义,从居高临下的权威位子上走下来,参与到与学生的对话和交流活动中来。再次,语文课程评价方式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评价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保护其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有助于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同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同时,课程评价也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另外,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如根据合作学习的特点宜采用以集体成绩作为评价标准的方式,根据探究学习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态度、创意、责任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参与程度和交往能力等方面做一个综合性评价,充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人文意识。
只有理解语文课程的性质并把握课程目标,调整学习方式,才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人文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人文意识 篇11
一
作者在开篇即表明:写给那一群, 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 独自彷徨街头, 无所依归的孩子们。它以“放逐”为第一个标题主要讲述了四个青春鸟的放逐经历, 在新公园的黑暗树林里, 在圆环旅店渗透汗水的床上, 在安乐乡迷醉的温柔灯光里, 他们波折而多难的生活, 龌龊又真实的存在, 他们出卖身体, 但渴望人世温情。他们在黑夜里彷徨, 向往着自由却被苦难深深地束缚。他们是一群被家庭和社会抛弃的野性少年, 在狂放恣意的生活背后露出的是一块块被侮辱被蹂躏的脓血迸流的疮疤, 孽海沉浮, 何处是归岸?“孽”本身就透露出人性本身的罪恶感和悲剧意识。小说中不管是龙凤的传说还是小玉阿青的遭遇, 都是“孽”的结果, 龙凤之间因“情”、“欲”而产生出对彼此的束缚, 从而关系破裂造成爱的悲剧, 阿青他们是因为性取向的反常而走上卖淫的道路, 陷入“黑暗王国”而难以得到救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灵与肉之间的取舍抉择, 不管如何挣扎人始终逃不出人性的锁链, 逃不出“情欲”的圈子, 而这是造成人世悲剧的根源。
“阿青”作为小说的自述者, 身上有着作者的影子。围绕同性恋者这一特殊圈子, 小说人物分为年轻和老一辈两阶层人群, 阿青、小玉、老鼠、吴敏四个沦为“人妖”的年轻同性恋者, 他们之间有着纯洁而真挚的友情, 阿青三个人为割腕的吴敏输血, 表明他们四个人身上流着相同的血, 有着共同的悲惨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处境, 同样都有着不同的人生追寻对象。阿青被军人出身的父亲驱逐出门, 其母早不堪忍受其父虐待而和一个剧团的小喇叭手私奔并成为舞女, 最终病死在贫民窟, 而阿青最喜爱的、唯一的心灵安慰弟弟生病夭折, 阿青收养弟娃对弟弟影子的追寻;小玉母亲是妓女, 他从出生就被日本父亲抛弃, 终日做着“樱花梦”, 是对生父的追寻;老鼠从小便是孤儿, 和收留他的残暴的哥哥嫂子一起生活, 过着被虐待奴役的日子, 是对新生活的追寻;吴敏对张先生的痴情和眷恋, 是对拥有一个像样的家的追寻。小说一面是出卖身体的少年对父亲形象的追寻, 相对的则是年长一方对于过往的追寻, 一群或“买春”或救赎的年长男子的命运。“从小在上海也是红生的”盛公, 衰老却还不甘寂寞地追寻着的老鸨教头, 从前台语片过了气的、整日跟在少年华国宝身后、好像“追逐自己的影子般”的红小生阳峰, 由日本回台湾做生意还念念不忘自己初恋情人模样的林茂雄, 逼死了自己的儿子忏悔不已终生都在救赎并在这些被救赎的孩子身上寻找儿子傅卫的影子的傅老爷子, 还有那穷其一生都在寻找那一双“闪烁烁的”、“痛得在跳跃的”已死的阿凤的眼睛的传奇人物王夔龙。年轻的一辈追寻道路十分艰难, 阿青在弟娃丢失之后的心痛, 而小玉则为去日本承受的艰辛, 老鼠更是手段不当而入狱的寂寞难耐, 吴敏所期待的张先生却中风半身不遂。而老一辈呢?竭力讨好公园里少年的盛公, 华诞过后只剩颓然, 只能淌着老泪悲叹老来无子的凄凉;供奉华国宝吃喝住读的阳峰却让华国宝的狂傲磨出了一张追悼哀伤的脸;为声名家庭所累, 惧怕儿子寻衅吵闹的林茂雄最终不能不抛弃下小玉只身远去;而傅老爷子在阿凤身上感到了儿子所承受的委屈、痛苦和凄凉, 从此步入救赎的道路, 他对阿青倾诉, 同时也是祈求着以傅卫为代表的儿子们的原谅, 但不管怎样死者却终难复生, 爱与恨都那么轰烈的龙子追逐那一双双痛苦而闪烁的大眼睛, 从美国歌乐士到台北的李青, 却被一次次逃避所放逐, 不停地徘徊于期待与失落之中。
作者通过这两个阶层年龄即时间上的距离, 表达的是对时间的敏感, 对生命流逝与人生空幻的体悟。年岁的增长, 催促着人类追寻欲望增进, 而追寻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却最终将随着死亡的来临而消亡, 老一辈生命的消亡也带走了他们对人生目标的追寻, 而小一辈仍在目标的树立、破碎、再树立的反复中躁动不安, 生命进程就在这种欲望追逐中前进着, 就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又深又黑的夜里”, 黑暗王国的莲花池畔, “围着池子急切焦灼的轮回着, 好象在寻找自己许多年前失去了的那个灵魂似的”, 生命, 即展示于这种永远也无法满足的不息欲望和为之奋力追逐而带来的一个又一个沮丧当中, 而到了生命的尽头所有的欲望和沮丧都将与个体自身一起消亡。
二
这种空幻与悲剧感是与作者自身的人生经历和对生命的感悟紧密相关的。白先勇出身于宦门, 父亲是民国时期名将白崇禧, 特殊的家庭背景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再加上目睹了家道的衰落, 社会的动荡变迁, 自己由香港进而去台湾求学却最终定居美国, 漂洋过海、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人生的终极思考就更加深沉。作者曾说:“我个人的宗教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到了后来, 我发现自己的基本宗教感情是佛教的。”“佛道的精神和对人生的态度对我的影响越来越深……” (2) 《孽子》正弥漫着“悲”与“空”的佛家情怀, 新公园的莲花池是黑暗王国最美的风景, 每个人物都对莲花这一佛教圣物有着深深的眷恋, 那莲是欲望象征的血般色彩的红莲, 既象征着人的欲望与罪恶, 又象征着情感的圣洁和人被拯救的可能。而那些“白发苍苍的元老们”, “点着头, 半闭着眼, 满面悲悯, 带着智慧”的老人们, 是“孽子”行动的见证人, 他们作为过来人带着佛般的智慧和从容, 总是感慨般地对青春鸟们下结论:你们以为外面的世界真的很大吗?总有那么一天你们仍旧会乖乖地飞回到咱自己这个老窝来的。这一方面是在表明社会对同性恋者的不能容忍, 他们只能回到自己的黑暗王国过不见天日的生活, 另一方面正暗示着人类难逃情欲这个圈子, 正如龙子漂泊那么远那么久, 却最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阿凤那双“痛得在跳跃的”大眼睛, 并且为此一生都在追寻着。小说整个结构给我们一种周而复始的轮回感, 先是这群孩子被“放逐”后走进“黑暗王国”开始流浪生涯, 接着开设“安乐乡”酒吧, 建立起自己的家园, 而酒吧被封之后又重新回到公园, 继续流浪的生活。
与此同时, 作者在写这些人生的悲情时寄予的是深深的悲悯, 在讲到自己创作《孽子》的写作过程的时候, 他曾谈到“这本书确实写得很悲”, “有人说看了这部小说很难受”, 在“这本小说最后的结尾, 阿青又到了新公园, 回去看到了和他当年一样的叫罗平的小孩子, 在深夜中把他带回家, 就象当初他一样, 他们在寒夜中跑步, 口里喊着军号, ‘1、2、1、2……’这些数字是往上排上去的。我还给了他们希望, 虽然在这样的寒夜, 但是往上而不是往下沉的。”他自身作为少数承认自己同性恋身份的作家之一, 对同性恋者寄予了深深的同情, 同时也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对人性的关注。作者曾承认《孽子》是关于同性恋者的, 而不是关于同性恋的, 曾在采访中说:“《孽子》这本书一直是我要写的, 我觉得有群孩子需要我替他们说话……我想任何时候, 妓女已经遭人歧视, 如果沦为男妓, 更是低之又低。但我觉得他们也是人, 要恢复他们人的身份。” (3) 对人性的深度描写始终是作者写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台北人》中心灵史的记叙, 《玉卿嫂》中的玉卿的爱恨交织和行为的突然异变, 《藏在裤袋里的手》的恋母情结, 《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对一个势利女子内心痛楚和沧桑的刻画, 等等, 这些人物都经受着种种痛苦, 作者看似对其加以轻描淡写, 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底层人物苦难生活的悲悯。他对苦难的渲染是不遗余力的, 却又并非消极的, 而是让人们通过他的作品看清苦难的真相, 探究其根源, 从而让人们以慈悲之心感知苦难, 对众产生悲悯和恕道, 超越苦难。
品读白先勇的小说, 其不仅在于语言的精妙, 对比和象征的成熟运用, 更在于对人性的深刻描写与剖析, 对人世间各种不幸和苦难的恻隐与悲悯。作者的这种悲悯之心不仅仅与自身的经历与体悟相关, 更是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用宗教意识化解人性之恶。人生的“悲”、“苦”与空幻感是需要在佛家的含容博大中寻找心灵的安顿之所的, 用佛家的悲悯情怀化解并超越这种苦痛, 这是作者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个体生命选择。只有佛家对肉欲和性别的超越, 只有佛家的“悲”与“空”才能化解他的痛楚, 给他在询问自我时提供思想与情感的根基。《孽子》这部长篇小说正是在对不幸与苦痛的叙述过程中体现出一种宗教意识与悲悯情怀。
参考文献
[1]刘俊.白先勇评传[M].广东:花城出版社, 2000.
[2]蔡克健.访问白先勇[M].香港:华汉文化事业公司, 1988:276.
[3]白先勇.白先勇文集·第四卷[M].广东:花城出版社, 20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