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目标取向

2024-10-22

成就目标取向(共8篇)

成就目标取向 篇1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文章基于SCCT理论研究视角, 运用SPSS 11·5软件对相关量表进行统计, 分析了不同性别和生源的财经大学生成就目标的差异。最后表明, 职业选择时, 财经类专业学生的成就目标是学习取向而非成绩取向。

关键词:成就目标取向,财经大学生,性别生源差异

一、研究背景

当前, 成就动机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而成就目标的研究是目标设置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延伸, 主要兴趣集中在成就环境中对目标的功能。成就目标是个体对完成这一工作目标的能力或成功达到目标的预期, 是个体在追求某一工作任务的动力和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Dweck, Nicholls从上世纪起, 就开始对成就目标取向在动机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80年代中期该理论逐渐走向成熟, 从90年代至今方兴未艾, 已逐渐心理学化、社会学化并推广运用于职业决策的研究中。Dweck在研究中小学生时, 第一次使用了goal-orientation (目标取向) 的概念。财经类高校毕业的主要工作性质属于社会第三产业, 探讨此类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采取何种目标取向对于他们能否胜任工作有很强的预测性。

二、理论依据

本研究运用当代心理测量技术对毕业生的成就目标取向主观因素进行测量和评估, 并分析大学生在性别生源上的差异, 从而帮助毕业生们做职业分析, 使他们科学理性地选择职业。其理念依据为SCCT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1. 研究被试:

从吉林工商学院会计系、财税系、金融系随机选取应届毕业生 (2011) 毕业生120人, 其中男生65人, 占54%;女生55人, 占46%, 进行问卷测试。

2. 研究工具。

根据徐方忠对Button目标倾向问卷的修订:9, 11, 7, 3, 5, 1题目为成绩目标倾向项目:剩余项目为学习目标倾向项目, 运用心理五点评分法, 按照“完全不是”“基本不不是”“不置可否”“基本是”“完全是”的顺序评1到5分, 该量表的α系数为0.644。

3. 测量过程。

将学生分组集体测试, 时间为15分钟。主试由研究者和其他专业教师共同进行, 发放量表, 学生测试, 最后收回。

4. 数据处理。

将采集数据输入电脑, 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 11.5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心理统计方法有:相关分析, MANOVA。

四、结果分析

对学生的目标取向进行成对T检验, 结果为两者差异非常显著 (t=7.830, P<0.001) 。这说明财经院校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 比较重视学习目标, 而淡化成绩目标.

﹡P<0.05﹡﹡P<0.01

五、结果讨论

本研究表明财经院校学生在职业选择时, 其成就目标中是学习取向而非成绩取向 (见表2) 。可见:财经院校生求职就业时, 预见到了未来就业的压力和挫折, 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表明当前的财经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因此, 如果高校针对目标取向进行积极培养, 将十分有利于毕业生在择业时自我调整跨越就业障碍, 帮助他们以积极心态和高度自信来应对就业的各种压力。

本研究还发现:成就目标取向在学习取向维度上存在性别和生源上的交互作用 (见表3) 。即:城市女生更习惯于追求自我而选择学习目标, 而农村女生更愿意改变现状而选择成绩目标;而我国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城乡生源男生无显著差异。这说明, 高校在就业指导中应针对女生的特点, 开展一些培养她们良好应对压力的策略性的训练, 以期帮助女生在就业时调整心态, 克服女性就业困难, 积累经验, 坚持不懈。

参考文献

[1]龙燕梅.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研究[D].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 2003.

[2]彭永新, 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 2001年02期.

[3]彭芹芳, 李晓文.Dweck成就目标取向理论的发展及其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 2004 (3) .

[4]徐方忠, 朱祖祥, 林芝.目标倾向测量及其与绩效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0年02期.

成就目标取向 篇2

中图分类号:G622.4

课改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而且是一门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由于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以及价值目标等诸多方面,都与学科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课程能不能正常开设、教学内容能不能切实完成的问题,更应该重视的是“如何真正实现课程目标”的问题。

事实上,我们的实践活动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陪学生玩”的层面。我们仅仅以学生“玩得高兴”为目的,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兴趣的培养,而始终没有把能力的目标摆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我们的教学活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与“直接体验”,忽视学生的“探究”与“尝试”,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同于课外兴趣活动。这显然是不符合课程开设的宗旨的。

结合课程纲要和教学实际,我们可以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形象地定位为“爱玩,会做,敢问”这样三个渐进的层次。

第一,尊重与呵护小学生“爱玩”的天性。

怎样才能使孩子们“玩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整合课程资源、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坚决地把学生放在首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切实保证他们“人人有的玩”,“个个有所得”。如果活动过于简?危?课堂可能很热闹,但玩过之后一无所获。这样的教学会让孩子慢慢失去热情与兴趣,最终将课堂变得沉闷无比。而如果活动难度太大,学生玩得不顺利,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因此,我们要在全面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小孩子感兴趣而且能够“玩有所悟”的实践活动。要做到这一点,整合课程资源的时候就必须遵循“生活化,趣味化,时尚化,乡土化”以及“儿童化”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时以“激发兴趣,锻炼能力,挑战自我”为指针;制定计划时,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严密组织,全程指导,正面评价,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爱玩”之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

第二,培养与锻炼小学生“会做”的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里面清楚地说明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广泛的社交能力,干练的组织能力和熟练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敏锐的问题意识。所有这些能力,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具备“会做”的能力。

反观我们的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到最后却拿不出像样的成果来。就是一些简单的手工作品,也是作工粗糙,毫无创意。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要想让小孩子真正学到动手操作的本领,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就不能“放羊”!课前准备中,我们要制定详细计划,作出周密安排,要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具体拟定切合小学生发展水平的能力目标,保证每一堂课都能够“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而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目标,以培养学能力为核心,严格要求,耐心指导,确保学生逐步实现“会做”的目标。

要培养学生“会做”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必须贯彻“具体示范,全程指导,鼓励合作,及时反馈”的流程规则。所谓“具体示范”,就是老师要“手把手地教”;“全程指导”,则不仅包括课堂上的指导,还包括有针对性的课前动员和课后评价;“鼓励合作”,则是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帮助他们形成“分工合作,成果共享”的成功机制;“及时反馈”则应立足“正面评价”,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提高”为目的。

第三,激发与培育小学生“敢问”的精神。

中国的小学生普遍缺乏实践性,尤其缺乏“独立自主”与“改革创新”的闯劲。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立自主”与“改革创新”恰恰成了人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作为最具综合实践性的课程,教学中必须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教会学生关爱自然、服务社会,帮助学生不断获得直接的生活体验与必要的社会经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还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锻炼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而最为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团结协作,勇于竞争,完善自我”的个性品质,形成一股“积极进取,锐意创新,敢想敢干”的闯劲。

如何激发和培育小学生“敢想敢干”的闯劲呢?

美国哈佛大学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也有“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的名句。这些都说明“学习研究”是和“问题”紧密相连的。所以,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必须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发性”,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判断”和“自我实现”放在首位,重视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形成问题,在“猜测与尝试”中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品质与能力。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欣赏”与“模仿”的层次上,实践课“寓教于玩”,就是要指导学生在玩乐中学会“敢问”!。而这一宏伟目标能否成功实现,关键在于我们的活动课程能不能增进学生“问”的欲望,能不能提高他们“问”的水平。正如陶夫子所说:“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真知!”

学生的学习行为一般分为“观察、模仿、创新”三个阶段。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只经历了“观察”与“模仿”两个阶段,而没有“创新”这个重要环节,那将是综合实践课最大的失败。如何才能够使学生顺利地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呢?这就要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入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奏。在综合实践课中,我们应该以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为抓手,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和“怎么办”。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改革创新”的潜能,才能够帮助学生自发地走上“观察 → 模仿 → 创新”的自主之路。

教育管理学目标取向探讨 篇3

“教育管理学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上, 还是放在对未来的设计上?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1]这是陈孝彬教授提出的问题。教育管理学研究须注重现实问题, 不仅因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教师们普遍对理论敬而疑之。其所以敬, 是因为感到它晦涩难懂;其所以怀疑, 是因为它不能明确地帮人们处理日常具体的管理事务”[2], 还由它的应用性所决定。教育管理学对实践中的合理因素进行归纳, 总结出规律;它也对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研究, 寻求解决的途径, 并总结经验。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应用性, 指引它注重现实问题。不仅如此,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重点更应积极关注其未来, 对未来进行设计。这种设计, 不仅对教育管理本身, 还针对教育管理实践中的问题。但首先是对目标取向的设计。教育管理学注重目标取向, 可为其指导教育管理实践作好理论准备。

一、教育管理学目标取向的重要性

“教育管理理论对实践的作用不大”, 这在教育管理领域是比较普遍的看法, “管理者经常以理论与‘实际’的学校状况太遥远为借口而丢弃管理理论”[2]。

原因之一是, 由于教育管理学研究没有明确的目标取向。目前, 在国内, 教育管理的著作成果, 对教育管理的目标取向的关注比较少, 有明确的目标取向的尤为稀少。目标取向的模糊甚至缺失造成教育管理研究问题的混乱, 没有相对集中的研究领域, 不能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即使形成了一定的理论, 但它的深度还是不够, 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也不深入。理论不能反映实践中真实的问题, 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被削弱。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成为必然。

研究教育管理的目标取向, 是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是教育管理未来设计的一部分。“当理论能够提供认识事物的新途径时, 理论对于实践的影响是最有价值的”[2]。而教育管理理论对实践的价值在于提高组织达到目标的有效性, 也即提高教育组织达到教育目的的有效性。教育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应该说, 教育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目的或目标[2]。所以, 研究符合实际、紧密联系实际的理论有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 解决教育管理的核心问题, 以指导实践。

教育管理的重要研究领域是组织, 大多数研究管理的学者强调组织目标的重要性。研究教育管理学的目标, 可以丰富和深化教育管理理论, 使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更紧密, 使理论指导实践更具实际作用。它也促使管理者形成较强的教育管理能力, 因为“校长、资深教师都需要了解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管理能力是由理论的掌握和成功的行动两方面所组成”[2]。

二、教育管理学目标取向的双重性

在教育管理学界, 关于教育管理学性质的看法有多种多样。张新平教授列举了五种观点[3]。1.认为教育管理学属于教育学科, 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2.认为教育管理学属于管理学科, 是管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3.认为它属于交叉学科、边缘学科;4.认为教育管理学属于应用学科、实践学科;5.认为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综合学科。教育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是划入教育学还是管理学?这种明确的分门划界, 在方法上进行划分已经是不可能了。在内容上, 把教育管理学明确划入教育学或管理学门类的可行性是需要思考的。教育管理学以教育学和管理学为知识基础, 它还涉及其他的社会学科的知识, 正如托尼·布什所说的“这一学科至今尚无人们能普遍接受的定义, 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诸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及普通管理学等历史悠久的学科所积累的知识和理论。”[2]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同时, 教育管理学“涉及学校日常运转的实践活动”[2], 它与教育实践联系紧密, 并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它偏向应用性。教育管理学是以教育学和管理学为知识基础, 同时涉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一门应用性的综合学科。

教育管理学具有这种学科性质,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目标取向, 应是服务于培养人和追求效能。

1. 作为基础的教育管理学目标取向:服务于培养人

从教育管理学的性质可见, 教育学是组成教育管理学的主要知识基础之一, 教育管理学的目标取向之一应从属于教育目的, 即首先是服务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目的, 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教育目的的思考和制定是以这一基本矛盾作为逻辑起点的。因为教育所面临的最基本矛盾, 就是教育目的所指向的根本问题, 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和归宿点[4]。从教育面临的最基本的矛盾出发,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 就是要把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这两部分的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的素质。或者说, 把受教育者的素质提高到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水平上来。教育目的就是要把人类世代积累起来的文化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知识;教育就是一种促进人的转化的活动。这个过程也是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 就是通过培养人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矛盾的过程[4]。

在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 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教师和学生都是人, 教育管理主要是与“人”这个群体打交道。教育管理学研究教育管理中的现象和实践问题。“教育行政要在这一自觉的基础上, 以实现教育目的而建立和健全各项必要的条件为目标来进行工作。”这就明确指出:教育行政的目的就是为实现教育目的而创造条件[5]。教育管理服务于培养人———这个教育目的作为其目标取向是正当合理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将社会对人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素质内在发展要求, 并通过个人表现出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不仅强调促进个人自身的提高, 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管理学应坚持此根本目标, 并以此作为取向之一。

服务于培养人的这一目标取向, 在教育管理领域强调得太多, 导致出现一种绝对化、唯一化的趋向, 这里就不过多叙述。另外一个目标取向应该被强调和明确, 即是追求效能。

2. 作为途径的教育管理学目标取向:追求效能

教育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管理学的影响。所以, 从这一角度来看教育管理学的另一目标取向———追求效能。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蓬勃发展。但是, 不仅物质资源浪费严重, 同时, “由于行为上日复一日的错误、指挥和低效率所造成的人力上更大的浪费”[6]。出现此种现象, 泰罗认为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 他提出一套科学管理原则来改善这种状况。在《科学管理原理》引言中, 泰罗就明确指出撰写论文的两点目的[6]:“一、通过一系列简明的例证, 指出由于我们日常的几乎所有行为的低效能使全国遭受巨大损失;二、试图说服读者, 补救低效能的办法在于系统化管理, 不在于收罗某些独特的或非凡的人。”在诞生之初的科学管理, 为了改变当时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 改变人们的行为低效能状况, 从而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 提高生产效率, 追求高效能的目标。

科学管理被提出之后, 它对美国乃至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其中包括教育领域。如泰罗所愿的:“当然也希望明白, 同样的原则能以等量的威力适用于所有的社会行为上:在我们的家庭管理上, 在我们的农场管理上, 在我们的大小商人, 在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慈善机构, 我们的大学和我们政府各部门的业务管理上。”[6]科学管理开始延伸至教育领域, 这与当时飞速发展的公共正规学校面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办学效益和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有关[7], 而科学管理追求效率、效能, 被认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科学管理被引入教育领域特别是学校后, 学校开始注重教育成本, 寻求教育效率, 引进标准化考核程序, 注重制度建立等等一系列管理措施。科学管理对教育领域问题的关注, 对教育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此后, 随着管理学的发展, 管理学的许多理论, 如古典组织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社会系统理论、开放的系统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等都对教育管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至今, 这种影响依然存在。但追求效率、效能的根本宗旨没改变。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 由于受到西蒙等人的管理理论的影响, 兴起了教育管理的“理论运动”。从此, 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教育机构有了长足的发展, 教育管理学流派繁多, 著作成果不断丰富[8]。

从科学管理影响教育管理产生的历史中可以获悉, 教育领域引入管理理论, 是因管理学以追求效率、提高效能作为其根本宗旨。教育管理以效能目标作为其另一重要的取向成为必然。但是, 国内教育管理的研究活动和教育管理的实践, 有意识地提倡这一目标取向的力度还不够。教育管理学以服务于培养人为最重要的目标, 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 许多人太强调这一点, 有过度化的倾向。这种看法容易导致教育管理学目标与教育学的趋同, 致使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的争论持续不断, 使其有丧失自身独立学科地位的危险。强调教育管理的追求效能的目标取向正是为避免这样的危险。

3. 两者统一于人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满足

教育管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 它既不从属于教育学也不从属于管理学, 是主要以这两门学科为知识基础的一门综合学科。它有区别于这两门学科的目标特点, 即应以服务于培养人和追求效能作为其目标取向。服务于培养人是这个学科的根本取向, 它是基础的基础。这不仅由于教育管理学以教育管理现象和教育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还因为在教育学和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中“人”的要素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 忽视“人”, 教育和管理的活动是不可行的。追求效能是管理学在教育领域延伸的体现, 是教育管理学应用性的表现。教育管理学提倡效能, 是此学科区别于教育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学科独立的重要特征之一。

教育管理被划分为“学校管理”和“教育行政”两大领域。追求效能主要包括学校效能和行政效能。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发挥某些积极作用的能力及实际结果[1], 主要是指学校通过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传播知识、文化和技术, 培养合格的毕业生, 来实现教育目标, 满足人和社会的发展要求[9]。学校要追求效能, 在教育行政机构中, 也应有效能的意识和行为取向。当今, 在全世界, 有效合理利用资源, 已成为共同认识在中国这个具有特殊国情的国家, 提倡效能应成为全社会的行动方向。政府部门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尤为重要。对教育行政部门来说, 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最大化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 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和难题。

服务于培养人和追求效能, 两者虽有不同, 但它们是统一的。服务于培养人和追求效能之间具有内在联系。首先, 培养人,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是解决教育所面临的人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因此, 服务于培养人是这一学科的根本目标取向。学校效能和行政效能, 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进行的。它们利用资源的目的也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如果偏离这一目标, 那么效能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其次, 追求效能是达到服务于培养人目标的途径, 也是达到培养人目的的重要条件。通过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为培养人准备了必要条件, 可以促使服务于培养人的目标更好地实现。再次, 两者在满足人和社会发展要求下达到统一。培养人是为解决人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追求效能则是有效利用资源, 来实现教育目的, 满足人与社会的发展要求。两者都强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通过培养人的自身发展, 使其符合社会的需要;而培养人也是将传统文化以及知识技术的教育内容传递给个人, 使其自身得到发展, 并受到社会标准衡量是否“合格”。培养合格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是注重教育效能的提高, 追求效能的结果也是为了达到培养人的目标。这两个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之间虽有区别, 但它们在教育管理中可以达到统一, 所以, 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应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

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 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已是比较普遍的看法。教育管理研究应努力消除这种看法, 只有使理论更切合实际, 才能具体指导实践中的问题, 使理论更有价值。其中, 重要的一点是应明确教育管理学的目标取向, 即关注服务于培养人的目标取向, 在此基础之上, 也重视追求效能的目标取向, 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此指引教育管理的研究方向, 进而使理论在指导教育管理的实践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 (修订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英]托尼·布什.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强海燕主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张新平.教育管理学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4]扈中平.教育目的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5][日]久下荣志郎, 崛内孜编著.现代教育行政学.李兆田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6][美]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7]罗尔德·F·坎贝尔等.现代美国教育管理.袁锐锷译.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8]孙绵涛.教育管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教案)目标成就未来1 篇4

——生涯规划辅导之一

执教教师: 李丹

【教学目的】

这堂生涯辅导课旨在通过学生对当前自身状况的反思,促使他们树立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无论是对其当前的学业,还是对其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认识到确认目标的重要性,并教给他们合理的确立目标的方法。

2、教给学生确定目标后,如何根据目标制定计划,指导行动。

3、启发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持有何种心态才能最终走向成功。【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自由联想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渴望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不管是学业有成,家庭幸福,还是加官进爵,腰缠万贯。那么,怎样才能取得成功,如何才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呢?大家似乎都很茫然。尤其是中学生,他们整日埋头苦读,却很少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二、正式上课

(一)问题的提出——大家渴望成功吗?

怎样才算成功?(学生自由回答)

尽管每个人对成功的看法不一,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成功就是达到既定的有意义的目标。

问题的导入——如何才能成功呢?

(二)讲述第一个故事

引出第一个大问题——人生为什么要有目标?

成功=目标,其他对于成功的定义都是对这句话的注解。

-------(美)潜能大师博恩·崔西

哈佛大学25年跟踪调查研究

启发思考:

1、目前,同学们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了吗?

2、自由联想,写下自己的目标。

指导语:

现在给大家一张纸,请把所有你渴望得到的东西以及渴望实现的梦想全部写在纸上,你要展开思想的翅膀,尽情地翱翔,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要有任何的束缚,也不管它们能不能实现。

3、在众多目标中,找出核心目标。

所谓核心目标就是最重要的目标,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那么其他目标都能因此而实现。

4、为核心目标找出完成它的至少10条以上的理由。

(三)讲述第二个故事。

引出第二个大问题——确定了目标,往下我们又该怎么做?

例如,我们把目标定为考进班级前五名。(分解图)

著名心理学教授史蒂文·里希指出:

将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可以实现的部分,不但能增加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能减少付出的代价。

(四)讲述第三个故事。

引出最后一个大问题——在行动过程中我们又该抱着何种心态呢?

小组讨论:布伦克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

展示两棵“人生之树”——积极树和消极树

三、课堂小结

最后总结一下,紧扣课堂第一问,到底如何才能达到成功呢?

(清晰的)目标 +(有计划的)行动 +(积极的)心态

成功

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给他让路!

——爱默生

背景资料:

哈佛大学25年跟踪调查研究:

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 3%的人,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

2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十分有意思。

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始终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地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地被达到,生活质量稳步上升。他们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少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没有目标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第一个故事: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对沙漠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而对现实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第二个故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告诉了众人这样一个成功的秘诀:我刚开始参加比赛时,总是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改变了做法。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线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山田本一的话令人深思。看来,辉煌的人生不会一蹴而成,它是由一个个并不起眼的小目标的实现堆砌起来的。让我们把目标化整为零,用一个个小的胜利赢得最后的大胜利。第三个故事:

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老师,在整理阁楼上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它们是50年前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3升水,都没有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总统,因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其它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述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

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及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人,他们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薄,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

一年后,布罗迪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本没有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50年了,50年间是什么事也会发生的。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个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保存着我们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经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太阳报》上,因为他作为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个真理: 假如谁能把3岁时想当总统的梦想保持50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

孩子的父亲,是一位巡回驯马师。驯马师终年奔波,从一个马厩到另一个马厩,从一条赛道到另一条赛道,从一个农庄到另一个农庄,从一个牧场到另一个牧场,训练马匹。其结果是,儿子的中学学业不断地被扰乱。当他读到高中,老师要他写一篇作文,说说长大后想当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那天晚上,他写了一篇长达7页的作文,描绘了他的目标——有一天,他要拥有自己的牧场。在文中他极尽详细地描述自己的目标,他甚至画出了一张200英亩大的牧场平面图,在上面标注了所有的房屋,还有马厩和跑道。然后他为他的4000平方英尺的房子画出细致的楼面布置图,那房子就立在那个200英亩的目标牧场。他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到他的计划中。

第二天,他将作文交给了老师。两天后,老师将批改后的作文发给了他。在第一页上,老师用红笔批了一个大大的“F”(最低分),附了一句评语:“放学后留下来。” 3 心中有梦的男孩放学后去问老师:“为什么我只得了‘F’?”

老师说:“对你这样的孩子,这是一个不切合实际的目标。你没有钱。你来自一个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的家庭。你没有经济来源,而拥有一个牧场是需要很多钱的,你得买地,你得花钱买最初用以繁殖的马匹,然后,你还要因育种而大量花钱,你没有办法做到这一切。”最后老师加了一句,“如果你把作文重写一遍,将目标定得更现实一些,我会考虑重新给你评分。”

男孩回家,痛苦地思考了很久。他问父亲他应该怎么办,父亲说:“孩子,这件事你得自己决定。不过我认为这对你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最后,在面对作文枯坐了整整一周之后,男孩子将原来那篇作文交了上去,没改一个字。他向老师宣告:“你可以保留那个‘F’,而我将继续我的目标。”

男孩的经历又一次验证了这些名言的正确性:男孩现在已经拥有200英亩的牧场中心,4000平方英尺的大房子。故事还没有结束:

有一年的夏天,男孩当年的那个老师带着30个孩子来到他的牧场,搞了为期一周的露营活动。当老师离开的时候,她说:“孩子,现在我可以对你讲了,当我还是你的老师的时候,我差不多可以说是一个偷梦的人!我那些年里,我偷了许许多多孩子的目标。幸福的是,你有足够的勇气和进取心,不肯放弃,以致让你的目标得以实现。”

故事结束了,相信你已经热血沸腾,鼓足干劲准备再次设立目标并且一直坚持下去,但我们不得暂停前进的步伐,我们不希望你只是“三分钟热度”,事实证明,大多数人也只会是“三分钟热度”。

只有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充分利用起目标这个强大的工具。而你所要做的,只是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 目标,去为此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

周恩来(1898-1976)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1920年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任政府总理,1949~1958年曾兼任外交部长。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第二、三、四届主席。

在一次修身课上,老师向周恩来和他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明理而读书”„„.周恩来一直静静的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将定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为什么有目标-意义

伟大的目标可能是虚无的,但绝对是高尚的!

1、为什么要设计目标?

——人是目标性动物,人的困惑与焦虑多源于目标的缺失。

——没有目标你就会随波逐流,引领潮流的人未必是有目标的。人是目标的动物,你不跟着自己跑,就跟着别人跑,总而言之你不会站在原地不动。

——如果没有一个目标就去行动,没有一个目标就去养成所谓的习惯,那很有可能是方向相反的习惯,做了很多,但是没有意义。

目标就是计划,给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你希望达到的场景,就是人生的目标.

你的价值观决定了你的人生目标.是吃喝玩乐的现实.还是让后人怀念的精神追求?

目标是有其重要性的,也是有其实现的难易程度的,那个你觉得最有价值的目标,就是你人生的终极目标.

一个人要使自己的生活得有意义,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当然,你如果还没有想好应该怎么实行,会认为自己的目标定得很大,完成预定目标可能有困难。你可以将大目标化解成几个小目标,再将小目标一一完成。用这个方法能使你克服畏惧心理,(大目标不好完成)按照制定的计划去做。

你在完成小目标时,要有自信心,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做下去,要反复地认真地将一件小事做好。你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你要不断地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一件小事,只要你想认真完成的事,坚信你就会做好它。等你有了完成一件事情的经历以后,及时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自信心,向另一个目标进发,全力以赴想方设法去圆满完成它。在完成任务时你就会感觉非常快乐。你就是一个充满自信,最有作为的人!你还年轻,相信自己的能力,自己一定是个胜利者!

目标对于成功的价值

目标 是你有能力 把握现在。有了目标 之后现在所做的就会为将来做铺垫,明白自己努力 的意义。

目标 有助于你评估历程中的进展情况。有目标 才会知道自己离自己的目标 已经走了多远还有多远。

目标 为你供给了一种自我评估的首要手法。

目标 可以使你看清自己的使命。一个心中有目标 的人,会成为的人;一个心中没有目标 的人,只能是平庸 的人。

目标 会把你的重点从做一件事情的本身转移到目标 的效果身上。这样就明确 了自己的方向而不至于走错弯路。, 目标 会指示你施展自己的潜能。有了目标 你会想着它更努力 的发展,更注意历程中的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得到什么样的东西更为可贵。

目标 是你未雨绸缪。目标 会赞助 你方案人生,会迫使你把要完成的任务 分解成可行的步骤。

目标 有助于你布置事情的轻重缓急,没有为你的工作和学习减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样才是了解艺术人生的生活

2、目标“金字塔”

设定目标就像建一座金字塔。在解释为什么前,我想讲一个大家都听过的故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全世界的人都好奇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而他在自传中这么写道: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把我分解的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可见,目标的力量是巨大的。不过这个故事更加强调的是:在大目标下分出层次,分步实现大目标。设定正确的目标不难,但要实现目标却不容易。如果目标太远大,我们会因为苦苦追求却无法得到而气馁。因此,将一个大目标科学地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落实到具体的每天每周的任务上,正是实现目标的最好方法。

目标又分成许多不同种类,如:人生终极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小目标,这么多的目标并非处于同一个位置上,它们的关系就像一座金字塔(如下图)。如果你一步一步地实现各层目标,取得成功注定容易获得;反之,你若想一步登天,那就相当困难了。

人生终极目标是统帅,是灵魂,是抽象的理念,它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个目标,每一个目标也都体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比如,你希望自己能为社会作出贡献,那么无论你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以它为标准,学习是为作贡献作准备,工作则直接创造财富,生活上做到关心社会、服务社会。每一个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实现了人生的终极目标。

人生长期目标有一定期限,它是由数个中期目标组成的,而中期目标则由数个中期短期目标组成,短期目标则是由日常生活小目标组成。这几类目标的关系就像一颗树,长期目标是干,中短期目标是枝,而日常小目标是叶。只有实现每一个小目标,才能实现短期目标;只有实现第一个短期目标,才能实现中期目标;只有中期目标实现了,长期目标才能实现。话虽啰嗦了一点儿,但想想你成功的历程,是不是也符合这个规律呢?

这好像连环套,大目标统率小目标,小目标牵制大目标,大目标是实现小目标的动力和催化剂,而小目标是实现大目标的阶梯。在目标管理体系中,就是这样彼此制约,相互影响。要制定每一步的战略目标,必须先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和地位才行。

3、目标的设定

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与能力制定,太高了,会造成难以实现而退却。太低了也不好,太容易实现也会陷入平庸。所以,合理地制定生活的目标,既使自己在追求过程中享受到追求的乐趣,也会因自己的努力造成创造出相应的财富,为社会和家庭做出贡献,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随着一个又一个目标 的实现,你就会说根本 不意味着成功。而价值在于自己的不断进步,你对自己和对别人更加正确的认识

名人名言:

目标愈高,志向就愈可贵。——西班牙 塞万提斯

如果人被迫只顾眼前的目标,他就没有时间去展望整个的生命。——德国 雅斯贝尔斯

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要太大,认准了一件事情,投入兴趣与热情坚持去做,你就会成功。——俞敏洪

1、直视目标

萧伯纳说:“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邓肯说:“为他们专心一意奔向一个目标而无暇旁顾。”这正是每一个胜利者的格言,正是因为有目标才去追求。同时也在心底里涌现一种力量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一)在杭州桐庐山,看过“高空表演王子”阿迪力的表演。表演在富春江江面上进行,钢丝绳贯在1000米的江面上,江风很大,钢丝绳一直在摇晃。以外的事果然发生了,江面的一只游艇突然撞了一根固定钢丝绳的拉线,在剧烈的震动下。阿迪力在数秒的强烈摇晃下,竟然没有停止下来。还是在为自己坚持的目标前进,难道一个人会为自己的目标而死么?但是胜利的女神还是在眷恋他。总结得出就是:“看目标,就别看脚下。”

(二)一名叫斯二曼的残疾青年,他的一只腿患上了慢性肌肉萎缩症,连走路都有困难。但是他没有绝望。就是在19岁时,他登上了世界的顶峰,珠穆朗玛峰;21岁时,登上了阿尔卑斯山;22岁时,他登上了乞力马扎罗山。对于一个常人也很少可能完成的目标,但却被一个残疾人达到了。就像毕因士腓特说的:“成功之秘诀,在始终不变其目的。”

(三)刘翔,我想大家也会非常认识。刘翔以12秒88打破了沉睡13年之久的男子110米栏世界纪录。因为据刘翔的家人透露,刘翔很小就开始训练,从小就有一个目标,要证明亚洲人也可以再美洲的奖台上领奖。正是这一决心,能使我们亚洲人也能站在那个奖台上。

2、给自己找个目标

如果没有目标,世界将会失去光彩,如果没有目标,世界将会坠入迷茫,如果没有目标,世界将会失去奋斗,如果没有目标,世界将会没有成功.旋转的目标

有一位很出名的芭蕾舞者,她叫卡唯妮娜,15岁时她获得了全国芭蕾的冠军,她以自己的母亲为目标,获得了这次的成功。19岁时,她的母亲去世了,也是在这一年,她以她的哥哥为目标获得了巴黎林肯舞蹈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说:“当我在舞台上旋转时。一定要锁定一个目标,只有这样,在旋转的过程中才不会轻易的摔倒。”她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令她能在舞台上有旋转的动力,也因为这样,她以向自己的目标迈进。

目标与现实

一个人一但失去了目标,那么,将一事无成。,失去了奋斗目标,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而学习好比水上行舟,不进则退。法国总统萨科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即使不断被人欺负,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目标,也就是因为这个目标让他成为了一位令人尊敬的总统。他说:“不是自己不可以,而是自己没有目标,也因为这样,让许多人对自己梦寐以求的梦想就这样放弃。”其实目标与现实没什么两样的,被给自己再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其实目标与现实并不遥远,只是在那些诱惑身边耽误了些时间。但要记住,耽误的时间不要太长,次数不要太频繁。

志当存高远

志向是茫茫黑夜中的灯塔,它使每一条船避开激流、险滩,安全而迅速的进入成功的港湾。只有制定远大的人生目标,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志向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它促使我们每一个有志之士不断的奋力拼搏。有了奋斗目标,我们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因为我们知道,要达到这一目标,会经过一些曲折,因此,我们制定计划,这些计划就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它会转化为我们努力拼搏的动力。无数仁人志士,在远大志向的激励下,顽强拼搏,努力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越王勾践胸怀灭吴雪耻的志向,卧薪尝胆20余年,终于实现了打败夫差,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吉思汗胸怀统一天下的志向,建立了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称为“一代天骄”,永载史册;周恩来胸怀“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最后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鲁迅为为了改变国人的精神,弃医从文,才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腓力二世决心振兴国家,终将马其顿帝国有一个远离大海的贫困落后的山区小国,变为一个濒临大海并将希腊诸邦置于其统治之下的强国;冯?布芬恩在实现星际旅游的梦想激励下,努力奋斗,终成一代火箭大师„„正是因为它们有着远大的理想,才促使其成功。

目标好比一架穿梭机,能带我们穿越历史长河,目标好比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迷惘的心锁;目标好比一颗启明星,带领我们走向洒满阳光的天堂。给自己找个目标,让漂泊的心找一个归属地吧!

什么是心态?

简单地说,心态就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事情、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就是我们对工作、对事业、对家庭、对朋友、对同事等方面所持的观点和态度。主要是指各种心理品质的修养和能力。其实,心态就是性格和态度的统一,态度是心态反应的表现化,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事物就会有不同的心态。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心态即指人的心里状态,他是一种气质、修养,更是一种境界。它决定着一个人对待工作、对待生活的态度。

命运就是人的一生之中大大小小的机遇用心态串联起来 一个人的成败完全取决于他的心态,心态决定命运

 人生有时一帆风顺,有时曲折坎坷,但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当保持平衡的心态。人在得到一些的同时总会有失去的东西,然而面对太多失去的,面对困境与失败,人的心理常常容易失去平衡,甚至做出傻事、蠢事,这是非常可怕、可悲的。要尽快地从悲痛中走出来,学会相信自己,安慰自己,珍爱自己,不要让自己的心哭泣。

一个人如何取得成功呢?我想应该是成功的决心加上信心和毅力,再辅以努力奋斗。坚持就是胜利,任何问题总有一只能解开的密码,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寻找,坚信会找到这只密码,就能经得起任何挫折的冲击。

虽然有了这些条件,但最终的目标绝不是转眼之间所能达到的,在未付出辛劳艰苦和屈就的代价之前,空望着那遥远的目标着急是没有用的。唯有从基本做起,按部就班地朝着目标进行才会慢慢地接近它、达到它。“老当亦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能力。

在遇到挫折时,如果认为自己会被打倒,那么他就必然会被打倒;如果认为自己不会被打倒,那他将永远屹立着。在遭遇挫折时不应放大痛苦,擦一擦额上的汗,拭一拭眼中欲滴的泪,继续前进吧!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 无论干什么,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功,希望尽量避免失败或走弯路。许多人总是把活得很心累,活得很窝囊,活得很贫穷的主要原因都归结为外界的客观原因,却从来没有审视过自己生活心态的好坏,面对人生失败的困境,屡遭挫折煎熬,丧魂落魄的无助,往往推诿为没有出身于一个好的家庭,没有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没有适合自己的一个好工作,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好的心态决定好的命运,人的命运是完全可以掌握的,积极心态需要不断培养。在我们与命运的交锋中,我们始终是处于活动状念中的。我们一生的活动无非就是做人与做事。如何做人、怎样做事,心态积极与否成了衡量每个人一生成败的关键。

心态既能让人获得成功、拥有健康,也能使人跌入低谷,陷入迷惘。面对挫折,积极心态可以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风景;而消极心态则可能让人陷入“喝凉水都塞牙”的境地。

一个消极心态的人,纵然嘴中天天念叨着成功,但其心态低沉,他就不能成功。因为他不愿付诸行动,也不知怎么行动,他没有目标。因为消极的心态深藏在他的潜意识里.这直接他的成功。虽然他想去克服。但又下不了决心去克服,于是他的生命里就永远不由自主呈现这种状态。

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取向研究 篇5

1 县政府转型的背景

(1) 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要求政府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发挥政府的领航和掌舵功能、将政府的职能转变到公共服务、科技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核心公共职能上;随着民主建设的发展, 民众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公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 要求县政府必须把精力放在为公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导致当前的县政府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 甚至阻碍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剧, 导致社会利益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突发事件不断增多。因此, 县政府转型必须通过转型来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变化要求。

(2) 十六大以来, 党中央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转型的目标, 各级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实践建设服务型政府, 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 当前我国的县政府实际上还处在由“发展型政府”或“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阶段, 出现了许多问题: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政府角色定位不明确,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退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微观领域, 而在宏观领域的调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建设, 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单纯的追求经济发展速度, 导致畸形发展, 社会失衡问题严重。以上的问题表明县政府原有的管理体制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有序、合理的发展。因此, 只有县政府顺利实现转型, 才能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2 县政府转型的必然性

“郡县治, 则天下安”, 实现县政府顺利转型对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2.1 县政府执政环境的变化要求县政府转型

首先, 社会转型使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导致县政府在行政环境发生重大变迁的情况下必须谋求自身的调整。这种调整与改革开放前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行政改革不同, 它是政府在理念、结构、体制、功能、方法等方面的整体性变动。改革走到今天, 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都同政府转型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 只有正确地处理好新时期的政府转型问题, 才能实现政府转型与社会转型的良性互动。

其次, 随着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民众对原有的县政权系统的绝对服从度下降, 导致县政府组织资源整合能力被削弱。改革开放以前, 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县政府是县域内的社会权威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绝对拥有者和供给者, 任何一个民众都必须绝对服从县政府的领导。改革开放以后, 民众通过市场等多种手段都可以获取各种物质资源。这一变化使政府的行为对社会公众的经济影响被弱化, 民众对县政府的绝对服从度已下降, 县政府的资源整合能力被削弱。

最后, 随着民间组织的日益发展, 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民众对个人利益的社会公平性意识不断放大和增强, 要求县政府扩大社会民主, 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 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从而加大了县级政府对社会调控的难度。因此, 县政府也日益面临着民间社会力量对政府转型的强大压力。

2.2 县政府执政任务的变化要求县政府转型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逐步转变。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发展模式下, 政府的根本任务在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效的服务。因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县政府要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同时, 解决我国体制改革中存在的深层矛盾客观上也要求县级政府要创新政府治理模式, 实现转型。

3 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取向研究的片面性

十六大以来, 政府转型逐渐成为我国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许多政府转型目标也陆续被提出。国内学术界关于政府转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政府职能转变方面, 但是作为具有整体转变性质的政府转型, 它是政府价值取向从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因此, 国内学术界关于政府转型的目标取向研究不够系统, 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有的学者从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角度出发, 提出向社会成员和企业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县级政府重要责任。因此, 认为县政府转型的目标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3.2 建设法治政府

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权力的必须在规则和阳光下运行。因此, 认为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就是建设法治政府。

3.3 建设有限政府

“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有的学者认为当前我国的县政府实际上还是全能政府, 即县政府的影子渗透到辖区社会的方方面面, 这必然会阻碍公民社会成长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 认为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就是建设有限政府。

3.4 建设责任政府

有的学者认为, 当前我国县政府普遍存在权力膨胀而责任缺失的情况, 造就了官僚主义, 造成决策失误、经济损失, 也为腐败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因此, 要实现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 承担责任是政府的第一要义。

3.5 建设效能政府

有的学者认为, 传统的县政府管理层次过多, 部门之间职责交叉, 影响了行政效能的提高。因此, 县级政府必须实现由低效政府向高效政府转变。

3.6 建设信用政府

有的学者认为,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政府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承担着全能角色, 人为因素多于制度因素, 政府失信行为屡屡发生。因此, 县政府必须由“失信政府”向“信用政府”转变。

4 结论

首先, 县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县政府的根本职责。同时,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占据着核心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因此, 本文认为县政府转型的根本目标是建设一个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政府。

其次, 县政府是我国最基本的行政单元, 是城乡的接合部, 介于宏观政体与微观体制之间, 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是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机关, 也是一个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机关。因此, 县政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既要代表中央政府在地方实行统治, 又要代表县域内全体居民的利益和推动县域社会、经济和人的发展的双重角色。因此, 本文认为县政府转型的具体目标取向是建设一个能有效执行中央的政策、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县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政府。

最后, 从现实情况来看, 实现我国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从县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 突破经发展型政府的局限性, 走出传统转型路径依赖的陷阱, 明确政府转型目标取向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而其他政府转型目标已是服务型政府题中应有之意:“法治政府”是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保证;“有限政府”是服务型政府之后的政治文明和政治民主的深化和发展;“责任政府”是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服务责任感、从而提高政府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效能政府”是提高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质量的客观要求;“信用政府”基于服务型政府内部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随着我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县政府转型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分析了县政府转型的背景和必然性, 指出了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取向存在的片面性, 并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县政府转型的目标取向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观点。

关键词:县级政府,转型,目标取向

参考文献

[1]迟福林, 方栓喜.政府转型与政府作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政府职能的阶段性变化[EB/OL]. (2008-10-27) 〔2011-01-05〕.http//peole.chinareform.org.cn/C/chifulin/Article/2008/t20081027_30881.htm.

成就目标取向 篇6

自然体育和“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尽管产生的时代不一样, 但在很多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自然体育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期占主导地位, 对当时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是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开始于2001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 在实践和理论上产生了重大的落差, 学者、专家和一线的体育教师开始质疑这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但是“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却深入人心。所以探究自然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对现在进行的以“健康第一”为主流价值取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能起到借鉴的作用。考察历史, 总结经验, 旨在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自然体育和“健康第一”这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不同之处

1. 理论基础

自然体育课程目标取向的理论基础是实用主义和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而“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取向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终身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是当代国际教育领域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教育思潮, 它的产生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将“终身教育”引入到体育领域便产生了“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健康第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它也成为当前和今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主流价值取向。

2. 社会动因

(1) 自然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产生的社会动因。1918年世界大战结束, 国际联盟倡导和平, 以兵式体操为主的军国民体育课程目标的主流价值取向已不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自然体育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土壤。新文化运动, 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 外国各种思想传入中国, 自然体育就随时代的潮流而传入中国。1929年、1932年和1936年我国初中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受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影响较大。三个课程标准都重视“锻炼体格, 使身心发育健全”, “养成生活上所需要之运动技能”, “养成优美正确的姿势”等。

(2) “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产生的社会动因。2001年由教育部颁发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有其深刻的社会动因。

(1) 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最深刻、最重要的原因。现代生活方式对人类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人类必须保持身心良好的健康状态, 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001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基础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 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可见, “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3. 本质内容

(1) 自然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本质内容。自然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内容主要有: (1) 体育教育化。自然体育认为体育的本质是教育的一个方面, 体育的目的在于教育人, 即所谓“体育教育之责任, 轻于发达儿童之身体, 重于培养儿童之品格”。 (2) 体育生活化。认为体育应当使人们“善用闲暇”“丰富生活”, 使生活美满、愉快和满足, 提倡体育必须和生活打成一片, 使体育成为生活的实践。 (3) 注重非智力能力的培养。自然体育认为要注重儿童个性发展和社会行为、道德培养, 从儿童的“个性自由”和“个性发展”出发, 尊重儿童的兴趣。 (4) 推崇自然活动。倡导遗传的、儿童本性的、儿童神经系统中已有爱好的倾向的活动, 提倡尽量符合儿童本性的舞蹈、游戏、球类、田径等运动项目。

(2) “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本质内容。“健康第一”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内容有: (1) 增强体能, 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 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 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 发扬体育精神, 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分为两条主线:其一是健康主线, 集中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取向的主体, 反映了体育课程目标的本质;其二是运动主线, 集中体现了体育与课程目标的必要载体作用。

二、自然体育和“健康第一”这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相同之处

1. 两者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自然体育和“健康第一”这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使学生身体、心理、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促使学生主动、愉快地发展。同时, 这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都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认为体育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培养学生的社会行为、道德标准。两者都强调体育的教育意义, 重视体育对学生全面教育的作用。

2. 两者都倾向于“个人本位”

在近代学校体育发展史上, 曾出现过几种理论价值取向, 即体育课程目标的“个人本位”“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价值取向。

自然体育和“健康第一”这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从产生的社会动因和本质内容来说, 倾向于“个人本位”。两者都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 强调学生个性发展,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的“个人本位”突出。

3. 两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较大的差异

自然体育和“健康第一”这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从理论上来说, 在各自的历史时期都迎合了社会的需要、教育的发展、学生的需求, 在各自的历史时期都成为体育课程的主流价值取向。但是在实践中, 由于对各自理论的理解的偏差和一线体育教师教学实践的偏离, 都对体育课程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自然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过分强调体育的本质功能是教育, 把对学生进行增强体质说成“副产品”, 造成体育课程的目标不明确, 任务不清楚;对国民体育中主要教学内容的体操持否定态度, 忽略了体操的本质功能;过于强调学生的兴趣和本性, 过分强调以“儿童为中心”, 形成了当时“放羊式”的教学现状。

而“健康第一”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价值取向在实践中同样产生了一些偏差, 导致很多专家学者和一线的体育教师对11年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持否定态度。这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体系不明确、不具体、可操作性不强,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的编订的理论和实践性不强, 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具体方法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 所提倡的新的教学方法实践中困难很多, 错误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等等, 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学中出现“放羊式”现象。

三、结论

自然体育和“健康第一”这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产生的理论基础、社会动因和本质内容上。自然体育和“健康第一”这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相同之处, 主要表现在都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培养学生的非智力能力上, 都倾向于个人本位并都在实践中产生偏差。要对自然体育和“健康第一”这两种体育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持“求同存异”的态度, 探究自然体育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经验教训, 才能对当今以“健康第一”为主流价值取向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起到历史借鉴、实践上启发的功效。

成就目标取向 篇7

“体育教学目标”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要素, 它标志着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所要达到的育人方向和培养标准的预期结果, 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概念体系, 它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而发展, 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同时也隐含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

由于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一系列的文化选择, 在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身心关系的处理等方面, 刻画着深刻的历史印痕。因此, 进入21世纪, 在“健康第一”宗旨的召唤下, 有必要对多年来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进行梳理, 以利于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保证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体育教学目标及其价值取向的内涵

(一) 体育教学目标的含义

“体育教学目标”这一术语在我国出现较晚, 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体育理论》《学校体育学》等教科书和体育大纲中只阐述了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很少涉及“目标”。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 才有研究者对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这一传统术语进行质疑, 认为把“目的、任务”作为教学的方向和指导思想, 在教学实践中缺乏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执行起来弹性较大;而运用“目标”阐释则更加具体、明了、便于操作, 有利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体育教学是以体育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 是教育和接受教育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 发展智力、体力、个性、品德。目标是这个过程预计达到的境地和标准, 两者间的内在联系是通过教学过程, 学生在知识技能、生理心理、个性品德等方面达到新的水准。因此, 体育教学目标是通过体育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 预计学生能达到的境地和标准。

(二) 体育教学目标的特征

多元性。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多元性特点。体育起源于人类的生存、生活、娱乐、军事、宗教等多种社会文化活动, 因而也赋予了体育活动的多功能, 形成了体育活动的多价值。如社会、政治、文化、教育、生理、心理、娱乐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 为我们构建多元的体育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层次性。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应是逐级的, 具有层次性。体育教学过程中, 最基础的目标是教法目标, 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教法, 其目标应紧紧围绕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体现出教学的目的性, 为课时教学目标服务;课时目标又要依据单元目标来确定;单元目标要依据学期目标来确定……逐级向上是:学期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段教学目标、学校体育目标、学校教育目标, 终极目标是党的教育方针。这样由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 下级目标相继完成, 总的目标逐步实现。

针对性。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特点。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在考虑教育目标时, 要看学生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他们需要什么, 他们有哪些兴趣, 有哪些特点。”提示了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 要考虑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材, 因为教学对象不同, 教学目标就要有针对性。如小学阶段, 体育教学目标应注重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培养;中学阶段, 要教给学生一定的运动知识、技术和技能, 更要抓住学生青春发育期, 研究运动“处方”, 促进学生的生长与发育, 在发育的敏感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品行培养;到了大学阶段, 是人生中接受学校体育教学的最后一站, 教学目标应同社会接轨, 向生活靠拢, 注重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

(三) 价值取向的内涵

对“价值”一词的解释、理解和应用, 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因此对“价值取向”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一般认为, 价值是指人和客体之间发生的特定关系, 价值的一端联系着主体, 另一端则联系着具有特定属性的对象。

所谓价值取向, 是人们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的方向性。价值取向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价值主体在进行价值活动时指向价值目标的活动过程, 反映出主体价值观变化的总体趋向和发展方向。它不仅对个人的活动, 而且对整个社会共同体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不同需求的主体上分类, 价值取向可分为“个体价值取向”和“社会价值取向”;从价值关系中两类最基本的功能特性上分类, 价值取向可分为“工具性价值取向”和“目的性价值取向”……不论哪种分类, 都依据主体需要的不同而具备相应的合理性。

(四) 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的确立

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三种。第一,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工具论) ;第二,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本体论) ;第三, 人本位和社会本位“双重奏”的价值取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学习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决定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因此,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是围绕社会主义教育目的而进行的。

二、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 社会发展对教育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校体育教学体系, 已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尤其是我国基础教育推行“素质教育”以来, 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观开始向多维度方向发展。2001年颁布的体育新课程目标是: (1) 运动参与目标:具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用科学的方法参加体育活动; (2) 运动技能目标:获得运动基本知识,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3) 身体健康目标: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发展体能, 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4) 心理健康目标: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5) 社会适应目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引下, 学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开始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转变, 对学校体育教学价值的判断趋向理性和科学。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人为本”“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全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逐步成为学校确立体育教学目标价值取向的依据。

三、未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当代教育学认为, 不断提升人的品位, 是未来教育的基本走向;弘扬人的主体精神, 是21世纪的教育主旋律。它反映在四个方面:教育即发现人的价值, 教育即发掘人的潜能, 教育即发展人的个性, 教育即追求人的完善。教育就是要不断地以追求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 使人的本性、尊严、自信、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学校体育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与其他教育一道, 完成教育的目的。

展望未来, 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体现为以下方面。

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观。体育课程本身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因素, 其教育效应是多因素、多方位的, 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对学生成长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人格发展问题等给予足够的重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不同的体育发展需要, 在培养学生健身意识的同时, 还注重传承体育文化, 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塑造健全的人格,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校体育教学新格局。在面向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 兼顾学生的体质、心理、个性、兴趣、社会责任感和体育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需要, 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形成个性特长和创新能力。

健康第一的价值观。健康是人类追求生命质量的首要目的, 也是唯一的选择。人的健康是人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表现。现代心理学和人体科学研究表明, 人的身体和心理的发展应是统一的, 心理和脑的发展同身体、生理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人的心理活动依附于人的身体之中, 身体是载体, 人体作为有机体, 身心是一体化的。学校体育教学最突出的特征是不仅具有对学生的身体、生理、体能、素质施加影响的功能, 而且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意志、社交等方面也具有教育的功能。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促进人类健康发展将是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终身体育的价值观。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 不可否认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脑力劳动越来越多地取代体力劳动;产业结构优化, 闲暇时间增加, 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发生改变等;“文明病”、“富贵病”威胁着现代人的生命;激烈的社会竞争给现代人的精神和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等。接受终身体育教育, 终身参与体育活动, 在体育活动中享受生活、愉悦身心、提高生存质量, 是现代人必须追求的生活目标。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 因此, 体育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不仅是为学生奠定一生的健康基础, 而且包括传授给学生健身保健的理论、方法和运动技能, 培养兴趣、养成习惯, 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因此, 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长远目标。

成就目标取向 篇8

当前, 劳动者在就业、薪酬待遇、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及休息休假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 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公正。因此, 科学确定劳动关系的目标价值取向, 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 引导劳动关系健康发展, 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确定劳动关系的目标价值取向———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

劳动关系的目标价值取向, 即各级政府、社会组织、用人单位及个体等在面对或处理劳动关系中的问题、矛盾或冲突时所应持有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 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本文认为, 劳动关系的目标价值, 取向就是“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体面劳动”这一概念于1999年6月的国际劳工大会上被首次提出, 指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 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的权利。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这一战略目标, 并结合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者权益的规定, 将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具体内容界定如下:第一, 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益, 包括劳动报酬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休息休假权、社会保障权等;第二, 为劳动者创造更多体面的就业机会, 包括平等就业、就业与再就业服务等;第三, 为劳动者提供广泛而有效的社会保护, 包括法律指导与援助、劳动者帮助计划、劳动争议调解、劳动关系监督管理等;第四, 促进劳动者、用人单位及政府三方合作, 加强社会对话, 包括三方协商机制、民主参与等;第五, 促进劳动者的发展, 包括职业培训、职业发展等。

二、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劳动关系目标价值取向的层次结构模型

将劳动关系的目标价值取向层次确定为目标层 (A) ———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准则层及措施层 (M) , 其中准则层又分为维度层 (B) 、因素层 (C) 和指标层 (D) 。

1.明确目标层

劳动关系目标价值层次结构的目标层即为实现劳动者体面劳动。

2.建立准则层

劳动关系目标价值层次结构的维度层为: (1) 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 (其下设因素层包括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休息休假、社会保障) ; (2) 劳动者就业保障 (其下设因素层包括平等就业、就业与再就业服务) ; (3) 劳动者社会保护 (其下设因素层包括法律援助、劳动者帮助计划或称人文关怀计划、劳动争议调解、劳动关系监督管理等) ; (4) 社会对话 (其下设因素层包括三方协商机制、民主参与) ; (5) 劳动者发展 (其下设因素层包括职业培训、职业发展) 。

确定了劳动关系目标价值层次结构的维度层和因素层后, 再初步设定指标层。并运用德尔菲法和隶属度分析法进行指标筛选。之后要进行相关分析, 删除相关系数大于0.6的一对指标中的一个, 最终建立起劳动关系目标价值取向的层次结构的指标层 (如表所示) 。

3.确定权重

前文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目标价值的层次结构, 接下来是确定各层级各个元素的权重。

(1) 构建判断矩阵并赋值。判断矩阵是运用德尔菲法, 由各位专家采用19标度法, 将下级元素相对于上级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建而成。

(2) 层次单排序与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是确定各元素对上级元素影响程度的过程。

举例说明:专家A对维度层权重赋值, 得到矩阵如下:

因此, 矩阵B的一致性可以接受。根据专家A的赋值, 得到五个维度层元素的权重分别为:0.4875、0.2277、0.1418、0.0874、0.0556。

同理, 通过矩阵运算, 得出各个层次对应的层次单权重和层次总权重。根据各专家的评判矩阵计算权重, 然后计算出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权重的算数平均数, 得到一级指标的权重。然后再分别计算出因素层、指标层各元素的权重。最终结果如表所示。

(3) 指标权重的合成。某元素权重乘以其所在上一层元素的权重, 即得到该元素的合成权重值。合成权重如表所示。

参考文献

【成就目标取向】推荐阅读:

自我取向成就动机06-28

成就完美07-15

成就实现05-16

成就特色06-18

个人成就06-24

翻译成就08-20

创新成就09-05

成就事业09-11

成就课堂09-13

创作成就09-26

上一篇:经皮克氏针下一篇:饲料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