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2024-10-24

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精选12篇)

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篇1

一、政府决策过程的中交易成本

(一) 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交易成本概念由科斯首先提出, 经诺斯、阿罗、威廉姆森、张五常等新制度经济学家继续阐述、拓展、完善。交易成本产生于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的设计、运行、维持过程之中;是社会运行过程中的“摩擦力”, 这些“摩擦力”包括搜寻信息费用、谈判费用、监督费用、管理费用等。交易成本为正且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为正, 是指制度的设计、实施和设计、实施制度的政府的运行是需要付出一定成本, 固定成本不可能为负。以“零成本”要求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只是理想化的愿景, 在现实中不可能。当然, 交易成本也不能无限高, 超过一定的“度”, 会对社会、经济的运行造成额外负担和压力。一旦超过了这个“度”, 便意味着交易成本可以减少。由于现实中制度及组织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会导致交易成本超过社会预期的合理期望值。通过改革, 完善制度和组织体系, 促进社会、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 就能降低交易成本, 使其逐渐接近社会预期的合理期望值。尤其是在关系型经济与契约型经济并存的时代, 交易成本具有节约的潜力。关系型经济产生的交易成本要远大于契约型经济产生的交易成本, 通过减少关系型经济比例、增加契约型经济比例的手段, 能够降低社会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

(二) 决策成本与交易成本

政府决策过程, 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活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过程。政府决策过程中的成本统称为决策成本, 即制定和执行一项公共政策所需要花费的所有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的经济学概念, 决策成本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大类。生产成本是指社会公众享受一项公共政策需要支付的税收或费用的总和。交易成本是指制定、实施一项公共政策需要支出的费用及用以维持制定、实施此项公共政策的组织的费用的总和。可以用以下数学公式形象地表示决策成本与交易成本之间的关系:F (x1) =P+C, 其中, F (x1) 是指决策成本, P是指生产成本, C是指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对生产成本有一定的影响。当交易成本维持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时, 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组织将尽可能照顾社会公众的利益, 将导致公共政策给利益相关人带来的福利增加量大大增加。并且, 社会公众享受公共政策所带来的好处需要支付的费用较少。反之, 当交易成本脱离这个合理范围, 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组织将较少考虑社会公众的利益。而这时社会公众享受公共政策所带来的好处需要支付的费用较多。

(三) 决策效率与交易成本

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将会对利益相关人的福利产生影响。决策效益是指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对利益相关人所产生的福利增加总量。决策效率是决策效益与决策成本之间的比值。比值越大, 则决策效率越高;反之, 比值越小, 则决策效率越低。可以用以下数学公式表示交易成本与决策效率之间的关系:F (x2) =M/F (x1) , 其中, F (x2) 是指决策效率, M是指决策效益。不难看出, 决策效益越大, 决策成本越小, 则决策效率越高;反之, 决策效益越小, 决策成本越大, 则决策效率越低。交易成本与决策效率之间的变动关系, 呈现倒U型规律。

二、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在政府决策中的功能——提高决策效率

(一) 咨询活动有利于将交易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咨询活动有利于将交易成本维持有合理的范围之内, 有赖于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一方面, 在市场化运行机制的支配下, 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可以政府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专业性、独立性、科学性、创新性等优点。理性决策外脑是我国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在现阶段承载着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专门从事公共政策研究与咨询工作, 科学性、独立性等基本特点, 即是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生命所在, 也是与政府相比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在决策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市场化的运行机制, 能促使决策咨询活动的成本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浮动。另一方面, 政府决策咨询机构能够在决策活动中克服“政府失灵”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 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成本、维持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的组织的成本被故意放大, 以使政府的利益最大化。独立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参与, 即能使交易成本不至于被放大, 又能作为社会监督的重要力量之一发挥监督出作用。

(二) 政府决策是对公共政策备选方案及实施方案的选择

政府决策是将有关政策建议方案加以合法化采纳的过程, 是对公共政策方案的“择优”选择。首先, 政府决策至少应有两套以上的公共政策备选方案。公共政策问题是必然性和或然性的集合体, 应在把握其确定因素的同时, 做好不确定因素的应对准备。公共政策问题存在必然性, 是指在公共政策周期过程中, 存在确定的可知的能够被把握的因素。因此, 在公共政策方案中, 这方面因素要力求准确把握。公共政策问题存在或然性, 是指公共政策周期过程中, 存在不确定的未知的变化的因素。因此, 需要考虑可能公共政策问题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 设计出多套相应的应对方案。其次, 政府决策是决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 立足于现实的情况与现实的情况对多套公共政策方案的“择优”选择。究竟哪一套政策方案, 最能与公共政策实际相吻合, 能取得最大的效益/成本比, 需要决策者个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时, 决策者的经验、阅历和个人洞察力, 对实际情况的把握程度就成为了这一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

(三) 咨询与决策分离而又紧密结合, 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坚持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事业合理分离而又合理结合的原则。“谋在于众, 断在于独”, 由专业的、独立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提供公共政策方案, 再由政府决策者对方案进行“择优”选择, 实现“谋”、“断”分离, 将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决策效率。首先, 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在“谋”的过程中, 可以使研究者团队发挥出自己的优势, 提出合理的公共政策备选方案。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不仅在运用公共政策理论、透彻分析公共政策问题实质与根源、提出相应对策方面, 存在固有优势。而且研究团体在“谋”的过程中, 还能集思广益, 最大可能汇聚多方意见、建议, 使公共政策方案的适切性更强。其次, 政府决策者在“断”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发挥“个人决断”作用。相关政府决策主体, 在“断”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发挥决策者的洞察力, 体现出政府决策主体的专业特色。总之, 咨询是“谋”, 决策是“断”。这两个过程合理分离, 而又紧密结合, 将提高正确公共政策决策“诞生”的概率, 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三、以提高决策效率为目的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建设

(一) 强化政府决策责任

强化政府责任, 是市场化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运行体系的外在“拉力”。市场化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运行机制, 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思想库”最明显的成功经验。供需相互作用, 充分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是市场化运作体系的基本特征。在政府咨询决策机构市场化运行体系中, 公共政策方案是交易产品, 政府决策咨询机构是公共政策方案的供应方, 政府是公共政策方案需求方。当前, 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各种深层次问题、矛盾逐渐显现。解决这些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 需要经全面调查、周密思考、科学论证的公共政策方案。正是由于有效公共政策方案制定过程的复杂性、专业性, 使公共政策成为了稀缺产品, 进一步促使公共政策能成为决策市场上的交易产品。然而, 目前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有效公共政策方案需求不足是构成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市场化运作体系形成的最大阻碍。虽然, 政府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但是, 政府决策者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 未经周密调研和科学论证, “拍脑袋”决策, 导致决策失误的例子不胜枚举。导致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是政府决策责任不强, 相关决策者责任意识薄弱, 决策失误追究力度不够。强化政府决策责任, 有助于增强对有效公共政策方案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助于让政府决策者为自己的决策负责, 决策失误受到应有的惩罚;有助于政府放手把“‘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交给社会管理”。最终, 使各级政府及其政府部门成为有效公共政策方案的强劲需求方, 成为市场化政府决策咨询机构运行体系的“拉力”。

(二) 扶持民间决策咨询机构

扶持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发展壮大, 是市场化政府决策咨询机构运行体系的内生“动力”。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是市场化决策咨询运行体系中公共政策方案供应方的主力。在政府决策咨询市场中, 一方面, 能够提出公共政府方案的咨询机构生存, 不能提出公共政策方案的咨询机构消亡;另一方面, 有效的适切性高的公共政策方案生存, 无效的适切性低的公共政策方案消亡。没有强劲需求, 政府决策咨询市场发达不起来;同样, 没有有效供给, 政府决策咨询市场也发达不起来。扶持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发展壮大, 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政策方案的有效供给。为达到这一目的, 可以从多方面着手。一是从法律上保障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地位。承认其合法的营利组织身份, 赋予其正常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二是从政策上加以支持。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作为正在发展的新生事物, 政府应该政策上加以扶持。既可以是在运行过程中进行指导, 也可以是在税收负担上予以“优惠待遇”。此外, 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还应追求多元化发展, 不仅面向政府提供公共政策方案, 也可以面对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最终, 形成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竞争化生存机制。优胜劣汰, 逐渐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社会认可、影响力广泛的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三) 促进民间与非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之间协调发展

非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也是政府决策咨询这个市场中的重要主体, 应该兼顾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与非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发展, 使二者相协调。非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包括各种官方和半官方的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官方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以各级政府所属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等党政部门所属政策研究机构为典型代表;非官方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某些国立大学设立的相关研究机构等为典型代表。非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其中, 最显著的特点是政府支持。然而, 政府支持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进行政府决策咨询, 提供公共政策方案是其天然职责, 使其成为市场化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动作体系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 其政府决策咨询活动独立性不强, 难免受到政府特定立场的影响, 最终可能降低其提供对策的有效性。促进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与非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相互协调、相得益彰, 就是要让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与非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克服各自不足, 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一是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与非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之间要形成良性竞争机制, 避免相互“拆台”。二是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充分发挥其独立性, 非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充分发挥其在政府的影响力。真正让公共政策方案这个交易产品“有销路”, 并且“销得好”。三是非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在民间决策咨询机构尚在发展之时发挥主力与支持角色。在这一特殊时期, 担当起政府决策咨询主力角色, 形成一批品牌过硬、知名度高的非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同时, 支持民间政府决策咨询机构的发展, 可以从人员培训与交流、资金援助等方面以宽阔的胸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32

[2]薜澜, 朱旭峰.中国思想库的社会职能.管理世界, 2009第4期。

[3]宁骚.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版第348页

[4]王浦劬.关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究的几点认识.中国行政管理, 2010第3期

[5]宁骚.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版第352页

[6]陈心晖, 陈葵花.现代西方思想库建设及中国的现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2第2期

[7]高小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硬骨头”怎么啃.人民论坛, 2010第6期

[8]吴怡青.论我国决策咨询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情报资料工作, 2004年年刊

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篇2

“两个健康”问卷调查分析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很多内容都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两个健康”)密切相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比较准确地反映企业家健康成长和企业健康发展中所遇到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开展了“两个健康”问卷抽样调查,课题将结合问卷调查,分析本市“两个健康”发展现状和基本情况,为工商联“两个健康”工作主题服务,更好的促进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课题应重点围绕以下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1、结合“两个健康”问卷抽样调查,分析本市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发展现状和基本情况;

2、从经济统战角度,分析“两个健康”工作与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培育新阶层人士之间的关系;

3、提出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的思路和举措。

研究实施进度与要求:

1、2014年8月底,提交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报告或专题报告,进行中期成果评估。2、2014年9月底,完成研究任务,提交课题研究总报告(2万字以内)和摘要(1500字)。书面材料各一式三份,同时提交相应的电子版文件(Word格式)。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工商联事业新发展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工商联是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充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必须在坚持统一战线性质人民团体的同时,不断健全和完善商会的职能。中国特色商会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由党领导的工商联系统来履行商会职责,实行“三性”统一、发挥五个作用。为了适应党和政府对新时期社会组织的要求,完善中国特色商会理论研究,加强工商联自身建设,本课题将深入探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内涵、辩证关系,系统阐述其对工商联自身

建设的意义和要求,全面梳理新形势下商会自身建设的薄弱环节,全面提出符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的中国特色商会的发展路径和意见建议。

本课题应重点围绕以下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1.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刻内涵、辩证关系;

2.对工商联事业新发展,特别是对中国特色商会建设的时代意义、具体要求;

3.工商联商会建设的现状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之间的差距、不足以及薄弱环节;

4.提出新形势下工商联事业新发展、中国特色商会建设的路径和意见建议。

研究实施进度与要求:

1、2014年8月底,提交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报告或专题报告,进行中期成果评估。2、2014年9月底,完成研究任务,提交课题研究总报告(2万字以内)和摘要(1500字)。书面材料各一式三份,同时提交相应的电子版文件(Word格式)。

上海市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保护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迅速成长、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为了更好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课题将侧重于从法律角度,系统梳理非公有制企业法律保障的现状、企业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具体表现,深入分析制约企业合法权益获得相同法律地位和法律保护的主要因素,提出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权利同样不可侵犯、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

本课题应重点围绕以下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1.非公有制企业法律保障的现状;

2.企业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的具体表现(含案例);

3.制约企业享受同等法律地位和法律保护的主要因素;

4.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意见建议。

研究实施进度与要求:

1、2014年8月底,提交课题研究中期成果报告或专题报告,进行中期成果评估。2、2014年9月底,完成研究任务,提交课题研究总报告(2万字以内)和摘要(1500字)。书面材料各一式三份,同时提交相应的电子版文件(Word格式)。

上海市民营企业税收结构分析研究

研究目的与要求:

税收是我国经济调节杠杆,也是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了解本市民营企业纳税有关情况和民营企业对现行税制的有关建议,课题拟采取点面结合方式,对本市总体民营经济的税收情况和本市纳税百强民营企业有关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对现行民营企业税制、税种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并从企业税收负担、税制结构、税种和征管体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

本课题应重点围绕以下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1.本市民营企业纳税有关情况,以及纳税百强民营企业基本情况;

2.本市民营企业或纳税百强民营企业的税收结构分析;

3.现行企业税制、税种的有关问题;

4.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优化税制结构、税种的意见建议。

研究实施进度与要求:

政府决策与群众意愿 篇3

这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路线和工作方法。有的地方这样做了,首先从调查群众意愿入手,了解他们最关心、最迫切、最普遍的需求,然后定下目标,拿出措施,规范政策,付诸实行。这样,得到群众拥护、支持,大家都满意。相反,如果只是闭门造车,往往脱离实际,难以成功。不妨试举一二例证:有的地方草率行事,把建设新农村简单化为建设“新村”,不经酝酿,径直迁并,导致对立。有的地方慎重其事,首先摸清情况,群众认为当前最迫切的事是解决看病难、读书难,管事者照着办了,皆大欢喜。这就表明不同地区情况不同、困难不同,只有抓住要害,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才能把事情办好。

还要看到,不仅在一个建制村内,各个自然村情况不同、问题各异,就是在一个几十、几百人的群体内,也会有不同需求和不同意愿。对应之道在于尊重多数,并且兼顾少数,将其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好。所谓凡事要统筹兼顾、平衡协调,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共创和谐的一条重要原则。

同样重要的是,还有一个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的正确处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群众比较看重眼下利益,较少关注未来利益。这就需要对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清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关系,提高其着眼长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俟共识形成后再行动,否则就暂缓之、等待之,切忌操之过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新课题、新事物、新任务。过去,我们做“三农’’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应当坚持和弘扬;同时,也不无若干不成功的教训,应当记取和镜鉴。提高执政能力,贵在实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又一次考验,也是又一次机遇,更是一次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伟大实践。它还直接涉及行政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敢于和善于在政府决策与群众意愿之间建立互动机制,正是提高执政能力、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和正确选择。

我国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体系研究 篇4

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基本概念及意义

1概念

咨询是指专业人士所储备的知识经验和通过对信息资料的综合加工而进行的综合研究开发。而政府决策咨询, 是指面向政府决策部门或者决策层提供服务的咨询活动, 旨在帮助决策层提供科学可靠信息、专业理论分析、应用与发展策略等。

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主要是指围绕政府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决策咨询活动, 大致分为发展战略设计、建设规划、项目立项、项目实施、项目运行维护等五大类, 具体内容见图1。与之对应的“咨询体系”是指政府征询或委托有关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或咨询公司等组织, 共同构成的一个为以上决策提供支持的有机整体。

2意义

(1) 提升政府信息化决策的科学化程度

根据管理决策理论创始人西蒙的观点, 在不能获得足够信息情况下, 人们的决策行为是有限理性的判断和抉择。通过咨询, 可以帮助决策者在对信息化理论、政策法规、规划、项目等进行决策时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可以及时修正决策方案, 有效提升决策的科学水平。

(2) 规范政府信息化决策程序

现代社会治理己经广泛利用程序这一利器来规约国家、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与程序政治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通过引入咨询的过程, 可以有效汲取专家、学者、公众的智慧, 提高政府的决策效率和质量, 规范政府信息化决策程序。

(3) 促进政府信息化决策机制公开合理

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体系建设是政府信息化决策机制的指向标, 决策咨询体系越发达, 意味着决策机制的公开合理的因素日益增多, 公开合理的因素日益增多。当咨询成为政府信息化决策的一个环节, 将促进决策机制走向公开合理。

我国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基本情况

我国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主要表现在建立了一批专业决策咨询机构, 培养了决策咨询队伍, 取得了决策咨询的成果。

1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体系基本构成

从隶属关系, 可将政府信息化咨询机构大致分为官方半官方咨询机构、民间咨询机构、大学咨询机构三类。

(1) 官方半官方机构

一般隶属于体制内的决策咨询机构, 靠近决策中心, 熟知政府需求。这类机构集中了专业人才, 具有丰富案例与良好声誉, 运营经费由财政拨款。如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 (经济) 信息中心系统;四套班子及政府组成部门的政策研究室、参事室系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科学院、社科院、工程院, 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及其他研究会、学会等组织。

(2) 民间咨询机构

多为独立的研究所、咨询企业及企业内部研究院, 接受政府、企业的项目委托, 进行独立的研究。民间咨询机构自负盈亏, 其鲜明的特点是独立性较强, 但一般远离决策层, 对决策需求把握不够准确, 政治信任度和支持度较弱, 但机制灵活, 有些机构形成了特色。国内较为著名的民间政府信息化咨询机构有:赛迪、国脉互联等。

(3) 大学咨询机构

指依托高校成立的从事政府信息化政策研究和咨询组织。这类咨询机构既远离决策层, 又远离市场, 主要定位为学术性质。其影响决策的手段有限, 主要依靠著名学者的发挥个体影响作用。著名的大学咨询机构有:北京大学信息化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绩效与信息化研究中心等。

除上述咨询机构外, 还包括一些国外跨国咨询机构、部分省区市的决策咨询委员会、高层论坛等机构或组织。

2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项目的立项模式

项目立项构成决策咨询的实质内容和起点, 立项模式指决策咨询项目的产生方式, 综合我国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的现实情况, 一般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委托研究、公开招标、自主研究。

(1) 委托研究

指政府部门将项目委托给官方半官方咨询机构、民间咨询机构等, 就某些专题进行研究, 提出决策建议或呈送调研报告。这种研究方法针对性强, 研究课题目标明确。大多为政府系统内部的调研室、省市社科院、信息中心等官方半官方咨询机构或知名度较高的民间咨询机构之类。

(2) 公开招标

各省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科院等单位将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面向社会发布并公开招标, 招标范围面向全国高校、科研机构、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等单位或个人。

(3) 自主研究

咨询机构自行确立研究项目, 一般选择社会热点、政府难点进行研究, 预测趋势或者发展对策, 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并根据研究成果提供给相关政府决策部门。

3存在问题

(1) 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也往往存在着决策主体对决策咨询不重视的现象, 对决策科学的内容、程序、功能等缺乏深入了解, 对咨询机构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很多政府部门很少主动地运用咨询机构来对决策进行分析解决问题, 更多的是凭以往的经验来做决策。

(2) 政策环境不完善

信息化有关的法律规范不健全, 政策环境不够完善, 责任追究制度不明确, 决策者和咨询者没有决策失误的压力, 决策者就难免会“想咨询就咨询, 想不咨询就不咨询”, 在认识上和行动上没有咨询的动力, 咨询者又没有责任风险, 难以保证咨询方案的科学有效。

(3) 咨询缺乏独立性

我国的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机构多数都设在党政机关的内部, 它们是政府的下属机构, 为公共行政部门下设的科研性事业单位, 对党政机关有较强的依赖性, 在决策咨询过程中容易受到主管部门的干扰, 影响了咨询者独立的分析过程和咨询结果。

完善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体系的思考

基于前文对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的分析, 结合我国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当前来说, 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建立和完善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体系。

1健全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制度

通过建立经常性规范化的决策咨询制度对于保证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的真实有效极为重要。因此, 必须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政府信息化决策中必须咨询的事项、范围、程序、途径、责任等, 和决策咨询机构的设置、权利、义务、责任、运作等作出明确的规定, 并加强落实, 使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具体可分两步:一是加大对重大政府信息化决策管理力度, 出台严格决策规则和程序, 明确决策咨询的重要性, 并依法执行;二是明确设立政府信息化决策牵头咨询机构及机制, 明确政府信息化决策者或部门与咨询体系辅助决策的职责与任务, 实现“谋”与“断”的合理分工, 并落实到职能部门, 把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落在实处。

2建立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机制

在决策者与咨询机构之间建立起有效沟通、市场竞争、成果应用机制, 把多种类型的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机构放在同一起跑线上, 统筹协调, 协同配合, 不设门槛, 不存偏见, 一方面使咨询机构及时了解政府信息化决策需求, 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咨询方案, 避免重复劳动, 另一方面可以使决策者及时了解研究成果和咨询建议, 推进各种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成果转化应用, 提高决策者信心, 推进咨询体系的整体发展, 保障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3建设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系统

电子政务是政府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给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带来契机。可以构筑一个履行职能、实施管理、提供服务的新平台, 把经过开发整合具有决策价值的电子政务系统即政府信息化决策咨询系统应用推送到决策者的面, 让决策者和决策部门能迅速获取整合后的专门信息资源, 达到全面了解政府信息化决策所涉及的各领域发展全貌, 科学地构建和审核决策方案, 还可以通过该决策咨询系统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借鉴不同学科、不同行业领域各种决策案例与方案, 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进而科学决策。

政府决策案例分析 篇5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

“这是近年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中,一个非常具体的很有见地的进步。”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应松年指出,公开、参与是提高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与公信力的基本程序要求。如果能够按照意见规定的“五大程序”进行,政府决策就能做到基本正确、避免失误。

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当前,一些行政机关违法决策、随意决策、拍脑袋决策问题仍然存在。针对此,意见在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方面提出了新要求。

意见指出,作出重大决策前,要广泛听取、充分吸收各方面意见,意见采纳情况及其理由要以适当形式反馈或者公布。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规范听证程序,听证参加人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听证意见要作为决策的重要参考。重大决策要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部门领导班子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重大决策事项应当在会前交由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未经合法性审查或者经审查不合法的,不能提交会议讨论、作出决策。

意见要求,完善行政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凡是有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决策事项,都要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重点是进行社会稳定、环境、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要把风险评估结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未经风险评估的,一律不得作出决策。

意见强调,加强重大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在重大决策执行过程中,决策机关要跟踪决策的实施情况,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

加息:中国政府将审慎决策 篇6

中国内地经济继首季增长11.9%后,4月份增长依然快速,这仍主要依赖于由政府牵头的投资及全社会消费的强劲增长。

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4%,仅略低于3月份的26.3%。零售销售继3月份增长18.0%后,4月份增长18.5%。贸易收支继3月份出现6年来首次赤字后,4月份重新出现顺差,为17亿美元。其中,外需继续改善,出口继首季升28.7%后,4月份增长30.5%。

尤需说明的是,4月份进口继续急升49.7%。进口迅速增长反映了内需及加工进口强劲,以及进口价格上升。今年首4个月,加工进口上升52.9% ,而进口价格则升15%。未来数月,在强劲内需的带动下,进口升幅将继续快于出口,导致贸易盈余进一步收窄。在此情况下,外需仍难推动内地今年的经济增长。

不明朗因素众多

最新的数字显示,中国内地经济继去年增长8.7%后,今年增长仍会强劲。国内方面,货币供应及人民币贷款均已回复至较正常的水平。虽然新增人民币贷款4月份仍达7,740亿元,仅低于首季每月平均8,670亿元约11%,但政府已推出一系列遏抑楼价的紧缩措施,料会于今年稍后开始影响银行信贷。

外围环境亦见好转,此点可从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自2008年大衰退后,已于去年第3季起大幅回升得见。不过,国内外仍有众多不明朗的因素。

国外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依然脆弱,此点从美国迟迟不愿加息,及欧洲财政债务问题挥之不去,可见一斑。虽然欧盟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5月9日取得突破,披露了一个为数达7,500亿欧元的援助方案,以防止希腊主权债务危机扩散,但它的成效须视方案能否落实推行。寻求资金援助的欧元区国家,需削减财政开支及加税以达至严苛的财政目标,显然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将会面对受影响的国民的强大阻力。削减财政赤字,亦可能对欧盟整体的经济前景不利。

国内方面,消费物价继首季上升2.2%后,4月份升幅加大至2.8%。月内食品价格升5.9%,导致整体物价上升1.9%。房屋相关价格亦上升,令整体物价升幅又增加0.7%。事实上,70个主要城市的楼价,继3月份上升11.7%后,4月份升幅进一步加大至12.8%。

息差扩大将导致投机资金流入

为遏抑楼价上升,内地政府在4月中推出更强硬的措施,包括进一步收紧银行信贷。此外,一个家庭单位中的任何成员若购买第二套住房,首期付款比例现在提高至房价的50%,按揭利率亦比前高。政府致力于增加供应廉价房及面积较小的住房。

为进一步吸收银行体系的过剩资金,中国人民银行亦于5月2日再次调高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第三次,5月10日起生效。目前大型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7.0%,仅较2008年6月的历史高位低0.5%。

未来数月,倘若楼价进一步上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再调升0.5至1.0个百分点。其它可能采取的紧缩措施,包括提高物业相关税项,尤其是面积较大及价钱较高的住房。因此,尽管消费开支会在强劲的收入增长带动下保持理想增幅,但投资增长料会进一步放缓。

至于加息,预料内地政府会审慎行事,因为目前内地利率已远高于其他国家。利率差距进一步扩大,将导致投机资金流入。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欧洲各国增长前景未能明朗,亦舒缓了内地调升利率的压力。目前,内地一年期贷款利率为5.31%。

汇率方面,由于全球环境已见改善,内地政府可能会较前乐意将人民币与美元脱钩,恢复过往人民币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政策。内地政府自2008年中起,一直将人民币汇价维持在每美元兑6.83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以减少本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内地政府可能会在今年夏季将人民币与美元脱钩,此后人民币料会逐渐升值,至年底兑美元可能升至6.65左右,较目前约6.8270的水平高约3%。

整体而言,预料中国内地经济今年增长约9%,略高于2009年的8.7%。政府牵头的投资及私人消费开支,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免责声明

本档由恒生银行有限公司(“恒生”)提供,内含之资料,乃从相信属可靠之来源搜集,而当中之意见仅供参考之用,意见内容不一定代表“恒生”之见解。撰写本档之分析员证明于本档内所发表之意见,乃准确反映分析员就有关金融工具或投资项目之个人意见,而有关分析员过去、现在或未来之报酬,并无任何部份直接或间接与本文件内之特定建议或意见有关。本文件的内容并非(亦不可作为)买卖外汇、证券、金融工具或其它投资之要约或邀约。本档的任何部份均严禁以任何方式再分发。

本档所载之资料或只属指示性,并且未经独立核对。“恒生”对当中所载之任何资料、推测或意见,或作出任何此等推测或意见之基础的公正性、准确性、完整性或正确性并无作任何明示或默示的担保、申述、保证或承诺,亦不会就使用或依赖本档所载之任何资料、推测或意见承担责任或法律责任。投资者须对本文件所载资料及意见的相关性、准确性及充足性自行作出评估,并就此评估进行认为需要或合适的独立调查。所有此等资料、推测及意见均可予以修改而毋须事前通知。

“恒生”及其联系公司可以其名义买卖,可能有包销或有持仓于所有或任何于本档中提及的证券或投资项目。“恒生”及其联系公司可能就其于本档所提及的所有或任何证券或投资项目的交易收取经纪佣金或费用。

本文件提及之投资项目未必适合所有投资者。投资者必须根据其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及独特需要作出投资决定,并在有需要时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本档并不拟提供专业意见,因此不应赖以作为此方面之用途。

本档并无考虑任何收件人的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定需要。投资涉及风险,投资者需注意投资项目之价值可升亦可跌,而过往之表现亦不一定反映未来之表现。本档并不拟指出本档内提及之证券或投资项目可能涉及的所有风险。

信息窗

太平人寿2010年度

总保费突破150亿

进入2010年来,太平人寿业务发展迅猛,年度总保费收入日前已达153亿元,提前实现年度计划过半。

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篇7

1. 行政决策咨询的界定

行政决策咨询是咨询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指政府在制定各类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建设方案等的决策过程时向由专家学者构成的咨询机构和各方利益代表等非政府决策者征询意见, 以提高政府决策质量, 保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一种活动或过程。行政决策咨询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提供技术经济预测和论证、以及结果的评估, 为国家某些经济政策和重大经济措施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起到决策参谋的作用

2. 我国行政决策咨询的演进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决策研究机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和蓬勃发展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50年代到1978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行政决策咨询机构起步的阶段, 相对说发展较为缓慢。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服从、服务于计划经济体制, 其有明显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特征, 其成果往往带有指令性的内涵, 诠释政策的色彩很浓厚。第二个时期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进行, 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政府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面对错综复杂、竞争激烈且日益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 各级党政领导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 单凭已有的经验和自身的能力是很难做出科学决策的。在内在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 我国决策部门开始重视、研究科学决策问题, 并从组织、制度上给予了切实的支持和保证。自此, 各级党政部门的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等智囊机构迅速发展起来。

纵观我国20多年来领导决策科学化进程, 最主要的成效是实现了由经验决策为主向科学决策为主的战略性转移, 主要从业务管理、发挥的作用和变革特点等方面反映出来。其一, 业务管理变化。20多年来, 我国决策咨询工作的水平与质量大大提高, 许多真知灼见的理论论述和有创见的建议与方案, 受到领导者的重视与肯定。其二, 发挥的主要作用。我国决策咨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科学预侧作用;二是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三是“会诊”作用;四是社会教育作用;五是人才培训作用;六是深化决策咨询理论研究的作用等。其三, 决策信息咨询的新特点。在决策活动中逐步向“谋”、“断”分离方向转变, 基本形成了两者既相对分工, 又相互配合的型态;决策系统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迅速增长, 信息系统成为正确决策的坚实基础;决策系统与决策咨询支持系统的结合日益紧密, 人——机结合正在不断加强。

二、行政决策咨询的特点

1. 咨询活动的专业性

咨询的本质是知识转化, 没有知识就没有咨询。行政决策咨询机构是知识、技术与智力密集型企业。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将科学知识和有用信息应用于解决难题是决策咨询工作的主要任务, 没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分析能力是难以胜任的。行政决策咨询工作者, 是学识渊博、富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员。所以可以看出决策咨询要求调解者具有高度的职业专长, 它的人员可以运用专业的、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 使其最终得出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使各利益集团更能接受。

2. 决策咨询的信息性

行政决策咨询活动是社会知识扩大再生产链条上的重要环节, 而知识扩大再生产是与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分析研究分不开的。可以说, 行政决策咨询是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 没有信息支持, 就没有公共决策咨询活动。从一定意义上说, 公共, 行政决策咨询是提供高附加值的信息服务。将经过深加工的合适信息, 在合适的时间传递给合适的客户, 是咨询人员的职责。行政决策咨询是对信息的有序化, 是解决“信息爆炸”问题的一种途径, 即行政政策策咨询机构能够将搜集到的各个利益群体的信息, 如他们的要求、问题等, 运用科学的、专业的方法评估政策决策执行后对其产生的影响, 然后综合起来, 找到正影响最大的决策。

3. 决策咨询的参谋性

从现代决策理论看, 咨询是“谋”, 决策是“断”。咨询和决策是科学决策的两个主要环节, 分别由咨询机构和决策者承担起相应的功能。从决策者的角度看, 咨询机构是决策者智力的延伸, 是决策者的“外脑”, 主要对决策者提出的决策问题进行分析, 咨询机构充当决策者的“参谋”。从咨询机构的角度看, 作为由多种学科、经验丰富、富有创造力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组成的高智能的知识信息综合体, 本质上是一种软科学研究机构。它对决策者提出的决策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一些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进行分析、预测和跟踪, 形成有创新的观点, 并提出多种的方案供决策者参考。这充分体现了决策咨询的参谋性。另外, 行政决策咨询只是帮助寻找最优的决策, 而不是拍板执行此决策, 因此它是“促使多方达成具体的解决办法”的调解者, 而不是“使双方重新进行对话”的调停人或者“确定解决冲突的办法”的仲裁人。

三、影响行政决策咨询效率的制约因素分析

1. 决策咨询论证尚未纳人法制化轨道

目前, 国内尚无专门的有关决策咨询方面的法律界定、法律法规及相应制度, 不能在决策上用政策与法律手段强制实行先咨询后决策的程序和事关决策者利害关系的责任制。致使长期以来, 决策者对决策咨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三拍现象”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 还严重存在, 导致决策失误时有发生。

2. 体制方面的制约

从我国在决策咨询方面存在的诸多间题来看, 决策咨询工作发展时间短, 一直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一整套管理方法, 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管理方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尚不完善, 现如今, 进人市场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 更加不适应政府决策的要求。决策机构的飞独立性也严重影响了决策的效率, 许多决策机构往往隶属于本级行政机关, 很难独立的发挥其专家智囊团的作用。

3. 实际发展与目标的偏移

尽管我国多年来决策咨询系统建设成效明显, 但是, 我们也看到, 主要成绩在于硬件设施建设、人员与机构的增加, 而与决策咨询工作相配套的软环境, 例如, 观念转变、管理机制、资源配里、部门协调、人才培训、社会环境等要素并未形成同步发展。

4. 政府“自我咨询”的弊端

目前政府的绝大多数论证项目都是自己组织人力去完成, 在国家经济建设的许多重大项目中, 政府既是投资者、决策者、决策咨询者、又是管理者, 有时甚至还是建设者。仅就“自我咨询”显现的弊端来看, 除了难以提高效率, 难以保证咨询的客观性外, 最大的负面影响是造成咨询市场“疲软”, 无法形成国内咨询市场真正意义上的运行机制, 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决策咨询行业规范、市场管理准则和一系列的扶持保护政策、法律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规章条例细则等, 也不能及时的、切实可行的制定出来。

5. 人才结构的缺陷

长期以来, 国内决策咨询机构在人才构成方面存在着研究力量薄弱、研究人员专业结构单一、人员组成缺乏合理搭、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等问题。例如, 在党政部门其中又以经济研究人员为多的问题;而在自然科学研究机构中, 却又存在着自然科学研究人员为多, 社科研究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使得在进行一些国家综合性课题项目的研究论证时, 往往因为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与自然科学研究人员难以合理搭配、协同研究, 而出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上的脱节的现象, 或者拿不出高水平的战略性决策意见与方案, 或者幸不出高水平的整体性设计与实施措施, 从而影响其课题整体质量, 使决策受到严重影响。

四、完善我国行政决策咨询机构的发展的措施

1. 科学规范政府决策咨询活动

现在一些政府每逢决策, 时去找一些专家学者, 组成一个家组, 进行分析论证, 由于时间促, 这样的应急性的分析论证, 乏严密的咨询程序, 很难保证咨询报告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政府咨询是一项科学活动, 因此必须遵循学的咨询方法和程序, 遵循科学咨询体制, 遵循客观规律, 按科学事。西方国家政府咨询的业务主要委托式咨询, 而委托式咨询一般可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签约阶段委托人和咨询机构经过多次协商达成协议。第二阶段为咨询准阶段, 咨询机构根据委托人的要求意图, 做准备工作, 成立课题咨询组, 拟定调查研究提纲, 设计调表格或专家咨询书, 制定工作实施计划等。第三阶段为工作阶段, 要是搜集资料和数据, 进行系统研究, 做定性和定量分析, 提出多方案进行优化比较。第四阶段为报告阶段, 提出包括总报告、分报及有关附件的正式咨询报告, 委人接受后, 该课题即告完成。在个阶段中, 委托人与咨询人始终持着交流与合作, 保证咨询工作利完成。我们要科学执政, 必须有科学的决策咨询规则和程序, 保证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2. 优化改革现有政府所属政策研究部门, 提高素质, 规范职能

就我国政府目前政府所属的咨询部门来说, 数量是不少的, 各级政府都设立了政策研究机构, 但就其现状和发挥的作用来看, 并不理想, 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决策咨询作用, 政策研究部门被视为无权无势的单位, 加上领导的不重视, 很多部门存在着人员老化、学历低、知识结构单一等现象, 有的充其量只是给领导起草报告、讲话稿, 提不出有价值的决策分析报告, 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 应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其进行优化改革, 对其职能给予充分重视, 优化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加强咨询机构的软硬件的建设, 提高咨询的技术含量,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保证咨询报告的客观、公正、科学。

3. 创造和维护行政咨询业, 健康运行的行政生态环境

首先, 提高全民信息咨询意识。采取各种措施, 积极进行信息咨询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提高全民的信息利用意识, 使人们特别是行政领导充分认识到行政咨询在行政决策的重要性, 努力普及和充分利用计算机, 网络等现代行政信息手段, 为行政咨询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其次, 完善行政信息咨询立法。目前, 根本的大事要进行咨询业立法, 在此基础上再配套各种规章制度条例细则, 明确规范咨询服务人员的法律地位、报酬、税收、评定体系等等行业标准。并且国务院应尽快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法, 打破信息封闭。对于政府行政信息资源, 除涉及国家机密信息外, 应当像国外一样, 对社会公开,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提高咨询专家为政府服务的质量。用法律来保证行政咨询的地位及信息来源, 营造良好的行政咨询的政治生态环境。最后, 优化行政咨询服务业的市场环境。将一些政府和院校的咨询机构划拨到竞争市场中。这一作法不仅会使我国咨询业缺乏人才实力的局面有所改善, 对加强我国咨询服务业的公正性, 独立性也大有促进。政府还在税收、信息、人才、基本建设投资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从咨询发展方向, 管理体制和开拓市场等方面给予政策引导和保护。

4. 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促进咨询服务手段现代化

鉴于信息咨询业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型产业, 各级政府应大力扶持其发展。我国咨询机构信息技术低下, 经济效益不够理想, 需要大力引进先进信息技术, 淘汰陈旧设备和技术。建立起技术密集, 知识密集相结合的咨询机构, 建立共享的数据信息库, 使咨询业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 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是, 政府行政人员更应更新观念,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提升服务手段。

5. 加强行政信息咨询机构的自身建设, 提高信息服务人员水平和素质

首先, 重点建设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行政咨询机构, 提高咨询业的服务水平。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发挥现有的人才优势, 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其次, 严格限制官办行政咨询机构, 平等对待股份制和私营制咨询机构。同时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扶持, 鼓励其生产和发展, 在社会竞争中优胜劣汰。最后, 咨询机构要主动参与培训咨询人员, 弥补和更新管理人员薄弱环节和知识缺陷, 通过人员素质的提高, 使咨询效果达到最佳。

摘要:行政咨询系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力地促进了行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加强对行政咨询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行政决策咨询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入手, 对行政决策咨询机构的特征和制约行政咨询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重点对我国行政决策咨询机构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行政决策,决策咨询

参考文献

[1].李金龙, 杨伟才.寻求我国政府决策咨询发展的路径——一种比较的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5) 1.李金龙, 杨伟才.寻求我国政府决策咨询发展的路径——一种比较的视角[J].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05)

[2].黄力, 詹德优.我国决策咨询研究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 (04) .2.黄力, 詹德优.我国决策咨询研究述评[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 (04) .

[3].黄健柏, 罗梅健, 薛亮.政府决策专家咨询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决策 , 2008 (01) 3.黄健柏, 罗梅健, 薛亮.政府决策专家咨询理论研究综述[J].科学决策 , 2008 (01)

对政府决策现状的思考 篇8

建国以来, 党和国家制定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战略和策略, 使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胜利, 积累了丰富的成功决策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和国家不断地探索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要求的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道路, 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 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主要表现在:

1.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政府公共决策的根本指导思想, 消除了以往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公共决策指导思想。同时, 在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发扬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 采用“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 创立循序渐进、“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制定模式, 以“三个有利于”、“生产力标准”作为检验政策的标准,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决策的指南和归宿, 确立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公共决策体制不断完善。从决策体制上解决党政决策职责不分, 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提出克服决策过程中的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个人独断专行的作风与行为;提倡采用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及方法, 最大限度地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和利益。改革和完善公共决策体制, 初步建立了决策中枢系统、决策信息系统、决策监控系统、决策执行系统四位一体的现代决策机制。同时, 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权力下放, 适当扩大地方政府的经济决策权;过去由党委包揽大量的行政事务, 实行“一元化领导”, 现在则由政府决策, 还政于政;以前政府对企业管制过死, 现在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并积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 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进行专家咨询, 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 防止决策的随意性。

3.建立健全专门的政策研究机构。从中央到县各级党政机关设立了专门的政策研究室, 作为党政机关的决策研究、咨询和参谋的机构, 对决策提供信息搜集、咨询建议、调查研究及方案论证以辅助决策。同时, 鼓励和扶持作为体制外或民间的政策研究组织, 充分利用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各种学术团体的政策研究力量, 各种各样的智囊团和咨询公司应运而生。

4.逐步采用现代化的决策方法、程序和技术。对许多重大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改革, 进行了现代化决策的尝试, 即采取有组织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多种方案的比较择优、多方面的可行性论证的现代决策程序及方法, 保证这些政策取得好的或较好的效果, 避免失误。例如,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老三论”) 以及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 (“新三论”) 等科学方法论为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及分析手段;绝大部分市、县及发达地区的乡镇已经联网, 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模型分析已越来越多地在决策中被采用, 决策过程中宏观、系统、定量分析内容逐渐增多, 研究、评估、论证的成分明显增大。不经过深刻的调查研究不做决策、不经过系统的咨询论证不做决策、不经过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不做决策“三不”原则成为越来越多的决策者的自觉意识。

目前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共决策系统及机构方面存在缺陷。按照现代决策理论及政策科学的观点, 现代化的公共决策系统是信息、参谋 (咨询) 、决断和监督等子系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的有机系统。尽管我国现代化的公共决策系统已开始发育, 但还很不成熟。我国现有的公共决策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传统的决策体制及决策模式并未彻底消除, 现代化的决策体制并未最终确立起来。

二是决策的公众参与度不够。基层民主选举作为民意表达的主渠道依然停留在村民自治的层面上;公众参与更高层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机会还受到各种限制。甚至有些决策者把自己凌驾于公众之上、组织之上, 在决策时“一言堂”, 个人说了算。

三是决策缺乏原则﹑程序和监督制约。目前决策方面的法律、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政府决策缺乏法律的控制, 缺乏程序的规范, 缺乏监督制约, 导致无责任追究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使决策存在着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的现象。

影响政府公共决策的原因, 笔者分析主要是:

(1) 政府有些决策者的素质不高

有的民主作风不强;有的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有的不按规定程序决策;内部集体讨论成了形式, 造成独断性与封闭性的并存, 随意性与片面性的并存, 导致决策不能反映事物本质, 不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2) 公民参与政府决策面临障碍

公民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不足, 参与政府决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同时, 受自身素质的限制, 公民参与的能力与参与要求不相适应, 与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更重要的是政府决策的参与途径单一, 无法选择, 缺乏灵活性, 影响公民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 决策咨询机构和“智囊团”的作用也未能充分发挥。

(3) 法制不健全, 相关制度不够完善

一些决策领导体制不健全, 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 缺乏决策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决策程序不规范, 不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公民参与缺乏保障, 民主监督、执行情况考核和责任追究等相关制度尚不完善。

二、完善政府决策的思考

实现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对制定出正确的政策, 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极为重要。对此, 笔者认为:

1.提高政府决策者的素质

面对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政府的决策者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这是决策正确与否的决定因素。决策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多方面的科学理论知识, 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和廉洁奉公的政治道德品格, 要有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 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倾听专家、学者和人民群众意见的民主作风。决策者应有计划地聘请专家学者做讲座, 学习决策理论、法律、金融等专业知识, 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理论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努力成为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决策者还应深入实际, 调查研究,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提高决策能力, 创造开拓性业绩。

2.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和知识分子在政府决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决策能否更合理、更科学、更高效, 经得起历史检验, 这是个关键。政府要积极开展对公民的教育和培训, 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越普遍、越自觉, 参与的行为越广泛、越深入, 民主政治就越发展、政治文明就越进步。同时, 要加大对公共决策相关知识和内容的宣传力度, 使公民对决策过程有清楚的了解, 提高公民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政府应开拓公民参与决策的有效渠道, 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更多地让公民参政议政, 并立足于国情, 积极而审慎地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增加民间社会团体的利益聚合和利益表达功能, 逐步提高其对政府决策过程的影响度。在对于一些与社会公众利害攸关的事项进行决策时, 必须举行社会公示和听证会, 广泛征求意见, 按社会主义民主原则进行表决。还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作为政策辩论舞台、形成社会舆论、全面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功能作用。

政府同时要加大各种咨询机构和专家、学者对公共决策过程的参与力度, 并保持这些主体的相对独立性。在现代信息社会, 单靠决策者个人或少数人已无力收集和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大量信息, 需要综合运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因此, 政府应尽量利用各种研究咨询机构和专家学者组成的“智囊团”, 充分听取意见, 完善专家论证机制, 运用各种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方法, 设计各种可行性方案, 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定性分析和精确的定量分析, 这对于有效地保证决策方案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

3.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

法制化是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 民主化的保障。首先要依法确立决策权力的合理结构, 实行合理分权, 建立多方位, 多层次的决策权力体系, 不能使决策者的权力过分集中。同时要依法确立科学规范的决策程序。尽快制定行政程序法, 对决策程序和机制进行规范, 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如建立调查研究制度,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民主集中制, 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制定议事规则、表决规则、工作规则等, 规范决策行为, 使其有法可依。

特别是, 要增强全民法制意识, 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性质和有序运行。要强化和完善监督机制, 明确决策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 加强民众的监督力度和新闻监督作用, 树立政府民主决策的典型, 揭露决策者违法或不科学决策的行为, 明确政府决策建设的方向。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政府公共决策必将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 与国际接轨, 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和法制建设方面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张成福, 孙柏英.行政决策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2]贺善侃, 黄德良.现代行政决策[M].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1.

[3]薛澜, 彭忠超, 张强.公共管理与中国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管理世界, 2002, (2) .

[4]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第二版)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政府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刍议 篇9

一、政府决策是什么

政府, 作为国家进行行政管理的机构, 其主要承担着行政决策的职责。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中, 都要通过其政府政策的决策和实施, 来确定和实现其所代表的国家意志和利益。政府决策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派出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而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行政机构为了履行其行政职能, 对需要解决的一些国家和社会公共事物等社会重大问题做出的某种政策或行为的选择, 并通过执行来实现政府的特定目标。

二、政府行政决策失误的主要表现

(一) 独断型决策失误

早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里就曾明确提出要实现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我们看到,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一把手权力过大、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依然十分普遍。行政决策没有实现民主化, 不经过党委其他成员的共同讨论, 就由一把手一人拍板决定与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更是没有经过公众的听证与专家的论证, 就着急上马。小到几千万大到几十亿的工程在开工建设不到一半后即遭受停工和烂尾, 这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也带来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二) 经验型决策失误

由于行政决策的未来性、复杂性和大规模性, 因此, 在行政决策中所要面临的选择要比在其他决策中的选择难得多。正是因为这样, 我们在十八大报告中才提出要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具有创造性、择优性、指导性的特点。创造性指是指决策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完成的新任务而作出选择, 不是以前的决策复制, 对待新的问题要具体的实践分析和创造。择优性是指在多个决策的方案的对比中寻求能获取较大效益的行动方案, 在选择之前, 应该尽量穷尽所有可选择的方案, 对每一个可选择的方案都充分的论证, 决定出哪个方案是最合理的, 因此择优是决策的核心。指导性是指管理活动中, 决策一经作出, 就必须付诸实施, 对整个管理活动、系统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约束作用, 指导每一个人的行为方向, 不付诸实践, 没有指导意义的决策就失去了决策的实际意义。因此一个科学的决策它必然是创造性的、择优性的、具有指导性的。而与科学决策相对的则是经验决策。经验决策大多是决策的制定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凭借自己的经验作出的与以往相似的决策, 笔者不否认依靠经验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 经验决策常常会取得一些比较差的实践效果。因此, 为了人民的利益着想, 不给国家造成大的经济损失, 经验决策不可取。

(三) 政绩型决策失误

行政决策是一种社会决策, 行政决策是以社会系统为基础的, 同时行政决策必然会对社会利益产生影响。因此, 行政决策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长久以来, 我国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唯“GDP”论英雄,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一些地方过度重视‘GDP’数据, 有的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甚至造假, 这样的GDP毫无意义。也就是因为这样, 政府首长不惜为了政绩决策一些毫无意义的项目、工程。几个亿的陵园, 几十个亿的高尔夫球场层出不穷, 占用了大量老百姓的耕地, 补偿却不到位。民怨极大, 多数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多是因为政绩型决策的失误。这种以政绩为导向的决策大多只关心自己的升迁仕途, 根本不重视这个政策作出的本身是否合理, 大多数政绩型决策不与公众的利益相契合, 因此便成了失误决策。这样的失误决策在我国行政法治中广泛存在。

三、政府决策失误的界定

如果, 政府部门所作出的决策不是本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理念, 如果决策作出后不能充分进行专家论证, 不能让广大的公众进入监督与听证, 最终的决策付诸实施后得不到大多数的公众的认同, 就可以认定政府决策的失误。如果决策的作出是建立在消耗资源, 不注重可持续发展, 破坏环境的基础之上, 这样的决策也是失误的。决策的作出是追求的短期的利益, 而不是长远的收益, 也可以认定政府决策的失误。对于决策的作出者必须追求其法律责任, 进行问责与纪律处分。

四、政府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形式

决策失误产生的责任形式大体上有三种, 即政治责任、法律责任与纪律责任。

政治责任, 即是权力的行使者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没有制定出符合民意的决策而是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将决策加以实施, 理应承担谴责和制裁。主要有两种, 被罢免和引咎辞职。罢免可以由当地的人大代表联名向该级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罢免要求, 根据法定程序表决人数通过即遭罢免。

法律责任, 如果决策的制定者在决策的行使过程中, 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给环境造成污染, 给民众造成损失, 达到一定的数额即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纪律责任, 决策的制定者行使了错误的决策权, 还应当承担一定的纪律处分责任。一般分为两种, 党的五种纪律处分和六种行政处分。

五、政府决策失误的几种补救形式

(一) 决策的终止执行, 如果一项政府决策在执行过程中, 发现决策是错误的或者是失误的, 应该立即终止执行, 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二) 责任人道歉, 在终止执行的基础上, 责任人应该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 这是一个法治政府成熟的标志。

(三) 引入赔偿机制, 决策在执行过程中, 如果给相应的第三人造成了经济财产损失, 理应由决策的制定政府给予相应的赔偿。

摘要:政府决策是政府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在实践中, 由于我们在制度上法律上没有一套成熟的规定, 决策失误、乱决策、违法决策等情况普遍。大到国务院各部委, 小到各个区县的党委, 都有决策失误的情况发生。因此, 有必要针对政府行政决策从制度上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责任追究程序, 切实提高各级政府的依法决策水平, 避免因决策失误给人民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行政决策,责任追究,依法决策

参考文献

[1]张淑芳.行政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探讨[J].苏州大学学报, 2013 (6) .

[2]陈建科.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研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4 (6) .

政府决策咨询机构 篇10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政府,决策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

非政府组织的参与政府决策的途径很多, 从不同的角度来区分, 有不同的类别。通过调查研究西部地区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政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直接代表、举办会议、提供信息和政策建议、私人接触、借助新闻媒体、其他途径。

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决策的效果分析

1. 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决策效果

(1) 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基本情况。2003年至2004年间, 以怒江事件为标志, 环保NGO在公共政策参与领域表现活跃。怒江保卫战缘起于2003年8月递交国家发改委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怒江地区身处水资源丰富的“三江并流”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地区 ( (怒江地区水资源占云南省总量的47%, 可开发装机容量达4200万千瓦, 是全国六大水电基地之一) , 但同时却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为摆脱贫困, 当地政府决定开发利用怒江水资源。报告审查会上, 环保总局官员以在怒江中下游修建两库十三级水坝的方案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估法》为由拒绝签字。一方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强烈要求修建电站, 另一方却始终坚守环保底线, 环保与发展的争议由此而生。

随后, “绿家园志愿者”、“云南大众流域”、“自然之友”等多个环保NGO积极投入到“怒江保卫战”之中。通过媒体、网络、讲座、论坛等形式, 环保NGO积极向公众宣传怒江建坝情况,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2) 中国环保非政府组织参政情况。2003年两会期间, 反对怒江建坝的提案提交到了全国政协和全国人大。2003年11月, 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美环境论坛”上, 与会NGO共同讨论如何保护怒江。2003年11月底, 在泰国举行的“世界河流域人民反坝会议”上, 60多个国家的NGO以大会的名义联合为保护怒江签名, 签名最后递交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回信称“关注怒江”。NGO的努力暂缓了怒江的命运, 2004年2月, 温家宝总理对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的《怒江中下游水电规划报告》批示:“对这类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且有环保方面不同意见的大型水电工程, 应慎重研究, 科学决策”, 怒江大规模建坝工程由此暂告段落。

2. 志愿者参与政府决策效果分析

(1) 志愿者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2011年3月9日, 由邓飞等媒体人在微博上发起“免费午餐”活动, 倡议社会捐款。短短两个月, 不断有人关注“免费午餐”, 捐钱捐物。该活动当时募集到176万余元善款, 贵州、河南和湖南三地的7所山村学校的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 还有10多所学校提出申请, 等待审核。

网友们的善举, 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的注意。5月3日,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承诺将捐款1万元支持免费午餐湖南项目。还有很多热心人士, 捐赠3元、30元、50元不等的费用, 爱心在网络上蔓延。2010年中央和地方政府已投入100亿元财政资金用于中西部农村1100万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

(2) 志愿者发起的免费午餐计划参政效果。2011年10月2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为680个国家试点县的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每天3元钱的营养膳食补助。通过这一政策, 首先解决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生在校吃饭问题, 受益学生达到2600多万, 占中西部农村学生的近30%。

2011年成为了中国公益事业的变革之年, 正如免费午餐计划所提出的:“‘免费午餐’项目由志愿者、政府、媒体、公益机构、电商营运的互动、无所不在的网友、神出鬼没的旅友等一起参与营运及一线监管。”背靠网络, 倚赖民间, 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已经诞生。未来, 政府力量的介入必将举足轻重, 而民间公益组织也可堪当大任。

二、非政府组织政策参与的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三个非政府组织参与政府决策的例子中,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目前非政府组织已经逐步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但能够真正参与到政府决策甚至能改变政府决策的非政府组织的数量是少之又少, 究其原因, 我认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首先, 中国非政府组织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之下产生出来的。改革之前的中国, 国家不但垄断着绝大部分既有资源, 而且在新的资源出现后, 也总是利用国家的强制性权力, 将其置于自己的直接控制之下;掌握NGO生存空间大小的主动权依然在国家手中, 社会力量的壮大依然寄希望于国家权力的主动推出。

其次, 西部地区非政府组织自身的能力因素。外在的环境对西部地区非政府组的产生和发展的确具有重要的限制和约束作用, 但不可忽视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NGO自身的能力问题。如果NGO不具备必须的能力, 那么即使外在的环境再好, NGO却缺乏承担职责的能力, 那么NGO的作用也是无法发挥出来的。

再者, 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态度, 即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接受程度。中国的许多非政府组织为了获得一个合法的身份, 往往采用利用国家权威或者行政网络的方式来使得自身合法化。在目前中国的状况下, 政府给予了NGO一定的发展空间, 但对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依然持比较谨慎的态度, 非政府组织的登记注册管理过程中的限制依然非常多。

参考文献

[1]怒江建坝工程可参见《南风窗》2004年6月16日、2004年11月16日、2004年12月16日、2005年6月1日、2005年2月16日五期内容中的相关报道。

[2]南都社论:《免费午餐政府助推民间力量堪当大任》

国外政府决策制度比较及经验借鉴 篇11

关键词:政府决策机构决策模式

0引言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政府决策体制非常重视,通过不断探索反复实践,如今这些国家健全的决策系统以及完善的决策程序使其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因此,其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国外政府决策系统的构成要素

当代国外政府决策系统大体由四种要素组成:其中包括中枢机构、咨询机构、监控机构和执行机构。这几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决定政府决策质量的关键。

政府决策的中枢机构即行政决策中心,主要由政府决策组织中的领导人员组成。美国政府决策的中枢机构由总统本人及内阁成员组成;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为首的内阁会议构成了该国政府的决策中枢;而在英国则是以首相为首的责任内阁。实行总统制政体的国家一般采取个人决策,如美国,总统掌握政府最高层次的决策权,而部长只有建议权;实行议会制政体的国家,则倾向于采取集体决策的方式,如在议会大选中获胜的日本内阁总理大臣、英国首相领导的内阁在进行最高层次的政府决策时,均采取合议制。

政府决策的咨询机构是为决策中枢提供相关专业帮助的辅助机构。这些咨询机构有的是政府组织(或由政府建立的组织).有的是民间组织,大多由专家学者和有声望的社会人士组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重视该机构的建设。如:美国是以总统为服务对象的决策咨询体系,总统拥有包含700多个咨询机构的庞大智囊团作为其政府决策的强大后盾;日本则是更为公开的面向社会型的决策咨询体系,为使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民众意见,政府各部门建立的咨询机构审议会达200个:此外,英国也有2000多家咨询公司。在许多国家中,政府利用咨询组织的智力支持已经被纳入了法治轨道,法律规定政府的重大事项决断与规章制定必须经过咨询。由此可见,咨询论证已成为其政府决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政府决策的监控机构是指决策中枢机构之外对决策行为和内容进行监督控制的组织。其主要职能是监督检查决策主体是否具有法定的职权,决策行为与程序是否合法,决策方案是否公平合理等。国外政府除了三权分立,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之间互相监督制衡外,拥有信息传递迅速,覆盖面广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巨大社会冲击力等特点新闻媒体成为监控机构的主力军,美国历史上的“水门事件”和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丑闻”都是由媒体首先披露的,它可以反映民众的意见和心声,曝光政府决策中的暗箱操作行为,其监督作用同样不容小觑。同时系统内部的监督机构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英国利用情报部门进行反腐等,对政府滥用决策权都是一种有效制约。此外,一些国家法律对民众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的保障,也对决策起到监督制约作用。

政府决策的执行机构可以是政府组成部门、法定机构,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与私营部门。在横向上,一个行政机构可以执行本部门的决策,也可以根据法定权限执行其它部门的决策。在纵向上,上级政府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决策,但可以授权或委托下级政府执行或管理。法国政府的“权利下放”和英国内阁“一分为二”等典型措旌均一举两得的提高了其政府决策质量和执行效率。

2国外政府决策程序比较

国外政府决策的程序因其体制的制约而有不同,但大多普遍重视决策程序的法制化与科学性,以下介绍几个颇具特色的政府决策程序做以比较:

2.1美国自上而下决策模式美国政府决策共分四个阶段:决策规划(将待决事项纳入决策议程)、咨询审议(形成可供选择的决策草案)、决断后的审查(法定监控组织审查的决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决策执行(将决策付诸实施)。美国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定署<美国机动车安全标准》的规章就遵循了这样的程序。为精简执法队伍并提高执行效率,该规章在出台后,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署的地区办公室、警察机构、法定机构、委托州政府在法定权限内均可执行。

2.2日本协商决策模式日本涉及宪法规定的重大政治、社会、经济等问题的决策必须向国会以政府提案或议员提案的方式提出,经国会立案审议、表决通过后由政府予以执行。在决策制定过程中,日本法定的咨询审议机构要根据总理大臣或各省厅首脑提出的决策咨询课题进行调查研究,在兼顾各方面利益的前提下,为保障决策的民主化,研究人员将广泛吸纳并征求来自社会各界乃至民众的意见,结合多方观点进行全面评估最终提出决策建议,并参加具体决策课题的审议。

2.3意大利层级决策模式意大利是一个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其中央政府程序是一个自上而下往返式层级决策过程。首先,由政府高层次机构(如部和内阁)对某一问题提出原则性意见,并将此层层下达,落实到有关司(局)、处、科;作为国家决策过程中最基层单位的处、科,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按照领导层的指示,提出初步设想并上报到司;司对处与科的建议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建设性方案并上报到部;各部由专门的立法办公室对司上报的方案进行合法性审核,以部的报告蓝本的形式由部长签署后呈报内阁;内阁按照政治利益的原则对决策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决定后还须经国务会议对决策的过程及其基本原则进行合宪性审查;决策方案经国务会议审查后,送共和国总统批准并公布,形成正式的决策。

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意大利政府较重视咨询辅助机构的作用。凡涉及面较窄的问题,要经过有针对性、专业性的咨询:凡涉及面较广、较重大的问题,则要通过多渠道、跨行业的咨询。

3对国外政府决策制度的借鉴

从上述对各国政府决策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程序的介绍与分析中可以看出,各国政府决策系统的构成要素较为科学,决策程序较为规范,构成要素在决策程序中各尽其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府决策体系、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国外政府决策制度加以借鉴:

3.1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当今世界国际国内政治、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化及政府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政府进行重大决策,特别是涉及到专业型和技术性较强的决策,必须经过咨询机构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参与和论证,政府应积极组织专家学者群体,提倡和鼓励提出不同观点和想法,虚心听取专家、智囊团的专业意见。同时鼓励民间成立智囊机构,允许开展独立研究和咨询,使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不必依附于政府。以此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减少决策失误给国家经济及人民精神所造成损失。

3.2扩大政府决策民主参与程度。政府决策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精神,与社会公众保持密切联系,最大限度地让各级领导者、甚至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决策,使他们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信息渠道,充分表达对各种未定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多途径全方位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绝不能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通过调查研究,集思民益、集中民智,制定出既符合人民群众利益又行之有效的政府决策。

行政决策中政府信用的重建研究 篇12

一、政府信用的涵义

信用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每一个历史阶段。一个现代社会的信用体系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大部分, 政府信用是其核心, 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石, 它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起着决定性、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

对于什么是政府信用, 目前没有很明确的定义。但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这已形成共识。笔者认为, 政府信用是社会组织、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评价或价值判断, 它是政府行政行为所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反映, 是政府在履行管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职能过程中逐步累积起来的。

二、行政决策中政府信用缺失主要表现

行政决策又称为政府决策,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 根据法定权限, 按照法定程序对其职责范围内的公共事务作出决定或确定行动方案的活动与过程。行政管理工作可以简化为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的一个不断循环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行政决策就处在行政管理工作的逻辑起点上, 成为各项行政管理职能得以正常运转的首要环节, 同时也成为政府信用建设的核心。当前行政决策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

1.行政决策制定时缺乏规范性

立法缺位制约了我国行政决策程序的法制化, 许多地方政府在行政决策时没有细致的调查研究, 没有严格的科学论证, 根本不考虑市场需求因素和自身的承受能力, 有时为了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纷纷举债大上一些不切合本地发展的项目, 结果造成“一届的政绩, 几届的包袱”, 留下大批的胡子工程。最终给社会经济和人民利益造成损害, 从而造成公众对政府失去信任。

2.行政决策制定时缺乏连贯性

行政决策应该具有制定规则一致性、连贯性和稳定性的特点。行政决策只有连续和稳定, 才能形成有效的预期。行政决策的连贯性是指政府的决策一旦制定并颁布实施, 在一定时期内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以此来保证行政决策的权威性。而如今一些地方政府在行政决策制定过程中随意性较大, 缺乏科学论证, 甚至出现朝令夕改的现象。地方政府领导的频繁更替, 行政决策的随意修改, 使得政府行政决策的一贯性和连续性难以保持, 从而严重破坏了政府的形象, 降低了政府的信用。

3.行政决策实施中缺乏透明度

行政决策实施过程是实现行政管理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是决策的实践检验过程, 行政决策出台后, 必须得到规范的贯彻执行, 才能使决策落到实处, 真正发挥作用。然有些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 在行政决策实施过程中, 常常暗箱操作, 缺乏透明度, 对其有利的决策积极执行, 对其不利的往往是“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决策的不透明源于政府在行政决策过程中的不自信, 自身不自信怎能取信于人, 又怎么形成政府信用?

三、政府在行政决策中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行政决策者的主观原因———利益驱动

行政决策者是决策活动中的主导力量, 是科学决策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但由于“经济人”理性的存在, 在行政决策制定的过程中, 具有了自身利益的取向, 决策者因而变成了一种利益主体, 屡屡出现与民争利, 甚至借公共利益之名, 行谋取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之实的现象。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超九成 (95.2%) 受访者认为, 政府信用需要建设中最紧迫要做的事情, 是“政府工作人员树立政府为民的思想意识”, 达42.2%占比最大。

(二) 行政决策过程中的客观原因———制度不完善

1. 决策体制不完善

我国的行政决策体制虽已具有比较完整的基本框架, 但还不成熟, 仍然存在着权力过份集中的问题。虽然已经提出建立权力下放、分层决策的新的决策机制, 但实际上还存在着党政不分、权限不明、责任不清的弊端。这种体制的存在往往在政策实施中使得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脱离, 使得决策者没有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造成有些行政决策者不顾后果, 轻率决策, 一旦决策失误, 决策者又推卸和逃脱责任, 导致行政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

2. 决策程序不规范

规范的决策程序包括:决策目标的提出和调查程序、决策方案的产生和论证程序、决策最终方案的选定程序、决策的执行程序、决策执行的评估程序、决策的修改废止和创新程序等。我国目前对重大行政决策程序缺少必要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制, 许多行政决策者习惯于个人决策、集权决策, 放弃一些必要的决策程序, 使得决策造成严重的缺陷, 导致决策的失误甚至完全的失败。

3. 决策责任追究不深入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立法, 只是在现有的法律、政策、党纪中有部分规定成为我国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依据。行政领导的责任必须和权力相统一, 谁决策, 谁负责。目前, 虽然已有不少的地方政府为规范行政决策制度, 建立起了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但问责的客体和主体、问责的程序、问责的范围、惩处的尺度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实际执行起来缺乏持续性和惩戒性, 追究的动力主要取决于上级领导的态度而非固有程序。

四、行政决策中政府信用重建的几点建议

1.加强公务员队伍的诚信建设

加强政府信用建设, 关键就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重信用的公务员队伍。一是要在思想上强化公务员的责任意识, 提高公务员的信用意识。任何一名公务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权力, 不能滥用权力。要遵循“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 侵权须赔偿“的原则从事行政决策活动。二是要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公务员法律体系, 通过相关的权力制约机制来加强公务员的信用建设。谁不负责任, 就应当追究谁的责任。三是加强反腐倡廉机制。公务员腐败是政府信用的致命伤。只有认真落实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规范行政审批制度, 才能全面杜绝公务员的“寻租”机会, 努力形成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长效机制, 才能真正从源头上治理腐败行为, 提升公务员的诚信形象。四是加强学习, 提高业务能力和公务员的综合素质, 不断提升公务员的执行力。公务员执行力的强弱是社会和人民群众评价政府信用的最直接的参照系, 所以公务员执行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和政府信用建设密切相关的。

2.不断完善行政决策体制

一是要理顺党政关系、政企关系, 明确党、人大、政府各自的决策权限、职责和范围, 改变决策在党委、责任在政府, 权力在上级、责任在下级的现象。真正建立深入了解民情, 充分发映民意, 广泛集中民智, 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二是在行政决策组织结构方面, 要不断拓宽公民参与决策的渠道, 搭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的平台, 完善重大决策征询意见制度, 推行重大决策听证制度, 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公开, 扩大和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 提高行政决策透明度。

3.不断完善行政决策程序

行政决策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工程。从决策目标的提出, 在调查研究和调查信息的分析加工的基础上, 提出决策方案, 到对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咨询、向社会公示, 到决策方案通过民主集中制最终选择确定, 到决策付诸实施, 到对决策实施情况的评估, 直至决策的修改完善或者终结, 这是决策的一个完整的程序。只有使这些程序制度化, 使决策者严格遵循这些程序进行决策。如果缺少或者不进行某个决策程序, 就不能继续进行下一个决策程序, 必须完成所有的决策程序, 才能够进行最终的决策。这是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形成正确决策的必要条件, 舍此别无他途。

4.不断完善行政决策纠偏制度

追踪决策对于及时发现错误、避免更大损失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而, 在行政决策执行过程中, 有关人员一定要注意调查研究, 密切注意即时情况, 一旦发现目标出现偏差, 就要及时查找原因, 到底是决策本身问题, 还是执行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偏差, 然后对症下药及时纠正偏差。如果确定是决策本身的问题, 要及时修正决策甚至中止原决策。

5.不断完善行政决策问责制度

政府要加快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立法工作, 《公务员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等法规均作出了“加强重大决策责任追究”的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行政问责制度, 但实践操作中, 尚未完全到位。政府一定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 明确问责主体、问责内容、问责对象、问责程序, 建立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实现决策权与决策责任相统一。

上一篇:专业组织下一篇: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