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系统法律法规

2024-10-12

信息服务系统法律法规(精选12篇)

信息服务系统法律法规 篇1

一、法律框架下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构

《物权法》和《房屋登记办法》颁布实施一段时间后, 我们明显地感到, 一系列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从更具体的法律层面对房地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无锡市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可以看出, 原有系统架构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各种法律基础关系未能在系统中得以充分反映和构建, 在长期应用中形成了较多问题。一个好的管理信息系统首先必须能够从架构层面反映各种相关的法律关系, 这也是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走向成熟、完善的必经之路。

1. 以法律关系为系统架构基础

在房地产管理领域, 不同的管理层面有着截然不同的业务运作需求, 因此也需要执行不同的法律规范。各个业务层面之间关系的调整, 实际上不仅表现为业务逻辑的调整, 更是相关数据关系的流动、调整与重建。

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房地产管理业务的平台, 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下, 形成帮助和促进房地产管理业务的各种管理机能。在这一层面, 法律对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甚至辅助信息系统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合法性的要求。因此, 我们在建构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 必须遵循各种法律规范, 将各项法律法规所设定的规范、规则, 作为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架构机制中的首要出发点。

2. 以法律规定为系统运行准则

房地产相关各项法律法规所涉及的对象相对其他类型管理业务而言要更多更广, 大量业务涉及到物、权、人、资金关系结构, 形成了纷繁复杂的各种关系。这些关系的存在, 必然要求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按照法制建设的要求, 将各种法律、法规、管理政策所标明和形成的规则, 融汇于系统执行机制当中, 直接演化成为高效、灵活的业务管控策略, 并且在各种法律关系演变的过程中跟踪演变过程, 记录演变结果。通过法律规则与系统机制的充分结合, 促进房地产市场行为和管理业务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和法制化, 让一切房地产市场行为和管理活动, 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合法有序开展, 从而实现对房地产管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二、多维度地实现机制创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社会层面对于行政职能部门的要求已经从管理需求逐步演化为服务需求。这就要求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在深入反映管理体制变革的基础上, 进一步摆脱单一、简单的运管模式, 同时提供丰富的社会服务功能。基于此, 无锡市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架构设计过程中, 以房地产管理的模型化为应用内核, 在对管理组织结构模型进行优化和重组的基础上, 实施管理领域与业务流程、业务规则与业务控制点、角色与职能的多维机制整合, 全面再造业务流程。

1. 强调系统的协作效能

在规划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时, 不仅需要从业务角度把握逻辑关系, 而且要从社会角度去认识和构建系统服务机能。一是从多维角度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 包括业务分类、数据分项、数据定义等技术规范与格式, 为相关业务部门、业务系统进一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奠定技术基础;二是进一步实现业务资料数字化, 尽可能多地实现各类关联业务数据的采集、转换, 促使更多的业务内容转换成各种不同需求机制下的业务信息流;三是促进实现各个不同环节间的良性数据交互, 不仅实现同类及上下源业务信息的有序传递和分享, 而且支持跨部门的信息资源交换和传递, 从而为更为细化的数据传递、采集和利用奠定基础, 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各种准确、及时的信息反馈。

2. 重塑流程模型

房地产市场管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信息化, 必须通过高度规范的数据标准实现, 把各类管理、服务、协作、监控业务的工作流程, 以模块化的程序方式固定下来, 使得流程所涉及的各部门工作更加标准、规范、高效, 以尽量减少实务中的人为控制和干预, 促进房地产市场管理机制的优化和流程再造。

3. 突出服务理念

创建良好、有序和健康的发展环境, 是房地产管理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这就需要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从固化管理向服务深化的转变。一方面要注重公众、企业服务需求的挖掘;另一方面要在系统流程再造上体现管理思维和方式的转变, 尽可能以更为主动的业务模式服务市场主体。

三、良性的法律环境和机制呼吁更好的技术支撑

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完善, 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在从法律层面实现管理思维和系统机制创新的同时, 还需要在技术层面寻求创新与突破, 以充分适应系统法律架构、业务模型架构特殊性的要求, 最终在三者之间形成稳定和谐的呼应机制。比如在系统技术架构方面, 采用webservice架构拓宽管理与服务视野;在流程设计方面, 采用工作流和业务智能提高业务规则设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在数据处理方面, 采用数据仓库技术提高数据深度挖掘和发散性再利用;在信息安全方面, 采用二维条码、身份密钥、指纹验证等技术提高物、权、人的识别可靠性和业务安全性等等。

未来几年, 我们认为, 房地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重点, 应该集中于系统数据的深入挖掘与处理, 通过系统功能扩展与完善进一步拓宽管理与服务领域, 为创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平台支撑。

李求军/责任编辑

信息服务系统法律法规 篇2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8.1 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 国家秘密

◇ 包括国家领土完整、主权独立不受侵犯;国家经济秩序、社会秩序不受破坏; ◇ 公民生命、生活不受侵害;民族文化价值和传统不受破坏等;

◇ 产生于政治、国防军事、外交外事、经济、科技和政法等领域的秘密事项。

◆ 国家秘密的密级

◇ 绝密—最重要的国家秘密—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破坏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威胁国家政权巩固,使国家政治、经济遭受巨大损失—全局性、战略性

◇ 机密—重要的国家秘密—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失—某一领域内的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重大损失—较大范围

◇ 秘密—一般的国家秘密—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到损害—某一方面的国家安全利益遭受损失—局部性

◆ 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

◇ 严重违反保密规定行为

1.违反涉密信息系统和信息设备保密管理规定的行为; 2.违反国家秘密载体管理规定的行为; 3.违反国家秘密信息管理规定的行为。

◇ 定密不当行为

1.定密不当包括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或者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 2.对应当定密的事项不定密,可能导致国家秘密失去保护,造成泄密;

3.对不应当定密的事项定密,会严重影响信息资源合理利用,可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 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不履行保密义务的行为

1.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没有履行配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对泄密案件进行调查的义务;

2.发现发布的信息涉及泄露国家秘密,没有立即停止传输和保存客户发布信息的内容及有关情况记录,并及时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3.没有按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要求,及时对互联网或公共信息网上发布的涉密消息予以删除,致使涉密信息继续扩散。

◇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

1.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履行保密管理职责时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2.滥用职权是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违反法律程序行使职权的行为;

3.玩忽职守是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 4.徇私舞弊是指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行为。

◆ 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犯罪行为

◇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

1.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 2.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 3.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

◇ 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

1.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国家秘密;

2.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绝密、机密的文件、资料或者其他物品,拒不说明来源与用途。

◇ 渎职的犯罪行为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2.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

◇ 军人违反职责的犯罪行为

1.以窃取、刺探、收买方法,非法获取军事秘密;

2.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

3.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故意泄露军事秘密(战时有此行为会受到从重处罚); 4.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过失泄露军事机密(战时有此行为会受到从重处罚)。

◆ 保护国家秘密相关法律

◇ 《保密法》

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保密法》从四个方面明确了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的法律责任,使查处泄密违法行为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 严重违反保密规定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

◇ 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运营商、服务商的有关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

◆ 商业秘密

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由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技术信息商业秘密包括由单位研制开发或者以其他合法方式掌握的、未公开的设计、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等信息,以及完整的技术方案、开发过程中的阶段性技术成果以及取得的有价值的技术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图纸(含草图),试验结果和试验记录、样品、数据等,也包括针对技术问题的技术诀窍。

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包括经营策略、产品策略、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招投标中的标底及标书内容等信息。

◆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上述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 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 保护商业秘密相关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正当竞争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 侵犯个人隐私信息行为

1.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资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 2.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3.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4.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未经被收集者同意就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信息

5.对在业务活动中经被收集者同意收集公民个人电子信息没有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6.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泄露患者隐私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健康体检报告等行为

◆ 侵犯个人隐私信息犯罪行为

1.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 2.邮政工作人员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的;

3.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

4.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

5.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情节严重的;

6.人民警察泄露因制作、发放、查验、扣押居民身份证而知悉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

8.2 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相关法律法规

◆ 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 破坏互联网运行安全的行为

1.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系统,造成危害;

3.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致使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络遭到损害;

4.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5.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

◇ 破坏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1.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

2.通过互联网窃取、泄露国家秘密、情报或者军事秘密; 3.利用互联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

4.利用互联网组织邪教组织、联络邪教组织成员,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

◇ 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1.利用互联网销售伪劣产品或者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 2.利用互联网损坏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 3.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4.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

5.在互联网上建立淫秽网站、网页,提供淫秽站点链接服务,或者传播淫秽书刊、影片、音像、图片。

◇ 侵犯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的行为 1.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2.非法截获、篡改、删除他人电子邮件或者其他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利用互联网进行盗窃、诈骗、敲诈勒索,利用网络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4.利用网络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 5.利用网络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或者打击报复;

6.利用网络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7.利用网络偷窥、偷拍、窃听、散步他人隐私;

8.利用网络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或者在网络中刊载民族歧视、侮辱内容。

◇ 利用互联网实施以上四类所列行为以外的违法/犯罪行为

◆ 相关法律

◇ 《刑法》

◇ 《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治安管理处罚法》

8.3 信息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 案例

◇ 电子签名第一案

◆ 相关法律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在保护国家秘密方面,在第一章“总则”第五条、第六条,对保密工作的监督进行了明确授权,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保密工作:

▽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保密工作; ▽ 国家机关和涉及国家秘密的单位管理本机关和本单位的保密工作; ▽ 中央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管理或者指导本系统的保密工作; ▽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的最高机构是国家保密局。在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中规定:

▽ 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保密规章和国家保密标准; ▽ 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组织开展保密宣传教育、保密检查、保密技术防护和泄密案件查处工作,对机关、单位的保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 《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

在维护公共安全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进行了相应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二章“职权”第六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

信息服务系统法律法规 篇3

首先,文章指出档案信息伦理存在两个弱点:一是从时效性来看,缘于档案信息伦理作用的实现取决于其成员在档案信息活动中所体现的道德风尚,档案信息伦理效用的发挥比较缓慢。二是从作用机制看,单纯的档案信息伦理由于其软约束性,完全依靠档案信息个体的自觉,往往在实践中难以贯彻持续。其次,计算机犯罪主体、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手段及犯罪后果的隐蔽性都给档案行政执法设置了难以逾越的藩篱。同时,由于档案信息立法的社会环境和信息立法本身规律的制约,我国的档案信息法律法规建设仍存在着调整领域狭窄、立法落后于技术发展和档案信息环境的变化等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衍生了档案信息法律无法监管和规范的“空白区”和“盲点区”。因此,力求最大限度地保证档案信息伦理与档案信息法律的优势互补方为上策。

档案信息伦理法律化主要应该体现为引档案信息伦理规范人档案信息法律、以档案信息伦理支配档案信息法律。立法者在制定档案信息法律时,自然应考虑档案信息伦理的要求,把档案信息伦理规范渗透到档案信息法律规范中。广义上就是通过健康的档案管理利用舆论、优良的档案管理利用传统与人们的道德感相互作用和交融,形成一股贯穿档案信息活动始终的良好道德风尚,为档案信息法律的制定奠定广泛而坚实的社会心理、道德习俗等方面的基础,同时为档案信息法律的实施提供社会大众在道义上、舆论上的支持。档案信息法律伦理化则主要表现为法礼并举、德法结合,力求通过档案信息法律促进档案信息伦理建设,从而强化档案信息法律与档案信息伦理的互补功能。

试论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吴广平、陈敏恰在《中国档案》2009年第6期中指出,我国公共档案馆建设存在观念错位和制度缺陷。这主要表现在:1、对公共档案馆的性质、特征和功能模糊不清,认为拓宽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即可成为公共档案馆,表现出认识上的浅表性。2、对公共档案馆追求外在的、形式上的硬件环境,认为为公众提供舒适的阅览环境,即可建成公共档案馆,表现出认识上的片面性。3、对公共档案馆建设,仍未触及其最根本的问题,即缺乏从制度方面解决档案馆的公共性问题。

为此需要对公共档案馆的建设进行制度调整。一、重新审定和修改档案法律法规,确立利于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法律制度。二、重新审定档案的属性,从制度和政策方面确定档案馆馆藏档案为公共产品。

“人肉搜索”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问题

张元飞在《山西档案》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人肉搜索”在某种程度上,是公民行使监督权、批评权的一种体现,但这种监督和批评一旦过当,就会变成网络暴力。其中“人肉搜索”变成网络暴力,并侵犯个人隐私权和名誉权的成因主要有:一、部分网民过于情绪化,缺乏理性分析能力。二、网络虚拟性、匿名性特征,使得违法代价过低,而维权成本太高。三、某些商业网站缺乏职业道德,盲目目追求点击率,未尽到监管责任。四、中国社会一些传统的弊病,如缺乏法制意识、权型思迟与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等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合成网络暴力形成的因素之一。五、与网络相关的法律体制不完善。

要防止网络暴力的蔓延,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和权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区分网络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对网络传播领域进行监管。二、培养论坛“意见领袖”,强化“网络把关人”意识。三、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引导作用。四、加强网络社会伦理道德建设,倡导文明上网。五、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力争建立健全网络法制。

口述档案信息质量评价研究

《档案与建设》2009年第4期张恺的文章就口述档案信息质量的评价进行了论述。首先作者对口述档案进行了定义。口述档案是直接由口述方式形成的档案,包括口述人对自己曾亲历、亲闻、亲见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对自己和周围重要人物的直接口述而成的对现在和未来有重大凭证参考研究价值的原始文件材料。口述档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社会价值,对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基于档案信息质量评价中档案信息的内容质量、效用质量和集合质量提出了口述档案信息质量评价的指标,包括口述档案信息表达量的可理解性、口述档案信息表达量的准确性、口述档案信息符号转化信息系统质量、口述档案信息表达量获取的成本额以及口述档案信息表达量目标读者人均使用次数值。同时,作者指出在对口述档案信息进行评估时要注意把握口述档案来源的可靠性和内容的真实性,注意区分口述档案与其他形式的档案。

对档案馆“服务壁垒”的若干思考

管先海在2009年第3期的《档案管理》上就档案馆“服务壁垒”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其一是如何认识档案馆服务工作中“服务壁垒”的内涵与具体表现。从理论上讲,“服务壁垒”是指档案馆为了便于管理,没有考虑利用者的权利和实际需要,只是主观地制定出各项服务制度和措施并实施管理,造成拒利用者与门外的管理防护网。具体表现为:1、在制定和实施管理制度上,多数档案馆是在原有的框架里做文章,利用者对改变档案馆部分现有制度的愿望迟迟得不到积极地回应,很少有档案馆能对现有规章制度中侵害利用者尊严的条款做出根本性的修正。2、在对利用者服务工作上,设置人为的障碍与限制,人为地造成不平等的待遇。3、在档案馆档案资源组织方式上,对所收藏的档案信息资源缺少必要的宣传,对利用方式缺少必要的介绍。

其二是如何认识档案馆服务工作中“服务壁垒”的成因与危害。首先是成因有三点:1、在服务观念上,“重技术开发、轻服务开拓”,没有树立“利用者第一”的人性化服务观念;2、档案馆竞争意识差,人才存量少;3、从社会角度来看,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量偏低。其次是危害。档案馆服务工作中的“服务壁垒”侵犯了公众自由利用属于公共资源的档案馆资源的权利,极大地影响了利用者对档案馆资源的使用热情,造成档案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最终阻碍了档案馆的发展。

其三是如何克服档案馆服务工作中的“服务壁垒”。首先,在服务理念方面,必须认识到未来档案馆的差距是在服务的水平和档次上,要强化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大服务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明确服务主体是利用者,档案馆属于客体。其次,在制度保证方面,必须认识到档案馆服务是一个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展开、立体化推进。第三,在强化服务方面,必须认识到档案馆的主要功能是为利用者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档案信息服务。第四,在提高素质方面,必须认识到未来档案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档案馆之间总体素质和技能的竞争。

这些食物不能生吃

一是鲜黄花菜。鲜黄花菜含有秋水仙碱,进入人体形成氧化秋水仙碱,极毒,食用3~20毫克就可致死。

二是白糖。白糖中常有螨虫寄生,生吃白糖很容易得螨虫病。若螨虫进入胃肠道,就会引起腹痛、腹泻、形成溃疡,若进入肺内,会引起喀血、哮喘:若进入尿道,可引起尿路炎症。因此,白糖最好不要生吃,食用前应该进行加热处理(一般加热到,70℃左右保持3分钟就可以了)。

三是生蜂蜜。蜜蜂在酿制蜂蜜时,常常采集一些有毒的花粉,这些有毒的花粉酿进蜂蜜以后,人吃了生蜂蜜就容易中毒,另外蜂蜜在收获、运输、保管的过程中,又很容易被细菌污染。因此,生蜂蜜不可食用。

四是新鲜木耳。新鲜木耳含叶林类光感物质,生吃新鲜木耳后,可引起日光性皮炎,严重者出现皮肤瘙痒、水肿和疼痛。

信息服务系统法律法规 篇4

关键词:法律事务,管理信息,设计

1. 引言

油田企业法律事务处担负着油田合同管理、公司事务、风险管理、纠纷诉讼、普法宣传的工作职能, 伴随着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 下属经营机构数量和经营范围也日趋扩张, 企业面临的法律事务正急剧增加, 企业法律风险的级数递增。据统计, 法律风险已经成为国有企业的最大风险, 这也对加强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为更好的防范法律风险, 做到法律事务工作的法律化、规范化、高效化, 以实现企业法律事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规范化管理, 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各油田都开展了或正在开展法律事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要做好油田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首要任务是将法律事务管理流程转化成信息化流程, 做好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2. 建设目标和内容

2.1 建设目标

通过法律事务信息化系统建设, 推动法律事务和管理流程再造, 逐步建立规章制度体系化、知识产权管理职能化、纠纷管理实时化、合同管理流程化、实现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和信息共享, 提高法律事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提升企业法治化管理水平。

2.2 建设内容

(1) 法律事务信息网

主要包括重大决策法律审核、规章制度审核、法律风险管理、公司事务管理、授权委托管理、纠纷诉讼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普法教育、法务资源、信息公告功能等10个模块开发/新增合同管理。

(2) 基于OA的法律事务审核

基于OA系统实现重大决策法律审核、规章制度审核、授权委托管理、公司事务管理、纠纷诉讼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需要法律审核的事项。

(3) 合同管理

实现油田企业机关和二级单位的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结算的全过程管理。

3.技术方案

3.1 主要功能模块

目标系统所有数据来自基础数据, 从源头采集、数据审核、自动发布, 确保数据的统一、共享、同步。满足油田人员管理规范操作、信息联动、透明高效, 使决策更加科学准确。建设主要功能模块包括采集体系、存储体系、服务体系和基础保障体系建设, 以此实现对相关应用系统的全面支持。

(1) 数据采集体系。通过对数据的关联关系分析, 实现各类数据的齐全、规范采集。需要开发相应的采集软件、形成数据产生、采集、审核、应用职责明确的数据采集管理机制。

(2) 数据存储体系。将信息技术和专业应用有机结合, 完成存储体系数据模型标准建设。

(3) 数据服务体系。形成支持专业应用的数据专题和支持机制, 实现油田数据资产的综合信息查询和对专业应用的数据支持。在平台中封装业务模型和用户管理, 确保支持专业应用到位、授权机制灵活。

(4) 基础保障体系。基于现有网络、安全、设备、标准等方面的建设, 建立安全防御系统。配备高性能的防火墙和入侵防护系统, 建立保障数据安全的备份系统, 在线备份数据。同时, 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和授权共享应用安全机制。

3.2 技术方案

系统总体技术架构采用分层设计原则, 其设计和实现力求整体性、组件化、规范化, 以降低自身的功能耦合度以及与应用系统之间的耦合度, 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扩展性, 为系统的后续发展和支持异构应用系统的奠定坚实基础。系统主要包括外观层、业务层、数据层构架, 外观引擎、作业调度引擎、工作流引擎、报表引擎, 可共享的基础功能组件, 以及系统支持工具等。

数据层:采用基于IBitas模型的数据访问方式, 进一步进行功能性封装, 提高易用性, 可管理性, 通过数据模型实现对应用系统数据库的管理;

业务层:业务层不具体确定应用服务器的选型, 而是基于开源的Spring框架进行设计、开发, 实现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承载与执行;

外观层:通过预制的交互模版, 为应用开发人员提供快速的应用交互开发支持。

3.3 关键技术

(1) 工作流管理

油田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信息系统流程化实现采用工作流平台, 其独立的流程引擎驱动事务处理, 将事务处理和流程在物理上分开, 而在逻辑上又可以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流程在初期设定完成后, 其运转主要由流程引擎来完成, 减少用户对流程的干预, 使用户更加的关注于事务的处理, 保证流程的正常运转。

合同业务办理将各种活动联系在一起, 将工作从一个传递者自动或干预的方式传递给另一工作者, 能够有效的帮助企业将计划、执行、控制和监控和谐的统一起来, 实现企业内部端到端的办公。主要优势和可行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流程可视化定制;

批量审批;

待办提醒;

运行在流程运行中撤回、改派;

支持任务接到前、后两种状态的委托办理;

办理过程跟踪;

流程可管理, 管理员可以对流程执行挂起、恢复、删除等操作。

(2) 电子签章

油田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信息系统采取加密措施是尤为重要, 电子签章技术藉由加密技术及公私金钥之技术架构, 以确认数字信息传递者之身份真实性及数字文件之真正性, 并附加高精度的显示及打印效果。主要能实现如下功能和性能:

易用性:使用电子签章通过简单的选择操作进行, 简单方便。

广泛适用性:可保护多种类型的电子文件。

安全性:使用安全散列算法 (SHA-1) 、三重DES加密算法以及PKI框架 (Public Key Interface) 的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的绑定。

可审计性:可通过签名者身份、签署日期和时间、签署历史纪录等追溯文档的用印和修改过程, 数字签章完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章条例 (草案) 设计实现, 提供可信的法律依据, 协助司法实现。

便携性:电子文档一经签署和盖章, 签章即和文档绑定在一起, 并可安全地进行传输。

开放性:系统完全兼容国际标准 (x509, PKCS) 证书格式, 可以直接融入国家及国际组织的PKI体系。

4. 结束语

通过油田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使得油田企业原先垂直型的层状结构中加入了网状信息流和工作流。这种管理结构的改变, 并不削弱管理的权威性。相反, 它可以进一步增强层状结构的权威, 而且扩大了决策基础, 促进决策科学化。通过“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单化、表单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四化过程, 实现了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真正意义上的“严格管理、依法维权、服务把关、防范风险”。该系统在中石化部分油田已经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晋伟.SOA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沈阳: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06年

信息服务系统法律法规 篇5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针对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案例。

1、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介绍了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由此引发了对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的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这些方面的问题,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此,本节共设置了二部分的内容:“

一、网络使用的道德规范”;“

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2、本节的主要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通过介绍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引发对网络道德规范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问题的探讨,并教育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信息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些方面的问题,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受到信息侵害时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觉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内容分析(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危害。2.了解网络使用过程中的道德规范。3.了解国内外信息安全方面的一些法律法规。(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在日常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2.通过教师的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重点有感性的认知,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

3.尝试让学生从社会的角度分析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身边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水平,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四)教学重点

1.分析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避免受侵害的方法。2.网络使用道德规范。3.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五)教学难点

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了解。在受到信息侵害时如何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法、小组协作学习、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多讨论,多探究,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掌握知识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具备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有比较丰富的上网经验。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教室 课时安排 1课时 45分钟

学生分组 两人一学习组(一台计算机)两列一讨论组 建立学校交流平台

六、教学过程

1、复习

教师: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主要内容。学生回顾 教师总结

2、引入

播放视频(在信息活动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带来的不良影响)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列举在信息活动过程中还存在有哪些方面的问题,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信息活动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不良行为。学生看视频,思考问题,自由发表看法。

引出网络道德问题。

3、新课学习

一、网络道德规范 案例学习

案例一:不良信息毒化网络“空气” 案例二:网上犯罪

案例三:虚假信息严重影响网络信息的可信性。案例四:垃圾信息泛滥案例(采用教师讲解的方式)学生思考:

1、每一个案例说明网络活动中存在什么问题?(学生总结出网络活动中存在的四大问题)

2、小组讨论:在网络活动中,该如何避免受到不良信息侵害? 教师提问并总结

教师布置探究任务:搜索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全文。

教师:为了维护信息安全,我们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要切实做到下面几点: 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网络或者使用他人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 未经允许,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未经允许,不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

不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 不做危害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其他事。

二、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教师布置探究任务:两人一组上网查找介绍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并学习,并把做好的内容发送到在学校交流平台上并讨论。(教师提供专业网站)

教师巡视学生学习情况,指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教师在学校交流平台上参与讨论。

教师总结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4、课堂小结

一起回顾所学知识点:

论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 篇6

关键字:个人信息权 法律关系 国外立法与实践 我国立法模式

一、个人信息权的概念和性质

信息权是指信息本人依法对其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支配、控制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个人信息被视为是可以任何方式识别个人的任何信息。个人信息关系到特定人的形象与社会评价,即人格。人格是作为人的资格,这种资格与生俱来。

二、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律关系

个人信息保护权法律关系是指受个人信息保护法调整,因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它以信息主体和信息管理者之间的权利义务为内容。

(一)个人信息权保护的主体

主体,包括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自然人,在特定情况下也包括逝去的人,不包括法人。义务主体:一切掌握个人信息的人。指收集、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的管理者,是信息主体的相对方,包括一切自然人、法人和社会组织,如国家机关、银行、医疗机构、学校和企业。

(二)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客体

个人信息权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信息主体和信息管理者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即个人信息,是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识别出特定自然人主体的信息总和。

(三)个人信息权保护法律关系的内容

1、个人信息权主体的权利

个人信息权是人格权的一种,就应当具有支配权能。一是知情权,应当知道其个人信息被收集,并且知道被收集信息的具体内容以及使用情况;二是决定权,决定是否允许收集个人信息,但法律另有规定除外;三是查询权,信息主体享有查询个人信息的处理情况,并要求答复的权利,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四是修改权,包括删除、更正等,个人信息在收集、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偏差,从而会关系到信息主体的切身利益,影响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信息主体应该享有跟踪、查证根据真是情况修改的权利;五是报酬请求权,信息主体因其信息被商业利用而得以向信息处理主体请求支付对价的权利。

2、信息管理者义务

信息管理者则应当遵循以下义务:一是合法性,不管是收集者主体,还是收集方法、程序,都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二是信息收集者的保密义务,收集者不得向第三人泄露个人信息;三是合理使用义务,收集者应当根据收集目的合理、适当使用个人信息,不得超出目的范围滥用个人信息;四是不得任意转让个人信息,收集者占有个人信息,并不当然享有转让信息给第三人,而自己从中获利,除非法律允许和信息主体同意。

三.国外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立法与实践

(一)美国个人信息权保护制度

美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立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美国的个人信息权保护采用分散式立法模式,其相关法律规定都是散见于诸多法案中。1966年《信息自由法》,要求政府各部门向公众提供检索和复制信息的便利,并且向提出正当要求的人提供信息;1974年的《隐私法案》,该法案体现了"信息正当运用原则",是美国最重要的一部保护个人信息权方面的法律规范,联邦政府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平衡隐私权保护与个人信息利用之间的紧张关系;1980年《隐私保护法》,确立了执法部门获取报社掌握信息的程序;2001年《健康保险移转与责任法》,该法规定了有关个人健康信息的保护规则。

(二)德国个人信息权保护制度

德国政府注意到要兼顾对人的保护和个人资料处理行为的认可两个价值目标,1977年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这两个价值目标的直接体现:第一,在个人资料处理过程中对个人隐私给予统一而充分的保护。第二,使个人资料处理行为合法化。

1990年联邦个人资料保护法修正完成并公布。这次修正是将国家安全机关对个人资料的收集与处理纳入个人资料保护法。经过1990年的修订,德国个人资料保护法在理论与司法界都得到了较为一致的肯定。

德国个人信息权的保护立法建立在有着深厚法学理论基础的一般人格权理论之上,并结合本国的历史背景,防止人格尊严遭到严重践踏,制定了个人资料保护法,符合本国的基本国情,并成为世界众多国家立法的典范。

四、我国个人信息权保护制度

(一)我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立法状况

1.宪法的规定

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这些相关规定都是个人信息受宪法保护的依据。

2.基本法的规定

《民法通则》关于人身权的相关规定中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应当不公开审理"《刑事诉讼法》规定"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五、我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的立法模式

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应当采用综合立法的模式,即以国家立法为主导,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行业自律为补充,即行业内部制定行为规定实行自律;通过技术规范的辅助作用,加强个人信息的安全。

1、统一的立法模式

统一立法模式是指由国家立法,统一规范国家机关和民事主体收集、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的立法模式。德国1977年的《个人资料保护法》采用统一的立法模式。统一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第一,统一的立法模式可以使保护个人信息在一国内部明确化,使自然人在其个人信息上的权利成为一项具有决定性的法律权利。通过立法把信息主体所享有的权利作为法律权利确定下来,统一立法是对个人信息保护最强有力的机制。第二,可以为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统一的法定标准。这样可以克服自律机制各行其是的弊端。第三,法律规范比自律规范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其不足在于,可能阻碍个人信息的自由流动,抑制创新和限制市场自由,加重法律实施成本。

2、行业自律

综合考虑国外立法的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我们建议个人信息保护法应该对行业自律准入制度和行业资格认证等作出规定。这种安排的考虑在于:(1)行业自律机制是个人信息保护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尽管其作用的发挥需要许多外部条件的支撑。(2)法律中规定的内容详细些,有利于在实践中进行各种形式的探索,也有利于传递政府只能转变的信号。(3)这种规定并不改变我国行业协会的现行管理制度,协会的成立仍需要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政府信息资源主管部门只是在协会成立后对其业务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并且,行业自律机制真正要发挥作用必须在政府机关与协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4)行业自律组织在个人信息处理领域能够承担的责任非常广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试点推开。

2.技术规范

技术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風险,可以把一些技术标准上升为技术规范,在一定行业内实行,可以加强监管,预防个人信息泄露。技术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实效,并能影响法律制度,新的技术能产生新的技术规范和新的法律。

通过对国外个人信息权保护立法的比较研究,并结合我国的个人信息权保护立法状况和行业自律状况,在文章最后对我国个人信息权保护立法模式方面提出立法建议,建议在保护人格权和合理利用信息之间寻求衡平;建议我国采取国家立法为主导、行业自律为补充,并辅以技术手段,更好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2]王利明、杨立新、姚辉:《人格权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3]李晓辉:《信息权利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4][美]艾伦·托克音顿:《美国隐私法--学说、判例与立法》冯建妹等译,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信息服务系统法律法规 篇7

一、系统论概述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李冰父子设计都江堰时就成功运用了系统论的研究方法。但作为一门现代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L·Von·Bertalanffy)创立的。

系统论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系统,系统是普遍存在的。大至渺茫的宇宙,小至微观的原子,一粒种子、一群蜜蜂、一台机器、一个工厂、一个学会团体等都是系统,整个世界就是系统的集合。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方法,就是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做一个系统,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从优化系统观点看问题,从而最佳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或创造系统,通过调整系统结构,协调各要素关系,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二、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构建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可行性

系统论和系统方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和新的科学方法,已广泛应用到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社会经济管理等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系统方法理论体系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提高,系统方法也逐渐被运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如利用系统方法解决我国的腐败问题[2],根据系统方法探讨我国法律体系构建[3],将系统方法应用于信息法学的研究等[4]。政府信息公开这一课题作为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运用系统方法,首先分析构建政府信息公开配套法律制度的可行性。

从系统论角度来看,政府信息公开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把政府信息公开体系视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它由诸多子系统和诸多要素组成,如法律体系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政治体系系统以及服务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保密制度、新闻权保障制度、发布协调制度等诸要素等。完善的政府信息公开体系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多因素的系统,各要素是系统的子系统,各子系统又由若干要素构成,各子系统与大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存在联系。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是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构成环节,它同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程序、监督机制等要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又是由《公开条例》中确定的制度、各地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相关配套制度构成的。

第二,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各要素在一定准则的指导下独立存在,通过有机联系,产生互动、互补和互济;同时,各要素与系统外部密不可分、良好的关系才能使政府信息公开机制这个整体有效地运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要处理好信息公开制度与保密法律制度、档案法律制度、隐私权法律制度、行政程序制度之间的关系。为实现预期目标,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了解制度设置所依赖的前提条件,例如我国现阶段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现状、国际上政府信息公开的大背景、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各个环节的现实情况等约束条件。

第三,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使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运行产生良好的效果。各要素既要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和优势,也要形成要素之间良好的相互联系,各要素通过相互联系所发挥的效果一定是大于各要素运行产生效果的总和。要厘清目标,弄清可行性条件,选择最适合的、不可缺少的要素,并将要素进行组合,使各要素达到最佳配合,优化要素结构设计,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一个完整的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系统方法为构建政府信息公开系统提供了最佳方案。运用系统方法,确定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结构,使其具有精确性、可控性、预测性和最优性,能够提高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从而使我国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步伐追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

三、构建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必要性

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全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规范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有机整体。其纵向结构,是由不同效力层次的各种法规,按照效力层次的高低顺序所组成的“宝塔式”结构,即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所组成的各层次政府信息公开法规的组合。其横向结构,是由全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规范按照一定标准所划分的若干项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所构成。如保密制度、新闻权保障制度、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制度、政府信息公开社会评议制度、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救济制度等等。

(一)发展和完善法制是构建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基础

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艰巨性的工作,只有法制化才能使政府信息公开具有规范性、程序性和真实性,才能使政府信息公开的责任和监督落到实处,才能使政府信息公开长期有效地贯彻执行,并不断为公民知情权的实现、推动民主进步政治文明创造条件。政府信息公开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应以健全的法制为基础,各项措施的实行和修改都有法可依,以便于操作和提高制度的稳定性。没有法律法规保障的制度在执行中效力势必被削弱,例如关于新闻发言人制度、听证制度、会议公开、隐私等问题,若不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加以确定,就不能明确责任和监督措施,从而将导致政府信息公开停留于表面。

(二)构建政府公开法律体系是西方国家成功的经验

法律化是西方国家政府信息公开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涉及到政府文件、会议记录、电子记录等诸多信息载体的公开以及公民隐私权、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制定一部包罗万象的信息公开法是相当困难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通过制定相关政府信息公开法律,构筑成一个完善的体系来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制化[5]。

从国外的立法情况看,他们在构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时,一般都是在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的同时,必然伴随一系列其他法律的制定与调整。制定政府信息公开法,从法律角度对政府公开的主体、范围、程序、救济等做出规定,例如美国的《情报自由法》、《阳光下的政府法》、《联邦咨询委员会法》,瑞典的《自由出版法》等;制定隐私权保护法,规定政府机关对个人信息的搜集、利用和传播必须遵守的规则,用来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不被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滥用和侵犯,如美国的《隐私权法》、加拿大的《隐私权法案》、英国的《数据保护法案》等;制定电子信息自由法,规定促进政府部门通过电子途径主动公开信息,以方便公众获取信息,如美国的《电子信息自由法案》等。同时,各国为了确保信息顺利公开,对其他相关法律做出了调整,如日本出台《信息公开法》后,对相关24部法律进行了修改。除此以外,各国还颁布各类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出台了许多配套政策以指导政府信息公开机制的顺利运行。

(三)构建政府公开法律体系是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从地方立法开始,到《公开条例》的出台,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建设离体系化还相差很远,主要表现在:宪法中还没有明确规定知情权;缺乏法律层面的《信息公开法》的出台;《公开条例》中的许多制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规定和完善,《公开条例》拘泥于其行政法规的权限,与《保密法》、《档案法》等冲突等许多问题其自身无法解决;与政府信息公开配套的《保密法》、《档案法》、《行政诉讼法》等法律需要修订;《个人信息保护法》、《商业秘密保护法》等相关法律需要制定;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表现出的零乱性、无纲领性、缺乏体系性等弊端,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克服。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还没有形成,完善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首要任务就是运用系统方法对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进行分析,明确其所包含的各项法律制度,由此形成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以便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田彦君.系统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9).

[2]傅广宛.论反腐过程中的系统方法[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郝建臻.试论系统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意义[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4]国磊,马海群.系统科学方法在信息法学研究中的应用[J].图书馆论谈,2006,(4).

信息服务系统法律法规 篇8

基于传统财务会计理论, 碳会计主要是侧重于对碳排放权的授予、取得或者购买时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碳会计信息披露等研究。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碳会计领域的研究和探讨,相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碳会计更具有新时代的社会经济含义,包含了碳成本会计、碳战略管理会计和碳审计等新内容。 碳会计是环境会计发展的一个分支,是将人口、资源、发展和环境这四大问题运用到会计学领域的一种体现[1]。 在对于碳会计领域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把碳排放权确定为资产负债表上的某项资产的观点是得到认同的, 但对于碳排放权归属于何种资产以及计量属性等相关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中都没有一个明确定论。

2碳会计与环境会计关系

碳会计是一个新兴领域,是环境会计中的一个分支,是环境会计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的内容延伸。 然而碳会计重点是研究和解释在低碳前提下,如何进行信息披露、会计核算,以及节能投资、低碳固定资产、应交环保费、低碳收入、低碳节能奖励、低碳成本等。 而环境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2]。

基于碳会计与环境会计关系, 由于目前国内针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几乎没有, 本文主要借鉴参考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关于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 国家为了提高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意识及规范其披露行为,也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环保部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2010)、《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H5617-2011)》。 证劵交易所为了更好的向企业外部利益相关披露企业环境信息,也做出了一些指引及规范,比如上交所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 我国的会计准则也在不断地更新来规范企业披露会计信息。

2.1 国家层面

我国在2012 年超越美国成为了第一大碳排放国家。 为了提高企业重视保护环境,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法规。

2001 年,中国证监会颁布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 号———招股说明书》。 在这项规定里只是要求企业要在招股说明书提及环境风险因素, 并没有强制性规定披露环境信息方面的内容。 对于企业在年报中披露环境信息这项规定也没有明确要求。

2008 年,国家实行的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里面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做了详细的规定, 鼓励企业自愿公开环境信息。

2010 年, 政府机构在颁布了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促进上市公司改进环境保护工作,规范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行为。 指南适用于在上海证交所和深圳证交所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 该指南规定上市公司应该定期和临时披露环境信息。 该指南指引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主要为重大环境问题发生情况、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总量减排及污染物处理情况等方面内容。 该指南还鼓励企业披露环境管理及环境绩效情况。

2011 年,中国环境保护部颁发了 《企业环保书编制导则 》,目的是提高企业环境管理水平,规范企业信息公开行为。 该标准规定了企业环境报告书的框架结构、编著原则、工作程序、编制内容和方法。 该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环境报告书的编制。

2.2 证劵交易所层面

在证劵交易所方面, 交易所在规范企业披露信息方面也做了一些规定。

2006 年, 深圳证劵交易所就颁布了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在规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书的第五章为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这一章里面就要求上市公司要根据其对环境影响程度制定整体环境保护政策,公司环境保护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造情况,并为环保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和财力支持。

2008 年,上海证劵交易所颁发了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该指引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拟定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至少包括公司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工作。

2.3 会计准则层面

在会计准则方面, 由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相对于其他国家较晚,因而在碳会计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 目前国内对于碳会计信息披露主要是一些理论性研究, 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标准。 在会计准则里面的信息披露方面也有提及环境信息披露, 但是关于具体的内容也没有找到可参考之处。

3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内容与形式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家法律法规及证劵交易所在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和形式整理,得出表1。

通过以上表格对于国内在规范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和形式的整合, 能够清晰的获得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内容对应的披露形式。 上述表格显示,企业年报、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书都是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要形式。 相对而言,企业在年报中披露的碳会计信息内容相对较少, 环境报告书对于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要求更加详细,社会责任报告相对集中。 环境报告书披露的环境信息内容更加全面,因此,企业选择环境报告书披露环境信息是未来趋势。

4加强我国碳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规制 篇9

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

会计信息是能带来一定经济后果的数据, 是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社会公众和政府管理部门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考核经营业绩、防范经营风险、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因此, 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完整, 直接影响投资人、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正确性。

那么虚假会计信息会带来哪些危害?

1.引发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资活动的多样化, 会计信息越来越成为各利益主体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的主要途径。然而各利益主体在企业中往往存在着利益冲突, 因此一部分能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施加影响的利益主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篡改甚至虚构会计信息, 以使企业对经济利益的分配向自己倾斜。现实中由于企业经营者的舞弊行为和会计人员的假账造成企业破产倒闭, 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事例并不鲜见, 即便是国家监管较严格的上市公司也不例外。这些行为的后果不仅使一些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而且更为严重的是, 长此以往会使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极大的疑虑, 从而引发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由于公众对会计信息缺乏信任, 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展, 将面临严重困难。

2.造成假会计信息驱逐真会计信息。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的法则, 但现实中同样存在着非常规的竞争方式。通常财务状况好的企业在争取贷款、扩展业务等方面更有优势。某些实力不济的企业经营者, 会通过夸大广告宣传、粉饰财务报表, 达到夸大经营业绩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 会造成所有企业的平均业绩虚假上浮, 从而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原本经营业绩尚好且提供真实完整会计信息的企业经营者, 其账面业绩很可能低于平均业绩而出局;而经营业绩差但经过粉饰的会计信息的企业经营者, 其表面业绩很可能会高于平均业绩而得以生存。这样在“机会收益”远大于“败露成本”时, 便出现了假会计信息驱逐真会计信息的现象。

3.扰乱资本市场, 降低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如果市场是人的身体的话, 那么资本就是血液”, 有人曾如此强调资本对于市场经济的重要性。而资本市场是对资本资源进行再分配的场所, 由此对社会资源进行再配置。不同的资源配置则意味着不同的经济效率。当资本市场有效率时, 就会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当资本市场效率低或无效率时, 则阻碍社会经济进步;当资本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以假账示众时, 就会给投资者带来利益侵害, 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无序化, 搅乱资本市场, 进而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

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具体包括:

1.利益驱动是根本原因。俗话说“无利不起早”, 任何失真的会计信息背后必然涉及某些利益, 或是个人私利、或是小团体的利益、或是地方政府的利益。正是在这些或大或小的利益驱动下, 才使得会计造假行为屡禁不止, 并不断泛滥。有的企业为了达到上市、融资的目的, 通过编制假财务报告以使“资产、净资产的规模”和“最近三年的盈利”等情况满足公司法的刚性要求。另外,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面临职位竞争和升迁压力, 政府主管部门考核单位负责人主要通过其任职内的净资产、收入、利税等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的优劣决定了他们的奖惩、去留。正是由于业绩评价体系对于结果状态过于“偏爱”, 而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有所忽视, 才使得一些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铤而走险, 指使会计人员甚至自己亲自做假账, 以达到提升自己业绩的目的。

2.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阻碍了会计监督。我国的会计法虽然明确赋予了会计人员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职责, 但是这种监督职责却很难发挥作用, 根本原因在于会计人员不具备监督者应有的独立地位。根据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其任用、职位、工资甚至养老等生活命脉都受制于单位负责人, 在这种体制下会计人员要履行监督职责将承担很大的风险, 于是有些会计人员迫于生计只好唯权力是从。

3.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体系不健全, 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 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分为内部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是指企业内部会计本身的监督,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内部一种特殊形式的管理制度, 它是以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为总体, 采取一系列专门的方法、措施和程序, 对所属控制系统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 就不能维护资产的完整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在实践中, 一些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重视,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意义、作用缺乏认识, 不按规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些单位虽然建有内部会计控制的组织形式, 但是没有明确控制制度的职责和控制措施, 使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单位设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 并不实际实行。在外部监督方面, 由于国家审计力量不足、监督落实不到位, 社会审计制度不完善, 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机制, 所以难免对查出的问题避重就轻, 甚至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使失真的会计信息蒙混过关, 而其它专业的监督大多各自为政, 不能形成合力。

4.会计法规体系不完善, 为会计信息造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目前, 我国的会计立法虽取得了一定成就, 但由于起步较晚, 一系列法规都是近十几年才建立起来的, 其架构、内容还有不完善之处。在宏观上, 法规之间不协调, 法规制度实施不配套, 法规体系还不够规范科学;在微观上, 会计法律责任主体不明确, 会计造假的始作俑者难以得到真正处罚, 对违反会计法的行为缺乏有力的经济制裁, 会计造假被视为“低成本、高收益”的行为,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经营者不惜铤而走险。此外,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也很普遍。

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规制

虚假会计信息的危害是严重的, 其成因是复杂的, 矫正的手段也是多样的。法律规制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措施, 这是因为相对于其它措施, 法律的刚性更强、稳定性更高、威慑力更大, 效果也更明显。

1.制定完善的反虚假会计信息的法律制度。针对我国反虚假会计信息法律体系混乱、层次不清、法律法规漏洞较多、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甚至法律法规内容相互矛盾的状况, 应重新构建反虚假会计信息法律体系, 并完善会计法、审计法和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 使之协调一致,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共同防范和打击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这就要求立法机关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和修订, 理清不同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 弥补法律规定的漏洞, 排除法律规范相互之间的矛盾, 保持法律规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立足于国内资源的前提下, 可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加快我国会计法制化的进程, 为规制虚假会计信息提供制度保障。

2.建立虚假会计信息预防机制。法律规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起作用:一是事前违法预防, 即通过法律宣传、教育等多种方式预防违法违规事件发生;二是法律的事后惩戒, 即相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者责令其赔偿损害或对当事人加以惩罚和训诫。两者缺一不可, 不可偏废。一方面, 法律的事后惩戒做得成功, 违法违规者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 这就达到了事前预防的目的;另一方面, 事前预防工作做到位, 能够减轻和消除事后惩戒的巨大压力。只有两者同时发挥作用, 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才能实现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全方位治理。相对于事后救济, 事前的预防更重要。建立事前的预防机制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的措施:一是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会计监督体系;二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三是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四是加强会计的诚信道德建设。

网络信息安全的国际法规制 篇10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国际公约

一、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必要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 现今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密切。不同于传统国界的有限性, 网络世界的无限延展性在全球形成了一个超主权国家管辖范围的空间。新型的网络空间超越了传统主权国家的管辖, 对所有国家存在着潜在的侵权威胁。

现今, 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全面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且已经演变为全球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已经成为一国的新型战略资源, 信息涵盖了大量的利益, 小到网民的隐私权等个人权益, 大到社会公共利益乃至关系到各国的主权利益。基于利益的考虑, 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出现国家、组织和个人破坏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相较传统的国际关系, 网络空间引发的利益冲突关系更为复杂。一方面, 由于网络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创新, 网络信息将整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网络信息安全可能涉及所有的网络使用者, 一旦发生侵权行为就突破了传统国际法的管辖权, 影响范围涉及多国家。另一方面, 由于国际法体系并不存在普遍公认的国际法规则, 并且各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对称性使得各国网络立法存在界定是否构成网络信息侵权的标准不一。难免出现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强国依靠自身的先进技术肆意侵害他国网络信息安全, 干涉他国内政, 对他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甚至是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 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面临新的挑战。首先, 当前网络并非由政府机构完全掌控。现今由于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自身就面临着很大的威胁。其次, 网络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 使得原有对网络信息的传统管辖模式无法应对当前的新趋势。最后, 互联网全球化的加强, 现

今网络服务都是跨国性的, 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风险的解决要考虑到各国不同的国情。因此, 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管理的对策必须要符合国际惯例。

二、解决网络信息安全的国际法途径

(一) 通过双边会议、多边会议建立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

由于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超国家政府, 所以使得国家单边主义威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不同类型的国家, 无论其大小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劣, 都理应处于平等位置, 平等的享有被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权利。当前已经有国家和地区通过交流达成共识, 希望通过制定协议共同促进信息安全的保护, 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政治或地理位置的相近形成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

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作为国际组织, 其有助于解决集体的困境和相互依赖的选择问题, 并且其具有组织制定统一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章程的权利。该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内的成员可以实现获取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共享、联合打击非法利用、滥用信息技术及加强网络关键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等权利, 但同时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内的各成员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例如, 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必须避免将其用于破坏国家稳定和安全的目的, 避免给各成员国国内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带来不利影响, 危害各国的安全。

除此之外, 各成员国有合作打击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犯罪和恐怖活动或者破坏成员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行为的义务。各个成员之间必须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共享, 相互之间转让网络信息技术, 相互弥合数字鸿沟, 提升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应对威胁的能力。针对区域组织内成员的网络信息安全实行统一的监管, 制定统一的涉密信息交换的标准和程序。组织内成员共享使用信息, 必须严格遵守程序, 其目的在于使各成员提高保障信息安全的能力, 一方面可以相互放心安全地使用网络, 另一方面在本国以外多了一层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内其余成员国的保护。使得本国公民的信息得到更多的保护, 并且保障国家的信息安全, 使得网络安全性提高。区域性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的成立需建立在各成员国相互信任, 平等互惠的原则上。一旦组织内部成员实施了违反组织章程侵害成员国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将受到区域组织成员国一致的制裁, 例如限制该国在成员国公司的经营业务等。

(二) 建立全球范围内广泛适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国际公约

在2015年1月9日,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呼吁各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就网络信息完全的保护展开进一步讨论, 尽早就规范各国在信息和网络空间行为的国际准则和规则达成共识, 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国际公约。

国际公约的目的是在各方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中, 通过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使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各行为主体可以公平占有使用网络资源共享网络发展带来的利益并且保障各国的主权安全, 维护各主体的合法权益。

首先, 国际公约需遵循《联合国宪章》, 根据《联合国宪章》国际公约应明确指出国家应尊重主权原则, 要求国家行为应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 不得以非法手段侵害其他国家主权, 这里不仅包含了传统国际法所称的主权平等、主权安全和不干涉内政, 也包含了非传统安全的网络信息安全, 国家应当尊重主权国家之间彼此的核心利益, 并且尊重与网络信息安全有关的国家政策问题的安全。例如“国家不应以窃取、监听等不文明手段获得他国信息”。

其次, 根据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第12条即规定了任何人对于其私生活、家庭、住所、通讯有受法律保护和不受侵犯的权利。公民的网络信息也属于公民的隐私, 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信息的安全涉及到公民的财产, 所以公民的网络信息也是公民的财产权利, 保证公民网络信息安全同样是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国际公约应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 所以国家应在“充分尊重信息空间的权利和自由, 包括在遵守各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寻找、获得、传播信息权利和自由”;对他国公民通讯的监控和信息的获取, 应取得合法手续, 并且必须出于合法目的。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是科技不断创新的产物, 未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 网络信息技术将会涉及方方面面, 只有保证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才能使得各国不断运用创新。否则无法保障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 国家就会丧失建设全球网络时代的信心, 科技的发展将会倒退。

再次, 国际公约的制定旨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避免国家实施违反国际法原则的侵权行为。例如对别国公民、企业组织、政府机关进行监控, 对主权国家进行监听和非商业用途收集信息。出于对各国共同安全利益的考量, 国际公约应该本着平等互助的原则制定统一的监管网络信息的标准, 保护国家间共同的利益, 统一制定评价国家行为需要参考的因素, 明确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不可侵犯的界限。

最后,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涵盖范围广泛涉及了信息收集、监听监控、国家安全等领域, 所以内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国际公约在实施过程中其约束力存在不足, 故而要结合国际法以及其他国际公约。例如《联合国宪章》、反恐领域的国际公约、人权保护公约、《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跨国公司和其他商业企业关于人权责任的准则》并且配合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人权委员会等机构相互合作。

(三) 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机构和执行机构

从网络信息安全的侵权事件中可以发现, 跨国公司成为政府的侵权工具。此时追究侵权责任时会涉及到网络信息侵权责任的归因问题。从国际法的角度, 归因的目的在确定某一行为可否归于一个国家而成为该国的国家行为。

就已发生的网络信息侵权行为进行分析, 不难发现确定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是国家还是个人将直接影响到当事国的国家责任以及受害国采取何种法律救济的途径。例如侵权行为的实施主体归因为企业或者个人发起的则通常属于网络犯罪行为, 这将涉及到有关国家国内法的管辖以及国家间的司法合作来加以解决。由此可见网络信息安全侵权主体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涉及领域的广泛性, 并非能简单通过单个机构来解决, 需要多个领域机构的共同合作。

当前主流学者的观点是, 由于平等国家之间无管辖权, 全球网络空间并不存在超国家机构的实体可以系统的对网络侵权行为实施强制性管辖。因此, 不同的行为体试图通过拓展自身网络空间的行动范围, 渴望获得更多的网络资源, 掌握网络管理的主动权, 为自身谋取利益。此种竞争将对未来国际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造成隐患。

所以可以在联合国框架下成立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有关的专门机构。该机构一方面建立国家网络信息安全行为的监管机制, 可以借鉴“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政策评审机制” (1) , 定期对各国的信息安全行为等进行评议并公开发布报告, 另一方面建立解决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争端纠纷的解决机制。由于网络信息安全涉及的领域并非国际法传统完全的领土、领海领域, 一旦发生纠纷难以诉求专门法院解决。所以应当借鉴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针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特殊性成立专门的解决机制, 使得纠纷得到公平的裁决。

参考文献

[1]蔡翠红.美国网络空间先发制人战略的构建及其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 2014.1.

[2]郭瑜.个人数据保护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246.

[3]杨君佐.发达国家网络信息内容治理模式[J].法学家, 2009 (4)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法律价值分析 篇11

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用关于未来事件的信息判断证券现在的价格。由于信息流进市场是连续不断和随机的,所以投资者也会连续不断地修改他们的预期,从而使证券价格呈现波动的态势。也即,投资者根据他们获得的信息来预期上市公司的前景,从而导致证券价格的变化,而这些信息如何快而准地影响证券价格则依赖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在一个有效的证券市场上,证券价格主要是由其价值-公司的经营管理现状和利润水平决定的,这样,市场就成为一个黑盒子,信息输进去,经过有效确定的价格输出来。由于证券价格确实反映了上市公司乃至整个市场的真实状况,就能够实现证券市场筹资的功能、监督企业经营管理的功能、实现产权重组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和充当宏观经济变动趋势晴雨表的功能。首先,如果上市公司证券的价格如实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它就可以起到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考核指标进行量化的作用,使得原本十分复杂的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监管的工作简单化,具有了可操作性;其次,由于在信息充分的高效率的证券市场中,不仅证券价格是一种足以反映其真实价值的统计数字,而且关于交易量,市场深度和最近价格变动的信息都反映了市场活动的重要面貌,使得交易者可以根据近来交易行为的信息确定进行何种交易,降低了投资者个体获取信息的成本,这样,就会增加投资者对市场的兴趣,为投资者的投资活动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实现了资产的高度流动性和预期收益性;同时也给筹资者带来稳定充足的资本;再次,由于证券价格充分、准确、及时地反映了企业的状况,投资者趋利避害的本能,就会对现有的存量社会资产、资金和资源,自发地进行重新组合,合理流动,引导社会资金从增长停滞的部门、企业流向技术先进、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和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推动经济增长。最后,由于证券的价格直接揭示出企业的盈利状况,成长性以及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并且股价指数的总体走势与一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等有着紧密的相关性。它就成为人们判断宏观经济整体运行态势的重要依据,可见,充分、及时、准确的信息在决定证券的真实价格,从而决定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证券市场特有的内在缺陷,是证券市场自身不能克服的,它就使得依靠市场经济规律的自我调节功能达到强式有效市场的理想近乎于天方夜谭。首先,证券市场主体间的信息分布是不对称的。股份制使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权人通过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订立或明或暗的合同,授与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某些决策权并代表其从事经济活动,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但是,由于所有者无法像经营者本人一样了解经营者所采取的行动,并且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经营者的偷懒行为(其付出的努力小于他所获得的报酬)和机会主义倾向(经营者付出的努力是为了增加自己而不是所有者的收益),即现代化大分工的社会使得委托—代理关系普遍存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也成为勿庸置疑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代理合同就是不完全的, 就只能依赖代理人的“道德自律”(诺斯称之为“第一方监督”“the First Party Enforcement”),而这是一种风险, 因为代理人可能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所有者的信息劣势)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目标而置委托人的利益于不顾,甚至可能做出有损委托人利益的行为。

经济学家曾进一步分析信息不完全或信息披露不及时给证券市场带来的危害。他们假设存在a、b两个与基础资产有关的信息,由于信息是有成本的,投資者只能无偿获取其中的一个信息a,信息b的获取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那么大多数投资者只能占有信息a, 只有一少部分投资者同时占有信息a、b。在证券市场上,对长期投资者来说,依赖于相同信息a交易的人越多,就会减少利用该信息的投资者的效用。 价格对价值的回归,会使他们付出一定的代价。这种负的信息溢出效应符合前述有效市场理论。但是,当投资者是短期交易者时, 集中于同一个信息a的人越多,投资者从中获利也就越多,在这种情况下,a信息被纳入到价格中,而b信息则被人们忽视了,这样信息的效率就被降低了, 证券价格存在着“噪声”(交易形成的价格是不充分,不完全的,与金融资产的价值存在着偏差)。该模型进一步假设存在与基础资产价值无关的信息C,得出的结论是,研究C的人越多,同样会使交易者获利越多。这样,正的信息溢出效应导致投资者不再研究与基本面有关的信息,而是“聚集”在某一信息上。这种正的信息溢出效应也使得专业投资者在收集分析信息时,不再关注自己认为重要的与基础价值有关的信息,而去了解哪些信息是大家所关注的,他们甚至理性地忽视对基础资产价值的研究。凯恩斯将这些人比喻为选美大赛的竞猜者。他们投票选出的不是他们自己认为最美的人而是大众倾向选出的人。这种“信息聚集”的效应,一方面使得长期投资者放弃长期持股计划(既然他占有的信息不可能是完全的,不完全的信息只会给长期持股人带来损害,而短期炒作,却可能因信奉同一信息者众多而获利-即使该信息与基础价值全然无关),证券市场上充斥着短期炒作者,投机之风日盛。另一方面使得影响基础资产价值的信息不能完全(有时甚至完全不能)从价格中反映出来,价格的信息质量较低,使那些依赖资产价格决定生产行为的经营者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比如,管理者不愿采用降低价格以增加市场份额的决策,因为这将导致短期收益的减少,人们将视之为市场销路不畅的不利消息,而不是增加市场占有率的计划。即使某些交易者能够获知公司的这一价格策略,由于正的信息溢出效应,他也会理性地将其视为一个不利消息,而不去预测公司下个月的财务报告。也正是由于“信息聚集”正的溢出效应,使得证券市场存在一些对价格走势盲目跟进的非理性投资者(Noise Trader),他们可能曾经尝到过信息聚集,跟风交易带来的甜头,因此在以后的交易中也一律采取此策略,这样,那些能够及时获取市场信息的理性投机者(Rational Trader)获知一个利好消息,并以此交易时,就会意识到这一价格的最初变动可能会刺激这些盲目跟进者,因此,他们会在今天购买更多,从而使今天价格的上涨幅度高于基础面信息所带来的价格上升。到了明天,获知这一利好消息盲目跟进者,会对今天的证券价格做出反应,进而买入,使得价格进一步偏离其基础价值。这些在信息获取上占有优势的理性投资者并不是去扭转价格对基础价值的偏离,使之平稳,相反,他们使价格的波动更大,以便从中渔利。索罗斯在描绘自己的投资策略时说,他并没有依据对基础面的分析而是基于对未来大众行为的预期成功地进行交易。在60年代,当非理性投资者(Noise Trader)为投资基金每年收益的增加而惊喜时,索罗斯并不是预期它未来会下跌而出售基金股份,相反,他预期这些人会跟风买入而预先买入。如他所料,大量交易者疯狂购买,推动价格进一步上涨,但最终基金的业绩并不如盲目跟进者所愿,股价暴跌。

可见,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信息获取的高成本性、不完全性这些证券市场的内在缺陷,加之投资者行为的差异(市场上不全都是理性投资者),会加剧证券价格对其基础价值的背离,导致“泡沫经济”,而“泡沫”的破灭终将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这方面的例子已不胜枚举。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法律思考 篇12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会计资料所承载的经济信息越来越丰富,并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全球化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和好坏显得尤为重要。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其价值在于它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够提高经济决策水平。会计信息失真,直接导致会计价值的消亡,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除了危害经济与管理之外别无它用。为此,需要反思会计信息失真,寻求治理对策。“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从观念上说,缺乏诚信意识,唯利是图,是一个直接思想根源。然而,没有一定的条件,“会计信息失真”是难以形成的。除了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外,法律体制不完善、不健全是一个不可低估的原因。

从法律体制的角度来思考“会计信息失真”,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尤为重要的方面。近年来,人们从市场体系、治理结构、社会文化、政府监管等各个角度考察和分析会计信息失真,但从法律体制上来思考“会计信息失真”还做得不够。法律体制往往是在对法律漏洞的修补中逐渐走向健全的。一种法律体制,不可能一建立就十全十美。它要在运转中、实践中和动荡中来不断认识自身中的欠缺、弊端和不足,然后来健全和完善它。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渐进过程,法律体制最后便会与现实需要脱节。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思考会计信息失真,既有利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也有利于法律自身的完善。

应当说,一个完善的、健全的法律体制,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维持公序良俗。会计信息失真,本质是不诚信,缺乏道德的,违背了公序良俗,是应当被法律所阻止的。但是,当前的法律体制缺乏这种能力。这是值得我们仔细思考的。其他原因暂不讨论,本文从法律制度角度来对会计信息失真做一思考。

1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原因

1.1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界定不明确

会计信息差错和会计信息虚假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但却是两个性质根本不同的概念。所谓会计信息差错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事项本身的不确定性,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事实之间的出入。会计信息虚假是指在会计活动中,当事人出于种种目的或虚构盈利,或隐瞒亏损,或避免股东多分红利的要求,或逃避纳税等等,事前经过周密安排而故意造成的信息虚假。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当事人主观动机的不同。比较而言,法律应该更侧重于约束会计信息虚假。但由于技术上的难题,法律很难准确区分会计信息差错和会计信息虚假。一旦因会计信息问题引起法律冲突,在认定某项会计信息是否虚假而在法律上又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司法机关往往只能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来判定会计信息是否虚假,即以事实作为标准。因而,也就无法正确区分是会计信息差错还是会计信息虚假。会计信息差错与会计信息虚假的社会危害及惩治力度并不应当相同,现行法律未区分两者的差异,导致两者在法律适用上存在混同,直接影响了法律的公信力。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主体界定混乱

我国《会计法》第4条、第21条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但在《会计法》第六章的法律责任规定中,仅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罚的规定。《公司法》和《证券法》在自然人承担会计行政责任问题上,也表述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学者对此提出疑问“《证券法》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包含《会计法》中的‘单位负责人’,如果包含,《会计法》中专门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就没有实际意义;如果不包括,则与《会计法》立法宗旨背道而驰”,这暴露出我国会计行政责任认定上的混乱与尴尬。

1.3 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构成不合理

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构成,以行政责任为主,刑事责任作为补充,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对民事责任很少涉及或基本忽略。比如,1999年新修订的《会计法》主要规定了会计行政责任,并有少量刑事责任的规定,但未提及会计民事责任。[2]在诉讼实务中,虽然《公司法》第一百五十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确立了代表人诉讼制度,但是原告资格要求过高,人数难以确定,诉讼利益归属不公平,股东利益很难得到法律保护。尤其赔偿数额没有相关规定难以确定,使得投资者和股东的损失得不到相应补偿。[4]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高额的民事赔偿金额,会加大会计信息失真的违法成本,是阻止会计信息违法行为的有效手段。

1.4 会计信息失真的违法成本低

除了民事法律责任缺失,客观上导致会计信息违法成本很低。同国外相比,我国会计信息违法的刑事责任也偏低。《刑法》第一百六十一条和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二款对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处罚最高可判处5年有期徒刑,罚金最高20万元。[5]相比美国《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规定涉嫌财务报告的犯罪行为最高可处20年监禁,涉嫌欺诈的犯罪行为最高可处25年监禁。我国法律对虚假会计信息披露的刑事惩处不力,打击力度不够,法律规定与虚假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不相匹配。此外,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行政责任,相关约束也偏软。《会计法》第六章规定了三种形式的行政责任:(1)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对责任单位和个人的罚款;(2)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3)对其中的会计人员,由县级以上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资格证书。前两种行政处罚的警戒作用非常有限。按照现行《会计法》的规定,对责任单位最高罚款不超过10万元,对个人最高罚款不超过5万元,同会计信息违法所得相比,罚款金额偏少;部分国有企业,相关罚款由国家买单,责任单位和个人几乎没有实际利益损失。所在单位对责任者的行政处分,仅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对非国家工作人员,没有约束力。

1.5 会计信息失真存在多头执法

比如,对同一事项的认定,不同的法律有不同的规定,如对责任人员罚款的规定:《刑法》为2~20万元、《公司法》为1~10万元、《证券法》为3~30万元,而《会计法》为0.3~5万元,相关法律之间的不一致势必造成多头执法。此外,《会计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监督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这个规定说明了我国对会计领域实行多头监督制度。多头执法,如果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必然导致各执法部门都有权管事,出了问题都不愿担责。权责不对等,从而导致执法权力的滥用。

诚然,即使从法律层面考察,“会计信息失真”形成的条件也不限于上述几端,但上述几端为其中的基本。社会公序良俗的形成,一方面依赖于人们道德文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依赖于外在的社会环境约束。社会环境对人们的约束,主要包括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就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的关系而言,两者目的相同,功能上相辅相成,这方面不需赘言。值得研究的是两者的差异。具体到会计信息失真治理,道德与法律发挥不同的作用。总体而言,道德规范是软约束,法律制度是硬约束。会计信息失真,包含利益驱动机制。面临高额的利益诱惑,道德约束通常软弱无力,此时,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硬约束,显得不可替代。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个人自觉及道德规范起不到作用时,法律是阻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最后一道防线。

2 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的法律思考

2.1 完善《会计法》

《会计法》是调整会计行为的基本法,其主旨是指导会计工作,防止会计秩序混乱,遏制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法》的完善,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应明确界定虚假会计信息含义、内容、划分标准,明确规定区分故意和过失的判断标准。其次,应明确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主体,加强会计人员自身的监督责任。最后,改革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责任构成,将民事赔偿责任写入法律。我国法律规范过于依赖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对民事诉讼手段重视不够,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主要体现了惩罚,而民事责任主要体现了补偿,更重要的是,民事责任可形成一种利益机制以鼓励广大投资者参与监控,既转移了政府的监管成本又提高了投资者自觉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不同的法律责任体现了不同的法律意图,对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也会产生不同的威慑效果,民事责任的空缺使会计信息失真责任主体的违法成本大大降低,不利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这种局面必须改变。

2.2 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强化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注册会计师法》是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基本法,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是最佳的外部监督措施,完善该法能有效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完善的核心,是阻止注册会计师参与会计信息失真的串通舞弊。为此,要确定注册会计师不当行为的处罚范围和法律责任。现行《注册会计师法》在行政处罚和刑事惩处方面的规定不但范围较小,力度也不够,在惩治会计信息造假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明显力不从心。该法的明显不足,是法律责任以行政责任为主,仅在第三十九条规定了注册会计师两种情形下“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民事赔偿责任只在第四十二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所以,有必要增加与《刑法》和《民法》相衔接的内容,理清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形成完整的追究机制,提高注册会计师风险意识和执业质量。

2.3 加强法律间的相互衔接,避免多头执法

多头执法,有立法上的原因,也有政府体制、机制上的原因。首先,针对立法导致的多头执法,应加强法律间的相互衔接。通过法律的修订,保持《会计法》、《刑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等多项法律的法律责任适用科学统一,避免不同法律就同一事项出现不同处罚标准。其次,针对政府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导致的多头执法,主要解决途径有:(1)精简数量,从根本上减少执法主体规模;(2)明确各执法主体的职能重点,减少摩擦;(3)以公共服务的视角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服务网络,从源头上对多头执法问题产生遏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关注,通过立法,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确保会计信息质量,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在深入分析现行立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在新形势下对会计信息相关法律制度加以完善的具体措施,从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法律体制

参考文献

[1]黄瑞.完善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法律制度的思考[J].财会月刊(理论),2005,(11).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

[3]贡晓军.会计执法问题的多维视角透析[J].商场现代化(上旬刊),2006,(8).

上一篇:阵列信号处理技术下一篇:航空公司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