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权力

2024-10-02

监督权力(精选12篇)

监督权力 篇1

“腐败”一词原指物质的一种化学运动状态,即事物由原初的纯粹状态转向变坏、变质、腐烂,后来引申为泛指人类的道德行为与社会风气的败坏和堕落,它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的行为,包括思想的腐朽、生活的堕落及私欲的膨胀。腐败的根源来自于国家机关的垄断权力,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蜕变和异化,而就其表象来看,又表现为权力寻租、卖官鬻爵、拉帮结派组成利益集团等多种行为。现代人谈到腐败,多指权力腐败,权力的腐败乃是核心,正如有人形容腐败是权力和私欲结合的罪恶之子,是无限膨胀的贪婪、私欲对权力的腐蚀。权力行使者在自己的私欲膨胀、扭曲时,就会凭借手中权力所具有的利益性、可交换性去和需要借助权力获取不当利益的权力对象进行交易,或凭借手中权力所具有的支配性、强制性迫使权力对象交出某种利益去满足自己膨胀、扭曲的需求。这样,代表权力腐败的权钱交易、官官相护、争夺权力等各种丑陋现象就可能出现,这样,权力腐败便产生了。

权力腐败像一个社会癌症病毒,正在渗入我国国家肌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它破坏社会稳定,破坏经济建设,破坏精神文明建设,也极大的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于腐败是一种反法律的行为,它也动摇着国家权威的基石——法律权威,总之,权力腐败已成为我国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障碍和腐蚀剂。

在我国,导致权力腐败现象如此严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腐败现象的存在与发展与法律监督机制的缺失与软弱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腐败是权力的异化,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法律监督的缺失。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古今中外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对腐败现象真正遏制。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我国在反腐防腐工作上取得了不小成绩,但由于法律监督机制仍不健全,监督不力甚至监督虚化的弊病在一定范围和层次上仍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法律监督机构设置不科学;法律监督制度供给不足;法律监督意识淡薄;法律监督力度不够;法律监督的法规不健全;法律监督范围和监督对象失衡等诸多方面。从全局来看,还缺乏一个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有效的法律监督机制,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措施,致使权力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甚至呈现出蔓延之势,这是不能有效遏制权力腐败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现阶段,腐败对法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复杂的,如果不加以重视解决,必将严重阻碍依法治国进程,最终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政治目标的实现。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有权力被滥用,因此,防范权力腐败除了以德倡廉、以俸养廉外,最根本的就是通过加强监督制约权力,就是要运用法律来规范和监督人们的行为,防止干部滥用权力,一旦有腐败行为出现,就要运用法律手段进行制裁、惩处。权力监督的实质,在于倡导法治的方略,弘扬民主的精神,使我国不再走任人治主义倡行、任特权主义存在、任腐败行为泛滥的重复之路。因而我们要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权力运行机制,塑造一个勤政、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形象,尤其是要加强法律监督机制的总体协调,强化以权力互相制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权威性的监督机构。具体的法治化措施如下:

第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以法律法规制约权力腐败。

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的社会规范,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制约权力异化、规范权力运作过程、消除权力滥用的依据和保证。法律基于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而赋予国家机关一定的权力和职责,就必然要求国家机关符合权力运用目的而不滥用权力,维护公共利益而不以权谋私,合法执行权力而不越权违法,履行法定职责而不失职渎职,遵守法定程序而不丧失程序公正。因此,必须尽快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监督机关有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扩展监督机关的权限,明确无论什么人都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无条件的接受监督。反腐败要纳入法治的轨道,既要排除权力意志,也要防止群众意志,只有在法律的规范下,反腐败才能不被引入歧途,才能收到更好效果。

当前,首先是要完善廉政立法,尽快建立健全各项法律规章制度,消除制度空档,堵塞政策漏洞,确保对滥用权力者的惩处有法可依;其次是对所有的法律规章制度都要坚决贯彻执行,对违犯者要严惩不贷,坚决防止和纠正以官代罪、移位代罪的现象,纠正对一些人和一些问题的不敢触动或查处不力的软弱现象,确保有法必依和法律法规的刚性效应;再次要通过立法等措施,大幅度提高对滥用权力等腐败行为的查处概率和打击力度,提高腐败行为的各种成本。

第二,合理配置各方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腐败。

以权力制约权力,意味着一种国家权力对另一种国家权力的外在约束,通过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达到权力的基本均衡,防止其中的一项权力过于强大而滥用。要通过在不同国家机关和机关内部不同的部门之间合理地配置职权,构筑合理的权力结构,使权力适当分解和制衡,形成权力制约关系。如果构成国家机体的主要国家机关相互扯皮,如果公务人员不受限制任意扩张自己的权力,而监督体制显现出控制不力、有错不纠、放任自流的状况,自然是一种政治力量对比严重失衡的表现,而如此的社会也必然是一个失却秩序亦失去民心的社会,因此必须要强化以权力互相制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机制。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要在不影响主要领导正确行使其领导权的前提下,根据党委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将主要领导拥有的过分集中的权力适当分散,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形成决议后由分工领导组织实施;其次,要根据权力制约原则,调整部门职能分工,合理划分职责权限,形成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平行交互监督制约的机制;再次,必须公开行政程序,对行政审批事项、工程招标、人事调配、收入分配等行政事项在实施前公布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公平评估和选择,并且将实施结果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

第三,强化社会监督,以权利制约权力腐败。

权力是权利的聚合,其力量强于权利,但其合理性来源于权利。没有权力杠杆的保护,权利是软弱无力的,但是没有权利的驱动和指引,权力会在其社会运行中蜕化变质。民主政治的理想就是使权力服务于权利,使权利有效地制约权力。国家每设定一种权力,都要求它代表人民的意志与利益,当公共权力过强,超越权力委托人的意志愿望所期待的范围,导致权力行为与人民的权利抵牾时,就必须运用法制的手段,从权力的生成、分配和实施各个方面来约束其不法运作。以权利制约权力,就是要明确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之间的联系和界限,发挥公众对于国家权力的制约作用,使他们在保护自身权利实现的过程中,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权力行为进行监督。在现阶段要加强社会监督,必须从加强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新闻舆论的监督等方面全面进行。

第四,强化专门机构的监督,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专门监督机构。根据现行体制的弊端,必须建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权威性的监督机构。这一机构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并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依照法律法规行使其独特的监督使命,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邓小平同志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这就是说,专门机构的监督是克服权力腐败现象的组织保障。因此,在现有的监督体系之下,要提高我国廉政机构的有效性,就有必要根据现有的经验,对它的地位设置加以重新安排。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分两步走:

第一步,对现有的监督体系进行调整,强化监督职能,明确监督权限,调动各机构的积极性,做到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一致的反腐败机构体系,提高反腐败效率。

第二步,在条件成熟时,把现有的纪委、监察、反贪三个机构合并,实行垂直管理,不受地方党委、政府管辖,其经费、工资、人事任免等均由上级机关负责,从而建立一个统一、独立、权威的反腐败机构。

概括言之,腐败现象是几千年来遗留下来的社会痼疾,反腐倡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反腐败必须治标又治本,将权力制约纳入法制化轨道就是治本之策。而在反腐败过程中,尤其需要从严格经济监督的角度控制权力之滥用,将防范政经勾结型的腐败类型作为重任,要找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对策,建立一套比较完善、比较成熟的反腐败法律监督机制。我们坚信,腐败为败类所为,为人类共愤,采取法律监督的综合措施予以治理,必将控制腐败于未然之中,打击腐败于已然之时。在此过程中,法律监督事业也必然对于中国改革、发展、稳定之大局立有功勋。

摘要:腐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是权力者、权力的对象和权力所处的环境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律监督是人类社会治理权力腐败的神圣使命和主要方式。当代中国正在探索着构建权力制衡机制的途径,目标是建立法治化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从源头上根治权力腐败。

关键词:权力,权力腐败,法律监督

参考文献

[1]汤唯.论权力腐败的法律监督.烟台大学学报,2003,(4):15-18.

[2]黄瑞等.权力腐败及法律监督机制的完善.南昌大学学报,32(2):60.

[3]林喆.权力腐败的根源及根源性的反腐败.中国法学,1995,(4):15.

[4]陈波.中国反腐败二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67 -68.

监督权力 篇2

强化权力运行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监管,权力就成了滋生腐败的土壤。2010年5月6日,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在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召开的视频会议上讲话,要求贯彻落实干部监督制度,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2005年爆出的“1949年以来中国最大卖官案”的黑龙江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卖官受贿案中,涉案官员达265名,仅绥化市各部门一把手就有50多人。韩桂芝、马德买官卖官案涉及领导干部900多人,有多名省级干部,上百名地市级干部。据说某人给马德送了50万,第二年就被提拔为县长。如果市委书记马德的权力得到有效限制和监督,不能明里暗里决定下辖某县县长的人选,也就不会有人掏50万元向他“买”县长了。2010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制度明确了监督谁,谁来监督,出了问题追究谁,怎么追究等一系列问题。对党委党组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行为上,进行了明确规定和最基本的规范,为我们的领导干部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上,起到有章有循,有规可依的作用,初步健全了防范用人上不正之风的长效机制。

监督权力 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权力监督;民主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2—0136—02

“共产党要受监督”是由我国公共权力的独特性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既是执政党又是领导党,这样我国的公共权力基本上由四大主干组成:中国共产党权力体系、政府行政管理权力体系、经济管理权力体系和社会权力管理体系。其中党权力的触角伸展到了社会公共生活的每一角落而具有全面性和总体性。党的权力既然是公共权力且具有全面性和总体性,其权力必然具有由权力主体自我扩张的倾向而使政治权力无限扩张的属性。因此,党内权力监督是关系我党、我国政治体系稳定和政治秩序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

一、监督实质及其实效的制约因素

监督,是与权力关系、权力制约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离开权力关系、权力制约关系是谈不到监督的;不理顺权力制约关系,很难形成强有力的监督。但是权力监督是一种有别于一般的权力制约关系,而是权力的委托和受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说,权力监督的实质就是委托权对受托权的监控,或者说,监督是主体(委托者)的权力对客体(受托者)的权力的监察、督促和处置。具体到我们党就是公共权力的主体———委托者党员人民群众对公共权力的客体———受托者领导干部的监督、督促和處置。

这种监察、督促和处置的效能如何,主要受内外两个方面影响:监督体系外部环境(如市场经济成熟程度、国家法治化民主化水平、政治文化传统等)和监督体系内部环境。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关键。这里主要分析一下监督体系的内部制约性因素。主要有:1.权力监督文化的社会化程度。所谓监督文化的社会化,是指权力的理论、权力监督的理论、权力监督的历史及监督的具体法规和制度等在权力主客体身上(权力委托者和权力受托者)的内化现状。它是权力监督效能的文化基础。2.权力监督的制度化水平。制度化是组织和程序获取价值观和稳定性的一种进程。权力监督体系的制度化水平决定了这一体系的社会适应性、功能的齐全性及内聚力的大小。它是决定权力监督效能的关键之关键。3.权力监督体制的畅通化程度。所谓畅通化,是指权力授受关系、权力主体和权力客体关系在纵横两个方向中的明确和理顺程度。其中委托之权和监督主体的独立性、权威性对监督体制的畅通起着决定性作用。它是监督体系有效运转的保障。4.监督渠道的民主化程度。民主首先意味着人民的权力,意味着公民的平等和参政的权利。这里的民主化程度,是指监督渠道中监督的民主权利意识和民主权利程度。监督渠道的民主化程度越高,参政的权利越有保障,人民的权力监督就越有力;反之,群众的参政权利及监督权力就无法落实,监督弱化就无法避免。

二、完善党内权力监督的构想

通过对权力监督实质及影响制约因素的初步分析,笔者认为当前要围绕人民群众对权力进行制约这个监督的本质核心,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加强党内权力监督的监督文化的内化教育,强化监督主、客体的监督意识。强化党内监督文化的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监督意识,是强化党内权力监督的思想、文化基础和前提条件。为此,必须强化几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党的性质教育,使党员干部认识到,党的性质决定了建立在自觉、主动基础上的党内权力监督是我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发展,走向胜利的保证;二是加强党内权力监督的理论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党内权力监督的本质、原理,把握党内权力监督的规律;三是加强党规党法特别是党内权力监督法规、制度的教育,使广大干部了解党内权力监督的方针、任务、内容与方式方法;四是进行党史和国际共运史的教育,使党员干部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增强党内权力监督的紧迫感。通过上述教育从而增强党员、干部的“三个意识”:其一,增强党员干部参与监督的权利、义务意识。党章中把党员参与监督作为一项重要权利和义务规定下来,就是要求党员主动参与党内监督,这是关心党、爱护党的表现。其二,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公仆”意识。在党内生活中,任何一级党组织,每个党员包括党员领导干部,都既是监督他人的主体,同时又是被他人监督的客体,都应勇于监督他人,抛弃头脑中的特权、人治、官本位、民本等思想糟粕。其三,增强监督地位人人平等的意识。党章规定:“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党员相互间的一种新型政治关系的体现。要做到平等监督,关键是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克服特权思想,带头接受党组织和普通党员群众的监督。

2.加强党内权力监督的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党内权力监督的若干法规。党内权力监督的法规和制度建设,是实现党内监督制度化、法制化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性环节。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并反复强调“制度是决定因素”[1]。完善党内权力监督制度,当前最为迫切的是要抓紧党内立法,尽快制定出一个能统管全党、具有最高权威性的、配套性的和专项操作性强的《党内权力监督条例》。这一条例应包括:(1)体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权力本质,立足于人民群众对权力进行监督的思路;明确确定负有监督责任与义务的组织和个人在实施党内权力监督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协调方式及工作程序。(2)配套、完善专项的法规: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方面如《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制度》等;日常监督工作方面如《谈话制》、《诫勉制度》、《离任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廉政鉴定制度》、《回避制度》、《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干部监督方面如《领导干部个人财产申报制度》、《领导干部报告个人大事制度》;必要的保障制度方面如《保证监督者权益制度》、《领导干部收入分配制度》、《干部干忧、抵制、破坏监督惩处制度》。

3.理顺党内权力监督体制,保证党内监督主体、主体的权力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党内权力监督,监督主体、监督主体的权力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非常重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形成的纪检监督部门由同级党代会产生、受同级党委领导为主和上级纪检委员会领导为辅的双重领导体制,日益呈出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不适应性:党委、纪委及同级党代会权力关系不畅、运作方式不灵、职与权不符,监督主体缺少独立性、权威性等弊端。为了理顺权力关系、完善监督领导体制,笔者认为应逐步实现两个过渡:(1)逐步实现由同级党委领导为主和上级纪检委员会领导为辅过渡到以纵向的上级纪委领导为主,以横向的同级党委领导为辅的监督领导体制,赋予监督机构独立的监督权。这就需要党内立法,明确规定纪委履行职责所必须的规格、干部职级、执纪权限、办案经费和工作设备,明确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任免干部、报告工作、业务领导的权力和有关工作程序,使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具体化、制度化和应有的独立性、权威性。(2)逐步实现县级以上党的代表大会五年一次开会制过渡到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这就需要调整代表人数,注重代表质量,规定代表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及代表任期五年,并适当增加各级委员会的开会次数。另外,将弹劾制适时的引入党内,党的各级党代会的弹劾权是党员群众实现权力监督的重要保障。实现这两个过渡,必然使上级的监督、检查的威慑力和作用比来自同级或下级要大的多,党内监督机构的权威性大大增强;同时党代会的常任制也有利于党的代表大会对全委会监督,全委会对常委会和书记副书记的监督。

4.加强权力监督渠道民主化建设,进一步拓宽党内权力监督的民主渠道。民主化是现代公共权力运行的基本方向。党内权力监督的实现,必须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这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及完善中共中央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条例》对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明确党员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原则和保障党员行使权利的措施,都作了具体规定;但仍需要加强对党员的批评权、检举权、请求罢免权等权利的制度化建设保障。二是进一步提高领导机关活动的开放度和党员干部政务活动的透明度。公开是监督的条件,只有将公务活动的条件、程序、结果公开,广大党员才能了解和参与事务,也才能行使自己的民主参与权和民主监督权,权力的寻租、异化也将最大程度的得以避免。三是要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还必须在“多数人决定”的民主原则下尊重保护“少数人”,并使之制度化和程序化。因为,民主的价值不仅在于尊从多数人的原则,还体现于对少数人的意见的尊重。为此就必须确定保护少数人的程序,不仅应有民主决策的制作程序,还应有民主决策的中止程序纠正程序,从而尊重,保护少数人。

至于拓宽党内民主监督渠道,这要把党内民主监督与党外民主监督相结合起来。不仅要有党组织和党员的监督,还要有群众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还要加快舆论监督法的出台,接受舆论的监督。“有了这几个方面的监督,我们就会谨慎一些[2]。这对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2.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1.

监督权力 篇4

一、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误区:监督重点偏移, 被降格为吸引眼球的手段

近年来, 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在数量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质量也不断提高, 但是老百姓对舆论监督的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代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 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社会纠错机制, 但是, 在实践过程中, 新闻监督的作用被一些媒体误读了, 这些媒体从事舆论监督并不是或者并不主要是为了它的社会意义, 而是冲着它可能吸引来的受众的“眼球”, 进而提高媒体的广告收入。媒体舆论监督的出发点不对, 也就难免出现监督重点的偏移了。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猎奇”式监督, 存在炒作嫌疑

要想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和效果, 首先要科学选题, 要抓住党和政府重视, 人民群众关心, 现阶段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积极开展舆论监督, 注意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客观条件和现实可能, 稳妥地选择舆论监督。而实践中, 常常有媒体不能切中要害, 将重点放在与公共利益并无多大关联的个人私德、私事、私情上, 用“狗仔队”的思维来做舆论监督, 不惜篇幅地大肆渲染炒作。如《新京报》就曾以长篇报道的方式报道“深圳罗湖原女公安局长接受男警员性贿赂被双规”。[1]罗湖区的这位原女公安局长接受所谓的“性贿赂”确有其事, 但她被双规并不仅仅也不主要是因为接受“性贿赂”,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在经济和工作上的问题。《新京报》为了吸引眼球, 追求轰动效应, 采用“睁一只眼, 闭一只眼”, 睁着的眼睛只看到监督对象的“生活作风问题”, 而闭着的眼睛则忽视了这位原女公安局长被双规的主要原因, 也就是她的违法、违纪行为。这种“猎奇”式监督以偏概全, 没能处理好局部真实与整体真实的关系, 其实是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在搞负面炒作。

(二) 向下监督, 重点出现偏移

舆论监督最重要的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可是, 一些媒体和记者丝毫没有监督公权力的勇气, 天生的一副“软骨病”和“马屁精”, 只会歌功颂德, 拍政府机关的马屁。这些媒体向上监督乏力, 向下监督却有一套, 他们打着“三贴近”或“民生新闻”的旗号, 将舆论监督的焦点对准小人物和弱势群体, 专门报道像哪里的市民酒后醉卧街头、小商贩占道经营影响市容、哪里的井盖丢了等, 将批评的对象对准一些普通的小市民, 却不敢去监督政府部门是怎么监管的、是否有出台长效机制来解决等。即便是对政府进行监督, 也只是局限在乡镇、村一级, 一旦涉及到县以上的级别就畏首畏尾, 而对一些更高级别的所谓“监督”, 往往是法院已经判罚了、纪委部门已经公布的案例。这种“只打苍蝇不打老虎”和打“死老虎”的做法, 实际上是“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 是一种监督重点严重偏移的现象。

从以上两种情况可以看出, 本应以公权力为主要监督对象的舆论监督在这里被降格成了吸引受众“眼球”的手段。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 除了经济利益的驱使, 希望通过博取受众“眼球”来增加广告创收外, 很大程度上在于那些新闻媒体的负责人对舆论监督的认识存在误区, 他们已经忘记了舆论监督最重要的使命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舆论监督也就被降格了。

二、重新认识舆论监督的重要功能

“舆论监督”一词是我国特有的。多年来, 国内众多学者对舆论监督进行了定义。在这其中, 笔者认为中国人民大学甘惜分教授对舆论监督的定义比较恰切。甘惜分教授认为, 舆论监督就是公众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 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 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利, 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社会权力, 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2]

透过甘惜分教授的这一定义, 我们可以看出:舆论监督的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 也就是各级党政机关。为了避免舆论监督“打苍蝇多, 打老虎少;打死老虎多, 打活老虎少”的现象, 新闻媒体应该将监督的主要对象锁定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公众人物”以及“他们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活动和行为。”[3]而像哪里丢了井盖啦, 哪个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啦这类与公权力和国家工作人员无关的芝麻小事, 都不能成为舆论监督的重点。一句话, 舆论监督最重要、最本质的功能应该是对公权力的监督。

三、舆论监督在监督公权力运作方面的功能体现

舆论监督在监督公权力运作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舆论监督的反腐败功能

2013年1月22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始终是好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当前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 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任务。这一点从最近几年来查处的刘志军案、雷政富案和刘铁男案等一系列贪腐案件可以看出一斑。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而舆论监督则是法治社会中抵制腐败的一道有效屏障。2000年, 江泽民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指出, 清除腐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必须用法治的办法、用舆论监督的办法、教育的办法逐步地把它解决。”[4]而“透明国际”主席彼得·艾根先生在2003年度全球腐败问题报告中更是指出的, 记者在反腐败斗争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光有资讯自由并不足以抑制腐败, 如果没有一个时刻警惕的媒体、公民社会、无畏的调查记者和举报者的监督的话, 不管资讯怎样精确地处理, 腐败问题仍然会继续畅行无阻。”[5]

为了让大家对舆论监督的反腐败功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笔者绘制了一个舆论监督作用机制流程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 舆论监督在反腐败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就在于任何贪腐行为通过媒体曝光, 可以形成广泛、公开的舆论压力, 从而促进相关部门对贪腐官员进行查处。正如人们常说的:“不怕上告, 只怕见报”。

(二) 舆论监督对制定公共政策和法规的作用

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影响社会公众是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媒体认为重要的事件往往就会成为大众舆论重要的议题。当媒体集中报道一个事件的时候, 大众就会认为这个事件比其他事件更为重要。而当该事件成为全社会的议题时, 往往会从单一事件变成公共事件, 继而影响到整个国家公共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执行。2003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事件”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2003年3月, 在广州打工的大学生孙志刚因未携带暂住证被广州公安局收容。3月20日孙志刚在收容站被殴致死。4月下旬, 随着该事件被《南方都市报》披露, 以及众多媒体的转载和追踪采访, 孙志刚事件很快成为全国新闻热点事件, 并引起了众多法律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中央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6]2003年6月, 国务院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饱受社会各界诟病和指责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废止。可以说, 正是“孙志刚事件”改变了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 而在这过程中, 媒体的舆论监督功不可没。

(三) 媒体的监督还可以成为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阀”

笔者从事舆论监督工作至今也有十多年了, 这十多年来, 笔者收到的老百姓寄来的投诉信不下千件。拆阅了这么多信件, 笔者的最大感受就是:老百姓的投诉渠道太少了!按理说, 信访局是群众投诉的地方, 可是, 群众到上一级信访局投诉的结果往往是被直接转到下一级的政府部门去处理, 而下一级政府处理反馈的结果往往是事情已经妥善解决, 可实际上却没有解决!在这些来信中, 不少群众都表示, 他们是实在没有办法才找到我们媒体, 如果我们不能替他们解决问题, 他们将组织大规模上访, 甚至将用暴力手段解决。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利益分配失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固化等严峻考验, 各种社会不稳地因素层出不穷, 维稳的压力空前巨大, 能否维系社会公正, 给公众一个表达意见、宣泄情感的渠道至关重要。而舆论监督就是一个“社会安全阀”, 可以起到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四、舆论监督是对其他监督方式的有效补充

在我国, 对公权力的监督方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六大类:代议机关监督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行政监督、司法监督 (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政党监督、公民与社团监督和舆论监督。在这六大类监督形式中, 舆论监督虽然排在最后一位, 却拥有其他监督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一是舆论监督对象更广泛;二是具有更大的及时性和灵活性;三是具有更大的公开性;四是监督的效果更具威慑性。

当然, 舆论监督虽然优势很多, 却不能代替其他的监督方式。在监督公权力运作方面, 代议机关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政党监督被称为“刚性监督”, 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强制力;而舆论监督则是“柔性监督”, 不具有强制力, 只能是通过对监督对象形成舆论压力, 从而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才能达到监督效果。也就是说, 舆论监督只是其他监督形式的有效补充, 舆论监督只有和其他监督方式配合, 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 由“柔”变“刚”。

摘要:舆论监督到底有什么用, 监督的着力点应该在哪里?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本文在对当前舆论监督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核心论点, 那就是, 舆论监督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公权力的监督。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舆论监督在监督公权力方面的功能体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认为舆论监督是一种柔性监督, 是其他监督形式的有效补充。

关键词:舆论监督,公权力,监督形式,作用

参考文献

[1]深圳罗湖原女公安局长接受男警员性贿赂被双规[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4-12-06/02075131881.shtml.

[2]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37.

[3]王强华, 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6.

[4]江泽民主席接受美国记者采访[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0-12/03/content_494826.htm.

[5]转引自展江, 张金玺.新闻舆论监督与全球政治文明——一种公民社会的进路[M].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95.

权力监督与机制创新 篇5

权力监督与机制创新权力监督与机制创新党内监督条例强调了对领导机关、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监督主要是对权力的监督。权力和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权力未必带来腐败,但腐败显然和权力有关。权力的独占性、排它性和扩张性,决定了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腐败。如何监督权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在腐败问题发生的各种复杂原因中,机制上的改革、创新带有根本性,只有抓住这个根本问题,通过机制改革创新,才能减少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比率,逐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反腐倡廉既要抓好现有体制制度的改革创新,又要进一步拓宽从源头上拓展防治腐败的领域。反腐败机制的建立,主要是指建立科学的权力配置机制、规范权力的运行机制和权力监督机制。在权力配置机制上关键是要建立起合理的权力结构,权力太集中就容易滥用,权力太分散则难以制约。要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党政一把手在集体决策中的一票制机制,这样才能从机制上杜绝“一言堂”和“家长制”作风,同时权力也不能过小,过小则不能维持正常的秩序,形成好象大家都负责,实际上无人负责的局面。

首先,在权力结构的设置上,要使各种权力形成相互配合又互相制衡的结构,形成制衡机制。金湾区委、区政府在权力结构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区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区政府副区长担任,成员由公检法及各相关单位领导、各镇有关同志组成,形成党政相互配合、互相制约,在实践中证明是可行的。在村委书记、村主任的设置上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由于村一级可支配的资源有限,如果村管辖的区域、人数较少的村委书记、村主任可以兼任,这样就能够减少因人员过多而产生扯皮、推诿现象,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要建立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保证权力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运行。在实践中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凡涉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各项重大决策都应先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发放问卷调查等形式,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科学、民主、规范的行政决策机制,行政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诚信,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权力的监督机制。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要以责任制为重点,着力构建反腐倡廉的领导机制。通过责任制的层层落实,从机制上克服权力监督工作出现的监督、管理缺位的问题。二是要以责任分解为途径,着力构建权力监督的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落实权力监督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三是要以党内监督为核心,着力构建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要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按程序办事,重大问题和决策要集体决定。在现行的监督机制中,镇级领导班子主要受镇人大和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纪检、监察以及区政协的监督。从监督的范围、力度来看,还有待拓宽监督的范围、加大监督的力度;从监督的内在逻辑来看,治国重在治官,治官重在治权,治权重在严法;从监督的对象来看,有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就目前情况来看,要加大党外监督的力度;从监督的方式、方法来看,有行政监督、组织纪律监督、媒体监督等形式;从监督的因果关系来看,要对权力实行全程的监督,即从授权开始就要实行监督,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从工作实践来看,领导干部年度

如何监督县委书记手中的权力 篇6

郡县治,天下安。县委书记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骨干力量,对推进基层改革发展负有直接而重大的领导责任。当前,中央力推省管县体制,县委书记将由省委直接任命,并对县委书记进行了轮训,中组部还颁布《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将县委书记队伍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但当前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县委书记往往处于基层监督体系的薄弱环节,甚至在一些地方,几乎无人监督县委书记,县委书记岗位成了腐败重灾区。

主要表现为,一些县委书记自我监督意识淡薄,不愿接受监督,有的县委书记大搞“家长制”、“一言堂”,独断专行,唯我独尊,一手遮天,千方百计拒绝监督或逃避监督,甚至打击报复不同意见或提批评意见者,成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上级党组织和监督部门由于鞭长莫及而疏于监督,存在重提拔轻管理、重使用轻监督的现象;领导班子成员和同级监督部门本身就处于县委书记的直接领导之下,根本不敢监督;群众监督的渠道不畅,既无权力又不知情,往往无法监督等等。

监督县委书记难的原因在于:

一是县委书记自身政治素质本身有问题。由于放松了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往往经受不住物质利益的诱惑,私欲膨胀,把权力商品化,大肆为自己为亲友为情人牟利,成了十足的“两面人”。

二是县委书记的权力高度集中。这是对其监督难以到位的根本原因。县委书记权力过于集中,根源是体制和机制问题。县委书记居于县级政权的权力中心位置,集财权事权人权于一身,其权力很大。不仅干部的提拔任用,就连重大工程的决策,都是县委书记“一锤定音”。由于书记一言九鼎,干部提拔中的组织考察、常委会、书记碰头会等程序看似“关卡重重”,其实最终体现的多是书记的“个人意志”。如果县委书记思想和行为不端正,那就很容易成为“土皇帝”。

三是干部委任制度有待完善。多年来,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任命,一直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考察任免制,换届选举前将拟任命的干部委派下去,组织部门还要出面做代表的工作,保证其当选。尽管也走了考察、评议、选举等程序,但党员代表或人民代表对其任免缺少实质性的决定权。为了树立上级组织的权威性,上级党委经常在任期中对下级主要领导进行调整,这样做的结果是:官员只对上负责,只做让上级看得见的政绩,把上级主要领导巴结好、侍候好、收买好,就可以继续升官发财。

四是监督制度存在缺陷。现行的监督体制,表面上疏而不漏,实则难以到位。监督和约束机制原则性规定多但缺乏可操作性。上级纪委的监督作用难以及时发挥。现行党内监督体制赋予上级纪委监督下级党委的权力,然而事实上,由于县级政权处于国家政权的末端,远离中央政府,相对独立,自由行动的空间宽广,监督权力不易到达。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成员的日常工作,特别是可能涉及权力滥用、以权谋私的活动很难及时跟踪、及时了解,这从客观上导致了上级纪委对下级党委成员的违法乱纪行为很难及时制止。至于上级党委和媒体监督,机会少而且成本高。如果监督力量不能跟上,仅靠自律,很容易导致权力腐败。

要改变这些问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强化对县委书记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制约。一要适当分散权力。在不影响县委书记正确行使其领导权的前提下,将其权力的内容和边界明确界定,实行严格意义上的集体决策制和分工负责制,以改变过去事实上存在的县委书记权力过分集中、高度集权的状况。二要严格限制权力。针对县委书记权力运作中的特殊环节,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把其权力严格限制在履行职责所允许的范围内。三要公开运作权力。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的机密内容或不会引起误解和矛盾的重要事项,必须通过一定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增强权力运作过程中的透明度。

第二,用制度规范县委书记用人权。选人用人事关事业兴衰、民心向背、干部成长,乃至国家前途、民族未来。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县委书记买官卖官案件,不仅严重损害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更动摇了党和政府的执政之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的关键就是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健全选用干部机制,实现由人选人向制度选人的根本转变。选人用人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不让老实人吃亏。一要完善初始动议提名制度,避免少数领导内定干部;二要完善民主推荐制度,把握选人用人的基本方向;三要完善组织考察制度,防止考察失真失实;四要完善讨论决定制度,防止主要领导“一言堂”;五要完善干部任用制度,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六要完善干部监督制度,确保选人用人工作的质量;七要大力推行公推直选,不拘一格选拔出能真正为群众办事的“千里马”。

第三,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一要强化上级党委监督。上级党委特别要注重加强对县委书记用人行为、民主决策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监督,每年至少谈话一次,对存在问题的,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巡视组则应该按照中央的要求把工作延伸到县,直接广泛听取各方面包括普通公民对县委书记的意见;健全定期检查和专项调查制度,对信访等渠道反映出来的选人用人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提高干部使用的准确率和可靠性。二要加强同级监督。主要是来自领导班子内部、人大政协以及执纪执法、组织部门干部监督机构的监督,建立多部门相互配合、协调运作的监督格局,形成监督合力。三要健全群众监督。建立举报受理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充分利用互联网、群众举报意见箱,对社会公布干部任用监督举报电话、任用结果公示等形式,收集民意,并向举报人反馈举报事项调查处理结果,使群众监督落到实处。四要强化媒体监督。不但要发挥中央媒体和省市媒体的监督作用,自上而下地对县委书记进行监督,还要发挥县级媒体的监督作用,对县委及县委书记进行舆论监督。

第四,严格责任追究。一要加大问责力度。要严格按照权责对等原则,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不作为、乱作为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不力,造成用人失察失误等负有领导责任或直接责任的县委书记进行追究。要根据情节轻重和危害大小,果断予以处理。二要加大调整力度。对在一个县里工作时间比较长,工作业绩平平、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委书记要及时调整。三要明确责任追究方式。坚持把教育和惩处结合起来,根据责任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理。

浅谈权力监督制约对策分析 篇7

一、权力监督制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制度制定缺乏系统性, 研究和制定监督制度多, 研究和制定权力相互制约关系的制度少;二是制度制定缺乏科学性, 多数制度停留在表面浅层次上, 在发生某一问题时, 注重解决问题, 而忽视“问题之后问题”的解决办法, 制度修定的不及时;三是在权力行使过程中, 有程序不遵循, 许多制度流于形式, 制度落实不到位。四是权力行使过程中, 确保证决策权、执行权落实的多, 强调保证监督权落实的少, 公开透明度不够。

二、权力监督制约几点对策

(一)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权力配置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制约机制, 科学合理的权力制约机制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保障。企业内部要做好权力的合理分工, 重点做好“一把手”权力的配置问题, 党政之间、正职与副职之间、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依法依规享有合理的权力, 使职权与责任对等, 对重大项目的审批、大额资金的使用、重要人事任免、合同签订、资金预付款的拨付等关键环节要实行会审会签, 对“三重一大”问题, 要实行集体研究决策, 坚决杜绝重大决策由个人说了数, 防止出现无责之权或无权之责。二要优化权力流程。对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和程序认真进行梳理, 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 以制度规定权力运行流程、规范权力的行使。三要实行风险防控。按照“有权必控、发案首控、风险强控”的工作思路, 对容易发生腐败的人、财、物等权力运行的关键点, 腐败问题易发的风险点, 建立健全相关防控措施和制度规范, 使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得到重点关注和防范, 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二)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首先要突出重点人群行使权力的监控。领导干部是权力运行监控的重点, 对领导干部实行立体式的监督, 做到对领导干部的任前、任期和离任监督并重;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会圈监督并重;对领导干部的纠正、诫勉和查处并重。推行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公开, 建立公开的具体制度和程序, 使其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确保权力的运行公开、透明。其次要突出重点领域的监控。在人、财、物、工程管理等重点领域, 积极开展效能监察, 不断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注重过程监控, 做到哪里有经营活动, 哪里就有监督制约措施。同时要强化岗位责任机制, 明确职责, 对其工作的完成情况实行绩效考评, 对考评不合格的, 要实行退出机制。

(三) 创新反腐倡廉具体监督制度

首先要积极探索完善集体领导和分工制度、信访制度、巡视制度和报告制度、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询问和质询制度、罢免或撤换制度的规则与程序。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党内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 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确保监督制度具有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三要健全公开透明制度, 在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实现过程、结果公开, 要不断完善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厂务公开制度, 定期开展经济活动分析与考核, 严格在权限范围内审批业务, 定期通报财务收支情况, 对工程建设项目、干部任用、资金使用、物资采购等重点业务, 积极推进网上公开和实时监督。四要不断强化源头治理配套制度。在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废旧物资处理等关键领域, 坚持和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物资采购、不良资产处置等制度。五要健全监督网络, 不断完善监督体系建设, 将法律监督、程序监督、民主监督和组织监督有机结合, 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有机结合, 进一步推进纪委、行政监察、财务审计“三位一体”的监督机制, 将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规范地纳入监督体系之中, 利用信息化和高科技载体, 扩大群众参与监督的范围, 有效发挥各个监督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形成人人参与监督的整体合力, 增强监督实效。六要完善群众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 鼓励职工群众举报, 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同时要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 并严格为其保密, 避免举报人遭受打击报复。

(四) 强化制度执行情况的监控

首先要把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明确领导干部在执行制度上的主体责任, 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和考核, 促进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和执行制度, 自觉接受制度的约束。其次建立健全廉政教育培训制度、定期学习制度、集中教育制度、领导干部有关事项报告、收入申报、廉政谈话制度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等, 督促领导干部自觉学习制度、领会制度精神, 不断强化制度意识, 消除权高于法, 情大于法的特权意识, 筑牢遵纪守法的思想基础。三要加强考核评价, 要开展常规性和专项督查, 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年终考核、干部选拔任用、评先选优结合起来, 做到奖优罚劣。四要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加大对违反制度的追究力度, 对于在执行制度方面不按程序办事, 甚至利用职权施加压力的要依法从严处理, 造成严重后果的更要严肃查处, 有效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浅析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篇8

一、对权力监督现状的分析

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 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们党对权力的监督在党纪、国法、规章制度上都有一些规定, 随着反腐倡廉工作逐步深入, 对权力监督的措施会越来越完善。但是也应该看到在现实生活中, 无论是上级监督、同级监督、下级监督, 还是群众监督, 均存在缺位现象。

1. 上级监督鞭长莫及。

上级领导对下属运用权力进行严格监督负有责任和义务。然而, 实际工作中一些领导出于多种动机和目的, 往往对下级疏于监督。上级领导往往只能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大是大非问题上进行宏观监督, 而对下级权力的具体运作情况的监督虽有权力, 但无充分精力, 显得鞭长莫及。有的领导对下级不是以个人品德和工作绩效论优劣, 而是搞亲亲疏疏拉拉扯扯, 放弃监督;有的领导感情用事, 借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对部下迁就袒护, 不去监督;有的领导怕得罪下级丢选票, 只要事不关己则不闻不问, 不敢监督;有的领导与下级同属“一张网”, 利益攸关, 怕“拔出萝卜带出泥”, 回避监督;也有一些领导忙于事务, 且以“用人不疑”为由放松监督, 导致该提醒的不及时提醒, 该警示的不予警示, 该查处的查而不处。

2. 同级监督软弱无力。

目前, 同级干部或同一个领导班子成员间的监督, 在一些单位和部门由于受主、客体因素的制约和庸俗关系学的影响, 顾忌重重, 使同级监督变成泡影。纪委作为党内监督的专职机构, 同时受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 其工作人员的办公经费、物资保证及经济待遇均在同级行政的管辖范围, 这种隶属关系使监督主体受制于监督客体, 职能难以履行。同级党政组织及其成员违纪问题, 纪委只能触及表层, 不能深入实质。

3. 下级监督纸上谈兵。

一些缺乏民主自律意识的人担任领导后, 自恃高人一等, 骄横跋扈, 给敢于监督或提不同意见的同志穿“小脚鞋”。下级寄人篱下, 把领导看成是自己升降进退的决定因素, 明知不对, 存有种种顾虑或畏惧心理, 担心监督上级招致非议和打击报复, 只好少说为佳, 或避而远之;有的则对上级随声附和, 甚至同流合污。

4. 群众监督形同虚设。

普通群众对本单位、本部门的重大决策缺乏参与了解, 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运作、业务活动、社交往来和家庭状况知之甚少, 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故意将一些本应公开的公务活动和个人重大事项神秘化、隐蔽化, 该报告的不报告, 群众想监督却无从下手。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出于私心, 怕实情公开之后影响仕途, 更怕损害自身形象, 于是, 对群众举报一方面极力隐瞒, 另一方面以势压人, 导致举报被“淡化”或“扣压”, 使群众监督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丧失信心。由于受到大环境一些因素的影响, 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自己的利害得失, 只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对权力的监督意识明显减弱。

二、权力缺乏有效监督造成的危害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领导干部是群众之首, 事业之帅。如果对领导干部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督, 加之其本人又缺乏接受监督的意识, 素质低下, 放纵欲望, 必会腐败变质, 其产生的负面作用和危害性不可估量。

1. 混乱群众思想和是非标准。

领导干部在某种程度上, 群众把他们看成是党和政府的化身, 如果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有增无减, 就会搞乱群众思想和是非标准, 会使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甚至影响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风气。

2. 阻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实践证明, 一个地方、一个单位, 兴衰固然有众人的作用, 但核心是领导班子, 关键是领导干部。在一定程度上, 领导干部掌握着一个地方、单位的命运, 决定着这个地方或单位的前途。当一个党性强、作风正、勤廉兼优的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的权力结合起来时, 一个落后的单位可以因为这个领导干部出色的领导能力和敬业精神而使众人团结一致, 克服困难, 再创生机。相反, 当一个只善于投机钻营、缺乏自律、见钱眼开的人出任领导干部时, 他想的不会是事业, 而可能是一己之私, 他会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商品待价而沽或变成牟取私利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 众人不会再相信他, 失去工作积极性, 最终导致一个本来相当不错的单位在短时间内陷入困境, 甚至垮掉。

3. 影响干部队伍建设。

“上有所好, 下必甚焉。”领导干部人格上的缺陷和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不足, 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 则必然影响到其下属, 导致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出现危机。

三、加强对权力监督的对策

对权力实行有效的监督,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为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必须围绕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问题, 进一步探索监督权力的有效途径。

1. 首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权力观是人们对“权力”的基本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权力”问题上的集中反映, 同时又决定着人们的地位观、利益观。权力必须始终用来为国家和人民谋利益, 这是我们党对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 也是各级党组织和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此有许多精辟而深刻的论述,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用精炼的语言向全党鲜明地提出了“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和“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由此可见, 领导干部只有解决好“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什么, 现在当干部应当干什么, 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等根本问题, 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自觉做到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2. 强化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

权力的运行是动态的, 要保证权力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正常运行, 有效防止蜕变和滥用, 就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全过程的监督, 包括对权力的授予、行使和运行结果等环节的监督。一是要对权力的授予过程加强监督。权力的授予主要体现在对干部的选拔、任用、调配等环节上。当前要严格执行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坚决纠正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严肃查处跑官要官、卖官鬻爵等消极腐败行为。二是要对权力的行使过程加强监督。当前要着重抓住那些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和环节,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制度,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防范权力行为的非正常干预。三是要对权力的运行结果加强监督。要建立完善科学公正的干部政绩考察评判机制, 注意克服好人主义、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的消极影响。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执纪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坚决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

3. 党员领导干部要强化监督意识, 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首先, 要大力肃清封建特权思想影响, 自觉接受监督。有的领导干部不愿接受监督, 甚至一听到“监督”就有一种本能的反感, 这是十分错误的, 是封建特权思想影响的突出反映。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记权力是人民给的, 要视监督为帮助、支持和关爱, 主动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其次, 要正确对待群众的信访举报和批评建议, 主动接受监督。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反映、批评和意见, 要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不能因为信访举报和群众批评意见中有不实之词, 甚至有错误之处, 就拒绝接受批评和监督。相反, 应当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 及时化解矛盾、改进工作, 把群众的批评和监督纳入健康的轨道。再次, 要努力克服好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积极参与监督。当前, 有的同志对参与监督顾虑重重, 或者怕遭打击报复、怕“引火烧身”而不敢监督;或者怕反映问题破了面子、得罪人而不愿监督;也有的由于不了解有关程序和规定, 想监督而不会监督。凡此种种, 导致一些地方和单位好人主义盛行, 明哲保身吃香, 监督制约乏力。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既是被监督者, 同时又是监督者。作为被监督者, 应该自觉接受监督;作为监督者, 对其他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的行为都有权利、有义务进行监督。“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党员领导干部要去掉私心杂念, 做到一身正气, 无私无畏, 积极参与批评和监督

4. 完善权力制约机制。

权力被滥用, 以权谋私得以发生,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权力运行不规范, 权力内部缺乏有效制约。一要防止权力腐败, 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建立健全权力的制约机制。要针对容易产生滥用权力的具体体制、制度和薄弱环节,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保证权力沿着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运行。要以政企分开为着眼点, 下大力气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进行减事放权, 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转化为宏观管理和间接管理。二要合理划分和配置权力结构, 按照权力制约和效率优先的原则, 对党政部门和公职人员的权力进行科学地细化和分解。尤其对直接管理人、财、物的重要部门以及实权岗位的权力, 要搞好上下层次的权力配置, 明确各权力层次的职责和权限。三要加强法制建设, 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 如建立职权限制、财产申报、重大事项报告、责任追究等法律制度, 对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加以约束, 把公共权力置于法律的有效监督下, 走出一条监督制约权力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路子。当前, “要围绕建立一个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的要求, 在建立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 要着力探索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落实的监督制约机制, 以推动各项监督制度落到实处。凡是建立起来的制度, 都要有相应的制约机制, 使各监督主体有章可循,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要求, 才能真正落实。

5. 强化专门机构的权威。

为更好地发挥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 必须强化纪检监察机构的权威。一是在中央纪委以下各级纪委实行垂直领导的体制, 以解决对党委成员无法监督的问题;二是可以在现行体制下, 适当扩大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制约的范围和权限, 赋予其对同级党委政府管理的党员干部违法问题的独立立案、执纪权, 对同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参与权、建议权、批评权, 对重要干部任免的提议权、考核权、弹劾权和质询权, 扩大并确保专门监督机关执行过程的相对独立性, 真正落实有关法规赋予它的对违法违纪线索的调查核实权、立案权和质询权。三是制定出保证纪检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督权、不受非法干扰的具体措施, 以保障纪检监督机关相对独立的权力和权威。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以权制权、有效地防止和遏制权力腐败的目的。

6.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一要落实监督主体的责任, 建立监督主体失察责任追究制。尽快制定对各监督主体实施责任追究的办法, 对应该监督而没有监督、应采取措施而没有采取措施, 以致出现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 要有相应的问责措施。二要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特别是完善监督主体具体实施监督过程中的责任追究机制。具体实施监督者要及时或定期向派出机关写出监督报告, 并签名负责, 以便备查。如, 重大工程招投标出了问题, 除对招标人作出处理外, 也要追究监督责任人的责任。又如, 在干部考察中, 对拟提拔对象相关责任人要签字负责, 对今后发现提拔前存在问题者也要追究考察人、推荐人的责任, 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等。要继续加大对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对以权谋私的腐败案件, 要发现一起, 查处一起, 绝不姑息迁就, 切实做到惩处一个, 教育一片。

7. 公开行政行为。

为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必须拓宽监督渠道, 开辟方便、快捷、高效的群众监督绿色通道, 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此, 必须全面、及时、真实地公开行政行为, 使权力运行公开透明, 这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的重要措施。一要公开决策程序, 在决策前公布预期的目标和计划, 在决策过程中公平评估和选择, 在决策之后公布方案, 通过建立公开的程序, 把好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这一关。二要公开行政过程, 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 让所有法律和政策法规的日常管理工作都公之于众, 接受社会舆论监督。三要公开财政收支。要公开行政部门财务收支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费支出, 让本单位和本部门的职工群众以及全社会了解和监督。改变财务支出由“一把手”“一支笔”签字的传统做法, 推行财务支出联签制, 并定期由财务、审计部门张榜公布财务收支情况。要定期分析、通报资金运行状况, 适时公布运行结果, 确保资金健康运作。

浅析网络舆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篇9

一、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现状

1、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及其特性

所谓舆论监督是指人民 (包括新闻媒介) 随时对政府 (包括执政党) 机构及其领导人的活动进行了解和评论 (批评、赞扬或提出建议) 。其特点是:一、相对独立性。二、公开性。三、对被监督者具有无形的强制性。对新闻媒介来说, 舆论监督是它的固有属性, 可以分为决策监督和行为监督两大类。综上所述,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含义, 即人民群众以互联网为媒介, 通过对事物的了解, 表达自己的意志与诉求。在网络盛行之前, 舆论监督权力可以说是相对薄弱的, 但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强势扩张, 广泛的社会大众获得了充分的话语权, 开始真正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力, 成为了舆论监督的真正主体。从整体上看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概括:一、范围广泛。互联网不受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 使得传播的范围得到延伸和拓宽, 也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事件的关注度和评论程度更加及时和深化。二、效率较高。作为一个公共论坛的互联网, 人们可以在这个公共论坛里对某一事件各抒己见, 还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这在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也增强了舆论监督的有效性, 从而能够使事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 提高事件解决的效率。三、信息交互。这就是说网络媒体的传播是交互流动的, 网络舆论监督也就具有信息交互的特点。人们可以在网上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事件, 并在网络媒体提供的交流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相互沟通和交流。因此, 网络舆论的监督力量也就在信息交互中得到了加强。四、多样性的方式。网络舆论监督的形式凭借网络多样化的形式也在监督方式上显得比较灵活, 实现了传播内容的生动性和播放形式的多样性。

2、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在我国公民权力当中的作用

正因为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具有灵活的监督形式, 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使被监督者受到一定的无形的强制性。因此,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在我国的公共权力制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影响舆论导向

网络媒体出现后,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获取更多、更快、更详尽的信息, 并将他们比较关注的、他们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变为舆论的一部分。在互联网中, 每一个网民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 如在相关论坛发信息, 或者是发微博等, 信息以多种方式迅速在网络中传播和流行, 并使更多的人加以关注。网络媒体根据网民的信息需求来更加积极主动地开辟网民利益诉求的表达空间, 从而使部分民众关切的问题成为大众或公共性热点问题, 进而推动国家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变革, 如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 网络上有关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音频文件和文字信息等会成为一段时间内的关注热点。这也就促使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决策更加公开化、透明化和科学化。

(2) 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公民基本权利

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在之前由于各种原因, 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还不能够能更好地体现。但在网络化盛行的今天, 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可以借助强大的网路舆论力量, 使公民的反侵权行为的声音能够得到及时表达。如近日网络盛传的著名打假人士方舟子与央视名嘴崔永元之间的“骂战”, 跨过其所讨论的转基因问题, 单纯从言论自由的角度分析, 方舟子的咄咄逼人与崔永元的出口成“脏”以及所衍生出来的两大阵营, 不正是通过网络手段体现了公民言论自由么?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笔者想说的是当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在不损害他人 (包括国家、集体等) 利益的前提下, 通过网络来达到自己的权益保护的诉求不失为一个好方式。

(3) 对党和政府的监督

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由于其信息传播范围的自由、迅速、宽泛等特点, 在揭露党和政府中一些腐败现象、违法乱纪行为,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些党和政府中的高层腐败人员, 揭露者可能因害怕被报复等心理不敢直接到相关纪检监察部门去揭发举报。但是面对这些有害社会的不法分子, 一些人选择通过匿名举报或者匿名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等来实现目的。查看2013年的相关新闻很多贪官的落马都是由知情人以匿名方式举报并迅速在网络舆论中引起轩然大波的, 如“李刚事件”、“房姐事件”等等。相关纪检监察部门和公安机关也会迫于舆论的压力对事件做出及时处理并向大众做出解释。可以说, 对于一些违法乱纪事件一旦曝光, 舆论的压力就成为解决事件的强大动力。网络舆论的监督已经成为社会监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有利力量之一, 我们要善于利于网络舆论在行使公民权利、监督国家公务员的权力得到更好、更有效的发挥, 从而使我们国家有更加坚固的领导力量,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4) 拉近政民距离,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作为一种媒介, 网络在自身的信息平台上存在着巨大的优势, 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反应、聚集民意, 从而形成巨大的网络舆论资源。我国公民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已成为了解国内外时事的主要途径, 从而增加了自身的知识储备, 提升了公民的知情权, 也激发了大众参与时事参与和讨论的热情与兴趣。我国的政府部门从上至下都已建立各自的政府网站门户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各级政府的门户网站上, 政务公开的信息、程度和范围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政府部门的网站建立时都会设立专门的“政民互动”专栏, 以此来鼓励民众积极地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表达出来, 可以说这也是政府直接搜集民众意愿、直接接触民众的有效方式之一。公民在政府网站上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政府进行互动和交流, 并积极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 不仅拉近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距离, 而且更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用一句话来总结网络媒体舆论对我国公共权力的作用的话, 那就是从根本上是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无论是对舆论的导向作用还是在拉近政民之间距离上的作用, 网络舆论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法律和道德的约束和强化。对于一般公民来讲, 如何用网络舆论来反映真实的想法和理念, 在遵循法律之外还要以道德来规范自身的言语行为, 从而使网络媒体舆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二、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在我国公共权力监督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

虽然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社会监督行为, 在我国的公共权力监督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这对于进一步强化网络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网络媒体舆论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

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 在快速、便捷、低成本上具有其他媒介所不可睥睨的优越性, 但是网络作为一种虚拟的媒介传递方式, 同传统媒体相比而言还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 而这两个特征的存在也对于网络的真实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人们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发布消息时往往以匿名的形式出现, 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所提供的便利条件发布一些恶意的虚假信息, 如果这些虚假信息一时间成为舆论关注的重点就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例如一些不法分子会发布一些中奖信息的消息, 甚至是以一些比较权威部门的立场来发布, 有些人不能及时辨别真伪, 就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有一些不乏分子利用黑客技术攻击一些比较热门的论坛, 在论坛上发布虚假消息或者是删除其他人所发布的信息, 这不仅是违反法律的行为同时也是不符合社会道德的。这些人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使用广泛的特点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造成人们的恐慌就容易使本来真实的事实被扭曲, 而使得信息得不到人们的正确理解。可以说虚假信息的存在使得网络舆论不能够代表真正地民意, 也不利于良好社会道德的形成。

2、公共部门及政府官员不能正确对待网络媒体舆论监督

网络媒体舆论对党和政府的行管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具有监督的作用, 人们可以在掌握真实信息的情况下在反腐部门的网站上以匿名的方式对腐败分子进行举报, 可以说在激励政府官员更好地为民做事、加大力度推进反腐倡廉工作中, 网络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并且也发挥出了本身的作用。但是, 我国的个别公共部门及政府官员却并不能完全做到正确对待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 认为这种监督是不真实的不应该得到提倡。

三、进一步完善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思考和建议

为了使网络媒体的舆论监督得到更好地发挥, 就需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从而使网络媒体舆论监督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本文认为进一步完善网络媒体舆论的监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加强道德宣传, 提高网民自身的素养

作为网络媒体的使用者, 只有所有的网民对自己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负责才能保证互联网从根本上得到净化。黑格尔曾经说过:“公共舆论是人们表达他们意志和意见的无机方式, 其中包括一切偶然的意见, 它的无知和曲解, 以及错误的认识和判断。”

虽然说网络具有自由性、隐匿性的特点, 但是它不是可以让人为所欲为、不受约束的场所, 每一个网络使用者都应该对自己在网络中的言行负责任, 而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提高网民的道德修养。有时候网络论坛上会充斥着一些脏话, 甚至对人进行人身攻击的谩骂和诽谤, 这些行为一方面是公众道德素质低下的表现, 另一方面也是公众的盲从心理和猎奇心理的表现。对于网络上经常存在的“骂战”, 一些参与者只是觉得好玩儿而已, 自己觉得别人不知道自己是谁, 但是无疑会给一些人造成伤害。还有一些经常出现在微博和论坛中的“人肉搜索”事件, 虽然人们的出发点是美好的, 但有时则会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一名服装店店主因为怀疑一名高中生偷窃其店中衣物, 就通个关网上发微博进行“人肉搜索”查找该名高中生的个人信息, 但最终却使该高中女生迫于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选择跳河自杀。这起事件中, 参与“人肉搜索”的人们忽视了应该保护他人的个人隐私, 而且还将对方的姓名、电话信息等发布在网络上, 无疑会给对法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在这个过程中, 人们的做法不仅违法了法律法规而且更没有从道德情感上给予对方体谅, 从而造成了悲剧。因此, 提高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素养、提升他们道德感, 才能净化网络是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功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2、推动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规范化

加强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规范化除了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外, 还需要从道德上加以约束, 以道德来加强对网络社会的引导, 从而促使其更加规范化。虽然我国已经通过了诸如《新闻网站电子公告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的法律法规, 但是一些从道德方面的建设却有待加强, “陈易事件”、“铜须门事件”、“流氓外教”等一连串的网络道德问题的出现则是一次又一次的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强网络用户的道德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一、加强网络礼仪的宣传。网络礼仪是网民行为文明程度的标志和尺度, 如果网民连最起码的道德要求都做不到的话就很难能够使他们遵循更为严格、标准更高的网络道德标准了。因此, 可以首先加强对网络礼仪的宣传力度, 让人们从最基本的规范开始来要求自己。二、逐步树立网络道德意识。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 对于网民网络道德意识的树立可以从日常生活的宣传小册子开始, 诸如可以每一台电脑中都赠送一门网络道德手册来让用户明白什么是网络道德, 树立网络道德意识的重要性, 以及缺乏网络道德意识会有什么后果等等。三、开展网络道德意识规范专题讲座。通过网络道德专题讲座来让网民从专家的角度来认识什么是网络道德和加强网络道德意识能够在网络媒体舆论监督中起到何种的 效果等。

加强网络道德意识的宣传和强化对于进一步完善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具有积极的作用, 它可以作为法律法规的辅助工具来加强人们的网络规范意识。虽然网络媒体舆论监督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一个初始和探索阶段, 但我们应该看到它在社会监督中的作用和巨大的发展空间, 虽然有缺陷和不足, 但也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从而确保网络媒体舆论监督能够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下得到发展和完善。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 网络舆论监督虽然在社会监督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但是由于网络媒体舆论监督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使其有时并不能真正代表民意、导致公共部门及政府官员不能够及时的正确的对待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等。因此为了完善网络媒体舆论的监督机制, 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其所存在的问题, 使网络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得到更好、更大的发挥。

关键词:网络媒体,舆论,伦理,公共权力

参考文献

[1]陈力丹, 主编.新闻学小词典[Z].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 1998.

[2]官盱玲.加强舆论对公共权力监督的若干思考[J].中国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09 (6) .

[3]梁耀东.网络传媒对公共权力的制约监督[J].文山学院学报, 2013 (2) .

[4]杨大路.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权力的监督问题与政策创新[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3) .

权力运行须制约和监督“两手抓” 篇10

权力是把双刃剑。既要给权力放权, 让权力实现合理、合规和合法的管理价值, 实现权力的行政效能最大化, 又要让权力有分寸感, 让权力理性运行, 敬畏权力。大量事实表明, 地位越高, 权力越大, 就越应受到制约和监督。

一方面, 要规范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职责权限。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权力和职能, 明确责任定位和工作任务, 健全部门职责和人员编制体系, 做到定位准确、边界清晰, 权责一致、人事相符, 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尽量实行决策、执行、监督职能相分离, 对直接掌管人财物等高风险部门和岗位的权力进行限制, 压缩和规范各种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 防止权力失控。

应按照分工负责原则来确定主要领导干部分管的事项、掌握的权力以及应负的责任, 减少领导干部对具体事物的插手干预, 降低主要领导干部对班子成员晋升时的权重, 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内部相互制约和协调的权力运行闭环系统。同时还要完善上级党委或纪委成员同下级主要领导干部谈话制度, 督促他们更好地正确行使权力、发挥主要领导作用。

另一方面, 要为各种形式的监督能够良好运行创造条件。支持人大及其他监督机构通过询问、质询、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等方式行使监督权职权, 支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检察权和审判权, 最大限度减少主要领导干部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行为的发生。行政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公职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廉洁教育和严格监督, 深入开展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 推进权力依法行使和公开透明运行。审计机关要充分发挥进一步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在经济决策、经济管理和财经政策执行等方面的审计监督。

影响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的因素 篇11

制度因素

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本质是“以权力监督权力”,其不仅具有经济性,而且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的经济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其本身需要制度的制约和规范。而制度的本质又是一种决策或行为规范,它是对人类活动施加影响的权利与义务的集合,它控制着在众多博弈中个人的选择活动。制度制约和规范个人活动的理想状态是制度的完全性,即制度要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成为众多博弈中个人自愿执行的社会契约。然而实践证明制度的完全性几乎是不可能,即使制度规范最完善的国家也不例外。由于制度的制定不仅依赖于制定者的政策水平、业务水平以及职业判断,而且受制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所以制度的不完全性总是客观存在的。制度不完全性的存在意味着给了制度执行人更多的选择空间,如果国家审计工作人员在对权力监督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时,其审计结果准确与否完全取决于审计工作人员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因制度的不完全性极易出现不同的审计人员对相同的审计对象得出不同的审计结论。

国家审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不可否认,我国在审计法规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审计主体的法规制度建设,轻视审计客体法制建设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已不能满足揭露、打击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需要。可想而知,制約和规范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行为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势必会对审计工作及其效果产生影响。更何况国家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本身工作难度就大,更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做后盾、做支撑,如果缺少一系列配套的、完整的对权力运用及结果评判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势必会影响审计对权力监督的公平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审计客体因素

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不同于其他监督,因其监督的客体是经济和权力的综合体。它不仅涉及经济权力的决策过程、经济权力的运作过程,而且涉及经济权力的运行结果。可见,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实际上就是对经济和权力综合体的运动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该监督无时无刻不受其客体的影响和干预。一是审计客体自身强制性、支配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对审计监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权力的实施主体往往会利用权力的本质特征,将手中的权力变成自己谋取私利的手段,从而使权力具有了“利益性”;或者权力实施主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采取“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商交易”,从而给权力赋予了“可交换性”;或者权力实施主体为了实现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往往不考虑权力的界限,任意的越权,从而增加了权力的“扩张性”等等。不难看出,一旦经济权力“派生”出如此“特性”,势必会使审计对权力监督的内容复杂化、形式多样化、问题多变化,无形中加大了审计监督的难度。二是经济权力运用外部环境问题对审计监督的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权力的配置不尽合理,一些部门和岗位掌握的权力过于集中,缺乏必要的权力分解或合理分配,权力安排处于不均衡状态,使得权力内部的约束和监督软弱乏力,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同时,在权责配置上也往往是权多、责少,甚至是有权无责,一旦权力运作出现问题,使得审计监督无从问责。其次,权力运行程序不够规范,权力的运行缺乏清晰、严密、具体的规范,未形成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的权利和责任网络,行政自由裁量权范围过宽或过大,极易出现虽然规定有程序,却不遵守程序,或是随意减免既定程序,甚至改变程序规则,使权力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最后,权力运行规则和过程不透明,权力规则和程序只有少数权力主体掌握,极易出现“个人意志”、“暗箱操作”等等。

文化因素

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无论是监督原则的确定、审计程序的设计、审计手段的使用、审计决定的执行、审计意见的落实无一不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作为具有几千年文化发展史的我国来说,几千年来沉淀的深厚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首先表现在对权力的认识上,尊重权力无可厚非,但大多情况下,人们往往受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温文恭谦让”思想影响,“敬畏权力”、“唯权至上”思想严重,缺乏主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勇气。其次,表现在对权力的监督上,受“老好人”思想的影响,缺乏挑战权力的勇气,导致对权力的监督经常处于一种“弱化”状态。再次,表现在对权力监督结果处理上,缺乏依法办事的法制思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情况时有发生,出现权力问题采用习惯做法或行政处理也是屡见不鲜。

另外,国家审计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该过程中无不受到多种文化冲突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我国儒家、道家思想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思潮也会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时中西方文化之间会有明显的冲突。根据心理学理论,人们在多种文化冲突中必定要进行一定的选择,一般情况下人们会选择于自己有利的文化思想,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文化标准作为行为依据,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文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必然结果。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在审计的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文化,就会产生先进的审计结果,否则,就会产生落后的审计结果,甚至产生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不利的结果。

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的独立性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的生命,是审计工作的根本,是审计监督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根本所在,也是审计能够具有较高层次监督地位的重要基础。所以,国家审计在对权力监督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其独立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从微观角度看,在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的过程中,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受到干预,审计程序将无法有效实施,审计工作将无法顺利完成,审计监督的任务将得不到完成,审计的目标将无法实现,审计结果将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其次,从宏观角度看,在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的过程中,审计监督的独立性受到干预或者缺失,审计也就失去了其权威性、也就失去了其公正性,不仅是审计工作和审计质量受到连带影响,影响到审计将不成为审计,更重要的是影响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

审计人员的素质

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且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工程不仅依赖于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健全的法律制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素质。虽然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审计机关、审计队伍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审计人员的政治水平、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均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一方面违法违规行为隐秘更强、手段更“高明”,另一方面国家和人民对审计机关的期望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相应的对审计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能力以及职业操守等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权力的监督就更需要造就一批政治思想好、工作作风硬、职业道德优、业务素质高的审计队伍。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审计人员的素质对审计监督的影响更为显著,主要表现在:在对一些重大审计项目审计时,审计人员缺少先进的审计理念,缺乏创新性的方法,沿用传统审计模式的现象依然存在,出现新问题用不适宜的老办法解决的情况时有发生,其结果导致审计成本加大、审计的效率低下,甚至无法实现审计监督的目的。

审计方法的运用

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的,查明被审计事项的实际情况,得出正确的审计结论所采取的各种办法、措施和方略的总称。审计方法是解决审计问题的关键,审计方法运用的正确与否,不仅影响审计成本的降低、审计工作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影响审计任务的完成、审计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国家审计对权力监督过程中,因监督的客体特殊、监督的内容复杂、工作难度大,审计方法运用对审计结果的影响更为显著。首先,任何一种审计方法都是为一定的审计目的服务的,不同的审计目的采用的审计方法不同,不同审计方法产生的审计结果也会不同。其次,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本身综合性极强,在审评一个审计对象时,不可能仅仅使用一种方法,可能是多种方法并用或多种方法交替使用,那么,各种方法运用的先后顺序不同、搭配组合方式不同,产生的审计效果也必然不同。最后,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不仅要对经济权力的决策权、实施权以及监督权的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而且还要对被审计单位以及对直接责任人进行相应的监督,并且其监督客体内容也总是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多变性的特点,决定审计监督的方法也应是多变的,多变的审计方法本身蕴含较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存在必然导致审计结果风险的存在。

总之,国家审计对权力的监督是基于经济监督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是一种客观的必然。因此,应正确认识影响审计对权力监督的各种因素,既不能夸大这些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负面作用,应该以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些因素,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避免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

监督权力 篇12

一、提高权力监督机构的独立权威性

我国目前的监督体制仍然是不健全的, 国家对行政权力监督机构所实施的是双重领导。不过现实情况是监督机构更多的受到同级党委的制约。监督机构的监督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执行权的限制。这样就造成监督机构缺乏相对的独立性, 没有自己应有的地位。最终造成了对行政权力监督的“弱监”、“虚监”和监督乏力。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 要想实现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是很难实现的。笔者建议国家应该提高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要从本质上解决监督机构的监督权问题。比如, 权力监督机构受到同级或者上级党政机关的领导是非常不合理的。这样一来, 在监督机构行使监督权力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地方主义和地方利益的干扰。各个监督机构应该受到党中央的统一领导,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独立的监督体系。在独立的监督体系的监督下, 一旦发现有人滥用行政权力就可以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 对相关人员进行严厉的惩治。

二、强化权力主体的监督和被监督意识

监督机构要想加强对行政权力的有效监督, 首先必须要让行使行政权力的主体明确自己是时刻受到监督的, 要从思想的深处让行政权力的行使主体认识到行政权力滥用的危害。笔者认为监督机构要着力强化权力主体的两种意识。第一, 要深入加强对行政权力主体的思想教育或者说是党性教育, 让他们充分的认识到监督他人或者是接受监督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权利和义务。要让权力主体认真履行《党章》、《党内监督条例》赋予的监督职能。第二, 要让行政权力的行使主体充分认识到行政权力滥用的危害及严重后果。要经常对行政权力行使主体开展相关的教育。通过相关的实际案例给予他们思想上的警醒。让他们自觉接受监督机构的监督以及对他人进行监督。

三、保障各监督主体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49年建国以来, 在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由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党内监督、舆论监督、政协和民主党派监督等多种主体所形成的一种民主监督体系。从表面上来看, 这样的监督体系是完备的, 不过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之下, 很多形式的监督是很难发挥其有效作用的。探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监督者缺乏应有的监督权力, 而实现权力的对等就必须改革权力架构理顺监督机制, 使监督者享有充分的权力, 避免其权力被已经滥用了的权力所左右或架空。

要想有效保障各监督主体可以充分协调发挥作用, 我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 积极推进司法体制的改革, 保证司法机构可以独立的实施司法监督, 这是保证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 也是监督行政权力滥用的有效利器; (2) 要制定有效的制度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从而刺激和有效保护人民群众参与行政权力滥用监督的积极性; (3)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对行政权力滥用的情况进行监督。在这样的监督网络之下,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级行政机关可以正确行使自身的行政权力。

四、把“一把手”作为监督的重点

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我们可以发现在行政权力滥用的诸多案件当中, 很多都涉及到行政权力机关的“一把手”。“一把手”的权力之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这部分人在单位内的地位很特殊, 权力也很大, 假如对“一把手”监督失控或者监督不力的话, 那么很容易就会造成“一把手”的独断专政, 滥用权力。所以, 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一把手”的重点监督。

具体采取的措施可以是: (1) 强化上级监督。“一把手”的上级领导有责任对其进行监督。为了强化上级领导对“一把手”的监督, 可以实施责任追究制, 假如下属的“一把手”犯错, 那么必须要追究上级领导的责任。这样一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上级领导对下级“一把手”监督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 规定资金审批程序和资金审批的数额; (3) 坚持个人和家庭财产申报制度; (4) 实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和工作报告制度; (5) 作好在任期间和离任审计工作。例如, 陕西省西乡县纪委加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 在国土、城建、公安等5个系统的17个窗口单位开展了千名群众评议政风行风活动, 采取召开述责述廉述效评议大会、问卷调查测评等方式, 对17个窗口单位的政风行风情况及其负责人履职履廉履效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议调查, 对群众满意度测评排名以及收集的224条意见建议书面通报全县, 反馈被测评单位, 跟踪督查各单位认真整改落实, 有力地推动了被评议系统、单位的政风行风建设。

五、结语

我国现在的行政权力滥用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习近平总书记上台之后着力加强了在该方面的监督力度, 亦采取了很多相关的监督措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们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应该对行政权力的滥用监督进行深入的研究, 争取积极为国家的行政权力监督献言献策, 相信在党和政府以及各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之下, 我国的行政权力滥用监督工作一定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把行政权力的滥用化于无形, 还给人民群众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

摘要: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 “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并不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情。行政权力的滥用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更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损失。基于此种情况, 本文主要针对治理行政权力滥用相关的监督措施展开论述, 希望可以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从而保证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关键词:行政权力,滥用,治理,监督,措施

参考文献

[1]高凛.行政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刍议[J].行政与法, 2011 (07) .

[2]陈仕菊.加强行政权力监督制约的措施分析[J].湘潮 (下半月) , 2011 (05) .

[3]李爱平.浅谈权力监督与制约的着力点[J].中国监察, 2011 (12) .

[4]李娜.论我国行政权力的法制监督[J].法制与社会, 2012 (03) .

[5]裕纪彦.加强政府部门行政权力监督的思考[J].中国监察, 2012 (01) .

[6]李祖革.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0 (04) .

上一篇:吸收稳定系统下一篇:物业服务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