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经营指导思想

2024-06-12

树立正确经营指导思想(精选7篇)

树立正确经营指导思想 篇1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 国际上兴起了“合作教育”的思潮, 把师生人际关系提到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地位。就自己多年辅导员工作实践, 阐述了如何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学生工作,舍务管理,师生关系

我院是一所培养技能型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的技师学院。近年来, 平均每年有2000多名各类学员在校住宿。每天在宿舍要休息生活10个小时以上, 实际上宿舍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也是学生在校接受教育影响的三大阵地之一。因此, 我们舍务辅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搞好舍务管理和建设, 营造良好的氛围。随着现化教育的深入发展, 我们也要更新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学管思想, 塑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1既是学生“家长”, 又是学生“朋友”

舍务辅导员应该首先有一颗良心。我心中印象最深的是, 在抗御非典的时候, 我们的科长非常动情地说:“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 是对我们最大的信任。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 如果出现三长两短, 他们 (父母) 再生孩子还能来得及吗?”的确,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所在, 是父母价值的延伸。如果因为我们失职而把学生培养成了废品, 我们当老师的良心一生都要受到谴责。尤其我们舍务辅导员, 应该把自己视为学生的“代理父母”, 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 深情地呵护他们, 精心地教育他们, 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这是我们的天职。

然而, 作为教育者, 光有一腔热情、一颗热心是远远不够的。现在的家长们都望子成龙、盼女成凤, 付出之多, 胜于自己, 可谓殚精竭虑。可是, 许多的孩子都“不领情”,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症结在哪里呢?就是因为缺少沟通和了解。老师也是这样, 人们常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是说, 我们的工作就是和学生一起共同塑造一个完美的心灵。如果不能通心, 怎么能完成这个“工程”呢!一个老师不懂这个道理, 总是师尊不放、监护自居, 学生自然向你关闭心扉, 不愿和你交流, 那么, 你的教育就只能是无的放失或隔靴搔痒。怎么才能和学生有效地沟通呢?那就是, 按照现代教育民主平等的理念, 和学生真诚地交朋友, 甚至象电视剧《家有儿女》里的父亲与孩子交“哥们”。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 学生才能把你当作信得过、用得上的人。

2既要做学生的园丁, 又要做学生的知音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国际上兴起了“合作教育”的思潮。认为由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导致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一味强调智力发展, 而忽视了健康的师生关系。“学校如同监狱, 教师就像看守, 学生们是在学习怎样做训服的囚犯。”甚至导致学生心理上的缺损, 以致“非人化”的“人的灾难”。疾呼要把“老师是亲切的, 是所有人的榜样, 是真正的人”的宝贵教育精神找回来。

作为舍务老师, 读了这一理论, 心里产生强烈震颤。我校原是铁路技工学校, 几十年来, 以严格管理著称, 形成了上百条学生管理细则。如果老师简单无情地执行这些规则, 那宿舍就真如“监狱”了。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1998年以来, 从学校校长到历任学生科长, 都一再强调并坚持贯彻新的教育思想。主要内容为:

一是树立服务思想。我们的校长反复强调学生管理要正确处理管服关系, 不是我管你服, 而是管理就是服务。这一思想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教育理念上的重大变革。过去我们一直认为, 教育的产品就是学生;而这一新的思想则认为, 教育的产品是服务。我们服务的对象, 不仅是家长、是企业、是社会, 也包括学生。学生对我们工作的感受如何, 就反映了我们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所以, 我们要彻底清除由于几千年来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而衍生的“我教你听”、“我管你服”的传统教育思想, 在师生人际关系上摒弃权力与服从。

二是贯彻人性化管理。从2002年以来, 我们学生科就大力倡导和贯彻人性化管理的教育思想。要求辅导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大力开展“寝室建家”活动, 达到“净化、美化、温馨化”的标准, 创造和谐生活氛围, 让学生的心灵健康地发展。同时, 还专门制定了《师德规范暂行规定》, 对于违反师德规范的老师也作出了严肃的处理。《师德规范暂行规定》的核心是发挥师表作用, 坚持师生平等, 强调辅导员对学生要做到真诚、接纳、理解。所谓真诚, 就是表理如一、言行一致, 让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和学生保持正常往来, 不接受学生和家长的宴请、馈赠, 更不允许向学生勒、卡、要, 这些是辅导员做好工作的根基。所谓接纳, 就是要求我们允许学生表露自己的情绪, 不管是令人高兴的还是让人不快的。更要接纳犯错误学生, 青年学生犯错误不仅是难免的, 而这也正是我们对其进行教育的契机。学生无好坏之分, 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所谓理解, 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学生角度理解他们, 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 绝不允许采取简单的强制手段粗暴地“管治”学生, 更不能侮辱学生。2004年, 在校长的倡导下, 我们对首届社招学生还实验了“阳光教育”, 一个学生不处分、一个学生没掉队, 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是实施养成教育。实质上, 从某方面说, 青年学生成长的过程, 也是不断地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思想品德内化的过程。在这方面, 我们学校多年来的主要做法是:制订规范, 学生在校不同场合的言行都有细致明确的要求;狠抓细节, 寝室标准“三净四条线”, 无冬历夏都要出早操, 说话用文明用语等等;培养骨干, 每届学生都要组建学生执勤队、文明监察、青年志愿者、党员突击队等若干学生骨干队伍;树立榜样, 开展月评“十佳好事”、“校园十大明星”等活动, 为学生提供充分锻炼能力、展示自己、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会;反复锻炼, 坚持月检查、周公布、月评比、学期总评制度。实践证明, 这些作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 养成教育的思想只有在我们每一个辅导员的头脑里深深扎根, 才能使我们的一切教育行动围绕一个主线, 成为有识之为。也只有和学生心灵共鸣, 形成互动, 才能持之以恒。我们学生讲卫生、能劳动、守纪律, 届届相传, 行成了光荣传统, 得到了家长、企业和社会广泛好评。去年秋天, 全国一些铁路技工院校中的复退学员闹事, 惊动了铁道部, 而我校学生闻之未动, 给哈尔滨铁路局和局党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是既当先生, 又做学生

要做一名称职的辅导员, 就必须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的日新变化, 不断学习和创新。正如人们常说的“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学什么?面对名目繁多的教育著作, 滚滚而来的新思潮, 应接不暇的经验文章, 我们认为, 还是要记住毛主席的话“学以致用”、“有的放矢”。那就是聚焦你所面对的学生。其实学生就是一部丰富多彩的“活书”, 只有悉心研读, 才有可能读懂他。况且“十里不同天, 三里不同俗”, 每一个学生又有其特殊性。学生又像奔腾的河流, 只有跟上他 (她) , 才能看到不停变换的景色。我们必须结合工作学习、结合工作思考、结合工作交流, 在学习中添知、在思考中提升、在交流中共享。要勤于笔记, 坚持积累。

舍务辅导员的工作看似平凡, 实则在整个教育链条中孕育着伟大, 伟大出于平凡。要想不被学生看成简单的“门卫”或者粗暴的“看守”, 就要热爱学生, 坚持学习, 经常洗脑, 推陈出新。业绩出众就是人才, 不断创新就是精英。到了这样的境界, 我们方能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

责任编辑:孙卫国

树立正确经营指导思想 篇2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学习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最重要的部分。

其中,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故有岳飞刻字“精忠报国”,后有革命年代无数前赴后继勇于牺牲的开国元勋。爱国主义贯穿中华民族始末。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从小建立爱国情操,树立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既要继承优良传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又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体现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又要自觉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决不妄自菲薄。

爱国主义不是愤青,而是理智的、合乎礼法的行为和操守。在钓鱼岛事件中,我们有许多跟风砸车,砸日货的“强盗”行为,有人认为这就是爱国。

不,这不是!正确的爱国,是以历史为证据,以法律为依据,以和平为原则,进退有据的为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统一而呐喊!而不是蛮横的搞破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我们是接受科学社会主义教育的青少年,肩负着祖国未来发展和壮大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爱国思想,在学习中,生活中,不随便跟风,不做损害祖国利益的行为,坚决维护国家形象和主权统一,文明呐喊,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

树立正确经营指导思想 篇3

[关键词]安全思想;事故致因理论;国学修养;生命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98-03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无处不在的竞争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所有的这些都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陈志霞等人通过对1010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过自杀倾向念头的人占学生总人数的10.7%。2003年7月15日中午,能歌善舞,被称为“鸽子”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大二女生,从宿舍楼9楼一跃而下。2005年4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大二女生从9楼跳下身亡。仅隔半个月,该校数学系一名男博士从同一地点跳下,当场身亡。同年9月19日下午,北交大一名男研究生从学生公寓高层楼道坠落身亡……近年来,有关大学生自杀事件的不完全统计见图1,根据图中曲线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自杀的人数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由于部分高校往往会对大学生自杀的消息进行封锁,从而导致实际自杀的大学生人数要远远高于媒体报道的数字。因此,大学生自杀的问题日益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仅如此,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恶性伤人的案件也频频发生。清华大学化学系1992级女生朱令,因离奇的“铊中毒”事件导致全身瘫痪、100%伤残、大脑迟钝。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刑事案件轰动全国。2007年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女大学生张超伙同男友抢劫杀人并碎尸,有人称之为“云南大学女马加爵”。2009年11月14日凌晨3时,吉林农业大学学生郭力维用尖刀向室友赵研连刺数刀,将其杀害在寝室内。2010年3月30日四川某高校21岁大学生曾世杰在校内明远湖边用刀将一名女生杀死,另外还刺伤了两名男生,其杀人的原因是有人嫌他长得丑,他忍受不了这种歧视。2010年10月20日深夜,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随即掀起了一番对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呼声。2013年4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两名同宿舍学生因琐事发生口角,一名学生被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3年4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投毒,经抢救无效死亡。2014年8月13日下午,在校大三学生吴某帆残忍杀害祖孙两人,老人身中36刀,被称为“8·13湖南新化恶性杀人案”。

大学生自杀、暴力伤人等恶性事件的频发突显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生命的漠视和其生命价值观的偏颇,所以通过提高国学修养来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从而达到对其进行生命价值的引导和提升已刻不容缓。本文试图通过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从思想层面探讨大学生自杀现象和恶性伤人事故频发的原因,找出高校恶性事件发生的不安全思想因素,再通过加强国学修养,引导大学生汲取国学优秀文化,从而正确构建精神世界,疏导或消除大学生在思想层面的安全隐患,对高校恶性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同时对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高校恶性事件致因分析

高校大学生自杀、恶性伤人的行为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往往是内因和外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来自其本身的性格缺陷和情感问题,也有来自人际交往关系、生活学习和就业等一些外在的社会因素的影响。

海因里希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1]认为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者物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由于人的缺点造成的。

根据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可以看出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之处是抽掉“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这块骨牌。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主要直接原因,如果能改变社会环境或者人的缺点就能终止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就能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2]

人的行为是在其思想指导下的有意识的活动,不安全行为来源于不安全的思想意识,只有具备科学的安全思想和形成正确的安全观才能支配人安全行事,进而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3]因此,大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以及个体心理素质所造成的个人的安全思想问题就成为高校恶性事件频发的主要内在原因。个人安全思想问题主要体现在个人价值观空白、自卑和缺乏爱的能力等方面。

个人价值观空白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评价往往过分依赖于他人并处于茫然的状态。他人评价得过高则喜悦,评价得过低便会产生失落感,心理失去平衡便会走向崩溃边缘,严重时甚至可能自杀或做出伤害他人的事件。自卑是一种偏差型的自我认识,大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容易将之无限放大。而当学业问题、就业压力等一些因素长期存在时,自卑的心理便会逐步发展成自怜,严重时会走向自毁。缺乏爱的能力往往也是缺乏爱的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并表现为不爱惜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不懂得父母的含辛茹苦和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些都会使大学生产生不安全的思想,最终导致自杀和恶性伤人事件的发生,如图3所示。

导致高校大学生自杀和恶性伤人事件的人的不安全思想可以通过加强国学修养,改变个人的思想状态,使不安全的思想状态转变成安全的思想状态来改变。安全思想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它受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4] [5]因此,要想减少和避免高校恶性事件的发生,必须使大学生具备正确的安全思想。

三、加强国学修养提升安全思想和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

国学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蕴涵了民族精神、道德修养、文学艺术等内容。《论语》中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周易》里面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谦虚谨慎等思想;《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更是一种爱国和修养的高尚人格。《礼记·大学》中讲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6]表明了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指出恬静以修改完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

通过加强国学修养,大学生会在国学知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个性,在国学的浸染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和个性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安全思想和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7]

加强国学修养可以构建大学生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强调博爱、追求和谐、关注自身与完善自我的过程永相伴随的是“天人合一”。孔子说“泛爱众”,墨子讲“兼爱”,这些都是在强调一种博爱和关心的精神。儒家“和为贵”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将其引入大学生自身修养中,能积极引导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庸》提出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深刻传达了“和”的理念。《庄子》的处世哲学有崇尚柔静、博大包容和自爱爱人等,知深浅、明尊卑、懂高低、识轻重、讲规矩、守道义,不以术而以德、不以谋而以道、不以权而以礼。国学素养对大学生的礼仪和待人处世模式的形成都有着直接的教育意义,大学生能从中学习到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增强相互合作的意识,避免恶性伤人事件的发生。

加强国学修养可以克服当代大学生的自卑心理,扩大其心胸。心小,小事则大;心大,大事则小。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虚其心,赏天下之美;潜其心,究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得失看淡方能容物,心境空灵美自意会,静气平心智慧渐生,定性收心以不变应万变。

加强国学修养可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态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命价值观。[8] [9]《老子》中所体现的人生观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其中贵身自养的思想十分明显,第四十四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在第十三章中,还把贵身与天下连在一起:“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意思是说,不珍爱自身的人是不能为天下之主的。

四、提高国学修养的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对国学修养价值的认识

通过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充分意识到加强国学修养不仅可以提高个人道德素质,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思想情趣。正如国学传统中讲到的道德、修养和学识都很高明的“君子”,是对人所寄予的一种美好期望,而通过加强国学修养恰好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君子之德、道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扫清了自身的不足,大学生才能有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才能够更好地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和无处不在的竞争,从而处理好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

(二)营造高校国学教育的氛围

高校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实施教学生做人的教育目标出发,将传统国学素养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在教学上,应渗透、挖掘国学中所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其次,高校可以邀请国学大家不定期作系列国学专题讲座或学术交流报告,通过这些将大学生带入国学“润物细无声”的佳境妙处,启发他们自觉主动地去关注和学习国学,提高自身的国学修养。

最后,可以利用校园空间创设国学文化氛围。通过精选一些经典古诗词、格言警句等内容,悬挂于教室和走廊的墙壁上,也可以每天在电子屏幕上滚动播出,让大学生接受国学经典的熏染和洗礼。[10]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传媒,将国学修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其真切地感受到国学的博大精深。让大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参与,多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领悟国学文化的魅力。充分利用国学之精粹,熏陶和教育大学生。提高大学生对国学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与兴趣,促使大学生提升国学知识素养,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使命。在高校形成关爱、和谐的校园氛围,促使大学生“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树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养成“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践行忠孝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基本规范,建立安全思想和树立正确生命价值观。

五、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从安全思想的层面对高校恶性事件的事故致因进行了探讨,认为安全思想对人的安全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安全思想问题是导致高校大学生自杀和恶性伤人事故频发的原因。

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应从安全思想源头抓起,对不良的安全思想、心理情绪要进行有效的排解和疏导,这对高校自杀和恶性伤人事件的预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加强国学修养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安全思想教育,使大学生的安全价值观深入心底,并能有效推动大学生正确人生观的建立,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思想和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从而遏制高校大学生自杀和恶性伤人事件频发的现象。

[ 参 考 文 献 ]

[1] Heinrich,H.W.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M].McGraw-Hill,1979.

[2] 袁兆霆.试论人类安全观的嬗变[J].九江学院学报,2009(5):36-37.

[3] 田水承,裴拙勤.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J].安全与环境工程,2008(4):81-83.

[4] 杨瑰瑰.大学国学教育的意义与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4(1):62-65.

[5] 刘国愈,雷玲.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思想因素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1):138-142.

[6]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 王发奎.国学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之培育[J].昭通学院学报,2014(1):47-50.

[8] 王发奎.国学教育: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4(1):78-81.

[9] 聂翔雁.国学教育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作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12.

[10] 赵淑梅.振兴大学国学教育的现实途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8(4):38-41.

课堂教学中应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篇4

第一, 公平的思想。在教学实践中, 必须坚持“面向全体”, 使全体学生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决不能把教学的注意力只放在少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 忽视绝大部分学生的发展。反之, 也不能只重视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学生, 而忽视或牺牲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学中不能歧视、放弃任何一位学生, 尤其是学困生或后进生。

第二, 全面的思想。教学中要坚持德、智、体全面育人。坚持全面促进学生发展而不能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在人的发展过程中, 德智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中, 德育起着保障的作用, 智育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体育则是人的发展的物质条件。只有注重全面发展, 只有树立全面的思想, 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第三, 差异的思想。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从智力因素方面看, 据专家统计, 智力超常者只占人类总数的1%~2%, 白痴或智力低下者约占人类总数的1%~3%, 两头小、中间大, 符合正态分布。但处于中间的这些人的智力水平也是有差异的。从非智力因素方面看, 人的兴趣、动机、意志、性格、气质是各不相同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分析和掌握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特点, 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第四, 发展的思想。发展有两层含义, 一是教学要围绕学生身心发展进行, 而不仅仅是围绕考试选拔进行, 二是通过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我们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培养良好的品德, 而且能够促进学生个性、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要以动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要树立信心, 通过教学促进学生不断取得进步。

第五, 创新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能教死书, 学生不能死读书, 要禁忌“满堂灌”“填鸭式”、死记硬背、机械教条。教师应努力改革教法、指导学法,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发疑、敢于探索、敢于创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客观要求。

第六, 开放的思想。教学中贯彻开放的思想, 首先, 学科知识要与社会与家庭生活的实际相联系, 优化教学环境, 充分调动各种积极有利的因素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其次, 要认真研究和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经验为我所用, 要搞好教学成果的学习、普及和推广, 使得教与学的水平不断提高。

第七, 民主的思想。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民主, 要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 给学生以适当的引导, 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 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需要, 更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种预备性和基础性的工作。

第八, 辩证的思想。我们必须辩证地看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智育与其他几育的关系, 身心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等等。

第九, 系统的思想。教学是一个包含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结构、教学环节等诸要素的完整系统, 因而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树立系统的思想。按系统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 必须从整体着眼, 从系统入手, 正确对待和处理教学诸要素所遇到的问题。

第十, 实践的思想。实践有两层意思, 一是要重视参加实践, 二是要重视实践的检验。在条件允许并确有必要时, 重视让学生参加一定量的社会和生产实践, 以获得感性知识, 丰富理性知识。同时, 对教与学的理论不要想当然, 一定要注意付诸实践加以检验。

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思想汇报 篇5

进入大学后,时间就像拉着我在跑。转眼间,我的大一就这样结束了。九月的到来意味着我的大二正式开始了。

最近的我比较烦躁,各种事情接踵而来,弄得我有点招架不住。可能是自己心态不够好吧,要学习的东西真的还是很多。很多老师都以一位过来人的身份对我们说“大二很重要”。其实我也知道大二是大学一个拼搏的阶段。所以我对我的大二暂时规划了一下: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大一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考的成绩差的超乎了我的想象,也正是因为成绩不理想我今年和奖学金擦肩而过。其次,我想学习吉他。我本人对乐器很感兴趣,希望在大学里好好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也只有在大学也才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这些东西。然后,我还想多读读书,扩宽自己的视野。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也可以充实我的内心、净化我的灵魂。最后,我想利用我的课余时间去做做兼职。我都满20岁了,不能什么事都向家里要钱。

大二的我比大一的时候成熟了很多,我的目标更加明确了。少了一份迷茫,多了一份坚定;少了一份激动,多了一份淡定。这就是现在我的,有了明确的目标但还没有把他付诸实践。我现在需要一份坚持,一种打破平淡的勇气。

暑假时,我去了一趟北京。北京这个很多中国人都想去的城市给我狠狠的上了一课。这个城市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是个能够实现梦想的地方,更是个打破很多人理想的地方。我见过了处于各种社会地位的人。有人睡在火车站也有人住的是豪华宾馆。在这座冰冷冷的城市,北漂一族想要站住脚跟确实是很不容易的。我要以姐姐为榜样,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大学不是享受的天地,而应该是理想的起点。我希望将来能够考研去北京,然后和姐姐一起在北京奋斗。她现在已经是事业、学业和家庭都很圆满了。我要以她为榜样,脚踏实地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学校的桂花开得那么灿烂,淡淡的香味飘进我的寝室,飘进了我的梦里~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树立正确经营指导思想 篇6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数学教学的目的, 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长时间以来, 甚至到目前, 一些教师仍热衷于表面化的成绩 (分数) ,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重“结果”, 轻“过程”的现象。在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 往往是教师自己讲得多、演示操作得多、用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多, 而学生则是参与教学过程少、思维活动少、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少。之所以出现这“三多三少”现象, 究其原因, 还是教师教学指导思想的问题。如果教师的教学仅着力于研究自己怎样教, 无疑就无意识地把自己放在主体位置, 学生也就成了被动吸收数学知识的容器。由于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没在参与教学过程的活动, 因而也就无法体验成功探索带来的欢乐。因此, 正确处理好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 摆正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很有必要了。我们应当从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研究教师如何科学地教, 切实做到备课时心中有学生, 上课时眼中有学生, 把教会学生学习作为我们数学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才能有效地克服上述“三多三少”的弊端。例如小学教学应用题的教学, 既是教学的重点, 又是教学的难点, 如果教师没有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上下功夫, 那么学生也就无法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思维方法, 诸如怎样审题, 怎样分析数量关系, 怎样阐明解题思路等。反之在应用题教学中, 如果教师着力在引导学生如何审题, 如何分析数量关系, 如何正确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那么应用题教学也就不难了。

二、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 让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参与教学活动,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留给学生必要的时间, 主要是指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 留给学生看书学习的时间, 留给学生同化或顺应新的数学知识, 完成新的认知结构构建的时间。一堂课40分钟, 应该有一半属于学生学习活动的时间。在这一半的时间里, 学生或讨论, 或操作学具, 或看书学习, 或进行巩固练习, 即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 把自己置身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表现出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从而确保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但是, 我们一些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 往往是教师一讲到底, 有些教师还错误地认为自己讲得越多越好, 知识嚼得越烂越好。这样教学, 无疑把学生视为被动的容器, 从而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是指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学生能分析的尽量让他们分析, 学生能表述的尽量让他们表述, 学生能操作的尽量让他们操作, 学生能概括的尽量让他们概括。即教师要想方高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也即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 过去学生在学习中大多死记硬背, 硬套公式进行计算, 其原因是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理解, 学生学习毫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动、爱说的特点, 我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量一量”、“摆一摆”、“想一想”等, 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 让出一点空间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如首先让每个学生动手, 量教材准备题中长方形的长、宽, 并用1平方厘米的方块, 摆面积是15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直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并孕伏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其次, 引导学生分析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所含面积单位个数的关系, 利用“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这一思考性强并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探索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并探究长方形的边长与面积间的关系。最后, 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想象的基础上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时, 教师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让他们自己去发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所以, 这样让出一定的空间给学生, 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不仅能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 还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器官, 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正确处理教师“讲”与学生“学”之间的关系, 力求使课堂教学体现“教——扶——放”的全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因此, 教师的讲解应变“泛”为“精”, 学生的主动学习应由“少”到“多”。教师应把握一堂课的最佳教学时间进行讲解, 力求做到抓住关键点, 突出重点, 巧妙突破难点, 同时注意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扶”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学生对数学知识由不理解到理解, 由理解到掌握, 与教师科学指导分不开, 与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分不开。因此, 教师的“扶”, 要立足于思维方法上“扶”, 立足于学习方法上“扶”, 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 不仅学到相关数学知识, 而且学到解决一类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

“放”就是让学生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学习, 以检验他们学会没有, 会到什么程度。在这一阶段, 教师重点进行辅“差”工作。

树立正确经营指导思想 篇7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 也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大学生“三观”培养涵括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而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从人本德育理论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完成意识形态教育, 培养国家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而且要促进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为人自身的发展服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不仅是学生生存的需要, 更是人格和谐发展的需要, 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

职业观是人们对职业理想、职业评价、职业成功等方面的综合评价。本文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对象为广东职业技术学院34个专业、200名大三学生, 回收并统计有效问卷185份, 有效回收率为92.5%。通过调查分析显示出大学生职业观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自我性

当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更多关注个体利益、自我独立和个性发展。与以前大学生“祖国哪里需要我, 我就去哪里”的职业价值观有明显的不同, 他们常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问题, 以满足个人利益为出发点, 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 也是把个人理想放在首位;在道德和物质取舍方面, 以物质为原则选择职业, 容易忽视高尚的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的实现, 更多倾向于自我为中心。

在广东职业技术学院调查问卷中涉及职业价值观取向的问题, 有30%的学生选择了能充分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职业, 有24%选择了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的职业, 有15%同学选择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的职业,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职业价值观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更多关注的是自我因素。

(二)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功利性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社会文化转型和就业体制的改革, 高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出现了浓厚的功力主义思想, 尤其是受到市场经济追求利益和效率优先的价值导向的影响, 比如追求功名利禄, 赚快钱, 浮躁社会风气等等。大学生一味追求高薪酬, 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 良好的工作环境, 对于需求人才的边远艰苦地区、艰苦行业, 广大农村基层却没有多少大学生问津。将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将理想依附于功利本位和个人本位, 把物质优劣作为职业价值、个人价值实现的标准, 将地位和财富作为成功的唯一考核。这种功利性的职业价值观容易导致大学生缺失崇高职业理想和淡化了社会责任感, 不能正确地处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个人事业与国家事业的有机结合。

(三)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多元性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我国大学生就业实行“国家统一分配”政策.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现阶段我国的就业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以充分开发劳动力资源、统筹安排城镇劳动力为出发点, 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拓宽就业门路, 促进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保持就业局势的稳定。使得劳动者得到各种不同形式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大学生的择业取向也从“一元”向“多元”发展。

另外, 大学生的跳槽率也在上升, 在选择一份职业上会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前景、企业文化和环境等, 如果在职业选择上不符合自身愿望的, 会重新选择, 相对以前“干一行, 爱一行”的职业价值观有所不同。

二、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一) 社会经济环境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社会文化的转型, 使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追求利益原则、竞争机制、效率优先的价值导向会使大学生过分追求个人利益, 出现职业价值观偏差。在社会上存在“唯利是图”, “拜金主义”, 极端的个人主义等思想也会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影响, 比如网络曝光的“郭美美”事件, 富二代炫富等新闻, 如果大学生不对这些个别事件经行思考过滤, 很容易会影响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多数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以个人利益为价值的基本标准, 必然会淡化了大学生理想信念, 使得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取向更加功利和务实。

(二) 学校教育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当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更注重就业政策、择业技巧、就业信息的指导, 常常忽略对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高校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营阵地, 如果高校的职业主导思想或者教育方式、教育程度、教育载体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必然会导致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脱节, 就业期望值远远高于职业目标。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 高校过分追求高就业率, 以前途教育鼓励大学生充分就业, 这样的思想功利性色彩浓重, 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建设主人翁意识。

(三)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大学生的第一成长环境, 家长作为学生的人生启蒙老师, 学生主要受到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家长的职业价值观、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的社会地位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对职业的评价和选择.比如, 一些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要努力读书, 考取好的大学, 将来去事业单位、大企业找一份又好又稳定的工作, 赚取越来越的钱, 就能光宗耀祖了。在家长这样职业价值观长期影响下,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容易趋向追求个人价值, 以个体需要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使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少了一些应有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我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职业价值观, 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水平等。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将, 也是一种价值观教育, 它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 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包括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一) 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将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需求相统一

大学阶段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以社会需求作为职业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把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需求相统一, 为社会做贡献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在树立职业理想时, 不能过多地考虑自我, 纯粹以个人的兴趣爱好或者个人利益出发, 要清晰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集体的大环境, 大学生在选择未来的职业时应该遵循人类幸福和自身的完善, 将自己的事业理想和社会有机结合, 才能真正获得事业的成功, 才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

(二)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克服不良思想的影响

目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价值取向出现功利性太强, 期望值过高, 缺乏诚信和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怕苦怕累, 金钱至上, 贪图安逸, 目标不明确等。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能够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 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通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的的头脑, 有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对职业的有关问题能客观评价和作出正确选择, 抵御“唯利是图”, “拜金主义”, 极端的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三) 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受挫承受能力

随着社会各种的竞争的激烈化, 大学生压力日益增大, 容易出现自卑, 焦虑, 浮躁等不良心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树立健康、良好的的心理素质, 建立自信心, 能够客观地对待社会, 对待人生, 对待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受挫能力面对各种困难, 克服各种不良的心理, 充分展示自己, 坚信通过努力奋斗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路径与方法

(一)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要充分利用主渠道, 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中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中将职业理想信信念, 职业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等内容进行强化, 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知识、技能、能力、素质, 激发大学生择业的内在动力,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积极争取做到敬业爱岗, 诚实守信, 奉献社会。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帮助大学生认识科学发展观对职业生活的影响, 培养科学发展的职业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激发学习、发展的动力与积极性,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社会, 客观认识社会问题等。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帮助大学生了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趋势, 了解国家经济政策, 了解国家就业形势与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 了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等。

同时, 结合教学的主题演讲, 毕业生访谈,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召开职业价值观专题讲座, 邀请企业精英或者成功校友返校为大学生传经送宝, 让学生受到生动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岗位需求、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论课教学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包括:军政训练, 社会服务, 参观考察, 生产劳动, 勤工俭学, 挂职锻炼等等。在这一些列的实践活动中能够很好锻炼大学生沟通、组织、领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严谨、自律、负责的品质。在实践活动中贯穿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教育, 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使大学生对职业价值观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改善大学生的为人处世态度, 增强社会责任感, 将个人理想实现结合社会发展需求, 关注关心公共社会生活。因此,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途径之一的社会实践能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三) 利用实训实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高校实训实习是一种让大学生提前全面接触专业岗位的社会实践形式, 具有真实或仿真的专业实践情境, 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利用这种实践情境, 对大学生进行与工作岗位工作直接有关的诚信品格, 踏实肯干的作风, 沟通协作的精神, 认真负责的态度等方面进行教育, 培养学生相应的品格, 作风, 精神和态度。在各方面的调研结果发现大学生在实训实习中容易出现的突出问题包括:怕苦怕累, 责任心不强, 做事的标准不高等, 最突出问题并不是知识, 技能的欠缺。将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实训实习培养, 能很好发挥情境性和体验性, 比传统的纯课堂说教方式更具有渗透性,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体验和接受, 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四)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大学生的行为规范标准, 自制能力, 吃苦耐劳精神, 团队意识等, 比如, 学生干部培训中强调责任感, 党员培训课程中强调优秀党员标准和远大理想, 在学风建设过程杜绝考试作弊行为等。将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还需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比如有些学校建立了“诚信档案”制度, “辅导员助理”制度, “教育管理学分”制度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载体能很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

(五)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网络, 高校要适应学生新的变化, 充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红色网站, BBS, 大学生贴吧, QQ空间, 博客, 播客, 网上党校, 网上团校等多种网络阵地中设置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的理论成果版块,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版块, 大学生职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版块, 典型案例等。充分利用网络的便利性, 互动性和多元性, 锻炼大学生网络学习的能力, 培养大学生责任、理性、自控、自为等精神, 让大学生在日常的网络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知识。因此, 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能够很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总而言之,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毕业出路, 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思路和方法,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2]陈成文.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年版.

上一篇:企、事业单位下一篇:后期制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