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之综述

2024-11-02

微课程之综述(精选3篇)

微课程之综述 篇1

●关于“微”的遐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微”既有“细小, 轻微”的意思, 又有“精深奥妙”的解释。

不得不说, “微博”、“微信”、“微视频”……大行其道的今天, 早已经被打上了“微时代”的标签。“微”这个字所代表的意义, 必然不是微不足道、微乎其微, 而更代表了“微言大义”。微时代下的诸多微功能, 不仅给传统的互联网应用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 更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教师, 首当其冲地成为各种功能的探路先锋。

不超过140字的微博, 给了不喜欢长篇大论的草根们更多的发挥空间, 并相继衍生出了微小说、微刊、微访谈等功能, 曾经风光一时的博客不免显得“垂垂老矣”;在教育领域, 许多教师也从博客的早期追随者和践行者, 转而开始尝试应用微博来支持德育, 甚至辅助教学。

对于相当一部分的智能手机使用者来说, 已经有20年历史的、曾经不可或缺的短信功能也逐渐地“风光不在”, 微信因为其语音即时通信功能占用流量少、不用输入文字等优势, 正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在教育领域, 微信成了家校互通的重要渠道, 它让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迅速、便捷。

随着流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网站的兴起, 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播放时长短 (短则30秒、长不过20分钟) 的微视频、微电影使“人人都成为生活的导演”, 草根民众成为媒介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教育领域, 来自一线的教师开始尝试以数字故事的方式制作自己的微视频课程, 某些网校的行动更为迅速, 他们早已经推出称之为“微课程”的、时长定义不尽相同的学习视频, 供没有大段时间学习的学习者实现无时无处不在的学习。

●关于“微课程”的争鸣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中, 微课程的界定还不够明晰, 在基础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研究领域、e-Learning业界的定义和理解都各有不同。

1.国外的研究及实践现状

在国外的研究中, 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Microlecture、Microlesson等, 但其对“微型课程”的研究取向不完全相同。如美国阿依华大学附属学校于1960年首先提出微型课程 (Minicourse) , 也可称为短期课程或课程单元;新加坡教育部于1998年实施的Micro LESSONS研究项目, 涉及多门课程领域, 其主要目的是培训教师可以构建微型课程, 其课程一般为30分钟至1个小时, 教学目标单纯集中, 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 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 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2004年7月, 英国启动教师电视频道 (www.teacher.tv) , 每个节目视频时长15分钟, 频道开播后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 资源的积累达到35万分钟的微课视频节目;2008年秋, 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一分钟教授”戴维·彭罗斯 (David Penrose) 因首创了影响广泛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 (Microlecture) 而声名远播, 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 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可以看出:国外越来越重视“微课程”、“微视频”的研究, 但其核心组成资源不统一, 有的是教案式, 有的是视频式;课程结构较为松散, 主要用于学习及培训等方面, 应用领域有待扩充;课程资源的自我生长、扩充性不够。

2.国内的主要研究观点

国内, 有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微课程进行了研究或实施, 有“微型课程”、“微课程”、“微课”等不同提法;即使是名称相同, 其界定的范围、资源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的田秋华副教授基于对微型课程的内涵及实践分析, 将其定义为: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 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 具有“短”、“小”、“精”、“活”的特点, 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各种课程类型。田秋华老师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刘素芹均提出, 微课程是校本课程的重要形式, 应将其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中。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 他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践, 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 反映教师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所运用和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结合体。

他认为, 微课最初是“微型教学视频课例”的简称, 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核心, 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 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而微课程是“微型网络课程”的简称, 除了相关的资源外, 还包括相应的教学活动, 是某门学科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微课”的高级阶段或发展趋势, 应该是走向“微课程”。

另有研究者认为, 微课是国内研究者对微课程这一术语的新解读, 使其更加本土化, 更为国内教育教学所接受, 同时, 其资源组织方式也满足了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的需求。

当然, 最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广泛接受的认识是: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 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 为教师所需, 为教师所用, 解决了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 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这种理解体现了一线教师对这一概念理解的实践性一面, 也是微课程得到关注和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国内“微课程”的开展现状及成效

在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下, 我国多个地区的教学研究人员、一线教师, 勇于实践, 不断思考反思, 不断归纳总结, 在实践中成长, 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课程和案例。

广东省于2010年建设了“广东省名师网络课堂”, 在认真分析教师、学生应用名师课堂的需求、现实可行性以及应用模式后, 确定“名师网络课堂”建设的内容框架为:以重难点、特色理念的微型课为主 (15分钟以内) , 完整课例为辅, 使名师课例在时间上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接受;以精品专题为主要呈现方式, 推出“信息化教学专题”“精彩导入”“合作学习”“情境探究教学”等专题, 突出资源的针对性, 辅以学科系列化的资源呈现, 增强资源的应用效益和辐射效应。

佛山市率先启动“微课”建设, 现已征集超过3000节优质微课;参与教师超过2000人;覆盖“小、初、高”各学科的重点和难点, 点播数超过100万人次, 深受师生欢迎。胡铁生老师主持的研究课题《中小学“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也将“微课”纳入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

深圳市自2010年开始,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质课例视频资源的征集及在线展播活动, 取得了明显成效。逐步搭建起了覆盖全市中小学各学段学科、与教材同步、成系列化的优质课例视频资源库, 其中特别强调课例视频建设要逐步向精品化、微型化发展, 要求征集的30%~50%为“微课”课例视频。

2010年, 天津市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空中课堂”项目实现了向小学拓展。其中《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时长在15分钟左右, 符合学生学习心理, 既适用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又有利于基于班级授课模式下的集体学习和巩固练习。2010年秋季至2012年春季, 天津市小学阶段《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成功录制、上线发布、推广应用, 有效弥补了小学书法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张宝君老师主持的《天津市小学“习字与书法”网络微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被立项为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专项课题。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教研中心的李玉平老师长期坚持教学研究, 他带领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开展教学策略的深层次研究, 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微课程”设计, 他在博客中提供了很多样例, 设计了微课程的开发指南, 其中对不同类型微课程的课程结构、评价标准、设计策略、开发步骤进行了定义, 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模版, 对于推动中小学教师通过微课程进行教学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

●结语

目前, 各级机构对于微课程的研究、征集、评选活动, 体现了微课程正在逐步成为构建学校、区域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在未来两三年内, 必将形成一批系统化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覆盖主要知识点的微型课例资源。

从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的研究与实践可以看出, 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不仅在新的网络技术环境下、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资源开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更实现了对教师“教”的资源和学生“学”的资源的有效补充, 提供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效实现模式, 也成为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当然, “微课程”这一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界定和梳理, 内容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 这将依赖于研究者和一线教师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实践。

有人说, 提出微课程, 是不是你们在炒作概念, 换汤不换药, 我想说, 这绝对不是在炒作, 绝对不是又一个口号的喊出。因为, 这里有老师们最真实的心声、最认真的思考、最真诚的付出。对于微课程, 我是一个初识者, 无法评判它的好与不好, 我只是想将各地的老师们在微课程中的探索经历进行一个粗略的呈现, 期待读者在看完这些文章之后, 能对微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不错过可能给教育带来精彩的各种新生事物。微课程的未来, 谁也不能预知, 但我祝福在教育路上不断探索的老师们, 因为你们的探索, 中国的教育有了更美好的明天。

中小学微课程研究综述 篇2

但是对广大一线教师而言, 对其概念界定、制作方法以及应用前景等还需要逐步认识, 为此本文将从以上几个方面逐一进行阐释。

一、微课程概念界定

(一) 与微课程相关的几个概念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 也出现了一些与微课程的相关名词, 如微视频、微课、微学习、微型课程等。这些概念与微课程概念相近, 有的甚至为同一概念, 容易引起一线教师的混淆。

微视频 (Micro Vedio) 泛指很短的视频短片, 短则30秒, 长则不超过20分钟, 内容广泛, 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等, 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1]这种短小视频材料可以为教学应用, 也可不为教学所用。即便是教学所用的微视频, 它既可以为微课程材料, 也可以是教学课件等。

微学习 (Micro Learning) 基于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应运而生, 适应了学习者呼唤更丰富的非正式学习体验的需求 (祝智庭等, 2008) 。微型学习大多依靠手持移动设备, 传播短小的、松散的、实用的片段化微型学习内容, 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 (顾凤佳等, 2008) 。微学习适于处理相对较小的学习单元以及短期的学习活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 微学习可以被理解为一个隐喻, 指的是微观方面的各种学习模式, 概念以及过程。

微课 (Micro Lecture) 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 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 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焦建利, 2002) 。是一段时间较短的教学材料, 这种教学材料格式为视频, 其英文为Micro Lecture, 但翻译成中文后为“微课程”, 因此, 国内目前所称的微课程与微课, 基本上是一个概念。

微型课程 (Micro Lesson) 一般是一系列半独立性的专题或单元, 持续时间比较短, 一般只有1~2个学时, 教学的组织规模也比较小 (刘运华等, 2005) 。是一种基于课程基本设计规范的小型课程, 其时间长度较短, 一般控制在1个小时左右。新加坡教育部实施的Micro Lessons研究项目[2], 其课程的建设多为微型课程, 其课程一般为30分钟至1个小时, 教学目标单纯集中, 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创设, 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 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一系列支架帮助其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

从以上几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 微课与微课程是同一概念, 微课程与微型课程、微学习和微视频均不是同一概念, 他们在时间长短、学习方式、材料格式以及应用领域等均存在一定不同。微课程及其相关概念的比较具体分析见表1。

(二) 微课程概念的界定

微课程为“知识脉冲” (Knowledge Burst) , 就是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 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把微课程称为“一分钟的微视频” (戴维·彭罗斯, 2008) 。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加厚教授[3]认为, “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内容短小, 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张静然[4]认为, 微课程是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时间在五分钟左右的微小课程。胡铁生[5]认为中小学微课视频长度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5~8分钟最为适宜。李玉平认为微课程要做到:内容“微”—次一个小点, 积少成多;要求“微”———每次启发一点点, 量变引发质变。姚正东认为微课程的学习, 体现了“微”的特色, 短暂、高效。虽然学生每次只接受少量的新知识, 但这样更易吸收, 且能以此为契机, 不断滚雪球式增加信息量。

基于以上的理解, 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微课程主要概念:从时间长度来看, 时间较短, 目前比较倾向于每个主题时间为5-8分钟;从课的主题来看, 主题相对独立, 具有针对性, 解决一个主要问题。

但是一些学者也对微课程的课程特性进行了阐释, 使我们认识到微课程建设中要考虑到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因素, 注意设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这可能是目前微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王觅[6]认为微视频课程首要的属性是课程, 其被运用的学习平台是网络平台。微视频课程结构是与课程内容容量相关的。如若是容量较小的微型课程 (如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 , 则可由若干微视频直接构成。此外, 若课程内容较为系统化和完整化, 微视频课程则可能由多个主题单元构成, 或者由多个主题单元和零散微视频组合构成。

二、中小学微课程的制作

目前, 微课程的主要呈现形式为三大类, 或者由三种基本形式形成的组合。王觅等[7]认为, 微课程中微视频制作主要分为:其一为摄像录制;其二为录屏软件录制;其三为动画资源转制, 并对以上三类制作的类型和资源进行了描述 (见表2) 。

一些学者结合自己开发微课程的实践, 从应用视角提出了具体制作方法和建议。戴维·彭罗斯微课程建设“五步法”[8], 具体为: (1) 罗列在6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你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 这一系列的核心概念将构成微课程的核心。 (2) 写出一个15分钟到30分钟的介绍和总结, 它们将为你的核心概念提供上下文背景。 (3) 用一个麦克风和网络摄像头录制这三个元素。如果你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你所在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可以为你提供建议和设备。制作完成的节目长度必须在1分钟到3分钟之间。 (4) 在这个课程之后, 设计一个任务, 使这个任务能指导学生去阅读, 或者开展探索这些核心概念的活动。如能与写作任务结合起来, 那么, 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的内容。 (5) 将视频和任务上传到你的课程管理系统中, 以供课堂教学使用。

黎加厚教授[9]提出了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 具体为: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讲解课程时, 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画面要简洁, 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 都要删除;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 不要有噪音。

李玉平[10]的微课程制作“两步法”, 具体为:微课成型要经历两大步:素材的选择与加工、PPT制作与可视化处理, 而其中最关键的便是素材的选择与再加工。当有了基本的素材, 接下来便要开始制作PPT, 制作中有四个关键的问题: (1) 语言:简洁、富有吸引力; (2) 音乐:多以轻音乐为主, 平和、唯美; (3) 画面:简单清晰; (4) 播放时间:根据阅读对象的水平, 设计播放时间。

三、中小学微课程的基本功用

1.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

梁乐明等[11]认为应注重与现实课堂的整合。微课程应当扎根于现实课堂。作为核心教学资源的微视频在课堂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课程引入、核心概念讲述、探究过程的演示、课后的练习等;在与课堂整合层面, 需要注重教学设计, 即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 结合教学任务需求, 确定学习内容, 并解构成微课程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 中小学开展微课程开发和设计, 是现有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是对目前课程内容精细化和便捷化处理的一种方式。

2.学生学习的新手段

王觅等[12]认为视频课程资源的微型化、碎片化则符合个人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能有效增加学习机会和满足学习需求。学生自主学习型微课是微课建设的主流方向, 也是微课最基本的功能, 所有微课类型都应该是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由于微课程的微型化、碎片化使得学生学习时效性得到增强, 学生能集中有效时间解决学习中难点和疑点问题;另外也方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开展个性化学习活动 (刘静波, 2012) 。微课程的出现是网络技术和移动学习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其根本的作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也是适应新时代学生便捷学习的需要。

3.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马朝宏等[13]认为, 微课程, 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 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 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刘静波[14]认为微课程是一种供教师学习的“课程”, 一个借以成长的工具, 更是一种教师自发的“草根”的教研方式。例如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近年来提出了“三微”研究和微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 并针对微型课程的基本要求、制作线路图、技术和技巧, 向全区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展开了培训, 让老师们慢慢爱上了这种自动播放, 只呈现文字、音乐、画面的表达方式。两年来, 共开发电影微课程、策略微课程、教师微课程、故事微课程、家长微课程、图书报刊微课程等500多门, 极大地丰富了微课程远程学习平台上的学习资源。通过在平台上点播观看微课程, 全区近5000名教师受益。

四、中小学微课程的评价

目前, 全国很多地区中小学围绕微课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 如广东佛山、深圳龙岗地区、天津、上海闵行、江苏常州、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等地区。有的地区开展微课程评比大赛, 并制定了微课程的评价标准。

2012年, 中国微课大赛官方网站制定了微课程的评价标准[15]: (1) 选题设计—简明和合理; (2) 教学内容—科学正确、逻辑清晰; (3) 作品规范—结构完整、技术规范、语言规范; (4) 教学效果—形式新颖、趣味性强、目标达成; (5) 网络评价。并且对二级指标进行详细说明和阐释。

上海市闵行区在2012年举行中小学微课程评比活动, 在该评比活动中制定了区域特色的微课程评价量表。主要从教育性—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重点地讲解知识点, 有深度思考, 能启发, 教学效益高;内容通俗易懂, 语言简洁, 表述条理清晰;技术性—画面流畅, 字迹清晰, 声音清晰, 文字、声音和画面匹配;文字在画面中的布局合理, 语音生动, 画面可视化;使用方便, 简单易操作, 作品时间不超过10分钟;创新性—创作形式、学习单内容设计和教学设计具有创新性;完整性—上交作品包含微课程和学习单设计等四个角度对微课程进行评价 (吴玉莲, 2013) 。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13年微课程比赛评比标准主要从五个角度对微课程进行评价。 (1) 聚焦—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 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 必须要教师讲述才能理解的内容, 是学习的重点或者难点、易错点; (2) 简要—微课程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抓住学生注意力的最佳黄金时段; (3) 清晰—使用规范的学术用语, 语言文字表述清晰、有条理, 易于学生理解;画面合理布局, 成像清晰; (4) 技术—针对不同的主题, 选取合适的一种或者多种方法, 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流畅顺利地进行自主学习; (5) 创新—教育理念创新, 教学模式创新, 运用技术创新, 丰富教学策略。

五、中小学微课程研究和实践的展望

1.微课程概念界定和梳理研究

针对微课程目前的概念, 事实上学者们还存在不同的意见, 正如焦建利教授一针见血所言, 一旦微课程中有“课程”二字就变得复杂起来。张静然 (2012) 认为“微课程”这一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界定和梳理, 内容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吴玉莲 (2013) 认为由于微课程在学科教育领域中的概念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微课程研究者和创作者切勿认为凡是与课程教学活动相关的时间持续较短的视频都可以称之为微课程。梁乐明等 (2013) 认为微课程不仅仅是微视频的呈现, 而是一门完整的课程, 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 因此教学支持服务应当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微课程资源设计与应用模式研究

目前微课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因此利用区域评比和大型比赛方式, 让更多的中小学教师参与进来, 对推动微课程资源的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然而, 从长久来看, 教师们对这些资源如何组织和设计, 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正如王觅 (2013) 指出如何设计有效的微视频资源, 微视频课程的应用模式有哪些, 以及在语义网络、关联推送、情境感知、智能过滤 (Intelligent Filtering) 等技术的支持下, 如何建设易于获得目标性、关联性、智能性资源的微视频信息资源系统等方面将有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3.微课程应用效果需要实证干预

微课程发展和应用如何, 最有发言权是学习者。就目前来看, 无论何种评比活动, 其好坏优劣, 是由评比专家掌握。这些专家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 但是他们毕竟不是最终用户。所以了解微课程应用效果如何, 应该通过实证研究。梁乐明 (2013) 指出没有很好的实证干预来研究应该如何设计、开发与实施微课程, 并与具体的应用情境 (如不同学科、不同群体等) 进行整合, 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正式与非正式学习。

4.微课程与微型课程的融合

微课程是短时间内的教学内容, 但是对一门课程而言, 这种单一教学内容对教师来说, 尽管在制作上比较方便和容易, 但由于过于碎片化和随意性, 使得主题性不够强, 为此, 如以微课程为珠, 微型课程为串, 形成专题性强, 主题明确的新型课程, 将会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探索途径。

参考文献

[1]谢晓华.操作演示的微视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12上) .

[2]刘运华, 衷克定, 赵国庆.新加坡微型课程研究项目的实践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 2005, (11) .

[3][9]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 .

[4]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11) .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 2011, (10) .

[6][7][12]王觅, 贺斌, 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 2013, (4) .

[8][11]梁乐明, 曹俏俏, 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2) .

[10]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 (11) .

[13]马朝宏, 刘溜.微课程:教师成长新途径[N].中国教师报, 2012-10.

[14]刘静波:构建微学习生态系统——基于微课程的教师培训新模式.

试论中小学信息技术微课程之观察 篇3

2009年开始, 微博风靡全国, “微”时代悄然来临;其后微信崛起, 2亿的用户量让其傲视即时通讯群雄;微小说、微电影、微杂志等也接踵而至, 全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微”革命。自2011年起, 以“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与“微课网”为代表, 国内开始了微课的实践尝试。在种种合力的推动下, 这种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引起了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什么是微课, 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即“微课”, 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内容短小, 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二、为什么要进行微课观察

课堂观察是指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 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 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 (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 , 直接 (或间接) 从课堂上收集资料, 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在《课堂观察为何与何为》中指出:首先, 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 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 都是以学生课堂的有效学习为落脚点。其次, 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如何进行信息技术微课观察

课堂观察, 首先指向于课堂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其次, 课堂观察需要用一种数据驱动的研究, 而数据的收集需要精确的技术, 因而课堂观察也就是有技术支撑的研究———它提供了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中一直缺失的技术元素。第三, 课堂观察需要多方持续的合作, 不仅是观察过程中的合作, 更需要观察之前和之后的合作, 是一种合作的研究。这些元素, 使得课堂观察既有描述性的定性研究, 还能作结构化的定量分析, 既有个体独立操作, 也有共同体的合作担当。

按照崔允、沈毅的LICC课堂观察的一般程序, 可分为课前会议、课中观察和课后交流。信息技术微课的观察也应遵循这一程序, 在具体观察中, 因为课堂时间短, 在观察视角上应更细致些, 时间把握应该更严格, 单位时间最好控制60秒。

四、信息技术微课观察应注意的事项

微课不同于常规的信息技术课, 黎加厚教授根据他们在上海闵行区、山东淄博、深圳福田区开展的教师微课程教学设计培训的经验, 总结出关于微课程设计给教师的17条建议, 对信息技术微课观察同样有意义:

1. 时刻谨记你的微课程用户是学生。

2. 一个微课程只说一个知识点。

3. 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

4. 不要轻易跳过教学步骤, 即使很简单、很容易的内容。

5. 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 (例如:用颜色线标识, 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 用符号图形标注等) 。

6. 微课程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 要与其他教学活动环境配合。

记住:在微课程中适当位置设置暂停或者后续活动的提示, 便于学生浏览微课程时转入相关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学习微课程。

7. 微课程应有恰当的提问, 问题的设计要恰当安排基本

问题、单元问题和核心问题, 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8. 每一个微课程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 概括要点, 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 强调重点和难点。

9. 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 要说清楚是什么, 还要说清楚不是什么, 让学生明确基本概念和原理;

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 要清楚地说明应该如何做, 不应该怎么做。

1 0. 用字幕方式补充微课程不容易说清楚的部分, 注意:

只需呈现关键词语, 不必像电视剧一样将所有的台词都打出字幕, 这会增加学生的阅读认知负荷。

1 1. 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 例如,

要根据学习单的指导来看视频, 看完视频以后要回到学习单来讨论、练习;要告诉学生使用微课程的技巧, 例如, 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并重听。

1 2. 在学习单上将微课程和相关的资源与活动超链接起来, 方便学生在学习单的统一调度下跳转学习。

1 3. 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 要清楚地介绍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方式, 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学习。

1 4. 开始时, 要介绍主讲教师本人的情况, 让学生了解教师。

1 5. 注意研究借鉴可汗在讲与你类似的课程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6.留心学习其他领域的设计经验, 注意借鉴、模仿与创造, 例如, 从电影、电视、广告等大众媒体中找到可以借鉴的创意。

17.有关微课程制作的操作技术细节:鼠标不要在屏幕上乱晃;字体和背景的颜色要搭配好;讲解课程时, 鼠标在屏幕上的速度不要太快;画面要简洁, 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标、背景、教师人头像等, 都要删除;录制视频的环境要安静, 不要有噪音。

摘要: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蓬勃发展, 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捷、高效, 与微博、微信等被广泛应用的社会性工具软件一样, 微课 (或称为“微课程”) 应运而生。它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 而且也构成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 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微课观察进行粗浅论述, 以期提高信息技术微课质量,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课堂观察

参考文献

[1]崔允, 沈毅, 周文叶等.课堂观察20问答[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2]沈毅, 林荣凑, 吴江林等.课堂观察框架与工具[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3]崔允.论指向教学改进的课堂观察LICC模式[J].教育测量与评价 (理论版) , 2010.

[4]崔允, 周文叶.课堂观察:为何与何为[J].上海教育科研, 2008.

[5]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

上一篇:晚期病人下一篇:幼儿游戏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