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心站

2024-06-29

海外中心站(共7篇)

海外中心站 篇1

4月20日,贝卡尔特首家海外研发中心亚洲研发中心在江苏省江阴市正式开业。

该研发中心拥有250名研究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涵盖材料分析实验室、中试车间以及专项研发等。它的成立将大大增强贝卡尔特在先进金属变形技术及先进材料和镀膜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研发中心完备的现代化设备将为其亚洲客户和下属公司提供更加快速和全面的技术支持。借助这个研发平台,贝卡尔特将进一步加强其为亚洲客户提供高附加值创新产品的能力,同时也将提升其在亚洲地区的技术领先地位。

据介绍,贝卡尔特亚洲研发中心将与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科研院所,特别是中国顶尖的材料科学院校展开紧密合作。目前,贝卡尔特在中国拥有16家合资或独资公司,包括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工程中心、贸易公司及其亚洲区总部。

海外中心站 篇2

本市拟成立海外青年学人中心

据北京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团市委作为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具体承担着联系、聚集和服务海外青年人才的相关工作。

北京青年创业就业促进中心(北京海外青年学人中心)将联合相关部门,指导全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青年创业园和创业夜校的建设,建立并实施促 进青年就业创业的活动项目。

年内建起青年人才数据库

今年年内,团市委将建立北京市青年人才数据库系统,系统包括“一库一网一采编”,即“北京市青年人才数据库”、“北京市青年人才网”和“北京市 青年人才信息采编系统”,详细存储各类青年人才信息,向社会各界宣传、举荐优秀青年人才。数据库系统还可以实现直接与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北京市高级专家数 据库”进行信息对接和数据传递,对各类青年人才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对于什么样的青年可以进入人才库,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青年党政人才、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大中学生骨干、社会工作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农 村青年人才、优秀企业管理青年人才、高技能青年人才都可以进入人才库,入库标准需参考包括年龄、学历、取得成就等一系列数据,具体标准还要对各类青年人才 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才能确定。

计划每年培养百名学生干部

今年,团市委根据《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出“首都青年人才开发工程”细化方案,将培养1000名青年拔尖 人才、建立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并组织1000名青年学习实践、选派500名青年人才赴海外交流学习、重点联系并跟踪培养100名赴外留学的大中学生。

同时,团市委今年还将继续实施“北京青年英才培养计划”。作为“大学生骨干摇篮”的首都大学生新世纪英才学校每年培养100至200名高校学生 干部,利用周末、节假日、暑假等课余时间,每年至少完成360学时的培训课程。开办大学生骨干中短期培训班,轮训共1000名左右大学生骨干,涵盖校、系、班三级学生干部、社团干部以及活跃在校园文化和网络中的青年英才。

选树优秀青年典型

打造“身边的榜样”

长期以来,北京共青团围绕首都建设发展中心任务,根据时代标准、社会需求选树优秀青年典型,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发现青年人才、关心青年人才、尊重 青年人才、扶持青年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北京团市委通过举办青年“五四”奖章、“青年岗位能手”、“优秀青年企业家”、“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创意设 计年度青年人物”、“优秀共青团员”等评选表彰活动,建立以青年人才为主体的人才培养选拔机制,树立了一大批在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 行各业青年典型,通过开展“十杰青年进校园”、“相约榜样 共话成长”等活动,充分发挥“身边的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励广大青少年学习先进、争做先锋,在本系统、本领域奋发有为、建功成才。

同时,北京共青团还通过北京市青年联合会、北京青年企业家协会、北京创意设计协会等条战线、多种平台,有效团结聚集首都及海内外优秀青年参与首 都建设,共谋首都发展,形成了团结联络优秀青年、服务青年成长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国为何广设海外文化中心 篇3

这不是商业广告,也没有人要求这家同北京的“王府饭店”享有同级别声誉的酒店打出这样的横幅。但是,它告诉所有经过明洞或到明洞逛街购物的人——这里有中国文化。

这是中国政府在海外开设的第六个,也是在亚洲开设的第一个“中国文化中心”。

中国文化之窗

汉城“中国文化中心”距乐天酒店不到10分钟车程。在装修待毕的这几个月里,隔壁汉城警察厅的高级警官姜仁石没事儿就溜达到围墙的这一边。他成了“中国文化中心”的义务宣传员,许多亲朋好友和警察厅的同事向他打听“中国文化中心”什么时候对公众开放,是否办汉语班,将有什么活动等。

姜仁石会讲中文,好背唐诗,特别爱喝中国白酒“山东大曲”。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对韩国和世界的影响很大,只有了解中国文化,才能更深入地了解韩国文化的渊源。”

开幕式当天,韩国摄影家曹世铉、画家朴大成同时在文化中心展出了他们在中国云南采风创作的摄影作品和画作。不久的将来,文化中心还要开设汉语班、烹饪班、武术班,放映中国电影,举办文化讲座、中国专题报告会和研讨会等等,努力满足韩国人进一步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需求。

而在地球的另一边,在非洲的毛里求斯、贝宁和埃及,在欧洲的法国和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已经开展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2004年,除提供图书借阅,信息查询,汉语班、武术班和烹饪班教学等日常服务外,在这些国家设立的“中国文化中心”共举办了各类活动149起,参加者近10万人次。

考虑与主要大国互设文化中心

设立驻外文化中心一向是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强国,传播本国文化与思想、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早在100多年前,法国等国家就开始在海外设立文化中心。二战前后,更多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设立文化中心或类似机构。目前,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在海外开设的文化中心都超过100个。

和邻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等国相比,“中国文化中心”的规模和影响力还有一定差距。旅法著名华裔画家、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朱德群为此大声疾呼:“中国是文化大国,在文化中心问题上也不应表现得比别的国家差。”

近年来,中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建设海外文化中心的力度和投入。仅在2002年下半年和2003年9月之间,埃及、法国和马耳他就先后增设了3个“中国文化中心”。

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目前中国政府已与英国、德国、俄罗斯和印度签署了互设文化中心的谅解备忘录或协议,国务院还批准与泰国互设文化中心。此外,中国政府正在考虑同美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丹麦和墨西哥达成类似协议。

在国际交往中,文化正像一块磁石。在汉城“中国文化中心”的开幕式上,12岁的果川清溪小学学生河映旭和他的老师、同学一起为来宾演奏了两首琵琶乐曲《旱天雷》和《阿里郎》。

河映旭两年前迷上了中国的民族乐器琵琶。为了能亲手用这种乐器弹奏出美妙的音律,他每天跟一位从中国中央音乐学院留学回国的老师学练两小时。练琵琶很苦,但他深深陶醉其中,每学会一首新曲都喜欢得不得了。

在开幕式上,还有好几位韩国中、小学生表演了中国武术、汉语演讲等节目。和他们一起表演的,还有韩国影视歌三栖明星张娜拉。23岁的张娜拉主动要求担任韩国的“中国文化宣传代言人”。

她说:“中国文化很神秘、有很深的历史根基,深深地吸引着我。”她正在努力学中文,已经会唱8首中文歌,她表示今后将多在韩国唱中国歌、在中国唱韩国歌。

文化传播转入“阵地战”

自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理论盛行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大国进一步加强了文化外交方面的努力,有些人甚至将文化上升到国家主权的高度,提出捍卫文化即捍卫主权的强烈文化主权意识。

可以说,一些世界强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已经形成了“寸土必争”的激烈局面。作为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尤其是加入WTO和成功巾办奥运会后,开始有了在世界上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文化中心”这个窗口能够满足其他国家民众全面了解中国的需求。中国驻法国大使赵进军说:“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设立是体现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这个事情10年前不行,20年前更不行。这是中国自信心增强的体现。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这是时代的进步。”

他回顾40年前中法建交时,法方曾提出与中国互设文化中心,但当时中国担心西方不良思想的入侵而没有允许,曾引起法国政府的不理解。

“中国文化中心”是一种常设机构,可以长期、稳定、自主、灵活地开展文化传播工作。以前,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主要是短期访问,一般是借用当地设施举办各类展览、演出等,往往受到时间和场地的限制。

如今,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具备活动场地、设备和专业人员,在这些国家的对外文化传播便可以由“游击战”转入“阵地战”。“尽管有了巾法文化周、文化月,以至文化年,但最长也不过个把年,而‘中国文化中心’是常设的,其活动具有更长久的意义。”巴黎歌剧院院长余嘉曾感叹地说。

提升“软实力”

除了扩大政治影响、促进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外,“中国文化中心”的设立还在减少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隔膜、解决国际争端等方面具有长远意义。

法国经济分析师里约奈尔·亨利业余时间酷爱收集中国的少数民族服饰。他曾多次到中国贵州,不惜重金收购当地妇女手工制作的民族服饰。他收藏的100多套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在法国引起了不少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中国文化中心”专门为他的收藏举办了一次展览,吸引了近3000名参观者。亨利很为此自豪。他说:“许多法国人以为中国民族服装都像皇帝穿的那样,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服饰。文化的差异能够使人产生更多艺术灵感,所以展览很有吸引力,一些服装设计人士也来参观,许多不了解中国的人参观后特别想去中国看看。”

法国人受媒体的影响很大,而法国媒体总爱进行批评性报道,说中国好的太少,说中国坏的太多,导致相当多的法国人不相信有关中国的正面报道,对说中国好的文章不屑一顾。

针对这种心理,“中国文化中心”与法国民间组织“中国边寨协会”、“太极拳协会”等联合举办活动,让更多法国人听到他们自己同胞对中国的正面看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不少法国人惊叹:“噢,原来中国是这样的!”

英国著名华侨领袖、伦敦华埠商会会长邓柱廷呼吁尽快在伦敦开设“中国文化中心”,因为“许多英国人想到中国旅游,了解中国,文化中心可以为他们提供有关信息咨询。等他们从中国回来后,也可以通过文化中心把感受告诉更多英国人”。

海外中心站 篇4

伊利股份2月24日晚间发布公告, 称公司将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在荷兰合作成立研发中心, 共同致力于拓展全球食品领域的合作成果。业界人士介绍, 这是中国乳业首个海外研发中心, 也意味着伊利全球化战略更进一步。据伊利相关人士称, 目前中国乳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迫切需要海外的科研支持和智力支持。中荷乳业研究中心将作为推动中国乳业发展的智力引擎, 不仅服务于伊利, 也会为推进中国乳业的整体发展服务。

海外中心站 篇5

朱政经 南开大学

随着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日益巩固和国家品牌的建立完善,中国制造正在全面进入世界消费者家庭,中国制造企业的出口也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据海关总署2010年6月10日发布的外贸进出口统计,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100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4%。其中出口5677.4亿美元,增长33.2%;进口5323.5亿美元,增长57.5%;贸易顺差为 353.9亿美元,下降59.9%。面对目前如此好的对外贸易环境和强大的市场需求,如何把中国制造的产品更加高效、低成本地配送到全球市场,是中国制造企业当前急需解决的物流瓶颈问题。

在海外重点市场区域建设区域配送中心(Regional Distribution Center),有助于拉近中国制造企业与国际市场的空间距离,并提高企业对市场和客户的快速反应能力。通过海外区域配送中心,中国制造企业可以源源不断地将“中国制造”的产品转运到世界各地市场,既满足了客户对交货周期、交货质量的要求,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是实现“中国制造”成本和服务优势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继续保持出口市场竞争力,有必要对企业的物流网络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建立海外区域配送中心,以更符合全球化物流发展的需要。

笔者曾经在民营跨国公司天狮集团从事海外物流管理工作多年,有幸经历和参与了企业从无到有建立海外区域配送中心,并实施全球化发展战略的过程,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供读者参考和批评指正。

一、布局规划:建立海外区域配送中心的前提和基础

天狮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天津、以生产经营保健食品日化产品为主的跨国民营企业集团。天狮集团组建于1995年,1998年初挺进国际市场,目前已经摸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道路。天狮集团在海外设立了110个海外子公司,销售业务遍及19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基地坐落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武清开发区。

为了加快国际化战略实施,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天狮集团就启动和实施了全球物流网络布局规划建设工作,基本指导原则是“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市场优先,灵活应变”。按照物流网络建设的路线图计划,截止到2009年底,天狮集团初步建立了通达全球市场的物流配送网络。在天津总部,完成了大型综合物流基地建设,其中包括一个以自动化仓库为核心的国际物流中心,主要负责向国内以及海外的区域配送中心补充调拨货物。在国内其他城市,建设了沈阳、武汉、上海、广州、成都和西安6个国内区域配送中心,负责国内市场的产品配送。在海外重点市场和区域,分别建设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阿联酋迪拜、拉脱维亚里加、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德国曼海姆等海外区域配送中心,负责邻近区域的海外市场配送工作。其中尤以迪拜区域配送中心影响力最大、市场覆盖最宽,下面就重点以它为例进行介绍。

中东及非洲市场一直是天狮集团全球化业务发展的重点。但由于中东及非洲区域物流配送业务严重滞后,造成供货周期长(最长180天)、市场经常断货(几乎每个月都会发生)、产品报废严重(比例高达10%)。为彻底解决市场保供以及库存成本降低问题,集团 2008年决定在中东和非洲市场附近建设一个海外区域配送中心,为周边市场提供物流配送服务。阿联酋迪拜位于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汇点,具备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迪拜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迪拜当地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相当发达和完善,迪拜港、迪拜国际机场在世界货运排名均位居前列,开通的国际航线可以通达全球。位于迪拜港的杰布阿里自由贸易区(JebelAliFreeTrade Zone),由迪拜港务局(DPA)直接管理,区内赋予了企业极其优惠的政策,如允许外商100%控股、零关税、零所得税、外汇无管制、资金流入流出自由、外籍劳工雇佣无限制等。

基于迪拜以上综合优势,天狮集团经过现场调研及综合多因素分析(如投资政策、物流基础设施、成本等因素),在众多的候选城市中(包括埃及亚历山大、南非德班、肯尼亚蒙巴萨等),最终决定在阿联酋迪拜的杰布阿里自由贸易区内建设一个面向中东和非洲市场的海外区域配送中心。

二、物流外包:建立海外区域配送中心的策略和方法

物流业务自营还是外包,是物流管理活动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个涉及成本和效率的问题。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发展,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也是规模经济在物流产业最好的体现。因此,海外区域配送中心的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已有的资源,来建设企业的海外区域配送中心,降低海外自主投资的风险。这一点与海外投资建厂很不一样。企业只是根据实际需要,现场派驻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即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海外区域配送中心的建设,企业几乎不用花费任何固定资产投资,就可以从中享受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包括使用对方仓库、劳动力、物流专业设备、物流信息系统等资源。当然,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资源也不是完全免费的,企业需要按实际发生的业务量定期支付一定的物流费用。

天狮集团迪拜区域配送中心的建设,就是通过国际招标方式,选定与当地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来建设。通过与这家物流公司的战略合作,既降低了投资成本,又控制了业务外包的风险,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另外,为更具体地界定天狮集团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责任和义务,避免交易的风险,双方还签订了物流服务 合 同(Logistics Service Contract)。合同中甚至规定天狮集团不固定支付任何租赁费用,代之以按照业务量来付费,货量大的时候多付费,货量小的时候少付费,所有物流运作成本几乎都变成了可变成本(Variable Cost),从而进一步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合同中还明确规定了物流服务水平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以此作为对方确保物流服务标准的书面承诺,并作为今后实施物流监管和绩效考核的依据。

三、现场监管:充分发挥海外区域配送中心的影响和作用

在区域配送中心实际业务运营中,完全意义上的自营和完全意义上的外包都是不存在的。比如说国际运输业务,企业不可能依靠自己的船队和机组执行货物运输业务,只能选择与当地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合作,使用国际承运人的网络,将产品运送到世界各地。物流业务完全外包也是不现实的,如客户订单的处理、物流业务监管及货物跟踪等,必须牢牢掌握在企业自己的物流管理部门手上。否则客户很多反馈将会失真,客户投诉也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导致客户丢失。因此,即使企业实施了物流外包策略来建设海外区域配送中心,考虑到时间上和空间上与国内总部的差异,在海外区域配送中心的工作现场,派驻企业精干的物流管理人员,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迪拜区域配送中心的具体运作中,进出口清关、本地运输及仓库的日常管理工作,均外包给区域配送中心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国际运输业务,由于涉及面广,需要重新开发一些合格的国际货运代理公司,然后根据需要由现场监管人员,对每一单业务按照货比三家的原则,从中择优选择性价比高的公司,委托他们进行操作。涉及到库存计划、订单处理、客户服务、进出口单证制作(如发票)等工作,仍由天狮集团派驻现场的物流管理人员全权负责。至于物流服务商额管理工作,更应当由现场监管人员尽职尽责完成,毕竟他们在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和信息,重大问题还要通过他们及时向总部汇报。这就要求现场监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需要认真记录物流服务商的服务表现,并按照协议规定执行每月物流绩效考核。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海外区域配送中心服务质量达到企业要求。

通过迪拜区域配送中心的布局规划、外包建设和现场监管,天狮集团大大提升了对海外市场的物流配送能力,既缩短了供货周期,又降低了整体物流运作成本。海外子公司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当地的市场开拓上,从而为区域市场业绩的提升打下良好和坚实的基础,也使得来自中国制造的天狮集团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市场上,并受到海外消费者的欢迎。

四、建立海外区域配送中心对国内企业的启示

应该说,天狮集团的国际化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与国家总体上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背景是分不开的。跟随国际化的脚步,天狮集团的物流网络也触及到了海外,从而为海外市场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结合天狮集团的案例,建议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国内企业,都来重视海外区域配送中心的建设,真正实现“中国制造”与“全球化物流”的一体化运作,从而确保出口贸易的稳定增长,增强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笔者认为国内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得到一些启示,借鉴一些经验:

第一,从必要性角度,国内企业究竟应该不应该建设海外区域配送中心,应该结合各自的跨国经营能力、市场规模、市场分布等因素综合考虑和评估,而不能盲目照搬,片面追求物流网络的扩张。物流最终是要为市场服务的,没有出口市场业务的发展,建设再好的物流网络,也是浪费。只有等企业海外区域市场发展到一定规模,才可以考虑建设,否则还是维持从国内直接出口到目的国市场。

第二,从布局规划角度,国内企业应当注意做好海外区域配送中心的仓库选址工作,以点带面,促进市场的发展。具体选址时,除了要充分考虑领导者的决策意图外,还必须考虑投资环境、市场分布、成本、时限等综合因素,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科学的选址分析,力求做到“选址准确、充分覆盖”。

第三,从建设策略角度,国内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资源,切忌盲目自行投资建设。如果条件允许,建议国内企业最好与中国本土的物流企业结成联盟,联合走出去建设。应该说,国内物流企业更加了解国内企业的需求,合作关系也更加稳固。这样做的好处也很明显,既支持了国内企业出口业务的发展,又帮助中国本土的物流企业逐步实施全球化。在联合走出去这方面,美国、日本、德国企业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制造的产品,以及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无论在本国,还是在其他国家,几乎全部指定由母国总部的物流公司进行操作,国内的物流公司很难进入。从保护民族企业的角度,国内制造企业也应当有责任联合国内物流企业走出去。像天狮集团,无论国内还是海外,都积极与中远集团展开了全球战略合作。

第四,从现场监管角度,国内企业应当派驻具备丰富海外物流管理经验的物流经理人到区域配送中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现场监管职责。目前这种国际化人才是很难招聘到,国外来的很难适应国内企业的文化氛围,而国内来的全球化视野和经验都普遍比较欠缺,甚至语言沟通上也有问题。为此,建议国内企业一开始就要注意外派物流管理人员的培养,储备一些既懂专业,又懂语言,还能够领导团队的物流经理人队伍,参与到海外区域配送中心建设工作中。

第五,从跨国经营角度,国内企业可以先期通过建设海外区域配送中心积累海外经验,为未来投资建厂做准备。过去一谈到跨国经营或者国际化,国内企业,还有政府部门,都倾向于海外直接投资建厂,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有可能因为国际化经验欠缺,造成企业相当高的投资风险。从1998年开始,在经过了10多年的国际化发展,天狮集团直到2009年11月份,才在越南建设了第一个海外工厂,可见海外投资建厂绝非一蹴而就的事。而通过外包建设海外区域配送中心,一方面可以降低投资、增长国际化经验,另外还可以实现一部分生产工厂的职能,如生产延迟、后期贴标等,真可谓一举多得。在市场开发的前期以及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海外区域配送中心建设尤其值得去尝试。

海外中心站 篇6

油田中心处理站英文简称CPF (Center Processing Facilities) , 是油气处理的中枢, 通过对开采出的原油进行脱水、脱气、脱盐、脱硫、降粘等处理使其达到规定的指标, 实现原油的商品外输。作为油田地面设施的核心部分, 油田中心处理站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作为EPC (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 总承包商, 在苏丹、乍得、伊拉克等国家成功地建设了多个油田中心处理站, 积累了丰富的项目运行和安全管理经验。本文通过分析油田中心处理站的安全风险特点和海外环境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归纳了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针对性地提出了海外油田中心处理站总承包项目的安全管理措施。

1 项目特点分析

油田中心处理站一般包括原油处理、气处理、油气分离、电站、计量站、水源站等几个部分,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工作量大、工期紧、人力投入多。

项目经验表明, 由于油田中心处理站在油田运营中的特殊地位, 其建设工期通常非常紧迫。工作量大、工期紧张必然要求投入大量的人力。项目建设高峰期人力投入多达千人以上。

1.2 大型设备多。

为了提高安装质量、降低现场工作量, 很多设备都采用了工厂深度预制的撬装设备, 如热媒炉、油气分离塔、脱水脱盐装置、脱硫装置等, 重量从几十吨到上百吨, 从运输到吊装、安装过程都存在着很大的风险。

1.3 施工过程复杂, 涉及的工种多。

项目涉及土建、管线、设备、电气仪表、工艺、防腐等不同专业, 作业人员包括起重工、焊工、架子工、防腐工、电工等十几个工种。

2 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分析

油田中心处理站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2.1 风险种类多。

油田中心处理站施工过程复杂、工序多, 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建筑安装行业风险, 主要风险包括:大型吊装、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临时用电、挖掘作业等。

2.2 作业环境影响大。

在不同的作业环境下, 同种作业的风险危害程度差别很大。同种作业, 分别在地面上、管架上、罐体内进行, 其危害因素构成和风险等级有很大的区别。

2.3 交叉作业多。

油田中心处理站项目的施工活动集中, 投入的人力、物力大, 涉及的专业多, 在时间和空间上深度交叉, 增加了安全管理和协调的难度。

2.4 自然环境增加安全风险。

目前中国的大多数海外石油项目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国家, 比如非洲和中东地区夏季气温常常高于50℃, 对员工健康和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

3 安全管理策略和措施

油田中心处理站项目的施工特点及海外环境的制约, 对项目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战。作为EPC总包商, 要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和总体控制能力, 前移管理端口, 提前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3.1 通过HSE管理体系建设带动各项安全工作的开展

要以HSE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 通过分解体系要素, 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 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 逐渐实现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程序化。按照“PDCA” (计划-实施-检查-整改) 管理模式[1], 持续改进现场的HSE表现。加强“有感领导”, 营造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氛围。

3.2 动态管理安全风险

风险管理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础, 所有安全措施的制定都应建立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要针对施工活动的复杂性和风险变化快的特点, 对风险进行动态管理。既要对项目的整体风险进行评估, 找出重大风险加以控制, 还要加强每个阶段、每个施工活动、每个岗位的风险评估, 特别是当作业环境发生变化时, 应及时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 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3.3 提前干预, 从源头消除不安全因素

海外项目的很多安全问题发生在施工现场, 但问题的根源却在于施工组织和施工准备。针对海外项目安全管理中常见问题, 提前干预, 防患于未然,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做好分包商安全设备设施的审核。总包商要根据工程总量, 结合项目工期等加权因素, 对分包商安全设备设施的数量进行评估, 对于安全设备设施严重不足的, 通过合同手段对其提出要求, 促其整改, 确保安全设备设施数量充足。对于脚手架等影响较大的安全设备设施, 要提前发运, 为现场施工做好准备。

2) 做好关键岗位人员的审核。总包商应建立分包商关键岗位人员的审核机制。审核对象包括分包商的安全主管领导、安全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作业队长和班组长, 通过审核确保关键岗位人员配置齐全, 具备基本的安全素质。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不允许办理出国动迁手续。

3.4 明确总分包商安全管理界面

通过合同化管理, 规范分包商的安全生产行为。总包商与分包商签订《安全生产合同》, 明确总分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3.5 科学实施HSE培训

培训是快速提高人员安全素质的有效途径。在HSE培训方面, 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 识别培训需求, 针对性开展培训。通过员工的HSE表现、违章数据分析等方式, 识别出不同人群的HSE需求, 建立培训矩阵, 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提高培训质量。2) 强化基层培训。安全管理的重点在操作层, 操作层的重点在班组。要积极开展班组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危害识别培训, 不断提高基层员工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安全操作技能。3) 培训方式要多样化。现场HSE培训不仅包括课堂培训, 还应根据现场实际拓展培训形式, 如专题培训、班前会、案例教育等。

4 结语

油田中心处理站是海外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每个油田中心处理站的规模、构成不尽相同, 但项目的施工特点是相似的。因此, 通过总结以往项目的安全管理经验, 可以帮助今后的项目避免类似问题, 把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摘要:油田中心处理站 (CPF) 是油气处理的中枢, 也是油田地面工程建设项目的关键部分。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长期承担海外油田地面工程总承包项目, 成功地建设了多个油田中心处理站, 积累了丰富的项目运行和安全管理经验。通过分析油田中心处理站的安全风险特点和海外环境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找出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 为后续的同类项目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外,中心处理站,总承包,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海外中心站 篇7

5月13日, 欧盟委员会宣布, 批准中石油以10.15亿美元的作价收购英力士集团旗下的两家炼油厂部分股权。

负责欧盟反垄断事务的欧盟委员会在声明中表示, 经过审查, 这起交易不会对欧盟市场上的竞争构成严重影响。

据了解, 英力士集团是英国最大的私人化工公司, 也是世界第三大独立的化工公司, 在全球共有超过100个生产基地, 年销售额达到500亿美元左右, 金融危机后, 英力士陷入债务困局。

中石油此次收购的两家炼厂是分别位于苏格兰的格兰杰莫斯炼油厂和位于法国的拉瓦莱炼油厂, 资料显示, 两家炼厂的原油日加工能力均为21万桶, 年处理量也各达到约1050万吨, 属于千万吨级的大型炼厂。中石油在两大炼厂中所占股权分别为51%和49%。

中石油国际事业部一名内部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早在2008年中石油就已经向英力士集团发出了收购意向, 而吸引中石油的因素除两大炼厂的原油加工能力外, 其辐射欧洲的贸易网络更是被中石油“看中”的主要原因。

资料显示, 格兰杰莫斯炼油厂位于苏格兰福斯湾, 可直接利用来自北海的原油和天然气, 向苏格兰、英格兰北部和爱尔兰北部提供成品油。而法国拉瓦莱炼油厂位于地中海沿岸原油贸易区, 并靠近马赛港和原油运输终端, 可通过管道向法国、瑞士和德国南部提供成品油。

“这两个炼厂的供油渠道辐射面很大, 通过管道和港口运输基本上可以覆盖北欧的大部分地区, 中石油可以以此为跳板逐渐扩展下游产业链。”上述中石油人士说。

三大国际运营中心

搭建海外油气运营中心对中石油海外上下游业务均衡发展有重要意义

未来5年无疑是中石油大举扩张的关键期。

此前, 中国石油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华林曾公开表示, 中石油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是天然气业务和海外业务, 并将积极建立三大油气运营中心。

根据中石油的整体规划, “十二五”期间, 中石油将围绕南美、北非、中东、中亚、亚太, 以及俄罗斯5大战略合作区加速资源整合, 在“十二五”末完成海外业务的战略性布局, 并将海外油气作业产量提升到1.3亿吨以上, 相当于目前当量的一倍。

而长期以来, 中石油的国际化重心一直侧重于上游的原油勘探、开采, 下游产业则相对乏力, 在既定目标的整体规划中, 提升下游短板, 搭建海外油气运营中心对于促进中石油海外上下游业务均衡发展则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石油企业竞争, 归根到底是产业链的竞争, 只有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 才能平衡波动、控制风险。”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

同时, 周修杰还指出, 早在2009年, 中石油就已经制定了其未来十年的国际化战略, 将在亚洲、美洲、欧洲加快建成集贸易、加工、仓储、运输于一体的区域性油气运营中心, 在未来争取实现年贸易量达到4亿吨以上的目标。其中, 原油进口能力达到1亿吨/年。在2009年, 中石油全资收购新加坡石油有限公司则是其在东南亚发力的重要标志。

2009年6月, 中石油旗下的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新加坡公司从吉宝油气服务有限公司手中收购了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的股权。该炼厂的产能为28.5万桶/天, 为新加坡三大炼厂之一。

一个月后, 中石油又收购了新日本石油公司大阪炼厂部分股权。后者是日本最大的石油精炼商、石油进口商和营销商, 拥有9家炼油厂, 其石油提炼能力超过130万桶/天, 占有日本汽油市场23%的份额。

至此, 中石油亚洲油气运营中心初具成形, 而时隔两年, 借力英力士两大炼厂则无疑是中石油加速欧洲油气运营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

“中石油一直致力于推动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其进军欧洲的目的只有一个, 提升国际化, 拉长产业链。”周修杰说。

随着中石油落子欧洲, 全球三大运营中心的蓝图也日渐清晰, 中石油集团一名高层对记者透露, 在欧洲市场逐步成熟后, 中石油位于南美的油气运营中心也将着手建设, 目前, 地址初步选定为哥斯达黎加。

战略意义高于经济效益

中石油的逆势进入欧洲无疑将面临市场饱和、利润微薄等多重压力

“国内持续高涨的成品油市场, 以及国际投资环境决定了中国石油公司加速海外投资的步伐, 从这个层面上看, 中石油在全球范围内整体布局的战略意义远远要高于经济效益。”中石油规划总院一名内部人士对记者说。

据其介绍, 国际上对于石油公司实力的判断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整体规模, 在此基础上, 中石油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全局部署与其试图在“十二五”末跻身世界一流综合型能源巨头的诉求不谋而合。

“国有石油公司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 尤其是通过‘十一五’期间的积累, 中石油现阶段已经处于发展的关键期, 这个‘关键期’指的是从一个大型石油公司壮大成世界石油巨头的整体提升。”上述中石油规划总院人士说。

中石油扩大规模的出发点从极力打通欧洲市场的举动可见一斑。

作为高端市场, 欧洲成品油业务在BP、壳牌、道达尔等世界能源巨头精心耕耘多年后, 早已进入了成熟期, 成品油用量逐年下降, 需求也日益萎缩, 以雪佛龙为代表的石油大鳄甚至纷纷撤离了欧洲市场。在此情况下, 中石油的逆势而上则无疑将面临市场饱和, 利润微薄等多重压力。

“欧洲市场云集了全球最大最富竞争力的国际能源巨头, 中石油开拓欧洲市场的难度也相对较高, 运营成本高昂、石油巨头竞争激烈、政策壁垒都将是中石油将要面临的阻力。”周修杰说。

上一篇:早期直肠癌下一篇:门静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