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国有资产

2024-07-16

海外国有资产(通用10篇)

海外国有资产 篇1

近年来我国财务管理的规模不断提高,其中包括银行、信托、基金子公司等等各种的行业。我国的《基金法》也逐渐开始全面的实施,提高了基金专项资产管理子公司的业务热情,再加上我国的资管市场也逐渐开始放开,目前已经形成非常激烈的竞争格局,面对如此激烈的行业竞争,信托公司需要将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要满足民众对于财务管理不断增长的需求。

一、信托的概述

信托源于中世纪的英国,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发达国家被广泛的应用,一些声名显赫的家族将自己家族的财产交给比较专业的信托公司,委托他们进行管理。近年来我国高净值人士不断增加,那些创业的“富一代”开始逐渐面对财务传承和财富保障的相关问题,海外信托由于其自身丰富的功能,受到我国富豪的欢迎,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于信托的使用比较广泛,但是在我国的内地富豪来说,他们对于海外信托还没有一个深入的认识,我国还没有开证遗产税,海外信托依旧处于发展阶段。

二、海外信托行业的发展现状

海外信托自身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因此对于海外信托在我国的发展那现状也不能深入的展现,但是可以从需求以及供给两个角度进行探索,我们可以明确海外信托在我国仍在处于起步的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

从需求的角度上说,我国高净值的人士的数目不断提高,中国的高净值人士对于国际化问题和财产规划以及慈善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他们对于信托体系就会具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国内的信托主要就是为了获取投资的收益,这是一种短期的投资行为,而海外信托则具有很大的不同,海外的信托可以面对不同的企业家,根据他们不同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我国正处于开证遗产税的预期阶段,因此海外信托在我国未来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供给的角度上说,国内的信托公司还不能开展离岸业务,因为信托公司没有境外的分支机构,缺乏境外投资的能力。可以在内地开展海外信托的主要就是外资银行或者在香港成立的独立信托公司,这些信托具有十分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我国目前的高净值人群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具体地域分布的也十分广泛,和外资机构进行交流具有一定的障碍,外资机构顺利的进入我国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困难。这些年,私人银行和比较高端的财务管理机构逐渐开始接触到这一领域,主要和外资机构进行合作,可以提供海外的信托业务,但是其攻击并不是十分充裕。

三、海外信托的作用

(一)具有节税效应

信托可以说害死避税最有效的载体,通过海外信托的渠道,将离岸司法管辖区的税收优惠进行充分的利用,可以有效的节约所得税和赠与税以及房产税等各种各样的税收负担。我国目前对于遗产税还是免征税的,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很有可能就会征收遗产税,这样一来,会增加节税效应。

(二)可以有效的隔离资产安全

在现实中,高净值人士对于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并不能进行很好的区分,要严格区分信托的所有权和收益权,使委托人和受托人以及受益人进行有效的隔离,受托人无论是发生债务还是要清算破产,对于信托财产都不会起到任何不好的影响,信托财产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资产安全隔离,可以使企业风险对家族财富不会起到那么大的影响。除此以外,可以设置婚前财产信托,这样才可以使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进行分离。

(三)灵活的传承财富

海外信托可以以实际需求为基础,灵活的将信托期限进行约定,对于收益分配条件和财产分配方式也可以进行提前约定,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财产纷争。如果下一代并没有意愿去经营资产,可以利用信托人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保证受益人可以得到比较稳定的生活保障,良好的继承下自己的财务。

(四)严格的保密信息

在一般情况下,海外信托并不要去进行登记注册,这样可以对信托信息进行保护,运用和管理信托都是以受托人的名义,除了一些极其特殊的情况,受托人并没有像外界将信托财产的运营情况进行披露的权利,海外信托可以对客户的隐私进行良好的保护。

四、中国信托公司海外资产配置

(一)股权投资

指的就是取得被投资公司的公司股份,企业可以购买其他企业的股票,直接对其他公司进行投资,最终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这样得到经济利益主要就是为了将利润或者股利进行获取。股权投资基本上都是面临非公开的市场,这样的公司信息和上市公司进行比较,缺乏透明性和规范性,其具体的投资时间也比较长,还可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但是与此对应的其投资风险也比较高。

(二)对冲基金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全球的对冲行业都保持着增长的趋势,投资对冲基金的优势如下:和传统的股票和债券具有很小的相关性;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之下,会取得很多的绝对收益;当风险经过调整之后,可以收益;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组合的具体波动率。各种各样的投资策略主要是借助海外比较成熟的资本市场和丰富的金融工具,可以以投资者各种各样的需求为基础,然后顺利的选择出投资策略和组合。我国目前的对冲基金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基本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对于海外各种各样有感到投资的策略并不是十分了解,很难去合理的选择出正确的策略。信托公司要以客户的需求为基础,逐渐对其他投资策略进行拓展。

(三)大宗商品投资

我国人都比较喜欢大宗商品投资。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经济依旧处于恢复的阶段,而我国的经济依旧处于转型的过程中,对于大宗产品的需求比较少,但是大宗商品的具体需求也在不断下降,在当前还没有投资的机会。

(四)汇率投资

在全球范围内最活跃的投资市场就是汇率市场,但是它的杠杆率比较高,无论汇率市场发生怎样的波动,对于投资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将本金损失掉,尽量可以很少去参与,最好可以借助建筑专业的机构,积极进行产品的参与,还可以积极的参与进产品,目前的市场由于高杠杆的投资,可以进行汇率的投资,不能仅仅依靠汇率市场的长期趋势,对于短期的走势也要给予积极的关心。

(五)房地产投资

一种就是资本市场投资,或者房地产相关股票;或者直接对物业进行投资,获得租金的收入,在未来可能会得到有效的增值。要积极的参与到开发的投资当中;对买入物业进行有效的改进之后,可以获取更高的租金收入,对于未来卖出时进行增值。在困境资产投资的时候,这种投资在海外属于比较成熟的投资方式,那些比较专业的投资者利用自身专业投资能力,可以在一些贷款机构中将一些有问题的资产包进行购买,通过重组或者重新贷款的方式进行获利。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综合的论述,首先对海外信托进行简单的论述,并对海外信托的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并且将海外信托具体的作用和优势进行具体的论述,使人们可以深入的了解海外信托,最后对中国信托公司海外资产配置进行全面的探索,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安秋蓉.中资私人银行服务与产品的研究及其发展策略建议[D].上海交通大学,2013

[2]王银杰.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的竞争策略研究[D].厦门大学,2014

[3]田竞宸.大数据时代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商业模式转型升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4]本报记者赵晓菲.资产配置、专职财富管理十万亿时代信托“新通道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

海外国有资产 篇2

資料來源:金鷹移民

Ø納稅人須於申報所得時一併附上之附件:

§T1134 海外關係企業資訊申報表

§T1135 海外所得佐證申報表

Ø移民第1年無須申報,第2年起才要申報

如:2005年6月移民至加拿大,2005年度之海外資產無須申報,2006年度(即第2年)之海外資產才須申報,意即應於2007年4月30日前與所得申報書一同送出

T1134 海外關係企業資訊申報表

持有海外企業股份超過10%以上,且該企業總收入超過CAD25,000、資產市價超過$1,000,000者,須於課稅年度結束後15個月內申報。

T1135 海外所得佐證申報表

•持有“特定海外財產”,在某年度任何時間,財產總額超過CAD100,000者,須申報T1135海外所得佐證申報表。屬於例外財產者無須申報。

•海外財產之成本以落地日之公平市價計算之。

特定海外財產

ü海外資金,例如境外銀行帳戶存款。

ü海外公司股份,如台灣台積電股票、台灣未上市公司股票、美國IBM股票等。

ü海外債權,例如美國國庫券、加拿大境外親友有息或無息私人欠款、應收帳款、商業本票等。

ü境外信託利益,例如共同資金之孳息。

ü海外房地產,除自用或專用經營活動性企業外之加拿大境外房地產,例如擁有台灣山坡地或投資增值之境外不動產等。

ü海外其他財產,例如存放加拿大境外金塊等,凡不屬例外財產亦不屬前述特定海外財產者,均屬此類。

例外財產

ü自用財產,供個人享受,並非投資,無出租也無所得產生者,如在台灣自宅及珠寶、字畫或藝術品等。

ü專用於經營活動性企業財產,如醫師執業診所之房地產、台灣自耕農持有之農地等。

ü退休養老計劃之財產,美國IRA退休金相當於加拿大退休儲蓄計劃RRSP或RRIF,不須申報。

怎样进行海外资产配置 篇3

海外资产配置该如何科学实现?是不是每人每年换5万美元的外汇这么简单?有人通过“住房抵押贷款”等方式负债,然后把贷款换成美元汇出国外投资,这种方式可复制吗?

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情况下,普通投资者当然可以把海外资产作为资产配置组合的一部分,但要量力而行,投资额度不应超过个人资产总和的10%。而高净值人群由于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适当提高海外资产的配置比例。

投资之前,首先要仔细评估风险。这一轮海外配置资产的热潮,并非想象中那么美。海外资产配置对资金实力和投资专业知识的要求很高,持跟风赚快钱、追逐高利润思维的投资者,很容易陷入投资陷阱。

此外,影响境内投资人作出投资决策的因素,往往还有“某个熟人也买过”,或是“中介销售人员说它好”。这类投资人不太愿意花时间研究或花成本赴实地考察,信息严重不对称,被忽悠的可能性很高。

投资人在进行海外资产配置时,如果无法抵达现场,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投资团队寻求帮助。他们更熟悉发达国家的商业运作模式,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和谈判技巧,而其所依托的平台资源也能够带来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识别打着海外资产配置旗号的花招骗术只是第一课。成熟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历经百年,金融产品的品种细化且繁多,要对这些金融产品进行解读、分析和遴选,从而形成符合个人风险收益偏好的组合,这是对财富管理能力的巨大考验。

我建议,不妨从最简单的、流动性最好的公募基金开始,逐步丰富海外投资的品种、扩大海外投资的范围。

不过,个人资产能否升值,与经济环境的好坏并没有绝对关系。只有那些不盲目跟风、拥有自我认知和敢于行动的人,才能始终在资本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普通收入家庭可适当增持美元

刘晓博(财经评论员)

配置海外资产有两种含义:一是真的把钱汇出国外,购买境外的房产、股票、债券、基金、信托等产品;二是仅仅持有一些美元、日元等外汇。

平安证券的最新统计显示:60%的国内超高净值人群(资产超过1亿元人民币)在海外配有资产。虽然社会上时有“有钱人跑路”的声音,但其实,由于海外配置受限、不熟悉海外资产等原因,这部分人群的海外资产配置金额并不算高,一般只占其总资产的10%左右。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使用自己的换汇额度(每人每年5万美元),增持一些美元是有必要的。如果家里有孩子留学或者即将留学,就更有必要。

但如果你没有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资产,贸然跑到海外买房和其他金融资产,其实是风险很高的事。再加上一般人投资知识有限,若不熟悉境外法律,极易吃哑巴亏。

金融风险并不可怕,在金融风险出现时拿着资产到处乱跑才真的可怕。那些所谓的专业投资者,就在这时最容易忽悠老百姓。事实上,带有赌博性质地去进行海外资产配置,任何时候都不可取。

那么到底怎样做呢?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我建议可以一二线城市的优质住宅为基本资产,配置一些美元、实物黄金,同时通过可信赖的机构(比如公募基金、阳光私募、信托机构)参与国内金融市场,个别人还可以获得创业股权投资的机会。

至于富裕阶层,适当配置海外资产是必须的,大方向仍然是欧美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至于通过“住房抵押贷款”等方式负债,然后把贷款换成美元汇出国外投资,这其实是海外资产配置的一种极端做法。未来,中国的外汇管制会有所收紧,以防范此类过度投机现象的出现。

配置一些国内就可买到的美元资产

郭亮(职业投资者)

事实上,如果你过去十年对汇率上涨没有感觉特别爽,那么对现在的汇率下跌也不会特别痛苦。如果实在担心汇率波动,可以配置一些國内就可以买到的美元资产。仅就外汇来看,其他货币保值能力也各有可取之处,比如日元、加元、澳元,但通用性不如美元。

可以购美元。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个人购汇额度为每年5万美元。可以直接在网上银行以人民币兑换美元,注意要换“汇”别换“钞”。购入的美元可以直接存定期也可以买美元理财,尽管存款和理财收益偏低,但需明确此时购汇的主要目的是为防贬值。

可以买黄金。黄金有避险功能,带给投资者“安全感”。黄金仍然是一种以美元定价的资产,简单地说,假设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不变,如果人民币贬值,那么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价格会上涨。

当前,美元重新走强,人民币汇率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参考海外因素定价、与国内资产风险收益特征迥异的黄金,就更加具备配置价值。

市场往往忽略黄金对各类不同主权货币的表现。举例来说,2016年10月第一周,在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出现大跌的情况下,因英镑大幅贬值,以英镑计价的黄金价格一度反弹到了7月初的水平。英镑的下跌对其计价黄金价格的支撑非常明显,如果投资者持有以英镑计价的黄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可以对冲掉英镑贬值的。

对于大部分的中国投资者而言,适当增加黄金的配置比例,可以对冲汇率风险,并防范全球金融市场短期波动增大带来的外溢效应。

QDII型公募基金可重点关注

周兴金(证券分析师)

资产配置的主要目的是分散风险。在大类资产配置中,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国别资产配置。虽然2016年9月份美联储未按市场预期加息,但整体而言美元指数依然会保持强势。以美元计价资产依然是海外资产配置的重点。

为什么海外资产配置火了起来?首先跟汇率波动有关;其次从投资方面来说,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从2015年开始下降,各类固定资产收益率下滑;而国内金融市场制度不完善,股市剧烈波动,也没能发挥好资本市场的调节作用。

从投资者角度看,高净值人群向来不缺乏海外资产的投资渠道,但私人银行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动辄100万元以上的起投金额让普通人难以参与。

那么对于普通投资者,还有无其他渠道参与海外资产配置?一些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型的公募基金,可以重点关注。由于美股不确定性增强,可考虑增持港股和港股QDII基金。QDII基金可以在各大基金网站平台购买,但每个基金的风险不一样,需要根据自身的风险收益偏好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

还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任何投资产品都是有风险的,海外资产也不例外。并且海外资产因为产品结构相对复杂等多种原因,产品净值表现更新较慢、申购赎回等操作也比较滞后,这些因素对购买海外资产的收益都有影响。因此,如果计划投资海外市场,要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投资周期至少在1年以上。

海外国有资产 篇4

1993年, 青岛啤酒在香港发行H股票, 从此拉开了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序幕。随后大批境内企业相继在香港、新加坡、纽约等境外上市, 近几年来大型 (超大型) 国有垄断企业如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人寿等纷纷赴海外上市, 引发我国学术界的激烈争论。中国人民大纪宝成教授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盲目境外上市已成为危及中国战略利益的核心因素之一, 有必要加以规范。大中型企业境外上市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超600亿美元”的发言, 再次将将国企海外上市的讨论推到风口浪尖上。

企业海外上市的原因极为复杂, 概括起来既有企业方面的需要, 也有政府的推动, 既有国内方面因素也有国际环境影响。从企业方面因素看, 首先是筹集企业发展资金、改善公司资本结构的需要。10来年前, 我国证券市场刚建立不久, 规模小, 容量有限, 不能满足大型企业筹集资金的要求, 迫使企业走出国门实施海外上市融资。其次, 改善公司治理,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我国企业公司化改造时间短, 公司治理混乱、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大部分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低下。在多次试验不能依靠内部制度变迁改善公司治理和提高经营管理绩效的情况下, 期望借助外部力量, 海外上市就理所当然成为政府政策制定者、学者和企业经理人的共同选择。再次,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需要。海外上市, 与国际通行规则和标准接轨, 接受国际规则约束和外国投资者考验,

吸收国外企业经营管理先进经验和技术, 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最后, 国内上市存在的高昂隐性成本加快了企业海外上市步伐。国外上市一般在1年左右, 能否上市预期比较明确。相反, 国内上市时间长, 一般IPO少则1-2年, 多则3-4年不等, 而且能否上市的不确定性很大。另外, 国内证券市场经常发生证券违法违规事件, 如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 也使部分清白的上市公司蒙受不白之冤。

政府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海外上市基本上与企业愿望如出一辙。国资委和国家领导层支持大型国企海外上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借助国际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一系列强制性规定, 完善国企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籍此推动国企改革。当然, 顺应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 特别是我国恢复世贸组织成员国地位后, 融入国际经济的障碍消除和环境的改善, 企业走出去的内在要求和政府的大力推动, 加快了国有企业海外上市的步伐。另外, 国际证券市场之间的激烈竞争, 迫使部分交易所修改规则、降低准入门槛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吸引了不少中国企业蜂拥海外上市。

二、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盲目海外上市的危害

1. 巨额国有财富外流

大量中国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纷纷赴海外上市, 最直接的结果是巨额财富外流。首先是高昂的发行上市费用。在海外上市, 包括两大块成本, 一是包括股票发行上市必须支付的承销费、手续费等一次性费用, 另一块是包括上市年费和各种运行费用。海外上市的成本要比在国内A股上市高得多。美国纳斯达克是最高的, 一般占筹资总额的13%—18%, 纽约股票交易所不低于筹资总额的12%, 在香港主板市场, 一般为筹资总额的10%, 最高时曾达到过25%。而内地融资成本不超过筹资金额的5%, 融资额超过100亿成本不超过2%。如2003年海天天线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筹资1.1亿港元, 与发行上市的相关支出2401万元, 占筹资额的21.87%。

其次, 股票普遍低价发行。国内A股发行平静市盈率是60倍左右, 远远高于纽约和香港20倍的水平, 这意味着同样资产在境外市场的融资额仅为境内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 换句话说, 就是中国巨额财富的外流。以中石化为例, 2000年香港上市, 发行价仅为1.61港元, 而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发行价却高达4.22人民币, 两者相差2.61元。按中石化发行价167亿股计算, 刚跨过罗湖桥, 就有43亿人民币的理论增值收益化为乌有。如果将所有境外上市的内地股按此方法做统一统计, 得出的结论相信会让作为国有资产股东的全国人民以及作为国有资产管理者的国资委为之震惊。

再次, 通过分红派息将高额垄断利润转移给国外投资者。大型国有垄断企业在国内获得高额垄断收益, 通过海外上市又将这些本应属于中国人民的利益转移给海外投资者。例如, 2003年中移动的利润相当于全部国内上市公司利润总和, 2004年中国石油利润1100亿元, 相当于1312家上市公司利润总和的87%。2000年-2003年, 在纽约和纳斯达克上市的中资公司回报率超过300%, 中国垄断型企业年垄断利润率超过15%, 而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5%。中石油2005年利润1337.6亿元, 巴菲特通过持股直接从中石油获得投资收益达143亿元。更有甚者, 同时在国内、海外两个市场上市的中石化、联通居然同股不同权, 海外投资者收益远大于国内投资者, 严重损害了国内投资者利益。

最后, 重组成本和发行收益的巨大反差。为了符合国家海外上市政策规定, 准备海外上市的企业不惜将大量不良资产剥离给母公司, 同时母公司或国家又将大量优质资产和现金注入准备海外上市企业, 造成海外上市的巨大重组成本, 而获得的回报却是很低的发行收入, 其中以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最为典型。通过巨大的上市成本和过低的发行价格的差价, 导致难以估量的中国财富外流。

2. 优质上市资源流失, 导致国内证券市场逐渐空心化和边缘化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大批优质的上市公司是支撑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如果大批优质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纷赴海外上市, 必将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 产生“国内资本市场紊乱→优质企业海外上市→国内资本市场被大量劣质企业充斥→本国资本市场空心化和边缘化”的恶性循环。20世纪后期以来, 包括拉美地区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已证实了这种逻辑。国内许多有良知的专家学者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认为, 如果大企业全到海外上市,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会变得更加困难, 政府应该适当有所考虑, 看到中国人寿境外上市, 我心中在滴血。中银国际总裁立山认为, 中国企业上市的首选应该是内地, 而不是过多考虑海外上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夏斌认为, 一批大型优质企业持续不断到海外上市, 于股市发展, 于国内投资者, 于改善融资结构, 于国家税收, 都是不利的。证监会前主席刘鸿儒认为现在要进一步研究的是, 如何善于运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值得注意的是, 已经开始出现恶性循环迹象。

3. 股票价格长期被严重低估的危害

由于多种原因, 比如海外上市企业自身业务不佳、宣传不够、体制不顺, 以及国外投资者对国内企业了解不多、信任不够和外资机构的刻意打压等, 海外上市企业股价长期被低估。股价长期被低估, 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自身形象, 与提升企业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背道而驰, 而且日益固化了外国政府和国外投资者对企业的负面看法, 使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再次融资变得更加困难, 持续发展所需的国际融资渠道可能被切断;同时, 股价被低估的另外一个严重后果是, 恶化了企业国际市场环境, 使企业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销售变得更加困难, 或者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严重制约企业后期持续发展。

4. 产业被外资控制, 国家经济安全堪忧

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 特别需要大批优质企业上市加盟, 输入强大的新鲜血液来改善资本市场结构、提升整体盈利水平和市场信誉, 更好回报抚育企业成长壮大的国内投资者。首先, 如果大批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纷赴海外上市, 将严重削弱国内资本市场吸引力, 降低资本市场甚至整个社会抗风险能力和福利水平, 弱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和国家宏观调整能力, 导致国内资本市场更加发育不良和资源错配。其次, 随着大批海外上市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的不断增资扩股, 国际投资者特别是大型海外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 稍不注意, 将失去对企业控股权。如果还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监控, 也许不不远的将来, 全面要约收购将可能在诸如中国人寿、中国石油和中国移动等国有大型海外上市公司上演。假如我国失去对大批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控制权, 在外资对我国早已发动的无硝烟的经济金融绞杀战中败北, 其必然结果将是产业被外资控制, 人民受外资盘剥, 国家永无安全可言。

5. 加剧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近年来, 我国国际收支连续盈余, 致使2009年底, 我国外汇储备已近2.4万亿美元。连续的国际收支盈余和巨大的外汇储备, 既加剧了我国的通货膨胀, 又使人民币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 给出口企业造成了更大困难, 还使我国与世界各国产生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大批大型国有企业海外上市, 将使我国资本和金融项下收入逐渐增加, 更难抵消我国巨大的经常项目盈余, 国际收支将更加不平衡, 其结果必然是国内通货膨胀加剧、人民币更大幅度升值、贸易摩擦和争端更加频繁, 我国国际经济环境恶化。

三、我国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盲目海外上市的反思及对策

1. 重新审视与反思盲目海外上市政策

重新审视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海外上市的理由, 不难发现, 过去成立的理由现在却难以自圆其说。如果说10来年前我国证券市场规模不大, 无法容纳大型垄断国有企业股票发行上市是事实, 海外上市是无奈的话, 那么现在我国证券市场的规模同时容纳多个大型或超大型国有垄断企业股票发行上市却毫无问题,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对海外上市趋之若鹜?海外上市就一定能够改善公司治理吗?答案是不确定的。我们不能否认海外上市对改善公司治理, 提高经营效益的积极作用, 但更不能认为海外上市就一定能够改善公司治理水平。事实上, 公司治理的改善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 海外上市顶多只是其中一个推动因素之一。客观讲, 国外成熟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治理情况总体要好点, 但即使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也照要存在诸如安然、世通公司财务造假案件。王国刚说“我们在香港上的H股、红筹股好多了, 考察这些企业的改制效果, 并不比国内A股市场上的公司好多少”。理由之三对于大型国有垄断企业也不成立。我国证券市场设立宗旨本身就是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的, 如果说明一般私营或者民营、外资企业在我国证券市场发行上市不容易是事实的话, 那么国有大型国有垄断企业, 在中央政府父爱主义政策关照下和国内投资者期盼下, 却是非常容易的事, 既不存在发行失败风险, 更无难以挂牌上市之忧。海外上市是扩大企业知名度, 提升企业国际影响的惟一途径和最佳选择吗?答案照样是否定的。扩大企业知名度, 提升企业国际影响的根本途径是苦练内功,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海外上市只是其中途径之一且非最优选择。事实上, 海外资本或机构, 在尚未获得企业绝对控股权之前, 是绝对不会把核心技术和管理知识传授给上市企业的, 简单的培训和一般知识的传授对企业提升国际影响是没有多少意义。

而且, 按照金融学的一般常识, 从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角度上看, 企业融资最优顺序是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在我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大门都优先向国有特别是大型垄断国有企业开放并能够充分满足其筹资需要的情况下, 在海外上市理由纷纷失去说服力而筹资成本高昂、筹资额远不如国内资本市场的双重不利的情况下, 还继续鼓吹、鼓励和实施海外上市, 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人在其美丽谎言下所包藏的不可告人的目的与动机。

2. 严格控制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海外上市

严格控制不等于完全禁止, 而是有选择并不失时机允许部分企业海外上市。首先, 严格审查海外上市的企业的性质。关系国计民生或者国家经济安全的大型、超大型国有企业, 或者关键产业的龙头企业, 应该更加严格审查, 甚至禁止海外上市。一般的或者从事竞争性产业的国有企业, 允许或鼓励海外上市。其次, 严格控制每年海外上市企业是数量, 像近几年来每年几十家中国企业盲目海外上市这种严重边缘化我国证券市场、严重背离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和严重危害我国经济安全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了, 每年几家企业海外上市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再次, 严格控制出售给外国投资者的股权比例。我国政府或者企业必须保持对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的绝对和相对控股权。为此, 初次股票发行应尽可能出售给广大的海外投资者, 再次股票发行融资行为应严格审查, 比例应严格控制, 以避免被少数境外机构集中持有。单个或外资机构累计合计持有的股权应严格控制在总股本的10%以下。再其次, 选择好国外中介机构和发行时机, 提高发行价格, 降低发行失败风险和筹资成本。一般来说, 选择国际声誉良好的中介机构的发行成功率高, 证券市场上涨的情况下发行价格高, 筹集资金多。最后,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优劣势和发展战略, 在明确海外上市目的的基础上, 多方比较并谨慎选择上市地点和方式。

3. 鼓励海外上市企业回归中国证券市场

对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 应鼓励其适当时候以恰当方式回归我国证券市场, 这既可增强我国证券市场吸引力, 也可进一步夯实我国证券市场基础, 防止或遏止我国证券市场空心化和边缘化, 还是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为此, 海外上市企业要首先了解和掌握我国政府关于回归的政策及其动向, 在明确政策支持海归回归的前提下, 积极创造条件准备回归;其次, 要做好回归规划, 选择恰当的回归路径和方式, 比如直接回归上海或深圳证券市场发行A股、通过并购深沪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股票和发行中国存托凭证等方式。再次, 选择好回归时机, 把握好回归发行价格, 实现互利共赢, 尽可能避免中石油回归上海证券市场高价发行圈钱这种严重伤害中国人民利益与感情事件再次发生。

4. 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逐步将外资手中的股票购回

作为一种补救措施, 国家可考虑授权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或主权基金 (如中投公司、汇金公司) 的海外分支机构, 直接或间接在海外证券市场低迷的时候大量购买海外大型国有垄断企业股票。所回购的股票既可由这些机构长期持有而分享长期收益, 也可在适当的时候以合适的价格和方式由海外上市的大型国有垄断企业回购注销。其次, 国家可出台鼓励海外中资机构购买并长期持有海外上市大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的股票的政策和措施。这样做的好处, 既可防止海外上市企业被外资控制, 又可分享垄断企业带来的不错收益, 还可维持甚至提高海外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场价格, 维护其良好国际形象。

四、结语

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 使国企海外上市的理由逐渐失去说服力。深刻反思、统一认识, 并切实采取各种强有力措施, 严控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海外上市, 既是防止巨额财富外流的需要, 也是防止我国证券市场空心化和边缘化的要求, 更是保障我国产业和国家经济安全、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和预防拉美现象在我国发生, 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摘要:大型国有垄断企业规模大、利润高、社会影响范围广, 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大量大型国有垄断企业纷纷赴海外上市, 虽有其积极作用, 但长久下去, 既导致了大量国民财富继续外流, 又将进一步加剧我国资本市场边缘化、空心化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状态, 还会引发产业被外资控制和国家经济安全堪忧等严重问题, 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关键词: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海外上市,反思

参考文献

[1]宋秋萍,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融资风险控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08 (6)

[2]董本军, 中国超大型国企海外上市, 喜多·忧多·[J].国际融资, 2005 (3)

[3]纪宝成、刘元春, 论大规模企业盲目海外上市的缺失[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5)

[4]余应敏、张玉玲, 我国企业海外上市利弊分析[J].财会学习, 2007 (5)

海外资产投资收益关乎经济前景 篇5

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令人诧异的是,作为世界最大债务国,美国的投资收益依然是正值。欠了别人大量债务,不但不需要向别人付息,反而要从别人那里收取利息。怪不得经济学家要讨论经济“暗物质”的存在。在不得不对美国人的精明表示佩服之外,我们必须说,当前国际金融体系的不公正安排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中国未经年轻债务国阶段就直接进入了成熟债务国和年轻债权国阶段。由于存在经常项目顺差和投资收益项目逆差,中国可以算作债务偿还国。与此同时,中国还是资本净输出国,是净债权国。因而,中国本来应该有投资收益顺差而不是逆差。所以,可以说中国是一个拥有净债权的“债务国”。

显然,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恰恰是美国国际收支结构的“反题”:两者是共生物。没有后者也就没有前者。反之亦然。我一直十分担心,随着在华外国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中国投资收益逆差将不断增加。除非中国对外投资收益迅速增加,为了维持经常项目平衡,中国必须维持越来越大的贸易顺差。但是,中国进一步增加贸易顺差的可能性将受到世界经济增长状况等外部因素的限制。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如果中国不能通过增加海外直接投资等方式提高其海外资产的收益率,即便中国的净债权因外汇储备的增加而进一步增加,中国的投资收益项目依然可能是逆差。

笔者十多年来一直呼吁遏制中国经济的双顺差,理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相关观点可见笔者的新著《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遗憾的是这种状况并未扭转。如果这种情况不发生变化,中国就永远无法从债务偿还国过渡到年轻债权国。

因而,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由于中国海外投资进展缓慢,随着外国股权投资的增加,投资收益逆差最终超过贸易顺差。经常项目逆差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将会从债权国倒退回债务国。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就不会大量流入。

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阶段。在今后10-15年内,赡养率的上升将导致中国国民储蓄率的下降。如果届时中国投资收益项目逆差增加,中国的国民储蓄率必将进一步下降。赡养率上升和投资收益逆差的增加将使中国因投资不足而陷入经济停滞。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必须依靠从现在开始逐年积累起来的海外资产所提供的投资收益顺差来弥补因老龄化造成的储蓄之不足。如果中国在未来10-15年不能实现投资收益的大量顺差,中国经济就将因资源跨代配置的失败而陷入困境。

如果我们同意中国确有改变双顺差格局的必要,则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对这些政策进行调整。我本人比较倾向于人民币逐步升值的一个重要理由是中国可以发挥资本管制的作用,遏制投资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大量流入。在过去十年中,我一直对资本项目自由化持十分谨慎的态度,认为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应该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后一步。为了避免危机的发生、发展并对经济造成致命的打击,我们需要建立多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就是要吸干过剩的流动性,以确保经济稳定,不发生严重通胀和资产泡沫。第二道防线是要坚持把银行改革做下去。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并不巩固,因为如果宏观经济形势逆转了、变坏了,我们的银行是否还能有非常好的表现呢?第三道防线就是跨境资本流动的管理必须要加强。现在由于资本是流入,所以大家不太有危机感。但资本进来是会有问题的。

有几点应该特别明确:第一,资本管制或者资本管理在中国是有用的,有一些人说资本管制无效,干脆扔掉算了,笔者认为不应该这样。中国银行体系有不少问题,但中国没有发生危机,就是因为我们有资本管制,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的管制有很多的漏洞,但实际上还是有效的,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另外,对“严进宽出”这样的提法我们要做更为全面的理解。现在投资资本正在源源流入中国,以便人民币升值一旦到位,便在充分获利之后迅速撤离。如果我们能够使投机资本确信,想跑并不是那么容易,投资资本的流入将会大大减少。有关方面应该在这方面制定出可信的有威慑力的方针。资本管制是中国金融稳定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一道防线守住了,中国绝对不会出事,这道防线守不住,那我们就有可能出事。而资本管制的彻底放弃,即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应该是我们所有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步。

为了说明为什么我们不能放弃资本管制,我简单算了一笔帐。当时(2007年)的人民币存款总额大概17万亿左右,相当于2.3万亿美元。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是不会仅仅持有本币资产的。如果人民币可以自由兑换,人们会把一部分资产兑换成美元、英镑或者日元的资产。如果把20%的人民币资产换成外币资产,那就是4000多亿美元。

与此同时,中国的FDI存量是巨大的。外国人的钱总是要走的,即便本金不走,利润也是要走的。假设中国FDI存量是5000亿美元,外企的利润率是20%(世界银行认为跨国公司利润率是22%),年流出量为1000亿美元。如果我们认为世界银行高估了跨国公司的利润率,假设利润率只有10%,那也有500亿美元。中国的短期外债是1690亿美元左右。所有这些项目加起来应该不少于6000亿美元。

如果在某一年,由于某种原因,中国经济出了问题,而此时中国已实行人民币自由兑换,或资本管制已经不复存在,你可以想象中国将会发生什么事情。6000亿美元的人民币换成外汇,资本的外流量就是极为巨大的。在短期内资金大量流出,人民币就会大幅贬值。如果人民币贬值,大家就会更急于把人民币资产换成外汇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外汇储备再多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不得不防,因为中国这个国家太大,出了事没人能救我们。

我也并不认为,中国在资本项目上不可以有所作为。在贸易顺差无法减少的情况下,中国应先考虑如何用资本项目逆差或减少资本项目顺差来平衡经常项目顺差以减少双顺差、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减少外汇储备增长速度。

第一,减少由于价格扭曲导致的外资流入。具体措施包括:取消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国企业在国内筹集资金,加强资本管制防止投机资本流入及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资产对外国购买者来说尽可能昂贵一些,等等。

第二,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逐步增加海外直接投资。这方面中国已经有了不少成功的先例。当然,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否则又会陷入新的陷阱,成为东道国的“人质”。

第三,从走出去的顺序来说,金融企业的对外证券投资的位置应该放在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之后。对于国内金融企业来说,培养人才是第一位的事情。

海外国有资产 篇6

刚刚过去的10月乃至年初以来,国内和全球经济经历了悬疑大片也难望其项背的跌宕起伏和种种反转。

且不论犹在昨日的A股暴跌,全球性市场抛售成潮。即使是短短的国庆长假7天,一系列接踵而至的事件依然令人瞠目:

各国重磅经济数据出炉,货币放水预期再起……

烟波变幻,涨落无时。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之下,在全球范围进行资产配置是必要的选择。投资者投资视野更宽,资本全球化带来的诸多潜在益处不言而喻。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及资产价格定价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追踪这种关系,把握其中的规律,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在华尔街工作过25年、国际知名母基金春山资本执行合伙人辛威廉认为,我们要有一个全球的资产配置,这是必需。

辛威廉,春山资本执行合伙人,负责管理春山资本大中华地区事务,美籍华人,毕业于耶鲁大学。在华尔街工作25年,经历了各种金融风暴,在对冲基金、PE投资、投行及公司内部上市等领域和岗位进行了系统训练和实操。

在全球资产配置的时候,要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分散投资要以什么样的比例和原则做指导,要考虑哪些变量,用什么样的投资平台进行投资才是比较稳妥的投资?

9月在2015对冲基金中国年会上,辛威廉对上述问题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有幸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私人领域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人积累了不菲的财富。这些财富如果没有一个更高、更基础的原则的配置指导,盲目地去投一些所谓的高风险、高回报的资产,可能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高而快的增长不可持续

“去年6月份的时候,很多机构呼吁大家卖了房子炒股,在今年前半年看起来也是风风火火,做得也很不错。”加上各种伞形信托等等的杠杆,让很多人获得了高倍的回报,有的人有8倍、10倍的回报,而且是远不止数百万、数千万的级别。

可高兴之后带来的是什么?是痛苦。

辛威廉认为,类似今年上半年的股市这样的高速、快速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任何一个市场都是有周期的,它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地向上增长的

“因此我们要有一个全球的资产配置,这是一个必需。”

谈到全球资产配置,对冲基金这个话题是绕不过去的。“对冲基金在西方是被普遍接受的一种高净值、超高净值客户投资的重要的另类投资方式。”他介绍说,对冲基金母基金的优势,首先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且它提供的长期的回报也是超出了市场的比率的。

“我这里讲的对冲基金或者对冲基金母基金是以国外为主的。”辛威廉表示,毕竟中国的对冲基金发展时间很短,而且可以利用的工具又极为稀少。

他认为,最近期货市场遭到了严打,这对流动性是一个非常不利的状况。“限制股指期货市场后,并没有遏制市场的势头,这说明市场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了外力的干预,特别是政策的变化,会对你的投资策略产生一定的影响。”

华尔街的许多量化模型、对冲模型,在这种市场干预以及具有跌停板和涨停板这样一种人为限制的情况下,可能运作起来就变得很艰难

智慧设置分散投资的层次和比例

一个成熟和智慧的投资设置,一般应该是20~25只左右对冲基金的组合。辛威廉分析,这样的组合既提供了充分的分散,涵盖了各个行业,各种风格,各种策略,同时它又设置了丰富的层次。

比如说可以选6~8只基金来作为基础,它提供了很稳定的回报,可能回报不高,但却非常稳定,不会受大的冲击。

另外再选12~14只不同的中小型规模基金,在这个规模中可以通过发现明日之星,取得不错的回报。这种“明日之星”可能规模不是很大,但它的投资策略比较激进,又有一定的互补性,不足之处是波动性可能相对较高。

“一个投资产品的组成是多层次的,一定是要适合于客户需求的。”他随后举了一个经典的对冲基金母基金案例,该基金兼具了较高回报、较低波动以及适合的流动性等特点,是为大中华区量身定做的。

这种基金设置,通常先是把60%以上的投资放在不同的对冲基金之中,这样可以兼顾稳定的回报和相当的流动性。同时将20%放在一种私募股权基金中,还有20%左右是放在特殊情况基金中。

母基金妙用:筛选杰出的投资经理和投资基金

上述案例,就是通过各种不同策略的变化来实现财富管理目标。“不是每个投资者都会理解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辛威廉说,也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利用适当的策略,作出正确的趋势判断,从而获得较高的收益

而这一点,恰恰就是母基金的亮点和优势,就是通过筛选杰出的投资经理和投资基金,来实现上述回报目标。

“这并不是简单地把前20名排名的基金放在一块,然后明年就能实现高收益低风险,不是这样。”他介绍,种种历史调查数据显示,基金过往的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排名也是如此。“去年排名前20的,今年依然能进入前20的,往往只有3~5名左右。”

“还有一点,把两个同样好的对冲基金放在一个篮子里面的投资,未必是一个好的投资。”

分散投资的三个原则

除了精心设计的配置,在投资过程中,还要坚持遵循一定的原则。辛威廉用一些简明的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这些原则的不可违背性。

原则一,别赔钱

这个原则看似是废话,但实际投资中,不少人往往抛诸脑后,拦都拦不住。这是巴菲特讲过的投资第一要义。换句话说,就是别赔本金,别赔了去年赚的钱

原则二,分散投资不是越散越好

“我们在分散投资的时候并不是分散得越开越好,关键在于怎么分散。”

他建议说,在境外不管是在香港地区还是在美国、德国、新加坡,如果我们的投资标的还是清一色的中概股的时候,那这种设置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中概股和中国经济关联性是非常高的。

有人做过统计,纽约纳斯达克的中概股跟中国A股的相关性高达86%。

这种情况,即使投到境外去,它依然没有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因为如果中国的经济不好,境外的中概股也会跌。

另一方面,不少投资人觉得境外的中概股的估值比境内的低。境内可能是40倍的PE,境外只有十几倍,看似很便宜。“对不起,便宜是有原因的。这绝不会导致你的投资就从十几倍变成了40倍。”当然还有一种人是想借助于他们的私有化到境内来上市,那是另外投资的方式,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范畴。

辛威廉认为,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在境外怎样去分散风险,就是要投资一定的比例——例如30%或者多少——跟中国经济体非相关性的投资,这样的配置让你感到安全。一旦中国发生黑天鹅事件,就能避免对你整体财富产生大的打击。

原则三,要广泛深入了解投资的标的,要使资产组合动态化。

“投资,不是说投了一个东西,然后就可以整天睡大觉,坐等收益了。在A股投资的,投那些国企B等等的,最近好像赔得很惨,投资指数也不是说你投在哪里,就可以休息了的。它还是要进行一定的调整,进行一定的风险管控。”

在论坛现场,辛威廉展示了他们和某位教授合作的研究结果。他们用具体的数字说明了投资风险管控对资产长期投资的具体回报和影响。

在进行长期投资的时候,回报通常是跟着大市走。比如说我们的投资只覆盖了标普500中80%的收益,这个对大部分经理人来说不是相当难的。但如果风险管控做得特别好,“怎么说?就是说当市场下跌的时候,你止损比别人快,你只承受大市下跌的50%的损失,你只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可以实现回报率达到大市的2~5倍。”

春山资本的统计数据显示,从1995年到2013年8月31日为止的18年的周期里面,标普500的回报只有约500%。

“如果你按照刚才的策略获得80%标普500的收益,但是你止损只承受50%的标普500的损益,你就可以获得1000%的收益,也就是说你比大市超前一倍。”

如果再进一步,风险管控做得更好,只获得大市上升80%的收益,但是只承受大市下跌时20%损失。“这样一个组合从1995年的1月份到2013年8月31日,回报率会是多少?记住,大市还是500%,而你回报率达到2500%,你是大市回报的5倍。”

在明晰地展示了大量事实数据后,辛威廉小结说,做资产配置和财富管理的时候,不要一味追求高收益。“盲目追求一年500%的收益,也许下半年你就承受了98%的损失,从两块钱跌到四分钱,你的财富很难再回来。”

他认为,资产要进行严格的风险管控,这包括一定的投资品种和投资平台的选择。在投资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大的投资的周期,千万不能认为找一揽子的基金经理,投给他们就结束了,他们都是聪明人……资产管理和风险管控一定要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境外投资怎样减少失误

辛威廉建议,国内的财富人士、投资人士到境外去投资,会面临许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与境外的非常有经验的投资基金、平台合作,可以减少自己犯错的几率。

投资的过程中,要对经济周期有比较精准的把握,要及时地获得信息。

不仅是广泛接受市场上的信息,还要关注交易过程中这些交易员的一些思维波动和信息。此外最好还要拥有丰富的金融投资工具,这些都是我们进行风险管控的一些重点。

“总的来讲,我和大家分享了这样一个投资的理念:核心是进行资产全球配置,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投资一些资产在和中国经济非相关的领域,对你会是一个比较好的保护。”

一个成熟和智慧的投资设置,一般应该是20~25只左右对冲基金的组合。辛威廉分析,这样的组合既提供了充分的分散,涵盖了各个行业,各种风格,各种策略,同时它又设置了丰富的层次。

海外国有资产 篇7

一、财务人员风险与对策

不管是并购前的财务尽职调查, 还是并购交割后的财务整合运行, 国有石油企业海外并购都离不开具体财务人员实施运作维护。海外财务人员是控制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关键因素, 对并购财务风险防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财务人员主要影响并购前能否充分进行尽职调查和并购后的财务管理整合是否有效以及能否实现并购后充分发挥财务的支持保障作用。

要保证对目标企业进行充分的财务尽职调查, 我们的并购行为必须得到目标企业财务人员的心理认同, 才能保证其理解与支持我们下一步的财务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向目标企业财务人员仔细解释我们调查的目的、法律依据以及并购对他们的积极作用和不利影响, 以保证得到他们必要的支持与配合。负责财务尽职调查的中国石油企业财务人员, 不可能像投行顾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那样精通并购相关的国际财务专业知识, 但要了解起码的石油基础知识, 要知道一定的国际业务背景知识和基本的业务沟通技巧方法, 要熟悉掌握国际企业会计准则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专业知识。

并购后财务整合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保证财务对生产经营的持续有效支持。支持的基础是财务队伍的基本稳定。财务队伍的不稳定, 十分影响我们并购效果, 增加并购整合成本, 降低并购经济效益。面对财务队伍不稳定风险, 对策就是在了解目标企业财务人员相关背景前提下, 针对其性格、能力、工作目的、教育程度, 围绕工作需要, 进行文化和忠诚度培训。

二、货币资金风险与对策

海外并购, 支付形式比较单一, 通常都是支付现金。并购海外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 从并购实践来看, 国有企业海外并购资金10%来源于自有资金, 其它通常靠银行借款筹集。由于并购不确定性、时间跨度长、银行贷款手续繁琐和并购资金占用金额巨大以及资金时间成本原因, 使得并购海外企业不得不面临资金风险的挑战。这就要求并购方要事先和银行就并购资金做好合理安排, 必要时通知银行并购进度, 根据并购进展情况安排资金进入退出渠道, 保证资金支持无缝衔接, 不能等并购合同谈成确认生效后再找资金来源。

并购完成后, 适时整合目标企业资金结构是控制海外并购资金风险的主要途径。目标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是其原自有资本投入资金、经营产生的现金、自身发行的债券和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实践证明, 海外石油目标企业被卖的原因通常是其在资金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困难。我们的国有石油企业在完成并购后, 要对目标企业的资金来源分配管理进行调查分析评估, 利用国有企业政治优势, 重新开拓安排融资渠道, 积极改善目标企业的资金架构, 降低财务成本, 规避资金利率风险。

三、税务风险与对策

企业并购税务风险是企业并购过程中没有发现目标企业在被并购前因未纳税或少交税而在并购后要补缴、被罚款的风险。同时, 企业因为并购不熟悉产生的额外的不必要税收负担, 也属于并购税务风险。由于税收政策的复杂性、尽职调查时间有限、并购业务特殊性以及税务尽职调查者的个人业务能力水平限制等种种原因, 使得海外并购税务风险客观存在于我们海外的每一次并购行为过程中, 制约着我们海外并购能否成功。

做好并购前税务尽职调查是防范税务风险的关键所在。为了防范税务风险, 国有石油企业必须了解目标企业注册地或经营地所在的国家或地区和我国之间是否有最惠国待遇约定, 在税务上要对目标公司注册地和作业地的税收政策、税务安排、油田弃置计划、财务影响、会计系统、法律监管以及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经营风险进行详尽调查评估, 评估其对目标企业将来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的影响。研究明确税务对并购目的的影响, 选择综合税负较少的投资主体, 利用一些国家税务政策进行税务筹划, 通过关联交易价格控制, 采取多环节多方式合理避税。

四、外汇风险与对策

企业海外并购的外汇风险是企业在海外并购的商业活动中, 因汇率变动而给并购企业带来的可能财务损失。在我国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 国有石油企业必然因海外并购需要支付大量的外汇而面临外汇风险。

国有石油企业在海外并购前, 要对可能支付的外汇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预测, 尽量选择有利计价货币谈判, 争取签订有适当保值和使用软货币进行结算支付条款的并购协议, 降低外汇的交易风险。在海外并购中, 为防止并购协议签定日与交割日期间汇率多变风险, 国有石油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技术 (如结汇时期选择) 、金融衍生工具 (如套期保值) 进行规避。在海外并购完成后, 国有石油企业面临的外汇交易风险, 表现在不同币种计量下的债权债务因汇率不同而在核算时可能产生的账面损失。对此风险防范, 要进行具体分析, 做好币种之间、债权债务之间的平衡, 减少这方面的损失。

国有石油企业在海外完成并购后, 除了面临外汇交易风险外, 还面临外汇折算风险。对该风险, 可以通过选择合同条款、平衡资产组合进行规避。

五、审计师或会计师风险与对策

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并购及整合过程中, 聘用审计师或会计师负责财务审计和咨询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通过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帮助并购企业做有关会计、税务、财务等内容的尽职调查、审计和咨询工作。在这方面遇到的风险, 是审计师或会计师没有发现目标企业的财务缺陷或漏洞而给并购方造成的可能损失。产生这方面风险的原因可能是具体审计师或会计师的业务技术水平有限, 也许是审计师或会计师职业操守沦丧违反职业道德而参与或纵容目标公司导致。

针对审计师或会计师风险, 考虑到海外并购需要国际企业会计准则知识背景, 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最好是从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等全球四大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中选择, 而不要签约目标公司当地会计师事务所, 以降低会计师业务能力风险和职业道德风险。这是因为国际所无论在并购经验能力方面, 还是在职业操守方面都要优于当地所。为进一步规避会计师业务能力风险, 针对海外并购最好选择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作, 分别负责海外并购的财务审计和财务顾问业务。同时, 为更好避免会计师职业道德风险, 在并购前、并购中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阶段, 不要轻易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摘要: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 海外并购已成为海外直接投资的最主要方式, 海外并购数量急剧增长。然而, 海外并购中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整合风险等的存在, 使得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加剧。本文从财务人员风险、货币资金风险、税务风险、外汇风险、审计师或会计师风险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然后点对点地对每一类风险的对策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海外国有资产 篇8

下面根据近几年参与实施一些海外项目的工作体会, 谈一下对海外项目固定资产的配置和管理实践。

一、固定资产配置的策划项目投标阶段和实施策划阶段, 应该慎重、全面地实施固定资产配置策划

(1) 调查和分析:在做项目固定资产配置方案之前, 一定要对项目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状况做全面考察了解, 还要认真研究主合同中有关固定资产的条款, 并对当地的生产办公用房、设备供应及租赁市场做实地深入调查。在调查基础上, 结合国内情况的掌握, 制定一份详细的固定资产配置清单, 可以有多套方案, 每一套方案要标明固定资产的可能来源 (国内购置、当地采购、租赁还是现场建造) , 注明新产品或二手设施, 或者当地租用及进场时间。在考虑工期的前提下, 要对各个方案做出综合判断及经济分析比较, 比较时, 成本项目要全面涵盖, 国内采购成本一定要包含资产的各项运费、装卸费、报关清关费、海运费、陆运费等。

(2) 海外固定资产的配置应遵循特定的一些原则:“满足需要、现实可行、经济合理、适当富余”。

满足需要, 是要求固定资产配置应能够满足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

现实可行, 是要求配置方案具备可行性, 资源有可得性。

经济合理, 是要求购置使用的总成本最低。

适当富余, 是要求在经济合理的大前提下, 有一点富余储备, 这一点与国内施工项目是不同的。这主要是考虑到项目所在地社会资源不丰富, 租赁市场不发达, 而且租费很高 (比如在利比亚, 120吨履带吊机每台班租费达到1500利第, 折合8250元人民币) , 临时应急没办法, 但长期租用是不能接受的。一旦设备配备不够, 临时联系从国内或第三国购买, 时间会很长, 费用也要失控。

二、固定资产的获得

房屋等临时设施一般可以采用就地建设的土建房屋、国内采购-集装箱运输-当地安装就位的装配式房屋、在项目当地租赁现有房屋等多种方式。

设备一般采用国内采购-运输到当地、项目就地采购、第三国采购并发运到当地等三种方式。

由于现场购置和租赁方式的操作相对简单, 无需赘述, 下面主要论述国内购置固定资产并发运到现场的方式。

(1) 确定资产的规格和型号临时房屋的设计规格应能满足现场需要, 并应尽可能采用可拆卸式结构。选用设备时尽量是同型号、同生产厂家的。对于关键设备, 务必要选择可靠性高、当地有代理的品牌。从国内订购类车辆时, 一定要了解清楚当地对方向盘置式、尾气排放等方面有无明确的强制规定。如果有, 一定要通过合同要求生产厂家在国内按约定进行改造。

(2) 招标采购应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一般海外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入量大, 对厂家吸引力大, 可大幅降低采购成本, 二是厂家也会把他们的海外实践经验告诉你, 会使你少走弯路。

(3) 谈判与合同

同供应商合同谈判的重点应放在资产的售后服务方面, 尽可能的要求供应商配备技术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到场指导安装使用。另外货款应分期支付, 分为订金、到港后款项、以及质保金。

(4) 采购操作

充分考虑易损件、消耗材料的同时采购:应由供应商提供合同期内设备正常使用所需要的易损易耗件、其他资产的常用消耗件的建议清单, 做采购计划时还须考虑到施工地的特殊条件和环境因素对固定资产使用的影响, 比如在利比亚施工, 气温高、日照强、路面差, 轮胎老化和损坏会比较严重。千万不能为了省了一点采购费用, 却造成使用维护费用大幅增加, 所以配件、备件一定要备足、备够。还应要求供应商配合做好防腐处理和商检工作, 对木质器具等材料要进行检验检疫。

三、固定资产的运输组织

(1) 设备物资采购合同签订后, 须尽早确定船运代理, 做好有关调查比选。

(2) 做好运输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处理, 提前做好拟发运货物的体积及重量预估, 为船代公司提供准确的货物量, 以免装船时货位不足或浪费。

(3) 集中力量高效完成货物集港及发运工作, 一旦错过集港时间, 会白白损失掉大量的货位, 也给前方项目的开工留下了隐患。

(4) 报关是保证进度和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在报关时, 货物品名与报关目录材料名称相对应、并应与国外进行沟通, 看进口国有无特殊规定或优惠政策, 在国内外的税费上合理规避, 并免除清关时遇到麻烦。

(5) 海外的清关和陆运, 要事先落实好海外的清关代理, 整理好相关资料。

四、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

施工中保持各类固定资产的完好率是优质、高效完成海外施工的首要因素, 这方面主要应做到两点:一是合理使用固定资产, 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的保养和维修。

(1) 在设备资产操作人员的配备, 大型、关键设备一般应安排国内人员操作, 数量众多、操作相对简单的设备可由当地劳工操作, 但必须由项目部员工负责维护管理, 比如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等。

(2) 资产投入正常使用后, 须安排专人做好技术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 定期对资产状况进行巡回检查, 重点关注每次使用前后的例行检查与保养;并定期安排专人对设备强行保养;定期检查房屋等设施的结构件安全与完好。

(3) 设备的配件管理很关键, 对设备的正常使用关系重大。首先是管好配件库, 要坚持日清月结, 定期盘点, 确保账物相符。其次, 配件采购计划要有提前量, 而且要考虑周全, 否则会严重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

(4) 燃料管理对设备使用成本影响巨大。燃料管理是海外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难点, 主要是施工现场难以封闭, 管理困难, 有的会损失油料, 碰上故意破坏的还会伤及设备。一是采取技术措施, 比如油箱盖、发动机盖等应加锁;一是采取管理措施, 比如每日根据当日工作量加油并记录的办法等。

(5) 工程进入收尾阶段, 应对固定资产进行集中清理, 造册登记, 落实实际状况。对状况良好和需要简易修理的资产, 进行保养或修理;对于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修复不经济的资产及时做报废处理。项目竣工后, 在项目所在国或邻国有后续项目的, 可以转运到新项目继续使用;预计在项目所在国或邻国短期没有合适的后续工程, 可以视情况就地开展资产出租业务或封存处理;长期没有后续工程, 租赁市场又很不发达的, 对退场资产就要考虑进行拍卖;如果退场的设备资产经测算、运回国内还合算, 那么就要保全有关资料, 办理出关并可适当避免关税。

五、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

为了便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实物管理, 一般将固定资产分为:土地、房屋及建筑物、施工生产设备、船舶、运输工具、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办公设备等几个类别。

(1) 折旧方法的确定:在国内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多: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但海外项目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是事关项目盈亏的关键点之一, 应由国内总部统筹决定。一般而言, 对于项目周期长、当地市场前景较好的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对于专用设备、当地市场前景暗淡的应考虑双倍余额递减法、甚至一次摊销。而且此项管理工作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 更是经营管理部门的责任, 需要在项目投标阶段就有一个指向明确的意见, 否则一些不合时宜的硬性规定只会使项目盈亏陷入模糊状态。

(2) 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驻外项目部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前后各期必须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 确实需要变更的, 由项目部提出申请, 并在变更年度前报主管单位批准后执行。

(3) 海外项目部每年应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 保证帐实一致。平时由财务部门对所有设备发票进行复印, 编号, 存档。工程项目结束时, 海外项目部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 并向国内总部提出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意见, 按主管单位批准的处理方案清理固定资产, 保证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 只有做到做好了固定资产从调查、策划、采购、运输、使用、折旧等全过程的管理, 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 保证海外项目生产经营的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海外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首先依赖于固定资产的投入情况, 其对项目进度、企业效益都影响甚大。作者结合实践经验, 从配置策划、资产获得、海上运输、使用管理、折旧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海外项目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操作实践。

海外国有资产 篇9

如果工程一旦上马,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会摆在眼前,那就是各类固定资产的配置与保障,主要是生产经营用房、机械设备两大方面,其对项目工期、项目效益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在这过程中发生的失误和偏差,很难弥补、调整和改正的,因而此项工作对于海外工程项目显得非常重要。

下面根据近几年参与实施一些海外项目的工作体会,谈一下对海外项目固定资产的配置和管理实践。

一、固定资产配置的策划

项目投标阶段和实施策划阶段,应该慎重、全面地实施固定资产配置策划。

1、调查和分析:

在做项目固定资产配置方案之前,一定要对项目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状况做全面考察了解,还要认真研究主合同中有关固定资产的条款,并对当地的生产办公用房、设备供应及租赁市场做实地深入调查。在调查基础上,结合国内情况的掌握,制定一份详细的固定资产配置清单,可以有多套方案,每一套方案要标明固定资产的可能来源(国内购置、当地采购、租赁还是现场建造),注明新产品或二手设施,或者当地租用及进场时间。在考虑工期的前提下,要对各个方案做出综合判断及经济分析比较,比较时,成本项目要全面涵盖,国内采购成本一定要包含资产的各项运费、装卸费、报关清关费、海运费、陆运费等。

2、海外固定资产的配置应遵循特定的一些原则:

“满足需要、现实可行、经济合理、适当富余”。

满足需要,是要求固定资产配置应能够满足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要求。

现实可行,是要求配置方案具备可行性,资源有可得性。

经济合理,是要求购置使用的总成本最低。

适当富余,是要求在经济合理的大前提下,有一点富余储备,这一点与国内施工项目是不同的。这主要是考虑到项目所在地社会资源不丰富,租赁市场不发达,而且租费很高(比如在利比亚,120吨履带吊机每台班租费达到1500利第,折合8250元人民币),临时应急没办法,但长期租用是不能接受的。一旦设备配备不够,临时联系从国内或第三国购买,时间会很长,费用也要失控。

二、固定资产的获得

房屋等临时设施一般可以采用就地建设的土建房屋、国内采购-集装箱运输-当地安装就位的装配式房屋、在项目当地租赁现有房屋等多种方式。

设备一般采用国内采购-运输到当地、项目就地采购、第三国采购并发运到当地等三种方式。

由于现场购置和租赁方式的操作相对简单,无需赘述,下面主要论述国内购置固定资产并发运到现场的方式。

1、确定资产的规格和型号临时房屋的设计规格应能满足现场需要,并应尽可能采用可拆卸式结构。

选用设备时尽量是同型号、同生产厂家的。对于关键设备,务必要选择可靠性高、当地有代理的品牌。从国内订购类车辆时,一定要了解清楚当地对方向盘置式、尾气排放等方面有无明确的强制规定。如果有,一定要通过合同要求生产厂家在国内按约定进行改造。

2、招标采购应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

一般海外工程项目固定资产投入量大,对厂家吸引力大,可大幅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厂家也会把他们的海外实践经验告诉你,会使你少走弯路。

3、谈判与合同

同供应商合同谈判的重点应放在资产的售后服务方面,尽可能的要求供应商配备技术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到场指导安装使用。另外货款应分期支付,分为订金、到港后款项、以及质保金。

4、采购操作

充分考虑易损件、消耗材料的同时采购:应由供应商提供合同期内设备正常使用所需要的易损易耗件、其他资产的常用消耗件的建议清单,做采购计划时还须考虑到施工地的特殊条件和环境因素对固定资产使用的影响,比如在利比亚施工,气温高、日照强、路面差,轮胎老化和损坏会比较严重。千万不能为了省了一点采购费用,却造成使用维护费用大幅增加,所以配件、备件一定要备足、备够。还应要求供应商配合做好防腐处理和商检工作,对木质器具等材料要进行检验检疫。

三、固定资产的运输组织

1、设备物资采购合同签订后,须尽早确定船运代理,做好有关调查比选。

2、做好运输有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处理,提前做好拟发运货物的体积及重量预估,为船代公司提供准确的货物量,以免装船时货位不足或浪费。

3、集中力量高效完成货物集港及发运工作,一旦错过集港时间,会白白损失掉大量的货位,也给前方项目的开工留下了隐患。

4、报关是保证进度和降低成本的重要一环。在报关时,货物品名与报关目录材料名称相对应、并应与国外进行沟通,看进口国有无特殊规定或优惠政策,在国内外的税费上合理规避,并免除清关时遇到麻烦。

5、海外的清关和陆运,要事先落实好海外的清关代理,整理好相关资料。

四、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

施工中保持各类固定资产的完好率是优质、高效完成海外施工的首要因素,这方面主要应做到两点:一是合理使用固定资产,二是加强固定资产的保养和维修。

1、在设备资产操作人员的配备,大型、关键设备一般应安排国内人员操作,数量众多、操作相对简单的设备可由当地劳工操作,但必须由项目部员工负责维护管理,比如大型运输车辆、推土机等。

2、资产投入正常使用后,须安排专人做好技术资料的归档管理工作,定期对资产状况进行巡回检查,重点关注每次使用前后的例行检查与保养;并定期安排专人对设备强行保养;定期检查房屋等设施的结构件安全与完好。

3、设备的配件管理很关键,对设备的正常使用关系重大。首先是管好配件库,要坚持日清月结,定期盘点,确保账物相符。其次,配件采购计划要有提前量,而且要考虑周全,否则会严重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

4、燃料管理对设备使用成本影响巨大。燃料管理是海外工程项目管理的又一难点,主要是施工现场难以封闭,管理困难,有的会损失油料,碰上故意破坏的还会伤及设备。一是采取技术措施,比如油箱盖、发动机盖等应加锁;一是采取管理措施,比如每日根据当日工作量加油并记录的办法等。

5、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应对固定资产进行集中清理,造册登记,落实实际状况。对状况良好和需要简易修理的资产,进行保养或修理;对于损坏严重、无法修复或修复不经济的资产及时做报废处理。项目竣工后,在项目所在国或邻国有后续项目的,可以转运到新项目继续使用;预计在项目所在国或邻国短期没有合适的后续工程,可以视情况就地开展资产出租业务或封存处理;长期没有后续工程,租赁市场又很不发达的,对退场资产就要考虑进行拍卖;如果退场的设备资产经测算、运回国内还合算,那么就要保全有关资料,办理出关并可适当避免关税。

五、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

为了便于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和实物管理,一般将固定资产分为:土地、房屋及建筑物、施工生产设备、船舶、运输工具、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办公设备等几个类别。

1、折旧方法的确定:

在国内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比较多: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但海外项目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是事关项目盈亏的关键点之一,应由国内总部统筹决定。一般而言,对于项目周期长、当地市场前景较好的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对于专用设备、当地市场前景暗淡的应考虑双倍余额递减法、甚至一次摊销。而且此项管理工作不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更是经营管理部门的责任,需要在项目投标阶段就有一个指向明确的意见,否则一些不合时宜的硬性规定只会使项目盈亏陷入模糊状态。

2、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驻外项目部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必须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实需要变更的,由项目部提出申请,并在变更年度前报主管单位批准后执行。

3、海外项目部每年应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保证帐实一致。

平时由财务部门对所有设备发票进行复印,编号,存档。工程项目结束时,海外项目部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并向国内总部提出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意见,按主管单位批准的处理方案清理固定资产,保证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只有做到做好了固定资产从调查、策划、采购、运输、使用、折旧等全过程的管理,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固定资产的最大效益,保证海外项目生产经营的健康快速发展。

摘要:海外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首先依赖于固定资产的投入情况, 其对项目进度、企业效益都影响甚大。作者结合实践经验, 从配置策划、资产获得、海上运输、使用管理、折旧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海外项目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操作实践。

海外资产配置是个新陷阱 篇10

昨天,在一个财富论坛上,我的主题演讲正好安排在一个圆桌对话“并购热下的全球资产配置新思路”之后,参加对话的八位都是目前财富管理领域的绝对大咖。他们的对话触动了我的特殊思维神经,主题演讲时一上去就说了一通很不给大咖们面子的话。我本意真不是为了显示自己多么的不同,只是因为全球资产配置是个会影响到中国很多家庭财富未来的大问题,一边倒的舆论对他们是极不负责任的。

现在市场向高净值人群,甚至向普通民众鼓吹全球资产配置的热潮,极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且不说对人民币汇率的冲击给国家及民众带来的麻烦,关键是对参与全球资产配置的大多数人而言,这其实并不是一项好的投资选择。

全球资产配置对100亿元资产以上的企业,5亿元资产以上的个人是有意义的。但,全球资产配置对多数高净值人群而言更多的是陷阱,对很多普通投资者而言简直就是灾难。

目前市场鼓励大家全球配置无外乎两大理由,一个是防风险,另一个是获取更高收益。

要让人把钱拿出来,你就和他谈风险。一谈到风险,人类的智商立马下降,只想花钱消灾;要让人把钱送过来,你就和他谈暴利。人类贪婪的心谁也挡不住。不过,让我们心平气和的从财富管理专家的建议来看看所谓的全球资产配置里面有多少陷阱:

1.他们建议你配置美国房产,但他们不告诉你历史证明在美国最好的投资品种,是股票而不是房产;

2.他们建议你配置美国股权,但他们不强调美国股市现在是创历史新高的阶段,可能不是最好的时机;

3.他们建议你配置美国,获取比国内更高的收益,你相信在每年6%以上发展速度的地方都赚不到钱,就有能力在发展速度2%的地方赚到更多的钱?

4.他们建议你配置美国,说是为了防风险,他们却对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不确定性风险上升视而不见;

5.他们建议你配置非美国家,难道他们不明白特朗普的关门政策,美国不做全球警察后,其他国家“治安”更容易出现问题?

6.他们建议全球资产配置,举的例子、用的模型很多是美国人怎么做全球资产配置,他们不告诉你为什么美国人要想方设法配置中国;

7.他们建议配置海外资产,却几乎举不出过去十几年,有多少国人在海外配置资产取得了大成功。我们只知道十年前抛掉北京房产去配置海外资产的人,再也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了;我们只知道几年前很多把自己的孩子送去留学的人,孩子归国后竞争力竟然不及国内毕业生,这显然是失败的投资。

那些鼓励大家全球配置资产的公司及财富管理专家,很像当年美国西部淘金卖水及卖牛仔裤的。至于能不能淘到金还得看投资者自己的能力和运气。

但,他们说的有句话我也是认同的。那就是全球资产配置是趋势。这符合我一直说的新三十年是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们现在步入的是资本时代。正因为这样,我们更要用投资的思维思考问题。

现在还属于资本市场高速公路修建阶段,我们鼓励国家以及有能力的公司和个人去修建通往世界各国的高速公路,但在路还没有通的时候不要过早让民众踏上这条路,因为这样风险太大。

在资本市场,在投资领域,为了防范风险却带来了更大风险的事件时有发生,去年的股灾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上一篇:数学的内驱力论文下一篇:矮小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