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政治经济学

2024-07-22

创新的政治经济学(精选12篇)

创新的政治经济学 篇1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出发,在新的时代主题和社会背景下,立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长期、系统、独创的理论思考与研究所取得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前夕,是这一理论的准备和初步提出的阶段。第二,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这一理论初步形成的阶段。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和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1987年党的十三大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有了比较充分的论述,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第三,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是这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的阶段。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报告从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高的理论层次,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作出科学的概括,并写入了党章。第四,党的十五大是邓小平理论正式确立命名的阶段。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这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正式确立和命名。

邓小平的伟大在于他正确地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推向了前进。邓小平通过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及其规律,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填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空白,实现了三个大方面的突破,从而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一是在经济体制问题上,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建国以后,为了寻求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长期以来,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传统观念,一是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二是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这是不能突破的禁区。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正反经验的基础上,突破以上两种传统观念的束缚,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他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少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思想非常开放,具有创新精神,不拘泥于条条框框,他始终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为我们选择体制、方法的前提。在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指导下,我们最终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写进了党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体现了市场经济优势与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两种优势的有机结合。这一理论的创立,再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创新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发展,它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当代中国的条件下,通过什么样的道路、体制、模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的历史性课题。

二是在所有制问题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不可改变的根本原则,是我们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出发点,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过去,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在所有制上追求“一大二公”,导致了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结果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85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但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同时,邓小平主张,社会主义公有制不能只有一种不变的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在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五大更是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认真总结了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是在分配问题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按劳分配理论。他坚决反对长期以来在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不讲物质利益的平均主义倾向,强调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他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我国要实行多种分配方式,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在分配问题上,应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邓小平指出:“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当然,我们不能过分拉大贫富差距,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在如何处理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又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问题上,邓小平具有伟大的创造性和辩证思维。共同富裕思想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内容,“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这一思想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新阶段的新成果,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弘扬邓小平同志的创新精神,在新时期新阶段产生更加丰富、更加贴近时代的理论成果,服务于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摘要: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及其规律,在经济体制问题上、在所有制问题上、在分配问题上都提出了突破性的创新思想,大大向前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

参考文献

[1]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共中央编译局,1964.

创新的政治经济学 篇2

【摘要】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传统教育教学的弊端逐渐显露,中学政治教学中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新课程标准对于此类问题提出了中学政治教学应利用创新策略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要求。

【关键词】中学政治教学;新课标;创新性

新课程标准针对中学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较为详细,其中对中学政治教学给出了如下要求,即学生对于相关政治内容应能够准确把握,教师应合理、适当指导学生,培养其主动探究政治以及积极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但就目前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与学生参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之间存在矛盾,低效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热情。因此,身为中学政治教师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从新课标教育教学理念出发,大胆对中学政治教学做出创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创设课堂情境以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兴趣作为人的心理特征之一具备强烈的倾向性,因此也被视为学生最好的老师。而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以及强烈求知欲望呢?结合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发现,只有学生在对特定事物表现出极强的兴趣以及浓烈的探索欲望情况下,教师才能给予学生以有效引导,由被动感知转化为主动探索。但是思想政治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其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相比显得尤为枯燥乏味,对此教师应善于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合理引导学生,以便于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情景教学是近年来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予了较多重视,强调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出发,有目的、有意识地充分利用名人小故事、寓言故事以及笑话等素材创设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情境,以便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和谐、自由、互动式教学过程中自然掌握教材知识。以九年级全一册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章节教学为例,笔者在课前搜集整理了大量资料,并在课堂上论及民族精神时一一列举出来,例如汶川地震以及鲁甸地震时灾区人民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与援助下奋勇抗争、携手抗灾的`场景,并选择其中一部分富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讲述给学生,并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等素材。学生们在此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中华儿女在面对特大地质灾害时生死与共、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深刻认识了灾区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团结意识。课堂内容得到丰富和深延,学生热情与积极性也得到激发,有效保障了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创新欲望

对于任一学科教学而言,培养学生好奇心历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心所在。学生一旦生发出强烈的好奇心,则会对目标事物展开积极的观察、分析以及思考,并针对问题积极尝试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也应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热情与好奇心,从而为学生创造积极探索、善于发现、善于开发自我潜能的创新意识环境。以七年级上册第二课《把握学习新节奏》章节教学为例,教师在讲述“享受学习”这一部分时首先要求学生就个人学习时的心理状况发言,此时有的学生回答说“有些名词不理解好苦恼”;有的则认为政治教材内容太枯燥而缺乏耐心;还有的认为时事政治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而兴趣寥寥。对此笔者再次强调了中学政治对于学生树立科学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如下针对性问题:“当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陌生名词会向谁求助?“”怎样将原本枯燥的教材内容趣味化?”等等。学生们也急于解决这个困扰已久的问题,于是纷纷积极发言,有的在遇到学习困难时会向父母求助,有的则等第二天到学校请教老师,有的认为和同学一起讨论更容易解决问题,还有一位学生居然讲述了自己通过百度贴吧求助而解决问题的案例,令同学们赞叹不已。对于教材内容,学生们也发表了不少有益的建议,例如插播幻灯片、插入事例等等,令笔者也受益匪浅。通过此种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学习问题,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创新欲望,又不断完善了教学,可谓相得益彰。

三、利用三步教学法创新课堂

三步教学法即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概括分析,其中三个环节均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首先是提出问题,在此之前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应有充分熟悉,然后针对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预习指导与提示,要求学生结合提示查阅资料并搜集整理相关知识,以此来增强学生探索欲望,增强其自我提出问题以及发现问题的探索能力。其次是讨论问题,当学生明确问题答案后可分组讨论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勇气与自信,又锻炼其交流能力,还有利于增进师生关系融洽与和谐。最后是概括分析,教师基于学生讨论结果作出概括与分析,并在鼓励创新的同时纠正其中的错误,以便于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以及创新性思维。

四、结语

家国政治的娱乐化创新 篇3

花千芳,1978年出生,原名宁学明。初中毕业,外出打工十年,之后返回家乡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务农,养鸡、种地,从事网络写作。花千芳在互联网上写东西从2006年开始。

2006,花千芳的村子刚刚通网。机房修到村里的时候,全村就花千芳家里一台电脑。“网费一年是600多元,我一次交了四年。”在此花千芳之前天天在家玩红警,玩了两年。

当时花千芳养鸡一年挣十多万。通网后花千芳开始正式写作,生意也搁下了大半。“媳妇问我为什么一年只养三茬,我就找借口说冬天取暖太费劲,或者是行情不好,说实话,就是为了写东西节省时间,养鸡的时候特操心。”

第一本小说《我们的末日》为史诗类幻想小说,讲述一段末日故事:不明病毒的大流行,让全世界的人口只剩下万分之一。诡异的局面,文明冲突的印记,各国残留的人类武装的厮杀、政权割据、家国角力的悲喜剧……

这本书在在铁血读书频道刊发。纯靠订阅。70%归作者,30%给网站。赚了两三万。

当时铁血有个论坛,花千芳无意中发现有些帖子写的“有问题”。“字写得挺漂亮,话说得挺漂亮,一体会就不对劲,这不是给政府抹黑吗?”花千芳忍不住纠正他,互相不服气,互相反驳,最后就谩骂起来。

2011年左右,花千芳从铁血论坛转移到天涯国观。“就看见逆光飞行的漫画,这个漫画对我触动特别大。我特别喜欢他,到了什么程度,让他觉得我都有点讨厌了。没看到他的文章之前,我就一直想写中国近代史。因为上学的时候我都不想学近代史,我们的国家今天被这个国家揍,明天又被另一个国家揍了,被人揍了一百多年。看了逆光飞行的漫画,一下子把我的灵感给激发出来了。”

当时天涯八卦有一个小姑娘叫“春春配小四”,写了一篇文章,《利比亚老卡之后,让我们来聊一聊叙利亚》。是用萌话文(就是小姑娘撒娇的语气:“你讨厌死了,有木有了”),这种口气下把严肃的政治写成童话让花千芳大受启发。

“我发现萌话文这个东西是最好的,因为他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一些年轻人的看法。你觉得好玩。但是在不知不觉中价值观就形成了。”

2012年花千芳就用他们两种文体的特点,糅合到一起去写了一本中国的近代史《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故事从1840年一直贯穿到2011年,类似现代版的三国,讲述中美俄三个大国怎么影响世界。写作过程用了十天,平均每天一万五千字。

创新的政治经济学 篇4

一、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欠的原因分析

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从政治经济的视角去分析这一现象, 给我们全新的认识。

1.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导致投入主体不清

公共物品理论认为, 公共物品的外部性会带来的“搭便车”问题。按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观点, 公共物品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非竞争性, 即当增加一个人对它的分享时, 并不导致成本增加。一是非排他性, 因为排除别人对它的分享花费太大。而正是由于公共物品的外部性, 付出与回报无法对应。

农村义务教育是具有明显外部性的纯公共物品。“义务教育的外部效应主要表现在:第一, 受教育者教育程度的提高, 有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有利于社会秩序的规范, 有利于违法案件的减少等等;第二, 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能促进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农村义务教育的受益主体不仅是受教育者本人, 而且包括全社会公众。”[1]当前我国“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质上将农村义务教育当作是地方事业, 而非国家的公共产品。

一方面, 作为一项具有明显外部性的公共产品, 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作用远远超越了地方的范围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发展。而且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整合以及劳动力在全社会流动的加剧, 教育的外部效用更加突出。因而, 把基础教育视为地方事业而要由地方负担费用, 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单独承担农村义务教育主体责任的县级政府责任意识难免薄弱。

另一方面, “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虽然减轻了过去“以乡为主”时乡镇财政负担沉重的尴尬局面, 保证了县域内教育投入的公平性。但是, 由于我国县级财政的种种困境, 以县为主的经费投入体制, 依然难以担当起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财政投入主体的责任。县级财政存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 财力悬殊较大, 加之我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在缩小县与县之间差距、协调财力方面发挥的作用很小, 造成了各县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差距和能力差距, 整体上难以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县级财政的赤字和负债状况较为严重, 成为阻碍以县为主的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效益正常发挥的瓶颈。因此, 从逻辑上讲, 中央政府应该承担国民义务教育的主要支付责任, 并且应该通过强制的方式供给。

2.农村义务教育利益集团的博弈能力微弱导致投入不足

在我国, 代表一定部门利益的群体和组织以各自正式政府组织的形势形成了各种部门特殊利益集团。它们通过各种途径争夺舆论的宣传, 强调本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政府重要决策部门通过各种途径以表达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诉求, 不断向政府游说、施压、甚至行贿, 以求影响政府决策, 争取更多的财政预算支出份额。“分利集团采取集体行动的目标几乎都是争取重新分配财富, 而不是为了增加总的产出。”[2]因此, 作为利益博弈中的一个团体, 农村义务教育利益集团的博弈能力就决定了财政对其投入的多少。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社会也面临着全面转型。理论上讲农村义务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然而, 政府预算又是在一定的政府战略发展导向下按照各利益集团的势力来确定的, 农村义务教育的真实价值在现实的政治游戏面前总是苍白无力。“受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战略的影响, 能够对国民经济发展直接产生推动作用的工商、贸易、交通等生产利益集团成为国家预算中的强势集团, 它们掌握着舆论的话语权, 对国家政策的影响力远远大过于其它利益集团。”[3]由于受到教育程度、信息收集能力的限制、以及松散的组织影响, 身为多数的农村义务教育利益集团在影响公共物品提供决策的利益博弈过程中存在着“数量悖论”。在传统的社会中, 未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只知道排斥政治权利, “这一点表现的决不只是冷淡;冷淡至少还显示了一种政治利益和政治参与的可能。但在传统的系统中, 只有像独裁者或贵族这样的精英而不是广大的群众有权利参与政治。在传统社会里, 存在的毋宁说是一种政治的屏障, 就一般社会成员而言, 它是一种长久忍受的痛苦, 它使人们甘受命运的促弄, 或者从来没想过把他们的愿望变成政治要求, 或者心无疑虑地把要这样做的念头窒息泯灭。”[4]

一方面, 其它强势的利益集团已经利用其势力“抢占”了大部分财政投入;另一方面, 在教育投入中, 基础教育面对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挤压, 获得财政投入的份额已是少得可怜。即使在有限的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中, 城市义务教育集团的利益表达渠道和强度都远胜于农民, 它们凭着区位优势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利益。而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却无力阻止那些对他们不利的政策出台, 也无法改变义务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城市倾斜政策。作为弱势利益集团中的弱势, 教育中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更显得捉襟见肘。

3.各级政府的“政治人理性”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欠

各级政府作为独立的“政治人”, 无疑也具有政治人理性的特征。“政府除了公利性、利他性以外, 也无可置疑地存在着自身的利益, 即政府除了为社会服务的公利性之外, 还具有自利性。”[5]对于现阶段造成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 当前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认为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财力不足, 财政经费短缺。这当然是一个原因。但这些原因仅仅是表象, 而不是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入不足的本质因素。笔者认为造成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 各级政府的“政治人理性”导致的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决策的边缘化。农村义务教育是边缘性的,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直摆在比较边缘的位置。中央政府除了对庞大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需求提供不足的财政转移支付外, 倾向于用强制力让县级基层政府去解决投入缺口。而这种边缘性在县乡的经济发展中也表现得很明显, 财政体制和税费改革后财权的剧减和事务的剧增已经让基层政府无力承担义务教育的巨大投入, 地方政府官员更倾向于用最大限度的财政资金来发展“经济”, 追求“政绩”。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府导向下, “发展是硬道理”, 经济的发展是硬道理中最“硬”的道理。各级政府的政治人理性促使其看重政策的经济效果而不是社会效果, 注重投入的政绩效果而不是长期效果。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政治家的基本行为动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最迫切的公共利益的达成并不是其追求目标。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长期性的行为, 教育的长周期性和效益的滞后性不仅不能让政府官员在自己的任期内看到效益, 反而可能因为教育投资的资金占用而影响其政绩。因此, 政府组织及其成员的自利性都制约了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积极性。现实表明在各地方政府实际上都缺乏投资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内在热情和动力, 只要舆论的压力稍减, 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就会立即缩水。作为政治理性人, 政府的自利性直接导致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缺欠。

4.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制度缺陷导致投入不足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更规范地说, 它们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的系列约束”[6]诺思还认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 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 或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7]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制度是影响一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 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上, 财权与事权相协调的财政分级合理分担机制尚未形成。虽然教育投入持续增加, 但需求缺口持续扩大, 县级政府的教育投入压力不堪重负。税费改革前, 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呈现出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教育税费以及收取学杂费、社会集资等多渠道筹资格局。但随着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取消, 在政府尚未大规模追加投入的情况下, 农村教育保障条件明显减弱, 办公经费严重不足, 学校难以正常运转。

其次, 教育经费投入的管理制度不健全, 教育转移支付被挪用与挤占的问题时有发生。“在现行的财政体制下, 教育经费统一由各级财政管理。在财政预算体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 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经费被挪用的现象比较严重:不仅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应该用于教育的不能按足够的比例拨付给教育部门, 就连专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也经常被挪用与挤占。”“现在的政府义务教育拨款过程基本上只有少数决策者和直接经办人知道, 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 没有有效监督, 就易滋生贪污腐败和助长不正之风。在现行体制下, 义务教育经费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种种漏洞, 滥用、挪用、贪污义务教育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8]

再次, 义务教育供给体制表现出随机性与政治化的特征。而运动式的治理方式必然会造成义务教育供给的恶性路径循环。“在农村, 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表现为因上级政府的重视而形成供给过度, 也因上级政府注意力的转移而松懈遗忘, 或因上级政府关注缺位, 导致义务教育经费专款被挤占、挪用、克扣。然而, 在达标验收期间, 面对‘一票否决’的压力, 很多地方政府又几乎是‘一夜之间’实现了中央设定的标准, 有条件的, 不折不扣, 没有条件的, 也不折不扣。这种运动式的达标验收, 一定程度上异化为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锦标赛, 从而导致有的地方政府或为买教育设备而债台高筑, 或为顾及面子而弄虚作假。”[9]最终结果, 必然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 或者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欠的对策创新

1.投资创新:农村义务教育责任主体从单元到多元

公共物品理论认为, 不同的公共物品, 其受益范围具有层次性, 公共物品受益范围的差别决定了投资责任主体的不同。众所周知, 农村义务教育是具有明显外部性的纯公共物品, 其提供应该考虑这一基本现实。一方面, 农村义务教育的强外溢性是导致其投入不足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 农村义务教育强外溢性所带来的普遍受益性又要求各级政府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为此, 必须界定农村义务教育的公共性及其受益范围。

一般而言, 义务教育的公共属性所带来的受益范围是全国性的, 义务教育的受益主体是全社会。农村义务教育收益的结果更具有间接性、长期性, 而基层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却具有局部性特点, 这就会存在外部效应。面对人口全国性流动的现实背景, 这一外部效应表现得尤为明显。落实的农村地区常常投入大量的义务教育经费, 结果九年义务教育刚结束, 大量的学生就到城市或发达地区打工。即使后来接受国家培养的大学生, 也鲜有回农村报效的。农村义务教育是典型的外溢型公共产品。因此, 中央政府才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当然主体, 目前“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存在着先天缺陷。

改变投资主体不清的现状, 首先应建立宏观调控机制, 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重新确立中央和省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法定责任, 重新规定中央政府和省、县、乡地方政府法定的负担结构, 加大中央和省特别是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 强调“中央和地方政府负责、分类承担”。这样, 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才能明确。从目前来看,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 中央的财政收入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也在逐年加大。“2007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1840亿元, 全部免除了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名学生的学杂费, 为3730万名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对780万名寄宿学生补助了生活费。410个‘两基’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攻坚县已有317个县实现目标, 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由2003年的77%提高到96%。中央财政连续三年累计投入90亿元, 用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7651所学校受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投入80亿元, 覆盖中西部地区8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 1亿多中小学生得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10]中央转移支付不足的问题正在逐步改善。

其次, 应明确各级政府责任, 科学划分其对义务教育的负担比例。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虽然明确规定以县为主, 由多级政府分担, 但如何分担, 分担的比例多少并不明确。笔者建议将各级政府对农村教育投入的比例确定下来, 国家以法律形式将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予以量化, 最好是采用百分比形式, 对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比例做出具体规定。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定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体的责任, 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保障问题。

2.博弈创新:保护农村义务教育利益集团的合法竞争与话语权

利益集团为其成员谋取利益的惟一途径是尽量在社会的总利益中争取较大份额。因此, 社会利益的分配过程就成了各利益集团依靠其实力进行博弈的场域。一般而言, 利益分配的结果与利益集团的实力呈正相关关系。在奥斯特罗姆看来, “任何时候, 一个人只要不被排斥在分享由他人努力所带来的利益之外, 就没有动力为共同的利益做贡献, 而只会选择做一个搭便车者。如果所有的参与人都选择搭便车, 就不会产生集体利益。”[11]作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需求者, 个体农民因其个体成本与收益的理性分析而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集体行动来进行利益博弈。个体农民较多地考虑自己的收益而较少地考虑集体的收益, 因而他们更倾向投资于自己的生产, 忽略公共物品的投入。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 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 一个是政治市场。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其货币选票来选择私人物品。市场价值规律的公平性能保证其货币数量决定满足需求的满足。而在政治市场中人们手中的选票在现实情况下作用却不是对等的。从原则上说人们可以通过其手中的选票来选择能给其最大利益的政府。期望农民通过投票的政治过程来建立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机制是不可能的, 因而最终的决策者还是政府。在进行财政支出预算的过程中, 政府却很难在公共物品的供给上做到完全公正, 因为农民在政治参与中的弱势地位, 对政治权力和政治参与的疏远, 使得他们关于公共物品需求的利益表达容易被决策者所忽视。

而在各部门利益集团竞争中, 教育集团属于弱势群体;在三级教育利益集团竞争中, 农村义务教育又属于作为弱势群体的义务教育的主体。农村义务教育因此成了教育内部投资短缺最严重的部分。

为了打破现有的利益集团竞争态势, 首先, 国家可以制定“义务教育投资法”, 把农村义务教育投资应得份额纳入法制轨道, 依靠法制手段规范教育投资行为, 扶持农村义务教育。以法律确立农村义务教育利益集团的地位, 克服他们在博弈过程中的力量弱小问题。

其次, 政府要把教育投资的重点转移到义务教育上来。对于长期贫血的农村义务教育在政策和投资上予以政策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给与差别对待, 加大对教育部门尤其是最薄弱的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 补偿其在长期的不公正投入制度中所受的歧视待遇。

总之, 最为关键是“国家要允许农村义教育在合法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竞争性利益集团, 增强他们的话语权, 鼓励他们在合法范围内与其它利益集团展开竞争, 形成各利益集团公平竞争相互制约的机制, 通过利益集团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各种利益。”[12]不改变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状况, 任何看似合理的教育投资体制和制度安排, 都会成为强势利益集团得利受益的工具。

3.监督创新:加强对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监督

在已有体制的规定下, 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为什么一直不足呢?缺乏对各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监督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政府的政治人理性及其自利性决定了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这样无利或少利可图的公共物品不感兴趣。利益总是隶属于一定的主体, 不同的主体具有不同的利益。政府有其自身的利益, 各级政府也各有其利益。由此可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存在着政府失灵。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官僚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 “那些处于掌握决策权的政治和管理地位上的人和我们一般人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他们总想成为个人效用最大化者。”[13]官僚对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并不必然导致社会整体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同时, 由于行政信息的不对称, 政府决策存在失误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即使政府的动机是公共利益, 其行为的结果仍可能走向反面, 达不到预期的社会公共目标。义务教育见效周期长, 而地方政府官员的任期却相对周期短, 公共资源的稀缺性更是决定了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可能平等分配, 而要分轻重缓急, 逐步推进。实际情况是, 地方政府往往对那些见效快, 可以提升政绩的“硬”的公共物品如道路设施、水电建设等投入较多, 而对“软”的公共物品如农村基础教育供给不足。“于是, 我们看到, 一方面国家有‘普九’的刚性要求和政策供给;另一方面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却是严重不足, 农村儿童失学、辍学现象严重。”[14]因此, 对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投入进行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措施包括:

首先, 应该对各级政府义务教育拨款的数量及透明度进行监督, 进一步完善教育资金管理制度。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将义务教育拨款的有关详细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公示制度, 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 特别是接受广大农民朋友的监督。

其次, 要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使用过程的监督。要坚持依法行政, 强化县市财政转移支付分配的公开和公平度, 建立转移支付使用的评价体系和监督体系。各县 (市、区) 政府应成立有教育、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 对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过程进行专项监督, 确保中央和各省下拨的转移支付经费的落实。各县市政府应在年终专门报告转移支付使用的情况、效益和存在的问题, 对弄虚作假、贪污挪用、克扣抵顶专项经费的单位或个人, 一经发现, 予以坚决查处。

4.制度创新: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各环节的制度体系

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不合理、教育经费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教育供给体制的随机性与政治化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的制度根源。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的国家悖论提到: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长期不足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国家的经济战略所决定的。

制度本身是一种公共产品, 而提供公共物品是国家的基本功能之一。在长期的歧视性制度实行带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并跌入非良性路径依赖的陷阱局面后。制度创新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治本选择。在现实社会发展中, 制度总是要借助不断的创新来拓展自身的绩效范围。从一般意义上讲, 如果出现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 一项制度就会被创新。而制度创新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渐进过程, 某种制度的创新还需要付出巨大的费用。

各级地方政府因为长期的“理性计算”, 在政绩考核和经济利益的双重刺激促使下无意进行义务教育投入制度的创新。而个体农民则因其个体成本与收益的理性分析而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集体行动来推动制度变迁。现实的非良性路径依赖要加以改变, 在诱制性变迁无法生效时国家干预以补救制度安排供给不足的强制性制度变迁顺理成章。为此, 中央政府应该承担起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各环节的制度体系创新的主要责任。

第一步是针对义务教育投入主体单一的体制不合理,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多渠道投入机制。中央政府要在法律政策上鼓励和支持教育的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多元化, 逐步完善稀缺资源下的教育投资体制。采取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投资办学, 改变政府单一的办学形式, 鼓励私人投资农村义务教育, 并在资金, 土地、人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 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各级地方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态度, 制订一些优惠政策, 鼓励私人、企业、外资等一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与政府共同解决穷国办大教育的问题。

第二步是完善对农村义务教育资金使用的管理制度。在基层财政预算体制不健全的当下, 建议在县级实行独立的教育转移支付账户, 由教育部门直接管理。对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使用的流程进行严格的效率监督, 将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与教育绩效的结果联系起来, 以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

新课标下的初中政治创新教学 篇5

【摘要】现阶段的课程改革对我国初中基础教育的各个学科都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对于政治学科的教学,它要求学生能够在掌握相关政治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并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样的前提下,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教学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因此,创新教学模式,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初中政治的教学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政治

一、转变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作为目标

要实施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首要在于改变当前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方式。只有在良好的“教与学”方式与习惯形成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得以落实。当今随着信息多媒体的发展,学生可以获取到信息的途径简单而多样化,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则更加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因此适时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新教学方式的开展,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主动求学的教学方式才是培养素质人才最有效的途径。

二、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下产生和表现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一种内在力量,是促使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力。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材较为抽象和难懂,对初中学生来说学起来较为枯燥。但只要初中政治课教师认真分析和研究具体的教学任务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有选择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能为学生创设感知教材的种种有效环境,形成良好的情绪体验。如教学电影、电视、幻灯片等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学生创造出直观形象的情境,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画面,使学生以趣入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任务顺利而有效地完成。

三、巩固新知识要讲究实效

如果说课堂组织教学是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讲授新知识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形成能力,那么巩固新知识则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消化与记忆。这个环节不必每个课时都穿插,一般放在一个单元内容讲授结束时,效果比较好。因为,“要使学生获得巩固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只有理解了有系统的知识,才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并在需要的时候很快地提取出来。新知识讲授结束时,学生己经系统地学习了整篇章节,此时再让学生简单的复述所讲的内容,回答相关的问题,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对政治品德内容的消化,又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

四、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把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到初中政治课堂中不仅有利于加强教学的时代性、竞争性与拓展性,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新观念和新方法。多媒体技术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整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最能取得实际效果的多媒体教学于段,时机和数量要适当,切不可为使用而使用,切忌哗众取宠,盲目追求形式和数量,将师生变为教学软件的仆人。多媒体设计和应用要通过情境设置,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洞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在课件设计结构上,可采用模块思想,变“线性结构”为“拓扑结构”,使课件流程、资源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开放性及其界而的人文性,将课件设计成服务学生学习的平台,以减轻学生的脑力负担,为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发挥提供时间和空间。

五、初中政治创新教学开展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1.应有针对性和计划性。新课程理念下,政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更多地承担者引导者的作用。可以说,初中政治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故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必须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知识基础出发,注重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需求的发展。

2.教师角色应准确定位。如上述内容所提,教师的权威主导者的地位已日渐淡化。故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努力培养学生自行、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意识。课堂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始终同学生完全平等的参与者,并以求真、求实、求佳、求新的思想来影响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学会创新,并勇于创新。

3.评价应公允客观。政治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应公允,注重学生的自尊心,不去伤害任何学生。教师应用区别、分层的标准来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衡量,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积极性的保护。对于学生所有的创新间接,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其树立其创新的信心,从而促进其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大幅度提升。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下,传统的政治教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它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比较陈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他们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政治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入时政竞赛的内容,通过网络这一工具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对学生的政治学习和自身的课堂教学给予合理有效的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创新初中政治的教学,使得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丁昭光.论新课改下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J].新课程(上),2011(07)

[2]陈建斌.新课改创新视角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探究[J].成才之路,2012(22)

[3]刘志智.刍议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1)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策略 篇6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转型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对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社会变化产生的新情况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虽然有着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经验,但面对新时期产生的新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效果考核办法等都出现了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的状况,因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进行创新。在本文中,我试图通过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以彰显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迫切性,提请人们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予以足够的重视,进而提出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策略,以促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创新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一)在社会快速发展变革之下,一些人员的思想上出现了问题,而旧有的思想政治工作又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所以必须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变革,我国社会中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就造成了一些人在他人暴富的刺激之下意志开始产生动摇,开始忘记思想改造,逐渐沉迷于追求物质利益。这造成了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热情下降等问题,影响了我们日常工作的开展。针对新出现的这种状况,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方式难以促使人们进行思想转变,同时其说教内容又较为陈旧,不符合时代的发展,因而难以产生实际的效果。[1]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地进行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能够沉下心来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一些西方国家也加强了对我国各个领域的渗透,所以我们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改革开放虽然带来了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同时带来的还有西方多元化的思想,这些思想中的先进思想部分可以拿来为我们所用,但是有些包裹着先进外衣的思想却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高度警惕。在这种多元化、开放化的新的思想环境下,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也遭到了一些谋求对我们进行西化的国家的渗透,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警惕,既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来提高自己对于西方意识形态侵蚀的抵抗能力,又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来实现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维护,使个人能够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自觉维护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这为我们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增添了新的内容,所以我们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以不断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推广全民健身亟需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为了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高国民的工作效率以及国民的幸福指数,我们国家提出了阳光体育,健康生活的理念,以期能够获得国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在这样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就更需要我们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来转变自己的工作态度、改善自己的工作理念、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不断地从大局出发,积极认真地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对国民的健身方式和健身理念进行正确地引导,从而使国民身体素质得到切实地提高。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主要通过进行说教等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种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方式不仅效率极低,而且还很容易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我们需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更加地丰富多彩,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2]首先,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通过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影片、演讲、文字以及图画等通过巧妙的方式组合起来向人们呈现,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变得丰富有趣,既能够提高人们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兴趣,又能够增强人们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其次,通过举办思想政治类讲座、主题演讲、主题活动以及辩论会等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能够促进主流政治思想的传播,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又能够增强人们对于错误政治思想的抵御能力,一举多得。

(二)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是通过各种途径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传播,达到对人们进行教育和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改造的目的,这种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忽视了对人本性的理解以及对人的关怀,因而在现代社会发展之中显得生硬和突兀,难以获得人们真正的接受和认可,因此我们需要对思想政治工作理念进行创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首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体现对人的关怀,努力地帮助人们解决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的困难,使其感受到国家和组织的温暖。其次,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而非一味地灌输,让人们感受到国家和组织的用心。最后,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要注重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而非一味地进行批评和干涉,让人们感受到国家和组织对人的尊重。

(三)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策略的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是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检验的主要途径,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反思的主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对思想政治工作考核的策略进行创新。[3]首先,在思想政治考核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避免因为考核制度缺乏或者考核制度不合理带来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弊端。其次,在思想政治工作考核中,不仅要包括理论内容考核,还要包括实际工作情况考核,以避免只考核理论带来的“只说不做”状况以及只考核实际工作带来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不健全的状况。最后,思想政治工作考核主体要多元化,以避免传统的单一主体考核模式带来的考核结果不公正状况。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完善对于我们的国家、社会以及各行各业来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着很强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地结合实际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方法、开展理念以及考核策略进行创新,以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符合由于国家和社会变革而产生的新的需要,最终促使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效果达到最大化。

高中政治课程的创新教学 篇7

一、依托教材载体, 设法捕捉学生创新思维契机

教材是课程实施标准与学生接受能力的载体, 是教程和学程的统一。因此, 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因素, 并融入教学过程的始终。无论是一段文字的叙述、一幅图画的展示, 还是一张图表的分析, 或一个多媒体动画的播放, 都要让学生觉得是他们探索世界的舞台。这样的教学, 不仅能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也体现出由教程式向学转化, 真正实现教程和学程、教法和学法的完美统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与哲学, 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有许多热点问题很能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例如, 在学完了《经济生活》教材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后, 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课题作业:家庭投资和理财的合理化选择, 要求学生从自己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出发, 通过与父母、老师、同学共同探讨或上网、进图书馆等方式积累写作素材, 力求使论文观点新颖, 并具有可操作性。作业一布置, 学生个个兴趣盎然。一个月后, 我让学生带着他们的“大作”进行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 “百家争鸣”, 气氛相当热烈。这次活动既使学生活学活用了所学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民主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传统的课堂教学, 教师的隐性权威影响较大, 学生往往倾向于揣摸教师的心思, 回答问题总是小心翼翼, 长期被动式的学习方法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在这种教师权威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压抑状态下, 是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意识的。作为政治教师, 必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做到师生平等,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赞美学生。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 针对教材, 精心设计, 紧扣环节, 把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 创造读书思考、动手操作、独立探求新知的时间和空间,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存在的思想误区, 教师要细心、耐心地说服, 给予辩证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提供良好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环境。学生才能放松心情, 积极思考问题, 激发创新欲望, 发展创造性思维。

三、对作业进行创新, 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和高考的影响, 传统的政治书面作业存在着很大问题, 教师一味地用教材上或是练习册上的题目考查学生, 按照标准答案判定对错, 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因此, 进行创新教育, 还必须进行作业的创新, 在书面作业基础之上增加开放性问题的比重, 以学生普遍较熟悉的事物为基础, 使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进行完成, 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事例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通过开放性的作业, 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想法, 进而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备课, 有的放矢, 制定教学计划, 安排教学重难点。比如, 在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 教师可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请你评价一下自己的消费观, 并说说你评价的依据是什么?”由于这种作业形式具有较大的开放性, 与传统作业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没有标准答案, 能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回答, 有话可说, 甚至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样的作业改变了传统作业的封闭性、答案单一性, 很受学生欢迎。因此, 学生能积极主动热情地完成作业。

四、消除应试影响, 积极营造学生创新思维环境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学生往往在考试“指挥棒”的束缚之下, 片面追求考试分数, 注重学习任务的完成, 一等二靠三要, 更为严重的认为书本上的知识是金科玉律, 因而不敢越雷池半步, 从而死读书、读死书。这种机械单调的学习方式只会加重学生左脑的负担, 严重抑制潜能的开发, 束缚学生创新意识的觉醒和个性的解放。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帮助学生消除应试影响, 不断营造出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挥的和谐氛围。譬如若淡化分数的考评, 学生则可能成为“多料”的全才。其实, 考试作为检查教与学的一种手段, 并不背离素质教育本身, 也并不排除考试, 只不过素质教育把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 而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应该看到, 考试本身就具有两重属性, 它既可激发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可把另一部分学生推向厌学、辍学的边缘。所以,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要把学生的德育、智育、审美、实践等要素都纳入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体系, 让学生的左脑和右脑全都“行动”起来, 促进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发挥高中政治学科优势, 进行创新教育, 其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 选准切入点, 走自己的路,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得知识、探究知识的过程转变, 惟有这样, 才能不断发展, 才能与时俱进。

摘要:发挥高中政治学科优势, 进行创新教育, 其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 选准切入点, 走自己的路,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得知识、探究知识的过程转变, 惟有这样, 才能不断发展, 才能与时俱进。

创新的政治经济学 篇8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出发, 在新的时代主题的社会背景下, 立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实践, 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长期的、系统的、独创的理论思考与研究下发展的成果。

邓小平的伟大在于他正确处理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从而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创新观, 将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推向了前进。任何一种理论创造都离不开对前人思想成果的继承并有所创新, 那种对前人的思想成果一概否定的态度是不正确的, 相反, 认为前人的理论是千古不变的教条也是错误的, 邓小平始终强调“老祖宗不能丢”, 在理论创新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邓小平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创新, 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动及其规律, 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 填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的空白, 提出了三大突破性思想, 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大推向了前进。

一、在经济体制上,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组成部分。建国以来, 为了寻求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 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问题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长期以来, 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 一直存在着两种传统观念, 一是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二是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 这是不能突破的禁区。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正反经验的基础上, 突破以上两种传统观念束缚, 以极大的理论勇气, 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观点。

早在1979年, 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编委会副主席吉布尼时就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 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又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 但多年的实践证明, 在某种意义上说,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就更能解放生产力, 加速经济发展。”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少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的思想非常开放, 具有创新精神, 不拘泥于条条框框, 他始终把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成为我们选择体制、方法的前提, 在邓小平的创新精神指导下, 我们最终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写进了党章。

二、在所有制问题上,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不可改变的根本原则, 是我们进行所有制结构调整的基本前提和根本出发点,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过去, 我国在所有制问题上忽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 不断变革生产关系, 在所有制上追求“一大二公”, 导致了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 结果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85年3月, 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 但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同时, 邓小平主张, 社会主义公有制不能只有一种不变的形式, 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在邓小根据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五大更是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认真总结了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制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 逐步消除了不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对生产力的羁绊, 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局面。

三、在分配问题上,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种分配方式, 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打破平均主义,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中国自古以来追求穷则共穷、富则皆富的大同社会, 所以平均主义思想严重, 邓小平同志打破了这一传统思想束缚。他拿事实来说话:“过去搞平均主义, 吃大锅饭, 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 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当然我们不能过分拉大贫富差距,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在如何处理既要打破平均主义又要实现共同富裕这个问题上, 邓小平同志具有伟大的创造和辩证思维。共同富裕思想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内容, 他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为理论精髓, 以建设高度发达、高度文明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为目标, 不仅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也体现了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统一。他指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 带动大部分地区, 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这一思想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 特别是弘扬邓小平同志的创新精神, 21世纪将是竞争激烈的世纪,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在创新扣解决问题, 在创新中求得发展, 在创新中走向辉煌, 勇敢地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人民出版社2001、7

浅谈高中政治的创新教育 篇9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敢于创新

开展创新教育首先要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而且以最佳的状态流露出来。教师要做到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

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去, 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 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 既要注意把创新机会留给每一位学生, 又要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互相合作, 鼓励、唤醒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 尽可能地化解、消除学生之间存在的对立、抵触, 以及不信任等不良情绪, 把注意力转移到共同学习上, 促使学生积极质疑, 大胆创新。

二、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乐于创新

1. 要善于旁征博引, 用引人入胜的事例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

思想政治课较为抽象、趣味性差, 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往往不能取得内在的一致和契合, 学生往往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 更谈不上有所创新。因此, 教师必须想尽办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将引人入胜的寓言, 脍炙人口的诗歌, 言简意赅的歇后语, 饶有情趣的民谣, 美妙动听的音乐, 启迪智慧的谜语, 幽默省人的漫画以及国内外重大问题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等融入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 从而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思维保持活跃的状态,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造意识, 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作好心理铺垫。

2. 要善于设疑, 激发学生强烈的思考欲望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质疑、解疑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改变把知识一筒子倒净的习惯做法, 要善于针对所学的知识设立疑问, 制造学习障碍, 从而拨动学生求知拥挤, 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 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 对老弱病残的人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 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 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 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 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 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 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最显著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 我们必须做到统筹把握, 综合、动态地实现对儿童及其活动的支持、合作与指导。注重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信息, 课上展示, 交流信息,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 并结合游戏表演等形式丰富的心弦, 点燃思维的火花, 引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 在积极主动的思考中完成创新过程。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促使学生善于创新

大力改革课堂教学, 变重视教师主导为更重视学生主体, 让学生在主体作用发挥的过程中自觉完成创新能力的培养。

1. 有计划地安排指导学生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 要求学生独立处理教材, 搜集材料, 然后进行试讲, 每节课给一个学生10分钟的上课机会, “老师”必须简明扼要地讲清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等问题。最后, 教师总结。通过“实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 使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深刻。

2. 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 而课堂讨论是训练学生两种思维的有效形式。课堂教学中, 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 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讨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即分组讨论和全班集中讨论。分组讨论, 争取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 阐述自己的观点, 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这种讨论范围小, 周边环境熟悉, 学生敢想敢说。

全班集中讨论, 是面向全体学生, 范围较大, 它的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 学生广泛交流思想, 交流信息, 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只要是给予巧妙的启发和点拨, 就能使学生融为一体, 使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得到发挥。无论采用哪一种讨论形式, 都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得到训练, 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开展专题性研究课程, 在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谓研究性课程是指以学生学科领域或垮学科领域选择确定研究专题,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 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 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外显特征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安龙县第一中学)

儿童的感知世界, 强化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创造, 以学生为主体, 适时构建学习活动, 积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入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 让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

总之,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于课内外结合, 课堂与生活联系, 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 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 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 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生活课程。

政治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 篇10

一、营造创新氛围, 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 只要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的教学氛围, 就能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

1. 将教师的创新精神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1) 教会学生“读”。读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归纳概括性能力的有效方法。政治教材中, 有些重点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思考。 (2) 鼓励学生“议”。真理是愈辩愈明, 疑点愈理愈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对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在议论中纠正出现的差错、不足, 耐心和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找到正确答案。 (3) 引导学生勤“思”。思考是对问题认识的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养成反思的习惯, 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反思各种方法的优劣, 反思各种知识的纵横联系, 适时地组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2.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在政治教学中, 实现由“教”向“学”过渡, 创造适宜于学生自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教学环境。

二、创设质疑情境,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学贵有疑, 有疑才有变通, 有变通才有创造。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质疑是创新的前奏, 在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创设质疑情景,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养成大胆质疑的性格, 不唯教师是听, 不唯书本马首是瞻, 是创新教育的热身。

教师可创设一种有难度, 需要学生用心求索才能获得新知识的学习情景, 使学生时时感到不足, 又时时能获得思考的乐趣。在设置的情景中揭露矛盾, 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提出问题并不急于得出结论, 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 明辨是非,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既提高了教学效果,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如在学习初三政治“可持续发展”时, 让学生课外先搜集家乡的人口历史资料, 绘制人口数量变化图, 并了解随着人口的变化, 家乡的土地、江河及其他环境的变化情况, 感受人口数量的剧增对资源、环境、社会的巨大压力。然后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人口的迅速增长, 对资源、环境、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带来了哪些影响?应怎样解决人口增长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更为学生深刻地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个内容教学中, 应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扩展思维空间, 寻求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这样,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创设讨论情景, 变“单向传递”为“多向交流”

在政治教学中, 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争论、辩论, 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 能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更为开放的舞台, 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有利于改变传统“喂养式”的教学格局。

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 那他得到的还是一件物品, 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 那就会产生新的更为丰富的思想。小组学习、讨论交流就是为学生提供这种思想的交换。对于同一个问题, 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 个人的思维由集中而发散, 由发散而集中, 在这一交替过程中, 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思维在不断的摩擦与碰撞。如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内容, 让学生讨论:“我国的生产力已得到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观点1:我国农村欣欣向荣, 城市日新月异, 还拥有了许多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观点2:有的工人下岗, 有的孩子没钱读书, 还有的人生活困难。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学生的讨论, 在不断的摩擦与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个人的智慧也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了更好地发展。

在教学中, 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合作学习, 有利于发挥个人的长处, 同学间取长补短, 互相借鉴, 相互启发, 形成立体交互的思想网络, 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 而让每个学生在集体讨论、合作的过程中动脑思考, 更是发展其创造思维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四、开展实践活动, 激发形象、理性思维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也是一个“理解———掌握———运用”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心理学家认为, 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理属于“驱动型”的, 有着强烈的自我展现欲望, 所以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给学生创造一个参加实践活动的环境。开展实践活动, 可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堂练习上, 也可通过布置课外练习、进行社会调查、上网查询资料等方式进行。这样, 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如初三思想政治教学中,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个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布置以下探究题:

你所在的城镇或乡村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呢?

在房屋建筑方面

在交通运输方面

在家庭收入方面

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方面

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践, 感受身边所发生的变化, 进一步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形象、理性思维, 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浅论政治文化创新的作用 篇11

1.政治文化的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政治文化能够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政治文化能够塑造人们的政治信念,影响人们参与政治的行动与动机,有利于实现对政治系统合法性的认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主与法制理性政治文化的确立,我国的社会环境已趋于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实现了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政治文化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为他们参与经济建设提供持久精神动力。政治文化能够促进公民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的培养,提高公民的认知能力,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公民参与的扩大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地位,增强了公民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这必然能激发公民参与经济建设的热情。同时,政府可以倾听各方面的建议,提高政策的理性与质量,从而可以避免政策制定中的信息资源不足与决策失误,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科学的政策支持。

(3)政治文化可以改革政府理念,提高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政治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动态适应性,是一种兼容并蓄、多元复合的综合性文化。”随着社会发展,它可以改造传统政治文化,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在冲突与整合中实现政治文化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政治文化有利于形成新的政府理念,增强政府行为的责任感和政策的透明度,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为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政治文化的创新能够保障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社会的政治文明

(1)政治文化促进政治体系的正常运作,保证社会的政治稳定。任何社会政治统治体系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意蕴,政治文化通过为政治统治体系提供合理性、合法性的解释和说明,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对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及执政党、政府及公务人员产生普遍的政治认同。同时,政治文化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人们进行系统、深入和切实的理论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人民大众对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过程和公共政策的理念、信念、目标、意识、观念、原则、准则和规则等广泛地采取社会政治认同态度,从而保证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政令贯彻得通畅,以实现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2)政治文化有利于公民的民主参与。社会政治文明建设是以广大公民为主体的政治民主活动,这种活动直接表达为广大公民的民主参与,而促使公民民主参与的精神动力源于对政治体系的理性支持。政治文化能够不断地为广大公民的民主参与提供心理导向,不断地强化广大公民民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形成全社会的政治共识和民主理念,推动社会政治文明的建设。

(3)政治文化为社会政治文明确立文化规范。我国的民主建设才刚刚起步,存在着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这时政治文化所具有的政治导向性功能,会暗示人们可以做什么,可以起什么作用。政治文化所具有的这种隐性的规范作用,促进了我国社会民主建设有条不紊、互相协调地逐步推进,缓解和调试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维护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为政治文明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政治文化的创新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繁荣,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I)政治文化的创新是社会文化繁荣的体现。政治文化作为社会成员在长期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创新本身就是社会文化繁荣的体现。

(2)政治文化是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文化,作为主流文化能够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浪潮不断推进,我国的改革也处在关键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进行政治文化的创新,使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指明正确的方向。

(3)政治文化的创新可以促进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来文化积淀的产物,凝聚着本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联结民族全体成员的纽带。传统犹如血脉,不能割断,需要更新。政治文化的创新必然影响到社会文化的其他方面,中国人的民主精神、法制观念、公民意识开始逐步觉醒,与之相适应的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些都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

1.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政治文化的创新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先进的生产力能为政治文化的创新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反之,落后的生产力则制约政治文化的创新。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使政治文化的创新有牢固的群众基础,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加强主流政治文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历史证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革命和建设就会顺利进行;什么时候指导思想出现偏差,革命和建设就会遇到挫折、走弯路。因此我们要弘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流的政治文化,增强意识引导,进行正面灌输,强化人们的政治思想意识,争取各阶层对改革开放的理解和支持,增强民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外来政治文化,在兼收并蓄的基础上综合创新

政治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没有创新的政治文化是僵化的、保守的和凝固的文化,必然走向衰竭和没落。创新离不开继承和发展,开放离不开交流和学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之间政治文化的交流日益密切,我国要坚持以“自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借鉴西方一切优秀的政治文化成果,使外来的政治文化和我国的政治文化有机结合,促进政治文化的创新。

4.完善政治社会化渠道,培养现代化公民意识,提高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和参与水平

“政治发展的前提是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这有赖于政治社会化渠道的扩大和完善。”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弘扬主流政治文化,加强对大众媒体的引导和控制,使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深入开展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流政治文化的宣传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人们对政治体系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政府要为公民参与政治提供更多的机会,满足他们参政的愿望和利益表达的需要。通过完善政府与公众的对话机制和沟通渠道,健全基础民主组织、各种行业协会、社区组织等作为政府与公众联系的中介,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使公众了解政治系统的运行过程,通过多种渠道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激发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和潜在的支持力。

5.加强和改善思想政治工作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创新 篇12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那么, 如何在政治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呢?这个问题是检验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 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实现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以针对教材内容设置问题, 问题的设置要有针对性, 科学合理。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敢于争辩、勇于质疑,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置问题, 就可以勾起学生对知识点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思维欲望, 学生就会在不断的思考中自主探索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 在课堂教学中要学会转变角色, 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让给学生。把课堂教学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 这样的教学模式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实现学生的自主思考, 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建立是十分有利的。例如, 在讲人生价值观的时候, 可以引用抗洪抗震的英雄事例, 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等形式, 向学生展示英雄事迹。真实的材料和感人的事迹,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以真实材料教导学生, 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英雄的壮举, 并及时地开展金钱与人生的课堂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目的, 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指出, 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良好的课堂气氛不是鸦雀无声, 而应该是充满笑声;学生在一堂课中感受的不是压抑和沉闷, 而应该是轻松和愉快。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政治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板起脸孔说话, 语言呆板枯燥的陋习, 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 语言既要准确、严密又要力求声情并茂、幽默风趣。进入课堂, 教师应当开好头, 力求新颖别致, 调动学生情绪, 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如讲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六课《从众与自主》第一部分“剖析从众”, 进入课堂后教师:同学们, 在学习新之前, 老师要出一题, 考考大家的眼力?然后拿出红、黄、蓝三块差不多的木块, 分别编为A、B、C, 请大家观察哪两块木块相等, 依次找事先布置好的5位同学回答。他们都按照教师的意图回答A=B, 然后再请其他同学回答, 看全班有多少同学受前边5个学生的影响做出错误判断。全班61人, 有48人回答相同, 占78.7同学教师把木块进行重合比较, 得出A=C。然后抽几个同学问, 为什么会得出A=B, 回答是相信前边几个同学, 也有持不同看法的, 但都放弃了, 教师过渡:这种现象反映的是一种从众心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探讨的内容。请同学们想想, 在现实生活中和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行为?这样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迪, 也使课堂知识合理展开。

三、组织高效的课堂活动

所谓“高效课堂”, 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 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我们现在提倡的“高效课堂”研讨, 其目的就是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 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最终到达提高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目的。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引起学生内心的冲突, 打破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 使学生处于心欲求而不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 引起认知冲突, 产生认知失调, 从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学生在教师精心指导下, 通过自己的阅读去获取知识, 发现问题, 体验情感。一方面, 教师要对课堂提问提出明确要求, 既不能使提问流于形式, 又不能使提问过于肤浅和表面化;另一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引进竞争机制, 展开小组竞赛, 激励学生从敢问到会问, 提高问题的质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 根据问题的特点及教师的意向分为辩论式小组讨论或诊断式小组讨论。前者通过成员相互交流, 互相质疑, 比较修正, 谋求主导意见, 归纳出不同意见。后者是通过相互检查, 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 订正错误。

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思品课不是以传授文化知识作为主要功能, 而是以文化知识为载体, 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制和心理品质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正式触及学生的情感和精神, 从而把学习活动变成了学生的情感需要。为了让学生敞开心扉,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争取教育的主动权;也为了让学生争做课堂的主人, 提高课堂效率, 我每堂课都设计了“实话实说”这一教学环节,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 让学生走上讲台, 畅所欲言, 反思解剖自己,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 在学习《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时, 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消费观念:有的学生认为花父母的钱要节约;有的学生平时非名牌不买;有的学生尽管家庭困难, 但是也想穿名牌;有的学生家庭经济虽然困难但不想同学老师知道, 觉得没面子……让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 教师再适当点拨引导。许多学生逐步认识到自己消费观的错误, 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

另外, 思品课是与现实联系非常紧密的一门学科。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学生思想活跃, 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点问题极为关注。因此, 政治课教学应该从丰富、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出发, 把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政治课焕发勃勃生机。教师要广泛阅读报刊、收听广播, 收看中学生喜爱看的电视节目, 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 及时补充与教学有关的材料, 深入挖掘材料中的教育因素, 努力把信息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

摘要: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初中政治课教学的创新已是刻不容缓。作为政治教师, 建立生动高效的课堂氛围, 充分发挥思品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强化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反思意识、实践创新意识。

关键词:政治教学,创新,课题活动

参考文献

[1]梁武.浅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青年文学家, 2009, (16) .

[2]黄珊萍.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华章, 2011, (29) .

上一篇:中学生课外阅读再思考下一篇:企业并购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