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和功能(共12篇)
价值和功能 篇1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业务处理的前提和基础, 是人类在长期的会计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规律。但是会计基本假设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要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尤其要随着网络公司、虚拟企业、电子商务、战略联盟等新经济形式的产生和发展而及时进行价值和功能的再造。
一、新经济环境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当前, 在市场主体及其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 会计基本假设受到的冲击、挑战或影响也逐渐增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
新经济条件下的网络公司、虚拟企业、电子商务、战略联盟等新经济形式的广泛存在, 不仅跨越了地域界限, 而且使各经济单元之间的界限不再像工业经济时代那样清晰可辨, 各经济单元能够轻易实现内部某些要素或元素与外部相关要素或元素的重新组合, 极大地改变了各经济单元或者各会计主体的存在方式, 从而使其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虚拟的、能随时变化的松散的介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 是否应该对会计主体重新进行界定?如果不进行重新界定, 那么现行会计主体假设及其他假设下的会计原则或规则的实用性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进行重新界定, 那么又该用什么样的会计公认标准或制度来更好地统一不同组织的会计工作?各会计主体及其产生或提供的相关信息该如何准确区分, 并如何保证各会计主体合理的权属及正当的权益?
2. 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会计主体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 会计主体存在方式的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增大、可辨认性减弱。因此, 在持续经营假设方面存在以下疑问:如何准确分清一个会计主体是否在持续经营?持续经营假设是否变得有名无实, 是否对一些会计主体不再适用, 或者其适用的条件是否将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
3. 对会计期间假设的影响。
由于对会计主体假设与持续经营假设存在诸多困惑, 对会计期间假设的疑问也就相应地产生了。例如, 会计期间假设是否有必要继续存在?尤其是电子联机实时报告的出现, 使会计主体在任何时点都可以将已发生的经济交易和事项反映在财务报告上, 信息使用者可以随时从网络上获得最新的会计信息而不必等到某个会计期间结束, 而会计期间假设基本上也满足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随时利用会计信息及时作出决策的需要, 那么如何界定会计期间假设的“期间”?如何保证在此“期间”所提供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4. 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
随着虚拟企业和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 会计主体间的交易更多地采用了电子货币和电子数据来进行记录。同时, 电子货币的出现以及贸易壁垒的进一步打破、国际金融乃至国际经济的一体化, 使得资金在各会计主体间高速流转, 加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 资本值变随时可能发生、资本决策瞬间就可确定, 这些都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存在、使用和效力产生了很大的挑战。
虽然会计基本假设已受到了重大冲击, 但是笔者认为从会计基本假设的内涵和作用等角度来看, 其仍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 只不过在这些假设指导下的会计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应当更具有灵活性, 即应当对会计基本假设进行价值再造和功能再造。
二、会计基本假设的价值再造
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人员得出有关价值、成本、收益等特定结论的基础和前提, 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工作的先决条件, 是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的某些情况所作出的合乎逻辑的判断。因此, 针对会计基本假设所具有的存在价值和现实价值, 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价值再造。
1. 对会计主体假设的价值再造。
主要包括: (1) 从“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这一定义中可以明确得知, 其真正的内涵就是这种特定单位的存在范式可大可小、可实可虚, 其存在时间可长可短、可先可后, 其存在的重要或主要条件就是会计应该或者能够为之服务。由此而论, 会计主体假设的存在和运用域就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研究所能触及的范畴, 而是更具有时空性, 即只要有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存在, 会计主体假设也就存在并起作用。 (2) 在网络环境下, 要保证会计信息在生产、传递过程中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避免其被篡改、泄漏或被侵权, 必须要求准确界定会计主体、规范会计主体的运行、明确会计主体的责任, 以确保共享的会计信息的生成有名有实、有质有量, 传递有源有道、有效有利。而对于网络公司或虚拟企业而言, 其也可以从网址、网页或网上账号等方面体现其“实体性”特征。 (3) 面对和谐社会与和谐会计的发展要求, 以及为体现和实施新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就要求会计主体披露其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 对因其自身原因造成的资源损耗、人员消耗、土地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核算、计量和披露, 以此作为社会有关各方对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考评的依据。这就需要将那些能控制资源、承担义务、有一定经济利益指向或者能进行经营运作的特定单位假设为会计主体, 只有这样才能核算和反映其所发生的各种业务事项, 从而对会计主体所开展的各类交易活动进行监督控制, 严把数据输入关, 使其所反映和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合法、完整, 从而促进包括会计主体在内的各社会单元的生存发展及各项社会责任的贯彻落实。 (4) 人类活动的中心是经济活动, 而经济活动必然伴随着价值运动。反映经济活动状况是经济核算的基本目的和功能, 微观经济核算一般都通过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来进行, 因此凡是要从事经济活动并需要反映和控制其资产和价值信息的运动状况的特定单位, 都可作为会计主体, 并按会计主体假设来开展会计工作。只有对会计主体假设进行价值再造, 才能准确界定会计主体的内容和范围、明确各会计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厘清各项会计业务的交易权限、促使会计工作在公认的会计原则指导下开展。
2. 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价值再造。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发生破产和清算, 而需要或者能够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虽然该假设是针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 以及会计主体的经营持续时间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而提出的, 但出于会计主体设立的目的或经营目标, 它依然具有较大的现实价值, 也相应地能实现价值再造。这主要是因为:从会计主体个体来看, 每个会计主体总是被预见或希望能长期地生存下去, 并在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从会计主体总体来看, 发生破产清算的会计主体毕竟是少数, 且会计不能建立在突如其来的终止企业营业活动的可能性的基础上;从会计主体存续期来看, 虽然确实没有一个会计主体能够无限期地生存下去, 但仍有一些长期存续的会计主体, 如政府类会计主体和一些百年老字号或老企业等;从会计主体存在的环境来看, 会计主体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或风险性确实较大, 会计主体的设立者尤其是一些独立实体性大型会计主体的设立者既不可能在其设立时就直接断言其存续期 (除了诸如战略联盟之类临时设立的会计主体) , 也不愿意将其经过较繁琐程序才最终达成的相关交易过早、过快地结束, 或将其艰难达成的业务往来或情感仅因业务结束而轻易放弃, 如此就需要会计主体能在一个可预见的将来持续、正常地经营;从会计主体坚持该假设的效能来看, 会计主体只有充分合理地利用此假设, 才能以乐观的态度、创新的思维、持久的恒心突破重重难关, 获得蓬勃发展, 从而不断创造和积累财富、实现自身价值, 不断为国家分忧解难、谋利造福, 这对国家和会计主体自身都是有利的。由此而论, 对持续经营假设进行价值再造, 就可确保会计主体在一个相对长或短的持续期间内正常经营下去。只要会计主体存在、会计主体假设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那么持续经营假设就理所当然地有名有实、有根有据。
3. 对会计期间假设的价值再造。
该假设的提出是为促成和保证会计主体在其持续经营期内能及时生产和提供会计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参考, 而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可预见”期间人为划分成若干个时间段。该假设要求对会计期间的划分应具有多样性、适需性和实用性, 以解决因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期过长导致不便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的问题。也就是说, 在实际运用此假设并对其进行价值再造时, 应把握两点: (1) 不管会计主体及其义务或交易存在的时间长短, 总可将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期间人为地划分成一定的时间段; (2) 要保证会计数据和信息可随时反映出来, 避免从原始数据到现成信息之间的时空差, 就必须将会计主体的整个持续经营期按会计信息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内容时间上对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 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 以便能及时有效地核算和反映各类会计信息, 并保证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能及时得到满足。
4. 对货币计量假设的价值再造。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来核算、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事项, 并假定在不同时期货币的币值不变。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计量单位和手段应当以各种能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形式, 包括货币本身和以一些单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货币等价物等。不论是现行的纸质钞票、货币化单证还是电子货币等, 都只是交易的形式、手段、状态的变化, 或者说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不同职能在起作用。即使是电子货币, 其本质上也应代表一定的现实价值, 也应以一定的“货币形态”为计量标准和衡量形式。并且交易中的货币, 尤其是电子货币虽然其币值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但不会是绝对动态的, 正在发生的货币支付不可能因其在变化而停止, 更何况这种“货币”只是一种形式上或观念上的, 在会计主体的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 “货币”作为经济活动中运动着的价值的计量尺度和衡量标准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还是统一和不变的。因此, 货币计量假设的存在和运用依然具有较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会计基本假设的功能再造
相对于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会计基本假设的价值再造而言, 会计基本假设的功能再造则是指在整个会计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过程中, 会计基本假设所能够发挥和应该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之所以说是功能再造, 主要是因为会计基本假设的功能有一个被认识、被发展、被利用的渐进过程, 它不会只在某一个会计实践阶段发挥出来或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都以相同的形式表现出来, 而是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会计地位的强化等而不断得到有效发挥和利用。从总体上说, 会计基本假设的功能再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从空间功能上再造灵活性和全面性。
会计主体为会计核算的空间界限划分奠定了基础:会计核算是被严格限定在每一个独立核算的特定单位内的, 应以该特定单位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为对象, 记录和反映该特定单位已经发生、正在开展或即将进行的所有经济活动。由此可以看出, 会计主体的范围从会计主体的概念界定开始就已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全面性。尤其在当今的新经济条件下, 会计主体根据其经营管理需要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既可简单化、扩大化, 又能复杂化、细分化。
比如, 会计主体根据管理决策需要将其业务或作业环节等作为会计核算主体, 实现业务事项或作业流程之间, 会计主体及其内部各组成单元之间, 会计主体与其供应商、客户、银行、海关、证券公司等之间的相互联接和协调, 使其会计信息全面、详实、客观、及时和可靠。再如, 会计主体及其信息使用者可突破传统会计信息供给和需求的空间限制, 在网上实现实时信息沟通, 使其管理能力和监控能力能够延伸到任何一个接点或节点, 从而使诸如报表编制、报账、报税、报关、审计、查账之类的众多远程处理可以轻易完成。又如, 可按照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经济学等对经济单元的创新构建要求, 以及经济单元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 灵活设置长期或临时, 有形化或虚拟化, 大规模、高规范或小规模、粗规范类的会计主体。
2. 从时间功能上再造在线动态性。
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期间假设要求会计主体能够按经济活动发展变化的“业务线”和经济信息生成传输的“时间线”, 持续、实时、便捷地提供各种反映其经营状况的动态财务报告, 以丰富会计信息的内容、提高会计信息的价值。这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体现。
网络环境下在线数据库涵盖了网络上所有会计主体和非会计主体的有关信息, 会计主体可根据动态会计信息实现在线管理, 使其会计核算和管理从过去单纯的静态模式转向以动态为主的静态和动态兼有的模式。信息的及时生成和传递消除了信息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为会计主体及其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有效决策提供了更加及时、全面、准确、安全和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
3. 从计量功能上再造统一性。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工作中以货币作为统一的主要计量单位, 记录和反映其经营过程和成果。会计计量的前提是假定货币本身的价值量稳定不变, 其要求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而不是以非货币单位来计量。
不管是在传统经济条件下还是在新经济环境中, 货币计量假设的存在和运用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 (1) 从会计本身的产生发展过程和特征来看, 会计管理工作离不开计算, 离不开能够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可以同一切商品相互交换的货币量度形式。 (2) 从对会计定位或定义的技术论、工具论、方法论、艺术论、管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观点来看, 会计的地位和作用将随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会计方法手段的逐步完善而巩固和提高, 而这种巩固和提高的表示和说明方法也离不开以货币为主的计量单位。 (3) 从计量工作的任务、作用和特点来看, 会计主体如果没有以货币为统一的主要计量单位, 那么其会计核算过程就不能正常控制, 会计管理工作就无法进行, 制定和贯彻会计技术标准与提高会计工作和会计服务质量就只能是空谈。 (4) 从货币职能来看,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货币是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是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尺度, 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而会计计量是会计记录的前提, 会计记录又必须经过分类、整理和汇总才能形成反映会计主体全貌的财务报告, 这就需要以货币作为核算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状况和结果的共同尺度, 充分利用和发挥货币的各种职能。因此, 虽然会计产生于货币之前 (此时也有会计计量的主要统一性) , 但货币一经产生便成为会计核算和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计量工具, 并最大范围地实现了会计计量的统一性。
4. 从质效功能上再造整体刷新性。
会计基本假设既限定了会计对象和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也界定了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时间界限, 同时还明确了会计活动和会计实践过程中应使用的计量单位, 因此四项会计基本假设缺一不可。会计基本假设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实现整体刷新, 增强适应性、实用性和质效性。
例如, 在当前的会计基本假设运用过程中, 会计人员可利用网络查询各种会计主体的会计数据或信息, 实现任何时间和地点的移动和在线办公, 节省了大量信息生成和传递的成本及管理费用;可通过无纸贸易或电子单据、电子货币支付交易, 大量减少业务处理和信息资料流转的时间, 提高了结算支付的效率, 强化了会计活动及其管理的过程质量及结果质量;可用先进的核算手段使十分繁杂的核算过程全部由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 提高了会计业务处理乃至整个会计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可通过明确界定、充分认识和有效利用会计基本假设来严格科学地设计和实施一系列会计制度规范和约定, 避免社会经济实践中的投机主义和信用缺失产生的危害, 提高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和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水平。
总之, 不论是作为会计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作为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四项会计基本假设之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联的关系依然存在, 其对会计理论和实务乃至整个社会经济事业方面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既客观存在又值得深究再造, 因此会计基本假设作为会计原则建立的基础和会计工作的基本前提的事实不容置疑, 应该予以继续坚持和充分利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网络公司、虚拟企业、电子商务、战略联盟等新经济形式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影响, 并从空间的灵活性和全面性、时间的在线动态性、计量的统一性、质效的整体刷新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会计基本假设进行价值再造和功能再造。
关键词:会计基本假设,价值再造,功能再造
参考文献
[1].陈一鸣, 陈宏明, 曾小青.虚拟企业会计有关问题探讨.商业研究, 2006;4
[2].宋逵, 陈文军.网络经济对会计四大基本假设的挑战.经济师, 2004;11
[3].卢翔, 中国会计理论与实务前沿 (第四卷)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4
[4].张国健.网络会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经济师, 2001;3
[5].熊剑.会计核算价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价值和功能 篇2
模式,易言之,即指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学校德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德育理论指导下,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德育范型,或者说,即在一定的德育原理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固的德育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来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不少德育理论研究者习惯于用所谓的辩证思维而实质上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去研究德育过程,将整个德育过程肢解为各个部分进行孤立的静止的研究,忽视对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探讨,没有对德育过程作系统的有机的辩证的研究,综观一下已出版的.各种教育学和德育原理著作,通常都是分别对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进行研究,割裂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原则、内容、方法、途径之间的有机联系。①这样做的后果,导致有关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如知行统一、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一致性和连贯性等,在有的论著中是作为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来探讨,居于原理层次;而在有的论著中,则作为德育过程中的原则或要求来研究,降到规范层次,造成把原理阐述成规范,或者把规范论证成原理的混乱,使得广大德育实际工作者在德育理论面前分不出“必然”和“应然”,无所适从,给理论联系实际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由于概念范畴定性不明,导之逻辑推理上的矛盾混乱,难以自圆其说,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混乱情况,许多德育理论研究者便用“什么与什么相结合”或“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的命题来回避矛盾,如“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多种途径和方法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统一”、“理论教育与实际锻炼相统一”等等诸如此类的命题在有关论著中比比皆是。这种形式上貌似“辩证”而实质上“形而上学”的刻板机械的生硬捏合,既不利于德育研究中理论思维的发展,又不能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提供具体操作的范式。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正是对这种研究倾向的一种冲击和反正。因为德育模式既是某种德育理论的简约化的表现形式,它要求通过简明扼要的解释或象征性符号来反映它所依据的德育理论的基本特征,又是对某些具体德育经验的优癣加工和概括,它要求起着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所以德育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可以帮助德育理论研究者从整体上去系统地综合全面地去认识和分析德育过程中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从动态上去把握德育过程中特点和规律,并使之具体化与操作化,有助于德育理论研究者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那刻板单一的甚至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有益于德育理论研究的思维空间的拓展。故研究和探讨德育模式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理论有着深远的理论价值。
从广大德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实践来考察尽管经过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共同努力,我国中小学在德育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和进展,但是,德育理论与中小学德育实际之间仍存在着许多相互脱节的地方。尤其是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转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人们的道德观念正在发生日益深刻的变化,中小学德育正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德育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使广大德育工作者和教师深深地感受到德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德育理论联系德育实际的难度,感到有关德育理论缺乏可操作性,可望而不可及,理论和实践之间缺乏某种联系的桥梁或纽带。虽然不少德育论著面面俱到地提出什么与什么相结合,什么与什么相统一之类命题,但对如何结合怎样统一却语焉不详,给广大德育工作者理论联系实际带来了许多困惑,“生活之树常青,理论总是灰色的”。
价值和功能 篇3
一、对群众文化概念的分析
群众文化正是由于其不确定性,对于其概念内涵与外延的分析总是从其所涉及的某个方面来解释,群众文化从其字面上不难看出,这类文化是对群众而言,是指群众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但不是指具体的某个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处事方式,从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角度看,群众文化又具有相对稳定的、不能轻易改变的特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群众文化的发展通常是由某个时期内,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角度看,绝大多数人都是为群众文化所影响的,在人的一生之中,在进行某种职业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的同时,也会进行某些社会活动来进行调节与发展自己不同方面的能力。社会虽说是人的社会,但就整个社会构成而言,还包括了自然环境以及人类自身创造的文化,而群众文化正是为人类所普遍接受的,也是影响人类最深刻的文化。而从文化建设的方面来看,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群众文化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代表,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以及丰富表达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植根与吸收的土壤。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文化建设并不是一个有意识、刻意地去形成某种东西的过程,而是人类在谋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形成,既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而一种文化能够长期的存在,且为人们所普遍接受,是因为这种文化能够满足人们在某方面的需求,换句话说,就是这种文化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不断与时俱进,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所具有的功能。与群众文化相适应的人类活动被称为群众文化活动,这种活动既是群众文化在人类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的重要手段,人类在进行某项职业,发挥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创造出相对应的一些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的状态,因此,群众文化具有多种社会功能。
1、休闲娱乐的功能
我国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小,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已经脱离了物质贫乏,经济落后的状态,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正因为这样,社会中到处弥漫着竞争的气息,各类交通工具不断提高速度,人们的生活也跟着提速,人们用于追求自身价值的时间越来越多,甚至于没有所谓的休息日,为了快人一步,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但与此相反的是,人们的幸福指数却越来越低,工作成为了人生的全部。国家不断提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齐抓的政策,鼓励人们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而群众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功能正是为人们提供一系列的娱乐活动,群众文化涉及面广,影响深远,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适合的娱乐方式,以便人们放松自己,享受生活。
2、交流沟通的功能
文化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单独创造出来的,群众文化面向所有的人,群众文化活动是集体性的活动,虽然群众文化所涉及的内容并不像精英文化那样精深玄妙,但正是这种普通,普遍能够为更多的人所理解与接收,只要有兴趣,就能够参与其中。因此,对于在现代文明发展中逐渐减少交流沟通的人们来说,群众文化能够加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增进人与人之间情感,让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完成这些不必刻意抽时间去完成的事情,这也是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3、仪式与团结的功能
人类在谋求生存的过程中发明了仪式,人类社会不是某个人的社会,而是整个人类所共有,因此,仪式在人们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在维护群体共同利益的过程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群众性的仪式的存在都是很有必要的,而对于每个人类社会中的个体而言,这些仪式是表达自身情感,维护自身尊严价值的手段,因此,无论是生老病死,还是升学结婚,人们都会使用某种仪式,这些仪式往往又是与其他的人相关联的,因此个体的仪式与群体的仪式紧密相连,群众文化的加入,不但使仪式脱离了无聊乏味,更为某些都有特殊性的仪式增添了严肃性与庄严性,比如,群体性的歌舞表演,阅兵仪式等。另一方面,人们在体验群众文化的魅力,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增强人们的合作意识,增进人们的团结,在群体性的舞蹈中,多个单独的个体彼此之间通过某种规则,既表现自身,又能完美地表达出共同的内涵,他们之间是很有默契,且彼此之间团结合作的;而阅兵,则更能表现团结合作的意义,每个士兵个体占据不同的位置,目标一致,迈着同样的步伐,整齐划一,庄严郑重,既是每个士兵精神面貌的表现,又是整个军队精神气质的展现。
4、符号、象征功能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文明都有着其自身独特的标志与符号,这些标志与符号往往是该民族文化的象征,比如,中国以陶瓷,法国以雄鸡为象征。而这些象征的产生并不是说随便找一样东西就可以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象征,其产生与群众文化密切相关,需要能够直接地表达民族的性格与精神,这样的东西才能为该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所接受,而群众文化本身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对其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很高的接受度,因此一个国家或民族符号的产生必定是植根于群众文化,只有这样产生的符号,才具有认同感,才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相对的稳定。
三、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1、群众文化与主导文化
所谓的主导文化,是引领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力量源泉,现阶段,我国的主导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解决了国家如何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等问题,是我国的强大精神支柱,因此,主导文化的影响力应该是深入到每个公民的心里,只有这样才能凝聚最强大的力量,而群众文化作为群众自身相对稳定,影响生活各个方面的文化,其影响力毋庸置疑,主导文化应该对群众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既要学习群众文化深入影响群众的方式,建设精神文明,又要去除群众文化中相对低级的娱乐方式,积极引导每个公民向前向上发展。
2、群众文化与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目的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扩大社会效益为核心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这个大市场的支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各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随着教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不断扩大,欣赏能力又有所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在这样的形势下,文化产业应当与群众文化相匹配,进一步满足人们日常的精神文化需求,利用群众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向前发展。
四、结语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是也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重要的文化之一,是与广大群众相贴近的文化,群众文化进一步的建设与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来源之一。
社会法的价值取向和功能 篇4
(一) 社会公平
社会法的目的就是协调和平衡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以达到社会公平, 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法的价值取向, 而且是社会法的首要价值取向。但是与公法所着重的公平不同, 社会法旨在实现实质公平, 公法实现的是在一定意义上而言的形式公平。要实现社会法所言的实质公平需处理好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处理好平等和效率的关系, 另一方面是处理好实质公平和形式平等问题。处理平等和效率的关系问题中, 平等和效率是两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寻求平等和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就是社会法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基于市场经济, 我们注重的是效率, 但随之产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所以目前社会法的重任是如何矫正过分强调效率所造成的不公平问题。同时, 在处理实质公平和形式平等问题中, 社会法是以实现社会实质公平为价值目标的, 所以解决社会不公平、不和谐问题时, 社会法必然选择实质公平而放弃形式平等。因为“任何权利都是把同一标准应用在不同的人身上, 因而‘平等的权利’就是破坏平等, 就是不公平。”[1]在这种情况下, “要避免所有这些弊病, 权利就不应当是平等的, 而应当是不平等的”。[2]任何企图借助于形式主义概念的理论与观念, 最终描绘的将是一个远离现实的“真实面向”。继而得之, 社会法要选择实质公平而放弃形式平等。
(二) 群体利益
社会法的性质在于群体利益, 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但又不过大减少强势群体收益的分配, 合理平衡贫富差距, 维护社会的安定与稳定, 以达到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在当前的中国, 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与冲突现象比比皆是, 如果处理不好, 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将造成严重影响。“社会法对弱势群体的倾斜保护得到广泛认可, 很多学者将倾斜保护原则作为社会法的基本原则。”[3]弱势群体的存在, “最主要的原因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公造成的, 所以应由社会整体承担责任, 而且弱势群体的存在并不是社会的负担, 而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发展被迫作出牺牲的结果。”[4]为此, 我们必须担任起保护弱势群体的责任, 但同时为了确保强势群体的积极性, 还要协调的发展, 不过大减少强势群体的收益分配。
(三)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通常指国家采取的各种社会政策的总称, 即把凡是为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物质、精神生活水平而采取的措施、提供的设施和服务等都称为社会福利。”[5]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 是社会保障发展的最高境界, 它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社会法的理论需要与社会福利内在蕴含的公平正义理念和社会总体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 因此社会福利是社会法所追求的主要价值取向之一。社会福利的提高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 社会的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 进而构建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和谐社会。“社会法正是通过维护公平正义和提高社会福利而向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和谐寻求最终的价值目标。”[6]
二、社会法的功能
(一) 社会法的功能
1. 保障社会权的实现
社会法是保障公民社会权的法, 社会权是社会法的核心和灵魂, 所以社会法实施是社会权受保障的过程。社会问题积聚导致社会权的产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发展, 各种社会问题矛盾也相继产生、激化, 显著表现就是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之间的矛盾。在此种情况下, 公权力介入私领域, 通过向弱势群体倾斜, 人的基本权利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社会权才能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权是社会法的基础和灵魂, 社会权是否得到有效保障是衡量一国社会法功能是否得到有效发挥的试金石。
2. 扶助弱势群体
正如社会法的定义所述, 社会法要向弱势群体倾斜。可见, 社会法的重要功能是扶助弱势群体。在当代中国社会, 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与冲突显著加剧, 弱势群体的出现是社会整体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果, 社会不可能平等发展, 必然存在着差距、失衡, 而弱势群体正是社会整体发展被迫作出的牺牲, 并且弱势群体的存在又具有普遍性,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存在, 其需要更多地依赖于社会本位的平衡协调与实质正义的发挥来保护。也只有社会法这样的调整机制的出现, 才能为处理好强势群体、弱势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为弱势群体提供最安全、最有效的保障制度等才有实现的可能与基础。
3. 保护生态环境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和改造环境规模的扩展, 人类在创造了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身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如产业公害、建设公害、农业公害等等。这些公害不同于传统民法的侵权行为, “加强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7)
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生态全面发展, 但是由于环境利益一直权属不清, 人们追求高速的工业发展, 结果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反过来又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是社会法的重要价值基础和目标, 要达到社会和谐必须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的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涉及的不仅是个人利益, 更多的是社会利益, 所以, 它们的处理又有赖于社会法的规制, 如环境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等都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法。
(二) 社会法功能更好地发挥———社会法与经济法功能整合
1. 社会法与经济法功能整合的必要性
由于解决的问题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法律部门, 但是社会是发展的, 而法律又具有稳定性, 结果极易造成部门法的分类与社会现实日益脱节。寻求法律功能的整合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社会稳定、自由竞争、人权保障使得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但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结果却是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的日益加深。修复这种现象是法律制度具有的功能之一, 而法律功能的整合应当蕴涵于法律修复手段的运用之中, 社会法和经济法兼具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 共同担负着社会整合的法律部门。
2. 社会法与经济法功能整合的模式
纵观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史, 两法功能组合呈现出的是一种交替、逐次的互补模式。而我国两法功能组合的模式仍停留在一种初级阶段, 可以概括为“被动、临时的补充模式”。 (8)
我国这种“被动、临时的补充模式”是在社会出现问题后被动做出的对策, 组合方式表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仅对社会中的突出问题而综合运用两法进行修补。但西方的“交替、逐次的互补模式”则是通过分析和思考社会中的实际境遇而对其进行自觉整合及完善, 做出前瞻性的制度安排和完善, 进而可以渗透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当中, 以致于对即时性问题发挥功效, 并在增强预防方面发挥极致。面对我们本土的“被动、临时的补充模式”, 恰要更多的借鉴此种优良模式。
摘要:社会法作为新兴法律门类和法律学科, 是我国近年来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大潮中应运而生的。它属于具有公法与私法融合特征的第三法域, 以维护弱者的权利和社会整体福祉为宗旨, 由此也决定了社会法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功能。
关键词:社会法,价值取向,弱势群体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M] (第29卷) (第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9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3.
[3]董保华.社会法原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4]吕世伦, 马金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机制研究[J] (上.)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 (4.)
[5][德]路德维希.艾哈德.大众的福利[M].丁安新, 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5.
[6]王全兴.经济法基础理论专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7]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人民出版社.2007.
价值和功能 篇5
摘要: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一方面,社会根据其自身需要对教育的功能作出选择,从而确定教育目的,实现教育价值。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对人的培养,间接服务于社会,进而满足社会需要。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终点在于对人的培养。
关键词:教育;社会需要;教育功能;教育目的;教育价值
教育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要有教育活动?教育的终点又在哪里?教育到底要干什么?教育起点和终点的问题是教育理论界永恒的话题,也是整个教育实践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关于教育起点和终点的探讨,涉及到教育功能、教育目的和教育价值三者的关系问题,对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过程的展开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
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也是社会的产物。教育活动的产生、发展和进步都是在社会这个平台上完成的。教育依赖于社会而存在,社会则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是教育的基础。
教育有必要存在,在于它对人类社会的积极意义。孟德斯鸠指出:“人类无限多的法律和风俗不是出自偶然的念头,我于是确定了一些原则,我看到,个别的情况是服从这些原则的,仿佛是由原则引申而来的,所有民族的历史不过是由这些原则而来的结果。”孟德斯鸠所谓的原则,即人们对诸多社会公德、规范、关系等客观知识的普遍认同和依赖。只有当人们都自觉遵守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约束时,社会才会处在一个稳定而有序的状态当中。而人们对这些公德、规范和关系的认同和依赖的传递,则需要依靠教育去完成。社会秩序的稳定,如果一味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执行,难免会招致反抗;而单一通过文化习俗的自然传递,又可能导致文化变异甚至冲突。只有通过教育的潜移默化,才能使人清楚地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并主动接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因此,杜威指出:“教育是社会的职能。”教育之所以存在,源于社会对教育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不能逆社会的需要行事,应当为社会服务。
然而,如果就此断定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难免会招来反对的声音。自然主义者以及人本主义者都主张教育的意义在于满足个人需要,而不是社会需要。他们认为:“如果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要弄清这种分歧,就必须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一番探讨。首先。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人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社会现有的规则。一旦这种规则被打破,社会将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当中,个人利益也得不到满足。其次,社会为人的发展提供衡量标准,教育必须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完全按照个人意愿发展的人,如果不符合社会的需要,甚至逆社会发展趋势行事,必然会导致失败。再次,完全以“人的需要”作为教育起点的教育主张包含着以下一些错误的认识:一是把人等同于“完人”,潜在地认为人生来就向往完满;人的自然发展不需要社会干预就能良性展开;当所有人都朝向完满发展的时候,就不会产生社会差异和冲突,也不会导致社会动荡。但实践已经证明,这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而已。二是抹煞了社会的善恶之分。当教育只着眼于个人的发展,而不考虑社会或他人的时候,就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没有了比较,自然也就无所谓善恶。在一个善恶不分的混沌般的社会中,如何使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和谐共处、各司其职,并促进社会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就成了一个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的问题。三是混淆了“儿童”与“学生”两个概念,淡化了个人的责任意识。有的学者过于强调学生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需要,只考虑儿童个人的偏好,而唯独不提学生作为社会未来主人的需要,忽视了学生应该学习知识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一种误导。
因此,教育的起点不是个人的需要,而是社会的需要。以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起点,并不是要限制个人天赋能力的发展,而是要通过积极地利用个人的天赋能力去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情,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二、教育功能及其二重性
功能是指某种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力量以及对客体产生的影响或作用。教育具有培养、选拔、促进、继承、发扬等多重功能。如果将这些功能的共性加以归纳,可以发现,教育功能实际上是通过对受教育者施以直接影响,从而间接作用于社会,并改造社会。
在对教育功能进行讨论时,有必要将“教育功能”与“教育职能”这两个概念进行一下区分。笔者认为,教育功能指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能力和可以产生的影响。而教育职能则是社会系统需要教育产生的影响或作用。对比二者,我们可以说,教育功能是教育自身所有的属性,由教育本身的结构决定,具有本体性;教育职能则是由社会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具有外赋性。教育功能无论是否得到发挥都不妨碍其存在,具有客观性;而教育职能则可能随时因为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被调整,具有明显的主观性。
在对二者的关系有了一个明确的区分之后,我们发现,教育职能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而发挥影响的,教育功能的存在或作用的发挥则包含着二重性。教育自身并不具备辨别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它所能做的就是对人施以影响。因而,教育可以教人爱美,也可以教人爱丑;可以使人向善,也可以使人向恶;既可以对人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可以产生消极的影响。也就是说,教育同时具有正、负两种功能,即教育功能的二重性。两者的自然存在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对教育的功能进行选择,充分发挥其有益于社会的正功能,限制其不利于社会的负功能。
三、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功能的价值选择
社会作为教育的上位系统,必须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发挥和限制。社会对教育功能的选择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的选择上,教育目的实际上是社会的目的。既然教育系统隶属于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依赖于社会对教育目的的建构,那么,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就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首先,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是现有的或可预见的社会情况的产物。教育要为社会服务,其目的的制定就必须依赖于对社会状况的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不是源于社会需要的教育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个人智力的发挥,会与社会需要不相符合,甚至相互冲突。因而,社会必然将对这类个体的活动加以限制。其次,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必须在教育功能的覆盖范围之内,才具有现实性。有的教育目的虽然也符合社会需求,但已经大大超出了教育功能的范围,因而,也不能算是良好的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的实现,必须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经过理性思维设计出的教育目的,不过是一张试验性的草图。只有将其放在社会实践当中,才能检验出其真实价值。而检 验的标准,就在于它是否有助于社会的自我完善。良好的教育目的,必须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才能使教育目的和社会需要达成统一。
根据上述标准,一个良好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应该包含以下三个层次:首先,制定者对社会的现实状况进行充分考察,并根据考察结果预测出社会的发展趋势,总结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类型,即选择教育功能。其次,制定者根据得出的结果对教育功能进行选择,挑选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那部分功能作为教育需要完成的任务,即确定教育目的。最后,教育目的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对教育目的予以随时修正,即实现教育价值。
在这里,必须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区分,即“教育目的”和“受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成长,而不是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人本位论者将“受教育目的”等同于“教育目的”,从而引起了逻辑上的混乱。“受教育目的”是儿童自己或成人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潜能制定的个人发展规划。如英国经验论教育家洛克主张“照料儿童的人应该仔细研究儿童的天性和才能,并且经常试试,看他们最容易走哪一条路子,哪一条路子最与他们相适合”,它实际上是对“受教育目的”进行的选择。“受教育目的”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我(或我的子女)的意愿达成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性。而“教育目的”则是根据社会需要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回答的是“需要教育为社会的发展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是教育起点的表述,具有社会客观性。在我国,教育目的始终坚持社会取向,如“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劳动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等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似乎都是指向个体的,但都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因而,从根本上说,这些教育目的都是指向社会的,是社会对教育功能作出的价值选择。
既然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教育目的实际上也是社会的目的.,那是不是意味着教育的终点也应该回到社会当中去呢?我们知道,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社会,这就决定了教育无法直接作用于社会,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必须通过人这个中介才能实现。所以,教育目的的实现是间接的。社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教育人与接受过教育的人回报社会是两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教育活动虽然只存在于第一个系统当中,但可以通过第二个系统作用于社会。因此,教育的终点不可能在社会当中,而在于教育的对象――人。这就引出了关于教育价值的相关问题。
四、人的培养――教育价值的立足点
所谓教育价值,指教育系统对社会或个人的存在与发展所呈现的意义,是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价值不仅体现在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中,而且体现在教育对社会系统的发展和完善的促进中。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对教育的需求成为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使教育具有了价值。
人先天具有的理智、技艺、沉思等品质,正好为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人可以通过教育对不同的观念进行辨析,记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思考困扰自身的问题。因此,人自身的可教性成为教育必然的立足点,也使教育通过人而回报社会的目的有了实现的基础。“人出生时柔弱无力的,却带有无限潜能来到世上,教育开发人的潜能,完成了人的另一半”形象地说明了教育价值的立足点在于对人的培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教育通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间接作用于社会,实现教育目的,体现教育价值。培养人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应该培养一种什么样的人,才能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为社会条件所允许、又符合个人发展的要求和规律的问题”。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互相和谐的前提是个人需要的确立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个人要积极地为社会服务,而不是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对立起来。
人之所以为人,并能够以人的方式生存下去,是因为教育使人获得了知识和技能;人之能够得到发展,是因为教育让人具备了发展的基础、欲望和动力。可以肯定地说,人生是由教育建构的,社会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则依赖于教育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出来的人所提供的服务。因而,教育的起点在于社会需要,终点在于对人的培养。
价值和功能 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们群众不仅在物质方面有非常强烈的需求,在文化提升方面也有很高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文化开始涌入我国的社会中,它们经过长时间的洗礼和自身的改变,已经成为了我国非常特殊的社会文化。而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对促进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以及文化价值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够实现社会文化的良好发展。
一、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娱乐交流
对于群众文化来说,娱乐交流是其最根本的社会功能,不管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娱乐和交流服务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的越来越快,生活的空间变的越来越狭小,为了能够拓宽人们的生活空间,就要用娱乐和交流的形式来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文化就应运产生了[1]。文化生活的丰富已经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而群众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性较强的娱乐活动,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城市和农村生活的密切联系,而且还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所以说,群众文化在现代的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娱乐交流功能,能够实现人们生活的顺利发展。
(二)团结功能
对于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群众文化活动而言,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聚集非常多的社会成员,达到社会团结的效果。群众文化下的群体活动能够将每一个参与者的激情都激发出来,并且在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实现人们之间的团结、促进社会主义国家的和谐发展,这一切都是在群众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团结功能是实现群众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人们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会下意识的产生一种团结心理,从而在社会中形成相应的道德品质和制度,这就是群众文化中团结功能的主体表现,它能促进群众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持续发展。
二、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一)文化影响力的提升
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表现为主导文化,而群众文化只是主导文化的基础,不仅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建设,还能切实提高文化影响力[2]。群众文化中的参与人员比较广泛,其活动样式也比较多,除了能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还能引导人们的文化消费,切实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另外,群众文化还为我国的主导文化创建了相应的交流平台,展示了主导文化的重要地位,再加上群众的宣传作用,使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得到了相应的提升。近年来,我县的群众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提升,我馆的群众文化活动由原来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全年的免费开放活动有:中老年舞蹈培训、化妆培训、文化站干部培训、南昌采茶戏唱腔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培训等等。活动项目层出不穷、内容丰富多彩。暑期少儿舞蹈、合唱、主持人等公益培训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好评。每年的民间团队调演在全县影响力非常大。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争先恐后参与其中,节目水平一年比一年高,队伍一年比一年壮大。每年选拔优秀节目参加省、市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我县的广场舞文化已经渐渐的融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办喜事、大型节日时常常会邀请舞蹈队前往表演,为大家尽兴,分享喜悦。群众文化的丰富多彩、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提升了群众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展现出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实现群众文化的持续发展。
(二)群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
对于社会文化而言,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两者的参与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差别在于群众文化针对的对象是平民百姓,具有大众性和普遍性的特点;而精英文化针对的对象是我国社会中精英的上层阶级,具有特殊性和提高性的特点[3]。在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的交流实现了精英文化对群众文化需求的了解,充分掌握了在大众参与下所形成的文化,从而实现了更进一步的提升。群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学习能够实现基础上的提升,重点学习精英文化的理念和形式,实现群众文化的良好发展。虽然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始终以对立关系存在,但是在本质上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掌握群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非常有效的文化发展环境,从而实现群众文化的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环境下,社会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源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进行的重点研究势在必得。
参考文献:
[1]莫延花.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艺术品鉴,2015,08:315.
浅析学校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价值 篇7
校园文化是以老师和学生为主要成员的立体化、多层次的组合整体。而体育文化作为这个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强有力的推进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学校学生的文化质量,加强学校的体育精神建设,培养学生和教师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促进全民建设计划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校园环境中,其体育文化包含了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校园体育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学校所有的师生员工在体育教学、健身运动、运动竞赛、体育设施等活动中所形成和拥有的所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狭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依据学校师生员工们的体育文化要素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三大类,即意识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类文化均有助于人们的心理调节,满足师生员工对精神文明生活的需要。
校园体育文化包括体育教学、健身锻炼、体育竞赛、体育表演、道德行为、制度规范等。通过多种多样的体育手段和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催人奋发进取,培养集体观念,加强组织纪律, 协调人际关系,消除精神烦恼,给人愉悦,使人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思维视野,最终达到培养创造精神,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和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的。
2 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
从社会角度审视,体育文化的存在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需求和渴望。现在的体育活动已经从单纯的肌肉型运动转变出来,形成了既是锻炼又能娱乐的体育文化活动,进而实现了人们既能参加又可以观察的一类比较特别的社会文化现象。在当代, 其体育教育和知识文化教育的交汇处衍生出了这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即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整个体育文化系统的一部组成部分,它在学校的体育文化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校园精神是学校体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种较深层次的学生群体意识,体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 校园精神可以说是学校群体共同认可的心理特征、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等。学校体育文化作为发展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力量,可以融入到学生和教师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学生是学校体育文化的主体,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题的,以体育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学校体育文化也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对改善大学生的智力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借鉴人类社会的文明,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3 学习体育文化的功能
开发和培训在校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体育精神是学习体育文化的主要目的。学校体育文化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育文化素养为前提,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体育精神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
从历史上著名的生物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坚持身体锻炼,到我国邓亚萍接连摘得世界冠军的桂冠,到雷诺发展体育事业改变命运的人物事迹当中,都可以反映出他们强烈的体育精神。例如,邓亚萍有着自身条件的先天不足,但是仍然坚持在体育赛场上,其敢于拼搏的精神感动和鼓舞了世界人民,得到了许多人的赞赏和尊重。而这些体育人物所诠释的精神文化可以很好的应用到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鼓励和支持学生热爱运动,同时培养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品格。
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甚至不需要翻译、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达到人与人之间的自由交流。锻炼体能、展现健与美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体育精神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奇迹。体育精神让人们之间更容易交流沟通,让合作更广泛,让处处出现新的可能性。学校的体育文化包涵了拼搏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品德意志。从现代体育发展由社会劳动生产脱离出来后,人们就在不停的利用体育精神向人类自身的极限发起挑战,而每一次挑战的过程,都需要有拼搏精神和顽强的意志力,这不单是非凡的体力所能达到,因此体育锻炼也是人们精神力量的一种锻炼。
然而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越来越优良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在改变了广大学生的身体条件后,也给这些学生当中的很多人带来了负面影响的东西,例如现在许多学生缺乏对人生目标追求的耐心和信心,也没有相应的信仰鼓励他们继续前进,面对失败和挫折,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而怨天尤人等,这些缺少精神和理念的人必然容易受到环境优劣的影响而缺乏主观能动性。根据资料显示,在现今社会,大概有35%的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而有25%的学生经常感到迷茫和烦恼,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学习压力、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等,在面对激烈的竞争时,不能够用正确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实际上校园内的体育竞赛或训练等同于校园体育文化范畴的活动,是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和不屈不挠拼搏精神的有效途径。北京大学“山鹰社”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就是因为他们在参与训练或去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意志的磨练,才敢直面成功或失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发扬努力拼搏、顽强奋斗的精神,从而形成了对人生目标更加坚定的追求和信念,这不仅仅是依靠学习的文化教育就可以达到的,更是靠学校的体育活动的锻炼来加以实现。
在学校的体育文化中,竞争精神和公平意识是其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在所有相关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公平都是基础条件。关于竞争精神和公平意识,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知识,其中一方面是指,体育文化活动参与者需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具有不畏强者的精神。另一方面,还要求在这个体育竞争活动中,需要保持良好的公平、公开和公正的道德规范和竞争意识。在这样的环境倡导下,体育文化活动可以引导和培养一种良好的体育习惯和社会正气。因此,学习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不单单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强壮学生的体魄,更能培养学生公平竞争,勇于拼搏的精神。而通过体育文化洗礼锻炼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正面力量。所以学校建设体育文化活动中,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积极参加小组或个人的体育竞技,以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锻炼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4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学校应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并且从完善学校教育的软环境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角度,与学校其它校园文化融为一体系统化地建设,以充分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功能与作用,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摘要: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学校的体育文化是以培养和开发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为基础,增加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一般学校的体育文化,涉及到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各类体育爱好需求。因此,学校的体育文化是学校建设发展,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身心健康的现代人才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重点探讨学习体育文化的功能和价值。
论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和功能 篇8
1 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工具
1.1 科学技术本身作为第一生产力, 直接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所创造的生产力, 使社会物质生产各个领域的面貌为之一新, 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并正在改变着劳动活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 改变着整个生产力布局的变化, 尤其是导致生产力工具的变革, 使人类物质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科学技术通过创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作用于客体, 达到认识自然和及其规律的目的, 充分显示科学技术在创造人类文明中的能动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 是以生产工具和手段的变革为起点的, 而生产工具和手段的变革, 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的产生由制造工具发端的, 而工具的制造标志着科学技术的起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 是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因素。它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领域, 渗透到生产力各个要素中。科学技术不但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的总体水平, 而且成了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2 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结构的变革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入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 引起了生产力的革命性变革。首先, 科学技术引起劳动者素质的变革。技能化的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 远远超过普通人的能力。如20世纪70年代, 我国的标准带钢热轧厂, 用人工传统技术, 每周产量500吨, 而现在, 掌握了最新电脑技术的工人用电脑控制生产, 结果每周产量高达50 000吨, 提高了100倍。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仅使劳动者智能迅速提高, 而且使劳动力结构呈智能化发展态势,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比例不断发生变化。其次, 科学技术引起生产工具的变革。生产工具既是生产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又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主要显示器。生产工具的重大变革, 往往带来社会生产力的飞跃, 如20世纪80年代以前, 美国的汽车一直独霸着世界市场。1976年以后, 日本大量采用机器人从事装配、焊接和喷漆等工作, 使汽车工业飞速发展, 劳动生产率随之大幅度提高, 到1980年, 仅用短短的4年左右时间, 其汽车产量超过美国, 奠定了日本汽车在国际市场中的领先地位。再次, 科学技术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以能源来说, 从开始时利用人力、畜力, 利用木材和动物遗体等生物质能, 发展到利用水能, 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进而发展到利用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潮沙能等新能源。这就大大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范围, 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 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最后, 科学技术引起生产管理的变革。[3]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 生产分工越来越细, 社会化程度愈来愈高, 客观上要求组织形式更严密, 管理机构更健全。现代科学技术为科学管理提供了一整套理论、知识和方法, 特别是计算机、控制论、信息技术、系统科学等, 也为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工具。
1.3 科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实现产业结构的发展和升级
产业结构变化和产业发展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而科学技术对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二战以来, 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是, 第一产业 (农业) 所占比重 (以产值计算) 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 (工业和建筑业) 先升后降, 第三产业 (商业、金融、运输、电讯、科教、文化服务等行业) 持续上升。在这种产业调整中, 科学技术的功能极为关键。与此同时, 庞大而复杂的现代经济结构要求一个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流通领域, 于是通讯、交通和金融的发展势在必行。此外, 随着科技的进步, 劳动时间的缩短, 收入的增加, 人们对于文化、娱乐、体育、旅游和高档消费有了新的需求。这就要求生活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旅游服务等行业有相应的发展, 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可见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产业调控中的重大意义。
2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政治文明的发展
2.1 科学技术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不仅作为生产力的手段在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还在政治文明发展中发挥着作用[4]。作为一种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科技不畏权威, 不崇拜任何偶像, 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 因而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和集团, 往往拿起科学技术作为武器而与反动统治阶级进行斗争。近代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时期, 运用当时的科学技术成果, 发起了向宗教神学统治的进攻。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 更是重视运用科学技术的成果, 对资产阶级各种反动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作为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的依据, 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历史理论的反科学的实质, 教育人民群众, 维护社会的正常发展。因此, 在政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 科学技术为政治斗争不断提供强有力的武器, 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2 科学技术为政治文明提供崭新的物质技术手段
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支撑社会体系的最为重要的力量, 可以说,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打上了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痕迹, 政治文明也不例外。政治文明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政治文明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政治方向和制度保障, 而政治文明每一个成果的取得, 每一点进步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科学技术不仅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政治文明的进步, 为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导和精神动力, 而且渗透到整个社会政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 为政治文明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2.3 科学技术为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作为一种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科学技术可以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与生产关, 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逐渐地、强有力地和不可抗拒地改变人们的意识, 改变他们的观点、标准、动机和价值判断[5]。科学成为愈益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的东西, 不仅社会的经济活动受其影响, 而且社会意识形态也越来越多地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大制约。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一个没有终点的发展力量, 它是政治文明发展不竭的精神动力。
3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制度的进步
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终极目的是用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与自然协调发展, 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服务。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看来,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越来越重要的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影响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劳动力等生产力诸要素, 推动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 进而推动社会制度的进步。起源于西方近现代的三次科技革命, 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正是科学技术革命引发了工业革命, 手工作坊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资产阶级, 力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则通过革命的方式, 夺取政权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 和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相比, 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科技革命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演变的路径, 可以概括为:科技革命引发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变革, 社会结构变革导致政治结构变革, 最终达到社会制度的演变, 而社会制度又反向促进科技的发展。
4 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社会精神理性手段
在现实生活中, 普遍存在强调科学技术显性功能价值而忽视其隐性功能价值的倾向。科学技术具有多种形象、多种品格、多种价值功能。除了物质生产力价值功能之外, 在一定意义上, 它还是一种实践活动、一种知识系统、一种文化类型、一种认知方式和一种社会建制[6]。科学技术实质上包括科学技术知识、思想和精神。科学精神作用于社会的形式相对于科技文化有些间接, 但作为科学文化的精神和灵魂, 具有实事求是、探索求真、求善求美的理论品质, 它作用于社会的范围更为全面、影响更为持久。鉴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全国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者比例偏低, 科学文化素质不高的基本国情, 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理性,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7], 发挥科学技术精神动力功能同样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5 科学技术在建立有序的社会关系中具有重要的规范和保障作用
科学技术活动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当运用于实际社会生产和生活之中, 它决定了一定的社会规范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技术活动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从而导致社会规范体系不断变革。科学技术活动产生的后果引发了社会规范的不断更新。在当今这个文明的时代, 科学技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它几乎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在健全政治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它为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提供了保障和条件。例如各种违法犯罪现象的存在是目前影响我国社会有序发展的不利因素, 而同这些不利因素的斗争就离不开科学技术 (诸如侦察技术、鉴定技术、信息技术等) 的支持。同时, 科学技术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现代社会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仅有横向的, 而且有纵向的, 不仅有内部的, 而且有外部的。但无论什么交往, 都离不开工具。交往工具手段越先进, 交往的范围就越大;交往工具越先进, 交往就越及时。而交往工具是只有靠科学技术才能提供的。现代信息技术为这种交往提供了最有效手段。例如现在的电话通信创造了“地球村”的神话, 可以使相距千里之外的两人之间随时交流思想和沟通感情, 互联网则更可使众多的陌生人之间实时交流信息, 增加了解。总之, 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缩短了人类交往的距离, 又极大地增加了交往时间, 从而为社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远德玉.技术的社会价值与技术观[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86 (1) :38-43.
[2]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352-354.
[3]吴光宗, 戴桂康.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4:196.
[4]叶怀义, 齐勇, 周则旺.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J].唯实, 2003 (4) :84-87.
[5]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119.
[6]马来平.科技与社会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87.
价值和功能 篇9
关键词:群众文化,大型活动,大连
目前, 人民对于群众文化的认识还是处于“小型多样”的阶段。群众文化的基本宗旨是小型多样。但是,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对于事物的认识, 对于艺术的认识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 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文化软实力逐渐强大的影响, 人们认识到提升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尤其是一些企业, 不再将全部注意力放在经济效益上, 他们认识到企业品牌即企业文化对于公司的重要性。群众文化活动也要符合时代特征, 跟上时代潮流的发展。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需要组织大型人民群众讨论活动。因此, 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篇文章里, 笔者就这些年的工作学习与实践经验以及思考想法, 与大家进行探讨, 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人类创造了文化, 文化为人类的精神文明服务, 总之文化的主题与核心都是人。文化体现了人类的灵魂和价值。周恩来总理说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 好像一辆车子的两个轮子, 相辅而行。中国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1/4。这样大的国家, 如果在文化上不能对世界有所贡献, 经济上不能有较快的发展, 那我们就对不住世界人民, 也对不住我们的祖宗。哲学家和宗教家认为:如果一个人拥有了一切, 却失去了灵魂, 那这个人还有什么意义呢?马克思认为, 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化, 尤其是科技文化, 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但文化的核心价值, 是精神价值。由此可见, 文化的重要性。
现如今, 经济飞速发展, 更多的事物追求高科技, 大阵容。我们可以看到, 非常多的文化演出, 晚会, 剧场表演等规模巨大, 耗资居多, 但是演出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仔细想一想, 很多的大型活动的共同特点, 答案便不得而知。现代社会也讲求创新, 讲求效应。没有创新, 不仅演出效果达不到, 而且会因为没有创新而被淘汰。社会在发展, 人民的素质提升, 文化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 对于文化活动的欣赏水平也有大幅提升。因此文化形式需要创新, 大型文化活动更需要创新。怎样创新、出新, 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大型活动要创新, 就要提倡和注意原创
大型文艺演出是否成功与策划密不可分。而大型演出的成功其一是收到群众的喜爱, 其二是是否在群众的精神层面引起共鸣, 起到作用。大型演出的文艺策划有很多, 但是放眼望去, 现如今, 很多的大型文艺演出如同出自同一人之手, 舞台高科技, 人员明星化, 节目雷同抄袭现象严重, 虽然在不同的地方观看演出, 但是全国一场戏像全国一个导演, 众人一首歌的情况已经见怪不怪, 甚至人们已经习惯于此类情况。因此, 我们的策划, 尤其是大型文艺演出, 必须要立足实际情况, 根据当地居民的喜好与文化素养以及当地居民需要提升的地方进行演出的策划。我们的策划必须要保证文化演出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起到引领创作, 鼓励创作, 督促创作的作用。
创作就是要有心意与新意。也许, 有的人认为原创的质量不高, 有的时候这是事实。但是, 总在重复别人, 你的能力与观众的文化需求永远也得不到满足。只要我们牢牢地确立这个观念, 积极原创, 不断加工, 我们就会有积累, 就会出精品, 我们的活动就会有新意。否则, 我们不会进步。坚持创新, 坚持原创。
二、大型活动要创新, 就要寻找与众不同的特色
别具一格的色彩是艺术的灵魂与生命。地方特色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标志。别具一格的色彩是发展的关键, 是吸引外来人员的灵魂。现实生活中不仅有自然美, 还有社会中的文化美。社会中的文化美是以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为基本内容的。这符合历史时代的发展潮流, 以人民大众为主体, 一切从人民大众的角度出发, 因此而形成的文化美是一种社会的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从侧面反映出了整个地区的人民素质与素养, 还有整个地区的文化素养与内涵。一个地区如果只是一味地搞经济, 不顾及文化的发展, 会形成一种经济与文化的畸形怪像, 类似于暴发户的现象, 如果此类现象严重, 则会形成此地区的肤浅之外表。我们每个人都是当地文化特色的成员之一, 那就是我们当地人民的特色。有的人称地方特色为“土”, 但是, 正是因为这种“土”特色, 我们的地方文化才有它独有的魅力。说起大连, 地方特色是海鲜、海产品, 海鲜与大海是大连的代名词。地方文化当然要说大连的刘三姐文化, 山歌与刘三姐密不可分, 山歌与刘三姐也是大连的地方文化与地方品牌。地方文化与地方品牌也需要我们大连人民的拥护与维护, 所以大连市为此每年举办山歌比赛, 今年的山歌擂台赛, 要求山歌的内容紧紧围绕本届活动的主题, 宣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充分反映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使山歌这一民间艺术焕发新姿, 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此次活动的形式要求12县5城区自行选拔并组织1支由2名歌手、1名歌师、1名领队组成的山歌队参加全市的山歌擂台赛和原生态山歌展演。
寻找我们自身的特色, 并不是要封闭自身, 以己为最好, 也不是“闭关锁国”。每一个民族的文化, 对待文化都是发扬自身的文化光大, 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以此来使自己进步, 使自己文化积淀更深。在文化活动中, 我们不难发现, 好作品源源不断, 它们形式新颖, 观点独特, 具有创新特色。所以, 有特色的关键是我们的观念要新, 并且注重观念的特色。注重创新有了时间的积淀之后, 就一定会体现在我们的大型活动中, 绘出自己的艺术风景。就如我们大连市的山水文化, 那是闻名中外的风景线, 也是我们最响亮的品牌文化——漓江之声。大连市连续举办了24届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漓江之声”, 坚持创新, 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业已成为全市具有很强感召力、凝聚力和生命力的群众文化活动的龙头;带动了全市社区文化、农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的蓬勃开展:面向农村已连续举办了11届的“新春文化活动月”, 面向青年学生连续举办的16届“青春艺术节”, 面向海内外旅游者已举办了8届“山水与文化旅游节”, 以及市中心广场常年的广场公益性文化活动、各县 (区) 传统特色文化活动, 与“漓江之声”相映生辉。大连图书馆作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省级分中心, 建立了中文电卫星接收系统, 实现了与国家中心、省级中心与基层中心的互联和共享。
三、大型活动要有创新, 就要在翻新中出新
策划大型活动的文艺演出, 确实需要细心与耐心, 复杂的活动会让人苦恼, 因为好的形式与想法需要灵感, 需要积淀。在举办了多年的活动后, 最深的体会是“翻新”与“出旧”也是创新的好方法。长时间以来, 不同的人群中有不同的娱乐形式, 艺术形式与表现方法, 作品主题内容, 政治环境影响, 这些形式和方法。艺术形式没有属性, 表现方法没有过失, 只要我们加以改造, 加以包装, 就会为我所用, 就会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这个方面有许多例子。
总之, 提升文化素养与内涵, 需要我们提升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水平, 用创新的观念作为主导思想, 只要创新, 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上挡次, 规模, 才能出精品, 才能促进地区文化发展, 我们的文化事业才能不断进步, 与经济发展并驾齐驱,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继续打造大连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价值和功能 篇10
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一切视觉传达艺术施展的大舞台。版式设计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 并体现着文化传统、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面貌等方面, 被广泛应用于报纸广告、招贴、书刊、包装、直邮广告、企业形象和网页等所有平面的领域。
有一位著名的设计家曾经说过:等待设计师创作的一个平面———一张招贴广告, 一个包装立面或书籍的封面, 都是有生命的、会呼吸的。事实也是如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 会发挥自己所拥有的全部智慧、情感和想象力, 将所要传达的信息通过文字、图形并依据视觉美感统一起来, 使各种元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变成了具有精神力量的传递信息的载体。这个载体会抓住人们的视线, 打动人们的情感, 感染人们的思想, 给人以美的享受, 同时, 经特定的信息“清晰、快捷、有力”的灌输给每一个用眼睛接触过它的人。因此,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体现着非常巨大的价值。
1 功能的实用价值
版式一旦经过设计者的设计, 再经过印刷, 无论是招贴、海报、包装还是书籍, 就产生了传播信息、文化的价值。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 它首先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 它是为了使用而产生的。版式设计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 但无论哪个阶段, 尽管受到了不同民族、国家、宗教、文化、社会思潮与风格的影响, 表现出不同的形式与思维观念, 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功能服务的。版式设计的发展与变革是以功能的实用性为前提的。
1.1 承载信息内容的功能。
版式设计的重要任务是根据信息内容和审美规律, 运用视觉要素和构成要素, 将各种文字、图形及其它视觉形象加以编排组合, 以承载信息内容, 从而使信息进行有效传播。现今版式设计可应用到很多方面, 如:报刊、广告、招贴、书刊、包装、直邮广告、企业形象设计和网页等所有平面影像的领域。
1.2 阅读的诱导功能。
人的阅读习惯是有规律可循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版面的上、中、左部分被认定为“最佳视域”, 其次是右边部分。因此, 版式设计必须遵循人类的视觉规律, 让观者在自然而然的视线流动中, 轻松、流畅、舒服的浏览信息内容。版式设计的诱导功能还表现在对比与调和、虚实与留白、密集与疏朗、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变异与秩序以及点线面、黑白灰、方向性符号的应用。在版式设计中, 要突出主题, 使读者一目了然, 一切干扰、破坏阅读视觉规律的设计, 无论多么新奇, 都不是好的版式设计。
1.3 促进购买的功能。
好的版式设计具有明显的宣传作用。醒目的标题、引人注目的视觉形象和色彩、令人陶醉的意蕴之美, 都起着引起注意、唤起兴趣、促进购买的作用。商业心理学认为, 消费者购买任何一件商品的过程都是由“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环节组成的内在的动态系统。认知是促成购买态度的核心, 情感是形成购买态度的动力, 行为是完成购买的结果。版式设计艺术是直诉于人的感官的艺术, 它的“刺激性特性”———形式、色彩、意蕴都会对读者产生吸引力, 唤起观者对宣传产品的购买欲望。
总之, 功能的实用价值是版式设计的最根本属性, 一旦失去了其实用价值, 任何设计都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2 艺术的审美价值
当受众在浏览招贴、海报或翻阅书籍时, 不仅可以在视觉上接受文字和图形所传递的信息, 而且能够享受设计师所营造的温馨与美丽。设计师通过自己的主观情感把图形、文字等元素在版面中有机的组合在一起, 以有效的表达信息内容, 感染读者, 激起读者的情感。于是, 观者无论是在欣赏图形, 还是在阅读文字内容时, 都会被版式设计语言构成的艺术形式美所感染, 被形象构成的内容美所吸引;在被烘托出的意蕴美的气氛中如梦般陶醉。
2.1 形式意味的美。
西方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他著的《艺术》中指出:“一种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他认为: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合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 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彩的关系和组合, 这些审美感情的形式, 我们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1914年英国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把“有意味的形式”提高到“纯艺术”的高度去理解, 甚至建议用“有意味的形式”的术语取代“美”这个词汇。版式设计与其他表现形式的艺术一样, 也具备最基本的形式美感法则, 它带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特点, 是作为一种“通用”的客观规律而存在的。
在版式设计中, 点、线、面、色彩的某种组成方式或组成方式之间的关系, 是造就版式设计“有意味的形式”的重要手段。例如:重复与交错、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比例与适度、变异与秩序、虚实与留白, 力场和网格等都是构成板式“有意味的形式”的要素。点、线、面、色彩所酿造的形式意味, 无论是形式造就的柔和之美, 还是激烈的动荡之美, 几乎渗透到版式设计的每一个角落。
最后, 必须指出, 在版式设计中, 还渗透着社会的、民族的、历史的审美因素。我们不但要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而且要从社会与历史的角度去考察。
2.2 形象内容的美。
版式设计的审美也体现在形象内容的美。这里所谈的形象内容是指“视觉形象”。所谓视觉形象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形象, 而且艺术形象都要直接诉诸人们的感官。所以视觉形象美特别富于直观性和生动性。版式设计形象内容的美体现在版式中具象图形与抽象图形两方面。
具象图形是指对自然物、人造物的形象, 用写实性、描绘性的手法来表现, 具有真实感, 让人一目了然。具象图形通常以摄影图片、绘画图形为表现手段。在版式设计中, 写实性语言突出现场真实感;夸张变形性语言有幽默之感;比喻性语言则意义深邃。它们能使观者瞬间领会信息内容, 并在“逼真”、“清晰”的图片中体会到得到美的享受。
抽象图形的表现手法就是通过将一些具象的图形打散并加以重组、变形或放大局部特点的方式, 使受众通过联想理解图形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这种表现手法视觉表现力强, 更具有识记性, 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2.3 页面意蕴的美。
艺术作品的意蕴之美, 是一种高层次的美感。而版式设计也同样具有对意韵美的追求。所谓“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是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心体验, 它徜徉在人的心间, 是蕴含在版式设计中, 可以感悟到的神韵、魅力、精神与征服人心的力量。
版式设计的意蕴美, 同样显现在版式设计的形式意味上, 显现在版式设计的形象内容中, 体现在版式设计页面的整体形态里。版式设计的意蕴, 还可以说是隐藏在版式形式与内容之间的一种文化内涵。所有的艺术都是一种文化现象, 版式设计也不例外, 在它的设计中更能集中反映出人类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民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国版式设计更讲究意蕴之美, 因为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更偏重于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道德、学识、修养与文化。
版式设计中所包含的形式美、内容美、意蕴美三个方面, 虽然诠释着不同的内容, 但三者是相互交融, 不可分割的。设计师在版式设计中, 应充分考虑并把这三种美表现得当, 使三者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充分发挥出版式设计的审美价值。
版式设计的根本原则是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任何脱离或有悖于功能性的所谓艺术性, 都将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任何只注重功能性而没有艺术性的设计, 也丧失了版式设计的艺术灵魂。我们要真正做到艺术性与功能性的完美结合, 充分发挥出版式设计的实用功能和审美价值, 创造出更大的商业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汀.版面构成[M].广州:广东出版社, 2000.
价值和功能 篇11
关键词:群众文化;社会功能;文化价值
群众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随着当今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文化层面的精神要求越来越大。但是现阶段的群众文化发展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加强群众文化的建设是一件重要的工作,提高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接下我们就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一、群众文化的概述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对于群众文化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它贯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始终,具有丰富的内容,主要的针对人群是社会群众,涵盖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彰显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特色。
群众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现象,二是文化建设。在文化现象方面,群众文化就是指人们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去,从而达到收获快乐的目的。群众文化是最多人参与的文化类别,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
在文化建设方面,中国的群众文化有着自己的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有着自己的文化团队和文化管理队伍,在文化内容上有着其独特的特点。
(二)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群众文化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调剂品,群众开始组织文化活动,为劳累、枯燥的生活平添一份乐趣。与此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严重,老年人孤独,没有娱乐的方式,就自发的组织起具有相同爱好的人们,将群众文化传播开来,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群众文化在人们中的地位越来越高,随处可见的群众文化活动活跃了人们的生活。
二、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群众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具体功能如下:
(一)娱乐功能
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水平提高,但是人们面临的社会竞争也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变得忙碌,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群众文化为现社会人们面临的这一难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娱乐人们的身心。群众文化对人们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是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就可以共同的参与进来,形成群众文化。群众文化在此过程中具有娱乐作用和促进交流的作用,只要参与到群众文化过程中来,就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化,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无限的乐趣,减少社会竞争力带来的压力。
(二)团结能力
群众文化具有仪式感、团结大众的功能,由于人们的生活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仪式活动,在其中人们的群众活动成为必不可少的文化活动。人类社会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的,在原始时代,人们要征服自然,为了群体的利益,举行仪式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早先的巫术仪式,到现在社会的各种民俗纪念仪式,再到现如今人们的国家政治性仪式,都是群众文化活动的表现形式。在这些活动中,不仅仅体现的群众文化的仪式感,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们之间的团结力量,增强了群众人员之间的社会凝聚力,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品质。
(三)符号、象征功能
群众文化具有地域性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说,群众文化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成为一种符号和象征。人们可以通过了解群众文化,来了解城市的文化特征。群众文化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形象,因为群众文化的符号性与象征性功能,所以一定将城市的群众文化建设好,在发展群众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创新能力,将优秀的群众文化发扬光大。
(四)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
我国的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能以实物的形式展现,停留在口头传播的阶段,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借此机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和保护。地域文化的特征也应该在群众文化中表现出来,彰显地域特征,表现文化的强大作用。
三、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
(一)群众文化和主导文化
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所倡导的主导文化,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具有支撑人类社会生活,指导文化发展的方向的作用,因此我们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的巩固和维护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
主导文化应当对群众文化进行充分的利用,群众文化的参与人数众多,在活动形式上也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满足,因此在发扬群众文化的过程中,要努力把群众文化往主导文化的方向上发展,发挥对主导文化价值观的利用,让群众文化成为主导文化的重要平台。
(二)群众文化与文化产业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在文化领域方面人们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发展。因此,人来社会的文化产业带来了发展机会,文化产业的市场越做越大,群众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对群众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如今社会要提高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大力发扬群众文化在文化产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65-69+140.
[2]胡守勇.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62-68.
价值和功能 篇12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可见艺术的源头都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群众文化就是这样一种在自然、自由、开放平等的环境中孵化的一种文化形式, 它代表着当下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方向。而这种文化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方向, 这就凸现出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
而在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些不顺应时代潮流的文化必将随着时间的流失消失在群众的视野当中, 但同时也有一些优秀的群众文化会脱颖而出。脱颖而出的群众文化必定在价值观和对文化的认识方面有着独到见解和自己的亮点, 这种优秀群众文化的存在就使得群众文化的文化价值非常的引人关注。通过仔细了解群众文化和研究群众文化必将对整个文化事业和社会的建设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功能
1.1促进基层文化的建设工作。在群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会有一大批感兴趣的能人志士志愿的参与其中。这就是很好的人才选拔的机会, 在没有利益驱使下的环境中对于文化纯粹的喜好就变现出来, 这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趋同性会把有相同志趣的人聚集在一起。群众文化就实现了群众的聚集, 在聚集群众的基础上为基层文化的建设提供了后备力量。
1.2弘扬社会价值观促进文化发展。群众文化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影响范围, 这就表示在群众文化中有很多人认同的价值观和思想。群众文化的这种思想传播方式在社会价值观的传播途径上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它有很广的受众群体, 其次在融合群众文化不同的表现手法之后社会价值这样一种文化导向便会很接地气的为人所接受。
1.3增加群众凝聚力促进社会资源全面利用。在群众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群众, 群众在群众文化中的时候没有事业, 家庭, 社会阶级之分。在这种其乐融融的气氛中群众的凝聚力自然会增强, 这同时在人与人的不断接触过程中使得社会的机会在增多, 在社会资源的利用方面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1.4传承民族文化特色延续种族文化。群众生活在社会中, 在社会一代代的传承中保留了一个民族的特色。这种特色的存在使得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国家有了不同的标签, 这种标签正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主要的特征。群众文化在传承民族文化特色方面起到主导的作用, 而这种文化的传承也将使得不同种族的文化得以在包容的文化氛围中保留。
群众文化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携带的信息也起到提升人民文化素质的作用, 在群众文化的发展中认识文化、感知文化。
2群众文化在文化价值方面的贡献
2.1群众文化在文化事业中占大比重。在人数上群众文化有着最为广的受众, 在文化事业中群众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群众文化在文化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得在社会文化建设过程中群众文化成为最主要的植入方式。在意识形态的层面群众文化则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又能在较为轻松的文化中得以传播。
2.2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文化产业的繁荣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群众文化的影响, 文化产品和文化作品的素材有很大部分都是基于社会中的群众文化。群众文化的繁荣无疑为广大的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博的素材, 最大限度的展现了当代中国的面貌。群众文化为文化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同时也丰富了人们在挑选文化爱好时候的选择。
2.3促进我国文化的对外宣传。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人民的文化是代表这个国家的最丰富的形式, 群众文化的展示在对外宣传我国文化和弘扬中国精神的过程中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在对外展示的过程中群众文化很好的结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特点, 在展示的时候更加真实自然的流露出我国的社会文化。
2.4丰富文化内容提升文化覆盖面。在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下, 群众文化为文化需求提供了大量的驱动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发展, 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容易。文化的发展也历经着一次变革, 在全民参与的状态下, 群众文化的百花齐放造就了社会丰富的现状。经济的发展也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结语
群众文化正在以迅猛之势快速的发展, 在大众文化创作欲望兴盛的背景下群众在群众文化中得到满足。在得到满足和幸福的同时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着不断的动力。群众文化在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方面做出的贡献正在日益明显, 保护群众文化的发展成为必取之势。
参考文献
[1]朱雪红.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解析[J].华章, 2013 (23) .
[2]康灵燕.探究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24) .
[3]吕振泉.探讨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J].大众文艺, 2012 (22) .
【价值和功能】推荐阅读:
当代武术的价值功能07-14
体育文化的价值及功能07-03
舞蹈艺术的功能与价值08-23
教育的功能与价值概说10-04
纪录片的价值与功能07-09
福建省毛竹林生态功能价值评价10-25
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10-14
功能和性能06-07
功能和应用09-20
保障和激励功能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