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提问的细枝末节

2024-05-27

把握提问的细枝末节(精选7篇)

把握提问的细枝末节 篇1

课堂提问是授课过程中师生交流的必要环节, 更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重要手段。一名有经验的教师应该善于通过课堂提问把握教学方向, 激励学生积极思考。笔者从事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教学工作多年, 对于如何通过课堂提问锻炼学生能力, 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在此做一简要总结。

一、用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提倡精讲多练, 怎样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给学生广泛的思考空间, 是教师需要提前用心准备的。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我总是提前把问题想好, 提问什么, 怎样提问, 想要学生回答哪些内容, 由学生的答案能引出什么知识,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上课时才能循序渐进, 以问带讲, 促使学生多动脑、勤思考, 使课堂学习成为学生自己探索答案的发现之旅。

例如, 在讲授“旅游心理学”课程中“注意”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紧接着, 我抛出问题:刚才听我讲故事时, 你有什么表现?脑子想什么?手在干什么?我讲到惊险时, 你的呼吸是否有变化?学生没有想到老师的故事是带“陷阱”的, 自己的所有反应居然都和课本描述的一致, 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我继续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注意的定义、特点、外部表现、分类等。这样课本中的知识全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 学生一直兴趣盎然, 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二、用提问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初上职业学校的学生中, 有一部分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上很少有人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甚至有个别学生在教师点名提问时干脆说“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我总是温和地说:“你先请坐。再考虑一下, 老师一会儿再提问你。”过一段时间, 再提问他一个简单问题, 让他能够顺利回答, 然后及时表扬, 挽回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提问问题时要“看人下菜碟儿”, 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有难度的问题, 提问学习成绩不错的同学, 让他们全面发挥自己的能力;比较简单的问题, 提问学习成绩欠佳的同学, 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就感;那些需要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就提问平常比较活跃、有点调皮的同学。一次讲课中, 为介绍古城正定旧称“常山”, 我抛出问题:“《三国演义》中赵云一出马总是怎么说?”大多数同学面面相觑, 摇头表示不知道, 结果只有一个平常很爱搞怪的男生大声说:“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我马上冲他竖起大拇指:“就是这句话!”他很高兴。课下我又对他说:“你看过《三国演义》, 真不简单!没想到你懂得这么多。”从那以后他上课听讲比以前认真多了, 能够主动学习了, 一次居然给我提意见:“老师, 你以后上课要多提问我几次!”

三、用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每次我提问学生需要背诵的知识时, 总是先说问题, 然后给大家几秒钟时间思考, 再点名请同学起来回答。这样没被点名的同学就会暗地里松一口气, 翻书看着被提问同学回答得是否正确。发现了这一现象后, 我就要求学生:老师提问时不许翻书, 没被提问到的同学要认真听回答问题的同学说得是否正确, 与自己脑中记忆的内容相比较, 这样相当于有人在你耳边念了一遍, 印象会格外深刻。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 学生反映:这个办法很管用。以前记得不是很牢的东西, 听同学回答问题时, 自己再对照自己心中所想巩固一遍, 很长时间都不会忘。

提问也是拓宽学生视野, 实现知识生活化的重要手段。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 适时抛出几个问题, 可以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更深入、更开阔地学习知识, 掌握课堂内容。例如, 在讲授“旅游概论”课程中“旅游业”这一节内容时, 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每到旅游旺季, 到我们这里旅游的人都络绎不绝。旅游业对咱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学生纷纷举例:自己暑假帮助亲戚在海边卖东西挣了钱;每到旅游旺季咱们这里菜价都会涨;海水浴场人满为患, 打扫卫生的大姨忙不过来……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实例, 使学生从身边小事认识到旅游业的影响与作用, 加深了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四、用提问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好机会, 很多学生课下可以侃侃而谈, 但是一回答老师提问便面红耳赤、语无伦次, 这时候我便会用微笑和目光给予鼓励, 同时给予一点提示, 让学生能顺利表述自己的观点。旅游专业学生需要有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的能力, 这就需要学生从课堂开始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果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众目睽睽之下能够从容大方地回答问题, 那就证明他的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达到了一定水平。

我告诉同学:老师不管提问谁, 都是为了给他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 其他同学不要剥夺同学这个表达自己思想的权利, 不要怀疑同学是否有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样说, 是为了杜绝回答问题互相提词的现象出现, 使被提问的同学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寻找答案。时间长了, 学生回答问题时都能用词准确, 思路清晰, 表达连贯了。

总之,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师生互动成为当今教学的主要理念。善于运用课堂提问的艺术,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积极性, 吸引学生注意力, 而且反映出教师在把握教学进程、熟练驾驭知识方面的能力, 更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把握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篇2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 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 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 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 处于“心求通而不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 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 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 可以讲《八戒吃桃》的故事:孙悟空在花果山种了一棵桃树, 桃子成熟了, 孙悟空因事外出, 被嘴馋的猪八戒钻了空子。第一天偷吃了整棵树上桃子的1/5, 以后每天都分别偷吃了现有桃子的1/4, 1/3, 1/2……当他偷吃了4天又要饱馋一顿的时候, 孙悟空回来了, 看着被吃掉的桃子, 孙悟空十分恼怒, 举棍将猪八戒痛打一顿, 猪八戒忍痛逃了。孙悟空看着树上剩下的20个桃子, 摇头叹惜。同学们, 你知道这棵桃树结有多少个桃子吗?设计这样的故事情境, 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起来, 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学习的状态。学生纷纷跃跃欲试, 积极思考:把树上桃子分为5份, 第一天吃了总数的1/5, 剩下4份, 第二天吃了1/4, 剩下3份……这样每天都刚好吃了总数的15, 因而可求总数:20÷1/5=100 (个) 。

二、注重提问的开放性, 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 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 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四年级教学图形的拼组时, 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拼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 教师进一步问:你还能用不同颜色的三角形拼出什么美丽的图案?给出这样的问题后, 学生就会放开思维的去发挥想象力, 会有意外的效果。课堂教学中, 之所以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 不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 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 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 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 发展求异思维, 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基础。再如:在一年级教学找规律时, 教师引导学生从物体的颜色、形状、个数的不同分别来发现排列规律, 接着又出示男女同学围成圈跳舞的图 (动感图) , 师问:六一联欢会上, 我们班出了这个节目, 同学们仔细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可以从男女生的排列、服饰款式、颜色的排列、舞蹈动作的排列来发现规律, 甚至可以从更多的方面来发挥想象力。

三、提问要抓住关键,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 能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 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 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 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 教“圆的面积”时, 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 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 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 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 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教师提出: (1) 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 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 (2) 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 (3) 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半周长×半径= (2πr/2) ×r=πrr。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 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 得到新规律, 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 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这是一条重要的原理, 是说提问要有梯度, 先易后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使学生“跳一跳”或适当努力就能够摘到果子。因此, 课堂提问的难度应要适中, 不宜过难, 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 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 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 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 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 由浅入深, 相互联系, 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 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 先引导学生量圆的周长、直径, 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然后提问: (1) 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用什么表示? (2) 如果知道圆的直径, 怎样求圆的周长? (3) 如果知道圆的半径, 你能否计算出圆的周长?为什么? (4) 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价值取向:课堂提问的核心把握 篇3

究竟应当怎样设计教学问题,才能让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笔者认为,评价课堂提问有效性,一般可从以下四个“价值取向”去把握。

一、统筹性——从两个视域关照

统筹性,即课堂提问是否关注了全体学生,是否关注了教学环境变化。

课堂提问的统筹性,主要从空间(范围)和时间(变化)两个视域来体现“生本理念”,从而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对被提问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心理支持,促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进入自主的学习状态,每个学生都能因此获得相应的发展。

首先,有效的提问应兼顾不同类型、层次、特点的学生,而不能只顾少数优秀学生和教师偏爱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遵循教育的公平原则,尊重、关注每位学生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和发展权,使学生参与问答的机会均等。

其次,有效提问应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改变,灵活调整。因为不同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接受的能力、方式、习惯很可能有差异,教师要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一旦出现教学环境的变化,提问也要随机应变。

二、指向性——朝一个目标出发

指向性,即课堂提问要紧扣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提问。

课堂提问的指向性就像发光体,以球型散射,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可能达不到预期目的。因此,教师发出问题前,首先要明确提问指向——是为了巩固旧知,还是导入新知?是为了陈述知识,还是开启智慧?是为了丰富想象,还是为了创新思维?是为了体验情感,还是为了总结方法?如此等等。鉴于此,教师设计问题时都要以明确的目标为指向。

提问的指向性,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科课程标准有深刻的解读,明晰问题与教材的关系,并能找到问题与学生学习心理、习惯的联系。提问的指向性,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有价值的教学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的发展,更好地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提问的指向性,还要求教师应熟悉教学目标分类,了解不同学习目标的作用与要求,明晰其与学生发展的联系。一般地,课堂提问的指向性越明确,问题就越能贴近学生学习心理和习惯,问题呈现的过程也就越自然,学生课堂生成与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三、合理性——从多个角度体察

合理性,即课堂提问在难度、频度、时机等方面,既要指向教学目标,又要契合学生心理需求。

首先,平衡“难易”。过于简单的学习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智能开发和动机激发;难度过大的学习问题,又容易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过,合理的提问应适当高于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水平,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到。对学生而言,挑战性的学习问题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斗志,更利于学生的认知深入和思维发展。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思维水平和生活经验等有整体的把握,才能把握提问难易的程度。

其次,控好“频度”。如果问题太多,学生就来不及思考,提问就无法体现其价值;如果问题提得过少,也不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同时,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提问的时间也是合理性的重要体现。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更易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再者,把准“时机”。古人云:“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就是讲启发学生要把握好时机。在学生要“悱”时,我们才去“启”,学生要“愤”时,我们才去“发”,不然达不到良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前必须慎重考虑自己所提的问题是不是学生亟待解决的,如困扰学生已久的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不同的问题、有助于明显提升学生认知和能力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世界的问题等,教师就应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不失时机地提出。

四、自然性——向一般规律顺应

自然性,就是一种规律性。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摸索出这种规律,并熟练地驾驭它,教师的课堂提问就会像行云流水般自然。只要不断坚持下去,这种规律就可以固化为教学的艺术。

首先,顺应“童心规律”。为什么电视剧《喜洋洋》能老少通吃?关键是编剧不仅抓住了人性中存在的本质规律——童心不泯,而且还有效控制了成人思维的“侵入”,童趣就显得更浓,更真。同样,这一规律在课堂提问中非常有效。从中小学生认知特点来说,有趣味的问题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与探究。学生通常更喜欢智慧型的、生活化的、开放性的、操作性、挑战性的问题,只要教师保持一颗童心,了解学生的需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设计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过程和结果就会自然生成。

其次,顺应“心理规律”,即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情绪、行为取向等转移到他人的身上,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观点。这是心理投射方法的一种教学应用,以破除学生对某些问题的心理防线,间接获取学生看问题的真实想法,从而确定恰当提问的方式方法。运用心理投射法提问要把握:一要以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共鸣的虚拟现实问题为主;二要选择容易使人陷入尴尬的问题,如发表对班级内某种不良言行的看法等等;三要对学生的见解或观点表达有必要的认同感和正向激励,甚至智慧引导。

再者,顺应“语言规律”。生活就是规律,表达生活的语言也应该有规律。语言是用来叙事和交流思想感情的,只有体现生活规律的语言,才容易被接受。用生活语言交流,就会通俗而自然;如果提问的语言深奥、晦涩、冗长,远离生活,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教师的提问语言表达方式应建立在学生理解力的基础上,力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同时,问题解答的要求应具体明确,若是口头提问,要求学生一次性回答的问题通常不要超过两个,否则应通过多媒体或黑板明示,以防止那些记忆力弱或注意力不够的学生遗漏问题。

浅谈课堂提问时机的把握 篇4

一、在新课程开始时提问

兴趣是维持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的关键因素。在学习新的知识时, 学生通常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进入状态。此时, 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有趣的提问能够在引导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的同时, 帮助学生更快地集中进入到学习状态。

二、在学生思维受阻时提问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发展是迥异的, 因此, 不同思维发展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思维的局限, 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 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理解差异或理解障碍。因此, 教师在这种时候必须扮演学生的思维向导, 尤其在学生无法开展思维活动时, 更要提出问题, 帮助学生跨越思维的障碍, 实现思维的顺利发展。

三、在知识的重难点上提问

学生对于重难点的理解要比一般的知识点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虽然突破重难点并不仅限于课堂提问这一条途径, 但是巧妙的提问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都会起到促进作用。在重要的知识处提问, 能加深学生的认识, 从而在学习时能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在学生无疑处提问

疑问是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和积极思考的催化剂, 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在学生似懂非懂处及时提出问题, 让学生去解疑, 势必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为每个学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有疑问, 因此教师便需要在此时介入, 对学生进行提问, 激起其心中疑问。对此, 在教学方面造诣颇深的朱熹也曾说过“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为长进。”教师必须在课堂上, 针对学生无疑处创设条件进行提问, 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

五、在知识可以迁移时提问

学生的成长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 而教学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也就是说要学生学会学。数学里面有很多知识是相通的, 如, 学习等比数列时就可联系等差数列, 学习双曲线时就可联系椭圆。

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六个“度” 篇5

一、问题设计要注意疏密有度

课堂提问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数量的多少, 而在于疏密有度。过密则使学生忙于应付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没有时间去潜心读文和思考, 久而久之则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过疏则给人课堂内容空洞无物、结构松散的感觉, 学生的思维也同样得不到足够的训练。笔者曾经听到教学《荷塘月色》的这样一节课, 那位老师一节课就预设了七八个教学步骤, 有上课前关于朱自清的名人名言的收集交流、有课文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详细介绍、有课文中生字词的逐句讲解、有指导学生分段概括大意、还有该文的写作特色, 等等, 不一而足。这么多的内容要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 这不是天方夜谭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问题设计要注意切入角度

教师提问的切入角度会直接影响提问的效果, 因此, 教师在提问时可以结合高中学生和课文的特点, 选好切入点, 设计出新颖、新奇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语言鲜明, 我抓住这一特点, 设计了这个问题:人们常会用“停住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来说某个人离开了人世。而在这篇文章里, 对于马克思的去世, 恩格斯为什么用“停止了思想”?很显然, 这个问题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也正是学生心中的困惑点, 学生的兴趣立刻就被激发出来了。于是, 我继续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进一步了解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 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其中包含的深刻含义。

三、问题设计要注意缓解坡度

问题设计的坡度过“陡”, 学生会觉得难以逾越, 就会对问题失去兴趣。因此, 我们在提问时要缓解坡度, 尽量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步步设坡、层层递进,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拾级而上, 最终顺利解决问题。例如教学《过秦论》一课, 教师可以根据秦国从兴起到灭亡的经历设计了四个问题: (1) 秦国在刚刚兴起时实行的是什么国策?起到什么作用? (2) 后来为什么能够不断强大起来? (3) 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这是一种偶然还是必然? (4) 最后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四个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前面三个问题就是为了学生能回答第四个问题所做的铺垫, 学生最终理解“统治者不施行仁义、实施暴政, 是秦国迅速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四、问题设计要注意前后跨度

语文的知识点其实也和数学一样, 它们在横向和纵向上也存在联系。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知识前后之间的跨度, 引导学生从整个知识体系上去思考问题, 从而获得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例如教学完《雷雨》和《茶馆》这两篇课文,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两篇话剧从戏剧冲突、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也可以把它们和初中阶段学习过的话剧进行比较, 使学生对话剧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需要注意的是, 这种跨度不宜过大, 也不宜过小, 过大容易出现“断裂”, 学生无从下手, 过小则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五、问题设计要注意难易适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尽量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 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否则, 过难或过易的问题都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例如巴金的《灯》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追求与向往, 其中灯的象征意义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和体会。这时, 教者就可以设计一个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 即“文中多处写到了眼前的灯, 请到文中找出来, 读一读, 体会它们的含义是不是一样, 为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思考、讨论, 体会到灯的不同含义。

六、问题设计要注意延展广度

大语文观告诉我们:“语文即生活, 生活即语文。”这说明语文学习的外延是和生活的外延等同的。因此,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 不失时机地延展问题的广度, 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 充分挖掘出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学完了《爱莲说》这篇课文,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让你想起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些人呢?学习了诗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思考:这句诗让你想起了它可能还隐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深刻含义呢?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学生感受到竺可桢持之以恒的品质后, 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可贵的品质呢?能详细说一说一两件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吗?以上这些问题都在原有问题的基础上得到了延伸和拓展, 把语文和生活联系起来,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自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把握提问的细枝末节 篇6

一、在重点处设问———引发数学探究

教学活动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能动性的活动, 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展开的, 而教学重点是一堂课中要集中主要精力首先达到的目的, 是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教学重点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为了突出重点知识, 教师就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参与重点知识解决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以巧妙的问题设置, 激发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以达到突出重点的目的.

例如, 在教学《函授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 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了使同学们学会证明的方法, 我创设了以下问题:请使用定义求证函数f (x) =-x3+1在 (-∞, +∞) 区间是不是有限函数?

以上的例题是根据教学重点设置的, 学生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能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落实教学的重点,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大大提高知识的有效落实.

二、在难点处设问———促进数学思考

课堂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将教学的内容展示给学生, 也不仅仅是把教学内容塞到学生的脑袋中, 教学要通过启发学生的思考, 使学生在问题产生、问题解决中, 提高思维的深度, 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创设, 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的思考, 启迪学生的智慧, 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例如, 在上直三棱柱的内容时, 我出示以下例题:如图 (图略) 直三棱柱ABC-A1B1C1, AB=6, BC=8, AB⊥BC, M, N分别是BB1, CC1上的点, BM=6, CN=8.试判断直线AN是否与平面A1C1M平行, 为什么.在题中包含有两个问题: (1) AQ是否与平面A1C1P平行? (2) 怎样用计算来证明?在解答这道题时, 大多数同学都试着直接证明AQ与平面A1C1P是否平行的方法进行解题, 以致无从下手, 困难重重.为破解这样的难题, 先不妨让同学们从结果着手, 采用逆推法, 逆向思维, 假设结论成立, 证明结果与已知是不是符合.通过这样的方法, 不仅引导学生一举突破难点, 深化了认知水平,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提高了学生问题处理的能力.

三、在关键点设问———促成课堂精彩

在课堂教学中, 有很多的关键点, 这些关键点直接关系到教学的顺利开展, 关系到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 这些关键点如果能很好地利用, 将会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提问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1. 以关键例题设问, 提高练习的深度.

如例题:经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做一直线与抛物线相交, 交点的两纵坐标分别为y1、y2, 求证:y1y2=-p2.在这一例题中有两点是确定的:由于p为定值, 故该抛物线的交点是一定点, y1y2=-p2是一定值.为用好这道例题, 我创设了以下问题:

(1) 设置该命题的逆命题:如果y1y2=-p2, 请证明这条直线一定经过该抛物线的焦点.

(2) 如果直线L经过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点N (b, 0) 同该抛物线相交, 产生两个交点的纵坐标为y1、y2, 请证明:y1y2是一定值.

(3) 变题:从抛物线的焦点画一直线L1与抛物线交于M、N, 从 (0, 0) 到MN画一条垂线, 得到垂足P, 求P的函数方程.

通过以上的变题, 不断推进学生深入思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 增强学生问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学习的效率.

2. 以社会生活的实例创设问题, 激发思考.

“课程标准”指出, 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数学在生活、其他学科之间的基础性作用, 懂得数学的价值, 并逐渐形成数学的应用意识.为此, 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生活化问题的设置, 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场景, 使学生在解决生活及其他领域的实际问题中, 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增强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射击训练中, 士兵在瞄准目标时往往不是直接把准星对准目标, 而是有一个弧度, 随着射击距离变远, 弧度会有变化.那么该怎么计算这样的角度呢, 这就用到函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而且学生也很感兴趣, 当老师提出相应的问题时, 学生的主动性被无形中就调动起来了.

把握提问的细枝末节 篇7

一、展现提问的情感点

教育心理学指出:情感性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 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实践表明, 课堂教学提问中, 教者满面春风的语态、浓郁情味的语言, 以及饱含激情的语气, 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 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 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 从而有利于良好学习动机的转化, 让课堂获得更为有效的提问效果。

例:一位老师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 运用诗化的语言, 激情提问:“一提到东风浩荡的春天, 我们的眼前就会展现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紫千红的景象;一提到春天, 就会让人感到有一种无限生机与无穷力量。古往今来, 许多名家大师往往只从一两个角度, 选取两三个景物来描写春天, 如王安石笔下的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 贺知章笔下的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 朱熹笔下的春是‘万紫千红总是春’, 然而现代作家朱自清的《春》却写出了另一番新意。下面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读一读这篇散文, 想一想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春天的?”如此充满激情式的巧妙提问, 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深邃的春之意境, 激发了学习情趣, 启发了学习思维。

二、突出文本的重难点

教学实践表明,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找准问题的切入点, 突出文本的重难点, 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 要切合学生实际。因此, 教者在课前备课的过程中, 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 把握教材的重难点, 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并以此作为设计提问的依据, 使设计的提问既明确易懂无歧义, 又能突出知识的重难点。

例:教学《羚羊木雕》一文, 教者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不同教学阶段设计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铺垫文本理解, 突破文章的重难点, 最终使课堂提问有效、高效, 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1) 导入环节:“在你的家庭生活中, 当你和自己的父母亲发生了矛盾, 该如何解决呢?” (2) 初读阶段: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围绕什么事物展开故事情节? (3) 精读阶段:在文本的事件中, 你认为谁的做法对?谁的做法不对?为什么?作者的思想倾向于谁?如何才能避免此等事情的发生呢? (4) 总结阶段:这篇文章的学习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三、激活学习的兴奋点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 好奇是兴趣的先导。课堂是否生动活泼, 很多时候是由所提问题来决定的。有效的问题应该是“提领而顿, 百毛皆顺”, 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 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纵览全局, 感悟全篇, 做到一“问”立骨。

例:笔者教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探究文本内容, 把握了该文的思想内容“寄情山水, 与民同乐”后, 设计问题:作者与柳宗元都是被贬谪的官员, 柳宗元也曾在《小石潭记》中抒写寄情山水的情怀, 也有“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的写“乐”之句。但《醉翁亭记》的“乐”与《小石潭记》的“乐”是否一样?巧妙的问题设计, 触动了学生的兴趣点、情感点, 因而学生说得兴味盎然, 此文的难点也在这一刻自然地得到突破。我们常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 那么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 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启迪学生的心扉, 开拓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 他们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开启思维的发散点

课堂中的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掘教材因素, 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 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 从而达到“风乍起, 吹皱一池春水”、“一石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例: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 在学生把握了哈尔威船长的人物特征后, 教者提出问题:“哈尔威船长最后选择与船共亡值不值?”鼓励学生张开思维的翅膀, 积极思考。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出了自己的看法: (1) 值得, 因为真正的强者是具有自制力的人, 他忠于职守、临危不惧, 体现了他的价值观, 堪称强者; (2) 不值得,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在有限的生命中还有无数个实现个人价值的机会与可能……在你一言、我一语中, 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地锻炼, 打开了学生一条又一条的思路, 心灵得到了一个又一个独特的体验, 这对每个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收获。他们不仅得到了个性化的发展。还培养了自己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再如, 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 可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相联系起来?学习了诗句“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可问学生“诗句包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等发散思维的问题。

上一篇:临床肿瘤教学下一篇:移位性跟骨关节内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