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语精读课程

2024-06-21

西班牙语精读课程(精选4篇)

西班牙语精读课程 篇1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大学英语精读课是一门集听、说、读、写、译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课程。它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 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精读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在大学的课程建设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的主导课程精读课, 对能否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精读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 坚持以“应用为目的, 实用为主”的原则。教学内容不仅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使学生打牢了语言知识基础, 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潜能,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 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在接受挑战的同时也体验到成就感和进步感,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整体课程教学目标

精读课以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及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 注重英语应用型人才及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学生在未来的就业中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1. 大学一年级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目前, 我校英语精读课所使用的教材是由程晓堂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致用英语系列综合教程。该教材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 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举, 营造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 提供生动多元的文化知识, 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教材内容的选取紧密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同时兼顾其职业发展的需求。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奠定其坚实的专业基础,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求职就业做了铺垫。

五、能力训练项目内容:

1. 话题展开 (Around the topic)

2. 阅读理解 (Reading)

3. 语言运用 (Language in use)

4. 调查项目 (Project)

5. 知识拓展 (Extension)

6. 文化点滴 (Culture tips)

7. 学习策略 (Learning to learn)

六、课程环节设计

作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教学的主导课程精读课, 对能否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读课程的整体教学思路和整体课程设计, 应依据各个院系的实际情况而定。

西班牙语精读课程 篇2

一、改变课程名称, 将“西班牙语翻译”更名为“西班牙语翻译实践”

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 翻译课程教学以理论知识为辅, 以翻译实践练习为主。在课堂上讲解翻译理论的同时, 主要以练习为主, 创设一定的语言模拟情境,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掌握与职业相关的词汇、句型。所以, 高职教育中的“西班牙语翻译”可以更名为“西班牙语翻译实践”, 体现出与本科院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不同。

二、高等职业院校西班牙语翻译课的特点

高职西班牙语翻译课程是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西班牙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通过学习, 学生能够了解翻译的基础知识, 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 具备一定的翻译实践能力, 为完成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翻译任务打下必要的基础。与一般翻译课程相比, 高职西班牙语翻译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翻译内容体现专业性与时代性

西班牙语翻译课程涉及的翻译材料不同于纯文学翻译, 一般都具有商务背景, 如产品说明书或商标, 公司往来信函或合同协议等, 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充分考虑翻译内容与行业接轨。此外, 翻译材料属于实用性文体, 决定了素材必须与时代保持同步, 体现翻译内容的时代性。

2.学生西汉双语水平较低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西班牙语翻译教学, 由于学生学习时间少, 教学任务重, 以及学生态度及学习方法等多种因素, 导致其西语基础相对较为薄弱, 词汇量严重不足, 选择词义不准确, 语法基础薄弱, 不能正确分析句子结构。高职学生的翻译作业反映其汉语水平亟待提高, 如错别字较多、语句不连贯等。

3.翻译以实现交流为目的

从高职毕业生工作中实际遇到的翻译任务来看, 其翻译是以实现基本交流为目的的, 翻译时重在有效重现语义信息, 明显强化了译语的交际功能。

三、西班牙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1.教学内容

传统的翻译教材多以文学翻译为主, 而市场需求90%为非文学翻译, 特别是西班牙语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接到的翻译任务多为商务性和旅游方面的内容。为了实现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遵循实用性原则, 摈弃传统的纯文学翻译和以传授翻译技巧为主的教学内容,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选排章节, 充分体现市场需求的导向性。这样编排教学内容, 其翻译标准的针对性强, 避免了翻译技巧教学流于形式。此外, 翻译材料属于实用性文体, 决定了素材必须与时代保持同步, 体现翻译内容的时代性。

2.教学方法

在经过实践教学之后, 结合实际情况, 采用更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中西班牙语翻译课程的教学方法。比如:精讲多练法, 任务驱动法, 情景模拟分组练习法, 多媒体教学法, 自主学习法等。

(1) 精讲多练法 :以实践练习为主 , 辅以翻译基本法则与技巧的讲解。

(2) 任务驱动法 :教师给出翻译练习并将学生分为几组 , 由学生在组内相互讨论, 共同给出翻译答案。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独立探索及合作精神。

(3) 情景模拟分组练习法:由学生按照分组于课下自备翻译内容, 课堂上随机交换。之后每组按照翻译内容进行情景模拟翻译练习, 教师从旁指导, 并纠正翻译中的错误。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语言的使用能力。

(4) 多媒体教学法 :传统的翻译课程就是“一张嘴 , 一本书, 一块黑板”, 以教师讲述为主导, 教学显得枯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将当堂讲授的内容以PPT形式向学生展示, 其间可穿插影视、视频等相关资料,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情景模拟翻译中,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会使情景更加逼真, 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5) 自主学习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常给学生留思考题, 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方式寻找答案, 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然后给出讨论评价。

3.考试模式改革

传统的翻译课程考试以笔试形式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笔者在借鉴其他专业的教学经验基础上,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认为采用“平时成绩50%+考试50% (其中笔译20%+口译30%) ”的考试模式, 更加适合对高职院校学生西班牙语翻译课程的考查。实践证实, 该考试模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总之, 高职院校西班牙语翻译课程的教学不同于本科院校, 它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一定语言基础和翻译技巧的前提下, 能够有职业针对性地进行西汉双语的互译, 实现以语言运用为主的培养目标。笔者通过大量的分析、对比及借鉴, 对西班牙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改革。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还应继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不断借鉴有益的教学经验, 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

摘要:作者借鉴西班牙语专业本科翻译课, 以及高职院校西班牙语与其他语种翻译课的教学模式, 总结自身在翻译课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 构建更加适应高职院校西班牙语翻译课的教学模式, 同时对此教学模式进行深入讨论, 以便适应高职院校西班牙语专业对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西班牙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就业导向,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修海燕.高职西班牙语专业人才综合训练培养模式的构建.职业时空, 2010.5.

[2]郑书九.全国高等院校西班牙语专业本科课程研究—现状与改革.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7.

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篇3

一、目前精读课教学存在的弊端

精读课是英语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平均每周按年级的不同有4到6个学时,远远超出泛读、听力、口语等其他课程,因此讲授精读课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教师讲什么,怎么讲,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第二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理解和掌握。就目前的精读教学模式而言,尽管讲授教师已认识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多数教师还是沿袭了讲授占主导的教学方法,无法放心的给学生一个自由的学习空间,精读课的教学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授课方式单一化

大多数精读授课教师都有自己惯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任务教学法,分析讲解式,问题—回答—评价式等,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有其各自的优势,但如果从头至尾、每堂课都运用同样的教学方式,而不是针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情境,恰当的选取并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学生就会形成视觉、听觉、思维等各方面的疲劳,失去学习的兴趣。而这正是目前精读授课方式单一化所导致的后果。

2.课堂气氛沉闷

通过和学生的交流,他们普遍感觉上精读课很累,没有意思。上课的时候,他们要分析枯燥的语法句法关系,要回答教师提出的他们毫不感兴趣的问题,要记录教师在黑板上写下的词、短语、句型的用法,教师的讲解占了绝对的主导。偶尔一次的小组讨论也是形同虚设,完全达不到各抒己见,相互促进,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长期以来的被动听课让大家极不情愿的和就近的同学随便说上几句,应付了事。

3.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的惰性,他们认为,既然精读教师课上什么都讲得面面俱到,只要去听课就可以了,不用自己在课下预习,复习等到期末一起就可以了。长期以来,学生只是被动的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去涉猎课外的知识,自主学习意识薄弱。大一新生在这方面表现更为明显,没有教师的严加管制,他们就会茫然而不知所措。

4.实际运用英语能力欠缺

在经过一段时间精读课的训练后,学生的英语各项基本技能会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但这仅局限于部分较优秀的学生及卷面成绩的体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之并不成正比。有些同学虽然卷面成绩还不错,但口语表达能力欠缺,这样的学生是无法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的。

二、精读课教学改革探索

1.精读第一堂课要讲得精彩

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刚对从高中升到大学的大一新生。他们往往都很感性,都怀着一颗好奇心,都有很强的期待。因此,精读教师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和交流直接影响到学生日后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第一堂课如果单刀直入的讲解课文,效果很差。大一新生很难听懂你说的英语,一头雾水,极其被动,有严重的挫败感,这显然不利于教学的展开。相反精读教师的第一堂课,应轻松、幽默,用简洁的英文介绍自己,尤其是个性,爱好,人生信条等方面,营造一种有笑声,有掌声,有讨论声的课堂,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精读教师应向学生简要介绍精读课的教学目标,这门课的学习方法,自己整体的教学安排及主要的教学方法,考核形式和标准,奖惩措施等,要让学生在一开始就明白精读课学什么,怎么学,并有一种责任感和危机感。此外,由于精读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最多,其地位相当于学生高中时的班主任。因此,在第一堂课中,精读教师有必要对大一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告诉他们大学和高中的不同,应如何尽快转变学习方法、思想观念,如何让大学过的充实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口吻要诙谐幽默,如果摆出一副教训人的架势,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果精读教师能上好第一堂课,学生对你的信任就会与日俱增,师生间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会有默契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会显著提高。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一时就应着重培养。首先,精读教师应告诉学生什么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包括哪些方面,让学生领悟到自主学习能力在大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其次,精读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活跃,课下及时巩固复习,主动涉猎其他相关知识和英语技能的学习模式来学习精读。课上精读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程度和效果做相应的检测并给出合理的评价;定期检查学生课外学习的成效,如背诵比赛,词汇测试,朗读比赛等各种形式的测试并记录成绩;教师应避免把课文讲得面面俱到,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自己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让学生养成依赖教师的习惯,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才能逐渐培养起来,才会在课下主动去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的英语技能,弥补课上有限的英语学习。

3.教学方式和手段应灵活多变

精读教师灵活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教师首要要做的是转变教学观念,从更高的视角来理解精读的“精”字。“精”并不和“精益求精”,“细致入微”之类的字眼完全对等,而是各项英语技能的一个融汇贯通、精准发挥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认识基础上,精读教师应结合每节课的实际,所讲课文的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在精读IIIunit3ChineseFood一课中,教师可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课前分组完成题为“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书面报告,上课时,各组同学选派代表到讲台前发表相应的见解,均是用英语来表达;教师及时对每组发言给予合理的评价并记录该组的表现成绩,然后再结合课文的内容、结构,加深学生对中西方饮食在各个方面的差异,讲解时以语篇为整体,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并运用小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比较难理解的句子和段落,以及作者的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在各组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后,教师给予总结。最后,教师可拓展其教学内容,给学生总结出各种食物搭配的相宜与相克,并布置题为“道家思想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的研究报告,让学生课下自己独立完成。这样的一堂课,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在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和课上教师积极的引导下,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自信心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有些时候,教师还应根据学生当时的精神状态,及时调整改变教学方式,包括说话的语气,讲解的顺序和深浅,课堂的整体操控等。

4.考核形式和内容应侧重应用

精读课程的考核形式和内容应灵活并侧重应用,最忌讳的就是一张期末试卷决定一切,而且考核的内容80%以上都是课后习题。这种考核形式既不利于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无法检测出学生英语各项技能的运用能力。面对这样的考核形式和内容,大部分学生只要考前突击两周,把课后习题背熟,都能取得不错的成绩,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

精读课的考核形式应包括平时和卷面成绩两方面,而且要加大平时考核的比重,卷面和平时所占的比例以70%和30%为宜。平时的考核的形式要灵活机动,如课堂的活跃程度,口语表达的流畅度,见解的新颖度和深度,各种词汇、阅读、作文等小测验,本学期和上学期比的进步程度,作业的完成情况等各个方面;卷面应以理解应用型试题为主,加大阅读、写作、完形、写作的分值,课后习题所占分值不能超过整张试卷的20%。

采用这样的考核形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显著提高,化被动为主动,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参考文献

[1]周幼华.英语专业高年级精读课教改探索[J].合肥学院学报,2008(5):122.

[2]张有.也谈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精读课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1):102-103.

[3]夏洋.英语专业精读课中任务教学法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1):193-194.

[4]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高职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篇4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日交流的日益频繁, 日语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全国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日语专业。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外向型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语言+专业”的“能说会做”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这就要求日语专业教学符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并体现高职特色。然而, 传统日语精读课程教学重读写轻听说、重讲授轻演练, 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势在必行。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高职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2. 教学内容的改革

日语精读课程是日语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整体的日语教学水平, 反映整体的教学效果, 是“语言+专业”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环节。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外语教学方法过于侧重基础理论教育, 强调语法教学, 培养出来的学生读写能力强, 但听说能力较弱, 难以适应现在市场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日语精读课程应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3.1 模拟情景交际教学法

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 离不开社会语言情境。在日语教学过程中, 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境或模拟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 理解具体情境中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 触景生情, 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 从而加强培养运用日语理解和表达思维的能力。情境教学法是提高初级阶段日语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它把简单刻板的教与学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真情实境中, 除去传统教与学的隔膜, 让师生和谐地融合为一体, 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抽象为直观, 化刻板为生动, 帮助学生体验到日语学习的成就感, 使学生学于其中, 乐于其中, 感于其中,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2 交互式日语教学法

交互式日语教学主要是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 开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互式教学重视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支持和促进, 通过观察模仿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教学和学习行为, 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提问和总结。教师示范各种理解策略的使用, 随着教学的进行, 教师更多地引导学生使用这些策略, 随着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教师逐渐提高要求, 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这种教学方法, 充分贯彻了“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师服务于学生”的理念。师生间、学生间的广泛交往与联系, 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得以发挥的重要途径。交互式日语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多参与和表演的机会,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3 研讨式教学法

在日语精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担负着指导发音、讲解语法、分析表达等责任, 同时要纠正学生在各方面的错误并使其充分认识并牢记。灵活采用研讨式教学法, 有助于引导学生找出问题、更正错误、深刻记忆。研讨式教学法适合围绕一个具体问题寻求普遍性解决方案的各种领域, 但是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和学生有限的水平能力, 若按照研讨式教学法的完整步骤进行, 实施起来相对困难。因此, 在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教学中, 多采用导入研讨式教学法部分步骤和要素的方式。研讨式教学法适用于单词、句子等误译的纠正, 对学生在日常测验翻译题中出现的单词、语法错误进行分类整理, 再按类别罗列在PPT上。长句的讲解, 可以先就句子涉及的重点句型向学生提问, 达成共识后要求学生找出问题, 并与周围同学交流查缺补漏, 再按照正确句型的要求寻找出一种或多种更正方案。在要求学生思考翻译方法时, 避免过多启发更不能直接说出参考译文。通过研讨式教学学生理解后, 记忆比直接灌输相比印象更深刻。

4. 考核方式改革

日语精读课程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建立形成性加终结性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这样一个多样化的考核体系, 教师可以对教与学的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 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多样化考核体系以评价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出发点, 通过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内外的学习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平时测验及期末考试等多方面的评价指标, 给出学生最终的成绩, 促使学生更自觉有效地学习。

5. 结语

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 以社会需求为向导, 以学生为中心为指导思想, 通过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的改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今后将继续探索, 不断实践, 使日语精读课程改革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摘要:随着中日交流的日益频繁, 日语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为了满足培养外向型复合人才的需求, 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依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三个方面, 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析, 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使日语精读课程改革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高职日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栗园园.对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 2005 (S1) .

[2]高兴兰.谈第二外语日语教学的改革[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 2004 (02) .

[3]庞好农.二外日语的教学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1 (04) .

[4]李岩, 马晶, 曹洁.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改革与创新[J].日本问题研究, 2006 (01) .

上一篇:阑干下一篇:农科专业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