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身份证

2024-09-22

居民身份证(共12篇)

居民身份证 篇1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具<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0号)。根据《公告》,企业或者个人为享受中国政府对外签署的税收协定(含与香港、澳门和台湾签署的税收安排或者协议)、航空协定税收条款、海运协定税收条款、汽车运输协定税收条款、互免国际运输收入税收协议或者换函待遇,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开具《税收居民证明》。《公告》明确,主管税务机关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由负责人签发《税收居民证明》并加盖公章,或者将不予开具的理由书面告知申请人;对于需要请示上级税务机关的,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办结。《公告》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居民身份证 篇2

编号为18位的从1999年10月1日起,全国实行公民身份证号码制度,居民身份证编号由原15位升至18位。前6位为地址码;第七位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此码由6位数改为8位数,其中年份用4位数表示;第15位至17位为顺序码,取消了顺序码中对百岁老人使用的特定编号;第十八位为校验码,主要是为了校验计算机输入公民身份证号码的前17位数字是否正确,其取值范围是0至10,当值等于10时,用罗马数字符χ表示

15位身份证最后一位单数是男性,双数是女性

居民身份证 篇3

换领一张身份证为什么这么难?热线编辑联系到宣武户政大厅,被告知,提前一个月拿着户口本、旧证来办理,因为办证的人太多了。

热线编辑发现,换领身份证,各区的政策并不一致。城六区里,除西城区外,其他5个区的居民都可以去戶籍所在的派出所换领。朝阳区一家派出所的户籍人员说:“提前一个月办就行。如果提前时间太长了,系统认为身份证是损坏或者丢失,因为没到日子呢,那样你就多花20块钱。其实提前十来天办也可以,不耽误使用就行。”海淀区一家派出所户籍人员解释的换领身份证政策和朝阳区一致。

热线编辑又联系到东城区一家派出所,户籍人员说:“拿着旧证、户口本,穿深色小领衣服,20块钱,到派出所就可以办了。”当编辑问:“身份证6月到期,3月份去换也可以吗?”得到的回答是“可以”。

热线编辑联系到丰台区和石景山区各一家派出所,它们的政策和东城区一致。

本市在2005年全面启动了集中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工作,有效期为10年的身份证都将在今年到期,今年也是身份证的换证高峰。不同行政区的政策不一致,容易给市民造成困惑,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居民身份证 篇4

近30多年来, 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居民储蓄也因此而不断增长。截至2010年12月末, 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30.33万亿元, 达到303302亿元, 同比增长19.75%。对于巨额储蓄的存在, 各方观点不一。储蓄增长的正常与否, 对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原因方面, 有关学者 (王晓芳, 2000) 提出的租金效应说认为, 居民部门储蓄超常增长主要归功于居民收入增长, 金融组织机构扩张以及金融部门的存款激励, 实际存款利率对中国储蓄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此, 我们主要通过对我国1978~2010年我国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协整检验来分析一下收入效应对我国居民储蓄增长的影响, 以期对我国储蓄巨额增长的原因进行进一步完善的分析。

2 理论与实证分析

2.1 收入效应分析

居民储蓄与居民可支配货币收入有着重要的相关关系, 或者说, 居民货币收入是决定居民储蓄的重要因素。因此, 评价居民储蓄是否合理增长的重要标准, 是看居民储蓄与居民可支配货币收入的相关关系如何。或者说, 居民储蓄合理增长的重要标志, 是居民储蓄与居民可支配货币收入有着合理的比例关系。在已有的居民收入理论分析中, 一般认为, 居民收入的增长对储蓄增长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具体到我们转轨经济国家是否也如人们通常认为的一致呢?本文以1978~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例, 对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对储蓄增长的影响进行一下分析。

2.2 数据选择

我们以国民总收入Y代替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收入效应的数据支撑, 居民储蓄量S作为因变量, 并且对各数据分别进行定基换算。如表1所示。

2.3 单位根 (ADF) 检验

(1) 检验我国1978~2010年度居民储蓄St是否为平稳序列。

通过Eviews检验, 得出ADF检验模型估计结果为:

其中:n=18, 单位根的tτ检验 (H0:ρ=1) ,

根据Mackinnon表给出的临界值显示, 应接受ρ=1的假设, 表明我国1978~2009年度的ln (S) 序列可能是非平稳序列。

数据来源:历年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2) 检验我国1978~2010年度居民收入Yt是否为平稳序列。

通过Eviews检验, 得出ADF检验模型估计结果为:

其中:n=18, 单位根的tτ检验 (H0:ρ=1) ,

根据Mackinnon表给出的临界值显示, 应接受ρ=1的假设, 表明我国1978~2009年度的 序列可能是非平稳序列。

2.4 协整检验

在对储蓄与居民收入进行分析以前, 有必要确认一下利率对收入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进而进一步区分开利率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然后, 我们进一步检验居民储蓄与居民收入之间的协整性。

(1) 1978~2010年居民储蓄St与居民收入Yt和利率Rt关系的检验。

用JJ (Johansen-Jusdius) 迹统计量协整检验法知, St、Rt、Yt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有一个协整如下:

模型中括号内为估计标准差, 协整知阵的秩r=0的似然比统计量的值为34.02255, 相应的1%的临界值为35.65, 其余式做类似理解。下同。

协整关系 (1) 说明我国居民储蓄与居民收入和利率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关系, 且Yt与Rt的符号与预期的不一致, 可能原因是储蓄中的利率效应对收入的影响作用。下面分别对St、Rt与St、Yt做协整检验, 以考察它们各自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

(2) St与Rt的协整关系的检验

用JJ (Johansen-Jusdius) 迹统计量协整检验法知, St与Rt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有一个协整如下:

协整关系式 (2) 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储蓄与利率之间有长期稳定关系, 利率对储蓄有正向的引导作用, 但从整个样本期间来看, 这种作用在统计上不是十分显著的。可能的经济学原因是:这一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还没有完成, 利率的制定仍然滞后于市场的变化。

(3) St与Yt的协整关系的检验

用JJ (Johansen-Jusdius) 迹统计量协整检验法知, St与Yt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有一个协整如下:

协整关系式 (3) 说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储蓄与居民收入之间有长期稳定关系, 但是居民收入对储蓄并没有形成正向的引导作用, 居民收入的增长并不是我国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 且从整个样本期间来看, 这种作用在统计上是十分显著的。可能的经济学原因是:居民收入的增加被改革进程中的医疗、教育、住房等因素抵消掉了。

因此,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自改革开放以来, 居民收入的增加并没有与储蓄形成必然的正向比例关系, 居民收入的增长对储蓄的正面影响作用被改革中的诸多因素所抵消掉了。这也从侧面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居民储蓄的增长与租金效应有关的讨论, 此外还应考虑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少数富有的群体储蓄;二是城市居民对养老、住房、文化卫生等的预防性储备;三是部分团体资金的流入;四是部分社会游资的加入。

3 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 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适当增加政府的社会保障, 科技教育文化等公益性事业支出, 在带动居民对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消费需求的同时, 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各方面的经济压力, 从而形成居民收入对储蓄增长的正面影响作用; (2) 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步伐, 尽早实现由市场形成利率的机制。让利率的变动来调节储蓄的增减, 充分发挥利率对储蓄的正面引导作用, 实现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与应用; (3) 积极促进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引进, 增加居民对金融资产的选择种类, 形成居民资产的多元化, 消化巨额储蓄; (4) 改善金融机构信贷环境, 逐步完善银行与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的信贷机制, 放宽信贷标准, 鼓励居民进行消费信贷, 在拉动内需的同时, 以便消化巨额储蓄, 将大量闲置资金进行有效率的合理配置, 避免资金的闲置, 消化金融机构的潜在经营风险; (5) 完善对社会资金的监测手段, 严厉打击社会游资的对市场操纵行为, 维护我国市场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张士斌.年龄结构、社会保险与城镇居民储蓄——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9, (3) .

[2]王晓芳.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3]叶琳琳.中国城市化与居民储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 2009, (2) .

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篇5

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

(Certificate of Chinese Fiscal Resident)

日期(Date): 编号(Catalogue Number):

纳税人名称(Taxpayer’s Name):

纳税(Tax Year):

为享受中国与国税收协定待遇的目的,经中国税务主管当局国家税务总局授权,兹证明上述纳税人是中国税收意义上的居民。Taxation Agreement benefit, and authorized by the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Taxation(SAT),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is is to certify that the above-named taxpayer is a Chinese fiscal resident.)

居民身份证 篇6

概况

湖熟社区现有居民3152户、5423人,驻区企业30多家,辖区内有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及街道办事处等多个事业单位,教育资源丰富。农民复建住宅小区林立,群众文化层次总体较高,为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社区居民学校现有实用面积640平方米(教室150平方米、图书室80平方米、居民活动中心300平方米、健身房60平方米、数字化学习室50平方米)。2013年居委会用于社区教育的经费共计21300元,比上年增长15%。现有有专职管理人员3人,其中专职干部1人,志愿者讲师20人,年均开设教育课程10门,受益学员2800人次。

主要工作

1.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形成有效管理

一是抓体制建设,形成工作合力。居委会成立了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挂帅,居委会主任负责,社区教育干事协调,其他各条线、各教育团队、辖区单位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社区居民学校每半年专题研究一次终身教育、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按季度召开联席会议,形成上下、内外联动的推进机制。

二是抓制度建设,促进规范发展。湖熟社区居民学校制定了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各条线将有关社区教育协调、服务、指导工作列入年终考核范围;依托教师节落实社区德育教育优秀教师的评选和奖励制度;完善各居民区中心组、团队骨干的经常性学习制度及学习型团队、学习型家庭的建设评比制度。

2.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提供师资保障

多年来在社区教育实践中,我们挖掘和建立了“三位一体”师资队伍。即组建一支专兼职管理队伍,由社区居民学校领导小组成员、老龄委、教育团队负责人等组成,目前人数达20人;挖掘一支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借助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推荐师资,聘请辖区有教育特长的骨干20人任指导老师,确保教学点的师资力量;培育一支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整合社区及辖区单位团队骨干等成员,组成20人的教学点志愿者队伍。同时,社区各条线都建立了和社区教育有关的师资名册和学科档案,定期开展师资交流,互通有无、相互推荐、优势互补。

3.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拓展财力支撑

增加专项经费投入。湖熟社区在每年投入15000元教育经费的基础上,拓展了书法、心理咨询、读书等品牌项目,从各条线经费中列支专项经费,拓宽渠道筹措资金,发挥成员单位、群众自治组织作用,筹措1000元用于团队文化活动等教育活动。加强经费使用督查,制定教学点经费使用办法,明确教学点经费使用需经领导小组讨论,并将社区教育经费统一纳入街道财政监管体制。

4.不断创新工作载体,提供学习平台

形成立足社区、各方动员、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的社区教育资源共用共享格局,为居民的学习活动提供便利。

一是拓展教学点教学基地。在完成300平方米居民活动室和图书室建设的基础上,改建配备必要的团队教育设施设备,并充分利用辖区单位资源,和辖区学校、民营企业、公益组织等携手合作,整合200平方米的教学场所用于文化、体育、健身等教育活动。

二是探索师资双向流通机制。每周组织居民参加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开展的“送教下社区”活动,定期和临近社区居民学校互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质课程,扩大群众的受益面,2013年累计受益1500人次。

三是广泛运用信息化技术。组织300多名居民参与网上青奥知识竞赛和文明上网在线学习,依托街道,开展“老年空中课堂”远程教育平台,并引入电脑考级、网络制作、摄影编辑等课程,2013年开班12次,培训400人次,形成网上教育服务群众的品牌项目。

5.针对居民需求,打造特色项目

近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下,在湖熟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的指导下,湖熟社区居民学校开展了心理咨询、书画展示等特色活动,受到了居民的好评。

一是深化心理按摩品牌项目。针对居民实际需求,依托街道心理咨询工作室和社区教育中心,培育了“家有考生”品牌项目。组织家里有中考和高考的孩子的家长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居民在面临孩子应考的焦虑心境,也通过大家的分享方式,使每个人得到更多更好的可以借鉴的应对方法,比如如何调整家长的心态,如何给孩子恰当的关心与支持,如何合理搭配饮食等。自2012年至今,受益家庭100余户。

二是推进网上学习培训。今年,我们针对青奥主题,组织辖区居民、单位参加专题培训讲座,累计受益1500人次,组织2800余人参加网上知识学习测试,完成150张市民学习卡的学习注册登记,在居民中宣传网上学习的优势,推广数字化学习的独特魅力。

三是开展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教育活动。针对社区教学点的实际需求,我们坚持开展“家庭、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以传统的家庭美德教育结合现代人文教育,分别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家庭才艺展示等等一系列活动,通过与孩子所在学校的沟通,多年来,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引用一位家长的话来说:社区居民学校为我打造了一个优秀的儿子,社区教育帮我儿子成为一名优秀学生。

四是不断挖掘骨干志愿者,普及终身教育到每家每户。社区居民学校志愿者郭嘉旺老师喜欢摄影,曾多次在江宁各级媒体发表照片并获奖,他还自带电脑制作了多媒体作品,让居民欣赏观看。每年的传统节日,如敬老节、端午节,志愿者团队的骨干们会自己裹了粽子慰问孤老,开展活动自娱自乐。居民学校还牵头在团队中建立关爱基金,发挥他们服务群众的纽带作用。

居民身份证 篇7

1.1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城镇和农村人均收入都大幅度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得以很好的改善。

2000年城镇居民收入为6280元, 而截止到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就突破了1700元, 2000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将近3倍。对于一直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 近十年来也发展迅猛,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农民逐年稳步增收, 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2000年的时候, 农村人均收入还是2000多元, 到2009年农民的收入突破了5000元, 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倍多。

其中,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14.1%, 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4%。2011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 比上年名义增长17.9%。

近十年来,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明显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农村, 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让人可喜可贺的成就,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地增长, 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如今, 农民的收入提高了, 生活水平提升了, 生活质量得到巨大的改善。这将提高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社会稳定。

1.2 城乡医疗合作全面实施, 城乡居民医疗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 经济增长, 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城乡医疗合作全面实施后, “看病难、看病贵”这些困扰农民心头的一大难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同时医疗卫生资源也能实现合理有效地配置。

近两三年, 医疗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截止到2011年, 我国医保参保人数达到12.8亿人, 覆盖了90%以上的城乡居民, 相对2008年来说人数增长了1.54亿人次。这说明我国的医改得到人民大众的拥护与支持, 是一项惠及民生的大工程。从2011年7月起, 在全国开展城镇居民养老试点工作, 同时也将扩大现在的新农保试点的覆盖面。全国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试点县分别达到1914个和1902个。试点覆盖面达60%。这两项试点参保的人数到2011年已达到1.71亿, 再加上全国各地自行的试点地区, 保守估计参保人数达到2.3亿人次。农村的新医保参合率超过94%。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12个省市区已经实现了全面覆盖。

截止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 城乡医疗救助为兜底, 其他多种形式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体系。

1.3 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

公积金制度、廉住房与经济适用房制度是住房保障制度的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低收入者人群, 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主要集中在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上面。国家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住房问题是相当重视的, 在政策上给予相当大的支持。2004年3月1日, 由建设部、财政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开始实行。2006年,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 提出要切实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2007年8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 更加明确强调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房制度, 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加大棚户区、旧住宅区改造力度, 力争到“十一五”期末, 使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使农民工等其他城市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得到逐步改善。

统计数字表明, 从1997年至2005年, 经济适用住房的投资额累计达到4390.85亿元, 占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的l1.1%;1999年至2005年, 经济适用住房的竣工套数达26.8万套, 占同期住宅竣工套数的22.1%;1998年到2005年, 全国经济适用住房销售面积达到21.8亿平方米, 占同期住宅销售面积的15.9%。如此大规模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对保障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利益、平抑住价格和推动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27个省会以上城市的统计, 2004—2006年, 开工建设的经济适用住房均套建筑面积超过80平方米的有13个, 其中超过90平方米的有5个。据统计, 2005年住宅新开工房屋面积为55185.07万平方米, 其中, 经济适用房新开工房屋面积为3513.45万平方米, 占总面积的6.37%。

从2007年12月1日起我国开始施行新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管理办法, 即:《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和《廉租住房保障办法》。数据显示, 截至2006年底, 全国657个城市中已有512个城市建立了廉租住房制度, 占总数的77.9%。全国累计已有54.7万户低收入家庭, 通过廉租住房制度改善了住房条件。仅2006年, 新增的受益家庭就达21.9万户。

2009年1月6日,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 (2008) 131号) , 文中提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开展住房公积金用于住宅建设试点等政策措施, 以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条件。

2009年国家提出要在三年时间内投资9000亿元人民币, 增加建设200多万套廉租房和400多万套经济适用房, 每年将带动60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投资。

1.4 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 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的收入水平日益增长, 这在前面已经详细论述了, 收入水平的提高, 人们参保的意愿增强, 低收入人群虽然收入很低, 但是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各地已在完善, 截止目前为止, 全国在低收入人群的医疗保险上已下了巨大的资金投入,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各地已建立低收入人群救助站, 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 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医疗救助。

除了在医疗保险对低收入人群倾斜以外,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大规模建设也解决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尽管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居住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 但是目前为止, 每年的廉价房扩建缓解了这一难题。

2 城乡居民收入的特点

(1)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居民收入呈现大幅度的增长, 收入逐年在增长, 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 收入水平都是在增长。

(2)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速度要大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速。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2000年时6280元, 农村为2253.4元, 所以可以看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基底也要大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

(3) 但是在看到收入增长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扩大。数据显示:城乡差距由2000年的4026.6元上升到2011年的17002元, 并且从表格看出,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年的扩大, 扩大的态势很严重。这就说明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是提高, 但是差距也在扩大。收入差距扩大是在收入水平总体提高的基础上的。

3 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的原因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逐步增长的同时, 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很多。

(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深远影响。

长期以来, 我国都受“重工轻农、重城轻乡”的观念的影响, 农业服务于工业, 牺牲农民的利益发展工业。在资源配置上, 农业农民处于不利地位。农民居民收入低, 有很大因素是受长期以来的制度约束, “效率优先”以牺牲农业农民的利益的制度没有根本转变, 农民居民的收入必然会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由于我们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体制内部存在很多不协调不完善之处, 法制不健全, 这些必然会影响人们的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存在这样一部分人, 他们投机取巧、非法途径和不正当手段攫取社会财富, 侵害人们的正当利益。他们的非法收入, 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3) 产业结构调整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其主要载体是农民。工商业、服务业的主要是由城镇居民组成。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兴起, 第二产业趋于稳定, 这样的产业格局也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4) 城乡居民的教育水平差距过大, 导致城乡居民收入扩大。

劳动者的素质决定于受教育水平, 劳动者的素质又决定其收入。在我国, 农村的教育水平远不及城镇, 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设施均不及城镇。城乡居民的文化水平素质不同, 人力资本禀赋必然不同, 收入水平也就不同。在市场就业中, 农民所获得的工作报酬比城镇居民收获的报酬低很多, 这也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萍, 陈志舟, 李秋实.统筹城乡发展与效率公平权衡[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2]卢嘉瑞.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3]叶普万.贫困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刘扬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7.

居民身份证 篇8

消费是以收入为基础的, 在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中, 居民收入无疑是最重要、最首要的因素, 不同收入层次的人其消费行为是不同的, 收入差距必然会引起以收入为基础的消费层次的存在。而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率平均为39.47%, 远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分析其偏低的原因则不难发现, 收入差距在其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国内学者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的研究, 朱政、王征兵 (2011) 通过VAR (向量自回归) 模型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农村消费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城镇消费的增加会加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而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农村居民会增加其消费, 而城镇居民消费增速减缓[1];陈思、温涛 (2011) 基于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设消费模型, 运用我国1978-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城乡收入差距会阻碍居民消费率的提高[2];崔海燕 (2011) 运用陕西省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 将会导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 消费需求增长乏力[3]。

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甘肃省,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 居民消费水平整体不高,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的关系, 进而指出其与经济增长的内部效应, 具有现实意义。因此, 本文将甘肃省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放在一起构建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进行动态计量分析, 以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索, 以便采取措施, 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 推动经济发展。

2 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的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定

采用向量自回归 (VAR) 模型来探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的动态关系。VAR模型不做任何先验性约束, 令每个当期变量对所有变量的若干期滞后项进行回归, 避免了划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主观随意性问题。基于VAR模型的估计, 我们不仅可以检验各个变量是否能够解释其他变量的历史变化, 还可以基于VAR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 测算模型中各方程随机扰动项的冲击对各变量的动态影响, 并比较各方程新息对变量波动的重要性。

2.2 数据选取

利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进行实证研究, 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 选取1990-2010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来源为各年的《甘肃年鉴》。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gap) 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差值表示, 居民消费 (csp) 为消除通货膨胀后的实际居民消费。

考虑到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对数化后容易取得平稳序列, 消除异方差并且不改变时序数据的特征。因此本文分析时对变量进行自然对数变换, 分别用lngap和lncsp表示。

2.3 单位根检验

为了消除回归分析中存在的“伪回归”现象, 在对经济现象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时, 一般需要采取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平稳的, 但是现实中的时间序列数据通常并不是平稳的, 所以对时间序列要进行平稳性检验[4], 本文选择DF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数据的平稳性, 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到原序列都是不平稳的, 而其一阶差分在所有显著水平上都平稳, 即两个变量都是一阶平稳的, 满足协整的前提条件。

2.4 协整检验

首先用OLS方法构建csp关于gap的回归方程, 其协整方程为:

对残差选择水平状态, 不含时间趋势项和常数项进行分析, 得到lncsp关于lngap协整回归残差的ADF检验统计观察值为t=-2.89, 比概率1%, 5%, 10%对应的三个临界值都小, 可以拒绝ADF检验关于残差序列非平稳的原假设, 即认为残差序列式平稳的, 即残差e~I (0) 。csp与gap之间的协整关系是 (1, -0.0056) 。

2.5 Granger因果检验

根据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是平稳的, 能够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2。

从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论可以看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居民消费的原因, 而居民消费并不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原因, 即两个变量为单向因果关系。

2.6 ECM误差修正模型

上述分析可以证明lncsp与lngap存在 (1, 1) 阶协整关系, 将回归方程的残差e作为误差修正项, 可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短期波动的影响系数是-0.44, 表明收入差距每增加1个单位, 使居民消费减少0.44个单位。另一部分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系数是-0.382, 表明当居民消费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 将以-0.382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

2.7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基于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就此还将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方差分解对变量进行进一步研究。在VAR模型中, 对一个变量的冲击会通过模型的动态结构传递给其他所有的内生变量。脉冲响应函数用于衡量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误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 它能够比较直观的刻画出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及其效应。分别给lncsp、lngap一个Cholesky标准差冲击[5], 得到脉冲响应, 如图1、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lncsp对其自身一个标准差大小的新息冲击, 瞬间就会有一个正向的相应并达到最大值, 然后迅速下降, 在第5期后达到最小值然后逐步上升, 到第8期趋向于平稳然后缓慢下降;而给lngap一个新息冲击, 第1期并没有明显变化, 从第2期开始迅速上升, 到第4期达到最大然后缓慢下降, 第7期达到最小后缓慢上升。这说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拉大对于居民消费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和滞后性, 在适当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的情况下, 居民消费会有一个较大的增长过程。但是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时, 会造成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和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的产生, 导致社会动乱以及经济增长的停滞, 从而对于居民消费的提高产生反向作用。

图2是lngap对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的响应图, 可以看出lngap对其自身的一个冲击瞬间就会产生正向作用并达到最大值, 然后逐步下降, 在第4期达到最小值然后进入平稳状态;给lncsp一个新息冲击, lngap第1期会迅速下降达到最小值, 从第2期开始迅速上升, 第6期达到最高值后趋于平稳。这表示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时候, 由于穷者越穷, 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的存在, 收入差距不是开始缩小, 而是开始迅速拉大, 当拉大到一定程度时, 国家将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缩小, 能够共同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而当居民消费增加时, 居民收入差距开始缩小并且一直处于不断缩小的阶段中,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居民人数众多, 增加他们的收入对于提高居民消费的潜力大于城镇居民, 所以收入差距的缩小对于提高居民消费具有重要的作用[6], 这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

2.8 方差分解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的是VAR模型中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对其他内生变量所带来的影响, 而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度, 进一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 方差分解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的冲击对于居民消费均有一定影响, 居民消费在短期影响很大, 从第3期开始逐步缩小, 在第10期达到43.28%,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对居民消费影响都很大, 而且是逐渐递增的, 在第10期达到了56.82%, 从表3可以看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的冲击对于居民消费在第2期有较大影响, 以后影响逐步趋于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造成的冲击无论长期和短期均有较大影响且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 居民消费的影响也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影响不大。从中可以看出,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于居民消费有明显的影响, 这与脉冲分析的结论具有一致性。

3 结论与分析

1) 从协整分析可以看出,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与居民消费是正向相关的,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提高1%, 能够拉动居民消费提高0.0056%。这一方面是因为城镇居民具有更高的消费倾向, 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消费率较农村居民要高;另一方面表现了农村地区由于社会基础设施和保障制度的不健全, 居民更多的将收入用于储蓄, 从而导致消费率偏低。所以短期来看适当拉大居民收入差距能够更好的带动消费率的提高, 但是从长期来看居民消费率将会下降。

2) 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可以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 但是居民消费不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Granger原因, 这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能够单方面的促进居民消费, 它们之间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3) 最后, 通过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的结果表明短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适度拉大有利于居民消费的提高, 但是当拉大到一定限度时对居民消费的作用由促进转为抑制。

4) 基于以上分析, 甘肃省应该发展特色农业, 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 提高农民补贴水平, 努力提高农民收入[7];加快甘肃省工业化建设, 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 逐步建立一批具有规模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着力发展服务业, 提高三次产业协调度[8], 增加就业者的收入;完善城乡的社会收入分配机制, 调节收入分配的过大差距;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保护中低收入者, 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提高居民消费。

参考文献

[1]朱政, 王征兵.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乡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23 (16) :201-204.

[2]陈思, 温涛.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率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南金融, 2011, 22 (8) :22-25.

[3]崔海燕.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 2011, 20 (1) :254-255.

[4]孙敬水.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5]高铁梅.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6]林江鹏, 刘旺霞, 黄永明, 等.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研究, 2007, 20 (4) :116-119.

[7]李宗莲, 魏永红.甘肃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 2009, 20 (10) :162-164.

居民身份证 篇9

幸福是什么?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在《经济学》一书中从经济学角度给出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该公式说明, 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 与欲望成反比。效用一定, 欲望越小, 或欲望一定, 效用越大, 人们感到越幸福。因此,幸福取决于效用与欲望的相对大小,获取幸福的途径有两条:增加效用或减少欲望。经济学利用实证数据分析收入对幸福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伊斯特林(Easterlin)在1974年发表的《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伊斯特林悖论”,即经济增长不一定导致快乐增加。在收入水平非常低的时候,收入与快乐之间关联度较高,但是当收入超过一定水平后,这种相关性就会弱化甚至消失。除此之外,经济学还试图研究其他影响幸福的因素,如结婚与否、是否是独生子女、学生干部等。

近年来,我国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注重提升人民幸福感受。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那么,从消费角度来看,什么样的消费才是幸福的消费?立足于幸福的消费初衷,居民消费时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以家电为例,从幸福的视角分析安徽省居民的消费情况,以期更深入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完善居民消费模式,提高居民的幸福水平。

1 实证分析

1.1 研究对象及过程

1.1.1 调查对象

在安徽合肥、六安、滁州等地区随机抽取了479户城乡居民进行调查,并对典型个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完成有效问卷343份、访谈记录15份。本次调查中,男性占总样本的56.3%,女性占43.7%。年龄在20岁以下的有26人,占7.6%;20至30岁的有111人,占32.4%,所占比重最大;30至40岁的有62人,占18.1%;40至50岁的有92人,占26.8%;50岁以上的有52人,占15.2%。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的占17.6%,初中及高中的占49.4%,大专及其以上占33.3%。家庭人口为有3~6人占到85%以上;家庭年收入为10000元以下的占总样本12.4%,10, 000至50, 000元的占71.2%,50, 000至80, 000元的占9.4%,80, 000元以上的占7.0%。

1.1.2 调查过程

根据幸福经济学理论和居民消费理论设计了“安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的调查问卷,其内容包括家庭信息、消费现状、消费心理及消费预测等多个方面。经过培训,2010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居民消费行为研究”调查团队深入安徽合肥、六安、滁州等地选取343名居民进行实证调查。调查过程中,对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居民当场发放问卷由居民自己填答并及时回收,对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居民由调查人员逐一口述每个项目及选项,被试做出口头选择后,再由调查人员帮助填写答案,最后利用SPSS11.0对343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2 研究结果

1.2.1 幸福消费理念分析

根据幸福方程式,当效用和欲望的比例达到最优时,个人幸福感达到最大。对众多居民来说,适度消费是适当、合理的消费, 其消费数量和质量通常能达到个人欲望和实际购买力的平衡,消费行为带来的效用和个人被满足的欲望形成的比例在此平衡上容易达到最优。因此在通常情况下,适度消费能给居民带来最大化的效用,即最大化的幸福感。在对消费理念的调查中,选择适度消费、保守消费、超前消费的被试分别占78.1%、19.3%、2.6%。大多数居民的消费偏好受传统理念和客观经济水平的影响,无法接受超前消费,但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也反对滞后消费。居民在长期的消费实践中形成了适度消费的偏好,认为其最符合自己家庭消费的实际,也最能满足自身消费欲望,达到了客观实际情况下的最大效用。

1.2.2 幸福消费动机分析

1) 内部诱导因素分析

(1)物质基础动机

对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来说,相同消费所带来的效用是不同的,因而消费产生的幸福感也会不同。以购买促销产品为例,居民对待促销产品的态度不一。图1所示,居民对促销产品需求量上,中等收入水平的较大,高收入和低收入的较小,其中高收入的需求量最小,基本无需求。一般而言,促销产品能使居民在收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获得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实现效用最大化,获得较强幸福感,因此中等收入水平的居民愿意购买促销产品,且需求量较大。而对于低收入的居民来说,促销产品不一定是必需品,由于收入水平的限制可能无力购买;对高收入的居民来说,购买促销产品所带来的幸福感边际递减,这部分居民对产品的外观、档次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为追求消费效用最大化,可能会放弃对促销产品的购买。

(2)情感需要动机

消费行为由居民的物质基础动机和情感需要动机共同促成。居民的情感需要因人而异,产品能否满足差异化的个人情感需要,是影响居民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如图2所示,在购置家电的幸福感来源的问题上,认为幸福感来源于使用需要满足的居民占67.8%,家电质量、服务好的占16.7%,和谐家庭氛围的占13.7%,获得同事友人赞扬羡慕的占1.8%。数据表明,只有满足居民差异化的情感需要才能使其产生最满意的幸福感。

(3)特殊需要动机

居民消费过程中除了考虑物质基础与情感需要外,有时还追求某些特殊的需要。攀比和炫耀消费动机作为较为常见的特殊需要动机,通常是为了保持相较于外界的优越感。对少部分居民而言,能满足其攀比和炫耀的心理会使他们获得较大的心理满足。

攀比和炫耀心理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到底有多大?图3所示,选择较小和非常小的分别占34.7%和20.7%,而选择非常大和较大的仅占2.9%和11.7%。这说明绝大多数居民是理性人,宁愿退而求其次也不愿消费超出自己能力承受范围的产品。但对于少部分居民来说,奢侈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异化为一种地位象征。由于职业需要、工作环境影响或其他原因,他们认为必须消费一部分高端或奢侈品来维护自己的外在形象,对他们来说消费奢侈品会产生更大效用,别人的赞誉比实用品更能带来幸福感。

2)外部刺激因素分析

(1)产品本身的影响

消费行为决策主要根据产品自身的特征。家电等耐用品具有单位价值高、购买频率低、使用时间长等特点,因此居民消费时会衡量产品能否最大化满足自身需求。表1数据显示,居民消费受价格、品牌、质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选择价格、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影响大的居民所占比例都超过50%,其中认为质量影响大的占85.9%,而广告和促销的影响则相对较小。这说明了居民最看重产品的质量,其次品牌、售后服务、价格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是受产品整体影响的结果,不局限于产品的某一特征,综合满意才能最大限度的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

(2)相关群体分析

人们通常会根据心理距离远近将周围的群体从影响最大到最小依次分类,然后选取影响最大群体的意见,结合与自己相似或期望达到的人为参照点去评估一个结果。表2数据显示,在影响居民消费的相关群体中,家人占73.6%,亲戚占8.7%,朋友、同事、同学分别占7.8%、3.6%、1.5%,另外有钱人、明星、专家等相关群体共占2.1%。可见人们消费时通常参照与自己心理距离最近的家人亲友的意见,结合与自己相似或接近的群体习惯做出决策,此类消费评估的结果多为积极的幸福体验,有利于消费幸福感的增加。

(3)优惠政策影响

当居民产生消费欲望时,如有相应的优惠政策作为外部刺激,居民通常容易迅速做出消费决定并因此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目前国家为刺激消费,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消费,实施了“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优惠政策。研究发现虽然这些政策会影响消费,但是居民普遍认为其具体实施效果一般。在对“家电下乡”政策的态度上,34.2%的居民认为影响一般,49.7%的居民认为影响较小;在对“以旧换新”政策的态度上,31.2%的居民认为影响一般,51.0%的居民认为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居民希望政策能给自己的消费带来优惠,从而获得额外的幸福附加值。但实际上政策带来的满足度较低,政府需要更贴近实际地为居民考虑,从多方面权衡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切实满足居民的消费欲望。

1.2.3 追求幸福消费的顾虑

由于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当幸福消费的目标不能最大限度满足自身欲望时,居民通常会退而求其次来规避可能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居民产生顾虑,从而在消费过程中限制或降低了居民的消费幸福感。表2数据说明,居民在购买家电产品中的确存在一些顾虑因素,而最为主要的是家电产品的自身问题,其比例占总比重的38.9%。担心市场价格降低和家电政策变化为第二和第三大影响因素。同时调查也发现仍有部分居民存在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顾虑。因此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居民消除这些顾虑,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让居民放心消费。

2 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安徽省343份有效问卷的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及相应建议:

2.1 适度消费为主,适当鼓励超前消费。

适度消费是中国目前的主流消费理念,它倡导过一种理性的、合宜的物质生活,人们在这种消费方式下能获得欲望的满足与消费的平衡。但由于经济危机影响,中国需要通过消费拉动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适当鼓励超前消费,制定相应政策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从而使中国尽快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2.2 消费需求多样,多层次开发产品才能满足居民幸福消费的不同需要。

幸福感受内部诱导因素与外部刺激因素的影响。由于物质基础、情感需要、相关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居民对幸福消费的目标定位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层次的需要,只有针对居民不同需要开发不同层次的产品,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2.3 政府应改善客观消费环境,深入贯彻并适时调整优惠政策,增加居民消费的幸福附加值。

社会保障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健全等大环境问题会遏制居民消费欲望,影响居民的幸福程度,政府应采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保障、加强对产品的监督等措施,从多方面对其进行调整从而造福于民。对于优惠于民的政策要贴近实际、适时调整,以适应人们时刻变化的需要。

摘要:消费的本质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给人一种幸福美满的感受。本研究在安徽合肥、六安、滁州等地选取343名居民进行实证调查, 从幸福度视角研究居民的消费行为, 分析居民的消费理念、消费动机以及消费顾虑等内容,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幸福,居民,消费行为,家电

参考文献

[1]郜燕群.经济学视角下“幸福方程式”的理解[J].市场论坛, 2010 (3) :88-89.

[2]顾明毅.论幸福对微观经济学效用最大化法则的修正[J].经济问题, 2009 (9) :20-23.

[3]王国聘, 郭兆红.构建面向节约型社会的消费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3) :9-12.

[4]邹陆林.和谐社会构建之消费伦理[J].企业家天地, 2010 (2) :153-155.

[5]苗元江.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J].社会阅览, 2004 (4) :20-23.

[6]张映芹, 魏鹏.幸福经济学的发展轨迹探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0 (3) :183-188.

[7]陈景秋, 唐宁玉, 王方华, C.K.Hsee.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消费的阐释[J].心理科学进展, 2010:1081-1085.

[8]王芳, 陈福国.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6) :575-576.

[9]陈都.简论幸福消费[J].科技信息, 2008:57-58.

[10]左学金.幸福和幸福经济学[J].江西社会科学, 2007 (3) :8-12.

居民身份证 篇10

省统计局日前公布的资料显示,2011年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97.48元,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71.73元。城乡居民收入的对比,缩小到2.87:1,实现自2003年以来首次降到3以内的目标。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

调查数据显示,受务工工资水平提高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双轮驱动”,今年一季度,广东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258.6元,同比增长16.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11.2%;增速均高于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10.9元,同比增长1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7%。

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今年首季,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742.7元,同比增长16.9%,拉动现金收入增长9.0个百分点,贡献率56.2%。统计专家分析,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广东省再次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和部分企业招工难推高工资水平。

同时,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还受益广东“双转移”战略的深入推进。随着广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珠三角地区部分制造业逐步转向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使得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的机会大增。据测算,一季度外出农民工月均工资达到1924.9元,较上年同期提高15.3%;本地非农务工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本乡地域内务工收入增长18.3%。

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广东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981.9元,同比增长19.2%,拉动现金收入增长5.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5.3%。其中得益于农产品价格的上升和出售农产品数量的增加,农民人均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增长18.3%。

城镇居民收入一季度比增14.4%

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04.86元,同比增长14.4%,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增幅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性支出5820.97元,同比增长12.2%,增幅较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2%。

受2011年广东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再次提高和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等政策促进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增长带来的翘尾影响以及个税起征点调高,个体、私营经济从业者人数增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优惠政策扶持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一季度,广东城镇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9725.61元,同比增长14.5%。

居民消费十大趋势 篇11

住房仍然是消费 结构升级的重点

住房与轿车是富裕阶段日益升温的消费品。然而,由于住房消费比轿车消费的价值量大,消费者实现对住房,特别是高档住房的消费,一般需要较长的积累期。因此相对轿车而言,住房普及率的提高较慢。从国际经验看,小康阶段初期,住房消费将保持较长时期的增长。

依据商品的属性和价位,可以把房地产市场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依据市场的消费者构成,又可以把房地产客户群体划分为富豪、中产和平民这三个阶层。即高档楼盘对应富豪阶层、中档楼盘对应中产阶层、低档楼盘对应平民阶层。

从购买力来看,高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最强,收入最高,从动态的生活富裕标准看,一部分高收入家庭将拥有多套住房,但高收入阶层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最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的快速提高,城市中的中产阶层将呈几何级数增长,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主流消费群体。他们有稳定的高收入和高储蓄,是购买力非常强的群体。拥有一定的固定资产是中产阶层的标志之一。中产阶层的还贷能力和信用等级备受贷款银行青睐,为一些虽没有多少积蓄,但对自己的知识水平与工作实力有绝对信心,又敢于超前消费的中产阶级购房提供了便利。强烈的购买欲再加上一定的购买力,使中档楼盘的有效需求不断增强。

未来一段时间,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随着购买力的提高也会不断增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增城镇人口同样需要一个安居场所,可见,平民阶层对住房的需求也是巨大的。

应该说,房地产业投资和产品的主体结构是由它的主体功能决定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房地产业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商品房中的高档品种严重供大于求,而中低档商品房供应不足的缺口较大,因此,未来5年内,中、低档住房将成为住房业发展的方向。

汽车消费增长空间较大

随着汽车价格的下降,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收入标准。同时,国家不断出台的鼓励轿车进入家庭的利好政策,又使得消费者对购车的支付提高。

2002年轿车行业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私人购车拉动的。据统计,去年私人购车在整个轿车销售中所占比重已接近60%,而在一些大城市,这一比例甚至高达80~90%以上。从整个轿车市场来看,私人购车已经取代集团购车成为拉动轿车市场增长的主导力量。汽车私人消费的活跃,是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促使消费档次升级换代的突出标志之一。私人购车正日益成为轿车总需求的主要部分,主要影响有三个方面:

第一,将带来需求的稳定增长。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与北京新华在线联合发布《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指出,我国汽车业已跨入持续高增长期,并将在未来3~4年里释放出500万辆以上的消费潜能。仅这一项因素就能使汽车消费在未来3~4年内保持20~30%的增长率。其次,我国汽车需求的多层次性及规模化决定了汽车消费高增长具有长期稳定性。据估计,北京、上海、天津等高收入地区仅前期积累的购买力即达150~200万辆;而家庭汽车消费第二梯队的规模更为庞大。

第二,导致汽车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

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是未来汽车消费的潮流。今后在车市盛行的产品将不再以品牌、车型、价格或是排量区分,而是以功能来区分。是妇女车、高龄车、福利车、娱乐车、经理车、休闲车、新生代车,还是极具魅力的怀古车等,将成为人们选购汽车的主要甄别项目。

第三,要求企业不仅提供真正性价比高的轿车产品,而且要保证售后服务,既要让消费者满意,还要让消费者放心。

从去年开始,国内所有主流轿车企业,都不再满足于传统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不约而同地加快新车的推出,导致市场新车如同“赶集”,一年内新车型推出的总数甚至超过了汽车市场发达的国家。同时消费者需求变化拉动企业尽力做好销售和售后服务。

随着国内轿车市场的发展,消费者更加重视轿车的整体价值,这就使得轿车品牌具有了真正的消费意义。

教育消费成为经常性的长期的消费热点

根据新增长理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人力资本增长。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将教育视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方式,认为国民经济增长部分中有33%是教育所起的作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有很高收益的投资行为,个人交教育学费、承担一部分高等教育成本是合理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人们对知识需求日益增强,居民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投入,不断提高个人文化素质,除了对子女的教育消费支出不断增长以外,成人的教育费用也不断提高。教育消费将成为人们消费中经常性的较长期的热点,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居民储蓄将更多地用于教育消费。这不但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消费需求,而且促进与教育相关的行业发展,还进一步带动图书出版业,计算机教学软件业、信息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使教育产业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绿色消费将成为新世纪的消费主题

绿色消费是近年来随着环保运动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更为理性的高层次的消费。国外一些环保专家把绿色消费概括成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d);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在我国,“绿色消费”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为2001年的消费主题,这也是新世纪的主题。我国2001年绿色消费年所倡导的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中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及安全、健康要求,而且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和安全、健康要求。绿色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绿色消费大潮的影响,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日益增强,“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甚至“绿色汽车”、“绿色住房”等纷纷出现并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当今世界,“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正在成为居住消费的潮流。城市居民开始远离繁荣、嘈杂、拥挤的中心城区,到宁静、空气清新的郊区居住。人们日益重视周围的社区环境,营造美好的生活空间。“生态建筑和装饰”开始成为住房的建造及内外装饰的主流设计理念,讲究建筑材料、结构设计、内外装潢、施工方法等的科学合理,既节约资源又不产生污染。坚持绿色消费、改善居住条件要避免土地资源的过度消耗,确定合理的居住面积,摈弃面积越大越好的错误认识。

信息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信息消费典型体现了需求上升规律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作为人类知识资源结晶的信息产品,其消费和生产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信息产品的可持续消费的特性表现为:1、共享性。信息产品较少受时空的局限,可以为许多消费者所共享;2、无形性。信息产品的消费一般并不会同时“消费”其载体或传递工具,与物质消费相比,它是无形的,因此较少造成固体废物的环境污染;3、重复性。除某些情报信息外,信息产品的消费一般不会使其本身消失,如书报、杂志等资料信息可以反复多次使用;4、非稀缺性。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尤其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在消费过程中只能绝对减少,而由知识资源所产生的信息产品可能在其使用中再生知识,创造财富,可供人类无穷尽的消费。

家庭信息化是信息消费的重要方面。在信息化社会中,NII(信息高速公路的正式名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简称)使人们可以坐在家里处理办公室内的经济合同或其他公务,使过分集中的企业、机构分散化。多媒体终端结合了电话、电视、计算机和摄像机的多种功能,构成一个“家庭信息中心”。人们可以通过这个中心获得各类信息,诸如新闻、娱乐、旅游、交通、购物、教育服务等。也可以通过远距离医疗系统治病,阅读电子报纸,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和分享。

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生活与交往方式,将彻底改变社会的消费结构。

旅游消费将成为主要休闲消费方式

马克思认为,时间不仅是人的生命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空间。创造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整个财富发展的基础。快节奏的生活、激烈的竞争使许多人有闲的机会极少,因而对消闲度假更为重视。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用于闲暇的时间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而旅游消费是主要的闲暇消费方式。对机械化的都市生活厌倦之后,设法于都市生活之外体验一种更原始、更本能、更单纯的生活成了现代人的一种时尚。旅游消费既具有享乐功能,更具有精神和文化陶冶功能,能开拓视野、增加见识,使人的体力恢复、心理平衡、智力发展、素质得以提高、兴趣和自我价值得到全面实现,可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

2002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9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表明已进入旅游发展的排浪式消费阶段。目前这种排浪式消费已开始在中国显现出来。2002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877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国内旅游收入3878亿元,增长10.1%;全年境外入境人数9791万人次,增长10%;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04亿美元,增长14.6%。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空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垃圾、噪声使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因此,人们对清洁空气的享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已越来越迫切。近年来兴起的生态旅游业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所以,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服务消费支出将有较大增长空间

未来5~10年,以人为本的生活观念日益突出。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社会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越来越多,这一范畴的消费也随之增加。

快节奏的都市工作与生活,使人们更重视消费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消费省时间甚至出钱买时间的情况在都市消费中屡见不鲜。相对于消费的效益性需求而言,消费的效率性需求将上升,即消费者在关注消费的效用和质量的同时,更关注消费的便捷性和快速性。其典型表现是服务性消费的快速发展。例如:

1、快餐业尤其是送餐业的快速发展。有关部门的调查数据表明,经济发达、收入水准较高的城市居民光顾快餐店的比例相对较高。送餐业的发展也是消费效率性需求的产物。一个电话就能送餐上门,不仅解决了一些家庭忙于一日三餐的烦恼,而且也能节省企业单位庞大的后勤建设开支。

2、家庭劳务社会化成为一种广泛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家政服务、家庭医生、家庭病房等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扩大了租赁消费的空间

大城市的积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大量流动人口的存在,将加速与流动性消费相适应的租赁业和二手市场的发展。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临时过往人员,其中包括前来都市从事商务、事务活动的人员以及旅游观光人员;第二部分为长期滞留人员,主要是指在都市内从事一定工作的非户籍人员,其中又可分为通过招聘、邀请而来的国内外高知识人员和大批从农村及贫困地区进城的打工人员。

对于第二部分人员来说,消费行为的本地化倾向比较明显,但是由于是非户籍人员,所以稳定性仍然比较差。即使是添置耐用消费品和生活用品,往往也不会作长期打算,其中不少人可能会成为都市内租赁业和二手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两种不同层次滞留人员的类型,在消费内容和档次上也会有很大差距。外来民工以及简单就业人员消费的潜量较小,廉价衣服、旧家具、旧耐用消费品以及盒饭快餐等,会成为他们的主要消费内容。高知识阶层的滞留人员消费潜量较大,电脑、书报、娱乐场所、汽车以及公寓租赁会成为他们的主要消费内容。

银色消费市场广阔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

目前,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中国现有60岁以上的人口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45%。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双重作用,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愈来愈快。

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加之人口寿命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亟需专门的消费品和服务。老龄化使老年消费在社会总体消费中比例持续上升,将引起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老年群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特有的消费模式,将会对整个社会的消费结构产生影响。例如:

1、医疗保健需求旺盛。老年人口数量增加带来医疗保健需求的加大,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增多,导致医疗服务的需求上升。据国外估算,老年人的人均医疗费是年轻人的3~4倍。随着高龄老人增多和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老年医疗保健用品市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一些方便老年人治病的医疗方式,如开设家庭病床、送医药上门、组建传呼医疗队等,也将大有发展前途。

2、社区养老服务大有可为。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规模微型化的发展,城市核心家庭在家庭总数中所占比重上升,导致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对生活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它既包括提供家务劳动、家庭医疗保健、老人照料护理等,还包括在社区兴办老年食堂、茶室、托老所、老年病防治站、以及各种老年文体设施等等。这些服务及设施对于那些越来越不能照顾自己,而日益要依赖他人的老年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个性化消费趋势日益突显

随着消费由必需品为主转变为非必需品为主,消费方式转变为享受型消费。享受消费具有表现自我的作用,所以它的根本特点是个性多元化。

社会学家约翰·克莱默曾经说过,“购物不仅仅只是获得某种物品那么简单,它还体现了人们的一种个性”。个性化是当今消费者具有的一种典型特征,具体表现为喜欢尝试新事物,注重商品的独特性和消费商品的自我感觉,希望通过个性化的消费方式反映出他们冲破传统、标新立异、彰显自我的强烈愿望。

居民身份证 篇12

关键词:低碳,交通出行,调查

在现代社会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爆炸性增长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性使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越来越大, 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对全球气候造成严重的影响。为此, 2010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之后“低碳”一词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所谓低碳就是指较低或者更低的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为主) 排放, 而减排的最好方式就是节能, 除了提倡各企业进行节能减排之外, 更重要的是把“低碳生活”的概念植入居民的生活中, 其中居民交通出行的低碳化尤为重要。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石京在《低碳经济与低碳交通发展》中写到, 一个家庭一年的碳排放总量有10.002吨, 其中由于交通出行而产生的碳排放就达到7.064吨, 居民排碳量最大的就是交通出行。所以,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研究广东省居民交通出行行为, 分析影响居民出行的各种因素并据此提出“低碳”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此次调查是由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组织的一次专门调查, 选取了广东省的广州、中山、深圳、珠海4个城市作为调查对象, 这4个城市体现了不同层次的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 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调查问卷主要包括被访者的交通出行状况、“低碳”生活意识和对政府“低碳”政策的认知程度, 问卷调查的时间为2011年2月-2011年4月, 共收集有效问卷1005份, 其中广州400份, 深圳200份, 珠海205份, 中山200份。通过分析, 问卷回收率较高, 收集的数据真实可信, 可以用来进行分析研究。

一、居民交通出行的总体状况

根据居民出行的实际情况,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将居民的出行分为公交、地铁、自行车及步行、私家车、出租车和其他共6种方式 (见表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不同城市的居民交通出行结构有一定的相似点, 即公交汽车都是最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都超过50%以上。在有地铁的广州和深圳, 地铁是除公交汽车以外最为重要的出行方式;在没有地铁的珠海和中山, 次重要的出行方式为最为环保的自行车或者步行。可见, 居民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受城市背景、经济收入状况和低碳意识影响较大, 下面分别进行分析。

二、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与城市背景的相关性分析

(一) 交通出行方式选择与居民所在城市背景的相关性较高

对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与城市背景的联系程度进行检验。原假设为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与城市背景的联系程度无关。通过卡方检验得出的χ2值等于158.43, p<0.001, 所以拒绝原假设, 认为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与城市背景的联系程度较强。

单位:人、%

(二) 交通出行方式选择与城市背景的对应分析

通过对应分析, 结合4个城市的背景可以看出居民出行的特点, 除公交以外, 各城市还有依赖于城市背景的自身特点:

1. 广州市民日常出行主要选择地铁。

在广州亚运会的推动下, 地铁系统更为完善, 地铁以其方便快捷、相比于公交汽车较为舒适的乘座环境而受到居民的青睐, 所以广州市地铁使用率较深圳高。广州是外来务工人员的集中地, 人口密度高, 市区道路经常拥堵, 乘坐地铁是最为高效的, 可以避免堵车的情况。

2. 深圳市民主要选择地铁和私家车两类出行方式。

由于深圳是经济发达的特区, 城市人口密度极高, 交通状况和广州相似, 即比较拥堵, 所以市民出行时偏好选择地铁这种交通方式。但因地铁的网络化程度不够, 居民选择使用率低于广州。其次, 由于深圳市经济比较发达, 私家车拥有率较高, 所以, 虽然交通拥挤, 选择私家车出行的仍占第2位。

3. 珠海市民日常出行选择私家车的比例是最高的。

根据人均GDP指标数据显示, 2010年珠海居民的水平较广州和深圳低, 私家车的拥有率也较低, 由于珠海市人口密度低、城市交通极少出现拥堵, 反而使拥有私家车的家庭一般都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但珠海没有地铁这种便利的公共出行工具, 居民多选择乘坐公交汽车, 人数占到被访者的将近七成, 是4个城市中最高的。

4. 中山市民日常出行主要选择自行车、步行和乘坐出租车等出行方式。

主要因为中山市居民2010年人均GDP较其他3个城市低, 市民多数选择自行车和步行此类花费较少的出行方式。另外, 经济发展水平低, 私家车的普及率不高, 在市民比较赶时间时会选择乘坐出租车这一快捷的交通方式。中山市出租车出行的比重是4座城市最高的, 这主要源于中山出租车非常方便, 很少出现拦不到车或者是出租车拒载的情况, 其次是价格便宜, 若是两三人一起乘出租车, 价格与乘坐公共汽车相当。

综合来看, 因为公共汽车是发展最早的公共交通方式, 人们对其有一定的习惯性和依赖性, 4个城市对公共汽车的偏好都是最高的, 但同时4个城市居民出行的方式深受各个城市背景的影响。

三、居民收入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居民交通出行方式

(一) 居民收入水平对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分析

被调查的4座城市的整体收入水平基本属于正态分布, 小于1500元的占7%, 1500~3000元占23%, 3000~5000元占24%, 5000~7000元占16%, 7000~10000元占13%, 大于10000元占17%。将居民收入与居民交通出行方式进行对应统计, 结果如表2所示。

单位:人

对居民收入水平与交通出行方式联系程度进行分析, 原假设为居民收入水平与出行方式无关。卡方检验结果χ2值等于106.96, p<0.001, 所以拒绝原假设, 认为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与收入水平有密切联系。

(二) 居民收入水平对交通出行方式对应分析

我们将居民收入水平和交通出行方式选择进一步作对应分析, 在日常出行时:

1. 低收入群体 (<1500元) 主要选择自行车、步行或者地铁。

2. 中收入群体 (3000~5000元) 主要选择乘坐公交车。

3. 中高收入群体 (5000~7000元) 主要选择驾驶摩托车、电单车等其他交通方式。

4. 高收入群体 (7000元以上) 主要选择驾驶私家车。

综合来看, 不同收入水平群体对出行方式所造成的花费有不同的关注度, 收入越低越偏向于选择票价较低的公共交通工具或自行车、步行一类零开销的出行方式;收入越高, 越倾向于选择更为舒适的出行方式, 如私家车出行。显然, 收入因素是一个与“低碳环保”呈反相关关系的显著因素, 收入较低群体选择的交通出行方式与高收入群体相比更为低碳环保, 客观上为交通低碳出行做出了贡献。但低收入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高收入与低碳才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目前高收入群体首选私家车出行是一种无法阻挡的趋势, 因此在大力推广公共交通的同时, 优先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交通出行低碳化”的一项重要战略。

四、居民低碳意识对交通出行方式的影响

(一) 居民低碳意识对交通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分析

根据对居民低碳意识的评分结果, 将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与居民的低碳意识进行对应统计, 结果如表3所示。

单位:人

对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与城市居民低碳意识的联系程度进行检验。原假设为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与城市背景无关。通过卡方检验, 得出χ2值等于29.10, p=0.0161<0.05, 所以拒绝原假设, 认为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与居民低碳意识不独立。

(二) 交通出行方式选择与居民低碳意识的对应分析

1. 低碳意识综合得分很高 (80~100) , 即低碳意

识很强的居民首选自行车及步行作为日常交通出行方式, 基于这两种均是零碳排放的出行方式。

2. 低碳意识综合得分较高 (60~80) , 即低碳意识

较强的居民在日常出行时主要选择公共汽车和地铁此类公共交通工具, 基于其碳排放系数略高于自行车及步行。

3. 低碳意识综合得分较低 (40~60) , 即低碳意识

较弱的居民偏好于自己驾驶私家车或乘坐出租车这类出行方式, 而此类交通工具所造成的碳排放是最高的。

4. 低碳意识综合得分很低 (20~40) , 即低碳意识

很弱的居民没有固定偏好的出行方式, 基本是随兴所至, 应该源于其完全未考虑过交通工具的选择对碳排放量的重要影响。

综合看来, 居民低碳意识得分的高低即居民低碳意识的强弱的确对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 居民出行的低碳程度与其低碳意识的强弱完全成正相关。

五、交通出行“低碳”化的对策和建议

(一) 根据不同城市的背景促进交通低碳化

在调查中发现, 居民在选择交通工具的时候, 首先考虑的要素是便捷, 其次是经济, 再次是环保。通过问卷调查, 我们了解到公交是4座城市最主要公共交通工具, 居民对所在城市交通较为不满意的是线路、班次和车费。但是, 各城市又有不同的特点, 在广州, 对于公交车班次不满意的达到41%;在中山和深圳最不满意的则是公交车的线路;而在珠海, 居民最不满意的地方是公交车的收费。对于广州、深圳这样有地铁系统的城市来说, 居民在对地铁的不满意上集中于地铁线路上的缺陷, 其次是地铁较高的收费。据此我们建议根据不同城市的背景促进交通低碳化, 在经济发达的省会中心城市需建立完善公共交通系统, 缓解交通压力;生态型城市可推广自行车或步行等零碳排放的交通出行方式;总体上形成多种优质出行方式并存的交通系统, 在满足居民出行需求的同时达到低碳化目标。

(二) 基于发展新能源技术的交通低碳化建议

居民的收入水平与选择出行的方式密切相关, 收入水平高与私家车出行相伴而生。4个城市中深圳市人均GDP最高, 资料显示深圳的私家车保有量也是4座城市中最高的。因此,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们也无法阻挡私家车的发展趋势。而要达到“低碳”的目标, 就是让私家车变得更环保, 措施包括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尽量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推广清洁能源, 政府可采取给予一定的油费补贴的方式;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 包括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和私家车2个方面来降低排碳量, 核心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研究资料显示, 传统燃油车每百公里二氧化碳释放量 (低碳程度) 20.26千克、燃料花费 (运行成本) 66元, 而纯电动汽车每百公里二氧化碳释放量 (低碳程度) 13.51千克、燃料花费 (运行成本) 20.8元, 在低碳程度上新型电动车远优于传统燃油车, 花费又仅为传统燃油车的1/3不到, 符合城市交通低碳化战略的主旨。目前, 推广新能源公交车的主要瓶颈是公交场站匮乏, 充电站等配套设施未能按期建成投入使用, 应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 尽快解决这一难题。

(三) 基于低碳意识显著影响的加大政府宣传力度的建议

居民低碳意识与出行模式选择有着很显著的关系, 提高居民的低碳意识是推进低碳交通出行的一个重要方式, 这样加强宣传就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调查中发现, 政府2年来着力推行的环保政策之一的“低碳试点城市”政策, 约有45%的被访者并不了解, 说明政府宣传的力度广度还不够;居民了解“低碳”概念的主要途径是较为传统的电视和报纸, 很少通过其他方式。因此, 为提高居民的低碳意识, 政府在宣传方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 宣传途径要多样化。传统的电视和报纸媒体、新兴的网络媒体都要重视, 如博客、微博、QQ和人人网等都是有着很强传播能力的载体。其次, 要注意宣传方式。口号式的、标语式的宣传总是容易引起居民的反感, 选择合适的宣传角度, 如可以形象生动地为大众展示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居民的切身伤害, 让普通百姓感受到“低碳”生活的迫切性。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环保厅.广东省居民环保低碳生活手册.汕头大学出版社.2011.

[2]姚晓娜.低碳生活:日常生活的环境伦理建构[J].学习与探索, 2011, (1) :14-17.

[3]乔蓉.谈低碳生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1 (2) :151-152.

[4]黎桂宏.倡导低碳生活促进经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6) .

[5]徐承红, 张童.城市低碳生活路径探索[J].生态经济, 2011 (2) .

[6]任至芬.论低碳生活的现实境遇及其本质要求[J].理论导刊, 2011 (4) .

[7]宋雪丹.低碳生活:态度催生行为改变[J].改革与开放, 2011 (8) .

[8]赵洪波.我国推行低碳经济的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3) :18-19.

上一篇:侗族文化下一篇:未来的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