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制度效率问题

2024-08-08

会计制度效率问题(共9篇)

会计制度效率问题 篇1

引言:

在上世纪90年代, 西方的新制度经济学渐渐传至我国, 这也正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初见成效的时期,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国的会计制度效率也相应的进行了改革。文章通过制度与制度的变迁理论来了解我国会计制度效率变迁的过程, 分析会计的制度性、会计制度效率变迁效率需求及供给的影响因素, 从而探讨关于提升会计制度效率的思路。

一、制度与制度变迁

制度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则, 约束和规范了人们的活动空间以及活动方法, 建立了竞争以及合作的经济秩序, 为人们在经济行为提供了服务, 从而降低了交易活动的不明确性, 减少了交易的成本, 确保了产权, 加快了经济的增长。

将制度分为正式规则约束和非正式规则约束, 这主要是为了理论分析更加便捷, 二者在实际社会经济活动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难以区分。正式规则约束要在社会认可下, 同非正式约束相溶的状况下, 才会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加快经济的前进, 否则, 则会造成相反的效果, 降低经济效益。而对于实施机制来讲, 则共同存在于正式规则约束和非正式规则约束中。人的有限理性、交换的复杂程度、机会主义行为动机以及合作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都成为了创建实施机制的主要因素。假如没有实施机制, 一个国家的任何制度都仅仅是一个摆设。

制度变迁指的是制度的转换、替代、交易的过程。制度及制度变迁是通过人们相互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解决利益冲突的过程和方式来确定的, 制度变迁是行为主体为了获得最大潜在利润、获得最高制度效率而进行的动态制度的过程。在社会经济体系中, 制度的变迁是对制度不均衡的一种体现, 由非均衡到均衡的制度结构的转变过程成为了制度变迁的过程。人们现在的选择取决于过去做出的选择, 制度的变迁会进入到一个良性的循环轨迹中, 快速优化;或者由过去错误的轨迹下滑, 或者被锁定到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中。

二、会计的制度性分析

1、会计行为的社会性以及经济后果性

会计透过特殊的程序及方式对某一个主体的经济活动展开的控制及体现, 并向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信息。确定、计量、记录及报告活动构成了会计行为的所有内容。

(1) 会计行为的社会性。会计是人类在经济活动管理及控制需求中的必然产物, 其目的在于令各种经济活动更具备效率性, 最终促使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会计行为具备了社会属性, 是通过所在的社会经济、法律、政治因素所决定的, 社会结构不同产生的会计行为也便不同。

(2) 会计行为的经济后果性。会计信息会影响到政府、企业、职员、投资人员以及债权人员的决策, 这些团体及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到其他团体的利益。也可以说, 会计行为不同产生的会计信息也便不同。

2、会计行为的制度需求性

会计行为的社会性以及经济后果性决定了会计行为自身要依靠制度进行规范和约束。会计师针对某个特殊的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反映, 而这一特殊主体又是各种利益相关者构成的契约总和。只有通过具备强有力的约束对会计制度效率进行的规范, 来降低或去除利己主义的会计行为。

三、会计制度效率变迁需求的影响因素

1、科技发展因素

科技的发展对于制度效率的变迁有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发展不但可以降低交易金额, 还能转变收入所有者同其他部门之间的分配, 对新制度的产生及作用非常有利。并且, 科技进步还可以提供一些必须的物质条件, 使得新制度在实施上更有保证。

2、市场规模因素

市场规模的改变可以转变特殊制度的利益及费用。查询资料以及排除非参与者的成本不会同交易量共同增长。市场规模的大小也是我国会计制度效率变迁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可以说, 由于市场规模的加大, 使得固定成本可以透过更多的交易方式收回。

3、其他制度变迁对于会计制度效率的影响

会计制度效率是整体社会经济制度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 从制定到实施都与其他制度的变迁息息相关。我国通过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时, 引发了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这个转变需要重新划分产权, 创建及完善当代企业制度, 因此, 会计制度效率的变迁也会被其他制度的变迁所影响。

四、会计制度效率变迁供给的影响因素

1、宪法秩序以及规范性行为规定

宪法秩序透过对政治体系以及基础经济制度的规定来划分制度创新的方向及方法。规范性行为的规定对于制度变迁有所影响。这个影响体现在特殊社会文化传统及意识形态在制度安排的促进和制约方面。制度的安排应当同文化准则相协调。

2、制度变迁的成本

对于新制度的使用是否可以成为现实, 某种程度上是靠成本的高低决定的。制度变迁的收益大于制度变迁成本, 制度变迁的过程包含了废除旧制度、变迁阻力成本、新制度的设计实施成本等不同内容。

3、科学知识的发展

社会科学知识同相关的商业、法律、社会服务专业知识的发展, 令制度的发展成本有所降低。社会知识令制度绩效以及制度创新得以进步, 主要是透过成功逐步累积而实现的。

五、提高会计制度效率的思路

1、正确掌握会计秩序的动态变化, 适当推行会计制度效率变迁

提升会计制度效率的根本是提升会计制度效率的质量。所以一定要准确的掌握会计秩序的动态变化, 适当推行会计制度变迁, 缩短会计制度对于会计秩序的偏离距离。

2、合理制定会计责任, 加快会计制度的合理进行

会计责任的制定应当通过程序理性、结果理性为主进行指导, 只有如此, 会计人员才会更加严格的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方法进行会计行为。

结束语:

强化对会计制度效率变迁的认识, 通过经济学理论的启发, 探讨制度变迁的规律性, 可以有效推动我国会计改革的深入, 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合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晓燕.浅谈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发展趋势[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02) .

[2]李霈.对我国企业财务制度设计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J].当代经济.2007. (05) .

[3]徐玉德.企业性质知识论——从知识视角审视新经济下企业性质与制度模式[J].财政研究.2003. (03) .

关于会计信息公开制度问题研究 篇2

关键词:信息公开;制度;对策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加强了各自的信息公开化,政府活动的透明度增加。虽然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信息公开的实践与法律制度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和欧美或亚洲的韩日等过相比,都还有着不小的差距。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的价值和意义是难以衡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信息的有效性,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公开制度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选择。确认公民的知情权,明确规定行政机关有义务公开会计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于公民知情权的保护和实现,利于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利于防止腐败,打造阳光企业,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会计信息公开中存在的问题企业的会计信息公开是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保护企业信息产权,企业的商业秘密更是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相关理论概述

1.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界定

(1)公开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公共会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高成本。那么,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成本会计?通过公共会计成本的简单分析,不难发现,会计人员的劳动力成本是主要的成本会计。

(2)公开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监管效果。公开财务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可以较小的监管成本,所以它可以发挥监管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会计欺诈的现象,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基本上就是根据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模式。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出发点,和数据基础。

2.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

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社会化的公共财务会计信息生产成本不超过需要建立信息平台,一次性编译通用会计软件和少量的管理人员。这些数量可能相对较大,但分享在中国大量的企业和机构,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会计信息公开文化建设是一种精神建设,也是一种凝聚企业和投资者合作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经济稳定发展的建设。

三、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国法律体系并不完美,在证券立法尤为突出。会计欺诈问题成为阻碍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障碍标准化。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方案将使我们的国家严重打击证券投资者的投资信心,甚至动摇了国家信用,从而危及我国金融秩序的发展。

1.会计信息的公开缺乏时效性

信息的有用的价值反映在它的效果,如果没有限制,上市公司公布的信息滞后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投资决策的信息。会计信息公开出现许多故意拖延时间以及操纵和内幕交易。损害的程度是难以想象,对投资者和企业进行圈钱的手段之一。会计信息的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缺乏一致性的会计信息市场失灵,导致市场力量不能最有效地调整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因此必须使用第三方干预,以实现会计信息公开的规范化机制,限制垄断和投机资本市场。在这一点上为了实现政府监管的“最优”,会计信息生产标准应达到什么标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为了理解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的问题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环境会计信息公开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企业管理有一个全面和深远的影响,财务报表的用户信息,内部控制信息公开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多,为了使信息用户同样可以获得必要信息,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实现公司的管理责任。提高公司会计信息公开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维护人民的利益。

2.会计信息公开不充分

会计信息公开不充分,企业筹集资金和资金使用信息公开不详细的,企业信息公共债务偿还能力公开不详细,股份制企业内部人员、业务信息公开不详细,上市企业会计信息公开不详细,商业投资项目和资产负债表和影响企业没有详细信息。针对现状,应当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会计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信息公开的行为,加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之间的通信和交流信息。

四、解决会计信息公开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快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步伐

公司治理的法人是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一定的制衡。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环境,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运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很大的关系。从业主的角度来看,不仅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行使权力的过程监控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并把它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监控对象。澄清责任的股东会议上,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其协调、有效制衡。

2.确定相关法规规范会计信息公开行为

目前在我国,会计信息的公共社会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何打开会计信息,也只是松散,没有系统地观察到相关法律法规。许多公司的信息公开,这是开放有利于公司的财务信息过载,并违背公司的财务信息公开是不够的。经营管理的特殊用途,故意歪曲和不愿意公开详细的和真实的信息;低估高估利润,使企业财务信息公开是不正确的。此外上市公司使用不恰当的会计处理方法,与明显误导性的财务报告粉饰经营业绩。针对现状,应当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的会计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会计信息公开的行为。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独立董事制度和维护独立的董事会,重构上市公司的内部监督体系,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加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之间的通信和交流信息。

五、结论

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公开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不是单方面的努力或改进就可以完成,既需要从公司内部完善治理结构、强化内部控制,还要从外部完善会计准则,改进监管办法加大打假力度,规范中介机构等方面着手。信息公开所占比例过小,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会有偏差。国外发达资本市场开展会计信息公开的历史较我国久远得多,国外很多研究都有许多选择来选取不同区间段的数据,选取的不同,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但是,对我国会计信息公开的研究在选取区间段方面,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什么选择。

参考文献:

[1]李蓉.会计信息公开制度研究[J]企业研究,2012,(8):117-118

[2]郝玉贵.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信息披露与规范[J].会计之友,2006,(11):13-16

会计制度效率问题解析 篇3

会计行为具有社会性和经济后果性的双重性质, 需要相应的制度来指导和规范会计行为, 即会计制度。会计制度效率指这种指导和规范的有效性程度, 本质上就是会计制度效益和成本的比较关系, 因此会计制度效率受收益和成本两方面的影响。前者取决于会计制度对会计域秩序符合程度的高低;后者取决于会计责任界定和履行的有效性程度。

一、会计的制度性分析

(一) 会计行为的社会性和经济后果性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 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某一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 并向该主体的各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活动组成了会计行为的全部内容。

首先, 会计行为具有社会性。会计是人类对自身经济活动管理和控制需要的产物, 目的是使得各项经济活动更具效率性, 最终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有效配置。会计是通过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人类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控制的, 人类各项经济活动具有社会属性, 因此会计行为必然具有社会属性。会计行为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环境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不同的社会结构产生不同的会计行为, “会计是反应性”的观点也正表述了这样的思想。

其次, 会计行为具有经济后果性。泽夫在 (1978) 《“经济后果”学说的兴起》中认为:会计信息将影响企业、政府、职工、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的决策行为, 这些个人或团体的行为又可能对其他团体的利益产生影响。美国的另一位学者拉帕波特在《会计准则的经济影响》一文中也提出相似的观点。简单地说, 就是不同的会计行为将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 而不同的会计信息引起各利益主体不同的决策行为, 最终将导致各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分配格局。

(二) 会计是一种正式的制度

会计行为的社会性和经济后果性决定了会计行为本身需要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从微观层面看, 会计是对某特定主体经济活动进行反映, 而该主体又是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集合体”。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 各利益相关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必然采取各种合理或不合理的方式影响会计行为。当契约不完全并存在机会主义倾向时, 这种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行为将会影响该主体的整体效率和公平, 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来约束他们的行为, 即制定会计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制度是一种社会博弈规则, 是人们所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往的行为的框架, 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前者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则, 包括法律、规章等;后者指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续约束力的、并构成世代相传文化的一部分, 包括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会计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社会制度在会计领域中的体现。具体说, 会计制度是使会计行为标准化、模式化的一系列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职业道德和会计惯例的总称, 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活动时所应遵循的规定和标准。

作为联结会计理论和实务的纽带, 会计制度的基本功能有两方面:第一, 指导会计实务。会计制度源于会计实务, 是对会计实务归纳性的提炼和概括, 是具有普遍性规律的一种总结, 对会计实务具有指导功能, 即要求行为人必须在会计制度规范的框架内进行会计行为。第二, 约束过度会计行为。如前说述, 会计行为具有经济后果性, 各利益相关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可能会采用非合理方式影响会计行为, 导致对效率和公平原则的违背。因此必须用具有强制约束力的会计制度来进行规范, 减少或消除利己主义的会计行为。

二、会计制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一) 会计制度效率

所谓效率, 即指效益和成本的对比关系。会计制度效率就是会计制度对于会计行为指导和规范的有效性程度, 即会计制度的效益和成本的之比。其中, 会计制度效益指会计制度对社会资源配置的有用性程度。会计制度成本包括会计制度的制定成本、实施成本和失败成本三部分, 制定成本指为订立制度条款、规范权利和责任所花费用;实施成本指为保证制度条款运行、纠正事后偏离及解决纠纷等所花费用;失败成本指由于制度失败发生的各种费用。

从新制度经济学看, 会计制度效益就是制度效益, 而会计制度成本就是制度的交易费用, 因此会计制度效率就是制度效益和制度交易费用之比。

(二) 会计制度效率的影响因素

1. 会计制度对会计域秩序符合程度的高低是影响会计制度效率的根本因素

从科斯定理看, 会计制度是一种产权制度。当各利益相关者对某特定组织进行了要素投入, 他们必然要求相应的产权份额, 为了保护各产权主体的正当权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社会公平, 必须明确度量和界定他们的产权份额。会计制度正是因此而产生, 但是这种度量和界定是否真实、公允则要追溯到会计域秩序。

会计域秩序是某特定组织的各产权主体根据各自的要素投入向量而进行博弈, 最后达到纳什均衡后所一致认可的利益监管和分配规则。当各产权主体基于共同知识和制度背景, 通过相互讨价还价, 会就既定状态达成一致意见, 从而形成一定的秩序域。其后随着各产权主体共同知识和制度背景发生变迁, 原秩序域就会变得失衡。利益被弱化的一方必然会主动要求对原秩序域进行调整, 最后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形成新的秩序域。因此, 会计域秩序是一种自生自发的秩序, 是一种动态均衡。

理想的会计制度应当与会计域秩序相重合, 但是人类的有限理性和客观环境的复杂性使得会计制度对会计域秩序的偏离是客观存在的。偏离程度越高, 会计制度质量越低;反之, 会计制度质量越高。这种偏离程度是决定会计制度效率高低的最根本因素, 它通过决定会计制度本身的质量进而决定会计制度的效率, 并且这种偏离只能缩小, 不可能消除。会计制度对会计秩序域的偏离使得会计秩序域中一部分产权份额不能被完全界定而处于“公共领域”中, 这部分产权份额的价值称为“租”, 对于“租”的追求称为“寻租”。公共管制理论认为, “寻租”是分配性努力, 本质上是对既定利益的重新分割和转移, 且寻租过程要耗费社会资源, 最终会导致社会整体福利的损失。或者说, “寻租”行为增加了寻租者的利益, 但却减少了社会总资源。正因为如此, 生产性努力的积极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挫伤, 降低了会计制度的潜在效益, 破坏了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效率。因此, 会计制度对会计域秩序的偏离对会计制度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会计制度效益来体现的。

2. 会计责任界定是影响会计制度效率的重要因素

为了保护会计制度的执行效率, 制度制定者在制定并发布会计制度时, 在给予会计行为主体权利的同时, 也明确规定了相应的会计责任, 以明晰其权利和责任。会计责任和会计制度是相伴而生的产权保护制度, 能保障会计制度的顺利实施。因此, 会计责任界定对会计制度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是衡量会计制度效率的重要标准。

会计责任分为法律责任和非法律责任。其中, 法律责任指会计行为主体因损害了法律上的义务关系 (如欺诈、舞弊等) 所应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当行为人侵犯了其他产权主体利益边界, 即发生了会计法律责任, 受侵害的产权主体就会寻求法律保护, 责任主体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而实质性地减少自己的利益份额。而非法律责任主要指会计职业道德责任, 违反后通常采用舆论的方式予以批评、谴责。

会计责任界定对会计制度效率的影响是双层的:如果会计制度对会计秩序域符合程度高, 会计制度界定的产权利益边界和会计秩序域内人们正当的产权利益边界一致或接近, 那么生产性努力就得到了制度的内在激励, 则会计责任界定就是对生产性努力的保证。此时, 会计责任界定对会计制度效率的影响是积极的。反之, 如果会计制度能对会计域秩序偏离程度高, 会计制度界定的产权利益边界和人们正当的产权利益边界存在很大差距, 那么此时“寻租”行为就被制度化了, 则会计责任界定就是对分配性努力的保证和激励。此时, 会计责任界定对会计制度效率的影响是消极的。因此, 会计责任对会计制度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会计制度成本来体现的。

三、提高会计制度效率的思路

(一) 准确把握会计秩序域的动态变化, 适时推进会计制度变迁

提高会计制度效率的根本在于提高会计制度质量。这就要求必须及时、准确地把握会计域秩序的动态变化, 适时推进会计制度变迁, 缩小会计制度对会计秩序域的偏离区间。新制度经济学将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诱致性变迁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根本上是由原制度安排下无法获得的潜在利益引起的;而强制性变迁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的, 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

1. 对于正式会计制度, 应坚持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

正式制度的变迁需要变迁主体花时间、精力去组织、谈判并取得其他个人或群体的一致性意见, 必然发生组织成本和谈判成本, 另外还容易出现“外部性”和“搭便车”现象。这必然导致正式制度创新的密度和频率将少于作为整体的社会量, 最终会持续出现制度不均衡和制度短缺。而强制性变迁的主体是国家, 而国家在使用强制力时有很大的规模经济效应, 能以低得多的费用提供一定的制度服务;同时国家在制度实施及其组织成本方面也有优势。因此, 对于正式会计制度而言, 应坚持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在采用强制力保证正式制度实施过程中, 也需要相关诱致性措施加以引导, 形成自发实施制度的内在驱动力。

2. 对于非正式会计制度, 应坚持诱致性变迁、强制性变迁为辅

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是指规则的变动和修改纯粹由个人完成, 用不着也不可能由群体行动来完成, 且只有大多数人放弃了原来的制度安排并接受新制度安排时, 变迁才会发生, 如习惯、道德、惯例等。非正式制度安排的执行主要取决于社会的相互作用, 即使有政府行动, 也有着比正式制安排更难以变迁的趋势。只有变迁后的制度安排能带来更大利益, 个人才会努力接受新的非正式制度安排。因此, 非正式会计制度变迁宜主要采用诱致性变迁方式。当强制性变迁条件不成熟时, 可以采取措施鼓励个人或群体进行诱致性变迁, 为强制性变迁做好准备;当达到一定程度时, 国家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将诱致性变迁的结果固定下来。

当然, 两种制度变迁模式并非截然分开的, 必须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共同推进会计制度的变迁。同时, 国家应努力冲破“有限理性”和“个体利益偏好”的限制, 努力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推进会计制度变迁, 最大限度地追求社会整体的公平和效率。

(二) 合理界定会计责任, 促使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

会计责任的界定应以“程序理性为基准、结果理性为参考”的指导思想, 坚持“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归则原则, 缩小程序理性对结果理性的偏离区间, 实现程序理性向结果理性的转变。

1. 程序理性为主导, 结果理性为参考

西蒙 (1978) 提出了“人的有限理性”的思想, 明确区分了理性的程序性标准和结果性标准。前者指如果行为是经过适当考虑的结果, 该行为是程序理性的;后者指在既定的限制条件范围内, 如果行为适合于达到了既定目标, 该行为是结果理性的。

由于会计行为的本身性质, 现实条件下难以从其结果本身判断和评价真实性, 只能遵循程序理性观的真实性。程序理性追求会计行为过程的公正, 只要严格构建并遵循预置的会计制度就能达到公正的结果, 而只要会计行为者严格执行了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方法, 最后结果就认为是公平合理的。

2. 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主, 过错责任原则为辅

会计行为主要是对过去事实的反映, 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专业性, 同时又离不开大量的职业判断等人为因素的作用, 这使得局外人对会计行为上的过错举证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应坚持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只要会计行为对最终相关者产生了损害, 其行为人就应承担责任, 除非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行为时严格遵循了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只有这样, 会计行为者才能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以最大谨慎的职业态度进行会计行为。

参考文献

[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2]梁莱歆.现代财务会计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罗栋梁, 唐国琼.会计与财务的制度性分析[J].财会月刊, 2006 (9) .

[4]朱小平, 马元驹.论会计的程序公正[J].财会月刊, 2004 (1) .

会计管理制度问题的优化策略论文 篇4

一、会计管理制度中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体系有待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意识不强

在一系列因素作用下,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应用中存在漏洞,影响企业各方面会计管理工作的合理化开展,存在盲目性、滞后性等特点,影响企业日常运营管理成本的动态把控,急需要进一步深化。法律法规体系单一化,各方面问题不断显现,影响会计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以及会计管理水平提高。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对会计管理制度建设缺乏深层次认识,将重心一味地放到经济利润获取方面,没有及时根据日常会计工作开展情况,优化会计管理制度,导致其具有滞后性特点,影响会计管理整体水平提高。

(二)岗位责任制度模糊化

在会计管理制度方面,岗位责任制度是不可轻视的.一项重要制度。部分企业并没有根据内部相关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等,围绕会计管理制度内涵,制定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度,其模糊化、笼统化,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不清楚,会计管理工作开展中出现“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现象,使会计管理中各方面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三)风险控制体系不规范,监督管理制度不科学

由于企业内外部运行环境复杂化,会计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类风险因素,急需要构建操作性较强的风险控制体系。但部分企业并没有根据会计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科学构建会计管理风险控制体系,导致会计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各方面隐患问题不断显现,会计管理成效不高。同时,监督制度是否规范、合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管理制度具体实施。部分企业没有根据会计管理重难点,优化监督管理制度,没有动态监督会计管理制度实施各个环节,实施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没有及时得到科学处理,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影响会计管理工作效率提高。

二、会计管理制度优化策略

(一)深化会计法律法规,增强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意识

在新形势下,我国要从会计管理制度实施情况入手,客观剖析会计法律法规漏洞问题,结合最新会计管理法律法规,实时完善已构建的会计法律法规,适当删减的基础上并增加会计管理制度内容,促使会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更具有效性,能够为日常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提供重要的法律基础。在此过程中,企业也需要深层次认识会计管理制度建设,将其和日常战略目标实现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增强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意识,通过多样化路径深化会计管理制度,提升会计管理整体水平。

(二)优化岗位职责制度与会计成本核算制度

在优化会计管理制度中,企业要根据会计管理重点与难点,围绕会计管理岗位具体要求与内容,优化岗位职责制度,科学细化的同时将其落实到具体会计管理岗位上,促使会计管理问题及时得到合理解决。企业要借助岗位职责制度,明确不同岗位人员在会计管理方面具体化职责,深化会计管理各个环节,及时根据具体化会计管理制度,科学处理会计管理问题,顺利提高会计管理整体水平。此外,在日常运营管理过程中,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环节,直接关系到运营效益的提高。企业要根据会计管理要点,优化会计管理制度过程中完善已构建的会计成本核算制度,科学调整会计成本核算具体化内容,将可行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以及手段灵活应用到会计成本核算各个环节,有效提高会计成本核算准确率。企业可以在分析会计成本核算信息数据中进行规范化决策,进一步深化会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管理制度,促使预算编制、分析等各环节更加规范化,在开展一系列经济活动中将各方面支出有效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深化资金链的基础上提高会计管理效率以及质量。

(三)构建风险控制体系,深化监督管理制度

在会计管理制度方面,企业要深层次把握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各类风险,合理构建风险控制体系,在风险“识别、预警、评估”等过程中加强会计管理,及时发现会计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高效处理的基础上优化会计管理制度内容以及形式,提升会计管理整体层次。同时,企业要从会计管理制度建设与实施角度出发,深化监督管理制度,和构建的监督管理系统相互作用,随时动态监督会计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实施各个环节,促使会计管理制度内容符合当下新时期会计管理新要求,真正落实会计管理工作。企业可以借助监督管理制度,随时全方位了解会计管理各方面情况,及时优化调整已构建的会计管理制度,有效防止其存在漏洞问题,实时发挥会计管理制度具体化功能功能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要根据会计管理制度漏洞问题,深化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条例,为会计管理制度的深化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在日常运营管理中,企业要根据自身运营管理、业务管理等具体情况,优化已构建的会计管理制度,加大会计管理监督力度,高效开展会计管理工作,动态控制日常各方面支出,实时提高运营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会计制度效率问题 篇5

资本配置效率问题是经济学领域的核心课题,资本的稀缺性使得人们有强烈的要求对资本进行合理配置,以最少的资源耗费获取最佳的效益。为达到此目的,人们会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作为判断和选择最佳资本配置方式的依据,这就表现为资本市场中投资者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在完美和无摩擦的资本市场环境中,资本的逐利性使得资金向高回报的项目流入,而从低回报的项目中流出。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问题等扭曲性因素的存在(Stein,2003),造成公司资本低效率配置的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分析公司投资价值最为基础的重要信息,会计信息可以通过股价来影响资源配置(Francis等,2004)。然而,在我国大部分投资者很难有效识别会计信息的真伪,会计信息中所蕴含的信号难以被投资者所发现,这就使得公司的价值被高估。

国外已经有部分文献考察了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也发现了会计信息质量能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正面影响的证据(Healy and Palepu,2001)。与国外市场环境相比,处于转型经济时期的中国,一方面会计信息质量尚处于逐渐规范的进程中,如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增发等目的操纵盈余来迎合监管要求的情况屡见不鲜;另一方面资本资源稀缺的问题更为突出,是否能够引导资本资源流向效率最高的投资项目,关系到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经济体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本文以2007 ~ 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尝试寻找中国资本市场中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经验证据,探索制度环境因素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影响机制,揭示会计信息质量和制度环境综合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理,拓展了资本配置效率研究的理论外延,丰富了“法与金融”理论在转轨经济国家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Bushman和Smith(2001)认为,高质量会计信息通过提高项目识别、改善公司治理和降低逆向选择及流动性风险等途径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Verdi(2006)则指出,高会计信息质量可以通过降低投资者与公司、外部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盈余质量与公司的投资效率正相关,高盈余质量能显著减少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徐磊和张祥建(2007)通过模型推导的方法研究了会计盈余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盈余质量的降低会损害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Biddle等(2009)认为,较高的会计信息质量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这主要是因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有效地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周春梅(2009)研究发现,较高的盈余质量可以有效地降低代理成本,进而间接地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雷光勇等(2011)指出企业可以通过直接提高盈余质量或间接降低代理成本的方式达到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的目的。

本文认为高质量会计信息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高质量会计信息可以缓解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进而降低了因逆向选择造成的融资成本,最终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另一方面,会计信息是股东监管经理人的重要依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有利于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进而可以弱化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降低道德风险。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会计信息质量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即会计信息质量越高时,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越高。

King和Levine(1993)发现,完善的金融体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减轻信息不对称,进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Beck和Levine(2002)的后续研究也证实了金融发展可以提高资本配置效率。Almeida和Wolfenzon(2005)研究指出,薄弱的投资者保护会约束资本配置的效率。于文超和何勤英(2013)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良好的投资者保护可以提升民营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证实了Almeida和Wolfenzon(2005)的结论。方军雄(2006)认为,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资本配置效率有着较明显的提高。王永剑和刘春杰(20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东中部地区的金融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而西部地区的作用并不明显。蒲艳萍和成肖(2014)以我国服务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和金融发展会对服务业资本配置效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李海凤和史燕平(2014)探讨了投资者保护和政府干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有利于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但是政府干预则会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负面影响。陈德球等(2012)认为政府质量对于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影响有所差异,政府质量对民营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推动作用大于国有企业。

本文认为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善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一方面,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推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随着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投资项目的信息更加及时透明和真实可靠,有利于企业有效地识别和抓住具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另一方面,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法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良好的投资者保护可以有效地抑制内部人对公司资源的侵占,缓解公司代理问题,进而提高公司资源配置效率。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即在制度环境越好的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越高。

“法与金融”文献已经证实了金融发展和投资者保护等制度环境因素在促进企业绩效和价值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Laporta等,1998、1999),国内也有大量文献将该研究模式引入中国问题研究中(夏立军、方轶强,2005;罗党论、唐清泉,2009)。尽管我国政府在推动制度环境建设方面已经有所进步,但是由于我国法治建设先天性的不足和国家发展战略方针的问题,我国各地区的制度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制度环境较为完善的东部地区,较高的法治水平可以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从法律角度来约束管理者的私利行为,迫使管理层披露质量较高的会计信息,进而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同时,良好的金融发展体系可以帮助具有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企业获得低成本融资,便于企业在市场中寻找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从而推动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促使会计信息质量对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发挥更大的正向影响。具体而言,相对于制度环境薄弱的地区而言,会计信息质量对制度环境完善地区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影响更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2007 ~ 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剔除了ST、*ST和相关数据不全的上市公司,共获得4 900个观测样本。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公司治理数据来源于Wind中国金融数据库和CSMAR数据库,制度环境数据来自樊纲等(2011)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

(二)变量选择与定义

1. 资本配置效率。国际主流衡量资本配置效率的方法以下两种:

第一,Wurgler(2000)认为,在资本配置效率较高国家中,资本往往会流入报酬率高的产业而流出报酬率低的产业,在此思想上构建了资本配置效率的投资弹性系数模型:

其中,Iic,t是c地区i行业在第t年的固定资产净额;Vic,t是c地区i行业在第t年的工业增加值;ηc,t是c地区i行业在第t年的投资弹性系数,表示资本配置效率。

Wurgler(2000)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开创性研究得到了后续学者们的广泛运用(蒲艳萍、成肖,2014;Asker等,2014;Eklund和Desai,2014),但是该计量模型主要用来衡量国家、地区和行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并不适用衡量公司层面的资本配置效率。

第二,Richardson(2006)认为企业新增项目投资支出分为预期投资支出和非预期投资支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预期资本投资水平估计模型:

其中,INV、GROW、LEV、CF、AGE、SIZE、RET分别代表企业的投资水平、成长能力、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上市年龄、公司规模、股票收益,该回归模型的残差即为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程度。

Richardson(2006)的模型可以有效地刻画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受到了李延喜等(2013)、Cheng等(2013)、Balakrishnan等(2014)的推崇。基于此,本文采用Richardson(2006)的模型来计量资本配置效率,以模型回归残差绝对值的相反数作为资本配置效率的代理变量。

2. 会计信息质量。借鉴李青原(2009)、朱红军等(2013)、张娆(2014)等的类似研究,本文主要采用应计盈余管理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分别采用了Healy模型、De Angelo模型、Jones模型和截面修正Jones模型。

Healy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NDA为非可操作的应计利润;TA为总应计利润,即净利润与经营现金流净值的差额;t=1,2,…T;i代表企业。

De Anglo模型如下所示:

Jones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ΔREV为营业收入的变动值;PPE为固定资产的原值;A为总资产。

修正的Jones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ΔREC为应收账款的变动值。大量实证研究将修正的Jones模型应用于截面数据的估计,形成了截面修正Jones模型。Bartov等(2000)对不同应计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比较,最终发现截面修正Jones模型的识别性最强。因此,本文主要以截面修正Jones模型作为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方法,辅以其他三种应计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由于应计盈余管理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方向指标,因此本文以操作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的相反数作为会计信息质量代理变量,该值越大说明会计信息质量越高。

3. 制度环境。现阶段,学术界关于中国制度环境数据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樊纲等(2011)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该报告提供了国内最为权威的制度环境数据,受到了夏立军和方轶强(2005)、刘慧龙和吴联生(2014)、李延喜和陈克兢(2014)等的青睐。本文主要从法治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两个方面选取制度环境变量,以该报告中“律师、会计师等市场中介组织服务条件”指数和“金融业竞争”指数分别作为法治水平(Law)和金融发展水平(Fin)的代理变量,上述指标均为正向指标。由于该报告仅提供了我国各地区2007 ~ 2009年的制度环境数据,借鉴目前主流的做法,本文将2010 ~ 2013年的制度环境数据以2009年的数据代替,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各地区制度环境相对较为稳定,可以假设2010 ~ 2013年具有与2009年相同的制度环境。值得说明的是,为了避免该数据处理方法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本文在后续的敏感性测试中给予了详细分析。

4. 控制变量。本文主要从公司特征变量和公司治理变量两个层面进行了控制。其中,公司特征变量主要有企业规模Size、成长能力Growth、代理成本Age、资产负债率Lev和自由现金流CFO,公司治理变量主要有董事会规模SBD、独立董事比例PID、监事会规模SBS、股权集中度OC等。同时,本文还加入了年度虚拟变量Year和行业虚拟变量Ind,以此来控制年度因素和行业因素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具体变量的计量见表1。

(三)模型设计

在前文变量定义的基础上,为了考察会计信息质量对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构建检验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AQI为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具体包含分别采用四种操纵性应计利润方法计量的AIQ1、AIQ2、AIQ3、AIQ4。按照本文的研究假设1,模型(7)的回归系数α1应该显著为正,这表明会计信息质量越高的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越高。

为了明晰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机理,本文构建检验模型如下所示:

其中,IE为制度环境,具体包括法治水平Law和金融发展水平Fin。按照本文的研究假设2,模型(8)的回归系数α1应该显著为正,即处于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越高。

同时,为了分析会计信息质量和制度环境对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交叉影响,本文在模型(7)和模型(8)的基础上加入了会计信息质量和制度环境的交乘项,具体如下所示:

其中,AIQ×IE为会计信息质量和制度环境的交乘项,用来考察会计信息质量和制度环境共同作用时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按照本文的研究假设3,模型(9)的回归系数χ1应该显著为正,这说明在相对于制度环境较差的地区而言,会计信息质量对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的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正向影响更大。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列示了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中发现资本配置效率CAE的平均值为-0.063,最大值为0,而最小值仅为-0.976,这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存在较大的差异。会计信息质量AIQ1的平均值为-0.101,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0和-0.963,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参差不齐。

另外,本文还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会计信息质量的四个代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6,制度环境的两个代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大于0.6,而本文其他变量之间部分相关系数均未大于0.6。在后续实证分析中本文均单独放入一个会计信息质量变量和一个制度环境变量,由此可以避免上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限于篇幅,本文未列示相关性检验结果。

(二)单因素分析

为了分析不同会计信息质量和制度环境样本组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本文采用均值T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对资本配置效率进行了单因素分析。本文分别按照会计信息质量代理变量和制度环境代理变量的平均值将样本划分了两个样本组,低于平均值的为样本组1,否则为样本组2。表3为资本配置效率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分别列示了在不同会计信息质量和制度环境下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以截面修正Jones模型计量会计信息质量AIQ1的回归结果为例,两个样本组的均值差异为-0.018,T检验在0.01的水平上 显著 ;两个样本 组的中位 数差异为-0.016,Wilcoxon秩和检验也在0.0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高会计信息质量样本组的资本配置效率显著高于低会计信息质量样本组,基本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1,采用Jones模型、Healy模型和De Angelo模型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检验结果基本未发生变化。另外,低法治水平样本组和高法治水平样本组资本配置效率的均值和中位数差异均为-0.001,分别在0.05和0.1的水平上显著,金融发展水平的检验结果也基本一致,这说明制度环境较好地区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显著高于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的上市公司,支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2。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下同。

(三)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

注:括号内为 t 值;本文还进行了共线性诊断,所有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 10,根据经验判断方法表明并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限于篇幅未能详细列出,下同。

表4为模型(7)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结果,主要检验了会计信息质量对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以截面修正Jones模型计量会计信息质量AIQ1的回归结果为例,会计信息质量AIQ1与资本配置效率CAE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075,这说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其资本配置效率越高,本文的研究假设1得到了证实。这主要是因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弱化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最终有利于推动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Verdi(2006)和Biddle(2009)等的结论同样适用于转轨时期的中国资本市场,我国相关监管部门必须要加强监管,通过提升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来推动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采用Jones模型、Healy模型和De Angelo模型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回归结果同样显示,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1。

企业特征控制变量方面,企业成长能力Growth、自由现金流CFO与资本配置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企业的成长能力越强、自由现金流越充沛,其资本配置效率越高。代理成本Age与资本配置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代理成本越低的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越高;公司治理控制变量方面,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与资本配置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独立董事比例越高、监事会规模越大的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越高。这主要是因为良好的公司治理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有利于企业将资本配置到回报率较高的投资项目中。另外,本文还进行了自相关检验,D-W检验的结果均在2左右,这说明模型(7)中的随机误差项并不具有一阶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问题。

(四)制度环境与资本配置效率

表5为模型(8)的回归结果,主要分析了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从表中结果可以发现,法治水平Law与资本配置效率CAE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128,这说明相对于法治水平较低的地区而言,法治水平较高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越高;金融发展水平Fin与资本配置效率CAE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为0.079,这表明相对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而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越高。综合而言,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2。现有文献主要是探讨了制度环境对企业价值和业绩增长的促进作用,而忽视了制度环境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发现了制度环境在推动企业资本配置效率中的积极作用,丰富了“法与金融”文献在转轨国家的研究成果,为提高新兴资本市场资本配置效率提供了可靠的现实证据。

(五)会计信息质量、制度环境与资本配置效率

表6为本文模型(9)的回归结果,主要探索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差异。以截面修正Jones模型计量会计信息质量AIQ1的回归结果为例,会计信息质量AIQ1和法治水平Law的交叉项与资本配置效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相对于法治水平较低的地区而言,会计信息质量对法治水平较高地区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正向影响更大;会计信息质量AIQ1和金融发展水平Fin的交叉项与资本配置效率在0.0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会计信息质量对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推动作用更强。整体而言,完善的制度环境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促进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的作用。相对于制度环境薄弱地区而言,在制度环境较为完善地区会计信息质量对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作用更强,验证了本文的研究假设3。现有文献大多仅单一的考察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而未能发现制度环境在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了在不同制度环境下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是存在着差异,拓展了传统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配置效率关系研究的外延和范围。

(六)敏感性分析

首先,替换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借鉴李青原(2009)的类似研究,本文采用盈余平滑度和DD模型计量的应计质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

模型(10)为盈余平滑度的计量模型。其中,ES为盈余平滑度,ES越大说明企业的盈余平滑度越低,此时的会计信息质量越高;σ(Profit)为第t-4年至第t年间线下项目前利润的标准差;σ(CFOit)为第t-4年至第t年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的标准差。本文将盈余平滑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带入检验模型中,回归结果未发生变化。

模型(11)为Dechow和Dichev(2002)计量应计质量的模型,该模型受到了Francis(2005)、Kim(2012)等学者的广泛使用。其中,△WC为营运资本的变动值,具体为(应收账款变动值+存货变动值+其他流动资产变动值-应付账款变动值-应付税款变动值)/总资产;CFO为经营现金流净值/总资产。本文将Dechow和Dichev(2002)模型计量的应计质量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的代理变量带入检验模型中,回归结果未与前文相同。

其次,由于樊纲等(2011)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仅提供了2009年及之前的相关数据,本文2010 ~ 2013年的数据均以2009年的数据所替代。为了避免这种数据处理方法的缺陷,本文采用了如下两种方法:第一,删除2010 ~ 2013年的数据,仅以2007 ~ 2009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第二,按照2007 ~2009年制度环境数据的平均增加值,推算出2010 ~ 2013年的制度环境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回归分析。通过检验后发现,采用这两种方法的回归结果与前文结论基本一致。

最后,增加控制变量。考虑到企业的产权性质、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也会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加入了产权性质虚拟变量和经济周期变量进行了重新回归,结果与前文结论无实质性差异。

五、研究结论

本文尝试从会计信息质量和制度环境两个方面出发,寻找提高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有效路径。以2007 ~ 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4 900个观测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会计信息质量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分析了在不同制度环境背景下会计信息质量对资本配置效率影响的差异。

会计制度效率问题 篇6

效率与公平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主要是基于经济学的研究离不开生产问题。而研究生产问题, 就必然涉及生产的效率问题。亚当·斯密认为可以通过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其后的经济学家经过研究认为, 还可以通过规模生产, 技术创新, 以及劳动者经验与知识的积累等方式来提高, 尤其是科学技术, 更被视为第一生产力。当然, 除了生产过程追求效率之外, 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都会涉及关于效率的问题。另外公平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而不公平有时却是一种常态。从供给的角度而言, 公平首先是一种稀有品, 由于稀有, 所以弥足珍贵。一方面, 公平是人类在社会、政治、经济等领域普遍追求的目标。另一方面, 公平也是人类社会和谐的标志;从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来讲, 人类追求效率是为了实现更快地发展, 而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 兼顾公平是为了确保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 保持可持续发展。重要的是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 当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较低、一般发达的情况下, 人们往往为了保持一个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而牺牲或者放弃一定的公平, 即用公平换效率;当生产力高度发达时, 人们通过牺牲一定的效率来保持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因此, 在实践中, 政策的制定者和决策者不断追求的公平与效率向最佳状态靠拢, 但永远无法达到最佳状态。

二、有关效率与公平的经济问题

效率与公平既然是一对矛盾, 就必然存在矛盾的对立面和统一面, 我们这里主要研究矛盾的对立面。

(一) 效率问题

首先, 人们常常用投入产出的比率大小来衡量效率的高低。既然只有通过投入与产出的比较才能衡量效率问题, 所以效率问题不仅涉及资源的配置过程效率, 更多地涉及已配置资源的利用效率, 因此效率既是一个经济学问题, 更是一个管理学问题。在管理学上, 效率强调在资源不被浪费的情况下开展工作, 注重把事情做正确 (Do the things right) ;效果强调在正确的时间内, 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Do the right things) 。很显然, 两者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做有效率的事情并不等于有效果。从政府和财政的角度看:一是国家如何运用财税、信贷、产业等政策更加有效地激励社会资源、资金投向对整个社会更加有效的领域;二是对于已经配置的资源如何鼓励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 在私人产品供给领域, 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效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但是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 由于资本的逐利特性, 必然会产生社会的不和谐, 如“外部不经济”,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不同步、不同质等。因此, 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 国家必须综合运用财税、信贷、产业等政策惩罚、限制“外部不经济”、“缺德”和“败德”行为和其它违法行为, 以减轻“市场失灵”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和危害。

另外, 为了提高效率, 实现快速发展, 在分配领域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资、按生产要素、按技术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政策。但是一旦存在按资、按技术分配等方式, 必然会逐渐拉大收入分配的差距, 不可避免地造成两级分化。这必然要产生一个经济问题, 即, 政府运用“看得见的手”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再调节 (二次分配) 来逐渐缩小这一差距, 达到最终的共同富裕。

(二) 公平问题

一般而言, 公平由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方面组成。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是手段, 结果公平是目的, 结果公平需要通过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来保证。

首先, 保证起点公平要比过程公平难得多, 而且过程不公平往往涉及行政、司法和腐败问题, 属于政治、法律和道德范畴, 一般不能单纯依靠经济手段调节, 还需要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保驾护航。通常造成起点不公平的因素包括:一是个人禀赋和能力的不同。二是要素占有的状态、水平不同。三是制度环境不同。这三个因素, 有的应该认可, 有些则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手段予以调节, 这就要求政府恰当运用经济政策, 削弱如因代际继承之间形成的资源占有量和占有形态的次代差异, 合理用经济手段, 调控制度内外的盈利水平, 以及制度内的保障所得, 使制度内和制度外的利益能够做到相互兼顾。

其次, 结果公平追求均平、均等、均衡。由于要完全做到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是不可能的, 而且当存在按资、按技术等分配方式时, 收入的两极分化是一个必然结果。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曾经指出, 市场经济竞争原则是“对效率的追求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不平等”, 为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必须“以一种更好的方式来援助困难者”。这就要求政府适时、恰当的校正和运用经济手段尽量创造一个公平的起点和过程, 进而缩小人与人之间占有财富的差距。另外, 结果的公平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个人收入差距的合理化;二是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个人收入差距的合理化包括由合理的起点不公平形成的收入差距和收入的总差距应当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这个合理的范围以合理的起点不公平形成的收入差距为下限, 以国际通行的基尼系数控制警戒线为上限) 两个方面。而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当包括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民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层含义。

三、效率与公平原则在财税政策中的应用

一般而言, 在追求效率与公平的过程中, 坚持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原则, 抑或一次分配以效率为主, 二次分配以公平为主。财税政策作为国家进行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和体制保障, 必须从构建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和公共财政体系出发, 准确分析和判断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适时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 积极寻求效率与公平的最佳平衡点。

(一) 有利于资源投向对社会更有效的领域

首先, “做正确的事”比“把事做正确”更重要。对整个社会更有效的领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对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地区, 在不同的时期内, 其内涵是有差异的。从我国目前和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来看 (5-10年) 该领域应当具有以下特征:有利于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产业的升级换代;具有高尖端的科学技术含量;具有较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影响最小。其次, 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型产业给予最优惠的税收政策, 对中小企业, 特别是中小型服务业, 制定扶持性的税收政策, 以鼓励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运用限制性税收政策调节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问题, 如通过开征燃油税、环境保护税等“黑色税”, 并逐渐提高税率, 以渐进方式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通过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治理环境并对被污染的群体给予适当经济补偿, 以减少因环境污染对其造成的物质和精神损害, 从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换代, 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并举的目的。

(二) 有利于已配置资源利用效益的提高

社会资源利用效益的提高有赖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因此, 财税制度要促进资源利用效益提高就必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首先推行消费型增值税, 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次实行有利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 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允许在税前加倍扣除。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对于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除了给予所得税税前加倍扣除优惠政策外, 应当给予增值税、消费税等方面的套餐鼓励性政策。另外通过开征燃油税、环境保护税, 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等措施, 力促企业节能减排。同时对企业员工的继续教育费用给予税前加倍扣除的优惠政策, 以刺激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 最终促进劳动效率的提升。

(三) 有利于缩小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的两极分化

目前我国的两极分化主要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占有财富的两极分化。首先如果存在按资分配、按技术分配等分配方式, 人与人之间财富的两极分化具有必然性。那么, 政府需要通过参与国民收入的二次分配来解决。一是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 调节因财产继承造成的次代财富两极分化;二是完善个人所得税, 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力度, 缩小富人与穷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三是开征社会保障税,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养老保险体系, 使老有所养。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存在一个弊端和两个薄弱环节。一个弊端是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未纳入城镇养老体系, 这不仅会造成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向其它行业流动的障碍, 而且会使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不承担缴纳养老保险个人负担部分的责任, 造成社会成员之间新的不公平;两个薄弱环节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和广大农村。四是完善最低保障制度, 使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皆有所养, 不为社会文明所遗弃。五是建立城乡基本医疗制度, 使普通群众病有所医, 目前应当优先建立和完善大病统筹和救助保障制度。其次, 地区之间发展的分化基于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科技和制度差异四种因素。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水平差距逐渐加大, 起始于制度差异, 是由制度差异、区位差异和科技差异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化解这一矛盾政府要运用财政工具加大对中西部转移支付特别是财力性转移支付和均等化转移支付的力度, 提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力保障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东、中、西部均等化。

(四) 有利于全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目标之一, 要求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首先, 要强化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职责。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包括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全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 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实现全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路径, 也是目标。全民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终目标, 它需要借助于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来实现。区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责任主要在中央政府, 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责任主要在地方政府, 对于中西部一些欠发达省份, 中央要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 提高地方政府的财力保障能力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其次在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划分上, 要进一步加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在合理界定事权的基础上, 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要求, 进一步理顺省以下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 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同时, 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扩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范围, 实现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 并适时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 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 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求。

摘要:效率与公平, 很难两者兼得。现实中, 往往会由于效率与公平兼顾不当而产生矛盾, 这些矛盾和问题倘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就会影响社会和谐、危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 提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税收政策,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缩小收入差距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

关键词:效率与公平,经济问题,财税制度

参考文献

[1]程恩富.公平与效率:如何兼得[N].文汇报, 2002—10-15.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 P829.

[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热点与对策:2006-2007年度财政研究报告[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42.

[4]阿瑟.奥肯, 王奔洲, 译.平等与效率:重大的选择[M].华夏出版社, 1987.

[5]胡鞍钢.中国:新发展观[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51.

[6]周天勇.应力促中小企业发展解决中国就业难题.http://www.china.com.cn/economic/txt/2007-02/05/content_7765187_2.htm.

医院会计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篇7

一、净资产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净资产的分类是按照事业单位准则的规定划分的, 按是否有限定用途而分别设定了事业基金和专用基金, 然后又按资金的占用形态设置了固定基金。笔者认为对于实行差额预算管理体制的公立医院来讲应取消固定基金, 按净资产的用途对之进行划分, 可分为资本资产投资净额、运营性净资产和限定性净资产 (即有专款专用性质的专用基金) 三类。

资本资产投资净额。资本资产投资净额的初始金额是指政府投入或接受捐赠的初始金额, 随着医疗服务活动的开展, 将根据会计受益期分期转入运营性净资产。资本资产投资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政府投入或社会组织捐入用于购置医疗设备等长期资产的资本。政府投入或社会组织捐入的长期资产来源并不是公立医院自身的运营性资源, 与医院用自己的运营资金购买长期资产本身属于运营性净资产有本质区别。从其价值流转来看, 其价值是随其实物投入医疗服务 (即运营阶段) 过程后逐步转化为当期收益;从净资产的角度来讲, 该资产在会计报告当期价值转化额即为转入当期运营性净资产的金额。第二类为政府投入的为弥补公立医疗机构运营成本的补助资金, 是指当期的财政经常性补助。在会计当期, 应将其转入运营性净资产用于弥补医疗成本, 但是笔者认为通过此科目归集, 能够在净资产方总括反映出政府投入或接受捐赠的初始金额, 这是符合公众习惯的:从政府或社会公众的角度来说, 只会说给卫生事业投入了多少, 并不会说哪些是投在长期资产, 哪些是投在经常性补助。只有财务人员才会根据会计理论来划分哪些是当期受益要作为收入, 哪些是跨期受益要分期计入损益。

专用基金。即限定用途的净资产, 是指按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等规定或者被外部资源提供者 (捐赠人) 确定需专款专用从而达到专门目的的资金或资产, 如科研基金、住房基金等。

运营性净资产。是指投入医疗服务过程, 使用不受限定、医院运营性资源形成的净资产。不包括政府投入或按受捐赠的长期资产价值当期未实现额, 即除资本资产投资净额和专用基金之外剩余的净资产金额。

二、财务报告

第一, 资产负债表。根据上述净资产分类, 财务报告应重新设置, “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应分三个项目进行反映:资本资产投资净额、专用基金 (或限定性净资产) 、运营性净资产。为了更好地报告资产使用状态, 笔者认为应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限定用途资产、固定资产等。目前公立医院真正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即专款专用的科研基金、住房基金等, 在资产方也应将其从流动资产中划分出来, 作为限定用途资产在资产负债表左边列示。详见表1:

第二, 运营性净资产变动表。将现行“收入支出总表”改为“运营性净资产变动表”;将现行“基金变动情况表”改为“净资产变动情况表”。运营性净资产变动表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是运营收入和利得部分, 包括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其他收入;第二是运营性净资产当期转入部分, 包括转入的长期资产计入当期费用的折旧金额和转入的用于弥补医疗机构运营成本的补助金额, 不包括当期运营性收支结转金额;第三是运营支出和损失部分, 包括医疗支出、药品支出、其他支出等;第四是运营性净资产变动净额, 即前述三部分相加减的结果。详见表2:

第三, 现金流量表。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参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没有规定编制现金流量表, 作为实行差额预算管理体制的公立医院, 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 以满足各报表使用者的需要。

三、固定资产核算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和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应按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提取修购基金, 并规定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更新、大型修缮。这样会导致医院财务报表报告的资产和净资产金额虚增及医院会计对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核算混乱的现象。笔者认为, 应设置“累计折旧”科目, 取消“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 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作为固定资产原值的备抵科目反映, 固定资产处置的处理可参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设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按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对医院长期资产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政府投入或社会组织捐赠, 一类是公立医疗机构通过自身运营资金购置。对作为会计主体的医院来讲, 政府投入或社会组织捐赠的固定资产都不应当提取折旧, 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医院的真正运行成本。从实际操作角度看, 应当允许把相当于折旧额的一项金额报告为当期收入, 根据资本资产投资额按其设备当期折旧额转入运营性净资产, 并在《运营性净资产变动表》中作为当期收入来进行报告, 最终某一会计期间的运营性净资产变动净额即是公立医院当期的运营成果。

[例1]财政投入120万元用于购置医疗设备, 同时医院用运营性资金 (即预算外资金) 购置了24万元的医疗设备, 均于当月投入使用。两设备使用年限均为6年, 每年计提折旧为24万元。

[例2]假设上述24万元医疗设备使用期满, 经批准报废。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0.6万元, 残料变价收入0.7万元。

[例3]假设上述120万医疗设备在使用5年后经批准后报废, 累计折旧100万元, 以银行存款支付清理费用1.8万元, 残料变价收入3万元。

参考文献

关于会计制度若干问题的探讨 篇8

一、坏账和减值准备在计提过程中存在问题

1. 对于计提的比例不恰当

医院针对欠费采取了很多措施,但是都没什么效果,现行的会计制度就明确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应当按照应收医疗款的3%~5%或者是应收医药费(住院病人)的3%~5%来进行,如果是按照后面一种方法来计提,那么其中就涉及到病人未出院之前的费用扣除款项,即预收医疗款项,其不是欠费,而是属于负债科目,这样就虚增了欠费总额,增加了计提的比例,影响医院对欠费的管理和控制。此外,由于欠费的回收存在一定的难度,计提的比例相对较低,严重影响到医院实际资产情况的反映。如果医院年末按照相关科目的余额进行坏账计提,会导致其当年末月增加管理费的支出,影响每月支出的均衡性。

2. 减值准备的相关计提体制并不完善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起伏波动较大,为医院的带来了资产减值的隐患,但是由于药品存在特殊性,零库存的模式是难以实现的,医院必须储备一定的药品材料以应对突发疾病,如果缺乏必备的药品资源,带来的损失将是无法挽回的,因此医院必须随时采购药品。但是药品也存在使用期限,如果超出了时间就不能再被使用,因为会有变质,近些年,我国相关政策调控了药品的价格,使得其价格有所下降,但是某些企业却还要执行当前的价格,这就造成药品的市价逐渐降低,增加了药品存货减值的隐患,到使用的时候,储存成本与采购的成本可能就不一致了,无法得到补偿。

二、对于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不恰当

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从购入起开始到最后报废,整个过程的账务处理都应当是同一数值,这种会计处理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该处理过程中涉及到了修购基金、固定资金等。因此对于固定资产的计提,相关会计制度规定其可以利用“修购基金”来进行变通,计提时只是增加“医疗支出”、“修购基金”、“管理费”,以及药品支出等,不直接冲减固定资金,也不具体核算修购基金,也未对计提相关基金设定科目“累计折旧”,因此影响到固定资产的反映其净值,导致资产出现虚增。医院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时主要采用的是平均年限法,但是该方法对于一般设备适用,对于专用设备就不适用了,因为专用设备受到很多新技术的影响,更新换代很快,因此比较适合加速折旧这种方法。总而言之,固定资产在具体的核算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及相关决策的执行;对于修购基金的不合理的提取,会减少相关收支数额,影响医院资产的真实性和核算过程;其次,医疗设备花费很大,光靠修购基金的提取没办法满足这一需求,会出现修购赤字;最后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是在不断减值的,如果不按照实际情况选择核算方法,会导致核算失真。

三、确认无形资产及其计量缺乏具体标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医院所采用的医疗技术也是推陈出新,开展的项目形式也是多样的,而其所带来的无形资产也有很高的价值,因此计量无形资产也日益备受关注。但是医院现行的会计制度并明确规定无形资产的范围,对其计量的标准也不具体,如缺乏医院的品牌价值、医院文化、医院的服务质量等。对于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也不合理,其并没有被转换成资本体现在支出科目中,影响了当期收支信息失真,以及财务绩效的考核,因此需要将无形资产细化、具体资本化,真实地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加强医院对这一资产的关注。

四、没有明确分配管理费用,专用基金也缺乏明确的列支

会计制度明确规定了专项基金的用途,不能擅用,这些资金会给净资产带来虚增的情况,如果投资资金纳入医院,那么能动用的只是该资金带入的利润,本金是不参与经营的。此外对于管理费的支配,也是具有针对性的,根据相关的受益比例,即受益者负责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分配的公平性,但是如果是按照各医疗部门的职员的比例来分配,记录在相关科目如“药品支出”、“加工材料”、“医疗支出”名下,一般医院的这个比例是9:1,按照这个比例进行分摊,那么医疗支出分摊的管理费将会是其80%,就会出现亏损现象,药品支出只能分得20%,就会出现结余现象。因此它们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财务管理的质量。

医院后勤部门的相关费用支出可以直接纳入上面三种支出的相关会计科目之中,不在“管理费用”里进行会计核算,这样不利于管理层了解和掌握整个医院的费用支出情况,影响到相关会计预算的编制、财务的监管与分析。对于成本费用,会计制度作出了相关规定,如果医院有修缮项目,并且其费用小于10万,那么可以直接列支在科目“维修维护费”,如果修缮费用大于10万,那么就需要列支在专用基金科目“修购基金”;对于采购项目,如果小于5万的,可直接列支在管理费用科目的“其他资本支出”,如果大于5万,则应列支在专项基金科目的“修购基金”。但是在实践中,医院常会出现整批价格与单件价格在之前价格之上还是之下产生歧义,影响到会计处理,进而产生较大的支出费用波动,没有可比性。

五、会计报表的相关体系存在问题

会计报表是一种书面文件,能够反映医院的收支状况,以及财务管理水平,其包括了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明细表、收支表等,还包括了相关报表的附注信息和说明书。它是医院进行核算的不容忽视的内容,是上级部门了解医院具体经营情况的依据,但是现目前很多医院的报表体系明显存在很多缺陷,不能有效地反映自身的财务实际情况。

1. 资产负债表中一些科目的设置不合理

该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投资者和医院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真实性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科目设置上尚有缺陷,需要进一步改善以获取有效信息。一般情况下,病人办理住院手续的时候需要交纳预交金,列支在科目“应收医药费”,医院进行核算的时候就会出现负债和资产一起增加,显示为借方:“现金”,贷方:“预收医疗款”。而“应收医药费”反映的是余额,会导致该表中资产出现虚增现象。每个月医院都会通过计提相关的修购基金来反映固定资产的折旧,在进行具体的计提过程中,会将其直接列支在相关的支出科目里,同时在修购基金里也会进行等额的记录,在该表中主要是通过把折旧的额度列支在当前的支出科目中来反映,进而减少分配的结余,如果修购基金增加,只能说明医院的净资产出现了内部项目的增加或者减少,不影响当前的资产总额。

2. 医院的实际收支状况不能在相应的收支报表中直观的体现

医院的管理费用的支出并没有在收支报表中反映出来,该管理费用的支出包括了医院的后勤部门及行政部门的相关费用的支出,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间接性费用,会计制度明确规定,在年末的时候应当合理分配管理费到受益部门,但是目前这个合理分配是很难实现的,这个流程也没办法执行。

医院也可以说是企业,但是又与一般企业不同,其作为独立法人存在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之中,但是其经营活动却又离不开市场经济的运行,在为整个社会提供相关服务的同时也会产生资金的运转。当然,医院流动资金大部分都是来自财政拨款,但是仅靠拨款并不能支持自身发展的需求,不利于自我发展,因此很多医院会借款或者找投资,进而会出现负债经营的问题,会增加整个会计支出中的“利息支出”,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医院的业务风险被放大了,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医院的负责人需要严格控制费用的支出,加强对相关风险的重视和管理、预防,更加清楚地了解该借款的成本信息。收支明细和收支报表都没有明确提出对财务费用的列支、反映等的要求。

3. 现金流量缺乏相应的指标

医院的现金流量表主要显示的是医院的现金流入或者支出情况,当然也包括现金等价物,以此来表明医院获取现金或其等价物的相关能力。该表所显示的会计信息对医院的负责人和投资者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医院是否能够维持正常的经营,并不是看其某个时期的经营活动是否盈利,而是看其是否储备了足够的现金来周转,来支付各种款项。医院的现金流量表主要是依据实际的收支情况而编制的,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约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消除不同会计核算带来的系统误差,对其支付,以及盈利能力都能够客观地评估。如果缺乏了相应的指标来指导现金流量,那么医院的负责人和投资人则无法正确、客观的评估医院的现金获取和支出能力,进而影响到相关决策的制定。目前,医院业务活动增加了,但是相关的财务、现金周转指标比较缺乏,给医院的财务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之处,影响其健康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目前医院会计制度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加强改进和完善,因此医院应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为其会计制度的深化改革作出贡献,探寻适合医疗事业发展的会计制度。

会计控制制度相关问题的探讨 篇9

(一)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是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要求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单位的各种错误舞弊现象及不法行为有着特殊的作用。

(二)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有些企业会计工作秩序不是特别规范, 乱挤乱列成本费用、隐瞒截留收入、偷逃国家税金, 对外乱投资、乱借款、乱担保等现象时有发生。以上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 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规范会计工作秩序。

(三)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目前, 企业改组、重组、股份制改造等经济行为频繁发生, 只有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才能保证国有资产在各种经济活动中不流失, 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另外, 部分国有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负担较重, 在客观上也要求企业“内强管理, 外抓市场”, 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 防止浪费,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如今各企业已经越来越重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已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 对于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一) 合法性原则

企业在制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 必须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

(二) 全面性原则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必须做到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各个方面的控制, 覆盖对人、财、物全方位的管理。

(三) 针对性原则

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针对财务会计工作的薄弱环节, 针对企业容易出现问题的细节, 制定切实有效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四) 及时性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随着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法律法规等外部环境的改变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

(五) 可行性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便于各部门和全体员工实际运用, 操作性要强, 应做到“内容规范、易于理解、便于操作”。

(六) 有效性原则

应定期检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 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改进,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保证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三、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内容

(一) 组织规划控制

根据内控制度的要求, 企业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 会计机构各岗位人员的配备、分工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符合回避制度, 企业领导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本单位财务机构负责人和财务主管, 财务机构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出纳工作;二是不相容职务、岗位要分离;三是要定期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二) 会计核算流程控制

企业要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制定会计核算操作流程, 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 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 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 并针对各流程制定相应的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

(三) 预算控制

包括投资、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都要编制详细的财务预算, 通过授权由有关部门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

(四) 财产保全控制

主要包括限制接近、定期盘点、记录保护、财产保全等。

(五) 成本费用控制

建立和完善成本费用管理办法, 要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费用控制, 成本费用的各个环节都应处于受控状态。

(六) 重大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控制

重大对外投资、担保、资产处置、资金调度等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要制度化、规范化, 决策人员和执行人员之间应能够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不能由同一部门或人员办理经济业务事项的全过程。

(七) 风险控制

风险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企业一般应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作反向搭配, 使财务风险服务于经营风险。经营风险的变化情况虽然来源于企业外部, 但企业可以采取有效的内控措施加以防范。

(八) 审计控制

主要指内部审计, 是在企业内部对各种经营活动与控制系统进行独立的评价。

四、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现状

(一) 个别企业认识不足, 有章不循和无章可循的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我国有的企业尚未建立比较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有的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还存有很多误解, 更为严重的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很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喊得多, 做得少, 只是把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 并没有真正按要求去执行, 以至于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二)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 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

一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组织不健全;二是偏重事后控制;三是重有形资源的控制, 而轻人员素质、信息沟通等无形资源的控制。

(三)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监督、检查不力, 考核、奖惩力度不够

有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检查流于形式, 稽核的范围有限,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 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 缺乏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 从而削弱了员工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自觉性。

五、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思路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机构

1. 会计机构必须相对独立。

坚持会计机构相对独立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实施的前提。首先体现在对会计机构的领导权相对统一, 这是保证会计机构相对独立的前提条件。其次是会计机构对经济活动能够实施有效的监控, 这是保证会计机构独立行使监控权的要求。

2. 会计机构的岗位职责要明确, 应相互制约。

会计机构的各岗位必须分工明确, 业务流程畅通, 责任明确便于考核, 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只有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的岗位设置, 才能保证内部牵制制度的落实, 才能形成互联互控、互相监督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网络, 有效防止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3. 设立财务稽查岗位。

财务稽查设在会计机构内部, 受上级财务部门和会计机构负责人领导, 对内部实施监督, 对过程和结果实施控制。设立财务稽查岗位, 是对会计核算的过程和数据资料进行监督的手段, 也是防止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另外, 会计人员的定期轮岗制度和回避制度同样是防止舞弊行为发生的重要措施。

(二) 建立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授权批准机制

合理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授权批准机制是防止权力过度集中和舞弊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在企业会计控制中尤其重要。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可以使各职责部门和人员互相制约、互相依存, 使目标制定、方案实施、预算执行和监督监控等工作相互分离, 由不同的部门或人员完成, 可以防止少数人盲目决策和权力过度集中造成的危害, 以便形成管理科学、职责明确的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权力制衡机制的基础是授权批准机制的健全。授权批准包括书面授权和口头授权, 在企业管理中, 最好使用书面授权, 以便于管理行为的可追溯性。企业的授权及其更改, 必须让所有员工知悉。通过授权, 企业内部的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职责范围、工作标准和业务流程等。

权力制衡和授权批准是整个会计工作得以平稳运作的基础。在企业内部尤其是在涉及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等问题上, 每一项重大业务不能由同一个部门或某一领导指挥某一部门独立完成, 必须按规定和制度处理相关业务, 才能防患于未然。

(三) 合理、科学的业务流程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实施的前提, 是以科学、合理、高效的业务流程为主线, 将相对松散、独立的制度融入到业务处理过程的对应环节。业务处理流程的设置对于制度的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每一业务处理环节必须由下一环节来验证, 业务处理结果必须在财务主管的监控之下。

(四) 实施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 它是对内部控制的检查和再控制, 通过内审人员经常和定期的审计活动, 达到发现隐患、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 以消除影响内部会计控制效果的各种因素, 它是落实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重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应直接接受董事会或者总经理领导, 以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计会计账目, 还包括稽核、评价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和各职能部门执行指定职能的履行效率, 并向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报告内控制度的执行结果, 从而保证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五)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至关重要。会计人员的诚实状况、敬业精神、业务知识以及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素质的优劣, 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起着决定作用。一方面,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通过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得以贯彻;另一方面, 会计人员又承担着监督企业其他人员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责任。因此, 必须重视会计人员的任用和培训。

上一篇:施工控制和管理下一篇:构建大审美教育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