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体育舞蹈教学(精选10篇)
三位一体体育舞蹈教学 篇1
舞蹈创作的实现需要舞蹈表演来完成, 而舞蹈表演需要依靠舞蹈创作来支撑, 才能够得以发展, 舞蹈表演就是为了供人欣赏, 没有舞蹈欣赏, 舞蹈表演也就失去了意义。同时, 舞蹈表演需要舞蹈鉴赏者来反馈信息, 通过信息反馈, 促进创作和表演的改进;因此, 在舞蹈教学中, “创作、教学、表演、鉴赏”都不能够忽视, 要兼顾好“创作、教学、表演、鉴赏”几个方面的关系, 注重舞蹈艺术活动整体演练, 从舞蹈艺术整体构架出发, 培养全方位的舞蹈人才。
一、传统舞蹈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目前, 在一些高校的舞蹈教学中, 人才培养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普遍, 有的高校在舞蹈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专业化素质, 人才培养过于“专业”的现象比较严重。还有一些高校, 在舞蹈教学中过于“粗放”, 学生由于缺乏训练, 导致舞蹈专业技术不够硬。在舞蹈教学中, 无论是“专业”, 还是“粗放”, 都不利于培养全方位的舞蹈人才。一些专业舞蹈院校, 无论在专业设置上, 还是在课程安排上, 都尽可能的做到细致专业, 这种教育模式, 虽然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化素质比较高, 但是, 缺乏综合素质, 音乐、美术、地理、民俗等知识的掌握远远不足。综合性大学舞蹈专业又过多的侧重于“综合”, 安排非常多的公共课程, 然而,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 总课时量有限, 在无形中就会压缩专业课程, 最终导致专业越发展越畸形, 脱离艺术品质, 导致许多学生舞蹈专业技术显然不够硬。因此, 在舞蹈教学中, 过于“专业”, 或者是过于“粗放”都存在弊端, 过于“专业”, 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给人一种玩弄技巧、玩弄概念的印象, 学生的知识体系比较单薄, 虽然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但是, 别的人文学科知识 (如:音乐、美术、地理、民俗等) 就欠缺较多。同时, 教学过程中过于“专业”, 培养出来的学生, 在舞蹈教育、表演、评论等方面, 也会有所欠缺, 脱离群众、脱离生活, 不能全面发展。过于“粗放”, 虽然培养出来的学生人文学科知识了解的比较多, 知识结构比较完整, 但是, 由于缺乏锻炼, 舞蹈专业技术显然不够硬。这时, 就需要一种新型舞蹈教育模式, 笔者认为, 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就是“四位一体” (创作、表演、教学、鉴赏) 的舞蹈教学模式。
二、“四位一体”的舞蹈教学模式设计
1. 让学生体验舞蹈创作, 舞蹈鉴赏,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传统舞蹈教学模式注重传习, 教学方式以“讲解示范”、“言传身授”为主, 缺少互动, 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位一体的舞蹈教育模式, 学生不仅学习舞蹈技术, 学习舞蹈表演, 还可以体验舞蹈创作、体验舞蹈鉴赏评论, 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四位一体的舞蹈教育模式, 注重“实践演练”, 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多种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习效果。“四位一体”的舞蹈教学模式, 教学考核评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学考核评价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 而变成了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与互评结合的模式, 考核评价方式也由单一学习结果考核, 变成了虚拟课堂评价、作品评论等相结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刺激学生在创作、表演、教学、鉴赏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 提高对舞蹈教学的学习兴趣, 积极参与舞蹈教学, 得到一个全方位的感知演练, 促进自我编、演、教、评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2. 以学生为主体, 四大部分之间环环相扣
舞蹈教学模式, 涵盖连环进行的四大部分, 一是舞蹈教育, 二是舞蹈创作, 三是舞蹈表演, 四是舞蹈鉴赏。在这四大部分中, 都是以学生为主体, 舞蹈教学课堂的主导者是学生自己, 他们既表演舞蹈, 也创作舞蹈, 既是表演者, 也是创作者, 同时, 还是舞蹈鉴赏者, 舞蹈评论者。四大部分之间环环相扣, “四位一体”。这四大部分, 不用区分哪个是第一步, 哪个是第二步, 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根据课程性质不同, 随意调换四步的前后关系。如, 在《舞蹈教学法》课程中, 学生先要根据老师的要求, 自己创作舞蹈教学组合, 在这里创作是第一步, 随后, 设计教案, 进行教学演示;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和同学们对其进行教学评价, 根据教学评价反馈的信息, 学生再一次做进一步的调整, 进入新一轮的四位一体。然而, 如果是《剧目排练》这门课程, 舞蹈鉴赏就变成了第一部, 首先, 教师要带领同学们赏析评价要学习的剧目, 第二步进入舞蹈教学。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 在尊重原作基础上, 适当的调整学习剧目的某些动作, 这种调整当然包含创作成分, 第四步才是进行教学表演。课程不同, 四步的先后顺序也会不同。当然, 在具体教学设计中, 不同的课程, 所归属的环节也不同。如《舞蹈编导》这门课, 主要是对舞蹈文化的搜集和解读, 是为了创作对象寻找舞蹈创作点, 提取创作元素, 寻找舞蹈设计动机, 所有这些, 都属于“舞蹈创作”这一环节。在《剧目排练》课程中, 搜集、分析、整理材料, 分析舞蹈作品的故事内以及涵文化背景, 分析角色心理等, 都属于“舞蹈鉴赏”这一环节。
三、结语
“四位一体”的舞蹈教学模式, 不仅可以使学生得到一个综合的训练, 实现从理论到实践, 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 同时, 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舞蹈艺术各活动之间必然联系, 得到一个全方位的感知演练, 在学习过程中,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促进其编、演、教、评等综合能力的提升。
摘要:从舞蹈艺术的整体构架出发, 研究“四位一体” (创作、表演、教学、鉴赏) 的舞蹈教学模式,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创新舞蹈学科教学模式, 培养全方位的舞蹈人才的一个新的尝试, 对舞蹈教学总结有价值的新经验, 培养全方位的舞蹈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创作、教学、表演、鉴赏”四位一体,舞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志刚.探究综合性大学舞蹈编导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为例[J].戏剧之家, 2015 (23) .
[2]贾东霖.“创作、教学、表演、鉴赏”四位一体的舞蹈教学模式研究[J].大众文艺, 2014 (04) .
[3]马洪秀, 姜骋.论述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意义[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 (22) .
三位一体体育舞蹈教学 篇2
关键词:“做—学—教”一体化;幼师;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与艺术学院不同,中职学校幼师舞蹈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舞蹈演员,而是通过幼师舞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舞蹈自学能力、创新的能力、能进行幼儿舞蹈教学、舞蹈表演和幼儿舞蹈创编的幼儿教师。而且中职学校的大多数幼师专业的学生入校之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舞蹈学习和训练,而且在学校两年时间之内不仅要对舞蹈的基础知识、民族舞蹈和幼儿舞蹈技能进行熟练掌握,而且还要学会独立进行幼儿舞蹈创编的能力。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是以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等为指导,而且也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的具体体现。因此中职学校从事幼师舞蹈教学的教师就要根据中职幼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等的特点,对幼师舞蹈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地研究。本文主要围绕“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中职幼师舞蹈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一、“做—学—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概述
“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先不进行舞蹈教学内容的教授,而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和预案等先进行尝试性的做,让学生先通过自己的做,对教学内容和过程等进行感悟,然后再进行教学内容的“学”这里的学主要指的是学生之间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总结和升华等,从而形成了一堂由师生共建的舞蹈课堂教学模式。“做-学-教”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做中学”和“做中教”为出发点,并且采用的是“讲”和“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教师可以再做中教,这样就将舞蹈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进行了有效地结合[1]。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和快乐中学习,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积极探索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幼师舞蹈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上文中我们对于“做-学-教”一体化这种教学模式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将对于这种教学模式在中职幼师舞蹈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分别从“做”、“学”和“教”这三点展开探讨。
(一)做
这里的“做”指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或游戏中,进行自主的尝试性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和环境等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个性,从而进行舞蹈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制定一些教学任务、创设一些情境或者游戏、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的建议等的前提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身体表达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探索和学习[2]。例如,教师给出学生一些如 “下雪了”、“吹风了”和“鳥儿唱歌了”等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或者表达方式进行表演。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教师没有直接给学生展示如何去做,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想和做,无论学生做的效果如何,都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方式,而且为学生之后的舞蹈编排等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
这里的“学”指的是学生的“互相学习”,主要是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游戏或者环境“做中学”之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为“镜子”进行交流和学习。例如,当学生根据老师的任务要求创编出了不同的幼儿舞蹈时,教师可以将学生按照各自的擅长和不足之处进行搭配分为几个小组,然后采用“小先生”示范法,让各个小组轮流做小先生进行表演,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学生在表演和观看的过程中都会受到新的启发,达到了互相学习和提高的目的。通过这种互相学习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训练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进行示范教学的能力,而且通过互相的交流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打下了基础。
(三)教
这里的“教”指的是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自我探索学习和互相交流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总结、给出补充和建议,最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教”不仅要培养学生从事幼儿园舞蹈教学的能力,而且要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良好心理素质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等进行全面地培养和提高[3]。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体现出对学生知识学习的指导和教授,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将来幼儿教学环节起到示范的作用。
结束语
要想提高中职学校幼师舞蹈教学效果,就必需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提高。而“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通过舞蹈知识技能等的教授方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教学实践能力进行了极大地提高,而且将传统舞蹈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现状转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尝试和试教”的主动探究式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导下,不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全方位的培养,而且也有助于对教师创造性思维和责任意识等的培养和提高,从而为教师的教学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和创造型转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邬显赞.构建幼师专业舞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5):52-52.
[2]阎栓.幼师专业舞蹈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153-153.
三位一体体育舞蹈教学 篇3
1 体育舞蹈起源及发展
1.1 体育舞蹈的起源
体育舞蹈起源于英国, 盛行于欧美。是一种在音乐的伴奏下, 通过人体各环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出不同难度的形体动作和造型, 表现不同的情感和技艺, 达到自娱自乐、增强体质或进行竞技的体育运动。不同的舞种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 热情奔放与浪漫柔和并存, 对培养大学生的自身素质和社交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1.2 体育舞蹈的在高校的发展
1991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校体育专业教学计划》把体育舞蹈列为普修和选修课程, 全国各高校也开展了体育舞蹈的教学, 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活动方式逐渐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教学内容和锻炼手段。随着终身体育观念的深入, 对体育舞蹈的教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更应该符合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2 体育舞蹈教学开展的价值
2.1 心理学价值
长期的学习生活会使人感到压抑、枯燥无味, 良好的心理素质会使这些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所以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发展就特别重要。参与体育舞蹈活动能够使人从紧张的情绪中走出来, 使人的注意力从学习转到运动上来,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疲劳, 愉悦心情, 也会使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2.2 社会学价值
体育舞蹈是一项男女共同进行的双人或集体运动, 在运动中能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 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于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更能迅速的适应新的环境。
3 影响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因素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多种手段和途径的总称。使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下进行观察和练习的过程。由于体育舞蹈不仅仅是向学生单一的传授运动技能同时还肩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礼仪等, 因此要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3.1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
本文根据体育舞蹈教学的特点, 参阅了相关的文献和走访了多位专家, 筛选出影响体育舞蹈教学的因素, 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通过SPSS17.0软件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因子分析, 经过球形检验结, 因子模型的显著性水平达0.000, 所建立的模型可以被采用。
3.2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3.2.1 参与因子
参与因子主要包括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 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方法的有效与否主要通过学生表现出来, 所以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运动天赋、性格、性别、生理和心理因素都对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教师的教学经验、运动技术水平、语言表达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性。
3.2.2 教学因子
教学因子主要有教学原则、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组成。教学原则是进行任何教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在整个体育舞蹈教学和各环节教学中教学原则的指导作用都应该放在首位。教学目标是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 任何情况下选择的教学方法都是为了完成所制定的教学目标, 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不同, 适合才是最好的。而教学过程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过程,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的发展规律。新授课以教为主, 复习课以练为主, 只有在充分的把握住体育舞蹈教学过程的特点, 才能够选用最佳的学习方法完成最佳的学习任务。
3.2.3 环境因子
体育舞蹈教学的课时总数以及场地器材的设备是否完善, 对于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影响, 没有充足的课时总量, 学生进行学习的机会将减少, 导致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难以多种多样, 学习效果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 场地器材的不完善很可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 是体育舞蹈运动在大学中难以持续的发展下去。学生人数的多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起到影响作用, 如果人数过多, 只能过多的采用集体教学, 难以做到个别指导和因材施教。
3.2.4 思想科技因子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受到教学理论的制约还要受到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下, 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说体育舞蹈教学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智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这样才符合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最终思想。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使传统的方法得到了补充和更新, 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4 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
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体育不但要有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师范法、分解法、完整法等, 同时还要有与现代学生思想相符合的快乐体育教学法、诱导学习法等, 只有做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 体育舞蹈的教育价值。
4.1 快乐体育教学法
快乐体育指在教学过程中, 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付出努力获得成功后, 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快乐体育不是散漫体育, 并不是完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是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真正实现高效协调的学习机制。在快乐体育教学中, 学生不只是学习和模仿教师的动作还要学会自觉的参与这项运动, 和教师进行相互交流, 探讨学习心得, 是体育舞蹈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放大。快乐体育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 强调发现学习,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实践学习法
实践学习法指在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 在实际操作中边改进边提高的方法。体育舞蹈是一门注重社会交往的体育运动项目,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适当的教学内容放到舞厅中, 使学生体会到舞会上特殊的氛围, 在场景音乐中更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 培养乐感对肌肉的感觉, 同时还可以学到社交礼仪, 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要使学生明白, 只有把所学的技术动作灵活自如的运用到实际中才算是真正掌握了。由于体育舞蹈是男女共同配合的一项运动, 更应该教育学生注重行为举止, 建立正常的男女交往关系。
4.3 C AI教学法
CAI教学法是把多媒体, 摄像机等现代化技术运用到体育舞蹈教学上来。CAI可以让学生亲眼看到自己动作的错误之处, 让学生自己检查自己, 自己纠正错误动作, 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CAI还有利于个别教学, 对于技术动作接受比较慢的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巩固练习, 对于技术动作接受比较快的学生来说还可以提前自学。CAI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料,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传给学生, 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便捷。
4.4 双语教学法
体育舞蹈双语教学法是指在体育舞蹈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过程中全部或者部分采用外语 (主要指英语) 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体育舞蹈技能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看到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对待体育舞蹈学习的兴趣高于没有进行双语教学的学生, 说明进行体育舞蹈双语教学时可行的, 这也符合我们一直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但是在双语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但有精湛的运动技能同时还要良好的英语基础, 这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5 和谐教学法
和谐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 同时做到教学的诸要素与教学过程、环境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减负”能够全面和谐发展。和谐教学法要求从受教育者的自身需要出发, 整体规划自身所需要的教学方法, 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 排除外界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学生在和谐的教育环境下进行学习。和谐教学法是辅助体育舞蹈学习最好的助手, 更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4.6 动作示范法
作为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示范法仍然是最基本并且也是最重要的教学手段。动作示范法是指教师以自身的完成的动作为例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动作示范法能够使学生近距离感受到体育舞蹈动作的优美, 有利于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 使自己的技术动作更加完美。动作示范法的特点是简便灵活, 使用范围广。
总之, 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我们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来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 我们要取之所长, 是我们的教学方法做到最优化, 这样才能够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思路, 才能够真正的做到素质教育, 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体育舞蹈是集体育、艺术、教育于一体的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 它不但具有娱乐性和健身性, 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竞技性, 具有多元化的教育价值。随着体育舞蹈课程在高校中的广泛开展, 受到了很多爱好者的追捧。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在探索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来充分体现出体育舞蹈的教育价值。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自身的教学经验, 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有关于体育舞蹈教学的创新型建议。
关键词:创新,体育舞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军.高校体育舞蹈的创编及教学方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2008 (1) :119.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研究 篇4
关键词:体育舞蹈;高校;现状
一、体育舞蹈教学场地设施的现状
训练场地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由于体育舞蹈项目独特的特点,它要求女士穿高跟舞鞋进行练习,这就要求场地需为平整、光滑的木质地板。但受各校的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规范的体育舞蹈场地比较有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训练场地多为室内排球馆、篮球馆、体操馆等,不能安装相应的设备,比如镜子、把杆等。有些只是在教学楼或行政楼内的大理石地面进行教学,甚至在室外的水泥地或田径场进行,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除场地之外,教学设施也十分重要。
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设施不是很完善,目前仅部分重点高校教学设施配备较为完善,而其他众多高校的教学设施还处于低端水平,学校现有的场地仅仅只能够满足体育舞蹈课程的最低需求,专业的体育舞蹈场地比较少。部分高校由于场地的限制,导致体育舞蹈课程无法开展。有的学校即使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也由于无规范的体育场地授课,致使教学质量和效果很差,因此也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体育舞蹈水平的合理发展。同时,体育舞蹈是一项具有审美功能的运动项目,为了使学生在体育舞蹈中展现美,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配备必要的辅助学习设施。从调查的大部分高校来看,教学场地均不设置把杆、镜子、垫子等必需设备,即使有也只是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很难达到教学所需,因此严重影响了体育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体育舞蹈教材使用现状
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广义的教材是指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由于课程内容和教材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因此体育舞蹈教材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近80%的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并没有规范合理的通用教材,只是引用专业院校的体育舞蹈教材或者自己学校教师编写的临时教材。教学中经常将社交舞的教学内容归属到体育舞蹈中,给教学带来很大的混乱。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发展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应该科学编著一本更充分体现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特点的统一教材,以适应广大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推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和提高,也为高校规范统一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三、体育舞蹈教学组织形式
体育教学的组织是指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特点、任务和实际情况对学生、场地器材等进行合理安排的各种措施。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任务、实施教学内容的重要保证。体育舞蹈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比如有集体教学、分组教学等,因此在教学中应合理选择。据调查,集体教学形式一般用在教学初始阶段,其优点在于节约人力和场地,加快教学进度,并有助于规范和统一动作。采用集体教学形式,应注意因材施教。在学生出现错误动作时要根据其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指导和纠正,并提出不同要求。其次是分组教学,是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常在比赛,游戏时采用。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简单,又迅速。当然分组教学还有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其中同质分组能增强活动的竞争性,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异质分组可以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随着人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更加全面,对教学内容和结构研究得更加深入,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也推陈出新。
四、体育舞蹈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活动方式、途径和手段的总称。据体育舞蹈自身风格特点,在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领带法”
在元素动作及套路的学习中教师应采用领带法,即教师背面示范、侧面示范或镜面示范领带学生做动作。教师在领做动作时,对某些动作细节要逐步讲解,使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体会正确动作,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其技巧,并熟练地完成某个动作。此方法适合某一小节或某一段动作的学习。
2.“讲授法”
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解释概念、叙述事实、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是教师使用最早的、应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几乎都需要同讲授法结合,单纯“讲授法”多被简单理解为“教师讲、学生听”,因此常被引起质疑和误解。
3.“示范法”
是教师以某具体动作为范例,做完整或分解示范,以使学生了解所要学习动作的结构、形象和要领方法。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示范法,能较快地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动作概念。示范法有许多优点,如成效快、适用情境广泛,它一般和讲授法相结合互补不足,两者的结合也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4.“比赛法”
是指在比赛的条件下,按统一的比赛规则和以最大强度来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法。其具有鲜明的竞争性,富于竞争性质,使学生在紧张状态下,精神高度集中,最大限度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学生在公平的竞争条件下学会积极上进。
5.“讨论法”
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学习的某个问题各抒己见,进行讨论或辩论以获得知识或辅助运动技能学习的一种方法。在运用讨论法时需要注意:讨论要有目的和明确的主题;讨论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为宜;注意对讨论结果的归纳和小结。
6.“电化教学方法”
是指师生通过现代教学媒体实现教学目的的方法,是在教学形式上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它具备以下几个特点:①再现、模拟性。能再现事物的本来面貌,并可打破时空的局限,使学生感知提要的现象,或通过模拟,向学生传递代替性经验,揭示抽象的原理,以实现教学的高效率。②多样性。由于各种新的认识工具不断出现,各种现代媒体的功能不同,这就使电化教学方法非常丰富灵活。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由教师指导,也可由学生自己通过教学机器学习。③随机性。可使各种程度的学生,不受统一的时空限制,随机学习,能较彻底地实现因材施教。
7.“启发诱导法”
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己用脑,善于思索,勤于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学生学业不良往往是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所致。运用启发诱导法应注意: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差生观;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应教给学生掌握先进的学习方法,让其自己去探索、发现,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由于高校专业体育舞蹈教师较少,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并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使得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够灵活。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上,应该提倡个性化与多样化相结合,并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从而使教学目标向科学均衡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对整个技术动作有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张翠玲.体育舞蹈俱乐部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1).
[2]彭春梅,叶文平.对体育舞蹈训练内容体系和训练方法的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3]吴辉.宁夏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改革途径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41).
[4]张丽蓉.中国竞技体育舞蹈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探究 篇5
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舞蹈结合的产物, 属于体育大家族中的一个分支。也称为“国际标准交谊舞”, 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体育舞蹈有很多具体的舞种, 比如华尔兹、探戈、伦巴、牛仔舞等。这些舞种均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舞曲。
体育舞蹈是由文艺范畴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因此除了竞技性的特点之外还有艺术性的特点。具体而言, 体育舞蹈有四大特点。 (1) 规范性体育舞蹈是完整的舞蹈系统, 具有技术的规范性, 每一个动作都有自己严格的要求。 (2) 艺术性体育舞蹈在表演过程中, 融入音乐的成分, 具有很强的节奏性, 对于服装的选择也有自己的视角。因而体育舞蹈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3) 竞技性体育舞蹈从单纯的社交舞蹈逐步演化为竞技性运动, 很多国际赛事从体育舞蹈的动作舒展程度、与音乐的融合程度以及动作的标准与否等角度进行评分。 (4) 生理价值体育舞蹈作为一项体育运动, 其锻炼价值不言而喻。体育舞蹈是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一项很好的运动。
二、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必要性
在我国, 目前很多体育类院校均设有体育舞蹈这一专业, 主要包括摩登舞和拉丁舞。综合类院校大多将体育舞蹈设为选修课供学生们学习。由于体育舞蹈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对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等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 体育舞蹈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舞蹈在优美的音乐声中, 舒展舞者的感情;在清扬的舞步中, 挥发美的韵律……欣赏优美的体育舞蹈无疑是一种陶冶情操、感受美的过程。另外, 在教育教学中, 学生在选择合适的舞曲, 在选择与之搭配的服装的时候, 均能无形中锻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其次, 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校园文化是进行大学生道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有着促进作用。体育舞蹈有着社交性、艺术性、运动性等诸多优点, 对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着积极的作用。
除此之外, 体育舞蹈对于学生的形体塑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从小学到高中, 学生拥有各种各样的学习压力, 缺乏体育锻炼的机会。很多学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含胸驼背现象。体育舞蹈对每一个动作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整套动作的和谐性, 就必须动作舒展、身体语言优美。在体育舞蹈训练过程中, 潜移默化的塑造了学生的形体。
三、体育舞蹈课程教学要点
1. 重视节奏感培养。
体育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的旋律、节奏感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有着极大的启示和帮助作用。启发大学生做动作时的表现力, 对增加学习兴趣, 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体育舞蹈要借助的是音乐的节奏, 去表现人体的基本技能和舞蹈技巧。舞蹈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律动, 而节奏又是律动的基础, 离开了节奏, 韵律的动作就荡然无存了。节奏起着一种起承转合、承上启下、抑扬顿挫的作用。因此, 在体育舞蹈专项课教学中, 应把节奏的训练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2. 基本动作训练。
舞蹈艺术是人体的造型, 是通过人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和塑造艺术形象的。形体训练实际上是一种解放身体的训练, 形体训练的基本方法是肩、腰、胸部的练习, 可以通过扶把, 蹋腰压肩、俯地拉肩、以弹腰、下腰、甩肩等来解决。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形体训练外, 我们尤其要注重脚背的绷直, 延伸下肢的感觉, 对初学者进行那种双肩平正、下沉、提颈、双目平视、收腹、挺胸的静立式训练。练就一个气宇轩昂的直立姿势, 要在动作训练过程中, 保持一种挺拔、舒展的姿势。
3. 培养发展学生的文化内涵没有文化的舞者, 充其
量是舞蹈的“机器”, 缺乏厚实文化内涵的舞者, 是难以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高校学生一般情况下, 文化功底较为深厚。在教授舞蹈的同时, 不忘文化修养的培养。只有让学生了解各舞种的风格, 文化背景才能使学生对体育舞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大学体育课开设街舞教学的可行性初探.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4) .
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 篇6
1、提升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的途径
在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通过采取一些积极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整体效率有着重要意义。下面主要从以下两点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
1.1、加强关于体育舞蹈形式美的研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1)体育舞蹈又称运动舞蹈,它表现的艺术性中,最重要的是形式美,这是由艺术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也由观赏者自身审美水平所限制。因其为舞蹈,所以观赏者对它形式美的期望值很高,而体育舞蹈也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其感人之处及艺术的魅力。体育舞蹈十分强调艺术表现形式的建立,具备极高的鉴赏意义、审美意义。体育舞蹈的舞蹈结构和舞蹈与声乐节拍旋律的交互配合,再加上舞蹈服装的华美,一起展现出体育舞蹈无以伦比的形式美。
(2)体育舞蹈的形式美分为三个层级的概念。
首先是物料即人体本身,体育舞蹈凭借整个人的身体作为基础来表现艺术的美好形象。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先凭借人体体态、身体质素、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等进行优选,筛选出形体优美的身体,然后再加强形体锻炼,训练出体育舞蹈所必须的身形。
其次就是形体的造型手法很重要。形象塑造手法是展示体育舞蹈形式美的重要核心,造型技巧里面包含舞蹈动作、姿势的表现、脸部表现、手部表现、舞蹈细节技巧、舞蹈构成等等。体育舞蹈之所以能展现很强的艺术征服力,是因为体育舞蹈主要以各式各样的运动动作、美好的姿势形象、雅致的舞蹈技术来构建形式美。
最后一个层次是形式美的构成准则,形式美准则专指组成形式美的颜色、形象和声光等要素。是以体育舞蹈形式美的组成成分要素为重点研究对象,并总结得出了六种形式美的展示方式,即是由男女合理配合展现的和谐美、新奇特别的表现风格的美、刚柔兼具,动静相辅的节奏之美、多种变幻莫测的动作构成的构图美、舞蹈与乐声结合之美以及服装、装饰、舞台灯光之美。这些细致具体展现的美是对形式美概念的创造和推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对高校学生进行美育方面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在体育舞蹈训练中,始终切实的对学生执行美育方面培养的策略。利用教师、教练言传身教以及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观赏极具艺术美的竞赛和演出,一步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意识,在教育中注重美育训练的审美能力理论知识掌握和实际参与各种活动两种方式组合运用,训练和提升学生们对美的体验能力,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及创新能力。
1.2、改革训练和教授方法,提高体育舞蹈的教学品质
(1)重视并紧抓基础元素训练,增强基础舞步学习,打好舞蹈基本功
(1)体育舞蹈中有各种各样的舞蹈,它们都有它们各自的基本构成要素,在业界内,专业人士将这种要素叫做“元素”。这是指这种舞蹈运动中基本的、底层的要素,比如拉丁舞中常说的伦巴和恰恰,恰恰舞蹈技术路数基本是以腰部和臀部的摇摆动作来表现的,也就是说,要掌握这两种舞蹈,就要掌握这两种基本元素,也就是腰部扭转、臀髋关节的摇摆扭转和腿的规律律动,这些就是伦巴和恰恰舞蹈艺术中的三元素训练。体育舞蹈中各种各类舞蹈均有自己的基础元素,把元素训练做好,就相当于打好了舞蹈训练的坚实基础,这样才可以把握住学习的舞蹈的每一个动作,因此紧抓腰、臀部位的基本元素进行训练就是学好伦巴和恰恰舞的关键之处。教练在训练学生时,每一种舞蹈教学,都必须紧抓元素训练,使学生快速掌握该舞蹈的基础动作,进而快速掌握该种舞蹈。
(2)重视并紧抓基本舞步训练
体育舞蹈中的基本舞步是每种舞蹈最基本的步子,是由基本步子、花式步、高难舞步等构成,也是组成更复杂花式步子和高难舞步的基本成分,看似复杂、眼花缭乱的高难舞步、花式舞步都是通过基本舞步的组合进行演变的。因此体育舞蹈的训练和学习中,首先应该针对基本舞步进行学习和训练。与之对应,教练也要增强基本舞步的教授,针对每一种基本舞步认真细致的按标准动作进行教学,使基本舞步动作准确、优美、标准、恰到好处。通过按科学的手段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加顺利的掌握体育舞蹈的各种花式舞步和高难舞步,获得好的教学质量。
(2)教练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体育舞蹈学习中常常使用分解教学的方式,训练的时候也常常应用。在长期的体育舞蹈实际教学摸索中,我们深入探索分解法,突破以前仅仅依靠动作分解的教学方式,重新创建了多种分解教学的方式。
2、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时应注意的事项
体育舞蹈的律动教学既要注重教学和训练的途径,也要注重其方式方法,更应注重在教学和训练时所应注意的事项,以下就是对事项的具体概述。
2.1、注意与音乐节奏相吻合
音乐对于舞蹈来说就像是灵魂,舞者总是随着轻柔缓和的音乐节奏轻翩起舞。就要求学生和老师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训练时,都要注重学生音乐感的培养,有乐感才会学会把握节奏,体会不同音乐风格中的韵味,才可以与舞蹈更好的结合,做一个灵魂舞者。
2.2、不可过于随意
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舞蹈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就没有必要在认真对待,所以就会有部分学生在训练和教学时不认真,舞蹈动作的随意性太强,对音乐节奏感的感知也不标准,这样就会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质量的下降。还有些学生只是一分钟热度,当对音乐和舞蹈的动作有所熟悉后,就失去了其学习的兴趣,不会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和意境,导致自身的律动感没有办法得到提升。
2.3、教学和训练时不应急切
对于初学者来说,首次接触都会颇为激动,总是希望能够特别快速的掌握舞蹈的各项技能,不惜增强自身的运动量,耗费自身体力,以至于忽视了舞蹈动作的质量,达不到舞蹈要求的标准。所以就要求老师要循序渐进的对各个舞蹈动作进行指导,切勿操之过急,影响教学和训练的质量。
2.4、不要急切的追求高要求的动作
舞蹈学习中有些接受能力较强,有些则相对较弱,就需要老师在教学和训练时一视同仁,不要过分的专注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而抛下落后的学生,在学生没有完全体会到乐感之前不要轻易的让他们尝试较为高难度的动作,要把基础打好,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舞蹈动作到位,才可以保证学生对律动的掌握,将舞蹈与音乐相融合。
2.5、注意舞蹈姿态的掌握
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不要一味的追求快速度,,要追求高品质。舞蹈最重要的就是神、形结合,体育舞蹈也是如此。教学训练时老师一定要认真指导每位学生的舞蹈动作,神态,要做到抬头、挺胸、膝盖放平、大腿和臀部夹紧上提的标准姿态。
3、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的主要成绩和成果
通过对多年教学经验成果进行分析,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在有效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这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1、学生学会体育舞蹈获得的成果和效益
经过加入到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中的同学们反馈,普遍的声音是感觉获益颇多,成绩明显。同学们觉得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不但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而且还塑造了形体美,充实了个性、让身心欢娱,提升了社会适应能力,还能调剂生活,培养艺术细胞。通过对必修和选修的同学进行的跟踪记录,使用问卷对他们进行采访,对学习体育舞蹈主要获益列下十个项目,进行信息收集。发出三百份问卷,回收二百六十四份,其中数据有效的是二百六十四份,数据可靠性有保障。经过对问卷的分析显示,提升适应社会能力、塑造形体美、充实个性、愉悦身心、提高艺术细胞、锻炼身体排在前面。这表明同学们对体育舞蹈的训练成果和收益是认可的,学生们认为提升适应社会能力、充实个性、培养艺术细胞这些收益对自己一生都有益处。对于训练体育舞蹈知识技能、调剂生活、缓解各种紧张情绪压力、提升舞蹈、艺术素养等方面的选项选择率也较高,这对体育舞蹈的发展和成绩作出了十分有力的肯定。
3.2、笔者在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研究中的主要成效
笔者从事体育舞蹈事业已有些时日,并且教学经验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通过采用创新型多样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在全面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发展过程中亦有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研究中,其一直专注于对体育舞蹈的表现力和形式美、体育舞蹈在各个区域发展情况以及体育舞蹈特性和未来走向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探索,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
4、总结语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的具体应用是顺利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适应新课程标准改革与实施的必然选择。根据各项实验数据均可表明,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加强体育舞蹈律动教学与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体课堂效率的提升,均有着重要意义,所以为了快速实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创新型多样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摘要:体育舞蹈律动教学是一项包含了动作、声乐、舞蹈等活动的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口口相授的方法进行知识传播,这样很难达到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舞蹈律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现代媒体与经典教育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习者快速实现技能提升。
关键词:体育舞蹈,律动教学,训练
参考文献
[1]黄淑萍,任继组.论体育舞蹈教学训练中的音乐配合[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05.
[2]周华.体育舞蹈的美学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0.
[3]舒渊,宋晓荣,罗鸣凤.概析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价值及其实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3.
[4]查建芳.论现代体育舞蹈的专项身体素质[J].宿州学院学报,2010,08.
三位一体体育舞蹈教学 篇7
1 舞蹈动机研究现状
1.1 舞蹈动机
“动机”一词借自音乐,通常指一个简短的旋律型,一般长度为一小节。美国著名现代舞蹈家韩芙莉把舞蹈的“动机”称为“动作动机”,指的是作为编舞起始之点的“一小节舞句”。她认为:“凡是动作都有动机。”动机是人体姿态变化的根源。“动作必须具有目的性,没有原因就不要讲动作的如何,由于提供了情感的基础,这样动作起来可以有效地防止技术性的、机械性的表演等”[1]。一个舞蹈需要选择一个或几个符合舞蹈内容的、可以发展的动作为舞蹈动机,再由动机发展出若干个舞句,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体育舞蹈中的华尔兹、伦巴、恰恰等舞蹈,都是从具有其风格特点的单一基本步伐发展变化出一句、一段、一组、或一个完整的舞蹈作品的。
因此,我们认为在塑造舞蹈形象的过程中,最能体现舞蹈本质的凝聚形式和结构单位,具有舞蹈个性、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内涵的基本动作就是舞蹈动机。
1.2 舞蹈动机发展法研究现状
当前有关舞蹈动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两种发展方法:
第一种是韩芙丽的舞蹈动机发展法。没有发展,舞蹈的动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或者一小段舞蹈组合。韩芙丽从技法训练的角度阐述“舞蹈动机”的产生发展,她认为应从三组动作和三种运动线交叉进行入手三组动作指走步跳和跳步、以及结合其他步法的单跳步。三种运动线则指前向对角(从右后到左前)、旁侧线(从左到右)以及环形线(逆时针方向)。这三组动作和三种运动线交叉进行的结果,会出现九个“舞蹈动机”[1]。“一小节舞句”产生九个“舞蹈动机”的技法训练,说明“舞蹈动机”的发展是存在于整个舞台空间而不仅仅是人体自身的,动机发展时应考虑动作与运动线的交叉搭配关系及舞蹈动机的发展形势灵活多样。
第二种是西蒙-米西的八种“动作探索”法。(1)力度转换法。通过力量的转换来改变动作性质的方法。(2)主导部位法。身体的某一部位为主导部位率先行动,带出其他部位的动作,从而在整体上构成一段主导部位为主要特点的舞蹈。(3)选姿造舞法。每人选择几个姿势,要求有往上、往下、往前、往后的区别,然后,用衔街动作连接起来,还可在美国姿态的连接过程中加上一些过度动作,舞句就更为丰富了。(4)节奏变化法。在不同的音乐节速度中,将舞步做各种不同的节奏处理,使同样的舞步取得不同的艺术效果。(5)限制引动法:是双人在限制条件时,由一方主动引动而另一方被动相随创造动作的方法。(6)相反对比法。是通过各种相反因素的对比来实现以一引十的创造动作的目的。(7)穿越包围法。是以空间为对象,以不同的方式利用空间来创造动作的方法。(8)统一流动法。每个舞者的动作尽管各不相同,但由于动作的流动方式,相对的流动方向是一致的,仍能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2]。西蒙的八种“动机探索”法主要是从空间、时间、力度、引动等方面对舞蹈动机加以发展变化进而发展舞蹈的动作动机。
2 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舞蹈动机发展法的原则
体育舞蹈作为舞蹈的一个种类,它的十个舞种都具有不同的舞蹈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如:现代舞中的华尔兹、探戈、狐步、快步和维也纳华尔兹五个舞种,起源于欧洲,具有端庄、含蓄、稳重、典雅的风格和绅士风度,舞步流畅洒脱、舞姿优美;拉丁舞中的伦巴、桑巴、恰恰、牛仔和斗牛五个舞种,起源于非洲和拉丁美洲,具有热情、奔放、浪漫的风格,舞蹈动作豪放粗犷、速度多变、充满激情。由于各个舞蹈的舞蹈动作动机的构成各不相同,所以它们的舞蹈风格也各不相同。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舞蹈动机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内聚力与衍展性相统一原则
“舞蹈动机”不仅是编舞的起点,而且是作品的是一个有内聚力但又可以充分发展和变化的内核,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舞蹈动机内聚力与衍展性的统一。俄国著名编导福金十分注重舞蹈动机的内聚力与衍展性的统一。在其代表作《仙女们》的创作中,每个舞段、每段变奏几乎都少不了arabesque(阿拉贝斯克),福金用这一舞姿去贯穿整个舞蹈的流动,强调所有的动作都流自、流经并流向arabesque,从而为舞蹈提供了一条统一的贯穿线。
2.2 是风格化与生命化相统一原则
英国著名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奇认为:“图式是艺术家语汇的起点……”,“生命化原则”和“风格化原则”是艺术家对“图式”的不同态度;“后者强求秩序,使生命的形式接近于几何形状;而前者则赋予形状以生命,因此也就赋予它们以动感和表现力”。由于我们是在保持舞蹈形式风格的制约下去创造发展新的舞蹈的,因此在教学中舞蹈动机风格化与生命化的统一也是十分重要的。就舞蹈动机的发展而言,既要有“风格化原则”对动作图式的导引又要有“生命化原则”而导致的对动作图式的突破。二者的统一必然使“舞蹈动机,充满动感和表现力。体育舞蹈的形式化、风格化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一个或几个基本步伐会贯穿舞蹈的始终,如:“华尔兹”舞蹈一小节舞步的起伏变化动律贯穿在整个舞蹈中,不管舞蹈情节与舞蹈步伐怎样发展变化,其舞蹈的起伏流畅的律动和典雅端庄的风格始终不会变化。由此看来,舞蹈动机是可以充分发展和变化的舞蹈内核。
3 体育舞蹈教学中发展舞蹈动机的方法
纵观体育舞蹈的各个舞蹈步伐,都是在基本步伐这一主动权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得。《体育舞蹈》一书认为单个动作是构成组合或成套动作的基本要素[4]。而没有提到舞蹈动机的发展是舞蹈发展、创编和教学的核心。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并根据体育舞蹈的风格特点、基本步伐的变化规律、动律特征、体育舞蹈创编及教学方法等,对发展舞蹈动机的方法归纳如下:
3.1 反复法:
反复作为舞蹈动机的发展方式,一个重要的意义是强化观众对舞蹈动机的视觉印象,没有一定数量的反复,舞蹈动机很难确定自己在舞蹈作品中的位置,在反复的基础上保留、改变和加删动机时,要保留原形动机发展的特点。如“体育舞蹈”的舞蹈作品中,几乎都能找到舞蹈的基本动机的反复出现
3.2 舞蹈动机方向变化法:
根据舞蹈的八个方位,单一动机可以发展变化出多个动作。如:“华尔兹”的前进步这一基本动机,根据步伐的方向不同可以发展变化成左脚并换步、左转步、帚形步和叉形步等等。但是其舞蹈步伐风格不变,其舞蹈动律不变。
3.3 动作的扩充法:
以“华尔兹”为例,它的音乐是3/4拍,它的舞步基本上是一拍走一步,每小节走三步,但是动机也可以扩充发展,对其步伐进行扩充变化。如犹豫步、前后追步、前后锁步等都是每小节跳四步。也就是在三步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步,一小节音乐中间有一拍走两步,三步动作扩充成了四步,而“华尔兹”舞蹈的动律没有变化。
3.4 节奏变化法:
在不同的音乐速度中,将舞步做各种不同的节奏处理,使同样的舞步取得不同的艺术效果。节奏慢的给人感觉是舒缓、悠扬;节奏快的给人感觉是流畅、欢快。
3.5 反向法:
动机的反向变化即倒行。将舞蹈动机的局部、或动作的顺序反过来做。局部反向是将舞蹈的舞姿进行左右和上下来反向。动作顺序的反向是将“1、2、3、4”变成“4、3、2、1”。3.6主动引导法:由一方主动引动而另一方被动相随创造动作的方法。如“华尔兹”舞蹈中一些男士引导,女士相随的动作动机,以及拉丁舞中一些女士引导,男士相随的一些舞蹈动作。这类动作可以根据舞蹈的情景需要进行发展变化。
3.7 对比法:
通过对舞蹈动机的刚柔力度、高低起伏和幅度大小的对比方法来发展舞蹈动机,进一步表现出舞蹈动机的特色。还以“华尔兹”为例,几个小的旋转步和几个大的旋转步或者几个快的旋转步和几个慢的旋转步编排在一起就会产生起伏跌宕、水流缓急的效果。在视觉上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2007年的“交银杯”全国舞蹈大赛中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采用了大圆套小圆的旋转对比编排方法。
3.8 层层递进法:
遵循动机本身的特性,使舞蹈动机由表层发展至深层。充分表达舞蹈的内涵及思想情感。这一动机发展法我们用马致远的《汉宫秋》中的一曲来比喻更为明了:“……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进椒房;进椒房,月黄昏;月黄昏,夜生凉;夜生凉,泣寒将;泣寒将,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千行。”
4 结论
发展舞蹈动机使体育舞蹈的肢体语言更加丰富多彩,丰富的语汇使舞蹈的思想情感表达的更为充分;恰如其分的发展动机使舞蹈作品的内核和风格更为突出,良好的动机使舞蹈作品更具有独创性;通过掌握舞蹈动机发展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规律可循,为舞蹈技术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美]韩芙丽.郭明达译.舞蹈创作艺术[M].北京:中国舞蹈出版社,1990,96:206.
[2]王伟男.论“舞蹈动机”的捕捉与发展[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1):106-108.
[3]盛喜江.动机与主题在现代舞创作中的作用[J].朔方,2005,(11):78-79.
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基本策略 篇8
体育舞蹈是一项竞技性很强的运动, 也是一项集健身性、娱乐性及表演性于一体的大众体育活动。近年来,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 一些中小学正在着力开发校本体育课程, 将体育舞蹈引入校园。这一举措为体育教学增添了新内容, 注入了新活力, 深受广大青少年学生欢迎。但是, 由于多种原因, 体育舞蹈教学往往非常随意, 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那么, 如何更好地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呢?
一、加强学习,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及模仿力强的成长时期, 有的学生会在课外学习体育舞蹈, 其所掌握的舞蹈技能, 很有可能比部分教师还要多一些。因此, 体育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 开阔知识视野, 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舞蹈项目的学习与锻炼活动, 结合教学实际去探求新知, 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样, 才能较快地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为开展体育舞蹈教学奠定基础。
二、重视备课,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之一。有的教师轻视备课, 以为掌握了体育舞蹈技能就能确保教学顺利, 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体育教师要本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通过备课, 要明确教学任务和目标及教学过程与方法。体育舞蹈种类繁多, 在了解体育舞蹈具体项目对身体运动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后,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及个体差异, 有选择地安排教学内容。其一, 要选好舞种。其二, 依据舞种的动作标准选择搭配音乐, 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时, 应突出基本功的训练, 强调基本姿态, 让学生掌握跳不同舞步的要领、特点及身体各部位的位置要求。要强化重难点的指导练习, 为学生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地掌握各种体育舞蹈技巧。
三、优化教法, 发挥学生的潜能
1. 示范教学。
在体育舞蹈示范教学中, 教师要富有激情, 动作要力求准确优美,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示范包括正面示范、背面示范与侧面示范等。平时教学中, 宜多采用背面示范, 以利于学生模仿教师做那些肢体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示范时, 要考虑学生观察教师示范的角度和距离。学生人多的话, 可让他们排成若干列横队, 应避免前列学生挡住后列学生的视线。动作示范时, 要把握好速度。一般情况下, 采用常规的速度示范, 但需要凸显动作结构的某些环节时, 可采用慢速示范。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示范, 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带领练习。
在带领练习中, 教师应按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去把握侧重点。在初步掌握动作阶段, 要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 粗略掌握运动方法, 避免多余动作和错误的出现。在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 重在消除各种错误, 进一步掌握技术动作细节, 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及节奏感。在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旨在让学生轻松自如、准确优美地完成动作, 使其运动技能达到自动化程度。其间, 应注意分解与组合教学的侧重点。分解教学时, 要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动作或组合按身体部位合理地分解成几个局部动作分别施教, 使学生理解每个动作的结构特点。组合教学时, 要把单个动作按照一定的顺序衔接起来施教, 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掌握动作与动作的衔接方法。在带领练习中, 可以让体育舞蹈学得好的学生进行示范, 教师在一旁进行观察、点拨, 引导学生做到眼看、耳听、心想、体动, 促使他们尽快地掌握体育舞蹈要领。
3. 精讲多练。
体育舞蹈少年拉丁舞教学 篇9
关键词:体育舞蹈拉丁舞教学
随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幼儿的舞蹈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传承中舞蹈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舞蹈艺术通过人体优美的动作和造型、节奏和情节体现出人们一个时代生活中对美的享受和娱乐,使人的精神境界进一步提升,鼓舞人们为着更美好的生活而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在舞蹈艺术的熏陶下,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开设了舞蹈课。随着上海"舞林大会"的热播以来,国际标准舞作为舞蹈艺术的一个分支在国内掀起了一次舞蹈热,其中拉丁舞几乎是风靡全球。特别是幼儿拉丁舞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开展的如火如荼,作为一名拉丁舞教师,有义务让更多的学生去接触它,了解它。
1.拉丁舞的起源与发展的传递
拉丁舞是拉丁美洲的舞蹈,所以舞步和舞蹈风格都源自拉丁风,鲜明的风格,激情的音乐,多变的舞步,热情的身体摆动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充分的表现了人体的曲线美和浪漫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缺少对拉丁舞起源与发展的介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拉丁舞的风格和特点,在以后的教学中学员们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拉丁舞的感觉。
2.拉丁舞的发展前景
国际标准舞作为一项高贵优雅的运动,不但可以调适现代人忙碌的生活,舒展身心,并且有良好的社交功能。我国自一九八六年正式引进后,随着这几年的大力推广,发展迅速。1986年,文化部宣布成立了中国国际标准舞学会,并举办了第一届全国国际标准舞会演,由此每一年举办一届,如今,国标舞事业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关心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项,从1998年开始,国标舞将被列入中国文化部"荷花奖"的评奖单项,国标舞事业从此又将开辟一个崭新的篇章。跳国标舞,学国标舞的人越来越多。北京电视台播放的国标舞教学节目收视率很高,而且跳舞的人越来越年轻化,青少年成为了国标舞的主力军。拉丁舞作为国标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3.拉丁舞与身心发展
青少年学习拉丁舞对于孩子身体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避免和纠正孩子弯腰驼背及抓耳挠腮、咬指甲等一些不良习惯。而且拉丁舞音乐一般比较欢快激昂,孩子学习之后除了形体上会有较大改变外,精神面貌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开朗大方。学习拉丁舞还能提高孩子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可培养孩子的协调和平衡能力。拉丁舞也能促进孩子对文化课的学习,课业和舞蹈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舞蹈的学习要求孩子集中精力,加强其模仿、理解、思考的能力,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将这种习惯运用到文化课的学习上,许多孩子刚开始是父母逼着学习拉丁舞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都爱上了拉丁舞。
4.拉丁舞的兴趣培养
青少年学习拉丁舞存在着一些特有特点,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员,容易出现精神不集中,兴趣变化快等现象,这就需要教师的细心引导与注重兴趣培养。不能只是一味的灌输舞蹈理论和一遍一遍的要学员模仿动作,这样只会让学员产生厌学心理,所以教师们需抓住这个年龄段的特殊心理与特点来教学,面对不同的学生,老师要有针对的选择教学方法,并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融洽的课堂氛围不仅可以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老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4.1老师时刻要给孩子们一个专业舞者的形象,提高他们对舞蹈的客观认识,这就需要老师们在服装与技巧上的专业精神。
4.2丰富自己的肢体语言,用舞蹈去感染学生。标准漂亮的动作是引发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这就要求老师们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增进自己的舞蹈技艺。
4.3学会缓和课堂气氛,老师在讲解舞蹈理论的时候可适时增加一些舞蹈动作与我们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关联。例如拉丁舞的压垮(and)的感觉,我们在传递专业理论的时候就可以将身体半面身体的前后拉伸比喻成类似麻花形状的感觉,让学员更清楚身体的感觉,动作就会更加到位。
4.4课间休息时仍要注意保持孩子们的运动情绪,休息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5分钟为宜。小一点的孩子可采取多休息几次的方式,但每次的时间要有所控制。
4.5适当的进行表扬,对于年纪小的孩子,多进行一些精神奖励是很有必要的,对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老师应该是学生最好的朋友,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是多变的,情感也逐渐丰富起来,尤其喜欢交朋友,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对老师的服从感是建立在对老师的崇拜和接受程度上说的,只有了解他们的心理,用平等的方式跟他们沟通交流,他们才会自然而然的对你产生信服感。另外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相对封闭内心世界,作为老师应该尽可能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疏通压力,当他们的心理逐渐成熟以后,对舞蹈的理解,对音乐的诠释就会逐渐增强,进而舞蹈的品质也会突飞猛进。
5.结论
拉丁舞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如何能够让幼儿感兴趣的接收,让幼儿拉丁舞与素质教育接轨,能够起到育人的作用,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现在的教师应该转变思想观,不能只想到怎样让孩子跳好拉丁,,更重要的是能够运用用开放性的教学思维让学生在学习拉丁舞的同时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综合修养,让幼儿的拉丁舞飞得更高,更远,更精彩。在拉丁舞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兴趣的培养与技巧的传授,也要重视舞蹈的风格与特点。拉丁舞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一项很好的健身项目,更是一项很美的运动享受,跳拉丁舞还可以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开阔胸襟和眼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运动与娱乐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春文.体育舞蹈教程[J].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2]李春文.形体健美与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陈树德.论体育舞蹈的教学技巧[J].湖北体育科技,2000(1).
体育舞蹈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 篇10
一、影响体育舞蹈课堂教学氛围的主要因素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以教学方法和手段为载体, 指导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来实现其任务。体育舞蹈课堂良好教学氛围的实现要根据体育教学任务的各因素进行。从课堂教学的参考者看, 影响体育舞蹈课堂教学氛围的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 同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环境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外部环境包括场地、器材、气候情况等, 内部环境包括教师的思想品质、教学态度、自身素质、教学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动作感知能力、动作协调掌握能力等, 如图所示:
体育舞蹈课堂教学氛围, 具有一定节奏与韵律的变化, 这种变化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完成。体育舞蹈课堂氛围的节奏、韵律必须要有变化, 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并保持所营造的良好气氛。因此, 教师的素质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创设课堂良好氛围的主要因素。同时, 教学音乐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课堂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
由于体育舞蹈教学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教学, 良好的教学氛围,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因此, 要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 教师的思想品质
体育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学校体育事业, 其次要用自己美好的情操去感化学生的心灵, 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学生形成一种亲合力, 通过积极的配合, 唤起学生的兴奋感和学习动机, 从思想上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 教师的教学态度
情绪的作用分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体育教师积极的情绪, 可明显地使学生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活动中, 提高活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每一个细节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学生畏惧新动作做不好时, 教师应用鼓励的语言“不要气馁, 相信自己能做到”, 以信任的眼光手把手地辅导, 鼓励和帮助他们, 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自尊心理, 少批评, 多表扬, 给学生精神上的满足, 从情绪上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 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外在的和内在的两个方面。体育舞蹈教学中, 教师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内在素质, 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气氛, 外在表现同样影响课堂气氛。首先, 教师要有健美的外形和充沛的体力, 其本身会形成吸引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无形感召力。其次, 教师着装要精干, 体现出青春的精神面貌。最后, 教师要发挥一定的表演能力, 将优美的体育舞蹈动作展示在学生的面前, 让学生感受到美的享受。
(四) 教师的教学手段
1.区别对待, 教法多样
为了有效地进行体育舞蹈教学活动, 教师必须了解教学对象, 并能在多变的教学情境中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正确地感知、理解、学习和掌握动作要领和规律。当学生心理上渴望动作学习时,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教学, 当学生对动作学习出现“饱和”现象时, 教师应改变教学组织形式。例如采用递加循环法, 可多次重复先学的动作, 逐渐熟练, 同时不断加入新异刺激, 提高学习兴趣, 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再者, 由于学生在体育方面的综合素质有差异, 教师如果利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就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在教学手段上必须有针对性, 可采用分组教学法、“时差法”等, 营造出帮、比、学的教学氛围。
2.结合教材, 内容灵活多样
体育舞蹈教学内容, 要在紧密结合教材的基础上有所选择。避免因动作过难, 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动作过于简单, 学生没有学习兴趣, 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 选择一些有适当难度的大众化动作进行教学, 必要时, 可自己创编一些切合实际的内容进行教学, 从内容上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
(五) 教学音乐的选择
体育舞蹈是一项与音乐紧密相关的体育运动, 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 如果体育舞蹈没有音乐配合将不会充分体现其艺术效果与艺术的感染力。体育舞蹈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除了练习本身的功效性, 动作的国际标准性外, 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音乐给体育舞蹈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让体育舞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例如颇具拉美风格的伦巴, 通过浪漫、抒情的音乐, 使大家仿佛看到情深意长的深邃意境。所以, 体育舞蹈教学应选择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 使体育舞蹈课堂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参考文献
[1]杨英.体育舞蹈与高校素质教育[J].大理学院学报, 2003, (6) .
[2]杨威, 袁永梅.当代国际标准交际舞教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3]崔熙芳, 王怀玉.体育舞蹈设与高校赛质教育[J].天津师大学报, 1998, (3) .
【三位一体体育舞蹈教学】推荐阅读:
体育舞蹈教学艺术09-14
高职院校体育舞蹈教学07-05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研究05-19
体育舞蹈中的舞蹈意识07-20
少年体育舞蹈05-19
体育舞蹈音乐07-23
体育舞蹈锻炼08-09
体育舞蹈教育08-24
中国体育舞蹈10-02
体育舞蹈舞台妆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