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与管理

2024-09-25

战略与管理(共12篇)

战略与管理 篇1

一、管理会计产生的历史回顾

作为向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管理信息的管理会计, 从历史上看, 它是会计向企业管理纵深应用的产物, 是会计与管理综合发展的结果。

20世纪初, 生产技术突飞猛进, 企业管理开始步入泰罗倡导的科学管理时代。与此相适应, 新的会计观念与技术方法, 如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差异分析等相继出现, 并在企业实践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和预算控制的着眼点是规划和控制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 以控制会计为其核心内容。以事前算账为根本特征的管理会计从此产生, 即以“标准成本计算制度”、“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标志的管理会计雏形开始形成。1922年, 美国会计学者奎因坦斯和麦金西分别出版了《管理的会计:财务管理入门》和《预算控制》。1924年, 麦金西又出版了《管理会计》专著, 主张会计工作的重心应该从对外提供信息转移到对内强化经营管理方面。

自此以后, “主内”的管理会计便迅速蓬勃发展, 与“主外”的财务会计珠联璧合, 相辅相成, 全方位地体现着现代会计的控制职能。

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的催生剂

20世纪30年代以前, 工业革命席卷全世界, 工业品市场急剧扩大, 为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时的企业管理主要是以提高企业内部生产效率、源源不断地提供低价的、标准的产品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管理和成本管理, 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是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性管理模式。与此指导思想相呼应, 传统管理会计通常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 功能主要在于预算和控制, 而且预算以短期预算为主;同时, 管理会计局限于企业内部, 倾向于使用账簿中已有的财会数据来看问题, 并依据已发生的事件来解释环境的变化, 管理会计成了财务会计的“副产品”。

二战后, 市场进一步国际化, 市场竞争空前激化, 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发展不适应的种种问题全面暴露。如何解决企业持续生存和不断发展, 是传统企业管理所未能解决的问题。进入80年代以后, 竞争日趋激烈, 外部环境瞬息万变, 尤其是近些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战略管理的观念和技术越来越受到瞩目, 传统管理会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

第一, 全方位整体性与局部性。从战略的角度看, 必须把企业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只有整体最佳才是最优的管理对策。战略管理会计要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 将视角扩大到企业整体, 从整体上去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力。传统的管理会计以企业和企业内部的各责任单位为主体提供单一的会计信息, 只注重结果, 而不能将结果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

第二, 时空的统一性与间断性。战略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 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 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 因而需要战略管理会计超越单一的期间界限, 着眼于从长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中把握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传统的管理会计则是着眼于有限的会计期间“利润最大化”, 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

第三, 无限开放性与封闭性。环境的不确定、竞争的加剧导致了战略管理的产生, 外部环境是战略管理的着眼点, 这就要求战略管理会计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 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广泛、更有用的信息。传统的管理会计立足于企业的内部管理, 致力于企业内部信息量的收集、分析和比较, 所提供的只是单个企业自身的绝对数据, 而不能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处的相对地位。

第四, 动态性与静态性。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和特定的内外部环境相适应的, 在环境发生变化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所以战略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这就要求战略管理会计也应该采取动态、灵活的方法体系, 不仅要联系竞争对手进行“相对成本动态分析”、“顾客盈利性动态分析”和“产品盈利性动态分析”, 而且还应该采取一些诸如产品生命周期法、经验曲线法和价值链分析的方法。

综上所述, 战略管理会计是为了弥补传统管理会计的缺陷而产生的, 但这并非意味着传统管理会计没有存在的必要, 战略管理会计只是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传统管理会计注重内部管理, 并从战术角度深入到企业内部的作业水平, 致力于“知己”。而战略管理会计则站在全球高度, 从战略角度扩展到宏观层面, 寻求企业整体竞争优势, 致力于“知彼”。两者相辅相成, “这种微观深入与宏观扩展的结合是现代管理会计为适应复杂多变客观环境的必然发展趋势”。

三、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作为决策支持系统, 战略管理会计是服务于战略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 即服务于战略比较、选择和决策的一种新型会计。它是管理会计向战略管理领域的延伸和渗透, 具体地说, 它是指会计人员运用专门方法, 为企业提供自身和外部市场及竞争者的信息, 通过分析、比较和选择, 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实施战略计划以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环境分析、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和业绩的综合评价等, 每一部分都与战略管理紧密相连, 本文着重从环境分析和业绩的综合评价两个方面分析其对战略管理的作用。

(一) 环境分析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环境对企业产生双重的影响, 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机遇, 另一方面又制约着企业的经营活动, 甚至会带来风险。尤其是在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今, 企业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反应能力以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从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 企业战略制定和实施不仅需要企业内部信息, 而且还需要与外部环境相关的信息, 而战略管理会计正是基于战略制定和实施的信息需要, 充分关注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和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影响, 通过实施环境分析, 据以搜集相关的信息。

1、外部环境分析。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 社会、文化、人口因素, 政治、法律因素, 技术因素, 竞争因素。战略管理会计对这些环境因素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的目的在于使企业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制订新的发展战略。如通过分析、判断经济周期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最近的投资, 又如技术进步既可以创造新的市场, 产生大量新型的和改进型的产品, 也使得现有的产品与服务过时。不论属于哪一种情况, 技术环境因素的变化会改变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地位及其竞争优势。总之, 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根据企业特点及其所在的行业特点, 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 研究与判断宏观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 提供相关信息, 并对可供采取的管理措施提出建议, 使企业战略建立在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的基础上。

2、内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主要包括资源、能力与竞争能力, 它们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如果企业影响外部环境的能力较弱, 那么, 改进企业内部的环境就成为企业战略最为重要的可控变量。战略管理会计对内部环境分析的目的是找出企业相对于竞争者的长处与短处, 并将企业的长处与短处与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联系起来, 从而形成企业战略的一个基本轮廓。如通过价值链分析可以有效地识别和评价企业资源与能力:企业作为一种动态的资源转换系统, 是通过一系列的作业实现的, 作业的推移, 同时也表现为价值在企业内部的逐步积累与转移, 最终形成转移给企业外部顾客的总价值。而战略管理的任务就是通过对企业内部作业链以及与企业内部作业链相联系的外部作业链的统筹, 来实现资源转换能力的优化。通过对作业链的考察与分析, 企业可以在结合自身资源、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基础上, 确定企业在哪些作业领域拥有增加价值的潜力。

(二) 业绩评价与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战略制订是一种思维过程, 而战略实施则是一种将该思维付诸于行动的过程。企业面临的外部及内部环境的快速而剧烈的变化, 会导致思维与行动的不协调, 当二者的偏离太大时, 企业则应该重新制订战略, 只有这样, 公司才能向既定的目标不断迈进, 而这一过程必须通过参与战略业绩的评价才能完成。

战略业绩评价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 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 采用科学的方法, 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及其结果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这一活动包括将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研究进程对计划的偏离, 评价个人绩效和在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已取得的进展。

战略平衡积分卡是业绩评价的一种有效手段, 主要通过由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与增长这四个层面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第一, 财务层面的业绩评价。财务评价主要从收入增长、成本降低和资产利用三个方面展开, 根据企业的实际数据和行业的标准值, 对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成本因素进行分析, 找出差异及差异形成的原因。第二, 客户层面的业绩评价。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中, 只有与顾客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不断拓展新的市场, 企业才能得以持续发展。该层面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市场份额、客户保持率、客户满意度、客户盈利率等, 通过实际和标准的分析, 从而揭示客户对企业产品的青睐度, 进而评价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第三, 内部经营过程层面的业绩评价。单纯地控制和改进财务业绩很难使企业在市场中成为最具有竞争实力的公司, 要使企业取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就必须创新, 讲求质量, 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 提高生产率, 降低成本。而战略平衡计分卡把对企业内部经营过程的考核指标定位在创新、经营和售后服务上, 正好体现了这种要求。具体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产品制造周期、产品设计水平、工艺改造能力、生产能力利用率、设备利用率、安全生产率等。第四, 学习与增长层面的业绩评价。战略平衡计分卡所强调的投资重点是未来的投资项目, 因而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职员应不断地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学习, 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 以便及时获取信息;设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以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具体指标一般有职员保持率、职员的培训次数、信息系统更新程度等。

由上可知, 由于平衡计分法兼顾了长期与短期目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滞后与先行指标、外部与内部业绩指标, 既强调了结果, 也对结果获得的动因、过程进行了衡量和分析, 所以能够全面、客观、及时地反映企业战略实施的效果。总之, 平衡计分法引入企业战略管理中, 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在组织内更明确, 便于联系企业部门、个人的目标和企业的发展战略, 使管理层及员工更加一致地集中精力于企业的绩效改进, 便于企业对发展战略进行检验、确认和修正。平衡计分法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可管理的框架, 同时也使战略本身能根据企业的竞争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以及企业内部条件所发生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蕊.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毕波.战略管理会计挑战传统管理会计[J].财务研究, 2001 (7) .

[3]、邓厚平.浅探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J].财会月刊, 2002 (4) .

战略与管理 篇2

[论文摘 要]战略管理会计是当今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全球性市场竞争空前广泛激烈的情况下,为满足现代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特定信息需要而建立的新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本文从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目标及特点阐述到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论述。

一、从企业战略的高度来看战略管理会计

1981年, 英国学者西蒙斯最早将管理会计与战略管理相结合,提出战略管理会计之说。战略管理会计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及相关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是一种外向型和具有长远意义的管理系统。它站在战略的角度上,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 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层从长远利益出发,科学地审视、分析企业的经营现状, 持续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并把握各种潜在机会, 回避可能的风险, 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依据战略管理会计, 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本企业自身情况,以市场为导向, 从长远利益出发, 全方位地制定动态的战略战术,才可避免企业经营中出现的成本浪费现象, 时时为企业注入新鲜的活力,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首先要协助高层管理者制定战略目标。企业的战略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公司战略目标、竞争战略目标、职能战略目标。战略管理会计要从企业外部和内部收集各种相关信息、运用战略管理会计进行系统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各种可行的战略目标,供企业管理当局决策时参考。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及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

传统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虽然能够使企业讲求核算和加强管理,但是,它不仅没有考虑企业的远景规划,而且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风险。为了克服利润最大化的短期性和不顾风险的缺陷,战略管理会计的目标应立足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权衡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企业价值是企业现实与未来收益、有形与无形资产等的综合表现。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战略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协助管理当局确定战略目标;(2)协助管理当局编制战略规划;(3)协助管理当局实施战略规划;(4)协助管理当局评价战略管理业绩。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 战略管理会计具有以下特点。

高校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关系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文化;战略管理;关系研究

引言

管理与文化之间存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管理决定了组织行使职权的范围,同时也能够控制组织的行为,为其发展提供更多便利,所以说,建立完善的文化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提高高校各种战略思想的推行,没有科学文化管理做支持,其各种战略便是无根之木,必然会失去生长下去的养分与动力,而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合理的战略思想作为引导,那么高校文化也必然会失去吸引力和竞争力。只有正确对待两者的关系,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高校文化的基本理论

广义的说,大学文化是精神、制度以及物质等方面的文化总和,所谓的精神文化,就是指大学内部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学校发展至今所积累下来的信仰、追求以及价值观等等。其中也包括,道德观以及校风学风等等。这些精神文化渗透在教学、科研以及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所大学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精神文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那么制度文化则是指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物质文化就是学校文化心态,是学校教学设备,科研能力等方面的体现,也是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总而言之,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构成了完整的高校文化体系,并且三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与制约关系,不可分隔,其中,高校精神文化占据这最为关键的地位,其他两个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得以发扬的传承的保障,也是影响这精神文化的形成。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基础。由此可见,只有科学的进行高校文化管理,才能够有效推动高校战略思想的贯彻和落实,高校文化对高校发展影响深远,因此,必须加以高度重视。

二、高校文化管理与大学战略管理的关系

高校战略管理是其文化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可说是高校文化管理的一种反映。高校战略管理,通常都是在特定的高校文化中产生,高校文化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战略管理的步骤,方法和措施。

(一)在制定高校战略的初期阶段,高校文化是其依据和基础,其中大学的领导者、战略管理者必须要结合本校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将学校的发展前景,使命进行全面分析,从而确立各种战略目标,和观念里策略。每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教学定位不同,其学校文化也不尽相同,并且一所大学其文化系统的形成建立,需要经历相当漫长的过程,一旦形成,再次进行变革就显得十分艰难。所以说,高校文化管理必须要与其战略管理相协调,战旅管理也必然要与大学文化相适应,两者一定是统一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和谐发展,使大学文化为其战略管理服务,从而因势利导,有效推动高校的发展与进步。

(二)在实施高校战略管理的过程中,大学文化就成为了其各种制度得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科学文化管理能够为各种战略制度的落实,铺平道路,加快是落实的速度。战略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管理,也是全员参与的过程,而大学文化管理,则是对全体师生意识的集中管理,统一的意识和愿望,必然增加学校的核心凝聚力,并促进各种战略部署的建立和实施。再者,科学高校文化管理,能够使师生的集体感更加强烈,其价值观也会越来越向着集体利益看齐,久而久之,它们的思想行为与学校文化就会越来越统一,这种文化实际上就是对其行为方式的一种无形的约束与管理,人们的行为得以规范,任何战略管理都能够顺利进行。最后,就是大学战略管理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文化的变革,上文所阐述的都是高校文化管理与高校战略管理相适应的情况,实际上它们两者之间也会存在相互矛盾的现象,这样的问题一旦出现,那么就会非常有可能导致大学文化的变革。

(三)在高校战略评估以及调整时期,其文化管理也同样发挥这重要作用,可是说战略制度实施效果如何,会出现什么样的为难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会与文化管理有关,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从而使达到提高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大学战略管理引发大学文化的变革

上文所阐述的是高校战略管理与其文化相协调的情况,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两者还存在这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面做具体分析:

(一)受到学校长久以来的文化观念影响,一部分管理者,其对于外部环境的改变敏感度不够,或者是,一些管理制度曾经在某一个学校发展阶段有过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与目前的现状已经无法适应,可是,这些管理者还一直坚持这些思想,即便是学校战略管理发生变化,它们的思想意识,还是固执得不可改变,那么这样以来,矛盾必然会出现。

(二)战略制约型大学文化,即大学文化与大学战略相抵触,成为大学战略实施或战略转变的羁绊乃至发展的桎梏。尤其是当大学的环境发生急速的变化,不得不对现有战略进行调整时,传统的大学文化往往会成为新战略实施的制约因素。从这层意义上讲,变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改变传统的大学文化,塑造出与新战略相适应的大学文化。

(三)战略非相关性大学文化,即大学文化对大学战略无明显影响。究其原因:大学尚未形成主导型文化氛围;没有形成人们公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大学文化没有在办学中发挥实际作用。在此情况下,大学文化既可能向战略支持型方向发展又可能向战略制约型方向发展。不难看出,大学文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有益于大学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又有可能成为阻碍因素。大学领导者应该认识到,大学文化急剧的、全面的變革在多数情况下难以办到,但逐步的调整并非不可能;这种变革既需要决心,需要讲求方式方法,又需要耐心,需要时间。

四、结束语

从上文两者关系研究中得出,实现高校文化与战略管理相协调的措施,既可以是象征性的,也可以是实际性的,所谓象征性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积极的进行高校文化重要的宣传等,从而使人们对于高校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明确大学文化发扬和传承过程中,所需要的制度以及措施,这样其行为才能够得到端正。后者就是学校具体的进行一些选拔人才,制定各种战略部署的行动,学校领导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立足于学校现状,分析其文化管理与战略管理之间存在种种关系,从而,积极进行两者的协调与促进工作,通过文化管理,促进战略管理的进行,增强师生的集体责任感,提升学校核心凝聚力,推动我国高校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吴爱军.文化管理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探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2(03)

战略与管理 篇4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中,处理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方法是()。

A.多因素加权平均法B.层次分析法C.数据包络分析法D.经济效果评价法

2.以下关于波士顿矩阵中明星产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明星产品在高增长的市场中占有高份额B.需要投入大量的现金来维持企业现有的地位C.不需大量的资本投入但是能产生大量的现金收入D.企业整体现金的净流量比较低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面临的操作风险的是( )。

A.产业波动性大B.雇员缺乏必要的培训C.企业整体缺乏职业道德D.缺乏规定的程序

4. 以下关于远期合同和期货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与远期合同相比,期货合同一般情况下都是标准化的B.远期合同不在规范的交易所内交易,具有较大的灵活性C.远期合同因为受到的限制较少,因此流动性较期货合同好D.大多数期货合同是抵消结算,少数是交付结算

5.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技术中,下列属于信息防护技术的是()。

A.信息系统安全审计B.报文鉴别C.数字签名D.访问控制

6. 由于面临市场的巨变,MM公司制定了新的企业战略,且立刻投入实施,由于缺乏良好的企业内部沟通机制,没有使新战略被全体员工接受,这一做法极可能导致企业战略的()。

A.早期失效B.中期失效C.偶然失效D.晚期失效

7. 蓝海战略是一种崭新的战略思维,其制定和实施的方法也完全不同于典型的战略规划。下列属于指导蓝海战略实施的原则是()。

A.重建市场边界B.超越现有需求C.遵循合理的战略顺序D.克服关键组织障碍

8.在市场销售管理子系统中,下列属于运行控制及业务处理方面的主要职责的是()。

A.资源的优化配置B.售后服务C.总的销售成果和市场销售计划的比较,找出差距并制定调整措施D.制定新市场的开发战略

9. 关于企业成长期财务战略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应该尽量使用权益筹资B.在寻求资本来源时应尽量寻找风险投资家C.经营中多余的现金用来分配股利D.应该尽量使用负债筹资

10. 甲公司出资70%、乙公司出资30%共同设立有限责任公司丙。丙公司董事会共有9名董事,于2015年4月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下列关于董事会职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审议内审部门提交的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报告并报股东会议批准B.批准设立公司风险管理部C.批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年度工作报告D.对并购丁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议

11.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使命不包括()。

A.损失最小化管理B.不确定性管理C.绩效最优化管理D.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

12.下列各项甲公司应对风险的措施中,属于风险规避的是()。

A.与控股股东签订应急资本协议B.利用期货为其现货铜进行套期保值C.对其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D.退出钢铁产业以避免将来可能面对的激烈竞争

13. 甲公司是一家远程领域公司,公司的业务几乎都是从网上运营。公司规定,不准员工在单位利用公司的电脑访问公司列举的网站。该公司采用的风险管理工具是()。

A.风险承担B.风险规避C.风险转移D.风险对冲

14. 某电器公司经过分析和调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喜欢足不出户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所以电器公司也开通了网上购物,实现了电商模式,该电器公司的消费细分属于()。

A.人口细分B.地理细分C.行为细分D.心理细分

15. 随着国家住房产业政策调整,一些企业迅速从高档豪华房地产项目开发转向经济适用型住房的开发,这属于 ()。

A.危机性变革B.反应性变革C.提前性变革D.应变式变革

16. 荷兰的花卉业很发达,并不是因为其良好的自然条件而有了首屈一指的花卉业,而是因为它在花卉的培育、包装及运送上具有高度专精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才。按照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架构,荷兰的花卉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B.有利的因素状况C.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存在D.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表现

17.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防御型战略组织特点的是( )。

A.技术效率是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B.常常采取“机械式” 结构机制C.适合于较为稳定的行业D.组织缺乏效率性

18. 甲公司是一家化纤企业,近期准备新建一生产线项目,考虑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该公司分别将固定资产投资、经营成本、销售收入这三个因素作为分析对象,分析每一个因素的变化对该项目内部收益率的影响。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该投资方采取的分析方法是 ()。

A.敏感性分析法B.决策树法C.情景设计法D.事件树分析法

19. 由于管理层次的构成和目的不同,每个层次的信息需求也不同。下列不属于高层(战略层)信息需求特点的是 ()。

A.以外部信息为主、内部信息为辅B.面向阶段性综合C.不确定程度高D.面向预测和未来

20. 甲公司是一家集团企业,为了规范合同管理,特制定出有关合同的管理制度。下列选项中,该公司制定的制度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是()。

A.合同签订前需要对谈判对方当事人进行资格审查B.合同谈判的主要事项应妥善记录C.合同文本必须由法律部门起草D.合同专用章由专人保管

21. 实施战略时,由于全体员工没有理解和接受战略出现差异而导致的战略失效称为()。

A.早期失效B.偶然失效C.晚期失效D.预期失效

22. 下列关于 角色导向 型文化的 表述中 ,错误的是( )。

A.角色导向型企业尽可能追求理性和秩序B.角色导向型文化十分重视合法性、忠诚和责任C.理性和逻辑是这一文化的中心D.此类文化最常见于高科技企业

23. 在波士顿矩阵的分析中,通常有四种战略目标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业务。其中不适合采用“收割”战略的是( )。

A.“明星”类业务B.“现金牛”类业务C.“问题”类业务D.“瘦狗”类业务

24. 最适用于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协调机制是( )。

A.相互适应,自行调整B.直接指挥,直接控制C.工作过程标准化D.工作成果标准化

二、多项选择题

1. 甲公司是一家物流快递企业,公司总经理兼任董事长。该公司普遍存在用人不当、以貌取人、随意用人、任人唯亲的现象。只顾企业做大做强,忽视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该公司在内部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与() 有关。

A.组织结构B.社会责任C.控制活动D.人力资源政策

2.下列选项中,能够形成企业核心能力的有()。

A.甲公司拥有以独特方式整合内部知识的能力B.乙公司具有同行业极强的产品创新特别是小型化的能力C.丙公司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D.丁公司从美国硅谷购买了一套先进的信息系统

3.邓宁总结的决定国际企业行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有()。

A.所有权优势B.区位优势C.内部化优势D.外部化优势

4.下列属于信息系统运维制度的有()。

A.机房管理制度B.数据管理制度C.运行日志管理制度D.档案管理制度

5. 新华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开始推行风险管理,成立了风险管理小组,其中小王在风险管理小组中负责分析市场风险,下列属于其应该收集的信息的是()。

A.质量、安全、环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曾发生或易发生失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B.该企业签订的重大协议和有关贸易合同C.能源、原材料、配件等物资供应的充足性、稳定性和价格变化D.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

6.某物流公司根据所实施的战略制定了平衡计分卡。下列各项中,属于平衡计分卡优点的有()。

A.不但适用于业务部门,同样也适用于后勤支持部门B.可以通过平衡计分卡明确学习与创新的重要性C.有助于物流公司通过设定适当的指标来改善客户服务,以提高客户满意度D.有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制定

7.以下关于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描述中错误的有()。

A.任何企业都既有经营风险又有财务风险B.经营风险大小是由经营战略决定的C.低经营风险与低财务风险的搭配因找不到权益投资人而无法实现D.高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的搭配因找不到权益投资人而无法实现

8.下列有关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程序与整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对于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的整改方案,应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或经理层报告并审定B.如果出现不适合向经理层报告的情形,内部控制评价组应当直接向董事会 (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C.重要缺陷并不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有效性,但是应当引起董事会和管理层的重视D.对于一般缺陷,可以向企业管理层报告,并视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9.下列属于蓝海战略内涵的有()。

A.规避竞争B.打破价值与成本互替定律C.根据差异化或成本领先进行战略选择D.争夺现有需求

10. 下列关于业务单位战略的相关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业务单位战略关注的是特定市场、特定业务的竞争力B. 有的企业只有公司层次的战略,没有业务层次的战略C.在单一产品、单一渠道上竞争的企业,其业务单位战略就是公司层战略D.一个多元化经营的公司,需要为它参与竞争的每个产品市场,制定一个独立的业务单位战略

11. 下列各项中,能够增加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的有( )。

A.与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B.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很容易被替代C.转换其他供应商购买的成本较低D.向其供应商购买的商品占了其供应商销售量很大的比例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详细评估模式的特点有()。

A.评估周期 短B.操作简单C.评估需要 投入的资 源少D.评估结果有可能有一定的时间滞后

13. 甲公司生产的高档家用刀具刃具多次出现退货、换货的问题,严重侵蚀了经营效益。为此,总经理召集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对应提出的措施是:(1)针对基本活动中常见质量缺陷,培训员工识别和处理的方法;(2)将预防缺陷问题、 鉴定符合标准的活动,规定为各个岗位必须做的工作;(3)在高档生产车间,根据质量保证工作承担事项和符合质量要求产品数量,考评岗位绩效。而这些措施实施后确实有显著效果的原因有()。

A.符合了提高预防成本、减少内部和外部损失成本的原理B.遵循了有效评估机制应在结果和行为的计量上寻求平衡的要求C.把握了全面质量管理授权员工承担实现生产目标和质量控制责任的要点D.落实了针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办法激励的措施

14.下列选项中,属于智能代理的软件或硬件系统一般具有的基本特征的有()。

A.自主性B.社会性C.反应性D.被动性

三、简答题

1. 远望公司是一家RFID(无线射频识别)通信公司,拥有40多项RFID专利技术,以及5大系列6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产品,包括阅读器、电子标签、天线及其衍生产品。公司在铁路、烟草、军事行业的RFID产品具有技术领先和市场先入优势,并为图书管理、资产追踪,物流及供应链、机动车辆、畜牧业、医药、门票门禁等多个领域提供了高性能的RFID产品方案。远望公司所主营的高新技术业务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2010年,远望公司通过公开招股筹集资金并将其股票上市交易。

公司上市后,开始着手研究低成本的研发和管理模式。 同时,远望公司还着手开展海外市场,对上市前咨询机构提交的多个境外投资方案进行评估。但当远望公司管理层要求信息技术部提供评估需要的相关数据时,信息技术部告知有关信息系统的一些月度数据被人删除,无法提供。远望公司经调查发现,一名已被公司辞退的后勤部职员,在退职后未经允许进入系统删除了有关信息。为此远望公司进行了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

要求:

(1)简述业务处理系统的内涵以及运用业务处理系统带来的好处,并指出远望公司为实行低成本的研发和管理模式需要获得的基本信息(包含外部信息及内部信息)。

(2)简述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常用的模式及其特点, 并指出远望公司为防止信息被删除应采取的一般控制措施。

2. BCX公司是我国主要彩管生产企业之一,主要生产19、21、25和29英寸普通彩色显像管,1999年产量约300万只。随着国内外彩电市场的变化,彩电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 1998年全国彩管生产企业11家,彩管生产能力约5 000万只,实际产量3 490万只,约占全球产量2.4亿只的14.5%。电视机生产企业利润日益摊薄,电视机企业对彩管企业讨价还价能力增强,彩管价格不断下降;同时,大屏幕彩电、纯平彩电、背投电视、液晶电视、等离子体电视等开始出现,对彩管的需求正在发生变化。BCX公司利润水平持续下降,面对市场变化,需要调整企业战略。

初步判断企业组织与管理能力较强,有能力与同行竞争,通过后期的改制上市,企业负债率低,银行信誉好,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当前在市场上公司的产品质量好,成本低, 产品能够适应进一步降价的压力,产品国产化率较高,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小。BCX地处经济高度发达的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周围有多家国内著名的彩电生产企业,彩电生产能力约占全国彩电生产能力的50%。企业占据地利优势,可喜的是员工素质较高,企业机制比较灵活。专家的调查研究、 市场需求分析表明,彩管产业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可能维持缓慢成长15年,还有市场空间和获利机会,目前看来彩管产业进入壁垒较高,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自从我国加入WTO后,BCX出口机会增加,在各个市场上,BCX都在等待低成本扩张的机会。

但是情况不能盲目地乐观,专家指出BCX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弱,大屏幕、纯平等技术来源不稳定,在技术上无法占领制高点。另外彩管产业投资大,设备专用性强,产业退出能力弱,企业为国有控股企业,与另外八家外资或台资企业相比,在技术、资金和管理上处于劣势。由于过去的出口机会少,企业缺乏国际市场渠道和营销经验,出口市场尚未启动, 而其他彩管生产企业都有产品出口且竞争对手大部分都是上下游一体化,同时生产彩管和整机,而BCX较难进入上下游产业。目前看来,产品品种单一,其他多元化产业未形成规模,抗风险能力弱。整体来看,大屏幕彩电、超平纯平CRT、 背投电视、等离子体和LCD液晶显示器等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目前的产品将面临被替代威胁,彩管业竞争激烈、受彩电厂商的价格打压,讨价还价能力较弱,可能会引起利润下滑,未来生产和利润可能受玻壳供应紧张及涨价因素影响,同行的竞争十分激烈。

要求:运用SWOT分析法对该公司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战略选择。

3. 东林公司是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专门研发、生产和销售户外LED屏幕。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在本省占有率达到40%,控股子公司有8个,总经理由职业经理人担任。 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张某深感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公司给办公大楼都安装了24小时监视系统及门禁系统,为贵重资产采取了双重保管制度(即必须两人同时出现才能取得某些资产)。公司有一套完备的员工业绩评价体系,并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晋升、评优的依据。东林公司除建立以上制度外,在日常经营过程中还建立了如下制度:

(1)为了加强资金管理,公司规定单笔资金使用在20万元以下的,由财务总监审批;单笔资金使用在20万元以上的, 由总经理审批。

(2)出纳人员孙某负责根据资金收付凭证登记日记账, 会计钱某根据相关凭证登记有关明细账和总账。

(3)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制度,采购需求方提出申请, 由相关权限部门或个人进行审批。对预算内的采购,严格按预算执行进度办理手续;对于超预算的采购申请,在办理请购手续后,报相关权限部门或个人审批。

要求:

(1)简述东林公司上述制度涉及的控制活动;

(2)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简要分析东林公司制度建设中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和相关的应对措施。

4.资料一:摩托罗拉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由1995年的60%以上跌至2007年的12%。

十多年前,摩托罗拉还一直是引领尖端技术和卓越典范的代表,享有着全球最受尊敬公司之一的尊崇地位。它一度每隔10年便开创一个新的工业领域,有的10年还开创两个。 成立80年来,发明过车载收音机、彩电显像管、全晶体管彩色电视机、半导体微处理器、对讲机、寻呼机、大哥大(蜂窝电话)以及“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它先后开创了汽车电子、晶体管彩电、集群通信、半导体、移动通信、手机等多个产业,并长时间在各个领域中找不到对手。

但是这样一家有着显赫历史的企业,在2003年手机品牌竞争力排名中排在第一位,2004年被诺基亚超过排在了第二位,而到了2005年,则又被三星超过,排到了第三位。

资料二:摩托罗拉没有考虑手机的细分发展,3年时间仅依赖V3一个机型。没有人会否认V3作为一款经典手机的地位,正是依靠V3,摩托罗拉2005年全年利润提高了102%,手机发货量增长40%,摩托罗拉品牌也重焕生机。尽管V3让摩托罗拉重新复苏,更让摩托罗拉看到了夺回市场老大地位的希望。然而,摩托罗拉过分陶醉于V3带来的市场成功。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05年以前是明星机型的天下,一款明星手机平均可以畅销2 ~ 3年,而过了2005年,手机市场已成了细分市场的天下,手机产业已经朝着智能化、专业拍照、娱乐等方向极度细分,而摩托罗拉似乎对此视而不见。在中国市场, 2007年摩托罗拉仅仅推出13款新机型,而其竞争对手三星推出了54款机型,诺基亚也有37款。

资料三:手机消费者在手机厂商的培育和自发发展下, 需求变化日益飘忽不定。消费者对手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外观方面,苛刻的消费者更多地开始关注手机的配置、 功能、特色等内在技术因素。以技术见长的摩托罗拉本不应在技术方面让消费者失望,但是现实还是让消费者失望了。 从手机零售卖场列出来的那些一目了然的参数中,摩托罗拉的像素、屏幕分辨率、内存几乎都落后于诺基亚等竞争对手的同类机型。自从推出V3之后,摩托罗拉发布的绝大部分新品手机无论是U系还是L系,甚至是K系就再也抹不去V3的影子,尤其是其金属激光蚀刻键盘设计。V3的键盘设计的确是经典,但再经典的东西被反反复复无数次拿出来用,也会引起消费者的视觉疲劳,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对于那些经常更换手机的用户。

资料四:摩托罗拉是一家技术主导型的公司,工程师文化非常浓厚,这种公司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唯“技术论”,从而导致摩托罗拉虽然有市场部门专门负责收集消费者需求信息,但在技术导向型的企业文化里,消费者的需求很难被研发部门真正倾听,研发部门更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在那些复杂系统的开发上,从而导致研发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另外,摩托罗拉内部产品规划战略上的不统一、不稳定, 还使得上游的元器件采购成本一直降不下来,摩托罗拉每一个型号都有一个全新的平台,平台之间大多不通用,这就带来生产、采购、规划上的难度。对于全球顶级通信设备商而言,同时运营好系统设备和手机终端两块业务,似乎是一项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摩托罗拉资深副总裁吉尔莫曾说:“摩托罗拉内部有一种亟须改变的‘孤岛传统’,外界环境的变化如此迅捷,用户的需求越来越苛刻,现在你需要成为整个反应系统的一个环节。”

要求:

(1)简述产品开发战略的适宜情形以及实施该战略的主要原因;

(2)简述企业文化的类型;

(3)简述横向分工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4)摩托罗拉应该采用何种横向分工组织结构以及该结构的特点;

(5)简述战略的稳定性与文化适应性匹配的4种类型,并简要分析摩托罗拉应该选择哪种匹配方式以及应该采取的行动;

(6)简述组织的战略类型,并简要分析摩托罗拉的组织战略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四、综合题

法国A公司是国际知名的电气跨国公司,十年前通过设立中国分公司进入中国市场。针对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厂和世界经济的有力推动者之一的趋势不断加强,A公司开始着手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战略。经过十年充分的战略情报研究和战略保障准备,从2005年开始在中国实施并购。

在中国并购是A公司发展的一个战略阶段,过去十年间,该公司不断尝试进入中国、探索在中国的兼并方式、培育中国企业运行机制和人才、调整全球战略部署,实现了35% 的增长速度,并取得了在中国市场上一定的主动权。

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大型公司,A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战略安排是法国总公司控制品牌和专利权,而中国主要负责生产,北美及欧洲负责销售。A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思路为由西到东,创造中国最好的生产企业,并形成一定垄断地位。鉴于中国政府提出了发展西部的战略,并出台了一系列的西部大开发政策,给予西部地区极大的市场优惠政策和非市场优惠政策,A公司在享受到各种优惠的同时,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为以后的并购创造了良好的信誉氛围。

并购活动中,除了品牌和专利权外,该公司的策略非常灵活,先答应并购对象提出的各种条件,然后再做部分方案调整,使中方企业更容易同意并购。并购山西B集团是A公司的第一步,随后并购东部两省的C公司和D公司。以中国西部为中心向外辐射,实现从西部到东部扩张。A公司并购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大生产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它并没有确定的投资额,也没有确定的并购企业数目,而是使它的筹资、投入及投资方法都服从于这个战略目标。

并购的目的是达到一定的垄断。我们可以看到A公司的垄断目的和成为中国第一生产企业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战略目标服从于企业使命。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可以改变战略目标,用新的目标代替原来目标,但仍服从于企业使命。按照企业使命,不断推进并购活动。只要企业使命未实现,并购活动就不会停。

此外,为了保障并购成功,A公司先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充分准备。对于拒绝并购或者合作不顺利的,都会施以知识产权保护打压。在与另一家低压电器巨头E集团谈判不成而E集团与美国通用电气交往渐近时,A公司就对E集团和通用电气都施以法律阻击。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A公司的并购不是一时的经营性的,而是战略性的;不是单纯提高竞争力的手段,而是从自身生命发展周期来考虑的。同时,要想获得成功的并购,在实施并购之前,需要进行战略情报分析研究,而不限于市场信息分析,还要进行战略预见,而不是供求预测。在并购之后进行妥当的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求:

(1)简述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主要模式,并简要分析A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

(2)简述企业进入国外市场方式选择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3)简述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类型,并简要分析A公司采用的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类型;

(4)简述区位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简要分析A公司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

(5)简述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并分析A公司的发展战略途径以及采用该种途径的原因;

(6)简要分析A公司能够成功实施这种发展战略途径需要把握的关键要素;

(7)简述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需关注的主要风险;

(8)列举至少三条有关发展战略制定中的内部控制要求与措施。

公司战略与风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2. C3. A4. C5. A6. A7. D8. B 9. A10. B11. D12. D13. B14. D15. C16. B 17. D 18. A 19. B 20. C 21. A 22. D 23. A 24. 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D 2. ABC 3. ABC 4. ABCD 5. CD 6. ABC 7. AD8. ABCD9. AB10. ACD11. BCD12. ABC 13. ABC 14. ABC

三、简答题

1.(1)1业务处理系统的内涵:业务处理系统(TPS)是负责记录、处理并报告组织中重复性的日常活动,记录和更新企业业务数据的信息系统。TPS是为组织作业层服务的基本信息系统,它是信息系统在组织中早期的应用形式,也是最基本的信息系统形式,主要作用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工和处理业务信息。

通过业务处理系统处理业务信息可带来如下好处:

1)有利于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度;

2)有助于提高信息处理速度;

3)节省人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4)提高服务水平,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3第一,制定不同的计划,并评估计划中的成本与效益的数据(外部信息);

第二,远望公司现有主营业务的营运成本、收益等内部信息。

(2)1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常用的模式有基线评估、 详细评估和组合评估。

1)基线评估。采用基线安全风险评估,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在行业、业务环境与性质等),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基线检查(拿现有的安全措施与安全基线规定的措施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差距),得出基本的安全需求,通过选择并实施标准的安全措施来消减和控制风险。

这种评估模式需要的资源少,评估周期短,操作简单,是最经济有效的风险评估模式。但是,基线水平的高低确定困难。

2)详细评估。详细评估要求对信息系统中的所有资源都进行详细识别和评价,对可能引起风险的威胁和弱点水平进行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来识别和选择安全措施。

这种评估途径集中体现了风险管理的思想,即识别资产的风险并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以此证明管理者所采用的安全控制措施是恰当的。但这种评估模式需要相当多的财力、物力、时间、精力和专业能力的投入,最后获得的结果有可能有一定的时间滞后。

3)组合评估。组合评估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结合。它首先对所有信息系统进行一次较高级别的安全分析,并关注每一个实际分析对整个业务的价值以及它所面临的风险程度。然后对业务非常重要或面临严重风险的部分进行详细评估分析,对其他部分进行极限评估分析。这种评估模式注意了耗费与效率之间的平衡,还注意了高风险系统的安全防范。

2建议可实施的一般控制以防止上述数据被删掉的事件再次发生:

1)设定适当的权限范围,以配合个别的职务,以防止不相关的职员(如后勤部职员)能够获得或删掉重要的分析数据。

2)制定相关守则或政策,立即终止有关离职雇员对重要信息系统(如载有重要内部数据的系统)的所有访问权限。

2.(1)优势:企业组织与管理能力较强,有能力与同行竞争;通过改制上市,企业负债率低,银行信誉好,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产品质量好,成本低,能够适应进一步降价的压力;产品国产化率较高,受国际因素影响较小;企业地处经济高度发达的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便利,周围有多家国内著名的彩电生产企业,彩电生产能力约占全国彩电生产能力的50%,企业占据地利优势;员工素质较高,企业机制比较灵活。

(2)劣势:自主开发和创新能力弱,大屏幕、纯平等技术来源不稳定,在技术上无法占领制高点;企业为国有控股企业,与另外八家外资或台资企业相比,在技术、资金和管理上处于劣势;缺乏国际市场渠道和营销经验,出口市场尚未启动,而其他彩管生产企业都有产品出口;竞争对手大部分都是上下游一体化,同时生产彩管和整机,而BCX较难进入上下游产业;产品品种单一,其他多元化产业未形成规模,抗风险能力弱。

(3)机会:市场需求分析表明,彩管产业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可能维持缓慢成长15年,还有市场空间和获利机会;彩管产业进入壁垒较高,其他企业难以进入;加入WTO后,出口机会增加;存在低成本扩张的机会。

(4)威胁:彩管价格不断下降;大屏幕彩电、超平纯平CRT、背投电视、等离子体和LCD液晶显示器等能够大幅度地降低成本,目前的产品将面临被替代威胁;彩管业竞争激烈、受彩电厂商的价格打压,讨价还价能力较弱,可能会引起利润下滑;未来生产和利润可能受玻壳供应紧张及涨价因素影响;存在同行的竞争威胁。

应采取的总体战略:

SO战略——增长型战略,利用优势和机会,保持现有的经营领域,并且继续全力以赴地在该领域扩大产品规模和品种,加大技术研发,增加大屏幕产品,引进纯平产品生产线, 积极拓展国内和海外市场。缺点是没有考虑到威胁和劣势。

ST战略——多元化战略,利用优势避免威胁,保持现有的经营领域,不再在该经营领域进行扩张。利用自身融资能力,向其他领域进军,发展LCD、PDP等相关显示产品,实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则。缺点是放弃了潜在的机会。

WO战略——扭转型战略,利用机会改进内部弱点,在保持、稳定、发展和提高现有经营领域的同时,开展多元化经营,增加CRT生产线,与电视生产企业联合,培养核心竞争能力。优点是利用了机会和优势,避免威胁,克服劣势。

WT战略——防御型战略,为了克服弱点、避免威胁,放弃现有的经营领域,全力以赴地转到高新技术领域。争取占领技术制高点。缺点是放弃了现有的、潜在的机会和自身优势。

3.(1)1财产保护控制。公司给办公大楼都安装了24小时监视系统及门禁系统,为贵重资产采取了双重保管制度。

2绩效考评控制。公司有一套完备的员工业绩评价体系,并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晋升、评优的依据。

3授权审批控制。公司规定单笔资金使用在20万元以下的,由财务总监审批。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制度,先由采购需求方提出申请,后由相关权限部门或个人进行审批。

4预算控制。对预算内的采购,严格按预算执行进度办理手续;对于超预算的采购申请,在办理请购手续后,报相关权限部门或个人审批。

5会计系统控制。出纳人员孙某负责根据资金收付凭证登记日记账,会计钱某根据相关凭证登记有关明细账和总账。

6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资金管理制度中使用人和审批人分离;采购制度中采购需求方和审批人分离;财务部出纳和会计分离。

(2)1单笔资金使用在20万元以上的,由总经理审批的规定存在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强调, 企业在处理“三重一大”的问题上,即在重大决策、重大事项、 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上,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东林公司由总经理一人负责审批大额资金使用情况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大额资金使用审批应该由集体做出决策, 互相监督和制衡。

2会计钱某根据相关凭证登记有关明细账和总账的做法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违背了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

公司总账应由主管会计负责登记,而明细账应由其他会计人员负责登记,双方可以互相复核和监督,进行账账核对, 减少错误和舞弊。

3在采购制度中,对于超预算的采购申请,在办理请购手续后才报相关权限部门或个人审批的做法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对于超预算和预算外采购项目,应先履行预算调整程序,由具备相应审批权限的部门或人员审批后,再行办理请购手续。

4.(1)产品开发战略的适宜情形有:

1企业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信誉度和顾客满意度;

2企业所在产业属于适宜创新的高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3企业所在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4企业具有较强的研究和开发能力;

5主要竞争对手以类似价格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

采用该战略的原因:

1充分利用企业对市场的了解;

2保持相对于竞争对手的领先地位;

3从现有产品组合的不足中寻求新的机会;

4使企业能继续在现有市场中保持安全的地位。

(2)企业文化类型分为四类,即:权力导向型、角色导向型、任务导向型和人员导向型。

(3)从横向分工结构考察,企业组织结构有8种基本类型:创业型组织结构、职能制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M型企业组织结构(多部门结构)、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 (SBU)、矩阵制组织结构和H型结构(控股企业/控股集团组织结构)和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组织结构。

(4)摩托罗拉应该采用矩阵制组织结构。

矩阵制组织结构的主要特点:

1优点:一是由于项目经理与项目的关系更紧密,因而他们能更直接地参与到与其产品相关的战略中来,从而激发其成功的动力;二是能更加有效地优先考虑关键项目,加强对产品和市场的关注,从而避免职能型结构对产品和市场的关注不足;三是与产品主管和区域主管之间的联系更加直接,从而能够做出更有质量的决策;四是实现了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各项技能和专门技术的相互交融;五是双重权力使得企业具有多重定位,这样职能专家就不会只关注自身业务范围。

2缺点:一是可能导致权力划分不清晰(比如谁来负责预算),并在职能工作和项目工作之间产生冲突。二是双重权力容易使管理者之间产生冲突。如果采用混合型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确保上级的权力不相互重叠,并清晰地划分权力范围。下属必须知道其工作的各个方面应对哪个上级负责。三是管理层可能难以接受混合型结构,并且管理者可能会觉得另一名管理者将争夺其权力,从而产生危机感。四是协调所有的产品和地区会增加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从而导致制定决策的时间过长。

(5)企业战略的稳定性与文化的适应性进行匹配,形成四种情形:以企业使命为基础;加强协调作用;根据文化的要求进行管理;重新制定战略。

摩托罗拉应该选择重新制定战略。在企业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企业考虑到自身长远利益,必须实施不能迎合企业现有文化的重大变革,企业则必须进行文化管理,使企业文化也做出相应重大的变化。

为了处理这种重大的变革,企业需要从四个方面采取管理行动:一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要痛下决心进行变革,并向全体员工讲明变革的意义。二是为了形成新的文化,企业要招聘或从内部提拔一批与新文化相符的人员。三是改变奖励结构,将奖励的重点放在具有新文化意识的事业部或个人的身上,促进企业文化的转变。四是设法让管理人员和员工明确新文化所需要的行为,形成一定的规范,保证新战略的顺利实施。

(6)组织的战略类型包括:防御型战略组织、开拓型战略组织、分析型战略组织和反应型战略组织。

摩托罗拉的组织战略类型属于反应型战略组织。

反应型战略组织是指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反应时,采取一种动荡不定的调整模式的组织形态。

反应型战略组织在战略选择中是一种下策。只有在其他三种战略都无法运用时,企业才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战略。

一个企业组织之所以成为反应型组织,主要有三个原因:

1决策层没有明确表达企业战略;

2管理层次中没有形成适用于现有战略的组织结构;

3只注重保持现有的战略与结构的关系,忽视了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

四、综合题

(1)企业进入国外市场的模式主要有出口、股权投资、非股权安排等几种。

A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属于股权投资模式。

(2)跨国公司选择进入国外市场的方式是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决定和影响公司对进入方式选择的各种因素,除了各种进入方式本身的特性和它们所共同具有的三个问题 ——控制、风险和灵活性外,还有两类因素:第一类是跨国公司内在因素;第二类是外部因素。

1公司内在因素对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技术水平;产品年龄;产品在母公司战略中所处的地位;品牌与广告开支; 对外直接投资的固定成本;企业的国际经营经验。

2外部环境因素对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母国与东道国社会文化的差异;东道国的管制;公司和东道国谈判地位的演变。

(3)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基本上有四种类型,即:国际战略、多国本土化战略、全球化战略与跨国化战略。全球化战略是向全世界推销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并在较有利的国家集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由此形成经验曲线和规模经济效益,以获得高额利润。A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战略安排是法国总公司控制品牌和专利权,而中国主要负责生产,北美及欧洲负责销售。

因此,A公司采用的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类型属于全球化战略。

(4)区位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区位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性不仅存在于一国市场上,同样存在于国际市场上。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各国之间的市场差异,即在生产要素价格、市场规模、市场资源供给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如果国外市场的这些差异为准备投资的一国企业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企业就会发生对外直接投资。A公司选择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是看重中国的以下区位优势:

1劳动力成本。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较低。

2市场购销因素。中国市场具有规模大、市场增长快、经济发展速度快以及产业竞争不激烈等优势。

3贸易壁垒。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存在,也会影响在直接投资与出口之间的选择。

4政府政策。一般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会影响企业对风险的估计,并影响到他们选择建立子公司的地点。同样, 有关购买当地企业、当地参股的比例和利润汇回,也会影响外国企业选择参与市场的方式。中国政府鼓励外商直接投资。

(5)发展战略一般可以采用三种途径,即:外部发展(并购)、内部发展(新建)与战略联盟。

A公司采取的是外部发展(并购)战略。A公司的并购类型主要是横向收购,即被并购方与之处于同一产业。

其主要原因有:

1避开进入壁垒,迅速进入市场,争取市场机会,规避各种风险。

2获得协同效应。

3克服企业负外部性,减少竞争,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控制力。

(6)在并购实践中,很多企业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遭到了失败。A公司要想获得并购的成功,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并购之前做充分的调查分析,选择正确的目标企业, 不做决策不当的并购。

A公司应当认真分析目标企业的潜在成本和收益,合理估计并购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并购后,进行企业整合。企业完成并购后面临着战略组织、制度、业务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整合。其中,文化的整合是最根本也是最困难的工作。

3在并购费用的谈判中处于有利地位。高代价的并购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而合适的并购能够使企业赢在起跑线上。

(7)制定与实施发展战略需关注的主要风险:

1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战略实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企业盲目发展,难以形成竞争优势,进而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

2发展战略过于激进,脱离企业实际能力或偏离主业, 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甚至经营失败。

3发展战略因主观原因频繁变动,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8)发展战略制定中的内部控制要求与措施:

1企业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而不是靠拍脑袋,盲目制定发展战略。在制定目标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宏观经济政策、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及竞争对手状况、可利用资源水平和自身优势与劣势等影响因素。

2战略规划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制定,明确发展的阶段性和发展程度,确定每个发展阶段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实施路径。

3企业应健全组织机构,在董事会下设立战略委员会, 或指定相关机构负责发展战略管理工作。同时,战略委员会的成员素质、工作规范要符合要求。

战略管理拆解与想象 篇5

从战略实践者的视角出发,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管理学教授马浩认为,管理者们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工具箱”:有多种工具待用,以备各种不同战略管理的挑战与情境之需。它们之间有的是矛盾的,有的是互补的,战略家应是一个通才,你不能因为欣赏一个工具而把其他工具丢到一边了。“复杂多变的现实并不会自觉地用优雅的理论来给自己划线圈框,”马浩说,他的目标是帮助管理实践者对可能面临的选择空间和视角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具体而言,马浩认为“应把企业看成一个竞争优势的集合”。他从分析与综合两个视角试图帮助实践者理解企业相对于其他竞争者的竞争优势,也就是回答两个问题:自己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如何培育和管理企业的竞争优势集合?

他提供的并非某种具体概念的创见,而是一个整合多种战略管理工具的、帮助实践者思考的思维框架。从分析的视角看,马浩认为可以把企业的任一竞争优势解剖为六个层面:实质内涵、表现形式、定位所在、作用影响、起因缘由、时间跨度。这种分析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一个具体的优势如何组合构成和发挥作用,同时也帮助了解这个竞争优势在整个企业竞争优势集合中逐渐演化的角色。同时,马浩又把企业看作一个动态演化、不断更新的竞争优势的集合,是取胜的载体,他认为,企业应保持主导优势和辅助优势的平衡、增强和放大现有竞争优势、对冲突的优势进行整合或取舍、不断更新及时添加新的优势,

在其近作《竞争优势》中,马浩以战略管理上著名的“本田效应”来说明没有一个单一因素能够解释一家企业的成功。本田公司在1960年代在美国和欧洲摩托车长驱直入,对它成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最初,波士顿咨询公司通过正规的理性分析认为本田从大规模生产中获得的经验曲线效应使本田在成本上享有竞争优势。但“本田效应”的命名者帕斯卡尔通过对本田高管的访谈,发现实际故事与逻辑清晰的图景相差甚远,真实的现象似乎是跌跌撞撞、歪打正着的走运历程。明茨伯格据此认为,本田案例说明战略不是设计出来,而是实践过程中自发生长的,靠的是战略管理者的思考和计划、学习和调整以及即兴发挥。核心竞争力的提出者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后来又解释道,本田通过建立、使用和放大它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其战略意图,其他还有诸如动态管理能力、创新优势、产业强势地位、取胜的决心等等。

“对一个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战略现象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来观察,才能比较全面的了解。”马浩认为,寻找多种理论间的联系和整合的可能,可以增进我们的知识。对实践者来说,管理上的每一种解释都并非确定的结论,而是可能的启发。

访谈:

问:您认为“仅仅把企业看成是产品市场的组合或者资源与能力的组合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竞争优势的集合。”您为什么这样说?

马浩:如果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社会组织,那么忠诚是最重要的,或者认为态度最重要;如果把企业看成产品组合,那么市场定位最重要;或者看到了独特资源重要,就认为独特资源决定一切……这样容易失之片面,尤其当你强调一个单一因素重要性的时候。

企业不能只有一种优势,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情况下,只依靠一种优势来取胜。那就需要有一个工具箱,里面装着各种工具,有很多的视角,有各种对付不同对手的路数,也就是说,企业的竞争力类型比较多,组合比较好,在跟不同竞争对手竞争的时候取胜的把握就比较大。战略家应该是一个宽泛的、从事总体管理(general management)的人,他们从战略整体上出发,而不是从某一个工具出发。

★ 浅析知识经济与会计

★ 知识经济与会计创新

★ 会计论文

★ 营销战略与目标范文

★ 会计论文提纲范文样本

企业声誉战略与营销管理 篇6

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来临,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社会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更快,技术手段更新,劳动效率更高,产业裂变更多;另一方面,在社会需求日益多样化并不断刺激产业大发展的同时,产业的生命周期正在缩短,进而导致企业的生命周期、产品的生命周期都在缩短,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风起云涌以及国际国内企业的同台竞技,特别是随着跨国企业对中国企业战略并购的加速,中国市场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经营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

企业声誉与声誉战略

进入21世纪,企业声誉和声誉管理已经成为学界及企业界的热门话题。当企业之间的竞争由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品牌文化竞争进一步演进为企业声誉的竞争,企业声誉(Corporate Reputation)和声誉管理已经成为西方学者的热门话题,对我国企业界来说这还是一个新课题。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声誉事件的频繁出现,企业声誉管理开始引起了我国学界及企业界的重视。在普及声誉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对声誉管理理论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声誉管理的研究视角不断增多,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大,包括从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单一视角发展到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

声誉是什么? 《辞海》中“声”字就有“名誉”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则将“声誉”解释为“声望名誉”,那么,企业声誉就应该是企业的声望和名誉。事实上,学术界对企业声誉这一学术术语还尚未形成普遍公认的定义。对企业声誉内涵的理解,不同时期的专家往往是从自己所处的学科角度进行表述的。

声誉管理突破了传统管理理论的束缚,把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协调演化为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企业声誉管理的利益相关者模型,即企业通过准确决策、声誉投资和信息交往等活动,将企业声誉通过知名度、美誉度与信任度这三个维度,分别、有效地传达给企业的确定型、预期型以及潜在型利益相关者,对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力度和内容有所不同,这样就能使企业管理者集中精力处理有关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重大事务。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导致一个庞大的消费人群的快速崛起。在网络经济与全球化时代,我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声誉管理、声誉预警成了企业战略的一个重大问题。

美国著名声誉管理学者戴维斯·扬指出:“任何一个团体组织要取得恒久的成功,良好声誉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当你身处困境时,良好的声誉就是你最重要的财富。”纽约福德姆大学商学院教授凯文·杰克逊也说:商业的主题是诚信。有了这个主题后,人们依然要求公司必须创造良好业绩,但是,他们还要求公司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公平交易来取得这些业绩。因此,杰克逊认为,声誉资本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学新概念,其重要作用是帮助公司在商业环境中承担社会责任,带来竞争优势;同时帮助企业领导、管理部门在充满猜疑的商业环境中重获信任、树立权威。

因此,进入本世纪,声誉管理已被跨国公司普遍接受并纳入战略考虑。跨国公司在各自的经营实践中都发现,良好的声誉能够直接支持企业良好的财务表现,令人满意的股东收益及员工薪酬激励机制,良好的企业声誉还能使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快速反应,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在日常经营管理中非常注重从细节方面满足客户需求,树立起的良好声誉甚至使其经受住了“9·11”事件对全美航空业的冲击,演绎了一个逆市赢利的神话。

在我国,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网民人数的急剧增加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固有观念,也大大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传统观念。对企业来说,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互联网的发达,既是一个让人欢喜的创举,又是一个令人忧心的发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企业管理是以产品为中心,以企业内部管理为重点,以外部环境适应为特征的资源要素的管理。而在网络经济时代, 由于各种知识与信息的更加碎片化,消费者遇到了更大的决策阻力,企业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同时受到严峻挑战。当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强大,当网络民意甚至动辄可以将一个企业毁于一旦之时,企业已经不能再简单地重复建立在有形产品基础上的管理要素和方法,而必须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作出积极应对,必须及时进行战略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使自己的经营活动“赤裸化”、“透明化”。尤其是要敢于直面来自网络的各种管理挑战,快速反应并加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 强化对企业的声誉预警与管理。

正如具有良好声誉的个人更容易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一样,具有良好的企业声誉的企业比那些声誉较差的企业拥有更多的商业优势。一个有着良好声誉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和培养人才,获得人才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更容易增加顾客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信心,建立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同时,良好的声誉能够长期保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并有利于企业构筑较高的市场竞争壁垒,从而有效地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企业声誉是一种可培育的、有价值的、可持续的,以及难以模仿的无形资产,是企业保持战略性竞争优势的重要工具。可以说,当前我们正生存在一种电子化生态环境之中。回顾近几年来国内市场发生的越来越多的声誉危机事件,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已经到了必须重视声誉管理的时候了。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在中国市场的纵深推进,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声誉管理的问题更加严峻地摆在企业的面前。

显然,对企业声誉的研究与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声誉事件可以演化为一股巨大的力量,良好的企业声誉和形象可以帮助企业在危机时刻渡过难关,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声誉形象不好的企业,由于缺乏公众信任与忠诚度,一旦企业处于劣势市场地位,遭遇负面事件,企业的大厦就可能面临坍塌。因此,在信息经济迅猛发展、市场要素自由流动的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乃至成为人们工作、生活、消费、娱乐的全新工具,企业不仅要重视建设自己的战略硬件,更要注重培育自己的战略软件。面对新的竞争环境,企业对自身的软性要素,诸如企业声誉的投资与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能否在网络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首要条件。因此,企业理应把声誉管理和声誉战略作为自己重要的战略问题来对待。

企业声誉管理与公共关系

当我们回顾近十年来的中国市场,企业的声誉危机事件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断增加的,而且企业声誉危机已经成为企业爆发更大的经营危机,以致生命危机的重要根源。总体来看,危机的爆发频率、影响范围、事件后果都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民队伍的不断壮大成正相关。前些年,如2003年《北京晨报》率先报道的丰田“辱华广告”事件,其结果只是导致丰田公司被迫将“丰田霸道”更名为“普拉多”;2004年《河南商报》率先披露的巨能钙“含双氧水有毒”新闻,引发了全国各大媒体对这一事件铺天盖地的报道,而后巨能钙仍重新上架;2005年,河南电视台率先披露的光明“回炉奶”事件使光明乳业四处“起火”,致使集团董事长王佳芬向全国消费者道歉。然而,自2006年以来,网络民意对企业声誉事件的关注和参与更加强烈了,如2006年6月15日《第一财经日报》刊发的有关富士康员工的报道,致使富士康成为“血汗工厂”的代名词,在与媒体的较量中富士康已使自己成为众矢之的;2007年,摩托罗拉手机电池爆炸事件,由于摩托罗拉对事件处理不当,致使自己背上了推卸责任的恶名;2008年,引发乳业地震的三聚氰胺事件,则导致三鹿企业破产倒闭;200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山东移动滥发垃圾短信并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事件,披露了中国移动就是垃圾短信泛滥最大的助推者与纵容者,从而使中国移动公司为自己戴上了“贼喊捉贼”的帽子;2010年,企业声誉危机事件越加频发,丰田“召回门”,雪碧汞中毒门,肯德基秒杀门,美的紫砂煲质量门,蒙牛、伊利互掐爆出“恶性营销门”等均令消费者触目惊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到4.57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占亚洲网民总数的55.4%。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最引人注目的是,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目前,我国正在从传统媒体主导的大众传播向新媒体主导的传播转变,这必将带来公民传播权利的历史性突破,而新媒体正在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影响着社会的每一个公民和组织。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群体,如何有效地建立自己的良好声誉,是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所面对的重要问题。

企业的声誉管理体系需要从市场观念、组织职能、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入手,管理者及员工都必须认识到企业声誉与企业生存、发展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企业声誉管理缺位随时可能带来的危害,以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高度重视和营造企业的良好声誉与口碑效应,建立一套可以有效维护企业声誉的预警机制及快速应对策略,并将之作为企业的战略任务来对待。

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声誉管理还停留在自发阶段。综观诸多声誉危机案例,一些企业之所以在遭遇声誉危机事件之后反应迟钝,缺乏快速应对之策,或者只知喊冤叫屈,方法失当而使企业陷于被动,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实际上就是企业缺乏声誉危机意识、缺乏声誉制度保障与声誉预警机制的表现。不少企业还停留在“声誉管理等于公共关系”的认识水平上,只是把声誉管理视为企业的一个部门职能而没有上升到公司战略来对待,因此往往缺乏在组织上、制度上的有效保障。

声誉管理和公共关系的职能都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能动地处理好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但公共关系的实质在于沟通,声誉管理的实质在于决策,尽管声誉管理需要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手段来实现。同时,企业的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发生在企业与环境的交界面上,由于公关部的职能特性而常常被人们戏称为企业的“救火队”,有时企业公关还难脱耍弄手段之嫌。而声誉管理则贯穿于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之中,比起公共关系,声誉管理具有更丰富的管理内涵和更宽阔的表现空间,因而也理应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更高的战略地位。在当今,随着市场的全球化,企业必将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舞台参与市场竞争,那种认为企业可以独居一隅自得其财的观点是十分狭隘的。因此,中国企业急需建设以声誉管理、声誉形象为导向的企业制度、文化,以及建立声誉危机预警机制,强化危机管理,更有效地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

进入本世纪以来,由于声誉而产生的企业危机事件越来越多,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著名企业因声誉危机而倒下。古人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克普曾经对《财富》杂志排名前500强的大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过一次专门调查,资料显示,80%的被调查者认为,现代企业面对危机就如同人们必然面对死亡一样,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其中有14%的人承认曾经受到过严重危机的挑战。

近年来,声誉危机事件频发,包括很多世界知名品牌也未能幸免。这些声誉事件说明跨国公司还缺乏对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对中国消费者所独有的民族主义与经济爱国感情的了解,也反映出跨国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的声誉危机预警机制的不完善。跨国公司尚且如此,中国本土企业所面临的声誉预警与声誉管理就更加缺位了。

2007年6月19日在甘肃金塔县发生了全国首例手机电池爆炸致死人事件,作为问题手机的制造商——摩托罗拉未能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事发大约10天之后,以推卸事件责任为出发点,将这起爆炸事件的责任归结到了手机电池身上,同时在没有权威证据的前提下,宣称爆炸元凶非摩托罗拉原装电池,使得主要原因在于用户在高温条件下错误用机导致的爆炸事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摩托罗拉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并给自己戴上了推卸事件责任的帽子。实际上,意外事件的发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事企业不能正视问题的存在,并迅速果断地作出声誉危机决策,对可能进一步危及企业品牌形象的负面事件进行化解。可见,即便是跨国公司,在声誉管理上也照样存在漏洞。特别是面临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国消费者尚缺乏足够理性,动辄以消费手段行经济爱国之举的今天,跨国公司应更加谨慎。在这方面,发生在2008年春天的抵制家乐福事件可谓典型案例。

2008年4月因北京奥运圣火在巴黎传递受挫,此后酿出了全国网民抵制家乐福事件。一些热血网民的倡议得到了广大网民的支持,网民的呼吁和抵制使家乐福经营受到了明显影响。一方面家乐福努力澄清资助“藏独”传言,另一方面即便家乐福认为是出于正常的“五一”促销活动的预先安排,但仍被网民指为家乐福是企图通过“五一”促销活动来瓦解网民的抵抗情绪。5月1日,在形势的逼迫下,家乐福被迫临时取消促销活动。可见,企业的危机处理,还必须以尊重民族情感为前提,否则再纯粹的商业举措都有可能成为民族主义和现实政治的牺牲品。

在当今,企业更应该懂得如何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建立和积累自己的声誉资产,从名列“全美100名最佳企业公民”的惠普公司在声誉资产的投资可见一斑。惠普公司有非常系统的制度规定,把企业公民责任上升到惠普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并把它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一部分。为了兑现对社会的承诺,惠普公司鼓励员工为社区建设出钱出力。在美国,惠普的员工每个月要花4小时为社区学校或非营利组织工作,公司照常为员工发工资。为了节省能源,惠普公司甚至鼓励员工在家里工作。通讯的发展节约了能源和原料,给公司带来了可以衡量的财务收益,减少了驾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废气排放、缓解了交通拥堵等。

与企业声誉资产建设紧密相连的是,企业还必须注重对企业家声誉资产的积累。企业家声誉是社会对企业家能力、经营业绩、公众关系以及履行承诺契约水平和社会地位的评价。从理论上讲,法律和声誉是维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在任何一个社会,靠法律来解决问题总是有限的。与法律相比,声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机制,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而这个秩序是建立在良好的声誉机制之上的,而声誉机制的建立既需要一定的法律环境和制度保障,也需要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道德约束机制。

据世界经济论坛与福莱国际传播公司对132家世界领先的跨国公司的联合调查显示:企业声誉超过财务业绩成为衡量企业成功的重要指标。而另一项对欧洲、亚洲、北美洲首席执行官的调查显示:公司声誉是全球范围的首席执行官们越来越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首席执行官们越来越倾向于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学者们认为,企业之间的竞争经历了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和品牌竞争之后,当今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声誉竞争。

企业声誉竞争与市场营销

近年来,发生在中国的企业声誉事件可谓数不胜数。仅仅发生在乳制品行业的一系列声誉危机事件,就可谓接二连三。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声誉预警机制,如何正确对待可能遭遇的声誉事件,及时修复和弥补企业的声誉损失,积极化解声誉危机,避免企业遭遇更大损失,这些问题已经现实地摆在企业的面前。

从国内企业的声誉危机事件来看,虽然问题主要出在产品质量等供应链环节,但客观来看,声誉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企业的营销观念。毫无疑义,营销是企业利润的核心来源,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营销是企业最富于创造精神,也是最容易滥用手段的行业。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决定了企业通过营销所获取的市场空间及企业利润都是无比丰厚的。只有大市场才能造就大企业,一些在认识上超前的企业纷纷通过营销而迅速做大,这的确是中国市场少有的现象,海尔、美的、格兰仕、娃哈哈、伊利、蒙牛等均是例证。特别是乳制品、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企业常常陷入声誉危机,一方面体现出企业在经营理念上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企业营销伦理的缺失,营销手段的滥用,包括对营销概念的炒作,往往使企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近年来不断爆出的金龙鱼与鲁花之争,金龙鱼与福临门之争等,都使我们看到,即便是大企业,也常常陷入因概念炒作而引起的声誉危机。而化妆品行业的概念营销与市场炒作就更加离谱,早些时候如2005年SK-II风波就是典型案例,而如今琳琅满目的化妆品市场,诸如产品内含丰富的“天然润白精华”、“ 活性保湿因子”、“植物草本精华”等扑朔迷离的“专利元素”产品随处可见。

近几年来,企业越来越钟情于对产品的概念炒作,其概念大战、广告大战铺天盖地,很多低劣的营销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既是对营销这门科学的亵渎,也是对销售这门艺术的糟蹋。营销界对概念的痴迷,反映了市场的需求。曾几何时,面对消费者心理的不成熟,惨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大量同质化商品的滞销,从而也引发了企业对“点子大王”的追捧。知识经济的一大功劳在于,一方面它不断加速消费者的分化,另一方面又不断加快消费者的成熟。随着社会消费环境的变化,概念营销越来越遭到市场的诟病。概念营销源于市场差异化的需要,在新的市场条件下,顾客的差异化首先对产品的差异化提出了要求,而产品的差异化是由一系列要素串联的,包括价格定位、渠道终端、促销策略、沟通方式等,这是最基本的差异化诉求。随着消费者分层的加速,特别是生活方式的改变,顾客或者对让渡价值更加敏感,或者对产品的附加价值更加关注。于是,差异化竞争也随之不断升级,功能差异化、品味差异化、品牌差异化、企业形象差异化、文化背景差异化、产地国别差异化等,这一系列竞争要素构成了一条更粗、更长的差异化市场链条。然而,市场竞争的核心在于占有消费者心智,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让消费者记住你,你才有价值。再好的产品,如果你沉沦在人云亦云中被五花八门的营销概念所淹没,你的产品也就被淹没在市场的汪洋大海中了。

对市场而言,无论是理性诉求,还是感性诉求,这些差异化的本质都需要用一个核心的概念来表达。这个概念既要准确生动,能夺市场之神韵,又要雅俗共赏,不失科技之圭臬。很多企业善于把营销概念当做炒作由头,似乎只要概念出新猎奇,能打动消费者的疲劳神经,就是营销的至高境界。因此,概念营销常常在利益的驱动下走火入魔,包括什么名字洋化就取什么名字,什么概念诱人就卖什么概念。在市场中,越是找不到差异化优势的产品,越是缺乏顾客信赖的产品,就越喜欢玩概念。低层次的做法往往是捏造几个英文单词来做所谓的“稀有成分”,杜撰几名“科学家”来“发明”产品。随着消费者的成熟及市场管理的规范,企业的概念营销正在由低层次的功能概念向高层次的科技概念升级,“基因技术”、“生物技术”大行其道,你越不明白的概念,说明它的科技含量越高,使用效果越好,营养价值越丰富……这些都是当前概念营销的歧路,也往往成为引发企业声誉危机的导火索。

当然,营造一个好的概念来加强与市场沟通,强化消费者的认知,这本身没有错。问题在于,概念营销的本身既要准确反映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与欲望,又要如实传达产品的真实成分与内涵。试图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力求概念创新,与众不同,只是营销策略的第一步。接下来,对企业更大的考验是能否将概念价值转化为顾客价值,这将在根本上决定企业营销的成败。顾客价值是顾客满意的基础,是建立顾客忠诚度的保障。消费者在达成购买之后,对企业所提供的顾客价值会形成特定感知,只有当顾客的感知价值超过其预先的期望,顾客才会产生满意,顾客价值也才会被认同。否则,不管企业采用何种营销组合策略,只要不能起到增加顾客价值的作用,其营销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企业的各项营销活动,包括最初的概念研发和市场创意,都必须切合消费者心理,只有从顾客的核心利益出发,从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出发,最终才可能将概念价值转化为顾客价值。

但是,任何顾客价值的创造都不是企业想当然的主观臆断和孤立行为,它是企业与外部环境反复沟通和深入互动的结果。从更高层次来看,企业声誉战略的核心思想往往反映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上,或者说,企业的营销战略如何有效地贯彻和体现企业的声誉战略,就成为新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制胜的重要条件。一家声誉良好的企业是与其优秀的营销文化紧密相连的,缺乏优秀的营销文化的企业绝不会有良好的声誉。说企业声誉与企业营销管理是紧密相连的,原因在于市场营销是企业与消费者及社会最重要的交界面,企业声誉、企业文化、企业核心价值等柔性竞争要素只有通过营销等重要的市场手段及实体要素来实施才更加有效。营销的本身,也无不体现着企业的战略目标、经营思想、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市场观念与意识形态。如果企业没有正确的价值排序,没有科学的制度安排,没有优秀的营销文化,也就无法积累良好的声誉资本。所以,建设良好的企业声誉,实施企业的声誉战略,预防企业的声誉危机,必须从市场营销抓起。

当网络民意甚至动辄可以将一个企业毁于一旦之时,企业已经不能再简单地重复建立在有形产品基础上的管理要素和方法,必须及时进行战略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使自己的经营活动“赤裸化”、“透明化”。

声誉管理和公共关系的职能都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能动地处理好组织与环境的关系,但公共关系的实质在于沟通,声誉管理的实质在于决策,尽管声誉管理需要通过有效的公共关系手段来实现。

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 篇7

一、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脱节

在实践中, 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脱节成为企业预算执行的很大的障碍。

企业编制财务预算的目的就是为了防范风险, 更好地实现其经营目标, 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可是现实中许多企业编制的财务预算各期的衔接性差, 预算指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导致了企业财务预算的短期化, 造成企业只重视眼前利益而使长期利益受损。

因此, 预算编制应当紧密结合企业战略, 围绕企业战略目标进行配置资源。

二、企业战略与预算的关系

企业战略与预算管理是联系紧密的, 公司战略与全面预算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公司战略决定全面预算;全面预算又支持和修正公司战略。企业战略对预算控制体系建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公司战略决定全面预算导向

全面预算导向是对公司预算起点与控制重点的基本描述, 其经营与控制重点随战略导向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全面预算管理必须适应、体现这种变化。

2、公司战略决定全面预算目标

公司战略通常还应涉及其可实现性的问题, 预算目标的确定和具体落实过程必然受制于公司目标和达成战略的进程和安排。

3、公司战略决定全面预算及预算组织模式

公司不同的战略、管理组织与管理结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年度预算在公司管理控制系统中的作用。因此, 预算管理及预算组织模式的作用程度就要受到公司战略的影响和制约。

4、全面预算是对战略目标计划的具体落实

全面预算是企业规划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必须以长期战略、计划为前提与指导。

5、全面预算亦是对战略、计划的反馈与修正

将公司的规划系统看作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时, 可以发现全面预算通常对公司战略提供强化或修正的作用。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内外部约束条件的反馈信息是不断修正、调整战略的重要信息来源。

企业预算管理体系首先应体现战略方面的要求, 年度预算的目标既要考虑年度或短期的经营业绩, 更要考虑企业未来发展的潜力。

三、建立基于企业战略为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基于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基于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以公司战略、项目目标为先导, 通过预算实现有限经济资源的有效分配, 量化企业经营目标, 落实企业各责任中心职责, 维护企业正常经营运作的重要管理工具。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即以战略为导向, 以平衡计分卡为依据, 以作业为基础。

2、基于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1) 战略决定预算起点

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有两种:

(1) 销售观预算。其基本步骤是:以销售预测为起点, 根据销售预算并考虑存货的变动编制生产预算, 最后形成年度财务预算。但在实务中, 销售预测通常是由销售人员在对战略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做出的, 忽略了战略行动的影响, 导致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缺乏资金等问题。

(2) 利润观预算。利润纯属于效益指标, 它常常是战略的结果而不具有直接的战略导。向。需要借助收入、市场份额或市场增长率等指标来贯彻企业的战略意图。以“战略决定起点”预算管理模式, 将预算指标与企业战略有机结合, 有助于企业长远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

(2) 全过程的互动性预算管理

战略预算管理是将企业战略目标、长期计划、实际执行和员工个人目标联系起来的全过程、互动性的管理。预算管理不仅仅停留在全面预算的制定、执行和考核评价层面上, 更为重要的是在编制预算之前还必须对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诊断和分析, 制定出企业战略, 据此确定预算目标和战略实施方案, 进一步通过具体预算实现企业战略到战术的转化。

(3)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

财务指标大多与追求利润的目标直接相关, 不能将企业的长期战略目标和短期行动结合起来, 不能将资源分配与长期战略结合起来, 从而给战略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之间留下了缺口, 阻碍了预算与战略的联系。战略预算管理在财务指标的基础上, 通过非财务指标如客户等指标弥补了缺口, 构筑了从预算管理到战略管理的桥梁。

(4) 内部评价与市场化评价相结合

战略预算管理则跳出了传统预算的内部约束, 拓宽了事业, 密切关注整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动向。它提供了一些譬如相对成本、相对成本份额等超越会计主体范围的更广泛、更有价值的信息。

3、基于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基本模式

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企业发展战略, 是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可操作性是指能够将战略目标指标化, 并将其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中加以考核。

战略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

(1) 分析企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

(2) 将战略目标细化为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

(3) 根据细化的战略目标确定预算目标, 将细化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预算目标;

(4) 确定预算指标体系;

(5) 便是预算方案;

(6) 事实预算方案;

(7) 预算方案的调整、实施控制和业绩评价。

4、基于企业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1) 以平衡计分卡为依据以及平衡记分卡的战略内涵

面对如今激烈动荡的经济环境, 企业若再依赖于过时的商业模式, 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 应引入平衡计分卡, 以战略规划目标为出发点, 修改传统预算流程, 设计先进的动态预算管理流程以实现企业战略资源的配置整合。

(2) 以作业为基础

(1) 作业成本法的战略内涵

作业成本法首先是由哈佛大学的罗宾·库珀和罗伯特·卡普兰提出的。所谓“作业”就是组织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具体活动。

(2) 作业预算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

作业基础预算是以作业管理为基础、以企业价值增值为目的的预算管理形式, 它是在作业分析和业务流程改进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据此预测的作业量, 确定企业中每一个部门的作业所发生的成本, 并运用该信息在预算中规定每一项作业所允许的资源耗费量, 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绩效评价与考核。作业基础预算是确定企业在每一个部门的作业所发生的成本, 明确作业之间的关系, 并运用该信息在预算中规定每一项作业所允许的资源耗费量。

(3) 平衡计分卡、作业分析与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

平衡计分卡以目标战略作为导向, 通过制订战略规划、编制预算, 明确一年使企业业绩得以大幅提高所必需的经济资源。企业依据所编制的平衡计分卡, 编制战略预算, 即可实施战略预算管理。在平衡计分卡的财务、顾客以及内部业务管理、学习和创新的基础上, 选择提高业绩目标的先行指标, 针对顾客方面和企业内部业务管理方面缓行指标, 采用作业成本法、作业管理、作业成本预算进行收益性的改善, 使战略预算管理得以实现。

由以上分析可知, 作业成本法是成本计算的工具, 平衡计分卡是绩效管理的工具, 二者的价值体现在战略管理上。又由于作业成本法和平衡计分卡之间因果相连, 为达成战略管理的目的, 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 二者都是企业战略框架中不可缺少部分。只有将平衡积分卡与作业成本法结合应用, 才能使基于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得到更好的推进、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晨:《企业预算管理——以战略为导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2]翁榕涛:《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 工业审计与会计, 2006年。

[3]温晓勤:《浅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与意义》, 公用事业财会, 2006年。

战略与管理 篇8

根据观察, 目前,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可能是:如何在办出特色的基础之上, 实现高水平的目标。因此, 在当下认真思考并回顾大学建设的发展历程,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研究大学发展就成为一个急迫的问题。本文仅从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发展的视角, 以一个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战略规划和实施为案例进行剖析, 以期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建设有所启示。

一、C大学的战略规划管理的背景

(一) 高等学校的发展更加趋于理性化

20世纪末21世纪初, 我国高等教育建设经历了一个突变的时期。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发展也经历了从非理性, 甚至盲从到逐渐理性的发展历程。1998年高等教育的扩招成为高等教育快速前行的重要航标。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张, 为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奠定了基础。从2003年开始, 我国高等教育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大众化阶段。对于大众化阶段的高等学校如何建设, 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 还是高等学校自身都经历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

首先, 政府对于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认识逐渐趋于理性。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建设“211工程”的目标, 时隔5年, 1998年, 恰逢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 科教兴国战略得以实施, 国家开始建设“985工程”, 计划连续3年拿出中央财政收入的1%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资金, 重点支持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这反映了国家对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的目的和决心。2000年前后,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为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 众多高等学校在政府政策的指导下, 合并了一些学校, 学科更加齐全, 综合实力更加雄厚。但是, 带来的问题是:引起了一些误导, 似乎大而全, 才是好学校。因此,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 “综合性”、“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国内很多高校追求的目标。但是, 我们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经济基础还不雄厚, 资源极其有限, 还不足以全面支撑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因而, 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适合以“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 各大学也不应都追求同样的目标。况且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创建背景, 有自己的历史传统, 有自己的发展基础, 因此, 各高校的发展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 发展成为“有特色”的大学。2009年召开的第19次直属高等学校咨询会议正式把“有特色、高水平”作为大会的主题口号, 向社会发出了一个信息:高等教育强国需要高水平的大学, 而高水平的大学是有特色的大学。这里, 其实就是告诉社会, 一流大学建设是一个需要漫长实践的过程,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中国的国情, 也必须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一流体现在高水平上, 任何大学都可以在自己的层次上创造自己的一流业绩。

其次, 高等学校对于大学如何建设的认识也趋向理性和清晰。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 不想当一名一流大学校长的管理者也不是优秀的管理者。但是, 现实是:高等教育是一项昂贵的事业, 没有充足的资源, 要办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学都希望自己的学校能够不断发展壮大, 做大做强, 成为综合性的一流大学, 愿望是良好的。但资源是有限的, 大学的战略发展需要突出战略重点, 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学校发展的关键领域, “有选择地追求卓越”才是大学发展的有效策略。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国际交流和合作使更多的大学管理者, 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领导者逐步认识到:高等学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管理成为关键环节。正如有的学者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大众化的快速发展, 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大学的战略管理成为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1]在国际上, 已有一些大学成功地实施了这个策略。

例如, 耶鲁大学在1998年制订了耶鲁大学的十年发展规划, 通过深入分析学校的使命与价值, 并系统评价学校的优势与不足, 确立了战略选择的两个基本原则, 即有选择地追求卓越和依托强势学科带动交叉学科发展的规划原则。尽管耶鲁大学是美国最富有的大学之一, 但仍缺乏足够的资源来支撑所有学科的发展, 必须有选择地追求卓越。通过强势学科的带动发展交叉学科, 不仅可以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而且能够快速提升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水平。

同样, 密西根大学在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中, 亦追求“有选择性的卓越”。据柯尔曼校长介绍, 即使是像密西根大学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 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保持领先, 唯一可行的就是大多数学科保持在世界先进水平, 而在一些关键领域, 努力争取世界领先。根据这一原则, 几年前, 密西根大学根据自身的情况, 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 确定了生命科学和能源领域为未来学校发展的重点。

(二) C大学的基本现状

C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C大学在2004年之前归属国家广电总局管理, 以培养广播电视人才为主要任务, 建校50多年来, 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 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由于带有鲜明的行业特色, 这也自然形成了学校在传媒发展领域的优势和特色。

在学科建设方面, C大学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广播影视艺术、信息科学与技术为龙头, 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目前, 学校设有14个学院, 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 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 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4个博士点, 48个硕士点, 3个专业硕士类别, 78个本科专业。

二、C大学战略规划的制定

战略管理是指组织为了长期的生存和发展, 在充分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 确定和选择组织战略目标, 并针对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 进而依靠组织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 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估与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它包含三个环节: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价[2]。战略管理以科学理性的战略规划为基础, 同时有一套确保战略规划贯彻实施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还有一套自我监测和评价的体系, 以对规划的实施进行监控包括必要的调整。

(一) 通过SWOT分析, 确定C大学为传播领域培养骨干人才的特色

制定战略规划的第一步是进行S W OT分析, 即调查学校的内外部环境, 分析学校所处的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 、机遇 (opportunity) 、风险 (threat) 。[3]

第一, 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为C大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现代传媒在技术上和内容上都快速发展, 正在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时大众传媒将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传媒业竞争日趋激烈, 为准确的服务对象提供优质的媒介内容, 将是未来传媒业的竞争重点。依托大众传媒发展文化产业, 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 国家要扶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整合相关学科资源, 集中开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 为先进文化建设服务。到“十一五”末, 文化创意产业将成为首都经济的支柱产业。

第二, 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面临着工作重心的转移, 即由外延扩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围绕内涵发展, 高等学校要明确自身定位, 办出特色;要在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上苦练内功;要改革与现代大学不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建立符合现代大学组织特点和功能的先进制度。

传媒类高等教育的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当前众多国内外知名院校涉足传媒高等教育领域, 竞争版图悄然变化, 目前C大学“一枝独秀”的领先地位已经受到动摇。以新闻学为例, 1994年以前, 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到2005年专业点已达661个, 硕士点约80个、博士点11个。

C大学必须适应高等教育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型, 紧紧抓住“211工程”二期建设和“质量工程”的契机, 围绕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内容, 提升办学质量、学术水平和综合实力。因此, C大学在国家传媒事业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必须站在国内外高等教育变革和传媒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 未雨绸缪, 潜心规划学校的发展。

第三, C大学的优势。

我国传播业高速发展的外部环境, 对人才、科研、智力服务产生了巨大需求空间, 为C大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传播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至今天的必然结果, 并成为渗透在社会各个行业最为活跃的生产要素。C大学一直坚持为传播领域培养骨干人才, 这已凝练成为学校最主要的办学特色。

C大学多年来面向传媒业开放办学, 与传媒业界特别是广播电视业界保持鱼水相依的紧密联系。C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以后, 仍由教育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实施两期共建, 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作为学校董事会的领导为C大学工作提供了多方面支持。C大学的各个部门、师资与管理队伍都与传媒业界保持密切往来, 保持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科研与业界运行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优良传统。

C大学基本建立了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组织和学科架构。C大学多年来在没有国内外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 根据传媒业发展需要, 首创了一批专业, 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学科, 形成了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骨干, 围绕传媒领域, 文、理、工、法、管理、经济多学科发展的格局。

C大学五十余年的发展, 形成了社会公认的品牌效应, 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五十年校庆, 学校更名为C大学, 标志着从“广播影视教育”扩展到“传媒教育”, 实现了从行业性专业学院向传媒领域多学科大学的重大转变, 更是国家对该校五十年励精图治、贡献社会的高度认可。新的品牌将会吸纳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 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四, 学校的劣势。

C大学历史基础薄弱与现实快速发展形成办学上的局促和紧张。历史上, C大学是单科行业性院校, 在特定历史时期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但是却不足以支撑现代传媒业对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求。C大学已初步建立起适应未来传媒业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但是内涵的充实提高任重道远。

C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力度不够;国内外知名学者、高水平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较少,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学科较少, 学术力量较为分散, 存在部门本位主义现象, 学科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和理顺;科研整体实力有待加强, 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学风、教风和校风方面的某些问题比较突出。

C大学校内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财务、资产、后勤、产业等方面的管理需要加强, 资源紧张与资源浪费现象并存;社会服务能力较弱, 经费来源渠道较窄, 办学条件不足与规模扩大的矛盾还较突出。

(二) 调研分析, 确定了“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发展定位

随后, C大学进行了调研分析, 调研主要针对分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

首先是分析了C大学在国内外的多个大型排行榜中的排名, 分别从国内排名、国际排名、学科排名对C大学的发展水平和地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正确认识学校的现实位置和未来发展定位。通过大学排名榜, 明确C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与国内综合性大学的差距, 同时也发现了C大学在学科发展方面的优势。

同时在校内对多个部门进行了走访:文科科研处、科技处、学科办、财务处、教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研究生院、人事处, 就学校发展目标定位和规划草案基础数据, 广泛征集了各单位的建议。

通过综合分析, 确定了学校“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发展定位。这一定位既反映了学校的“传媒”特色, 也确定了学校发展目标是“世界知名高水平”。定位突出了学校的特色, 体现了学校“有选择地追求卓越”的指导思想, 在传媒领域做到“世界知名高水平”。

同时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 又确立了C大学“十一五”期间的基本定位是:办学类型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 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传媒领域精英人才;学科结构定位: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重点, 文、工、管、经、法、理、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突出本科教育的主体地位, 稳步发展研究生教育;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广播影视行业, 为传媒、文化及相关事业和产业服务, 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 制定规划, 确定发展重点和具体措施

根据确定的学校发展目标和基础定位, 制定了学校的“十一五”规划, 将学校的发展重点确定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学科布局结构、提升整体教师水平、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同时确定C大学的具体发展目标以及具体措施。

随后, 围绕发展规划初稿召开了6个不同范围的座谈会, 包括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学院院长座谈会、教代会代表座谈会、离任老领导和博士生导师座谈会、中青年骨干教师座谈会、硕士生和博士生座谈会、本科生座谈会。在汇总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经过修改与完善, 完成《C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

三、C大学战略规划的实施与监控

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为学校未来发展绘制了蓝图, 而“战略实施是战略管理的主体”。[4]在实施过程中, 战略规划的监控是极其重要的一步。C大学的战略规划的监控主要有三种形式:任务分解、年度发展报告和中期检查。

(一) 任务分解, 将规划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领导

C大学的“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具体目标, 指明了全校努力的方向。为了落实各项发展任务, 确保各项目标的按时完成, C大学将规划中具体的目标和措施进行了分解。每一项任务都有明确的负责人, 具体的组织实施的单位和协助完成的部门。

通过任务分解, 使得发展规划的目标和措施都有人负责、有单位实施;也使各单位和部门明确了自己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承担的任务, 将本单位的日常工作与学校的发展规划相关联, 为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 年度发展报告

在C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通过的第二年, 学校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就以年度发展报告的形式, 对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

编写和发布年度发展报告, 是学校进行战略管理, 对战略规划实施过程进行检查总结、监控评价的手段之一。本着“记载大事、反映变化、分析问题、展望未来”的宗旨, 学校年度发展报告力图使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和广大师生对学校的发展规划进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判断, 从而找准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 推进学校战略规划的进一步落实。

《年度发展报告 (2007) 》立足于我国宏观高等教育背景和学校发展大局, 从背景、现状、问题等多个角度, 以概况评述、政策解读、横向比较、数据点评等方式, 客观描述和评价该校在2007年的整体发展状况, 并对学校未来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年度发展报告 (2007) 》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2007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和C大学的大事和政策文本概要分析。第二部分则从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个方面对学校在2007年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适当的、定量的系统描述, 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 为了更好地审视学校的发展水平, 选择了部分兄弟院校进行了横向比较, 在比较中找出学校发展的优势和不足。第三部分立足于对高等教育宏观发展背景和学校发展环境的分析, 展望未来趋势。

《年度发展报告 (2007) 》涵盖了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对“十一五”规划第二年的工作做了为全方位、立体式的检查和回顾, 及时反映在规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为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权威、全面的咨讯、评述, 反映学校发展动态及潜在问题, 分析未来方向。该报告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亦对成果和不足及未来改革趋势做了总结和分析, 并结合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措施建议。

(三) 中期检查

在战略管理过程中, 规划执行情况需要进行检查, 及时掌握发展规划的实施和执行情况, 确保发展规划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十一五”规划执行的第四年, C大学对发展规划进行了中期检查。

在中期检查过程中, 首先要求学校各单位和部门根据《C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任务分解, 自查本单位的执行情况, 对照规划的重要指标、重要任务, 分析完成情况, 并就规划任务实施中的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原因作出分析, 提出下面两年落实规划的对策与建议。

依据各单位的自查报告, 学校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 听取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最终形成《C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期检查报告》。

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后, C大学在事业规模、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和国际交流等方面, 围绕着既定目标, 重点抓住落实, 各项指标的完成进度良好, 有些指标提前甚至超额完成。但还有一些层次较高的发展目标还需加大力度, 力争在预定时间内完成:如教学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科研工作、学科建设。

中期检查分析了各部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结了规划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 提出了下一步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中期检查, C大学切实地掌握了“十一五”规划的目标完成情况, 并总结了规划前半期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 促进规划后半期的顺利实施, 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四、C大学战略规划与实施对中国大学建设的启示

(一) 大学有选择追求卓越和重视品牌建设的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管理者成熟的表现

在C大学战略规划的制订过程中, 学校领导者的自觉意识非常突出和重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 大学自身的优势, 尤其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大学, 与其它综合性大学相比显得比较单薄, 一是历史积淀没有综合性大学深厚, 一般来说, 综合性大学有很多具有百年的历史, 而C大学建校仅50多年。二是学科的优势相对比较单一, 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 学科发育比较成熟, 而C大学的学科主要集中在1~2个学科领域。因此, 朝综合方向发展, 不是没有可能, 而是经济条件和人力储备不足, 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其发展目标。所以, 在发展过程中, 如何保持传统优势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就是说, 我们不可能得到全能冠军, 但是在单项方面拿到冠军, 保持领先地位, 仍然需要做出抉择和判断, 特别是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这里, 一方面需要领导者平和的心态、清醒的认识, 另一方面需要打破社会盲目的从众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功绩观念。

(二) 大学建设趋于理性和科学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挥“智库”的作用

C大学在战略的制订和实施过程中, C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前期的调研、论证、分析, 还是后期的规划的检查都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专业化作用, 如:大量的基层访谈、中外大学排名的数据分析、年度报告的质量控制和反馈, 这些事情, 从表面上是一个研究性工作, 但实际上是一个科学谋划的过程, 与我们过去习惯性的决策程序相比, 多了科学的理性成分, 少了拍脑袋的随意成分。

(三) 大学发展涉及的因素繁多, 但是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和忠实的执行是大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环节

大学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由于其承载使命的崇高, 任务完成的艰巨, 她所涉及到的因素可谓方方面面, 但是, 要实现大学的发展, 没有一个具有超越现实而又符合实际的战略设计, 大学的发展就没有方向感和风向标;同时, 只有美丽而诱人的蓝图, 而没有切实、不折不扣的执行, 一切理想和蓝图, 也只能是梦幻中的奇影罢了。有一些战略学者认为,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 存在着非常不好的现象, 那就是:唱功比做功好。因此,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社会各方面, 特别是高等学校自身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婕, 王保华.高校战略管理研究述评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10) :26.

[2]刘向兵, 李立国.对高校实施战略管理的思考[A].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分会秘书处.2005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现实与理想:科学发展观专辑[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200.

[3]许涛.问题解决型战略与世界一流大学创建[A].刘献君.中国院校研究案例[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206.

企业专利管理与战略制定 篇9

这种状况与国外相比, 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都十分重视专利工作, 部分企业年均专利申请量在千件以上。以日本松下公司为例, 2008年申请专利1000余件, 平均每天为4.3件, 其中仅在日本境外申请的专利量高达几百件。这些专利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获取经济利益、保持竞争优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国许多企业技术创新不利的一个直接原因, 就是知识产权创新、管理、保护、应用的意识薄弱。与此相反, 在实施专利战略的技术创新活动中, 企业不仅要重视专利工作, 更要从经营战略角度出发, 制订与之相适应的专利战略。所谓专利战略, 是指企业运用专利手段, 寻求市场竞争优势的战略。企业专利战略的主体自然是企业, 对象是专利技术及预备申请专利的技术;专利战略的目标是以市场为中心, 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企业专利战略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层次性三个基本特征。以下结合笔者实际管理工作来谈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及管理研究。

1. 企业专利战略的定义及其目标

企业专利战略, 是企业结合自身研究开发、经营与管理的实际情况, 通过对专利信息及其有关信息的收集和研究, 获取相关的技术发展信息、市场竞争信息、法律信息等, 预测相关技术、经济发展趋势, 以赢得知识产权竞争乃至整个市场竞争主动权, 谋取更大市场份额和经济利益为目的, 在专利方面采取相应对策的总体性谋划。

企业专利战略研究的目标:通过企业专利战略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提高企业主动运用专利战略的能力, 强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活动, 以具有专利保护的核心技术或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获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 最大限度获取市场份额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

2. 企业专利战略的作用

专利战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基本动力机制, 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体现。专利战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 扩大和保护技术创新成果, 激励人们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2) 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 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及发展。 (3) 培养创造意识, 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信息网络, 提供重要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 (4) 避免重复研究开发, 节省企业战略资源, 有效防止企业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无形资产的流失。

在当前激励竞争的条件下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工作, 必须充分运用专利战略这一激励机制。

3. 企业专利战略的主要类型

企业专利战略主要分为进攻型战略和防御性战略两类。

(1) 企业专利进攻型战略。

(1) 基础性专利战略。是指基于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 为保持自己在行业中拥有领先的技术、产品竞争优势, 将自己的基础性、先导性的核心技术或主体技术、基础研究成果作为开拓性专利来保护, 并控制该技术领域发展的战略。对于企业整体竞争实力的增强而言, 这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利益。例如, 世界上第一件电灯专利、第一件电话专利、第一件电视专利、第一件飞机专利等。在科研活动中取得的基础性、首创性发明创造, 都应当申请专利, 依法进行专利保护;不仅可以申请本国专利, 也可以向外国提出专利申请, 从而扩大保护范围。

(2) 专利包围战略。是指企业对每一项创新方案都申请一项专利, 在基本专利的周围设置大量原理基本相同而不同权利要求范围的专利并及时申请专利的战略。拥有基本专利的一方, 通过实施专利包围战略形成专利网, 并且经过技术开发不断升级, 可最大限度地保护核心技术以维护自己的垄断地位, 迫使对手放弃竞争或进行许可谈判, 既可以抵御竞争对手的进攻, 又可以获取更多的专利许可使用费。此外, 围绕他人的基本专利, 及时开发相应的应用技术并申请专利, 乘竞争对手基本专利周围尚未设置专利网之前, 先申请外围专利包围基本专利, 变被动为主动, 突破基本专利的垄断。这是美国、日本企业经常使用的招术。如美国CREE、日本日亚化学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发明了LED发光二极管的加工工艺及其生产方法, 尽管其基本专利于2010年到期, 但大量的外围专利在那之后仍在有效期内, 使得基本专利可以继续得到有效保护。

(3) 专利再创新战略。企业在引进输出方的专利后, 对专利进行研究、消化、吸收和创新, 再将创新后的技术以专利的形式卖给原输出方, 这就是专利出售战略与专利网战略相结合的形式。引进方既可以改进和提高原有创新技术, 又能摆脱专利输出方的控制, 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4) 专利诉讼战略。就是充分运用专利制度保护功能的体现作为一种进攻型的专利战略。专利诉讼战略指的是利用法律富赋予的专利保护权限, 收集竞争对手专利侵权的可靠证据, 向竞争对手提出侵权警告或向司法机关提起诉讼, 迫使对方停止侵权, 支付侵权赔偿费, 以达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有力打击竞争对手, 确保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的目的。企业积极运用专利诉讼战略, 不仅可以有效遏制与制约竞争对手, 维护自身形象, 而且还可以从专利侵权赔偿中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

(5) 专利实施战略, 包括专利转让战略、专利引进战略、专利与商标相结合战略、专利与标准相结合战略、专利技术和产品相结合战略等。

专利转让战略是指企业通过从发明人或其他企业购买专利权, 或企业研究开发出的专利技术、产品除自己实施、生产外, 通过有偿转让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以获取经济利益的战略。专利“收买”战略的运用须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而我国大多数企业由于经济实力不强, 难以适用;而被“收买”的专利权人或企业, 可以与其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收取高额使用费, 即以专利为武器, 控制和占领市场。

专利引进战略的最大特点是简便、快捷, 可以免去研究、开发的经费, 也不存在研究、开发的风险。企业获得专利权大部分是采取专利申请的形式而不是通过引进所有权, 而一些资金雄厚但研发能力不足又亟待进入市场的企业, 可采取直接引进专利的方式。然而, 单纯地全盘引进会限制自主技术创新与进步, 因此, 创新型的专利引进战略应是中国企业的首选, 即在引进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改进、革新, 开发出性能更优、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的战略, 是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战略在引进专利技术领域中的延伸。据美国科学基金会调查, 1970-1986年, 美国售给日本的专利从4%升至19%, 1980年以来, 日本输入美国的高技术产品则增长了266%;1965-1985年, 日本对美国在知识密集型产品方面的贸易顺差从1.43亿美元猛增至130亿美元, 达90倍之多。

专利与商标相结合战略目的是扩大本企业产品销售量, 并提高商标知名度;反之, 允许其他企业实施自己的专利, 以换取对方的商标使用权。专利与商标是知识产权领域保护技术和产品的两种法律手段, 作用是不同的。专利保护的是新产品以及新产品的制造方法, 涉及产品的生产、制造方法, 产品的用途或产品外观设计;商标保护的是产品的“信誉”和质量。企业在实施专利战略或商标战略时, 如能成功结合两者, 将取得更好的效果。尤其在权利方是知名企业时, 对于提高企业商标知名度, 扩大企业影响力非常有用。

专利与标准相结合战略能够使企业的新技术得到迅速地推广和发展, 达到领先市场的目的。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的规定, 标准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活动和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指导原则或特性文件。而专利权是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 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核心专利是技术创新的精华, 核心专利进入标准能够保证标准的先进性, 而标准采用这些先进技术, 将加快先进技术的传播速度, 促进技术的跨越式进步。标准已经成为各国企业专利技术追求的最高形式, 技术标准和专利的结合也是不可回避的趋势。

专利技术和产品相结合战略是指专利权人在许可他人使用本企业专利时, 要求他人必须同时购买自己的专利产品, 借以扩大产品销售量, 提高企业竞争地位。企业向准备输出技术和产品的国家先行申请专利, 旨在使技术和产品在输出国获得充分的专利保护, 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 这对基本专利拥有方来说是很有利的。

(2) 企业防御型专利战略。

(1) 无效对方专利权战略。其实质是利用竞争对手专利的漏洞、缺陷, 运用无效程序, 使对方所取得的专利不能成立或者无效的战略。请求宣告无效的理由如公开不充分、权利要求未以说明书为依据、修改超出原申请公开的范围等。这种战略既可作为企业主动进攻的手段, 也可以在企业遇到专利纠纷时作为防御策略。

(2) 文献公开战略。可以将发明内容在报刊上公开发表, 以阻止他人获得专利权。公开技术创新成果不适宜于申请专利和技术秘密的情况, 更多是作为一种战略手段, 即通过公开成果使竞争对手的专利申请丧失新颖性, 阻止他人获得专利权。但应注意, 所说的公开并非是关键内容, 而只要达到阻止竞争对手的目的就够了。由于技术公开意味着不受任何法律保护, 可以自由利用, 如企业认为自己的技术、产品没有必要取得专利权, 同时又不能让其他竞争对手取得这一技术的专利权后反制于已, 通常运用这一战略。这也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常用的战略, 如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公报中有一“防卫性公告”专栏, 日本有“公开技报”, 英国有“研究公开”。

(3) 交叉许可战略。是企业间以专利技术作为标的进行对等交换, 求得“双赢”的战略, 适用于双方专利比较接近, 但专利权归属又错综复杂或互相依存, 可能产生恶性竞争或相互指控专利侵权造成两败俱伤的情况。一个企业不可能开发某个领域所有的技术, 也不可能保证所有开发的技术都能获得专利权。如果本企业拥有自主开发的优秀专利, 而竞争对手的专利对本企业的生产经营构成妨碍时, 就可实施交叉许可战略。这是当前世界各国企业公司使用最频繁的专利战略之一, 可有效避免侵权纠纷发生。

(4) 利用失效专利战略。专利权的保护期一旦届满, 即进入公有领域, 成为公共财富, 任何人自由利用都不会涉及专利侵权问题。利用失效专利战略就是从失效专利中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技术进行研究、开发、生产的一种战略, 这对于科研经费不足的企业, 不失为一种简捷、经济的战略。

(5) 绕过障碍专利战略。在专利申请策略中, 如果企业竞争对手的专利权十分牢固, 并且将对本企业构成制约, 可绕过已有专利的权利要求、主张先用权、在不受专利地域保护范围内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等。

(6) 主动和解战略。如确属侵犯他人专利权, 在权衡利弊后, 如认为即使向对方支付一笔使用费或交叉许可自己的专利权仍有利可图, 便可主动求和。和解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庭外和解, 另一种是在法官主持下和解。庭外和解可签和解协议, 或补签实施许可合同;在法院开庭调解达成协议的, 法院将制作民事调解书。主动和解战略和交叉许可战略一般同时作用, 相互依存, 使双方企业取得双赢目的。

(7) 先用权证明战略。根据我国专利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 在专利侵权纠纷中, 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者设计属于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的, 不构成侵犯专利权。也就是说, 如果被告能够证明在原告专利申请日前已做好实施准备, 甚至已在制造该产品或使用该方法, 并且仅仅在原有范围内制造或使用, 则可以不受追究, 还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或者使用, 无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也是作为专利侵权诉讼的被告在上述几种战略不能奏效时使用的一种战略。

4. 制定企业专利战略的基本方法

市场竞争形式是不断变化的, 作为服务与市场竞争的知识产权战略也要因时因地而变化。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实施特别强调时限和外部环境, 企业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市场竞争形式制定和调整知识产权战略。

在制定专利战略的过程中, 专利信息利用是核心, 全面、准确、深入的专利分析是知识产权战略工作成功与否的基础。专利战略内容重点包括:本领域的专利技术的态势分析;专利技术的地理区域分布及各区域技术构成;专利技术的热点、难点、空白点、发展趋势;本领域的主要技术拥有者的技术侧重点、现状及发展历程等。以此分析结果为基础, 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 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专利工作。

知识产权战略的工作要点可以把“一套制度、一个平台、一张地图、一个方案”作为基础内容。

(1) 一套制度。

即为知识产权管理规划、设置构架, 草拟制定完善的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文本及其执行表单。

(1) 组建企业专利战略课题组时要注意人员的职能构成和智力结构。专利战略是企业总体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经营、技术、法律、管理等多方面, 要求组成人员:一是具有决策资格的企业领导;二是能够进行文献检索, 提供定性定量数据, 分析专利权利要求影响范围的专利事务专家;三是能够判断已有专利技术对本企业产品、技术开发影响的工程技术专家;四是能对专利产品的市场占有现状及前景走向做出判断的销售专家。

(2) 资金和资料准备。要保证研究经费的落实, 同时要收集足够的专利和非专利技术情报资料和市场情报资料, 并注意情报的时效性。

(2) 一个平台。

即可实现专利检索、竞争对手专利监控、专利技术监控预警、专利技术领域情报收集、专利技术分析、专利法律状态查询、公司专利事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平台。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专利文献和主要非专利文献, 特别是主要竞争对手的资料, 对其法律状态、应用前景、有效期限、相关技术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等数据分析、研究, 画出统计比较分析曲线;通过专利情报分析, 搞清与本企业主导产品和技术有关的问题:专利的数量及分布、专利的先进性、保护的区域、法律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专利技术分析和预测, 对竞争各方势力范围的划分、竞争对手的专利战略意图、剩余市场、技术的空白领域等得出定性和定量的结论。

(3) 一张地图。

即制作专利分析报告 (专利地图) , 阐述企业所处的技术领域的技术构成、技术发展趋势、技术线路的演变、技术热点与空白点。此外还要分析市场发展趋势、市场占有强度、市场预测、发展方向及新兴市场领域, 以保持垄断地位为战略目标, 进而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利防御体系, 避免盲目研发和侵权风险。

专利战略制定的基本方法有专家问答法 (德尔菲法) 、市场跟踪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可采用混合运用原则, 且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专家问答法的研究对象是专家的答案;市场跟踪法研究的对象是跟踪对象的答案;数理统计法的研究对象是专利文献。

(4) 一个方案。

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 合理组合专利技术开发的策略、专利申请的决策和专利权运用的手段, 就成为适应本企业专利战略目标的战略方案。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同方案, 从使用的完整性、预测的科学性、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调性等方面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论证, 最终确认企业专利战略方案。

5. 结语

专利战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法律的形式保证创新者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的一种策略, 制订、实施企业专利战略的终极目标就是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已实施专利战略数百年的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正是这种科学的运行机制, 减轻了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负担, 减少了低水平的重复研究和开发, 促使企业乃至国家实现了创新过程中资源合理、有效配置, 有力地促进了创新成果的转化, 保证了技术创新投资者的经济回报。企业专利管理和战略制定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 是企业通过专利战略的研究与实施获得的技术垄断优势, 发挥专利战略的激励作用, 推动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从而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第三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4.

[2]王可达.现代企业实施专利战略的对策探讨[J].探求, 2008 (1) :53-58.

[3]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政策研究处.优秀专利调查研究报告集5[M].第一版.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4]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EB/OL].2008-06-05.http://www.sipo.gov.cn/sipo2008/yw/2008/200806/t20080610_406106.html.

企业成长与企业战略管理 篇10

一、建立具有强大的战略能力的最高管理者为核心的战略变革管理团队

企业战略变革管理需要组建战略变革管理团队。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是最高管理者。最高管理者具备强大的战略管理能力, 将为成功管理企业战略变革奠定坚实的领导力基础。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能力体现在以下内容中。

深刻理解企业优势和企业劣势, 李·艾科卡在被福特解除职务后的极短时间内, 敢于领导克莱斯勒发起战略变革, 是因为沉浸汽车业几十年的职业经历使他深刻理解克莱斯勒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坚定了拯救它的信心。

准确识别行业竞争规则的演进趋势。英特尔的第三任首席执行官安迪·格鲁夫能够使芙特尔从一个二流的存储器公司成为做处理器的霸主, 重要原因之一是格鲁夫准确地预测了PC机将成为信息、革命潮流的中心, 芯片将成为半导依行业的竞争焦点。他在这个观念未盛行时, 就早早采取塑造荚特尔未来的行动。

确立清晰的战略意图和企业愿景, 引领新的企业战略。井深大和盛田昭夫在创办索尼公司时, 就立下这样的战略意图通过50年时间的奋斗, 使索尼成为世界性的家喻户晓的品牌, 彻底摆脱日本产品作为质量低劣的电子产品代名词的不良形象。

采取开放式、参与型的战略形成方式。国际著名助听器制造商丹麦公司Oticon的首席执行官LarsKolind、法国有限公司总经理、美国国民半导体公司CEO吉尔·阿米里奥等在领导各自的企业战略变革对, 充分吸收各层级管理者、部分普通员工、外部专家组成战略变革管理团队, 实行民主的战略决策方式。

二、科学评估环境, 选择最佳企业战略变革模式

企业战略变革模式划分为四种反应性、预测性、能动性和超越性。反应性模式由环境变化或企业经营危机引发, 并意在跟随竞争规则预测性模式受企业愿景变化的影响, 并意在做竞争规则预测者能动性模式由企业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所诱致, 并意在制定新的竞争规则超越性模式则是在企业经营绩效严重恶化的情况下发起, 并意在制定新的竞争规则。当处于不同的成长阶段和环境条件时, 企业对其战略变革模式的选择是权变的。没有最优模式, 只有最合适的模式。

格鲁夫在管理英特尔1985~1991年的战略变革时, 总结了用来判断是否需要发动战略变革的 “战略转折点”的分析方法, 并用它指导何时发起以及如何发起企业战略变革的战略分析工作。格鲁夫认为战略转折点就是“企业的根基所在即将发生变化的那一时刻。这个变化有可能意味着企业有机会上升到新的高度, 但它也同样有可能标示着没落的开端。”格鲁夫运用这种自创的方法, 为英特尔的企业战略革模式选择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

三、在战略执行过程中, 能够协调新战略和各种组织要素及阶段性实施绩效的动态关系

(一) 协调新战略和资源的动态关系。

在新战略执行过程中, 企业有意识地创造和积累资源, 做好发起下一轮战略变革的准备。英特尔利用从存储器芯片全面进人微处理器的战略变革, 创造了大量微处理器开发技术, 为其在1992年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依企业和发起进人PCCI的预测性企业战略变革做好了充足的资源储备。

(二) 协调新战略和技术的动态关系。

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 根据新旧战略对资源的共同依赖, 重组现有技术。国民半导依公司利用它在单一集成电路块上的模拟功能和数字功能一体比的核心技术, 服务于新战略的实施。其二, 根据新战略的要求, 引进或开发新技术。Flair有限公司以日本汽车厂商为学习对象, 在战略变革中不断创新技术, 培育了该心竞争力。

(三) 协调新战略和结构的动态关系。

成功的结构重组能够促进企业战略变革的顺利施行。为确保IBM持续贯彻多元化的计算机服务业务, 前任总裁郭士纳 (Lou Gerstner) 决定把行业解决方案单位作为其主要组织结构, 此举为IBM的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 协调新战略和管理系统的动态关系。

信息处理系统、沟通与反馈系统和奖励系统是企业创新不可或缺的三大管理系统, 但企业在实施新战略对会有所侧重。Oticon为了适合新的企业愿景, 用计算机化的工作站处理信息, 力图创造一个“没有组织的组织”。英特尔为了培育新的企业愿景所要求的公开、诚实、坦诚的沟通, 建立了充满活力的制度性沟通和反馈系统。西尔斯公司为了开拓新业务, 根据新战略设计了奖励系统。

(五) 协调新战略和企业文化的动态关系。

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的动态一致性关系决定了新战略的实施必然会冲击原有企业文化。成功重构企业文化的关键是, 根据新战略昕赖以建立的新的企业愿景来确定企业文化的变革程度, 郭士纳为了顺利实施IBM以顾客为中心的新战略, 把改变“骄傲、只关注内部、抑制变革”的老企业文化作为战略变革的关键事项, 因而取得他的前任因忽视重构企业文化而不能成就的辉煌业缋。

(六) 协调新战略和阶段性实施绩效的动态关系。

新战略的阶段性实施绩效有成功和失败两种情况。面对成功, 企业要鼓舞士气, 并根据已改善的经营绩款确定下阶段目标和方案。同时, 组织成员的态度与行为随之转变。面对失败, 企业应冷静分析失利原因, 对症下药, 转败为胜。英国GK印刷公司在1989年引进CBS系统, 由于过于重视技术变革而蔬忽员工态度和行为变革, 阻碍了新战略实施。公司对此深刻反省后, 随即进行整改, 取得了战略变革的最终胜利。

四、有机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变革

只有大部分企业成员理解、接受新的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变革才拥有成功的群众基础。因此, 要有机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变革。由于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在新战略执行中角色和职能的不同, 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侧重点也有所差异。针对高层管理者, 注重沟通、合作、补偿和控制, 减少权力性阻力;针对中层管理者, 着重于培养和选拔, 发挥其在组织中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针对低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 侧重于沟通、培训和教育, 加强企业战略变革的基础动力。

成功管理企业战略变革的企业,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往往会把握两点:一是使员工的态室和行为适应新战略的要求。二是充分重视中层管理者的独特作用。法国Flair有限公司总经理赋予运作部经理在战略形或方面比较充分的选择权。国民半导体公司通过举办研讨组、训练领导变革项目等措施来培养中层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陈伟, 于丽艳.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 2006

[2].卢佳友, 郑海元.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J].广西会计, 2009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 篇11

【摘 要】企业文化对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有很大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国内企业在处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缺陷,然后针对国内企业文化如何更好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制定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 战略 企业文化

【中途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面临的问题将更加复杂和残酷,企业之间要在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上开展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文化在吸引人、留人上势必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构建一种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真正让企业文化成为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强大和持久的动力,便成为当前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1 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是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它包括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和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量的管理和质的管理,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发展性、民族性和社会性等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是执行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的过程。它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个体差异分析、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评价、激励、工资与福利、沟通等。

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重视,人力资源优势的独特性更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最重要驱动者。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企业文化是以管理为目的的文化和以文化为载体的管理理论的有机结合,是企业的灵魂组成。

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全过程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成为现代经济新的增长点;企业已经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的层面变迁为更好层面的文化竞争。通过对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互动、互补和匹配关系的考察,有助于企业更系统和更有效地来开展文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凭借企业文化这个有机体充分发挥成效。

2 我国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存在问题

企业文化就是重视人的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也不例外的重视人的作用,他们都重视以人为本的管理。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对人的管理更好的实现了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的相结合,能够互通有无,弥补不足,达到更好的效果。

近几年,中国企业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大致形成了以变革创新、求真务实、诚信合作为目标的价值观;企业基本建立了以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企业基本上建立了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加大管理的改革力度;很多企业都制定了战略目标,通过全面创新,求真务实,把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力求机制创新,在竞争上岗,绩效考核,薪酬结构,教育培训,职业发展等几个方面有所进展。

当然由于中国企业发展时间较短,对于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存在一些不足:企业文化的理念先进,实践落后;对企业文化的宣传不足,员工参与不积极;传统企业文化的存在,影响了“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和人才环境的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局限在表层且花样单调,形式呆板,对于企业理念、核心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显力不从心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在利用企业文化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任务。将人力资源作为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具体为业务部门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服务和支持。当谈到人力资源管理时,企业领导和员工就想到是属于企业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职能,理应由人力资源部片面负责。

(2)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外部招聘不重视内部培养;重使用轻培养。企业过分重视外部招聘而忽视了建立企业内部员工的人力开发机制,往往寄希望于外部招聘的人才上,希望能将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管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投入。

同时,在开展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时,往往只注重员工的有效使用,而忽视了员工的培训与继续教育;只注重对学历层次低的员工进行培训,而忽视了对高层次员工的深入开发。

(3)人才安排结构不合理,不能人尽其才。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决策中所占的比重甚少,多数企业虽然设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但却往往是企业高层的附庸,所从事的多是行政事务性工作,活动范围也极为有限。

(4)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健全,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缺乏有效的。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往往重激励、轻约束,激励时又往往重物质激励而轻精神激励。许多企业往往持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点,试图凭借诱人的薪酬来吸引并留住人才,从而放弃必要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3 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的建设

要改变上述情况,必须要转变观念,积极推行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建立基于企业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因此,企业如果引入企业文化来加强对员工的柔性管理,将成为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的有益补充,弥补由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产生的不足与偏颇。这样,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得到最佳管理效能。怎样才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处理好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企业的用人标准的结合。人力资源经理人员在设计招聘政策时,要让员工了解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对招聘主管人员与用人部门经理进行严格的技能培训,录用与本企业文化契合程度较高的人员;同样,也要制定相应的员工发展政策,只培养与发展那些与本企业文化契合程度较高的员工。

(2)在企业培训的全部过程中贯彻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同时通过企业培训,强化、试验和改进企业文化。在企业各类培训活动中,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传达给员工,潜移默化地影响与改变员工的行为。

(3)对员工的绩效考察和激励措施要充分结合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绩效与激励管理体系内,要将企业价值观的内容作为考评与激励的一部份,将企业核心价值观用各种职业化行为标准来具体描述。

(4)建立基于企业文化的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等一系列措施。企业文化通过员工培训方式使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观念的更新、态度的改变。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将企业价值观念的内容注入,作为多元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必需借助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结合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在企业内部营造宽松、自由,对员工充满人性的关怀和情感激励的环境。

4 总结

能否处理好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的关系,已经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实力的根本因素,甚至是决定因素。我国企业必须正视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欠缺和不足,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更新观念,努力改善,只有这样,方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第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孙泽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 陈树良.迎接“入世”挑战培育企业文化.人力资源,2002.

知识管理与企业战略 篇12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也是对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经验的总结, 是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管理权威专家Thomas H.Davenport认为:知识是一种流动性质的综合体, 其中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以及经过文字化的信息, 也包含专家的独特意见以及为新经验做评估、整合与提供信息架构等。知识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显性知识又称明晰知识、外显知识, 是人们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知识, 易于传播和学习;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大脑里的经验、技巧和体会, 看不见也摸不着, 不易于传播。

知识管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至今尚无统一定义。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整理、保存、更新、应用、测评、传递、分享和创新等基础环节, 并通过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管理, 复合作用于组织的多个领域, 以实现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 (APQC) 将知识管理定义为:以增强竞争力为目标的识别、获取和利用知识的战略和过程。

二、我国企业知识管理发展现状

知识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其理论还不是很完善。真正理解和接受知识管理理论, 将知识管理理论运用于企业管理实践的企业很少。据资料显示, 在我国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中, 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的投入仅占整个企业研发成本的0.5%, 而在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的一些先进企业中, 这一比例高达10%, 最高的在 25%以上。令人欣慰的是, 近几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实施知识管理, 比如宇通汽车、联想、海尔、美的等国内知名企业都已经开始实施知识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 国内大约2/3 的企业表示对知识管理的投入在增加。

我国企业知识管理处于初级阶段, 不仅表现在进行知识管理企业数量上的稀少, 还有质量上的欠缺。这有一定的客观原因——知识管理理论本身还不完善, 对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我国, 企业的知识管理既缺乏体系化的理论指导, 也鲜有可供借鉴学习的实际例子。很多企业有进行知识管理的打算, 但有心无力, 觉得无从下手。从主观来看, 我国很多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仅局限于显性知识的传播。笔者认为, 企业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管理应当形成如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螺旋理论中提到的, 企业知识需要传播, 更需要转化和应用, 知识在企业中转化应该是这样一个无限循环过程:社会化→外化→结合→内化→社会化→外化→…。其中, 知识从隐性到隐性的转化称为社会化;从隐性到显性称为外化;从显性到隐性称为内化;从显性到显性即为组合。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相互转化中形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在此过程中, 企业已有显性知识得到传播, 转化为生产力;企业中员工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在我国, 很多企业的知识管理都还没有形成上述的知识螺旋, 更有许多企业对于知识管理的实施仅仅停留形式上, 喊喊口号而已, 并没有真正的操作起来。

三、知识管理与企业战略

现代企业的生存环境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日趋严峻, 企业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 企业若没有一套合适的战略计划很难站稳脚跟并保持竞争力, 在面临挑战时也会很被动。企业战略管理为实现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企业经营结构完善和优化、企业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一) 知识成为现代企业所有生产要素中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在农业经济时代, 土地和劳动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型过程中, 资本逐渐替代了土地和劳动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工业文明又逐渐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 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不再局限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知识将取代资本成为一项独立的生产要素并且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意味着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财富, 知识就是竞争力。如果说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中, 先行者获得了资本和财富, 那么在今天的工业文明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化过程中, 先行者将获得知识带来的持久发展和竞争力, 而保守者失去的就不仅仅是财富和人身自由, 还有激烈竞争中的主动性和宝贵的发展空间。

(二) 知识管理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在企业竞争中起到重要作用, 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的历史看, 企业战略管理分别经历了以环境、市场结构、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三个发展阶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竞争优势的形成将会越来越依赖于企业的知识管理。在没有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中, 知识是隐性化的, 企业的知识只有很少一部分会被传播共享, 而且这“很少的一部分”也不能完全的转化为生产力。对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以联想公司为例, 联想集团作为IT行业的领军者, 一直坚持组织的学习和团队知识共享, 2002年底, 联想集团在组织中引进了知识管理的理念, 并任命原汉普咨询总裁张后启为首席指知识官, 从此知识管理为联想集团保持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在联想集团中, 所有显性知识通过计算机应用软件和文档被有效存储起来, 通过团队学习实现了组织中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并且在企业中形成知识螺旋, 使隐形知识显性化、结合化, 使显性知识得到共享和转移, 并转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存储起来, 进一步转化为生产力, 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同时, 实施企业知识管理将知识创新规范化, 结合企业激励机制, 企业中的创新将不再是个别的、偶尔的, 而是整体的、系统的。2008年, 联想推出了全新的网上技术支持工具——联想智能机器人 (eRobot) 网页版及MSN版, 这是联想组织知识创新的完美结晶。联想集团将知识管理与整个企业的战略相结合, 把知识管理融入企业的运作流程之中, 为联想保持在同行业中的领先优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如何将知识管理融入企业战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企业要将组织知识管理企业战略结合起来,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以企业战略指导知识管理战略, 明确知识管理应该做什么。

管理者要明确知识管理只是作为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保持和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种管理工手段, 没有企业战略作为指导的知识管理是盲目的, 也是低效的。美国在过去的20几年里, 在信息技术领域共投资10亿美元用于改善行业知识管理现状, 但收效甚微,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组织忽视员工的交流和分享, 缺乏知识管理战略的的指导。而在联想集团的知识管理过程中, 始终坚持以企业战略指导知识管理战略, 以知识管理战略指导组织进行具体的知识管理, 最终建立起一套卓有成效的知识管理体系。由此可见, 知识管理工作应当始终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来展开。

(二) 建立学习型组织, 以组织结构为保障, 明确知识管理应该怎么做。

明确了知识管理需要做什么之后, 组织要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向学习型组织转变。转变应当首先在组织的管理层中完成, 自上而下推行学习型组织的理念, 促进团队学习和知识共享意识的形成。在组织知识管理体系中, 学习型组织好比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与组织相匹配的知识管理模型和工具构成了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和硬件设施, 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他们的共同努力。较常用的一个知识管理模型是知识管理过程模型。麦肯锡认为知识管理是一个周期过程, 企业首先要有一定的知识资产存量作为基础, 并实施知识管理、获取、共享、学习和应用。获取主要是指企业或企业员工从企业外部或内部获取新知识;共享既是将组织中的知识和技能实行编码化, 并用黄页形式存储起来以方便员工查找和联系。如:麦肯锡建立了基于主题的专家查找系统, 员工可以方便的查找并联系到需要请教的专家。组织对知识的学习既可以是正式的培训, 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学习交流, 可以通过座谈会、论坛或发放学习光盘等共享经验技能。多品牌的联合利华就是通过向品牌开发团队的新成员发放光盘的方式, 使之能够快速的了解已有品牌, 光盘包含的视频和文档资料能有效的辅助新员工的学习。知识的应用是将组织知识与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产品生产等相结合, 最终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并服务于企业总体战略。

参考文献

[1].野中郁次郎.知识创新型企业[J].哈佛商业评论, 1991

上一篇:改革开放国内背景研究论文下一篇:培养兴趣 激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