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2024-10-14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共12篇)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1

在人生观上, 大学生理论学习主要解决理想信念与人生追求。

大学生理论学习的核心问题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理想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 信念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当前, 严峻复杂的社会形势要求青年学生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严峻复杂的社会形势可概括为“二二三四”。

两个竞争。我们面对激烈的政治竞争, 就是看谁的制度更有生命力, 谁的政权更加巩固, 哪个主义更受人民拥护, 哪个政党更有凝聚力;我们面对激烈的文化竞争, 就是看谁的思想文化更有吸引力, 谁的价值观念更能广泛传播, 哪种生活方式更符合时代潮流。

两个长期。我国长期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 长期面对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图谋。

三个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凸现期、刑事犯罪高发期、敌对斗争形势复杂期。

四个趋势。境外对境内影响越来越大, 网上虚拟世界对现实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非政府组织对群众的影响越来越大, 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越来越大。

坚定理想信念, 实现人生追求, 关键在于打牢理论根基。这就要求青年学生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深刻领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真理, 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在价值观上, 大学生理论学习主要解决做人之道与社会责任。

人生在世第一位的问题是学会做人。做人、做事是相通的, 做人为本。有位著名企业家讲, 人都做不了, 还做什么事, 只能做坏事, 只能害人。一个人做事应当精明一些, 做人应当糊涂一些, 做事总会有得失成败, 但做人应当经得起实践检验。

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基础。经常听媒体评论, 现在的大学生“小资”情调太重, 缺乏“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缺乏社会精英的追求。这种评价并不一定全面, 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中大学生的爱心奉献, 都树立了大学生群体的正面形象。但我们对大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化, 简单罗列大学生的亮点和不足, 都不能全面评价大学生, 而应该既看到他们积极主流的一面, 也要看到矛盾困惑的一面, 更要看到他们是可塑造的一面, 培养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对职业的责任意识, 这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基础, 是学校育人的工作基础, 也是大学生理论学习的要求。

责任高于一切,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激发潜能, 责任体现忠诚, 责任成就卓越。对社会有无责任感, 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 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 是国家的栋梁, 必须有社会责任感。但现实生活中, 有些人不积极、不负责、不健康, 甚至颓废;自我意义感缺乏, 自我归属感迷茫, 自我方向感丧失;社会责任感淡化, 自我责任感弱化, 家庭责任感虚化, 对什么都感到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是十分可怕的, 会在各种各样诱惑中迷失方向, 流于平庸、自甘堕落。

在世界观上, 大学生理论学习主要解决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大学生通过理论学习, 需要转变思维定式, 倡导批判性思维, 鼓励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一般讲, 影响大学生创造力发挥作用有四个因素:思维定式, 从众心理, 崇尚权威, 过于刻板。目前,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比较薄弱, 往往只会求同思维, 不会求异思维;只会收敛性思维, 不会发散性思维;只会被动性思维, 不会自主性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 应当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有三个最本质的要素, 在理论学习中要把握好。

第一, 兴趣。这是一个人创新能力最基础的条件。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都没有兴趣, 就不可能有很大成就。兴趣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可以使人集中精力获取知识。当前, 培养理论学习兴趣是大学生理论学习最重要的任务。没有兴趣, 就没有理论学习, 就不可能形成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第二, 想象力。想象力是人为了生存进化出来的基本能力。正是由于具有想象力, 人才能不断发现新事物、新规律, 提出新概念、新理论, 创造新知识、新产品。马克思曾把想象力称为“十分强烈地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大学生要通过理论学习, 开阔理论视野, 丰富想象力。

第三, 洞察力。洞察力就是当一个人面对复杂事情时, 不经过分析就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 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能力。简单讲, 洞察力就是跟别人看同样的对象, 你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事情;与别人看同样的事情, 你看出了别人看不出的意义。通过理论学习, 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发明的能力、创新的能力。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2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最近,在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的组织下,学习了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内容,以下是我个人关于我们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大学生和党员的双重身份决定了我们的特殊地位。

首先,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知识是我们的基本职责。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知识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简单说来,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呢?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次,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

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的传承,又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科学体系。它们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生命力。

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尽管 内容丰富、深刻,但其根本立场就是引导中国人民清除一切压迫和剥削,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继而迅速摆脱贫困和落后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富民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其次,党和国家培养我们成为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事关党和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这不仅仅是不是简单的让我们了解、认识马克思主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这些党和国家未来的接班人对马克思主义能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更应该看到其提出的背景所蕴含的深刻的哲学思想。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改造社会的实践不可以盲目!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民族传统及特色需要坚持!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科学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们是党组织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优化党员队伍的新生力量,加强我们的党性修养,是纯洁党的组织,提高党的战斗力的有效措施.我们的年龄和经验都处于年轻和发展阶段,其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加强理论和实践教育是非常重要且十分必要的。所以我们应当加

强更多的接受党的理论和实践教育。当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我们是大学生队伍中的优秀分子,只有我们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作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学生才会对党充满信任和向往;否则,将会损害共产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努力做到“五个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践行宗旨、带头爱岗敬业、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争当优秀共产党员。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3

【关键词】高校学风建设;行为主义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大学生的学习风气是大学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优良的学习风气是建设优秀大学的必备条件。要搞好高校的学风建设,首先要正视、重视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学风行为,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1 高校的学风问题

当前,在生源95后、社会思潮多元化、大学扩招等大背景影响下,在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氛围不浓,学习效率低下的现象。迟到、早退、旷课、讲闲话、看其它书籍、玩手机、打瞌睡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常常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所学课程缺乏兴趣、学习动力不足。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就是按照家长的指示或者就业情况来做出选择,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头来,学生只为了毕业证而学习,没有职业生涯的规划,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很多高校发现,自主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少,大量的学生不能合理的安排大学时间。很多学生自理能力、自我控制力较差。从完成高考、踏入大学校园的那一刻,他们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不能根据专业课程来制定学习计划,考前临时抱佛脚。有的学生寄希望于补考,补考不过还有重修,总之抱着最后找个工作,学校肯定会发毕业证的想法。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高中阶段学校和家长给予的应试教育压力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到了大学阶段,没有了高中阶段的外部环境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培养自主、主动学习的习惯,就会造成学习方面的困难。

学术诚信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中之重,它也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作业剽窃、利用网络文章粘贴复制,东拼西凑,代写毕业论文、考试作弊、代考等违法乱纪行为时常发生在大学校园、见诸于媒体报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最大原因就是缺乏思想道德、法治教育与正确的学习习惯。试问如果能够通过好的学习习惯达到学习要求,谁又会违反道德甚至法律去破坏学术诚信呢?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对于学风,我们一般把它定义为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目标、方法、纪律、品德等学习习惯的集合,可以通过日常学习行为来观察和区分好坏,比如考试作弊是不好的行为、上课玩手机是不好的行为、上课守纪律是好的行为、作业按时、按质完成是好的行为等。所以,大学的学风建设要取得的成效就是让学生养成并坚持好的行为,摒弃不好的行为。那么如何做到呢?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行为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行为是外在环境对学习者产生刺激使后者的反应发生可观察到的变化的过程。学习是可以被测量和观察的。行为主义包括经典条件反射理论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巴甫洛夫是前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构建者。他的实验以狗为对象。在实验中,他发现狗吃食物会分泌大量唾液,然后又发现狗看到食物会分泌唾液;后来,只要听到喂食者的脚步声,让狗觉得马上可以吃到食物,它也分泌唾液。

通过实验得知,狗吃到食物就按照自然的生理反应分泌唾液,不需要通过学习,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是食物,相对应的生理反应是无条件反应。在实验中,喂食者的脚步声和狗分泌唾液没有必然的关联,是无关刺激(中性刺激);当脚步声和事物同时多次出现以后,狗听到脚步声就分泌唾液,是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结合转变成了条件刺激并由此引发分泌唾液形成条件反应。

2.1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认为:

(1)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是无条件反射,即必须要有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关联,才能产生条件反应。

(2)条件反射是可以习得的,就像实验中狗逐渐认识到了脚步声与食物的关系。

(3)如果无关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不再同时出现,习得的条件反射会消退。如果脚步声与食物不再同时出现,久而久之,即使有脚步声,狗也不会分泌唾液了。

(4)条件反射可以泛化,即形成了条件反射之后,相似的条件刺激也可以激发条件反应。

(5)条件反射还可以分化,即形成条件反射之后,强化特定的条件刺激,只有这种条件刺激发生才做出条件反应。

(6)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可以与新的刺激相结合从而形成二级甚至多级条件反射。

桑代克是美国心理学家, 他设计并依托“迷笼实验”提出了“错误学习理论”。在实验中,他把饥饿的猫关在装有机关的笼子里,把食物放在笼子外面。开始,饿猫在笼子里活动了一段时间,偶然碰到了机关逃出了笼子,吃到了食物。然后,桑代克重复实验并记录每次逃脱的时间,发现猫逐渐掌握了逃脱的方法。最后,他得出结论:在实验中,猫是在尝试错误的学习,它经过种种尝试,学会了利用机关打开牢笼。学习是通过“尝试”建立一定情景与特定反应之间的联结。

2.2 “错误学习理论”认为:

(1)行为的后果是对学习起决定性作用的。行为后果使欲望满足,情景与反应的联结就会加强;行为后果不令人满意,情景与反应的联结就会减弱。

(2)行为是由结果控制的。如果行为得到了强化,证明尝试是正确的,行为就能保留下来,否则就会作为错误尝试而放弃。

(3)学习不是消极的接受,学习者在学习时有某种需要来驱动其进行“尝试”。

(4)通过“尝试”建立的情景-反应之间的联结可以通过不断应用来强化,也可以通过长期不应用来减弱。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迷笼实验”。在他的实验中,设计了更为复杂的机关,动物不仅能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还能学会分化行为。比如,斯金纳设计当灯亮时触碰机关可以得到食物,而灭灯时触碰机关得不到食物,因此动物学会了只在灯亮时触碰机关。

斯金纳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学习: 一类是应答性反应,与经典性条件反射类似;另一类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即行为不是由刺激情景引发的,而是自发的。影响行为出现的是该行为所得的结果,即“强化”(正强化与负强化)。无论是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结果都是增加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促进行为的发生。

3 改善学生学习习惯的对策

从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出发,如果要鼓励学生实行一种行为我们就要在它发生的时候伴随让学生愉悦的事物,或者让学生知道这种行为将带来令其愉悦的后果。相反的,如果要禁止学生的一种行为,我们就要在它发生的时候伴随让学生厌恶的事物,或者让学生知道这种行为将带来令其厌恶的后果。无论是经典条件反射,还是条件性条件反射,它们的应用都要遵循实事求是、因人而宜的原则。

3.1 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培养

也许他们进校前对专业的选择是盲目的、对所选择的专业是不够了解的、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迷惘的,但是只要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愉悦与成功,就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找到学习方向、更积极的参加学习活动。比如,温馨的学习环境是很重要的,如果每次学习行为伴随着良好的学习环境,会使得学生对每次学习活动都充满期待;比如,邀请往届校友介绍成功经验、以及他们的学习经历,能够使得学生对专业学习、职业生涯充满期待与向往,获得学习的动力从而落实在好的学习行为中;再比如,参加专业 技能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学习的热情,当他们获得奖项、成绩的时候将强化专业学习的动力。

3.2 学生的学习纪律需要严抓

对于违反学校纪律的行为必须及时、严肃的处理,这不仅对当事人是鞭策,对其他的学生也起到警示作用。 比如,对于无视学校纪律,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的行为,就要严肃的给出处分、处罚并公示,让当事人明确后果,不敢再犯,对其他学生也起到警示作用; 比如,对于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一旦出现就必须要及时制止并严肃批评,使得批评与课堂不良行为始终相伴,让学生对违反纪律的行为产生恐惧与担心;再比如,对于遵守纪律的学生给予相应的鼓励、奖励,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给予批评与课程评价上的扣分,这样强化了遵守纪律的行为。

3.3 学生的优良学习习惯需要按照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塑造

由于学生具有年级、专业、教育经历、个性特点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一步一个脚印。我们要分析不良学习行为是怎么形成的,塑造行为习惯的目的是什么、需要改变哪些行为习惯来达到目的、学生的个性、喜恶是怎样的、可以利用哪些强化措施来引导与鼓励。比如,一个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有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特别是经常旷课。经过思想教育,如果他能够改正,就应该在他比较在意的,如班集体荣誉、家长态度、教师重视度等方面给予其正面的反馈,使其行为得到正强化并保持下去;如果他不能改正,那么相反的,就要让他在意的方面给予负面的反馈,使其错误的行为得到控制并逐渐转化。

参考文献

[1]郭志宏.经典性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比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2):101-103.

[2]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贾红英.环境控制与行为养成——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大学生行为教育中的应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4]文敏.浅述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

作者简介

陈俊民,现为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

作者单位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4

所谓针对性, 就是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及时代要求, 直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不回避热点、难点问题, 坚持摆事实、讲道理,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首先, 要针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从当代青年学生的成长阅历和发展走向看, 他们的最新特点是“高、大、快、强”。所谓高, 就是开放程度高;所谓大, 就是信息量大;所谓快, 就是思想变化快;所谓强, 就是个体意识强。

当代青年学生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主体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多样性。他们注重自我感受, 善于独立思考, 希望在平等交流中追求真理, 喜欢在对社会的现实思考中选择真知。在行为上, 追求自我支配和自主决策;在生活上, 追求自立自强;在精神上,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是生理成熟期前移, 心理成熟期后移, 心理问题增多, 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身心发展不同步、不协调的现象比较普遍。

当代青年学生的发展特点是:在越来越开放的现代社会, 政治需求更加现实, 文化需求更加多样, 成功需求更加强烈, 社会需求更加广泛, 更多采用生产力标准看待问题, 更多采用市场经济标准去评价人, 更多采用国际标准去审视周围的事情。

其次, 要针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巨大影响。当代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问题、新矛盾, 这都是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

一是经济成分多样化带来的社会影响。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任何微小的调整变化, 都必然带来巨大的社会变化, 也都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二是社会结构多样化带来的社会影响。社会群体逐渐分化, 贫富差距拉大, 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三是组织形式多样化带来的社会影响。新的社会组织、新的经济组织、新的利益群体出现, 不同阶层群体的价值追求与行为模式差异拉大, 对当代青年学生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四是就业方式多样化带来的社会影响。生活压力空前增加, 就业形势严峻, 对当代青年学生思想影响巨大。

五是利益关系多样化带来的社会影响。社会群体事件增加, 思想意识日益复杂, 对当代青年学生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六是生活方式多样化带来的社会影响。丑恶现象出现, 思想道德滑坡, 对当代青年学生思想产生巨大影响。

最后, 要针对实际问题学习。大学生理论学习要更加突出问题取向学习方式。问题是理论学习的先导, 是引发理论学习兴趣的关键。会学习的人才会有问题, 不会学习的人没有问题。大学生理论学习要创新学习理念, 积极探索问题解析式学习方法。教育工作者要让他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敢于直面学生的困惑, 善于回答学生的疑惑, 系统解答学生的疑问。回答胜于回避。一味回避是掩耳盗铃, 只有直面困惑, 做出有的放矢的回答, 才能更好地解疑释惑。在理论学习中, 一个好的问题比一个好的结论更为重要, 问题中蕴涵着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理论学习的广阔, 因此要从学习中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 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和解决问题, 在互动参与中增强政治思想共识。这种认同共识不仅要体现在思想上, 也要反映在情感上, 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热情, 展现理论体系的真理力量, 展现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文力量。只有情通理顺, 入情入理,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理论学习才能入耳、入脑、入心。

强调问题取向理论学习, 关键是正确评价青年学生。“80后”“90后”大学生个性之突出、信息之灵敏、求知欲之旺盛, 都是我们所不及的。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认为, 面对思想活跃、信息多元的大学生, 教师不应当再是系统知识的灌输者, 而应是新视角的提出者、新问题的发现者和新思维的探索者。

所谓实效性, 就是要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互动式、情景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增强理论的感召力、说服力。说服胜于说教。运用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 析事明理, 使道理鲜活而不苍白、生动而不呆板、亲切而不生硬, 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进而使学生相信并愿意接受理论。

强调实效性就要加大社会实践力度。“80后”“90后”大学生既有他们的优势, 也有他们的局限。要让这一代学生牢记肩负的使命, 具有正确的理想信念、良好的公民素质和健康的人格, 就必须经历特定环境下的实践锻炼、意志修炼和文明熏陶。比如, 世博会是最生动、最有效的大课堂, 世博熔炼自强自信, 世博培育世界胸襟, 世博激发创新精神, 世博滋养文明气质。世博志愿服务锻炼了大学生的品格, 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5

23日晚上,我们统一观看了“核心价值观讲坛”。一直以来,我们都接受党的教育,感受党的精神,推崇红歌文化。而这次的纪录片让我们从其他层次面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它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方面进行深入人心的探讨。在这里,我们将对“个人”层面进行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公民个人提出的要求。这八个字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

“爱国”是个人与国家连接的纽带,爱是发自内心的,是个人与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感情,也是同社会主义紧密联系的。对个人而言,我们需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学习,为中国梦奉献力量。“敬业”敬业奉献,忠于职守,服务人民与社会。这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敬业精神。对我们来讲,也是需要的一种精神与品质“诚信”即诚实守信,如果言而无信,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影响社会稳定。而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因此,我们要做到人人讲诚信。“友善”对个人而言就是待人友好有善。在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中,友善强调我们公民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因此,从个人层次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求人们在认清人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人,需要以公民道德规范为准绳,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这样,中国梦的实现就会更近一步。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认为宏观的爱国主义对我们而言太过不切实际,我们既不是政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军人。不能为国家提供政治策略,不能为国家发明高科技产品,同样也不能保家卫国。现在的我们只能从微观方面考虑,即个人。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自身的德、智、体等方面考虑。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自己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为祖国的将来做出贡献。实现真正的“爱国”。

爱国,是对公民行为提出的一个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中华儿女的一种自然而朴素的精神追求。爱国,就是热爱祖国。一个人,是社会的人,是国家的公民、祖国大家庭的成员,他必须处理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履行自己对祖国、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中国人民历来把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亿万群众和无数英雄豪杰为祖国和民族的生存发展前仆后继、奋斗不息。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职学生;自主学习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Rogers)。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张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实现自我。罗杰斯认为,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在这里,重点讨论有意义学习。其特征有:全神贯注(整个人的认知和情感均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自主自发(学习者由内在的愿望主动去探索、发现和了解事件的意义);全面发展(学习者的行为、态度、人格等获得全面发展);自我评估(学习者自己评估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目标是否完成等)。

二、汽车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薄弱,不喜欢理论学习。汽车类中职学生多数以男生为主,入学年龄一般在十四五岁,他们大部分是从“中考大部队”中掉下来的。理论基础知识薄弱、不喜欢看书是他们的明显特征。他们也渴望接受新知识和新思想,但是看到教师在讲台上授课就犯困,翻开书本就瞌睡。面对这種现状,学校、教师和家长都焦急万分,如何解决成了难题。职业教育是大部分中职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他们毕业后将直接走进社会。这要求教师能给他们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气氛,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2.学习积极主动性欠缺,被动学习。中职学校的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保留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即使教案上有自主学习过程,但是没有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又因为中职学校没有升学压力,学校管理较轻松,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及积极主动性,再加上自控力差就会形成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成绩不理想不代表他们没有想法,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并且能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善于引导,而不是一味追求讲解,要有效地咨询和辅导。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其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观,为将来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做铺垫。

3.教师没有因人施教,忽视个体差异。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时只关注成绩好的学生,没有因人施教,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兴趣自主学习,比如同样是拆装发动机项目,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示范一遍就让学生操作,最后的学习效果是不理想的,也不能有效地实现自主学习。人是具有差异的,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和性格都是不同的,接受知识也是有快有慢。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学生的要求应不同,布置作业的难易程度也应不同,要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只有当个体需求、身心发展状态、学习风格与学习目标相互一致时,学习才会有效,教师起到的是促进的作用,为学生创造自由的学习气氛和情境。

三、汽车类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及意义

1.自主学习能力是中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汽车技术更新非常迅速,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所以中职学生走出学校进入工作岗位时,还需要继续学习专业知识。边工作边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如果中职学生在校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仅靠教师的逼迫学习,那么他们走入社会后就会失去竞争力,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创新型时代,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要想成为创新型人才,具有创新型理念,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根据相关调查,在中国大学生实用科技发明大赛中的获奖者都具有很强的学习独立性、自主性和自律性,这表明学生的创造性和他们的自主学习是密切相关的。

3.自主学习能力是中职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人终身发展的需要。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社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社会快速进步,科技飞快发展,中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不全面或过时,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具有竞争力,进而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杰桃,杜敏.人本主义理论下构建中职体育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2(9).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7

关键词:建构主义,认知结构,体育学习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及基本观点

20世纪60年代以来,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 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折:由研究普适化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 建构主义认识论正在取代客观主义认识论而成为教育领域的基本观点。其观点对传统教学思想具有较大的冲击, 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建构主义 (constructivism) 也称为结构主义, 最早是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P.Piaget) 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它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地吸收信息, 而是主动地建构信息。建构主义基本观点: (1) 认识是在认知主体 (学习者) 与客观环境 (社会文化情景和自然环境) 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2) 认识的发展是通过对认知结构的不断进行意义建构中获得的。 (3) 建构过程的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

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通过同化与顺应,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生体育学习目标的影响

1. 大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传统的体育学习内容虽然采取了自主选修制等,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习兴趣爱好, 但在同一专项学习中, 由于学生专项运动基础不同而产生了专项运动能力的较大差异, 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却“吃不了”, 直接影响了学习质量。因此, 体育学习中应依据自身不同情况, 设计出符合自身层次的具体学习目标。

2. 大学生积极自主参与体育学习。

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 体育学习的效果体现在学习者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技能是不能传递的, 他人传递的只是信息, 知识技能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 谁也不能代替。因此, 学习者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发挥学习者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自己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学习者要充分调动多种感觉, 在活动中、在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传统的学习中, 一般先通过他人讲解动作概念和动作要领, 然后让学习者去做练习, 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现代学习理念, 鼓励学习者去练, 在练习中学。因为在学习者想、练的过程中, 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 做出合理的、综合的动作。在这一过程中, 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之相应的知识经验。

3. 大学生主动地进行信息交流。

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 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 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 也存在着局限性。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该是多向的。学习过程不仅包括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的交流, 还应包括学习者之间的交流, 这样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

4. 大学生形成对运动项目的全面理解。

以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 学习中应重视学习者真正的理解, 而不是表面上的理解或只掌握技术动作。如能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动作要领;能指出错误动作及正确练习方法;对某项运动的发生、发展有全面了解等。

三、建构主义学习论对体育学习环境建立的影响

1. 创设体育学习情境和真实背景。

学习的知识、技能是和背景紧密联系的。虽然所有的学习都有一定的背景基础, 但不是所有的背景都同样支持知识与技能的应用。在无背景的情境下获得的知识经常是呆滞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例如, 学习武术套路, 就容易形成孤立的、单纯的理解。学习者可以成功地解决近迁移的问题 (如其他套路) , 但学习者不能熟练地应用或论证一个远迁移的或是新任务的问题。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不提供孤立的信息, 而是提供设置或包含了相关信息的宏观背景。

2. 重视已有的经验。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另一个潜在价值是个人的思想和经验为新的理解提供了独特的个人框架。背景知识和经验形成了组织和吸收新知识的概念指示牌。把新知识与已有概念整合起来被认为能导致更有意义的学习。学习者获得的知识是在学生原有的体育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 通过他人帮助与指导, 经过学习者自己锻炼的实践体验而得到的。学习者所学的知识并不是他人强行灌输的结果, 也不是学生对他人的技艺进行的机械模仿, 而是利用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各要素, 把学习对象中所包含的内容加以消化吸收, 融会贯通并整合后形成新的自我知识体系。在兴趣驱动下进行的自我指导和提高, 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实现体育意义的真正建构。

四、建构主义学习论对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

1. 体育思想的建构性。

体育思想是对体育本质及其现象、概念、结构、方法的根本认识, 它同样是思维活动的产物。学习者体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就是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认知结构不断建构的过程。首先, 可以在学习中通过他人把知识形态的体育思想象传授知识那样传授给学习者, 帮助他们构建起体育思想的大体框架, 也许这种思想框架对学习者来讲可能是空洞的, 但这确实又是非常重要的。其次, 让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逐步地理解、检验、补充、完善它, 渐渐内化成为认知形态的体育思想, 建构起系统、独立、活化的体育思想体系。

2. 体育观念的建构性。

体育观念是指人们对体育的基本看法和概括性认识, 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分析, 知识并不是被动接受的, 是靠学习主体主动建构的。那么, 既然体育观念是人们对体育的基本看法和概括性认识, 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体育观念并不是外界和他人强加的, 而是要以体育知识为载体, 经过主体的主动建构而形成。以篮球“盖帽技术”的学习为例, 我们要求要在“对方投篮出手的一瞬间做出动作”, 为什么是“一瞬间”而不是0.1s、0.2s呢?这样的阐述对于初学者来说极其抽象, 但随着知识的掌握、经验的积累, 这种模糊性极强的语言表述也将得以建构和发展, 从而使学习者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其合理性、必要性。

3. 体育能力的建构性。

一般认为, 体育能力指具备体育特点、符合体育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学习者通过思考、比较、联想、分析、概括、总结、综合, 把获得的体育信息通过同化和顺应, 融入原体育认知结构, 主动构建并形成新的体育认知结构的能力。从建构主义观点分析, 体育能力是学习主体思维活动的产物, 是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上, 经过主体主动构建才得以形成的。因此, 体育学习中, 学习者要主动营造一种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大胆猜想、合理推断、相互理解、主动交流与探索的和谐氛围, 积极建立一种有利于自身体育综合能力充分发展的宽松的环境。经过学习者积极而有意义的思考和探索, 结合其他学科知识, 得出最终结论, 这不但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主动能动性, 而且在这种情境下获得的知识才更牢固。长此以往, 学习者就会产生主动构建的意识, 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五、适用建构主义指导学生体育学习时的注意点

1. 体育学习阶段性的把握。

初级学习阶段一般是学习具有稳定结构的基本概念、技术、规则等知识, 属于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此阶段的学习, 学生无须主动构建, 可直接从教师那里获得。而高级学习涉及的是那些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 它以相互联系的知识为基础, 且相互间的关系复杂, 这个阶段的学习采用建构主义更合适。比如说球类运动学习过程中, 一些基本的运球、传球技术和规则等知识, 采用传递的方式更有效、快捷。而在教学比赛中的战术运用相对比较复杂, 没有绝对固定的知识, 此阶段采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教学所处的阶段, 恰当地适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师生交互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学系统通过师生交互主体作用获得的整合力, 一方面引领学生通过自由、自觉的主动积极活动, 在自己的认识基础上不断产生新的“过程性学习目标”, 并在新目标的调控下不断去认识和建构体育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引导教师在自我建构对教学对象 (学生) 的重新认识和评价的同时, 主动对教学系统其他要素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等) 作出适时的调整与完善, 推动教学系统层次间的跃迁和整体上的演进。这一过程中, 师生双方的主体性由于交互作用不断积累与增长, 促使教学系统的发展形成渐趋稳定的良性循环态势。

3. 体育教师积极设计学生的学习环境。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理论特别注重学习环境的创设, 即尽量创造能够表征知识的结构、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社会化的、真实的情境。因此, 为提高体育学习实效性, 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在体育教学中要积极提倡情景教学模式;若把握不当, 可能容易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忽视师生之间情感互动及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作用, 以至偏离甚至达不到教学目的。

六、结语

总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大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 应当具有学习的主动性、首创精神和更大的创造性。 (2) 应当自觉学会“协作”与“会话”, 不断加强信息交流和思想沟通。 (3) 应当主动掌握收索、查询资料的技能, 从多种渠道来探索与汲取知识, 尽量使学习的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

[2]柯和平.学生学习的意义建构过程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 2000, (3) .

[3]李克东.知识经济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 1999, (1) .

[4]毛新勇.建构主义影响下的认知技术的开发与评价[J].现代远距离教育, 1999, (1) .

[5]赵加令.建构主义与体育教学关系探析[J].北方论丛, 2002, (5) .

[6]孙天明.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论体育课堂教学[J].煤炭高等教育学报, 2002, (5) .

[7]吴军.建构主义——革新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J].体育学刊, 2002, (3) .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8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 主体对客体的第一印象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主体对待客体的态度和行为。由此推理, 一门课的“绪论”讲的成功不成功, 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好不好, 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此课程的积极性的高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后称“原理”) 课的教学目的在于, 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要达到这个目的, 首先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绪论一章,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多年的教学经验, 笔者认为, 要讲好绪论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变偏见, 端正态度

如何看待这门课?就这个问题, 笔者对即将上这门课的学生做了较广泛的个体访谈。有28%的学生对这门课的预期不好, 认为肯定又是老调重弹, 没有新意, 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那么, 如何改变这部分学生的偏见, 培养其对“原理”的良好学习态度呢?

(一) 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 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如实地认识世界;力求全面地认识客观事物, 透过现象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既然如此, 就无所谓过时不过时。正如, 地球围绕太阳转、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一样, 虽然揭示这些规律的理论已经产生很久了, 但它依旧没有过时。

(二)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 它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 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因为新的实践势必提出新的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去认识、去解决。所以, 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总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与时俱进、常变常新的, 它永远不会过时。

值得一提的是, 为了说明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 有教师会用以下案例:世纪交替之际, 英国两大媒体开展“千年风云人物”的评选活动, 马克思名列第一;后在英国开展的“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评选活动中, 马克思再次荣登榜首。

笔者认为, 此案例只能说明现在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依然为数众多, 并不能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而没有过时的科学。因为, 某个理论, 并不是肯定、认可的人多, 就成了真理。所以, 此案例只能辅助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的人气, 却不能完全证明:马克思主义和时代合拍, 对当今社会实践依然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它没有过时。

二、消除迷惑, 增进信任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学生在学习“原理”课绪论时, 容易产生一些思想上的迷惑。只有有效消除这些迷惑, 才能使学生放下精神包袱, 轻装前进, 增进对这门课程的信任。

(一) 既然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变化的, 为什么又要强调“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针对学生的这一迷惑, 教师必须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殊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性, 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指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殊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因为, 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 可能不再适用了, 故需要发展这部分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存在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也取得了无数的成功;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 许多没有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的人取得了成功;一些信奉唯心主义哲学的人也取得了成功。这些例子是否说明:马克思主义无用?世界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规律,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如果遵循规律, 就可能成功, 反之, 就没有成功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发现和表述了规律, 但并没有创造规律。没有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的人能够成功, 是因为他们自发地遵循了客观规律。而一些支持和鼓吹唯心主义哲学的人, 之所以也能成功, 是因为他们的言行是不一致的。表现在:一方面他们表面上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 另一方面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却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三) 共产主义是理想还是幻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这是绪论的重要内容之一。笔者发现, 每次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教室里总会有学生窃笑或撇嘴。通过和学生畅谈, 我了解到, 学生的疑惑主要有以下两点。

1.我国在50年代末也曾实行过短暂的共产主义, 如河北省的徐水县, 曾实行了“公社化、供给制、吃公共食堂”等共产主义制度, 但这个典型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仅维持了四个多月就夭折了。这是否说明, 共产主义就不可能成功?

2.共产主义理想的似乎太渺茫了。既然没有一个人能列出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表, 是否说明共产主义是个幻想?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这一内容被安排在“原理”教材的第七章。但若完全按照课本的编排, 在绪论中不涉及这一知识点或者一带而过, 就不能及时消除学生疑惑, 他们就会产生马克思主义不科学、不可信之感, 从而影响一学期的学习情绪。所以, 必须在绪论的讲授中简单、有力地消除学生的以上迷惑。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强调:

1.共产主义的实现, 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 这就有赖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我国50年代的“共产主义”梦之所以破灭, 是因为其当时的物质基础极其薄弱, 条件非常不成熟。

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财富不断丰富、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制度不断完善等, 在将来的某个时间段, 共产主义一定会成为现实。

3.任何人也不能准确划定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表。原因在于, 社会的发展总是遵循“曲折中前进”的规律。之所以曲折, 是因为社会发展总是会受天灾人祸的影响。天灾人祸何时发生, 它的降临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多大程度的危害, 谁也不能准确预测和计算。所以, 谁也不能准确划定共产主义实现的时间表。社会向前发展, 也许是走两步退一步, 也许是走三步退两步, 但虽然有退步, 社会前进的大方向是必然的、不可阻挡的。正如诗文描述的一样,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曲折前进的社会总会有共产主义实现的一天的。

三、认知幸福, 感召受众

“你认为马克思的一生幸福吗?”对于这个调查题, 有18%的学生选择了“不幸福”的选项。经私下谈心得知, 他们之所以认为马克思不幸福, 是因为马克思一辈子的生活不富裕、不稳定。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这是一个人幸福观的问题, 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近五成被调查者认为马克思不幸福, 是因为他们把幸福仅仅建立在个人的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上。“原理”课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更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绪论的教学内容, 笔者认为, 在讲“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时, 适当地穿插以下内容, 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大有裨益。

(一) 马克思有远大的志向。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择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所以, 青年马克思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17岁的马克思树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 那就是“为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二) 让自己的小家生活无忧, 这并不是马克思的奋斗目标和幸福追求。马克思的文学功底很好, 26岁的马克思已经被官方文件称为“文学家”了;马克思是个经济学家, 他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分析得透彻而深刻。如果仅仅为了他的小家过上优越的生活, 马克思有很多挣钱的途径和机会, 他可以做生意、当作家, 或者做自由撰稿人, 这些职业足可以让他一家衣食无忧。但他没有这样做, 因为他的一生都在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他的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创立科学理论和指导工人斗争中了。

(三) 即使穷困潦倒、颠沛流离, 马克思也没有放弃对于理想的追求。由于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卓越贡献和对地主、资产阶级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使得一切反动势力都在诅咒他、驱逐他。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 他常常囊空如洗, 衣食无着, 在困境的泥沼中挣扎。马克思曾写信给恩格斯说:“我的妻子病了, 小燕妮病了, 琳蘅患有一种神经热, 医生我过去不能请, 现在也不能请, 因为没有买药的钱。八至十天以来, 家里吃的是面包和土豆, 今天是否能够弄到这些, 还成问题。”[2]生活如此窘迫艰难, 马克思没有丝毫的懈怠、犹豫甚至退却, 对于自己的伟大理想, 他从来都不曾放弃过。

(四) 最幸福的事, 就是为了人民大众的幸福而奋斗, 这是马克思的幸福观。马克思曾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 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1]马克思把自己的幸福和全人类的幸福联系在一起, 换句通俗的话说:“大家好, 他就好。”用这个幸福观来评价马克思的一生, 我们可以作一个判断:“马克思是幸福的。”他的幸福来源于:他有远大的理想并且一生都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他的理论为追求公平、美好生活的人们点亮了指路明灯;他有相濡以沫、感情深厚的妻子, 她无怨无悔地跟随他、支持他;他有志同道合、无私援助他的朋友, 他收获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友谊……

(五) 反思自己, 什么是幸福?怎么样追求自己的幸福?通过以上讲解, 目的是帮助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幸福观和人生观。内容讲完之后, 就该启发学生思考了。教师可在课后留一作业, 让每个学生认真思考以下问题并认真地写下来: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应该怎么样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当下将怎样做?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人们应该怎样追求自己的幸福?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理想、幸福的问题, 认真规划自己的人生, 慎重对待自己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 .人民出版社, 1982.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9

1.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它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 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 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2]它进一步揭示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突出了意义建构和社会文化互动在学习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主要根源于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研究, 两位研究者都强调只有当先前概念与新信息不一致、个体经历不平衡的过程时, 认知变化才会发生。他们还强调学习的社会特性, 主张运用混合能力学习分组的方式来促进概念改变。

近年来, 建构主义在教育和心理学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课程改革、科学和教育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2.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要求

2.1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含义

自主学习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西方教育界掀起了关于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技能”和“独立思考”的大讨论, 将自主学习理解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或者是学习习惯。[3]虽然目前对自主学习的研究不少, 但自主学习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对于自主学习的定义, 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Henri Holec在专著《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指出:“学习者自主性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 是一种潜在的, 在特定环境中可以实施的能力,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意味着获得学习的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 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态度, 以及对学习进行评估的能力。”[4]袁红梅在《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的修订及区域性常模的建立》中提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内在动机激发下, 在学习活动前确定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内容, 制订学习计划和时间计划, 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和时间进行监控和调节, 并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 学习活动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体现了这个人的竞争力, 关乎人的整体发展。学校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使学生主动寻求知识, 夯实知识基础, 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自主学习是教育改革与革新的关键。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必须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就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5]自主学习能力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习独立分析能力、学习目标的自我指定能力、学习过程的自我控制能力及学习创新能力等方面。

2.2 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得人类文明进程加速, 也使得教育面临很大的挑战。“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已经被摒弃, 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的核心。Edgar Faure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3]社会的发展已经渐渐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习者自身, “填鸭式”的学习逐渐被取代, 教育不仅仅是教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尽可能地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过程中, 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必然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产生一定的问题[6]。而高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了最佳的自学条件, 这就要求大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不盲目追求分数, 让学习成为负担。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 知识才能真正地内化为能力。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训练创新性的开放思维, 更加主动地提升自我, 将知识真正内化为能力。

3. 建构主义理论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

3.1 建构主义知识观是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

在知识观上, 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2]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 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变革、升华和改写, 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建构主义知识观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打下了理论基础, 知识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 不可能一用就准, 一用就灵, 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这就要求大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努力获取新知识, 并且基于自身的知识结构对原有经验进行改造或重组, 真正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 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管理和支配自己学习的能力。课本知识只是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 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 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大学生可以从两个方面强化建构主义理论, 首先提高自身对学习过程的建构主义意识, 即对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 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 对学习过程进行合理安排。其次, 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 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判断与评估。

3.2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式

建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建构主义者认为, 学习是心理的积极运作, 而不是对教学的被动接受。[7]学习是透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 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 更准确地说是建构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 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生要发现和评价新信息, 还要主动地建构信息, 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 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赋予学生的使命是自主性地学习, 主动借助他人的帮助, 充分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与对话, 建构完整的学习知识体系。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大学生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 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 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不仅在学习任务完成后能进行自我评价,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 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3.3 建构主义教学观可以优化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 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的过程是一个从外控到自控、从被动依赖到自觉能动、从有意识到自动化的过程。[8]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及学习的建构过程, 教学不再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 而是调动大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 促进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

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自主性上有一个内在的质的飞跃, 促进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 从而增强自主学习效果。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新的解释, 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强调知识和学习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大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教学需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 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建构活动。

4. 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大学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建立在建构主义基础上的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思想, 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建构主义理论和技能是通向自主学习的一个桥梁, 是培养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关键。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便是现代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客观要求, 理所当然地被视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1]因此,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 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 将已有知识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 引导大学生学习建构主义理论, 提高大学生的分析、辨别等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 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 促进及时调整和改进学习, 建构完整的学习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辉, 靖安达.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6) .

[2]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陈弘.关于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4]牟莉军.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 (5) .

[5]谢东海, 陈坤华.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8 (4) .

[6]苑金端.我国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培养途径[J].商业经济, 2012 (3) .

[7]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评述[J].当代教育科学, 2003 (1)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 篇10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观点,影响,大学英语教学

1. 引言

在外语教学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束定芳、庄智象,2001)。英语语言学家Marton曾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令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英语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的。“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应用的过程”(O’Malley, 1990)。这个过程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英语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过程。在诸多外语学习理论中,我认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如何实施外语的自主学习有很好的教学指导意义。

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创始人为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于教育领域中的学习研究和看法,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风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根本看法是认为学习应是从学习者本身的立场和意义出发,而不是以任何观察者的立场来描述学习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有一个基本假设:每一个正常的人犹如一粒种子,只要能给予适当的环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并开花结果。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的表现,也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当中的生成(becoming)。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重点是让学习者从他自己的角度来感知世界,如何发展个人对世界意义的形成,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看来真正的学习关系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材料。“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他作为一个人的特征”(施良方,1992)。因此,与众不同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强烈而久远的影响。

3. 应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创建学生为主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来讲,人的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胜任某项任务的身心条件,他既包括一个人的现实能力,也包括一个人的潜在能力。每个人在其内部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潜能,学习就是这种天生的自我实现欲的表现。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品质,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进入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较强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会随着学习的进展得到不断的增强。对教师而言,我们要确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学生是自觉能动性的人。受传统的“师道尊严”和各种传统教学法的影响,教师往往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产生“居高临下”的态度,认为学生是一些被动地有待于喂以知识的学习者,就会用几乎是单向传递的方式,把需要学什么和应当怎么学的标准强加给学生,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容易看到学生的潜能和主动精神,有意或无意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科学地论证了人有学习语言的先天机制,对鼓舞和推动外语教学起了巨大的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的五层需要,其中“尊重需要”已为许多教师所重视。教师的关心和期待,对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确立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模式之后,教师在情感与认知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承担着更为重大的作用。根据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应营造出全英语的人文教学环境。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培养学生自我意识的同时必须帮助他们具备理解他人的能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助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健康人格的必要条件。他指出,“教育的宗旨是帮助人们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改变自己。教师作为助学者,只有与学习者建立互信互尊的个人关系,才能起到助学作用”(Rogers, 1969)。良好而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教师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消极心理:惧怕、对抗、应付、依赖等,建立健康的自我观念,接纳自己、肯定自己,发掘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切合实际制定英语学习目标,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目标。

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是每个学生都明白的,但语言这东西不是轻易能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应当向学生宣布英语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阶段要求,让学生胸中有数,共同奋斗,教师还应指出各个阶段的要求和侧重点,以及学生应采取的行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总结学习经验,指点学习策略,让学生逐步做到主动学习。引导加信任,他们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这也就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学习者潜能在语言学习中的实际运用。

学习一门新语言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特别是在非目的语情况下学习,缺乏实践环境,要真正学好英语,要花费不知多少倍的时间和精力。如何把英语学习的沉重负担变为乐趣,这是现代社会对教学法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出发,要使课堂生机盎然,就得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以师生的全方位互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只有当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主导作用又充分看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才能引人入胜,别开生面。

4. 结语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可以说是在学习领域内发生的一个重大的中心转移。但正是其对学生自学、自我发展能力的信任,围绕着学生这个中心而进行的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更符合学习的真正意义和教学的真谛。学生在学校中并不是一块任意由学校加工的原木,他的自我意识的成长、潜能的发挥才是真正的学习和教学的意义所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不是把学习仅看作掌握知识的一种方式或工具,而是把学习理解为一个人的潜能自动地在同人类文化客体互动过程中的人生。可以说,在这个意义上学习已不再是教育领域中的学习,而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注重情感、尊重学生、捍卫生命尊严、反对灌输和加重学生负担,解除精神压力,自然博得世人的青睐。更因其合理的内核确实指向了崭新的未来教育的方向。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又能体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定将为中国英语教学改革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Marton, W.Method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Prentice Hall, 1987.

[2]O’Malley.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Rogers, Carl R.Freedom to Learn:A View of What Education Might Become.Columbus, Ohio:C.E., Merrill Pub.Co., 1969.

[4]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际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11

【关键词】建构主义;中学生;学习观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026-02

马金林(1978.6-),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09级小学教育专业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是“数学与科学方向”。

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观和学习观是教师教育理念核心。学生的学习观,是在日常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学生用这套观念指导着自己的学习活动,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策略和效果。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就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育者们有必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观发展状况、形成因素以及对学习的影响,从而思考如何改善和转变学生的学习观。

1 学生学习观的内涵

多年来,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者对学生的学习观产生了日益浓厚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观(conception of learning)是指学生个体对知识、学习经验所持有的直觉认识,也有人把它看成是学生个体对知识和学习的一套认识论信念系统(epistemological beliefs about learning),它涉及对知识性质、学习性质、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等维度的直觉认识。在每一维度上,学生之间的认识存在差异,随着时间和经验个体还会发生变化。许多学者对学生们在这些维度上的认识差异或认识变化做出了不同的描述。概括起来,学生们在每一维度上的认识可以归结为两种极端倾向:客观主义倾向与建构主义倾向。在每一维度上,这两种极端倾向构成一个连续体。在连续体的两端之间存在一些中间倾向。学生学习观的状态就可以用他们在各个维度的连续体上所处的位置来描述,学习观的发展就可以用他们在各个维度的连续体上的位置的变化或差异来衡量。

2 影响学生学习观的形成因素

学生的学习观是学习活动、教育和文化背景共同作用的产物,不仅受个体因素活动经验、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受环境的影响。

2.1 学校文化和社会文化:学生的学习观也是在学校文化风气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熏陶和教化过程中形成的。学生学会从周围同学的同样观点或视角来认识知识的性质,自觉遵守或趋向学校和老师的目标取向和舆论导向。例如,如果在学生周围,长于记诵的人总是得到好成绩,他也可能会形成客观主义学习观,倾向于认为知识是简单的、确定的。不同社会文化为个体提供了不同的发展机会、有利条件和束缚因素,致使个体形成和发展起不同的学习观倾向。西方文化是一种个人主义文化,而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东方学生与西方学生相比可能更重视与他人达成一致,而不是自己独立地思考判断。中国社会文化对学校、课堂、教师、学习和教学等因素赋予了特定的形象和期望,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可能发展出了独特的学习观,例如,中国语文课的独特性而致使学生形成了独特的语文学习观。

2.2 学习活动经验:学生的学习观是在其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一,学习经验的丰富性程度影响了学习观。随着学生获得更多的教育,其学习观也会变得更加成熟。学生在同一个领域内接受的

教育越多,就越倾向于相信知识是不确定的;学习不完全是一个有序的过程;独立的学习是重要而关键的。第二,学习经验的性质影响了学习观。学生如果总是接受传统的结构良好的知识灌输,他们就可能产生比较僵硬的知识观。各种各样的学业任务可能激活知识观。这些学业任务的结构也可能反映到学习观中,并且难以改变。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常常做低水平的多项选择题测验,他就可能认为知识就是事实的集合,为了测验学会使用记忆和复述策略。更为重要的是,学习活动的形式影响了学习观的形成。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经验越多,其学习观就会变得越成熟。例如,研究生与本科生因为学习方式和经验的不同导致他们学习观的差异。本科课程给学生提供的是基础性、综合性的知识,而非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在这些初级入门性课程中,学习内容是经过系统组织好了的;练习被设计得十分整齐规则;问题是结构良好的,旨在让学生套用那些众所周知的算法或程序来加以解决。这给本科生形成这样一个印象:学习过程必须遵循一个固定的顺序;知识最好由权威者或专家来传递;课本信息是他们理所当然要学的。研究生的教学方法和周围的谈论都发生了变化。研究生所学的高级课程更深入、更专业化,其内容的结构性较弱。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复杂的讨论、互相矛盾的观点。每一个问题都很少有绝对的答案。在他们所读的书本和研究报告上,理论之间经常是互相冲突的,概念的界定没有被系统地解释,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并不总是显而易见的。研究生需要发展自己的思想或判断,并设法加以证明。此时,顺应和整合的过程比同化和记诵的过程变得更为关键。研究生更加意识到,知识的性质是不确定的;对真理的解释也是开放性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从不同角度组织信息片断来建构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正是由于研究生经历了这种学习方式和经验,所以就能成为对情境较为敏感和适应的学习者。

2.3 所学学科:学生的学习经验与具体所学的学科专业紧密相关。第一,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论假设。学生面对不同的学科问题时,可能采取不同的认识论观念。社会科学知识比自然科学知识结构性要差一些,社会科学问题的解答也会根据解答者的个人倾向而不同;有研究表明,与“硬”学科专业(例如工程学和商业)的学生相比,“软”学科专业(如社会科学、人文和艺术学科)的学生更倾向于认为:知识是不确定的,依赖于他们的独立推理能力;学习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固定有序的过程[2]。第二,同一个学生在面对不同学科背景下的知识时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学习观。对于数学课,许多学生相信:数学一般是确定性的、能快速得到解答的;一个数学问题只有一种正确解答方法,能够快速获得解答是很重要的,学校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实际中没有什么用处等等。学生对科学课也存在类似的认识。有研究调查了高中物理课上学生的学习观,结果发现,即使课堂教学特别强调建构主义倾向,但学生的客观主义倾向还是比建构主义倾向更占主导地位,客观主义倾向被看成了学校教学所假定的认识论基础[3]。他们倾向于认为科学知识是确定的;科学也许不一定是简单的,但需要知道一些离散的事实;科学知识依赖权威进行判断。还有研究者直接比较了同一组学生对不同学科的认识,结果发现,小学五年级学生就已经表现出了朴素的学科差异观,他们觉得数学知识显得比较固定、永恒不变,社会课知识远不如数学那么界定严格[4]。

2.4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学习观形成和发展的主渠道,其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自身内隐的学习观。教师的学习观时刻体现在他的教学中,学生长期受到这种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可能会形成与教师类似或者部分重叠的学习观。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过程、方法和语言。有研究者曾经比较用两种方法教大学生微积分对学习观的影响。一种是传统方式,如讲演、传统课本等,一种是建构主义方式,如小组合作、课本中的应用题不提供答案等,结果表明,在学期末,建构主义方式导致了更为成熟的数学观[5]。

3 中学生学习观的现状

研究表明,在知识价值观、学习态度观上, 多数中学生介于“难以确定”到“比较同意”之间;在知识性质观、知识学习过程观上, 大部分中学生介于“比较同意”到“完全同意”之间, 这也许与我国近几年所倡导的课改理念有一定的关系, 当前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使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一定的变化。总之,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观在总体上还是建设性的, 倾向于认为知识是相对性的、变化发展的而非确定性的、与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有联系的, 并认为学习能力通过后天努力是可以提高的, 学习是需要思维和探索的, 学习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 多数学生倾向认为从事科学研究是较有价值的。中学生所持有的这种知识学习观为当前所提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学生心理基础。

3.1 性别、文理科对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的影响。研究表明, 男、女生在知识学习过程观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女生的均分显著的高于男生的均分, 女生比男生更倾向认为学习能力通过努力、勤奋是可以提高的, 学习是种渐进的过程, 这也许与我国文化强调女性应更勤劳、认真、细致有一定的关系。

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在知识价值观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理科学生的均分显著的高于文科学生, 这也许是因为文科学生接触较多的是社会科学知识,理科学生接触较多的是自然学科知识, 理科课程更多强调动手和操作能力, 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较紧密的联系, 而文科课程更侧重记忆与背诵, 更多的是学习事实性的东西。文科学生通过勤奋比理科学生的收效或许会更大, 因此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更倾向认为学习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奋努力来提高的。

3.2 初中生与高中生在知识学习观上的比较:研究表明, 初中生与高中生在知识价值观、知识学习态度观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初中生比高中生更倾向认为从事科学研究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这种现象可能与初、高中的课程难易程度有关, 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相比, 知识有较强的结构性和层次性, 内容更复杂、抽象, 且高中的学习具有更强的累积性; 另外, 也与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关, 高中学生即将面临高考,承载家长、教师的殷切期盼. 因此繁重的学习压力使他们觉得学习比以前更加枯燥无味, 对学习越发不感兴趣。

4 对教师教学的启示及引发的后续思考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注意: ①教师要树立自己建设性的知识学习观,渗透在教学中作用于学生。②重视转变成绩不良学生的知识学习观。从他们所持有的知识学习观入手,改变他们自己及对同伴的影响。重视让学生做一些综合性作业,是文理学科都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④把握学生的现状水平,评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主动探索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创造环境和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探讨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观的发展。⑤考虑开拓学生视野的选修课,增加学生的体验,并学会对自己做出水平和能力做出多维的判断和评价。介绍知识研究的新进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参考文献

[1] 刘儒德. 学生的学习观对其学习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5(05):59-62

[2] 吴红顺,连榕.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J].2005 (03):291-309

[3] 付茁. 建构主义学习观对数学教学启示.教学与管理[J].2007(05):68-69

[4] 周琰. 建构性学习观及其培养策略研究.平顶山学院学报[J].2008(01):123-125

[5] 周琰. 建构性学习观及其培养策略研究.平顶山学院学报[J].2008(01):131-134

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 篇12

现代社会是文化多元、环境复杂的社会,要求人们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就是说,弘扬人的主体性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而且《<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这样写道:“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我们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由教师为主体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理论基础

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特征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式心理学思潮,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强调人的自主性、整体性和独特性,强调人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强调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并试图将情感和认知因素在学习中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调动其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其代表人物罗杰斯就教学问题提出:①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②在课堂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③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自我管理。简言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特征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源于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发生认知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知与编码,从而获得对知识意义的理解。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它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二、如何构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

1. 构建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软件环境”

(1)创造和谐、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和兴趣。教师要为学习者创造和谐并充满个性化的语言学习环境,使英语学习充满乐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目标和学习信心,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兴致盎然地学习英语。动机是影响第二语言学习(SLL)和外语学习(FLL)速度和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动机提供SLL和FLL的主要推动力并促使这一漫长的学习过程持续下去。教师应该为学生从心理上创造宽松的语言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生自主学习模式的培养和教学活动的展开依赖于学生主体自主学习意识的建立。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自我责任感和荣誉感,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自主确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并根据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从而引导学生成功地实现从学习依赖到学习自主的过渡。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2. 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硬件环境——利用网络建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心

各个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心。自主学习中心可以提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崭新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进度、自由设定学习形式,同时进行自我测试、自我评价。学生充分发挥了个人潜能,真正做到“自由发展”,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主学习中心,引导学生浏览适合他们的英语学习网站,向他们推荐优秀的英语学习软件,并指导他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中心中,学生可以参与“协作学习”“小组讨论”“在线交流”等,通过对不同观点进行梳理,加深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从而完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大大提高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3. 构建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因素

(1)鼓励和引导学生确立阶段性目标。教师要在学习规划阶段主动向学生讲明大学英语教学的总体要求和安排,以实际教学材料示范性地讲解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具体要求,针对不同学习者个体特点,鼓励和协助学生针对自身具体情况制订合适的目标和计划。计划应包括在听、说、读、写、译以及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计划,还应包括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学习目的、学习时间表、短期和长期所要达到的目标等内容。有了合适的目标与计划,学生就会保持兴趣,自觉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实现。

(2)引导学生学习、探索、运用各种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表明,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外语学习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体现在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的全过程中。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还可以减轻学习负担。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明白策略学习的重要性,在让学生了解各种学习策略(比如:阅读策略、交际策略、听力技巧、口语策略、写作技巧、翻译技巧和解题技巧等)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策略训练,使学生不仅懂得策略知识,而且会根据具体情况正确选择和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

总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校应该构建大学生英语自主模式的硬件环境——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心,教师应该创造大学生英语自主模式的“软件环境”——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包容的人文环境,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以人为本”,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个体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教学认识活动的主体,积极地、自发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确立阶段性目标,引导学生学习、探索、运用各种英语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检测与评估学习方法和结果,掌握语言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摘要:本文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突出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探讨了自主学习模式的内涵。(1)构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软件环境——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中心;(2)构建大学生英语自主模式的“软件环境”——创造和谐、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和兴趣;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3)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因素——鼓励和引导学生确立阶段性目标,引导学生检测与评估学习方法和结果,引导学生学习、探索、运用各种英语学习策略,从而构建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上一篇:管理水平提升下一篇:语义翻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