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精选12篇)
人员素质 篇1
一、内在动力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内在动力, 如自尊心、幸福、金钱等, 但所有优秀的销售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点:有成为杰出人士的无尽动力, 这种强烈的内在动力可以通过锤炼和磨练形成, 但却无法教会。人的内在动力的源泉各不相同, 如受金钱的驱使、渴望得到承认、喜欢广泛的交际等, 根据内在动力源泉的不同, 可以将销售人员大体分为四种类型:成就型、竞争型、自我实现型、关系型。
具体的说, “成就型”销售人员特别渴望成功并且会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竞争型”销售人员不仅想获得成功, 而且渴望战胜对手 (其他公司或其他销售人员) 以获得满足感, 他们通常会站出来对其同行说, “我承认你是本年度的最佳销售人员, 但是我会与你一比高低的”;“自我实现”型销售人员往往喜欢体验一下获胜的荣耀, 他们总会把自己的目标定得高一些;“关系型”销售人员的长处在于他们能与客户建立、维持良好的客情关系, 他们往往为人慷慨、细致且做事尽力, “这样的销售人员非常难得, ”一位培训经理如是说, “我们需要那种能够耐心回答顾客可能提出的第十个问题的销售人员、那种愿意和客户呆在一起的销售人员。”
没有单纯的竞争型、成就型、自我实现型或关系型销售人员, 优秀的销售人员或多或少都会带有其它3种类型销售人员的一些特征。而且, 属于某种类型特征的销售人员要是能有意识地多培养一些其它类型性格的人所具有的特征, 他就会变得更成功。例如, “竞争型”销售人员如果多一些关系意识, 他便会在客情关系方面也做得不错, 并且能因此获得更多的订单。
二、严谨的工作作风
不管销售人员的内在动力如何, 如果他们组织松散, 凝聚力不强, 工作不努力, 他们就会难以满足客户越来越多的要求。
优秀的销售人员总是善于制定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 并且能在随后的工作中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其实, 销售工作并不存在什么特别神奇的地方, 有的只是严密地组织和勤奋地工作。一位成功的总裁如是说:“我们优秀的销售人员从不散漫和拖拉, 如果他们说将在2天后与客户会面, 那么你可以相信, 2天后他们肯定会在客户那边的。”
销售人员最需要的优秀品格之一是努力工作, 而不依靠运气或技巧 (虽然运气和技巧有时也很重要) ;或者说, 优秀的销售人员有时候之所以能碰到好运气是因为他们总是早出晚归, 他们有时会为一项计划工作到深夜, 或者在别人下班的时候还在与客户洽谈。
三、完成销售的能力
如果销售人员不能从客户那里获得订单, 即使他的技巧再多、再好, 那也是枉然。
无法成交就谈不上完成销售, 一般而言, 优秀的销售人员总会想法设法来与客户达成共识, 从而顺利签单。如何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呢?研究表明, 有一点很重要, 即销售人员应该具备一种百折不挠、坚持到底的精神, 销售人员应该像运动员一样不怕失败, 甚至到最后一刻也不放弃努力。
优秀的销售人员往往对自己和所销售的产品深信不疑, 他们通常都十分自信并坚信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他们十分渴望成交, 通常会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各种方法来使设法交易获得成功。
四、建立关系的能力
在当今的关系型营销环境中, 优秀的销售人员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成为解决客户问题的能手和与客户发展关系的行家 (未来的销售人员将不再是销售人员, 而是客户的顾问) , 力求敏锐地把握客户的真实需求。
优秀的销售人员通常是这样的:他们全神贯注, 很有耐心, 细致周到, 反应迅速, 善于倾听, 十分真诚;他们能站在顾客的立场上, 用客户的眼光来看问题。
今天, 客户更希望销售人员成为其“业务伙伴”而不是“玩友”, 销售人员应该很清楚这一点。优秀的销售人员所做的不是去讨客户的欢喜, 而是应该真正去关心客户的利益, 关心客户的业务发展方向, 关心怎样才能帮上客户的忙。
人员素质 篇2
无功便是过,平庸即是错;有为就有位,无为必让位。
管理人员素质要求
一、勤奋第一1、2、3、二、坚决服从,纪律先行1、2、3、三、严谨意识根植于心
1、责任心是严谨的根本,是对内对外核心竞争力之一
2、责任大于能力:能力只能通过责任心展现,没有责任心就无从谈能力
3、事事完美:杜绝粗放式管理、差不多文化、大概思想、马大哈现象
4、求精观念:追求“用户满意质量、先进质量、完美质量、精品质量” 高度认可公司价值观 制度于首位,人人无特权:抛却优越感和法不责众的思维 以身作责,身先士卒:令必行,禁必止 勤奋观:比别人勤奋一点点,就能超出别人一大步。勤能补拙、勤能拓业:创业靠勤奋、发展状大更靠勤奋。松懈消沉、勤奋砺志:永葆斗志,基业长存。
四、执行为先,重视细节
1、执行不力不如不执行
2、执行是金,只讲行动和结果
3、执行贵在速度:凡是决定了的,就必须马上行动。即便决定是错误的,也可以通过执行来把事情做对,而不是再回头讨论
4、亲自作出表率——这就是真正的执行
五、随时工作的思维意识和良好心态
1、树立管理人员作息无常规观念:工程天天未停息、事务时时待处理
2、随时会有突发事件需处理
3、作好随时加班准备:管理人员应站在加班前沿
4、休息时间更利于梳理工作头绪或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己
六、有危机感
1、最大危机是没有危机感:满足是最大陷井,用望远镜看世界
2、忧患意识:分内分外多留意,发现不妥及时提,提议不分你我他。
3、危机预案:预案完善、一切可控
七、养成经常反省或自我批评的习惯
1、反省与自我批评不是否定自我,而是自我提高的快捷方式
2、天天照镜、全面反省:事项处理、部门协作、思想观念、能力素养等方面经常反思
3、反省结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八、德才兼备
1、品德高于能力、性格大于才干
2、顾大局,识大体:个人意见保留、个人利益置后
3、先付出,后回报:让行动证明你有超过现有所得价值。
4、诚信合作:开诚布公,互相搭台、共同起跳
九、学习不断,上进不止
1、唯一持久的竞争力是具备更快、更扎实、更深刻的学习能力
2、创新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而创新源自于学习
3、学习能拔高修养和能力,避免“身在高处而脚在低处”
十、管理细则
1、管理头等大事:聚员工之心大于合员工之力
2、精细化管理:精、准、细、严——控制每一分钱,掌握每一分钟
3、管理三只眼:一只眼盯内部管理,最大限度调动下属积极性;一只眼盯客户变化,及时创新;第三只眼盯大政方针,与公司保持高度一致
4、准确识人、善于用人:人人有其责、事事有人做
6、大胆管理,善于激励:
意识超前、管理创新、观念更新
充分授权,严于监督:即使自己不在,部门工作也能顺利完成树立说一不二的权威
奖惩及时,方式灵活
重奖有功者,拉动人心
给犯错员工将过补过机会
温和管理加强硬手段:询问、鼓励和说服是基本方法,解雇是杀手锏——失去优秀员工是一种罪过,不淘汰平庸员工却是一种罪恶。
十一、作好人力资源管理第一人
1、进行部门人力资源分析:部门现有人员水平和发展需求、部门目标与人力计划、核心员工培养与员工发展规划
2、做好与下属员工的双向沟通,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
3、培养下属员工争先、争优、争胜、争光、争气的进取心并付诸行动的决心。
4、将公司基本管理理念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员工,并一再重复,使其深入人心、且渗透到管理细节和员工工作中。
5、培养员工归属感及终身就业能力
浅析人员素质及优化 篇3
【关键词】 会计人员素质 优化 会计电算化 道德 职业技术
会计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会计法则的贯彻执行,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导致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不力,以致带来严重的后果的事例并不鲜见。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会计人员素质及其优化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人给它以关注并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各级领导要提高对会计人员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把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完善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优化会计行为。
一、会计人员素质的概述
1、会计人员素质的内涵
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就人的素质而言,是人体的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和品质等要素的综合。会计人员的素质内涵包括了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三个方面,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会计人员素质问题而言,会计人员作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体,自身原因很重要,但同时也是由其他多种原因所构成的。在各种内力及外力的共同推动下,才会形成全面真实的会计人员主体的素质的体现。
2、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因素
(1)会计环境。是指影响会计工作的各种内外因素的总和,包括会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如经济体制、法律体制、自然环境、企业管理环境等;内部环境如会计专业环境、会计国际环境等。会计环境直接作用于会计实践,决定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决定会计发展的方向。研究和改善会计环境,对于重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义重大。
(2)会计工作的非独立性。尽管国家对会计工作早已立了法,会计人员执业的法治性、严肃性已有法可依,但迄今,会计人员的业务执法地位,会计监督职能仍不为社会广泛承认,仍然有人把会计人员视为工具,会计工作听命于单位负责人的随意指挥,会计工作失去应有的独立性。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职务升迁往往取决于企业管理当局,形成“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现象,当管理当局的利益和所有者乃至国家利益不一致时,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选择有利于管理当局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国家利益无法保障,有的甚至违反法律法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行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难以独立。
(3)实践经验。会计实务是一项专业性和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除了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有关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熟悉所在具体行业的操作规范和流程。由于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导致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因此,拥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为会计人员进一步优化自身专业技能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4)受教育程度。现代会计吸收和引进了高等数学、运筹学、统计学和管理经济学等学科的有机成果,采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科学的经营决策。我国现阶段会计人员的总体素质比较低,突出表现为知识层次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继续深化教育,是优化会计人员素质的重中之重。
二、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素质及其判断标准
财政部也对现在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原则要求,主要是: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会计人员还应当具备以下专业技能素质。
原则性。我国会计记账、处理都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要求制订的。另外又受到税收法规、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约束,这就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否则就会触犯经济法规。但每一会计单位都有其特殊性,在业务流程,凭证传递上要求各不相同,所以要求会计人员在进行处理时要避繁就简,在财务分析上要根据企业特点选择需要的数据,根据企业的管理要求选择需要分析的方法和内容。
严谨性。会计工作同科学研究相同,要严谨,而不能马马虎虎。企业的会计制度在建立时就要从互相监督和相互协调的角度建立严谨的处理程序,只要按程序工作,就不会出现问题,就会使各种关系完全对应起来。因企业的正确信息是许多决策的成败关键,财务人员只有在处理信息上认真仔细,分析财务数据严谨周密,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
有很好的职业道德。作为一个企业的财务人员知道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情况等很多核心机密,而这些都是企业的商业秘密,一旦被竞争对手了解到,将对企业形成很大的威胁,所以从职业道德出发,会计人员在任职与离职之时,都不应泄露企业财务与经营情况。
与外界的交往能力。有些涉外业务活动是需要财务人员参与的,如:和金融机构、税务部门打交道,和审计部门、财政部门发生关系,此时除要将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反映给相关部门外,询问与被询问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财务人员也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与相关部门人员积极配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在当代会计电算化越来越普及的今天,有很多老会计拥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是面对会计电算化这种“高科技”的产物,却空不知道该如何操作。用人单位则招聘新生力量,可有经验的老会计向新员工表述其想在电脑页面上描述及实现的目的时,总会有表述不清与理解不明的困扰,造成事倍功半,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这是个普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用人单位也是会计人员都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
三、会计人员素质优化的措施
1、学校教育
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开拓创业精神,知识的全面性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这不是空话,试想有什么能比拥有扎实的基础来的更保险呢,地基越深楼才会盖得越高.在校教育除了对专业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教授以外,还应当着重的对学生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已做到各方面协调同步发展。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表现的认定,是培养会计人员形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2、在岗培训
建议会计人员的换岗的业务学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淘汰速度加快,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终身学习成为社会和国民的共同目标,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工作的需要。继续教育又称“更新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和补充,以拓展和提高其创造、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其知识结构为目的的教育,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和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 这既是对会计人员本身素质的一个提高,更是用人单位实现创造人才的一个有效途径。
3、自律与他律
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督机制使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相互监督与制约,强化内部审计系统。完善外部会计监督机制,尽管内部会计机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它毕竟寓于企业之中,一旦企业整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内部监督机制就会弱化,这时就需要外部监督。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共同构成科学优化的监督实施体制,有力地制约会计行为主体的私欲和偏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通常所说的会计人员的优化,都是从会计人员自身来说的,但既然造成会计人员存在问题的缘由有外在环境的因素,那么在优化的时候也该考虑到外在影响,激励机制的优化是会计行为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对会计行为的优化不仅需要奖励的正面激励,而且需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其次,尊重与信任也是会计行为主体的一种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能激发工作热情,消除畏难和偷懒的心理。最后,会计行为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不仅依靠奖惩,还要依靠公平的待遇,即按其贡献大小给予相应的报酬。“赏罚分明”,只有这样才会使会计人员心中警钟长鸣,其实有这么一条道德约束,本身也是对会计人员的保护。
综上所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所以加强会计人员素质的建设及其优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社会之重任。
【参考文献】
[1]浅谈会计人员素质及其提高[EB/OL],中国会计网.
[2]浅谈会计人员素质优化[EB/OL],太原新闻网.
[3]佩顿、利特尔顿 :公司会计准则导论[M],财经出版社,2004.
县级会计人员素质思考 篇4
(一) 业务素质较低
会计业务素质是指在特定的财会工作中处理各种财会业务的能力, 要求会计必须熟悉财经方针政策和各种会计法律法规与制度, 确保财务处理的正确性, 同时从记账方法、科目应用、账簿设置、核算规程、会计报告等方面也要求准确性、及时性。但是从对某县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检查情况发现少数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下:一是个别单位原始凭证不合法, 如以“增值税普通发票”列支广告宣传费;其他收入———零星杂项收入无明细等。二是会计处理不规范。如某单位拨入经费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会计分录不完整。三是往来账户结算不及时。如某一行政单位2008年暂存款余额为210915.54元, 暂付款余额为2651510.70元。四是会计账簿设置不很规范。如某镇中心卫生院2008年固定资产总账余额为1598146元, 未设明细账;2008年有一单位有收支明细账未设总账等, 这些现象都是业务素质低下的具体表现。
(二) 思想道德较低
会计工作非常重要, 要求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坚持原则、勤俭节约、讲求效益等。但是县级少数会计人员当前普遍表现为事业心、责任心不强, 工作热情不高, 缺乏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工作中处于被动或消极状态, 有的放弃了工作的原则性, 有的利用手中的权利为自己谋私利。如有个别会计没有领导签字却办理了支出;还有个别明知账上有钱却说无钱, 前来办理业务的对象请吃喝后才给予办理;还有的明的暗的索要礼品等。
(三) 法制观念较低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是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
因此, 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法》和相关的会计制度,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把好关口, 依法理财, 当一名合格的经济卫士。但是调查表明, 县级少数会计人员不能认真学习法律、法规, 法制观念淡薄。如在对某县个别行政事业单位检查中发现下面违法乱纪现象:一是无政策依据发放津补贴;二是套取财政资金。如某县一行政单位以国税代开发票列支茶叶款9600.00元, 直接拨付6920.00元, 未直接拨付2680.00元。三是未按规定实行政府采购。如某县一单位购置监控器5000.00元, 无政府采购手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条“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 应当实行集中采购”的规定。更有个别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 贪污、挪用公款, 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走上犯罪道路。
二、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经
(一) 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与监督
具体包括:一是把好用人关。首先是把好入口关。对于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或是学历低下的人员不能担任会计职务。其次, 对当前学历低、职称低的会计人员离岗学习, 达到任用标准后再给予任用。对在期限内达不到要求的要调离会计岗位。再次, 可以实行岗位轮岗制, 即可以是单位内部会计置换, 也可以是单位与单位之间轮岗交流。二是把好监督关。财政、审计、纪检等执法部门应切实担负起监督的职责, 加大查处、惩治违法、违规行为的力度。对违法、违规的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发现一个处理一个, 追究其应负的法律、行政责任, 不手软、不姑息。只有加大惩处力度, 才能维护会计法规的严肃性, 促使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不敢违规乱纪, 保证会计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
(二) 加强会计人员教育培训具体包括:
一是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首先, 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重点是加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这是当前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其次, 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对会计人员要培训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 只有学好了会计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才能从理论上明白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才能加深对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 从而自觉地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修养。还要对会计人员开展道德评价。开展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主要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为主要手段, 通过善恶正斜等范畴来改变、影响社会的道德风尚, 实现会计人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内化, 实现会计人员道德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外化。二是强化业务素质培训。首先, 要培训相关理论知识。县级会计管理机构和会计人员所在的单位领导应该提高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把会计人员知识更新、知识结构完善作为单位人事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会计是一门操作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 会计理论知识为会计工作提供了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会计理论知识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会计人员只有不断地更新理论知识,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培训会计理论知识, 使会计人员掌握足够的会计知识, 还要结合税法、审计, 以及经济法、计算机和其他基础文化知识等进行培训。其次, 要加强实践培训。随着会计在电脑中的应用, 会计电算化越来越普及。各种会计软件应用而生。为此, 可以采用送出去学习和自学等形式, 强化对新软件的实际运用能力, 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益。三是加强法制教育。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 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财经政策、方针及《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预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深刻领会、全面掌握有关知识。甚至还可以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刑法》等法律, 使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和正确的会计信息质量意识, 使法制观念深入会计人员人心。会计人员也要以财经纪律和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己的职业行为, 知法守法, 廉洁自律, 不提供虚假的、不真实、不合法或记录不准确的信息, 努力搞高精神境界, 做到“慎独”。同时, 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 敢于在不正确的指示面前坚守原则。
(三) 树立会计人员素质标杆
企业行政人员素质 篇5
行政管理工作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企业行政人员每天都面临着大量的、琐碎的、不起眼的事务,作为企业的“调研员”、上传下达的“宣传员”、帮助企业工作的“服务员”、提供资料情报的“信息员”。这就要求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要求自己:
一、思想素质
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大都是重复性、繁琐性工作,只有具有良好的个人品德,较高的自我成功期待和奉献精神,才能安心于本职工作,把每一细小的工作做好,才能提高整个企业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综合水平和素质。
二、心理素质
勇于创新,富有远见,意志坚定,灵活应变,包容性强,成就欲强,镇静自若,条理性好,乐观进取。再者行政管理工作都是日常性工作,企业领导不可能每天都会安排布置需要从事的工作,这就要求行政管理人员要发挥各自的主动性,积极承担相应的工作任务。
三、身体素质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行政管理人员要服务于领导群众,工作量有时会超负荷,这时就要求工作人员要有好的身体,具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服务领导,服务群众。
四、能力素质
沟通协调能力强,善于识人用人,公关社交能力极强,富于创造性思考、策划和研究能力,发现问题和处理危机的能力强,擅长授权和人际关系管理,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企业行政管理作为综合部门,是为企业全局工作服务的,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想大事,议大事,做到“五事务考虑”,大事主动考虑、要事提前考虑、急事全权考虑、全局的事统筹考虑、领导们想到的事尽量替他考虑。
五、知识素质
丰富的行政办公管理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了解其他部门工作流程和业务,掌握组织整体的情况和信息,具有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等相关知识。
六、专业要求
总之,行政管理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行政管理人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必须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并紧密同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同时发扬务实求实,注重实效的作风。
浅论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篇6
关键词:会计;素质;途径
会计的本真乃是客观、诚信。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有言“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缺乏,追求私利,自身专业技术水平欠缺,业务素质不高,在工作中屈从单位领导的压力均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难以有效发挥的原因。我们应通过树立创新意识、价值观和加强后续教育来不断提高自己,使自己拥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专业知识能力、职业道德操守和成熟的价值观。
1.加强政治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
会计职业的特性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很高的道德素质。当前,造假等违法行为多是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强令、胁迫、指使和授意下实施的。当会计人员受到强令、胁迫、指使和授意做假账时,将面临来自法律和单位负责人的双重压力,如不服从,可能遭致报复,如果服从,就是实施违法行为。如果会计人员不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那么就会按单位负责人的意愿去做。另一方面,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对会计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等起决定性的作用,会计人员为了追求个人的经济利益,对造假行为往往不加抵制,甚至还会帮助出谋划策。所以,如果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得不到提高,那么就会上顶不住压力,下挡不住诱惑,从而导致造假的发生。
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这是会计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要组织会计人员认真学习时事政治,教育广大会计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会计人员,要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严格遵守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财会法规,一丝不苟地按财务制度办事,认真进行核算和管理,忠实履行财务监督职能,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作用。这就要求财务人员以“滴水穿石”的坚韧,坚定“效力企业、服务经营”的目标,以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忠诚于企业、忠诚于职业,勇于参谋,敢于献策。
2.加强后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与职业技能
所谓后续教育是指对正从事会计工作和已取得或受聘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为目标,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培训、再教育,这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后续教育与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后续教育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培训,提高会计队伍的政治、业务和整体素质,强制性的定期的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会计队伍的不利局面。 近年来的财务管理理念、规则变化更快,外部监管、内部管理的细化、深化引致更多、更复杂的信息需求,管理手段也更多样化。“吃老本”、凭经验处理问题,难免出理偏差;工作量激增,难免加班多、压力大。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有“奔流不息”的勤勉,要有主动学习的精神,自觉学习经营、法律、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勤于认知,乐于实践,潜心钻研,在持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执业技能的同时,努力创新,不断寻找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途径、办法,使自己以积极向上、勤勉高效的态度面对工作。
3.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激励约束机制
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建立一整套符合实际的、能够综合客观地评价真实业绩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只重视考察结果而不重视形成结果的程序或过程的做法,并根据这套科学的考核标准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评价和奖罚,与其岗位资格、聘任专业职务、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促使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建立健全长效的监管机制,保持会计审计的独立性
国内各种监管机制不健全,政府行政部门监管不力现象屡见不鲜,财务造假的理由显的更多。因此,要加强治理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1)建立会计职业权威性的道德监管组织,负责全面职业道德的监管;(2)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追踪制度,持证会计人员进行注册登记,建立道德行为档案;(3)健全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制度建设,减少和排除会计市场的行政干预;(4)保持审计委托的独立性,切断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关系,定期强制性的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对在各种财政、审计、税务检查中提供虚假的会计人员,进行量化记分,在会计证年检时根据档案记录,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5.组织财会人员参加体育锻炼、娱乐活动以及拓展训练
古言之“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由此可见财务人员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没有广博知识及文明道德的承载之物。企业应该举办经常性的体育、文娱活动,为财会人员提供放松身心压力的环境,财会人员通过积极参加企业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魄,减轻工作压力,而且可以加强与公司同事的交流,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经济越发展,企业越成长,财务人员要跟上形势变化,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既有适应竞争环境、促进个人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企业持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的需要,社会、企业和财务人员应当共同努力,不斷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林宴芬: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与建设,交通财会,2012年4月.
[2]李冬玲: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现代视听,2010年第S1期.
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研究 篇7
(一)优秀的政治素养
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每时每刻都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身为一名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与制度理论才能,且从党、国家以及人民的切身利益考虑,从明确的政治角度上做真实的新闻节目。因为这个,这些专业人员就一定要清晰地认识到在一定时间段内产生的各种问题,且能够用正确的舆论来指引人民群众,通过这种方法减弱错误信息带来的消极影响。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新闻采编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规范。新闻采编人员一定要每时每刻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同时客观、公正地对新闻信息进行分析,并且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把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最前面。目前正处于信息应用广泛的社会,新闻采编人员最应该跟上社会的脚步, 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思考,坚定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不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迷失方向,失去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这些是作为一名新闻采编人员一定要具有的素质和道德, 同时还是评判工作合格与否的标杆。
(三)敏锐的新闻发现力
新闻采编属于相对繁琐且整体性强的工作,如果要把这份工作做得十分完美,工作人员不仅应该知道并且熟悉新闻界的表面知识,还要适当地掌握特别的技能。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有跟上时代、迅速捕捉以及深入洞察新闻真实的能力,这些实际上指的是新闻敏感,具有这些能力的基础是熟练掌握有关新闻的理论知识,并且需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可以深入地看清社会现象,同时从中看到新奇的事物, 并可以通过对新奇事件的探究,得出有益的经验。只要是优秀的工作人员就一定拥有十分丰富的工作经历,同时还具备十分敏锐的新闻发现力,在大多数群众眼中极其普遍的事物也有可能是珍贵的新闻素材,能发现这样素材的人必然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思想,只有自己全部参与到实际生活中,才有可能写出受欢迎的新闻作品。
(四)过硬的业务素质
第一,需要掌握广播方面的知识,不只需要熟悉新闻学、编辑学、写作等专业理论及技能,还应该知晓古今, 并掌握和新闻专业有关的各种知识;第二,需要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熟悉每种新闻体裁的写作方法,可以使用很到位的文字呈现新闻事件的概况、表现新闻实质; 第三,需要精通编辑工作,拥有全套的有关新闻工作的能力,例如摄影技巧、画面加工能力、声音剪辑等能力, 可以娴熟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播工具进行完整的新闻工作,提升采编的速度和质量。
二、提高新闻采编人员素质的基本途径
(一)提高政治素养的途径
新闻采编人员应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加强政治学习。另外,还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政治理论知识, 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进行研究并解决问题,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新闻在政治思想的传播与教育中的作用。
(二)培养职业道德素养的途径
要想让新闻采编人员有优良的职业操守,应该逐渐加大培养力度,主要应在下面几处入手:1. 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 为其创造公平竞争的机会。新闻单位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珍惜有才能的人,新闻采编人员要确立自己主人翁的地位,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增强新闻发现力的途径
如果要成为一位杰出的新闻采编人员,就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这便需要从业人员亲身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切身感受,从中挖掘有用的新闻信息,并且做仔细的探究,在日常的工作中总结工作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养成很好的思维模式,自己到生活中发现不明显的新闻素材。只有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才有发觉重要新闻素材的能力。
对当地民众来说,本土文化是时代沿袭的精神重心与思想延续,所以,新闻节目的凝聚力与感染力需要依靠深层次地发现本土文化来展现。在对当地的习俗、民俗节日,甚至传统服饰、饮食等方面展开深层次的报道时, 不但可以让受众感到亲切、受到鼓励,还能够促进当地的文艺活动、旅游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进而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另外,在同类新闻节目繁多的时代,以民族文化为重心的新闻作品也会让新闻节目成为彰显本地经济、文化、民族特色的象征性标志!
摘要:新闻采编人员指的是那些掌握一些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影和广播节目策划与制作基础能力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重心放在对新闻信息的收集、选择、修饰、制作等方面。本文将针对当代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具有的素质展开探究,与此同时,对提升工作素养的方法展开讨论。
文秘人员必备素质分析 篇8
一、文秘人员的必备素质
作为文秘人员, 不仅要正确处理与上级领导的关系, 还要有效协调与群众、单位各部门甚至外界的关系, 对相关工作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为促进这些工作有效开展, 首先就应该具备良好的秘书必备素质, 具体来说,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优秀的品格修养。要想更好胜任各项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文秘人员首先应该具备优秀的品格修养。首先要加强理论修养, 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二是改进思想作风, 树立全心全意服务的态度和观点, 对待工作不推诿、不抱怨。三是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做到忠诚和保密, 真心待人, 踏实办事, 不泄露国家和单位的秘密。四是善于学习、勤于实践, 崇真向善爱美, 使自己具备举重若轻的气质和豁达开朗的性格。
(二) 健全的心理素质。文秘人员要锻炼和培养自己坚定意志的毅力,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要坚忍不拔, 不要半途而废。密切联系群众, 搞好人际关系, 妥善化解矛盾, 减少压力。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保持心态平衡, 善于控制情绪, 遇事沉着、冷静、自信, 排除不利干扰, 更好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工作氛围。培养文学、音乐、书画等兴趣爱好, 愉悦身心, 陶冶情操, 出色完成工作任务。
(三) 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学习, 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它包含历史、地理、政治、哲学、法律等。基础知识是文秘人员必须具备的最起码的知识面, 基础知识越扎实、越丰富, 秘书的潜力发挥就越大。二是专业知识。它包含有秘书学、写作学、文书学、档案学、逻辑学、速记等以及所在行业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完成秘书日常工作的基础, 特别是写作学, 通过学习写作学掌握相当高水平的写作技巧, 熟练不同文种的写作方法, 以适应文秘工作的需要。三是相关知识。它包含有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秘书语言学、秘书心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等, 通过学习开阔视野、扩大思路、提高工作效率。
(四) 较强的实践技能。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努力提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 更好地适应日常工作需要。
(五) 良好的创新素质。文秘人员应该树立创新意识, 重视学习和提高自己, 增强工作水平。文字处理过程, 不是简单地书写材料和整理信息。而是根据工作要求和目的, 对文字内容进行创造性地加工, 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 不断提升自己。要善于根据领导决策需要分析和整理材料, 努力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主动和大胆地开展各项工作, 实现工作创新, 提高文秘工作效率。
二、文秘人员增强必备素质的作用
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文秘人员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不管是对自身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工作,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满足日常工作需要。文秘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不仅要正确处理与上级领导的关系, 还要学会与工作对象和谐相处。为顺利实现这些目标, 减少与工作对象的摩擦, 他们应该加强自身学习, 具备良好的品格修养, 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素质, 能灵活处理和应对各项工作任务, 满足工作需要。
(二) 顺利完成实际工作。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 能让文秘人员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格修养, 增强实践技能等, 而这些技能是文秘人员开展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文秘人员加强自身学习有利于增强实践技能, 更好适应工作需要, 达到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
(三) 提高文秘工作效率。要想提高工作效率, 文秘人员加强自身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在拥有必备的素质之后, 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增进与工作对象的联系, 妥善处理相互间的关系, 顺利实现工作目标, 促进文秘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文秘人员必备素质的培养路径
为促进文秘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提高工作效率,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 健全完善管理培训制度。为促进文秘工作人员素质提高, 应该结合具体工作需要, 采取有效的管理培训制度, 明确培训目的和流程, 有效指导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对已经建立起的培训制度也要严格执行和落实, 从而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让文秘人员更好学习, 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促进文秘人员素质提升。
(二) 有效落实奖惩激励机制。根据文秘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需要, 构建并落实奖惩激励机制, 激发文秘人员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学习活动之中, 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同时, 奖惩激励机制的建立还有利于文秘人员有效学习知识, 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
(三) 增强文秘人员学习技能。文秘人员要提高思想认识, 充分认识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 根据具体需要有效进行学习和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 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需要, 推动自身素质不断提高。
四、结束语
为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 文秘人员应该注重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学习和锻炼, 不断促进综合技能提高。相关单位需要制定完善的奖惩激励机制, 加强管理与考核工作, 让他们胜任自己的工作, 促进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天南.高校办公室文秘人员素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3) :138-139.
[2]李治国.文秘从业人员的必备素质[J].民营科技, 2011 (1) , :126.
[3]付书龙.文秘人员必备素质浅议[J].办公室业务, 2012 (1) :68-69.
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篇9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9日
现代信息技术, 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知识经济的诞生。在这个会计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的新时代, 信息化浪潮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知识经济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 打破了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同时, 传统的会计理论、实践和会计教学模式也受到了新的挑战。
“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 全面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 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简而言之, 会计信息化即会计工作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并不是在口号或名词上的推敲, 而是一种观念上的倡导, 真正体现了网络环境下会计和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转变。本文就信息化阶段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探讨。
一、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 其优越性也越发显现。会计信息化有效地克服了会计电算化存在的许多不足, 使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不再是财务部门内部的一个独立的系统, 而是将财务与生产、采购、销售和库存等其他部门充分融合,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以适应现代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要求。会计信息化不仅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地融合到企业整体信息系统中去, 而且采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整合, 形成现代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统一, 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等相关信息。
会计信息化的实现, 把会计工作人员从纷繁复杂的手工记账、算账和报账中解放出来, 不仅缩短了财务处理时间, 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而且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实现了会计工作的“无纸化”。会计信息化为会计人员的业务处理提供方便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由于实现会计信息化后, 会计人员不需要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各种业务数据, 不需要直接对相关业务数据进行会计凭证的处理, 只是机械地、程序化地在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审核, 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会计凭证、自动进行账务登记、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加之会计工作分工较细, 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一样各人管一段, 很少有人像传统会计一样将“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开展财务分析”全套程序做完。这就从认识上给各级领导和会计人员带来一个误区, 就是不具备会计专业知识的人也能从事会计工作。因此, 老的会计人员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不是很高, 新进的会计人员虽然大部分不是会计专业毕业的, 但学习、钻研会计业务知识也不是很积极。综观目前的现状, 随着会计人员的新老交替, 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也不多, 现有财会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面对财会队伍的现状, 如何加强新形势下财会队伍的建设, 使之不断更新观念、完善自我、努力调整好知识结构和专业视野, 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新形势的需要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 要求会计人员树立会计信息化
的观念, 更好地把握和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知识经济的到来, 使现有企业管理模式受到冲击, 会计管理思想也从事后核算型转变为核算管理型, 进而影响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信息化理论, 要求会计人员充分理解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企业整体信息管理系统子系统的含义, 树立会计信息化的观念。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不仅能够提供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 同时也能够提供丰富的管理信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可以了解企业更多的财务与管理的信息, 使得会计的管理职能有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因此,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 面对信息处理手段的现代化, 信息传递的方便和简洁化, 信息管理与分析的迫切化, 就要求会计人员还要更好地把握和发挥自身的管理职能。
(二) 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了新的要求。
会计人员要从事会计工作, 必须要掌握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 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 这是会计从业的前提。但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 单纯的会计知识已满足不了新形势的要求, 除了应具备深厚的会计知识外, 还应加强对审计、财政、金融、税法、经济管理、法律、外语等相关知识的学习, 使会计知识与相关经济知识融会贯通, 要熟练掌握电子信息、网络技术, 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不仅能够顺利完成日常会计处理工作, 而且能够在更高层次、全面地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丰富的学识、胆识, 来提高和改进财务管理水平。
(三) 要求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 由于生产的知识化、资产的无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对会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抉择等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经济现象层出不穷, 会计工作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多, 财务管理复杂程度空前提高。会计人员要适应时代变化和会计改革需要, 就必须不断补充、更新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优化知识结构, 具备知识更新的能力;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及行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对各个经济业务事项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 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 要利用所掌控的会计信息, 改进财务分析方法, 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系统, 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要根据形势变化, 在财务管理手段、内容、方法以及理财观念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管理目标, 提高创新管理能力;同时, 会计人员还要具备沟通协调能力, 对内而言, 要通过不断提高财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为单位内部提供满意的财务服务;对外而言, 通过沟通协调, 搞好公共关系, 为单位创造良好的外部理财环境。因此, 在信息化条件下, 会计人员还要具有远见, 要不断提高分析、判断、交流等综合能力。
二、会计信息化阶段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会计管理职能的不断深化, 以及我国会计改革的逐步深入, 面对国家新的会计准则、行业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 会计人员的知识更新不论是对于会计职业的发展还是对于会计人员个人的进步以及强化企业财务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 我们不仅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还要引导会计人员更新观念、加强自学,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一) 加强政治思想素质教育, 培养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
首先, 要加强会计工作态度教育。工作态度是会计人员正确履行岗位职责的基础, 也是圆满完成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会计人员在从事业务活动时, 要积极主动, 开动脑筋, 发挥才智, 把工作视为自身的一种需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其次, 要加强会计职业责任教育。职业责任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 事关国家财政、财务法规和制度能否贯彻执行, 关系到维护经济秩序, 促进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因此, 要求会计人员要加强对党的财经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具有健康的人格和人生态度, 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以及开拓进取的事业心, 把履行职业责任变成自觉行动。
再次, 要加强会计工作纪律教育。工作纪律是维护和贯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保障。会计人员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要坚持原则, 秉公办事, 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贪赃枉法、营私舞弊。要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财经法规、维护财经纪律, 敢于抵制、纠正、揭露违法乱纪行为, 保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要加强道德自律性, 自觉规范自己的履职行为。
(二) 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和后续教育,
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履行工作职责和增强职业判断能力的根本保证, 也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起码的从业知识。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需要日积月累和勤学苦练才能取得的。因此, 应在夯实理论基础和实践锻炼上狠下工夫。首先, 要加强财会人员技能培训和后续教育, 促使会计人员掌握并不断更新完成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业务技能, 要通过相互交流和自我探索等途径, 不断丰富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其次, 要引导财会人员加强自学, 努力钻研业务, 要借助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 正规培训和专题研究相结合, 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进而加深对业务的领悟水平, 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不断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
(三) 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 提升会计人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
在网络技术普及的时代, 传统的商品交易发展成为电子媒介为基础的电子商务, 网上交易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会计人员因此被赋予了除算账、管账等传统职能之外的许多边远职能, 如网上支付款项、电子货币的监控与确认等。在计算机网络化的环境下, 会计人员作为重要的信息用户, 不仅要熟悉计算机应用、网络应用等操作, 而且更应该懂得财会电算化理论与相关业务信息系统的处理原理, 以应对业务处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加强对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习, 掌握与会计信息化相适应的新技术和新知识, 不断提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
(四) 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实行岗位轮换制度, 让会计人员熟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 了解和掌握企业各个业务环节和整个会计处理流程, 避免因会计人员“流水作业”造成只做雷同的工作产生倦怠感, 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 拓宽会计人员的知识面,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 竞争择优上岗, 实施激励和约束机制。
首先, 要改革选人、用人制度, 对所有财会人员要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岗位责任目标, 提出约束条件, 签订责任状。其次, 要对财会人员工作质量的优劣、工作成绩的大小、业务水平的高低进行定期考核, 把年度先进评比和财会人员的晋升、晋级同工作业绩挂起钩来。对没有完成责任目标或违反约束条件者, 给予相应处罚。通过奖优罚劣, 使每一个财会人员有一种压力感、紧迫感, 促使会计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
总之,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会计信息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财会和计算机业务的双栖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 会计电算化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会计信息化取代会计电算化成为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会计发展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会计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会计人员素质的相匹配, 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就成为会计信息化阶段中企业探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振东.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探讨[J].山东经济, 2010.4.
[2]韩巧玲.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如何提高会计人员素质[J].财经界, 2009.7.
[3]蒋永根.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提高会计人员素质途径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7.
人员素质 篇10
一、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建设高素质会计队伍的必要性
(一) 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提高素质
21世纪的经济是由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化的经济, 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而新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对我国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产生强烈的冲击, 管理分析职能越来越重要, 会计信息的获取空间和利用范围越来越大, 会计学科出现新的分化组合, 向多样化、适用化方向发展;同时经济发展国际化对会计的具体工作者影响也很大, 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国际化, 需要会计职业的专家化和中介化。随着经济的发展, 迫切需要一支既熟悉会计准则制度、内部控制规范制度, 又熟悉会计信息化等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所以, 会计从业人员应不断提高素质是推动财会工作全面提速的关键, 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二) 会计诚信制度建设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提高素质
近年来, 国内外一些大公司会计造假丑闻频频曝光, 全球会计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会计信息失真严重, 有些单位提供人为“加工”的会计信息, 这些会计信息的“制作过程”都与会计人员有关, 是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欠缺造成的。还有一部分信息失真是专业知识欠缺造成的, 他们对于法律、法规、财会政策及税收政策掌握不全面, 造成会计处理混乱和会计工作失误, 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所以,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 是会计诚信制度建设的重点工作。
(三) 会计职能的变化需要会计从业人员提高素质
当前, 国际经济环境日趋复杂化, 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经营风险、市场风险和会计风险越来越大, 企业生产经营表现出国际化、集团化、股份化、多元化的特点, 企业经营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 会计的职能也随之发生变化, 一些新的职能不断涌现。而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 也是会计职能得以发挥的直接主体, 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会计主体功能的实现。
二、会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 应遵循的职业行为和规范, 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决定该行业的发展前景。首先, 应具有诚信品质。诚信要求会计人员要忠诚于自己所承担的会计事业, 能够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反映经济事实, 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其次, 应有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 应客观地反映经济业务, 不能有主观人为因素;第三, 能够保守秘密, 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特殊身份, 决定了他掌握一些秘密资料, 所以作为财务人员不得任意泄露工作中所了解的秘密资料, 除非有法定的或专业的披露权力及义务。
(二) 完善的知识结构
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 既要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收法规等有关的专业知识, 也要掌握与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律、信息管理等基础知识, 还应掌握思维、分析、语言、写作知识。并且随着改革的深化, 知识的快速更新, 许多学科的新知识已成为会计人员的必备知识
(三) 较高的业务能力
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处理经济事项, 参与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这种业务能力渗透在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
1. 专业技术能力
不断分化的会计内容和不断出现的新的衍生金融工具, 都要求会计人员要有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会计实务技能。首先, 会计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熟悉运用会计基本理论;其次, 应当掌握《会计法》、《会计准则》中的各项规定;再次, 精通专业领域的各种会计核算方法, 使会计核算工作符合统一规范的要求。
2. 沟通协调能力
财务会计部门实质上是单位的一个综合性管理部门, 要和方方面面的人进行接触, 需要为领导和各业务部门及时提供有效的数据和资料, 要和税务等相关部门打交道, 同时还对经济情况和现状作出准确判断及综合分析, 为单位的发展出谋划策。因此, 具有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也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3. 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 会计工作从内容到形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对于会计人员来说, 目前最严峻的挑战和机遇就来自于对新知识、新问题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英语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会计准则、财务制度都要和国际接轨, 会计从业人员要懂得一些外文资料, 熟悉国际的一些财务规章制度, 在业务水平上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掌握英语, 以便更方便地获取有用信息,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 良好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会计人员高效工作的关键, 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 加之会计人员长期处于一种相对“静”而紧张的工作环境, 更容易产生心理疾患, 而会计人员心理素质的差异导致会计行为的差异, 从而形成不同质量的会计信息。因此, 会计人员要始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遇事沉稳, 学会自我调节。
(五) 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 其根本特点是经济发展战略资源由资本转向了知识和信息。当前会计行业也在依赖信息技术,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首先要掌握一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其次, 学会软件的运用;最后还要掌握计算机安全知识。
三、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途径
(一) 会计从业人员自身方面
1. 调整心态,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会计人员的工作有其特殊性——每天和钱打交道, 所以他们的心理压力会很大, 要时刻倍加小心, 不能出现任何错误;还要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时刻提醒自己, 什么是可以做的, 什么是坚决不能做的。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的“免疫力”, 养成耐心细致、严谨扎实的作风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 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从而更好地适应会计工作的需求。
2. 培养创新意识, 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提出了一个口号:“终身学习是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并掀起了终身学习的热潮。终身学习成为社会和人们的共同目标, 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坚持的。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 每一次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规定和业务知识, 这些新的变化, 需要会计人员不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以及靠终身学习所不断获取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适应工作的需要。
(二) 企业方面
1. 企业要为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提供方便条件
企业应该重视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加强会计业务培训与考核, 切实提高会计人员会计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知识, 把继续教育落到实处。企业可以自己组织学习班、专题讲座、研讨会, 让会计人员在家门口学知识;也可以组织会计人员外出学习和考察, 为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健全激励机制, 督促本企业的会计从业人员提高素质
鼓励财务人员参加专业考试, 以获得更高的职称, 对不同职称的人员实行差距较大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从而督促财务人员更加积极地去学习专业知识。在考核章程上要正规化, 提高考核质量。考核职业道德素质;考核业务能力;考核文化知识水平。对考核表现突出并且综合素质良好的人员要重用, 从而督促会计从业人员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
(三) 行业方面
1. 行业内部建立激励惩罚机制
当前会计行业内的奖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遭到不同程度的排挤情况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 当务之急是会计行业部门尽快在行业内部建立激励惩罚机制, 维护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对违反会计行为的会计人员, 进行行业内的封杀, 把那些违规的会计人员列入行业内的黑名单, 让他们无法从事会计工作, 从而维护会计行业秩序。
2. 行业内建立交流互动机制
会计行业内应建立交流互动机制, 给会计人员提供共同提高的机会,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进行会计业务等信息交流, 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建立会计人才定期联系反馈制度, 及时了解企业会计人才的想法, 有的放矢的培养会计人才;三是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学习, 提升会计人员知识水平, 开放会计人员的视野, 为会计人员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
3. 帮助会计从业人员加强法制观念
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 最大限度地减少会计信息不准确现象发生, 会计行业学会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定期举办学习班和讲座, 组织会计人员及单位负责人认真学习《会计法》、《会计准则》以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法制观念, 提高他们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自觉性, 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知法守法, 廉洁自律, 自觉抵制不诚信行为, 远离经济犯罪。
(四) 国家方面
1. 形成健全的培养体系
在国家层面应不断建立和完善由学校、企业、政府部门及行业共同参与的会计人才培养社会体系。改变作为会计人才市场供给主体的高校会计教育存在滞后性的问题;扩大政府部门启动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的培养对象范围, 不仅仅局限于少数顶尖的精英会计人才;改变企业“重使用, 轻培养”的现状。真正建立起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及行业共同参与的会计人才培养社会体系。
2. 营造健康的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工作所依存的生存空间, 它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因素的客观环境, 也包括会计管理模式、会计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会计人员素质、会计操作行为等因素的主观环境, 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会计人员的素质受会计环境的直接影响, 在良好的会计环境熏陶下能较好地帮助会计人员规避职业风险。《会计法》赋予会计人员依法行使会计监督权, 但由于会计人员受本企业领导的直接管辖, 所以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着“顶得住的站不住, 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困惑, 一些敢于坚持原则、认真发挥监督职能的会计有可能会被“轮岗”, 甚至辞退等打击报复。另一方面是会计职业道德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的挑战。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观环境明确要求会计必须客观公正地反映经济事项、开源节流、奉公守法, 但目前的社会环境却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这也严重动摇和影响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 加剧了会计人员依法履职的困难。所以, 国家应营造一个好的会计环境, 为会计人员提供一个好的工作氛围, 进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
3. 严格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我国应进一步严格执行会计人员执证上岗制度。会计人员执证上岗是《会计法》所要求的, 也是长期以来, 我国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这一制度的实施把好了会计的入口关, 有利于从源头上控制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家对会计人员的从业标准也应不断提高, 应出台新的制度对已经进入本行业的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所以国家要不断更新会计行业从业标准, 制定会计继续教育制度, 从而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摘要: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 做好会计工作的基础是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队伍。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建设高素质会计队伍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会计诚信制度建设的需要;是会计职能的变化需要。作为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较高的业务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要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建设高素质会计队伍, 涉及国家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会计人员自身等诸多方面。
图书编辑人员的素质研究 篇11
关键词:图书编辑;不良素质;优化提高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18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社的编辑队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编辑们以自己辛勤的劳动,一代又一代地默默耕耘,严格要求书稿的质量,力求使书稿达到至臻至美的境界,推动着我国的出版事业不断向前繁荣发展。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上一些思想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也波及编辑出版行业,严谨细致的案头工作日益被忽视,出现了“有本事抓策划,案头工作没出息”的错误看法。于是,审读书稿在一些人眼里已沦落到“辅助性劳动”的地位,文字加工成为雕虫小技,面对书稿,只是批字号、字体,难以见到在文稿上改动的墨迹,一连串的差错也应运而生。例如,把“明日黄花”错改为“昨日黄花”,“象”与“像”无从区分等等。当前,以至于一些出版社提出了“哑铃”式发展战略,即强调选题开发和市场营销两头的重要性,而把编辑工作当作了中间细细的那根握柄。编辑加工被边缘化、弱化的倾向十分严重,这是近年来图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图书编辑人员的整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编辑队伍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现象。
一、浮躁
我国图书出版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比较突出的是数量增长过猛,部分图书质量下降,甚至粗制滥造,究其原因: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面临着各种现实压力,社会上普遍存在浮躁心态。来自图书编辑层面的浮躁之气必然对图书质量产生影响,乱出书可以算是整个浮躁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时下的图书印刷精美、包装豪华、价格惊人,其贵族化、礼品化趋势愈演愈烈。很多出版机构不遵循出版规律、不认真进行市场调查。而是炒作“畅销书”,盯着同一热门题材出书的“搭便车”、“跟风”和“注水”之风盛行。还有大量“崇洋媚外”的伪书也打着“畅销”的旗号“粉墨登场”,这些都折射出了出版界的嘈杂浮躁心理。
二、急功近利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图书的商品属性越来越明显,出版越来越具有商业操作性,而當市场成为出版社重视的焦点后,“热点”、“畅销”成为编辑追逐的中心,急功近利的思想慢慢滋生。在这样的心态下,出版这种文化事业丧失文化底线,变成“只要赚钱就出”的惟利是图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市场、认可图书的商品属性、追求经济利益并非不重要,但必须把握好度,出版如果变成了只看见钱的事情,编辑们如果都长着一双急功近利的眼睛,出版社就会成为纸加字产品的低级作坊,图书市场就会成为叫卖声不绝于耳却没有精品的空壳市场,没有思想与内容的空壳子,还卖什么呢?可悲的是君不见这些年“哈佛”热、“狼”热、“三国”热、“超女”热,一浪比一浪热,出版界是年年有风景,但又速速成烟云,产品多数卖不掉,卖得掉的也大多是一时一会一锤子的生意。急功近利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十年磨一剑”的大气和沉稳离我们越来越远,文化在靠近大众的同时,其厚重的内涵一路走一路丢,长此以往,最后它将在出版人的手里成为印着字的轻得不值一钱的废纸。
三、媚俗
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几乎所有的出版物不约而同地向读者靠拢,把“读者是上帝”的比喻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媚俗——不管兴趣、不加区别、不计后果地一味迁就世俗大众,迎合流行时尚乃至某些读者的低俗心理。主要表现有:热衷于生产速成的畅销书,乱出书、出书乱、出“乱”书,学术著作、文艺经典难以出版,平淡浅薄甚至宣扬金钱至上、色情迷信的图书却大量出笼。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媚俗不该,那么,编辑出版者是否应该及能否拒绝媚俗并超越媚俗?答案是肯定的。编辑当然不是救世主,但是在俗世当中,作为一名从事关乎灵魂净化提升工作的人,至少他应该有不盲从的警惕,有超越公众目光辨别善俗与恶俗的能力,有张扬正确理念的勇气,为提升大众文化的层次品位尽一份心、出一份力,这是作为个体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
四、“拼装”
社会处于转型期,功利性风尚左右着人们的工作生活,短期行为泛滥。图书出版也概莫能外。出版周期缩短,大量出版非原创图书。原创供给的不足,使“赶潮流”、“模仿制作”、“求短效”成为某些出版社的“出版策略”,其选题策划和出版上市的速度非常快,拼凑剪贴,抄袭剽窃,胡编乱造,很快就能整合出一本甚至一套“短平快”的“热门书”,这样的书被人们称为“伪书”,因其制作简单快速,收益显而易见,一度泛滥。
编辑从事的是一项精神劳动,就其意义来说,是一项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人类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正是一代代人不断吸取前人智慧的结果。而在这样的文明进程中,图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本好书可以影响几代人,甚至可以改变世界,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编辑的职责,就是要推出具有文化积累价值、能够传播精神文明的好书,能够对人类的心灵净化和思想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编辑的分工也在细化。编辑作为一个职业,古来已久,新时期,编辑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编辑责任的深度和广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怎样才能提高编辑队伍的素质呢?
1、严格编辑队伍的准入制。要想提高图书质量,最根本的是要提高出版队伍的素质,尤其是编辑人员的素质。要提高编辑队伍的素质,首先要把住人口关,图书编辑人员必须通过国家出版行业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编辑资格后才能进入编辑队伍,这种考试,强制性地要求图书编辑人员只有达到上岗标准才能上岗,只有把住了编辑工作的入口,才能使编辑队伍保证基本的素质,如此长期坚持下去,必然会使编辑队伍整体素质发生质的变化,也会大大扭转长期以往形成的“编辑无学”思想。
2、强化编辑自身基本功。编辑工作既然是一项学术性工作,那么,从事这项工作的编辑,当然不仅不能是不学无术的人,而且应是具备相当高的学识修养的人,编辑人员必须强化自身的基本功。加强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文字修养,学习编辑业务理论知识,强化把握市场机遇、捕捉图书卖点、抓好选题策划、搞好宣传活动等方面的能力,编辑要力争做个文化人,既要熟悉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又要精通某方面的业务,还要熟悉一门或几门学科,不断地锻炼、提升自己思想和眼光的敏锐性。编辑要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动态密切关注,才能对某一学科的研究现状、研究
队伍和发展趋势有较深的了解和把握,才能获得“话语权”,与专家、作者對话,取得专家、作者的信任。
当然基本功的练就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它需要勤学苦练,日积月累,逐渐磨炼。我国出版史上著名的编辑出版家,如张元济、邹韬奋、叶圣陶等老一辈出版家,功底扎实,治编严谨,为我们年轻一代编辑人员树立了楷模。他们的深厚功底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不断在实践中刻苦练就的,有了扎实的基本功,编辑才会有“伯乐”般的慧眼,才能识别稿件的优劣、作品的层次高低,才具有市场经营意识,能够揣摸读者心理,把握市场图书卖点,策划出有分量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俱佳的选题。
3、编辑自身要增强创新意识,做好选题开发工作。知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图书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的载体,而编辑作为创新的实践者。必须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意识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要经常参与和了解学术活动,及时组织出版具有新颖内容和特色的图书。编辑素质的优化是提高图书质量的根本保证,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不能停滞于原有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上,而必须不断地吸取和更新知识,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又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娴熟的驾驭语言文字的功底,扎实深厚的外语知识,辩证的逻辑思维和灵活的组织活动能力,还要树立面向知识经济的出版创新观念,以适应新时期编辑出版工作的需要。
如今,图书市场充斥的伪书,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它牵扯到图书行业的方方面面,不会因为受到批评指责而立马消失。然而如果我们的图书编辑们能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伪”为耻的态度来做出版,这种现象就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且从根本上说,图书行业是一种创意产业、点子产业,只有真正拿出有分量的、新颖独特的内容来,图书才会真正吸引读者。只靠投机取巧的“拿来主义”,尽管可以蒙混一时,但绝不会做得长久。出版人都该懂得这个道理,关键是要尽快纠正以往的偏差,使出版真正回归到真实踏实充实的正轨上来。
高校财会人员综合素质分析 篇12
一、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
这是财会人员的指引和约束, 是引领财会人员在事业上健康成长的基础和灵魂, 在财会人员素质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不可缺失。
(一) 诚实守信、恪守职业道德
这方面对财会人员的要求就是按照事物或业务的本来面目给予原始的反映, 既不对原料材料进行加工, 又不错误地使用财会规则, 还要不故意掩藏或者泄露, 总之, 要用会计语言表述出事物本来的存在, 不因个人意见而给予改变, 从而保证以此为依据的他人得到真相。在现实中, 受多重因素的困扰导致实现财会人员的诚信非常困难, 财务人员多处于两难境地, 但在多管齐下的管理措施下, 诚实守信还是能够实现的, 尤其是在高校这种相对单纯的环境中, 难度要小得多。
(二) 与人为善
首先是放低自己的身段, 以一种服务的态度贯穿于工作中, 心甘情愿地为他人服务;其次要善意地指出他人的不足, 不隐瞒和掩盖, 以免引起更大的恶果;最后要善意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善意地向他人学习。这种与人为善的心态并非指传统的一团和气, 而是用一种助人上进以求完善的态度去帮助他人, 形成融洽和谐的工作和生活氛围, 利于提供高工作效益并获得良好的工作质量。
(三) 知法懂法并守法
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看, 一是基础性的行政法规、规章制度;二是与财经相关的法律;三是刑事诉讼法和刑法。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各项法律和制度, 一旦涉及, 会计人员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学习, 这方面不会存在太大问题。笔者要强调对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学习, 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一是高校受社会不良的拜金之风侵蚀, 在校园中有一股追逐金钱的风气的蔓延, 很多人在利用自身所掌控的资源在捞金;二是高校最近几年的资金流入量是非常巨大的, 经费相对宽裕, 具有资金被侵占、流失和分配性掠夺的基础;三是法制观念薄弱, 自身约束力差。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 将具有非常大的法律风险, 事实上, 高校中很多人因此犯罪落马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所以高校财会人员要警钟长鸣, 要用牢固的法制观约束自己。
(四) 爱岗敬业
纵然有非常高深的学问, 但不能安心踏实地工作, 则只能表现浪费和无为, 不但不会产生良好的效益, 反倒会给自己和同事带来极大地伤害和负面效应。只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和岗位才会切中本人的兴趣点, 也才有百分百付出的动力源, 因此倡导爱岗敬业就是在无法进行岗位调整和进行其他选择余地的情况下, 要对本岗位专心致志。
二、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品质, 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心理活动在个体身上的积淀, 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心理素质包括非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
(一) 性格:刚柔相济, 严谨、融合
财会人员性格应当刚柔相济, 其中刚性的核心含义就是坚持, 对于法律条文、制度等原则性的硬性规定, 必须视之为不可逾越的红线而坚持到底, 不因威逼利诱而加以改变;而柔性的一面就是需要软化、分解尖锐的矛盾, 在一种平和的氛围中达到执行和管理的目的。另外, 财务工作具有细致缜密、团队协作的特点, 因而客观上要求工作者在性格方面需要具备严谨和融合的特质, 严格于自身的岗位、同时又要被协调于团队的完整流程中, 从而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完美财务工作组合。性格并非与生俱来, 它在后天是可以被加以改变的, 因此财务人员需要时时自评和对照检查, 有意识地予以纠偏和优化, 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之后就会形成适宜的性格。
(二) 思维方式:因与果的联动思维
财会人员所接触到的大多是已经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 表现为纸质材料, 如发票、入库验收单、预决算、报表、各类报告等, 进一步抽象简化为具有一定数值的资金, 财会人员面对这样的材料, 需要进行分析、甄别, 此时就需要有一种因与果的联动思维, 即由结果反推到过程和原因、由原因推测到结果, 然后再加以比较和判断, 从而鉴别出真伪、对错和所具有的属性, 为正确的财务处理提供支撑。
(三) 心理承受能力:具备对抗巨大工作压力和威逼利诱的能力
目前的财会工作时常处于两难境地, 如果置法律于不顾而维护企业主的利益, 则会有受到法律制裁的可能性;如果照章办事则会受到雇主的刁难、打击报复和解雇;在这样的环境下, 自然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另外, 基于市场经济中对利益的争夺, 竞争者会使用一切的利己条件来攻克阻碍者, 这其中就包括对财会人员的威逼和利诱两种方式, 面对如此众多的考验, 就需要财会人员具有非常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既不能陷入泥潭, 又要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四) 合理的处事方式
财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 应由表及里, 厘清事物发展的过程及其成因, 标本兼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摒弃个人好恶和习惯性偏向, 广泛听取意见, 站在充分详实的基础资料上客观公正地处理事务;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在人文关怀的过程中柔性地把控原则。
(五) 数字的敏感性
财务人员的数学敏感性表现为对会计语言的充分理解和掌握、熟练还原事物本质的能力、投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财会人员将会面对大量的数字, 这些数字在不同的情形下被赋予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数字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数字的变化蕴含着事物或业务的演变过程和结果, 如何从静态的数字中读出业务的真实内容并判断其合理性、效益性、最后给予恰当的处理, 这就需要具有数字的敏感性、逻辑思维能力、还原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 培养这样的能力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潜心对比分析练习, 用真实的业务过程和结果来不断地矫正偏差, 日积月累, 就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六) 立刻行动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财务事项也随之增加, 面对量大、内容复杂、线索交叉的经济业务, 财务人员往往表现为当时清楚、拖后则混杂不清的情况, 这就要求财务人员遇事必须立刻处理, 不拖不压, 否则就会埋下资料丢失、内容混淆、线索无法复原、财务处理出现错乱等隐患, 立刻行动的良好素质可以帮助财会人员提高财务处理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对外树立干脆利索和高效工作的正面形象, 促进个人和团队形成干练的工作作风。
三、复合知识素质
仅仅具有专业知识还不足以支撑财会人员圆满地履职, 财会人员还必须具有相当的复合知识才能较好地胜任该项工作, 根据相关度的大小, 笔者重点介绍以下相关度高的知识点。
(一) 工具性复合知识:外语、计算机和统计学等
目前高校财会人员学习国际前沿先进财会知识、与国外同行的交流等需求日趋强烈;再加之各高校的国外留学生逐步增多, 周围这些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环境, 迫切地要求高校财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外语知识;另外, 计算机技术也普遍地应用到了财务业务处理中, 提高了工作效率, 满足了各方的多种需要, 作为高校财会人员不但需要熟练地掌握电算化计算机技术, 同时也需要掌握其它方面的运用, 把它作为一种工作的工具来使用。统计学是一门研究随机现象, 以推断为特征的方法论科学, 它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反映事物总体信息的数字资料, 并以此为依据, 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的原理和方法。用统计来认识事物的步骤是:研究设计→抽样调查→统计推断→结论。这里, 研究设计就是制定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计划, 抽样调查是搜集资料的过程, 统计推断是分析资料的过程。显然统计的主要功能是推断, 而推断的方法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法, 因为是用部分资料来推断总体。将统计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和方法运用到高校财务实践中较为常见, 如计算平均数、标准差、方差和发展速度等指标、对某些具有趋势性经费收支的定性或定量统计分析、对凌乱事务的整理性分析等。其他的诸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也应成为工具性复合知识点, 它是进行财务分析研究和决策必备的基础知识。
(二) 相关知识点的复合
(1) 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它与财务学的最好契合点就是研究如何将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这对于高校财务来说是十分现实的, 高校的教育经费非常有限, 如何实现合理有效的分配以求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并获得较好的质量效果, 那就必须借助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来进行。经济学有其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方式, 掌握经济学语言的内涵, 就可以更好地思考周围的世界是如何运行的, 预测运行趋势、把握发展的机会。只有站在丰富的经济学知识基础上的财会人员才能思路宽阔、易于把握经济现象实质, 才能提出符合经济规律并具有相当价值的见解, 也才能找到解决经济事务的有效办法, 故经济学之于高校财会人员是必不可少的复合知识点之一。
(2) 决策学和统筹学。决策学是一门研究科学决策的理论、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新兴综合性学科,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直接产物, 对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是人类、社会、国家、团体、个人不可缺少的时刻都需要的知识和科学。决策学与高校财务密切相关, 财会人员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不同范围、不同对象、不同角度、不同性质、不同需要的决策, 有大的事项, 也有非常微小的事项, 只要存在比较和选择, 就必然涉及到决策, 如直接购买与租赁方案决策、对不同种类的仪器设备的购置方案决策、学生公寓的建设方案选择、自主办学或者是联合办学的选择等, 这些均与决策相关, 只是更加偏重于财务或者投资方面的决策而已, 故经济学之于高校财会人员是必不可少的复合知识点之一。统筹学研究如何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全过程中施行统筹管理的有关理论、模型、方法和手段, 是数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个学科分支。它通过对整体目标的分析, 选择适当的模型来描述整体的各部分之间, 各部分与整体之间及它们与外部之间的关系和相应的评审指标体系, 然后综合成一个整体模型, 用以进行分析并求出全局的最优决策以及与之协调的各部分的目标和决策。统筹学的理论与方法渗透到管理的许多领域, 是管理科学中较为活跃的分支, 它的应用范围与效果随计算机的发展而不断扩大, 并与数学的有关分支和社会经济学结合产生一些新的有生命力的管理科学分支。它与高校财务的契合点就在于帮助财会人员有效地利用时间, 正确把握事务的轻重缓急并给予得体的处置, 有效和有序地将大量复杂的经纪业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故统筹学之于高校财会人员也是重要的复合知识点之一。
(3)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 预测、引导、控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 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 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将管理心理学与高校财务结合起来, 主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对师生的行为激励, 即运用各种途径与技巧提高激励人心理和行为, 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最优工作质量、准确实现工作目标的目的。管理心理学运用到高校财务中的任务有两个, 即提高高校财务的工作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对从业者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其中主要的任务是掌握管理工作中个体、群体、组织的心理活动规律, 从而制定出科学管理方法, 同时极大地促进领导者管理水平和领导艺术的提高, 在此基础上提高高校财务的工作效益和劳动生产率。还有就是吸收、运用各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 探讨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活动规律, 通过调整人际关系、激励动机、提高领导水平和领导艺术等方式来增强组织凝聚力。管理心理学以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性为研究对象, 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规律, 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发挥人的主动精神, 挖掘人的潜在能力, 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因此, 高校财会人员掌握和运用管理心理学知识, 将有助于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了解人的心理规律, 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 促使财务管理取得最佳的成绩。上述复合性知识点应当成为必修课程内容, 只是掌握的深浅程度有所差异而已。
(三) 与本校办学特色密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校的教学、科研和产业等各项活动, 就必须熟悉本校的业务活动, 掌握本校的基础学科知识, 将财会基本原理与本校的实际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较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四、管理能力素质
管理能力是一种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 它并非领导者特有, 而是高校财会人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一) 对财会信息的熟练解读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财会信息主要是由各类报表、文字说明、数据推理、数学及统计学公式应用等多方面的内容组成的, 通常以前两者为主要表现形式, 对这部分内容所具有的管理能力要求就是能够熟练解读、弄清楚其中内在的逻辑结构并还原所抽象的经济业务内容或者经济实体的真实财务状况、判断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快速形成有效的解决措施或者总结其可取之处并快速形成可以推广的标准式做法等, 这对于业务较为固定的高校财会人员来说并非难事, 但也需要经过踏实的锻炼以及方法和经验的积累才能达到。
(二) 以人为本, 充分利用杠杆原理, 用制度创新来推动事业的全面创新
高校财会人员经管着十分重要的现金资源, 通过支配资金的财务制度的创新就可以撬动更多的创新, 如通过奖金和荣誉制度最大限度地刺激人们潜在的创新力、通过风险项目的培育产生极其可观的收益、通过分配制度的改革促使产出质量极高、社会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好的人才和科研成果等。善于利用杠杆原理, 不在于你非要把一分钱瓣成两半来使用, 而是通过资金制度的创新去激发出更多人的创新成果, 这是每一位财会人员需要思索并身体力行的, 只要能够抓住关键的支点 (如分配制度) 就能显现出无穷的力量。
(三) 排除行政权力的干预, 按事物的自身规律优化资源配置
高校中层级分明的权力因素对于资金调度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有的高校干脆实行院系经费划块包干使用的制度, 层层分解, 各层级的至高权利者即成经费使用的实际控制人;有的高校实行按照业务内容划块包干使用的制度, 分管领导即成经费使用的实际控制人;有的高校实行“基本需求+弹性需求”的经费管理模式, 即对基层部门只给基本的运行费用, 其它费用需求则实行统一竞争性管理。管理模式千差万别, 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哪种方式都不能小觑权力的干预力度, 尤其是顶层设计, 这其中有的是正面的, 有的是负面的, 作为财会人员来说, 应当坚持制度和民主, 排除人治和独裁。
(四) 用资金流引导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 促成高效高质的工作结果
利用资金这一关键的线条将学校的各项事务串起来, 并利用资金流向和流量来引导形成强有力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巧用资金流的榜样效应带动整体资金的高效性, 这是非常高的管理艺术的境界, 值得探讨、积累和实践。
(五) 学习能力
学习是推动社会进步、提升个体综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 只有自觉地持续学习, 才能不被社会抛弃、才能驾驭新生事物、才能挖掘新的潜能, 因此善于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缺乏这样的能力, 面对快速进步的社会和知识更为全面的新人, 无论是站在相对或者绝对的角度来看, 都会显得落后, 进而就会失去对新生事物的把控能力, 沦落为平庸无能之辈而惨遭淘汰。尤其是身处高校这种知识层次较高的环境中, 强调学习能力更是显得愈加必要,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 可以说无学习则无能力、选择不学习则是选择了自我淘汰。财会人员学习的内容, 除了新增的知识点外, 更重要的是认知、思维和处理事务的方式;除了自己学习之外, 还要带动团队一起学习;除了向书本学习之外, 更要向实践、先进和榜样学习;除了学财务专业知识之外, 也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学无止境, 要随时随地养成虚心学习的习惯, 因为时时、事事、人人皆为学问。
(六) 公关能力
公关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为了建立和维护与其目标受众之间的友好和共识而采取的活动及行为, 这对于高校财会人员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 它能够帮助制定财务发展的长期目标;能够帮助财务建立一个良好的窗口和工作形象, 还能协调财务工作人员团体内部的关系;帮助财务在内部协调公众和学校整体的利益, 避免冲突和误会;能够帮助财务推广政策和服务;能够帮助财会人员与外界金融、税务等业务相关部门建立良好融洽的合作关系。在现代交际异常广泛的社会里, 公关能力显得日益重要, 通过该项能力的充分发挥, 对内能够在获取广大师生员工支持的基础上顺利开展工作, 对外可以为学校谋求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高校财会人员的素质构成是动态变化的, 它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财务关联技术的进步而发生改变, 因此它需要与时俱进, 在基础框架下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而变得丰厚和生动。
参考文献
[1]赵秀芳:《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讨》, 《财会通讯》 (综合) 2011年第6期。
[2]士心:《财政管理需要复合型人才——关于经济数学和计算机编程的学习》, 《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