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企业发展(精选12篇)
信息技术企业发展 篇1
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中, 应用信息化技术,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高效的管理方法和方式, 信息技术对实现企业高效管理的目标, 促进企业协调发展,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信息技术的几个发展阶段
迄今为止, 信息技术的演变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新的历史时期, 是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时代。概括起来, 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阶段:产生和使用语言阶段。信息技术在这一阶段, 通过对语言的使用, 将人类信息活动的范围和效率进一步提高, 使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得到了根本性的实现。第二阶段:创造文字阶段。它全面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于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 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阶段:发明了印刷术和造纸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 将信息共享的进度加快, 同时也促进了世界闻名的发展。第四阶段:普及电信技术。日益成熟的通信技术, 全面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速度, 并进一步推动工业社会化的发展。第五阶段:将现代通信技术与电子计算机相结合。在这一阶段, 爆发了信息技术革命。1946 年, 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 从此实现了自动化和一体化的信息处理。而电子计算机凭借其较高的通用性和计算精度、较大的存储容量和快速的处理速度而备受人们的欢迎, 并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 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变革, 推动了的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的迈进。
2 现代企业推行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 对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效率, 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体来说, 在企业信息化管理中, 对信息技术进行推行, 是势在必行的,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健全策略资讯系统, 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概括来讲, 凭借着信息系统的优势, 策略资讯系统增加了企业的策略性优势, 改善了企业的竞争策略, 并全面提高了员工的生产力水平, 最终实现了企业内部整体水平的提高。
2.2 提高了办公的自动化, 实现了企业的科学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企业的全面推行, 实现了企业信息技术管理的办公的自动化, 不仅能快速的共享信息, 还为企业全方位的收集和处理信息提供了依据, 最终保证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 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3 改善了产品质量体系, 实现企业的生产自动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将包括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内的多种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了融合。并全面加强了企业的物料管理, 通过企业产品的积极处理和开发, 保证了企业产品体系的完善。
2.4 融合了电讯和配销系统, 为管理决策提出科学依据
在对信息技术全面推行的过程中, 企业信息管理利用电讯传输系统相对宽频以及高速的特征, 全面提高了配销资料的处理效率, 促进了企业应用信息化的过程中, 对于电子数据交换的EDI系统和实时销售POS系统的融合与运用。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将信息技术在企业的信息管理中推行, 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精密和高速电脑的利用。开发人类智慧系统, 进一步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 为管理决策提出科学依据。
3 信息技术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的影响
3.1 增强了通讯能力、促进了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对一个企业的执行力进行衡量的标准之一, 就是通讯能力。而高效的通讯能力表示企业能对外来的各种突发情况快速的相应, 保证了信息在企业内部顺畅传递。纵观企业发展的初期状况, 主要是借助于部门之间对语言信息的交流, 而实现信息的交流。它的传递方式主要包括电话电报和直接传递等。而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 随着不断普及的网络。在企业形成了缜密的内部网络, 各个企业之间纷纷搭建了内部网络, 促进了企业之间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3.2 整了各类信息系统, 提高了工作效率
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就是优化办公效率。以往, 各个各企业都是通过传递和信息, 完成各种办公程序, 包括传递和保存、整理文档等。而随着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以及不断普及的网络, 也开始全面提升了企业的办公效率。通过完善的整合各类信息系统, 进一步加强了对文字的处理能力, 同时也加快了对企业内部与企业和企业之间对信息的交流。
3.3 减少了不必要的消耗, 节约了办公资源
对于企业的运作来讲, 办公资源的成本支出是相当大的。而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可将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在过去企业的办公中, 一项很大的资源消耗, 就是存储纸质文件。而随着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显著的缓解了对计算机文件的消耗, 并将不必要的纸张浪费减少。纸质文件所不具备的优势, 是便捷的修改计算内部的优势, 由此在提高办公侠侣同时, 也节约办公资源。
4 结语
对于企业的信息管理而言, 信息技术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不单单将企业不必要的资源能耗降低, 同时还建立了快捷和科学的信息管理渠道。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实现了企业先进管理, 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新, 麻继峰.企业信息管理创新探究[J].电子测试.2015 (11) .
[2]高琰, 张琴, 张莉.浅析石油企业信息管理问题[J].信息系统工程.2014 (10) .
[3]王敏.企业信息管理一体化的思考[J].档案与建设.2013 (03) .
信息技术企业发展 篇2
【摘要】随着突飞猛进的21世界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参透,令人目不暇接。网络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物流业为实践。信息技术在全球经济中已经成为了主宰。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发展关系;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发展;信息技术与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向。
【关键词】 信息技术 物流管理 物流信息化 动力 趋向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时期,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参透,令人目不暇接,网络经济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物流流程为实践,信息技术在全球经济中已经成了主宰。今天在社会中不论任何行业都不能不关注和了解信息技术的变化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突飞猛进的21世界信息时代,企业物流在市场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主要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演变和提高,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企业将以顾客为核心,使企业物流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的建立、整合、精简的企业物流作业流程,是企业在市场上能不能生存的关键。所以在企业物流管理中,要有快速的反应,一、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发展关系
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的结合而成,同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我国有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化、识别和运用的科学技术。{《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修订版},——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对于信息技术,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描述和理解。
物流—— 2001年8月1日频发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J18354——2001)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进行有机结合”。而《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管理的定义为“网络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1} 也就是说企业物流的管理对其原材料、半成品和所成品等物品资源在企业内外流动的全过程进行的计划、实施、控制等活动,用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运程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不断足进物流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要实现上面的目标,那么就必须很好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成为物流信息系统行动的指南。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企业物流在我国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物流的概念和意义,可以将物流业归为第三产业的范围,我们可以将物流产业与同在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比较,因为旅游业在我国是与国际接触最早,且紧跟世界潮流发展的行业,也是我国的特色发展业之一,我国旅游业的收入平均在几年中为18.7%的速度增长,在现状的情况中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4%速度增长,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增长点。而我国的物流业管理才刚刚进入系统化不久,与现在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管理系统化还比较薄弱,物流产业的基本统计计算数据和指标还没有够明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全球企业的采集、仓储、管理、销售、配送等协作关系面向了系统化,信息化。因为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创新、质量,它还包含着物流的竞争,在物流领域中,我国不是资金、技术上的问题,而是知识的深入和观念上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1)我国在现代物流观念认识陈旧,没有在现代企业中得到普遍地发挥应用和深入研究;(2)企业物流管理体制分散,导致我国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3)在我国物流产业的不重视,政策、制度不完善,导致我国现代物流产业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和发展和滞后,(4)在我国物流专业方面少有人去进行研究、开发,我国的物流信息技术,市场服务系统和网络系统(电子商务)的落后,导致着我国物流业的竞争力处于劣势。但在近几年来,物流业在我国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全国性的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建立发展中。我国物流业正在进入一个自觉调整的发展阶段,我国的物流业正在向信息化、专业化、一体化方面发展。
(二)、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在我国发展的基础 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物流管理的变革和发展,物流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供应链物流管理方法的实践,都是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息成为现代物流管理中心,在普及的企业物流中都应用到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因为我国物流业的电子化起步较晚,目前物流信息系统正日益成为我国国内现代企业物流发展的润滑器,提高物流信息系统是当务之急,根据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实际情况,物流信息化的提高可以为三步来实现:第一步、吸收现在所有的经验,做好基础发展信息化工作;第二步、合理应用优化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效益;第三步、通过联盟、供应链所管理实施赢取市场地位。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企业物流管理就是利用现代化技术,在现代企业化管理指挥下进行的管理。现代企业物流的管理基本要求是:费用低、速度要快、服务要好。信息技术的Bar Code(条形码)、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ITS(智能交通系统)等是企业物流信息化的重要标志。
信息技术在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能提高企业物流的信息管理,缩短物流周期;能对车辆在运行中的管理和利用加强,对降低库存水平,提高企业物流管理资金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满足顾客的需求,GPS/GIS在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中有着重大作用,GPS在物流中普及应用后,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实现四方应用,配货方使用,车辆方使用,运输公司使用,接货方对物流中的车货位置情况了解和掌控,准确地获取信息,利于商务的诚信关系,获得最佳的企业物流流程方案及战略,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GPS在物流中的应用是利用GIS强大的地理数据功能来完善物流信息技术,GPS在物流管理领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的移动目标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向移动目标,发出急时的调动指令,GIS/GPS的应用和无线通讯技术的有效结合,再辅以车辆路线的指标最为捷径路程模型,网络物流管理模型,分配集合模型和设施方案定位模型等能够建立功能强大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使物流变得实时且成本最优,竟争力更强。GIS/GPS系统的应用是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物流管理日常运作流程中数字化,在企业中拥有的物流设备或者客户任何一笔货物都应用精确的数字来描述和记载,不仅是提高了企业运作效率,同时也提高升了企业形象,能够争取更多的客户,能及时的了解客户所需求的物资及服务。GIS/GPS和无线通讯的结合,使流 2 动在不同地区中的运输车辆设备可以得到准确的信息获取,能及时地控制,同时对重要物品的监控和管理。例如:对途中的车辆进行远程的管理,在途中发生故障的车辆和物品能及时的得以解决、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来完成运输任务。企业物流管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驱动力,物流信息化管理措施可以拟为:
1、合理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建设宽带网域,提高完善信息技术的获取及交换平台。
2、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控制中心的安全性,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化,制定完善的物流法规制度。
3、建设我国特色的物流配送新型系统,利用电子科技信息产业发展优势,建立起以最捷径且高端特色的物流系统。
4、建设专门从事企业物流信息技术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培训中心。
5、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起物流信息管理应对外部环境条件,实行物流信息管理化,运输、装卸、仓储、物流配送一体化。
信息时代企业管理发展趋势 篇3
关键词:信息化 企业管理 移动 制度 战略 创新
1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企业用以激活其他物化资源的基础,是企业的“特殊资源”。掌握了人力资源,就掌握了企业的命脉。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渐行渐远,企业的用人成本也越来越高,人才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企业竞争与发展中的核心议题。在这种压力下,企业必须实现价值创造方式的转变,从而更好的经营管理。
有专家认为,HR信息化能为企业管理带来很大的价值。现在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正处于人才竞争越来越剧烈、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员工流动加剧这样的大背景下。现在的用人成本可以说是越来越高,人才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很多企业老板的痛点已经都转移到人的问题上来了。这应该是当前企业管理的一个大背景。转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第一个就是人力资源工作者要从传统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成为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要帮助业务部门去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我们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建立一个共享服务中心,把一些复杂的琐碎的事务性工作,用共享服务中心的方式去解决,把大量的人力资源工作者释放出来,填充到我们的一线事业部、业务部门去辅助他们开展一线的人力资源管理。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要从管理管控这样的职能上解放出来,从事一些咨询服务。比如说,有了信息技术以后,这些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便捷、智能化的去控制,这样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人力资源管理者就可以去补充人力资源业务知识,把自己发展成为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去给我们下属的企业、下属的部门、下属的机构做人力资源咨询。第三个就是会从过去的各职能部门割裂的管理模式,向整合协同这个方向发展。我们过去很多企业的部门是割裂的,比如说我们在人力资源部里面有招聘部门、培训部门、绩效部门,或者叫招聘专员、绩效专员、培训专员,那么他们经常是互相割裂的,各自完成自己的工作。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它是不合理的,未来,会通过e-HR系统,把它们做成有效的整合协同,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益。
2 企业的战略管理
战略的制定应根据企业的情况,在创业阶段,需要先找准市场切入点,然后向市场推出新产品,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企业创业成功后,主要战略重点就是巩固现有服务市场,然后开拓新的产品服务市场,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要任务。企业虽然合理制动战略方案,但还不能保证是否顺利实施,就需要更好地依赖于企业中组织结构、企业领导、企业文化和资源分配的调整,从而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
3 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导企业管理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原动力就是知识和信息的发展。而企业的管理应以人为本理论为管理理念和基础的,也是管理活动人性化的体现。从管理的角度看,从儒家思想中汲取有益的思想,以此来丰富、补充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 企业的品牌管理
良好的品牌形象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企业在产品和服务质量过硬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树立品牌和维护品牌形象。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和维护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管理工程,同时也是关乎企业生存事业的大事。企业的品牌形象管理需要对企业有到位的研究,对市场有专业的分析,对企业形象的发展事宜有细致的策划和强有力的实施。盛世瑞智赵黎女士对记者说:“品牌打造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事情。”首先,科学的市场调研是品牌诞生的第一步。只有掌握了市场供求状况,掌握了产品的生命力周期,才能做到对品牌的孵化和发展有合理的预计。其次,专业的品牌管理策略是品牌获得长久生命力的关键。结合科学的市场调研和产品分析,企业才能自信地运行一系列树立品牌形象、发展品牌形象的品牌管理程序。最后,专业的品牌管理队伍是企业品牌管理的资历保证。只有专业的品牌管理策划和危机应对决策,才能顺利地完成企业品牌的孵化和抚育目标。
5 企业管理信息化
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和社交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是推动企业信息化步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①社交网络与企业ERP等系统结合,实现企业对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的整合管理;②集成了电子商务、企业社交的供应链具有更强大的协同能力;③物联网技术和商业智能的深入应用,使企业信息化系统更加集成化、智能化;④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终端的完美结合,实现移动信息化,使管理触手可及;⑤通过超算中心等一体化系统部署的云服务,使企业IT投入成本和维护难度显著降低。
需求的驱动、技术的发展、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必将使上述信息化趋势得到快速推广应用。企业2.0时代正在来临,这也是中国中小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创新商业模式的最大转机。
参考文献:
[1][美]伊迪斯·彭罗斯.企业成长理论[M].赵晓,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李亚.民营企业管理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齐若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信息技术企业发展 篇4
关键词: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农业产业化,企业信息化
河南是农业大省, 河南农业企业无疑是关乎河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信息经济中, 河南农业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河南农业企业在信息经济时代中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信息技术对河南农业企业发展的意义
(一)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系统往往融合了行业中最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流程, 以及被多数企业证明了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和规律。企业管理系统规范了企业管理流程, 在一程度上也改变了企业传统的管理体制与方法, 促使企业不断引进先进的、科学的管理理念, 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 降低企业成本。信息技术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 可有效降低企业的成本。企业办公自动化不但节约了纸张、话费、传真费等, 大大降低办公成本, 另处还能精减业务流程, 节约大量劳动力, 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可以合理安排库存, 降低了管理成本;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三) 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企业通过网络连接可以随时随地办公, 使办公不再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另外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公文电子化的流转方式, 避免了传统公文流转时由于手工递送而带来的工作延误以及人员、时间的浪费, 保证了工作能够快捷、准确地被处理, 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
(四) 为企业创造更多商机。信息技术的引入及应用, 不仅企业内部沟通方便, 还方面了与外部的交流, 使企业在锁定原有市场的基础上, 还能不断开拓新市场, 为企业创造了更多商机。
二、河南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企业高层观念落后。部分企业高层观念落后, 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充分和正确的认识。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 高层满足于眼前的状况, 不愿引进和接纳新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管理手段, 认为企业不搞信息化照样可以发展好。经济实力一般的企业资金本就紧张, 更不愿把钱花在见效慢、投资回报低的信息技术上。
(二) 技术人才匮乏。河南农业企业技术力量较为薄弱, 大多企业没有配信息技术人员, 就算有也数量极少, 其中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更加稀缺。信息技术能否较好地支撑河南农业企业发展, 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人员。信息技术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了河南农业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三) 资金不足。信息化建设有其特殊性, 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后期的维护及系统升级同样需要花费不少的费用, 这对于经济实力不是太强的企业是不小的压力。加之企业信息化建设缺少良好的融资支持环境与制度环境, 银行在提供贷款方面积极性不高, 种种原因导致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资金不足。
(四) 企业各部门运用信息化程度不一。目前河南农业企业各部门运用信息化程度不一, 其中企业的设计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信息技术应用率相对较高;但企业决策部门的信息技术应用率依旧很低, 相关报表、文件仍需人工传递、签字、批复;而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末端环节信息技术的应用更少。
(五) 缺少适合农业企业的信息产品。市场上适合河南农业企业的信息化产品极少, 按照河南农业企业自身特点及业务流程“量身订做”的信息产品更是少之又少。一是“订做”费用会比直接购买市场上现有的产品高, 二是相应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不愿投入太多时间精力去深入了解农业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 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人工成本。以至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时只能“随大流”, 很难找到与企业需要契合度高的软件系统, 企业只能自行调整去适应软件系统。
(六) 重硬件轻软件。虽然几乎所有的河南农业企业都拥有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硬件, 但像ERP、OA等应用系统软件的拥有率却很低。重硬件轻软件, 致使信息技术无法较好地支撑河南农业企业的发展。
(七) 对电子商务认知度不高。河南大多农业企业受自身管理水平、资金和人才等因素的制约,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明显滞后, 大多企业仍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不高, 简单地认为电子商务仅仅是宣传产品、提高企业知名度。而没有认识到电子商务可以降低生产、销售、运营成本, 提高企业竞争力及这种全新的销售模式所带来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八) 缺少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对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引导和支持不足, 如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网络安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等, 都有待政府进一步努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河南农业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针对河南农业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 立足河南地方特色, 研究出一系列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河南农业企业发展的措施。
(一) 改变企业高层的观念和认识。农业企业高层作为信息技术的主要引进者和决策者, 一是应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愿望, 转变传统观念, 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二是应学习和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了相关的基础知识, 才能更加准确地分析企业需要引进什么信息技术, 统筹指挥企业技术团队, 从而更好地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的发展管理相结合,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河南农业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二) 培养企业自己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纵向、横向相结合培养企业自己的高素质技术团队。横向即是从外面引进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壮大和充实技术团队, 实现量的发展;纵向是做好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深造和培训工作, 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实现质的发展。
(三) 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企业本身在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基础上, 加大资金投入比例。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良好的融资支持环境与制度环境。金融机构应积极探索和创新贷款方式, 在减少风险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支持河南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四) 企业内各部门均衡发展。在做好人事、财务部门等信息化的同时, 也要加强决策部门及生产、销售等末端环节的信息化建设, 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信息化建设均衡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行集成管理, 将上游和下游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整体, 通过网络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五) 研发更多符合农业企业需求的信息系统。一方面信息服务商应积极研发一系列价格低、性能高、功能全的符合农业企业需求的信息系统, 减轻企业信息化成本。另一方面, 经济、人才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大型农业企业, 可以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 从实际需求出发, 为企业量身打造信息系统。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相较于外部的技术人员更加了解和清楚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实际需要, 更能研发出适合企业的信息系统。
(六) 软硬结合。硬件是骨骼, 软件是经脉, 硬件和软件充分结合起来, 企业才算是真正的“健全”。河南农业企业在拥有信息技术相关硬件的基础上, 应积极引进和运用软件系统, 使企业成为一个由硬件支撑, 软件带动的完整体。
(七) 充分认识和了解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 具有低成本、高效益、交易快捷等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其优越性显而易见, 为企业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河南农业企业应充分认识和了解电子商务的特点和优势, 熟悉电子商务环境, 积极参与到电子商务时代的国际竞争。
(八) 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应积极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引进信息技术。政府应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普及信息化知识,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信息化标准等一系列措施, 为信息技术支撑河南农业企业发展创造的良好外部环境。
四、结语
企业信息化发展论文 篇5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任何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来说都 至关重要,特别是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本文是对通信设计企业信息化发展探讨,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发展,主营通信设计相关业务的很多企业都面对着业务量需求巨大,管理模块不断增加导致管理工作复杂化等问题,通信设计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这一类企业普遍存在的发展需求。本文结合YX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实例,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通信设计企业信息化系统模式,希望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通信设计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
一、通信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当前,我国以通信设计业务作为主营业务作的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普遍遇到了诸多的瓶颈,比如,运营商资本性开支已经逐渐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限制了通信设计业务的市场发展份额。同时,通信设计企业的行业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行业内的竞争对手,还有来自信息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的冲击,如设备制造商、集成商对于通信设计业务的市场冲击。通信设计企业迫切需要调整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业务结构,实现向创新业务转型,发挥企业的专业性优势,提升产品服务的附加值,才能增强通信设计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对于通信设计企业而言,结合企业自身的业务模块,开展信息化建设,形成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信息化企业经营模式,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YX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展开了对于通信设计企业信息化研究的讨论,希望对于其他通信设计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借鉴意义。
二、YX公司的企业信息化研究
企业展开信息化改革,意味着企业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框架下实施业务流程的重建、优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从而对于企业各个经营模块下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实现企业信息的顺畅,将企业的信息价值通过及时的共享和挖掘,从而释放出更大的价值,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YX公司的基本发展情况YX公司是贵州省知名的信息服务企业,是贵州省通讯行业协会的理事单位,主营的是通信设计相关的业务。YX公司拥有贵州省通信行业的经营许可证、技术网络资源以及高新技术专利等,业务团队非常专业。YX公司承接了贵阳市住房基金的12329热线、瑞州移动的12580客户服务热线、贵州联通116114客户服务热线、贵州联通网上营业厅等多项大型呼叫中心及客服中心外包项目,可见业务板块非常多。YX公司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渐的形成了具备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设施条件。借助于贵州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优势,该公司通过信息化建设,不断的致力于拓展通信服务业务范畴,增大经营发展空间。
2.YX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建设改革基本内容YX公司为了完善主营板块的呼叫业务,非常重视借助于数据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公司的信息化建设改革。YX公司建立的第四代呼叫中心系统,融合了当前的所有通信模式,如网络电话、传真、邮电、即时消息、互联网应用、短信息等,将单纯的PSTN,VOIP技术等现代网络技术进行技术优化整合。YX公司新建的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NGN网络的媒体流和数据量的传递,并且拥有极强的技术应用扩展能力,也可以作为新技术的应用平台。这套新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将业务客服人员提供一个更具有流程化特征的高效处理平台,同时,不少的便利功能是针对业务客户人员处理来自客户的电话咨询、工作单传送等工作而设计的。YX公司新的设计系统为进一步完善业务流程的运行效率,可以实现企业的灵活系统管理以及配置,尤其在处理突发性的特殊的业务处理需求可以进行灵活化的系统化定制。YX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在后台可以实现对于系统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比如业务的工作内容、客户投诉、等各类静态、动态数据,从而便于进行业务绩效考核,为企业的经营效率优化提供数据支撑。由此YX公司信息化系统的投入效果可以证明,YX公司建立的第四代呼叫中心系统可以改善YX公司的业务运行效率,能够实现预想的效果。
三、YX公司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特点
YX公司信息化技术基础上设计的第四代呼叫系统,非常注重的将信息技术和企业经营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保证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先进性、功能上的齐全性以及流程上的便利性,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系统,具有如下几个的.特点。
1.系统运行稳定性较高YX公司信息化技术基础上设计的第四代呼叫系统主要选择的服务器是采用的LINUX操作系统,结合LINUX系统发展近25年的经验,可以说有效结合现代操作系统的先进设计思想和理念,保证这套系统最基本的运行中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这样才符合通信设计企业对于信息技术安全性的高标准要求,为更多的业务模块的构建和运行,提供可实现的技术架构基础。
2.软硬件完全解耦,纯软件架构特征YX公司信息化技术升级之后,第四代呼叫系统具有纯软件架构的技术应用特点。YX公司信息化系统采用INTEL公司的主机媒体处理软件,而淘汰了传统的板卡。相比于传统的板卡,HMP是通信行业获得认可较多的产品,无需特殊的硬件来承载,因此技术创新的可实现空间更大,更容易实现新业务模块的开发和应用,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这种技术将系统完全建立在纯软件基础上,从可以实现整个安装、操作以及升级工作的便利性,对于YX公司的话务布线工作而言,也可以实现突破了传统的板块限定,扩大了YX公司第四代呼叫系统的配置标准。
3.能够支持多媒体信息资源处理YX公司呼叫中心经过技术模块的重组,为更多形式的通讯技术融入系统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媒体的接入能力增强,不仅仅是传统的媒体接入非常顺畅,还可以适应现在较为流行的网络电话、邮电、短信息、网络传真、扩展客户端等资源的有效接入。不仅仅是扩大企业的业务层面的处理能力,还可以为用户的使用提供方便,满足各个类别的用户在各个年龄和需求层次方面的需求,使得接入的成功率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也自然随之不断上升。信息资源表现更为直观的效应,系统也可以智能化自动分发处理一些相关的信息,减少一些业务量,同时自动将信息反馈给用户。
4.可以实现信息的安全备份当前在通信设计行业的之中,很多企业都需要为客户提供7×24小时服务,这意味着一年的系统运行过程里,容错的时间是以分钟为单位来进行计量的,这就要求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达到很高的标准。为了实现达到较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相关标准,系统就需要具备自动的信息备份功能。所以,在YX的云呼叫信息系统设计时,就专门规划出了双机热备份板块,同时提供了一个具有切换和监控的职能,可以实现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假如,系统的主服务器出现了软硬件故障,那么备用的服务器就会立即反应,并且进行相应的服务模块,来流畅地接管主服务器的信息数据处理服务。可以实现信息的双机热备份,可以基本保障客服系统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服务,保证了系统运行的流畅和稳定性。
四、结束语
通信设计企业的信息化业务是通信设计企业实现自身的战略转型以及业务创新发展的一条重要的发展方向。在通信设计企业经营业务模块基础上,实施的信息化系统设计、建设工作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信息价值的有效挖掘。通信设计企业在信息化业务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有效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基本的信息技术系统建设能力,继而关键的是需要企业清晰了解自身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并且对于通信设计企业的业务信息化发展趋势有正确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李全法.某通信设计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
[2]郭运宏,乔菊英.通信设计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28-29.
[3]李晓明,蔡梅,席月林.信息化建设带动通信设计企业发展[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3):63-67.
信息技术企业发展 篇6
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盛小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巡视员陆毅、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认证处处长刘倩、中国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原总工程师李赤泉、《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社长宋文芳、陕西省咸阳市科协主席亚斌建、深圳市科协副主席张莉、深圳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单冰,深圳市华商企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黄天旭、秘书长张德连,各行业协会、深圳市高新企业负责人及研发人员共18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重视战略管理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巡视员陆毅的精彩演讲,让记者眼前一亮。
在主题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专利管理”的演讲中,陆毅从对我国企业专利管理工作的认知过程谈起,讲述了他对专利管理理念的理解,讲述了知识产权的规则与运用技巧,并对企业专利战略的制定及其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听了陆毅的演讲后,另一位参会企业代表表示:打破专利科技信息的围墙,让科研人员更具活力,让专利科技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让企业找到专利管理的关键点,这就是我们参与此次会议的目的。通过参加本次盛会,我们意识到,企业只有在知识产权战略上有所作为后,才能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成为知识产权管理的强者。
强化开发应用
“面向未来,企业持续开发专利科技信息的动力何在?在专利科技信息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有那些?在加强开发与应用上,政府从中应该发挥哪些作用?等等类似的问题如何解决?”
当本刊记者与会议主办方及承办方的负责人聊起上述问题时,他们均表示:要从理清当前专利科技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中的问题入手,用搭建会议平台的方式,让企业既重视知识产权,又能强化知识产权的开发与应用,同时也要精心提练会议议题,这样才能实现引导企业重视专利科技信息开发与应用的初衷。
促进交流互动
“我们组织本次推介会,就是让与会者交流互动,并且让企业成为交流互动的主角。”
在向记者介绍本次会议时,主办方及承办方负责人表示,本次推介会通过邀请相关领导来宣讲有关知识产权的政策与规定,用意就是要通过交流与互动的形式,加强与参会企业的联系。同时,主办方通过专项服务的办法,采取专利信息咨询、专家咨询、商业模式创新咨询、金融机构咨询等方式,能够与会员企业进行“一对一”的服务,这样也能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应用与转化能力。
推广应用专利信息,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深圳市科协与深圳市华商企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不但充当了“红娘”角色,还用自己的“有形之手”,通过重视战略管理、强化开发应用、促进交流互动等方式,为到会的企业家们播下了“希望与创新的种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我们深信,由深圳市科协与深圳市华商企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联手播下的种子,未来必将会结出累累的硕果!
谈国有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篇7
1 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本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使用计算机, 那时候计算机技术还是个新兴事物, 很神秘, 是个穿白大褂, 进房间换鞋套的“高级工作场所”。基于当时的技术, 本公司自行用基础语言设计开发了财务软件, 解放了繁重的财务计算和汇总任务。经过几代信息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早期计算机经过持续改进, 一直用到2004年才被淘汰, 笔者将这段时间称之为信息化技术的初级发展阶段。2000年, 企业改制重组后建立局域网, 逐步普及使用了高级语言编写的BS结构的网络办公系统, 改善了员工的办公条件, 写材料、找资源直接上网就行, 再也不用剪贴报纸积累素材了, 提高了公司的行文水平, 笔者将这段时间称之为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发展阶段。当然, 两者界线不是很明显, 互相有交叉。2006年后, Net和Java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的更新, 转变了公司的工作方式, 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之后, 我公司经过磨合逐步实施了局域网的升级改造, 并建立了OA办公系统、邮件系统、财务系统、局部erp系统等, 提高了企业运行效率,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笔者将这段时间称之为信息化技术的平稳发展阶段。这也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所处的信息化技术发展阶段。
2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大数据的提出使得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技术, 建立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组织保障, 大力发展和应用信息网络技术, 实现企业组织结构的网络化, 加强企业信息化技术人才、信息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企业管理模式要适应信息化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 为信息化技术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今后企业要面临的信息化技术问题可能是云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从技术角度看, 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手掌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无法用单台计算机进行处理, 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 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以及虚拟化技术。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 大数据也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大数据通常被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 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 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与云计算联系到一起, 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 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甚至数千台电脑分配工作。
大数据需要特殊的技术, 需要有效地处理大量的容忍经过时间内的数据。适用于大数据的技术包括大规模并行处理 (MPP) 数据库、数据挖掘电网、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3 信息化技术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成功也有失败的经历, 在这里, 就不对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和财务系统作评述了。为什么erp系统是局部的呢?这就要谈一谈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了, 中国企业早期都是人力成本低于机器成本, 引进国外先进的erp后, 大量的人力资源都浪费了, 企业成本反而上升了, 企业效益无从谈起, 最后erp项目不了了之。多次失败后, 中国软件企业针对中国特有的国情, 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基础上, 结合国情开发出了适合国情的erp系统, 姑且称之为局部erp, 就是在局部开展erp管理, 这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降低了企业成本, 提高了生产效益。
总体来看, 企业如果解决不好观念落后、受企业体制和机制的限制、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发展缓慢、人才缺乏、支撑企业信息化建设配套环境限制、投入力度小、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就不利于增强在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不利于企业提高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集成化和网络化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在现代企业中,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和信息作为一种资源, 已不再仅仅支撑企业战略, 而且还有助于决定企业战略, 信息战略已成为企业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现代企业提出的“向管理要效益”可以看出, 企业信息化管理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大数据,局域网
参考文献
[1]杨安.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信息技术企业发展 篇8
1 成本会计的基本介绍
1.1 成本会计的概述
成本会计(Cost Accounting)是指企业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核算全部的生产成本和费用,来获取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活动。而现代成本会计则是以传统会计为基础,在物价变动环境下对传统会计的延伸和扩展。现代成本会计不同于传统会计的程序和方法,而是将成本核算和生产经营进行有效的结合。现代成本会计是指在物价变动的情况下,相关会计对象通过资产现行成本为计量单位来进行计量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成本会计是指成本会计人员通过协助管理以及控制公司的经营,来制定相应的决策,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方法。成本会计实际上就是一个估算、跟踪和控制的过程。成本会计通过估算公司产品的产品来控制成本的一种方法。
1.2 成本会计的内容
现代成本会计是在传统成本会计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的。因此现代成本会计涉及许多方面。成本会计的内容主要包含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成本检查。企业要想安排好成本会计的这些内容,就必须通过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来很好的计划对企业的资源的投入和使用,并应该对资源投入使用后所得的利益进行分析,最大化地为企业制订出一个有机的成本计划体系。在成本会计中,成本会计人员更关注的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成本会计将企业的成本分为未耗成本和有机成本,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利润。对于企业的成本会计来说,成本会计人员应当正确的计算产品成本,及时的确立目标明确的成本决策,加强成本控制,建立完善的成本责任制度。
2 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
2.1 成本会计环境方面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对于成本的日常核算和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给予每个员工一定的决策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提高了企业员工的责任心,为企业降低了大量的成本。在企业的成本会计中,企业通过战略式的成本管理来识别影响成本的因素,以及加强对成本的管理。企业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能够快速地对企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处理,并且能够及时地对企业的成本信息进行适当的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战略式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可靠性,促进了企业的现代化的成本会计的信息系统的建立。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内部的发展,还能够使企业的成本会计的战略式管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2 会计成本的管理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保证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必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企业必须对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化的管理。这种科学化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大企业的成本以及经济消耗。另外,科技的发展带动了网络化的发展。各种非物质产品的产生使成本会计的管理发生了重大的改变。现代化的成本会计不仅对产品的成本进行管理,还对企业的人力、环境等进行成本管理。企业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能够很好地控制企业在人力和物力的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率和利益。目前,企业成本管理不仅对产品的生产进行管理,还对产品的销售和售后进行管理,从各个方面对成本进行分析和研究,促进了企业的成本会计的发展。
2.3 成本会计的计量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了我国企业成本计量的模式,我国企业的成本会计计量模式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目前,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我国企业通过网络来进行资产的计量的交易。这一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的安全性,促进了我国企业成本会计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使我国企业成本会计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2.4 核算方法
企业成本会计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成本会计对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存储更加的方便。传统的核算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快速、高效的信息化的核算方法已经受到各大企业的广泛关注。这种信息化的核算方法对传统的方法进行了优化,扩展了企业成本会计对数据的处理方式,使企业的成本会计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5 成本会计的报告模式
企业对于成本会计的报告模式进行了披露方面的工作。企业对于成本会计的信息进行了内部披露和外部披露两种方式。企业将成本会计的信息通过表格、文字和图形的方式进行公开,并对财务报表的内容进行分析。企业成本会计的具有披露内容的报告模式能够更好的保障企业资金的合理应用,维护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现代化的发展。
2.6 成本会计的信息监督
为了促进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企业应当从两方面来对成本会计的信息进行监督。一方面,企业应该时刻监督信息的使用者。使用者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信息进行很好的管理,就不能够全面掌握企业信息的变化,并且不能及时地发现企业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地解决问题。因此,企业对信息的使用者进行有效的监督是非常必要的,这一举措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信息中的问题,提高了企业信息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很好的监督工作。在现代成本会计中,企业的日常的成本会计工作都是通过网络来进行。企业将有关成本会计工作的资料通过网络传给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运用这些资料来进行工作。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并不能够对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进行很好地检查。因此,企业应加强对于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工作,有效地保证企业成本会计的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
3 信息化会计成本核算模式的构建
3.1 构建多元化的成本管理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在企业对其信息进行科学分类的过程中,企业建立了一套包含企业内部信息的代码库。代码库将企业的产品、部门、人员、客户以及供应商都编程相对应的不同的代码。这些不同的代码将企业内部的信息进行分类,使企业内部的信息能够用计算机来识别和操作。代码库能够对企业内部信息资源进行定向的管理,使操作人员能够对企业的信息进行有效地排列和计算。
当企业中的产品在不断变化时,产品因为自身的价值和含义不同而有着不同的代码,那计算机能够通过这些不同的代码来识别产品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成本。这样企业中所有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信息都可以通过代码库来进行很好地分类和整理。代码库在企业信息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当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有大量的信息内容,那么代码库将能够发挥出其主要作用,能够将企业的成本信息进行有条理的分类和汇总,使人们能更直观地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代码库使企业的成本会计更加的方便快捷,提高了企业的成本会计的工作效率,促进了企业的成本会计的发展。
3.2 设置明确的成本责任中心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较高的利益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而成本的控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利润,因此,成本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成本会计必须时刻关注企业的内部成本状况和计算方案,而建立一个明确的成本责任中心能够促进成本会计对于企业成本状况的了解以及分析。对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式来说,传统的成本管理容易给企业的内部成本造成一定的误差,这严重影响了成本会计对于企业成本价值和价格的估算,使企业不能很好地对企业成本进行决策,加大了企业成本会计工作的难度。因此,明确的成本责任中心能够很好地避免传统的成本管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为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促进了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个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对于我国企业的成本会计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企业成本会计的环境、管理、核算方法、报告模式以及信息监督方式都有着很大的提高。在企业成本会计大力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了企业成本会计的变革。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企业一方面应构建多元化的成本管理;另一方面应设置明确的成本责任中心。只有全面地完成信息化会计成本核算模式的构建,才能最大限度地推进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成本会计的发展与变革。
参考文献
[1]王美云.试论我国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策[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
[2]邓斌,周超.论信息技术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发展与变革[J].特区经济,2007(9).
[3]王红其.新经济技术环境下我国成本会计的变化及发展[J].财务与会计,2004(3).
[4]赵倩.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模式的新发展[J].企业技术开发,2010(5).
[5]石士磊,陈碧晓.浅议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10).
[6]施华滨.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舞弊的成因及防范[J].市场研究,2011(12).
[7]吕博.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理论基础[J].四川会计,2002(7).
[8]计小青.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财务呈报管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5).
[9]张福蕊,宋建梅.浅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教育[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7(3).
信息技术企业发展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才构建,企业发展
0 引言
根据达尔文的《进化论》所说, 能够不被社会发展所抛弃的都是那些勇于做出调整变化, 适应当前发展的那些生物。企业发展亦是如此。互联网的发展为信息技术领域带来了新的生命力, 更是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 面对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 企业也应该积极作出调整, 将公司发展定位为信息化企业, 通过信息技术来提高企业整体的运营水平, 使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毫无疑问, 推进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是一批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 他们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佼佼者, 同时也具有成为领导层的潜力, 为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可以说, 企业要获得长远的发展, 就必须要培养这样一批信息技术人才。
1 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
1.1 解读不够深入
目前各个企业已经认识到了科技确实能够为企业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 然而在对信息化这一概念进行解读时却不尽相同。对于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来说, 大部分人都把信息化当成一个纯技术问题, 认为信息技术人才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帮助他们管理公司的各项资源, 所以觉得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 也就是简单的了解一下概念性的“技术”。而员工则更是知之甚少, 有些岗位是技术员的员工, 他们将自己定义为信息技术人才也只是会操作软件或机器, 但是与管理员脱节, 在实施工作时不能很好的与管理层交流做技术这一层应给出的有意义的一些建议。
1.2 实施过程缺乏持续探索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业内却也流传着“不搞信息化等死, 搞信息化找死”的这一说法。因此很多企业都认为信息化是高投入, 低产出的一个策略, 对信息化建设的较多的投资是对公司资源的耗损。另一方面, 信息化建设缺乏明确的参照范例, 使很多企业意识到了在信息化这一问题上自身的不足, 但是迫于投入资金、自身业务运作和投入之后的不确定性, 所以往往失败一次或者收益成果不明显之后就选择放弃发展企业的信息化。
1.3 缺乏针对性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传统企业;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的高低, 企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强弱等, 这些企业特性都是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 缺乏大量的熟悉企业特点、企业业务流程、企业管理特色的软件公司协助企业推进信息化进程。因此, 以往有些企业采用拿来主义, 照搬套用, 对于自身的公司系统没有进行全面的剖析, 使得所构建的信息化系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实施后效果不理想。
2 企业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要性
2.1 科技信息化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
互联网的发展将从根本影响企业发展的经营思路和管理方法, 由此使企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我国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人才仍然缺乏, 企业渴望招募那些掌握信息技术、管理技术和行业知识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对于这些信息化人才, 企业需求的大致有企业信息主管、应用技术与管理人员、执行层人员这三大类型, 每一类都是企业信息化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类型。我们尽管反对说信息技术一定会使企业有质的飞跃, 但我们依然要充分地肯定互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具有划时代影响。安徽美菱靠“科技驱动”, 也就预示着中国传统企业一定要勇于做出改变, 以信息技术来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急需培养一大批信息化素质较高的信息技术人员。
2.2 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有力保障
信息技术作为当今技术中最活跃的武器,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整个经济领域都有着信息技术的参与, 在改变企业原有结构的基础上, 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无疑是保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一大良策。首先, 信息技术改变着传统的产业结构。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传统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灌输以新的发展理念, 将信息化成为发展路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次, 信息技术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有力保障。通过影响企业价值或竞争范围的变化获得竞争优势。最后, 信息化创造新的未来。信息技术应用工程中可以为企业输入新的业务, 创造出稳定的业务收益。
2.3 以创造性工作创造企业价值
信息技术人才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他们的创造价值上。他们能够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提出新的理论和新的解决方法, 并转化为新的生产力。曾有报道对世界几大科技公司进行分析, 看公司员工人均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结果是:在截至2011年9月30日的9个月中, 苹果人均创造营收134.9万美元, 谷歌人均创造营收84.2万美元, Facebook人均创造营收69.1万美元。
3 企业信息技术人才构建与提升策略
3.1 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企业采取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来加大培养力度, 重点培养其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对发现的有潜力的员工都制订专门的培养方案, 细化和量化培养目标, 并通过岗位培训、相关知识培训、专业研讨、技能竞赛、技术交流、导师带徒等途径帮助其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应该注意到企业信息人才只是企业信息化的一部分, 不能只是在技能方面有所提升, 也应该要注意管理能力的培养, 为企业的发展积累人才储备。
3.2 完善人才晋升及鼓励机制
人才的活力取决于机制和环境, 所以要建立起合理的用人体系, 除给优秀人才提供足够的用武之地外, 在激励和保障方面都有严格的制度, 给人才以坚定的信念支撑, 把稳定人才队伍作为领导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同时要完善开发绩效考评系统, 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结合起来, 这不仅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还使奖励和晋升有了重要的依据, 从而发挥了应有的激励作用。领导尊重人才并与优秀人才经常沟通, 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为留住人才创造条件, 营造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的氛围。在不吝惜鼓励的同时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使能者上庸者下, 制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
3.3 建立健全良好的团队
一个项目大多是由多人合作完成的, 所以应该要注重团队建设, 发挥每个人的特长, 达到1+1>2的效果。每个工作都不是单一的个体, 而应该是有联系的整体, 所以在岗位中要发挥特长, 明确权责, 相互之间要多交流方案, 碰撞出思维火花。若有重大决议, 需要团队成员共同商量、共同出谋划策, 充分发挥群体优势, 产生头脑风暴。要培养这样一支高水平的团队, 要保证公司建立正确的营销效益理念和企业文化, 及时对新政策进行解释沟通;保证业务指标设计科学合理, 容易操作和可以实现, 防止给员工带来太多的负担。
4 结语
在新的科技革命到来之际, 企业掌握了技术就拥有了生命。信息技术队伍建设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我们要将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常抓不懈, 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队伍建设的制度, 进一步落实“人才强企”战略, 共同推动未来信息化企业新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祥.信息技术企业人才管理探析[J].大陆桥视野, 2013, (20) :37.
[2]曹明.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相关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 2007.
[3]马艳峰.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的构建及提升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信息技术企业发展 篇10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使得国内的电子信息技术也随之取得明显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语言、游戏开发、电子光纤技术等, 扩展的范围甚广。但国内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友好的解决, 那么必将影响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改变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性
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就是看这个国家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何, 在竞争中, 我们为荣誉而竞争奋斗, 因为我们想超前国家, 超前世界, 夺回属于我们自己的荣耀。所以在现阶段的社会, 国际经济的发展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必定使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仕途中不断更新。
电子数据交换 (EDI) 是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一种电子技术, 无需人工干预,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直接获取另一台计算机相关信息, 并从一台计算机通过网络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必将在未来的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各个领域中逐个实现, 所以发展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对国内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促进科技实力和社会发展需求, 有利带动了电子信息技术在市场上的经济发展。一个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方向, 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发展, 为其提供更好的硬件保护。因此, 无论是在现阶段的社会, 还是在未来的社会中,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应引起广大群体高度重视, 尤其是高端科技人员。
2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近年来,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得不到好的发展, 主要是因为缺乏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相关技术人员, 致使国内的电子信息技术跟不上国际节奏。虽然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一个与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课程, 但学生们所学的东西还是缺乏专业性, 学生们所能完成的工作仅限于他们自己的能力范围, 不能正面在电子信息技术市场上开拓创新。或者只是学校负责单方面的辅导, 涉及知识的相关领域不广。
中国国内学校也有许多优秀人才, 但是属于复合型人才的学生就极少了, 正是因为这方面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同时, 国内专业的电子信息技术的高端科技人才也是罕见的, 同样也制约着国内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2.2 环境资源缺乏
目前, 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 也受着环境资源的约束。主要是在电子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领域里, 除了有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还有企业对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进行剽窃, 及其他恶性竞争现象。这严重影响着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无论是在国内企业市场, 还是在国际社会, 都极大地影响来了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因此, 合理的分析在领域中的所有不公平现象, 不但能使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国际社会的竞争中还能脱颖而出, 加大了提升中国电子信息的领域。
2.3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结构合理性欠缺
由于中国电子信息技术生活的时间不长, 在领域各方面都有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就目前国内情况看, 电子信息技术在各种工业结构领域中, 也有一套不合理的结构, 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内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使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能够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目前只有将国内电子信息技术从不合理的结构转换为合理的结构。以此寻找国内高端的, 数一数二的电子信息技术, 尽管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那是因为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还不优化。
3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趋势
3.1 多媒体化及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 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网络计算, 移动计算, 并行计算, 计算机技术已经开始向多媒体,
中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是,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智能化技术等有方向性的发展, 多个已经开始始向多媒体发展, 并且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此外, 多媒体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也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使电子信息技术逐步迈向智能化房展, 成功突破了模糊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神经元技术等。利用视觉、听觉感知智能机器人的功能, 裁定是否实际, 是否适用。
3.2 屏显技术及平板化
体现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主要缘由有全屏 (智能) 手机和平板电脑、大屏幕电子产品, 同时也证明了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不断发展, 它们不仅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 同时也预示了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大屏幕显示与扁平方向的向前发展趋势。因此, 大屏幕的电子产品和平板产品在电子信息领域中引导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3.3 规模化及个性化
如果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具备一个特定的规模, 那么它将难以继续存在于向前趋势的发展, 那么该如何谈与其他国家的竞争呢?国内存有一些跨国电子信息技术产品, 无论从质量或屈服点来进行分析, 都能体现它已经呈上升的趋势, 并在国内有一个非常满意的经济效益。所以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 如果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 可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需求量的增加,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将会呈现出规模化, 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总之,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很有必要性的, 尽管目前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 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但也有足够大的发展空间, 让我们去改变它。必须对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进行正确的分析, 并把握其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的合理化分析, 并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 促使电子信息技术有效发展。因此, 中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在正确的轨道上正常的运行, 可为中国技术领域的良性发展发挥重要的经济作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目前人们的生活服务已经导入各种不一样的电子商品, 它们不仅给信息时代的人们带来了方便, 还促进来人类社会进步。有如此甚好的发展, 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 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 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 使人们又向前迈了一大步。本文针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及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分析中国未来的电子信息技术市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问题,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3
[2]张成名.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现存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J].大庆师范学院, 2011, 5
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 多媒体 发展
一、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以及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从而使人们对学习的意义、目标、内容、过程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正逐步走进课堂教学,成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载体。
二、让信息技术进入课堂。
信息技术要真正进入课堂,首先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没有教师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就可能被挡在教室之外,与课程整合就是一句空话,而期望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前提是信息技术方案要为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和认同。
(1)提高教师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要用全新的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如果不更新观念,穿新鞋走老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不会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我们要组织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理论的学习,使大家明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趋势、现代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从全新的视角出发,挣脱传统教学的羁绊,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观念。
(2)让学生对课堂更有兴趣。
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授课内容以大纲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以便有更多时间进行讲解、与学生交流;另一方面,能呈现形象的视听觉刺激,以起到突出重点,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生动活泼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多媒体课件还能使教学内容一目了然,使学生很自然的抓住重点、难点。
三、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1)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优化。
信息技术使教师在利用教学资源上更广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加丰富了知识的获取渠道,实现交互式、囊括所有知识信息、不受限制、随意检索的知识流,为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构筑起丰富知识资源宝库,通过网络,依据自己的专业爱好,随意查找所需的知识。依靠信息网络技术,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吸纳借鉴成功的教育教学模式,迅速投入实践并得到提高,将自己的实践操作设计通过网络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探讨,运用于教学实践,可避免走弯路。
(2)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提高。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和教学效益的目的。
四、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辅助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开心教学。
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的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中融"声、图、文"于一体的优势,不但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景,使整个课堂教学洋溢情趣、充满生命的活力。如何能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创设情景,更好接受新知识。
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生活中碰到的场景搬进了教学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移动变化、动态的图像与音频信息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引发思维,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形象的表达、再现出来,使学生在细新颖而富有童趣的操作活动中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
五、信息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些问题。
(一)课堂上“用”好信息技术。
大部分教师在授课时,实际很少使用多媒体技术,普通教师只是在上校内公开课时,才使用电教设备;骨干教师在上展示交流课时,才会带学生去多媒体教室。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信息技术融入教育的时间还不算太长,有许多工作还有待完善。第一、就是上面提到的信息技术硬件设施的数量有限,客观上限制了教师的使用频率。第二、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还不够熟练,有些教师上一次公开课,还要请计算机教师或其他掌握技术的教师帮他做课件,即使是掌握了一定技术的教师在做课件时,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怎么可能经常带学生去多媒体教室;第三、教师还没有真正改变观念、没有真正认识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教育技术为学生带来的益处,不要说多媒体技术,就是一般的幻灯,有些教师都懒得用,怕麻烦,甚至觉得用不用都是一样效果。
(2)课堂要灵活结合多媒体。
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所以灵活用好多媒体,不能全堂都用。
(3)忌滥用信息技术,忽略与学科的整合。
所谓整合就是根据学科教学需要,充分发挥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媒体的工具性功能,使其有机地融入学科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由于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课型都能使用信息技术去辅助教学。现实授课中有的教师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也不管课堂内容是否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更不顾信息技术的出现是否在恰当的时机,一味地追求信息技术的效应,结果事与愿违。
信息化教育为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它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的发展取决于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教育环境及如何为教育服务。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回顾过去,反思有哪些成绩值得发扬,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培训学习、不断实践、展望未来,为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继续迈进。我们将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不断积累经验,为学校全方位工作实现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信息技术企业发展 篇12
关键词:唐山港集团,转型,信息化,效益评价
1 物流服务平台信息化是企业转型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唐山市京唐港区, 于2003年1月在京唐港务局基础上改制设立, 为国有控股股份制企业, 主要从事码头和其他港口设施的经营、货物装卸等业务, 拥有煤炭、矿石、钢铁、集装箱、液化产品五大业务板块, 散杂货、件杂货、多用途、集装箱专用和液体化工专用等各种功能。2010年7月5日, 唐山港股份在上海证交所成功上市。
唐山港集团作为以大宗散货、件杂货为吞吐主体的码头运营商, 经营团队从21世纪初期就开始认识到信息化对港口发展的促进作用, 并提出了科技兴港战略。从2001年起, 港口信息化建设起航。目前, 已经建有散杂货生产管理系统, 该系统在内部生产、业务流程管理, 计费核算, 票据打印等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是唐山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开端, 也是各种生产数据采集的基础平台。但生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采集基础数据、固化生产流程、提升管理水平, 对外部客户没有提供数据终端及WEB查询等接口, 对于货物在港、装船信息等只能以打电话等通讯方式查询,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物物流信息的快速流转, 为客户带来不便。
对于现代港口来说, 除了提供优质的装卸服务以外, 如果还能满足客户的信息需求, 比如船期预报, 防止货物回流, 实时监控货物状态, 提供钢厂最终客户的货物状态查询等这些增值服务, 就更能抓牢客户, 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基于唐山港集团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 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来稳定客户、抓住客户的思路。唐山港集团建设了该港的物流服务平台, 该平台基于以客户为主导, 为客户提供实时网络查询, 甚至可以进行装船清单的预报。从这方面来说, 港口物流平台是对原散杂货生产系统的深化, 是唐山港集团对外服务的延伸。
2 物流服务信息平台设计
2.1 系统设计目标
(1) 建立完整的物流信息链条 (包括出场在途、到港入库、出库装船、船舶在途、到达港信息反馈) , 为货主提供对物流信息的全程监控。
(2) 实现货主、代理、船方、用户等客户实时查询船舶、货物在港状态。
(3) 同港口的一些大客户进行ERP系统对接, 建立数据接口, 实现数据交换。
(4) 以平台为依托, 实现物流车队票据网络化, 提高港口过磅效率。
(5) 在为客户提供网络查询的基础上, 进一步拓展船舶、货物手续的网络办理功能, 为客户节省时间。
2.2 系统主要功能和特点
2.2.1 主要功能
(1) 业务处理模块。到达港收货确认、装船计划预报等。
(2) 数据查询模块。库存查询、车辆到港信息查询、装船清单查询、发货信息查询、入库明细查询、过磅单查询、船舶在港信息查询等。
2.2.2 系统的主要特点
(1) 借助信息服务的门户平台, 用户可通过平台发布货物装车出厂、货物装船计划信息等。
(2) 可实现货物的在港动态跟踪:包括货物到港后, 在场内的过户信息, 库存信息 (可以详细到具体货位、货物卷号) 、货物到达对方港后的收货情况等。
(3) 提供对船代等客户的船舶查询功能:包括船舶预报、抵锚、装卸船、离港等船舶动态。
(4) 实现对物流车队的信息收集与发布:包括车辆到港后的及时数据采集, 车辆的过磅信息发布等。
(5) 实现基于角色、基于web等多种方式, 进行应用的集成和用户权限的管理。
(6) 实现管理的灵活部署与配置, 系统实现可根据客户需要, 灵活定制应用, 实现应用的灵活配置。
(7) 实现报表模板的自定义管理, 用户可自定义报表模板, 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自定义报表的格式。
(8) 良好的集成能力和扩展性, 该系统能很方便地与集装箱操作系统和生产系统等其它系统进行集成, 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交换。所有的数据交换只在接口表层进行, 将接口系统双方在逻辑上进行隔离, 一方系统运行情况不影响对方系统运行, 这样可以保证对方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9) 操作简洁, 友好的人机界面, 系统根据操作员的习惯, 尽量减少无谓的数据录入, 操作简洁, 提高录入速度, 系统高度集成, 真正实现数据共享;利用计算机系统来控制管理的整个流程, 确定每一流程的工作程序序列、工作节点名称与属性、节点工作权限、工作节点的任务处理时间机制、工作节点与相关的其他流程的工作关系等。
3 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实施与效益评价
3.1 物流平台系统实施
物流服务平台系统是基于集团原有的生产散杂货系统进行的升级改造, 实际上是一个升级版的生产散杂货系统。其主要性能是实现了信息孤岛的对接, 实现了多个点的信息共享。主要实现方式如下:
(1) 建设港口WEB物流平台, 为客户提供网络查询服务。
(2) 搭建中间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协商, 港口和客户方确定数据传输、命名规则, 分别将对方需要数据以固定格式存入, 需要时各自提取转换导入本地系统中, 实现本地系统与外部系统的融合, 完善物流链条。其中, 做得比较突出的是, 实现了港口与重点大客户河北钢铁集团的货物代码对接, 实现货物信息的全程共享。
(3) 调整现行生产管理系统功能, 从中间服务器提前或者导入客户数据, 避免重复的数据录入, 实现与客户方系统完整对接。
此外, 为了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 集团信息中心一方面继续完善现行生产散杂货系统功能, 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录入;另一方面与货主、代理做好及时有效的沟通, 做到数据的最终兼容。
在实施过程中, 信息部门注重开发细节, 有效把握使用部门及客户需求, 创造了友好而又实用的操作系统。如以系统开发实施的门禁系统的实现为例:2011年1月, 公司开始了门禁信息系统建设。该项目作为物流平台重点信息化项目, 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 总投资为人民币350万元。该系统的目标是开发一套能够满足港区门禁管理业务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包括网上派车子系统、门岗控制子系统、手持终端子系统、数据查询和系统管理子系统, 通过与已有的生产系统信息交换, 从中获取各种控制规则及所需的单证信息和过磅信息, 同时为生产系统提供各种车辆的进出港详细信息, 采用射频扫描、视频监控、现场图片抓拍、LED屏提示、无线手持机等技术辅助对所有进出港车辆的管理, 完善生产流程控制, 提高车辆在港作业效率。信息部门一方面从技术角度上使用Websphere, 采用Oracle 10g数据库, 服务器使用IBM小型机, 服务器系统采用AIX6.0, 使用C语言开发;另一方面, 借鉴以往生产散杂货系统开发经验, 通过集团领导的大力支持 (副总经理亲自抓) , 调动公司及客户8000余人次参与实际需求调研及讨论活动, 最终形成了符合实际的操作流程及应用界面, 并将实施推进进度纳入员工绩效考核。目前, 该系统已经成功应用, 解放了80%的劳动力, 司磅、保卫人员的压力得到大大缓解, 为公司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 提高了货物流通效率和准确率。
3.2 物流平台系统实施效益评价
该系统建成以后, 为港口各部门及客户提供了远程即时查询、远程手续办理功能, 对于港口企业而言, 产生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 提高了港口企业服务水平、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港口的竞争已经从成本差异竞争转向质量竞争, 进而转向服务竞争。在存存放放中增加增值服务, 通过增值服务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这其中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当港口环境、硬件资源等与周边港口的差异缩小时, 服务能否保持一定的竞争水平就是决定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从本质上来讲, 唐山港集团也是为客户提供堆存、装卸、信息、监管、简单配送业务的服务型企业, 想客户所想, 急客户所急, 供客户所需, 来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是本企业在服务市场环境下必须遵循的法则。物流服务平台正是从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社会化服务、专业化服务、智能化服务、网络化服务等理念入手, 转变服务方式, 让客户足不出户即可了解自己的货物库存信息、船货信息, 办理货物手续, 更便于客户安排下一步的货运计划, 加速了货物流转, 这样就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本港的服务水平。
(2) 扩大了受众范围, 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信息化建设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代表了先进文化和科学管理的发展方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服务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对于唐山港集团公司这样一个大型的物流企业而言, 建设物流平台, 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 通过信息化系统向网络受众推广业务, 搭建本企业与社会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可以充分发挥好网络媒体辐射广的传播作用, 树立规范管理、便捷服务的品牌形象。
(3) 减少了人为误差, 提高了企业服务质量。物流平台具备同本地系统、客户系统的数据接口, 可以与客户方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实时交互, 即客户方可以将发货清单、物流车队的运输小票等信息传入到我方, 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装船清单的预报。这样, 一方面减少了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手续办理人员的压力, 降低了人力成本。此外, 也从侧面规避了清单核算人员发错货、出错货的风险。据2012年港口内部统计数据表明, 全年港口货物差错率控制在0.3%以内, 并对微弱的错误源进行了即时的有效识别, 没有造成一起货差事故, 从整体上提高了港口装卸、储运服务质量, 赢得了客户的信赖。
(4) 完善了物流环节, 拓展了信息共享渠道。物流平台具备货物出厂信息收集、货物到港确认、货权或者代理权转移、对方港收货确认等功能, 真正通过信息技术诠释了货物的流转过程。随着系统功能的不断扩展, 该平台将更多的信息使用者引入系统, 如外轮代理、海关、检验检疫部门、陆上运输企业、结算银行、保险公司等众多单位, 既为他们提供服务, 也让他们通过物流服务平台对物流环节进行控制, 最终完善整个物流链条。从这一层面讲, 物流服务平台为公司大物流理念的深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为整个物流链形成闭环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 将联检单位、银行、保险公司纳入物流服务平台, 从更深层次拓展了信息共享渠道, 会进一步深化客户服务内涵, 必将促进港口企业实现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王冉.唐山港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中国水运, 2013 (2) .
【信息技术企业发展】推荐阅读:
企业信息技术12-07
企业信息技术10-17
军事信息技术发展10-02
信息交换技术发展趋势05-31
数学课程信息技术发展06-07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09-19
信息技术机制发展分析12-21
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07-26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运用08-18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