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自然(精选12篇)
人文与自然 篇1
0 引言
云南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 且为多民族聚居地, 地理气候和人文条件的多样化, 使得云南在漫长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特殊的风俗习惯和审美习惯。建筑是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时代特色的, 云南的民族建筑既表现了云南地区自然条件特点, 同时也反映了云南地区各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内涵。本文基于云南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对云南民族的建筑风格展开分析。
1 与自然环境契合的云南民族建筑风格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 各民族对自然环境各自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对待方式, 但是所有的民族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就是契合自然环境, 使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从使用的建筑材料来看, 虽然云南不同地区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各有不同, 但大多都是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比如云南南部地区炎热多雨, 竹木繁茂, 该地区的民族建筑多是用竹木搭建而成的, 当地人居住的竹楼就是典型的竹木建筑。在当地的自然环境下, 这种凉爽、防湿的竹楼很适合居住。而在云南的大理和丽江等温带地区, 这里的民族建筑则是以重檐式瓦房和印章式房屋为主, 这两种建筑比较保暖, 并可防风防震, 适合当地人居住。
从建筑的排布风格上来看, 云南各民族的居住区域的自然环境可能各有不同, 但是每个民族的建筑都表现出强烈的对自然的依附性和契合性。以哈尼族为例, 他们的居住地临山近水, 因此他们借助山水的优势, 在村寨下方开辟出层层的梯田, 并在梯田中建起一座座蘑菇房, 远远看上去显得十分的恬静和谐, 与自然环境相映成趣。再以德昂族为例, 他们的村寨中的水资源充足, 村寨内种植有不少的大青树, 这些大青树可以说是德昂族村寨的一种特色和标志。此外也有一些民族的村寨是建立在平坝、河谷、山坡或者高山陡地之上的。所有的民族的村寨根据自身居住环境的自然特点, 充分利用所处地区的自然优势, 使民族建筑与自然高度融合。
2 与人文环境契合的云南民族建筑风格
云南民族建筑风格除了与自然环境契合, 同时也与人文环境相契合。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在宗教文化方面。云南的民族建筑风格受当地宗教文化和影响, 在建筑的建构行为、屋内设计以及相关的禁忌上都充分体现出云南民族建筑风格中的宗教色彩。以傣族为例, 他们在建造新房之前会请族里的祭祀进行占卜, 预测地基的吉凶, 并会祈求神灵驱赶鬼邪, 同时也会请风水先生帮着相看房子的朝向, 新房男主人在慎重地选出作为中柱的大树后还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当这些都完成后才可以动土建房。以景颇族为例, 受宗教习俗和文化的影响, 他们的竹楼一般都会设有三道门, 分别供人、鬼和天神进出, 而这种类似的行为在金平的傣族中也有, 竹楼设有前后门, 并且设有双楼梯, 分别供人、鬼出入, 以体现人鬼殊途的文化意识。而建筑房屋内的中柱在云南民族人家也富有浓厚的宗教意识, 比如彝族屋内的中柱就是人神之间交往的通道, 而藏族屋内的中柱就蕴含着顶天立地、吉祥如意的意思, 此外也有不少云南少数民族家中设有火塘, 体现对火塘神的崇拜和信奉。最后, 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在云南的建筑中也设有诸多的禁忌, 比如傣族人不允许除男主人以外的人靠在中柱上, 同时也不允许任何人跨越和挪动竹楼中的火塘, 且火塘之中的火不能熄灭, 也不得在火塘中焚烧任何不洁之物, 每次添柴必须从固定的方向添加, 人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矩坐在火塘旁。再比如, 阿昌族的妇女是不被允许坐在堂屋门槛上的、德昂族不允许任何人横穿自家室内的通道。值得一提的是云南民族的宗教文化是多元并存的, 因此云南民族建筑有时也会出现一个建筑融合了几种宗教的特色, 比如丽江的启文寺, 正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寺庙, 在建筑风格上也充分融合了三教的特色。
其二是在社会伦理道德以及民族审美文化方面。云南民族建筑在空间布局上突出表现出一种严谨的家庭伦理秩序, 即不论是父系氏族还是母系氏族, 他们都会在空间上做严格的规划, 突出一家之主的崇高地位, 同时也有一些少数民族十分看重家庭的尊卑有序, 因此有些民族的建筑内的布局遵循以左为尊的原则来安排家庭成员的住房。这其中彝族表现得最为突出, 比如父母的卧室置于左边的厢房, 长子卧室在左次间, 而次子卧室在右次间。云南民族的民居建筑方面深刻得体现出一种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的家庭和社会伦理制度和思想, 这是中国民族传统住宅文化的具体表现。同样受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生存环境的影响, 云南各少数民族建筑风格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审美文化。比如彝族的土掌房交层叠错向水平方向延伸, 是彝族人们热情坚韧的象征;而傣族的竹楼出檐深远, 紧密相邻, 表现出傣族人的谦虚内敛, 同时傣族的寺庙也多是建于村寨旁, 在绿树之间忽隐忽现, 表达出一种佛与世俗相亲近的感觉, 且建筑周围的环境也给人一种安逸宁静之感。
3 立足传统, 融合时代元素的当代云南民族建筑风格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云南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样, 而云南民族的建筑风格在继承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 使得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 融为一体, 充分体现了建筑作为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思想文化表现者的实际价值和效用。
云南民族的现代建筑艺术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 当时云南建筑创作, 深受中原建筑文化的影响, 直到60年代初, 建筑大师饶维纯借用富有云南特色的山茶花和孔雀形象作为云南艺术剧院的门廊装饰, 这一行为引起广大建筑设计工作者的强烈关注, 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注重地域建筑中的文化特色。云南玉溪的聂耳公园、大理的高原明珠塔、泸西阿庐古洞洞口的景观建筑、丽江古城木府的重建, 这些都是我国著名建筑师顾奇伟在不同时期, 依据云南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背景设计出来的富有云南特色的建筑, 这些建筑体现的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粗犷绮丽、浪漫淳朴, 与典雅雄浑的中原文化有很大差别。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云南当地的建筑中这种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色彩显得愈加的浓厚, 同时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也融入了更多的时代元素, 比如芒市、丽江以及昆明等地的机场建筑在保留当地乡土建筑文化特色的同时, 也融入了符合现代社会特征的元素。
立足传统, 融入时代的元素从而推动当代云南民族建筑风格的进一步发展。时代变迁社会发展, 云南的民族建筑风格也需要适当地“推陈出新”。比较成功的案例有象征铜鼓文化的保山博物馆、由彝族土掌房演化而来的楚雄彝族博物馆、粗犷绮丽的云南民族博物馆以及藏有“滇中极品”的大理国经幢等, 这些建筑设计既彰显了传统的云南民族建筑风格, 又表现出符合现代文化特点的时代元素, 也更为现代民族建筑的创作指明了一个方向。
4 结语
综上所述, 云南民族建筑在特殊的生态环境和人文背景影响下, 其建筑风格深刻展现了云南民族的地域特色, 蕴涵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特点, 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是我国建筑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一方面云南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地依山傍水, 亲近自然, 强调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突出与自然环境的契合性;另一方面, 受云南多元的人文环境影响, 云南民族建筑体现出浓厚的宗教色彩和民族伦理道德文化与民族审美文化特点, 突出云南民族建筑与人文环境的高度契合。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当代云南民族建筑要立足传统, 融合时代元素, 建造出符合时代和社会特征的民族建筑, 使云南民族的建筑文化能够与时俱进, 永久地延续下去。
摘要:本文从云南民族建筑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契合点出发, 分析云南民族建筑风格的特点, 并对当代云南民族建筑风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自然,人文,云南民族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
[1]吴艳.丙中洛不同民族聚居地典型宗教建筑对比研究[J].建筑学报, 2012 (S2) .
[2]单军, 吴艳.云南怒江州多民族聚居地田野调查——不同民族聚居地区建筑调研与思考[J].住区, 2012 (01) .
[3]艾佳.产业化进程中的剑川白族木雕工艺产品研究[D].云南大学, 2012.
人文与自然 篇2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通过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深刻分析,并且结合一些社会现象,阐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强调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需要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发展新的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价值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于我国如何运用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极拉动我国经济,和科学的提高执政能力,指出了科学技术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结合,经济增长
作为一名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我先从输电线路工程上的一个实例引出当今社会所面临的科学与人文方面的问题,比如对于输电杆塔的设计,设计人员通常根据结构规范的要求,或设计为角钢结构塔或设计为钢管结构塔或设计为混凝土电杆,而忽视了杆塔的易于攀爬性。特别是许多超高压输电线路中,有的把塔的脚梯设计在主材的一侧,很短很细,仅供人脚的宽度,没有与脚足够的接触面积,攀爬时费时费力,虽然满足了结构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却没有想一想作业人员如何才能安全、快速、省力的爬到塔顶处理实际问题,尤其是超高压塔,塔体很高,需要有安全的可靠的平台供人在中间累的时候歇息。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设计符合了科学原理,却没有考虑人的使用问题,我们的社会的发展了为了什么,归根结底,是能够使人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所以科学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下面借此引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是求真;科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不以人的意志与感情为转移, 我们的活动越符合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就越科学, 就越真。所以, 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知识体系、认识体系, 是逻辑的、实证的、一元的, 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世界之外的。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终极关怀, 是求善;人文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 认识体系, 还是一个价值体系, 伦理体系;因而人文不同于科学, 还往往是非逻辑的、非实证的、非一元的, 是同人的精神世界密切相关的。
从上面问题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们的行为方式要本着科学的原则,要符合客观规律,这样才能在正确的方法下产生正确的结果,而我们行为的目的,则应本着人文的原则,因为从原始社会到当今社会,我们最开始是自己自足,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也就是我们在为别人服务的同时,别人也在为我们服务,所以人文精神,侧重的更是能像关怀自己一样的心态去关怀别人,同时别人也能用同样的方式来关怀自己。在当今社会两种精神起到的作用,我们将在下文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开放三十年,国内生产总值迅速上升。科学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科技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的生活因为科技的提高而变得更加的舒适,然而在科学技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因素,比方说地沟油,各种有毒的食品添加剂,毒奶粉,瘦肉精,可以说他们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的产物,所以单纯从科学来讲是不能判断
事物的好坏,不能判断这个科技是否是真正我们需要的科技,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以一种人文的关怀来看待和衡量的我们的科技,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是不能分割的。科技进步促进人文精神更健康、更丰富,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有利于社会发展过程理性化。人文精神是求善的,是科技进步的推动力和领航员。人文精神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约束科技团体、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人文精神作保障。
所以,当今社会,不断的提高科技水平固然重要,但即使如此对于科技好坏的判断,和对于科技的约束必不可少,我们对其判断的方式,约束的方法,就是人文的态度,人文的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所以,我国对于科学精神的理解已经非常明确,那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发展为了人民,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所以我国目前的发展的方向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下面我以国外的一个产品为例,日常使用的环保购物袋大致可分为:包装纸、手提袋、宅配袋、米袋、角底袋(或称“平袋”)和封筒。其中,包装纸还可以细分成普通花样的、水果花样的和防水的,包装纸主要用于包装体积较大的商品;手提袋还可以细分为普通售货用的、水果花样的、化纤无纺制的和高级布袋等品种。通过这个产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细节对于产品的重要性,回顾我们周围一些全球性的大企业,和他们的一些产品,产品除了具有很强的科技同时,都十分考虑到用户体验这个问题。用户体验更多的体验的一种人文关怀,对而我们国内的产品不少都忽略了这一点,虽然有科学技术不一定太多,但这样的人文关怀却少了很多,比方MP3的夹子的松紧度,我们考虑的是只要能夹在衣服上就好了,而国外的厂商考虑的可能是更加方便取下和夹上。所以通过上面的例子进行分析,中国的高端产品想要走出国门,就更应该注重用户体验这一重要环节,因为高端产品对应的是高端的用户,而高端的用户对于用户的体验的要求也更加的高,所以,为了提高市场,除了具有很好的科学
精神,更应该具有相应的人文精神。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们对大部分人实行民主,对少数人实行专政。国家性质也决定了公安工作的性质,所以要做到执法的人性化必须先要做到执法为民。这就要求公安机关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事为民所办,在治安执法的各个环节充分保护和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事事处处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群众着想。通过树立热情服务的观念,达到执法人性化的要求,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执法既是管理,更是服务。相比起粗暴执法的“刚”,人性化执法的“柔”更有一种内在的力量,“温柔执法”反而能够“以柔克刚”。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当前的实际出发,通过改变执法条件、手段、方式提高执法水平,做到尊重其人格,维护其权利,体恤其需要,顾及其感受,给予公民柔性的人文关怀,逐渐把“人性化”的执法观念贯穿到执法的每个环节。
在推进工业化、现代化为共识的前提下来谈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目的就是,既要按科学技术理性办事,又要强调人在世界中的生存的自主性;在遵循科技的严格法则的同时,又能使人的生活充满人情的欢乐。单独地提升科学精神,必然会使科学主义泛滥起来,从而导致对人文价值的忽视;反之,单独地提升人文精神,不用科学精神来限定人文精神的界限,人文精神就会淹没在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之中。因此,要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实现完美的结合,形成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合力。科技文明的基础上发展新的科学和人文与社会价值体系。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所以就我国当今的现状而言,既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发展也不可放弃对人文精神的提高。
参考文献:
在日本感受自然与人文 篇3
青年学者,资深记者,美学博士
2007年夏秋之间,我应邀赴日本京都参加亚洲艺术年会。如果说旅日之前我对这个国家多少还带点情感上的抗拒的话,那么通过这次考察我得承认日本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弥漫于城市中的生态意识、自然情怀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敬惜态度,更是令人赞赏。仅就我游历过的日本近畿几个城市来看,把“和谐”“宜居”这样的美誉加到它们头上,也许并不算过分。
奈良是日本的名城,我们在奈良女子大学横山弘教授的陪同下,前往奈良公园内的东大寺观光。
一路行去,在一个普通建筑前,我忽然发现一只梅花鹿,它正悠然自得地在那儿左顾右盼呢。因为新奇,我掏出相机使劲地摁个不停。横山弘先生笑吟吟地说:“别着急,前面的鹿还多得很!”
果然,再走一段路,一只只、一群群身姿优美的梅花鹿闯入了我们的视线。它们或懒洋洋地站着,或在草地上甚至大街上自由地散步,根本无视来来往往的行人。横山弘先生介绍说,这里有上千只梅花鹿,全部是放养的。我好奇地问:“梅花鹿是很胆小的动物,受一点惊就要逃,它们怎么不怕人?”横山弘说,大概是没有人会侵犯它们,于是它们放松了警觉吧。
在拍了很多鹿的照片以后,我拿饼干给它们喂食,没想到它们倒是老实不客气,迅速围了过来,吃完了还咬住我的衣角不放,大有死缠烂打耍无赖的架式。这样的场景,也算是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
以前听过哲学家赵鑫珊的一个演讲,他认为中国城市里没有乌鸦是生态的悲哀、诗意的悲哀。唐诗里的“乱鸦”“寒鸦”“暮鸦”“晚鸦”曾营造出多少动人的意境,而如今它们早被我们驱逐出了栖息地。
不过在日本的城市,经常可以看到傲慢的乌鸦在闲庭信步,也时时能听到乌鸦的怪叫。一开始,那漆黑如墨的身影和“哇哇”的刺耳叫声令我感到很不舒服,但是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也开始欣赏起它们与人类共享这个世界的那份从容来。它们没有因为自己形貌“丑陋”、声音“难听”而自卑,反倒一个个神气十足。据说因为乌鸦实在太多,又喜啄垃圾袋,污染了环境,日本人也曾经试图加以驱逐,但最终还是学会了与它们和平共处。乌鸦已经成为日本城市一景。那天在京都的鸭川堤上,成群的乌鸦漫天起舞,给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视觉震撼。而在奈良的猿泽池旁,怡然自得的乌鸦在人们的脚边走来走去,感到不耐烦了,它们就腾空飞走,消隐在成片的江户时代的寻常巷陌里……
梅花鹿和乌鸦在城市里的悠然生活,表明它们和人类之间已经有了充分的信任。对今天生活在城市里的中国人来说,已很难想象与野生的动物一起安然栖居。燕子飞回檐下,白鹭现身公园,往往成为令人欣喜的新闻。既然我们总是向往着“原生态”,那么何妨在自己的家门口、在自己的脚边,给别的哪怕微不足道的生命保留一块自由的空间呢?
小气又小心的“守财奴”
说日本人“小气”一点也不冤,我们刚到京都的当晚就领教了。见面寒暄以后,接待人员得知我们还没吃晚饭,就“热情”地做东了:一碟盐水毛豆,一盘分量不多的水果,一小碗拉面,再就是一杯乌龙茶。只有这么多,幸亏我们在飞机上吃过一份快餐,否则真的要饥肠辘辘了。此后,我们几国的访问者每一顿午饭都是盒饭,所谓的有生鱼片的丰盛晚餐,每人也只能分到几片,和国内动辄八道菜十道菜的“豪爽”简直没法比。日本人在吃的方面“小气”,却毫不吝惜精神食粮的供应,尤其是自然美景的款待。好几次吃晚饭的时候,他们几次三番地提醒我们举头赏明月。那天在岚江船上就餐,大家静静地观看渔火在江上穿梭,月亮洒下了一江的清辉,让所有人的精神变得饱满起来。
日本人的“小心”也是出了名的,我时时都能感受到这无处不在的“小心”。见面鞠躬,说话轻声,不乱穿马路,不乱扔垃圾……我清晰地记得,初到奈良走出地铁站后,发现自己拖着拉杆箱在街上走的声音竟那样刺耳。这里是多么安静啊,安静到让我很想提起箱子走路,以免扰动了笼罩着这座古城的宁和。
出于这份小心,参观京都二条城时,每一位参观者都要脱掉鞋子。因为这份小心,在日本不少木结构的古建筑保存时间都超过了一千年,而建筑专家为中国古建筑保存不善找到的理由是“木头建筑易失火所以容易毁弃”。同样还是因为这份植根于意识深处的小心,当我在某古代园林内发现“禁烟”字样想要找地方扔烟头时,一位日方的随行者坚决要接过烟蒂,又一溜小跑着出去处理……
日本人有了这份不轻易惊扰自然形态、用心护卫文化形态的小心,于是自然散发出人文的芳醇,文化又拥有了自然的清香。河原町一带是京都的繁华地带。我们在此散步时,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时代气息。但在衣着时尚的人群中,也屡屡可以看见身穿和服的女子优雅地走过。从繁华的大街拐弯,穿过一侧蛛网般的窄巷,我们忽然发现这里竟有一条小河。柳条依依,水草漫长。这条南北绵延的小河宽不过三四米,但它的存在令这一城市中心地带顿时变得风情万种。我们注意到,河边就是一条拥挤的马路,但没有人会想到把小河填平了拓宽路面。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我们发现有几条更大的河流纵贯京都,东有贺茂川和鸭川,西有大堰川和桂川等,很多地方的堤岸杂草丛生,绝不用水泥砌得整整齐齐,再加上天空中乌鸦、野鸭、鸽子齐飞,把我心目中庸俗的“国际大都会”印象洗得干干净净。
带给我不小触动的还有一处“难波宫遗址”。难波宫是日本奈良时代的皇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这么一个地方当然值得好好看看。可是我们根据地图上的指示找到那里,发现除了一大片空地之外,几乎什么也没有。我们以为找错了地方,坐在一个石墩上发呆。再仔细一看,那坐在身下的石墩分明就是遗址的一部分了。我们不禁感慨:在这么一个黄金地段,大阪市政府能够“闲置”这只有基座和几个石墩的偌大空地,任野草滋长,任乌鸦停留,既不试图在这里造一个花里胡哨的仿古建筑,更不会把它卖给房地产商,那份对于文化的虔敬、对于自然原貌的小心背后,应该有一种非常坚韧的人文精神、生态意识在支撑。
人文与自然 篇4
建筑的产生和演变是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水平、技术条件和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柳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 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与建筑元素符号。柳州地区多山多水、温暖湿润, 并有众多民族聚居于此, 形成多元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柳州有别于其他地区的传统建筑样式及细部元素。本文将从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两大影响因素的角度, 解析柳州传统建筑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2 柳州地区自然环境与传统建筑形式
2.1 地形特征
柳州地区处于广西中北部与云贵高原东部相交的丘陵地带, 地形复杂, 地貌多样, 山岭连绵起伏。整体地势走向为西北高、东南低, 以低中山和丘陵、盆地、谷地为主, 呈现大丘陵地貌。
不同的地形地貌造就不同的建筑型制。柳州的北部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 为保留少量平坦耕地, 人们多利用坡地建房;为使房屋与自然地貌有机结合, 人们建造和发展与地形相适应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或悬挑, 或垒台, 或架空, 或按地形层层后缩等处理手法, 都是在利用陡坎、急坡等特殊地形中创造出来的。另外, 北部地区森林覆盖率高, 林木资源丰富, 盛产的杉树、毛竹、松树等为干栏式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建设材料。其中, 杉木产量高、质量好, 树干笔直, 生长迅速, 防腐性强, 是干栏建筑的优良栋材。
柳州中南部地区, 大小相杂的盆地较多, 平地面积较广, 河流交错, 因此人们多居住在平地、河边, 以地居建筑为主。这里的木材产量不及山地丰富, 人们便因地制宜, 采用泥、土、石料、木料相结合的方式来建造不同于干栏的房屋。
2.2 气候特征
柳州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性气候, 多热而少寒, 雨量充沛, 夏长冬短、雨热同季。由于地形地貌的复杂多样性, 地区内南北气候差异较大, 北部各县多山地丘陵, 具有较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山区中水源丰富, 土地湿润, 植被茂密。山林中的落叶经过日晒雨淋产生一种瘴气, 四处弥漫, 严重威胁着人的健康。人们之所以要营建离地而居的干栏式建筑, 除了为适应坡地地形外, 也是因这种特殊的气候条件决定的。干栏式建筑架空离开地面, 使空气随架空层自由流通, 便可解决潮湿和瘴气危害的问题。由于雨量大, 为防止雨水侵蚀, 干栏建筑的屋面通常做成约30度的小青瓦坡顶。建筑或出檐很多, 或层层外挑, 或分层设腰檐、重檐, 以保护墙体和建筑构架不受雨淋, 延长使用寿命。为了应对多热少寒的气候特征, 干栏式建筑主要以满足夏季气候条件而修建, 室内外空间相互贯通, 前厅多为大开敞空间, 底层与顶层也较开阔, 通风散热良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 冬季防寒设施较简单, 通常采用卧室开小窗的方式来减少冷空气侵入, 从而达到防寒目的。
柳州市在柳州地区南部, 亚热带炎热多雨的气候特征尤为明显。20世纪初在柳州城出现的骑楼式商业建筑, 开间小、进深大, 其前部为带覆盖的通道敞廊。这一建筑样式, 一方面满足了亚热带地区减少太阳辐射的气候需要;另一方面为行人、商户提供了遮阳、避雨的场所。
3 柳州地区人文环境与传统建筑元素
3.1 少数民族文化
柳州的居民民族构成主要有壮族、汉族、苗族、侗族、瑶族等48个民族。其中, 壮族、侗族是世居民族, 源自我国古代南方的百越民族;汉族在秦汉时由于政治、军事等原因, 开始迁入柳州;瑶族、苗族则从隋唐至明代之间, 分别来自周边地区。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特有的社会组织方式、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它们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形式及立面造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1.1 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 反映的是社会的结构和特征, 展示了居民的集体状况和意识, 它使聚落成为一个长久的、稳固的群体和组织系统。
侗族有“款”组织。古代侗寨相对分散, 力量也弱小, 为维护村落和民族的集体利益, 便建立起有部落联盟性质的“款”组织。因为“款”组织的存在, 侗族人的许多社交活动都在家庭以外进行, 这种社交特征促使侗族村寨建立起包括鼓楼、风雨桥、戏台、凉亭等庞大的公共建筑系统。其中, 鼓楼是“款”组织的象征, 它既是“款”集会议事的场所, 也是公共休憩、娱乐的场地。鼓楼往往位于村寨中心, 民居均围绕鼓楼而建, 在布局上呈现出内聚向心的特征。
壮族和瑶族注重家庭层面的社交, 许多活动都集中在家庭内进行, 表现出内聚社交特征。因此民居中的厅堂在平面和空间上占据着重要位置。相应地, 因为社交活动集中在家庭中, 民居之间的联系就相对松散。于是村寨布局以自由分散式居多, 居屋往往形成若干组团, 组团内每家每栋木楼独立, 较少联排。组团之间随地势的起伏或溪涧的相隔而保持一定距离。
3.1.2 图腾崇拜
历史上, 柳州地区的少数民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信仰, 而是流行多神崇拜。“万物有灵”的意识在各民族中普遍存在, 并流传至今, 日、月、人物、动物、植物等, 都被视为神灵。在这种多神观念的支配下, 柳州先民在建村立宅时, 往往将这些文化意识反映在建筑上。建筑的空间形态和细部装饰成为表达崇拜文化的载体。
(1) 狗崇拜。狗受到壮族、苗族、瑶族的普遍崇拜。在壮族人观念中, 狗具有镇邪驱恶的功能。所以壮族人在住宅门口或者寨门前立石狗雕像, 用以辟邪、寄托平安。苗族和瑶族神话认为, 名为盘瓠的神犬是民族的创世始祖, 因此将狗 (盘瓠) 作为崇拜对象。在苗族、瑶族村寨中, 普遍建设有庙、祠、庵等宗教建筑来供奉和祭祀神犬盘瓠及其妻子辛女。
(2) 太阳崇拜。太阳崇拜在侗族和瑶族地区较为流行。在侗族文化中, 太阳是万物之源, 是人民生存最重要的依托, 因此广受尊敬与崇拜。瑶族有日月成亲生瑶人的神话, 因此也对太阳加以崇拜。鼓楼广场是侗寨最重要的户外公共空间, 其地坪常用鹅卵石铺设成太阳的图像, 并依照太阳光的放射状来排布鹅卵石的走向。
(3) 龙、凤崇拜。龙、凤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的崇拜对象。龙被认为是民族保护神, 凤象征和平祥瑞。柳州地区的传统建筑, 常以具象或抽象的龙凤形象加以装饰。在侗族村寨中, 龙、凤是最重要的建筑装饰图像之一。鼓楼、风雨桥等公共建筑常以具象的龙、凤形象装饰屋脊。此外, 也多用彩绘的形式给建筑饰以纹身。少数民族民居的龙凤装饰相对简单且抽象, 如民居屋脊上倾斜排列的瓦片装饰即为卧龙的抽象表达。
(4) 葫芦崇拜。葫芦崇拜主要流行于侗族地区。侗族人认为葫芦能趋吉避凶、保人平安, 且葫芦在侗族方言中的发音与“福禄”相近, 寓意吉祥, 因此受到喜爱与崇拜。葫芦图腾作为装饰图像, 被广泛应用在鼓楼、风雨桥、寨门以及民居建筑中, 其表现形态多样, 制作形式有泥塑、彩绘、金属等。
(5) 蜘蛛崇拜。古代神话中, 蜘蛛曾助越王勾践逃过死劫。侗族人自认为是越王子孙, 于是将为越王解困的蜘蛛视为吉祥物。侗族对蜘蛛的崇拜主要体现在建筑的抽象意义的仿生应用上。如程阳岩寨鼓楼, 当站在其内部底层中心仰望, 可见其内部结构是以四边形楼阁为基础, 层层向上逐层缩进, 酷似一张硕大的蜘蛛网。 (见图1)
(6) 萨崇拜。萨是侗族至高无上的女性祖先, 能主宰世间万物、驱鬼镇宅、保境安民、兴旺村寨。因此侗族村寨中都专门设坛建祠, 称为“萨堂”或是“祖母堂”“圣母祠”, 以祭祀并祈祷萨的英灵能保寨安民。
(7) 鱼崇拜。鱼是柳州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产之一。鱼的繁殖能力强, 寓意多子多孙, 家族兴旺;鱼又与余谐音, 寓意年年有余。因此侗族和苗族均视其为崇拜对象。鱼熟水性, 且鱼与雨谐音。而少数民族村寨里多为木构建筑, 为避火灾, 人们在建筑山墙饰以鱼形悬鱼, 以作镇邪避火灾的吉祥物。公共建筑的鱼形装饰, 以具象形态为主, 有彩绘、石刻、泥塑、木雕等多种表现材料。民居建筑中的鱼装饰则多表现为简单、抽象化的菱形纹、波形纹等。
(8) 杉树崇拜。杉树主要为侗族所崇拜。侗族地区盛产杉树, 其木质优良, 生长迅速, 外观挺拔秀丽。侗族人十分推崇杉树的这些特性, 并进而赋予杉树能保村寨安定、人丁兴旺的含义。于是, 侗族人建造鼓楼, 并赋予鼓楼以杉树的象征意义, 寄寓鼓楼的兴盛能保村寨的安定、繁荣。
(9) 鸟崇拜。侗族、苗族都以鸟作为本民族的图腾。融水地区苗族村寨的芦笙坪中央, 都竖立高达数丈的芦笙柱, 柱的顶端常安置一个巨大的鸟形木雕, 具有徽号作用。侗寨鼓楼、戏台等公共建筑的檐角也常以鸟形象作装饰。檐角上栩栩如生的鸟形象使体量庞大的建筑更显活泼、灵动。 (见图2)
(10) 牛崇拜。牛崇拜在壮、侗、苗族文化中普遍存在。壮、侗、苗都是稻作民族, 农耕生产离不开牛。以牛作为图腾, 表达了稻耕民族对牛的依赖和尊敬。苗族吊脚楼的堂屋中常安放牛角用以祭祖。苗、壮、侗村寨的民居与公共建筑, 以牛角造型来做檐角装饰和屋顶脊饰, 随处可见。
3.1.3 民俗节庆文化
少数民族的节庆、仪式特别多, 主要是庆祝生产丰收及制定规约, 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和闲暇时光。这就促使少数民族村寨建立起各种相应的公共建筑, 为这些节庆、仪式提供活动空间。
柳州侗族村寨里戏台特别多, 供村民举行侗戏表演及其他娱乐活动, 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侗族还喜欢以歌舞形式庆祝节日, 侗寨鼓楼前的广场空间, 成为侗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主要场所。
壮年是壮族最重要的节日。民居中的火塘则是家庭庆祝新年最重要的空间。年三十吃过丰盛的晚餐后, 人们便围坐火塘四周等待新年的到来, 是为守岁。火塘也是新年里家族聚会的重要场所。
芦笙节是苗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融水地区的苗族村寨均有宽阔的芦笙广场。每逢芦笙节, 苗族人民便欢聚于芦笙广场, 举行隆重的赛芦笙活动, 形成一道壮观的民俗风景线。
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盘王庙即为供奉盘王而设, 是瑶寨中重要的宗教建筑。每逢盘王节, 瑶族人民便在盘王庙举行隆重的仪式来祭祀盘王。
各少数民族的民俗节庆场景作为题材和表达内容, 也常出现在建筑的细部装饰图案中。如三江鼓楼外立面的基座部分均以石板雕刻作装饰。这些石刻图案表现侗族的民俗、节日以及生活画面, 包含着侗族人民生产生活的丰富信息。
3.2 汉族及其他外来文化
3.2.1 儒家文化
儒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在柳州的传播, 主要是通过来柳州任职的汉族朝廷官员的积极推动来实现的。其中, 柳宗元对儒家文化在柳州的广泛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儒家思想在汉族院落建筑文化中占有主要地位, 尤其是在体现封建统治意志的官方建筑中, 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尤为突出。
汉族院落以纵向中轴线为准, 对称布置。院落中最重要的堂屋布置在中轴线上, 堂屋过门墙壁的正中安放神位, 家中的礼仪活动主要在堂屋进行;院落中除堂屋之外的其他房屋, 按照对称的原则分布在堂屋左右;多进式院落, 以中轴线贯穿前后, 纵向排列, 层层递进。为纪念柳宗元而建的柳侯祠, 是儒家文化影响下柳州汉族院落建筑的代表, 其空间布局规整且层层推进, 是传统儒教社会和等级森严的封建礼法在建筑空间上的体现。
3.2.2 客家文化
清代, 大批汉族移民迁入柳州。这些移民当中以客家人最多, 主要迁自广东地区, 入柳后散居在柳州城。随着这些广东客家人到此经商办学、兴建豪宅, 柳州地区的地居式民居形制逐渐被客家系民居建筑所同化。
客家民居多为俗称的“两厅两横”式或“三厅两横”式, 其中又以“两厅两横”式较为常见。进了大门, 沿中轴线走, 依次是下厅堂、矩形天井、上厅堂。天井两旁有马颈廊通向横屋, 横屋数十间在厅堂两侧次第排开, 形成侧翼。横屋各间依小天井、小厅、巷道而作合理安排。两横屋的小天井在厅堂之间的大天井两侧, 呈对称之势。两边横屋的小巷门与厅堂大门, 方向相同。民居内的住房, 则按辈分高低来安排, 这样的客家民居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有的横屋后端上设有炮楼, 炮楼高耸挺拔, 高处有枪炮眼, 两侧横屋的炮楼相呼应, 自成防御体系。
在客家建筑文化与柳州本土建筑文化相碰撞、糅融的过程中, 柳州的客家建筑形式出现了改变, 使其不同于粤式客家建筑原型, 也有别于柳州本土民居。与梅州围龙屋不同的是, 供奉祖先的上厅堂后面不能再起房子, 以为祖宗后面背房子, 受压, 不吉利。与非客家地居式民居不同的是, 厅堂门口也不许再起房子, 以为有碍风水。与干栏建筑不同的是, 客家民居中的厕所、牛栏、粪屋, 均远离厅堂和居室, 人畜绝对不能混居。
3.2.3 广府、南洋文化
清代到民国时期, 柳州发展成为地区性的贸易中心, 商业较为发达。随着大量的广东移民入柳经商, 这些广东商人也带来了新的商业建筑形式——骑楼。骑楼式建筑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后随欧洲的殖民扩张传入东南亚, 与东南亚的当地建筑融合后, 形成了所谓的“南洋风格”。20世纪初, 融合了南洋风格与广府文化的骑楼建筑, 逐步从广州向岭南地区传播开来, 并盛行一时。柳州也是在这一时期接受了这一外来的全新建筑形式。骑楼建筑以沿街下层铺面设置带覆盖的通道敞廊为特征, 反映了岭南商业文化与居住文化的地域特色。建筑立面通常带有浓厚的洋式造型, 以底层柱廊、楼层和檐部女儿墙组成三段式构图, 中西合璧, 表现出多元共存的独特风貌。
3.2.4 西洋文化
因晚清中法战争、广西仇视外教活动等原因, 西洋文化传入柳州的时间较晚。一直到清末民初, 西洋文化才开始对柳州建筑产生一定影响。民国时期, 柳州城内采用西洋风格的建筑主要有: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 仕官阶层的私人宅邸, 以及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民国22年基督教在柳州建立了两个教堂, 20世纪30年代末天主教堂在柳江南岸驾鹤东路设立。廖磊公馆是一座20世纪30年代初期兴建的中西合璧的私家独立庭院, 高楼深院、围墙环绕、建筑细部充满西洋文化符号, 是柳州现存为数不多的仿西式宅邸建筑。这些都是西洋文化传入柳州在建筑上的体现。 (见图3)
4 结语
柳州复杂多样的丘陵地貌及丰富的林木资源催生出干栏建筑形制。绚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创造出鼓楼、风雨桥、芦笙坪、戏台、祠庙等庞大的公共建筑体系和多种民居样式, 并在建筑细部元素上, 如门窗、屋脊、檐角、柱础、垂花、悬鱼等, 淋漓尽致地赋以图腾崇拜、民俗传统等民族文化内涵。在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和文化碰撞中, 柳州又吸收了儒学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南洋及西洋文化, 引入了院落民居、西式宅邸、骑楼、教堂等多种有别于本土原生的建筑类型与样式, 并使原有地居式建筑因受到文化影响而逐渐演变。
至此, 柳州在其独特的山水空间条件下和多元文化发展、糅融、沉淀的历史进程中, 发展形成了地域特色显著、内容丰富的传统建筑体系。
参考文献
[1]雷翔.广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陈一凡.侗寨传统建筑装饰图像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 2013.
人文与自然 篇5
1、知道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自然环境影响人文景观
3、人文景观影响自然环境
4、知道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交融 教学过程
1、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它很少受到人类影。向,诸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树木等。人文景观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园林公园景观等;二是指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建筑景观、公共艺术景观等。总之,由人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共同形成的景观属人文景观的范畴,其内容和形式反映出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体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和驾驭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人文景观涉及范围广泛.大到对自然环境中各物质要素进行的人为规划设计、保护利用和再创造,对人类社会文化物质载体的创造等;小到对构成景观元素内容的创造性设计和建造。人文景观设计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上,具有多学科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其任务是保护和利用、引导和控制自然景观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引导人的视觉感受和文化取向,创造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2、自然环境影响人文景观
不同的气候带,所有的气温便会不一样。影响有结构,材料,内容,性质,历史故事及来源等等方面啦。比如说在热带,建筑多为遮阳避阳的经典型建筑,而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江南水乡,则是应为地处潮湿湿润,多雨的气候带而产生的。人为了适应不同的气候带,自然会造出不同的建筑及人文景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
而不同的气候带对动植物的影响更为显著,比如说种类,生态环境等等。像热带的动物,寒带就不可能会有。而围绕着一种生物就会有一个生态小小圈了,而每一种生物的生活环境也就影响了自然景观啦。
3、人文景观影响自然环境
天然景观和人为景观的自然方面的总称。天然景观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等。人为景观是指受到人类直接影响和长期作用使自然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如乡村、工矿、城镇等地区。人为景观又称为文化景观,它虽然是人类作用和影响的产物,但发展规律却服从于自然规律,必须按自然规律去建设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自然景观涵义中的人为景观不包括其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特征。
4、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交融
自然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主体,人文景观是园林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植物造景的过程中不可忽视人文条件的作用,有目的地把人文景观融汇大自然的环境之
中,会使园林景观呈现多彩的现象。如:风景名胜区内的楹联题对既借助景观环境的动人效果,又运用语言文字的表意功能,使观者的情与眼前的景融合起来,使游人的审美感受超越了具体时空的限制。杭州云栖寺“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心同流水,松声竹声共玄机”的楹联,不但生动地描绘了实际的景观,而且表达了一种心灵的感悟,从而使人的感受大大地丰富和增强;摩崖石刻,既是造型艺术,又是文学艺术,能起点景作用;神话传说,虽无形影,却给景物笼罩上神奇的色彩;徐霞客的山水游记散
人文与自然 篇6
海碧台由国际建筑大师摩西·萨夫迪主笔建筑设计。建筑体本身颠覆性地运用楼体镂空、堆叠式层层退台、天桥相连等元素,每一笔的精细描绘,使人文建筑与自然的海天景致深度契合。海碧台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让建筑、艺术与人居融为一体,其不仅仅是建筑,更是一种全新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前所未有的完美建筑。同时,作品又能够与当地的精粹相呼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与这个区域和谐地融为一体。从微观角度,金梦海湾的海天一色、阳光、沙滩为摩西·萨夫迪提供了灵感。在金梦海湾的核心位置,沿着东、西约1公里海岸线,大笔勾勒出单体直线长达671米的建筑,这在中国住宅建筑中绝无仅有。这个巨大的建筑体没有任何城市道路通过,完整而私密。
城市三维房屋&Habitat
摩西·萨夫迪:首先,我们的设计不能隔离城市和海岸的联系,我们创作了一系列拼合的住宅塔楼,“都市之窗”应运而生,通过这些“都市之窗”你可以看到大海。此项目傍海而居,我们的设计规划也予以积极回应,一系列步行长廊和栈道沿海展开,美丽的步廊也是很多地中海城市的传统特征。
其次,我们力图提供一个充满花园的住区环境,不仅给私人的住户,而且也提供给整个社区。住户自己的私家花园层层叠级而上,依山傍海享受开阔的景观。在建筑的中间天桥和屋顶平台上则是空中花园。我们旨在高密度的住宅环境下仍然设计出自家独门独院的享受,不把它想成普通的公寓楼,而是自己的独立家院,享受空中街道和空中花园。每户都拥有双向或三向的景观,都尽可能拥有自己独立的空中院落和花园。
我与中国颇有渊源,1973年加拿大和中国初建外交关系之时,我有幸和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一起访华。在过去的三十九年间,我一直在关注中国非凡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设计秦皇岛这个项目是我的莫大荣幸,也期待着海碧台的居民搬进他们的新家园。
创造力颠覆城市居住理念
海碧台的创新性设计使得人们可以最大化地拥有自然景观,享用海边惬意生活。其在每幢楼打开一个30米宽40米高的“都会窗口”,实现每一座住宅的海景都不受相邻座影响,共同拥有海景都资源。退台式的搭叠设计,除了在建筑外形上使得楼体自下而上恍如天阶,也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层拥有特大空中花园、每一户享用带阳台或露台的海景房,令私属与公共花园景观彼此衬托,相得益彰。而设计在16层的空中连廊,长30米、宽16米,连廊之上为空中花园,这不仅给建筑俯视时带来美丽的连接线,更给住户提供了一个公共交流和观景的平台。室内,270度全景落地阳台,透明度相当于水晶的LOW-E玻璃,实现对海景的一览无余。同时,部分户型为经典的复式设计,将别墅的豪华气派带入板式高层,尽情地享受海滨生活。这样精雕细琢的阳光花园式自然之宅,也许就体现了建筑的最高境界——建筑的美、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融合为一体。
海碧台的设计构思在于深度契合海岸海景的流动盛宴,在层层退台的建筑形态和舒展灵动的居住空间上,充满创造性、前瞻性和舒适性,打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海滨高尚住区。
在建筑形态设计上,结合多重私人和公共空中花园,使住户的私人与公共空间相互构筑,勾勒居海花园式自然之宅。这样精雕细琢的阳光花园式自然之宅,将建筑的美、自然的美及生活的美融合为一体。
海碧台创造性地大胆呈现了颠覆性城市居住新概念,其退层式的特色建筑形态,让每层均拥有特大空中花园,其独特的外立面设计亦提供每户享有落地窗户、窗台或阳台,让最多的海景及阳光入户,让住户能与大自然更为贴近。自下而上形成一系列堆叠式退台,宛若天阶。露台外,清悠海风阵阵舒爽,海浪叩岸声声扣情。而其连接各楼栋的桥梁位置设计成公共空中园林,住宅犹如置身空中,感受海天一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人文与自然 篇7
在黄山‘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黄山市以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为目标,以“十大工程”为载体,以“四区建设”为抓手,着力“壮大徽州旅游,发展低碳经济,打造无烟工业,做强特色产品”,面对新的竞争与挑战。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黄山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黄山市贯彻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安徽省试点工作若干政策》等一系列自主创新文件,全面启动安徽省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黄山市试点工作。“十一五”期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343.11亿元,较“十五”期间增长210%。
一、黄山市的资源状况
黄山市的资源可分为历史自然,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一)历史资源
黄山作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古今中外文人雅客的青睐古代就有诗云:“壑远潭清水亦香,黄山缥缈惹仙藏”来描绘黄山的仙境,更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来表达黄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1990年黄山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自此黄山以“震荡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
(二)自然资源
1、气候资源
清代曹文值用“四月始知春,一岁竟无夏”来形容黄山天气可谓绝妙。黄山地处我国东部的季风区,有着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平均气温在15-16摄氏度,降水多,云雾大,山高谷深,气候垂直变化,形成了特殊的山区季风气候,由于水热条件充足适宜多种林木茶叶果树及农作物生长。
2、地质资源
黄山为坚硬的花岗岩经冰川运动和地理风化而成,形成了垂直节理发育的峰林结构,其山体高大雄伟,主峰屹立于江南丘陵之中,是其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水资源
由于黄山的河流水源主要是以降水作为补给,其典型的季风气候也就决定了河流的水文状况,即汛期集中在夏季时间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加之黄山特殊的山高谷深的特点,应运而生的是黄山著名的“四绝三瀑”——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和三大瀑布,这也为黄山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土壤资源
黄山市中低山地多为黄壤,土层较厚,肥力较高,有利于茶树,林木,药材的生长;丘陵地带多为红壤,酸性很大,肥力较差,但水热条件充足,适合油茶,栎松等作物的生长;在河谷地带,由于河流冲击带来大量肥沃土壤,加之地势平坦,适合农业播种生产。
(三)人文资源
黄山文化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山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徽州古建筑,徽雕艺术,绘画以及诗词歌赋。徽州古文学,以及黄山画派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黄山市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足
黄山市的旅游配套设施虽然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受环境承载量、经济、消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旅游业的配套设施仍然无法全部满足旅游的需要。
(二)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破坏严重
客流量过大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导致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
(三)商业活动缺乏统筹规划
黄山作为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商业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缺乏种类齐全的商业街,没有发达的商业与旅游业相互协调,难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提升黄山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举措
分别从第一,二,三产业出发,进行具体说明。
(一)第一产业与生态旅游业相结合
1、农产品市场化
结合黄山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重点栽种适应市场需求的济作物,如黄山茶叶,贡菊,野生菌类等作为发展旅游业的下游产业,以提高农业生产价值。
2、进一步开发乡村观光旅游业
即‘农家乐’旅游,把乡村自然风光与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品牌’。
(二)走具有创新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开发生产绿色环保产品
结合黄山自身条件与自然资源,贯彻落实黄山工业无污染化的方针,开发绿色无污染的环保工业,如黄山著名的龙头企业——黄山一品有机茶叶有限公司。
2、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通过引进人才,区域合作,中外交流,与时俱进,发展例如聚酯树脂,高级粉末油墨等高科技产业,一定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并存,如黄山最大的工业企业永佳有限公司。
(三)重点开发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
1、旅游营销方式创新
打通校园,企业,社区宣传渠道,采取旅游宣传途径多样化方式,加强景区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规范化建设,强化黄山旅游城市形象宣传,提升知名度和品牌形象。
2、文旅结合
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效应,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广‘徽韵’,黄梅戏等特色歌舞演出,使游客领略徽文化的意蕴;深入开发徽文化的旅游产品,如著名的潜口民宅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西递宏村文化产业建设。
3、统筹区域规划
人文与自然 篇8
本办公楼坐落于东莞寮步茂昌科技公司厂区内, 总建筑面积为:4340m2, 占地面积为:778m2, 整个厂区绿化率为38.2%, 整栋建筑物地上共6层, 属于二类高层公共建筑。根据用地红线及业主看风水选址位置, 建筑平面平板式、稳固布置, 交通核心位于大楼右侧, 另一侧分别设置消防楼梯和辅助用房, 为典型、紧奏的现代办公建筑平面布置形式。因为大楼在厂区内, 停车场另外采用露天设计, 二楼大厅采用回廊式的通透设计, 显得一楼展厅高大雄伟。虽然建筑使用功能不算复杂, 但整体设计宏伟大方、错落有致, 基地位置与周边环境良好, 且与周边环境和谐共融, 因此, 建筑外观美学设计及与环境和厂房等有机结合, 成为整个工程的设计的重点与亮点。
该建筑物建成之后, 其个性鲜明、宏伟大方的外部形象, 独特的室内空间以及与周边环境有机和谐的设计构思使其成为厂区内标志性名片, 成为环境中一道亮丽的景观 (见图1) 。
2 总体设计构思
本办公楼设计是根据厂方构思以及结合建筑功能要求设计而成, 特点是亲近厂区生活, 以企业为本, 尊重企业文化, 注重整体环境构思, 是一个既有现代设计理念, 又具备自然生态特色的小桥流水相结合的办公楼。
本办公楼与厂房虽新旧有别, 但风格上相互辉映, 外观造型, 颜色又相互调和, 水乳交融。设计手法上, 突出气派、简洁、明快、新颖的特点, 首层大厅上空, 与二楼通顶结合, 浑然一体, 采用回旋式走廊, 形成高旷、开阔、气派的现代复式大厅;外墙设计上, 圆形落地玻璃幕墙更具有现代气息, 满足现代审美要求;窗户设计上, 开窗大小、比例方面力求精细, 强调虚实对比;功能布置上合理、紧密、严谨, 使用率高;全办公楼设计配套一台电梯, 经济实用, 方便快捷, 满足现代大都市多层小型办公楼所需, 便利快捷、新颖的感受, 享受科学发发展。
3 建筑形体、形象构思
建筑是技术、是艺术、更是一种综合人文社会哲学, 对公共建筑来讲, 它更应该是美化环境的重要因素, 给自然景观增添实实在在的靓景。在本案中, 由于办公楼周围没有别的更高层建筑物, 且四周绿树如荫, 因此, 办公楼建成了后不仅成为厂区内的重要景观, 也是厂区内一栋代表性建筑, 具有标志性意义。
通过对本案的整个建筑形体分析, 重点与特点在于弧筒型的设计方案。弧筒型的形状结合透明玻璃材质的幕墙, 有着阻止紫外线透射的功能, 防止室内物品、家具等产生老化, 退色等, 此设计也使本案打破办公楼方方正正的固有模式, 采用弧形与方形相结合的设计手法, 方中有圆, 圆内有方, 相互映照。270度椭圆筒型造型, 加上采用全通透透明玻璃幕墙, 使建筑平添一种轻灵通透之感, 现代气息浓厚。同时建筑与环境也更能融合在一起, 内外相通。
在建筑材料采用上, 本案的玻璃幕墙采用“Low-E”玻璃, 简称低辐射膜玻璃, 该玻璃材质有高效的透光率, 能大大提高自然光采光率, 减少电能采光率, 而对阳光中的和室内物体所辐射的热射线均可有效阻挡, 因而可使夏季室内凉爽而冬季则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节能效果明显, 符合低碳环保原则。此外, 阻止紫外线透射的功能, 防止室内物品、家具等产生老化, 退色等方面的效用也是此材质一个显著特点。
办公楼正立面上, 平行型的条窗与点窗结合, 与入口处的透明玻璃幕墙形成强烈的虚实对比, 点面结合, 比例适中。窗与窗之间设计空调外机外置, 采用白色铝塑钢百叶格栅窗作为外套, 既保护空调使用耐久性和解决空调外挂外露的不美观, 又保持外观整洁。疏散楼梯间强调竖向线条, 做出挺拔向上的趋势, 体现出向天空延伸的力量感, 象征现代企业蓬勃发展的生机, 以及欣欣向荣的时代气息。
屋顶空间作为立面造型的点晴之笔, 其造型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女儿墙采用不一样的传统设计手法, 外立面采用设计为80方钢, 里边采用设计加层不锈钢做法 (见图2) , 达到既兼和美观立面, 又可以加强屋顶安全性。顶层后面打破一般的屋顶设计手法, 采用露台花园式的娱乐场所设计 (见图3) , 为办公人员提供了一个既是露天的, 能享受阳光雨露的和自由空气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 同时又给此场所提供了独立性和封闭性的隐私保障。在靠近办公室方位的顶层设计, 采用的是窗体封闭, 另一边采用铁丝网围, 这样既安全又不影响办公效果。顶层设计了七间临时招待所, 致使厂区达成办公、住宿达成一体化, 避免了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单一性, 增加了建筑物的功能效用。
在建筑外观色彩设计上, 考虑到建筑所处的环境、企业文化以及建筑的风格, 本案的建筑外墙以浅灰色铝扣板为主, 局部采用深灰色光面与毛面的大理石, 并配以6厚low-E中空玻璃。这样通过采用多种建筑处理手法, 整个建筑建成后给人以清新飘逸, 大气豪华, 蓬勃向上的现代美感。
4 内部空间, 功能布置
办公楼入口设计与办公楼功能和室外环境条件密不可分, 而建筑室内空间的设计也是建筑室外环境的延伸与拓展。
办公楼的主入口处是一个二层高的中庭, 大厅入口一侧均采用透明玻璃围护, 与室外平台及叠落绿地花池、景观鱼池等相互映衬, 实现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融合 (见图4、图5) 。疏散楼梯分别设计在建筑两端, 这样既方便于引导人流疏散, 又体现平面科学的合理布置。楼梯间的采光设计采用大胆大方设计手法, 不仅采光性能好和明亮度充足, 还考虑外立面美观大方, 综合安全性能基本要求, 采用通透落地玻璃跨层但不穿梁的设计手法 (见6图) 。
为了充分考虑办公楼使用的兼容性和后期可发展性, 营造宽敞轻松氛围, 大楼的楼层高度设计到3.8m, 办公净高可达到2.9m, 达到国际标准, 为以后大楼的可发展性打下坚实基础。同时, 办公楼设计采用大柱距达到8m×7.8m, 为大面积办公区域和办公空间灵活分割提供可能性, 从而达到高效使用面积率的作用。
5 结语
东莞茂昌科技公司办公楼虽然规模不大, 但在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和业主的配合下, 使整个设计方案完全通过设计图纸表达了业主的构思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要求, 保证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精品意识。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设计师以满足业主想法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为宗旨, 以“以人为本, 员工为本, 体现企业文化”为创作原则, 结合周围环境的特征, 从追求建筑自我的表现转为对土地和自然的尊重, 这种设计理念应该是每位建筑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翁如壁.现代办公楼设计.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2]史春珊、孙传军编著.建筑造型与装饰艺术.辽宁科技技术出版社, 1990.
[3]赵冠谦、程述成、张树君.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2003.
人文与自然 篇9
近年来, 单方面技术化环境影响评价 (以下简称环评) 研究倾向客观导致了对换环评中社会内容的略视。屡次重大工程项目 (铁路、制药、化工、造纸和城市固废焚烧等) 所引发的诸多社会争议一再表明:环境影响评价中价值判断内核的社会性因素极大地作用于项目环评的实践, 这种略视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 由此引发激烈的社会矛盾, 更成为影响社会和谐日益显著的因素。因此, 需要对环评中的社会环境价值进行判断和构建。
国际上在开展环评工作中越来越重视项目可能产生的各种潜在社会经济影响及其效果。世界贷款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特别关切其项目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果, 并把其贷款业务主要集中在贫困地区消除或减缓贫穷和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的项目上, 要求在开展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对项目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果做出评价, 特别是对潜在的社会经济影响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 优化项目设计, 提出减少或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的方案。在设计、审查项目以及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估时, 必须把社会、经济和技术指标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加以综合考虑[1]。申请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重大投资项目贷款, 要求必须在环评当中进行“社会影响评价”专题研究。世界银行建议中国政府在重大投资项目中实施社会影响评价, 而亚洲开发银行将其列为发放贷款的必要条件。
二、国内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演进
1. 国内关于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进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上由于对环境的略视, 客观上促成了污染事件的频发, 从惨痛的教训及事后的补救探索中, 人们逐渐认识到, 工程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有些能够事后补救, 有些则不可逆变, 于是人们便积极探索事前预防的途径。环境影响评价 (以下简称环评) 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脱颖而出的一种实用技术[2]。1973年, 我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在参考国外环评领域已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影响评价概念, 并于1979年, 将这一概念写进了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试行) 》。此后的10年间, 通过深刻总结发达国家的环境教训和我国发展中新出现的环境问题, 于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从1986年起, 我国开始形成环境影响评价的法规体系[3]。各部、委、局和各省、市、自治区先后就环评工作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方法。2002年10月2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 进一步将其明确为, 从环评的自然属性出发, 通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而形成理性的科学认识以为决策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在2006年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 温家宝总理要求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经过20多年的实践, 环境行政管理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关于 (重大) 建设项目、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 实现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新污染源的控制,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这一系列法律法规在实施的过程中,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设项目对局地或区域环境品质的可能影响引起越来越多公众的重视。
研究表明, 当前对环评的研究工作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学层面上, 一般是在专业技术部门内部研究环评, 并没有适宜地表现出对其社会属性的认知[4];与此对应的实际工作, 也主要是集中在项目环评、部门环评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累积环评和战略环评概念的引入与讨论以及对公众参与、环评法效用及其执行力的探讨;社会环境影响评价也日益成为环评发展的新内容, 为了把圆明园经验制度化, 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 》, 将公众参与引入到环境评价工作中[5]。国外在公众参与上的做法是, 将其划分为六个主要的目标:信息分发, 教育和联络;问题识别;需求和重要的价值取向;形成建议和解决问题;对项目建议的反应与回馈;替代方案的评估和协商一致的解决冲突[6]。我国在公众参与的法制化道路和实践应用的探索上与国外还有明显的差距。《暂行办法》在公众参与的程序上形成了一定的规范, 但在程序的目标可达性上的衡量, 还没有突出有效的体现。公众参与被认为会促进社会环评工作的开展, 而仅通过公众参与的举措能否解决环评中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 仍有待商榷。
在我国, 环评在具体操作中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守法成本与违法成本的悬殊;集中对公众参与的程序性研究以促进有效实施却缺乏对社会属性的理论探讨[7,8];建设单位、环评机构、招商部门、环保部门等之间委托代理关系[9]的失范在当前不完善的竞争、激励和监管下十分突出;环评的基础理论研究存在着严重的不足。根本原因在于, 我国的环评制度是对西方环评制度的借鉴性引进, 并根据当时国情进行了适宜地调整和补充, 而在理论科学性认识和探究上还没有完备起来, 这与当前国外出现的环评实践性理论研究困境是一致的, 尽管这期间国外提出了公众参与、公听会、与有关团体协商等措施加以完善, 但都是对应用性努力的补充, 在环评地位上是从属于应用性科学的探索性尝试。主要关注的方面是对其应用性科学的丰富与论证[4]。
从社会学角度出发, 环评研究领域一般包括自然属性的环境影响评价、经济影响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创新和发展要求可归纳为:环评管理工作以人为本, 充分重视社会环境影响和公众、相关方的利益, 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法提出的新要求, 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程序。政治决策层关切的社会环境影响和环境理论界认定的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在理解上显然有差异, 这必然会造成环境行政管理及部门自身的环境职能概念定位上认识和理解的非一致性。与此同时, 从政治决策层可获知公众和相关方的利益在今后的环境行政工作中是需要量化考虑, 并付诸实际权责上的体现。
2. 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在国外的发展溯源
探讨现行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理论问题, 必须从环评产生的背景出发, 认清其出现的缘由。如前所述,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 没有自我催发产生的显著内动力。从概念提出和思想回归的角度出发, 深入到环评理论, 将环评制度产生的策源地作为地理起点能更尊重实际, 有利于谋求到解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真正出路。
上个世纪60年代, 环境影响评价概念是西方社会环境、社会和政治运动的复合产物[10]。1964年, 在加拿大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质量评价学术研讨会上, 受次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11]。自1969年起, 美国政府为了回应公众在环境方面的政治诉求而着手建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其背景是, 二战过后, 由于工业发展规模和特征的变化, 客观上导致了公众对经济发展的环境后果以及现行决策工具失效的不安, 美国政府因而设立了环评制度, 以充分应对公众对环境的要求[12,13]。由此可见, 环评的行政框架是由政治命令促就, 并不是科学使然或自然促成, 即不是在有相应足够的科学能力建设之前就开始创建和实施[14,15]。环评的理论源于评价研究和对来自环评相近学科理论框架的借鉴和应用。不仅如此, 环评的理论基础没有完备地定义下来, 也没有得到合适和足够的发展[16,17]。相当的环评工作主要是集中在环评的有效性上[18]。在阐明和分析备受争议的问题的价值和判断时缺乏科学的界定[19], 但环评快速的国际化和纳入各自的制度体系进程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体现, 被称为是二十世纪美国国家环保局主要的政策创新[20]。
综观国内外对环评的研究进展, 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其反映的实质含义上, 一直都是围绕着环评的科学工具和环评的目标这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展开, 即环评的科学认识与片面的价值判断展开。然而, 到目前为止,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 对自然科学性影评的实践和研究是关注的主要方面, 尽管引入了公众参与机制, 但对社会因素的考评十分欠缺。在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价中亟需对其的理论进行自然科学性和人文社会性复合式的探讨, 真正认清环评中科学认识与系统的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 以便更为全面、准确的认识和处理环评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有效地解决它。
三、环评中的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
1. 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的背景
环评在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活动以及人与自然界关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价值论和认识论中关于价值与评价的研究和环境社会学中的社会建构主义方法为分析框架, 环评的本质属性之一应当包括, 它是一种对事物环境价值的社会评判活动, 在环评活动中存在复杂的社会建构过程。当前, 价值判断主要是在哲学、新闻学、教育学、政治学、法学、文学、法学等方面有较广泛的引用和深入的研究, 将其引入环评中还是比较新颖和关键的研究思路。
2. 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的含义
在科学技术评价中, 对价值判断有如下的定义:是指评价专家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规则以及自身的知识和经验, 对科学技术项目或科学技术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做出的主观判断。价值判断是定性评价的一种主要判断模式, 在科学技术评价中广为应用[21]。
从环评自身的表征来分析, 科学认识则是从科学本身的角度来探讨环评, 追求从纯自然的原理去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认识是基于自然科学的层面, 求得对客观事物属性、本质、规律的特征的把握。方向是努力预见活动本身的环境属性和影响的客观性。努力尊重的是不为人的意志作用的环评的科学性本身, 也即影响的科学表征。科学认识追求的目标是在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努力将环境耐受的自然性表达出来, 以供决策者作为科学属性上的判据。
价值判断即从不同价值主体认知或福利群体的具体、多目标需求出发, 在承认溯求多样性的前提下, 多视角多层面并结合各自认知角度和福利需求来判定环境影响, 具有显著的主观性特征, 在环评中表现出以泛科学认识为依据的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的主观评价成分更多, 更富有目的性, 弹性和相关性。此处的泛科学认识是基于不同认知或福利群体的非环境的其他科学性或合理性认识的代表。价值判断带有社会的属性, 对环评的理论研究工作从单纯的科学认识日渐需要兼顾起价值判断, 从这个理念上讲, 环评工作必须全面考虑科学和社会的影响, 两者的体现和作用直接影响到环评结果本身。
3. 科学认知与价值判断的辩证关系
具体表现在认识环评项目本身、环评的全过程和环评后的自然社会影响上。科学认识努力提供自然反应的最佳仿真, 供人类主体做选择和感性上的再认识, 并基于自身及相关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多参量共同参与, 而产生多样的价值判断,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历程来看, 两者是一个从极端的偏离到逐渐接近的过程, 但人类社会作为高度异化的“自然”, 理性与价值之间的叛离与矛盾是随人类社会相伴相生, 至于能否把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完满地统一为一体, 目前尚无定论。就社会发展评判的尺度而言, 两者统一为一体, 也不预示着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进步, 更不能视为推动社会的前进和人类全面发展的实现。但是在充分努力达到科学认识的同时, 需慎重考虑社会性的价值判断, 并定以相当的权重, 纳入环评因素中, 以评估相关影响, 即应全面公认科学属性与多价值判断的博弈均衡的统一, 而非单方面的偏执。
二者的差异性具体表现在:科学认识需以客观自然原理为准则, 尊重客观事物的本源属性, 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不要违背客体的本质和客观规律, 而不能仅从主体的需要愿望出发去改造客观;价值判断参考价值尺度, 它是一种侧重于主体的原则科学认识和价值判断的区分:从内容上来看, 评价工作中所使用的分析思路、计算方法、数据结果, 这些都属于科学认识的范畴;而评价因子的选取、标准划定以及最后综合得到的评价结果, 则都是价值判断的结果。
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也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 科学认识是价值判断的前提、基础和手段;另一方面, 价值判断制约着科学认识的过程;最后, 科学认识必须通过价值判断才能发挥对社会实践的指导作用, 才能使实践呈现出意义, 才能使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动力而得于进行下去。
4. 基于社会学视角构建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的框架
美国国会1969年通过的国家环境政策法令 (NEPA) 中规定美国联邦政府投资或实施的所有项目和规划必须事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提供环境影响报告书。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若干年来, 我国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 把主要的研究和实践重点放在了自然属性的环评上, 缺乏“人文社会环境”的实质性考察。美国尽管在法令中鲜明地指出了“人文社会环境”, 但在落实的过程中也是落于形式, 对“人文社会环境”在系统环评中的科学定位和重视程度的理解仍比较片面。目前国内在环评研究的视角多集中在环评的自然属性上, 努力的方向是尽量仿真到对人类活动自然属性影响上的辨识, 力求从自然科学上完备现行的环评制度, 而在公众参与和政府环境管理上的实践, 是从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和论证环评自然科学性的想法以及行政管理的需要上出发的, 其实现的程度和参与、管理双方的认知和互动具有一定的偏差, 信息传递和立场定位上时常出现症结和错位。出于项目方的需要, 在环评的价值判断部分会与第三方发生显著的冲突, 而行政决策层也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进来, 其角色定位和领导力发挥上常与项目方、公众等发生联系, 这期间反映了环评复杂的社会性。在环评的发展健全中, 大致的路线是从环境科学研究的角度进行阐述和探讨, 缺乏对环评兼具的社会属性的考虑。在追求科学认识的同时, 价值判断是必须纳入研究的范畴, 其对环评的影响, 从文献提供的情况来分析, 将随着社会发展的深入而愈益凸现。田良[4]依据当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研究传统理论”对环评进行分析, 指出环评研究中客观存在着三个研究传统:方法学传统、管理学传统和基本原理传统。目前, 环评研究除了继续发展相对比较成熟的前两个研究传统, 还应在吸收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重点发展第三个研究传统。这与笔者所强调的关于环评的社会属性科学的研究有相通之处。
1994年, 加拿大社会科学联盟召开了一个关于社会科学和环境的国际会议, 来自不同研究背景的学者一致认为如果社会学家在环境研究和政策辩论中的重要性能够被强化, 那么社会科学可以更好地揭示环评中的核心问题[22]。
有必要从社会学层面来获取进一步解读环评社会属性的思路, 美国社会学家施伯格 (A.Schnaiherg) 和丹拉普 (R.E.Dunlap) 主张:“所谓环境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哈姆菲利 (C.R.Humphrey) 和巴特尔 (F.R.Buttel) 则认为环境社会学不仅要研究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与社会的关系, 还要通过研究环境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机制来探讨人类在利用环境时对人的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文化价值、信念和态度。日本社会学家饭岛伸子则认为:环境社会学是关于环境与环境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的总称”, 在借鉴美日等国的环境社会学范式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社会属性研究的范式, 以从社会属性的角度分析和解释环境问题, 我国学者洪大用提出了社会转型范式, 其中对部分范畴的界定和研究思路与建构主义范式具有相通之处, 在充分考虑新生态范式的合理性和时代性上需进行借鉴。
从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角度, 日本的户田清撰写的《追求环境的公正》中提出环境污染和破坏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来说, 作用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也客观地促使了不同社会阶层对环境影响不同的价值判断, 所处的社会经济状态不同具有中心的取向作用。从社会形态中对我国当前社会的价值判断标准, 有研究认为共同富裕和公民权利本位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本质的规定和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追求人的价值和人的自由发展, 将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目标和公民的基本政治诉求[23]。社会影响评价的开展, 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减少矛盾和纠纷, 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24], 同时也可对强弱惯性适当地进行调整均衡。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社会经济评价, 可以归纳为在环评中进行要素型社会影响评价。重经济、轻社会, 讲效用, 轻社会价值。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关注的是经济学上的费效分析, 评价方在社会学上价值判断的强势地位自然赋予, 公众方或项目/规划受体之间信息非对称性很难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中有所改观。缺乏监督效益的第三方介入以及用相对简单的方法考虑与表征社会影响因素在现实反映上是不可靠的, 结果往往受争议。要素型社会影响评价 (表观上) 早期环境质量/影响评价论著就有所论述与实践[25,26]价值型社会影响评价更能够反映在环评中人类社会最核心的特质。具体如图1、图2所示, 当前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图中, 主要研究和考评人类活动作用于社会、经济和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自然科学性影响, 对社会的研究, 也是有限地从社会要素主体出发, 以客观变量来考评, 并且在最终的环境影响全成分的构成中占有相当有限的比例。自然科学性与社会性复合的新型环境影响评价则强调以部门、组织或单位组成社会主体, 并进行价值判断研究, 尊重的是价值属性异化和社会功能化的特征, 同时努力认清其对环境决策起的显著作用, 试图在环境影响的全成分中增加其比重, 以便于推动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执行。
5. 需要着重考虑的若干价值判断主体及其判断特征
在开展建设项目环评时, 基于本研究对环评科学属性的认知, 为了处理和协调好环评在自然科学和社会认知科学领域的两方面特征, 在进行建设项目环评时, 应当着重考虑若干关键的价值判断主体, 充分认清他们对应的判断特征, 在环评的实践层面予以考虑, 才有利于环评工作的推广实施。相关的价值判断主体包括:
(1) 地方政府与同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在环境问题上的权力高于相对应的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同级环境行政主管部分在行政上受地方政府直接领导, 而行政处置权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而非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本身。客观上使得其在行为和意志选择上存在特定的选择倾向性。这在环评的价值判断中需要直接指出并努力协调研究。2006年底, 山西省环保局的一项调查显示, 91.95%的市长 (厅局长) 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 “推倒了污染企业的烟囱, 年底的利税谁来上缴”的顾虑依然存在[27]。
(2) 环评公共参与的若干社会主体。为了进一步阐述价值判断在各主体间的倾向性表征, 定义各主体在公开听证会前、中、后满意度的变化来揭示。在听证前, 不同主体即有特定的立场和角度, 对具体项目的环评持有特定的态度和欲体现的意志, 自然其对环评本身的价值判断上有相应的定位, 听证中, 各主体之间也会将彼此作为对象化的判断对象, 进行相应的价值定位, 而这种定位是基于环评项目的基础上而连带产生的, 受前者的影响, 听证会的这一形式, 即是不同价值判断冲击的突出表现之一, 传达的是有鲜明倾向的不同意志的声音和价值判断的结果。听证会后, 通过对各主体较先前满意度的变化情况, 即表征了其价值判断的实现情况也可从变化趋势中发现特定的倾向性特点。Stephen Ogunlana等人[28,29]对泰国Yadana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公开听证会进行了满意度研究, 发现在激烈的听证之后, 政府机构和项目方的满意度是上升的, 非政府组织、教授联盟和受影响的群众的满意度则相反。在听证中, 两方主体直接的满意度在横向比较中是极低的, 处于最低的状态。这种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定向性的价值判断的特征需要在环评的社会属性中作突出的考虑。泰国政府的目标是将公众听证会作为一种技术形式用于促进公众通过在立法或主要决策过程中表达他们的意见或观点, 以这种形式参与到政府行为中来。
(3) 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公众群体。有媒体报道, 在都江堰上游建水库直接影响到了都江堰申报世界遗产, 环保公众与政府在价值判断上产生明显分歧, 成为矛盾的双方, 政府的价值取向主要是集中在努力搞好经济建设, 而经济建设却没有充分打动公众。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调查 (共有6, 653人参与) 调查显示, 在企业、政府、个人三者中, 80.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最该对中国环境状况负责”。同时, 也有70.7%的人感觉近些年所在地的地方政府片面注重经济发展, 忽视了“环境保护”, 20.6%的人觉得“虽然努力了, 但效果并不明显”[30]。这就需要从社会发展和经济阶层的深刻变化来考察价值判断主体受到的显著影响。
四、结语
结合怒江等水利开发项目引发的社会争议可见, 在水利水电工程开工建设期间, 是经济容易失调, 社会容易失序, 心理容易失衡, 社会伦理容易失范的剧烈动荡时期[31], 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和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事件等也大致反映了这些矛盾情况, 既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发生显著不和谐的集中表现, 也是对现有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建设和发展的考验,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理性认识和科学判断问题一直在社会上倍受争议, 特别是在价值判断上出现严重分歧时, 表达实际意义上的环境保护和环境观上的立场见解就产生一定的主体化倾向, 社会属性的价值判断取向就愈来突显出来, 环评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努力的方向是使环境保护的宗旨得以积极有效的落实, 期间不断地丰富以环评实践和自然性环评的研究, 即如何从更符合自然本身的规律来看待和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并给出环境型的理解和提出相应的意志, 但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和意志力的表达是必须考虑及其表达的客观权力, 非本位的环境型理解和意志从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圆明园东部湖底防渗工程事件以及怒江开发争议等案例分析, 存在着相当的表现, 其溯求的力量和非环境本位的理性是显著的强势, 这给传统意义上的环评带来了现有科学认识取向和价值判断上的重大冲击, 体现着社会意识努力在环评中表达的需要, 同时也是要求对现有环评融入更多科学社会性考虑和程序的表现, 但必须突出强调, 这种自然科学性和社会属性的对话和彼此交融, 是建立在严格的理性思辨和切实反映公正价值观上的, 非感性和非个别意志力影响的泛社会立场上。
人文与自然 篇10
如何才能获得一个和谐的身心状态和提高自己的修养?我们必须在生活中牢牢把握住一个哲学上的命题——均衡定理。均衡定理的基本概念可表述为:均衡是一种动态的趋近状态, 一种在各种正向和反向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达到的一种资源最优化的配置状态。因万事万物都有一种保持原有的状态不变的性质——惰性, 因而, 趋向新的平衡状态的效率取决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博弈与制约。
二、平衡定理在自然科学上的应用实践
本文我们将从平衡定理在各学科上的本质体现而证明这种定理的深刻普遍性。从而, 为我们认识世界及解决问题提供一个哲学上的理论参考依据。
根据平衡的定义, 我们可把他的理论模型简化为如下所示
(旧态均衡) —————————————— (新态均衡)
(惰性) 综合因素作用 (制约)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打开的一扇大门, 楞次定律的提出是对发展的一个有力补充。旧态平衡就是原有的磁场状态, 新态平衡是产生质变之后的新的平衡状态。综合因素的作用对新状态的产生有促进的作用, 但因惰性原理, 这种平衡状态的转移受某种程度的制约。在此过程中的质变便是新旧平衡状态下磁通的差异, 用公式可表示为
(旧的磁通状态) —————————— (新的磁通状态)
(惰性) 外界磁通不同程度的改变 (制约)
假设没有楞次定律, 首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可判断在磁通量改变的情况下能够产生电流, 并且知道电流能产生磁场。因而可以判定, 不管磁场是增大还是减小, 产生的电流的磁场都会阻碍其变化。据此根据右手螺旋法则便可以判定电流的方向。在平衡定律的指导下, 这一切都显得这么容易。
在化学科学中, 极大地提高的工业效率的一项理论创新——勒夏特勒定理。这个定律对当时的工厂生产极具指导意义, 提高了生产效率, 极大得节约了资源。通过具体的因素而想向一种新的平衡状态的转化, 而原有平衡的惰性状态将阻碍这种状态的形成, 但仅仅是阻碍而不是阻止, 最终将达到一种理想的所需的最佳状态, 这一切都取决于原有化学平衡的性质及所施加因素的强度。
可用公式表示为
(旧的平衡状态) 综合因素的影响 (制约) (新的平衡状态)
三、平衡定理在经济学及心理学上的总结
经济学中的均衡问题更是俯拾即是, 为代表均衡价格,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其中蕴含的深刻本质。均衡价格的经济学定义是:由于市场的竞争作用, 及各种消费因素的影响, 导致价格趋向某一点, 这一点是买方卖方的需要都恰好达到最大的满足。
均衡概念与心理学上的平衡有很大的渊源, 因而其在心理学上给我们的指导意义也许更具现实意义。宇宙间的一切现象级关系都是由相互关系平衡关系调节关系构成、当然精神现象也离不开这一法则。
四、心理学上的精神拮抗作用简析
为了让读者更进一步了解心理学上的平衡作用将通过举例来阐述精神上的拮抗作用。例如:肌肉中的上臂屈肌和伸肌相互对抗名为拮抗肌, 之所以命名为拮抗肌是模仿其某种对抗作用——当我们屈肘时, 只会像机器那样运动, 只有相互制约调节才能使形式、速度、强度及连续性自由的进行。否则, 极易疲劳而将难以维持。精神活动亦是如此, 倘能自然的大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便将摆脱一切无谓的烦恼。
五、利用均衡定理治疗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综合症
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治疗法目前比较流行的是日本森田正马的森田疗法。其基本要义为均衡定理——归结一句话就是“顺归自然平衡和谐”。如果单纯的想要逃避痛苦或者想战胜都无济于事, 唯一能做的就是正面去迎接他, 最终达到一种新的和谐平衡的状态, 一种新的人生境界。
六、均衡定理对个人修养的提高及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当我们真的用心去体味这一原理时, 我们将获得提高自我修养与获得心理健康与洞察是非的一把金钥匙。
当我们感到生活的索然而幻想逃避现实时,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这种旧有的状态确实需要改变了。例如上网成瘾的癖好, 是因为身体的机能处于一种偏离正常的轨道的状态, 极端化而不平衡。可以通过给自己一个强烈的信号以打破原来的状态, 根据平衡定理这中信号只要足够强, 自己恢复常态的理论可能性也就越大。这为我们提高修养、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最后想重申:平衡定理就是因为他的普遍性而被人理所当然的忽略, 今天对他的总结虽然不是什么新的发现, 但至少给很多人提供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意识, 一种学习生活的理论模型, 鄙人认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根治法》森田正马日本[1]《神经衰弱与强迫观念根治法》森田正马日本
[2]《电学实验研究》法拉第英国[2]《电学实验研究》法拉第英国
[3]《化学平衡定理》勒夏特列法国[3]《化学平衡定理》勒夏特列法国
[4]《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高鸿业中国[4]《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高鸿业中国
[5]《数理经济学引论》阿契鲍尔德.李普赛[5]《数理经济学引论》阿契鲍尔德.李普赛
[6]《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理论研究》冯晓春中国[6]《著作权法的利益平衡理论研究》冯晓春中国
[7]《生命的景观 (The Living Landscape) 》弗雷德里克·斯坦纳[7]《生命的景观 (The Living Landscape) 》弗雷德里克·斯坦纳
人文与自然 篇11
大运河保护和申遗的意义深远,不光在我们国家,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全世界。2007年,在扬州召开了首届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在世界运河名城市长论坛上,我主要讲了运河和运河两岸城市的关系。运河沿岸城市,有的是在运河开拓之前就已存在,有的是在运河开拓以后催生起来的新兴城市、港口城市。不管是在运河开拓之前、还是在运河开拓之后建立的城市,运河之水和两岸的居民密不可分,他们生活在运河的环境之中,运河之水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之中,承载着他们的未来与希望。运河对于这些城市来说,不是生母,便是乳娘。这个讲话引起了与会中外运河城市市长们的共鸣。他们从中国政府对于运河的重视和保护中受到启示和触动,表示也要将运河保护纳入城市的发展之中。
大运河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了一种生态环境。所谓生态环境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果只有自然没有人文的话,环境再好,也是处于蒙昧阶段的状态;如果没有自然光有人文,也不能叫作完美的生态环境。运河把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创造了这种新的生态环境,并且告诉我们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应该怎么处理的。在工业革命时代产生了一句话,叫作“征服自然”。这是人类最狂妄的表现之一,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给解释成征服的关系。而运河不是这样的,运河是人们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顺势而为发展形成的人文工程。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河流大体是东流入海,唯有大运河是从南至北把钱塘江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海河流域几大水系串联起来。它并不是破坏自然,而是在自然的基础上顺势而成。
人文与自然 篇12
本文以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美国自然人文地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为例, 试图探讨建设纵向教学团队在提升青年外语教师教学能力问题上的可行性, 希望能对高等院校的青年外语教师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一
“美国自然人文地理”课程选用的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由常俊跃、赵秀艳、赵永青主编的《美国自然人文地理》。该书共15个教学单元, 把美国划分为东北部、东南部、中西部、西南部和西部5大地理区域, 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根据这一教材的结构以及地理知识学习上的非连贯特性, 负责课程的3名教师采用了“2+4+4+4+2”的纵向教学模式:3个平行的教学班各有1名负责教师, 负责所管班级在16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成绩录入等教务工作以及讲授第1单元 (美国总体概况, 用时2周) 和第14 (阿拉斯加与夏威夷, 用时一周) 、15单元 (复习总结, 用时1周) , 即“2+4+4+4+2”中的“2+2”。除了这3个单元之外, 剩余的12个单元平均分配给每个教师4单元:李欣负责讲授美国东北部的第2-5单元 (用时4周) , 邹燕负责关于东南部和中西部的第6-9单元 (用时4周) , 宋阳负责剩余的西南部和西部的第10-13单元 (用时4周) , 按照排课顺序依次在每个班级穿插讲授, 即“2+4+4+4+2”中的“4+4+4”。
在教学实践中, 纵向团队教学既能让每位教师在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 又能通过多人授课的竞争压力促使教师精益求精地授课, 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除了对普通师生的积极影响之外, 建构纵向教学团队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巨大促进作用更是不容忽视。
二
首先, 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认为, 教师之间的同伴合作对于教师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青年教师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一般只有短短一两年时间, 除了少数接受过师范生的专业训练之外, 他们大部分缺乏一个培养和适应的过程, 对教师的职业特点、素养要求和教学规律不甚了解, 缺乏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教学基本技能与方法的训练。[3]可以说, 青年教师处于知识结构调整、充实阶段和积累经验阶段, 他们各方面都缺少经验, 迫切需要同事的支持与帮助;而处于专业成熟阶段的有经验教师, 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 有能力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指路和“点拨”作用。[4]因此, 只有建立一个充分利用高校内部的教师教育资源、充分地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的纵向教学团队, 才能有效发挥这些有经验教师在青年教师成长中的作用。以沈阳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美国自然人文地理”课程的教学团队为例, 该成员构成分别为两位60后的副教授和一个刚就职不足两年的80后青年教师。在整个准备教学和教学过程中, 两位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带领青年教师集体备课, 教授青年教师如何抓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培训青年教师编写教案, 指出其教案中的优点与不足;传授青年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使其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能动性;辅导青年教师如何制作出图文并茂、重点突出的教学课件。概言之, 通过建构合理的纵向教学团队, 青年教师在每周开展的教研活动中都能获得资深教师在备课、教案规范、授课技巧、课件制作等方面提供的帮助与指导, 极大地提高了其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其次, 纵向的教学模式能使青年教师在短期内最大程度地积累教学经验。虽然绝大部分的青年教师都接受过不同形式的岗前培训, 但他们都不同程度地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具体表现为:第一, 青年教师虽然对专业知识比较熟悉, 但他们缺乏对教材的系统了解, 缺乏对讲授内容的精选、加工和改造, 还缺乏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的潜心研究, 导致给学生留下只会“照本宣科”的印象;第二, 青年教师由于对教学时间、方法、形式和内容的编排等方面等缺乏经验, 因而在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控制教学节奏和管理课堂等方面容易处于一种极不协调的状态;第三, 青年教师虽然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好, 但社会生产实践锻炼严重缺乏, 通常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5]幸运的是, 通过纵向团队的合作, 青年教师能够在短期内最大程度地积累教学经验。“2+4+4+4+2”的纵向教学模式与以往的传统教学不同, 青年教师不用对整本教材的全部知识内容达到细致、准确的理解, 而只需要在对全书脉络理解清晰的基础上, 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其所负责讲授的几个单元中。这种纵向教学方式不仅让青年教师在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节省了大量的备课时间, 又使其在对不同教学班级反复讲授同一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考查不同授课对象的不同课堂反映, 在短期内最大程度地积累教学经验, 从而起到提升青年教师的教材知识迁移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喜人成效。
最后, 纵向教学团队的建设能舒缓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职称晋升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压力, 从而间接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高校正朝着研究型大学快速发展, 高校教师与科研人员的职责要求愈趋一致, 大部分教师都是教学和科研“一肩挑”。[6]而青年教师因为参加工作时间较短, 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尚待形成, 科研经验缺乏, 关联资源少, 因此往往长期无法实现科研方面的突破, 感觉职称晋升无望, 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但通过融入到纵向教学团队之中, 青年教师能够较快地与同事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并在纵向团队成员的带领和帮助下, 以团队的集体力量申报、完成科研项目, 在省、市及校级科研立项和教改立项中贡献力量, 逐步地积累科研经验和夯实科研能力。可见, 纵向教学团队的引导能够帮助青年教师战胜科研、晋升和交往等方面的现实困境, 以提升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方式间接地反哺教学, 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
但不能忽视的是, 纵向团队教学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值得我们时刻警惕。在对沈阳大学“美国自然人文地理”课程的3个教学班级的问卷调查中, 老师和学生纷纷指出困扰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接触减少。这是因为, 在“2+4+4+4+2”的教学模式中, 每位教师由之前的面对1个班变成了3个班, 原本16课时的授课量被3个班平摊, 每个班的平均授课量只有短短的5.3课时, 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接触机会减少, 交流也随之滞涩。针对这种情况, 团队成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如在课堂上更为注重师生互动环节, 增设固定、开放的办公时间与学生交流等, 及时地将这一问题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化。
可见, 从沈阳大学“美国自然人文地理”课程的教学实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纵向教学团队虽然具有些微的不足, 但它既能让青年教师最大化地享受资深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又能让青年教师最有效率地提高教材知识迁移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和理论实践结合能力, 还能通过团体搞科研的形式减轻青年教师在科研等方面的心理压力, 从而间接地反哺教学实践, 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有巨大帮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全国普通学校教师队伍现状[J].中国教育报, 2004年9月1日版。
[2][4]杨启富.导师制:青年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1) :88.
[3]郑为超.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3) :57.
【人文与自然】推荐阅读:
自然保护与人文精神09-29
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美06-01
自然人文资源12-18
学习人文地理解析自然密码作文08-27
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推荐阅读书目解读09-29
关于组织开展2009年度院级人文社科类和自然科学类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09-22
人文尊重与关爱09-07
人文与社会教案06-09
技术与人文论文06-28
科学与人文精神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