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尊重与关爱

2024-09-07

人文尊重与关爱(精选4篇)

人文尊重与关爱 篇1

2004年, 被学术界称为“文化保守主义年”。这一年, 蒋庆选编的皇皇12卷本《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以其浓烈的“原教旨主义”倾向, 引来了有关媒体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关于儿童读经问题的激烈争吵。2008年9月新学期伊始, 清华大学文科实验班讲授《四书》再掀波澜。就争辩的激烈程度而言, 后者远不如前者, 但反对方的基本立场和一些观点却出奇地一致。其中之一, 就是对“怀疑”“批判”等现代性态度的极端崇信与张扬。

对于蒋庆, 笔者久读其书、久闻其名而未睹其人。但“文如其人”, 读其书, 可以想象其为人。且看他在《中华文化经典基础教育诵本》后记中所写的两段话:

两经寒暑, 一聚心力;今日书成, 差可告慰。宣圣删述代作之意, 朱子训蒙养正之心, 于今吾知之矣!吾知之矣!

近世以降, 斯文见绌;经书之厄, 甚于秦火。学堂废读经, 杏坛禁祀孔。于是弦歌声绝, 《诗》《书》扫地, 国人已不知经典为何物矣!所幸天运往还, 斯文重振;经籍复兴, 弦歌再起。是编之出, 正其时矣。十万之文, 经典精华尽在是;十二之册, 圣贤法言萃乎此。唯愿吾中华儿童手持一编读之读之再读之, 而他日君子之国、大同之世, 必在此朗朗读书声中也。

本着同情、理解与欣赏的态度, 一个活脱脱的蒋庆会出现在我们面前:饱读诗书, 为文古朴, 信奉儒学几乎到了迷信的程度, 自信非凡而近于自负, 迂腐之中充满执著, 古朴之文不乏童真之气……若换一种眼光, 完全基于“怀疑”“批判”立场发言, 那蒋庆就完全是一副“腐儒”模样:迷信自负, 食古不化, 迂陋有加……打响“斥‘当代大儒’蒋庆”第一炮的旅美学者薛涌, 就是本着后一种立场向蒋庆开火的:

对孩子的教育, 应该是苏格拉底式的, 不应是蒋先生所界定的读经式的。……教育是质疑而非背诵的过程。……后来的腐儒不让孩子提问, 只让他们背书, 实际上是以他们那些陈腐的“人之末”, 压制孩子充满创造力的“人之初”。笔者对五四以来的启蒙主义的一个主要批评, 就是这种启蒙主义有一个基本的设定:少数几个读书多一点的人, 不仅在知识上优越, 甚至在道德、价值方面, 也有垄断性的权威。他们可以替别人作出决定:什么该学, 什么不该学。……这实际上全是来源于传统士大夫对文化的垄断。笔者则认为, 这种文化垄断需要打破。世界上人人有思想的权利, 只需要记住那些自己认为值得记住的东西。 (《什么是蒙昧主义?——再评读经, 兼答秋风》, 《南方周末》, 2004年7月22日)

儿童读经之争因文化问题与教育问题相互缠绕而格外复杂, 非一言可尽。在此, 我更加关心的问题是, 薛涌所极端崇信与张扬的“怀疑”“批判”等现代性态度对于经典研习究竟意味着什么?引申开来说, 如果研习传统经典可以被视为一种人文学的学习和探究活动, 那么, 其合理的学习和探究方式到底是什么?

人文学的学习和探究活动所直接面对的, 可以是特定的知识和文本, 但这不是只在与文本、尤其不是与被当做“物”来处理的文本打交道, 而是以之为中介, 在读之者与作之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精神性联系。因此, 人文学探究不过是以文本为中介所展开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活动。在日常交往中, 我们对交往对象的理解和评价 (包括作为情感判断的好恶之情) 总是相互渗透的:既会因特定理解而产生某种评价 (如好恶) , 也会因某种评价 (如好恶) 而导致特定理解。同样, 在人文学探究中, 探究者对于人的立场和态度, 并不是外在于探究对象的, 它们会作为观察视角、情感底色、精神氛围, 使同一文本呈现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意义。同一部《红楼梦》, 在政治“运动员”、道学家、唯美主义者、窥阴癖者眼中会呈现出十分不同的面貌, 道理即在于此。说到底, 在人文学的意义上, 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与我们如何看待他人、解读历史, 是完全无法分开的一件事。

然而, 探究主体与文本意义生成的自然同一性, 并不意味着出于任何立场和态度的探究都具有天然的合理性, 没有高下之别。如同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往和交流要以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同情、理解为前提一样, 人文文本的解读, 也需要对于潜藏在那个文本之后的精神生产主体的尊重、同情和理解。这既是人文探究的伦理性要求, 也是其科学性要求, 是探究人与探究物的根本区别所在。袁隆平种水稻无须尊重、同情水稻, 因为水稻不是人, 没有人格;向袁隆平学习水稻种植技术的农民, 也未必要去关注袁教授的劳动品格和精神境界, 因为掌握了他那套高水平种植技术就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但是, 当我们把袁隆平作为人文学探究的对象, 要去呈现一个科学家的精神世界之时, 却必须以尊重和同情为前提。这时的袁隆平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喜怒哀乐、利益计算、理想追求, 唯有从尊重、同情和体贴出发, 才谈得上对他全面、完整而客观地理解。陈寅恪先生主张历史研究应有“同情之理解”, 研究者要“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 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因为, 没有对人的尊重、同情和体贴, 便没有对于人的真正理解。以非人化的方式 (无论是轻蔑还是冷漠) 去研究人, 充其量只能呈现作为物的人;而当我们把他人作为物来处理的时候, 我们自己先已变成了某种没有灵性之物。佛教讲“大慈大悲”, 这“慈”、这“悲”, 不仅是对良善之人悲苦处境的同情与悲悯, 也同时指向恶贯满盈之徒的恶行恶迹。惟其如此, “慈”和“悲”才来得博大、深沉, 能唤醒那久已沉睡以至沉沦了的人性。

不仅如此, 中国人对于自己的祖国、文化和人民, 不仅需要一般意义上的尊重、同情和理解, 更要有一种历史承担意识。因为中国人对于中国文化, 注定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面目出现, 而应快乐着她的快乐、悲伤着她的悲伤, 为她的缺憾而扼腕叹息, 为她的罪恶而痛心疾首。当年孔老夫子周游列国, 其道不售, 累累若丧家之狗。有隐者对子路说:“而与其辟人之士也,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意思是说, 你与其跟着孔子那种逃避坏人的人, 为什么不跟从我们这些逃避整个社会的人呢?子路以告孔子, 孔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论语·微子》) 这怃然而叹、回应隐者的话, 同时表达了孔子对于社会充满忧虑、期待与责任的复杂心情和深切关怀, 尽管现世人群充满了问题、缺憾以至罪恶。对于先圣之道, 孔子提倡“默而识之”。这个默, 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默识心通, 是在言思路断之际, 用生命来体证生命——体认言说背后的那个言说者的完整精神世界。孔子自称“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我于老彭” (《论语·述而》) 。“述”是“传旧” (朱熹这样注释) , 但这个“传”并非口耳之间的事, 而是以心传心。所以, “述”不仅需要言、需要知, 更需要“信”、需要“好”——一言以蔽之, 需要整个生命的投入和体贴。惟其如此, “述”的过程才是一个“学”的过程, 是一个人在深入历史、文化世界的同时, 不断开拓和丰富自己的精神成长空间的过程。惟其如此, 这“述”才能传神, 具有教和诲的价值。故孔子又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故”可以是历史, 可以是旧知, 也可以是习见、习闻的常事 (因而也是故事,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就是指向日常故事的) ;“知新”不仅是所知者日新, 更是这个知者在温寻故事过程中, “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的日新月异的精神世界。因此,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其实是说, 一个有述的本领而又具有日新精神的人, 方堪当师者之任。这个“温”字用得很妙, 同时表达了情感体贴和思维寻绎的丰富内涵。

我想, 《史记·孔子世家》在“当世则荣, 殁则已焉”的帝王将相与身为布衣、“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的孔子的对比中彰显孔子的价值, 并以“至圣”相许, 那“至圣”所代表的是非凡的学问, 更是构成那学问的生命骨骼, 是孔子那深切的人文关怀。对于物从而对于作为物的人的知识可以因时而迁, 但这种使人与人相沟通的人性情感却历久弥新, 具有永恒的文化价值。惟其如此, 尊重、同情、理解才构成了人文学学习和探究的基本前提。而所谓“怀疑”“批判”, 只有运作在那个前提之下才会真实有效, 成为有人味的文化创生。

进入现代社会, 半是西方科学主义和民主自由思想驱策, 半是中国人求胜心切而又文化自卑心态作祟, 世风丕变, 尚新、尚异、尚自我, 疑古、疑人、亦疑我。张口批判, 闭口创新, 仿佛若非“我”字当头、“破”字领先, 便与“作”者无缘。以“怀疑”“批判”为代表的现代话语, 在增强中国人自我反省和批判意识的同时, 也助长了藐视前贤、轻慢自己文化传统的消极心态, 似乎每一个人都在扮演“文化警察”的角色。古时作文“诗云”“子曰”之类固让人皱眉, 倒还有点儿谦逊的意思在。今人“我”字当头、自以为是的创新, 则连自知之明亦付阙如, 就不能不叫人忧虑了。为了“创新”, 我们用所谓“批判”“怀疑”精神, 拼命地找古人的茬儿, 找他人的毛病……于是, 学问未必增高, 心胸却日趋褊狭, 最后只剩下个空荡荡的“我”。时间久了, 当我们“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时候, 就又跟自己、跟“我”过不去了——自我从此分裂。要摆脱这种精神分裂症, 我们最好先把“批判”的姿态搁置一边, 从学会“欣赏”开始。欣赏前人, 欣赏他人, 也欣赏自我。在思维上, 先学会“正向思维”, 再开发“逆向思维”。如孩童学步, 要从向前走, 走正道开始;一上来就倒着走, 弄不好就跌坏了稚嫩的大脑。

因此, 当蒋庆宣称自己所倡导的儿童读经旨在“启”以启蒙自任的五四以来的新文化之“蒙”时, 话虽说得大了些, 但他对中国人现代文化心态之弊的揭示却是深刻的。倒是秋风——那位被称为“温和自由主义”的学者——在批评薛涌之文时的论说, 更加平实而中肯:“让我们还是理性一点, 宽容一点, 尤其是对自己的传统、对自己的祖先、对自己的文化, 多一些同情的理解, 而少一些刻薄、猜疑、鄙视和仇恨。” (《现代化外衣下的蒙昧主义》, 《南方都市报》2004年7月13日) 。不少新读经运动的追随者也不无“蒙启”的成分, 但运动的兴起和持续至少表明, 国人的文化立场和文化心态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朝着符合人文文化本性的方向。

人文尊重与关爱 篇2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首届名校长荣誉获得者高万祥,先后任张家港一中、张家港高级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和江苏省教育厅苏派教育研究中心秘书长,是教育部师范司“教育家成长丛书”首批二十位入围者之一。多年来,他一直倡导并践行着人文教育思想,重视人格教育,启动“六大文化工程”,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育改革,创设人文教育环境,出版《语文的诗意》《高万祥与人文教育》《学校里没有的教育》等多部专著,发表文章700多篇,做教育演讲近1000场……

本期教学流派栏目特邀高万祥校长谈谈他与人文教育思想的结缘故事,以飨读者。

中国教师:高校长,您好!作为人文教育思想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您将人看成目的,希望师生能越来越多地发现自己的本质,那您能用简短的话语谈谈人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和主要内容吗?

高万祥:什么是人文?什么是人文教育?在我看来,人文就是人心,人文教育就是人心教育,人文关怀就是对人心和人性的关怀。人的善良心、同情心、高贵心、责任心、爱国心、羞耻心等都应该是位居首位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

把人看成目的,是康德的名言,也是对人文教育最好的解读。尊重“人”,表现“人”,造就“人”,培育真正意义的“人”,人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的公共价值,践行人类对教育的理解、诠释及种种期望和寄托。二是学校的个体风格,往往以校训、校风的形式得以体现。比如,张家港高级中学的校训是“以人为本,文化关怀”,这里的“文化”是“人文”的代名词,是一个动态概念,是指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关怀”的根本追求,就是让全校师生在学校里工作、学习得更好,生活、发展得更好。

中国教师:您对人文教育有如此解读,其中肯定有一些人或事让您印象深刻,能否讲讲您与人文教育思想结缘的故事?

高万祥:我真正和人文教育思想结缘,应该是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开始的。2001年5月17日,经过一年多的交往,特别是通过“乌克兰中国文化教育交流中心”总裁吴盘生先生的沟通,张家港高级中学的国际友好学校——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校长哈衣鲁莲娜女士和乌克兰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乌克兰教育部原副部长萨夫琴卡女士联袂而至。与此同时,策划和期待已久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讲习班”如期隆重开幕。

为了迎接苏氏亲人的到来和“讲习班”这一节日般的活动,我倾自己几年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积累和体会,为全校师生做了一场辅导报告——“做一个真正的人”。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部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大写的“人”!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伟大教育思想,解读帕夫雷什中学“培养真正的人”的伟大教育实践,应抓住以下几个要点: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做一个具有精神力量的人;做一个信仰神圣的人;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做一个酷爱读书的人;做一个懂得合作的人;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做一个知道羞耻的人;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而且,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关注心灵和人性,关注人的健康成长。认真通读苏霍姆林斯基所有著作的同时,我先后参观考察了浙江春晖中学和天津南开中学。在没有走进学校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两所中学会成为中国现代教育的“麦加圣地”,成为吸引众多一流大师的耶路撒冷?直至实地考察学习之后,我的内心才豁然开朗。两校的共同之处是以人为本,注重人心、人性、人格。

中国教师:您有一个不雅的雅号“书虫”,人称“书生高万祥”,而且李镇西访问张家港高级中学,曾借住在您的书房,他说“他住了世界上最美丽的房间”。这不仅是在说您的书多,热爱书,更是赞誉您的学风和学校的学风。您能说说阅读与您提倡、践行的人文教育思想有何关联?

高万祥: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两江总督端方在南京创建了中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江南图书馆。这一年,刚从欧洲考察回国的端方给清廷呈递的奏折中开头就说道:“窃维强国利民,莫先于教育,而图书实为教育之母。”

建设书香校园,倡导教师读书,并带动学生阅读,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即为现代中国培养“读书人口”。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习型组织,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个师生做真正的“读者”,成为我的志同道合的书友,这是践行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那教师为什么一定要读书,读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自己的阅读体会,我组织师生阅读的实践,我思考的结果,可以概括为三句话。第一,阅读能带来思想和思想尊严。第二,阅读能带来更多的爱心、良心和社会责任心。第三,阅读能带来诗意,创造情怀。总之,阅读能让人获得心灵的宁静、精神的完善、灵魂的高尚,能让人心变得更加柔软、温馨、善良、美好。

中国教师:您在张家港高级中学推行“书香校园”行动,在江苏乃至全国都产生了热烈反响,这也是您人文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您认为思想落实到行动上,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高万祥:倡导人文关怀,践行人文教育,其实是真教育的一种回归,因为中国教育最好的传承是对人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如何传承千百年来一直独步世界的人文教育的民族传统?如何实现教育的人文关怀?以“人文”为基点的理想的教育和理想的学校,应是怎样的?我的答案是:让每个师生都活得更好!在我的办学实践中,特别重视的常态工作有以下几项。

第一,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教育的全部问题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办学校也应从阅读开始。从私塾到新式学堂,中国式的常态教育就是专注读书的教育。在张家港高级中学,学生每周有两节专门的阅读课。典雅温馨的图书馆阅览室里,学生在座位上可随手从书架上取书,文学名著和名人传记应有尽有。在阅览室的玻璃门上,我贴了这样一副对联: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上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博尔赫斯曾经自问自答地说,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一座图书馆的模样!套用一下,我说,理想的学校应该是学生真正读书的天堂!

第二,让学校成为真爱的乐园。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以人为本的爱心教育。古代中国人选拔官吏和大学生(太学生),位于首位的标准是“举孝廉”。孝者,爱心也。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好的学校,一定是充满大爱之心的学校。学生在学校固然是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做人。个性、情感、人格、爱心这些做人的最核心内容,主要不是在文化课堂,而是在校园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师生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校园人文环境是一种隐性课堂,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极为重要。需要强调的是,教育和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智慧且有责任的爱,要让学生学会去爱!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之爱必须是一种以理解和尊重为前提的真爱。在校长的岗位上,我积极倡导爱心教育,努力把学校建设为充满真爱的幸福乐园,并常常扪心自问,对教师和学生,我有真爱吗?

第三,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是道德关怀和人格培养。孔子的教育旗帜上鲜明地写着六个大字:礼、乐、射、御、书、数。礼是处于第一位的。它是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守则。从孔子开始,中国人一直把育人作为第一位的常态教育。张家港高级中学的学风是“学会学习,培育智慧,塑造人格”,就是希望每位学生都能以高分上大学,用智慧去成才,用高尚的人格赢得人生的美好未来。因此,学校德育工作的拳头产品是:学会吃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做人。能改变人、塑造人的学校,才是最理想的学校。

中国教师:您提出“语文应诗意地栖息”,指出语文教育应以人的素质培养特别是情感培养为主要目标,给予人以文化关怀,那您能否谈谈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思想的关系?

高万祥:什么是语文?语文是一种快乐的分享。分享优美的文学,分享精彩的生命,分享丰厚的文化。我倡导用经典阅读培养读书人,践行生活化创造性作文教学,主张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呼吁语文教育的诗意和人文的回归。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能让语文成为学生终生享用不尽的财富;一切追求,都是为了让自己和学生一起分享幸福的语文人生。

我一直倡导,语文教育应该以人的素质培养特别是情感培养为主要目标。语文教育的过程是诗一般的审美创造过程和优美意境。语文教育改革应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己任。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教育。语文的任务是语言培养和情感培养,强调语文教育的最大价值是向学生传递人类历史上最优美的价值观念,传递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最大的意义是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丰富的人性、正义感和公正性,能自律,善于与他人协调并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人格、人权,热爱自然和生活,这都是语文教育超越时代的永恒不变的价值。

中国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教师可以说扮演着重要角色。您先后在张家港第一中学、张家港高级中学、苏州大学附属中学任校长,是如何理解教师素养提升的?

高万祥:践行人文教育,关键是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而且,教师教育一定要以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为主。2013年,我协助朱永新先生一起主编出版了教师成长读本《教师第一课》,其章节内容就有助于让教师能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专业成长。

第一章“书写教师的生命传奇”,主要从教师的人生追求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做一个概述,希望能打动读者,并对其事业和人生产生良好的影响。第二章“阅读教育大师”,引领教师走进一流、伟大的教育家的世界。这或许不是让我们更丰富、更成熟,而是让我们如大师一样,对教育、社会、生活和人生永葆一颗赤子之心。第三章“不可或缺的心理学知识”,注重实践和应用。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研究什么?我很欣赏这样一个定义:心理学研究“关系”二字,研究人和社会、人和自然、人和他人、人和自我的关系,从而实现心智的更新和内外宇宙的和谐。教师是世界上特别需要讲究和人交往、沟通的职业,不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行吗?

第四章“道德的核心是大爱”,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我比较喜欢“大爱”这个概念,坚信在物欲横流的中国社会和功利主义的当下教育,当务之急是呼唤“大爱”的回归。第五章“在教改科研中收获幸福和优秀”,专业修炼,职业素养,事业追求,是教师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三个阶段和台阶。融三者于一体的教改科研,是教师能够超越他人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只有属于创造性劳动的教改科研,才能让教师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尊严感。第六章“写作:卓越教师和平庸教师的分水岭”告诉教师一定要学会和善于写作。写作至少是人生的一种趣味,文字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快乐。第七章“口才是教师的第一能力”,第八章“人际交往中的生活智慧”,主要介绍教师的表达、沟通和交往。

教育是创造人生幸福的事业,这种创造往往通过教师的大爱、圣心及由此生成的美丽生动的语言去实现,往往通过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达成。

中国教师:读书是教育之母,您能否推荐几本好书供教师阅读,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高万祥:《论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当代中国人应该好好地阅读《论语》。我甚至觉得,《论语》是中国人的《圣经》。中国人甚至全球的华人,不管是否读过这本书,甚至不管识字不识字,身上都流淌着儒家文化的精神血液。我们的道德伦理、价值判断、审美认识和一言一行,往往都自觉不自觉、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孔子及儒家文化的巨大影响。从这种意义上说,儒学是人类最古老也是最优秀的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和精神乳汁。

《理想国》。作为与《爱弥儿》(卢梭)和《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齐名的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之一,《理想国》集中体现了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并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如黑格尔所言,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思想的精神家园。走进《理想国》,我们可以沿着柏拉图的指点,找寻教育的精神家园。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古今中外的教育学著作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在我心中,苏霍姆林斯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的著作是他的工作手记和校长笔记,再加上意识形态较为一致的原因,我们读起来十分亲切。我甚至认为,在职教师和校长,教育著作方面可以什么都不读,但一定要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否则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和优秀的校长恐怕很难。这是因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是人类精神的高地。

《陶行知文集》。“用生活的力量改造生活”,我把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印在张家港高级中学的科研刊物《新教育财富》的每一个页面上。先生的教诲如此亲切、实在、深刻,使我坚信,教育是“做的哲学”,人格是一笔一画写成的,人格和道德的学习必须从衣食住行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史怀泽传》。周国平说:“衡量一本书的价值的标准是:读了它之后,我自己是否也遏制不住地想写点什么……”我国台湾著名作家钟肇政编译的《史怀泽传》正是这样的一本书。神学家、哲学家、音乐家、医生、作家,都是史怀泽的身份。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世纪伟人、丛林里的圣者、和平使者,都是他生前得到的美誉。他是欧洲人,但他的影响却遍及世界。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宗教、哲学、艺术和医术上,但他的伟大一定属于整个人类。他不是教师,但一定是全世界所有教师永远学习的楷模。

《梁启超传》。我由衷地认为,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伟人中的伟人。犹如卢梭之于法国,他是中华新时代的启蒙者,说他是民族先知、国家脊梁、“中国第一公民”,实在是名副其实。那梁启超的人生事业对教师有哪些启示?换言之,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向中国的“第一公民”学什么?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内容。

人文尊重与关爱 篇3

一、惩罚要以尊重为前提

有的班主任常摆着班主任的架子, 唯我独尊, 甚至为一些鸡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做文章, 对学生进行讽刺, 挖苦, 甚至体罚学生, 曾经听说过西安某学校给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带“绿领巾”, 也曾听说过温岭虐童事件等, 他们认为这一种“严”。殊不知这些偏激的惩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可能会使学生失去自信心, 产生自卑感;也有可能使学生对老师失去信任, 破坏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等。这不仅达不到教育目的, 而且还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 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 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的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尊严在尊重的前提之上, 维护尊严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一种能力, 它跨越了时间空间的局限, 触及尊严的底线后果不堪设想。尤其是我们高中教师所面对的这群“小大人”般的学生来说, 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有效地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他们才会向你敞开心菲, 服从你的领导。

二、惩罚要以关爱为基础

没有一种教育可以依靠惩罚来实现。惩罚的根本宗旨在于“治病救人”, 惩罚的出发点和终结点都是出于爱, 关爱下的惩罚是爱学生的表现, 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所有学生, 无论是听话的还是调皮的, 无论是成绩好的, 还是成绩差的, 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 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师爱也是学生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的源泉。学生只有得到教师的爱, 才能表现出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 才能主动地听老师的话, 才能虚心接受老师的惩罚并改之。因为学生只有“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 所以真正的教育还存在于关爱与感动之中。

作为班主任, 经常会碰到单亲的学生, 这些学生大多缺少关爱, “孤僻、自卑、敏感, 逆反”成了他们的性格标签, 而这些性格也正是最易犯错的源头, 对于这类学生的错误, 我们不能只以惩罚为手段, 更应以关爱为基础。它要求以情动人, 要让学生知道老师罚他是为他好, 为他着急、难过。

三、惩罚要以真诚为核心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告诫老师们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中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可不要等到坐火车, 学微积分, 点电灯, 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是的, 回想当年, 年轻的自己也有过犯错时候, 同心而论, 自己的学生难免会犯错。有了错误就该给以引导, 而这种引导要出自于真诚, 不要怀疑学生的感悟力, 你的真诚一定会有学生感悟到。当初宰予上课睡觉, 孔夫子忍无可忍, 立即停止授课, 拍案怒骂:“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 不可圬也。于予而何诛!”即使是这样的责骂, 也是出于真诚, 才能造就出之后的七十二贤之一的宰予。

四、惩罚要以平等为信念

西方哲人曾都说:“人生而平等。”这种平等不只是人身的平等, 还有思想的平等, 在教育中一份对于“平等”观念的认可是必不可少的。身为教师更需要一份平等的信念对待每一位学生, 惩罚也不例外。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应指向学生的过错行为, 而不是指向过错学生。做到对事不对人。那种职业心态被扭曲下的对学困生的苛责, 同等情况下对学优生的宽待很是不应该。

学生是比较敏感的, 一旦处理不公平, 不但会丧失惩罚的效果, 有时更会造成更坏的结果, 作为校心理辅导老师, 曾经看到过一个很叛逆的学生, 总是对着班主任干。我和他聊的时候知道, 原来是他的班主任很有偏见, 别人犯的错说几句就行, 他犯了同样的错却要受到惩罚, 越罚他越叛逆。对于这学生我开导了他很长时间, 但我也认为这是班主任在惩罚过程中没有落实平等的信念而引起的教育失败事件。

把尊重和关爱学生放在第一位 篇4

纵观整个观摩课活动, 圆满而热烈, 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为此付出了卓越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 全面展示了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盛况, 为全面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观摩课的展示中, 我们看到了很多教师的良好的教学理念、出色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方法上的推陈出新, 令两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者耳目一新。其中, 大多数授课教师来自全国各地, 他们都是“借班上课”, 缺少了大多数教学观摩课前期长时间的“排演”过程, 靠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教学真功夫, 但授课教师“真金不怕火炼”, 依靠自身良好的教学能力, 把课上得精彩、热烈, 课上课下, 师生笑脸盈盈, 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这在某种程度上, 对这届全国观摩课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让与会者感受着学校体育欣欣向荣的发展气象。

但看课的过程中, 有个别细节却不容忽视, 比如说在开幕式表演之后的一节观摩课中, 就出现了“学生面向阳光学习, 教师背对阳光授课”的场面, 这显然是违犯教学常规的, 我想, 在平时这位授课教师一定不会出这样的问题, 但或许当时这位教师认为, 学生面向阳光的方向, 正是主席台的方向, 为了让嘉宾更好地看到这节课的精彩之处, 这样的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但这位教师恰恰忽略了, 无论是观摩课, 还是常态课, 主要的教授和发展对象都是学生, 况且当时专家点评组的成员已经来到了场地中央。这时候作为授课教师最好的选择就是, 坚持课堂常规,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因为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而言, 尊重和关爱学生才是我们第一位的选择。西方哲学家会认为“细节决定成败”, 东方道学家则说“观人以微”, 这些观点都告诉我们细节和一些微小的事务, 在作为体育课, 尤其是向全国展示给同行借鉴和学习的观摩课中, 在保证创新、生动、高质量的同时, 也应该注意课堂常规这样的细节, 因为这同样是一节优秀课重要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三十年, 中国学校体育在改革和进取中大踏步向前, 把尊重和关爱学生放在第一位都应该是我们在任何时候所必须秉承的, 这也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所提出的, “要通过5年左右时间, 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的一个重要保证, 只有我们把尊重和关爱学生放在第一位, 我们才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明确使命和责任, 严格要求, 推陈出新, 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日前, 教育部发布规定, 将学生的近视率、体育课开足情况以及每天锻炼一小时完成情况等列入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内容, 甚至强调督导结果将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成绩的重要内容。为了落实上述工作, 教育部同时颁发了《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试行) 》, 这些积极举措的出台, 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而这其中所体现出的正是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

9月29日,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在讲话中, 胡锦涛强调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我们要继续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极大激发了亿万人民的体育热情, 极大推动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我们要继续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继续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继续推进体育改革创新, 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胡锦涛主席的讲话, 让我们每个学校体育工作者感受到了崇高的使命与责任, 发展群众体育事业, 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体育改革创新, 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学校体育都应该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因为学校体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国体育发展的基础,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发展。

上一篇:SP30下一篇:林业发展投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