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报道

2024-10-24

纸媒报道(精选6篇)

纸媒报道 篇1

上海是中国近代的文化中心和时尚发源地, 在城市文化发展进程中, 上海本土文化经历了从没落到复兴的过程, 而本地报纸也逐渐从被动的新闻采访报道模式, 转变为主动争夺话语权, 对于这个陌生领域, 我们不仅要摸着石头过河, 也希望在河道中探出一些可供行走的路径。面对读者的要求、面对媒体竞争的格局、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纸媒的文化报道应该怎么办?

一、注意几个角色的转换

在网络时代, 面对新媒体咄咄逼人的话语权争夺, 报纸应该如何应对?本文不提倡因噎废食, 完全排斥网络信息, 相反这个社会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信息把关人、需要有格调、有风骨的审美文化引领人, 也需要各种创意文化活动的组织者, 报纸应该做好这几个角色之间的转换。

(一) 做好新闻信息的把关人

做好信息把关人, 主流报纸记者编辑应核实消息源。对于网络上无法确真的新闻, 宁可信其无, 也不可盲目摘抄, 至于那些乍一看刺激非常、实际上不合常理的新闻, 记者须根据常识判断真伪。

在自媒体盛行的今天, 对于文化名人通过博客、微博发布的各种信息, 报纸要辩证看待。虽然自媒体发布的信息源看似真实, 但140字并不能保证事实的全面, 记者要多角度了解相关信息、询问相关当事人, 报纸应确定事实确凿、合乎逻辑后再刊用。

另一个要注意的是, 近年来在流行歌曲、当代文学、电影电视等领域出现一些低俗作品, 这些低级趣味、粗俗不堪的作品, 或出于个人喜好或短期商业效益, 彻底牺牲了思想性和文化责任。这些作品看似与媒体没有直接关联, 但正是由于部分媒体的吹捧, 才造就一批毫无文化责任感的文化生产者变身时尚文化人物, 甚至由于媒体的跟风炒作, 使得一些丧失道德底线的文化产品深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 报纸应首先鉴别这些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作品, 做好主流文化价值的看门人, 才能在文化报道中做到不缺位、不错位。

(二) 争做审美文化的引领者

把报道做成有格调的文化产品, 对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大有裨益。纸媒可以根据办报办刊特点, 选择差异化竞争, 而主流报纸更应该引导审美, 在风骨上面做文章。

从大众媒介的角度看, 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 报纸、期刊、书籍等印刷出版物是审美文化的主要元素, 而电子媒体、网络媒体则是消费文化的催化剂。虽然目前大众媒介上所谓的审美也带有强烈的商品属性, 但不能否认, 文字在引导审美文化的效果上, 要优于图像。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 主流报纸要沉得住气, 遇到文化事件, 不能一味跟随网络, 而是要深入思考、仔细分析、搭准文脉, 再利用传统人脉优势和文化底蕴, 厚积薄发, 做出有特色的文化报道。

(三) 试做创新文化活动的组织者

大众媒体组织参与文化活动并不是新鲜事, 从过去盛行的座谈会、研讨会, 到现在时髦的各种论坛, 都少不了媒体的身影。如今, 报纸参与组织文化活动应与过往有什么不同?我想加上三个定语:有创意的、有强大社会效应的、有持续影响力的。这两年, 在上海文化界颇有影响力的几项活动———《解放日报》创办的“解放文化讲坛”、《新民晚报》主办的“新民艺坛”、《申江服务导报》主办的“人生大不同”, 都明显带有上述三个特征, 这些活动立足上海, 注重思想、知识、艺术、趣味的结合, 利用主流报纸的传播优势整合资源, 创建起了一条独特的路子。

截至2013年2月底, 《解放日报》“文化讲坛”已经举行了60届。“讲坛”围绕城市各类文化热点, 话题涉及文化领域的各个层面, 从“文化强国”的历史视野讲到“上海开埠”的文化视角, 从“传统文化的现代理解”谈到“民族文化的现代意义”, 从“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论到“收藏天地的文化追问”。《解放日报》“文化讲坛”发挥大报优势, 邀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人物, 演讲嘉宾可以罗列一长串:张贤亮、易中天、于丹、赵本山、郭德纲、郎朗、杨利伟、姚明、范冰冰……

在网络时代, 报社能够成功举办各类文化讲坛, 是因为这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填补了大众精神文化的需求, 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

二、写好文化评论正当时

报社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 能写评论的记者编辑必须是这个领域的半个专家, 能提出有社会影响力的新观

点, 然而随着网络的兴起, 特别是微博的兴盛, 人人都可以成为评论者, 评论的门槛被拉低后, 一些冲动、激进的言论往往受到关注, 理性的声音往往淹没在各种奇谈怪论中。在多元文化的年代, 报纸记者应该用文字和行为引导广大读者进行理性思考, 远离网络暴力。

(一) 增强制约力首看文化评论

在自媒体时代, 报纸对文化产品的制约力遭到削弱, 这种时候更要重视文化评论, 争夺话语权。

“伪娘”是2010年被热炒的文化语汇之一, 其标志人物刘著凭借着出位打扮和女性化表演, 被人戏称为“著姐”。当年, 湖南卫视“快乐男声”节目出现一批“伪娘”, 声势浩大时有十几位雌雄难辨的男性选手在电视上亮相。一时间, 部分媒体纷纷跟进, 有的挖掘其隐私, 有的用大篇幅图文夸赞异样的审美, 某卫视甚至发动网络“炒家”打了一场小规模高强度的“伪娘”宣传战。在这些媒体的炒作下, “著姐”等一批“伪娘”成了风云人物。

在一片靡靡之音中, 《解放日报》刊文对这种恶俗炒作进行批评:“当代社会有那么多重要的话题需要讨论, 也有很多真正‘勇敢真实’、‘内心强大’的年轻人值得报道, 为什么偏要纠结于刘著爱男人还是爱女人?媒体之癖, 反映的恐怕是社会肌体之恙。要小心的是, 当私欲与私癖逐渐吞噬了公共空间, 我们最终失去的, 也许是对价值观念的判断和坚守。”批评声音如此振聋发聩却又孤单寂寞, 如果“伪娘”刚出现在湖南卫视, 媒体不是一窝蜂炒作, 而是理性看待, 这种低俗表演又怎可能成为文化现象?

(二) 写好文化评论的三重含义

写好文化评论的正当时, 有三重含义。

首先, 中国正处在文化大发展时期, 是思想活跃、观念碰撞、文化交融的时代。在多元文化中, 存在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现象, 正需要强有力的主流声音, 通过文化批评和争鸣, 寻找和确认当下文化产品中值得留下、推广和发扬的精品力作。每个媒体人都有责任, 面对一浪浪文化思潮、一个个文化现象, 做到褒优贬劣、击浊扬清。

第二, 以媒体业态的发展来看, 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处于危境, 报纸细致入微的客观描述敌不过新媒体一个现场直播的镜头, 此时报纸的生存空间在哪里?评论应当被提高到报纸生存的高度!报纸的文化报道不仅要到达新闻现场, 更要到达思想深度;记者要守住事实的“第一落点”, 更要抢占思想的“第二落点”。只有在深层次的话语权竞争中占得上风, 报纸才能后发制人。

最后, 从上海文化评论的现状来看, 专业评论家队伍散失, 评论界对文化现象集体失语, 报纸评论不仅要补位, 更要发出不同于学术评论的声音。记者用自己的文字和思想去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 也是追求新闻理想、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三) 说真话, 说有水平的话, 说有新意的话

怎么写好文化评论?简单来说就是要说真话, 说有水平的话, 说有新意的话。

说真话, 捶打批评家的心灵。消费文化的兴起, 在造就文化工业繁荣的同时, 也打破了艺术与商品的界限, 借助媒体的力量、挖掘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 以此赢得更多消费者, 已经是一种常规手法。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美术界和影视界, 红包评论、人情批评已不鲜见, 越来越多的评论家与商家勾连, 通过传统媒体和网络, 有层次、分步骤地用评论的形式炒作文化产品, 进而向商业评论产业链雏形发展, 面对这种情况, 一方面记者编辑应坚守职业道德的红线, 提倡诚信评论, 另一方面报纸须层层把关, 杜绝商业化评论出现在版面上。

说有水平的话, 是对评论家素养的要求。评论要说懂行的话, 不能说傻话。评论家不仅要对文化脉络有清晰把握, 还要不断学习思考, 而媒体人长期工作在文艺圈第一线, 了解许多第一手资料, 但忙于日常工作, 反而对文化现象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惑, 这就要求记者编辑勤修内功, 多与专家交流汲取专业知识, 多阅读好的作

品, 对文化规律有一定认识, 对文化作品的技艺有鉴赏力, 只有对文化现象理解透彻、对文化产品的价值有基本判断, 记者编辑写起评论来才能理直气壮、旗帜鲜明。

说有新意的话, 是要求报纸评论与时俱进、敢于创新。这几年, 电视荧屏兴起评论节目的风潮, 各种专业人士与伪专业人士通过电视发出声音, 电视节目在带来创新的表述方式的同时, 一批电视评论家口号式的言语令人生厌。此外, 在“豆瓣”和各种贴吧上也充斥着各种评论, 利用微博自媒体表达观点的人比比皆是, 报纸在对这种无序评论的现象引起重视的同时, 自身也要努力创新, 少说空话、废话、套话。报人只有深入鲜活的、真实的生活, 了解与体会大众真正的生存状态, 才能用理性思维去解读生活, 并解决困惑与难题。

结语

当今社会, 大众文化展现出新的活力, 媒体则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传媒帝国, 在全球塑造信息世界, 左右着社会生活, 文化与媒体之间已不是简单的同步发展, 而是互相渗透和介入, 换言之大众文化与媒体正处在共舞的甜蜜时期。

然而, 报业发展在现实中遇到瓶颈, 文化报道也随之碰到困境。报纸要习惯做多个新角色, 除了新闻信息的传递者外, 还要做好真实信息的把关人、审美文化的引领者、创新文化活动的组织者, 甚至深入到文化生产的环节中, 谋求“城市时尚生活服务运营商”或者“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者”。与此同时, 纸媒还须寻找文化报道的突破口, 以文化评论为抓手, 搭准文化脉络, 说真话、说有水平的话、说有新意的话, 唯有如此, 才能在新媒体咄咄逼人的攻势下, 为报纸后发制人抢夺话语权, 为文化工业的健康良性发展提供监督保障, 也为维护主流文化价值多一分担当。■

纸媒转型背景下的深度报道策略 篇2

这并非是简单的阅读纸还是阅读液晶屏幕的问题, 而传统媒体的转型当然也不可能是直接把纸上的内容搬到网站上。当受众选择了一种新的信息载体时, 与这种载体相适应的新的阅读习惯将会形成。“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反过来, 媒介的变化也会导致人们行动的变化, 比起捧着报纸、书籍, 或看电视、听广播, 新媒体把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变为可以随时开关、可以立即发表意见、阅读成本极低的交互式传播, 人们的目光停留时间更短暂, 对信息的处理更随机, 对单个信息的阅读黏性降低。在微信占据用户八成手机使用时间, 自媒体大量出现、消亡、再出现, 微博力量又渐渐消解的当前, 传统媒体的转型真的变成了一场没有地图的旅行。但笔者认为, 即使无法预知未来更新一代媒体将以怎样的形式冲击传统媒体, 甚至彻底由屏代替纸, 但精湛的内容始终是所有受众永恒的需求。如前文, 没有地图也就没有固定的路径与绝对成功的范式, 但在正视自身短板时, 传统媒体并非毫无希望, 而是应当把优势发挥到极致, 同时实现与新媒体、新技术的融合。本文就以深度报道为例, 探路一二。

选题:要回到新闻的本源上来, 空前注重贴近性、重要性和时效性

内容从来都是王者——这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必须恪守的真理, 是信息传播的本质。网络、客户端改变了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 但事实上, 对于纸媒来说, 这反倒形成了一种便利, 即从前较难获得的受众反馈变得随时随地可得。

深度报道的选题一般不需要追求时效上的第一落点, 而要追求在第二落点时, 能落得深刻、丰富和权威, 应该重新审视读者 (用户) 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愿意为怎样的优质内容买单, 当一个消息在网路开始传播, 通过评论、转载, 媒体能立即获知受众对其关注度如何。网上点击量大、转发频率高的事件是深度报道需要优先采访的选题。

采编:深度是有速度的深度

过去, 新闻事件发生后, 记者花上一两周时间采访写作, 再等待栏目的刊发时间, 如果内容足够好, 那么发出来依然非常有价值, 但如今, 记者可能还没到现场, 新鲜热辣的第一手录音、视频就上网了。

快——这是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媒体最具竞争力的武器。新闻网站、电子杂志、博客、微信、社交网络, 均具有互动式的、非线式的、无限链接的传播方式, 这一切让新闻报道速度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但同时也有破绽。比如, 速度虽快但内容轻浅, 报道及时却不够深入;再比如形式花哨, 缺乏内涵;又或是, 难挡假新闻缺乏公信力的伤害。此时, 传统媒体深度报道便可抓住破绽, 顺势占优, 在搭建出新媒体的平台后, 周刊、栏目的深度报道团队完全可以突破固有的发稿周期限制, 在第一时间对稿件进行采写和刊发。因此, 深度和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一种平衡, 真正做到深度是有速度的深度, 在强调深度的同时必须重视速度, 这需要媒体建立和优化采编机制, 以及为深度报道提供资源和搭建平台, 比如编辑和记者之间建立良好、高效的沟通模式, 特别是可以利用新媒体, 随时随地确定和讨论选题, 让采编人员对选题迅速达成共识。再比如, 对于重大的深度报道选题, 媒体应为记者提供快捷通道, 第一时间以最便捷的交通方式到达现场, 进行采访, 当记者完成深度报道的操作之后, 应有预留空间, 使其得以用新媒体的方式快速刊发。

内容:寻求更具创新的、发散性的、有想象力的视角和表达方式

《南方都市报》深度部主任王莹在谈到当下深度报道需要面对的问题时表示, 这需要在现有的甚至模式化的操作手法、视角、表现手法之外, 寻求更具创新的、发散性的、有想象力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从形式上来说, 深度报道在新媒体平台上可以彻底突破纸张版面的篇幅大小、版式围栏, 以及改变过去“图+文”的简单构架, 拥有更广阔的呈现空间和更多元的呈现方式, 比如不再突出其中一样元素, 如文字, 而是插入图片, 甚至声音和视频。这并非简单的叠加, 而是多媒体各自发挥所长, 既追求补充单一一种媒介的表现力不足, 又能增加受众的阅读快感, 还能使用超链接技术, 添加相关报道、背景梳理、评论观点等, 进行立体的、针对某个话题的全景呈现, 弥补自身传播信息的单薄。

美国传播学者弗里登认为:“超媒介比传统媒介的令人激动的优点是经常可以得到音频、视频、图表和文本信息, 而网页之间的链接, 比如链接一个新闻的相关新闻和其他信息则是超链接最根本的优点。”

在新媒体时代, 人们的趣味很难固定在一篇长长的文字中, 这就要求深度报道探索一些新的呈现方式, 如写作时不断抛出“金币”, 吸引读者深入阅读;再比如, 改变事实+观点的单一模式, 在叙述中引入思考、问题和评论, 形成一种夹叙夹议的新模式, 增强报道的张力和节奏感。

纸媒报道 篇3

关键词:预警机制,议程设置,雾霾天气

2013年“雾霾”不仅成为了年度关键词, 更是引发了受其影响地区受众的密切关注。从1月初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雾霾后, 一轮又一轮的雾霾不断出现, 2013年12月8日中央气象台将雾、霾双预警降为黄色, 这已是发布双预警的第七天。9日因北风出现, 华北地区雾霾开始逐渐消散。至此, 伴随着12月来临出现的这场雾霾, 已波及25省份, 100多个大中型城市。2014年1月4日, 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情, 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其中。

当环境问题成为自然灾情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身体时, 人们会表现出对信息的强烈需求, 而纸媒所拥有严格的把关体系和强大的舆论整合功能, 使得它有责任也有义务传达正确信息, 对雾霾信息进行议程设置, 指导大家应对雾霾天气。因此, 本文就选取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地区, 即雾霾天气严重同时信息发达的地区, 并选取它们的主流报纸, 分别以2013年12月5日—13日一周的新闻报道为参考, 呈现出这三个地区对雾霾这种突发的自然灾情的议程设置, 分析出纸媒对预警机制的议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根据2007年《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第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接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预警信号后, 应当及时公告, 向公众广泛传播, 并按照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例证理论是将事件分类, 使得我们可以将数量有限的个案集中起来, 据此推断该类别中其他部分甚至是全部事件的相关信息。该文章正是将雾霾严重时期的六大报纸对其的新闻报道进行整合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问题。

一、预警机制议程设置的界定

1922年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 在《舆论学》中提出新闻媒介影响公众对当天什么是最重要的议题的感觉, 这被普遍视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源头。

1968年,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 (Donald L.Shaw) 在查佩尔希尔研究中, 发现在公众和媒介的议程中, 议题的排序有很强的相关性。在1972年的夏洛特研究中, 证实议题的显要性是从媒介议程转移到公众议程。正如科恩所言“多数时间, 报界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 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 却是惊人的成功。”这可以看做是对议程设置的简洁概括。

预警机制, 本义上是指预先发布警告的制度, 通过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 实现信息的超前反馈, 为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奠定基础。[1]笔者认为, 预警机制的议程设置, 实际上就是对于需要预警的灾害事件, 如何有效地报道新闻, 尽可能地形成与公众相似的议程设置, 使受众得到有效的消息进而应对突发事件。在本文中就是指针对雾霾事件, 纸媒通过发布消息对当今社会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使每一个民众都有权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 不隐匿有关信息或者报道虚假信息。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 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面对雾霾, 受众也会通过媒体获取信息指导自己的行为, 因此, 对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的报道就变得极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 媒介议程的形成包含很多因素, 用剥洋葱的比喻, 洋葱的最外层是指那些主要的外部新闻源, 深入洋葱的内部, 是不同媒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所选的六份报纸分属于三个地区, 可以看出新闻源基本都是有区域性的, 多为当地新闻, 只有类似雾霾贴士是直接转自别家报道, 报道源为新华社。除了新闻源之外, 报道环境、面对的受众群不同, 所报道的内容也会不同。

二、研究设计及框架

我国几个省市同时发生长时间、大面积严重的雾霾天气, 对大家的身体健康以及出行情况都造成了困扰, 信息的作用就是消除对事件的不确定性。此时, 大家更迫切地渴望得到有关雾霾天气的信息。作为传统媒体, 在信息的发布速度上远远不及新媒体, 也没有网页更新或滚动播出的形式, 但纸媒有自身的优势, 其信息的真实客观性比新媒体的把关更为严格;纸媒有更多思考的时间, 深度评论多出自纸媒。

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是纸媒对预警机制的议程设置, 选取的六家报纸均为主流报纸:北京地区选取《北京晚报》, 这是北京报业的大哥大, 已脱胎成为面向多个读者群至少是力图面向多读者群的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是综合日报, 由北大文化发展集团出资5000万元和人民日报联合创办。上海地区选取《文汇报》, 由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 上海出版, 立足长三角, 面向全国, 主流、高端、权威、亲和, 是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综合性日报;《东方早报》则是面向全国的综合类财经日报。广州地区选取《广州日报》, 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党报之一;《南方都市报》是面向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

在内容上以2013年12月5日—13日一周的新闻报道为参考。因为新一轮的雾霾在这个时期是本次雾霾中最为严重的时期, 通过分析样本的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这六家报纸只有《北京晚报》和《文汇报》没有刊登评论, 其余的报纸具有评论, 《广州日报》更是以社评的形式提出要在全国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来解决雾霾。同时六家报纸均有图片新闻, 且都为实拍的照片, 照片不仅可以补充文字报道, 更为生动, 实时性强。但议程设置经常会面临难以处理的经验主义问题, 比如, 传媒总是为公众设置议程呢, 还是公众有时设置传媒的议程, 然而在自然灾害面前, 传媒的设置力量更为强大, 因为公众无法时时掌握雾霾信息, 也没有应对雾霾来袭的能力, 只能依靠传媒的信息群来了解雾霾, 应对雾霾。

面对庞大的新闻量, 版面的有限使得报纸不可能每天都将雾霾作为头版头条进行报道, 在版面设置上可以将雾霾信息穿插在不同的栏目里, 以“雾霾”为整版主题, 用几篇新闻以及照片为内容, 排版上比较灵活。将一些雾霾防治的办法与社会上一些现象结合在一起, 这是纸媒一直使用的手法。

雾霾作为气象灾害, 就必须有预警、通知、应对和反思这四个过程。在2013年的1月开始, 全国大部分地区就出现了雾霾天气, 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出行情况, 但是面对突发的自然变化, 应急措施还没有确立, 大家对于解决雾霾天气都属于摸索阶段。但是到了12月, 当雾霾又一次侵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媒体不仅要及时跟进, 进行有效传播, 还要坚持“以人为本”, 在自然灾情面前, 要及时开展应急预案, 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给受众, 要有气象灾害的一系列报道。在这点上, 六家报纸的版面设计上不太清晰。

三、议程设置的重点———有所类同

在报道内容上, 六家报纸因为各自的性质不一样, 可分为两大类:党报和都市报, 《北京青年报》、《文汇报》、《广州日报》属于党报类, 《北京晚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属于都市报, 但相同的是不管采用的是专题形式、评论、还是照片新闻等各种方式, 各个报纸的重点都在消除群众中的信息不确定性上。

在雾霾严重的短短一周里, 六家报纸的报道数量还是不一样的:《北京青年报》24篇, 《文汇报》23篇, 《广州日报》16篇, 《北京晚报》16篇, 《东方早报》40篇, 《南方都市报》24篇。

《北京青年报》的角度比较广, 同为版面专题, 其他报纸运用的都是区域性的展示, 但该报纸的专题报道是以“雾霾中国”为题, 并配有中国地图;12月10日A02版刊登评论《治污部际协调体现“同呼吸”行为准则》;12月11日A03版刊登评论《雾霾会不会影响明年的经济增长》, 多为政策性评论。

《北京晚报》信息量较少, 有关雾霾的新闻也主要是针对天气报道, 仅仅有两篇是释义的, 12月11日13版《“抗霾明星”到底靠谱不》主要是讲市场上空气净化器的选择;12月13日02版《口罩挡不住防霾靠武术?》介绍了河北石家庄光明路小学自创了一套“防霾”武术健身操。

《文汇报》注重预警变化, 从12月6日头版刊登新闻《雾霾缠“申”》, 上海遭遇201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轮雾霾污染, 将黄色预警改为橙色预警。到12月8日头版刊登短新闻《霾预警信号昨已解除申城空气质量今转为良》, 都有清晰说明, 对交通状况也持续关注。

《东方早报》注重应急预案的报道, 12月10日头版新闻《沪大气污染应急预案拟“晚8点早6点”两次发布》。信息趋向释疑, 比如学生是否停课?防霾产品是否有用?怎样锻炼身体?同时, 对于辽宁首开雾霾罚单也有后续的评论。在12月11日A18版刊登《辽宁首开“雾霾罚单”5420万》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环境和空气质量。同时, 辽宁省落实重污染天气市长负责制, 各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都将处罚市政府。12月12日A22版发表评论《责任链条缺失“雾霾罚单”难有实效》

《广州日报》注重预警机制的报道, 多次提出治理雾霾要超越单干, 以社评的形式提出要在全国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来解决雾霾, 12月11日02版刊登社评《十面霾伏路在何方》提出合力治霾, 务求必胜, 也有航班延误、雾霾贴士的新闻报道。

《南方都市报》有明确的雾霾预警, 12日、13日的报道集中在如何解决雾霾天气上, 如《治霾不能光靠吹, 源头减污是根本》, GA09整版对此进行详细报道, 附有焦点释疑、连锁商机、专家建议的内容。

四、对雾霾信息报道的差异

报纸对雾霾的报道内容多为以下几个方面:天气状况、出行安全、应对方法。横向对比《北京青年报》在12月10日A02版刊登评论《治污部际协调体现“同呼吸”行为准则》, 12月11日A03版刊登评论《雾霾会不会影响明年的经济增长》, 类似这种来自政府职能消息的新闻都市报基本上是没有的。党报《广州日报》12月9日在02版刊登评论《雾霾连片“抢头条”治理应超越单干》, 类似这种政策性评论, 都市报也是少有。同时, 纵向比较同为上海《东方早报》和《文汇报》, 都很注重雾霾的预警情况, 能够在雾霾变化中及时调整预警, 在应对方面, 《东方早报》12月10日头版新闻《沪大气污染应急预案拟“晚8点早6点”两次发布》。A04版《肆虐10天本轮污染终告一段落》配有一张幼儿出行的图片。同时注重交通安全、出行秩序的报道, 评论较多。12月11日A08版《十大机场飞北京航班提升机长标准:要能在雾霾中二类盲降》。A15版刊登评论《西方治霾经验在中国行的通吗》。A18版刊登《辽宁首开“雾霾罚单”5420万》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环境和空气质量。同时, 辽宁省落实重污染天气市长负责制, 各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都将处罚市政府。

《文汇报》在应对方面, 注重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 每天都会有雾霾天气变化的新闻, 12月10日头版刊登新闻《今日无霾明后轻微》, 并附有南京一天之内的雾霾对比图说明。05版整个版面刊登7篇文章, 告知雾霾对健康的影响, 呼吸门诊的就医情况等内容。例如《“十面霾伏”下的科学“应对”和“适应”》。06版刊登短新闻《PM2.5每上升5早逝风险增7%》。

即使同一个地区, 每份报纸的定位也不同, 报道的角度也不一样, 好处是新闻同质化程度轻, 但经过对比报纸在预警机制的议程设置上还是欠缺的。

五、预警机制议程设置的不足

(一) 媒介议程缺乏对公众议程的设置

面对大面积的严重的雾霾天气, 报纸在议程设置上并没有确切的应对之策, 六家地区的报纸, 只有《东方早报》在12月11日A18版刊登《辽宁首开“雾霾罚单”5420万》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环境和空气质量。同时, 辽宁省落实重污染天气市长负责制, 各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都将处罚市政府。结果第二天就刊登评论《责任链条缺失“雾霾罚单”难有实效》。

《文汇报》12月10刊登《“十面霾伏”下的科学“应对”和“适应”》也只是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对雾霾常态化的影响, 对人们心理的一个分析。除此之外, 不外乎是对“雾霾操”、“除霾食物”的辟谣, 除了天气状况的报道与公众的议程设置一致, 大家最关心的如何应对雾霾是没有反映出来的。

(二) 媒介议程与政策议程未形成良好互动

虽然雾霾已经被纳入自然灾害, 但重污染天气的持续出现, 还是为近几年所罕见, 在预警机制、应对反思上还是表现欠缺。造成雾霾PM2.5元凶主要来自汽车排放、工业污染和燃煤, 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 只有从源头控制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 同时完善法律, 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建立完善雾霾天气应急预案、PM2.5控制的法规体系。也应看到雾霾天气不是某个城市可以单独治理的, 必须打破区域界线, 采取共同行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都应该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 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这一点, 从根源上治理雾霾, 媒介议程与政策议程都没有反映出来。

1993年, E.M.Rogers, J.W.Dearing及D.Bregman重新审视文化并指出了议程设置的三种类型:传媒议程设置、公众议程设置及政策议程设置。从议程设置的角度来看, 只有媒介议程与政策议程、公众议程结合到一起, 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将议程设置的功能落实, 不仅仅是告诉大家想什么, 而且可以传递有效信息, 引导受众。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 埃米·雷诺兹.新闻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A].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C].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9.

[2] .詹宁斯·布莱恩特, 苏珊·汤普森.传媒效果概论[M].陆剑南等, 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3] .韩运荣, 卢曦.“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能源问题的媒介议程研究——以<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J].现代传播, 2011 (11) .

[4] .李南.从雾霾报道看我国媒介公信力的提升[J].新闻窗, 2013 (2) .

纸媒报道 篇4

一、在“旧”中强化新闻宣传之内涵

(一) 坚定政治方向, 弘扬主旋律

纸媒的最初形态是作为社会政治的传播者, 其发展的定位亦始于政府的喉舌, 传播目的在于通过对新闻信息的报道引领社会的思想政治意识, 包括党报等在内的绝大多数纸媒均以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主旋律为主要目的。[1]纸媒的这种最初形态直接定位了纸媒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高校纸媒作为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应当充分发挥其职能, 通过对政治方向的把控致力于高校大学生正向价值观的引导。对此, 高校纸媒应当明确自身的定位, 夯实纸媒的权威优势, 迎合时代的发展态势。致力于不断坚定思想政治方向、积极传播党政思想以及国家方针政策, 并通过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报道弘扬社会主旋律。

(二) 绽放传统传播手段的生命力

纸质媒体算是媒体行业当中的元老级媒体, 时至今日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整个发展历程中也逐渐确立了自身在媒体行业的特殊属性与特殊地位。就纸质媒体的传播优势来看, 相比于当前的新媒体或许更多地在于其权威性。与此同时, 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 新闻信息的传播已经逐渐朝“碎片化”方向发展, 而纸媒作为我国权威的传统媒体之一, 对新闻信息的深入报道以及报道内容的严肃性是其他媒体所难以取代的, 这是另一大优势。对此, 高校媒体应当保持纸媒的权威性优势以及深度报道的特色, 通过积极正向的报道以及对新闻信息的深入解读密切关注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信息, 以此来绽放传统传播手段的生命力。

二、在“新”中寻求新闻宣传之特色

(一) 加快同新媒体融合, 丰富报道形式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纸媒的冲击已毋庸置疑, 高校纸媒要想在新媒体时代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就需要不断夯实自身的优势性根基, 正视视网融合的媒体发展之路, 并致力于加速融合新媒体的技术特征, 使报道形式颠覆传统的图文报道形式。媒体融合的进一步深入使传统的纸媒报道形式不断丰富, 从而填补了传统纸媒的空白, 将纸媒的优势与新媒体的优势全面整合, 进而开辟出校园新闻媒体全新的发展空间。对此, 可利用校园网络与高校媒体信息平台对新闻报道形式进行必要的创新, 例如, 微信平台推广、校园SNS网络信息推送等。高校媒体只有满足了当代大学生的信息需求, 并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出发保证新闻报道的深入性与权威性, 才能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对校园媒体新闻报道的兴趣, 从而为高校媒体思想引导价值生成提供基本的保障。[2]

(二) 完善宣传工作机制

传统的高校新闻宣传机制已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 因此高校媒体宣传的实效性也就难以得到保证。而宣传工作机制的打造与完善实为保证新闻宣传实效性的重要后盾。对此, 高校媒体应当重新审视当前的媒体形势, 结合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新闻做好信息传播, 在保证新闻信息传播质量的同时, 进一步保证宣传机制的完善性。而对于宣传机制的完善, 亦需要打破传统传播体制的束缚, 突破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性, 积极拓展信息传播平台, 实施信息传播的全面化, 使高校信息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信息源, 利用智能手机与门户网站做好信息的推广, 以最大程度保证校园信息传播的实效性。

(三) 重视师生多元文化需求, 创造文化精品

高校信息传播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信息的质量, 取决于所传播的信息是否能够满足当代高校师生的多元文化需求。近些年来, 高校新闻信息在新媒体信息的冲击下越发萎靡不振, 对于信息价值的影响显而易见。[3]同时也正是在新媒体环境下, 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亦开始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路径由此成为了当前学界所关注的热点课题。对此, 高校媒体应当进一步挖掘新闻信息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信息文化内涵的独创性解读赋予新闻信息以富有时代性的文化特征, 通过文化精品的打造来满足高校师生越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如此才能有效推动高校媒体的发展, 促进媒体的价值生成。

三、结语

纸媒新闻即传统的纸质媒体报道, 是我国传统媒体行业中的一种重要的形式。社会发展至今, 已经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迎来了新媒体时代, 纸质媒体所面临的冲击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对此, 纸质媒体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重塑组织结构, 通过全面转型为自身发展开辟出新的空间。高校纸媒亦是引领高校思想政治与青年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只有正视纸质媒体的“旧”特点, 并积极创“新”, 进一步夯实新闻宣传内涵, 才能对大学生思潮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普及程度越来越高, 高校媒体肩负着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使命, 成为了当前引领高校思想的重要平台。为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国家为宣传发展战略拟定出新的高度, 旨在为高校宣传工作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当前, 大学生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已成为新常态, 传媒发展与时俱进也成为大势所趋。不过唯有如此, 才能够有效发挥传媒的力量, 守“旧”创“新”, 切实履行好传媒的社会责任, 致力于为当代社会思潮发展提供正确的导向。本文将以此出发, 以视网融合为背景, 浅谈纸媒新闻报道的新方向。

关键词:视网融合,纸媒新闻,新闻报道,大学生,思想文化

参考文献

[1]胡勇华.高校新闻媒体面临的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2) :312-315.

[2]周晔.新媒体时代高校新闻网的身份重构与发展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 2014 (Z2) :50-52.

纸媒报道 篇5

关键词:报纸,微博,灾情报道,传播

2012年7月21日, 北京遭遇特大暴雨。一天内, 市气象台连发五个预警, 暴雨级别最高上升到橙色。暴雨引发道路积水、拥堵, 房山地区山洪暴发, 拒马河上游洪峰下泄。全市受灾人口190万人。23日, 据初步统计, 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据报道, 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已造成79人遇难。尽管天气预报天津在7月22日亦有暴雨, 但事实上天津从7月25日晚到7月26日凌晨才经历了暴雨的降水过程, 数据显示, 市区降雨量达到141.4毫米, 最大降雨出现在西青大寺, 降雨量为344.9毫米, 但未造成人员伤亡。

京津的汛情, 也成为同期城市媒体关注与报道的重中之重。以《城市快报》为例, 从7月22日至7月29日, 一周时间共刊发与暴雨相关的新闻50余条, 并在7月27日在1版、3版、4版、5版刊发四个版的特刊。在这些报道中, 既有对暴雨灾情的客观报道, 也有雨中各政府职能部门坚守一线以及推出的相关便民措施报道, 也有雨中人物的镜头特写。但作为都市纸媒, 此次对暴雨灾情的报到最突出也是最值得思考的一点, 便是传统纸媒与网络微博间的互动。微博作为新媒体, 有着传播速度快、消息来源渠道广泛的特点, 为传统纸媒提供了采写线索和原始素材;而纸媒则通过深入采访, 综合、整理、还原、印证、扩充了微博的新闻素材, 并引起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 两者的有效结合使灾情报道中的新闻更加客观、真实、丰满和立体。

一、纸媒不能忽视的微博“吐槽”

7月23日, 也就是在北京暴雨后的第三天, 《城市快报》在第五版“追问北京暴雨下城市‘应急之痛’”一文中, 引用新华社消息时, 就出现了大量“网民”的声音, 其中包括网民们在微博上发出的暴雨突袭预警不足的“吐槽帖”、对城市应急能力的追问贴, 以及城市各处的积水程度图片, 还有微博名人在微博中的追问:“每座立交桥下有专人值守提醒汽车绕行吗?”在这则报道中, 针对微博网友的追问和“吐槽”, 专家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给与了回应。可见, 微博的声音已经成为传统媒体不容忽视的声音。

7月24日, 《城市快报》在第三版刊发《看着洪水淹过我刚逃出宾馆》一文, 报道了北京暴雨导致334名天津游客被困野三坡, 并在23日全部安全返津的独家采访报道。该报道的新闻源便是来自新浪微博。当时, 由于暴雨, 当地通讯中断, 很多天津市民通过微博、QQ等方式寻找被困亲人。其中, 7月22日晚9点25分, 李先生利用网名李明璋luck发出求助微博, 之后这条微博被网友疯狂转发:“有哪位天津朋友的家属21日跟天津金龙旅行社去百里峡旅游的, 现在有他们的消息吗?帮忙转发一下好吗?谢谢!我母亲、老婆、孩子都在团里, 现已失去联系24小时了!”至7月23日凌晨2点35分, 李明璋luck再次发微博称已接到妻子打来的电话, 并谢谢大家的祝福和转发。

7月25日, 《车困水中逃生哪个版本可信?》这条刊发在《城市快报》3版的报道, 则是针对一则“被困水中, 用车枕尖头砸碎玻璃逃生”的网络热帖而做。这也是传统媒体针对网络热帖的印证与深入追问之下的一篇报道, 同样在城市有车族中间产生了强烈反响。

二、传统纸媒对微博“新闻源”的求证与扩充

传统媒体与网络微博最为典型的互动案例, 是天津在经历了7月25日至26日的暴雨之后, 《城市快报》从27日开始的报道。7月27日, 《城市快报》拿出三个版面来做暴雨之后的新闻专题:一个版面来报道雨情:通过排水、公交、公安交管等各部门的举措来反映城市对于灾情的应对;一个版面做雨中表情, 通过摄影、微博等各种途径提供的照片, 来表现大雨中的天津人;一个版面做温情, 通过记者采访市民、坚守岗位的故事, 以及微博中的温情故事来传递正能量, 展示天津人在暴雨中的小温暖。其中, 用图片来展现大雨中的天津人的专版, 图片来源有超过一半来自微博中的热帖;而温情版, 则专门配发了一组标题为“大暴雨中小温暖, 微博传递正能量”的稿件, 报道大雨中发生在这座城市的温情故事。

在随后的7月28日, 一篇刊发在2版头条位置的, 题为《他们在微博中公布24小时求助热线, 接到求助立即出动》的稿件, 报道了天津一支民间救援队的爱心义举, 这也是一篇来源于微博, 又借助纸媒扩大了影响, 呼吁更多爱心和温暖的稿件。7月29日, 在1版和2版最为显著的位置, 《城市快报》刊发了一则回访专题报道, 报道了自27日以来一直在微博上转发率极高的“摩托艇哥”雨中耍酷的图片的主人公, 题目为《“摩托艇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澄清网络传言:我非高富帅开艇为救车》。这则报道一方面澄清了微博图片中“摩托艇哥”并不像网友们猜测的那样在耍酷, 而是开艇救车的事实, 同时以深入的采访, 还原了现实中的“摩托艇哥”, 满足了读者好奇心的同时, 也传递了温暖的正能量。

三、微博“情绪”感染传统纸媒

2010年, 微博元年开启。据统计, 短短两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3亿。每个微博, 都是一个“个人通讯社”, 其发布的受关注的信息会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转载, 从而引起传播效应。相对于传统纸媒, 微博时效性强、消息来源多、传播广泛, 但消息源的可靠性及完整性则较差。在突发的灾情面前, 关于灾情的微博传播尤其活跃, 微博上转发率高的帖子往往也是大众关心的中心话题。因此, 微博这个“人人通讯社”, 为传统纸媒提供了丰富的消息源。但这些消息源是否可靠, 是否有新闻价值, 则需要传统纸媒大胆开拓, 谨慎求证, 深入采访。

微博, 因为其自媒体的特点, 往往带有更多的个人情绪。因此, 微博传递出的情绪, 在感染传统纸媒的同时, 也在考验着传统媒体的道德判断和公正客观。《城市快报》7月27日对于天津暴雨灾情的报道, 引用的微博图片和采写的微博故事, 则和当天的微博一样, 传递出天津人的乐观情绪, 并传递出灾情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感动。

参考文献

[1]北京日报, 7月22日~7月29日.

[2]北京晨报, 8月6日.

[3]城市快报, 7月22日~7月29日.

[4]董崇飞.传统媒体的微博路径.新闻记者, 2010.

[5]吴杰.微博:传统媒体的新帮手.新闻记者, 2010.

[6]卢士海.微博VS传统媒体.传媒, 2010.

[7]北京日报.2012年7月23日, 7版.

[8]北京晨报.2012年8月6日, 7版.

纸媒报道 篇6

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 社会冲突情绪不断郁积, 流言传播加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本地传统报纸媒体, 在紧张、随时爆发冲突的环境中承担怎样的社会角色?角色与其政治环境和生存环境有何关联?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改善本地都市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播效果,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发挥都市纸媒无法淹没的社会作用。

一、研究方法

笔者以兰州本地都市报《兰州晨报》 (以下简称《兰》) 为例, 对其在事件中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 选取该报涉及兰州自来水危机的所有报道, 时间为4月12日 (首篇报道刊发日) 至4月16日 (最后一篇报道刊发日) 。

笔者将本研究文本分析的类目建构设定如下:

(一) 版面:1.头版;2.专版;3.编排版序;

(二) 消息来源:1.兰州市民;2.政府官员;3.专家及专业人士;4.新闻发布会;5.转引其他媒体报道;6.不可辨识或未交待;

(三) 报道形式:1.消息;2.通讯/特写;3.评论;4.深度报道 (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探访暗访等) ;5图片新闻;6.其他;

(四) 报道倾向:1.正面:积极、乐观的报道, 如正面肯定政府应急措施等;2.中立或含混:无明显语气偏向;3.负面:对监管等问题的批评, 报道水污染情况时营造紧张氛围等;

(五) 新闻角度:1.政府角度;2.专家角度;3.市民角度。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 总量分布

这段时间范围内, 《兰》涉及事件的报道共26个版面、56篇报道, 其中首日报道15篇, 次日12篇, 第三日与第四日各10篇, 最后一日4月16日12篇。4月17日是事件彻底平息的第一日, 但该报未刊登任何相关报道。

(二) 版面

1.头版

这段时间范围内, 每天《兰》均在头条位置刊登新闻。“兰州自来水局部苯含量超标原因查明系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 “兰州市政府称:对水企监管不够到位”等头版标题紧跟事件过程的各个关键节点, 基本实现了简明准确地传达信息。12日刊登兰州市发生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 配以两幅新闻图片, 并占据整个版面, 但从13日至16日, 《兰》只在头条位置发布与该事件相关要闻标题, 版面的其余位置被其他新闻 (千人赴兰州新区种植希望树、相亲会) 或大幅广告 (涉及银行卡、招聘、净水设备) 占据, 头版广告比例超过中折线, 影响了头版的导读功能。

2.专版

从12日起, 《兰》推出专版新闻“关注兰州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 每日专版不固定刊登在A02-A10版上。事件报道占据头版面积越大, 涉及版面越多, 表明事件重大性程度越高, 编辑对其重大性越认同, 但专版总量在该事件中期调查开展阶段较少。专版12日、13日采用大部分黑白印刷, 14日至16日采用彩色印刷, 蓝色主题色与水相关, 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

3.版序

编排版序是编辑根据版面内容的新闻价值或重要性安排的版序。12日, A02头条通版为省委、省政府领导针对该事件发出的批示要求, 但在A03版便为冬虫夏草广告专版, 13日A04版为问责事故原因报道, A05则为钻石赚版广告。

更甚者在于, 14日, A02与A03版均为专版地产广告, 直至A04版才出现省委、省政府对该事件的会议指示, 但在当天的A07版, 则出现“媒体携手水立方净水器优惠100元再度启动拧开水龙头流出纯净水”专版广告, 利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宣传净水产品, 15日, 从A02至A11版, 共5版涉及事件的报道被另外5版专版广告穿插分隔。在涉及事件的各专版中, 也存在单版上半区为居民饮用水供给紧张, 下半区为彩票新闻的现象。

(三) 消息来源体所代表的立场, 也就是媒体为某个阶层或群体的利益代言。 (2) 《兰》超过一半的报道消息来源于政府机构通告和官员说法, 以市民为消息来源的报道内容, 围绕于饮用水供给问题。《兰》报道中所涉专家均为兰州威立雅水厂高管和技术人员, 从某种程度而言, 此类人群与政府机构和官员说法趋同, 转引报道均转自新华社, 内容都为事故问责、今后如何监管等重要议题。

(四) 报道形式

消息类报道占据绝大多数 (71.4%) , 内容多为省委、省政府会议指示, 政府机构最新通告以及新闻发布会内容。通讯类报道 (14.3%) 内容多为政府官员回答记者提问, 或是就通告和发布会内容做详细解读。新闻评论 (1.8%) 仅有一篇, 且转引自“新华时评”, 仅有的两篇涉及事故问责和监管预防的深度报道 (3.6%) 均转自新华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 消息报道简短明快, 但信息含量有限, 而在图片新闻方面, 具备报道价值的单幅照片仅为3幅 (5.4%) , 在报道配图中, 《兰》记者所拍摄的内容全部为市区内新闻发布会现场、居民排队取领水、消防官兵送水等场面, 而涉及市区外受污染自流沟监测井及改造等场面图片, 均转自新华社。拍摄新闻图片舍远求近, 当中原因值得推敲。

(五) 报道倾向

媒体报道应遵循真实客观的要求, 统计文字报道, 该事件中《兰》正面报道24篇, 以47.1%占据一半, 中性态度报道14篇, 占27.1%, 负面批评类报道13篇, 占25.5%。

三、结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对《兰》在兰州市局部自来水苯超标事件报道文本的分析, 探讨了都市报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报道行为及特点, 并进一步探析其应然和实然角色。

(一) 《兰》缺少社会安全阀意识, 忽视冲突事件的正向功能

科塞所认为的社会安全阀功能, 在大众传媒领域表现为传播公众诉求和声音, 监督并维护公众利益的实现, 这符合核心新闻价值。自来水污染事件所引起的市民冲突情绪, 主要蓄积于企业不作为和政府监管不力, 属于内部冲突, 这促使该事件具备正功能。

《兰》大量消息来源来自政府官员和新闻发布会, 少部分来自受众的声音, 基本都指向瓶装水热销难寻。而选取消息来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闻角度, 单向传播、跟踪发布会、等待政府通报, 《兰》把深度开掘新闻价值的功能全部转让于新华社, 放弃了地缘优势。都市报面对冲突事件迟缓、犹疑的做法, 一定程度上与政府宣传部门的意识形态影响、报纸采编人员的新闻认知能力、对负面新闻的狭隘理解有关。

(二) 《兰》报道对媒介和受众符号构建缺位, 经营管理趋利现象严重

通过符号构建的路径, 媒体运用角色表现 (对各主体的报道表现) , 实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在突发事件中, 公众、政府、媒体和事件当事人的角色担当是较为明确的, 当人们在确定了所要担当的角色后, 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怎样把这个角色表现出来。 (3)

《兰》报道对政府形象的构建基本合理, 即塑造了政府积极解决、承担责任的形象。突发事件中, 市民群体并非事件旁观者, 其特殊性在于既是媒介受众也是事件被影响者, 但《兰》并未有针对性地构建市民符号。4月12日, 《兰》头版为两张新闻图片, 上幅为市民抢购纯净水, 下幅为超市瓶装水货架售空, 并配以文字“抢购瓶装水货架已空空”, 急寻、疯抢、苦等饮用水的市民形象贯穿事件报道始终。都市报在与市民的互动中, 逐渐建立起市民的自我概念, 共享这一焦急、紧张的市民符号意义, 事与愿违地助长着恐慌, 而媒介对自身的符号构建则近乎失败。其次, 不考虑新闻内涵的排版、大量硬软广告严重威胁媒体严肃客观的立场, 消释着媒介的服务功能。“苏宁温馨提示广大市民……请保持平静心态, 莫惊慌。”这则广告刊于消息末尾, 并未明显标注, 失范的媒介角色对媒体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

《兰》的媒介建构表现, 折射出了其作为都市报的生存现状和无奈选择。《东方今报》副总编辑赵瑞莹撰文指出, 在都市报实践中的广告标记往往被专版、专题报道等字眼取代。不少都市报软广告的作者署名为本报记者。新媒体时代的冲击, 使得一些都市媒体把媒介经营管理片面理解为经济盈利。

综上不难看出, 都市报针对本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一, 当社会冲突处于潜在状态时, 都市报首先应当控制冲突情绪蔓延, 传播权威信息, 有意识地减少刺激群体心理、激化冲突的相关报道。例如, 减少争抢购买矿泉水的图片、多角度呈现危机中的市民形象, 都有利于引导群体心理走向理性。其次, 要利用都市报贴近市民的先天优势, 建立灵敏有效的社警系统, 跟踪监测社会运行状况, 敏锐发现冲突气氛、找准冲突根源, 进行有效的预先化解和防治。

第二, 在冲突发生过程中, 都市报亟待多角度认识冲突的功能, 变“捂”为“导”, 将报道手段从对冲式变为疏导式, 从单向性地传播政府声音, 转变为宣传立场和民众立场的有机结合, 从而表达市民诉求, 监督政府和涉事企业行为, 为政府反思问题、做出决策提供民间参考。

第三, 在符号互动理论视阈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 要实现良好的引导效果。首先, 媒介需要明确定位、强化都市报的服务性。建构意义并共享的过程就是通过报道实现舆论引导的过程。贴近市民、为市民利益提供丰富类型的报道, 是获取读者、扩大发行的合理经营管理方式。其次, 符号构建依赖于具体的新闻表现。良好的新闻表现包括客观、深度等各方面, 这考验着从业人员的新闻素养、知识背景、认知能力和动机。在与受众的符号互动过程中, 都市报应积极响应群众反馈, 不断根据群众利益需要调整报道策略和操作方式。

注释

11 赵悦怡, 任志明:报纸媒体在风险沟通中的得失与作用——以《兰州晨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为例[J].新闻爱好者, 2010 (3)

22何志武、朱秀凌:“恶政府”?“弱拆迁户”?——拆迁冲突议题的媒介建构[J].新闻大学, 2014 (1)

上一篇:分销渠道零售商下一篇:合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