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2024-12-07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精选11篇)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篇1

一、《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揭开了仲裁新篇章

2012年8月9日海峡两岸正式签署《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 (投保协议) 。两会这次台北签署的投保协议在仲裁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为两岸的经贸往来做出了重要的制度性安排贡献, 对于台商来华投资及保护两岸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救济机制。两岸签署的投保协议标志着双方的关系推进到新的阶段, 构筑了稳健创新的良性发展局面。投保协议作为《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的重要补充协议, 经过两年的酝酿呈现在大众面前。

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共计18条, 附件是投资补偿争端调解程序。投保协议第14条规定了投资商事争议, 其第二项到第五项是有关仲裁争端解决程序的表述。从条文来看, 投保协议主张意思自治主义, 商事合同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仲裁也可选择诉讼等其他方式化解矛盾。双方当事人自愿约定争议解决方式符合涉外民商事交往的惯例, 有利于争议的及时有效解决, 有利于贸易在新的交易环境下快速发展。投资者无论是同个人还是同组织发生争议均可申请仲裁, 仲裁机构一律受理。投资双方可以采取事前约定仲裁的方式, 也可以在争议发生后约定仲裁。投保协议仲裁条款的约定取得了实质性进步, 对于推动两岸的经贸交流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两岸经贸交流的不断深入, 两地的民商事争议将会进一步增多, 哪些事情可以通过仲裁解决是两岸商人共同遇到的问题。因此, 哪些是可仲裁事项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考察我国内地、台湾地区和国际条约关于仲裁的规定, 为了更好的发挥仲裁的优势, 有必要扩充内地仲裁法的范围。

二、两岸法律与国际公约仲裁标的比较

仲裁标的是指的仲裁法所调整的法律关系, 也就是有哪些事项可以仲裁。1961年台湾地区制定了商务仲裁条例, 并于1982年和1986年两次修改, 1998年台湾地区将商务仲裁条例更名为仲裁法, 台湾地区现行仲裁法2002年7月修订实施, 修改了原仲裁商务条例关于仲裁标的的规定, 现行台湾地区仲裁法第1条规定, 有关现在或将来之争议, 当事人得订立仲裁协议, 约定由仲裁人一人或单数之数人成立仲裁庭仲裁之前项争议, 以依法得和解者为限。原商务仲裁条例规定的仲裁标的是商务争议, 商务争议指的是合同争议和非合同争议, 例如:投资、合伙、代理、租赁、贸易、承揽、不正当竞争等争议事项, 现行台湾地区仲裁法删除了商务二字, 改为“现在或将来之争议”, 仲裁标的不在局限于商务事项上的争议, 但是规定“依法得和解者为限”, 这意味着私法上的当事人争议可以仲裁, 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上的事务不允许仲裁, 例如征税争议不允许仲裁。现行的台湾地区仲裁法与国际上仲裁标的法律规定基本一致, 《纽约公约》第2条第一项规定:当事人以书面协定承允彼此间所发生之一切或任何争议, 如关涉可以仲裁解决事项之确定法律关系, 不论为契约性质与否, 应提交仲裁时, 各缔约国应承认此项协定。《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第1条规定该法适用国际商事仲裁;从第7条规定来看, 仲裁标的是指当事各方同意将他们之间的不论是契约性或非契约性的法律关系上已经发生或可以发生的一切或某些争议的事项。《纽约公约》和《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影响广泛, 它们代表了大多数国家对仲裁标的的态度, 只要当事人在交往中发生的争议, 无论契约还是非契约的任何争议事项, 双方协商一致都可以提交仲裁, 这样的规定是比较合适的。至于是书面方式还是其他方式, 通说认为不在局限于书面方式。内地仲裁法和《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 (2000) 》没有规定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 但是合同法、电子签名法却予以界定。我国仲裁法第2条规定的仲裁标的是指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第3条用排除的方式规定了行政争议和涉及人身权性质的纠纷不能仲裁。国内许多学者对仲裁标的规定有不同的观点, 指出了我国仲裁标的规定的不足。有必要对我国的仲裁制度重新设计。

学者关于我国仲裁标的众说纷纭。我国仲裁法规定合同纠纷为可仲裁事项是比较明确的, 但是规定其他财产纠纷的概念比较模糊, 王利明教授认为:“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权益纠纷, 只要不涉及到人身利益的争议, 都可以提请仲裁。”婚姻、抚养等案件中也可能涉及到财产权益纠纷, 只要这些案件具有可仲裁性均可仲裁。他认为涉及第三人权益的破产、亲子关系、未成年人的监护权等案件, 当事人无自由处分权, 这些案件就不属于仲裁事项。有人认为, 人身权和财产权一样都是当事人享有的民事权利。只要无害于公益与第三人权益, 当事人当然可以自由的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例如著作权的人身权适宜仲裁, 具有可仲裁性。只有承认人身权的可仲裁性, 才可以解释为什么涉及人身权的争议可以仲裁。

笔者与后者的观点一致, 因为人身权是公民享有的私权利, 自由处分是私权利的固有本性, 只要不违反社会公益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当事人完全可以自主协商, 这符合仲裁意思自治的宗旨, 也就是说, 具有可仲裁性的民事权利当事人均可提请仲裁解决, 法律不应当过分限制公民私有权利的行使范围。另外, 不可以用人身权不具备代理、转让、分割这些财产权的特性来否定其具有可仲裁性, 更不能以人身权不可意思自治来否认人身权纠纷的仲裁性。人身权发生纠纷, 当事人选择仲裁是当事人的权利。解决民商事争议是仲裁制度设立的初衷, 不能以人身权与财产权的不同特性来否定仲裁的基本功能。仲裁的三个特性:合意性、仲裁员的必备性、裁决的强制性, 仲裁之所以不是其他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 区别于诉讼有赖其自身的特性。

摘要:《海峡两岸投资保障和促进协议》的签订, 为两岸经贸商事争议提请仲裁带来了新的契机, 比较我国内地、台湾和国际公约关于仲裁标的规定, 有必要扩大我国仲裁标的范围, 当事人能够自由处分的权利均可投入到仲裁的视野。

关键词:投保协议,仲裁标的,人身权

参考文献

[1]沈四宝, 王军, 焦津洪.国际商法[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8.05.

[2]邓瑞平, 刘想树等.国际商事仲裁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04.

[3]詹礼愿.中国区际商事仲裁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10.

[4]赵生祥.海峡两岸可仲裁事项比较研究[J].现代法学, 2007年第2期.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篇2

交流新发展

海南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2011年3月)

一、基本情况

海南与台湾是祖国的两大宝岛,地形地貌、自然资源、气候环境、风俗民情等十分相似。海南的黎族和台湾的高山族祖先均与几千年前江浙一带的河姆渡人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两岛人民传统文化相通,血脉相连,自古以来就有频繁的交往史。据统计,目前在台湾的琼籍台胞有15万人,他们始终密切关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为我校开展对台教育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琼台两岛的经济贸易与教育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进一步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作为海南省高等教育的重要代表,海南大学在省教育厅和省台办的指导下,积极利用上述资源优势,大力开展与台湾高校的交流合作活动,逐步构建起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格局,在带动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为促进琼台教育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做法

(一)以加强高层次人员交流为突破口,不断打开对台交流工作局面

由于众所周知的人为障碍,要想打开对台交流工作的局面并非易事,必须找准切入点,借力推动。根据学校拥有的人脉资源,我们采取了“以高层次人员交流为突破口”的方针,积极与台湾社会知名人士建立联系,以此不断打开对台交流工作局面。

这里要特别提到一位令人尊敬的先生:王伟光先生。他是琼籍海南乡亲,美籍华人企业家,成功大学杰出校友,我校终身客座教授。虽然他出生在越南,成长在台湾,事业发展在美国,但对家乡非常关心,热心为家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出钱出力。在王伟光先生的积极促成下,近年来,我校先后邀请了一大批台湾知名人士、专家学者来校访问和讲学,包括吴伯雄先生,萧万长先生,王建煊先生,吴京院士,高强校长,赖明诏院士,黄煌辉校长等等。我校还积极聘请这些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出任学校的学术职务,其中聘请吴伯雄、吴京、王建煊、高强为我校特聘教授。

邀请台湾高层次人员的举措很快产生了积极效应。这些高层次人员除了来校为我校师生讲学、作学术报告之外,还积极为我校牵线搭桥,帮助我校不断扩大对台交流。例如,吴伯雄先生在成功访问我校之后,积极向我校举荐并促成萧万长先生成功访问我校。高强校长受聘我校特聘教授后不久,就率领成功大学代表团前来我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王伟光教授还利用作为台湾成功大学杰出校友的身份,促成我

校与台湾各市县的成功大学校友会以及在台湾多所大学和企业中担任负责人的成功大学校友建立起了联系。

此外,我校在省委和省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积极促成海南省有关省市领导赴台考察访问。2009年,时任省委副书记、现任省政协主席于迅同志率团访问成功大学,有力推动了我校与成功大学的深度合作。而我校与成功大学富有成效的合作成果,引起省领导的高度重视,指示我校进一步发挥优势,为促进琼台交流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的来说,通过加强与台湾高层次人员的交流与往来,我校在台湾教育文化界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建立了对台交流的良好人脉关系,有效地打开了交流通道。

(二)以建立稳定校际关系为基础,形成对台交流的长效机制

随着对台交流局面逐步打开,我校不失时机地加强与台湾高校的联系,积极通过开展实质性合作项目建立稳定的校际关系,以此为基础形成交流的长效机制,从而不断拓展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我校与台湾综合实力排名第二、台湾南部地区龙头高校的成功大学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正是建立在实质性合作项目的基础之上。“两岸产业发展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是由我校与成功大学共同发起和合作举办的一项两岸学术交流活动,也是我校与成功大学成功合作的范例。两校已先后在海南和台湾两地联合举办了八届“两岸产业发展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吸引了两岸上百所高校参加。2010年4月,我校与成功大学在海南博鳌联合举办了“两岸博鳌学术与企业实务论坛”,海峡两岸高校专家学者和企业家260多人与会,中国时报、台湾时报、联合报、中新社等媒体都对研讨会作了广泛报道,在境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进行学生互换是我校与成功大学之间的另一个重要合作项目。根据两校合作协议,我校选派优秀在校生赴成功大学学习一个学期,成功大学给予学费、住宿费全免的优惠,学生所修得的学分记入其本人在我校学习的总学分。自2005年9月,我校首批10名学生赴成功大学学习,首开大陆高校学生成批赴台湾地区高校学习深造的先河。至今我校已有60名学生赴成功大学学习。作为对等合作,成功大学也选派多批学生来我校进行短期实习与交流。

除成功大学之外,我校还与嘉南药理科技大学、昆山科技大学、大仁科技大学、南荣技术学院、宜兰大学、中国文化大学等六所台湾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我校与其中的四所高校也开展了互换学生项目,我校已有40名学生到这四所学校学习。经过我校与台湾友好院校的共同努力,彼此间往来呈现出了定期化和经常化的趋势。这充分显示,通过开展实质性的合作项目,我校与台湾高校特别是与台湾南部地区的高校已经建立起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并呈现出不断发展扩大的良好势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陆高校与台湾南部地区的高校开展交流合作的不多,而我校利用所拥有的人脉资源,与台湾南部地区高校建立起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可以说是独树一帜。

(三)以开展两岸青年学生交流活动为载体,为促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注入活力

两岸青年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和平统一的最大希望。同时,两岸青年学生又是加强两岸交流的活跃力量。因此,在开展对台交流工作的过程中,我校始终将促进两岸青年学生的交流作为重中之重。特别是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两岸青年学生交流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举办“海南大学与台湾高校大学生冬(夏)令营”是海南大学与台湾高校开展两岸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经双方商定,这一活动轮流在海南和台湾举办,以建立两地青年学生沟通信息、增进情谊的平台,促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2007年至今,分别由我校和台湾嘉南药理科技大学等在琼台两地主办了四次冬(夏)令营活动,参加单位包括了台湾十多所高校和大陆数所高校,参加的两岸青年学生300多人。教育部港澳台办、海南省台办和省教育厅对活动给予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大陆和台湾多家新闻媒体对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或跟踪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我校还积极利用与中国国民党高层人士的良好人脉关系,开展与中国国民党青年团的交流活动。中国国民党专门为此组织了大专青年参访团莅临我校开展交流访问活动。活动期间,我校师生为参访团营员们精心准备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大餐。

此外,我们还利用自身优势,配合省内涉台部门开展对

台交流活动。包括配合省台办组织开展的“台湾少数民族海南省亲活动”,举办了“海南大学琼台少数民族联欢晚会”和“琼台少数民族族源理论研讨会”;协助省台办和台湾农会举办了“琼台农业大学生夏令营”;协助省台联及相关部门举办“龙脉相传、青春中华——全国台联2004年台胞青年大学生夏令营海南分营”;与省台办联合举办了2006“宝岛行”海峡两岸大学生夏令营;协助省台联举办了“全国台联2006年台胞青年夏令营海南分营”活动;积极选派师生参加在台湾举行的各种学术文化活动,如“琼台两岛少数民族学术文化交流周”、“两岸青年学者论坛”、“两岸研究生校园论坛”等等。

通过积极组织或参与举办两岸青年学生交流活动,既促进了两岸青年学生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彼此的感情,有效地增强了台湾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为促进对台教育文化交流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使我校成为海南省对台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单位,提升了学校在琼台两地中的形象,为今后不断扩大对台交流与合作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四)以推广特色体育为重要着力点,进一步拓展对台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体育交流是两岸交流的重要方面,也是相对少受政治干预的交流领域。为此,我校一直力图选择合适的体育交流项目,并争取成为对台交流的特色之一。木球是台湾同胞翁明辉先生发明的一项休闲体育运动,他的志向是“把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木球运动推向世界”。翁先生的努力引起了我校的关注,认为应当鼓励和支持爱国台胞的这一热情。为此,我校

为木球运动在大陆的推广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为了推广最初鲜为人知的木球运动,我校积极组织并成功举办了“木球示范说明会”,向大陆体育界和社会各界展示了木球运动的魅力。之后,我校修建了一个标准的木球运动场,并将木球运动列为我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之一,从此木球运动在我校及海南地区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木球运动也由此成为我校大学生体育工作的特色和优势项目,目前保持着在大陆地区的领先地位。2010年,应中国体育总会的邀请,我校代表中国参加第二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的木球比赛,获得女子团体季军和男子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通过发展木球运动,我校与台湾体育界的交流日益频繁。我校先后组队赴台湾参加了“海峡两岸高校木球夏令营”、“两岸木球邀请赛”等比赛活动,台湾地区代表队也前来我校参加了由我校与省体育协会主办的“海大杯”国际木球邀请赛。“中华台北木球协会”还专程组织台湾大专院校木球代表团来我校进行了交流。至今我校一直与“中华台北木球协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络,双方都有意进一步扩大交流与合作的领域。

三、几点体会

(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加强两岸教育文化交流,可以有效地拉近两岸人民的心理距离,将有利于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在与台湾各界交流的过程中,我校师生深切地感受到台湾同胞的热情,感受到他们渴望了解大陆情况、与大陆同胞交往的愿望。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情同手足,只要多加强交流和沟通,五十多

年分裂所造成的隔阂是完全可以消除的。我们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全面加强两岸交流与合作。

(二)上级涉台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是做好对台工作的重要保证。对台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只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与支持,才能确保对台工作的正确方向。我们在每次开展对台活动中,都做到事前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事后主动汇报。一切对台活动都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在重大涉台活动或我校学生赴台湾学习前,我们还邀请省台办领导,来校对参加活动的师生们做形势及政策报告,以此确保活动不出政治差错。由于我校在这方面工作到位,考虑细致,十几年来,在开展对台交流各项活动中从未出现任何工作失误,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通报表彰。

(三)校党委高度重视,是做好对台工作的重要前提。近10年来,我校无论是主要领导变动还是两校合并,校党委始终把对台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每年都将其列入党委工作的主要议事日程。书记、校长都曾亲自率团到台湾访问考察;台湾高校团组来访,书记、校长也都亲自参加座谈交流。对台交流工作遇到困难时,书记与校长积极出面给予支持。例如,我校每次举办对台冬(夏)令营活动,学校都成立以主要校领导为组长,学校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工作小组,上下齐心协力,相互密切配合,确保了每次冬(夏)令营活动的圆满成功。实践中我们切身体会到,对台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港澳台办公室一家是难以开展 的,必须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校的力量,才能确保顺利有序地进行。

两岸学子的交流牵手 篇3

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因为种种原因,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非常有限,有时甚至存在误会与偏见。促进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凝聚华夏儿女的同胞深情,推进祖国的和平与统一,就成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核心工作。这也是她的强势所在。自2005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第五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继续发挥自己特殊的优势,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纽带,成为两岸民间交往的一座重要桥梁,也成为促进祖国统一、推进民族复兴不可替代的一支生力军。

青年,寄托着民族的希望,关系着国家的未来。让更多台湾青年学生更好地、更客观公正地了解大陆,这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一个工作重点,更是她的一个特别的亮点。

2007年的冬天,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邀请数支台湾大学生团队来大陆参观交流。他们中的大多数是首次踏上大陆的土地。

其中一个台湾学生团来到北国冰城哈尔滨。对大陆,他们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感受就是:“真大!”的确,台湾是中国除海南以外最小的省,比下辖8区7县3市的哈尔滨市还要小很多。

在哈尔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生平第一次见到现实中的冰雪美景。两天后,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又要第一次乘坐火车。坐火车,尤其是过夜的火车,大家都很新奇,但也有些不放心,有个女生甚至偷偷问我们的工作人员:“火车上会不会有虱子啊?”但登车后,看着干净整洁的车厢,大家都兴奋不已,“串门”、打牌、聊天、游戏,很晚了还舍不得去睡。他们的领队,还特意来找宋庆龄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认真地建议:“以后,我们把坐夜车当做一个固定的参观项目吧。”

来到北京,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城市竟然如此繁华、如此古老而又如此现代,大陆人的生活也远比他们想象的富裕。高档商场里顾客摩肩接踵,来自台湾、价格不菲的金钱豹自助餐厅里人头攒动……

从2001年开始,每年寒暑假期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都会邀请台湾大学生来大陆参观,也组织大陆学生赴台交流。第五届理事会对这个活动尤其重视,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台湾很多重要社会团体都建立了亲密的伙伴关系,把两岸学生交流活动做得更加深入有效。这不仅增进了两岸青年之间的情感,也大大增强了台湾青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2011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追寻历史足迹”正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这个特别重要的年份里启动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两岸交流项目。活动包括参访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城市,了解现代发展成就,慰问远征军老兵,探望世纪老人以及在中西部地区开展公益调研和志愿服务,等等。活动从3月开始,将一直待续到年底。两岸学生交流是活动的一个重点,也是“两岸同心我们同行——两岸万名青少年大型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假期,“追寻历史足迹”在六条线路上全面展开,它们是“首义之旅”、“丝路之旅”、“燕赵之旅”、“成就之旅”、“知性之旅”和“公益之旅”。

同行

7月2日上午,在四川省省会成都,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基金会选派的学子与大陆大学生志愿者一道,来到人民公园,参观“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塔”,从而拉开了“首义之旅——两岸青年学生‘追寻历史足迹…系列活动的序幕。1911年5月,清政府准备把用汉、粤汉铁路筑路权卖给美英等列强,导致爆发四川民众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廷急调湖北军队入川镇压,使武昌军力空虚,这是武昌起义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台湾大学生来自台湾大学、台北海洋技术学院、成功大学、东吴大学、逢甲大学等多所高校。为了让他们更深入、更全面而且更自然地了解大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特别在北京交通大学与中国地质大学挑选了品学兼优、性格开朗的学生作为志愿者,让两岸同龄人在游历中自然交流、深入探讨,这个创意受到同学们的特别欢迎。

“首义之旅”主要在成都、武汉与北京三个城市里参观考察,并与当地大学生进行交流。

之后,台湾与大陆青年学子们又在武汉参观了宋庆龄汉口故居、首义门、辛亥首义纪念园广场、中山舰博物馆等辛亥革命纪念地。因为不少地方都为迎接辛亥革命百年大庆而进行大规模整修,只能进行外景参观,这让远道而来的台湾学生们觉得很是遗憾。中山舰博物馆正在装修,不能入内。但听了中山舰辉煌而悲壮的历史后,同学们还是顶着烈日,在1945年纪念柱旁,与武汉百姓的雕塑一道为抗战胜利而欢呼雀跃;台湾团的领队彭先生还把一本中国地图册摆在投降日军的雕像前,指着地图大声说:“看清楚了,这是我们中国,这才是你们日本!老老实实呆在你们自己的国家里,不许再来骚扰我们!”在中山舰阵亡将士纪念碑前肃立,哀悼24位英勇抗日、与中山舰一起殉国的国民党烈士!就连铸着铁锚图案的井盖,他们都会仔细研究一番。他们向导游强烈要求隔着玻璃“瞄一眼”英雄中山舰。导游答应了,可大家“瞄”的不只是“一眼”,他们从各个角度,隔着玻璃认真地观察、讨论、拍照。“你看见‘中山’两个字了吗?就在船尾,右侧,靠上!”“嘿,刚才导游说被日本飞机击中的那个大洞在哪儿呢?我怎么找不着?”

辛亥革命是海峡两岸共同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辛亥革命?我们中学上历史课时学过啊。”但他们知道的都来自书本,来自影视,现在终于能够站在前辈们真正战斗过的地方,他们特别的激动。说起宋庆龄先生,台湾学生也都知道。但有一个同学很诚实地补充道:“不过我们更了解宋美龄,她搞外交很厉害!”

除了参观辛亥革命纪念地,台湾学生还未到西南民族大学与武汉大学,与这里的同学进行交流。西南民大的民族博览中心让他们分外着迷,很多同学在色彩绚烂的藏、羌、彝等少数民族的展品前不停地拍照。“你们叫少数民族,我们叫原住民。可惜我们没有这么关注他们的文化!”台湾学生这样说。登车前,他们还争分夺秒地和陪同参观的基诺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同学合影留念。在武汉大学,台湾学生为一所大学竟然拥有两座山和一个湖而惊叹不已,他们也没想到路边的樱花竟然有那么多的故事,带给人们那么复杂的情感。不过,他们最大的收获还是与大陆学生的交谈:

“台湾的专业分得真细,本科就有昆虫系!”“可我们没有水利工程系、水利电力系啊,都包括在地球工程系里。”

“在大陆,高考是件特别特别重要的事情。高考那几天,晚上不准施工,怕影响考生休息。白天公交车在考点附近都不停车,怕影响考生答题!”“台湾也一样。考试前,家长还要我们拜神。我妈让我拜大葱、拜芹菜,说‘葱’能让我‘聪明’,‘芹’能让我‘勤奋’。我说‘平时不努力,却要考高分,这也太为难大葱芹菜了吧’。我妈赶紧说‘不准在神面前说这种话’。多有意思!”

这些台湾学生多数是初次来到大陆,对这里的一切都那么新奇。他们从台湾辗转飞抵成都已经是夜里10点多,赶到酒店、收拾

完毕已近午夜。但大家仍旧精神抖擞。两个男生跑去问领队彭先生:“我们想出去逛逛街,行吗?”彭先生痛快地回答:

“行!去吧!” “要是遇到打劫的怎么办?”毕竟是第一次来大陆,激动新奇但心里确实没底。来过成都、对这里的治安很有把握的彭先生笑了:“好办。要钱交钱,要色给色呗!”

吃饭时,每一道菜上来,台湾学生团团长都要先拍照留念,连雪花啤酒也“不能幸免”。瞧她拍照时那认真劲儿,简直像法警拍摄犯罪现场。她的另一样雷打不动的工作就是:抓紧点滴时间,在一个大笔记本上用繁体字认认真真、密密麻麻地写日记!“这么难得的机会,我一定要把能记下来的都记下来!”

在西南民族大学,时间很紧,台湾东吴大学的女孩黄芸羽还是揪住一个基诺族男生合影。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对她来说实在太多太复杂了,但基诺族她绝对忘不了,秘诀是:“我就想着把诺基亚手机倒过来!”

宋庆龄汉口故居因为内部装修不能进入,但大家兴致不减。台湾团的领队还摆着POSE,与“内部维修暂休开放”的告示合影。三个台湾学生则认真跟着前面的几个少先队员塑像敬队礼,可惜清一色都举错了手。还是我们大陆学生做得好,神情严肃,姿势标准!

两岸大学生都疯狂地迷上了“狼人游戏”,也就是杀人游戏的升级版。在成都至武汉的火车上他们“杀”到深夜,在武汉的酒店里他们“杀”到凌晨4点,在武汉到北京的火车上,14个学生挤在一个包厢里(还有两个坐在外面的折叠小凳上),直杀得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台湾团的领队为了录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不惜屈尊下跪,敬业精神实在让人佩服!

7月5日,坐了一夜的火车,台湾同学们终于来到首都北京。

登长城,游故宫,在天安门广场合影留念;乘公交,坐地铁、穿胡同,吃风味小吃;看恭王府,游湖广会馆,参观鸟巢与水立方;在圆明园的废墟上凭吊,在清华的百年校园里漫步……同学们的热情比七月的骄阳还高。“北京的地铁和台湾的硬件差不多,但是价格超便宜,人也超多。”“清华大学的环境简直太赞了!”“我以前在历史课上学过八国联军(应该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情,这次又亲眼见了烧过的‘大水法’,真气愤!”……

同学们还来到宋庆龄故居。国母宋庆龄1963年迁居于此,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81年5月29日与世长辞。在香山碧云寺,同学们参观孙中山纪念堂,拜谒中山先生衣冠冢。1925年3月12日,中山先生带病北上,不幸在北京病故,之后曾停灵于此。1929年5月,中山陵落成,灵柩移往南京前,先生更换下来的衣帽被放回原来的楠木棺,封入塔内,这就是孙中山先生衣冠冢。

海峡两岸,同文同种,还有共同的历史与文化。保路运动的风云,武昌起义的激昂,中山舰的悲壮,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鞠躬尽瘁,国母宋庆龄的一生高洁,都给台湾同学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灿烂的古代文化与辉煌的现代成就,也让台湾同学们赞叹不已。

短短几天,怎会如此想念;

用真心的交换,才会令人回味;

我们拥有的一切,

彼此分享才觉得甜;

我们的心从没有海峡的界限。

在同一个天空下,有相同的语言;

虽相隔两边,但心已不再遥远。

许下承诺,未来还要再见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篇4

一、朱子文化特色馆藏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研究现状

截止目前,国内外对朱子文化的研究文章不少,具体深入到朱子文化的理论内核、朱子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但有关如何以高校图书馆为平台,弘扬朱子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文章,CNKI和维普上一共只有一篇。而有关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研究也已十分深入,海峡论坛、民间艺术节、文化旅游节等各种交流平台遍地开花,但大部分研究文章着眼于民间,着眼于社会,而忽略了高校图书馆这一强有力的知识传播阵地。

对于特色馆藏建设、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开发与收集等方面的研究文章也很多,但是,大多数文章着眼于“发掘”和“保存”,而疏于“传播”和“传承”,尤其是对于如何利用特色馆藏,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目前基本上是一个空白。本人以“特色馆藏”为检索词,在CNKI上共检索出324篇相关文章,维普621篇,然后再分别以“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文化传播”为检索词,进行二次检索,CNKI上共检出二篇相关文章,维普四篇。

为此,通过对“朱子文化特色馆藏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的特殊使命”的研究,为今后图书馆收集和保存地方文献、传承地方文化以及特色馆藏建设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同时,对于贯彻落实《海西规划》,进一步弘扬朱子文化、打造闽北文化品牌、构筑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二、朱子文化特色馆藏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研究内容思考

首先,要深刻理解朱子文化对台湾文化的深刻影响及其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的特殊意义。朱子(1130—1200)即朱熹,是北宋以来理学之集大成者,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通常,我们所说的朱子文化,指的是朱子创立的思想学说、朱子及其先师和后学所创立的闽学学派和他们的文化遗存、朱子及其弟子的著述、有关朱子的文献资料以及后人传承下来的崇朱俚俗、礼仪等。朱子理学,不仅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台湾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明清两代在台湾盛行的书院教育就是一例,而今天的“文建会”的刊物以《活水》为名,林家花园的书斋取名“方鉴斋”,则说明朱子文化至今在台湾依然经久不衰。正如世界朱氏联合会会长、台湾朱子学研究协会常务理事朱茂男在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会上说的:“‘理一分特、求同存异’的朱子思想是两岸现今必学的课题,也是不变的真理。”深入挖掘朱子文化与台湾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朱子文化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的特殊意义,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海峡两岸间的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其次,明确朱子文化传承和闽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集散地,人才齐备,技术先进,管理水平高,在采集与保存地方文献、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开展学术交流和各类文化交流活动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优势;同时,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是地方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地方高校图书馆只有全面地收集地方文献资料,打造自己的馆藏特色,打出文化品牌,弘扬地方文化,才能满足本校教学科研的要求,满足多层次读者的需要,满足服务地方发展的需要,从而提升自身的服务层次和水平定位。闽北地方高校图书馆因其地理位置的原因,在采集与保存朱子文化遗产、传承朱子文化,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方面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担负着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三、朱子文化特色馆藏与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研究思路探索

1.提高图书馆馆员素质,培养一支精干的馆员队伍,做好朱子文化的传承工作极其重要;走出象牙塔,走向民间,深入发掘朱子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朱子文化的采集工作是关键;建立特色馆藏,加强对朱子文化文献资料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部分文化遗产制作成录像或光盘,或建立专门的朱子文化数据库;加强校内外的宣传教育工作,大力弘扬朱子文化。

2.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形式多样的朱子文化交流活动,如闽北地方高校与台湾联合办学、闽台互动论坛、座谈会、研讨会、共建、联谊会、参观、展览等多种形式。一是广泛邀请校外各界人士尤其台湾学者、游客到学校参与各类有关朱子文化的交流活动、参观图书馆的朱子文化特色馆藏;二是联合本校有关专家学者积极参加省内外、国内外各类有关朱子文化的交流活动;三是通过与台湾联合办学的形式,宣传朱子文化,征集台湾文献资料。

3.重点研究朱子文化遗产的发掘、朱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及如何利用朱子文化特色馆藏促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等。

4.研究难点则是如何全面地收集朱子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开辟新的文化交流领域等。

特色馆藏建设是图书馆学的原始话题;而如何推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促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海西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福建省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朱子文化是联结两岸文化的重要契机,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以高校图书馆为着眼点,创造性地将以上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探讨朱子文化特色馆藏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摘要:闽北地方高校图书馆因其地理位置的原因,在收集、保存有关朱子的文献、保护朱子文化遗产、传承朱子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加强朱子文化特色馆藏建设,构筑多层次、有水平的文化交流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朱子馆藏,两岸文化,交流研究

参考文献

[1]徐俐华.武夷文藉择录[M].北京:华艺出版社,2011.

[2]张品端.朱子学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发展.新视野、新诠释--朱熹思想与当代社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3]张品端.李珥对朱子学的继承和阐发[J].朱子学刊,2009(19).

[4]祁述裕.关于建立海峡两岸共同文化市场的构想[J].新视野,2006(5).

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平台 篇5

作者:周国平

页数:232

出版日期:2010年4月

定价:人民币22.80元

本书是周国平先生2006年以来的最新随感,也是作者的第四部随感。(前三部为《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圆满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风中的纸屑

作者:周国平

页数:224

出版日期:2010年10月

定价:人民币25.00元

书中记录的随感都是由作者于念头闪现时随手写下的文字连贯而成的。正是思想恰如风中的纸屑,其中有一些落在了幸运的手上。作者站在哲学家的高度,以浅白的文字,对于人生与命运、幸福与困难、爱与孤独,信仰和宗教、待人和处世等各个方面,做了发人省思的论述。

青草垛

作者:铁凝

页数:295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定价:人民币29.80元

本书包括中篇小说《青草垛》、《棉花垛》、《麦秸垛》、《午后悬崖》、《闰七月》等五部。前三篇被中国文学界称为“三垛”。故事分别发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后的上山下乡时期、改革开放时期。虽然故事发生的时间不一样,但女性命运在根本上却是一样的。

羽蛇

作者:徐小斌

页数:423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

定价:人民币32.00元

小说讲述了一个庞大的母系家族,包含5代12个女人,兼具不同性格、善恶、美丑。徐小斌坦言“我想把这些角色组合起来,最后决定用血缘来串联。原因是血缘带着神秘,有很强大的亲和力。亲爱之中,又隐藏着仇恨。”

燕子红

作者:刘醒龙

页数:419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定价:人民币36.00元

《燕子红》以陈东风、方豹子为主要描写对象,展现了青年农民在面对扑面而来的城市诱惑,以及利益引诱时所呈现出的不同价值取向。同时通过对陈老小、陈万勤、高天白等老一辈劳动者形象的塑造,歌颂了劳动在生命中的神圣意义。

租界!租界!

作者:徐承伦

页数:325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定价:人民币39.80元

这是国内首部关于英租界威海卫的长篇小说。1898年,英国政府强行租借威海卫,从此威海卫开始了英租界时代。当大英帝国的“米字旗”在古老的威海卫升起的时候,以威海卫大丛府、乡间温泉庄园的“先生”为代表的威海卫士绅和百姓等,开始不屈不饶的抗争。

国色天香系列(一)——江城子

编绘:ESC

页数:32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定价:人民币18.00元

本书选取了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两首名作《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密州出猎》,作者在原词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编,把两首词组合在一起,借词意为背景,讲述了一段介于爱情、亲情、理想之间大起大落的人生故事。

国色天香系列(二)——琵琶行

编绘:白婕

页数:32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

定价:人民币18.00元

此篇改编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一生中创作的最为优美的作品之一《琵琶行》。描绘了白居易被贬江州,为朋友送行至江边,正觉得饮酒没有管弦助兴时,悠然听到江面传来铮铮琵琶声……

国色天香系列(三)——花间词

编绘:伊吹五月

页数:32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

定价:人民币18.00元

这是一个有关花开的故事。由花间派词人韦庄与温庭筠的《浣溪沙》及《菩萨蛮》和唐朝散文家独孤及的《杂诗》改编。佛曰: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月下雪兰香,他静静走过,不为所动。长长久久,他们彼此凝望,此时无声胜有声……红颜如花,稍纵即逝,本篇集合各类以“花”为主题的诗词,赞美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

双色圆珠笔涂鸦集

作者:朗苏

页数:200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定价:人民币25.00元

本书从最基础的物体形状开始,以简单易学的步骤介绍了双色圆珠笔的绘画技巧。

Kodi的色铅笔美食绘馆

作者:Kodi

頁数:160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定价:人民币35.00元

谁不爱美食?面对餐桌上诱人的美食,大家是不是想将它们画在自己的日记本里,留下这份单纯的美好?《Kodi的色铅笔美食绘馆》就针对爱美食的大家,介绍了甜点、零食、快餐、西餐等的绘制方法。书中还介绍了食物拟人绘,让读者学会将食物拟人化,并画出自己的美食小故事。

多彩世界

——色铅笔创意手绘全解析

编者:佳影动漫

页数:184

出版日期:2013年2月

定价:人民币35.00元

这本书从讲解色铅笔的各种特点、基础技法到如何绘制可爱事物等,将为你一一呈现,本书的最后一章中还教你怎样动手制作自己涂画的贺卡、信封、相框等小物品,为你的生活添加更多的色彩!

老偏方经验方

编者:施旭光

页数:256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定价:人民币28.60元

全书每一病症都提供相应的老中医指导、民间老偏方、食疗老偏方和医生经验方,每条方均有组成、用法、功效、适应证等内容,并且方的后面都有出处和献方者的名字,真实可信,科学实用。

喜乐活到天年

编者:刘正才

页数:256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

定价:人民币28.60元

该书用古今百岁寿星的实践经验来讲解“长寿秘诀”,真实可信;所介绍中国传统练功术简便易练、效力明显。作者结合自己几十年临床经验,向读者介绍的防治中老年常见病的方法,简便有效;书中推荐的长寿药膳,不仅讲解功效,提供最新研究成果佐证,还有典型案例加以说明。

小火罐,大健康

——图解拔罐疗法

作者:冯淑兰

页数:175

出版日期:2012年2月

定价:人民币29.00元

本书作者长期从事中医针灸刺灸方法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对各种针灸拔罐等中医传统疗法非常熟悉,结合自己的业务与实践,撰写了《小火罐,大健康——图解拔罐疗法》。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简洁实用,向广大读者介绍了如何采用简便、安全、有效的拔罐疗法防治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病症。

饮食宜忌速查全书

作者:石晶明

页数:288

出版日期:2013年5月

定价:人民币39.80元

本书是一本关于日常饮食宜忌的图书,涵盖日常食物饮食宜忌、常见病饮食宜忌、不同人群饮食宜忌、四季饮食宜忌、营养素摄取宜忌等几部分,将与食物与饮食有关的各方面的宜忌做了详尽的介绍,将小餐桌上的大学问,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并给出饮食搭配最佳方案。

低碳漫话

作者:崔大鹏 王凯悦

页数:100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定价:人民币17.00元

本书通过祖孙三人参观低碳博物馆的所见所闻,以漫话的形式阐述了什么是低碳、为什么要发展低碳、怎样实现低碳等问题。书中配有数十幅精彩的漫画,以增强本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帮助读者加深对低碳知识的理解。

气候变化的故事

作者:中国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页数:160

出版日期:2011年4月

定价:人民币35.00元

北极熊濒临灭绝、珊瑚礁大面积死亡、太平洋岛国即将沉没、突然爆发的传染病……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事件的背后都和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而气候变化的原因则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关系密切。本书用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向读者讲述了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并警示人类要善待自然,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Excel 2010办公应用实战

从入门到精通

编者:龙马工作室

页数:284

出版日期:2013年2月

定价:人民币59.00元

本书通过精选案例引导读者深入学习,系统地介绍了Excel 2010的相关知识和应用方法,不仅适合Excel 2010的初、中级用户学习使用,也可以作为各类院校相关专业学生和电脑培训班学员的教材或辅导用书。

Excel函数与公式综合应用技巧大全

编者:雏志资讯

页数:478

出版日期:2012年5月

定价:人民币69.00元

本书不但可以很好地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Excel函数的使用技巧,而且是一本全面的12大类Excel函数实际应用方法查询手册。读者在工作时,若需要用到自己不明白的Excel函数,翻开本书查阅相关的函数讲解即可。

Exchange Server 2010

SP1/SP2管理实践

编者:王淑江

页数:640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定价:人民币89.00元

采用全新的写作理念,以任务为驱动,以需求为目标,将服务模块化,将技术实用化。借助本书提供的完整的VMware虚拟演示环境,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虚拟环境实现Exchange Server的系统管理、配置和监控,以及故障诊断与排除,从而提升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MySQL高效编程

编者:王志刚 江友华

页数:288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定價:人民币39.00元

本书详细系统地介绍了MySQL数据库的开发技术,从MySQL数据库以及MySQL中使用的SQL语言基础入手,再结合具体的网店数据库实例,重点介绍了事务处理、索引、视图、存储过程、存储函数、触发器等高级应用技巧,最后介绍了如何使用MySQL数据库开发如Facebook或mixi一样的社交网站,并配备了详细的源代码解说。

佳能5D Mark II

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

编者:神龙摄影

页数:407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定价:人民币99.00元

本书从佳能 5D Mark II 相机设置、基本操作、拍摄技法,到各种主题拍摄、后期处理等方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摄影知识和创作理念,以及丰富、有效的实拍技法,告诉读者如何实现拍摄意图,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佳能5D Mark III

数码单反摄影从入门到精通

编者:神龙摄影

页数:380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定价:人民币59.00元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包含5D MarkⅢ全能设置视频、十大经典拍摄技法视频、十大经典构图技法视频、十大经典用光技法视频、十大经典布光技法视频、十大闪光灯运用技法视频、十大镜头运用技法视频、十大让照片更加清晰的秘诀视频以及105集完美后期技法视频等。

金刚经寻宝

作者:陈念萱

页数:248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定价:新台币300元

一个女子痛快淋漓地分享,《金刚经》的体悟,她的《金刚经》是武侠、科幻、奇书……打破经典的解释权,每个人都可恣意的寻找与发挥。看完这本书,你可能又惊又怒,或欣喜若狂?或无感?随你高兴。何不快活地学会“金刚经乐活术”!

看见不一样的中华帝王将相

作者:遙光

页数:192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定价:新台币199元

本书穿梭古今,娓娓剖析叱咤中国的历代名人屈原、曹操、诸葛亮、孙文等18位英雄心路,藉由刻画他们的人心与人性,体现其坚持与信念,看看这些将相帝王,到底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诉不出的衷肠。当作者笔锋渐与将相帝王们心神合一,英雄再也不会遥不可及,一种惺惺相惜之情,油然而生……

分享爱的月光宝盒

作者:杨瑞泰

页数:208

出版日期:2012年5月

定价:新台币200元

眼看着就快要毕业了,庭宜和子云相约到海滩埋下秘密的“月光宝盒”,没想到,却挖出了另一个看似已经埋了很久的时光宝盒!就在此时,班上传出“红衣女鬼”的谣言,搞得同学们个个是人心惶惶,坐立难安……究竟宝盒内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让人闻之色变的“红衣女鬼”事件,其真相又是?

在爱情的四季里,

你依然可以做自己

作者:许皓宜

页数:240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定价:新台币230元

当一段感情正在质变时,不妨把它当作是一趟四季之旅,不要执着一定要停在什么样的节令里,不要有任何的强迫力,不要给自己设计太多的镣铐与框架,接受它的无常与变化吧!如此一来,在捉摸不定的爱情季节里,你依然能够充分欣赏这趟旅程之美,拥有做自己的快乐和自在。

画鬼师:死前的鬼脸

作者:余为魄

页数:190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定价:新台币180元

阿图师,一个能画出纠缠在你身上的鬼,并解决问题的推拿师。他用画,道出一个个在他生活中,所发生的每一件鬼故事。

画鬼师:移尸

作者:余为魄

页数:192

出版日期:2011年3月

定价:新台币180元

财团总裁张震翰的祖坟遭到破坏,爷爷的遗体被分成六块盗出,移至六个地点掩埋。是仇家报复?还是亲人内斗?是为了破坏风水?还是单纯羞辱?当张家的人因此一个个惨死,张总裁才被迫说出真相……

小熊妈的无国界创意教养

作者:张美兰(小熊妈)

页数:264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定价:新台币280元

小熊妈的两个孩子自小接受美国开放式教育,返台后面对迥异的教育体制,孩子的挫败感与学习困境接踵而至。小熊妈融合中西教育优缺点,运用创意和感受力,自创“小熊妈的美式体验教养”,引导孩子在制式的教育环境中,看见自己的兴趣和天赋、激发孩子主动求知,用心体验生活的乐趣。

牧羊人教养

──教授爸爸音乐妈妈

作者:米妈

页数:304

出版日期:2013年2月

定价:新台币300元

帮孩子忙,是教养里最容易的事。“帮”很简单,“不帮”却是学问。牧羊人教养告诉你如何“不帮”,带出好孩子。135则米家教养,除了爱与保护、管教与纪律,还有现代父母最迫求的方法。

原来如此!日本妈妈这样教孩子

作者:黄文贞

页数:272

出版日期:2013年3月

定价:新台币280元

日本人从小是如何被教育?灌输什么样的观念,让他们养成自律自制的民族性?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教育方式和特点。相对于欧美的开放自由、中式教育对家庭伦理的重视,日本更注重对孩子进行礼仪、自律、创新、抗挫折教育。

高效能父母学

作者:李显文

页数:336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定价:新台币350元

本书透过一套SOP执行步骤,以各种生活化的教养情境为例,清楚指出孩子问题的管教时机点、○&╳行动快速判别法、对应策略……让父母就像在阅读操作手册一样,有脉络可循,以一套方法解决所有教养问题!

跟着梁旅珠教出好孩子

作者:梁旅珠

页数:336

出版日期:2013年4月

定价:新台币320元

亲子间每个看似单一的事件,背后都是多年亲子互动累积的结果。别小看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小事”或“状况”,那是父母为孩子建立核心价值,导正观念、行为的机会。但也别怕教养来不及,只要父母认真面对,思考对策,就是找回亲子间美好的开始。

这样的孩子才会赢

作者:章龄龄

页数:241

出版日期:2005年7月

定价:新台币220元

伟大的教育学家詹姆斯·杜布森博士说:“我个人非常相信,‘不听话’的孩子拥有创造性潜力与格性力量,通常超过他们同龄的兄弟姐妹们与同龄伙伴。”为进一步培养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21世纪创造性的人才打好基础,请改变您的错误观念,让“调皮捣蛋不听话孩子”能够发挥潜质,赢得他们的人生!

单兵注意!暴笑部队来袭

作者:常笑生

页數:256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定价:新台币149元

军队笑话里的主角,是新兵傻蛋、愚蠢的教官与将军、虚伪的领袖、极度性压抑的士兵、二次大战时负责搞笑的意大利军队……是他们让本来充斥流血与死亡的军队带给我们娱乐与大笑,大笑之后更欢乐的是,他们跟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啊!

绝色笑品,男生笑呵呵,

女生嘻嘻笑

作者:谭笑笑

页数:256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定价:新台币149元

为什么男人与女人的思维方式如此不同?澳洲研究身体语言和行为学的专家皮斯夫妇,在大量的研究和调查后认为,男女头脑的差异决定了男女之间的行为能力、生活方式和两性交往等方面的不同。没有谁好谁坏的问题,只是不一样而已。

背包客,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作者:张晋城

页数:288

出版日期:2012年3月

定价:新台币320元

作者在挪威峡湾的邮轮上巧遇同样来自台湾James和Georgia,回台后透过两人结识了一群好友,组成以欣赏歌剧为目标的私人聚会,后来进而计划了这趟不可思议的“唱游纽西兰之旅”。他们摆脱年龄的自我设限,一路上大声唱歌享受美食感受纽西兰。

豪爽笑一笑,有料的喔

作者:仲乐乐

页数:256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定价:新台币149元

孔子说:“食色性也。”在现代紧张、压抑的社会里,偶尔以“荤”笑话来“发泄”一下,其实也是一剂提振身心的良药!

看猪说笑话,一笑就喷饭

作者:谭笑笑

页数:256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定价:新台币149元

动物在人类的眼里,无一不是按其用途来判断其价值的,不过,动物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娱乐人们。如果你想为三岁的小朋友,或是初次见面的女友说个笑话,冷笑话听不懂、荤笑话不适合,这时候,你最好的选择就是说个──动物笑话。

无期途行的“骑”迹

作者:萧建忠

页数:304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定价:新台币380元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篇6

7月17日~7月23日, 由中国力学学会、周培源基金会主办,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承办的“第17届海峡两岸力学交流暨中学生力学夏令营”活动在北京举行。由台湾力学学会副秘书长、新竹清华大学教授蔡宏营带队的台湾师生代表团一行27人, 以及湖南、山东、北京等地教师与中学生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开幕式由中国力学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克勤主持。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佘振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台湾力学学会副秘书长蔡宏营、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港澳台交流处处长杨容、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黄克服、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主任汤亚南、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俊丽、北京物理学会秘书长李子恒、中国力学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敏中、中国力学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云峰、北大附中副校长崔岩、北大附中副校长徐丹参加开幕式。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篇7

7月17日上午9:00, “第17届海峡两岸力学交流暨中学生力学夏令营”活动开幕式在北大附中隆重举行, 由中国力学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克勤主持.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佘振苏, 台湾省力学学会副秘书长蔡宏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港澳台交流处处长杨容, 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黄克服, 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主任汤亚南, 中国力学学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俊丽, 北京物理学会秘书长李子恒, 中国力学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敏中, 中国力学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云峰, 北大附中副校长崔岩, 北大附中副校长徐丹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佘振苏致欢迎辞, 他向来自台湾和大陆的百余名师生表示热烈欢迎, 对海峡两岸师生对力学交流活动一贯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指出海峡两岸力学交流活动是海峡两岸加强教育互助、传递文化信息、增进情感交流的平台, 重视科普交流, 重视科学培养, 重视科技创新, 应该从培养广大的青少年开始, 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台湾省力学学会副秘书长蔡宏营表达了台湾省力学学会对力学科普活动的重视, 用多年来的积极参与表明了对海峡两岸力学交流活动一贯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际联络部港澳台交流处杨容处长肯定了海峡两岸力学交流活动的意义, 提到中国科协一向支持学会与台湾的学术团体开展交流,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之间的交流, 今后也会继续关注与支持.随后, 主办单位中国力学学会和承办单位北大附中分别与台湾省力学学会互赠礼物.周培源基金会副秘书长黄克服、北大附中副校长崔岩分别发表了讲话, 他们对台湾及大陆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 预祝学生们在力学知识竞赛中获得佳绩, 在科普交流的同时结交更多的朋友.

开幕式结束后, 海峡两岸学生进行了力学理论知识竞赛及动手制作比赛.理论知识竞赛考察了海峡两岸学生们对力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动手制作比赛则考察了学生们的力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学生们运用力学原理将手中的原材料进行加工, 制作完成后, 现场进行了比赛, 比赛场面别开生面, 每组学生都展示了自己的制作成果, 并演示了作品奇妙的力学性能, 现场不时因精彩的展示而传出阵阵掌声.

活动期间, 海峡两岸交流活动的老师们还参观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参访期间, 两岸力学工作者以及中学教师就两岸的力学科普、力学教育与科研、国际化交流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并从中得到了启发, 开阔了思路.

7 月18日上午9:00, 在北大附中举行闭幕式, 中国力学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敏中主持了闭幕式.首先, 海峡两岸的力学专家、学者为在力学知识竞赛中表现出色的中学生们进行了颁奖.台湾建国中学谢郡庭及北大附中方兆吉代表两岸学子发言, 他们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自己增强了对力学知识的掌握, 还体验到力学科普的乐趣, 并在活动中结交了很多朋友.颁奖结束后, 中国力学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朱克勤发表了讲话, 他从力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及力学的广泛应用, 来说明力学科普活动的重要性, 并期待学生们今后在力学领域有长足的发展.新竹交通大学郑泗东教授代表下一届海峡两岸力学交流活动承办学校讲话, 他向本届主办和承办单位对活动的精心组织表示衷心感谢, 欢迎大家参加明年在台湾举行的力学科普交流活动.中国力学学会和北大附中分别以接力棒的形式向台湾省新竹交通大学赠送了礼物.最后, 由中国力学学会科普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云峰为海峡两岸师生们做了题为“科学探究试验的设计与体验”的科普讲座, 内容别致新颖, 两岸师生听取地意犹未尽.本次交流活动在热烈友好的氛围中落下帷幕.

之后, 北大附中还为台湾省师生代表团精心安排了有特色的历史人文之旅.7月19日-23日, 台湾师生们在承办方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的故宫、长城、颐和园及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等名胜古迹, 一路走来, 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又多了一份感性认识, 在交流力学科普工作的同时加强了沟通交融, 促进了彼此了解.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篇8

关键词:海峡西岸经济区,科技服务业,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省为主体, 北承长江三角洲, 南接珠江三角洲, 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东部沿海重要经济地带, 是大陆对台交流的窗口。

2009年5月14日, 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全新的战略定位———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要求海峡西岸经济区发挥独特的对台优势和工作基础, 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

1 海西区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的基础

首先, 有“五缘文化”基础。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历史传承等原因,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有着深厚的“五缘文化”, 即海西与台湾:地缘相近———海峡两岸一水相连, 福建平潭岛距台湾新竹只有68海里, 马尾与马祖相距仅10海里, 厦门大嶝岛与金门最近距离约1800米;血缘相亲———台湾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8%, 其中80%祖籍在福建;文缘相承———台湾有73.3%会闽南语, 88%人信仰道教和佛教, 其中妈祖是台湾及海西一带最盛行的信仰;商缘相连———自古以来两岸经贸往来连绵不断;法源相循———从三国时期, 吴国便开始经营台湾, 元代设立澎湖巡检司, 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建立了行政制度。“五缘文化”是两岸一脉相承的见证, 是凝聚两岸的精神力量, 也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础。

其次, 有政策基础。国务院在《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赋予福建省多项“先行先试”政策后, 又于2011年批准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 将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发展定位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示范区, 对台湾实施全岛开发, 并在通关模式、财税支持、投资准入、金融保险、对台合作、土地配套等方面赋予平潭综合实验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 积极开展两岸产业合作, 引导台湾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高端产业向平潭延伸拓展, 加强两岸在关键产业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的联合研发, 将平潭建设成为综合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新兴产业基地。

2 当前海峡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现状

2.1 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现状

在贸易往来方面, 2013年大陆对台贸易总额为1972.8亿美元, 同比上升16.7%, 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4.7%。其中, 大陆对台出口406.4亿美元, 同比上升10.5%, 自台湾进口1 566.4亿美元, 同比上升18.5%;全年, 大陆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 017个, 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0.9亿美元。

在农业交流合作方面, 早在20世纪的80年代, 台湾同胞将一些农业的优良品种带到大陆进行推广试验, 开启了两岸农业科技交流的大门。近年来, 两岸不断加强在农业科技方面的交流合作, 如2011年12月在福建漳州举行的第二届海峡两岸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展览会上, 有来自大陆各地以及台湾地区的150多家企业参展, 500多种适于丘陵山区的新、奇、特农机产品技术引人注目。福建省闽台农业科技合作 (漳州) 示范基地、福建省闽台畜禽果蔬科技合作 (新罗区) 示范基地、海峡两岸 (福州) 农业合作实验区等承担着台湾农业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的推广等工作。农业合作涉及的产品有蔬菜、花卉、水产、茶叶等, 不仅仅局限于种植, 还包括营销推广、理念传播、技术交流等。同时, 台湾的大批知名农业企业如兴农、天福等也落户福建, 带动了海西农业的发展。

在工业交流合作方面, 两岸的电子信息产业、机械制造业、石化产业成功对接, 不仅在垂直产业链上合理分工, 而且还进一步拓展了水平分工。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吸引台企“中华映管”落户, 并由此带动了电子产业集聚, 使得福建在光电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台资企业东南汽车公司成为福建省机械行业集聚度最高、产业链最长的企业, 吸引了30多家台湾汽车零部件企业来到其周边安家落户, 促进了汽车行业供应链的蓬勃发展。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已建成闽台石化产业合作基地, 也集聚了不少石化工业企业, 石化产业链向深度发展。

在文化交流合作方面, 开放探亲至今, 两岸各界社会团体文化交流络绎不绝。2014年马年春晚, 台湾腹语魔术师刘成为中华儿女奉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腹语表演, 让大陆同胞了解了腹语艺术, 增进了两岸人民文化艺术的交流。由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福建省教育交流协会和台湾“中华青年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的两岸大学生辩论赛, 吸引了祖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知名高校参加, 增进了两岸青年一代的友谊。由中国辞书学会和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合作编纂的《两岸常用词典》于2012年6月正式出版。《两岸常用词典》收录了两岸常用的5 700个字, 27 000多个词汇, 以繁简并呈的方式, 呈现两岸常用字词的异同, 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2013年10月26日至27日, 由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与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论坛并致词, 国共两党有关方面负责人, 其他党派代表, 两岸经济界、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等专家学者约350人出席。

此外, “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5·18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交易会”等综合性展会以及“海峡两岸机械电子商品交易会暨厦门对台出口商品交易会”、“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海峡两岸旅游博览会”、“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等专业性展会都成为两岸交流的极为重要的平台。

2.2 科技交流合作现状

1994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1996年台湾成立了中华两岸科技交流促进会, 成为了两岸科学技术交流合作的促进机构。

近些年来, 两岸先后召开了“海峡两岸科技论坛”、“两岸产业合作论坛”、“海峡两岸知识产权论坛”、“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研讨会”、“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高峰论坛 (漳州) ”、“海峡论坛”等一系列研讨会和论坛, 为两岸学术交流、科技活动及项目合作研究提供了平台。

例如, “首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于2011年1月在北京召开, 论坛汇聚了两岸科技界和产业界人士, 既交流科技管理经验, 又针对具体科技领域进行研讨。2013年11月“第二届海峡两岸科技论坛”在台北成功举行,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的身份率领大陆科技代表团出席, 来自两岸科技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300余人汇聚一堂, 围绕科技计划管理与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产业发展与管理、节能科技和前瞻生物科技4个议题进行了充分地研讨, 共商加强两岸科技创新的合作之道。

又如, 为促进两岸技术转移、成果转化, 2012年福建省生产力促进协会与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共同搭建具有技术交流、人才培训、知识引荐等功能的交流平台, 双方还就建立互访机制达成了共识。此外, 两岸举办的交易会主要有:“4.8台交会”、“5.18海交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等。

为促进两岸科研人员的交流, 自2012年开始,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福建省政府共同设立了“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合作联合基金”, 每年投入3 000万元, 受理新能源新材料、水产生物资源研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人口与健康等4个领域的申请, 所有申请都应有台湾方面的科技人员参与。

当前, 福建省有许多地方建立了以闽台科技交流合作为主要特色的对台合作科技园区、创业园, 如大陆首个专门面向台湾科技创业者的孵化基地———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 以及福建省台湾学者创业园、台湾农民创业园, 厦门台湾中小企业创业园。此外, 福建迄今已建立10多个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和省级闽台科技合作基地, 如惠安绿谷台商高科技产业合作基地、漳州台湾钟表科技产业合作基地。另外, 在福州马尾科技园、福清产业集群、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东南汽车基地等IT产业基地上, 还建立了冠捷电子 (福建) 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厦门灿坤事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闽台汽车产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两岸除直接在研发环节和技术服务环节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外, 也通过产业链上下游配套环节或者是两岸间的技术贸易实现技术溢出。例如, 2013年东南汽车与台湾中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东南汽车研究院”、立达信绿色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与台湾晶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光电集成一体化两岸联合研发中心”。目前两岸已经建成海峡两岸科技产业联盟、光电产业联盟、通信产业联盟、两岸 (厦门-台北) 知识产权联盟, 台湾淡江大学、台北科技大学旗下的三家创新育成中心与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也联手建立育成联盟, 在加深两岸科技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发展海西区科技服务业建设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

科技服务业是以技术和知识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业, 也包括为高技术行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产业, 主要包括:科学试验与研发服务业、科技交流推广与成果转化服务业、科技中介服务业等。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 科技服务业作为促进两岸科技进步、进而带动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各方面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之一, 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为实现将海西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的国家战略, 应当积极推动海西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3.1 海西区科学试验与研发服务业的发展

首先, 加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产品检测中心、博士后站点等平台建设。借鉴台湾工研院的经验, 组建工业技术研究院, 使之成为研发类服务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平台。开放海西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标准检测评价机构等, 邀请台湾科技人士与学者开展合作研究, 分享研究成果。

其次, 围绕海西区确定的新兴产业, 与台湾有关机构加强在石化、汽车、LED照明、太阳光伏等领域合作, 共建产业技术联盟。就福建已初步形成的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新材料、生物制品、机电一体化产品等高新技术产业与台湾相关产业进行合作研究与产品开发。

再次, 发挥海西区政策、人文、环境等优势, 结合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吸引台湾高校、科研院所、台资企业来海西单独设立或与海西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采取股份制等形式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博士后流动站等科技研发机构。支持台湾企业、高校、研发中心、科研院所等在海西独立或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 鼓励其参与海西重大科技项目的竞争与投资, 并且在政策方面给予优惠条件, 从而引导台湾高端科技要素和科技服务机构在海西聚集发展。

第四, 立足海西支柱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本着开放、资源共享的原则, 建设和完善一批公共技术平台。鼓励两岸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参与公共技术平台建设, 在厦门湾、闽江口、湄洲湾等产业对接集中区搭建人才交流、产业技术研发转化和培训的服务平台。继续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基地, 加大招商力度, 以项目带动平台建设, 以园区促进产业对接。

第五, 吸引、鼓励台湾研发人员到海西从事研发活动、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转化科技成果, 支持海西企事业单位聘用台湾优秀人才, 以完善台湾学者创业园和中小企业创业园功能为基础, 吸引台湾科技服务业高端人才和专业人士到海西区就业或创业。制定科技创新分配政策、保障政策和奖励政策, 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优秀台湾科技人才、创新团队, 给予创业启动资金或科研经费支持。完善台湾人才通行、税收、劳动和医疗保障等规范性措施及台湾人才评价政策和办法, 开展台湾专业人才参加职称评定、资格考试和认证试点工作, 维护台湾人才合法权益。

3.2 海西区科技交流推广与成果转化服务业的发展

首先, 海西各类孵化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各类园区、合作基地要重视承接台湾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 积极承接、吸纳台湾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促进台湾科技成果与海西技术需求有效对接。

其次, 进一步举办好两岸科技项目对接会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峰论坛, 交流分享两岸科技成果应用与转让的经验、做法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 促成两岸应用研究力量及其研发资源与产业发展及企业需求的对接。进一步发挥“4.8台交会”、“5.18海交会”、“6.18项目成果交易会”、“9.8投洽会”等招商平台在两岸科技成果转化合作中的作用, 吸引台湾科技成果及其产品参加展会活动, 促进两岸科技项目对接、机构对接、人才对接、知识产权对接和科技情报对接, 实现两岸科技成果的共享。

再次, 在巩固发展现有科技园区及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的基础上, 推进与台湾科技产业相衔接的台商投资产业专业园区的建设。鼓励创建台湾科技人才创业园或成果转化基地, 加快建设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厦门火炬高科技园区, 面向台湾科技创业者, 对接台湾新竹科技园。

3.3 海西区科技中介服务业的发展

首先, 加快海西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的培育和发展, 使之成为联系两岸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纽带, 同时, 吸引台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到海西设立分支机构。促进两岸科技中介机构的能力建设和资源整合, 加强与台湾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合作。

其次, 建设两岸技术交易和转移中心, 内设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技术评估中心等专业机构, 吸引创业投资机构、贷款担保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专利和商标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入驻, 促进两岸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聚集和融合。

再次, 引入台湾科技金融机构, 鼓励台湾金融机构参股海西区科技发展银行, 引入台湾创业投资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和科技保险公司等建立分支机构或创建科技创业投资公司。

3.4 优化平潭综合实验区科技服务业布局

根据发展规划, 平潭综合实验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旅游业和教育文创等产业, 构建低碳、智慧、生态、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体系, 与台湾产业形成深度对接。为此, 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科学试验与研发服务业、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服务业、科技中介服务业要配套跟进, 鼓励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业、认证认可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 推动平潭综合实验区科技服务向专业化、差异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结合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产业布局、产业结构, 要精心设计平潭科技服务公共平台, 使其涵盖:科技信息咨询、科技孵化器、科技研发与实验、科技成果检验检测转移推广、科技人才引进与培训等功能。积极探索与实践“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合作模式, 吸引台湾科技服务企业和金融资本参与平潭综合实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应博.ECFA背景下两岸科技合作:新区域注意视角下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13 (6) :184-192.

[2]王勇.海峡西岸经济区对台科技产业合作的发展及展望[J].中国国情国力, 2012 (4) :55-60.

[3]黄荔梅程春生.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合作基地的发展定位和实现途径[J].中国集体经济, 2012 (21) :63-64.

[4]陈必滔.论两岸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构建[J].东南学术, 2009 (4) :4-8.

[5]戴东莉.浅析闽台科技交流合作平台的构建[J].福建论坛, 2010 (3) :133-136.

[6]连希.立足海峡西岸创新闽台科技交流合作互动机制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 2010 (4) :24-26.

两岸大学生交流研究 篇9

先期开幕的第六届海峡论坛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致辞中强调, 将广泛听取台湾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 深入了解台湾民众的现实需求, 不断扩大两岸交流合作的参与面和受益面, 不断增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民意基础;对两岸民众尤其是对台湾基层民众有利的事, 大家就要多做, 并且要努力做好。两岸关系的历史是由两岸人民共同书写的。两岸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的交流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关重要, 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欢迎更多的台湾同胞, 不分党派, 不分行业, 不分地域, 不分老幼, 都参与到两岸大交流的进程中来。

今年的第六届海峡论坛还新增加了“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两岸社区治理论坛”、“海峡茶会”等3项活动, 以进一步加强两岸基层民众的交流, 特别是加强两岸青少年间的交流。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文创论坛”以“中国梦·海峡情”、“新媒体·新青年·新发展”为主旨, 出现最多的“新”字也表达着两岸间的交流需要新生力量的加入, 也正在增加新的内容, 以期出现新的进步。全国台联副会长、全国青联副主席纪斌, 台湾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金马台澎交流协会会长苏进强、新党秘书长吴成典、中华文化民主党主席许佑宇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给论坛发来贺信。信中勉励海峡两岸青少年彼此间多接触、多了解, 增强共识、携手合作, 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创造出新的青春业绩。

第六届海峡论坛闭幕后, 6月25日,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一行访问台湾。抵台伊始, 张志军主任即特别用闽南话向广大台湾同胞致以“最亲切的问候”:“台湾乡亲大家好!我可能讲得不太标准, 但我的心意是真诚的”。在接下来的访问中, 访问团一行一天一站, 起早贪黑, 奔波宝岛南北各地, 与岛内专家学者和大学生、农渔民、少数民族乡亲、中小企业业者、大陆配偶、宗教信众等各届基层民众“深接触”、“带着耳朵”倾听他们对发展两岸合作、共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并与他们坦承沟通, 说明、解释大陆对台政策措施的本意与善意, 促进了与台湾基层民众的沟通。

此次访台结束后, 张志军主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达成的积极共识包括:继续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和推进ECFA后续商谈进程, 尽快启动共同研究工作, 务实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相衔接的适当方式与可行途径;继续协商海协会与海基会互设办事机构, 在就探视问题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基础上, 务实妥善解决其他遗留问题, 尽早完成协商;继续积极推动研究解决大陆旅客在台湾中转和进一步便利两岸同胞往来的问题, 支持两岸有关方面通过适当渠道适时进行沟通;继续共同培育两岸旅游市场, 努力维护旅游品质, 推动两岸旅游业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支持两岸有关方面适当扩大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继续扩大深化两岸文教科技交流合作, 推动两岸新闻交流, 大力支持开展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年学生交流等。这些事项涉及到两岸民众的切身福祉和权益。下一步, 国台办和台湾陆委会将继续保持沟通联系, 通过适当渠道逐步推动落实。

同时, 张志军此行通过与台湾各界和基层民众的交流, 也表示深刻感受到台湾民众普遍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为两岸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应该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在听取意见中, 台湾民众对进一步加强及改善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两岸直航、采购台湾农渔产品、便利两岸民众往来、保护台商投资权益, 深化两岸宗教交流、少数民族交流、民间信仰交流、青年和学生交流、社区基层交流, 持续推进两岸农业合作等都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这些意见和建议, 我们将认真研究, 制定和完善有关工作措施。通过此访, 我们进一步增进了与台湾民众共同携手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我们将继续坚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 落实“两岸一家亲”的理念, 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更多成果, 造福两岸民众。

对于大陆国台办主任此次访台, 台湾学者也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有力地鼓舞了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台湾社会力量的信心。此行被台湾各届盛赞为“倾听之旅”、“沟通之旅”、“信心之旅”。

两岸现役军人交流还有多远 篇10

打球不打仗

“两岸现役军人交流”的呼声出现,与近年来两岸退役将军交流的逐步深入不无关系。从以文会友的书画交流到同拜轩辕黄帝的共同行动,从以球会友的互动交流到将星云集的同台探讨,两岸退役将军之间的互动交流日渐深入。

2002年4月,两岸退役将领在澳门携手举办书画展,很多耄耋将领摒弃“前嫌”,以文会友。当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军事战略学术年会上,两岸退役将领针对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首次展开对策性对话,甚至就台海情势进行了互动辩论。

2007年12月,解放军学者王卫星发表题为《海峡两岸军人的共同职责》的长文,呼吁两岸军人携手,共创台海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明天。此文引发岛内媒体关注。2008年“两会”期间,解放军学者罗援少将称,准备提案呼吁两岸军人加强军旅文化交流,比如共同研讨《孙子兵法》等中华民族精髓军事著作,提出“弘扬中华民族军旅文化应是两岸军人共同责任”。据报道,这一提议再次引发岛内关注,有不少台军学者、退役将领表示欢迎。

2008年4月上旬,两岸近百名退役将领,聚集轩辕黄帝故里——河南新郑,参加拜祖大典,亲身体验炎黄子孙对共同始祖的崇敬之情。2009年5月下旬,“黄埔情·中评杯——第一届海峡两岸退役将军高尔夫球邀请赛”在风景秀丽的厦门举行,海峡两岸近40位退役高级将领应邀参加。通过同场竞技和茶叙等形式,增进了相互了解,老将军们呼吁“打球不打仗”。

2009年11月,“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在台北举行。包括两岸重量级退役将领在内的110位学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涉外事务及安全事务方面深入探讨交流,并达成多项共识。其中,就包括“先由两岸民间学者专家、退役军人建立交流对话管道;应适时透过两岸协商,结束敌对状态”等两岸军事互信方面的内容。

进入2010年,两岸军事交流更加频繁深入。4月初,台军前“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主任许历农上将率18位台军退役将领,以“新同盟会退役将领参访团”名义访问北京,阵仗之大,军衔之高,创历年记录。国台办主任王毅认为,这次交流不同寻常,台湾众多退役将领到访,是两岸交流史上第一次,将为两岸的和平发展增加积极因素。许历农则开门见山表示,他们此行就是要促进两岸的军事互信。

4月中旬,黄埔军校同学会邀请的台湾退役将领参访团在河南新郑参加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5月10日,两百多位来自全球的黄埔校友和后代齐聚台北。一场名为“中山·黄埔·两岸情”的论坛盛况空前,惊动两岸和国外媒体。

顺应潮流和谐是福

当两岸退役将领间的交流逐步深入之时,为进一步推动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的建立,现役军人间交流的呼声便应时而生。而黄幸强上将并非首倡者。

前台湾“国防部”总政治作战部副主任兼执行官陈兴国中将今年4月就曾表示,在两岸退役将领交流顺畅之后,希望可以促进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他进一步提出五个步骤,其中前两步便涉及两岸现役军人交流:第一、希望两岸军事院校能够交换学生,一开始在数量上不必太多,例如一年或一学期互换3名~5名学生,让两岸军校生互相体会彼此的训练和生活;第二、在两岸基层军官交流方面,例如尉官层级可以进行交流互访,彼此看一看对方的社会和经济建设,不一定要去看军事设施,让大家彼此了解对方生长的环境就好。

陈兴国中将推动两岸现役军人交流的建议已然非常具体,这样的呼声一再出现也反映了两岸和平交流的成果及两岸民众的心声。在这样的潮流之下,两岸现役军人交流必将水到渠成,步步向前。

当前的两岸关系虽然已取得重大积极进展,但两岸敌对状态仍然没有结束。一有风吹草动,两岸关系难免遭遇波折。所以,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对于促进、维护和保障两岸开创的“和平发展”局面是极其重要的。而军界之间的交流,一直被认为是两岸签署“和平协议”的重要基石。只有两岸军方于情于理上相互了解、信任,才不会误判形势。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主席发表了《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六点意见。2009年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又提出了新的“六点意见”。两次均提到:“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可就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建立军事互信机制务实探讨。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可由初级形式开始接触,积累经验,逐步破解难题。”

两岸交流与国学教育 篇11

国学, 简而言之, 就是中国的学术, 或者说中国的文化。国学的概念始于清末, 光绪三十三年 (1907) , 刘师培、章太炎、邓实等创办《国粹学报》, 其后邓实发表《国学精论》一文, 首倡此说。在此前后, 还有其他类似的说法, 如张之洞称为“中学”, 章太炎称为“国故”等。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因而产生出不同的文化, 所以, 文化只有适合与否的问题, 难说有价值的高下之分, 为何要偏偏打出“国学”的旗号呢?许宁微说:“国粹者, 一国精神之所寄也。其谓学, 本之历史, 因乎政俗, 齐乎人心之所同, 而实为立国之根本源泉也。” (《国粹学报·国学真论》) , 而当时的状况, 却如蒋梅笙所说:“第处此寰球大通、文化糅合之世, 学科灿列, 泰半来自欧美。青年学子, 震其新奇, 探其奥赜, 动辄目眩心醉, 谓天下之美, 尽在于斯, 而忘其国内之自有瑰宝。” (《国学入门》) 所以, 一百年前提出“国学”, 是出于保国保种的目的。当时西方列强依仗着船坚炮利, 以绝对的强势侵凌中国, 中国人两千年来引以为豪的文化传统, 也遭到西方文化的藐视和排挤。这使得部分中国人感受到了灭国灭种的威胁, 他们认为有必要再次确认自己的立足之处, 有必要重新激发起民族的自信心, 这才高举起“国学”的大旗。所以, 彼时的国学运动, 完全是民族自存、自救之道。

今天, “国学”在大陆再度活跃, 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情境。一是针对风雨百年的历史反思, 尤其是随着中国迅速跨入经济社会, 走向国际化, 各种社会矛盾突出, 文化价值焦虑增强, 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所在。习近平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二是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凸显, 中华民族面临着伟大复兴, 而民族复兴则离不开文化复兴。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 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 000 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累积的, 我们要总结发扬, 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当代发展“国学”的呼声, 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历史的反省, 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更有自信, 也更从容。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 国学数度沉浮, 与政治、经济、文化风雨激荡, 在两岸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现状。两岸学者对所有这些过程都有过较为深切的研讨, 对国学的性质、功用、效果, 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 也不乏完全否定国学者。但是, 人类所有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基于自己以往所秉持的文化传统, 在反省或展望我们自身的存在时, 我们要诚恳、公正地看待自己所拥有的可能性, 这应该成为国学学者的一个共识,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 我们才能探讨国学和国学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两岸在复兴国学的目的、手段、年代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大体说来, 台湾地区历史上开化较晚, 文化底子较薄, 中间经过一段日据时期, 虽然如此, 在台湾没有出现过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 尤其是自蒋氏政权退守孤岛之后, 为保持文化正宗地位, 也为了整肃社会秩序, 将文化复兴视作重要的社会政治策略。因此, 传统文化成为台湾地区各阶层的正统、当然之学, 至今未衰。大陆则人为隔断了文化脉络达数十年之久, 重提振兴国学, 则是近二十年间的事, 两岸在国学现状和国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 有着很大的差别。

1949 年之后, 大陆致力于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 为此, 必须开展一场革故鼎新的文化革命, 因此, 在其早期, 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的态度;近年来, 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已经站稳了脚跟, 它所面临的是自我完善并充分中国化的问题, 于是, 人们回首传统文化, 希望从国学中找回自己的根基, 或是汲取积极的因素, 或是期待它能纠偏补缺, 这都是一种文化借鉴。无论是批判还是借鉴, 都是基于建立新型文化的目的, 所以, 对传统文化多持审视、探索、利用之态度, 其好处在于, 可以充分审查、考验传统文化, 它有可能在一个变化了的时代、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和调整。所以, 在大陆学者中, 对传统文化持激进态度的, 远比台湾地区更多。其不利之处也非常明显, 就是有可能以主观、功利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台湾地区情况则不同, 政府和社会一直有意识地延续着文化传统, 因此有坚守和发扬的精神, 但这一传统没有经过严厉、苛刻的反思, 文化危机意识不明显。目前, 台湾地区面临着世界风云变化, 面临着两岸关系的考验, 面临着岛内政治生态的复杂化, 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似当年, 国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就国学教育来说, 大陆还处在新的起步阶段, 而台湾地区一直强调国学教育, 可以成为大陆学习和借鉴的一个样板。所以, 了解和研究台湾地区的青少年国学教育, 对大陆教育工作者来说, 是十分有益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台湾地区的《语文课程纲要》明确地将“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其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中小学生“国文”课程学习的时间长, 明显超过大陆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时间。“国文”课程中文言文的教学分量重, 如初一上学期文言文占课文的20%, 以后每学期递增10%, 到初三下学期占到60%, 且要求高中生具备写作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此外, 书法也是必修的内容。高中的相关课程有三套教材:《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 《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其实是“四书”的分类重编本。由此可知, 台湾地区的教育体系给中国的经典文化以极大的关注, 所以, 在台湾地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明显高于大陆学生。

相比较而言, 大陆中小学语文教学, 除了教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外, 还承担了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小学几乎没有文言文的内容, 初中开始陆续增加, 但比重较小。虽然有过不少增加文言文比例的呼声, 也有过不少的尝试, 但一直反复, 篇章仍然偏少。进入大学后, 由于分科的原因, 除文史哲专业以外, 其余专业的大学生不再学习语文—这基本上意味着绝大部分大学生从此将永远与传统文化绝缘了。这一培养过程, 导致了青少年轻视传统, 国学知识和传统文化体验较薄弱。

随着近年两岸交流的日益畅通, 两岸国学界的交流也显著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 大陆的国学成就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方面, 尤其是在政府提倡文献整理之后, 经史子集四部均有很好的成果问世, 如《十三经》《二十四史》与《清史稿》都出版了质量很高的整理本;各朝代的文学总集, 如《全宋词》《全元文》《全明诗》等, 更不用说个人别集, 可以说是遍加整理。近数年来, 大陆更是大规模增加了文献研究的投入, 规模更加巨大, 包括海外汉籍的整理。这些成果, 水平高, 规模大, 不但有助于大陆的国学研究, 也为台湾地区学术界所倚重。台湾地区对大陆的学术影响也是存在的, 但其发展势头则不如大陆。

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贡献, 则集中在基础国学教育方面, 这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台湾学者的言传身教, 大力推广。如台湾学者王财贵自21世纪以来, 在大陆多次巡回演讲, 推广儿童读经, 足迹遍布大陆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对大陆国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再如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孙永忠, 在大陆传播古典诗词吟唱, 至今已有数十所高校和中学成立吟唱社团, 此项活动已引起大陆学术界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更大规模的推广正在酝酿之中。此外, 蔡志忠以传统经典为题材的漫画, 南怀瑾、傅佩荣等人的著作和演讲, 都很受大陆读者和观众的欢迎, 有功于大众对国学的认识和接受。二, 台湾地区国学教材的输入。2008年, 大陆新华出版社引进了在台湾风行半个世纪之久的高中国学课本《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改名为《国学基本教材》出版, 当时引起极大的震动。2013年, 大陆中华书局再次引进此书, 出版《中华文化基本教材》, 并且在全国各地数十所条件较好的中学进行教学试点。台湾地区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对大陆地区的国学教材的编写有着示范作用, 目前大陆国学教材基本采取围绕经典选文和围绕主题选文的方式。

两岸国学,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是一根主脉, 各自发展, 但在近二十年来, 形成了交集;双方在相互交流中, 各有优势, 各取所需。而在面向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上, 尤其是中小学所开展的国学教育, 台湾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值得大陆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多年来, 大陆各社会阶层一直有着重振国学的愿望, 并有着各种形式的尝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下, 号召大力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极大地鼓舞了社会的国学热情, 为国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 大陆地区的国学教育可以说是在各个层面上展开着, 从幼儿园、中小学生、大学生、社会大众、政府高级官员等, 都在提倡学习国学, 提倡者既有政府、社会名流、专家学者, 也有新闻媒体、企业家等。就中小学来说, 国学教育早有尝试, 如2002年深圳凤光小学推出“‘新六艺’国学启蒙教育行动方案”, 从诗、礼、书、画、武、乐六方面, 对全校学生进行初步的启蒙教育, 此后, 这项活动普及到深圳的数百所中小学。2005年, 沈阳皇姑区就在全区中小学正式开启国学启蒙教育活动, 试行《皇姑区中小学国学教育指导纲要》。此后有多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国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令。到2010年,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试点工作, 试点学校将在语文、历史、德育等课程中强化经典讲解、诵读内容, 参与的学校数以千计。2014 年4 月, 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 确定国学成为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看来, 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趋势已经形成, 但自发行为多, 指导性意见多, 总体上还处在一个准备性的阶段。

由于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大陆出版了大量面向中小学生的国学教材。厦门地区组织“海峡两岸高中语文教学比较”课题组, 借鉴台湾教材, 编了一套《国学》系列校本教材, 即《中国孝文化》《中国士文化》《中国义文化》《中国廉文化》《中国仁文化》等, 目前已经在福建全省推广。各种校本教材或地方性教材, 数量也很多。这些国学教材, 大多是文章选读。也有两种编发, 一是模仿台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通过主题选文, 形成教材;二是选定经典, 逐年诵读, 基本遵照这样的顺序:1.蒙学读物, 如《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古诗词等;2.四书;3.五经;4.诸子等。这是中国传统国学教育的路子。此外,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关于不赞成在中小学教材中删减古诗文的讲话被报道后, 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都增加了古典诗文的分量。

教育部称将适时调整课标, 修订教材,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但就目前而言, 传统文化如何进入中小学课程, 还没有具体方案, 影响了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国学教材的编写不少是出于自发, 没有经过审慎选择, 一些与当代社会价值不符的内容, 没有剔除。如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等。此外, 也是最为重要的, 是学校缺乏足够的国学师资。在大多数学校里, 国学都是由语文教师教授的, 而国学经典中的语言知识、思想内涵等, 语文教师往往力有所不逮。这些困难也说明, 开展国学教育, 要立足现实, 光是拿来主义是不行的。

在国学推广热潮中, 社会教育机构发展非常迅速, 非常值得重视。国学教育机构往往以“书院”命名, 不下万家。这些书院中, 除少部分以学术研究、高端传播为主, 如尼山圣源书院外, 大多数是以青少年或社会人士的国学教育为目的, 是国学推广的重要力量。书院最常见的活动首先是读经, 其次经典讲读, 再次是古代文化、礼仪、才艺等的学习。这些书院往往按照《弟子规》要求制定学生行为规范, 要求师生身着汉服, 向孔子像行礼等, 营造出较学校更为真切的国学环境, 容易引起学员的兴趣。有些书院还提供进一步的修身实践的机会, 如江西豫章书院规范了春秋释典、朔望之仪、星期会讲、晨昏之令、开笔辞山等教学礼仪;北京杏林通慧书院设有宽广的农耕区, 学生在进行国学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农耕体验, 等等。

成功的书院则得力于自由发展的精神, 以及对国学传统的精深理解, 得力于有识之士和国学教育专家的支持。但更多的书院却处在较为艰难的状况, 因为没有被社会认可的学历和文凭, 学习内容也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下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这些都会影响书院自身的发展。如何利用好书院的特点, 保证书院学术资源和影响力, 使其可持续发展, 以及在什么层次上、什么程度上发展, 都是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

两岸交流为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也为应对两岸当下面临的问题,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双方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取长补短, 就可以为国学教育创建一个坚实的基础, 使得国学教育能够得到充分的、多样化的发展。

我们必须优先考虑如下这些问题:首先,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 究竟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国学”?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显然, 不能说古典的东西就是国学, 作为继承传统、面对时代的“国学”, 应有其自身的标准和范围。其次, 在当前学科教学的背景下, “国学”应该有个基本的标准, 有个较为明确的内容和领域, 这才能决定中小学国学应该学习什么, 以及怎样学。再次, “国学”是一项集知识性和实践性一体的学科, 在当代社会里, 学生缺少体验国学和使国学生活化的社会环境, 可如何重建这样的环境, 鼓励学生进行国学实践呢?书院里的长袍、行礼、吟诵, 是否真的就是所谓的国学体验呢?这也是很重要的议题。

上一篇:海量教学资源下一篇:离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