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竞争

2024-09-16

电视竞争(通用12篇)

电视竞争 篇1

摘要:电视新闻不仅是传播社会信息的载体, 也是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工具。其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电视新闻市场的竞争结构对于其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新闻,竞争格局,文化传播

电视新闻是公众了解社会各方面信息的平台以及媒体传播社会道德观、价值观的载体。并且, 鉴于其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电视新闻承担的不仅仅是报道社会资讯动态、传播信息的责任, 更重要的是其对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电视新闻的发展除了依靠于其自身的努力, 还需要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 整个电视新闻市场的竞争格局对于其健康稳定长期的发展都意义重大。

1 全国电视新闻市场格局纵览

纵观全国电视新闻市场格局, 不难发现, 不同于国外电视新闻市场百花齐放的状态, 我国的市场结构较为单一。中央电视台在电视新闻方面的垄断优势较为突出。这使得我国电视新闻的市场竞争结构接近完全垄断, 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 混合竞争”。完全垄断并不是说整个市场的供给全部由一个厂商提供, 而是说在某一个市场上, 该厂商具有绝对的控制力, 领导整个市场的价格制定和数量决定。CSM的统计数据显示, 央视新闻节目的收视份额在全国电视新闻节目中独揽风骚, 其市场份额在最近的几年中一直稳居全国第一, 保持在70%以上, 而43个省级卫视只能够占到25.2%左右的份额。

具体地来看, 央视的垄断地位得益于其强大的垄断资源。无论是中央的时政要闻, 还是国内外重大的新闻事件报道、跨区域的舆论监督报道等等, 由于获得了国家单一的行政许可, 央视具备了其他新闻电视台无法获得的新闻资源。可见, 我国电视新闻市场的垄断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特许权利, 即属于行政性的垄断。这不仅仅保证了政府权威信息高效直达的传达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也引导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成立及传播。

有鉴于此, 尽管垄断可能带来整个市场的低效率, 但新闻不同于其他的商品, 其社会意义决定了它的传播更多地需要依仗更具权威性以及公信力的机构。而央视正是凭借这些由体制所享有的特许权利具有地方台无法获得的资源、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但地方台也具有其自身可以积极拓展的优势。比如, 地方台可以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以及与当地群众生活上的贴近, 立足地方, 开拓属于自己的优势资源, 培养核心观众。

2 现有电视新闻市场绩效分析

电视新闻市场的市场绩效主要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 通过媒介的市场行为所达成的运行效率。理想的市场效率即是要整个市场以及社会从中收获最大的利益。以下从市场盈利、生产效率、发展动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从市场盈利来看

尽管电视新闻节目并不是电视台盈利的主要来源, 但从长期来看, 新闻节目能极大地提升公众对其的信赖度并成为其长远盈利的基础。一般而言, 广告收入是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命线, 是其市场价值的最关键的体现。因此, 简化地以广告收入分析经济效率。某机构的2008年的电视新闻广告投放额的研究显示, 在排名前十的频道中, 央视占据四席。尽管部分地方台的全年广告收入呈现高速递升的状态, 但其广告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视剧, 而电视剧往往不是电视台的自制产品而是从市场上购买而得, 因此对于该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较弱。可见, 新闻节目的弱势影响了除央视外其他电台的长期发展, 央视的“一个中心”的地位对于整个市场的经济效率而言, 并非是最优化的结构。

2.2 从生产效率来看

生产效率即是说厂商尽可能地以最小的生产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回报。电视新闻行业也是如此。但是, 由于中国的电视新闻业一直缺乏长期的规范的成本预算以及发展规划。成本意识乃至效率意识的缺乏导致我国电视新闻业长期的市场的低效率。仅以伊拉克战争期间央视与凤凰卫视比较为例。在伊拉克战争期间, 央视的投入人数达到2000人, 其中包括30几位的专家评论员以及15位同声传译员, 而反观凤凰卫视, 只有700多人参与了全部的报道活动, 其评论员多由主持人或者记者直接兼任。但是, 投入上的优势并未给央视带来真正的产出的高效。光就节目时间而言, 央视的总节目时间量只有275个小时 (包括央视一套和央视四套两个频道) , 而凤凰卫视仅一个台的播出时间就达到357个小时。而这还并未计算电视节目质量水平的差异。

2.3 从长期的发展动力来看

从媒介经济学的角度而言, 电视节目的长期发展有赖于其不断地创新。创新并不仅仅是内容或者形式上的, 还包括理念、形态、包装等各个方面。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市场的需求。但是, 纵观我国的电视新闻市场, 明显缺乏创新的动力与成效。报道点缺乏新意, 程序模式化等问题一直是牵绊电视新闻市场不断进步发展的最主要阻力。央视处于政治的需要改革创新较为谨慎, 而地方台又安于循规蹈矩, 而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的到其他节目的创新, 以至于电视新闻业的发展停滞不前。

3 改善我国电视新闻市场竞争格局的建议

诚如上文所述, 我国电视新闻市场“一个中心, 混合竞争”的竞争格局并没有为社会带来最大化的效应。其体现在各个方面的低效率都敦促我们调整现有的市场竞争结构, 以使得整个市场实现效率的最优化。

3.1 降低行业准入门槛

从媒体经济学的角度说, 电视新闻业的垄断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准入门槛。这里所称的准入门槛主要是针对全国性的新闻议题的准入设置。在保证我国新闻发布准确及时的前提下, 除了部分政策性极其敏感如时政要闻的新闻等, 其他新闻资源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各家媒体共享。只有降低行业的准入门槛, 使得更多的新闻机构有机会参与其中, 才能鼓励市场竞争的形成, 并在形成市场竞争的过程中, 促进整个市场的效率。

3.2 放松管制

放眼世界的电视新闻市场的发展历程, 无不经历了弱化管制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 在公众对开放电视新闻业的呼唤声中, 西欧的大部分国家开始了放松管制的历程。具体的做法是积极地引进竞争机制, 建立公营电台和私营电台并行的模式, 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使整个市场更为完善。

对于我国而言, 尤其是在电视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放松管制以使得各个电视机构无论是在新闻的选材还是播放方式上都具有更大的选择权将是我国电视新闻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总之, 我国的电视新闻市场的竞争格局尚不成熟, 各个电视机构的竞争意识不强, 且缺乏突出的竞争特色以至于无法形成长期的发展战略, 这些都需要整个市场内的参与者反思调整。电视新闻承担着传承社会文明、推动人文发展的责任, 有鉴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一直处于不断摸索进步的过程, 其市场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其自身的努力, 也需要外界的扶持, 需要政府机构等为其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川潘听.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下降了<深度的魅力>聚焦“深度报道[”N].新闻午报, 2007.

[2]龚维敬.垄断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朱羽君, 高传智.进退之间——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4]宋建武.媒介经济学——原理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电视竞争 篇2

(二)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谢耘耕 周红丰

单位: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研究员、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研究生

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651号

邮编:2000

412.省级卫视的跨区域经营

面对央视的强势和凤凰的崛起,省级卫视开始在夹缝中寻求生存和发展之路。首先是提高其覆盖率,据《全国卫星频道覆盖率普查2003》显示:卫视频道的覆盖排名情况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三年来地方卫视首次跻身全国覆盖率的前三名,打破了中央台一统天下的全国覆盖优势;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省级卫视开始突破地域限制,跨区域出击,扩展发展空间,寻找未被央视服务覆盖的市场需要,不断向央视的弱点或盲点发动侧翼进攻,蚕食央视的收视份额。

过去,省级卫视更多的是作为本地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受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省级卫视基本上是以本地市场为主,其节目也基本上是关起门自己办,视野不够开阔。这样光靠本地资源和市场是很难支撑起一个大台的,这也是当时省级卫视做不大的一个主要原因。省级卫视发展至今,开始冲出了地方视野,而是将区域、全国甚至全球作为了自己拓展市场的目标地,其传播范围迅速跨越本省范围,拓展至全国。相当一部分省级卫视在区域市场甚至在全国市场已经拥有与央视频道竞争的实力,其在本地区甚至全国的覆盖人口以及观众规模均已经超过了央视的多个频道。根据美兰德媒体(CMR)2004年中国电视频道覆盖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31个省级卫视的全国累计可接收人口已经超过100亿,约为全国电视人口的8倍。一批省级卫视频道的可接收人口也已远远超过本省和本地区人口。例如浙江、山东、广东、安徽、四川、福建东南、贵州、云南、等省级卫视。其全国可接收人口均突破4亿人,是本省总人口的4.3—31.8倍,是本地区总人口的1.2-2.6倍。其传播价值已经完全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省级卫视,其影响力已经铺向全国。

湖南卫视是最早冲出地方局限的省级卫视,用“娱乐”定位创造全国性媒介的“跨地域”野心,2003年更名为“中国湖南卫视”的举动更是彰显了其打造全国性频道的决心;紧接着海南卫视通过旅游主题频道开辟了跨区域电视频道的道路。

上海卫视的步子是迈得最大的,2003年10月23日晚6点,原来的上海卫视得到批准,开始改变呼号,以上海东方卫视全新开播。东方卫视每天17档新闻,7个小时新闻播出量,种类较全,份量较重。从每天早上七点开始,东方卫视就是长达两小时的晨间资讯节目《看东方》,然后每逢整点都推出《东方快报》和气象、生活、资讯节目《东方新气象》,从傍晚到深夜依次是娱乐资讯节目《娱乐星天地》、各地城市新闻联播节目《城际连线》、国际新闻节目《环球新闻站》、上海新闻节目《直播上海》、梳理全天新闻的《东方夜新闻》。既有反映上海的节目,也有服务全国的节目。密集的新闻节目编排,大大改变了原上海卫视新闻节目偏少的格局,这在省级卫视频道中属于首创,与其他卫视频道很好地进行了错位竞争。去年开播

以来,一些重大的国际新闻,卫视都做了连线,有的还派出了记者。温家宝总理出访的系列直播报道和伊拉克前领导人萨达姆被捕等的直播报道,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重大事件报道的较量往往被认为是央视和凤凰两者的游戏,其他台都无力或无心插手,伊拉克战争央视和凤凰卫视之间如火如荼的新闻大战进行的同时,其他省级卫视则袖手旁观,据不完全统计,只有湖南卫视转播了CCTV-1 的节目,天津卫视请了一个军事评论员,其他卫视依旧按原定节目单进行。这种省级卫视对大事件报道无能为力的局面直到2003年10月23日开播的东方卫视得以改写。

从开播之初发展至今,东方卫视力求在各个大事件中都做到“我在场”,就是这样一次次的大事件的直播报道才使得东方卫视能在短时间里名声大震。为全面深入地追踪报道中国首次载人飞船升空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上海东方卫视自10月10日至16日连续六次直播《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特別节目》,总时长约5小时。这是东方卫视在开播阶段首次大规模全方位制作新闻直播特别节目,节目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紧接着12月7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东方卫视全程跟踪报道,推出多次现场直播,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形式多样,充分展示了卫视国际新闻报道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节目播出后,全国许多业内人士和观众反应热烈,称赞“这是东方卫视新闻实力的体现”,“表明东方卫视正在成长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媒体”。12月25日至29日,东方卫视与新华社和武警总部政治部电视宣传中心合作,对发生在重庆市开县境内的中石油集团川东北天然气矿16号井特大井喷事故进行了联合报道。在东方卫视各档新闻节目中以直播、电话连线等各种形式发稿近三十条,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发了消息。在与新华社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后,东方卫视开始与武警电视宣传中心商谈建立合作关系,在全国范围内对重大事件进行联合报道。2004年东方卫视更是将重大新闻做得有声有色,新年伊始胡锦涛主席访法,东方卫视派出记者赴法采访,整个特别报道既全面翔实,又有独家的内容,充分显示了东方卫视“新闻立台”的理念和新闻制作实力,是继去年年底成功报道温家宝总理访美之后,体现实力的尝试,再次提升了东方卫视在全国观众和媒体同行心目中的形象。

2004年下半年国际大事不断,“美国大选”、“巴基斯坦人质事件”、“阿拉法特病危”等这样全球关注的热点,几家实力大台肯定不会放过大显身手的机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在大事件中突出自己,确立自己的领袖地位。电视荧屏上的新闻之战大有看头,央视、凤凰卫视、东方卫视的重大直播报道是一轮接着一轮,让观众看到了新闻之战的火热场面。可喜的是东方卫视在国际新闻充分体现它与新华社合作的强大资源优势,其重大事件的报道日渐成熟,美国大选开票当天,东方卫视推出了两档“直击美国大选”特别节目,直播时间长达六个多小时,整个直播过程既充满悬念又流畅生动,信息量大而无沉闷之感,下午五个多小时内尼尔森收视率稳定在2以上,最高达2.7,气势直逼以国际新闻见长的凤凰卫视。

三、地面频道(省级非卫星频道和城市台)新闻竞争—“民生”大战

省级非卫星频道上有央视和省级卫视的挤压,下面临着地方城市台的威胁,多年来就在这种两头受迫的境地中寻求生存空间。要突破这种尴尬境地,省级台的竞争策略大概可以归纳为两个主要的重点:其一,有实力的省级非卫星频道力求争夺最大的覆盖率,做强做大,争夺本省市场,占领卫星频道向外拓展而忽视的本地市场。如湖南经视、都市、娱乐生活等其他几个频道在湖南的影响力不亚于湖南卫视;其二是争夺最佳的有价值的受众群体资源,这也是省级台着力城市频道的动机。目前来看,大多数省级非卫星频道走的是第二种竞争路线,走“强势城市台”的再版,争夺省会城市以及本省经济重点城市。

而相对于省级非卫星频道不大不小的尴尬地位,城市台作为中国电视网中覆盖面积最小的一级电视媒体,其优势在于拥有本土化资源优势,以地缘上、心理上的接近性赢得本土观众,瓜分全国性电视媒体的地方市场。城市是各类商品的集散地,从这个意义上说,商品只要占领了这个省的主要城市市场也就基本上占领了这个省的市场。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单个城市的市场容量都很大,所以企业一般都针对单个城市进行精耕细作,所以这些地方的城市台反而成为广告商投放广告的首选媒体,赢得了大量的广告预算。从2002年国内电视台广告创收排行榜就可以看出城市台完全可以成为地方上的强势媒体,深圳电视台以4.5亿名列第八,大连,南京等城市台的广告收入甚至远远超过一些西部省台的广告。随着全国城市台电视播出协作体的成立,全国城市台新闻网的建立,一些强势的城市台已经开始向本省甚至区域性发展,小打小闹的城市台也能成大气候,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台的崛起,正预示着城市台的潜力正一步步被发掘,城市台灵活、创新的优势正在发挥。作为中国电视第三股重要的力量,作为代表全国最具消费力市场的地产品牌,城市电视群体正在形成和壮大,或许未来几年内会出现城市台收入超过省级台,兼并省级台的现象。

长期以来,体制造成的省、市频道先天不足的资源实力和地域局限,在新闻竞争中一直扮演着沉默的角色,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上他们无法也无力与央视、凤凰和其他省级卫星频道争抢“话语权”,唯一的竞争策略就是要聪明避开硬新闻的竞争和拼抢,在“软”字上“小”字上大做文章,大打贴近牌。本土特色的“民生新闻”就是省级非卫星频道在这种策略思想下的一种巧思突变,这种策略更符合中国省级台的处境。“对于电视媒介而言,什么是它的核心经营资源?也就是说,什么是它所拥有的独特而不可替代的资源呢?对于中央台,“全国惟一”和“绝对垄断”就是其核心资源;就城市台而言,所处的地域就是它的不可替代的资源;而省级台,虽然处于中央台和城市台的两面夹击,但是它所处的省域,当然就是最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经营资源,这是省级台给自己经营定位的一个重要依据。” 目前本地化的“民生新闻”已成为中国电视业的一种节目现象,在国际新闻全国新闻都不优势的情况下,本地的“民生新闻”也成为省级台在新闻节目市场的突破口。如: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每晚18:50至19:50之间开播的《南京零距离》,在播出三个月后,央视索福瑞平均收视率达7.0%左右,AC尼尔森收视率达4.0%左右。

江苏是民生新闻的发源地,2002年元旦,江苏城市频道推出新闻栏目《南京零距离》,以直播60分钟的超大容量,主持人孟非以平民化、个性化的姿态出现,极其亲和力。该节目定位于“民生的内容、民生的习尚、平民的视角”,与传统新闻“我说你听”不同的是,该节目的不少新闻线索都是由观众提供的,还有观众自己用DV拍摄的,因而始终保持着与观众的双向互动。城市频道前4年同时段的平均收视率为1.5%左右,推出《南京零距离》后,收视率一路彪升,2003年1月至4月中旬,《南京零距离》的平均收视率为9.2%,占有了开机率的30.59%,成为南京地区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栏目,2004年广告以1.088亿元的价格被买断而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新

闻栏目。《南京零距离》所倡导的“民生新闻”的理念,也逐渐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肯定。一时间,《南京零距离》成为了各个地方频道相继模仿的新闻模式,民生新闻的概念从而也得到了推广。《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以及突如其来的红火收视情况给困惑已久的城市频道注入了一剂“强心针”,由《南京零距离》提出的“民生新闻”的理念迅速得到了许多地方城市频道的认同,紧接着就是各地城市频道纷纷扯起了“民生新闻”这面旗帜,民生新闻栏目在各省市频道中遍地开花。

从江苏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合肥电视台《直播合肥》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扩版到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的筹办,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省级非卫星频道和城市台不约而同都采取了打造本土特色的品牌民生新闻栏目,最大化抢占本市市场尤其是经济、文化发达城市份额的竞争策略。同质化的竞争思路同时也为省级非卫星频道和城市台市台之间的激烈的“民生大战”埋下了伏笔。

“民生大战”在江苏电视荧屏上可谓是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南京市晚间18:00-20:30这个时段,南京电视媒体出现7档自制新闻栏目。江苏电视台有《星网传播》、《南京零距离》、《江苏新时空》;南京电视台有《直播60分》、《南京新闻》、《社会大广角》;本省的上星频道也不甘寂寞掺和到这场本地新闻之争中来,江苏卫视民生新闻品牌栏目《1860新闻眼》墙里墙外都开花,引起了巨大反响。这几档新闻栏目都是针对本地观众的本土新闻,其中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和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直播60分》都是贴进百姓、服务民众的1小时的大型新闻杂志直播节目,出现这种新闻混战的现象在全国其他城市尚不多。民生新闻在地方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省、市台之间的新闻大战以及背后隐藏的两者的经营利益纠葛,这种矛盾在江苏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2004年3月8日,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地有线网络统一停播江苏省收视率最高的江苏城市频道和江苏综艺频道,而把两个频道纳入数字电视信号,取而代之的是央视的9、10、11收视率不高的三个频道。这次“停播”并不是一次简单的闹剧,而是市台面临省台强大的威胁而采取极端抵抗行为。据央视索福瑞公司的调查显示,江苏城市频道的王牌节目《南京零距离》收视率高达20%,高收视率保证了城市频道在广告收益上的强劲优势,据悉,《南京零距离》在2003年的广告收入高达1.1亿元,占到城市频道广告总量的60%。浙江的民生大战的局面与江苏完全不同,在浙江省会城市杭州,有影响力的并不是浙江台的新闻栏目,而是杭州台的两档民生新闻栏目《阿六头说新闻》(西湖明珠频道)和《我和你说》(生活频道)开播不久就在杭城观众中赢得了好评,据AC尼尔森和央视索福瑞的调查这两档节目的平均收视率分别突破了7.0和6.0,创下了电视新闻近年来的收视新高,(目前杭州有线网内收看的各档新闻节目平均收视率在2.5左右),远远高于浙江省台的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这是杭州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2004年元旦开办的本地新闻栏目,该栏目不仅在形式上,用杭州话方言播报新闻,得到本地观众青睐,而且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贴近他们的情感,贴近他们的审美情趣。开播不久就创出了11%-12%的高收视率,引起了全国同行的惊讶。

省级台与市级台这种你死我活的利益纠葛是体制造就的无奈局面,省台要生存下去

必须抢夺市台尤其是本省经济重点城市的观众。与省级行政区划相对应省级电视台在新闻传播上面临着尴尬的处境:于上承受着着央视和各省级卫视的挤压,对下尤其要面对本地市台对本土领地的死守。特别是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企业一般都针对单个城市进行精耕细作,所以这些地方的城市台与不上不下的省台相比,更能赢得广告商的青睐,一些强势的城市台极大地吞噬了省台的生存空间。民生新闻在省台和市台中的竞争格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市台尤其是省会所在地及本省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市台实力雄厚,他们的民生新闻作为地产品牌以其本土化更能吸引本地观众收视,但是出现杭州这种局面还是不多见的,毕竟强势的城市台为数比较少,真正在这场“民生运动”中得益的还是首批倡导者——省级台,成为他们突破自身困境与央视、城市台竞争的一个新的法宝。

省台在资源实力、政策体制方面普遍优于城市台。目前城市台水平参差不齐,发展不平衡,办得好的城市台还是少数,大部分城市台资金、技术、人才都比较匮乏,节目质量不高。尤其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城市,省级台较强基本上占领了本地的广告市场,尤其是,有线无线合并后,一些省级台专门设置了针对省会城市市场的频道,直接争夺城市广告资源,使城市台雪上加霜。此外,城市台经营意识、营销和服务意识都还比较淡薄,经营观念的落后,依旧是城市台是城市台与省台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政策体制上来说,省台做地方新闻更具优势,所受的政策限制小。省台属于省委宣传部领导,不受制于地方领导,这样更容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监督的力度更大。而监督报道这一块正是民生新闻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重头戏,省台只要能充分发挥政策体制上的优势,敢于监督,打好监督报道这张牌定能在民生新闻上做强做大。

注释:

张云 方世彤:《中国电视新竞局》来源:新浪传媒 2004/02/16

媒体竞争中的电视选择 篇3

一、营销意识与策划观念

传播产品是一种商品的意识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那么既然是商品,它的生产和交换就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遵循市场规律,也就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进行传播营销战略的设计和研究。首先要明确你的受众,要知道你向受众提供的是什么,要定位你的特色在哪里。其次,如果将电视作为一个品牌经营,经营者就要从系统全局的角度去考虑,而不是追求外在传播方式的强迫整合。在这方面,凤凰卫视的经验就值得借鉴。凤凰卫视除了在节目内容、质量、定位上下工夫以外,还开辟了多种营销策略。如在内地和海外出版凤凰系列丛书,出版VCD、录像带,开设网站,力图把多个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此外,以个人亲和力来增进观众对媒体的信任,提高收视率,用寓意丰富、充满美感的台标提高识别率,强化观众记忆,参与各类社会活动,提高媒体的美誉度,就这样,凤凰卫视通过多方面经营传播把自己的"声音"传递给受众,最终达到了"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效果。

电视节目的策划意味着有目的、有计划的整体运作。策划意识的管理及重要性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正如一位学者指出的,电视的发展,"可从节目建设--栏目建设--频道建设和制作人时代--制片人时代--策划人时代来概括和表述"。电视策划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为电视号脉论证,要为电视"量身定做"新款式的栏目,要设计具有新的口味和新的个性特征的"产品",可以说,有很多好的节目都是策划者策划出来的。如凤凰卫视的《两极之旅》、《文涛拍案》、《纵横中国》、《名人面对面》等栏目。由于这些栏目定位准确,内容丰富,质量较高,播出后立即受到观众的好评。除此之外,凤凰卫视的策划还有以下特点:一是发起和组织文化活动,吸引社会大众的注意和参与,将自己变成"行动源"。如柯受良为迎香港回归举行的跨越壶口瀑布行动,还有吴小莉参加的"爱心大使"活动,运用这种方式,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制造文化消费的热点和兴奋点,达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目的。二是与各种活动互动,创造新的传播行为,将自己变成大众的"话题源",也就是电视台本身成了观众的注意对象、评说对象,电视人的行为方式,电视台的各种举动,电视节目的各类变化,都成了观众所议论的话题。在这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凤凰卫视以"刘海若事件"为对象,充分吸引观众注意,一时间真成了大众的"话题源",从而不仅提高了凤凰卫视的知名度,更为重要的是还让广大观众感受到凤凰卫视所蕴含的人文关怀精神。

总之,处在激烈竞争中的电视,应将电视台视为一个竞争主体,将其"产品"视为商品,进行全方位的设计运筹,制定出能够出奇制胜的策划方略。

二、个性意识与"本土"观念

可以说,现代传播已进入"注意力经济时代",作为这种时代的产物之一,电视这种高投入产业的回报取决于受众注意力的程度,直接影响电视品牌的塑造,因此应将其作为宝贵资源经营。

由于电视的平面化、复制化、消费化特征,人们总认为电视很难制作出像精英文化那样具有个性化、深度化、创造性、创新性为特征的电视产品,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和偏见。在我们的电视中不乏具有个性、颇具特色的节目,它们或以形式见长,或以风格制人,或以叙事方式的不同令人刮目相看。个性化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突出个性,弘扬特色,独树一帜。如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栏目,虽是新闻节目,但又和一般新闻大为不同,其突出精练的语言特色、幽默的讽刺、犀利的点评、地道的京腔京味,以及采用文学手法的叙述,看了都有耳目一新之感。再比如湖南电视台的《乡村发现》,以独特的叙事视角,用记者自己的眼睛去发现、采掘乡村里鲜活、生动的人和事。由于信息是通过一个"特定"的个人被体验、被感受、被传达出来,不像目前大多数节目是由一个"全知"的旁观的视点被叙述出来,因而给人一种亲切、平等、真实可信之感;记者就像导游,不仅为我们介绍乡村里的奇闻趣事,还让我们亲身感受到农民、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是外在的、表面的,而是内在的、根本的。总之,个性化创造,是电视的存在与价值显现。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只有使信息的传播带上强烈的个性色彩,才能尽可能多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电视的知名度和受众对于媒体的忠诚度。

三、精品意识与文化内涵

电视节目虽然有其商品性,但其本质却是精神文化产品,它作用于人们的灵魂,对于人们的心灵,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人生观、价值观起着潜移默化的"重塑"作用。因此,能够成为电视精品的节目一定要有一种价值恒长性,有一种能长久打动人心的内在力量,它一定同时兼有电视技术手段的完美性和内在品质的规定性,是采用电视手段所凝铸出的时代文化的一种极致。它不一定火爆和流行,有时也未必让人感到实用,但它却一定与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始终关注着时代发展的基本矛盾和人民群众的焦点。这种相关性体现在题材上就是利益上的接近、关系上的接近以及心理上的接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人们瞩目的对象。

电视新闻的竞争策略分析 篇4

1 当前电视新闻传播存在着缺陷

1.1 新闻传播方式简单, 无法与民众进行互动

电视新闻播报的只是电视台预先编排好的内容。观众只能被动的接受。观众对某条新闻的见解都不相同, 却不能及时的得到反馈。而互联网进行新闻传播的同时, 也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平台, 观众的每条观点都能及时的传达, 大大提高了观众的知情权和发言权。网络新闻传播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吸引着观众的目光, 并且重视观众的观点, 及时的与观众进行交流互动, 观众的主体性得到了认可。这些优势都是电视新闻传播所不具有的。

1.2 新闻传播途径单一, 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

家庭电视是获得电视新闻的主要媒介, 各种新闻只能通过电视播报。观众收看新闻时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 观众只能在特定的时间, 地点观看新闻, 比如早间新闻, 午间新闻和晚间新闻, 其他时间则被各种电视剧和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所占据。而网络新闻, 手机新闻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无论何时何地, 只要打开网络就能收看新闻, 而且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闻。

1.3 新闻的传播内容一成不变, 传播形式呆板单一

我国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基本相同, 从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 各个电视台的新闻传播的方式雷同, 缺乏创新的内容。以中央电视台为例, 新闻传播的流程有着固定的套路先政治经济, 后文体百姓;先国内、港奥台, 再国外。新闻联播主持人在解说新闻时表情严肃, 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 每条新闻的语言都被编制的平实稳妥, 波澜不惊。由此可见, 观众日复一日面对单一枯燥的新闻播报, 会产生厌倦的心理。

2 电视新闻的竞争策略

2.1 改变简单的新闻传播方式, 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

当前, 电视新闻传播要从受众群体的新闻需求出发, 开发出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 要充分考虑观众追逐时尚崇尚自由的特点, 在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例如现在的很多电视节目中设有电话连线这一环节, 有点选秀节目还有手机短信投票, 从群众的立场看问题。中央电视台还有现场新闻采访, 增强了观众和主持人、编导、记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也大大提高了观众参与度。另一方面, 为了改变单一的新闻传播主体, 电视台也深入群众, 挖掘群众身边发生的故事。如中央十套的《讲述》栏目, 与观众有着很强互动性的《寻宝》、《小崔说事》、《星光大道》等。电视新闻所做出的这些改革和创新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性, 提高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相比较网络媒体而言, 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由于新闻传播的主动权在电视台一方, 其局限性无法突破。因此, 电视新闻在这些方面还要继续努力, 锐意改革, 不断创新, 提高市场竞争力。

2.2 提高并保持电视新闻传播的公信力, 维持电视新闻传播的权威性

互联网信息量大, 并且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互联网信息传播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难以辨别新闻事件的真假, 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不能保证。互联网时常会出现虚假新闻, 使观众无法获得事件的真相, 知情权得不到保障。而电视新闻传播则具有强大的公信力, 新闻事件的真实性能够得到保障, 这些优势是网络新闻传播无法与之可比拟的。电视新闻对时间的报道真实敏锐, 对问题的见解深刻独到, 对时政的分析也客观公正, 电视新闻凭借着自身长期积累的信誉, 在这些方面取得的优势是网络新闻难以企及的。因此, 电视新闻要增强并保持自身的公信力, 继续维持新闻传播权威性, 这是电视新闻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

2.3 增加新闻传播渠道, 增大新闻的信息量

网络新闻借助手机, 电脑等媒介传播, 从而不受时间, 地点的限制, 群众随时随地都可以收看新闻, 因此迅速便扩大了市场覆率, 占有了市场, 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针对这一现状, 电视新闻也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传播新闻时, 增加了一些新的渠道如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电视等等。电视新闻通过开发这些新的传播途径, 开拓了新闻传播的新途径, 群众可以拿着自己的手中的设备还原事实真相, 增强群众的参与感和新闻的真实性。例如, 群众所拍摄的大量视频和图片资料已被电视新闻采用。另外, 增大新闻信息量, 增强新闻的趣味性也十分重要, 这样使观众可以收看自己喜欢的新闻, 扩大群众基础。

2.4 丰富新闻传播内容, 创新新闻传播方式

电视新闻传播受长期形成的规则约束, 导致新闻内容陈旧, 形式单一呆板, 缺乏创新性, 难以打破以往的套路, 开创电视新闻传播的新格局。当前我国各个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内容十分相似, 如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观众对这样的新闻并不感兴趣。有的电视台已经认识到问题的所在, 开始做出一些努力来丰富新闻的内容, 吸引观众的目光, 例如改良后的《环球财经连线》支持人极具亲和力,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 新闻结束时播放的原创歌曲悦耳动听, 是该新闻节目的一大特色。强化电视新闻的直播模式, 通过不间断的新闻直播, 快速更新新闻内容, 也是与网络新闻竞争的有效策略。与网络直播相比, 电视新闻直播的历史更悠久, 内容也为丰富。例如刚刚结束的2014年世界杯, 吸引着众多的足球爱好者观看直播比赛, 这比在网络上观看要痛快的多, 不用担心网速问题。因此, 电视新闻传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3 结论

当今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多种多样, 各种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给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带来极大的挑战, 要想电视新闻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被淘汰, 必须从各个方面深入研究, 锐意创新, 找到合适的策略, 来迎接更多的危机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晓钟.当前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竞争策略[J].艺术百家, 2013 (S1) :346-349.

[2]叶琼丰, 李文.新传播形态下城市媒体新闻生产的竞争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0 (07) :66-68.

电视核心竞争力及其构建策略 篇5

我们有一个档案库,你随时都可以去查这些明星的资料呀图片呀,每个明星可能有几十张上百张图片都在库里。这些电影比如说它是什么时候播的?它播的收视率是多少?我们要多长时间重播等等,都有专门的人做这方面的研究和记录,还有专门的归总。你必须把这些东西整合起来了,你才能在未来你能看到HBO的时候让你的观众不流失,你才能在竞争中有千里眼和顺风耳,才能知道拿5%或者拿20%是你最重要的。我觉得广东台在整合客户资源方面是做得相当好。他用一个收视率不怎么高的频道结合广东地域化妆品洗涤用品的优势和特点,能够获得那么高的广告收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一些地方性的频道有那么多广告的资源到底你要怎么做?这些也是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迪的。当然管理方面也是非常关键的。

接下来,就是黄金档的编排了,这由广告部的一个推广部来进行。另外这个组织里面还有明确的类似品牌经理制这样一个角色,你负责双休影院的,拍片也是你负责,二审你也要考虑,编排了出去的收视率效果你也要负责,你的奖金是跟这个挂钩的,你负责“735国产影院”这一档,你的奖金也跟这个挂钩,奖金也跟这个挂钩,所以这个内部的组织管理已经品牌化了。所以他都会自动自觉去把收视率维护好,他自动要跟总编室沟通怎么编排,自动的要去做推广,自动地要去跟买片子的人从知识方面检索现在中央台6套电影频道又放了哪些新电影,哪些收视率好,我们二轮能不能买来,其实我们播的都是二轮片子,没有什么新片子。所以这个系统建设流程再造,包括电影有很多法规方面的问题,我们跟当地的电影公司,文化厅都要做很多很多的沟通。你必须要解决你的生存环境问题。所以这方面的管理也很重要。

在节目方面的整合,包括电视剧这一档跟台里其他频道有些电视剧谁来先用?下午5:40有一场电视剧,谁来用这个电视剧?所以我们台里在电视剧的编排上有一个规范,电视剧的优先选择顺序有几档,比如说,定位,你这个频道定位是什么,第二,投入产出,放在你这个位置能带来多大的回报?等等,根据这些因素决定第一轮谁选第二轮谁选第三轮谁选,你定位不清楚去乱选是不行的。还有客户方面,客户管理体系等,广告我们是包给一家广告公司也是我们台的广告公司里面的一家子公司叫伙伴媒介,它去全权运作的,不是我们运作,它也是分地区的,把业务员分得很清楚,你负责哪一块你的任务是什么你的考核是什么你的工作流程是什么,你怎么发现客户接触客户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然后签约提供播出报告以及播出后的评估,争取进一步合作。这些流程比较合理,激励系统也比较合理,因为提供了大量的综合支持系统,做广告业务没有这样综合支持系统不行的,因为节目覆盖和广告两周一次的沟通会议都是管理系统的制度化问题。

我们成功以后,很多频道跟着模仿,它们也推广说我放什么什么电影但推广的结果就像非常可乐等于在替可口可乐打广告一样,别人还是喝可口可乐。

我们都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变革时代更需要的是战略,变革时代更需要的是领导而不是管理,未来和变革不是管理出来的,是领导出来的。所以我们讲英雄并不是有思想的人,英雄是能把我们媒体带到未来做大做强做久的人,是能把思想变成行动的人!

电视核心竞争力及其构建策略

★ 商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其构建论文

★ 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企业核心竞争力论文提纲

★ 家族企业论文

★ 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论文

★ 论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 在示范院校建设中培养核心竞争力论文

★ 竞争力作文

★ 例析制革厂的核心竞争力--简论制革工厂的成本管理

城市电视台节目编排竞争策略 篇6

关键词:城市;电视台;节目编排;竞争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22-01

随着科技的发展,卫星转播频道也在不断吸引着观众的注意,而各家电视台都在为争取固定的观众对电视台的节目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现在的观众已经从以往单一的频道节目转向丰富多彩化,从传统的被动式观看到现在选择性观看,观众的观看口味与品质也越来越高,如果遇到自己不喜欢的节目马上转换其他频道。面对这一现象,电视台节目的编排人员需要创新城市电视台的形象与特色,还要编排出符合观众口味的节目,所以,城市电视台节目编排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电视台的收视率与在观众中的口碑。由于城市电视台在多方面都很难与央视、省台相比,例如,技术方面、资金方面、人力方面等,在电视台投入上不具备优势,如果想提高竞争力,只能从节目编排上多下功夫。

一、节目编排要明确受众收视规律

电视台的稳定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广大受众的喜爱与支持,直接影响着收视率的情况。所以,城市电视台要掌握受众收视的习惯,明确受众收视规律,然后再进行电视节目编排。只有了解受众的收视规律,制定出的编排计划才更具有合理性,不但满足了受众的需求,还增加了更多的收视观众。在电视节目编排上,还要引导受众的收视习惯,可以编排一些比较有潜力的节目,提高受众的欣赏能力,慢慢吸引他们的注意,使他们对节目产生期待感。

目前在多元化媒体的环境下,受众群体在观看电视节目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性,可以看出,电视节目编排是决定着收视率的情况,所以,只有获得广大受众的喜爱与支持,才能提高收视率,也是保障电视台更好发展的关键。在节目编排上要对受众群体根据特征而进行划分,编排出具有针对性的节目,同时还要对收视情况及时了解与掌握,根据收视率来调整节目的安排,使城市电视台的节目引起更多受众者的关注[1]。

二、节目编排要合理规划播放次序

电视台播放节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电视台赖以生存的收视率,所以强化节目质量是节目编排的重要内容。在电视节目编排中,那些质量较高的节目更容易进行编排,尤其内容经典、层次较高、制作精良的节目,在编排节目时可以在黄金时段播放,重点宣传节目的内容,吸引更多的观众注意,增加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另外,在节目编排上也要贴近观众的生活环境与习惯,根据不同观众的特征,选择播放时间,比如在周末休息的观众比较多,可以加入一些娱乐性节目,既可以放松他们的身心,又可以提高收视率。

每个城市电视台所播放的电视节目,从节目创意上、节目质量上都直接影响到受众的喜爱程度,因此,在编排电视节目时,可以选择质量高低搭配的方法进行编排。通常情况下,观众在看完一期节目后会习惯性继续观看下一个节目,根据这一观看习惯,可以先播放质量较高的电视节目,然后再播放质量稍差些的节目,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弱质电视节目的收视率问题[2]。

三、节目编排要满足观众时间需求

观众的构成可以根据年龄、喜好、层次等分为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的受众群体都有自己喜爱的观看节目内容,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是需要一定的节目编排技巧与能力的。一般情况下,观众比较喜爱的节目是电视剧,所以,城市电视台要在播放电视剧上安排好时间,同时也要对自办节目进行创新,提高自办节目的收视率,也就是要合理处理好电视剧和自办节目之间的关系。通常观众都比较关注当地的实事新闻,但是相同的时间段同时播放的节目比较多,要处理好和其他电视台节目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时间安排上要相对其他节目靠前,可以满足观众的观看需求。每个城市电视台都有自己的特色节目,其目的是为了争取更多的受众群体,所以,在节目编排上要了解其他电视台节目的播放内容和时间,避免节目安排上发生冲突,合理安排播放内容与时间,可以把穿插编排收视率较高和较低的节目,取长补短,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电视台的形象。

四、节目编排要打造个性栏目

现在城市电视台的建设也在不断发展,规模也日渐扩大与成熟,为了增强城市电视台的优越性,节目编排也开始呈现多样化,这样才能符合受众群体的需要,与时俱进,构建电视台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为了使城市电视台能在全国的收视率中占有一席之地,打造个性栏目是节目编排的首要内容,在栏目上只有不断进行创新,立意上不断进取,才能吸引更多观众的眼球。比如现在老幼皆知、耳熟能详的节目《奔跑吧兄弟》,是浙江卫视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每期节目会更换不同的主题,划分不同的队伍进行比赛,跑男团队与嘉宾需要根据各种线索来破解最终的谜题,极具娱乐性与趣味性,成为不少观众茶余饭后的共同话题。可以看出打造个性栏目,演绎出城市电视台自身固有的特色,才能使城市电视台的发展与时俱进。打造个性栏目也可以说是创造栏目品牌,而品牌则是任何从事运营的单位进行特色化经营的核心,树立品牌栏目是城市电视台长足发展的保障[3]。

所以,在城市电视台节目编排中,凭借城市电视台的自身优势,采用田忌赛马的策略,不断丰富栏目内容,并且进行创新,结合当代精神文化需求打造出个性鲜明的电视节目,使城市电视台能够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提高收视率,为城市电视台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而言之,节目编排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城市电视台的收视率,需要节目编排人员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并且要充分掌握市场环境的情况,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合理规划节目内容,有效安排播放时间,灵活运用头脑,在节目内容上不断创新,打造个性化栏目,树立城市电视台的特色形象,具有前瞻意识,明确节目编排的定位与优势,争取更多的地域受众。

参考文献:

[1]何雨朔,董从斌.城市电视台产业链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视听.2012年04期

[2]蒋玉林.接“地气”才能聚“人气”——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本土化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电视竞争 篇7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4月底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4.83亿。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民数量的剧增,促使人们在计算机前花费更多时间,而在电视机前的时间日益减少。互联网电视,2009年平板电视市场的新生事物,则将酷爱网络的人们的视线从计算机又拉回了电视机面前。本文介绍了互联网电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并站在广电网络运营角度,从产品替代性、买方能力、卖方能力、政策壁垒、现有规模等方面对互联网电视以及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从而为广电网络运营业务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1 互联网电视概述

所谓互联网电视,是指带上网功能的电视,其背后有一个网络接口,用户在接入互联网后,即可在电视上实现浏览新闻和天气预报、下载或在线观看电影、查询股市行情等多种功能。凭借电视与网络的融合,互联网电视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带给大众一种全新的体验。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网融合和全业务运营的互联网和广电网络发展的基本趋势。2009年以来,互联网电视机成为彩电市场上最为流行的产品。

2 互联网电视与有线数字电视市场竞争力比较分析

2.1 产品替代性

国内电视机厂商推出的互联网电视机可以实现在线观看、在线升级、影视下载、在线卡拉OK、远程教育、信息资讯、游戏娱乐等功能。这些都是互联网电视主打的卖点。本文从为用户提供的内容上,将互联网电视的功能与广电有线数字电视的功能做了比较(见表1)。

表1中,互联网电视依托互联网推出的功能,广电网络运营商通过双向网络也均能实现,两者对于看电视用电视的功能,对用户来讲有很强的替代性。

从内容上看,广电网络运营商依托广电系统丰富的资源,通过有线网络传输基本电视节目,通过增值业务实现互动,可以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国家广电总局分别向优酷、酷6网、PPS等机构颁发了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使得互联网电视从最初的自建平台或者与PPS等视频网站合作的种种问题中解脱出来,互联网电视内容走上正轨。例如康佳网锐二代系列电视通过开放式的内容平台,与广东电信、文化部下属的中录联兴、中国精品教育学习集团、新浪网、迅雷、PPS、快播等20多个内容提供商展开了合作,拥有10万多部正版电影,2万多首正版MTV等资源。足以见得,互联网电视为用户提供的内容将与广电网络运营商的数字电视内容不分伯仲,甚至更丰富。

从效果来说,广电依托带宽优势以及稳定的信号源,可以满足用户观看高清电视的需求。而依托电信运营商的宽带而生的互联网电视,则会因为目前电信运营商的带宽而受限。但是,随着三网融合的政策步伐逐渐加快,电信运营商“光纤到户”的工程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如果不受带宽因素限制,互联网电视提供的内容同样能实现高清。

2.2 买方能力

虽然互联网电视机号称是传统电视的2G产品,但其市场价格与传统电视机相比并没有高很多。以长虹为例,长虹Itv820系列互联网高清电视机仅比同配置传统高清电视机价格高约500元。

假定用户的需求为理性经济人,即希望用最小的成本看到最多的节目,追求效益最大化。对于使用传统电视而并不打算更换电视的用户来说,去购买一台新的互联网电视机收看互联网电视节目,不是理想的选择。

对于准备购买电视的用户来说,情况则不同。结合实际情况,假定一年度互联网费用为1 000元,用户使用普通双向机顶盒成本为0元(华数用户一次性缴纳420元,就可领取双向机顶盒,并获得420元账户充值及若干套付费节目),基本节目收视费第1个终端20元/月,购买互联网电视机与购买普通电视机的成本相差500元。

此外,根据目前状况,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若想收看更丰富的节目内容需要购买付费频道,视频点播类也要收费;互联网电视机厂商必须与有牌照的内容集成商合作,比如,彩电厂商每卖出一台互联网电视,需要支付给节目提供商一定的内容费用。央视还将频道节目打散,部分内容采取点播付费的方式收看。因此,消费者通过互联网电视获得的电视节目会减少,而所花的钱则会增加。例如央视将频道节目打散,部分内容采取点播付费的方式收看。

表2中,对于准备购买电视机的用户来说,如果用户家中无宽带,使用互联网电视机收看节目内容需要支付的成本要远远大于使用有线电视的成本。而如果用户家中有宽带,则选择使用互联网电视机收看节目更为划算。因此,互联网电视对家中已安装互联网的用户的吸引力将要比广电有线数字电视大。

此外,由于有线数字电视第2个终端是收费的(例如某广电网络运营商第1个终端20元/月,第2个终端10元/月),如果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家里有宽带,互联网电视对有线数字电视第2个终端的冲击将很大。

2.3 卖方能力

互联网电视在中国市场还处于发展初期,中国彩电生产厂家从2009年开始,就把互联网电视作为可以与国外彩电巨头争夺中国市场的一个利器,正在逐步加大宣传力度。例如长虹在宣传上与电信合作,打出了“无线畅想,我的3G网络客厅”的口号。与此同时,一些外资品牌互联网电视也进入了中国市场。谷歌、英特尔和索尼推出的“谷歌电视”(Google TV),可以实时与互联网连接,用户可以通过其进行搜索、浏览海量的网络视频,在卫星电视节目、有线频道和网络视频之间自由切换,还可以下载安装各种应用软件。用谷歌高级产品经理里什·钱德拉的话说,这款电视产品的“雄心壮志”便是要将“整个互联网内容引入电视机”。

从技术层面来讲,互联网电视机只是在普通电视机上加载一个模块,很容易实现。但是互联网电视没有统一的标准,使得消费者在内容选择、操作系统、安全性、知识产权保护及网络连接等问题上存在困惑。

从产业链上来说,互联网电视受制于广电总局关于互联网电视牌照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比之下,广电运营商则有着天然的带宽和内容优势,通过广电有线网络传输的视音频稳定、清晰,符合消费者的收视习惯,加上各地的运营商也在增强服务意识,加大服务力度,如果收费合理,营销手段到位,广电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不会大量流失。但是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内容商的渠道多元化绝对是个冲击。

2.4 政策推动

早在2008年初,广电总局与工信部在国务院颁布的“1号文”的指引下展开了双向业务进入的谈判。其中,广电进军宽带,电信进军网络电视等领域已是当时的共识。2009年3月,国务院正式出台《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规划中,明确支持网络电视的新兴业务发展,引导推进“三网融合”,意图拉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2009年5月,国务院26号通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进一步提出推动“三网融合”。

2010年,广电总局下发《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管理规范》、《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管理规范》两大文件,表示广电总局将对互联网电视采取“集成服务+内容服务”的牌照管理制度,对产业进行规范化管理。早在2008年末、2009年初,互联网电视便批量现身市场,但其合法身份一直都处于“难产”状态,资质问题成为彩电制造商推广互联网电视的最大桎梏。而相关政策的明确,对2010年互联网电视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广电总局已批准598家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同时,积极鼓励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展网络广播电视业务,已陆续批准中国网络电视台等11个网络广播电视台。

2.5 现有市场规模

据广电总局2010年12月底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有线电视用户达1.87亿。其中,数字电视用户达8 799万,双向覆盖用户近5 000万。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09年互联网电视的销量占整体平板电视销量的15%~20%,总体销量为300~400万台。而据奥维咨询提供的数据,2010年第1季度,中国市场互联网电视销量82万台,预计全年互联网电视销量超过770万台,市场增速将超过700%,互联网功能已经成为电视机的市场标配。

随着中国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多,互联网带宽的不断升级,相信家中有宽带的用户将越来越多,人们对互动视音频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给互联网电视带来了潜在的商机,也给广电运营商带来了一定威胁。

3 广电网络运营商的应对和切入点

互联网电视的出现,对广电网络运营商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和冲击。为此,广电网络运营商应绷紧神经,深下苦功,积极应对。针对互联网电视,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应该加快网络改造,大力发展双向互动业务。目前,国内很多城市还未完成双向网改造,用户在单向网的情况下无法实现视频点播,这就给互联网电视提供了机会。广电网络运营商要坚持以网络为本,突出网络稳定、画面清晰、内容多样等优势。

二是创新市场营销手段。广电网络运营商应摒弃传统的垄断思维,在市场营销上多下功夫。加强市场调查研究与分析,注重数据挖掘和利用,尤其是针对用户消费习惯的研究、营销策略可行性和收益性方面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更丰富,更具多样性、针对性、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套餐,迎接市场的挑战。比如,降低第2个终端收视费和机顶盒费用。用户一直对第2个终端收费政策不甚理解,导致很多家庭采取装卫星天线等方式来应对。从长远来看,避免用户流失非常重要,所以广电网络运营商应该适当降低2个终端收视费标准,通过差异化营销手段吸引用户眼球,降低第2个终端门槛。

三是提升节目内容质量。广电素来宣称以内容为王,但是自“网台分离”以来,广电网络运营商因其承载的网络传输的特性,在内容上并没有太多的主动权。但是随着落地节目越来越多,随着双向互动时代的到来,广电网络运营商应建立起一套完备的节目淘汰机制。节目丰富固然好,但是对落地的卫视节目、尤其是付费节目、互动内容,应该根据用户消费情况及时进行淘汰和更新。在节目上面,充分利用资源。

四是探索多方面多层次合作。与电视台加强沟通合作,让网台关系更为密切,盘活电视台本身的节目资源,提升节目商业价值;与动漫影视制作、报刊发行等文化产业单位积极合作,提升节目的吸引力;内容差异化,针对互联网电视的广泛性内容,广电运营商应立足本地,利用好本地资源优势。比如,在互动信息平台上建立社区信息发布通道,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电视获得本小区各种信息,进一步贴近生活,在留住固有用户的基础上吸引新用户。

五是发挥优势,业务融合。互联网电视机的畅销也将增加看电视用户的数量。互联网电视要依靠宽带,随着广电宽带服务份额的提升,未来在互联网电视的产业链上,电信运营商并非必要环节。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广电网络运营商可以加强与互联网电视机厂商的合作,促进双方在某个项目上的共赢。

4 小结

在互联网电视的竞争下,有线数字电视正在走出相对封闭的产业环境。从某个方面来说,互联网电视的出现使得数字化发展失衡的传统电视行业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并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也从侧面刺激了广电向三网融合的演进。三网融合为互联网电视、有线数字电视提供了同样广阔的发展平台。这不是淘汰,而是良性竞争。

尽管有线数字电视占据着带宽、内容等优势,但是面对互联网电视的激烈竞争,广电有线网络运营商仍要积极向电信运营商学习,加速机制体制的革新,加强市场运营能力的培养,关注和迎接新技术的发展,新运营模式的建立。只有这样,才能在三网融合的合作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摘要:互联网电视的出现,给广电网络运营商带来了一定冲击。介绍了互联网电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并站在广电网络运营商的角度,对互联网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市场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为广电网络运营商业务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信息与动态[EB/OL].[2011-06-03].http://www.cnnic.net.cn/research/zx/qwfb/201101/W020110128495139014010.pdf.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1-06-03].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10/7/15/100708.pdf.

[3]王溪.三网融合下网络电视的发展思考[EB/OL].[2011-06-10].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206896/223800/14859746.html.

电视新闻市场的发展与竞争策略 篇8

(一) 民主政治的需求。

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我党一直奋斗的重要目标, 而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具有一个公开通畅的信息环境, 这种环境的产生需要大众媒体在多元化背景下发挥出竞争的相互作用。电视新闻市场的竞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发展, 并且有利于民众通过电视新闻获得更全面、更充分的信息, 同时也能够使民众具有更多表达意见的依据, 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事务以及国家政治中并促进国家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所以电视新闻市场的竞争是进一步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需求。

(二) 市场经济的驱动。

处于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电视新闻具有着机关化和政治化的特点, 因为当时的电视新闻需要政府的拨款来生存, 与市场并不存在紧密的联系, 所以竞争也几乎不存在。而市场经济的建立使电视新闻单位必须面临自主创收和自主经营的情况, 在此背景下电视新闻也必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此过程中电视新闻凭借具有稳定收视群体以及具有权威性的优势而具有了打造企业形象和宣传商品品牌的市场价值, 这一价值的开发更加剧了电视新闻市场的竞争。

(三) 大众文化的引领。

大众文化是当前社会中最为主要的文化形态, 由于大众文化具有较强的消遣性以及雅俗共赏的特点, 所以也具有较高的亲和力。由于电视媒体是大众文化受众接触最为广泛的媒介形态, 所以大众文化也对电视新闻产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而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 电视新闻开始了从《新闻联播》模式向《焦点访谈》模式再向《南京零距离》模式的转变, 即官方文化向精英文化再向大众文化的转变, 电视新闻体现出的平民化以及大众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四) 技术进步的推动。

传播技术进步对传媒产业产生的影响是持续而深远的。事实上电视新闻的发展一直都没有脱离过科技的保障与支持作用。20世纪80年代电子新闻采集系统的引进实现了摄录同步以及声画同步, 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得到强化。20世纪90年代数字卫星新闻采集系统的应用使直播不再受到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而随着宽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当前互联网中视频服务给电视新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 电视新闻也在通过技术革新来应对这种冲击和挑战, 如SNG转播车的迅速普及进一步实现了电视新闻生产力的解放, 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电视新闻市场的竞争。

二、电视新闻市场竞争发展的趋势

(一) 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竞争格局。

传统电视新闻市场中的竞争格局清晰而简单, 但是在新媒介雄狮不断崛起并迅速向新闻市场延伸的背景下, 电视新闻不得不面临着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竞争格局。竞争格局中的竞争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字报业与电视新闻的竞争。当前的广播、报纸等正在探索利用数字化平台开展视频业务的道路, 如2007年广州日报与3G门户合作推出了《报网直播间》等新闻节目并广受好评;二是电信业与电视新闻的竞争。从国际范围来看, 广电业务与电信业务已经实现了良好的融合, 我国在对“三网融合”的建设与发展方面也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三是个人化媒介与电视新闻的竞争。个人化媒介如微博等可以通过手机等工具来上传视频, 2008年国际奥委会规定不准个人对赛场视频进行发布, 由此可见这种个人化媒介并没有得到多方面的支持, 但是已经对电视新闻市场形成挑战。

(二) 逐渐竞合的市场行为。

传统的电视新闻市场中各个媒体之间所具有的关系是零和关系, 某一电视台电视新闻收视率的上升也意味着另一个电视台新闻收视率的下降, 这种竞争属于一种低水平竞争。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新闻传播渠道以及内容都更加丰富, 单一媒体对市场的控制力逐渐下降, 在此背景下, 媒介之间所开展的合作明显增多。以电视与其他新媒体所开展的合作为例, 电视的优势在于具有相对稳定的受众和资源, 新媒体优势则体现于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方面, 二者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以及资源共享, 所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 电视新闻市场中与新媒体的合作也会越来越普遍, 这种既存在合作又存在竞争的状态被成为竞合状态, 而这种状态将是电视新闻市场竞争在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三、电视新闻节目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在电视新闻节目竞争力的提升中, 要认识到娱乐节目对新闻节目生存空间的挤压, 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娱乐节目一些包装、互动、推广手法的运用来提升自身的吸引力, 但是在节目的内核方面必须要坚守全面、公正、客观的品质, 坚持社会责任感与新闻理想。除此之外, 电视新闻节目竞争力的提升还应当从传播理念、战术目标、发展空间以及绩效考核四个方面加强改进。

(一) 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理念的改进。

电视新闻节目在传播理念的改进方面要强化四度:一是提高速度。重视直播常态化的推动, 以现场报道、实时直播作为新闻频道发展的整体框架;二是增加深度。面对竞争的激烈化以及媒体过剩的环境, 电视新闻节目要取得关注就应当重视对背景资料的挖掘, 从较深的层次为观众进行新闻梳理和解读;三是扩大广度。电视新闻节目要适应网络背景下的传播特征, 实现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以及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四是丰富维度。新闻节目要寻找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切入点来拓展新闻视角, 并形成具有特色的表述方式。

(二) 电视新闻节目战术目标的改进。

在电视台的电视新闻节目内容安排中要对市政新闻作出改革并给予民生新闻更多关注, 同时重视专业新闻的发展。其中对时政新闻的改革是电视新闻改革中的难点和重点, 在时政新闻的改革中要重视信息量的丰富以及亲和力的增加, 从而使电视新闻焕发出活力和生机。在民生新闻方面要重视品质的提升, 摆脱低俗、琐碎之风。专业新闻应当包括财经新闻、文娱新闻、体育新闻、外语新闻等, 要重视对专业新闻的细化与合理分类。

(三) 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空间的改进。

电视新闻节目需要重视对非黄金时段的开发, 当前黄金时段中的娱乐节目对电视新闻的收视率造成了较大冲击, 但是由于新闻节目时段相比较娱乐节目而言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所以电视新闻可以在非黄金时段具有一番作为。同时电视新闻节目要重视对观众生活规律的适应, 同时也要重视对观众生活规律的引导, 如美国ABC的《NIGHT WIRE》虽然在夜间23:30播出, 但是还是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虽然我国当前深夜阶段的品牌新闻节目并不多见, 但是电视台需要在树立信心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品牌打造活动来引导观众对新闻节目给予更多关注, 从而使电视新闻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 电视新闻节目绩效考核的改进。

电视新闻节目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具备合理、科学、多元的考评机制。如果将新闻节目与一些娱乐节目放在同一竞争平台进行竞争显然不能将收视率作为唯一的评判目标。所以应当建立起更加科学和全面的考评指标体系以促进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在具体的实践中, 考评指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收视率、品牌广告流入量、专业评价, 其他考评指标仍旧需要作出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挺, 孙金岭.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理念创新[J].现代传播, 2004

[2].张映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频道[J].新闻周刊, 2003

浅析中国电视产业的现状与竞争 篇9

1.1 全球数量第一

从1958年5月1日第一次试播开始, 中国电视事业从此诞生。9月2号正式播出, 此后电视事业历经风雨, 截止1997年底, 电视事业发展到上千家无线和有线电视台、教育电视台。这还是没有算数百家的企业有线电视台。成为全球电视台最多的国家, 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

单个电视台经济收入都非常可观, 到1999年时, 年收入过亿的电视台有20个, 电视大楼也频繁崛起, 其设备也是全球数一数二。

1.2 四级办台的格局

《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是指导新时期广播电视各种的纲领性文件。在我国电视发展中, 实行四级办电视的方针是最重要的一次政策调整, 从此电视事业发展迅速, 其规模和速度史无前例。至此之后, 我国电视事业分为四纵三横的媒介, 横向是报纸、广播、电视, 纵向是中央、省、地 (市) 县四级媒体网络, 同时, 至今仍保持着各类各级媒体系统内部多元发展的趋势。

1.3 电视事业具有多重身份

在我国电视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是新闻事业的传统, 也是社会主义电视事业的基本性质。在事业结构上, 依附于各级党和政府是电视台建设的统一表现, 电视台也是各级党和政府主要宣传机构, 更是党委组织机构或政府机构系列的一个组成部分。管理体制上, 就是党管宣传的原则。各级党委对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的直接领导是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电视台的所有权属于国有企业, 不论是国营还是私营 (政府投资除外) 都不允许投资或参股电视台。电视台负责我国党和政府的宣传工作, 首先要以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和政策为重, 第一时间传递给广大人民, 其次是观众对信息以第一时间向人们传递党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能为前提, 要尽量满足观众对信息和娱乐等需求。

1.4 制作市场初露端倪

我国各级电视台多年来使用采编播一体化的运作方式缺乏竞争机制。制播合一的缺点也随着电视产业不断发展而越加明显, 制播分离成为发展趋势。因体制原因电视台内部的制播分离始终步履艰难。但民间几家电视节目制作公司的脱颖而出, 终于使号称“正规军”的电视台节目制作有所松动, 使制播分离的可行性又进一步。

1.5 开始与资本市场接轨

近年来, 人们所关注的重点转移到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 广告是一体化经营方式的基础, 也是广告支撑其不断的发展, 而如今却受到了全新的挑战。电视产业想要打进资本市场, 以下两种合作方式是主要手段。

一种为合作经营, 少数新闻媒体用或明或暗的方式, 以国有频道为资本来换取社会资金的注入或与上市公司合作成立子公司共同经营。另一种合作方式为组建股份制公司, 合作建设、经营广电传输网络, 以各地广电局与上市公司联手组建股份制公司为主。此方式虽未被广电总局认可并出台相关文件说明, 但各省市广电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却因此得到解决, 并推进和拓展有线网的建设和覆盖面, 利于广电事业发展, 这是不争的事实。

2 中国电视产业的竞争

中国电视属于垄断性行业, 因此发展空间是较为稳定和安全的。但随着到处可见的第四媒体和及全球化的发展, 市场经济和网络的不断发展和逐渐成熟, 这些对于电视业来说无疑具有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这使得电视业不得不进行改变。

2.1 市场国际化

中国电视业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 从第一次播出到13年后的1999年11月15日, 中国终于加入世贸组织, 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并意味着中国更加开放。当时, 新闻媒体属于国有企业, 股份制和涉外资本介入都不允许。所以, 培育商业电视意识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创造使之能够崛起的土壤, 提供使之发展的平台, 只有商业电视的崛起和壮大, 国外媒体强大的资金优势、灵活的机制和一流管理水平对其构成的威胁就会缩小或消失。

据相关资料证明, 我国传媒业还是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的, 跨国公司早就存在要进入中国传媒业的念头, 所以, 能够打进中国市场, 是默多克卫视和美国电影的最大目标。

我国电视虽然受到我国政策的保护, 但也明显感觉到国际传媒业带来的冲击力。中国大众传媒市场加入WTO后, 也会步向自由竞争的范围, 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而这些跨国公司势必通过自身的优势不断的发展壮大, 中国将会受到更大的压力和威胁。

2.2 多媒体化

网络发展迅猛, 对现在的人们来说, 是功能强大的使用工具, 而对传统信息传播媒体而言, 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相关数据记载, 美国人通过网络阅读新闻, 在1996年时只有4%, 而到1999年仅仅3年时间就到达20%。新闻网站成立的数量惊人, 读者已经依赖网络, 视为寻求深度报道及更有创意新闻的理想之地。虽然中美在WTO协议中并没有条款针对传媒行业, 但是因电信业所推出的优惠政策, 大大影响到了传媒业的发展。因此, WTO对中国的全部接纳, 势必会造成互联网对国内传媒的更大冲击。

3 新媒体融合成为电视产业发展策略

现在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和融入网络视频业务是电视产业发展新媒体业务的重要任务。新媒体业务的推进是电视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前提, 使新媒体业务成为电视产业继广告、收视费之后的第三大创收来源。

3.1 CMMB建设品牌内容, 酝酿商用细节

2009年是CMMB全国运营的关键时期。目前, 中广移动已和全国26个省级运营主体签署了框架协议, 其中有9个省的公司已经拿到了营业执照, 开始试运营。用户目前可收看六个电视频道节目, 其中包括CCTV1。目前有将近200个城市已经开通此业务, 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CMMB即将推出的重点业务是CMMB专有频道以及数据推送。中广移动已计划在2009年年内组建独立的CMMB内容制作公司, 增加专有、个性化的频道以丰富CMMB内容。

3.2“台网捆绑”, 共享节目内容资源

中国网络视频随着网络的发展, 用户也不断增加。央视网在网上成立了影响博物馆, 其库存超过40万小时的历史节目。同时, “全国网络视频联盟”也是央视网带头建立, 对全国的电视节目资源进行重新整合, 各个省市电视台及拥有合法社会资质的制作机构都可使用这一平台。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中国电视业的现状, 分析中国电视产业的竞争, 可以发现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电视媒体产业的发展也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人们越来越关注中国电视产业的现状与竞争。

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竞争策略 篇10

(一) 自媒体的定义

关于自媒体, 学术界说法不一, 普遍认同的是2003年由波曼和威利斯在美国新闻协会媒体中心所下的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公众将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相连接, 提供和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和自身新闻的平台。[1]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自媒体是普通民众利用互联网技术共享或者传播新闻的平台。近年来, 在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 自媒体借助微博、博客、论坛等载体飞速发展, 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 自媒体的特点

自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全民传播”。自媒体依托于先进的数字科学平台, 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结合为一体, 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既呈现了人际传播的互动性, 又融入了互联网传播的速度性, 相比于传统的媒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自媒体强势兴起, 其影响力仍在不断扩大。

二、自媒体新闻存在的缺陷

自媒体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加入人为的因素, 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

(一) 新闻真实性存疑

自媒体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提供了发言平台, 具有包容性、平等性、参与性等特点, 每一个普通用户都能够通过自媒体来发布自己掌握的信息。然而这种方式也改变了以往的传播话语的分配, 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报道主体。人们之间素质的差异造成了新闻质量的参差不齐, 自媒体新闻中往往会存在报道不客观、信息不完整等现象, 有时甚至会出现误报、错报的状况。个人传播者往往会在传播信息时加入自己的感情色彩, 缺乏专业的处理, 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二) 公信力较低

自媒体新闻的另一个缺陷就是公信力较低。导致这一缺陷的重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新闻本身的真实性;二是缺乏判断标准, 即使是真实的新闻, 人们也难以辨别。自媒体上的信息多来源于个人传播者, 发布者为了追求时效性而忽略信息本身的真实性, 会导致自媒体的公信力较低。同时, 也有一些自媒体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 迎合某些低级趣味, 甚至在信息中加入色情、恶搞等内容, 降低了自媒体的公信度。

(三) 观众存在选择性疑惑

自媒体信息内容丰富却又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 在选材上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因此, 在丰富的信息面前, 观众就很难根据自身的喜好和价值观来选择所需要的信息, 选择时难免陷入困惑。自媒体缺乏相应的准入门槛, 丰富的信息使其成为虚假信息的收容站。受众难以在短时间内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内容, 容易陷入复杂的信息, 产生无助感。

三、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竞争策略

自媒体虽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 但其自身的优势也加剧了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自媒体所特有的全民参与的特点使其更具竞争力, 但其自身的缺陷也给以电视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应对激烈的竞争提供了可能。在下文中, 笔者针对电视新闻在自媒体时代如何提升自身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 强化直播现场, 增强即时传真作用

新闻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和真实性, 二者缺一不可。自媒体平台中, 信息传播的速度虽大大加快, 但其真实性也大打折扣。在应对自媒体的冲击时, 电视新闻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电视新闻传播速度较快, 现场感较强, 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现场的情况。例如, 电视新闻可以通过现场直播, 使观众在事件发生的瞬间便了解到现场的情况, 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只有发挥自身的优势, 满足受众的心理要求, 电视新闻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二) 提升电视新闻的公信力

相比于自媒体的海量信息, 电视新闻在信息筛选、整理、判断上更具有优势, 能够给读者提供更加客观、真实的新闻。因此, 在今后的发展中, 电视新闻应该凸显自身整理信息的能力, 提升自身的公信力。电视新闻在信息处理上应该做到去伪存真, 并加强整理归类, 使读者能够更加便捷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同时, 电视新闻也可以将自媒体作为信息的来源渠道, 将来源于自媒体的信息进行整理、甄别, 凸显电视新闻的公信力。例如, 对于自媒体上传播的虚假信息, 电视新闻可以在甄别其真假后进行发布, 对虚假信息进行辟谣。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新闻的质量, 更能够提升电视新闻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公信力。

(三) 转变语态, 强化故事化叙事

自媒体的信息往往不够完整, 呈现碎片化的状态, 有时候甚至会为了追求效果而指重视结果, 这种新闻仅仅局限在事件的本身, 而无法引导读者通过对过程的分析更加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发展。[2]例如, 在2003年机场遭遇“炸弹威胁”的事件中, 自媒体仅仅报道了这一结果, 而电视新闻可以整合各种资源, 进行现场采访以及走访相关当事人, 最大限度地还原整个事件的过程。电视新闻故事化的叙事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 而且电视新闻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呼吁人们关注事件背后的内容。这对于民众价值观的引导也有积极影响。因此, 电视新闻今后应该注重改变以往的传播语态, 强化新闻在发布过程中的故事化叙事。

四、结语

互联网以及自媒体的发展使得媒体的进入门槛大大降低,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媒体的相关平台发布信息。然而这也对传统电视新闻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电视新闻在应对挑战时, 应当抓住自媒体的缺陷, 并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 通过提升公信度、转变叙事语态等, 给受众提供更加客观、真实的新闻内容。

摘要:当前,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以博客、微博、论坛等为载体的自媒体大量涌现。自媒体因自身独特的特点, 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对以电视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产生了冲击。然而, 自媒体新闻信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笔者通过分析自媒体新闻的缺陷, 提出了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的竞争策略:电视新闻可以发挥即时传真的特点, 强化信息的整合, 推动自身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竞争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本国.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独家”与“独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5 (03) :62-64.

电视竞争 篇11

宝洁与联合利华在华的营销战不断升级, 两家使尽浑身解数要在明星产品上压倒对方。 恰在此时, 中国各省级卫视打造品牌运动也在热闹展开, 由 “自制剧” 广告植入升级出的“广告定制剧” , 无疑给卫视台们提供了一个将媒介内容“卖得贵一点” 的理由。

于是, 由广告主与卫视台联合打造的“广告定制剧” ——《丝丝心动》 和 《无懈

可击之美女如云》 就在宝洁与联合利华、 湖南卫视与江苏卫视的 “品牌+播出平台” 双

料大战应运而生。

品牌之争

作为排他性的广告定制电视剧, 广告主深度参与了全剧从编剧、 拍摄到后期的整个制作流程。 尽管制作方、 广告主都不希望电视剧 “广告” 的意味太重, 仍有网友感慨说, 在 《丝丝心动》 的片花中, 短短5分钟就有2分钟长发飞扬的镜头, “甚至连接吻也是360度大旋转, 好让头发有机会飘起来抢镜。 ”

并非所有植入都如此生硬, 《丝丝心动》 女主角戏中参加飘柔举办的秀发大赛, 《无懈可击》 主人公是清扬品牌的市场总监, 这些品牌信息更加隐蔽。

相较于传统植入, 定制剧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够修改剧本, 使品牌内涵和剧情实现最大程度的契合。 《无懈可击》剧组称, 剧中 “吕笑笑甩掉卓原” 的这一情节,就来自清扬品牌登陆中国市场初期提出的口号—— “甩掉欺骗者” ; 而剧中朗雅公关公司发起的“职场战书24条” , 也由 “甩了TA” 、 “信任TA” 、 “无懈可击” 、 “突破自

我” 四大主题构成, 与清扬的品牌内涵遥相呼应。

然而, 这种隐晦的表现方式能否奏效还存在争议。 “对广告主来说, 更希望通过剧情来展现品牌的情感体验, 但现在恐怕无法实现。 ” 从事日化业营销咨询的谷峰对记者说, “当务之急, 是设计好故事。 故事好看, 观众停留的时间长, 品牌的曝光自然会增加。 ”

作为独家定制电视剧, 广告费比多家联合植入高昂得多。 以 《无懈可击》 为例, 六家播出该剧的卫视台均获得了联合利华额外的广告购买, 相当于联合利华一家承担了以往由多个广告主共同付出的广告费用。 再加上与江苏卫视配合为该剧做的联合营销,其营销支出数额之巨可想而知。

平台之争

定制电视剧不仅是品牌间的竞争, 也是卫视台品牌及资源实力之间的较量。

最近十年来, 各省级卫视开始努力塑造自身品牌特色, 其中许多家卫视台已逐渐在观众、 广告客户、 业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品牌联想, 如湖南的娱乐、 北京的资讯、浙江的文化, 初步建立了品牌差异度。 为了笼络年轻受众, 它们甚至发明了芒果黄 (湖南卫视) 、 番茄红 (东方卫视) 、 中国蓝 (浙江卫视) 一整套视觉包装系统。

2004年起, 湖南电视台以 《大长今》 为起点掀起了一场 “独播剧” 大战, 但其购片成本昂贵, 播出版权、 频次等也颇受限制,更重要的是, 电视剧内容方向很难与各电视台打造自身品牌的战略相结合。 对此, 卫视台宁愿拿出一部分购片资金拍摄自制剧。

“现在制作自制剧的电视台都是几家品牌已经成型的卫视, 不管是芒果黄、 中国蓝还

是江苏定位情感台。 ” 王一 飞对记者说。

自制剧不但有利于品牌卫视的塑造,由于剧本与播出渠道都由电视台掌控, 因而不必担心剧目因广告太多而无人肯播。 于是, 一种可以为品牌量身定制剧本的排他性广告植入—— “定制电视剧” 的出现, 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县级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篇12

关于县级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高科技是地方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还有一些人认为, 雄厚的物质条件才是地方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等等。这些不同的认识和看法, 固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笔者认为,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不过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 因为它们不能直接到市场上与其他媒体一争高下, 如同企业不能拿厂房设备和人才技术去与别的产品竞争一样。那么地方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呢?是节目内容。因为电视的生存基础是观众, 而观众喜爱和需要的恰恰是节目内容本身。电视的节目内容是由电视媒体高素质的人才, 运用先进的技术装备, 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生产出来的精神文化产品, 它生产的产品是供市民们精神文化消费的。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是地方电视台的追求目标。

随着中央、省级媒体覆盖率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以

及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 处在电视业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由于受到覆盖面和资金、技术、人才等种种条件的限制, 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综观近几年国内电视传媒事业发展的历程, 中央电视台、各省级电视台的节目形式以及节目样式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抢占了多数观众的眼球, 仔细留意可以发现, 其实不少地方电视台在打造品牌节目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肥西电视台在2004年成立了《一线播报》, 一天一档, 由该台副台长程东贵亲自负责并同时担任一线记者, 走的是《第一时间》和湖南电视台名牌栏目《晚间新闻》的路子, 收视率迅速窜升。据说, 如今在肥西有句话叫, 匪警打110, 有事打951 (《一线播报》热线电话尾数) , 在当地, 收看《一线播报》的人甚至超过了《第一时间》。宁阳县广播电视局2005年开办的《视野》栏目也打出了一个漂亮特色牌, 该栏目走遍宁阳的大街小巷, 了解身边的鲜闻趣事, 关心百姓的酸甜苦辣, 只要是宁阳观众身边的、想看的、关心的、感动的, 都被纳入栏目的“视野”。《视野》栏目的推出, 让宁阳的百姓了解身边发生的一切, 也真正体现了宁阳台所独有的地域优势。再比如, 铁力市广播电视局在2006年重磅推出的《铁力行》社交综合类栏目, 以“行遍铁力, 方寸之间递真情”为口号和基调, 以当地的风土人情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的大事小情为重点, 囊括了政治、教育、文化、旅游、三农等民生题材, 使节目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群众生活实际。两年来, 《铁力行》播出的“帮农村贫困高考生圆梦”、“用爱心挽救白血病女孩马国琴生命”“帮助年幼身患重病的王欢寻找妈妈”等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捐赠热潮, 帮助一些弱势群体筹集到了善款、度过了难关, 甚至改变了他们的命运。通过观看节目, 人民群众不仅感受到了一家亲的真正意义, 还有机会亲身参与到奉献爱心的活动中来, 使精神得到了洗礼和升华。

由此看来, 办好自办节目、体现地方特色, 既是县级电视台生存发展的重要砝码, 更是县级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光有精彩的节目内容只是一个方面, 让更多的市民看到节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这就对县级电视台的技术设备提出了要求。在很多县城都有一部分没有安装有线电视的用户, 而多数县级电视台除了转播中央一套、省级卫视和市级台的节目以外, 由于费用的关系都不再转播其他频道的节目, 这就局限了无线用户的收看范围, 只有多开设几个无线用户也能观看的频道才能满足人们对电视日益增长的需求。例如铁力电视台在原有一套自办无线频道的基础上, 增开了两个无线频道:把原有的铁力一套改版为铁力综合频道, 引进了《走向颠峰》、《寰宇地球》等新的栏目;由电视台自己创办的《名人访谈, 》让广大市民能够走近社会公众人物, 并通过他们了解家乡铁力的发展故事.。

上一篇:英语教学与思想教育下一篇:方差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