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经营机构

2024-07-05

国有资产经营机构(通用4篇)

国有资产经营机构 篇1

效率是评价一个公司发展好坏的重要标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代表国家经营国有资产的一个特殊机构, 其发展好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的评价研究就显得十分有意义。

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定位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企业的一种类型, 拥有着企业所具有的特质, 同时, 作为一种特殊产物, 其也拥有着特殊性。因此, 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定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首先,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一个公司, 它的存在同样要遵循相关法律, 履行相关义务, 并且以不断实现盈利、壮大自身力量为目的。其次,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一个政策性的工具, 其出现是国家相关部门为了调节国家经济和实现国家相关目的而设立的, 其存在具有很大的社会性。因此,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既具有一般公司的属性同时也具有自己特殊属性。

二、评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的相关指标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经营效率的好坏受到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因此, 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的评价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如何正确的评价研究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 正确评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需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济效率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经济方面主要表现在生产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市场影响力、发展能力和贡献能力七个方面。

生产能力反映了企业所拥有的加工能力, 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强有利于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 盈利能力大小反映了企业经营是否合理。偿债能力体现了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以及企业的经营能力, 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资产管理能力体现着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市场影响力是一个公司在这个市场上所拥有的口碑, 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市场影响力对于公司的长期盈利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潜在能力, 对企业经营效率具有重大影响。贡献能力体现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创造的价值, 同时也是企业实力的一种反映, 企业贡献能力越高,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就越好。

只有准确的把握了以上几点, 才能够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

2.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社会效率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的社会效率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劳资关系和谐程度、政策负担状况和外部性四个方面。

创新能力体现了企业的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发展潜力。劳资关系和谐程度反映了劳动者受尊重的程度, 以及企业受拥护的程度。政策负担状况是企业所承受的相关政策大小, 企业在盈利的同时还应该要注重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外部性是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 在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时, 如果只是一味的考虑经济效率的提高, 而没有注意社会效率, 就会产生很大的负外部效益, 比如企业经济的增加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的。

因此, 我们在考虑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的时候不能够只考虑经济效率, 还要考虑相关的社会效率, 只有这样, 才能够对其经营效率做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

三、影响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的相关因素

一个公司的经营效率好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 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国内企业正面临着多方抉择。但具体而言, 影响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的相关因素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的相关政策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自成立之初起就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其公有制的性质决定着其必须具有特殊的使命。因此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还承担着配合国家相关政策实施的义务。因此为了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实施, 其必然会影响自己的营业策略, 从而影响着自己的经营效率。

2. 经济环境的影响

除了国家的相关政策外, 整个经济环境的运行情况也会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当整个经济环境良好的时候, 就有利于其发展, 反之, 则不利于其发展。

3. 管理者相关素质

一个管理者只有拥有足够的领导魅力, 才能够团结员工, 带动经营效率的提高。同时, 也只有拥有足够丰富的知识, 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因此, 管理者在企业经营效率提高上起着重要作用。

4. 企业内部环境

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率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企业自身环境的影响。当企业形成一种互帮互助, 团结友爱, 积极向上的氛围的时候, 企业的经营效率就会有着很大的提高。相反, 当一个企业里面充满着各种权欲斗争, 奖罚不公, 员工们互相勾心斗角的时候, 将会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因此, 环境的好坏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四、对当前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的评价

评价我国当前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不能够仅仅局限于对其经济效率的考察, 还应考察其非经济实现目标, 即从社会整体经济角度下来进行研究。这是由我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

1. 我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济效率

近年来, 我国出现了一批规模大, 技术先进, 管理先进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一些进入了世界500强, 其产品在世界上也具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并且,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还注重自身的创新研究, 许多公司已经真正的实现了独立自主, 自主创新。这些都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济效率提高的表现, 但是, 仍然还有一些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思想还根深蒂固, 发展方式依旧沿袭传统模式, 经济增长以粗放型为主。在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环境,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 我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社会效率

我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在我国经济建设,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率。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 为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同时,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还配合国家, 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做出经营, 有利于国家对社会经济做出调节, 为经济稳定做出贡献。但是,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在经营的同时也占用了较多的社会资源, 存在较大的负外部性。总之, 虽然我国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存在着许多问题, 但是, 其总体经营效率还是较为理想的。

五、提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的意义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重要的任务, 提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公有资本, 其经营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有利于国家进行经济调节,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

2. 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具有很大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其经营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扩大就业, 增加人民收入, 同时, 其效率的提高还对稳定物价, 带动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3. 有利于促进资产重组, 提高企业整体竞争水平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壮大公司的力量, 同时, 对不良企业进行资产重组, 既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通过资产重组, 壮大了企业的力量, 提高了我国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六、提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的相关建议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不能仅依靠市场竞争来提高效率, 还需要政府的相关支持。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够具备处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能力, 完成公司的特殊使命。因此, 笔者认为提高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经营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

由于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是很健全, 从而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所以, 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得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能够在经营的过程中依法管理。

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加大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财政支持力度, 促进其规模的壮大, 增强市场竞争力, 提高经营效率。

3.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企业管理人员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 要注重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促进经营效率的提高。

4. 构建完善的资产监管体系

由于我国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起步不久, 缺乏相关监督体系, 给一些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因此, 需要构建完善的资产监管体系, 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 促进经营效率的提高。

七、结语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具有特殊性, 因此, 当我们在评论其经营效率的时候不能够只从其经济效率出发, 而应该还要考虑其社会效率, 只有这样才做到全面公正和客观。

国有资产经营机构 篇2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登记备案

和自律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立法依据】为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资产管理业务,保护资产委托人及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私募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自律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非公开募集资金或者接受财产委托设立资产管理计划并担任资产管理人,由托管机构担任资产托管人,根据资产管理合同的约定,为资产委托人的利益进行投资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是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依法设立的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

第三条 【基本原则】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保护资产委托人合法权益。

资产管理人、资产托管人应当恪守职责,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义务,公平对待所有资产委托人。

资产委托人应当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确保委托财产来源合法,不得非法汇集他人资金。

第四条 【托管】资产管理人应当将资产管理计划财产交由具有相应托管业务资格的托管人托管,资产管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资产托管人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和资产管理合同约定履行托管职责。

资产托管人与资产管理人不得为同一机构,不得相互出资或者持有股份。

第五条 【财产独立性】资产管理业务的受托财产独立于资产管理人和资产托管人的固有财产,并独立于资产管理人管理的和资产托管人托管的其他财产。资产管理人、资产托管人不得将委托财产归入其固有财产。

资产管理人、资产托管人因委托财产的管理、运用或者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和收益,归入委托财产。

资产管理人、资产托管人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等原因进行清算的,委托财产不属于其清算财产。

第六条 【协会职责】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依法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自律管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遵守基金业协会的自律规则,接受基金业协会的自律管理。

第七条 【指导监督】基金业协会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自律管理接受中国证监会的指导和监督,并与相关监管机构和自律组织建立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

第二章

机构登记

第八条 【机构登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向基金业协会履行登记手续,未经登记,不得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基金业协会在办理登记手续时应当征求中国证监会的意见。

第九条 【登记材料】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向基金业协会提交以下登记材料:

(一)资产管理业务登记申报表;

(二)《工商登记营业执照》正副本复印件;

(三)公司章程;

(四)股东名单及基本信息;

(五)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

(六)投资决策、会计核算、风险控制、合规管理、投资者适当性等业务制度;

(七)有关经营场地和设施的情况说明;

(八)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登记审查】基金业协会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登记材料的完备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

登记材料不完备或不符合规定的,基金业协会自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登记材料完备并符合规定的,基金业协会自受理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登记(补正时间不计算在内)。

第三章

资产管理计划的设立及备案

第十一条 【资产管理合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设立资产管理计划,签订资产管理合同,明确相关各方权利义务。资产管理合同应当符合基金业协会制定的内容与格式要求。

第十二条 【资产管理合同必备要素】资产管理合同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管理计划基本情况、当事人及权利义务、募集销售、风险级别及适用人群、投资范围及投资策略、投资经理、业绩比较基准、收益分配、承担的费用、信息披露内容和方式、计划份额认购赎回或者转让的程序和方式、估值和会计核算、风险揭示、合同变更或终止的事由及程序、纠纷处理方式等内容。

第十三条 【合格投资者】资产管理计划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投资于单只资产管理计划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单只资产管理计划的合格投资者累计不得超过200人。

合格投资者应当符合《私募办法》及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条件。

第十四条 【非公开推介】资产管理人和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第十五条 【销售环节】资产管理人和资产管理计划销售机构在推介、销售资产管理计划时,应当向投资者充分披露资产管理计划的交易结构、杠杆水平、资金投向、费用安排、收益分配、投资风险、利益冲突情况以及可能影响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其他重要信息。

第十六条

【收取费用】资产管理人应当根据资产管理计划的特点在资产管理合同中约定相应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以及其他合理费用费率,也可以约定提取适当的业绩报酬。

第十七条 【募集失败】募集期限届满,资产管理计划未能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条件成立的,资产管理人应当以其固有财产承担因募集行为而产生的债务和费用,在募集期限届满后30日内返还投资者已交纳的款项,并加计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第十八条 【成立备案】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条件募集完毕,资产管理计划成立。资产管理人应当在资产管理计划成立后5个工作日内,报基金业协会备案。

基金业协会对备案材料进行齐备性复核,并在备案材料齐备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证明。备案材料不齐备的,基金业协会在收到备案材料后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资产管理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资产管理人按照要求补正的,基金业协会在文件齐备后5个工作日内出具备案证明。

资产管理人在基金业协会完成备案并取得备案证明后,方可在相关交易场所及登记机构开立交易、清算等账户。

第十九条 【成立备案材料】资产管理人应当通过基金业协会电子备案系统报送以下材料:

(一)备案报告;

(二)资产管理合同;

(三)资产管理计划说明书;

(四)与资产管理计划相关的主要交易合同文本,包括但不限于代销协议、投资顾问协议、财务顾问协议等;

(五)客户信息资料表,包括名称、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认购份额类型、认购金额等信息;

(六)认购协议书;

(七)合规负责人审查意见;

(八)基金业协会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条 【变更备案】资产管理计划设立报备后,资产管理人对资产管理合同进行变更、补充的,应当在变更或补充发生之日起5 个工作日内报基金业协会备案。

第二十一条 【备案公示】基金业协会通过网站对资产管理计划设立的备案情况进行公示。

第四章

投资运作及信息披露

第二十二条 【投资范围】资产管理人应当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进行投资运作。投资范围可以包括股票、股权、债券、期货、期权、基金份额及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其他投资标的。资产管理计划财产不得用于下列投资或者活动:

(一)违反国家宏观政策或产业政策的投资;

(二)违规用于资金拆借、贷款、抵押融资或者对外担保等用途;

(三)从事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

(四)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或基金业协会禁止的其他投资。

第二十三条 【投资经理】资产管理人的业务人员应当具备基金从业资格,投资经理应当报基金业协会备案。

资产管理人设立资产管理计划应当至少指定一名投资经理。投资经理应该符合以下条件:

(一)已取得基金及相应从业资格;

(二)具有三年以上资产管理业务相关经验;

(三)具有良好的诚信记录及职业操守,且最近三年没有被相关自律组织采取重大纪律处分或被监管部门采取重大行政监管措施、行政处罚;

(四)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四条 【资产独立】资产管理人应当保证资产管理计划资产与其自有资产、以及不同资产管理计划的资产相互独立,单独设置账户、独立核算、分账管理。

第二十五条 【开立账户】资产管理人和资产托管人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规定,为资产管理计划开立专门用于投资管理的证券账户、期货账户和资金账户等相关账户,以办理相关业务的登记、结算事宜。

第二十六条 【尽职调查】资产管理人在开展主动资产管理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勤勉尽责、审慎投资的原则,对非标投资品种进行尽职调查,有效防范和控制投资风险,尽职调查相关材料应妥善保存备查。尽职调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对项目融资方的尽职调查。资产管理人应关注融资方的资质条件、资产情况、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诚信记录等内容。

(二)对项目本身的尽职调查。资产管理人应关注项目基本情况、盈利状况、所属行业发展情况等内容,审慎投资国家宏观调控限制行业。

资产管理人应制定完善的项目投后管理制度,加强项目投后管理,全程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建立资金划拨提取复核确认制度,严防操作风险。

第二十七条 【计划与资产匹配】资产管理人应当确保每只资产管理计划与所投资产相对应,资金来源与项目投资相对应,确保投资资产逐项清晰明确,并定期向投资者充分披露投资组合情况。

第二十八条 【杠杆限制】资产管理人设立分级资产管理计划的,应当遵循杠杆设计与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在招募说明书、资产管理合同等材料中明确披露份额类型、份额配比、杠杆水平、各份额不同收益率计算方法等事项,充

分揭示不同份额的风险特征及与之对应的收益分配方式,并充分披露相关投资者适当性安排。

资产管理人应当在产品备案时对分级资产管理计划杠杆安排的合理性以及利益输送风险防范情况等事项作出专项说明。

第二十九条 【通道业务】资产管理人可以为单一客户开展通道业务,但不得为特定多个客户开展通道业务。

为单一客户开展通道业务的,资产管理计划合同中应当约定,资产委托人自行负责前期尽职调查及存续期投资管理,自愿承担投资风险;资产管理人仅负责账户管理、清算分配等工作,不承担积极主动管理职责;在合同期限届满、提前终止或委托人提取委托资产时,资产管理人有权以委托资产现状方式向委托人返还。

第三十条 【银行通道】资产管理人为单一客户开展通道业务,应当建立和完善资产委托人遴选机制,制定审查标准和流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对资产委托人的资质、信用状况、管理能力、风控水平等进行尽职调查。

资产委托人为银行的,应当至少符合以下条件:

(一)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控机制健全有效;

(二)最近一年年末资产规模不低于500亿元,且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

(三)最近一年未因经营管理出现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被采取重大行政监管措施;

0

第三十三条 【计划转让】资产委托人可以按照规定通过证券期货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服务系统、证券公司柜台市场、符合条件的基金网上交易平台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交易场所或协议转让等方式,向合格投资者转让其持有的资产管理计划份额。转让后,持有资产管理计划份额的合格投资者合计不得超过200人。

资产管理人应当为资产委托人办理份额转让的有关手续,并对受让人的合格投资者身份以及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者人数进行审查。

第三十四条 【合同变更】资产管理合同需要变更的,资产管理人应当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方式取得投资者和资产托管机构同意,保障投资者选择退出资产管理计划的权利,对相关后续事项作出合理安排。

第三十五条 【计划展期】资产管理计划需要展期的,资产管理人应当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通知投资者。资产管理合同应当对通知投资者的时间、方式以及投资者答复等事项作出明确约定,并于资产管理合同展期后5个工作日内报基金业协会备案。资产管理计划因出现流动性风险无法兑付情况申请展期的,资产管理人应当在资产管理合同到期前至少2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和基金业协会报告。

第三十八条 【信息披露报告】资产管理人应当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和资产管理业务信息披露要求,编制资产管理业务报告,按季度和向投资者披露报告期内客户资产的配置状况、价值变动、收益分配、承担的费用和业绩报酬等情况。资产管理人应当在出具资产管理业务报告后的10个工作日内报基金业协会备案。

第三十九条 【禁止行为】除《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禁止性行为以外,资产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非公平交易、利益输送、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

(二)向投资者违规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

(三)不适当地宣传、销售产品,误导欺诈投资者;

(四)开展资金池业务;

(五)利用资产管理计划进行商业贿赂;

(六)分级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超过十倍;

(七)投资于高污染、高能耗等国家禁止投资的行业;

(八)对业务人员、管理团队实施当期激励;

(九)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和基金业协会禁止的其他行为。

计、宣传推介、研究、投资、交易、清算、会计核算、信息披露、信息技术、投资者服务等各个环节。

第四十四条 【销售机构】资产管理人应当建立资产管理计划销售机构的遴选机制,关注销售机构的资质条件、内部控制、营销人员、技术设施以及诚信状况,审慎选择销售机构销售资产管理计划。

第四十五条 【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资产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对投资者和资产管理计划进行分级分类,根据投资者的风险识别和承担能力,销售适当的资产管理计划,提供适当的资产管理服务。销售适当性最终责任由资产管理人和销售机构在销售合同中约定。

第四十六条 【投资非标的资产管理业务制度】资产管理人开展非标业务的,应当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对尽职调查、合作方选择、项目筛选、项目审批、资金划拨、后期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并建立动态风险监测机制,切实防范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重点关注期限错配、杠杆过高、流动性不足等业务风险,严格履行对资产委托人的信息披露义务。

第四十七条 【公平交易】资产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投资决策管理体系,加强对交易执行环节的控制,保证其管理的不同投资组合在投资研究、投资决策、交易执行等各环节得到公平对待。

第五十条 【隔离墙制度】资产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隔离墙制度,资产管理业务在人员、业务、场地等方面独立于其他业务部门。

资产管理人的自营账户与资产管理账户之间或者不同的资产管理账户之间不得发生交易,有充分证据证明已依法实现有效隔离的除外。

资产管理人必须将其自营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分开办理,不得混同操作。同一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同时分管资产管理业务和自营业务;同一人不得兼任资产管理业务和自营业务的部门负责人;同一投资经理不得同时办理资产管理业务和自营业务。

第五十一条 【流动性管理】资产管理人应当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合理配置资产管理计划资产,关注流动性风险,并结合市场状况和自身管理能力制定流动性风险控制预案,明确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部门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建立健全考核及问责机制。

对于可能存在流动性风险的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人应当及时制定风险处置预案,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向投资者充分披露有关信息,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向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和基金业协会报告。

第五十二条 【日常风险管理】资产管理人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业务日常风险监测、监控机制,对资产管理账户

日内或每季度结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基金业协会报告资产管理计划的运行信息、风险信息、违规信息。资产管理人应当编制资产管理业务管理报告,于每年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向基金业协会报告资产管理计划的运行信息、风险信息、违规信息。

第五十七条 【重大信息报送】发生对资产管理计划有重大影响事件的,资产管理人应在2个工作日内向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和基金业协会报告。

第五十八条 【复核】资产管理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报送备案材料,并对备案材料内容的合规性负责。基金业协会可以通过书面审阅、问询、约谈等方式对备案材料进行复核。

第五十九条 【合规存疑解决机制】资产管理计划合规性存疑的,基金业协会可以通过向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咨询、专家评审等方式予以判定。专家评审小组成员由中国证监会相关部门及派出机构、行业专家、基金业协会工作人员以及相应资产管理计划的部分投资者组成,具体方案和程序由基金业协会另行制定。

第六十条 【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基金业协会可以对资产管理人、资产托管人从事资产管理业务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现场和非现场自律检查,资产管理人和资产托管人应当予以配合。

0

责任人员,基金业协会可采取书面警示、要求参加强制培训等纪律处分。

第六十四条 【纪律处分】资产管理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基金业协会可视情节轻重,相应采取谈话提醒、书面警示、要求限期改正、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暂停受理或办理资产管理业务等纪律处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基金业协会可相应采取谈话提醒、书面警示、要求参加强制培训、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等纪律处分。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二条规定,资产管理合同内容和格式不符合基金业协会要求;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规定,未按照要求办理备案和信息报送;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未按照要求进行尽职调查;

(四)违反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未按照要求遴选资产委托人、聘用第三方机构,或者未对第三方机构进行合规监控和风险监测,或者发现第三方机构有违法违规行为未及时制止及报告;

名单、公开谴责纪律处分的,由基金业协会移交中国证监会处理。

同一从业人员在一年之内被采取两次谈话提醒、书面警示纪律处分的,基金业协会可要求其参加强制培训;在二年内被两次要求参加强制培训的,基金业协会可采取加入黑名单、公开谴责纪律处分。

第六十八条 【减轻处分】资产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积极主动采取补偿投资者损失、与投资者达成和解等措施,减轻或消除不良影响的,基金业协会可以减轻对其作出的纪律处分。

第七章

第六十九条 【合伙企业】非公开募集资金,以进行投资活动为目的设立的公司或者合伙企业,由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机构管理的,其投资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七十条 【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适用本办法。

浅谈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保值增值 篇3

一、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预算管理

目前, 经营性国有资产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如国有资产的购置比较随意, 国有资产大量闲置, 没有达到最优分配, 使用效率较低, 这些现象主要是由预算软化引起的。而且, 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借鉴, 可以看出预算管理是使经营性国有资产经营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 也是使国有资产得到合理配置的基本手段。

因此, 必须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预算管理, 制定完整的资产预算计划, 同时对于国有资产应严格遵守预算管理的要求。在对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购置、对增量资产进行配置以及对存量资产进行处理时, 首先应做的是充分分析这个单位的存量资产的现状及其履行工作职能的需要, 并将两者进行科学的匹配, 最后得出决策方案。这个匹配的过程就是编制资产预算的过程。由此可见, 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预算, 不仅能够提供细化部门预算的依据, 也能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性国有资产配置标准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以其相应科学合理的配置标准的制定为前提条件的。另外, 这一配置标准的制定也是解决目前经营性国有资产问题的又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经营性国有资产都可以在既定的标准下, 合理配置资产, 即没有闲置和浪费的资产, 同时也可以满足公共管理需要, 实现国有资产的高效运转。

2. 以实物标准为主, 价值标准为辅。

在经营性国有资产配置标准的制定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可以制定实物标准的, 应尽量使用实物标准。而对于一些变化大、型号品种过于复杂而难以采取实物标准的, 可采取价值标准, 但在实施时应考虑通货膨胀与地区物价差异等因素。

3. 资产配置标准经有关资产管理部门制定颁发后, 应具有强制性。

凡是在此配置标准的适用范围内, 就应按照此标准进行资产配置, 不得私自变动标准。另外, 资产管理部门为强化资产配置标准的实施效果, 还应制定相关的奖惩措施, 同时进行考察监督。

4. 要坚持动态性标准。

动态性是指由于经济、技术、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具体职责与履行职责所需的物质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因而其配置标准不是长期固定不变的, 应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调整。这种调整不是随意的, 而是严格按照规定的原则、程序进行的。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相关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 是资产管理制度化的基础, 是资产管理规范化的保证, 也是合理分配国有资产, 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的重要手段。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曾制定了许多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相关管理办法, 但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 却因为其中的一些方法不够完善, 可操作性不强, 同时相关部门经营性国有资产认识不到位, 没有充分意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从而导致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有关规定没有全面落实。

对此, 相关部门应重新认识经营性国有资产的重要性, 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 真正建立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一些行之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经营保值增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如何使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项热点话题。文章从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预算管理, 制定科学的配置标准,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完善产权登记制度以及加强法制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经营性国有资产,资产保值增值管理

参考文献

[1].侯成波, 窦实, 刘振锋.水利资产如何盘活保值增值.山东水利, 2009 (01)

[2].罗建钢, 刘微.县级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监管探索.中国财政, 2009 (06)

[3].朱文华.关于高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几点思考.科技创业月刊, 2006 (11)

[4].谢传钢.试论高等院校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中国高教研究, 2004 (05)

[5].尹文龙, 吴晓光, 杨勇.经营性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管理.中国石油财会, 1998 (01)

[6].陈汉亭.对国有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与成本补偿的研究.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 1997 (06)

[7].王景升.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财务与会计, 2009 (01)

国有资产经营机构 篇4

中基协字〔2015〕44号

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

为落实2014年9月“郑州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八条底线”监管内容,加强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自律管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基金业协会)制定了《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2015年3月版)》(以下简称《细则》,附后),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细则》适用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不适用于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按照规定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

二、《细则》发布之日前存在的与《细则》规定不符的资产管理计划应当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细则》要求的,应当到期终止,不得展期。

三、基金业协会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自律规则对《细则》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违反《细则》规定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采取相应自律管理措施。涉嫌违反法律法规或监管规定的,基金业协会将移交中国证监会处理。

四、基金业协会将根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细则》相关内容。

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执行《细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基金业协会。

联系邮箱:zcgl@amac.org.cn

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2015年3月版)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二〇一五年三月五日

附件: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落实资产管理业务

“八条底线”禁止行为细则

(2015年3月版)

第一条 为规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展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行为,结合目前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实际运行情况,按照“八条底线”要求,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所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是指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及其依法设立的从事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的子公司。

第三条 不得存在非公平交易、利益输送、利用非公开信息交易等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交易价格严重偏离市场公允价格,损害投资者利益;

(二)以利益输送为目的,与特定对象进行不正当交易,或在不同的资产管理账户之间转移收益或亏损;

(三)以获取佣金或者其他不当利益为目的,使用客户资产进行不必要的交易;

(四)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利用该信息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的交易活动;

(五)利用管理的客户资产为第三方谋取不正当利益;

(六)违背风险收益相匹配原则,利用分级资产管理计划向特定一个或多个劣后级投资者输送利益;

(七)占用、挪用客户委托资产。

第四条 不得在销售资产管理计划时存在向投资者违规承诺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资产管理合同及销售材料中存在包含保本保收益内涵的表述,如零风险、收益有保障、本金无忧等;

(二)与投资者签订回购协议、抽屉协议或承诺函等文件,直接或间接承诺保本保收益;

(三)销售人员向投资者口头承诺保本保收益。

第五条 不得存在不适当宣传、销售资产管理计划以及误导欺诈投资者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向非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资产管理计划;

(二)资产管理计划投资者人数累计超过200人;

(三)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具体产品;

(四)向投资者宣传的资产管理计划投向与资产管理合同约定投向不相符;

(五)销售资产管理计划时,存在未充分披露资产管理计划交易结构、当事各方权利义务条款、收益分配内容、投资顾问合作信息(如有)、关联交易情况(如有)等行为;

(六)假借其他金融机构名义吸引投资者购买资产管理计划;

(七)资产管理计划完成备案手续前参与股票公开或非公开发行;

(八)资产管理计划未有明确的投资标的,即向投资者宣传预期收益率,分级资产管理计划除外。

第六条 不得利用资产管理计划进行商业贿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以资产管理计划资产向个人或不具备相关专业能力或未提供实质服务的机构支付费用;

(二)以输送利益为目的,将资产管理计划份额销售给特定投资者,其承担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等;

(三)以资产管理计划资产向相关服务机构支付不合理的费用。

第七条 不得开展资金池业务,资产管理计划投资非标资产时不得存在以下情形:

(一)不同资产管理计划进行混同运作,资金与资产无法明确对应;

(二)资产管理计划未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多个资管计划合并编制一张资产负债表或估值表;

(三)资产管理计划在开放申购、赎回或滚动发行时未进行合理估值,脱离对应资产的实际收益率进行分离定价。

第八条 分级资产管理计划的杠杆倍数不得超过10倍。本条所称分级资产管理计划是指存在某一级份额为其他级份额提供一定的风险补偿或收益分配保障,在收益分配中获得高于其按份额比例计算的剩余收益的资产管理计划。不参与收益分配或不获得高于按份额比例计算的剩余收益的,不属于本条规范的分级资产管理计划。

杠杆倍数=(优先级份额+劣后级份额)/劣后级份额

第九条 资产管理计划不得投资于高污染、高能耗等国家禁止投资的行业。

(一)投资标的属于国家禁止投资行业;

(二)通过穿透核查,资产管理计划最终投向为国家禁止投资行业。第十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不得对资产管理业务人员及相关管理团队实施当期激励,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一)项目奖金发放机制与项目实际完成进度不匹配;

(二)项目结束前已发放奖金比例超过项目奖金总额的80%。

第十一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依据本细则要求,相应制定本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禁止行为细则。

第十二条 基金业协会可根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本细则内容。

上一篇:肺癌靶向治疗下一篇:升平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