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实践

2024-10-25

融合实践(精选12篇)

融合实践 篇1

2015年12月24日,在“十二五”规划即将结束、各部委紧锣密鼓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我国“三农”最高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就农业现代化做出重大部署,着重提出“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结束后,“三产”融合迅速成为业内热议话题。2016年1月4日,国务院再添一把热火,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就发展产业融合方式、培养产业融合主体、完善产业融合服务等方面做出了全面部署。

农业“三产”融合正式进入快车道。

在广东廉江,“三产”融合在部分农机合作社已经初见其形,比如“生产+加工+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吃、住、玩、土、特、奇、鲜”的休闲生态服务链等。

多种经营,打造从种植到流通全产业链

说起农机专业合作社,人们印象中都是收割机、拖拉机等大型农机,但是成立于2014年的廉江市湛绿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湛绿合作社)完全打破了传统农机合作社的运营模式,与之联系在一起的是冷库、终端销售……而其功能定位也从传统的“服务农业”向“经营农业”转变。

湛绿合作社是广东湛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绿公司)旗下独立经营的农机合作社,现在社员20多户,各类机械81台(套),与其他农机合作社不同的是,湛绿合作社的81台(套)机械设备中有25台专业稻草编织机,所编草帘全部为湛绿公司南菜北运的运输保温所用。

广东湛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公司+农户+基地+市场+储备和经营流通一条龙的农业龙头企业。公司现有容量5万吨的农副产品保鲜储备流通库,是广东省物价调节基金扶持应急储备基地,公司每年向全国各地配送出150多万吨的蔬菜。

正是有着这样一个实力强大的公司做背景,湛绿合作社从成立开始就比其他农机合作社更有“底气”。湛绿公司总经理蔡平珍说:“我们成立湛绿合作社的一个宗旨就是服务农民,以最低、最优惠的价格服务农民是我们的宗旨。比如耙地,其他合作社是70元/亩,我们是50元/亩;收割方面,我们收80元/亩,其他合作社一般100元/亩。差不多每项都比其他合作社便宜20元左右。除了收费便宜,我们还以0.2元/公的价格收购农户的水稻秸秆(湿秸秆),农户每亩大约可以有300元的额外收入。这些正是依靠母公司的强大实力才能做到。”

自成立以来,湛绿合作社根据千亩高效农业生产基地的发展需要和农民意愿,实行了两种合作模式:一是劳务合作型,即合作社为周边农民提供机耕、机播(插)、机收等农机社会化服务,2015年全年完成机耕面积9 000亩,机播(插)面积2 000亩,机收面积8 000亩;二是生产合作型,即合作社为本社社员提供机械化服务,并向土地整理和水利建设等方面拓展,从而提高土地流转后的产出效益。

除了农机作业服务,湛绿合作社还自有3 000亩流转土地用做辣椒及其他蔬菜种植。辣椒是湛绿合作社所在地横山镇的支柱产业,人们靠种植辣椒盖起了“辣椒”楼,买了“辣椒”车。蔡平珍总经理给我们算了一笔帐。她说,合作社社员每年可以分红2万元左右,而合作社的3 000亩基地每月还可以给农户带来2 000~3 000元的收入。“平均一个农户种七八亩辣椒,共有3 500公斤的产量,收购价为4元/公斤的话,一年就有10多万元的收入。因为我们公司是大棚种植,产量会比普通农户的产量高出30%~40%左右,可达到1.2万斤,亩产可达2万多元。加上公司有粤西地区最大的冷库,湛绿公司的辣椒价格也在不断提升,由于有预冷保鲜保存,可以把辣椒的损坏率由原来30%降到2%,送到北方后保鲜期可达到30天。因为冷库的保障,当地的辣椒收购时间延长了40天左右,每年为农户增加8 000多万元的收入。

湛绿合作社的大棚面积共有800多亩,全部引进以色列及国产先进滴灌设备,推广肥水灌溉一体化技术,实行机械化、集约化生产,节约用水用肥,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提高了土地的高效产出,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据了解,用肥水一体化技术种瓜菜,特别是尖椒,不仅在成本上省水省肥,更关键的是,它能带来健康的“绿色”作物。在塑料大棚内,用大水漫灌会造成土壤透气性差,棚内空气湿度大,极易发生病害。而采用肥水一体化后,在避免瓜菜和大棚土壤因过量施肥而造成水体污染的同时,又可以减免喷药,这样生产出来的瓜菜自然更“绿色”。

在采访中,蔡平珍总经理谈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她说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种植,在每家每户的一亩三分地上“单打独斗”显然难以适应时代要求。“土地流转的目的是提高土地产出效益,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

借助廉江市土地流转的东风,早在2年前,蔡平珍总经理就开始着手更大的规划———她计划发展5 000~10 000亩的水稻田并打造合作社的湛绿大米品牌。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是近年来一个趋势,对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农民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重要意义。据统计,目前全国153万个农民合作社中,一半以上从单纯的农业耕种收环节迈向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仍较为落后,国内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平均只有2.2∶1.0,而发达国家多数为4∶1。横起来是距离,竖起来就是空间。发达国家的做法是鼓励合作社办加工,通过延伸到加工环节来提高合作社市场竞争能力,提升盈利水平,这也是我国合作社的发展方向。

为了做好5 000~10 000亩水稻的种植,湛绿公司专门引进台湾的先进品种。蔡平珍总经理说:“我们已经把大米的广告语想好了———湛绿大米一粒一香。”蔡平珍总经理说,借助公司的物流平台,湛绿大米可以走出粤西、走出广东甚至走向全国。为了种植需要,公司投资800万元购置各类机械设备,包括大中型拖拉、烘干机、自走式旋耕机、无人飞机等高科技新型农业装备将在这片土地上大显身手。

观光农业,打造新农业王国

在蔡平珍构建她的5 000~10 000亩稻田规划的时候,廉江市永旺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永旺合作社)社长全王新也正描绘着他的现代农业蓝图。

“这一片我们准备建30亩桃花岛。桃花岛对面是200亩迷宫式百花园。再远处是600百亩四季百果园,游客可以认种这里的果树,由我们负责日常管理,水果成熟后游客可以来采摘。认种的金额扣除成本,其余的都捐给山区的孩子……”全王新带领我们参观正在建设中的休闲生态园中,兴奋地向我们介绍他的规划和设想。

讲到他的休闲生态园的盈利模式,全王新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小小的番茄,在田间地头不过值几分钱,加工成番茄酱、番茄汁后价格就能倍增;而如果是周末假期到田间旅游采摘,甚至将番茄作为盆景观赏,那它的价格就是几十倍上百倍了;如果再进一步,把这小小的番茄、番茄酱注入绿色、有机、品牌农业等优质、特色的‘基因’,那一个小小的番茄将成为人们健康生活和生命体验中的‘黄金一号’,其价格将难以估量……”全王新所讲的这个例子正是农业“三产”融合为农业增值、增效的真实写照,它昭示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前途。

9年前,全王新放弃在深圳创业的机会回到家乡,几经沉浮,依托现代化的农机装备带领合作社成员走上了靠农机作业服务、靠蔬菜种植致富的道路。9年后的今天,全王新在保持合作社原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开始投资设施农业,准备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打造一个集生态农业、采摘农业为特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王国,进一步朝着新农人的梦想迈进。

提到观光农业,全王新有着自己的见解。他告诉我们,合作社所在的中塘村交通十分便利,距机场只有10分钟,5分钟车程之内有5条高速公路的出口,借助这个区位优势,全王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2 000亩荒地上划出了一幅现代生态农业的蓝图。“除了旅游休闲,我们还提供农家肥和种植指导,让城市人自己来认领小田块,自己种植有机蔬菜。我们也可以为他们提供植保、灌溉等有偿作业,并通过可视化监控手段,保证用户享用100%绿色天然的蔬菜。我们还规划了养殖场,城市人可以认领生猪,这些猪完全用粮食饲养,每天有专人带领他们做‘健身操’,客户可以通过手机全程监控猪的生长过程。还可以认领果树……”。为树立当代人的爱国意识,教育后人不忘先烈,他在生态园最中心的位置建立了革命烈士博物馆,将爱国主义屹立在现代农业和旅游观光之中。

在“三产”融合战略思想的指引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合作社投身于生态农业,作为一个探路者,全王新头脑异常清晰。他说,他现在不仅要融资还要融智慧,只有不断开阔思路,充分盘活自身资源,树立优质农业、品牌农业意识,向优质要效益、向供给侧改革要效益,向转型升级要效益,才会让他的新农业王国从梦想变成现实。

延伸阅读

“三产”融合是什么?

农业、工业、服务业是传统的三大产业,而农业自身的循环体系内也存在着这么一个“三大产业”——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消费与服务,而后两者长期以来则是木桶的两块短板,制约着农业增值增效。

一斤普通黄瓜在田头的价格不过几元,加工成黄瓜汁、黄瓜脆甚至黄瓜面、黄瓜营养餐之后身价就会倍增;而如果是一个有品牌、有有机认证、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黄瓜,身价则更会大大提高。假期到郊外果园采摘、休闲,不仅使市民得到田园之乐,也让农家获得可观的收入。这是蔬菜行业通过完善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撬动“大市场”的生动案例。

三产融合还有另外一个称呼——“第六产业”,这是由日本农业专家提出的概念。第六产业是指通过鼓励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1+2+3”等于6,“1×2×3”也等于6,这就是“第六产业”的内涵。

“三产”融合价值何在?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新常态下对农业要有新认识,也要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寻找新出路。农业本身就具有多功能性,不仅有生产功能,也有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每一种功能都会衍生出无限可能。

农业发展智囊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三产”融合也是深化结构改革、激发“双创”活力的重要措施。李国祥说,“三产”融合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激发新型业态产生、扩大农业发展空间的重要措施。据李国祥介绍,“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农业占本国GDP比重在1%~2%,但因其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很发达,就打开了农业影响度,占比很低的农业却能带动比重占到10%左右的产业。对于目前面临增产不增收、比较效益过低的我国农业而言,“三产融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众多业内人士认为,“三产”融合一旦落实,将解决困扰中国农业的两大难题——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因为延长产业链的农业要求农民与时俱进,它们将不仅是生产者,也是经营者,他们将从传统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或者职业农民,他们不仅仅要掌握农业生产知识,还要具备信息分析、生产管理、组织协调等能力,哪怕他们不全面参与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比如只参与生产,对他们的能力要求也将是全新的、更高的,也就是说不管是褚橙、柳桃还是潘苹果,他们不仅营销手段是新的,他们的生产、加工、物流过程也是不断更新的,对农业生产和管理人员都提出了高要求。

农业的“三产融合”,正是将传统的三大产业理念注入到农业这个“狭义”的产业内循环之中,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深度融合、纳入全产业链的“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流程,不断拉长农业产业链,延伸农业价值链和效益链。其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产业间的相互补益和全面开发而放大系统性效益能量(而不是单纯的一环一侧的改革、创新和增效),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全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促进农业得到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实现优质高效和可持续良性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中央、国务院供给侧改革的升级版,其现实意义将更加重大而深远。

融合实践 篇2

11月19日,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国行业报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我国产经新媒体在发展中实现收支平衡的比例已经达到10%。

据了解,首份《中国产经媒体融合发展实践报告》以40家产经报社代表给出的“中国产经纸媒融合发展调查问卷”调查报告为基础,同时将55个产经媒体新浪微博账号、70个产经媒体微信公众账号从2016年1月至10月份的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对产经新媒体平台的构建、传播、引导、服务做出全面认识与评价,为未来产经新媒体发展方向与趋势进行把脉。

痛点中寻找出路:发展新媒体

该报告显示,参加调查报告的产经媒体普遍意识到了融媒体建设的重要性,其中,46%的产经媒体覆盖“两微一端一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官方网站),包括《中国旅游报》、《中国交通报》在内的14家媒体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并拥有官方网站和移动客户端。其余如《人民邮电报》、《中国产经新闻社》等媒体多开通了其中的一项或几项,各家媒体运用情况有所差异。

针对各产经媒体的融媒体发展效果评估,数据显示,有36.67%的产经新媒体处于投入阶段,尚未营收;53.33%实现部分营收,但处在盈利初期;仅10%实现收支平衡。这表明在推进产经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从报告中列出的新媒体“两微”运营情况上来看,产经媒体微博活跃度和原创度高于微信,但两者都有待提升。在70家开通微信公众号的`产经报业单位中,微信公号传播指数在900以下的占比高达94.5%,有25%以上的微信公号原创率为0%,每天保持更新的活跃账号仅有4家。相比之下,在开通微博账号的55家产经报业单位中,有近半数的媒体微博传播指数值超过1000,微博的原创率多集中80%以上,活跃账号达14家。

尽管微博表现明显优于微信,但两者的活跃账号都不足半数,由此可见,虽然多数产经媒体设置了“两微”账号,但精品账户并不多。更有少数媒体账号成为“僵尸号”,长期处于沉寂状态,形同虚设。同时,有些账号还存在伪原创行为。

同时,在行业垂直媒体的特性方面,产经媒体“两微”还存在热文紧密贴合行业特色和内容商业化特点。在拥有10万+阅读量的微信热文中,获得高点赞量的文章大多来自对基层员工的报道,其贴合行业特色的特性受到了读者欢迎。

多元化经营 与客户受众互动

多元化经营明显成为当下产经媒体的经营策略。通过对产经行业线下调查结果分析,报告显示,在传统主流媒体收入锐减的情况下,21.4%的传统媒体选择将加大线下活动力度, 42.9%的传统媒体选择将线下活动品牌化。而对于线下活动的看法,有90.6%的传统媒体认为线下活动是传统纸媒整合资源的好舞台,由此可见,多数产经媒体认识到了举办线下活动的重要性。

如今受众的生活轨迹和方式相对稳定,线下活动可以做到路线、轨迹与空间的结合,与主流人群的覆盖做到完美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与受众的生活场景进行匹配,更加能够满足受众的需求,使得传播更加立体化。

报告还指出,虽然大部分纸质媒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客户服务意识,但对此真正重视并落实的纸媒只有一半。问卷调查中,有20%的纸媒表示虽然在意识上已经转变,但实际工作中并未与客户开展互动,落实情况有待推进。

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的大环境中,部分纸媒仍在呐喊“内容为王”的口号,甚至延续着“一心办报”的传统行业观点,长期的单向传播导致纸媒很难接触到客户反馈。实际上,只有当读者认为纸媒有用时,纸媒才具备存在价值。

因此,面对读者愈发宽泛的需求,传统媒体把读者的定位转变为客户已成为潮流,实现在更便于互动的模式中服务,从而打造纸媒影响力,做强自身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报告最后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为范本,提出了媒介融合的四个趋势与建议。包括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相借力,助推合力发展;要提升新闻可视化水平,实现用户愿读、悦读。同时,要以人为本,为受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客户是媒体服务的主体,以人为本是媒体融合关键所在。最后要创新传播方式,增加传播灵活性。优质的内容可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而个性化的传播方式则满足了受众对接收信息方式的需求。

另外还需要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和对技术人才的储备,随着4G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可折叠设备、移动智能设备等新型信息传播技术的研发应用,媒体应尽早吸引和储备相关技术人才。

★ 去媒体单位实习的实践报告

★ 毛中特实践报告范文

★ 河北出台互联网融合发展意见

★ 播音主持与新媒体的融合论文

★ 杂志媒体实习报告

校企深度融合实践与探索 篇3

关键词:东莞理工学校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一、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与企业合作,共推“互联网+”教学模式

东莞市的多数传统企业已经意识到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将会给企业的营销、信息管理及生产过程带来颠覆性的变革。东莞理工学校确立了“双核双线、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双核”即“高新技术”和“职业素养”,以企业具体岗位为依托,培养适合现代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型、高素养人才。对用人单位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提炼职业能力要素,根据要素设置课程、开发教材,完成学生的基础实训;由公司提供正在开发或者运维的项目,经过校企双方的深度沟通,筛选出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典型任务,作为学生的综合实训项目;组织顶岗实习,训练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根据市场调研及专家指导委员会建议,结合该专业特点及毕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与广州逸信深度合作,在现有课程基础上深化改造,推陈出新,新开移动互联网IT技术企业应用、手机App软件开发等课程,与企业共同合作编写教材,并制定了相关课程的课程标准,通过共建专项技能培训基地以及校园信息化工程,大大提高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岗位竞争力。

为适应“互联网+”新常态下的教育教学,职业教育必须设法占领学生的碎片时间。为此学校与广州逸信合作开发“教学云课堂”手机App,打造碎片学习平台;发动老师将课程知识点微课化,录制微课。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助力让学生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想学就学,实现碎片化学习。

在课程评价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了“3A评价体系”。简单地说,“3A”就是评价主体为“自评、互评、教师评、企业评”,评价客体为“态度(Attitude)、能力(Ability)、行为(Action)”等三个维度。借助移动互联网,企业直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了解一线企业对聘任人才各方面的需求。广州逸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工信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合作建设成立了华南培训基地,是工信部授权可以进行MIT移动互联网认证培训等工作的华南地区唯一公司,在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企业应用,以及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学校依托广州逸信公司,进行深入校企合作,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使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紧密对接,增强学生竞争力。

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汲取四大汽车品牌优点,创新实训模式

1.资源整合,与四个汽车知名品牌岗位标准对接

汽修专业教师在企业调研中发现,大众汽车的产品线最为丰富,营销体系完善;丰田汽车的售后服务流程最为规范,可操作性强;保时捷的机修堪称业界的典范,最为严谨;博世汽车的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及先进仪器世界闻名。

(1)资源整合思路。资源整合思路基于以下三点:一是与保时捷、大众、丰田、博世四个品牌企业已有良好的校企合作基础;二是要求整合四个品牌的优质资源,避免岗位教学内容重复;三是要求做到教学内容与品牌岗位要求及标准对接。

(2)资源整合的效果。依托汽车行业协会,寻求当地大众、丰田、保时捷、博世汽车行业品牌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整合优质企业资源,与汽车知名品牌岗位标准对接,在第五学期设置“大众售前服务”“丰田售后服务”“保时捷机电维修”“博世汽车故障诊断”4个岗前培训模块,进行轮换学习。

(3)资源整合的具体过程。

一是在大众订单班的基础上,与该市6家大众汽车4S店共建“大众汽车技术校企共同培养平台”,依托大众公司强大的产品线和一流的营销体系,利用校内岗位能力培训基地,开设“大众售前服务技术”岗位培训模块。

二是在与丰田顶岗实习基地合作的基础上,与7家丰田汽车4S店建立“丰田汽车技术校企共同培养平台”,依托丰田公司完善的售后服务管理体系,开设“丰田售后服务”岗位培训模块。

三是借助“保时捷品质实习生培养”项目,引进相应设备及培训内容,选拔6位教师参加保时捷师资培训。根据保时捷的铜级技师的规范标准,开设“保时捷机电铜级技师”岗位模块培养。

四是与博世(深圳)有限公司签订“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建设”合作协议,引进博世先进检测设备及技术,建立“博世汽车诊断实训中心”,开设“博世汽车诊断”培训模块。

2.全面开展汽修专业各项改革

在当地6家大众汽车4S店、7家丰田汽车4S店、东莞保时捷中心、博世汽车检测设备(深圳)有限公司共4个品牌多家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校企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驱动学校汽修专业各方面改革。

(1)推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汽修专业教师通过企业调研,获取最新的汽车市场、人才素质、职业技能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四个品牌企业委派技术骨干参与研讨论证制定校方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岗位对接品牌标准、模块培养汽修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品牌对接,模块培养,能力递进,德技双馨”为特色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第五学期设置“大众售前服务”“丰田售后服务”“保时捷机电维修”“博世汽车故障诊断”4个岗前培训模块。学生在4个模块进行轮换学习。

(2)推动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共建专家工作室。工作室聘请四个品牌管理层及技术骨干任校企合作工作室的技术顾问,汽修专业根据课程需要聘请专家定期到校兼课和开展讲座。同时,工作室以校企合作校本课程开发为抓手,培养汽车专业教师的实际岗位操作技能。

(3)推动汽修专业“五位一体”实训基地建设。在与四个品牌岗位培训标准的对接中,很重要的一环是教学环境与企业实际工作场景的对接,汽修专业与四个品牌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3个,在校内模拟品牌汽车实际工作岗位场景,建成校内包含保时捷、大众、丰田、博世故障诊断四个品牌的“汽车岗位能力培训基地”1个,另外为保证“岗位培训模块”的师资力量,设立东莞市技师工作站及校企合作专家工作室,建设成集专业技能实训教学、技能考核、师资及企业职工培训、技能竞赛、教产合作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五位一体”)的实训中心。

三、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创新生产性实训模式

学校、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下称高训中心)与企业共同商讨制定长效运行机制,由高训中心提供实训平台,引入企业资源,校政共同制定企业准入门槛,把合适企业的生产任务引入高训中心,学生参与实际的生产性项目实训。校政企三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生得以参与生产性实训。

数控专业开展了“三平台、三环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依托学校、高训中心和企业三者的平台,把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融入到基础能力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三个环节当中。

构建“学校、高训中心与企业共育”三元管理机制,创新校政企“过程共管”的实训管理机制,形成“责任共担”的运行约束机制,完善“多元参与”评价机制,实现“成果共享”;建立平等互利、责任相应、三方互动管理制度,在制度层面规范校政企三方合作关系,确保生产性实训的健康运行。

1.构建“校政企共育”的三元培养机制

三方合作协议明确三方责任与义务,构建了“校政企共育”的三元培养机制:高训中心提供实训所需的设备、场地和企业环境,企业提供实训所需的耗材、刀具,实训产品归企业所有,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三方共同参加学生的实训过程管理和评价学生实训效果,企业技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实训,将开展生产性实训工作情况纳入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

2.形成“过程共管”的运行机制

学校、高训中心共同制定《企业准入退出公共实训平台的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了合作企业的甄选、生产实训项目的管理,确立生产性实训是为教学服务,不是以追求企业的生产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明确了企业技师与学校专业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1)校政共同确定合作企业。选择合适的企业进入实训平台是奠定生产性实训取得实效的基础。校政共同制定管理办法,框定引入企业的类型、层次,通过筛选、商议,确定进入公共实训平台的企业,确保进入企业有充足的资源服务于职业教育。为了保证合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企业生产须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品要处于成长或成熟期,有市场生命力,生产技术含量也适中。

(2)校政企共定生产性实训任务。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进入高训中心企业的生产订单可能多样化,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开展生产性实训。校政企共同确定合适的生产性实训任务,选择具有典型性、递进性和完整性的项目开展实训教学。学生通过2~3个典型性项目实训,掌握相应技能后,具备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在实训项目组织编排时注意递进性,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实训教学规律。学生完成的每一个实训项目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涵盖对应职业岗位关键技能。

(3)实训与教学相互服务,双师有效指导。合作企业的生产必须服务于教学要求,企业开展的生产项目必须以能够完成实训教学为前提。在实训过程中,学校、高训中心始终监督着企业的生产活动,要求企业的员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实训初期必须放慢生产节拍,让学生有时间消化学习内容,同时企业向学生提供加工所必需的资料如图样、工艺卡、程序资料等,用于学生非生产时间自学。企业技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加工工艺和方法,以样件为实际案例共同教授学生,及时解答学生现场的问题,充分发挥专业教师专业理论与企业技师实践经验的优势。学生在实际项目中既能得到理论的指导,也能获得实践经验的传授,学以致用,能快速有效地获得专业技能。

融合实践 篇4

一、关于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是指“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这里明确了媒体融合中的内容与技术的关系:内容建设是技术融合的动力和目的, 技术融合是内容建设的条件和平台。媒体融合的方法主要是推动媒体管理体制融合, 理顺关系, 消除媒体融合的体制障碍;推动广电、电信和互联网技术融合, 在三网合一基础上, 实现传输方式和传播模式的融合, 打造全媒体;推进内容和受众融合, 受众在任何一个接收终端上都可以收看到所有信息并与媒体互动;同时推进媒体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融合, 使之适应全媒体技术要求, 提高经营和管理水平。可见, 媒体融合主要是通过体制融合推动技术融合, 进而推动内容和受众融合, 推进经营和管理方式融合, 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提高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媒体融合的实践

媒体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有自上而下、条块结合的特征, 也具有从体制到技术、从形式到内容整体推进的要求。但作为地方电视台, 也不能等待, 必须在现有条件下, 积极推进媒体融合。电视节目频道是电视台推进媒体融合的实验区, 媒体融合最终也会落实到电视栏目。《都市阳光》是宁夏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打造的一档日播60分钟民生新闻节目, 栏目与新媒体融合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 简单利用新媒体阶段。传统媒体的缺点是单向传播, 即“我播你看”, 受众缺乏选择权, 媒体也难以及时收到受众的反馈意见。而新媒体一开始便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这也正是传统媒体需要解决的问题。从2009年开始, 《都市阳光》在节目中首次引入了QQ群, 作为和观众联系的重要方式。经过近一年的运作, 《都市阳光》QQ群有观众近千人, 每天可以通过QQ接收到观众的反馈信息近百条。这在当时区内的电视节目中属于新鲜事物, 虽然效果有限, 但让《都市阳光》意识到了新媒体的重要性。

第二, 借助网站扩大信息发布渠道阶段。2010年, 新媒体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都市阳光》在总台网站上实现了视频碎片化, 将每条新闻分别上传, 观众可以随时在网站上浏览节目内容。同时与宁夏本土知名网站“网虫”达成合作协议, 在该网站开设一周微话题讨论专区, 并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在节目中播出, 其目的就是借助新媒体扩大信息发布渠道。2010—2011年, 《都市阳光》累计在网虫发布热门话题50多个, 吸引网友讨论跟帖近万条。

第三, 利用微博建立互动阶段。互动性是新媒体的优势, 也是传统媒体追求的目标。但广播电视现有传播技术体系限制了主流媒体的互动性要求, 作为频道栏目, 只能另辟蹊径, 扬长避短。2012年之后, 微博迅速发展, 为更多受众接受, 《都市阳光》及时开通了栏目微博、主持人微博, 并在节目中开设了《图说天下》板块, 通过互动将普通观众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新闻拍摄成图片, 通过微博上传, 栏目经过整理加工, 对观众的消息进行评论, 观众拍摄的照片也能上电视, 引起了网友不小的轰动。《都市阳光》栏目主持人开设的微博主要是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已在宁夏本地已经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第四, 融合升级阶段。2013年, 《都市阳光》微博、微信全新升级改造, 定位更加具有特色, 栏目与新浪、腾讯以及各个政府网站、官方微博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合作。微博主推“帮办、帮问”特色, 旨在架起电视栏目、政府部门、百姓三者之间沟通的桥梁。目前已经和自治区及银川市大部分微博进行了对接, 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观众借助微博咨询问题, 其中许多微博又成为《都市阳光》节目素材源。比如来银打工的宋国强夫妇不慎将女儿宋玉儒价值28万元的人工耳蜗意外丢失, 夫妇心急如焚, 《都市阳光》栏目收到了求助信息后, 迅速调派“这事帮您办”记者第一时间介入跟踪报道并利用微博、微信平台随时播报转发, 转载阅读量超过了30万人次, 一周后, 小玉儒丢失的人工耳蜗终于找到了, 银川寻找耳蜗的故事也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都市阳光》微信平台目前已经成为栏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栏目微信订阅人数近万人, 《都市阳光》的微信公众平台设有“今日热点”“都市换客”和“百宝箱”三个服务功能。《都市阳光》还利用微信平台的影响力组织线下活动, 组织公益和休闲娱乐活动, 实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也扩大了频道的影响力。

目前媒体融合的实践有以下特点:一是简单利用新媒体技术, 比如利用QQ和微信加强与受众的联系, 扩大频道和栏目影响;二是与新媒体合作, 比如与新浪、腾讯等网站合作, 扩大传播渠道;三是媒体叠加、并列, 比如电视台设立网站, 把节目上传网站。这些特点说明, 媒体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 实质性的融合还没有触及。

频道和栏目与新媒体融合的实践也暴露出制约媒体融合的瓶颈, 即:媒体管理体制没有理顺, 主要是广电、电信和网络各自为政, 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体制, 助长了恶性竞争, 制约了媒体融合;媒体技术融合步伐滞后, “三网融合”仍然停留于纸上, 决定了电视节目的编采制播和传播技术依然停留在传统技术状态, 深度融合受到制约, 无法打造“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内容和受众也是制约媒体融合的重要因素, 传统媒体内容呆板、单一, 没有真正实现“内容为王”战略, 受众呈现降低趋势, 收视率受到新媒体挑战。

三、媒体深度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进行融合是一个过程, 微博、微信、QQ的嫁接使用只是浅层次的融合, 要做到中央要求的深度融合, 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第一, 要推进传播理念的融合。要树立平民化理念。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渠道是多元化的, 由此带来的是受众的分众化、碎片化, 要想争取受众,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向受众靠近, 平视甚至要仰视受众。如果还是以居高临下的视角来做主流媒体, 结局一定是被受众抛弃。现代传播必须从平民化的立场出发, 语气亲民, 寻求易为受众接受的角度。

要树立用户理念。由于受众从被动跃为主动地位, 今天有一个理念需要更新:受众已经变成了用户。一切传播活动应该紧紧围绕用户的需求而运转, 用户的选择决定着媒体的命运。只有上佳的服务才能最终赢得用户的青睐, 特别是上佳的个性化服务。所以说借助新媒体开发APP, 逐步形成《都市阳光》全媒体品牌,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将是《都市阳光》栏目未来重点探索的内容。

第二, 要推进全媒体运作平台的大融合。首先是体制融合, 要深化广电、网络等媒体管理体制改革, 打破门户壁垒, 实行统一管理;其次是技术融合, 要实行“三网合一”, 推进传统媒体技术互联网化, 为全媒体发展搭建统一的技术平台;再次是内容、渠道和人员融合, 全媒体传播运作并不是媒体占据几种媒介、多几个传播渠道, 简单的多元传播只是延伸了我们的传播手段。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传播是在多元化的基础上的复合化, 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中的新闻部分进行合并, 一套人马、一个平台生产出多样态的传播产品。这套人马是全媒体编辑、记者, 这个平台是基于体制和技术融合的全媒体发布通道, 而不是国内传统主流媒体现存的不同机构、不同技术平台和多套人马兵分多路抢占“地盘”。

融合实践 篇5

——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例

金 华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江门 529000)摘 要:高职校园文化的“四融合”通过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融中华文化、地域文化、科技文化、企业文化于一体,为社会培养既具传统文化修养,又有企业文化素养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根植侨乡厚重深远的历史地域文化和沿海开放兼容的科技企业文化,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凝练出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校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高职校园文化;中华文化;地域文化;科技文化;企业文化

随着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高职教育的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内涵发展成为当今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作为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优秀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树立品牌和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所在。本文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例,探索校园文化与中华文化、地域文化、科技文化、企业文化的“四融合”建设,为构建特色鲜明的优秀高职校园文化提供借鉴。

一、高职校园文化“四融合”构建的背景

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机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学校特色发展之所在。然而,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现状令人担忧,既脱离对传统中华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也缺乏科技元素和企业文化的融入,难以形成独特的文化个性和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一)缺乏对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造,校园文化根基浅薄

作为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其经过上了漫长的历史积淀而延续至今。中华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之所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教育学;金华(1985-),女,湖北麻城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原理。在,其价值日益被认知和推崇,在教育领域更是被广泛运用。然而,许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重“器”轻“道”,忽视了高职生传统文化素质的养成。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中华文化只是作为标题或者口号出现在墙头或者校训之中,并没有真正意义上通过审视传统文化寻找新的生长点,也没有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和学校建设需要给予创新,所以无法给高职校园文化注入生命的活力,达到以传统文化精华创高职文化育人特色,切实发挥文化的育人、导向功能。

(二)缺乏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凝练,校园文化个性不足

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内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历史积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民俗风情习惯,地域文化深刻影响到所在区域范围内的方方面面。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地,高职的人才培养不可避免的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高职的校园文化也应与这个区域特定的历史积淀相关联。但是,不少的地方高职院校一味模仿和移植国内外其它高等院校的做法,并没有充分的挖掘和凝练地域文化,从中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当地发展的校园文化,使得地方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不能彰显校园文化个性,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

(三)欠缺对科技文化的研究和创新,校园文化脱离时代

科技的发展不仅给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在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作为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文化类型,科技文化树立的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值得所有职业人学习。作为与现代生产中的科学技术应用密切相关的类型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主要从事一线的生产与管理工作。“随着企事业单位生产系统科技含量的日益增长,高职学生作为先进科技的掌握者、传播者,需要在运用科技知识的同时,了解和掌握现代科技文化反思和批判的主旨和意向,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承担起科技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1目前,许多高职校园文化依然走单纯的传统文化宣传,并没有营造科学氛围,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风气,激发高职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导致其明显脱离于时代的发展。

(四)欠缺对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入,校园文化定位不准

随着高职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校企间的文化融合成为新的命题。高职院校应该将企业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推动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原有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普遍 1 高尚荣,尤建国.高职院校学生科技文化意识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 2009(32).存在缺乏职业特色,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对接和融入,以及校园文化定位不准的问题,培养的人才规格难以达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表现在现实中,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的企业元素仅停留在文字宣传的层面,例如实训场所的标语和课本中的知识拓展。这些浅层次的做法难以实现校企文化深度的融合,即将企业优秀的管理理念和价值观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景观建设当中,与时俱进、相互结合、共同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高职校园文化“四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教育中包含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身份决定,高职的校园文化既要注重从传统中华文化和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要与时俱进加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和校企的深度合作,以培养高职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以及促进高职生科学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实践探索过程中,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技术立校、文化育人、开放办学、服务侨乡”的办学理念,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融中华文化、地域文化、科技文化、企业文化于一体,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切实开展富有侨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来说,做法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中华文化为底蕴打造经典校园文化

高职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以中华文化为底蕴打造经典校园文化有助于学生心智的开启、性情的陶冶和健康人格的养成。一直以来,学院都将传统文化作为开展校园活动的重要内容,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系列品牌文化活动。如2012年第二届书香节活动期间共举行了八大项活动,既有读书主题征文大赛,又有经典名言征集活动;既有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比赛,又有江职文化讲坛;既有读书之星和书香宿舍评选活动,又有好书盛宴图书展活动,不仅弘扬了传统中华文化,也成为学生施展才华,提升文化修养的重要平台。

(二)以地域文化为契机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地域文化对当地的学生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本土的热爱,还能提高其环境适应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以地域文化为契机打造的校园文化易于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与其他区域的同类院校区别开来。同时,还能够推广和深化本土文化,实现地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共同发展。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利用江门地处珠三角西翼,被誉为“中国第一侨乡”,历史上名人众多的优势,注重弘扬传统中华文化、继承侨乡精神,建设富有侨乡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

1.兴建文化名人长廊。学院在弧形教学楼的长廊上,陈列自明代以来江门的文化和科学名人,如教育家陈白沙、思想家梁启超、革命家陈少白,历史学家陈垣,艺术家李铁夫、以及我国当代导弹控制专家梁思礼等32位院士,以侨乡先辈的事迹激励学子奋发向上。

2.移植侨乡特色植物入校。蒲葵在江门栽种的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侨乡风情特色,是侨乡人民的精神象征。学院将数百株葵树移植进校,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还彰显出侨乡独特的人文景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激发了学子对本土文化的热爱。

3.编制校园文化标识系统。学院在校园文化标示系统的编制过程中,融入了鲜明特色的侨乡元素,学院校旗取自江门市市花--宝巾花的颜色,寓意学院根植五邑沃土,弘扬侨乡文化,传承侨乡精神。校徽图案采用变形的汉字“业”,揭示出学院处西江之滨、通五湖四海的地缘优势。

(三)以科技文化为载体打造品牌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以科技文化为载体打造校园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养,为现代职业的岗位需求准备,也是深化学校内涵建设打造品牌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在提高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方面,注重赛育结合,通过开展和参加科技创新比赛来能激发高职学生学好专业、精益求精地钻研技术的自觉性。近年来,学院在以比赛培养学生科技文化素养方面成绩斐然。学院在广东省高校第十、第十一届挑战杯决赛中,总分名列三甲,连续夺得“优胜杯”;在2011年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总决赛中,获一等奖和“最佳职业探索奖”,被授予高职高专组“十佳职业规划之星”称号;在2012年第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终审决赛中,学院又获得一金一银八铜的喜人成绩。其中,富有科技含量的“蓓蕾LED灯泡的研发与产业化”和“高稳定廉价超多元合金粉末导电胶的推广使用”分别获得银奖和铜奖。此外,学院还聘请李椿萱院士等担任学院顾问,亲临学院指导和讲学,促进科技文化进校园。

(四)以企业文化为导向打造优质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要打造优质校园文化,就要融入优秀的企业文化,积极引入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根据企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努力使毕业生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在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学院以培养职业人为目标,积极引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将高职院校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理念与企业精神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相结合,人才培养计划与企业的用工要求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真正通过的高职教育获取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1.开办优秀企业文化展馆。按照与办学专业对口的要求,学院从众多单位中挑选出50多家企业,开办企业文化展馆,宣传企业优秀文化。同时,学院还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目前,已在22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产学合作基地,并建有17个“前校后厂、前厂后校”式的校内外院级以上生产性实训基地。

2.开展与企业家同行的活动。学院每年举办“职业、创业”论坛,邀请名誉院长江门籍香港实业家马观适先生等为新生开设“职业人生论坛”外,还邀请知名企业家参加学院举办的“职业规划大赛”等活动。让大学生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并通过与企业家的互动,激励学生的创业热情。例如,学院第七届“与企业家同行”活动邀请到江门慧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铭卓先生主讲。谭铭卓董事长以“热爱铸就成功”为主题,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让在场的同学对企业人才的需求、大学生如何应对当前的就业形式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三、高职校园文化的“四融合”的注意问题

为了推动高职校园文化的“四融合”向深层次发展,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及对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重视环境育人

一方面构建和谐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要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结合时代的发展方向、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和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另一方面,引入企业运行机制,加强实训中心的建设。尽可能的给学生创造各种仿真的工作环境,实训场所要最大化地模拟企业场景,实训器材的摆放、规章制度的要求、教师的演练都要与企业岗位的工作环境相一致,使得学生养成规范化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二)贴近生源特点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直接参与者,高职生的知识能力结构、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与本科院校学生有很大不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要贴近高职生的特点,不可简单的移植普通高校的做法。一方面,高职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在指导阅读经典的时候要由易到难,从简单的国学经典入手,以免形成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高职生在课堂学习上比较被动,相比较而言校园活动更具参与性、广泛性、多样性、引导性、接受性,应多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高职生良好的思想、心理、知识、沟通和技能。

(三)结合专业学习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尽量要与专业的需要相结合。将传承传统文化精华与专业学习的知识点有效结合起来,找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以通过文化经典促进职业素质的培养成。另外,将科技文化渗透到专业课程之中。在专业教学中,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将专业学习与新的课题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及时地跟上科技与社会的现实发展,激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科技运用能力。

(四)活动形式多样

校园文化的活动组织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在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弘扬方面,传统的阅读方式对于高职生过于单一,应在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随时随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学生组织的兴趣爱好小组、学校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活动等等都可以作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有效途径;在科技文化的传播方面,积极开展系列的校园科技活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校园技术节和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都是很好的活动平台,能够极好的促进高职生的创新人才成长。此外,定期开展科技专题讲座,及时传播前沿的科技信息,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企业文化的融入方面,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特别是企业家精神引入到校园中来,例如邀请知名企业家进行企业文化宣讲、组织学生到优秀企业参观实习,鼓励他们感受企业文化,提高毕业后的环境适应能力。总的来说,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以传统中华文化和地域文化为支撑点,以科技文化为创新点,以企业文化为结合点,四者有机融合全面培养高职生的文化修养、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共同促进高职校园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7).[2]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8).[3]曾海娟.高职校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一所高职校的个案调查[D].华东师范大学,2006,(8).[4]张祎,管中秋,庞海云.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5]廖小平,宋笑月.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刍议[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6]王莹华,刘明涛.老区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文化的探索与实践——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为例[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7]贾曼丽.加强本土文化教育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6).[8]张炼,陈琪琳.寻找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J].职业技术教育,2003,(19). [9]高艳,荆静,高丙云.高职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3,(25)[10]刘晓明,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03,(14).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quadriculture integration” of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aking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Jiangmen Polytechnic College as an

example JIN Hua(Jiangmen Polytechnic College, Jiangmen Guangdong 529000, China)

融合实践 篇6

【关键词】渗透 德育 创新融合

在持续关注我国德育发展实践的基础下,借鉴国外德育实践经验,创新我国德育理念、方法、模式等成为眼下重点。美国在德育渗透教育方面成绩斐然。引入美国渗透教育的成功实践并把有益内容转化为自身的需要,是我们对美国渗透教育进行借鉴的最大期待。

一、渗透教育的时代需要

随着我国德育生态发生的巨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弱化的问题日益凸现,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暴露出诸多弊端。比如目标定位空乏,远离现实生活;实践模式僵化,创造性彰显不足;活动注重形式,难以激发参与热情等尤为突出。传统的应试教育恶性加剧、功利主义教育传统忽视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发展等两大主因进一步使德育陷入困境。因此,要做好新时期的德育工作,走出当前困境,应充分重视渗透教育的巨大作用。

二、美国渗透教育实践的经验

1.渗透主体的多元化

渗透教育在美国教育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美国德育实施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家庭是教育的第一主体和场所。学校更是实施德育的主渠道。正如美国品格教育提出“学校的员工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和道德的社会群体,其中所有人都负有品格教育的责任,并且努力坚持同样的核心价值观,用这种价值观来指导对学生的教育”。

2.渗透原则的科学性

(1)有理论作支撑。 实用主义是美国的“国学”,其精神渗透到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杜威认为:只向学生传授有关道德的知识和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德育要注重知行统一,不能导致学生道德行为的“道德教育”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改造主义德育是在美国流行的又一种德育理论,它是对实用主义德育的继承、改造和补充。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德育理论不断繁荣、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微观操作和道德教育形式。

(2)渗透是一项系统工程。 美国高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德育在自然科学的渗透中,始终围绕三个问题的解决而进行,即对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要从历史、社会、伦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都要解决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包含哪些社会和经济的内容?它要面对和处理哪些伦理问题。

(3)有法律的强力保障。 美国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小学讲历史故事、伟人轶事;中学讲140 多学时的系统历史课,侧重于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大学里每个学生也要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侧重对历史的理论分析。

3.渗透方式的全方位

在美国,学校是实现德育渗透教育的主体。其强调学校管理、数学和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和渗透性,让学生通过一点一滴的体会进行学习,这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家庭教育要与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和国家的文化传统保持一致,学生的家长与教师一样担负着教育孩子为人处世的责任。在美国,全国各地都有各种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这些场馆都是向美国公民和外国友人进行思想渗透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

三、渗透教育经验在我国德育实践中的创新发展

美国渗透教育的经验对于当前我国德育实践的拓展与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因而,吸纳其成功实践经验、引入可行的方法,实践的当前困境具有鲜明的现实意蕴。

1.拓宽德育主体,增强德育实践的广泛性。 当前我国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把德育的责任交给了学校。而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又导致对德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家庭的第一责任方却不能很好地承担德育的责任。这样造成德育主体单一,家长的德育角色缺位。鉴于存在的问题和美国德育主体的多元化优势,拓宽德育主体可以成为我们德育实践创新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媒体要有机统一,共同担负起德育主体的角色;同时,各主体要分别依赖自身的特点和不同功能以不同的方式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渗透教育。德育渗透的主体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德育的广泛性势必会进一步增强。

2.建构实践规范,提升德育实践的科学性。 有鉴于美国渗透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特点,可以看到有法律作保障、有理论作支撑的渗透教育体系效果非常显著。因而,我国在开展德育实践过程中,可以有选择性地借鉴其中的有效经验。第一,从法律或制度层面,规定渗透教育的重要地位或突出作用;第二,从完善机制或体系入手,改革或构建以渗透教育为主导的德育模式;第三,借鉴国外先相关的成熟理论或理念,进一步丰富我国德育实践的理论基础。

3.扩展教育渠道,实现全方位渗透。 美国的渗透教育方式可称之为全方位、立体化。学校引导、家庭配合、社会熏陶和环境影响多管齐下;教学、管理、教育、服务全方位渗透这彰显了美国德育方式的巨大优势。这给予了我们具有明显的启示:第一,学校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道德教育,达到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统一;第二,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与社会服务, 增强德育的实效;第三,通过大众传播和社会公共环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第四,家长和社区成员应全面参与学校的德育建设。

【参考文献】

[1]唐文玲.美国学校德育探微[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1).

[2]谭伟.中美两国学校德育之比较[J].求索,2003,(5).

[3]李萍,曾华生.美国德育的特征及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宁夏农机农艺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篇7

一、近年来宁夏的主要做法

(一) 以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 努力营造农机农艺一体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2008年以来, 为了加快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推广步伐, 宁夏大力推进和发展农机化示范园区作为提升农业产业档次、提高农业产业效率、扩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来抓。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 积极整合各类项目资金, 有步骤地设立集农机农艺于一体的农机化新技术示范园区, 充分发挥了农机与农艺技术有效结合的作用。目前, 园区已经成为具有农机农艺一体化建设示范功能、新机具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功能、农田标准化建设和农机标准化作业功能、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功能“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二) 以农机化示范项目为依托, 努力培育农机农艺融合先进典型。

2011年, 宁夏农机推广部门争取到自治区科技厅蔬菜与玉米机械化移栽试验示范项目, 在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 我们邀请农艺专家全程参与项目实施。在项目方案下达后要求各项目县必须成立农机农艺实施小组。2011年至今, 先后5次召开项目实施座谈会, 4次召开自治区级现场演示会, 农艺专家从种子选取、试验方案确定、大棚育苗、移栽模式确定、田间管理、用水量控制、植保作业、收获后测产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 项目建设使蔬菜与玉米机械化移栽项目实施成为农机农艺融合的典范。由于项目实施过程周密, 成效显著, 2012年, 自治区科技厅又追加蔬菜与玉米试验示范项目资金10万元。

(三) 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 构建农机农艺融合新型主体。

依托园区建设, 充分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重要作用, 扶持农机大户、种粮大户, 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和作业公司, 建立集机械作业、土地流转、农业种植与一体的全面覆盖、全程服务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推进了农机作业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 提高了组织化程度, 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 融种植、示范、推广和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的服务网络, 不断提升农机农艺结合的技术品质。同时加强了对农机作业公司的业务技能培训力度, 先后多次联合农艺、畜牧部门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作业公司技术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和农机操作及维修服务培训。两年来累计培训农机技术人员、农民机手两万余人。

(四) 以行政引导为手段, 不断强化农机农艺融合。

2010年, 在实施自治区农牧厅饲草包膜产业化项目时, 要求农机推广部门负责机具引进调试、现场演示、机具管理、维修保养、试验数据采集、项目点落实等工作;畜牧部门负责饲草饲喂效果评价、饲草品质、维生素含量监测等工作。2011年, 为了扩大项目实施效果, 自治区农牧厅在安排饲草产业化项目时, 加强了农机推广部门在项目实施中的主体地位, 增加了项目资金计划比例, 确保了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 通过农机农艺联合实施项目, 提升了农机社会地位。

近几年, 宁夏农机部门通过主动出击、加强联络, 使农业项目实施逐渐改变了过去不认可农机作用的局面,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主力军作用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农机的社会地位也在逐渐提升, 有些项目计划下达时主动要求农机参与项目实施工作。

(二) 通过强化农机农艺融合, 进一步优化了我区农机装备结构。

近年来, 宁夏不断强化农机农艺融合, 在农机化技术推广过程中, 邀请农艺畜牧等部门共同研讨确定推广机具, 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确定的重点推广机型给予累加补贴, 通过不断调整存量, 优化增量, 使农机装备结构不断得到优化。目前, 宁夏农机装备逐渐向大型、复式、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 耕种收机械相对配套,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农机装备格局初步形成。

(三) 通过农机农艺融合, 进一步推动了主要农作物全过程机械化生产。

农机农艺有机融合, 有效推动了农业传统种植模式的改变。宁夏始终把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作为农机工作的重点来抓, 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等手段加大农机农艺融合宣传和推广力度, 有效地促进了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突出体现在玉米生产和马铃薯生产上, 宁夏尽管地域面积不大, 但是, 种植模式复杂多样, 这些严重影响了机械化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008年以来, 通过农机农艺结合建设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 几年来, 累计建设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30个, 建设面积7万亩,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28个, 建设面积8.8万亩, 园区建设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作业公司, 采用标准化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 使农民逐渐改变了传统种植模式, 采用适宜机械化作业在种植模式, 有效地促进了全程机械化生产。

(四) 通过农机农艺融合, 进一步推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

目前, 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通过土地流转形式建设的农机化示范县、示范园区建设面积超过10万亩。2010年以来, 先后争取到自治区财政资金1000多万元, 扶持建设了32个农机作业服务公司, 组建的农机作业服务公司通过开展代耕、代种、代收等业务, 不断发展壮大, 园区建设与作业公司签订作业合同, 既实现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又推动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进程。目前, 全区有农机作业服务公司达到32个, 农机专业合作社235家, 作业公司和专业合作社从事农机作业服务的人员4000多人。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年可作业服务面积400多万亩, 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了全区30%以上的作业服务量, 已经基本形成了公益性推广部门和盈利性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相互补充的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新格局。

(五) 通过农机农艺融合, 进一步促进了农民收入增加。

近几年, 通过强化农机农艺融合, 宁夏主要农作物种植模式逐渐规范, 不断向着有利于机械化生产的趋势发展, 规模化、标准化作业面积逐年扩大, 农机作业水平明显提升, 在促进农民增收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随着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 解放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 特别是大部分青壮年农民, 通过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二是提高了机具的使用率, 大量复式联合作业机械的投入使用, 降低了农户购机用机成本。以农机生产合作社为主的农机服务组织经济实力相对较强, 能够主动、合理地购买和配置农业机械, 提高了农机具的配套比和利用率。

三、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信息素养与教学实践融合框架初探 篇8

●面对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现有定位及形成之因

1. 信息技术学科的边缘化

在“以升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时,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新兴课程, 是与高考没有紧密联系的非主流学科, 自身的结构体系尚未完善, 在人才培养和新课改中的应用价值尚有待发掘和提升。所以, 在学校、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也就不以为奇了。

2. 信息技术教师的边缘化

在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师定位不清的情况下, 他们常被定位为“教师群体中集多种角色为一身”的“边缘”教辅人员、简单的技术操作者;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积累还很不足的情况下, 进行着部分内容与初中甚至小学课程重复的“边缘”教学工作;他们崇尚技术, 从而忽视了教育理论的学习, 再加上繁重的工作任务分散了精力, 反将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抛到了“边缘”。

3. 专业发展需求的边缘化

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自身的教学工作外, 还要肩负校本培训任务、兼职更多技术角色、承担大量社会义务, 繁杂的工作内容将他们大部分精力消耗在了平凡、无尽的技术操作上, 高学历被低技术边缘化;另外, 部分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教师过于依赖, 从而在其自身信息化素养难以提高的同时, 造成了信息技术教师的过度疲劳, 健康被处于边缘化。由于除了教学工作以外的信息化工作成绩无法具体量化, 所以, 在各种考核、评职、评优中, 他们很少能得到精神上、物质上的肯定。渴望得到相应回报, 却常常事与愿违。这种利益上的回馈冲突, 将他们从厌倦情绪发散到倦怠职业, 专业发展动力和需求被日渐边缘化。

●解决对策: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

1. PACKiL框架模型简介

在当前信息技术教师定位角色的背景下, 如何突围, 找到推动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相融合的关键点呢?我们认为, 必须首先理清信息素养与教学实践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 才能找到信息技术教师的重点努力方向, 从而突破迷局,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茫然失措、四面出击。

我们的研究团队在学科教学知识 (PCK) 这一概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知识关联框架模型, 即PACKi L框架模型, 该模型将信息素养与学科教学知识有机融合, 为信息素养养的学科内容知识 (CKiL, Content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融合信息素养的教学法知识 (PKiL, Pedagogical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融合信渗透到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PACKiL框架包含三个核心元素:学科内容知识 (CK, Content Know ledge) 、教学法知识 (PK, Pedagogical Knowledge) 、信息素养 (IL, Information Literacy) , 以及四个由核心元素相互交织形成的复合元素:学科教学法知识 (PCK,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融合信息素息素养的学科教学法知识 (PACKi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with Information Literacy) , 如图所示, 具体明晰地梳理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的方向。

2.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归位”途径及“应为”举措

根据PACKiL框架模型, 我们可以具体制定信息技术教师的行动目标、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如上表所示。

依托PACKiL理论框架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行动目标的探索性分析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是一个长期性的、牵涉到多种元素和多方力量的系统工程, 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本文探索了信息技术教师如何从自身的定位和常为角度反思, 将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融合的四个方向, 希望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信息素养和教学实践的融合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成为学校的核心动力之一。在我们研究美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整合情况时惊奇地发现, 在美国一些实验学校中, 信息技术教师甚至担任学校主管信息技术整合副校长职位, 被称为教育首席信息官。这样的举措势必会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在当前的定位, 也改变了学校中信息技术使用的情况。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 篇9

2014年,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 明确提出“完善支持政策, 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的要求, 为高职院校开展校企育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 不仅需要校企共同参与课程建设、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等, 还需要校企文化互动融合这一关键推动因素。然而, 校企文化该如何深入融合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共同探讨的问题。

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念、发展范式。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形成强大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素, 也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 高职校园文化同样具备跨界教育的特征, 具备职业性、引导性、开放性、区域性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企业精神, 为企业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 对员工的行为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具有既定性、发展性、再造性三大特性。

三、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合路径

高职校企文化融合是高职院校借鉴吸收优秀企业文化, 渗透到校园文化的过程, 二者不是简单嫁接和硬性组合, 而是在高职教育的大环境中通过多元互动、相互影响, 构建“四层一线” (“四层”指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层面, “一线”指教学的职业情境化) , 有益于人才培养创新性、职业性、特色性和强大生命力的校企文化。

1.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精神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核心, 也是最为艰难的过程。融入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校园精神文化必将成为师生的共同遵循, 有利于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应重点在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等方面加强二者的融合。 (1) 办学理念。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发展远景与方向的指导性原则, 是学校宗旨、功能和使命等的概括。高职院校有自身的职业性特点, 决定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针剂, 要把企业中的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中, 把企业需求融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 以此来指导办学。 (2) 校风。校风是办学理念内涵的具体化、表征化, 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企业中的质量观念、效率观念和创新意识都是可以融入校风的良好文化内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校风建设中融入质量观念, 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质量意识, 促使其认识到质量对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效率是决定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校风中融入效率观念可以逐步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实习效率, 使企业中的效率观念深入人心。 (3) 教风。教风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风格、教学价值观、育人观等。现代企业中的创新精神和敬业精神亦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良好品质。一名教师缺乏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无视企业需求, 不能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就难以吸引学生。一名教师没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所教出的学生也可能缺乏敬业精神。 (4) 学风。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现代企业中的创业精神、竞争意识、责任意识、职业操守等, 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方式, 使学生行为由自由散漫向严格标准转变, 逐步向职业人看齐。

2.制度文化层面的融合。制度文化是学校正常教学的保障机制, 具有规范、约束和导向作用。制度文化的相互融合首先来源于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立成。高职院校要以人才培养为基点, 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入融合, 梳理双方利益所在, 建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机制。制度文化的融合重点体现在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等。 (1) 教学管理制度。一是建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机制, 严格按照企业标准和职业要求去实施教学。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方案、制定课程标准、进行课程设计, 体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思想。二是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达标机制。改变教师不知道怎么教、照本宣科、被动应付的局面, 全面推广应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借鉴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 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过程中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 使学生明确职业要求、岗位标准和工作进程, 增强学习、实训的可控性和标准化。 (2) 学生管理制度。尝试按照企业的要求和规范管理学生, 将企业管理制度和大学学生管理制度有机融合, 使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体验感受企业的管理制度, 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一流的质量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 就能迅速融入企业环境, 遵守企业管理制度。 (3) 教师企业实践制度。高职院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最佳场所无疑是在企业。高职院校可与合作企业建立教师工作流动站或者工作室, 接收教师实践锻炼, 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目的是更好地开展教学, 企业的工艺流程、经营理念、岗位职责、产业发展趋势、企业岗位职业、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等都是教师企业实践的必学内容。回归教学, 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 改进教学方法, 使学生能更迅速地熟知掌握专业技能。

3.行为文化层面的融合。 (1) 行业道德规范。美国的阿尔伯特·哈伯德说:“敬业就是尊重自己的职业, 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 其具体体现为忠于职守、尽心尽力、认真对待、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职业品质。”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缺乏对职业的敬畏感, 好高骛远, 频繁跳槽现象突出。在教学中, 促进学生对行业道德规范的价值认同, 以企业员工的身份要求自己、规范行为。 (2) 责任意识。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 认识到职业不仅仅是养身立命的饭碗, 也是成就个人的起点和基石。在教学中、生活中都要强化学生对学习、对工作、对家人的责任意识。

4.物质文化层面的融合。 (1) 环境平台建设。在校企文化融合中, 高职院校要把握主体性原则, 在挖掘学校历史文化、办学传统的前提下, 吸纳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把行业企业中优秀文化和精髓融入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中, 使学院成为具有浓厚职业氛围、深厚人文意蕴、幽雅物质环境和一流文化品位, 和企业特色的文化校园。 (2) 第二课堂平台建设。第二课堂是学生行为养成的重要平台。在第二课堂中渗透企业文化, 体现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 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养成职业精神、升华职业素养。一是以文化活动为载体, 实施“润物无声”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拉近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 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了解企业文化。二是依托学生社团, 组建与专业相关、与企业相联的实践型、技术应用型协会, 广泛开展具有职业特色的社团活动, 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要求的认知和理解。

5.教学的职业情境化。“情境化”的实质是学校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学生学习环境, 加强与岗位工作贴合的职业环境的建设, 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掌握技能、感受企业文化, 并潜移默化地养成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素质。教学过程的职业情境化是校企文化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1) 课程教学情境化。校企文化互动中, 课程教学的情境化带来了课程教学、学生学习的创新性变化, 课程标准与企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群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是课堂教学情境化的必备。课程标准的制定, 要吸收企业、行业专家的参与, 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和研究者一道研究课程的标准, 使课程教学从根上就拥有了企业的需求。课程体系的开发要紧紧围绕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 按照“职业分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导向, 构建课程体系。在选取课程内容方面, 以完成该岗位所必须的职业能力为标准, 通过项目、案例等使教学内容具象化, 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技能接轨。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将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对接起来, 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 实训情境化。实习实训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职业素养培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平台。校内实训基地以承担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机会, 是训练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的平台。校企实现技术、人员和设备的共享, 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 熟悉企业生产操作流程、安全质量标准、企业管理规范、安全操作规范等, 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力。

四、结论

高职教育中, 校企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吸纳是保持校企合作生命力的来源, 是推动高职教育向纵深发展的必备要素。高职校企文化融合就是要以人为本, 以学校为主体, 通过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四个层面和教学的职业情境化一条主线, 建构多维立体的互动融合格局, 使文化的融合成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助推器。

在解析校企文化融合路径的基础上, 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校企文化融合的长效机制如何建立;在学校中实施企业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如何;校企文化融合是全面推进还是顺序推进都有待于进一步思考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阿尔伯特·哈伯德.哈伯德全书[M].吴云丽, 译.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

融合实践 篇10

当前, 报纸面临的尴尬是阵地还在, 用户却在不断地转投新媒体。无论编采人员把内容做得多精彩, 一些用户都看不到, 因为他们没有把报纸作为阅读新闻的主要渠道。就像沿途的风景, 无论打造得多美, 游客不到此一游, 不经过这条路, 一切皆枉然。

但是,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存的融时代, 至少是在新闻和信息的生产方面, 报纸依然不可替代。而且, 报纸发行量也不等于用户的实际到达率和新闻的有效阅读率, 因为, 作为内容生产的主要输出源地, 报纸新闻通过PC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和手机报等渠道, 实际到达率大大增加, 集聚的用户也更立体更多元。

在全媒体融合中, 内容是灵魂, 没有了内容, 无论是报纸还是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都难以存在。我们当前要做的是用互联网思维, 也就是用户思维实现报纸与新媒体内容上的融合, 做出更好的新闻产品, 来满足不同渠道用户的阅读需求, 多入口导流。

如何融合?《三峡都市报》明确提出了“融合为重”的路径, 一切内容的生产和输出都以融合互联网思维下的用户需求为目的, 强调用户体验、用户分享及用户黏性。首先, 我们把提供高质量阅读内容作为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其次是着力解决内容的同质化, 找到不同渠道各自用户的需求痛点, 实现信息的个性化定制、差异化服务。第三是重建了全媒体内容生产模式, 形成一次采集、差异生成、多渠道推送、多平台互动的新型采编及发布流程。

2015年, 《三峡都市报》进行了新一轮改版, 在B叠增设了“全媒体.互动”、“全媒体.平台”、“全媒体.热线”、“全媒体.围观”、“全媒体.拍客”等充分体现全媒体融合的版面。每周星期二至星期五, 每天保持在三、四个版左右。这样, 《三峡都市报》的活动、即时新闻、重要新闻, 通过微信、新闻客户端、微博、手机报和门户网站等平台推送, 实现分众传播、垂直传播。同时, 《三峡都市报》的全媒体版, 把新媒体集群上的精彩内容、互动活动推送给报纸用户。二者相互融合, 实现了无缝连接, 延续了彼此的影响力。

二、渠道融合:实现入口和流量之间的融合

在融合过程中, 渠道和内容同样重要, 任何一方面缺失, 都不能产生好的传播效果。

目前, 还在坚持以报纸或电视作为渠道看新闻的用户已经不多了, 这个时候媒体融合如果只有一条路通达用户, 那么用户就会更快地流失。因为越来越多的用户是通过手机及时获得的, 而非通过报纸, 也不是通过手机报和PC网页。

全媒体时代, 我们只有积极拥抱新技术带来的新渠道, 选择与新媒体主动融合, 即渠道上的融合, 才能避免曲高和寡。再好的内容找不到渠道, 就不能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渠道应是媒体融合之根本, 没有了渠道, 就难以掌握舆论主动权和话语权, 就难以确保导向正确。因此, 我们要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 让传统媒体走进新媒体舆论场, 引导其生产和传播优秀的内容。当前, 我们要用互联网技术改造和优化报纸的生产和传播方式, 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不仅成为新闻信息服务的生产商, 还要成为综合文化服务的提供商。

从《三峡都市报》的实践来看, 我们将传统主报《三峡都市报》、三峡传媒网、万州手机报、三峡讯等微信矩阵、万州通客户端和万州区委区政府微信公众号微万州、新闻客户端看万州和网络问政平台阳光万州融合发展, 多入口导流。《三峡都市报》强调权威、准确、贴近、观点、深度, 新媒体矩阵强调及时、开放、海量、互动、分享。

三、人的融合:实现创造力与生产力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内容和渠道固然重要, 但人的融合才是核心。如果没有几个拥有互联网思维的管理人才, 没有一些懂得新媒体技术、全媒体运营的骨干, 以及没有一套完善的全媒体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那么, 媒体融合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的融合主要是打通通道, 消融平台、终端、人才彼此隔断, 使传统上的报纸、新媒体和经营人员单打独斗、部门分割、资源信息缺少共享的局面得到改变。

为配合这样的内容生产变化, 《三峡都市报》在组织架构中, 对采编、经营组织架构进行了升级, 实行“报纸采编+新媒体运营+广告经营”一体化运作, 都归《三峡都市报》编辑部统一指挥, 通过大编辑部来改变传统的条块分割, 从而实现过程管理和集约式管理。

采编、新媒体和经营人员虽然仍属各自部门, 但他们都是按线组合, 新媒体和营销部门的人员与采编人员是一个小家, 是一个项目组合。原来几个锅里各吃各的饭, 现在一个锅里吃饭, 责任共担, 利益共享。

人的融合, 还要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做一些创新。《三峡都市报》组建了新媒体采编中心, 由该中心统筹新媒体产品。制定了全媒体供稿管理细则, 以内容的阅读量、分享效果和与用户互动的数据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通过这种三位一体化的融合, 我们感觉是新闻产品实际到达率大大提高了, 影响力仍然在纵深扩展和延伸。尤其是我们通过这种融合开拓了传统主流媒体的营销思路, 通过新旧媒体的整合营销和线上线下的互动, 让用户即时体验和深度参与, 广告流量增大, 提升了广告的传播效果。

四、互动融合:实现媒体与用户之间的融合

以前我们是单向传播, 我们生产什么内容, 读者被动接受。如今是移动互联时代, 用户要使用, 要参与, 要分享, 要体验, 因此, 我们要充分适应互联网思维, 清楚地认识到媒体融合中互动的重要性。

李克强总理今年5月谈简政放权是说, 政府部门要从“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 媒体融合也是如此。用户不仅仅为了获取新闻, 还要聊天、交友、游戏、购物。在媒体融合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找到用户需求痛点, 改变单一的新闻生产模式, 把新闻传播与为用户服务融合起来。用户点什么菜, 我们就上什么菜, 实现分众化传播、精准化推送。

过去, 我们谈媒体融合必说报网互动, 其实那只是渠道之间的一种工作上的配合。媒体融合的终极目标是媒体与用户之间的融合, 彼此依赖, 互相需要。互联网思维下, 这种融合的实现路径就是与用户互动, 与用户见面, 让用户参与, 提高用户关注度和参与度, 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消费体验。

这种互动可以是各个媒介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互动, 也可以是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用户就是阵地, 用户就是价值。守住了用户, 就守住了阵地。因此, 用户在哪里, 我们的互动就指向哪里。这样就能拉近我们与用户的距离, 包括物理上的与心理上的距离。

《三峡都市报》提出了“互动更亲”的路径, 也就是通过互动参与让媒体和用户感情更亲密。今年改版以来, 我们依托报纸平台和新媒体平台, 积极与用户互动, 大小活动不断, 让用户充分参与、线上线下体验。

报纸新闻活动化。对于好的民生新闻, 不再按消息、通讯等形式做简单的呈现, 而是尽量使其活动化, 以活动为载体, 以互动为桥梁, 直接与用户见面, 贴身, 贴心。我们先后组织了诸如“草长莺飞我们一起去春游”、“单独两孩面对面”、“零距离体验数字化城管”、“温暖行动情系市民·走进车管所”、“温暖回家·平安过节”、“扮靓家园我们在行动”、“爱心接力留守儿童暑期杭州、贵阳、上海探亲之旅”等系列活动, 走进社区, 走进用户的生活, 不仅重塑了报社的品牌影响力, 还搜集到了更多社区居民数据。

新媒体积聚用户活动化。我们通过新媒体平台搞一些评比、评选、竞猜、答题、征集等有奖互动活动来导流, 如“寻找最美教师”、“寻找最美司机”、“寻找最美护士”、“第一届自拍秀”、“宅家瘦身速成班”、“首届LOL大赛”、“全家福大型公益活动”、“年关送健康·答题赢亚麻油活动”、“我为爱情留个影”等活动集聚了大量的年轻用户、新用户, 增强了全媒体集群的用户黏度, 提升它们的品牌影响力。

融合实践 篇11

一、课内外链接:立足名家名著,增加阅读积累

1. 教材重组——语言重构,内容组建。

许多名家的作品是散落在教材的各个册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作家的语言风格与写作特色,有时不妨对课文进行重组,将某位作家的作品集中在一起,让学生在比较中阅读探究。比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综合复习”的《养花》时,可以让学生重温已经学过的老舍先生的作品:四年级上册的《猫》、五年级下册的《草原》,以及刚学不久的《北京的春节》,这样学生就会对老舍的幽默风趣、老舍式的语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亲其人,近其道”,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为全面而细致地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比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和六年级上册《怀念母亲》,可以联系其生平介绍,让学生明白,因为作者呆在德国,所以他看到德国街头那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自己种的花摆在窗台上让过路的行人欣赏;也正因他呆在德国,没有亲人的陪伴,所以会异常怀念自己的亲人,怀念自己过世的母亲。两篇文章一对照,再去阅读季羡林的《留德十年》这本书,学生的理解将会进入一个更深的层次。

2. 单元导读——情感引导,对比阅读。

从教材的编排角度看,每一组都有学习主题。选择同一写作对象,不同体裁、不同角度的文章进行课外阅读,感受选材立意的别具匠心,有助于发展学生多角度思维的能力。比如,同样是童年生活,林海音笔下的《冬阳·童年·骆驼队》,体现了作者学骆驼咀嚼时的稚气、遐想驼铃时的天真,可以说,作者的童年过得趣味横生;而萧红在《祖父的园子》中,愿意捉蜻蜓就捉蜻蜓,愿意抓蝴蝶就抓蝴蝶,童年生活随心所欲,无忧无虑。但是联系课外读物——高尔基笔下悲惨苦难的《童年》,学生就可以从主人公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时常忍受毒打的现象中,发现童年是有不同色彩的,有玩耍嬉戏时的快乐,也有为生活所迫的艰辛。这样学生对于童年的认识就比较丰富多彩,多角度思维也就得到了发展。

3. 作家牵引——作品牵头,名家引路。

从《窃读记》中我们认识了作家林海音,进而走进《城南旧事》,我们了解到那幅美丽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画面,对《城南旧事》就有了新的认识。再如,从《斑羚飞渡》《猎狐》《第七条猎狗》等一系列的动物小说中,我们认识了一位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进而走进他的更多小说中,就会认识他喜欢严格按动物特征来规范所描写角色的行为的写作特色。

二、课内外兼顾:以“三段式”教学,提升阅读能力

1. “三段式”阅读教学。

“三段式”阅读教学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一种方式,指的是:教师立足课文,从教材结构、单元导读、名篇作家等方面开发出课外阅读的资源;学生利用平时记录的“图书名片”进行深度的文本交流与欣赏;最后学生进一步理解读物的内涵、写法,也由此产生更深层次的阅读疑问。

2. 基本流程。

主题确定后,师生共同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在充足的时间保证下进行整体阅读。在阅读中,师生对文本内容整体回顾,对经典章节精彩回放,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体验文本内容。

3. “三段式”阅读范式。

以笔者所在学校进行的一次课外阅读指导活动课为例,我们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阶段:确立主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组的课文,这一组的单元导读是“童年”,根据“不一样的童年”这个活动主题,我们走进了高尔基笔下悲惨苦难的《童年》,通过对比,加深了学生对童年的看法和理解。

第二阶段:借助“图书名片”,交流汇报欣赏。

根据“图书名片”,从浅入深,开展三个层次的比较阅读,有利于促进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展开多角度思维。

第三阶段:升华阅读价值。通过再次读整本书,以聊书的形式开展阅读,重在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可以照下列环节展开:①探讨话题——什么样的童年是有意义的?②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与生活背景。③质疑:本书里你有所质疑或者尚不能理解的地方。④拓展阅读:成长类小说的意义。

在“主题式”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中,学生不仅掌握了阅读整本书的方法,而且他们对作家的写作特色、语言风格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形成了阅读倾向,语文的习作能力得到了提升,在日常的作文、随笔中也会逐渐流露出这种风格。同时,笔者这种课外阅读实践也带动了全校语文组教师的参与,学校的读书文化氛围无论是在显性上还是隐性上,都朝着创建“书香校园”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中低学段如何开展“课内外融合”培养阅读能力,目前还是比较薄弱,这将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另外,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研究,养成较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了阅读能力。但这种习惯与能力能否伴随其以后成长的时间而保持与发展,还有待于观察与探索。

中国小城镇规划融合的实践探索 篇12

一、背景及意义

小榄镇是一个明星镇, 在中国小城镇中的影响力很强, 其经济位势在千强镇中排名第七, 老百姓收入和幸福指数都很高。2009年, 全镇地方生产总值 (GDP) 160亿元;税收总额28.587亿元;财政收入7.3亿元, 平均年增长16.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含已村改居后的农民) 2.2万元, 银行存款245亿元, 按户籍人均15万元;居民储蓄170多亿元, 按户籍人均10万元左右。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小榄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次产业比例为0.3:56.9:42.8。至2009年底, 户籍人口16.03万人, 在镇内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约16万人, 合计总人口32万人左右, 从事农业生产人口不足万人。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 建成区42平方公里。

但这类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共性问题:行政管理权限有限、管理人员编制不足、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等。如何通过规划合理引导, 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小榄镇各类规划编制和实施入手, 剖析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为我国其他小城镇规划融合提供借鉴意义。

二、三规编制的目的及联系

(一) 经规编制目的 (2)

改革开放以来, 小榄镇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成为“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五强镇”;社会全面进步, 成为“广东省文明单位”、“中山市文明镇”;城乡建设成绩突出, 成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为21世纪初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榄镇镇政府在全国制定“十五”规划的宏观背景下, 为落实《中山市基本实现现代化规划》, 提出了富有远见卓识的重大举措——制定全镇未来11年的总体发展战略 (2000—2010) 。

战略由9个专题研究报告组成, 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党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广东省和中山市的有关规划为依据。该研究成果为小榄镇21世纪头11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规划与决策提供了科学和系统的依据。

(二) 城规编制目的

经1993年中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及1995年的调整, 《小榄镇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对小榄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体现了城市规划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正确方向, 其规划目标已基本实现。近十年来, 小榄镇利用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 加快改革步伐, 经济迅速增长, 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农村型镇, 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城市型的现代化工业城镇, 中山市北部的经济中心、中心镇。2001年, 在进入WTO后的现代化发展新形势下, 为了进一步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协调城乡的现代化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 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进而编制了《小榄镇总体规划 (2002—2020)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1.按照城乡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思想, 统一整合、调整城乡用地布局;2.为新形势下经济发展新的腾飞和城乡建设的现代化, 进行工业用地调整、新一代城乡用地建设和城乡社区改造;3.节约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4.以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观念, 强化生态建设, 弹性城镇布局;5.统一城乡规划管理。

《中山市小榄镇近期建设规划 (2006—2010) 》主要依据《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建设部, 2002年8月21号) 、《中山市小榄镇总体规划 (2002—2020) 》、《中山市小榄镇2000—2010年总体发展战略研究》与《中山市十一五规划》以及小榄镇的相关《政府工作报告》等, 并根据小榄镇近年发展实际情况及本次规划对镇区发展趋势的分析而制定。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 与小榄镇“十一五”发展计划和《中山市小榄镇总体规划 (2002—2020) 》的中期相一致。在规划期限及规划范围内进行的土地使用与工程项目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规划主要强调小榄镇“十一五”计划在城镇发展空间上的落实与协调统筹, 强调小榄镇土地控制措施以及政府对建设的引导和控制, 是政府各部门的共同行动纲领。

(三) 土规编制目的

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引发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在小榄镇体现尤为突出。由于工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 土地资源大量用于城市扩展、企业厂房和工业园区的建设, 加之长期的粗放利用, 使得土地资源耗费现象较为严重, 造成当前部分新建项目“无地可用”的窘况。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同时保障经济发展所必须的项目用地需求, 实现和谐的人地关系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小榄镇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广东省和中山市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有关要求和部署, 编制《小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 旨在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小榄镇的土地利用作出科学和战略性的安排, 解决好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两难”问题, 促进和保障小榄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编制主要是依据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根据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实际情况, 《规划》综合研究和确定了小榄镇土地利用的目标与发展方向, 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 以《中山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 (2006—2020) 》 (以下简称《大纲》) 下达的各项约束性指标为指导, 落实相关规划指标和任务, 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及其布局;围绕协调城乡、保护耕地和空间管制等内容, 进一步划定土地用途管制区, 重点安排好基础设施和重要产业用地, 确定城乡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和扩展边界;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加强规划对城乡土地利用的控制和引导。

(四) 小结

从三者编制目的来看, 各有侧重点。经规侧重于确定明确的发展战略, 确定战略目标和对策, 要解决全局性的问题;城规和近期规划侧重于城镇镇区建设和空间形态布局;土规侧重于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后两者都是解决局部性的问题。

从三者规划衔接来看, 相互之间紧密度不一。经规和城规的联系较为紧密, 城规都提出了把经规作为依据, 并与经规相衔接;土规则更多的体现出部门规划的性质, 与经规衔接并不紧密, 与城规在确定规划期内各项用地规模和布局时技术思路基本保持一致;在城镇用地扩展方向基本衔接, 但由于小榄镇建设用地现状已经超出城市总体规划的用地控制规模, 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相应作了调整。

从三者规划期限来看, 城规近期规划与土规吻合较好。经规是2000到2010年, 规划期11年;城规是2002年到2020年, 规划期18年, 其中近期规划2006年到2010年, 规划期5年;土规是2006年到2020年, 规划期15年。

三、三规指标体系比较分析

(一) 经规战略目标及指标体系

战略目标:到2005年小榄镇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10年全面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所有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每6—8年翻一番。要将小榄镇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雄厚, 社会事业优势明显, 城镇功能充分发挥, 基础设施齐全完备, 居民生活工作环境舒适, 社会公共秩序稳定安全, 市民整体素质优良, 具有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水乡特色, 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城镇。

指标体系:在对小榄乡村城镇化量化指标的评价基础上, 引进城镇现代化指标体系作为标准体系, 在六大类32项指标中, 将1999年小榄现状指标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是无统计资料, 无法量化分析的有15项;第二种是按小榄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统计的资料, 不能代表全镇来对比, 共有10项;第三种是有统计资料可以进行对比分析的只有12项 (见表1—3) 。表1—3表明:小榄镇的现状水平与城镇现代化的指标相对照, 在12项指标中有4项已全部达标;有3项的达标率在50%以上, 可认作初步达标;其余5项多在50%以下, 差距较远, 还需要若干年的发展才能达标。

注:表中第1项和第4项指标中的 (1) 数据均为按户籍人口的计算结果, (2) 数据均为按实际总人口计算的结果;第10项指标中的 (1) 数据为上报数字; (2) 为实际统计数字。

(二) 城规目标及指标体系

城规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城镇性质、城镇规模、发展总目标三个方面。

城镇性质:小榄镇是中山市北部地区中心镇, 全国音像、小五金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 中 (山) 、顺 (德) 、江 (门) 交界地域的经济中心。

城镇规模:小榄镇人口总规模近期末 (2005年) 控制在28万人左右, 其中户籍人口为17万人左右, 常住流动人口为8万人左右;中期末 (2010年) 控制在30万人左右, 其中户籍人口为18万人左右, 常住流动人口为12万人左右;远期末 (2020年) 控制在40万人左右, 其中户籍人口为20万人左右, 常住流动人口为20万人左右。

小榄镇城乡建设总用地规模近期末控制在41平方公里左右, 人均约145平方米;中期末控制在40平方公里左右, 人均约133平方米;远期末控制在44平方公里左右, 人均约110平方米。近期建设规划 (2006—2010) 中进一步明确:至2010年城乡人口总量 (含常住一年以上流动人口) 控制在34万人左右;展望到2020年人口规模为40万人;近期建设用地规模为46.09平方公里, 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35.57平方米以内, 展望到2020年建设用地为在44平方公里, 人均用地控制在110平方米以内。

发展总目标: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社会进步为目的, 以人为本, 满足城乡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大政方针;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全面提升产业的科技水平, 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优化城乡布局, 强化小榄镇为中山市北部工业重镇和经济中心的作用。把小榄镇建设成为工业高度发展, 商贸繁荣, 科技进步, 教育发达, 人民生活富裕, 城乡融合, 生态型的现代化城镇。到2005年小榄镇基本实现现代化, 2010年全面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所有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每6—8年翻一番。

(三) 土规目标及指标体系

土规目标:通过规划的有效实施, 充分发挥传统五金制造业、电子音响业的产业优势, 在贯彻土地可持续利用和保护好原有优良生态景观的前提下, 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落实耕地保有量任务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 重点保障产业园区和现代化物流等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的建设步伐。

土规调控指标:根据上级下达给小榄镇的2010年和2020年的主要调控指标, 分为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其中, 约束性指标是为保护资源和推进节约集约用地规划期内不得突破或必须实现的指标 (见表4) 。

(四) 小结

从发展战略目标来看, 经规提出了“到2005年小榄镇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10年全面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所有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每6—8年翻一番”的发展战略目标。城规基本沿用了这一目标,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土规则没有提到这一发展目标, 主要强调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从具体目标来看, 经规以城镇现代化指标体系为依据, 将现状与指标体系进行对比, 对当时未能达标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给出了其在2010年能够达标的分析预测, 但并未就每个具体指标给出具体的数值。城规则在遵循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 对于人口规模、建设用地规模以及人均建设用地三个指标给出了具体的数值。土规分总量和增量两大类指标来调控土地, 以约束性和预期性作为指标属性, 把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建设占用耕地规模、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义务量作为约束性指标, 进一步强调土地调控的保护耕地、集约节约用地。

从目标的衔接来看, 由于经规是最早编制的, 并且提出了发展战略目标。城规随后编制并遵循了经规提出的战略目标, 但城规和近期规划提出的具体目标也进行了动态调整, 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人均建设用地都有所扩大。土规与城规和近期规划衔接的目标主要是建设用地目标, 但两者数据并不一致。

从目标的动态性来看, 经规由于没有提出具体目标不好比较。城规和近期规划的具体目标近期调整较大, 远期基本保持一致。从人口指标来看, 呈增长态势;从建设用地指标来看, 近期先增长远期再回落。土规的设定建设用地规模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都保持增长, 近期目标小于城规中提出的数值, 但远期规模大于城规中提出的数值。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比较

经过对三个规划文本及说明书的比较研究, 总结了三个规划的研究方法 (见表5) 。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 三规都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但由于各自规划具体目标的不同, 采用的具体方法也不尽相同。总体来说经规在定性分析方面更为突出。城规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面比较突出。土规由于目标比较单一, 因此在定量分析方面更为突出。

从技术手段上来看, 经规以数理分析为主, 城规以图形技术为主, 土规采用了遥感影像技术, 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识别和分类。

五、三规实施及其评价

经规由于只是一个战略研究成果, 因此缺乏实施和操作手段, 但是其所设定的定性目标对小榄的发展极具影响力, 小榄所有类型的规划基本要与之进行衔接。

城镇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对工业、居住、商业、农业等功能定位进行了划分, 并且根据区域交通的重大改变对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进行了城市设计, 奠定了小榄的空间格局。但对于小榄发展定位比较单一, 强调产业发展与经济中心地位, 没有突出市域西北部经济发展增长极以及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功能的定位。在内部布局上, 各分区基本都有工业用地布局, 生活与居住混杂比较严重。而近期建设规划在城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细化与调整, 强调近期建设的需求, 关注于具体项目的布局, 没有从整体上对城市布局进行思考, 工业绕城问题更加突出, 西南部开敞空间被工业用地包围, 居住工业混杂严重 (见图1、图2) 。

土地利用规划由于受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调整, 一直没有审批落实, 所以实施效果无从考察, 在第二轮土地利用规划修改后, 直到2010年又重新组织编制了《中山市小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 》, 并经中山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具体实施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六、对我国小城镇规划编制的启示作用

(一) 整合三规, 形成指导小城镇发展的综合规划

我国虽然是实行中央—省—市—县—镇 (乡) 的五级政府架构体系, 但在实际中, 小城镇作为最低级别的政府, 在用人权、事权、财权、行政管理权等方面不具备一级政府的独立权限, 再加上缺乏各类相关规划专业人才和机构, 因此有必要进行三规合一, 将经规、城规、土规及其他各项规划实行统一编制、统一管理、统一实施, 形成“一个文本, 一张图纸”的小城镇综合发展规划, 它的特点应该是综合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二) 科学编制, 充实完善小城镇发展规划的内容

在编制主体内容上应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教育文化、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空间布局等;在编制目标和方法上, 设定合理的指标体系, 强调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 长期目标定性为主, 中短期目标定量为主;在编制规划期限上, 强调长期和中短期相结合;建议以五年为期限, 展望十年;在编制技术手段上, 采用“3S”等新技术, 结合多种调查方法、分析方法, 力求将规划内容细化落实到具体空间上;在编制参与上, 充分与政府、企业、老百姓交流, 加大公众参与力度, 多听取公众的意见。

(三) 加强落实, 扎实推进小城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建立规划评审机制, 保证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建立规划管理体系, 加强与上级、同级规划的衔接;建立规划评估体系, 对规划目标和内容进行跟踪, 确保规划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建立综合评价考核体系, 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山市小榄镇2000-2010年总体发展战略研究.2000.

[2]中山市小榄镇总体规划 (2002-2020) .2001.

[3]中山市小榄镇近期建设规划 (2006-2010) .2006.

[4]小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 .2005.

上一篇:功能训练下一篇:黑龙江延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