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语文的一点思考

2024-10-24

对中学语文的一点思考(精选12篇)

对中学语文的一点思考 篇1

《新课程标准》提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外在、附加的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笔者在常态的听课中常会发现以下情况:

案例一:

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鞋匠的儿子》, 你们知道指谁吗?

……

师:他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呢?

生:鞋匠。

师:你觉得林肯伟大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林肯很伟大, 因为他一生致力反对国家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生:我觉得林肯很伟大, 因为他以一个鞋匠的儿子为荣。

生:我觉得林肯很伟大, 因为他有一个伟大的鞋匠父亲。

师:能说说你们的父亲吗?

生1: (高举手) 我的爸爸也是一位鞋匠。

师: (惊讶) 是吗!希望你也像林肯一样伟大!

师:你以父亲为骄傲吗?

生1: (点点头) 是的。

生2:老师, 他的爸爸不是一个鞋匠, 是小老板, 开专卖店卖皮鞋的。

生1:我爸爸本来就算一个鞋匠, 曾经替别人修过鞋的。

生3:他爸爸根本不会替人修鞋……

……

案例二:

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们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生2:我长大了想做一名画家, 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美丽的祖国。

生1:我也想当一名画家, 立志成为中国的骄傲。

……

四年级下册:《永远的白衣战士》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长大了也要做一名像叶欣一样的医生, 救死扶伤。

……

从以上案例, 我们发现学生的成长愿望从成为鞋匠的儿子到画家再到医生。我们不禁要思索教育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很显然, 学生这样善变的认识违背了教材编者的初衷, 不符合学生成长的认知规律。作为教育引领者的教师恐怕也是不愿意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我想除了学生的心智不够成熟之外, 更多的原因在于教师在价值引领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

回想我们的课堂, 当学习《鞋匠的儿子》《徐悲鸿励志学画》《永远的白衣战士》等文章的时候, 一堂课的时间学生总是在教师的强势指导下分析人物高尚的情操, 满堂的赞美之词。试问, 学习这样的优秀人物, 又有几个学生能抵挡住如此的诱惑呢?难怪有一位老师在听完《我的战友邱少云》后发出感慨:一堂课的学习, 教师硬是把孩子们都培养成邱少云式的人。

是啊!我们的孩子学习了什么样的文章人物, 都想变成什么样的优秀人物。这本身并没有错, 我们不能打击学生的进取之心, 但仔细想想又有多少是学生发自肺腑的语言, 又有多少是学生经过深度的思考作出的决定, 如此高度统一崇拜文中的人物, 我们的教学是否也应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缺失呢?有志之人立长志, 无志之人常立志。究竟该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1. 正确地解读文本背后学生的价值观

文本的价值问题只有基于儿童的视角去解读, 才会有它植根的土壤, 才会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 教师要根据儿童的生活实际解读, 充分了解个体的差异, 形成具有智慧灵动与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譬如《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在当时的生活背景下为了给中国人争气而励志学画。作为学生很难切身体会当时的时代背景, 与其在课堂上空谈爱国的宏大目标, 不如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励志能干些什么?正所谓:爱国从爱身边的每一物做起。只有这样基于学生的实际, 课堂才会充满智慧灵动与生命活力。

2. 准确定位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阅历与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对文本的解读, 价值观的把握不能左右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也替代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当学生解读文本面临价值观错误时, 作为教师必须明白:我们是平等中的首席, 应该起着主导引领作用, 身上要有着为孩子树立崇高价值观和传达“真、善、美”的责任和义务。

3. 确保教师的引领方式基于学生的特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今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强势, 过于强调统一, 面对强势的教师, 教学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知识灌输。如何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润物细无声”式的学习呢?大爱无痕, 什么时候教育无痕?需要教师基于学生的特点去思考!教学中必须做到适时、适人, 合情、合理, 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为立足点, 去导向、导法、导思,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教学预案, 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学习, 课堂再现的是师生真实而自然的教学生活情景。

4. 明确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反思教和学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 不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应该是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 学会思考。”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历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一起开展教和学的反思, 相互批判, 相互成长, 执著、坚定地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相信在长期的学习反思中, 教师和学生都能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

对中学语文的一点思考 篇2

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材料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 张鑫瑜 2008-11-2

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和探索

【摘要】:课堂教学本身带有一些缺陷,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又具带有学科特点的很多弊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扬长避短。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以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尽可能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产生出最大的效益:㈠从教学内容上入手对教材予以分类;㈡从教学过程上入手,由单向性学习转向多维性的学习;㈢从教学形式上入手,变枯燥讲解为“含笑谈真理”;㈣从课堂教学管理上入手,变师对生单层管理为师对生,生对生多层管理。

【关键词】:教材分类、多维性学习、激发兴趣、课堂多层管理

笔者认为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其实就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寻找到办法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消除课堂教学的劣势;二是要解决由于教师的观念、方法、素养等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却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扬课堂教学之长避课堂教学之短,疗治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较为普遍的痼疾,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尽可能产生最大效益。

㈠课堂教学的优缺点:

课堂教学的主要优点是,把相同或相近年龄、知识程度的学生编为班级,使他们成为一个集体,可以相互促进和提高。教师按固定的时间表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教育对象,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但课堂教学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①不能充分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②难以充分照顾优、差生的学习和发展。③不能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提供足够的空间。

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较为普遍的问题:

①教学内容的定位缺少科学性,授课的随意性强,因而形成两种局面:一种是授课过浅,按照教材,罗列若干点,泛泛而谈,使学生觉得语文课雷同而类似,毫无意趣;一种是授课过深,尤其是名家名篇,名著节选,详尽分析,甚至和大学讲授相仿佛,这种教学看起来有深度,但实际上与学生水平无法吻合,学生没有实实在在地提高。

②由于考虑到高中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的特点,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单一,形式呆板,千课一律,缺少智慧的幽默,课堂灵动性、艺术性不足,难以对学生产生刺激,使学生萌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③语文课堂管理松散,课堂教学本身就存在着“点弱、面大、距离远”的问题,教师单枪匹马,难以顾及几十个条件各异的学生。师生距离由个别教学一米之内的“直接”变成了一米、几米之外的“间接”,这种“点”对“面”,就往往成为“空对空”。许多学生变成干坐生、应付生、掉队生。

㈢初步探索出来的稚嫩改革措施;

措施一:从教学内容上入手对教材予以分类,即根据课文特点,即考虑到教材之间的统一性,又考虑到教材难度方面的差异性对教材予以分类,一般来说,大体上将教材分为摹仿、鉴赏、读记三类。对教材分类后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重心、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教学。从而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心定位准确,教学程序清楚,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授课过易过难的情况。

①摹仿类

我们可以将内容健康充实,主旨显豁清楚,语言明白晓畅,阅读难度低,障碍少的课文定位模仿类。如现当代的散文,小说等。这类教材由于难度小,反而造成教学难度大。常见的教授是对学生一读就懂的内容反复讨论,倍受称道的授课是从无问题处引出值得注意的问题,但共同的问题还是就课文谈课文,时间一长,再精当的分析,也变成几句无所附丽的干巴巴的概念,学生的分析、阅读及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学无所获,从而使学生对语文课失去兴趣。“教材分类”将这类教材的教学定位在模仿上,摹仿语言表达,摹仿谋篇布局,摹仿思想内涵的挖掘等。即从学生学习写作的角度处理教材,课文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授课就是分析课文最值得摹仿的地方,用学来的经验和理论立即用来指导写作,教学避免了无的放失的空谈。

摹仿类教材课堂教学主要要抓好三个教学环节:1课文示范。分析课文的特点和精当之处并适时比较学生的习作,使学生真正从课本中学到知识,并明白如何提高自己。授课的关键,是把课文的最大特点同学生的问题有机联系起来,通过课文的示范,使学生解决一个问题,摹仿一种写法,把掌握知识同培养能力统一起来。2规律探讨。这一环节就是由课文这一典型的个例,上升到对写作规律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怎样的观点是正确的、新颖的,怎样的语言是规范的,得体的,怎样的结构是精巧的、完整的。尤其要注意横向联系,把每一课的要点都纳入四种问题写作的系统中,逐课积累,把解决问题的学习同系统的学习统一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和阅读能力;3训练运用。通过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训练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字、词、句、篇、逻、修等基础知识;一类是写作,大小写作、口头作文、修改作文、作文提纲等各种形式并用,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写作。因为有范文可模仿,有理论作指导,难度降低了,质量提高了。这样,一方面课文学得扎扎实实,另一方面写作能力也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②鉴赏类

我们可以把内容深厚,思想深刻,艺术性强,年代较久远,文字有一定难度,学生阅读有一定困难的作品归为鉴赏类,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话剧、鲁迅作品等等。将这类教材的教学重点定位在“鉴赏”上,赏析课文思想的深邃和艺术的完美,引导学生与最杰出的作家和作品见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分析鉴赏能力。这类作品的教学要注意抓好整体感知、质疑答疑和训练能力。

1、整体感知是要让学生基本了解全书的内容,与课文相关的情节以及作家简介、作品的影响力、作品的主线、风格、脉络等;

2、质疑解疑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要求并鼓励学生质疑。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层质疑,还是篇章结构的深层质疑,甚至是纵横对比的联想质疑,存疑越多越好。这个环节强调教师的启发诱导,学生、师生的相互讨论,学生的小结归纳,教师的整理提升。

3、训练能力。这个环节旨在训练学生的分析、理解、鉴赏能力,全面提高阅读能力。因为这类教材的难度大,同高考的阅读难度相近,因此应重视课后的“思考和练习”的训练,设计或精选训练内容,培养学生把握文中关键语句,理解其含义的能力;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作品主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具体内容的概括能力,对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对含蓄语句的理解能力。同时,为学生开出书单,鼓励并要求学生进行扩展性阅读。

③诵记类

我们可以将文质兼美的文言文定位为诵记类教材。这类教材由于几千年的演变,语言文字难度大,障碍多,作品背景复杂,陌生的文化知识更增加了阅读难度。

学生如果没有背诵的习惯,缺少必要的语言积累、语感积淀以及知识储备,必然导致语文学习效率低下。诵记类课文的教学主要在诵记的艺术性上下功夫。其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串讲梳理。这个环节的目的是突出难点,解决重点。同时要寻找到枯燥知识的感奋点,记诵知识的切入点。

2、编卡归类。这个环节如同仓库,把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收藏起来,防止猴子掰苞米,边掰边扔的现象出现。

措施二:从教学过程上入手,由单向性学习转向多维性的学习。单向性学习有两层含义:一是学习途径、手段的单一。在传统的课堂学习中,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依靠书本和教师的讲授。二是学生只知自己埋头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导致“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而多维性学习则倡导学习途径、手段的多样性,除了教师讲授外,还采取探索性学习(附实例:《一碗阳春面》的教学设计)、实践性学习(附实例《联想.想象》教学方案)、讨论性学习(附实例《孔雀东南飞》课堂教学实录)、自主性学习等方式,并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综合运用与课堂学习之中。如果探索性学习,实践性学习,讨论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能比较广泛运用,那么课堂教学的不能充分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和难以充分照顾优、差生的学习和发展的局限性将得到解决。

措施三:从教学形式上入手,变枯燥讲解为“含笑谈真理”,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趣味性,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刺激,萌生强烈的求知欲。同时突破语文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狭小的局限性。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1、“借物起兴,托物言志”,----为教学内容寻找一个有趣的载体。如借助美术,引导学生将课文通过图画表现出来,通过对图画的评价鉴赏比较而学习文章。一些记人写景类文言文用此法效果甚好;

如借助音乐,寻找到情感基调和韵味与课文相近的音乐,在课堂上或以乐曲营造氛围,或将文章和乐曲结合起来鉴赏品位,或配乐朗诵。

如借助表演,让学生将课文某精彩处,甚至全文改变成小品或剧本表演出来,以表演促进学生深入钻研课文,让表演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刺激,从而形成牢固的印象。

如借助数学,对逻辑较强的文章,让学生用数学推理的程式表现出来,既理清了思路,又必然让学生眼前一亮,兴味盎然。

2、“借尸还魂,锦上添花”,----抓住学生好奇,好新的心理特点,通过对课本之外的却有与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文章或知识的学习,从而达到学习课本知识的目的;或找出与课文关涉紧密的文章并引导学生学习,以强化、升华课本知识。

3、“以点带面,天女散花”,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将课本中一点的知识和相关的知识连接起来,和有趣的,形象的,常见的知识连接起来,来达到纵横比较,充分理解,牢固掌握的目的。

措施四:从课堂教学管理上入手,变师对生单层管理为师对生,生对生多层管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也可以缓解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差异性照顾不够的弊端。

管理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管理是否分清层次有很大关系。传统的班级组织虽然也有小组,一二十个人一大排为一组,课上根本没法开展学习、检查等活动,实际上是教师一人直接管理到每个学生。对课堂管理进行改革就是要建立“班组对人”四级管理体系。

班上组织两张课桌四个人小组,好差搭配,四人又分两对,构成大班全面管理,小组具体管理,对子相互管理,个人自我管理的立体网络。

对中学语文的一点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村职业中学 政治教学 新的矛盾和变化 转变观念 措施 素质教育 教学艺术 语言艺术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由于时代的变迁而导致中学政治教学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变化,其中的核心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今天的学生,生活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环境之中,改革开放的浪潮,商品经济的发展,民主自由的环境,思想文化的多元,以及升学和就业带来的压力,社会家庭的宠爱(独生子女)和厚望,成为他们学习的现实环境。于是他们变得比过去的学生更敏感、早熟、自尊,自我意识更强烈;但他们的弱点和优点也一样更突出,脆弱、自私、缺乏自立能力和责任感,更缺乏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崇高的信仰,这就使多年来教学方法单调、教材内容滞后的政治教学陷入困境之中,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探求新路,就成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研究的新课题。

首先,由于科技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土地资源的衰减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导致农村職高必然面临两个问题:生源和出路。农村由于许多家长的思想还相对滞后,认为孩子升学就去读普通高中,这才是正路,而学习差的孩子要就业就可以早点,初中毕业就送走。所以农村职高招到的学生不仅是数量少而且是基础差,而基础差必然增加他们进一步学习的难度。而农村职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学设备都很差,所能开设的专业极其有限,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与需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思想意志弱化,以及行为的难以控制,还增加了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甚至出现了大量学生流失。

再者,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农村职业高中的办学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偏差,自2000年起国家允许职高生参加高职考试,使得一些农村职高的办学思路以“升学”为主,忽视了职高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大量增加高考科目的课时量,压缩挤占非高考科目的课时,忽视教育教学原则,本末倒置,更有甚者,有的职业高级中学的政治课被压缩为只开设一年,每周只有一个课时,违反国家中学政治课课程安排的有关原则,让学生误解为“无用”的科目,这也无形中增加了职高政治课教学的难度。

其三,由于农村职高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生源的特殊性,有许多学生文化基础极差,甚至是缺乏一些必备的知识,如:历史知识、法律知识,几乎是一无所知的;同时,由于农村的相对封闭性,学生接触的社会信息是缺乏而偏颇的。这些政治课的相邻知识的匮乏,也会让学生面临高中政治课程时茫然不知所措,不知所云。

其四,从人文的角度和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纪律素质,政治素质等,这一功能决不是目前的应试教育所能涵盖的,如果让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就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无法适应政治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最终只能窒息它的生命力,否定它的价值和现实意义,而这一困局,已在农村职业中学出现了,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将使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鉴于此,我个人认为,大了说,为了国家民族,小了说,为了自己良心,目前的农村职业中学政治教学应有相应的措施来应对。设想如下:

首先,必须改变观念。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政治课所担负的素质教育这一功能是培养新世纪接班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所必须坚持和不断加强的,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从政治课的价值观念上讲,应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长期以来,政治课的价值位置就是应试教育,为了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使政治教学陷入恶性循环,但中学政治教育的特定功能决不是应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任何统治阶级在维护它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时,都要很好利用这个工具,特别是要利用这个工具造就他们的接班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必然要求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为指导的政治观,价值观,伦理观与之相适应,并以此来教育自己的接班人,否则,我们的事业就难以发展。

作为第一线教师,应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出发,认识到政治教学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提高自身素质,须不断加强学习,广泛涉猎各种书箱,随时更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扩张知识面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足够的相关知识,如:历史、地理、心理学、社会学甚至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素养,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讲课时信手拈来,并恰到好处。

由于直接的施教者就是教师本人,是直接肩负起中学政治教学任务的主体,教师业务素质的高低,就成了直接决定政治教育成败的一大要素。老师除了要具备相应程度的常识、素养而外。教学艺术的水平的高低反映了老师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效果。一堂好的政治课需要各种教学艺术的综合运用。

师生关系的融洽,是教学互动的最佳平台,而这需要教师通过他的教学语言艺术将他的常识、人品等用恰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才能建立起来。

总之,政治教师要科学地运用语言艺术等,让学生听得进,听得懂,喜欢听,一切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

谈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认识 篇4

一、阅读教学的含义和作用

传统的阅读教学较多地强调学生如何发现和“正确”领悟作品的“原意”, 而忽视学生作为读者所具有的自由联想, 进行创作想象的力量。

阅读教学不是教师讲学生听,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 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和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新课程标准给语文的定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人文性则指要使学生通过语文这一载体, 体会更多的文化魅力。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语文的实质, 就要让学生走近语文, 深入感悟。这其中的首要环节是阅读。因此, 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

二、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 明确目标, 突出教学的重、难点, 强化课型创新

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重难点, 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一些课型:朗读课型、学法指导课型、文学欣赏课型、活动课课型、积累课型、整体感悟课型、自主阅读课型、思维训练课型、探究课型、单元组合课型等。例如, 类似于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种内容和形式都很精美的文章, 我们可以采用朗读课型、文学欣赏课型, 当然教无定法, 根据不同需要可创造性地采用一种或几种课型, 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2. 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

直截了当告知学生某一正确结论, 或满足于对教材墨守成规的分析和讲解是“授之以鱼”, 而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能则是“授之以渔”。“鱼”能充一时之饥, 而“渔”则能饱食终生。“鱼”与“渔”孰轻孰重, 已不容分说。作为语文教师, 在阅读教学中, 重要的不是“授之以鱼”, 而是“授之以渔”, 要不断探索, 潜心钻研, 多注意引导学生, 在教学中努力做到“授之以渔”。教师要多教导学生在阅读中实践, 在实践中阅读, 该查阅资料的让学生自己去查阅, 该归纳总结的让他们自己去总结, 该分析言外之意的自己去思考分析……教师在方法和技巧上给予适当指导, 这样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 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要指导学生由课内阅读上升到课外的自主阅读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 除了要充分利用课本中所提供的课文之外, 还要把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外, 即通过对课本内容的讲解让学生掌握阅读和分析文章的方法和技巧, 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练习。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阅读的基本方法, 让他们充分领会和理解文本的意义。但是, 这并不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而是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阅读实践的基础。当然文无定法, 义无定解, 见仁见智, 这本身就是学习者、阅读者的事。因此笔者个人觉得语文教学大可不必斤斤计较于文本意义的正解, 而应将教学重点落实于阅读方法的教授上, 将阅读多少、得益多少的任务还给学生本人, 让他们去举一反三, 让他们去拓展文本意义。语文阅读教学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分析、去体味, 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也是教师的责任。

4.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爱好和习惯

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课内外阅读,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大部分的中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 但是他们的意志力较差, 不能持续进行语文阅读实践, 这与他们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息息相关。因此, 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阅读的爱好和习惯, 在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正如叶老所说:“阅读要多靠自己的力, 自己能办到几分务必办到几分……像这样专靠自己的力才能养成好习惯, 培养真能力。”而课外阅读是偏向于学生自身的能动行为, 因而语文教学必须涵盖学生的课外阅读, 即归纳课外阅读于课堂内, 补充课内阅读于课外。具体做法可适当布置阅读作业:开列书单, 作摘录, 写读书笔记, 学写小论文, 定期交流或展出, 总结评价。

5. 教学中注意把握教学信息的反馈

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教学之后, 我们可以针对性地进行阅读专项训练、阅读能力测试, 以把握教学的反馈信息, 更好地指导阅读教学。具体说来,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阅读状况, 精选各类具时代特长的符合学生学习、生活的美文, 并根据各类文章的特点, 设置具代表性的题, 让学生做, 以更进一步掌握学生的阅读状况, 作针对性的讲述, 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篇5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是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尺度和综合表现。但在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原因,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学生怕写,老师怕改,学生习作水平与城市中学相比,相差甚远,这无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何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呈现如此局面?我们又该如何走出困境?路子又在哪里?作为长期从事农村语文教学的我,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农村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低的原因的思考

第一、狭窄的生活空间限制了学生的活跃思维

相对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生活空间狭窄,接触的新鲜事物要少的多。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贫乏,学生的知识面相应的变小,学生作文是“无米下锅”,也随之出现了虚构内容,拔高立意的现象。再加上大多留守少年,回到家里,无人照看,无人关心,导致写作兴趣的丢失。因此,为了考试,学生就不得不凭空捏造,难以做到以情动人。

第二、应试教育的樊篱禁锢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虽然在高喊推行素质教育,但实际还在贯彻执行应试教育手段,作文教学也就表现出严重的功利性,家长,社会都把目光紧紧盯在升学的指标上,语文教师也把心思只用在几个升学有望的学生头上,重点辅导。在这样的环境下,“素质教育”的呼声也就显得苍白无力,教师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本中规定要教的课文当成教学的“硬任务”,而把作文教学视作“软任务”,大量的精力投入 到课文的教学与标准化习题的演练上,对作文教学只要求学生多读,多背,临考时,就抓几个作文典型题型强化训练,不管出什么题目,写什么文体,只要学生设计好开头和结尾,字数符合要求,卷面整洁,总可以拿到一些分数,正是这种功利性的驱使下,学生的习作水平是越走越低。

第三、作文教学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严重失调

由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虽然说学生的高峰期即将过去,但超级大班现象任然严重,教师高压负荷任然没有得到缓解,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作文批改与讲评就出现畸形状态,选择作文教学的方法也就陷入恶性循环的泥潭。作文课上,随手拿来一个题目,零星讲点作文技巧让学生操练,大讲如何开头,过渡,结尾;如何审题,选材,立意,构思;如何描写,议论,抒情。依次对学生进行大量的机械训练,结果是给了学生一个错觉,似乎写作的秘诀就是掌握好写作方法,殊不知让学生走进作文科学主义的怪圈,写出的文章总缺乏生命的活力,独特的个性没有得到张扬,千篇 一律,就象一个窑子里烧出来的规格统一的红砖。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讲作文教学不需要技法,而是要求注意其灵活性和科学性,否则,学生作文就死搬硬套,缺乏张力。

评改作文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学任务重,忽视对学生作文认真的批改和指点,要么采用几个作文本轮交轮改的办法缓解教师的压力;要么根据作文篇幅的长短

打上几个“神仙分”,写上一个日期。日子久了,学生对老师的作文教学也就了无兴趣。

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篇6

关键词:中学语文;听说读写;语文教学;学生;主体

一、要注重学生有效的“听”

“听”是一个人获取外部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法。长期以来,“听讲”是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方法,而如何提升“听”的效果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笔者认为,有效的“听”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学生要主动去“听”

我们知道,新课改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感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听课,而不是被动地进行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平时说话都有一个目的,教师讲课也一样。所以,在听每一堂课之前,学生心里一定要明白,听这一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然后,带着这个目的,有意识地去听。这样,一课解决一个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听的能力和语文能力就提高了。

2.学生要广泛的“听”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知识积累的一个关键阶段,此时他们的知识积累对于当前的学习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不断地拓展知识面,要能够“广泛的听”,不仅要听教师的授课,而且也要听同学之间的交流内容,比如他们对于事物的看法与态度,另外,电视、媒体对于事物的看法等,我们都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认识。

3.学生要有选择的“听”

初中时期学生的学习科目较多,而学习时间有限,所以面对外界的各种信息,学生在拓展自己知识面的时候也要有选择地去听,要剔除糟粕,选一些精华的内容,以便能够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正能量”。

二、要注重学生有效的“说”

“说”是对学生学习自主性以及学习积极性要求较高的一项学习项目。“说”关键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对于外界信息的理解、消化之后结合自身的认知、感情进行一些信息反馈,讲出自己的一些认识、想法、态度等等。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达技巧、语言技巧以及对于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同时还能够引导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让他们各自表达对于事物的看法,提升他们的综合学习认知。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地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去说,给他们创设环境去“说”,在说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些辩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在交流中提升他们对于知识的综合认知,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提升学习效果。

三、要注重学生有效的“读”

“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方法。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一定的知识量积累才能够实现自身素质的提升。笔者认为,想要引导学生做好“读”的教学,就需要做好以下两点:(1)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进入初中之后,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比如为学生准备一些阅读的素材等等。(2)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求甚解,只重视量而不重视质,导致阅读效率较低,这不是科学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用心去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感受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提升阅读的效果。

四、要注重学生有效的“写”

“写”是对学生“听说读”等几项学习内容学习效果的直接体现,是学生语文知识的一个综合展示,同时写作也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技能。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写”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的正确认识:很多学生对于作文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写作文是一项“作业”,是令人头疼的事情,有了这个观念,写作就很难积极有效地进行,所以就需要教师能够端正学生的认知与态度,让他们感受到作文对于他们成长的意义,让他们认识到作文的魅力,敢于去写,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另外,也要做好教学评价工作,对于学生的作文要善于鼓励,看到其中的闪光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当然,对于学生作文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要耐心引导,相信每个学生都会有所进步,有所提升。

“听说读写”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不可分割的,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我们能够科学地认识、全面地引导,以便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技能的有效提升。

对语文试卷评讲课的一点思考 篇7

一、大胆下水, 与生挑战

都说语文老师, 写下水作文比较常见, 其实评讲试卷也应如此。每次拿到考试试题, 我都会亲自下水, 在不知道答案的前提下, 潇洒走一回。 (为试卷评讲做储备。) 这样, 教师通过下水做题, 与学生一样考试, 能及时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 试卷中的难点及易错点, 评讲敢于向学生暴露出自己的不足, 拉近与学生的亲近感。这样在批阅试卷和试卷评讲过程中, 我们就不至于把期望值的不对等发展到极致, 我们不去痛感学生愚不可及, 也能在评讲试卷时能起到相应地效果。

二、由错析因, 有的放矢

有一种说法叫“最有效的学习是从自己的失误中学习”。试卷讲评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 作为试卷讲评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 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错误。讲评前教师要做好大量统计工作, 认真检查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 分析各题的错误率, 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 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 看试卷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失分, 还是因为审题不清失分, 还是因为答题不规范失分。另外, 对典型错误或答题中有亮点学生名字应作记录, 以利于课堂上双向多向交流。这样, 在讲评时, 哪些内容该精讲, 哪些内容该少谈, 哪些该重点讲, 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讲评时方可有的放矢提高讲评的效果。

三、回归教材, 抓“本”套牢

联系课本, 回归教材, 让学生意到课本知识忽视不得, 从而认识复习教材的重要性。长久以来, 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有这样的误解, 觉得课本知识和考试关系不大。因此, 课文复习流于形式, 学生也主观地把课文排除在备考之外, 师生整天泡在题海里。实际上, 考试的许多题中, 大多可以在课内文中找到相应的“抓手”。

如在考试中一篇记叙文阅读《父亲, 真爱“找”事》中一考题“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学生在此题丢分严重, 因为他们对“语言特点”这一概念比较模糊, 不知如何概括。于是我让学生翻读几篇语言特点鲜明的课文, 如《背影》是语言质朴但饱含真情; 《信客》是质朴而典雅、精辟而畅达; 《端午的鸭蛋》用适当方言, 展现地方特色, 有淡淡的幽默, 风格闲适自然, 平淡而有味……我又问大家这篇文章读来在语言上和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感觉比较相似?有同学说到《蒲柳人家》, 于是, 大家一起来考证, 发现的确很相似, 进而归纳出要阅读段的语言特点为:文学语言和乡土语言相结合;朴实的语言尽显人情之淳朴, 幽默诙谐。这些无不证实教材是最方便最实惠的学习参考, 又何必舍近求远?追求徒劳无获呢?

四、重视民主, 合作共赢

所谓的民主评卷, 就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 学生帮助学生, 学生教会学生, 学生启发学生, 达到共同进步、整体提高的目的。这样, 在试卷评讲中, 让学生挑大梁唱正戏, 既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 又可以让学生在争论中摸索答案的有效途径, 从而建构自我的知识体系, 提高能力。在实际教学中, 可以这样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自查试卷, 先独立改正错误的地方, 对于自己解决不了的, 充分发挥民主力量, 采取组内互助的方式, 请小组内能正确解答的同学帮助解决, 对于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再交给老师, 发挥集体智慧, 全班的力量。这样, 小组成员合作学习, 达到优劣互补, 取长补短, 同时, 组内成员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 也有倾听别人想法的机会, 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与别人合作、交流、探讨的能力。

五、强调技巧, 触类旁通

知识的掌握和落实固然重要, 但答题的方法、做题的规律等应试技能的培养也同等重要!让学生感到语文复习有法可依, 语文解题有章可循。这样可以增强学习语文复习语文的条理性, 强化学生学好语文考好语文的自信心。

对中学语文的一点思考 篇8

传统意义上教师教授词大概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先读正音,再讲解释义,最后分析全词内容,勾画该词文学特色,课后背诵该词。

这种教学方式优点在于:由浅入深,非常有层次地将教学目标、 重点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就可以了解该词的内容, 感受课文的文学之美,领悟作品的艺术特点。

但这种教学方式亦有缺点:程式化严重,学生参与度较低,学生对文学艺术审美领悟不够,往往会陷入教师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课桌前昏昏欲睡的误区。

在古典词教学中,我也有以上感受。我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 与词的文学特点有关系。词是乐曲的歌词,是演唱的一种艺术形式。 这就造成词的特殊性:字数不等,押韵不等,句数不等。它不像诗歌那么整齐规范,易于理解。这给学生在认识、理解、欣赏中产生障碍。再有古典文学作品,因为时间的久远、词语意思的变迁。这都给学生在理解内容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我曾在班级做过调查,学生对小说、诗歌喜爱程度远远超过了词。出现这样的现象大概源于学生对词的理解障碍。学生理解障碍不消除,导致学生对词的喜爱程度。

为了能更好地教学,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欣赏词。我认为应该更改教学模式,重回以歌唱词的传统。

一、由诵词到唱词

为何在语文课上要唱?我以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一)唱词本是词的原始表现形式

词本来就是用来唱的。只不过到了近代,懂唱词、会唱词的人越来越少。唱词才逐渐变成诵词。对唱词的重新恢复,这有助于学生对词这一古典文学形式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唱词有助于学生领悟作品情感及大致内容

我们知道音乐中的节奏、韵律所蕴含着的情感。通过听、唱词, 学生大致能了解学习的课文,作者大致要说些什么,作品情感是喜是悲。

(三)唱词易于接受

学生喜爱的学习内容是多元的。有的喜欢语文,有的喜欢体育, 有的喜欢数学。即使是喜欢语文,也有的喜欢古诗,有的喜欢小说。 正所谓各不相同。但学生正值十五六岁青春年华,唱歌很少有人不喜欢,易于学生接受。

(四)唱词易于背诵

背诵古典诗歌往往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对于学生而言, 特别是不主动学习的学生而言,背诵恰恰是负担,不愿背诵、不能背诵的情况在中职学生中比比皆是。针对这样的现状,我的对策是以唱代背,会唱自然会背诵。我发现一个现象,学生虽说不爱背诵, 但他们流行歌曲的歌词记得极溜。因此由背诵到唱词,恰恰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能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

二、如何唱

如何将唱词融入教学实践中去,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条:

(一)选择好歌曲

选择歌曲要注意旋律优美,照顾到学生的审美特点。实际上, 网络上这种为词谱曲的曲子很多,有的偏古风,有的偏现代。我认为在选择上要照顾到学生的审美特点,不能一味求古,要选择学生爱听、爱唱的歌曲。

(二)提前做好热身工作

指望歌曲在一节课内就让学生熟悉、会唱或许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我的做法是,提前将选择好的歌曲发到QQ群、微信群中,让学生自己先听听。另外在课前下课的休息时间里,可以提前将歌曲播放,同样起到提前热身的作用。

(三)利用学生对唱歌的兴趣,但不做过多硬性要求

虽说提前做了热身,但不能指望学生在一节课时间内会唱。事实上,做过多的硬性要求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反而不利于教学。 我们更多的是对那些会唱的同学予以表扬,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 对那些不会唱的、不想唱的不做过多要求。

(四)厘清唱词在教学环节的安排

我不认为唱在教学环节中占有多么重要的环节,它只是起到辅助性的作用。从作用上来讲,唱词所起到的是:熟悉词的内容,感受作品情感,帮助学生背诵。一定要树立语文课是主体,唱词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形式的理念,不能将语文课上成音乐课。

(五)唱词不能完全代替诵词

唱词固然有其优点,但不能完全代替诵词,特别是诵词中所蕴含着的韵律节奏。这是唱词所不具备的。

三、结语

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古典文学样式。它与古诗既有相似之处亦有不同。诗歌可以诵读,而词除诵读之外还可以唱。这样的行为, 既可以使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提升对学习的兴趣,体会、感悟词中所蕴含的情感,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

对语文课外阅读的一点思考 篇9

新课标中对语文课外阅读的要求已明确凸现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然而, 现今的语文课堂上, 语文阅读教学变得近乎“功利”化。师生普遍只是一味地针对试卷中选文的类型和题型“功利化”地对应讲解和训练, 完全扭曲了语文阅读的本质。没有真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给学生造成了终生的阅读缺陷。

对课外阅读的忽视, 只拘泥于课本几十篇陈旧课文的教学, 首先是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低落, 甚至对语文课的厌烦。“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 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 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 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 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刘国正先生的这段话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轻视课外阅读带来的严重后果。阅读兴趣的缺乏也将直接影响语文教学效果, 甚至对学生终生发展也极其不利。

其次, 轻视课外阅读, 只拘泥于课本几十篇干巴巴的文章, 也是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 情感体验能力较差的重要原因。阅读不仅能扩大学生视野, 增加其信息量, 从生活中获得大量的知识, 还有利于发展思维, 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 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 张志公先生说过:“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只有多读, 才能善写。”这一句话说明了阅读的重要。只有把学生放归到课外阅读的知识海洋中, 才能承载起自己知识的巨轮。

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应成为学生阅读学习的倡导者和引领者。

首先应该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 才能放手学生自由阅读, 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学生正处于求知的渴望期, 他们想了解社会, 探讨人生, 关心天下事, 体验情感, 他们还想提高修养, 涵养气质。这种精神需求正是引导学生投入课外阅读的内在有利因素, 只要采取科学有效方法, 充分利用有利因素, 因势利导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是要提供阅读的时间和创设阅读交流的平台。提供阅读时间是教师帮助学生落实阅读任务, 引导学生阅读。创设阅读交流平台, 如定期举行美文交流、名著赏析、读书比赛、古诗文背诵比赛等活动, 是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与成功感, 从而带动更多的人参与阅读, 促进阅读兴趣的提高。

再次, 阅读既要体现学生的自由性又要体现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个性不同, 兴趣自然也不一样,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自己做主, 让他们在阅读实践中自由地体会学习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并享受探求知识的乐趣, 激发求知的欲望。同时, 课外阅读在尊重学生阅读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前提下, 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生命的优秀作品, 提高学生的阅读的品味, 使学生在阅读中明辨是非善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读书更重要是育人, 倘若通过课外阅读让每一个学生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有爱心, 那便达到了阅读最高境界, 也实现了阅读的终极目标。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源泉, 教师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阅读时间和创设阅读交流的平台, 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

对创设语文教学情境的一点思考 篇10

一、教学情境的含义

我在执教人教版八 (下) 课文《我的第一本书》时, 开篇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则漫画 (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 , 学生在静静地看着, 看完后,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笑起来, 我说:“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那个塑造不羁灵魂的华南虎形象的诗人牛汉, 走进他的《我的第一本书》, 同学看完漫画笑起来了, 可是诗人牛汉在回忆自己第一本书时却很难笑起来,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好, 我们一同走进文本, 感受作者在苦难年代里独守的精神家园。”此时的学生, 一下子就被这一悬念牵引住, 心想诗人牛汉为什么笑不起来呢?一本厚厚的书究竟承载着什么呢?这一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这就是所谓的教学情境。它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 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 能够把抽象理论形象化、理性知识感性化、复杂事物简单化。“情”应侧重于情感的激发, “境”应侧重于形象地描绘和情境的熏陶。

创设教学情境既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催化剂, 又是实施教学过程的助推器。既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 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创设教学情境有这样的优势, 很多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都注重通过“情境”来吸引学生,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提供攀爬支架, 课堂也因此变得活跃起来。可是, 也不乏一些教师只将它当作点缀, 在其中迷失了教学方向。

二、创设教学情境存在的误区

1.真情缺失的情境。

情境既含境又含情, 如果没有教师的感情投入, 就失去其教学功能。一定要强调真实的情感, 而不是虚情假意。例如, 一位老师在执教《信客》一文时, 为了让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 于是就问:“同学们, 你心中的明星是谁?”课堂看似一下子激活了, 有的说巨人姚明, 有的说航天员杨利伟, 有的说环球航海家的翟墨……同学们各抒己见, 同学交流结束后, 老师顺势问:“你们知道老师心中的明星是谁?”学生不约而同地说:“信客。”后排听课老师发出一阵轰笑。这样的情境有必要吗?还有真实的情感吗?

2.问题假空的情境。

问题假空即没有思维价值或者离学生生活久远不能调动学生情感体验的情境。例如, 一位老师在执教《老王》一课时, 为了让自己的课堂更有深度, 于是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 老王生活在文革期间, 文中就有暗示那是一个非人时代的词句, 找一找。”老师的这个问题一问, 我在听课时就想:学生距离文革年代久远, 他们了解文化大革命吗?连我们老师自己可能都不太了解, 又何况学生呢?执教老师为了能调动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说:“同学们, 那个年代人不是人, 只是‘货’, 一人遭殃, 全家受罪, 其他人也不敢接近遭批判的人, 能找到吗?”这些问题远离学生的生活, 没有切身体验, 学生很难深入理解。

3.多媒体“泛”的情境。

多媒体情境有其特有的优势, 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频繁运用视觉和听觉冲击, 使得学生懒于思考, 更为严重的是, 我们的语文是语言文字, 文字本身是会说话的, 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朗读让情境再现, 一味地让学生借助于多煤体画面和音乐去体验文本, 学生的想象力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语言如何更加精练?长久地使用画面和音乐会使得语文课堂的语文味道荡然无存, 语文课索然无味。例如, 一位老师在执教王维《使至塞上》一文时, 一边配乐朗诵一边用多媒体播放雄浑的塞外风光图。我在听课时就想:用音乐和画面代替了学生的朗读和想象, 如何让语文课更有诗意?我在执教这一课时是这样处理的:我有感情地诵读, 读得声情并茂, 让学生闭上双眼, 想象诗歌中所呈现的景色,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诵, 读出文字、读出诗人、读出自己。

4.“猜谜式”的情境。

有些教师创设情境是兜圈子、猜谜语, 让学生不知所云, 反倒干扰了学生的学习。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1.真情实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老师用心投入, 入情入境, 学生受其感染, 课堂一定会精彩纷呈。

2.问题有效。

有效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 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要问得有效, 紧扣目标, 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 有效问题可以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这样也可以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3.联系生活。

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挖掘学习情境资源。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对文本内涵有更新更深的认识。

对中学语文的一点思考 篇11

一、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之间的差别

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初中语文相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来说难度更大,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区分文体,同时要求学生开始学会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在知识量方面大幅度提升,同时初中课程类型增多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第二,小学语文侧重点在于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对学生学习的要求相对较低,学习的强度以及难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语文学习难度提升,教学重点除了基础知识外,还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与初中生年龄特点相符。

二、小学六年级语文初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

虽然初中语文学习以及小学语文学习都符合各自的年龄特点,但是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来说,与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几乎没有差别。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就会面临比小学语文学习更多的压力,如果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地做好衔接工作,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不仅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

另外,对于有些地区来说,小学使用的教材版本与初中使用的教材版本不一样,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三、小学六年级语文初小衔接工作策略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语文是小学与初中阶段重要的学科,小学语文学习不仅需要考虑学生升学问题,同时还需要注意小学生年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打下升初中的基础,需要积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对更高层次语文学习的欲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主动地参与到学生中间,增强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根据小学语文基础性强的特点,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强化教学,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这样学生更容易应对初中系统化的语文知识,也能够理解相对抽象的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增加学生自我的语文素养,为初中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重视初小语文衔接工作,根据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不断地完善教学方式。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逐渐地适应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任务实施中,可以有效地借助多媒体工具,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帮助学生建立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4.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对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注重学生写作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了,其他的语文素养也就相应提升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同时不断地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将生活融入到语文写作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同时也能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学生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提升了,就能够适应升入初中后语文知识的学习。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小学六年级作为一个特殊的教学阶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初小衔接问题,从巩固学生语文基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几个方面,为学生升入初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廖勇.论如何做好小学六年级语文初小衔接工作[J].都市家教月刊.2012,21(8):155-156.

[2]陈光军.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如何做好初小衔接[J].山西青年月刊.2013,32(12):85-86.

[3]石胜娥.关于小学高年段文言文教学的一点尝试--为学生初小衔接和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添砖加瓦”[J].小学教学研究.2014,15(8):55-56.

对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一点思考 篇12

一、转变传统的阅读观念

因为“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在不少教师眼中, 学生能掌握书本里的知识就很不错了, 没必要耽误那么多时间去搞课外阅读。这直接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 无暇去读课外书。其实, 进行课外阅读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反而还有利于学生更轻松地理解和掌握各学科的知识。那些教师之所以有那种担心, 是因为这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 轻视课外阅读, 经常用量化的作业、考试的武器挤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有一位语文专家对此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课堂教学的改革如在游泳池里游泳, 水虽浅, 但安全可靠, 偶有险情, 也救生有方;进行课外阅读的探索如到汪洋大海里去击水, 虽随时可能葬身鱼腹, 但也能训练出弄潮好手, 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因此, 只有转变教学理念, 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才会从根本上出现转机。我们应该把语文的课堂真正变成文学阅读的天地。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 教师不应再是照本宣科、“满堂灌”, 而是应和学生共同讨论, 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如果学生体会到了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 并开始试着自己去阅读, 从而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那么真正的阅读就开始了。

二、筛选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精品

当今书海浩瀚, 单是面向中学生的各类图书, 就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而其中鱼目混珠者极多。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好奇心强, 可塑性大, 对其而言, 好的课外读物是良师益友, 而不健康的课外读物可能是让他们走向歧途的“教唆犯”。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帮助学生从浩瀚的书海中大浪淘沙, 筛选精品, 读到最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好书。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初中生必读的文学名著, 必读的文言诗文, 为我们明确了阅读的范围和方向, 而一些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书籍, 如《智慧背囊》《时文选萃》《读者》等, 也是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首选。

三、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学生通常对语文课文阅读都不会排斥, 尤其是故事性较强的读物, 学生是喜欢阅读的, 但阅读的目的大多还是为了消遣, 因此并不会太在意阅读的方式、方法, 但是这样会非常影响他们阅读的效率, 没有科学合理的方法, 是无法顺利达到目的的。从课外阅读实践看, 学生课外阅读量少且盲目, 处于无序、无目标、无目的状态。学生面对书海, 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书, 不会也不知道读什么书。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 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课外书是“闲书”, 会影响学生考试。新课改的提出倡导着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倡导着教育中人文因素的挖掘, 倡导着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 既为语文带来了新鲜气息, 又为语文教育构设出了美好前景。阅读是语文之根, 阅读是学习之母, 阅读是教育之本, 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 才能生存, 才能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作为语文教师, 要注意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应是组织者和辅导者, 所起的作用是利用情景、协作、对话等学习环境要素, 激发学生的能力。新课标总目标中提到“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有精读、泛读、浏览、速读等。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广泛而快速的阅读, 最大限度地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毫无疑问, 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开阔思路、博采众家之长是大有裨益的, 然而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精读, 浏览与精读并不是对立的。浏览的目的是为了选择和捕捉信息, 而要运用选择和捕捉到的信息, 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就需要精读。优美的写景类文章要用精读的方法, 而对于小说就可用浏览的方式阅读。这样, 掌握了方法, 阅读才会事半功倍。

四、培养学生对精彩文章定期定量背诵

学生在课外阅读时, 应该对自己喜欢的某种话语方式的经典范文及时地记诵, 以备需要时仿用;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书面语感, 提高表达能力。教师要结合课文上的背诵要求, 合理分配时间。如课本中无背诵要求的内容, 让学生自选自己喜欢的文章来背诵。教师规定大致范围, 如一周安排背400—600字左右的文章 (记忆能力弱的学生可降低要求) ;再以朗诵、演讲或教师抽查、逐个检查等形式督促完成;也可用规定的时间规定内容进行抢背, 以比赛的形式看谁背得多, 背得准。总而言之, 形式是手段, 积累才是我们的目的, 背诵贵在精, 贵在勤, 贵在坚持。

上一篇:中外研究下一篇:连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