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经济学

2024-11-04

可持续经济学(精选11篇)

可持续经济学 篇1

目前, 全球环境变化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经济学家和整个社会都已意识到应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经济学将环境看作是一种稀缺性资源, 主要讨论了污染成本、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增长等问题, 而可持续经济学在此基础上对可持续问题进行了延伸, 是可持续问题经济研究的更高阶段, 将自然资源经济学整合到一个完整的可持续经济学框架中有其必要性和深层的理论价值, 能够更好地反映可持续发展的真实现象。

一、从自然资源经济学到可持续经济学

自然资源经济学兴起于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初期这一阶段, 以自然资源经济学界公认的三位先驱发表的三篇论著为标志。于1849年, 福斯特曼在其发表的《林地和未成熟林立木的计算》中, 提出了森林最优轮伐期的观点, 该文被誉为森林经济学高水平研究的标志;1865年, 杰文斯在其出版的《煤炭问题》一书中, 提出了人口和经济的增长对煤炭需求的影响, 杰文斯也成为了可耗竭资源经济学的早起开拓者;1913年, 格雷在其发表的《资源保护的经济可能性》一文中, 将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耗竭成本归于可耗竭资源价格中, 其强调的对资源最优利用对后世影响重大。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对自然资源经济学的研究走向高潮。

可持续经济学是在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学说, 它还融合了环境经济学的部分内容, 一些自然资源学家和环境学家开始关注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的问题, 促成了自然资源经济学向可持续经济学的过渡。事实上, 学界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末期, 当时主要关注的是人口增长问题。1980年3月5日, 联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 确保全球持续发展。而后, “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 也逐渐被全世界人们所认同, 现就可持续经济学框架做出总结:可持续经济学以人本位为出发点, 即坚持以人类发展为中心, 主要研究的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该研究有其特定的实践范围、地域范围以及人群范围, 涉及到经济与生态的关系问题以及对后代人的责任问题, 就其研究路径而言, 可分为强持续性和弱持续性, 前者对可持续的度量主要集中在物质存量以及自然资源提供的功能上, 后者对可持续的度量主要集中在可持续收入、可持续效用和可持续福利上。

二、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1. 可持续经济学的本体论

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是有关人与自然的系统, 更进一步来讲, 就是效率与公平的结合问题, 这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基本理解之上的,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种是认知上的理解, 一种是行为上的理解, 既要对可持续在理论上有充分的认识, 更要落实到实践中, 即要解决人、自然与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 它是建立在道德上的效率和公平, 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使用中, 要致力于完成两个规范性的目标:一是人类个体需求的满足和公正, 这种满足和公正既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又体现在代际上;一是处于对未来的展望, 毕竟长远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内在的不确定性。

2. 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问题

可持续经济学首先要对正规化前景进行解释, 人与自然系统以及效率与公平问题都是对长远的展望, 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 因此要对现行的理论和行动策略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进行探究, 弄清不同的规范性目标之间的关系和确定存在的矛盾, 其中包含了一个有关社会公正、个人诉求的道理标准, 要弄清这一标准, 就应对规范化目标的可操作性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 效率的准则才有可能被建立起来。人与自然系统之所以存在内在的不确定性, 是因为这一系统处在动态的变化中, 可持续经济学就是要对这一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动态的对人类与环境的系统分析, 应考虑到联合生产、流动库存、相互作用机制、耗散结构等影响因素, 还要对系统的内在属性, 如阈值、负载、承载能力以及经济、自然和耦合的人类与环境系统的有限适应力。此外, 在人与自然系统中, 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规范化目标, 还要从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的指导与控制手段上进行考虑, 这些因素与效率和公正的具体可持续经济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3. 可持续经济学的特征属性

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主要是从人与自然系统的视角来看待可持续发展问题, 这其中包含了多种相互作用的机制, 该机制的空间范围从地方延续到全球的, 也包含了多种反馈机制、互动机制。由此可见, 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要找到一种跨学科的方法, 而可持续经济学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对那些符合可持续经济学研究目标和主题的问题, 在方法论上体现了其开放性, 从这一点上看, 可持续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 或者更进一步讲, 它不仅仅是一门纯粹的积极科学, 我们更应该将其理解为是一种“相关科学”。可持续是关于长期的, 可持续经济学必须要考虑具有内在不确定性的长远的未来, 由此可见, 在可持续经济学领域内, 任何一项研究都要考虑到不确定性这一特点。鉴于可持续经济学是建立在一个对未来展望的道德标准上的科学, 从始至终, 它都要关注两个规范化的目标, 即人类代内与代际的公正以及人对自然的公正, 这种公正是与效率结为一体的, 既要通过多种方法来使用自然资源, 又要保证人类在资源使用上的不浪费。从可持续经济学关注的两个规范化的目标出发, 其又具备了认知和管理的双重属性, 且两者很可能会互相作用, 以期获得人类需求的公正与满足的目标, 并且在行为上予以指导。

从上述特征来看, 可持续经济学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在本质上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它是在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基础上, 吸收了二者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可持续的观念, 同时在研究主题上, 可持续经济学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即内在关联的不确定性, 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解决三大难题:一是要克服任意性, 即人们在分析和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时, 要对非理性的手段予以控制;二是在独立研究可持续问题的过程中要克服自然资源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之间的划分;三是应将个人的研究成果融入进可持续经济学的领域中, 使得可持续经济学研究的目标、主题等有一个统一的认识。

三、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1. 市场失灵与污染成本

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 经济学界主要关注的是失业、投资、财政政策以及经济增长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 一些经济学家开始将经济与环境联系在一起, 开始将自然资源视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的生产性因素, 最初是法国的重农学派将土地视为重要的生产性资源, 进入工业社会后, 煤炭又被视为重要的生产性资源,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看, 对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问题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如在1968年, 哈丁提出“对稀缺资源的竞争性需求”的问题, 从这之后, 人类生存环境恶化问题就成为了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 环境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1970年“地球日”的设立, 以及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环境会议召开, 体现了环境问题正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问题, 对该问题的研究更体现了全球性的意义。市场失灵迫使人们开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治理, 鉴于污染成本的持续增高, 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上升为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性问题。

2. 环境与经济增长

罗马俱乐部在《增长的极限》中指出:环境污染会对经济增长造成直接的抑制作用。由于这种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其抑制作用的途径也并不明确, 但是这种抑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国际层面来看, 对“环境污染会对经济增长造成直接的抑制作用”这一问题的研究, 主要来自于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从经济角度将, 环境属于生产性要素, 是能够为人类提供福利服务的重要资源, 环境问题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如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破坏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 在宏观上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原材料的输出, 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并不利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甚至会提高其国内消费品和出口品的生产成本, 从而降低其经济增长速度。这样看来, 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就出现了矛盾, 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影响。

四、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1. 需要新的能源经济学范式

各国从现有的发展模式去推动自身的经济增长, 就需要更多的物质投入, 对各国而言, 经济增长是一个好消息, 但是从全球环境影响来看, 这却注定是一个坏消息, 经济发展造成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 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而这种影响最终造成的损失, 如果以经济计量来推算, 是无法估量的。事实上, 很多人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 如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就已意识到这些问题, 但是为了企业的发展, 必须不断为自身产品寻求更大的市场, 生产更多的产品, 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无疑是具有很大破坏性的。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我们需要对这一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要通过一个新的能源经济学范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新的范式讨论的核心是:技术发展的潜能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的有机结合, 从“重新无纸化”的角度来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以便探索出一条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2. 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可持续经济学是一门“相关科学”, 它包涵了来自不同科学领域的各种看法, 如热力学、地质学、生态学、、心理学、政治学等, 就当前来看讨论的具体问题来看, 该学科特别关注的问题是资源 (尤其是稀缺性资源) 的供给、气候的变化以及化石燃料的消耗。从现代经济学发展脉络来看, 有必要将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整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统一的框架, 这也就是我们所提出的可持续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研究的重大成果是在较大程度上涉及了市场的局限, 提出了“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 自然环境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是指出了资源开采的基本战略, 即从质量最高、最容易开采的地方起步, 自然环境学最为敏锐的观点就是提出了自然资源是按照代际方式分布并会不断折旧的观点, 从这一理论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期高质量的资源消耗是难以持续下去的, 而可持续经济学则必然要涵摄更多的理论预设和真实现象, 其发展前景也必然十分广阔。

五、结论

综上所述, 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问题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问题, 将自然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整合在一起, 有其必要性和深层的理论价值, 这也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罗伯特·U·艾尔斯, 孙舒宁.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与前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3, 10 (5) :62-63.

[2]王小马.从自然资源经济学到可持续经济学[J].生态经济 (学术版) , 2008, 6 (1) :162-163.

[3]诸大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管理的生态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区别和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意义[J].经济学动态, 2009, 11 (3) :47-4.

可持续经济学 篇2

西部开发要坚持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

西部大开发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部开发要坚持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协调开发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注意在开发的.同时,采取科学的社会经济政策,加强自然资源的建设与保护.

作 者:张嫘 ZHANG Lei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41刊 名:沈阳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年,卷(期):13(3)分类号:F061.3关键词:西部开发 可持续 发展模式

可持续经济学 篇3

【关键词】可持续经济学;环境污染;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当前大部分的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环境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其中的自然资源经济学更是将自然环境当作了一种高价值的稀缺资源,而由此延伸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可持续经济发展,其将自然资源经济学的价值理论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

一、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主题

(一)可持续经济学的本体论

对于可持续经济学来说,其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对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准确的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自然的认知上的理解;其次是对自然行为上的理解。综合来说就是需要在理解自然的基础上采取正确的经济行为,保证自然与经济的和谐发展。在可持续经济学中,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首先,人类需要对自身的需求进行公正的判断,保证自身的索取能够满足自身的需求;其次,对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人类的生存是需要自然环境的。

(二)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问题

在可持续经济学中,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需要对现存的经济发展策略和操作具有正确的认识,了解自身发展中采取的行动,还需要对不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和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能够对规范化的目标进行定量的操作和定性的分析;其次,效率准则的建立,由于人类和自然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于自然系统的多变性导致的,为了更好地通过可持续经济学对其进行分析,需要将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考虑;最后,想要实现人和自然的规范化目标发展,还需要从政治和法律等多个方面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进行控制。

二、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市场失灵和污染成本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了解,逐渐将自然资源当作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从法国的土地视作生产性资源,到工业社会的煤炭视作生产性资源,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问题。而最初提出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问题的则是在20世纪60~70年代,这一阶段出现了大量的环境成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质疑。随后,人们开始对环境恶化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和研究,并将其和经济增长放在同等的地位。而市场失灵则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加强,其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由于污染治理的成本较高,导致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人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二)环境与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由于其中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很多国家和机构对其无法进行有效的调查和研究,但这种影响确实存在。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解:首先,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性资源,能够为人们的生活提高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而环境问题的产生则从根本上降低了人们生活的質量,导致经济增长受到严重的影响;其次从国际层面上,环境污染会抑制经济增长主要是对各地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最后,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当前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原材料的输出,原材料的开采和收集必将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取消原材料的输出又会对当地的经济增长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这些方面来看,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常多的矛盾,且相互之间又存在很多的制约因素影响。

三、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方向

(一)需要新的能源经济学范式

根据对当前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大部分的经济增长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物质成本,但这对环境来说确是非常大的一种破坏,经济增长能够为各国带来巨大的国力增长,但相对应的则是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大量消耗,这种负面的影响对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此外,经济的增长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造成的环境资源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对于这一问题,很多国家和企业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像石油公司的埃克森,其对石油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具有明确的认识,但由于自身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一经济模式又必须不断进行,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经济增长,我们需要具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创建一种新型的能源经济学范式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问题。对于新型的经济学范式,其主要是通过技术的发展来实现经济的增长,探讨新型的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对于可持续经济学来说,其没有一个规定的模式,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热力学和生态学等多个学科,根据当前的形式来看,可持续经济学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当前的可持续经济学中,比较关注的是资源的供给和能源的消耗问题。然后根据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可持续经济学的提出和环境经济学以及自然资源经济学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其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在可持续经济学中,对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而对于自然资源学,其主要是提出了资源开采的基本战略,也就是先易后难;对于自然环境学,其主要提出的观点是采用代际方式来对自然资源进行划分,综合这些观点形成的就是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前景。

四、总结

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目前已经达成了共识,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挖掘,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罗伯特·U.艾尔斯,孙舒宁.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与前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5).

[2]王雪.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与前景之我见[J].商,2014,(16).

作者简介:陈芸(1987-),女,浙江宁波人,就职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农村商业银行长河支行,研究方向:经济学。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 篇4

1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 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它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的几个特点: (1) 循环经济创新性地将传统经济的要素之一的“自然资源”进行系统的研究; (2) 循环经济将固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变革, 将开链生产变为闭环生产; (3) 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 在技术制约下知识经济实现有困难, 而循环经济比较现实, 可以立即实行; (4) 循环经济是将“环境”由经济外部的制约性因素提升为经济内部的新的生产要素。

2 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选择及其对策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 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目前, 尽管在我国也开始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 但从总体来讲, 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更多地还停留在概念层次上。因此, 要全面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 使循环经济融入国民经济的发展之中, 还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在理论思维、实现途径、操作方式等问题上的借鉴与创新, 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2.1 探索新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

目前我国开展循环经济主要是遵循“3+1”模式。一是在企业层面上建立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物质小循环, 也就是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 推行清洁生产, 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 实现污染排放的最小量化。二是在区域的层面上形成的中循环, 即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 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 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 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当有些废弃物无法在企业内部完全消化掉的时候, 就需要建立这种模式。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 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 争取做到“零排放”。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目前国际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三是在区域层面上形成大循环。目前世界上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日本。日本资源有限, 所以特别注重资源的再利用, 尤其强调建立循环型社会。日本的资源再生系统由3个子系统构成的:废物回收系统、废物拆解、利用系统以及无害化处理系统。所谓的“3+1”是指建立虚拟的生态工业网络和工业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 以从根本上解决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 以经济利益为纽带, 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

2.2 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我国要真正走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经济,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新经济。推行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和对策如下:

第一、实行绿色设计是推行循环经济的起点

推行循环经济要求在产品设计中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起来, 充分注意到物质的循环利用, 尽量采用标准设计, 使一些装备便捷地升级换代, 而不必整体报废。在产品使用生命周期结束以后, 也易于拆卸和综合利用;同时, 在产品设计中, 要尽量使之不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影响;不使用或尽可能少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科学合理的设计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基本要求, 是循环经济的首要环节。

第二、推广清洁生产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保障

推广清洁生产、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由之路。企业要积极主动防治工业污染,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使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逐步实现零排放, 从而达到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的目的。清洁生产是防治工业污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第三、建立绿色工业园区是推行循环经济的方式

绿色工业园区 (即生态工业园区) 已经成为循环经济一个重要的发展形态。绿色工业园区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造的方向, 同时也正为成为我国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绿色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绿色工业园区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废物, 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生产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 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 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生态工业园区采用的环境管理是一种直接运用工业生态学的生态管理模式。

第四、实施绿色营销是推行循环经济的要求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 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 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第五、绿色消费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

倡导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的推动力。在消费引导方面需要政府起表率作用, 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和消费, 影响其他事业单位、企业和公众。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绿色产品;在使用中注意节约及多次重复使用。

第六、建立绿色技术体系是推行循环经济的支撑

绿色技术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的环境工程技术, 进行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和生产过程的无废、少废及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建立绿色技术体系的关键是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尽可能把污染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

第七、建立绿色管理是推行循环经济的条件

循环经济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 科学和严格的管理是推行循环经济的重要条件。调查证实, 工业污染排放在30%-40%是管理不善造成的, 只要强化管理, 不需要花费很多资源, 便可获得削减物料和污染物的明显效果。因此,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促进循环经济建立的法规制度和办事规则及操作过程, 并且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能力。

第八、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必然

在经济核算体系中, 要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 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 开展绿色经济核算, 并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目前, 应重点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失及环境保持效益计量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工作, 并进行统计和核算试点。

总之,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 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需要, 是一项符合国情、利国利民、前景广阔的事业。只要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 以点带面, 群策群力,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 就一定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本文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及其与传统经济的比较, 并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及战略对策选择。

可持续经济学 篇5

一是林种结构更加合理。全市森林面积从1989年的203181公顷增加到目前的243485公顷。面积的大量增加,主要是大面积消灭荒山、退耕还林、发展非木质资源的成果。其中,商品用材林略有下降,面积从97324公顷减少到66691公顷;天然保护林面积增长较快,从39837公顷上升到86221公顷,主要是临安市政府从1995年开始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除每年的800多万元政府投入外,还通过禁止商品性木炭烧制、农村全面普及煤气灶等举措,解决了千家万户的烧柴问题,使每年2000公顷的天然林免遭砍伐;经济林、竹林增长迅速,从66020公顷上升到90573公顷。

二是森林质量逐年提高。全市拥有天目山、清凉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青山湖国家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小区14个,共建成以天然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8.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989年的64.9%提高到现在的76.55%,森林蓄积量从486万立方米增加到1020万立方米,平均单位蓄积量从23.9立方米/每公顷增加到60.15立方米/每公顷,阔叶林比重从19%提高到26%。其中,森林年采伐量从17.3万立方米下降到6万立方米。

三是非木质资源占居主导。全市非木质资源面积达到9万公顷,其中竹林面积从1989年的3.3万公顷增加到2009年的5.6万公顷,山核桃面积从1.1万公顷增加到2.8万公顷,板栗、山茱萸、香榧、杨桐等其它非木质资源面积从0.3万公顷发展到0.4万公顷。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带动了整个林业产业的飞跃,林业社会总产值从1989年的5.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02亿元,其中非木质林产品的产值从2.5亿元增加到81.98亿元,在林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50%上升到92.3%。竹子、山核桃等非木质林产品的开发,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增长,成为了农民致富的主要来源。2011年,全市竹业总产值29.09亿元,其中竹笋产量24万吨,产值8.13亿元;参与竹子栽培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60%,参与竹笋加工和销售的人数有2.6万人。山核桃等干果产业总产值45.04亿元,参与山核桃栽培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35%,参与山核桃加工和销售的人数有7000余人。板栗、山茱萸、香榧、杨桐等其它非木质林产品产值2.6亿元,参与生产加工的总人数有1.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153元增加到13926元,其中林业收入所占比重从14%增加到45%以上。如千洪乡的潘家村,总人口616人,有雷竹面积40公顷,2011年全村竹笋产值近380万元,平均每公顷产值9.5万元,人均竹笋收入6169元。其中该村村民丁树民,0.07公顷雷竹,雷笋产量达到8200斤,收入38540元。

四是森林功能更加凸显。森林旅游、物种保护、森林文化等新型业态的发展,使临安在森林功能挖掘利用上的优势显现。全市现有3000余种植物,其中有银杏、天目铁木、南方红豆杉、银缕梅、中华水韭等一级保护植物5种,二级保护植物22种,有古树名木8684株。全市有野生动物7大类2315种,其中有梅花鹿、黑麂、白颈长尾雉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6种,省级保护动物47种。森林旅游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2000年到2011年临安森林旅游接待总人次从171万人次提高到550万人次,旅游景点门票收入从0.2亿元提高到1.2亿元。森林文化得到弘扬,从2002年以来,临安通过连续举办六届中国天目山森林旅游资源博览会,承办首届中国杭州竹笋节、杭州竹笋产业高端论坛、中国(临安)山核桃文化节等多项文化节庆活动,进一步打响了森林品牌,扩大了林业的对外交流合作。同时,还先后获得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都、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示范点、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碳汇林业试验区等20多项部级荣誉称号。临安国际示范林建设工作还被评为全省“十五”林业建设十大成就之一。

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临安市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决策。临安历届政府高度重视森林经营工作,牢固树立森林经营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牢固树立森林经营必须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有机统一的观念,牢固树立森林经营必须保护与发展协调并重的观念,并真正把森林生态建设和非木质资源开发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突破口来抓。上世纪80年代,针对当时荒山多、农民穷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实施了新老“三线”战略,大力发展竹笋、山核桃、茶叶等非木质资源,农民增加了收入。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营森林生态资源,发展森林旅游,持续实施了生态公益林、流域治理、植被恢复等生态示范工程,并成为全国惟一加入国际示范林网络组织的县级市,农民更加富裕。进入新世纪,临安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发放林权证7.4万余本,流转山林3.4万公顷,发放林权抵押贷款4.1亿元,更加坚定了农民发展和保护生态资源的信心。近几年,又加大了对森林经营的资金扶持,每年投入1800余万元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非木质资源开发和林道建设。同时全面减轻农民税费负担,累计为全市农民减负2000多万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税赋”。

二是科学合理规划。临安的山核桃、竹笋之所以能“全国闻名”,临安的生态旅游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关键是能够按照林业分类经营的要求,对森林进行科学合理规划。一方面,规划建设生态公益林12万公顷,在重点界定区内全面落实了封育管护措施;另一方面,科学编制了全市非木质资源发展规划,确定了东部以竹林为主、西部以山核桃為主、南部以香榧为主、北部以森林旅游为主、中部以花卉苗木为主的多样化发展框架。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实施项目规范化管理。全市已完成或正实施的项目有: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百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百公里绿色长廊工程项目、林业综合开发龙头工程项目、国际示范林建设项目、林地保护综合利用规划项目、城市森林建设工程项目、毛竹林碳汇研究项目等等。

三是健全推广网络。目前,临安已建立起由官方组织机构和民间服务机构共同组成的技术推广网络。其中,官方组织机构分市、管理区、乡镇三级,主要提供技术咨询、规划设计、经营方案、项目验收、宣传培训等全过程服务。民间组织机构由市科协、竹产业协会、山核桃协会、花卉协会、林业专业合作社等构成,定期组织开展农民培训等活动。通过推广网络,目前全市已建成市级以上示范点47个、科技示范乡镇6个、科技示范企业10家、科技示范户800户,示范点面积达6万余亩;每年举办各类林业技术培训班80期以上,受训农民1万人次以上,解决了林业实用技术如何在山区大规模推广的问题。其中,雷竹覆盖技术的推广,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覆盖技术推广后,每公顷竹笋产值由推广前的1.5万元左右增加到15万元,最高的公顷产值达69万元,年推广面积达4000公顷。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也增强了科技兴林的意识。

四是多方参与建设。在森林经营过程中,无论是规划布局、项目管理,还是技术推广,都十分注重政府官员、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的结合,强调多方参与。注重政府参与,建立了山核桃省级科创中心、竹产业省级科创中心等林业科技平台。每年由市领导带队组织有关企业、大户到上海、江苏等地拓展销售市场,提高了临安林产品的市场知名度。注重国际合作,先后与国内10余所高校和国际竹藤组织等多个国际机构进行了合作,累计接待7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各类团组100多个。特别是在国际竹藤组织和竺肇华先生的帮助下,组织实施了“中国农用林综合研究”、“森林生态旅游”、“退化林地改造”、“国际示范林项目”等一系列国际合作项目,给临安山区综合开发带来了“森林产业发展中的利益共享者或伙伴关系”、“农林复合经营”、“非木质资源开发”、“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等一系列新思路。注重企业参与,完善了“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的联结模式,企业连接基地面积40万亩,带动农户8万户。注重农民参与,通过森林采伐公示、林地保护奖励、活动平台搭建、林业决策咨询等方式,探索建立起了公众参与森林资源管理的新机制。

经过多年探索,临安在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新挑战。我们真诚希望通过扩大对外交流,得到专家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我们将继续围绕实现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两个目标,依托全国碳汇林业试验区平台,高举生态科技两面大旗,加快推动临安现代林业建设。

循环经济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篇6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及目标

1、循环经济基本概念

循环经济 (物质闭环流动性经济的简称) 是指以降低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为基本目标, 将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资源的有序利用相结合,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为基本原则, 最大限度重复利用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生产要素和能量, 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生态化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 是既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保护环境和削减污染的根本手段。

2、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及目标

比较图1与图2, 可以看出:相对于传统粗放型经济是一种物质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来说, 循环经济是一种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网状经济 (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 。传统经济的显著特征是“两高一低” (即资源的高消耗、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污染物的高排放) , 它是以大量消耗自然界资源和能源及大规模破坏人类生存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经济增长方式为内涵式发展, 遵循“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的环境治理方针, 以绿色核算体系 (绿色GDP等) 作为其评价指标, 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等, 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科学管理、低开采、高利用, 追求经济利益、环境利益和社会持续发展利益的总目标。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不断循环利用物质的基础上, 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它要求系统内部以互联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 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 从而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图2) , 实现“最佳生产、最少废弃、最适消费”, 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的冲突及人地关系矛盾。

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城市土地属自然资源的范畴, 但具有自身的特性。它不仅包括地形、岩石、土壤、水、生物等要素组成的自然资源, 也包括土地开发过程中凝聚着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资源, 还包括由所处位置不同引起价值差异的区位资源, 这种复合型的资源特性决定着城市土地时空分布的多变异性, 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评价方法的特殊性。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使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持续地满足城市经济增长对土地的需求、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物质及精神的需求。它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土地利用观, 在强调城市土地满足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 更加注重城市土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载体的功能, 最终通过持续不断调整城市土地的空间结构和生态结构, 来实现城市土地持续、高效利用, 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三、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途径

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树立循环经济观

(1) 土地循环利用观。这是在土地利用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

(2) 土地紧凑混合利用观。这主要体现在确保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保持良性循环的限度内,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紧凑发展、混合布局、地尽其用, 尽可能缩减“地根”, 并建立和谐的土地生态环境。例如, 合理布局商业网点、交通设施、居住场所与工作场所, 方便人类生活, 降低开发成本和环境成本。

(3) 土地适度利用观。提倡土地资源适度利用, 节约与保护土地资源, 防止超过土地承载力的过度开发和掠夺式开发利用, 以节地挖潜为重点, 提高土地利用率。

2、依据“3R”原则进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

循环经济“3R”原则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减量化要求在土地开发利用的前期, 通过加强用地项目审批管理, 要求城市发展应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数量, 要求城市发展应该严格控制城市空间扩展的速度;同时, 城市要采用紧凑集中的用地布置形态, 避免中小城市不切实际的寻求理想的生长模式, 从源头上减少土地供应量。如:要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 强化建设用地预审管理, 通过采取“三个集中” (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业主集中) 、增加城市建筑物的层数等措施, 实现土地的节约与集约利用。

(2) 再利用要求在土地利用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以协调用地和养地, 严禁破坏土地, 提高现有城市用地的利用效率。根据城市功能活动动态性的特质, 强调城市用地可以多阶段再次开发, 通过提高容积率、人口密度来提高城市已开发用地的土地利用强度和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特别是规划用地分类要适应多用途的要求, 提高用地性质调整的科学依据。

(3) 再循环要求城市用地使用功能不断完善和复合式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和路网系统强调从线性的发展模式向网络式的多重环圈发展模式演变, 通过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和道路的使用频率来实现城市土地综合利用的过程控制, 取代不合理用地的末端治理, 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如采取土地整理、生态恢复等综合整治措施对因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导致实用价值丧失的土地进行治理与恢复。

3、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结构, 提高城市土地效益

一方面, 应在土地改造和开发过程中, 提高公共设施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对外交通用地、绿地等的面积和比重, 同时, 减少城市内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尤其是重工业用地的面积及比重。另一方面, 发挥土地级差地租作用, 合理组织城市空间布局, 坚持把那些污染严重、经济效益低下的工矿企业从城市中心区域搬出去, 使置换出的土地发展高收益的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充分发挥土地的效益。

4、注重土地利用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建立生态型城市

首先需要政府倡导。完善土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法规, 制定一部发展循环经济的综合法律, 将循环经济的发展与污染防治、资源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另外, 需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把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 完善城市土地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与土地利用和人居环境的关系, 使土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从而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其次需要提高企业、公众的参与意识及能力。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和培训, 把与发展循环经济密切相关的生态环保和资源节约活动逐步变成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和自觉行为, 改变消费观念, 提倡绿色消费。加大科研投入 (尤其是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方面) , 推广新技术应用, 追求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建设生态型城市。

摘要:在分别研究循环经济和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 指出循环经济是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 并提出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运用循环经济的“3R”原则, 以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等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3R”原则,建议

参考文献

[1]、谭根林.循环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吴次芳, 王建弟, 许红卫.城市土地资源分类评价及其与土地优化配置的关系, 1995, 10 (2) , 158.

[3]、倪杰.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农村经济, 2006 (9)

[4]、杨战社.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方略[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7, 24 (4) .

抉择:走向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 篇7

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 经过20年的努力探索, 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推动并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与此同时, 20年来也积累了一些不公平不可持续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今天, 中国的转型与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迫切要求市场化改革导向的战略性转变, 走向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实现这一转变, 决定着中国转型与改革的成败, 决定着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前景。

改变政府主导, 追求市场主导下政府的有效作用, 而不是政府主导下市场的有限作用

政府主导型增长方式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的产物和过渡性体制安排, 适应了经济起飞的客观需求。问题在于, 这种增长方式过度倚重行政力量, 限制市场作用, 追求经济总量的扩大, 忽视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不改变政府主导, 难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难以改变总量扩张型的增长模式。就是说,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 需要尽快改变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

走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 需要改变政府主导

与欧美国家不同, 中国的潜在消费需求规模巨大, 经济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上升通道。我们估算, 中国潜在居民消费需求规模将从2011年的16万亿元提高到2020年的50万亿元左右, 这将为未来10年保持8%左右的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要使这个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释放出来, 不仅取决于政策调整, 更取决于市场制度的安排与市场环境的优化。

为什么过去10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而潜在消费需求始终难以释放?2000年-2010年, 最终消费率从62.3%下降到47.4%, 居民消费率从46.4%下降到33.8%。这个悖论的重要根源在于, 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成为一种很强的惯性力量, 牵引着国民经济长期在投资主导的轨道上运行, 导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 影响了居民消费预期和消费倾向, 制约了居民消费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提升。

与此同时, 政府主导过度倾向重化工业, 导致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使供给结构难以适应全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由此, 加大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这就需要尽快改变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 实现从投资主导走向消费主导的战略转型。

调整优化投资结构需要改变政府主导

中国有巨大的消费需求, 也有巨大的投资需求。未来10年, 中国的城市化率和服务业比重至少还有10~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从短期看, 投资对保增长是重要的。从中长期看, 投资只有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 才能有效地转化为消费, 才能形成巨大的内在增长动力。这就需要把投资有机地融入消费主导的转型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实践一再说明, 经济结构转型、投资结构优化, 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产物, 而不主要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现实的突出问题在于, 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 过于依赖投资, 过于依赖资源能源消耗、过于偏向重化工业, 导致投资结构扭曲, 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这种政府主导的投资增长主要依赖行政力量的推动, 是不可持续的。应以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为导向, 利用市场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 以在短期保持一定投资规模的同时, 为中长期走向消费主导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需要改变政府主导

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 使行政权力主导资源配置, 导致要素使用的低效率和比较严重的浪费。土地、资源、资本、劳动等要素价格人为压低, 客观上刺激了投资冲动, 使投资挤占居民消费;更为重要的是, 导致资源配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增加扩大居民消费的困难。

这种状况长期持续, 必然形成弱化市场的倾向, 造成某些市场化改革的停滞、甚至倒退。中国30多年的实践说明, 任何其他机制, 包括政府在内, 都不能取代市场力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中心地位。改变政府主导, 就是不能用政府替代市场, 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防止和纠正“市场失灵”。

改变国有资本配置格局, 以公益性为目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

发展方式转变, 在相当大程度上依赖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改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重在国有资本的合理配置;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理顺利益关系, 需要国有资本及其收益能够成为社会福利的重要来源。10年前中央政府就强调, 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 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10年后的今天, 尽管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重组有重要进展, 但在一般竞争性领域规模过大、范围过宽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改变国有资本配置格局, 需要确立公益性的战略目标

毫无疑问, 这些年在做大国有资本方面取得重要成绩, 对此需要充分肯定。但是, 国有资本运营缺乏应有的公益性、盈利性国有资本的收租分红比例明显偏低, 也是不可忽视的突出问题。从公共产品短缺的基本国情出发, 建议把公益性作为国有资本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和重点。

这是因为, 第一, 国有资本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社会资本, 哪里有盈利就往哪里去;第二, 把公益性作为优化国有资本配置的战略目标, 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 有利于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第三, 把国有资本主要配置在公益性领域, 是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第四, 把国有资本主要配置在公益性领域, 就是把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这不是削弱而是在强化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控制力。

改变国有资本配置格局, 加快实现国有资本的公益性回归。

主要建议是:第一, 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 调整投资结构, 使新增国有资本投资主要配置在自然垄断领域、公共产品领域, 以及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领域;第二, 国有资本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 重点转移到公共产品领域;第三, 把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 集中配置在事关中长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资源和高科技等新兴战略产业, 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优势, 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 以提升国家竞争力;第四, 对确有必要保留在其他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 要提高收租分红比例, 争取5年左右由目前的10~15%, 提高到25%左右, 并将收租分红收益主要投入到社会公益领域, 使城乡居民直接受益。

改变国有资本配置格局, 需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强调把国有资本主要配置在公益性领域, 重要的目的是通过打破垄断, 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从而促进优胜劣汰。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改变国有资本配置格局的具体建议是:第一, 对改革严重滞后的铁路、盐业等行业, 尽快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第二, 对电力、电信、石油、民航、邮政等行业, 应将自然垄断和竞争环节切实分开, 在自然垄断环节强调国有资本主导, 在竞争性环节对民营经济放开;第三, 对城市公用事业, 要尽快健全特许经营制度, 形成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以破除行政垄断为重点, 深入推进国有资本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 在提升国有资本配置公益性的同时, 扩大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为民营经济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形成公平分配的利益关系

中国“十二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寄希望于通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释放全社会的消费潜力, 形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和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多年来,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严重滞后, 使国民收入分配呈现出体制性、机制性失衡, 并且有不断恶化的趋势。突出表现为国民财富分配长期向政府与企业倾斜, 城乡、区域和不同行业的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 某些领域收入分配秩序混乱, 既得利益不断膨胀等。这种国民收入分配现状, 不仅导致社会总需求不足, 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下滑, 使投资与消费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 而且增大了经济社会风险, 构成经济社会生活的严峻挑战。

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需要以民富优先破题收入分配改革

现行的增长方式事实上具有国富优先发展的特征, 国家生产能力的提升快于老百姓消费能力的提升。具体表现为:GDP增速长期快于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速;国家财政收入长期成倍快于GDP增速;国有资本扩张速度长期快于GDP增速。应当说, 国富优先是一种过渡性的增长方式, 它对于做大经济总量、改变短缺经济有着历史性贡献。

未来5~10年, 中国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 基础和前提都在于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这就需要确立民富优先的发展导向, 加快推进以民富优先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改革, 构建民富优先发展的体制机制。第一, 加大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力度, 明显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第二, 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尽快让农民工成为历史;第三, 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切实改善民生。未来一两年, 能否以民富优先破题收入分配改革, 对消费主导的转型具有牵动全局的决定性影响。

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需要着力提高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人数少、比重低, 目前只有20%左右;更重要的是,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安排严重缺失, 很难支撑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这就需要尽快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环境, 并努力在未来10年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争取到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到40%左右。在城市化和服务业发展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 实现这个目标是有可能性的。

有研究预测, 2025年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有可能达到5.2亿人。在我看来, 关键是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例如:第一, 改革制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税制结构, 对城乡居民实施全面的结构性减税, 使国民财富更多地向居民倾斜;第二, 加强居民财产权利保护, 尤其是保障广大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 建立土地增值收益的公平分享机制, 使农村居民通过土地要素增值来积累财富。

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需要以公开透明为重点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从现实情况看, 利益关系失衡突出表现在收入分配秩序混乱上。既得利益者希望固化现有的利益格局, 希望通过维持现有的某些制度安排, 以不断获取所谓合法的高收入。这样, 权力寻租就会有增无减, 各种名堂的灰色收入也会有增无减, 部门利益、行业利益更会有增无减。这些乱象, 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国民收入分配公开透明的基础性制度的缺失。

面对利益关系严重失衡的现状, 现在到了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进财产公开透明的时候了:第一, 尽快建立居民收入登记制度与完善的纳税申报制度, 争取“十二五”末期覆盖所有的城镇居民, 2020年覆盖所有的城乡居民;第二, 未来2~3年全面推进官员财产公开;第三, “十二五”全面实现财政预决算的公开透明。应当说, 以公开透明为重点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主要不是技术条件具不具备的问题, 而是改革有没有决心与魄力的问题。

走向公平可持续的市场经济, 关键在于以公共服务为中心的政府转型与政府改革:改变政府主导的增长方式, 关键在于能不能扭转增长主义政府倾向, 能不能实质性推进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以公益性为导向改变国有资本配置的格局, 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能不能到位, 某些竞争性领域的行政性垄断能不能实质性打破;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关键在于能不能改变政府的自身利益倾向, 取消各种形形色色的特权, 并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总体方案, 破解公平分配的难题。

循环经济下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篇8

“循环经济”一词,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 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 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而循环经济是对资源与物质闭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 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经济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 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循环经济倡导在经济活动的源头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要求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及服务的时间强度, 通过再次利用, 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 抵制一次性用品的泛滥, 同时它要求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利用的资源。循环经济为土地资源由传统利用方式转向可持续发展利用方式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在发展思路上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重速度、轻效益, 片面增加建设用地、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性及意义

首先, 我国人均耕地少, 加之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只强调经济建设, 忽视耕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土地资源的严峻形势直接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众多, 土地资源相对匮乏, 人地矛盾日益尖锐。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循环经济就成为必然选择。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是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的现实途径。

其次, 土地资源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土地资源的多寡和优劣都是决定一个国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目前, 我国土地资源十分匮乏, 但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 因土地退化、损毁严重引起的环境问题却日益严重。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将会保持较高的用地需求, 土地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 循环经济能极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将可以节省量的地球资源以备后代人发展使用。

最后,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 在土地利用中发展循环经济, 才可以在满足人类对土地需要的同时, 维护自然界的平衡。要改变那些只管建设、不管保护, 滥开发、少治理, 只重局部利益、轻视整体利益, 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的错误做法, 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 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 确保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虽然保持了高速增长, 却是以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和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为代价的。而发展循环经济, 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路是从根本上减缓土地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一) 推进循环经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牢固树立重复循环利用的新理念

土地循环利用是在土地利用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环节.当前, 面对土地资源对我国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约束, 我们必须强化忧患意识, 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积极推行循环经济理念。要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宣传教育, 增强国民的参与意识, 树立全民的循环经济理念。

(二) 树立新的规划观, 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城市土地资源属于不再生资源, 城市规划编制中应该树立节约用地的规划观.尽可能地节约土地资源, 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率.在土地利用规划上, 由单一的资源利用机制向综合利用机制转变, 以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土地规划必须立足于地区实际, 对区域用地进行合理的布局。要合理规划城市规模, 在功能区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要考虑城市间的衔接和环境容量的大小, 加强规划的战略性与科学性。

(三) 完善土地资源循环利用法规体系, 加强执法监督

土地利用的法律与法规是整个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不仅涉及到各部门之间利益的调整与重新分配, 而且涉及到资源价值的均衡代际转移, 在目前资源及环境违法成本低的情况下, 难免有些单位和个人只顾个人利益与眼前利益, 而牺牲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因此, 要加强和完善土地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立法, 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规范人们的土地利用行为, 构建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利用的新模式。建立土地使用的节约评价机制, 要明确对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回收率的要求, 把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重要法律目标。

(四) 加强土地资源的整理复垦, 用技术推进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动力

土地资源要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必须通过农用地的整理, 在农业基础条件较差的地区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耕地质量,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把退化了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发展到良性循环状态。另外,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定要有相关的技术作支撑。要推进新技术、新方法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应用, 如引进土地复垦的景观设计技术、加强土地整理和生态建设规划设计技术开发等。

参考文献

[1]梁湖清.循环经济与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J].学术研究, 2004, (7)

可持续经济学 篇9

关键词:土地经济,土地征用,失地农民,经济权益,可持续保障

0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农民被城市化,失地农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村民与政府、开发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村民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逐渐被提上议事日程。

笔者认为,对于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全部,失去土地就失去了一切。要根本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经济保障问题,必须从土地本身入手,从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支配权、以及经营权等方面深入研究,深化改革。必须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土地价值增值收益分配问题。

1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问题,与所有制相关的主要是所有权、支配权、使用权及经营权等问题。其中所有权是核心,其它权利行使都会受到所有权的制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实施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家在保持重要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同时,可依据法律对生产资料使用权进行转让、买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规定就体现了这一原理。

但是,在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征用过程中,这一原理却遭到摒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却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第四十四条规定,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国家及地方政府可以凭借自己掌握的权力,变集体所有制土地为国有土地。因改变土地用途,形成的土地价值增值收益,大量装入各级政府及开发商的腰包。地方财政很大部分变成了土地财政,一个个开发商因此获得大量超额利润。不少农民因为失去土地,失去了经济依靠,变成了无所事事的城市居民。

事实上,现有土地管理的法规政策,本身就存在弊端。一是为各级政府采用强制力量,剥夺农民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权利提供了合法依据;二是否定了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平等权利。

North曾说过,国家是唯一一个具有暴力潜能的垄断组织,它既是保护个人权力和节约交易费用最有效的工具,又是个人权利最大和最危险的侵害者[1]。改革开放后,农村集体所有制征用过程存在的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此。

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看,政府征收集体土地这个环节,也存在严重问题。

1.1 否定了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的平等权益

集体所有、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都是平等的所有制主体,现行土地管理体制,保证了其它所有制主体的建设权和发展权,却限制了农民集体所有制主体的建设权和发展权。这一体制是国家和政府通过限制一个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而满足另外一个主体经济利益的法律歧视。

1.2“公共利益”本身就界定不清

一个村的利益可以是公共利益,一个乡、一个县、一个市的利益也可以看作是公共利益,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可以为了任何一级的政府的“公共利益”而被剥夺。地方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是公共利益,招商引资,开发建设也可以看成是“公共利益”,任何意图都可以看成是“公共利益”需要[2],对“公共利益”的解释变成了职能部门和主要行政领导自由裁量的权力[3]。

1.3 为有关管理人员权力寻租提供了便利和通道

从土地征收到出让,再到转让,任何用地都必须办理近百个手续,每道手续一道坎,道道都为权力寻租开辟了通道。

1.4 严重损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民没有权利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投资开发建设。而政府却为开发商提供便利。大量的超额利润,诱发开发商私欲膨胀,不惜铤而走险,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侵害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损害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1.5 农民的合法经济权益得不到持续保障

在我国,现行政策对农民的征地补偿一般是一次性货币补偿,之后让农民自谋出路这种措施无法保证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官网公布数据显示,当前法定最高补偿标准大约为24000元/亩,按最低生活标准每人300元/月计算,当前法定的征地补偿费仅够农民维持不到7年的生活需要。而失地农民由于文化水平低,缺少现代工业所需的劳动技能,加之生活习惯差异,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有些甚至走向违法犯罪,形成现代城市不安全隐患。

2 研究现状

根据目前土地征用过程农民权益保障研究的现状来看,业内人士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改革征收制度,将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纳入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用地单位与农民集体通过谈判,以市场价格达成土地使用权出让协议,在国家土地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即可。另一种观点是改变土地增值分配格局,增加农民的分配份额。在现有的土地征收制度下,即国家作为征收主体,可以因“公共利益”需要征收土地所有权,对于农民的赔偿价格要以市场价为准。第三种观点是对于征收集体土地,赔偿时可以借用使用年限趋于无穷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价格代替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出让价格,从而维护农民可持续性经济保障对于以上观点我认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第一种观点,我认为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对于农民来说,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第十条规定: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的管理,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第十一条规定: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但由于农民缺乏法律知识,他们可能会将更多的基本农田非法用于非农业建设,再进行自由转让,进而获取更大的利润。其次,就地方政府而言,土地征收是其主要财政收入,是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建设的资金来源,地方政府不可能将这部分土地的主动权交给农民。

国家征收土地是垄断行为,具有强制性,非竞争性,既不符合市场交易原则,也不符合市场价格规律,那么第二种观点提出的市场价到底应该以什么为准则来衡量,也难以确定,而且不具备可持续性。

第三种观点虽然提出了土地可持续性补偿,但无穷年限土地价格的确定,要考虑通货膨胀以及国家经济发展速度,难以计算。而且一次性货币补偿不利于农民的可持续生计,这中补偿也会给国家带来巨额的资金压力。

3 维护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几点建议

3.1 国家征收集体土地使用权,保留农民土地所有权

国家征收集体土地使用权,保留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保证了政府参与征收,获取财政收入,防止农民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同时农民享有永久土地收益权。《宪法修正案》第10条第4款:“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可分为“首次流转”和“再次流转”[4]。上文所提及征地制度不完善是基于所有权的征收,如果征收过程只涉及使用权,不涉及所有权。国家按一定使用年限(70年)征收农民土地使用权,再通过收取转让金,将土地使用权转让出去进行开发建设。这样既符合现有法律规定,也可以在不触动农民土地所有权的同时,保证农民享有永久土地增值收益。这与小产权不同,开发商仍旧以买国有土地的模式进行开发,国家仍就颁发产权证,只是国家对于买卖土地的资金应和拥有所有权的农民进行合理分配。

3.2 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土地增值主要是指政府征收后的建设用地价格与征地前的农业用地价格的差额,扣除必要的土地开发成本以及征地过程中交纳的有关税费后的余额[5]。

农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一般需要经过两个阶段,即国家先把农用地的使用权征收,然后再出让给开发商,开发商对其进行开发利用,获取利润。其流程如图1所示:

3.3 合理确定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

目前大部分土地增值收益是分配给国家的.李英强在座谈会上也指出,学界公认的分配格局是地方政府占到20-30%,开发商占40-50%,村集体占到25-30%,农民大概只占5-10%。笔者认为,要保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就必须:

3.3.1 实现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有偿有期转让

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永久所有权,国家保留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征收其土地使用权,并保证其在使用者之间有偿有期转让(一般以建筑使用年限为标准确定土地使用权转让期限),并根据此期限进行补偿。这一观点解决了上文提出的无穷年限的土地补偿弊端。

3.3.2 土地首次转让增值收益应该在农民和政府之间合理分配

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地租虽然可以以级差地租和垄断地租形式存在,但其根源都在于土地所有权。政府规划土地,改变土地用途,使其经济位置变化,有了更大的交换价值,其地租就应该在农民和政府之间进行分配。

其实,政府作为土地利用规划及其管理者,只不过是国家利益的“守门员”,农民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调解员”。政府行使其职能所产生的地价增值及其分配,只能通过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予以保证。

3.3.3 土地转让的二次增值收益应该在农民和开发商之间进行合理分配

农民作为土地的最终所有者,应该是土地收益的首要受益人,开发商作为投资人,只能获得投资利息和资本利润,获得经营管理回报。在转让年限到期后,由开发商投资所产生的土地价格增长,归享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所有。如此进行循环,保证农民土地永久性收益。

4 结论

农村土地征用,主体是政府,客体土地,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是农民。为了社会和谐发展,政府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公平,公开,公正管理,使农民对土地合法权益得到落实。土地征收转让过程中,必须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国家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应该按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原则,征收农民土地使用权,保留其土地所有权。保障国家规划权收益和开发商投资收益,保证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及地价增值收益分配权,通过地价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实现农民经济权益的可持续保障。

参考文献

[1]North Doglass,Tomas Robert.The rise of the west world:Anew economics histry[Z].W.W.Norton&Conpany.Inc.1973,(5):17-20.

[2]陈利根等.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于创新: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J].中国农村经济,2003(6):23-26.

[3]黄东东.土地征用工益目的性理解[J].中国土地,2003(1).

[4]里延荣.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法学杂志,2007(6):66-69.

可持续经济学 篇10

摘 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的面貌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快、增长最稳定、增长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体。自我国加入WTO后便全面履行入世承诺,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所产生的效益将会进一步显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也将会向更高更快速的方向发展。在此,我们不得不需要关注的是FDI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本文评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FDI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本情况及其影响,以及我国引进FDI所导致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FDI;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中国吸收利用FDI现状

(一)FDI总量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FDI发展迅速,其中2003年到2011年表现尤为明显,由03年的535.05亿美元增长到11年的1160.11亿美元。自我国在2000年初步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后,吸收FDI便出现了回升的趋势。

(二)FDI来源地区结构

上个世纪80年代FDI主要源自传统华人地区的香港,步入90年代以来,尽管中国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等一些华人地区和国家依然保持着较大的对华FDI规模比例,但是美国、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的FDI相对比例增长幅度也逐步提升。与此同时,当前的大规模FDI来源地已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其重点地区已经突破了传统华人地区的限制,但是,客观地讲,FDI的来源地还是比较集中的。

(三)FDI在中国的地区分布

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上呈现两条极为明显的主线特征:其中一个是,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地区吸收FDI的严重不平衡;第二是,出现FDI从东南部沿海向北转移的趋势。

(四)FDI在中国的行业分布

从行业分布上看,FDI在各行业的分布集中度也是非常明显的,FDI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次是房地产业,然后是社会服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等。

二、FDI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影响

(一)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积极影响

1.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资金支持

FDI的注入为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铺平了道路,根据赫-俄理论即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然而,我国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源短缺,基础设施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例如农业、交通、水利、能源等,单纯地依靠我国的资金投入来发展比较困难,这样就解决不了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以至于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而FDI的注入解决了很多基础问题,例如发达国家会放弃他们在一些行业上的生产能力,并将其让位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充分发挥后者劳动力廉价的优势。而我国这样的劳动力富裕国家自然应当生产和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FDI的注入为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铺平了道路,间接帮助中国企业申请外贷资本,最终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这也是FDI经济直接投资的一种效应体现。

2.为引进先进技术提供了保障

我国在吸引FDI进入国内,对FDI的技术水平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FDI企业带入的这些技术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相关行业的技术水平,减少了我国技术进步需要消耗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FDI的引进带入了先进的设备,这些设备需要有对应的技术对其操作和管理,因此也需要引进外国技术人才或者培养国内劳动者,这直接增加了东道国公司的技术竞争力。这种人才流动有利于将外资企业经过长期积累、高额投入的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存量转移到我国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FDI企业进口的设备是能在中国适用的基础上的,另外这些设备必须要与FDI企业投资生产场所的劳动者结合,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科技水平。

3.促进了体制的革新与观念的转变

我国引进FDI,在资金、管理以及技术方面的解决不代表自主能力优越他国,观念转变和体制创新更应该重视。在这过程中,FDI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FDI企业掌握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比我国的同行业要早,因此FDI企业的观念、制度和创新思维都值得我国企业去借鉴。FDI进入,其良好的制度和公司运营模式影响了中国企业。

4.FDI注入利于调整产业结构

早期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看好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市场,主要的投资集中在鞋类、服装、箱包、皮革制品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大部分的投资放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主要发展的行业,在FDI在行业分布的分析中不难看出FDI主要投资在第二产业,这些行业普遍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几乎都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由此可见,FDI的注入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

(二)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消极影响

1.造成环境污染问题

在外资流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一些高污染产业也纷纷转移到中国,导致局部地区的环境恶化和经济的不可持续增长。其中制革、印染、造纸、塑料等产业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特点,有些投资者甚至把外国垃圾转移到中国,进行循环再利用,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2.加剧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趋势

我国幅员辽阔,受地理位置、经济基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仍高度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就促进了东部地区的资本形成、产品出口和经济增长,由此加剧了东西发展差距。

3.导致行业技术垄断

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提高了国内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但另一方面,外资企业也依靠技術、管理方面的优势,在国内市场获得较强的垄断势力,这将会制约国内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使得国内传统品牌受到排挤,甚至一些企业逐渐消亡。

三、FDI视角下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对策

(一)进一步改善FDI的质量

前面在对FDI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消极影响的分析过程中,得出我国部分FDI的引进会造成环境污染,以至于阻碍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步伐,对此我国应该提高环保标准,以达到发达国家想要向我国转移的产业或者生产技术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要求的目的。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来限制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以达到改善FDI的质量的目的。

(二)加强对FDI的流向引导

通过对FDI在我国的地区分布及在我国的行业分布的分析,不难知道,我国各吸收FDI出现了严重不平衡的现象,行业分布集中度的趋势也是极其明显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这种现象的出现加剧了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趋势,因此为了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加强对FDI流向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引导FDI更多地投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制造基地,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在制造业继续吸引FDI投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等制造环节的同时,今后要更多地吸引FDI向农业和服务业投资。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 桑百川.利用外资推动农业产业化[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

可持续经济学 篇11

生态文明综合协调人类与生态环境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以谋求人类在较高生产力水平上与生存环境的协同进化、共同发展。它追求的是以最小的物质、能量的消耗, 获取最大的经济、村会、生态效益, 其最终目的是使人类社会在较高生产力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消耗自然资源, 发展区域经济危机人类生命安全

过去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物”的因素来拉动, 即消耗自然资源。近百年来, 人类开采的自然资源超过了以往五千年的总和。使得全球GDP总量突飞猛涨。然而这种可喜可贺的突飞猛进背后却要我们的生态环境背负沉重的代价。一些不合理的经济行为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空气质量恶化、森林减少、土地沙化、水源地污染、部分生物灭绝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及人类生命的安全。

1.2 发展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工业化在制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 也带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公众的环保呼声日益高涨。当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比例时, 环境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但由于人物污染始终存在, 环境已经消失了原有的洁净功能。由于利益趋势, 我国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选址都会主要考虑运输、取水、原材料获取等为日后生产减少成本的因素, 导致多数化工企业延江河分布, 造成七大水系近一半被污染, 近三分之二的城市河段水质超标, 工业企业一出事, 就会危害整个流域人民的健康。

1.3 各地政府招商引资异位, 导致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现在各地政府流行招商引资热, 有些同志的“官本位”思想非常严重, 为了个人的政绩, 不重视外商乘机进行污染转移的行为;把环境污染扔在一边;只注重招大商, 招名商。导致了区域的不均衡发展。促成了很多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再加上欠发达地区引进企业不容易, 就导致了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所以, 为了避免这种恶性循环。探索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进行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进行的实践与成效

很多人可能觉得, 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矛盾的, 保护生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 其实并非如此。相反, 生态文明还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1 生态文明为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创造条件

建设生态文明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了准备, 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以延安为例, 延安作为全国退耕还林最早、面积最大的地区之一。延安市为了退耕还林, 大力推广建沼气池, 修建淤地坝,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延安从过去的做饭烟笼雾罩, 走向了后来的做饭清清爽爽。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蓄, 使荒芜的沟道变成水肥条件好的坝地。

2.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进步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治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要条件。以延安为例, 延安把退耕还林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结合起来, 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养畜, 天然林保护、生态移民等六大主体工程。使得“风吹黄沙满天舞”中的陕北人, 见到了过去难以见到的鹳、白天鹅、秃鹫、灰背隼等出没于山林之中, 生物的多样性已开始显现。大大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3 实现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可持续进行的途径

实现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进行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 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 从表层到深层, 从局部到整体, 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 完成一次彻底的转变。

3.1 在思路上创新, 探索生态文明新道路

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 就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我们走不起, 走了也不起作用。要实现中国的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 就要求我们要对传统的生产力再认识, 对传统的价值观进行反思, 转变思想,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整体价值观和生态经济价值观, 进而转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3.2 在科技上创新, 发展高效的节能减排工程

大力推进工程减排, 通过大工程来取得新突破。努力在大工程上提高科技文化含量, 减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与污染, 开发新的能源, 创造新的三大产业体系, 把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衡量三大产业发展的质量、水平和程度的基本标志, 提倡清洁生产, 尽可能的把污染降低, 重视资源重复利用, 废料再利用。努力建立具有循环性的工业生产系统。对污染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因地制宜地运用生态学、系统科学, 把科学成就与传统的产业技术结合起来, 实现生产过程的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和高效益。促进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给文明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担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是一个需要较长时期的系统工程, 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摘要:工业文明带来了生产力极大的发展, 但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路径也造成了很严重的生态问题、环境问题。面对这一严峻现实, 我们应剖析传统工业文明局限, 致力于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自然资源,生态文明,节能减排,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时姣.最低代价生态内生经济发展[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152.

[2]刘思华.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257.

上一篇:关键是学会转换下一篇:Carlo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