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结算

2024-11-04

银行结算(通用12篇)

银行结算 篇1

摘要:会计结算工作对银行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会计结算工作也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会计结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银行会计结算的质量。不断的分析与研究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对于促进银行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应认识并了解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表现形式,了解诱发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主要原因,从而加强对会计结算风险的正确认识,不断完善会计结算的制度和体系,加强银行会计结算的执行力度以及提高会计结算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此来对会计结算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进而促进银行的快速有效发展。

关键词:银行,会计结算,存在风险,防范措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银行的各项工作需要不断地提升才能与之适应,而银行会计结算作为银行的基础性工作,可有效的反映出银行的经营成果,以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银行的发展前景进行合理的预测。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银行会计结算的风险就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银行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规避银行中会计结算的风险,我们就必需了解与认识会计结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有效的规避银行会计结算中的风险,进而有效的促进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银行会计结算中的会计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会计内部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会计结算工作作为银行发展中的基础性工作,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多重的管理职能,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会计的结算业务以及降低了银行的自身有效发展。随着现代银行的不断发展与转型,现代的会计结算工作已逐渐向多个领域发展,包括业务拓展以及营销方面,已不再是传统的业务管理职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银行处理市场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难度,进而就增加了银行会计结算中的管理风险。第二,会计人员作为银行中的管理者以及执行者,其业务素质的低下以及专业素质低等原因都会给会计结算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而会计人员素质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银行培训工作的不到位以及会计人员缺少较为先进的管理意识等。因此,会计人员自身素质的欠缺也会为会计的结算工作带来一定的管理风险。

(二)信用风险

信用是一个银行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而信用风险就是指由于借款人的私人违约行为或借款人信用等级的下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债权人的本金与利息的下降,甚至不能及时的收回,而存在的风险。因此,信用风险也是银行会计结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其中,信用风险主要有两个特征:风险的量和风险的质这两个明显的特征。风险的量主要是指违约人所违约相应的贷款金额,而风险的质主要是指相应借款人所发生违约行为的可能性,而由于违约事件属于一个不确定性事件,因此,信用风险又可分为三种,即违约风险、敞口风险和追偿风险等。

(三)操作风险

倘若会计人员在进行相应的会计操作时,若存在行为的不规范以及在操作的过程中不符合相应银行制定的要求,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为会计的核算工作带来一定的操作风险。而会计人员作为银行业务的执行者,其在银行业务执行过程中行为的规范与否,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以及有效性。而一旦会计人员在执行银行业务的过程中,存在着主观的恶意或者对银行的业务随意的执行,这就大大加大了会计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的可能性,这样也就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操作风险。其中银行中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领导为了满足客户的个别要求,而有意的要求会计人员忽略银行业务执行过程中的一些特别程序,进而就给会计核算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此外,银行中的会计人员在执行一定的银行业务时,往往以自己所认为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操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核算带来了风险。

(四)欺诈风险

欺诈风险是银行会计核算风险中的一种特别表现形式。欺诈风险的构成主要是由第三方人员引起的。欺诈风险主要是由一些不法人员通过伪造银行中相关的会计凭证以及变更会计凭证而造成的欺诈风险。在现代存在的欺诈风险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犯罪分子对重要银行票据的篡改,进而就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此外利用银行工作人员风险意识的薄弱,进而骗取银行的资金,从而就大大加大了会计核算工作中的欺诈风险。

(五)联行业务风险

资金速度的高效运转可有效的促进银行快速而稳定的发展。因此,有些银行为了加快资金的运转速度,就在资金的运转过程中,采用多样的资金运转形式,大量的投入人力以及物力,通过实现一定的电子联行,进而有效的对资金进行汇转,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银行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了联行业务风险。此外,在对银行资金的清算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倘若银行会计人员在对联行业务的处理过程中,出现失误以及对有关银行数据出现错发或者漏发的情况,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延误了自己的运转时间,还加大了不法分子的犯罪率。

二、诱发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原因

(一)认识不充分,理解有偏差

银行中会计人员对于银行中有关事务认识的不充分,以及对银行相应业务的理解存在偏差等都会诱发银行会计结算风险。首先,会计人员在思想上就缺乏一定的偏差意识,对于银行有关事务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误区,将银行中的内部控制制度偏差的认为整章制度,进而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够全面,且缺乏较为深刻的理解,而对于内部控制制度与监督制约机制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刻,这样也就加大了银行会计结算的风险。此外,由于会计人员对于银行内部的控制制度认识不深刻,把互相牵制作为内部控制的全部,进而就导致对会计核算风险所采取的有效措施不能正常的发挥功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银行会计结算的风险。

(二)会计结算制度体系不够成熟

虽然有关银行对于银行内部的控制制度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银行内部还没有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银行的会计结算工作形如一盘散沙,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核算体系,这不仅大大降低了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与银行的紧密度,还阻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就针对当前的银行而言,其内部控制制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一些商业银行的内部制度具有较高的原则性。一些商业银行对于银行内部制度往往设置较高的原则性,这样不仅没有完善银行内部的控制制度,反而使内部控制制度的操作性变低。第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由于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建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控制体系,这样就会导致内部控制制度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保密性和严谨性。第三,内部控制制度不能与时俱进。虽然我国的银行制度在不断完善,但是还缺乏一套较为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创新。此外,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性以及不完整性都为会计的结算工作带来了风险。

(三)银行会计结算程序的约束较薄弱

无论是传统的银行会计结算工作,还是现代的会计结算工作,商业银行在进行会计结算时,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双线核算”原则,即在对会计工作进行核算的过程中要运用交叉复核的方式。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银行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但是银行内部制度建设的不完善性就会在一定成都上导致会计核算的不及时性,进而就不能对银行的结算工作进行有效的复核。此外,会计人员在执行相应的会计工作时,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流程,但是,有些银行所制定的操作流程还不够成熟,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此外,也大大降低了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刚性的约束力,进而就给银行的结算工作带来了风险。

(四)银行会计结算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银行会计结算人员作为银行业务的控制者以及执行者,对促进银行的有效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银行会计结算人员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银行效益的好坏。但随着近些年来银行数量的不断增加,有些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更高的利益,往往与其他银行采取较为恶性的竞争,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于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这样就导致银行中的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从而就加大了会计结算的风险。而一个综合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往往会减低会计业务执行效率,进而就加大了会计核算过程中的风险。此外,有些会计人员为了获取较高的利益,就会在执行相关银行业务的工作时,忽略相应的会计准则,违背银行内部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有些会计人员所出现的结算风险进行掩盖,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会计结算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三、防范会计结算风险的对策

(一)加强对会计结算风险的正确认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经济中所出现的新理念以及新原理等也不断的出现在银行中。因此,银行应及时的将风险管理中的新理念、新原理传递给员工,进而让会计人员对所出现的新原理以及新理念有个较为正确的认识。只有当会计人员对银行业务中的新理念与新原理有较深的认识,才能够在工作中保持严谨的态度,针对业务流程与工作结果进行细致检查,进而才能有效的避免会计结算中出现的风险。此外,银行不仅应促进会计人员了解会计结算的新原理以及新理念,而且还应加强员工对于风险防范措施的学习,让员工在工作中具备应对风险并加以控制的能力。为了促进银行的长期发展,银行应定期的对员工进行一定的会计结算风险的教育活动,让员工对会计结算风险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并在工作中进行合理控制,如此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得到真正提升,从而有效的避免会计结算风险的发生。

(二)完善会计结算的制度和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立完善的会计结算制度与体系对于有效防范会计结算风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通过完善一定的电子支付会计结算管理制度以及相应法规的制定流程,来不断的规范会计结算制度。此外,我们还可设置一定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风险的防范,一旦会计结算中出现一定的风险,风险预警机制就会立即启动,进而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风险预警与处理的效率,为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与损失进行有效控制。对于会计结算人员,我们应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激励与惩罚机制,对于工作中操作规范,遵守业务流程的员工,可以予以适当的奖励,同时针对在工作中出现失误甚至违规违纪的情况,也要进行严厉的处罚。并且可以将业务与薪酬挂钩,将会计人员的薪资待遇与工作业绩结合到一起,以此来增强会计人员的监督意识,进而可有效的保证会计人员能够严格的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计的结算风险。

(三)加强银行会计结算的执行力度

只有不断的提高结算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银行会计结算的执行力度。因此,银行应加强对于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的对会计人员宣传银行相应的制度工作,使员工的制度意识得到增强,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员工在制度上的学习,可以采用定期考核的方式,让员工对相关制度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与认识,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此外,还应不断的加强控制银行中操作岗位的自控力和自律力,确保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具备规范的操作水平,避免违规违纪现象出现。同时还要严格的对上级管理部门的有关职能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把关,使其监督与管理得到规范的同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有效的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提高会计结算队伍的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在银行会计结算工作中扮演者较为重要的角色,会计计算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会计结算风险的控制水平。因此,为了降低会计结算工作中的风险,我们就应不断加强会计结算队伍建设,使会计结算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对于会计人员的培训,我们应首先加强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意识,进而促使会计人员有一个较为负责的态度,以此来不断的降低会计结算工作中的风险。此外,我们还应不断的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进而才能有效的确保会计人员对于相应的法律法规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从而才能避免会计人员在会计结算工作中出现风险。对于会计人员进行相关风险的培训以及相关会计工作的培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人员对于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风险的敏感度,进而有效的减少会计结算工作中出现的风险。

结束语

随着银行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银行中会计结算所出现的风险成为当前银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不断的分析与研究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对于促进银行的快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我们应认识与了解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表现形式,进而了解到诱发银行会计结算风险的主要原因有:对于银行会计制度认识不充分,理解有偏差,会计结算制度体系不够成熟,银行会计结算程序的约束较薄弱以及银行会计结算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从而从加强对会计结算风险的正确认识,不断完善会计结算的制度和体系,加强银行会计结算的执行力度以及提高会计结算队伍的整体素质等方面,来有效的对会计结算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进而促进银行的快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霞.商业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及风险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5,8(3):92-93

[2]康跃一.银行会计结算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7(3):186-187

[3]王春晓.浅议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3,5(21):39-40

银行结算 篇2

此交易建立普通活期储蓄新账户,并核算开户起存金额。本业务可适用于本外币业务。

●流程图示:

新客户,开户业务由于涉及到活期储蓄存折的付出,和新客户信息管理,因此要完成三个交易码的操作;老客户,开户业务要完成二个交易码的操作。

3.2.1.3.1 整存整取开户(3060)

此交易建立定期整存整取储蓄账户,并核算开户起存金额。本业务可适用于本外币业务。

●流程图示:

新客户,开户业务由于涉及到定期储蓄存单的付出,和新客户信息管理,因此要完成三个交易码的操作;老客户,开户业务要完成二个交易码的操作。

3.2.1.3.2 部分提前支取(3061)

本交易处理客户在定期储蓄尚未到期前,提前部分支取存款,本交易不支持同城通兑业务

●流程图示:储蓄部提业务,由于要对存款的剩余部分发放新存单,因此涉及两个交易码的操作。

3.2.1.4.1定活两便开户(3052)

本交易建立定活两便储蓄账户,并核算开户起存金额。只限于人民币业务

●流程图示: 新客户,开户业务由于涉及到定活储蓄存单的付出,和新客户信息管理,因此要完成三个交易码的操作;老客户,开户业务要完成二个交易码的操作。

3.2.1.7.1 通知存款开户(3072)

此交易建立个人通知储蓄账户,并核算开户起存金额。

●流程图示:新客户,开户业务要完成三个交易码的操作;老客户,开户业务要完成二个交易码的操作。

3.2.1.7.2 部分支取(3073)

此交易处理客户按约定通知期,部分支取其存款,且剩余金额大于50000元起存金额的业

务。本功能不支持通存通兑。

●流程图示:个人通知存款部提业务,由于要对存款的剩余部分发放新存单,因此涉及两个交易码的操作。

3.2.5.1开存款

证明(3125)

该交易处理银行为开网点开户的客户出具其在该行存有一定金额存款的书面证明,包括时点证明及时段证明,此交易不允许跨网点办理。

●流程图示:该业务需要完成四个交易码的操作。

3.2.5.2储蓄挂失(3126)

此交易处理客户进行存折/单/卡的口头和书面挂失、密码挂失、印鉴挂失。本交易如果挂失方式选“书面挂失”则不允许跨网点执行,如果是“口头挂失”则可以在其他网点办理。

●流程图示:如果挂失方式选:书面挂失,则该业务需要完成三个交易码的操作;如果挂失方式选:口头挂失,则只操作单一交易码操作。

3.2.5.3储蓄解挂(3127)

此交易是处理对在本网点办理书面挂失的解挂。在书面挂失的有效期限到期内,客户可以凭挂失申请书和本人有效证件来办理解挂手续。此交易不允许跨网点执行。

●流程图示:该业务需要完成两个交易码的操作。

单位业务

3.2.7.1 开立账户(3155)

本交易为已经开立客户号的客户预开一个存款帐户。预开账户交易提交系统后,系统自动产生账号,并自动登记开销户登记簿,但不计息。首次存入存款时,系统自动激活该账户,开始计息。

●流程图示:新客户,因为需要开立客户号和使用重空---印鉴卡,所以开立账户业务需要完成三个交易码的操作;老客户,只需要预留印鉴,所以开立账户业务只需要完成两个交易的操作。

3.2.7.6账户销户(3162)

本交易处理“单户结息”完成后,将账户余额结为零,进行销户,关闭账户。

●流程图示:由于账户销户首先要做单个账户的结息,因此本业务要完成两个交易码的操作。

3.2.9.1签发汇票(3240)

本交易处理通过现金/转账方式向客户签发银行汇票的业务。

●流程图示:由于该业务涉及到重要空白凭证---银行汇票的付出及工本费和手续费的收取,因此必须完成三个交易码的操作。

3.2.10.1 汇票承兑(3187)

本交易处理客户签发商业汇票向银行申请承兑的业务。

●流程图示:由于本交易涉及承兑保证金存款,售出商业汇票,收取手续费及对收入银行承兑汇票表外核算等,因此本业务需要完成四个交易码的操作。柜员必须严格按交易操作流程逐一完成各交易码的操作,才能完整地完成一个开户业务。

3.2.10.2汇票贴现

(3188)

本交易处理持票人持未到期商业汇票(一般为银行承兑汇票)到开户行办理贴现的业务。

●流程图示:由于本业务涉及对贴现票据的表外核算,因此必须完成两个交易码的操作。

3.2.11.1.1 汇款录入(3203)

本交易处理客户现金/

转账的汇款业务,本交易不记账收费,按汇票金额1%收取手续费,最低1元,最高不超过50元。

●流程图示:由于本业务涉及汇款收取手续费,因此必须完成两个交易码的操作。

3.2.11.1.2单边录入(3204)

本交易处理转汇、退汇、往账重发、手续费、利息、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内部资金划拨等

业务。本交易不记账。

●流程图示:由于本业务涉及汇款收取手续费,因此必须完成两个交易码的操作。

3.2.11.2.2 来账记账(3210)

本交易处理柜员按查询到的来账报单清单和补充报单将每笔来账录入后,由核押柜员核押后,提交系统自动记账。

中信银行:考虑结算速度差异 篇3

《进出口经理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中信银行做了哪些准备?

刘泽云:首先,我们积极与试点地区人民银行等部门保持沟通,了解政策要求,同时也提出合理化建议。人民银行所做的一些硬性规定主要是在系统上。比如,人民银行要求参与银行必须建立跨境人民币结算信息报送系统。这个系统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和信息报送要求,人民银行相应规定了一个标准和接口规范,不管商业银行以何种方式处理数据,必须按照系统的要求和格式进行信息报送。这对银行的信息系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我们进行了一些调整、开发和测试等准备工作。其次,针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这一新的业务,我们结合监管部门的系统和业务要求,梳理了内部的业务流程。同时,积极与境外银行和企业客户进行联系和沟通,通过较大力度的营销,争取境外银行在我行开立人民币代理结算账户,争取企业选择我行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最终,我们在7月7日上午9点成功办理第一笔人民币结算业务,成为首批办理这项业务的商业银行之一。

《进出口经理人》:目前。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中。结算行和代理行两种模式有什么异同。银行是否需同时具备两种结算功能?

刘泽云:对银行是否需同时具备两种结算功能,人民银行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港澳清算模式的业务流程大致是:境外参加银行到港澳清算行(例如:中银香港)去开立一个人民币账户,通过中银香港与央行的大额支付系统连接。因为国内的银行都是大额支付系统的成员,中银香港也是其会员,这样就进入了内地人民结算网络。而代理清算模式是指境外参加银行在国内的银行直接开立人民币账户,通过国内的银行进行结算的方式。理论上,两种方式在清算结果并没有差别,只是清算环节上港澳清算模式多一个步骤。

广东省和上海市是对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态度最为积极的两个区域。广东省因为本身处于粤港澳经济圈,区域内很多试点企业之前已经是通过港澳清算行模式来进行的。因此,他们几乎不需要在流程上有大的改动就能够直接地实现人民币的结算。而上海市,银行和试点企业之前并没有与港澳地区的清算渠道,他们也许更加喜欢结算相对直接的代理清算模式。

《进出口经理人》:这种银行间的合作差异对企业的使用体验产生怎样的影响,选择哪种方式更适合?

刘泽云:对企业而言,他们的直观感受就是结算速度的快慢。结算过程主要是一些单据、凭证和资金的流转,从理论上说,采用代理清算模式因为少了经过港澳清算行(中银香港)的那个环节,会更快一些。2009年7月7日我们做的第一笔业务,采用的就是代理清算模式,大概10分钟就到账了。当然,只要中银香港结算的流程设计和控制得当,速度上的差异也可能不会太大。

境外企业到银行开户时可以询问银行采取的是哪种清算模式。一个基本原则是同一个银行内部结算速度会比跨行结算更快。例如,如果一个企业的内地交易伙伴是中信银行的客户,这个企业又选择了由中信银行代理人民币清算的境外银行开户,那么这个企业与其交易伙伴的结算整个过程就是在中信银行内部账户之间完成,相对于有跨行结算的情况,这个流程速度上会快一些。

《进出口经理人》:目前进行人民币结算的企业以哪种企业居多。最主要的开展难点有哪些?

刘泽云:从目前业务实施中我们发现,通常大型跨国集团公司内部各企业之间进行货币结算有统一的规定。一旦集团总部认为利用人民币结算更有利于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规避汇率风险,在集团企业之间就比较容易推行人民币的跨境结算方式。尤其是对于那些总部设在国内,但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机构的跨国企业。我们的几笔业务都有这种特征。按照这种逻辑,总公司和海外设立的分支结构之间的结算是目前企业应用的重点。

由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地位,包括流通功能、储值功能等等。在国外企业看来还有待加强,因此在是否采用人民币结算的问题上,更多是贸易伙伴双方的一种实力博弈,取决于企业在谈判中的议价能力。现阶段,买方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使用与否。

《进出口经理人》:除了港澳地区,在试行区域内的东盟地区。业务开展状况是怎样的?

刘泽云:几乎没有实际成功的案例。从操作层面上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东盟国家银行同样有两种渠道可以办理该项业务,通过港澳清算行进行以及直接通过境内银行代理进行。

但在制度安排层面,据我们了解,目前人民银行仅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就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涉及的方方面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与其它东盟国家,好像还没有类似的安排。因此,东盟国家的银行和企业在选择用人民币与中国的银行和企业结算时,东盟国家在外汇管理、海关、税务安排等方面需要做出一些配套安排,这可能是很多境外的银行、企业并不太清楚应该如何操作的原因。为了让境外银行和企业了解中方的安排和我行业务流程,我们在2009年7月和8月分别在上海和北京召开了同业研讨会,与一些外资银行进行了专题研讨和沟通,接下来我们还将前往东盟部分国家,与当地的银行进行相关交流,了解其监管政策和业务需求,寻求合作。

《进出口经理人》:该项业务实施到现在。企业不活跃的状况是否在你们的预期之中?

刘泽云:这个状况基本在我们预料之中。从趋势上看,企业、银行是否能用好人民币跨境结算这个工具取决于: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的尽快出台,海关、税务等相关部门落实实施细则,另外,整体经济形势能否按照当前对这种态势继续运行下去,如果美元市场出持续疲软,流动性不足,对区域货币的需求就会增强,再有取决于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进程,只有当人民币获得资本市场一定的认可,才会有更多的需求。

但不能否认,这项业务对于企业和银行的意义重大。长期来看。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影响将是逐渐显现的。银行的组织形式和业务流程也会因此而发生一些变化。例如以前我们本币、外币业务分得很清楚,而现在我们内部流程上就必须有一些调整,尽管目前是以工作小组的形式在试点地区开展工作,但不排除将来随着业务发展不断优化整合业务组织形式的可能。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开展,将使得我们的视野更加广阔,我们将会朝着跨境金融服务专家的方向努力。

银行结算 篇4

票据结算方式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和商业汇票等。其他结算方式包括:汇兑、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等。这些结算方式在中级财务会计和银行会计教材中均有涉及, 内容繁多。

尤其是在银行会计课程中学习结算方式这一部分时, 学生通常感觉容易与财务会计所学的内容混淆。在财务会计课程中已经学过这方面的内容, 而在银行会计中又出现新的会计科目和会计处理, 觉得难以理解。

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拟结合多年来在两门课程中的教学体会, 谈谈如何处理两门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安排, 同时介绍一些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一、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银行结算方式的教学方法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涉及银行结算方式的内容有三处:第一处是在学习“银行存款”一节时;第二处是在学习“其他货币资金”一节时;第三处是在学习“应收款项”一节时。考虑到这三节所涉及的银行结算方式各有针对性,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1.在学习“银行存款”这一节时, 虽然中级财务会计教材在这里会全面介绍所有银行结算方式的概念、特点和会计处理方法, 但考虑到一下子学习这么多的结算方式, 尤其是出现过多的银行结算的术语会使学生感觉吃力, 因此可以只讲解支票、委托收款、托收承付和汇兑四种方式。学生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已经对这些方式有所涉及, 尤其是支票。而对托收承付和委托收款, 因为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对比教学是最适合的方法。

2.在“其他货币资金”章节中全面讲解“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信用卡”。将这三种结算方式从“银行存款”一节移至“其他货币资金”一节中, 既能分解学习量, 又能将它们与其他货币资金的其他内容结合起来。在讲授“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性质、用途和结构后, 再辅之以较多的案例, 对这三种方式的掌握更加有利。

3.在“应收票据”章节中全面讲授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教材里应收票据只是从收款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应全面介绍商业汇票结算方式的概念、种类、特点以及程序图, 然后引入应收票据的内容。对学生来说, 将商业汇票方式从“银行存款”一节移至这里, 比在“银行存款”中只凭借想象来学习要容易得多。

4.需要注意的是, 财务会计课程的重心是要求学生在熟悉这些结算方式基本特点的同时, 掌握每一种结算方式下购销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

教师在教学时应避免在各种结算方式的具体内容上浪费时间, 在这些方式全部讲授完后, 最好采用表格或者图解的方法对每种方式的会计处理进行对比, 可帮助学生强化记忆, 防止混淆。

假设购销企业均属于工业企业, 8种结算方式下购销双方的会计处理方法如表1所示 (见下页) 。

二、银行会计课程中银行结算方式的教学方法

(一) 银行会计的教学重点

由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已经奠定了学习银行结算方式的基础, 当银行会计中再涉及该内容时, 教学中一定要突出重点, 以一定教学手段带动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围绕银行会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安排好教学内容。

银行会计的一大特点就是会计核算业务与其经营业务密切相连, 往往同时进行, 具有统一性。银行职员接单审核, 对审核过的凭单进行处理、传递和登账的过程, 既是银行开展经营业务活动的过程, 也是完成会计核算的过程。业务活动结束, 会计核算工作也基本上告一段落。鉴于银行会计的这一特点, 学生在学习时既要掌握各种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也要对银行的经营业务了如指掌。

因此, 教师在讲授银行结算方式时应把重点放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支付结算的原则;二是支付结算的基本规定;三是支付结算的纪律;四是各种结算方式的相关规定;五是各种结算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 银行结算方式的教学方法

1. 以程序图带动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点。有的银行会计教材中会有结算程序图, 有的教材中没有。如果使用的教材中没有结算程序图, 教师则应在教学课件中下些工夫。

可将各种结算方式的程序图以及结算单据 (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信汇凭证、委托收款凭证等) 的格式体现在课件上, 讲解时不能忽略各种单据的填制和审核重点, 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银行结算业务。

比如, 银行本票结算程序及原始单据格式见图1、图2。

2. 着重讲授经办银行的会计处理实务。除学习各种结算方式的相关规定外, 学生还必须掌握银行业的会计处理方法。中级财务会计是从购销企业的角度学习会计核算方法;银行会计实务是站在经办银行的角度, 因此应向学生讲清楚会计主体的变化。

以银行本票为例, 应重点讲授以下内容:

(1) 出票行使用的会计科目。出票行应使用“本票”账户, 该账户为负债类账户, 核算银行签发本票收到的款项以及付款情况, 其结构如下所示:

(2) 出票行的会计处理。

出票行出票时:

如果持票人也在本行 (出票行) 开户:

如果收款人不在本行开户, 出票行付款时:

(3) .收款企业的开户银行的会计处理。

3. 采取表格归纳法对各种结算方式下的银行会计实务进行总结, 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避免混淆, 如表2所示。

三、采用课堂讨论、写论文等方式带动学生对财务会计和银行会计实务进行比较研究

可在银行会计关于结算方式内容学习之后, 采用小组作业、写论文、课堂讨论等其他教学手段, 启发学生进行财务会计和银行会计相关内容的比较研究。例如, 将学生分成小组, 各小组可以任选一种银行结算方式, 在财务会计和银行会计领域进行比较研究, 并要求每组的代表以PPT的形式到讲台上展示小组研究成果。

开展财务会计和银行会计关于银行结算方式的比较研究,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两门课程内容区分开来, 同时也对启发学生的论文写作思路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志学红.银行会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3].谢获宝等.金融企业会计.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4].图解教学法在银行会计中的应用.陈其末.财会月刊, 2010;3

[5].温红梅等.银行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篇5

(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使用范围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是自然人因投资、消费、结算等而开立的可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存款账户。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用于办理个人转账收付和现金支取,储蓄账户仅限于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不得办理转账结算。下列款项可以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1)工资、资金收入;(2)稿费、演出费等劳务收入;

(3)债券、期货、信托等投资的本金和收益;(4)个人债权或产权转让收益;(5)个人贷款转存;(6)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和期货交易保证金;

(7)继承、赠与款项;(8)保险理赔、保费退还等款项;(9)纳税退款;

(10)农、副、矿产品销售收入;(11)其他合法款项。

(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开户要求

1.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条件

有下列情况的,可以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1)使用支票、信用卡等信用支付工具的;(2)办理汇兑、定期借记(如代付水、电、话费)、定期贷记(代发工资)、借记卡等结算业务的。

自然人可根据需要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也可以在已开立的储蓄账户中选择并向开户银行申请确认为个人银行结算账户。

2.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所需的证明文件

存款人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应向银行出具下列证明文件:

(1)中国居民,应出具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

(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应出具军人身份证件;

(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应出具武警身份证件;

(4)中国香港、澳门居民,应出具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中国台湾居民,应出具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其他有效旅行证件;

(5)外国公民,应出具护照;

(6)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其他有效证件。

银行为个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时,根据需要还可要求申请人出具户口簿、驾驶执照、护照等有效证件。

(三)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程序

存款人申请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时,应填制开户申请书,提供规定的证明文件;银行应对存款人的开户申请书填写的事项和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查;符合开立条件的,银行应办理开户手续,并于开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备案。

(四)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1.单位从其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每笔超过5万元的,应向其开户银行提供下列付款依据:(1)代发工资协议和收款人清单;(2)奖励证明;(3)新闻出版、演出主办等单位与收款人签订的劳务合同或支付给个人款项的证明;(4)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发行或承销部门支付或退还给自然人款项的证明;(5)债权或产权转让协议;(6)借款合同;(7)保险公司;

(8)税收征管部门的证明;(9)农、副、矿产品购销合同;(10)其他合法款项的证明。

2.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应纳税的,税收代扣单位付款时,应向其开户银行提供完税证明。

3.个人持出票人为单位的支票向开户银行委托收款,将款项转入其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或者个人持申请人为单位的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向开户银行提示付款,将款项转入其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个人应当提供前述第1项所述的有关收款依据。

4.个人持出票人(或申请人)为单位,且一手或多手背书人为单位的支票、银行汇票或银行本票,向开户银行提示付款并将款项转入其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应当提供前述第1项所述的有关最后一手背书人为单位且被背书人为个人的收款依据。

5.单位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款项的,银行应按有关规定,认真审查付款依据或收款依据的原件,并留存复印件,按会计档案保管。未提供相关依据或相关依据不符合规定的,银行应拒绝办理。

跨越信用证结算中银行收费障碍 篇6

收费名目繁多

参与信用证业务的银行可能有开证行、通知行、议付行、付款行、承兑行、保兑行、偿付行、转让行、交单行等。与此相对应的收费项目有开证费、改证费、撤证费、通知费、议付费、付款手续费、承兑费、保兑费、偿付费、转证费、电报费、审单费、邮递费和手续费等。该收费清单一直处在“更新中”,比如增加了不符点费、无兑换手续费、不符单据保管费等。

其中多数费用是按信用证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比如开证费、议付费等;有些费用是定额收取,比如通知费、不符点费等;有部分费用除按比例收取以外,还会按时间循环收取,比如承兑费、保兑费。

世界各地的银行收费标准不一,相对而言,海外银行的收费普遍比国内银行高出许多,令我国的出口企业不堪重负。例如,国内某出口企业的一份金额为USD581000的信用证,在收汇时被中东某银行扣除了高达USD6951的银行费用(保兑费USD4358、通知费USD581、修改费USD200、SWIFT费用USD200、付款手续费USD450、议付费USD1162),占交易总额的1.2%。

银行的不良做法

费用分担不合理开证行及进口商往往利用其开证的优势地位将大部分银行费用乃至开证费均转嫁给出口商承担。比如,常见的MT700/71B:All banking charges except for opening charges are for the account of beneficiary,(除开证费以外的所有银行费用由受益人承担。)

模糊“消费”

事前未能在信用证中明确列明受益人承担的费用项目及费率,事后也没有扣费详单。这种做法导致大量随意扣费的行为发生,因为受益人根本无法预知将会扣除何种费用及其数额,拿到账单后有时也只是显示一个海外扣费总额,如果想查询具体详单,还得被迫再次支付相关查询的电报费。

肆意提高收费标准以不符点费为例,历经10多年的“不懈努力”,不顾出口商的极力反对和业界的质疑,银行界终于“成功地”将收取不符点费演变成“惯例”。而且其收费标准从最初的25美元逐年递增至目前的上百美元,更有甚者,按每个不符点而不是每套单据收取若干不符点费,极大地激发了银行查找不符点的工作热情,拒付率也随之攀升。

来看一个新近来自某南亚国家信用证中出现的不符点扣费条款:A discrepancy fee of USD 100 plus government levies as applicable(at present government levies a service tax at 10.30 percent)will be deducted from the bill proceeds for each presentation of discrepant documents under this documentary credit, not withstanding any instructions to the contrary, this charge shall be for the account of the beneficiary.不符点费属于银行的收入,政府会对其课税,现在银行要将其自身的税赋转嫁给出口商,以便让自己得到的是税后收入。如若缺乏有效反抗及制止,这种做法将很快被效仿,进而成为惯例,实在令人堪忧。

巧立收费名目比如,上述不符点费就属于一种典型的不合理收费。据称,该收费是针对处理不符单据导致额外工作的一种补偿。但是看不出银行在审核含有不符点的单据时会导致什么样的额外工作。即使有,那也属正常范围之内,况且银行已经收取了名目繁多的其他费用。

更令人莫名其妙的是无兑换手续费(CILE,Commission in lieu of exchange),据称是在无需换汇时使得银行失去了赚取汇差的机会而收取的费用。银行对此未提供任何服务,却堂而皇之地大肆收费。

有的信用证规定如果提交的单据中包含多套运输单据,银行将分别收费。由于信用证的高额费用使得受益人为了节省费用,在可能的情况下会台并交单。如此一来则断了银行的不少财路,加入上述条款是银行的“反规避策略”。

由于担心信用证金额太小,银行针对一些按比例收费的项目均会设定最低收费标准,却鲜见银行针对大额信用证设定最高收费标准。

肥水不流外人田无论国内的出口企业位于何地,也不顾出口企业事先指定的通知行为何人,一些海外银行总是一意孤行地将信用证先开到其在上海的分行,再由上海的通知行通知给出口企业或第二通知行。这种做法的目的无外乎是让开证行在国内的分支机构赚取一笔唾手可得的通知费,同时积累客户信息。有些通知行担心收不到通知费,要求受益人先付费,后寄信用证。

除了在通知环节捞一把,通知行还想在交单环节有所作为,无视UCP600赋予受益人交单的选择权,以及通知行本身承担的确保所通知信用证完整性的义务,在通知面函乃至修改信用证条款上,表明通知行对单据处理拥有来自开证行的特殊指示,要求必须向其交单。

殊不知,银行的上述做法大大地增加了出口企业交易的不确定性以及交易成本,同时也使得信用证的使用成本呈现攀高的趋势,已有不少出口企业表示将尽可能地少用乃至不用信用证。如果势态进一步恶化,信用证从贸易的促进者演变成障碍。

UCP600确立的费用分担规则

让我们回到问题的根本,信用证项下的银行费用到底该由谁承担?

作为信用证领域的基本规则,UCP600在相关条款中对银行费用的分担有明确约定。

第37条a款:为了执行申请人的指示,银行利用其他银行的服务,其费用和风险由申请人承担。

第37条c款:指示另一银行提供服务的银行,有责任负担被指示方因执行指示而发生的任何佣金、手续费、成本或开支。如果信用证规定费用由受益人负担,而该费用未能收取或从信用证款项中扣除,开证行依然承担支付此费用的责任。信用证或其修改不应规定向受益人的通知以通知行或第二通知行收到其费用为条件。

UCP600第13条规定偿付费由开证行承担。此外,第38条明确规定了转证费用由第一受益人承担。

上述条款清楚地确立了信用证银行费用的分担原则:谁指示,谁付费。基于上述银行费用的分担原则,SWIFT开证格式MT700中71B(费用)栏目的使用规则是:如果信用证没有明确约定费用由何方承担,则除议付费及转证费外的所有费用由开证申请人承担。

出口企业应争取权益

如何让信用证真正成为出口企业行之有效的结算及融资工具,而不是反受其累,就银行费用问题而言,出口企业应注意争取自己的权益。

一是熟悉信用证的游戏规则。出口企业要明白信用证项下的大多数银行费用本应由进口商承担。即使要由出口商承担,也应事先在合同当中明确,以便将其计入交易成本。此外还要在信用证中列明费用种类及费率。

二是明确并合理分担银行费用。比如改证费,该费用其实属于开证行的费用,本应由申请人承担,出口商坚持的底线是应按过错原则分担,不可一味地承担所有改证费用。

为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约定好信用证的通知线路和交单线路(兑用银行及兑用方式的选择),尽量减少其他银行介入,拉直并简化通知和交单线路。

由于保兑费用不菲,慎重考虑是否需要保兑信用证。

三是选择资信佳、业务精、作风好的出口地银行。银行费用大体可分为本地银行费用和海外银行费用,其中本地银行费用可与之协商,争取达成一揽子银行服务安排,获得优惠费率。

另外,在遭受国外不合理扣费时,本地银行是否愿意为出口商积极追讨、据理力争亦显重要。

四是仔细审证、精心制单。审核信用证中的费用分担条款,通过合同约定及审核开证申请书的方式避免改证费的产生。要精心制单,以免不必要的不符点费。

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管理问题探析 篇7

在我国, 支付体系服务已经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组织格局, 其主体主要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行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机构。银行支付结算体系的主体主要是票据和银行卡, 又辅之以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为主干, 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内支付体统为主体, 以银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统、外汇结算系统等作为组成部分的系统型框架。而支付结算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出现在运用结算工具进行货币活动以及资金清算的过程中。其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 与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 高额的利息招揽存款、接受贿赂违规贷款、违规对外担保、违规办理信用卡透支是支付结算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之后, 随着经济市场的转型以及发展, 支付结算风险的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 支付结算风险逐渐从资产业务领域转向票据贴现业务领域, 从发放贷款逐渐转向降低不良贷款率。这也就导致了有关信贷业务和票据业务的风险事件的产生。

(二) 范围广、风险高

从我国以往的支付结算案件来看, 大多数的案件范围都较广。有很多的支付结算案件是由内部工作人或者外部不法分子, 或者是外界分子合同内部员工共同犯案, 而主要的犯案手段包括诈骗、盗窃、挪用以及贪污等等。由此可见, 支付结算的犯案范围之广、欺诈风险之高。支付结算风险可能时刻发生, 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 无论是城镇还是在乡村, 都可能存在支付结算风险。

(三) 内部作案为主

根据对以往犯罪案件的分析, 可以发现, 大多数案件都是由内部人员所造成的。涉案人员既有银行内部的基层人员, 也包括银行的高管, 可谓是涉及银行内部的各个职务层次。此外, 大多数的支付结算案件的作案手法都具有加强的专业性、隐蔽性。作案分子通常是高智商、高水平的知识分子。这就为案件的解决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二、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的成因

(一) 过度强调目标的实现与控制

内部控制软弱商业银行传统的内部控制过度地强调目标的实现与控制, 忽视内部控制模式建设, 缺乏整体的控制思想和控制框架, 内容控制的模式存在着严重缺乏业务执行标准和综合评价标准的现象, 管理标准也多以规章制度为主, 缺乏控制标准, 而且内部控制程序也因缺乏要素控制的要求表现出明显的不规范。

(二) 风险意识淡化

国内银行业没有经过类似于国外重大风险事件的冲击, 即使有些机构已惨遭市场风险酿成的损失, 也没有引起多少重视, 风险意识普遍较低。

(三) 经营管理不善

很多金融机构都处于经营亏损、经营困难的状态, 不少银行没有真实反映其经营状况, 如果真实反映其经营情况、经营实绩, 可能问题更多、情况更糟。在这样的情况下, 银行的高层, 不是想着如何去适应市场竞争, 加强金融管理, 转变经营理念, 提高经营和服务水平, 而想着通打擦边球等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导致风险提高。不良资产比例上升, 流动性出现严重问题。

(四) 科技技术落后

各银行大多数高端软硬件设备都是进口的, 把软件开发大多是外包给第三方, 往往造成项目管理服务不到位,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随着金融网上业务的拓展, 电子欺骗、网络攻击、病毒入侵对金融信息系统的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五) 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

健全完善的支付结算法律法规是支付结算正常有序进行的根本保证。有的法规措施可操作性不强, 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执行到位;有的法规条款与其他的法律法规相冲突, 还有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需要, 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是, 至今尚有一些支付结算中的风险点及新兴业务仍没有系统的法律法规对其加以约束, 如对大额支付、电子支付工具及网上支付业务的监控等。

三、银行支付风险的控制策略

第一, 要建立健全与支付结算相关的法律体系。对于银行来说, 要想有效的规避支付结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就必须尽快落实支付结算的管理对策。特别要加强对于支付结算系统的准入条件、退出条件以及组织形式。第二, 建立健全银行内部的控制制度。对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必须严格依照《商业银行内控指引》的准则进行。要加强业务流程的规范性, 重点加强对于新业务风险点的控制和管理。此外还必须注重权利制约机制的完善, 以及对于银行内部重要部门人员的监控。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内部稽核等制度, 不仅有利于加强银行自身的信息科技手段, 使其能够及时发现并追踪犯罪行为, 还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结合, 使银行整个的内部控制模式层次化, 进而达到内部控制的效果。第三, 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控制支付结算风险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加强对于银行内部员工团队的建设。只有把好用人关, 进一步加强银行内部职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才能从根源上杜绝风险的产生。另一方面, 还可以加大对于银行内部员工的警示教育, 通过定期组织一些人员进行经验交流, 来加深银行内部员工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

四、总结

支付结算作为银行的一个重要业务, 无论对其自身企业的发展, 还是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对于支付结算风险的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所以要求金融企业与政府必须同时开展对于支付结算风险控制的管理与建设。将对风险的防范意识放在首位, 利用科技手段作为武器, 以法律制度作为保障, 建立其对于支付结算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

摘要:银行支付结算主要指的是对多种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资金清算, 并将资金从一方当事人转移到另一方当事人的转移行为。而结算方式主要有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银行卡和汇总等等。建立安全、高效的支付结算体系能够有效提升金融企业的服务水平, 此外, 从宏观上讲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对于货币及其转移机制的信心, 还有助于维护金融行业的稳定。

关键词:银行,支付结算,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艳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 (03)

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管理之我见 篇8

关键词:支付结算,服务,监督管理

支付体系是社会经济活动中货币转移的制度和技术安排的总和。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资金运动, 资金的运动离不开支付体系的支撑。支付体系作为社会公共支付清算与结算平台, 能够为各银行以及金融市场提供资金清算与结算服务, 有利于加速社会资金周转,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随着2006年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的两大核心系统, 即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 分别完成了在全国的推广工作, 辅以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账户管理系统、票据交换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 标志着以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商业银行行内系统为基础、其他支付结算系统为补充的支付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人民银行作为支付体系的组织者、管理者、监督者, 应行使好支付结算管理职能, 大力发展和创新支付结算工具, 改善支付内外部环境, 协调支付结算各方利益, 确保整个社会支付清算的安全、高效。

一、改进支付结算手段, 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处在初期发展阶段, 信用制度尚不健全, 信用观念比较淡薄, 运用支付信用工具疏导、规范社会信用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 人民银行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加大力度推广和运用支付信用工具, 为社会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1. 推广票据使用, 促进商业信用健康发展。

要继续宣传推广商业汇票和信用证结算, 各商业银行对企业间的商品交易要积极做好商业汇票的承兑和信用证开证, 以及商业汇票贴现和信用证议付, 逐步形成在大宗商品交易中使用商业汇票和信用证结算。扩大票据交换覆盖面, 积极推广使用银行本票, 减少现金流通, 方便客户结算, 继续扩大支票的使用范围和对象, 提高票据信用, 鼓励具有良好信誉的个人使用支票,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 加大宣传与推广力度, 提高金融机构和企业对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认知, 提高金融机构对商业承兑汇票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转变经营观念和本位主义思想, 增强票据市场意识和金融业整体风险意识, 在充分防范风险的前提下, 逐步使商业承兑汇票业务成为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企业认识并广泛使用商业承兑汇票, 使获取商业承兑汇票签发资格成为企业的荣誉和优势的标志。促使企业在承兑与支付中诚实守信, 共同维护和提高商业承兑汇票的信用度, 使商业承兑汇票成长为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金牌”支付工具。

(2) 建立完善征信管理体系, 降低风险评估成本。改善商业信用环境。一是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征信管理体系, 尽快把企业商业汇票信息导入人民银行信贷登记系统, 把企业所有支付结算信息纳入征信管理, 逐步实现企业信用信息的完整性与权威性, 为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评估提供低成本及时全面的咨询信息, 促进商业承兑汇票推广的稳妥进行;二是制定统一的企业信用评级标准, 规范对企业的信用评级, 避免因金融机构信用评级各自为政而导致企业存在多个信用等级, 提高企业信用等级的通用性;三是引导各金融机构真实、完整、及时地将企业支付结算、信贷等方面的不良记录输入相关征信系统, 确保企业信用信息的全面性与透明度;四是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协调, 实施合力制裁, 使丧失信用的企业在融资、结算等业务中享受“差别”待遇, 形成有效的制裁制度, 以此强化企业信用约束, 树立和培育企业的信用观念, 逐步改善商业信用环境, 提升社会整体信用。

(3) 修改与完善相关制度法律。一是修改与商业承兑汇票债权保全相关的法律规定, 使商业承兑汇票债权与其他形式债权具有相同的法律权利;二是增加对商业失信惩罚的法律法规条款, 提高失信成本, 加大对商业失信的惩罚力度, 维护商业承兑汇票的信誉;三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修改<票据法) , 取消商业汇票必须具备真实交易和债权债务的设定, 放开纯粹融资性票据, 使商业承兑汇票真正成为一种完全有价证券, 充分达到支付、信用及融资的目的。

2. 推广运用新的支付工具。

商业银行要积极研究探索新的支付结算手段。为客户提供方便、灵活、快捷、安全的支付工具。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创新电子支付工具, 广泛开办定期借记、直接贷记业务, 扩大转账结算, 减少现金使用, 便利公众交纳水、电、通讯、房租等公用事业费、保险费、税款以及代发工资等。积极推广贷记信用卡业务。引导消费信用, 刺激消费需求。人民银行要抓紧研究规范支付工具创新的管理办法, 进一步推进支付工具的电子化和支付手段的现代化, 提高商业银行的整体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

3. 积极推行支付结算的代理业务。

人民银行应按照《支付结算业务代理办法》, 做好商业银行之间支付结算代理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按规定做好支付结算业务代理制的监督管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充分认识支付结算代理制的重要意义, 转变经营观念, 提高服务意识, 通过银行间支付结算业务的相互代理, 互惠互利、互为补充, 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金融服务。

二、强化支付结算监管.维护支付结算秩序

强化支付结算监管是维护结算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信用好转, 防范支付风险和案件发生,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因此, 人民银行在改进支付结算服务的同时, 必须强化支付结算监管。

1. 加大支付结算的监管力度。

重点对支付结算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各商业银行支付结算内部管理和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支付结算的违规违纪行为以及银行账户开立和使用等方面加强监管。加强对各项重要支付结算业务准入和退出审批的管理, 规范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行为, 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2. 建立支付结算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制度。

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商业银行营业机构因管理混乱, 内控制度不落实发生重大违规违纪行为和案件的, 要按照规定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管理行未认真履行管理职责, 对支付结算制度和中国人民银行的各项管理要求贯彻不力, 实施不到位, 对其分支机构发生的严重问题不处理、不纠正, 致使发生重大违规违纪行为和案件的, 要按照规定追究有关主管行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人民银行分支行, 未认真履行支付结算的监管职责, 造成辖内支付结算秩序混乱, 经常发生违规违纪行为和案件, 影响较大的.要按照规定追究有关人民银行分支行的责任。

3. 强化不良支付行为规范管理。

(1) 加强支付结算制度建设, 建立举报、投诉制度。疏通持票人举报、投诉渠道, 规范持票人举报方式和方法, 对举报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使基层人行增加及时发现签发空头支票行为的渠道;加强结算纪律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结算管理体制。由人民银行牵头, 建立支付结算纠纷调解机制, 同时通过实行不良支付行为社会举报制度、银行机构定期检查报告制度、不良支付行为处罚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 促使银行、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支付结算纪律, 维持正常的支付结算秩序; (2) 加强对空头支票的业务管理。进一步明确商业银行发现空头支票行为后的权利与义务, 对于不履行空头支票报告义务的商业银行, 应给予经济处罚, 可适当提高商业银行出票行提取处罚手续费比率, 进一步维护持票人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周民源.新编银行业监管手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

[2]王爱民.监管分离后基层央行的定位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 (05) .

[3]人行成都分行课题组.对银监分设后人民银行职能的重新认识[J].西南金融, 2003, (12) .

银行结算 篇9

目前正是铁路大规模建设时期, 大规模建设需要大规模资金的支持, 铁路建设和发展中的长期资金需求问题正日益凸现, 铁路投融资体制上需要形成铁路建设多元化投资、多渠道融资的新格局。而商业汇票以“门槛低、安全、灵活”的特点已成为铁路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资金成本的一种融资选择。

一、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优点

(一) 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较高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存款人出票, 向开户银行申请并经银行审查同意承兑的, 保证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是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相结合的一种信用票据, 其实质是银行对外信用担保的一种形式。汇票经银行承兑, 信用大大提高, 具有安全、可靠的特性。

(二) 银行承兑汇票门槛较低、方便灵活、高效

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是以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及债务关系为基础, 是交易双方自愿采取的一种结算方式, 只要承兑申请人符合以下条件, 即具有法人资格、在出票行开立存款账户、以真实合法的商品、劳务交易为基础, 并在交易合同中注明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结算方式、信用状况良好, 就可以向银行申请银行承兑汇票。相对于贷款严格的信用审查, 限制较低。

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 从债务人角度看, 可以利用银行信用远期付款, 以有限的资本购进更多物资,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营运资金的占用与需求, 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从债权人角度看, 可以按期收回货款, 防止拖欠, 另外在急需资金时, 还可以向银行申请贴现, 融通资金, 比较灵活。

(三) 银行承兑汇票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银行承兑汇票一律记名并允许背书转让, 在日常经济活动中, 只要存在贸易行为, 就必然产生支付行为。在任何的商品供应链活动中, 无论处于“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厂商———经销商———终端消费”的哪一个环节, 都必然存在下游因购买而要向上游支付的必然。因此, 企业在商品贸易中, 无论购货或销货产生的应付、应收款项支付需求, 都可运用票据进行款项的支付或结算, 并通过票据的背书转让实现其在企业间的流转, 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四) 开展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是缓解资金紧张的一种有效融资方式

对铁路企业来说, 首先, 在临时需要资金周转时, 可以充分利用比贷款方式支付财务费用更低的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方式融资, 达到降低资金成本的目的。当前票据贴现是少数可以自由浮动的金融业务品种, 贴现利率执行人民银行的利率政策, 在人民银行再贴现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浮动。从目前实际情况看, 市场贴现利率一般在2.34%左右, 远低于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5.31%。其次, 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具有延期支付功能, 票据期限最长可达到六个月。采用票据支付的企业可获得延期支付的信用, 从而获得该期限内的资金融通, 有效缓解资金紧张的压力。第三, 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良好的流通性, 通过对已收取的票据及时背书转让支付应付账款的方式, 可以有效解决单位资金周转紧张的矛盾, 对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高企业信誉起到积极作用。

二、开展银行承兑汇票结算面临的问题

(一) 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具有一定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包括应付票据和应收票据, 无论哪种票据, 都具有一定风险。

1. 应付票据的风险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经单位承兑后, 其实质可看做短期贷款, 作为借款则应关注以下主要风险:

借款活动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可能遭受损失、遭到处罚;借款未经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 从而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导致损失;借款决策失误, 可能造成企业资金不足、冗余或债务结构不合理;债务过高和资金调度不当, 可能导致企业不能按期偿付债务;借款过程中会计处理不正确, 可能造成债务和借款成本不真实;以及到期必须归还, 如若延期要交付罚金的风险。

2. 应收票据的风险一是诈骗风险。

主要表现在:部分单位在经营过程中, 不重合同, 不守信用, 以各种理由拖延、拒绝付款, 甚至给收款人开“空头”票据, 导致持票人到期无法收回款项;出票人、持票人与银行相互勾结, 通过各种方法, 伪造、变造银行票据, 欺诈收款人资金;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方法伪造、变造、克隆汇票, 影响收款人对到期资金的正常收回, 造成资金损失。二是银行违约风险。由于企业利用银行承兑汇票套取银行资金的现象日益增多, 以及各银行之间结算标准的执行不一致, 导致银行可能发生承诺违背。三是票据安全风险。收到票据以后, 就会存在保管风险, 以防止丢失造成的损失。

(二) 供应方接受以银行承兑汇票方式结算的意愿较弱

对于那些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资金来源稳定的企业, 接受以银行承兑汇票方式结算的意愿较弱。因为接受银行承兑汇票方式结算就意味着自有资金的冻结, 或者需要通过贴现来换取资金的流动性, 等同于承担了其他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 也加大了自身的资金成本, 导致供应方不愿接受这种结算方式。以机车牵引电费为例, 我局与供电局进行了多次协调。在充分认识到开展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工作所面临的困难的情况下, 我局非常重视, 专门组成了由主管处长亲自带队, 相关业务处室共同参与的工作组, 先后多次与甘肃省电力公司及其所属各供电局进行了商谈。但因上述原因, 甘肃省电力公司要求各供电局只能收取路局背书转让的银行承兑汇票, 拒收路局签发的汇票, 而未能施行。

(三) 银行手续较为繁琐

银行承兑汇票是由银行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的一种票据, 对于银行来讲风险较大, 因此银行对于承兑申请人的要求较高: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良好的结算记录和结算信誉;与银行信贷关系良好, 无贷款逾期记录;能提供相应的担保, 或按要求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相应的为了达到银行的资信标准, 就要求承兑申请人准备大量资料以进行信用评级授信及办理银行承兑汇票。

三、顺利开展银行承兑汇票结算需采取的措施

(一) 针对风险点, 制定相关办法从制度上加以防范

1. 规避应付票据的风险

(1) 建立准入机制, 防范信用风险。应付票据的实质可看做向银行的一种短期贷款, 需要对开展银行承兑汇票结算业务的单位进行严格的资格限制, 只有具备法人资格的单位才能办理, 企业内部单位和部门不得开展此项业务。同时还需具有一定的还款能力, 要有足够的资金来源, 以避免到期无力支付产生罚息, 影响企业信用。我局规定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 仅限于路局本级及辅业管理中心下属二级独立法人企业。辅业管理中心下属二级独立法人企业开展银行承兑汇票结算需报辅业管理中心和局财务处审批, 从源头加强了风险防范。

(2) 纳入预算管理, 统筹各项资源。要加强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预算管理, 将票据结算、到期解付资金及企业承担的贴现利息等纳入相关预算, 报经预算审批程序批准。要在充分考虑企业财务结构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同时, 统筹安排单位各项资金, 并且及时筹措足额资金保证支付。同时, 还要考虑银行授信额度, 在银行授信额度内办理结算。

(3) 加强应付票据日常管理, 避免延期交付罚息。基于对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的充分认识, 我局及时制定了《兰州铁路局商业汇票管理办法》, 要求建立基础台帐, 详细记录结算内容、结算金额、出票银行、出票时间、到期时间、收票单位等票据内容及批准、办理、使用和到期支付的情况。指定专人及时维护《财务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借款担保子系统》信息, 实时与账面核对相符, 保证系统数据真实、完整、准确。于汇票到期日前将票款足额交存其开户银行, 避免银行计收逾期罚息。

2. 规避应收票据的风险

(1) 明确应收票据结算范围, 减少票据变现风险。由于收取汇票的风险大量增加, 我局要求只有债务人因暂时的资金周转困难, 确实无法以货币资金偿还债务时, 才能接受对方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对于有支付能力、现金流状况较好的债务人, 不得收取其银行承兑汇票。同时, 收取银行的承兑汇票也应仅限于结算外委其他业务所取得的经营收入, 以减少到期资金的回收风险。

(2) 明确应收票据的承兑银行, 避免银行违约风险。应对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承兑银行加以限制, 比如由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信誉良好的商业银行签发承兑的汇票才能收取。

(3) 加强应收票据的管理, 保证票据真实、安全。收取汇票时, 要认真鉴定汇票的真实性。对汇票记载的各要素进行严格审查, 对不能辨别真伪, 记载要素不全、不符合要求的汇票一律不得收取。在通过背书收取银行承兑汇票时, 还要认真审查汇票背书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对背书不连续或背书无效及被拒绝付款、超过提示付款期限的汇票一律不得收取。

收到汇票后, 要及时将收取的银行承兑汇票进行背书转让用于支付应付款项, 以减少单位的资金支付。在办理票据背书转让时, 要在应收票据登记簿中详细记录背书时间、被背书人的有关信息。银行承兑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 要及时行使追索权。

对收到的汇票要加强保管。单位对收到的银行承兑汇票要视同现金由专人管理, 并指定保管人之外的其他人员建立“应收票据登记簿”, 逐项登记收取时间、出票单位、票据金额、到期时间、上手背书单位、贴现、承兑、退回等情况, 以实现岗位互控。单位还要加强银行汇票的盘点核对工作, 财务负责人必须于每月月初、月中对银行承兑汇票进行盘点稽核形成书面记录, 保证账票相符。如有不符的, 要查明情况, 及时处理。

(二) 加强与供应商的协调沟通, 争取达成共识

1. 高度重视, 积极筹备。

在与供应商的谈判工作中, 要充分认识到开展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工作面临的困难, 要由专人负责, 准备多种方案。在与供应商沟通的过程中, 要着重将本企业资金周转所面临的困难向供应商说明, 取得支持及谅解。

2. 大力宣传, 达成共识。

要向供应商大力宣传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好处, 比如在特定的经济环境下, 收取承兑汇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缓解客户资金周转的困难和促进销售额的增长及款项回收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银行承兑信用较高, 风险较低, 对买卖双方都是一种双赢的选择, 争取达成共识, 顺利开展工作。

3. 采取灵活的贴现方式。

针对供应商有关资金成本的顾虑, 还可采取灵活的贴现方式, 买方部分或全部承担贴现息。由于供应方应收资金不受影响, 银行承兑汇票结算工作就会顺利开展, 结算范围也会相应扩大, 而上述结算方式对于买方而言, 仍较贷款方式节约财务费用, 因而也具有一定可行性。我局辅业下属公司在采用汇票结算方式时就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方式, 因此也取得了一些进展。该单位负责供应全局生产生活用煤, 为降低采购成本, 决定利用煤炭使用淡季、价格相对较低时提前进行储备。通过与多家煤炭企业进行商谈, 在我方承担贴现息的前提下, 供应商同意采用银行承兑汇票方式结算。经测算, 在我方承担票据贴现利息的情况下, 按照储备煤炭资金约需1.17亿元, 金融机构半年期4.05‰的月贷款利率, 1.95‰月贴现利率, 六个月期限测算, 预计全年可节约财务费用147.42万元, 此项业务目前已顺利开展。

(三) 多方询价, 选择最低贴现利率银行作为合作银行

为有效降低财务费用, 在开展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时, 要依据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向多家商业银行发函询价, 邀请多家银行参与竞标, 按照规定程序选择提供最惠服务、最低贴现率的银行, 来降低资金成本。然后根据银行要求, 办理信用评级授信, 开立商业汇票结算账户等工作, 为开展商业汇票结算业务做准备。

四、结语

银行承兑汇票具有“信用较高、门槛较低”的优点, 因而采用银行承兑汇票结算是缓解资金紧张的一种方便、有效的融资方式, 我局对机车牵引电费、生产生活用煤等项目开展银行承兑汇票结算进行了一些探索,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加快了资金周转、提高了企业信用,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局面。但任何一种融资方式都具有一定风险,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如何加强与供货方的沟通, 扩大银行承兑汇票结算范围, 加强银行承兑汇票的管理, 最大限度的降低资金成本, 规避资金风险, 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还需要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积极思考, 提高管理水平, 最终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

摘要:目前正是我国铁路大规模建设时期, 资金流相对紧张, 为保证铁路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 降低财务费用, 提高经济效益, 铁路企业必须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 创新融资模式, 银行承兑汇票就是其中一种。本文围绕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的优点, 开展银行承兑汇票结算面临的问题, 需要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银行承兑汇票,优点,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立金银行培训中心教材编写组.银行票据承兑与贴现实务培训〔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银行结算 篇10

关键词:支付结算,村镇银行,金融基础设施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要试点机构, 对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起到了很大的改善作用, 但其机构性质、组建形式决定了该类机构在支付结算方面存有天然弱势。

一、安徽省村镇银行支付结算模式现状

2008年以来, 安徽省村镇银行组建工作进展较快, 资产规模快速扩张, 资产质量较好, 多数机构在开业次年实现盈利。至2013年6月末, 安徽省共组建村镇银行42家, 所有村镇银行都接入人民币账户管理系统, 37家村镇银行通过合肥CCPC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

村镇银行采取发起方式设立, 其实际控制权和运作模式主要由其发起人即银行业机构来履行, 其结算模式受主发起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都依托母行结算渠道和结算平台进行资金汇划, 间接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依托母行的银行卡清算系统, 能够发行银行卡。股份制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其分支机构集中设立在省会或经济发达城市, 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要在县城及以下, 难以依托发起行的网点优势, 这类村镇银行大都选择当地国有商业银行办理结算, 银行卡发卡和网上银行等业务受限。地方性银行机构由于本身结算就是借助他行, 其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除大小额支付系统通过母行间接加入外, 对银行卡、网络无实质性安排。外资银行业机构设立村镇银行没有利用间接方式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 更没有利用兄弟行的银行卡系统和网上银行系统, 其结算业务种类仅限转汇、现金等。

二、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存在的难点

(一) 申请直接加入支付系统难

从技术角度看, 以直接参与者身份加入支付系统必须开发使用与支付系统对接的接口软件, 而接口软件开发使用及后续维护成本较高, 硬件设施、技术力量、软件网络、风险控制、费用支付均达不到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接入标准。从管理角度看, 支付系统对直接参与者资金清算业务提出了较高的管理要求, 尤其是清算差额资金、查询查复业务处理等, 村镇银行内控管理方面目前还难以达到这些要求。

(二) 代理接入支付系统易流失客户资源

部分商业银行很早就开发“代理接入支付系统客户端”, 为国内村镇银行提供代理接入支付系统服务。村镇银行通过商业银行接入现代化支付系统更为便捷, 免于系统软件开发、改造和购置硬件设备的大量投入, 节省了系统建设及运营成本。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 影响村镇银行积极性。首先, 增加营业成本;其次, 客户资源易流失, 代理以后客户必须到代理银行开立一个账户, 代理银行对村镇银行客户资源了如指掌, 易造成资源外泄。同时, 村镇银行逐步发展强大, 实行总分行制后, 代理就更不方便。

(三) 行内汇划系统不适合发展

对于分支机构众多的其他金融机构, 行内汇划系统是资金清算的另一条重要通道。然而, 对于村镇银行而言, 一方面村镇银行均处在发展初期, 基本是处于独家网点的发展阶段, 行内汇划系统没有支持的空间;另一方面目前各家村镇银行核心系统自成体系, 没有建立统一的清算渠道, 网点资源不能共享, 行内汇划系统的建设不适合在村镇银行发展。

(四) 直接办理跨行转账汇兑难

一是由于未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 村镇银行只能进行资金的手工清算, 汇划到账速度较慢, 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服务要求, 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事故。二是由于村镇银行只是在县城的一个孤零零的点 (极少数开设了一两个支行) , 村民存款、取款都必须要到网点来, 让客户感到不便, 缺乏对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吸引力。任何一笔从外地汇入的款项基本都是跨行跨区, 汇费昂贵, 加之在乡镇没有网点, 取款不方便, 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一般不会选择村镇银行作为汇入行。村镇银行在汇兑业务上竞争不过农行、邮储银行、农信社。客户办理跨行转账、汇兑业务只能转借第三方通道办理。三是村镇银行的通存通兑没有开通、银行卡业务缺失, 使得汇路不畅。四是结算方式单一, 不能提供多品种、高效率的结算服务, 非现金支付工具得不到推广应用。

(五) 支付结算人员素质受限制

村镇银行吸收业务层面人员大都是刚毕业学生, 未系统、深入接受支付结算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认知和熟练程度不够, 再加上实务操作少, 经验不足, 支付结算服务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

三、改进村镇银行支付结算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寻求外部支持, 加强合作, 畅通结算渠道

一是借用母行或他行的清算平台和清算系统,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降低开发成本、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二是众多村镇银行进行合作, 成立清算总中心, 实行集中结算, 提升村镇银行的结算水平和服务形象。三是尽快加入支付系统。村镇银行应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以间接参与者通过代理银行加入支付系统。四是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建设, 申请加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公民身份信息联网核查系统、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系统等, 不断优化结算环境。

(二) 大力银行卡业务

可采取代理银行卡的方式拓展银行卡业务, 即可代办发起银行或代理业务银行的借记卡、贷记卡等银行卡业务。在重要商业区和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可安装ATM机, 满足农民群众、工商个体户等的现实需求, 吸引客户群。

(三) 加强支付结算人员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业务知识竞赛、搭建模拟操作环境等加大对一线支付结算人员培训, 提高业务处理能力, 增强应急处理和化解支付风险能力, 提升支付结算服务层次。

参考文献

[1]刘美玲, 陈撼尘.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模式的制度约束[J].生产力研究.2013. (2) :70-71

银行结算 篇11

关键词:银行;支付结算风险;防范措施

支付结算是指单位、个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使用票据、信用卡和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进行货币给付及其资金清算的行为。支付结算业务是银行的基本业务之一,通过传统的票据结算功能、多样化的信用支付工具,方便灵活的服务手段,发挥着社会经济活动各项资金清算的中介作用。随着支付结算业务的迅猛发展,支付结算渠道不断扩大,票据市场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支付结算风险也随之不断增加,并直接威胁着银行、企业资金的安全和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如何防范支付结算风险,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一、支付结算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账户管理风险

一是结算账户管理风险。单位或个人在银行开立结算账户,必须提供有关证明资料,如营业执照(原件)或上级有关部门的开户证明、税务登记证、法人代码证等。但如果个人用虚假身份证或单位用虚假验资报告骗取假的营业执照到银行开立账户,并进行相关业务的操作,银行的潜在风险已经产生。在实际工作中,存款人伪造变造开户证明文件骗取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有的非法存款人企图利用银行结算账户进行非法的犯罪活动而冒用合法存款人名义开户或用虚构的单位名称开户或用注销的单位名义开户;也有的合法单位为达到规避现金管理或单位内部管理的目的而伪造变造开户证明文件违规异地开户或多头开户。而银行未能认真执行真实性审查职责,对开户资料审查不严,甚至于为吸引客户,主动为客户违规开立结算账户,从而为支付结算业务埋下了诸多的风险隐患。二是内部账户管理风险。内部账户管理不规范,挂账事项没有有效的分类管理,责任不清,原因不明,对于长期挂账户未及时清理,存在内部作案隐患。

(二)贪污诈骗风险

1.犯罪分子伪造变造银行票据及结算凭证、伪造银行预留印鉴诈骗盗用资金。犯罪分子或通过涂改、挖补等手段更改出票金额、收款人,或通过防真技术克隆票据及结算凭证或企业预留印鉴,骗取银行和企业的资金。

2.内部人员贪污挪用资金。部分银行内部会计人员通过伪造进账单、电子汇划补充报单等会计凭证,凭空捏造收付款人空转账务,借暂收暂付科目空挂账务盗用资金;有的内部人员通过抽单盗款、私制凭证偷盖印章、涂改凭证日期、延压单据等方式贪污挪用银行及企业资金;有的利用伪造存单非法吸收账外存款、内外勾结参与银行承兑汇票诈骗、虚开存款证实书和承诺书、参与非法借贷等,骗取并贪污、挪用银行和客户资金,事后还通过签发假对账单来隐瞒作案行径。

3.犯罪分子骗开银行承兑汇票、利用假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有的犯罪分子采取编造银行承兑汇票申请材料、伪造购销合同和虚构担保,以及伪造财务审计报告等手段到银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而银行没有对单位资质、经营状况进行审查,也不核实合同的真伪就办理承兑,当承兑申请人不是交纳足额保证金时,一旦承兑申请人到期不足付款,必将引起银行垫款的风险。有的贴现、再贴现银行对票据所记载的事项审查不严,致使一些背书不连续、绝对记载事项不全等有瑕疵的票据流入银行,从而卷入不必要的票据纠纷,有的收到克隆的银行承兑汇票,虽然按规定查询查复,但由于犯罪分子采用高科技手段,仿真程度十分高,隐蔽性越来越强,依靠临柜人员对票面的审查和一般的书面查询很难辨别真伪,贴现银行仍有可能蒙受资金损失。

(三)竞争风险

各家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商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或争市场地位而盲目铺摊设点;一线网点任务重、压力大,是否完成任务直接影响个人收入,在利益的重压下,往往不能正确处理业务拓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以放弃风险控制为代价,片面追求存款业务发展,为了完成存款任务、留住大客户,面对客户的无理要求不惜放弃原则,违章操作。在日常经营中,片面追求以规模和数量扩张为特征的业务发展,而疏于管理,从而导致业务管理的混乱和风险监控的不力,可能因无序竞争而形成严重的经营风险和支付结算风险。

(四)人员管理及制度执行风险

银行支付结算风险大多来自人为的因素。一是会计人员政策水平低,专业技能差,加之劳动强度过大,导致工作质量不高,操作行为不规范,形成差错、失误的风险。二是少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准差,品质恶劣,内部作案监守自盗,造成银行资金损失的风险。三是会计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差,员工间相互盲目信任、互不设防,对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的现象听之任之,麻痹大意的失职风险。四是制度执行不到位,尽管现在银行的制度建设相对健全,职责分工、操作流程都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但有些会计人员只讲关系、协作,不讲职责、原则,丧失了对违规导致风险的起码警觉,淡漠岗位职责,甚至发现违规现象也无动于衷,使岗位间的监督制约名存实亡,使各项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有的会计人员对领导盲目顺从,丧失原则,对经营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不敢抵制报告,大大降低了制度的执行力。

二、支付结算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防止支付结算风险的发生必须从队伍建设抓起。一是要实行会计人员准入退出机制,把好会计人员的任职资格关;二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会计人员防范风险、识别风险的能力;三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政治学习,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防止内部人员作案;四是根据业务发展和会计工作的需要,合理充实会计人员,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五是做好员工思想行为排查工作,把好重要岗位的用人关。

(二)强化账户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严控资金支付风险

一是加强结算账户的管理。银行应充分利用银行账户管理系统提供的信息查询等功能,加强对存款人基本信息及已开立账户情况等的审查,坚决杜绝存款人利用虚假开户资料骗取开户情况的发生。在全面运行账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加快网络化建设以实现与征信系统、工商、公安、税务和技术监督部门等系统的联网,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解决开户银行对客户提供资料真实性审查困难的问题,及时了解单位的变化动态,依靠技术手段做好账户管理工作,防止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结算账户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管理上应改变银行账户的审批层级,由银行后台部门集中管理账户的开立审批,以规范账户开立使用,强化账户合规管理,避免由于一线网点片面追求业务发展,在开户资料不全或有瑕疵的情况下,违规为客户开立账户,形成结算账户风险。二是要强化内部账户管理,严格开户手续,加强对内部账户使用的监督检查、实时监控及对账工作,定期对内部账户进行清理,发现异常要及时追查,杜绝内部人员利用账户作案的可能。三是加强不动户管理,消除不动户管理风险隐患。商业银行应按不动户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不动户销户及使用控制,严格不动户恢复正常使用的审批手续,把不动户管理作为稽核检查的重点而非盲点。

(三)运用科学技术,提高防假识假手段

一是运用科学技术提高银行票据的防伪技术,提高银行的验票技术,降低犯罪分子伪造、变造和复制银行票据的可能,加大犯罪成本。二是推广电子验印系统的运用以逐步替代人工肉眼验印的方式,仿真印鉴的出现对现有的人工折角验印方式已构成了极大威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有运用高科技的电子验印系统才能最大限度地防范仿真印鉴带来的风险。三是加大支付密码器等科技产品在银行票据结算工作中的应用力度,增加支付密码做为票据支付的辅助条件。四是银行间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票据查询系统,共享票据信息资源,提高票据查询效率以防范诈骗案件发生。

三、结束语

银行处于市场经济的核心地位,许多企业和个人都需要银行资金的支持。有的企业和个人从正常渠道不能得到银行资金,就通过非正常渠道贪污、挪用、诈骗银行资金,且犯罪智能及技术日益提高,银行防范支付案件风险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和艰巨。只有加强员工思想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各项业务及人员管理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从体制、流程、科技、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强化监督制约措施,才能全方位提高银行防范支付结算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桑小军.对国有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引起支付结算功能弱化的思考[J].金融会计,2010(01).

[2]刘旭瀛.试论商业银行支付结算风险与防范[J].北方经贸,2012(06).

银行结算 篇12

一、网上银行概述

(一)网上银行的概念

对于网上银行的概念,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网上银行是指通过电子通道提供零售与小额产品服务的银行。根据欧洲银行标准委员会的定义,网上银行是指利用网络为通过使用计算机、网络电视、机顶盒及其他一些个人数字设备连接上网的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提供银行服务的银行。在我国,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1月26日发布施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网上银行是指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银行业务。网上银行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与客户进行信息沟通,按照客户发出的电子信息,为客户提供金融业务的无形或虚拟银行,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一种新型银行服务手段。

(二)网上银行的双赢优势

网上银行一方面为客户提高了支付效率,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银行的工作量,降低了其本身的运行成本,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双赢过程。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首先,网上银行的应用可使商业银行降低经营成本。银行无需设立分行,通过网上银行就可以扩展客户地域,有效降低银行的经营成本。如果没有网上银行的服务,那么目前银行营业网点的数量和银行从业人员的规模将难以想象。其次,网上银行的应用可提高银行管理效率。实施网上银行后,银行的管理模式也发生根本性转变,新的业务流程,减少了管理环节,节省了管理成本,大大提高管理效率。另外,网上银行的应用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向全能型银行发展。

从客户的角度来看,一是实时高效的特点有利于提高财务服务的质量。网上银行的应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财务人员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业务处理,教职工报销也不用携带大量现金,短信提示瞬间到账,提高了财务服务质量;二是方便快捷的特点可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通过网上银行支付结算,尤其是利用EXCEL表格批量导入,能够一次完成对教职工的工资支付,既免去了传统填写、传递票据的人力、费用,又节省了时间。通过网上银行可以随时查询账户交易状态、余额等信息,方便及时调拨资金,提高管理效率。同时,网上银行的应用,现金出纳岗位相关工作将被取消,大大降低了现金管理的费用和成本。

二、交通银行网上银行在高校的两种应用方式

(一)简单的网上银行结算方式主要包括:

(1)概念。简单的网上银行结算模式,是指银行出纳在互联网上,通过USBKey登录网上银行系统,按照银行转账委托单内容,填写账号、姓名或单位名称、开户行等信息支付各种款项。这种结算方式虽然可以让教职工无需带卡,但是需要银行出纳对数据进行二次输入,不但增加了银行出纳的工作量,也容易出错。

(2)操作流程。网上银行是电子支付业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结算方式。这种结算方式与传统的现金或者手工转账支票结算方式相比较,对整个财务系统的操作流程影响不大,主要是银行出纳及银行复核人员从传统的手工开支票和复核文本的支票变成在网上银行系统上操作而已。目前交通银行企业网上银行主要包括账务查询、企业付款、财务通、企业融资、国际业务、投资理财、E付票、电子商业汇票等模块。其中账务查询、企业付款和财务通模块是高校应用较多的模块。通过这两个模块,基本上能满足高校对外转账、代发工资以及交易状态实时查询等业务。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审核制单人员登陆财务局域网,登陆账务系统,审核原始凭证、收集转账信息、录入并打印记账凭证;银行出纳连接互联网,选择公司业务,按照授权登陆企业网银页面,根据审核制单人员录入的需付款的记账凭证,将对方收款单位或个人的名称、账号(卡号)、开户行等信息按照网上银行系统的填制要求逐笔录入,或是通过EXCEL表格批量导入,银行复核人员审核,向银行发出支付指令,由银行对支付指令进行处理,完成资金支付业务。一般情况下,对个人转账业务,选择财务通模块,对单位转账业务,选择企业付款模块。

(二)优化的银校直连结算方式主要包括:

(1)概念。银校直连结算方式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将银行业务系统与高校的账务系统相连,高校财务人员直接通过账务系统界面就可以进行账户余额、交易状态查询、转账支付等服务,并可根据需要对部分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开发。目前各大银行的系统都已经预留了对接的端口,但是实现对接的前提是高校自身必须有完善的账务系统,才能在连接以后发挥更大的功能。这种结算方式实现了高校账务系统与业务银行系统的无缝对接,可以有效整合两个系统的业务流程,实现数据的共享;由于各项支付业务无需二次录入,就可实现学校银行账户与其他单位或个人账户之间资金的实时划转,比起简单的网上银行结算方式更加安全、快捷、方便。

(2)主要特点。包括:一是账务信息银校同步。银校直联有机联接了学校账务系统和银行业务系统,整合了双方的系统资源,解决了长期困扰学校和银行的未达账问题,为学校财务决策提供实时、准确、全面的账务信息支持。二是实现个性化服务。学校可根据自身财务管理的需要,通过自身的账务系统对银行提供的“原子”交易进行自由组合和控制,灵活定制内部授权机制,从而享受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三是操作简易、提高效率。学校财务人员无须重复录入指令信息,所有指令一次录入,一经审核批准,立即完成对外支付并更新账务系统信息,简化了手续,使用起来更简单、方便。四是安全放心。除采用与网上银行相同的安全机制外,还在转账交易中增加了“签名时间”字段、在所有交易中增加了“包序列ID”字段,从而可有效地防止黑客攻击、指令重复提交。

(3)操作流程。根据银校直连结算方式的特点及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银校直连结算方式的操作流程如下:审核制单人员登陆银校直连系统,审核原始凭证、收集并录入转账信息,银行出纳登陆银校直连系统,确认转账信息,发出支付指令,会计复核登陆银校直连系统,复核并最终授权支付,实体银行将支付回执反馈到银行复核。在这种方式下,审核制单人员的岗位职责还包括现金和手工转账支票结算方式下现金和银行出纳人员的部分工作,比如录入收款方单位名称、账号等信息。这种结算方式可以不设置银行复核岗位,由总复核最后授权支付,但需要设置银校直连系统管理员,保证资金结算的安全。

三、高校实施网上银行面临的问题

(一)安全问题

网上银行结算方式下,高校的财务数据从原来封闭的处理平台流入到开放的互联网中,很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风险。目前,网上银行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连接:一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二是通过光纤专线接入,三是通过电话拨号接入。第一种方式通过互联网接入,容易受病毒、黑客等攻击入侵,银行账户资金和计算机内部资料安全难以保障,安全性能不高;后两种方式通过银行认证直接连接银行内部网络,安全性能相对较高。但由于第二种接入方式需交纳昂贵的专线使用费,第三种方式接入速度较慢,因此一般选择互联网接入者居多,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二)回执问题

在传统的手工转账支票结算方式下,单位以支票存根联作为登记银行明细账的原始凭据。实施网上银行结算方式以后,单位以加盖银行印戳的业务处理回执作为银行明细账的原始凭据,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网上银行交易实时性,交易成功后网上打印的电子回执又缺少法律依据,而盖有开户银行印戳的收付款回执传递时间滞后,复核人员不能确定是否转账成功,档案管理人员迟迟不能装订会计凭证,不符合及时性的原则;同时以交通银行网上银行为例,其财务通模块即对个人支付业务中业务摘要只能机械选择,不能手工录入,造成银信通内容与实际发放内容无法衔接,结果教职工收到短信也不知道所发何钱,电话咨询给财务带来很大麻烦。

(三)退票问题

实际工作中,在网上银行进行单笔支付和批量导入时,因使用了不常使用的汉字或生僻字等原因造成支付信息不准确,从而产生款项被退回问题,退回的款项如不及时登记和处理,就会给银行对账造成很大不便。然而,由于学校尤其是年底个人业务报销业务量大,相同金额业务多,退票的查证、核实使财务人员工作量大大增加,尤其是批量导入支付时,部分成功部分失败的情况,财务人员需要重新收集发放失败人员的卡号信息,稍不及时就会造成未达账。

(四)对账问题

交通银行为提高系统交易运行的效率,设置小于5笔明细的批量导入文件默认为并单方式。也就是说,在学校账务系统中当日以小于5笔明细的批量导入的转账业务会合并为1笔从网上银行支付,结果造成学校的明细账与银行的明细账无法一一对应,尤其是在年底财务报销的高峰时期,给银行出纳的对账工作几乎是靠猜、凑来完成,带来极大不便。

四、高校网上银行顺利实施的对策

(一)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网上银行工作的顺利实施,对财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经济和财会理论,还要掌握网络技术,并能将经济、财会、网络有机结合,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为了充分发挥网上银行的作用,高校不仅要注重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对网上银行的操作方法、操作流程、银行对账等进行系统培训,更要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让每一位财务人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远离职务犯罪。

(二)加强系统安全管理

安全是实施网上银行结算的前提条件。据了解,目前各大银行通过电子化的高科技手段,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的防范机制和防范工具。只要使用得当,通过网银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划转。但是对高校来说,必须要有忧患意识,时刻重视安全问题。首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光纤接入,实现专线管理,保证财务网络与外界网络实现物理分离;其次,系统管理人员要做好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维护,财务数据的备份工作,关注网上银行系统和安全认证手段的升级,随时更新系统和升级认证手段。

(三)完善财务规章制度

随着网上银行结算方式的推行,原有的岗位设置、授权批准制度、业务操作流程、内部控制重点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高校要及时补充、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对网上银行结算方式下的运行模式和日常管理作出规定,如制定《网上银行报账业务流程》、《网上银行业务操作规程》、《网上银行结算方式下的岗位设置》等,通过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增强自我约束机制,杜绝财经违纪行为,防范财务风险,促进网上银行结算方式健康、有序的运行。

(四)加强银校之间的沟通

高校要顺利实施网上银行结算方式,还需要银行的密切配合,要加强与银行的通力合作,最大限度地取得银行的支持,最好将银行服务网点设在校园附近,方便教职工和学生办理业务。新的结算方式下产生的回执、退票、对账等问题完全可以通过与银行的沟通协调来解决。需要经常与银行沟通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定期电脑字库信息的更新、回执的每日索取、以及银行出纳每日对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另外,财务人员尤其是银行出纳人员要养成记录和总结的良好习惯,随时记录支付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反馈到银行,以便减少系统漏洞,丰富操作功能,不断优化网银支付系统。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划分新方案下一篇:领导生命周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