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性生活

2024-07-21

女性性生活(精选12篇)

女性性生活 篇1

编者推荐辞:中国当代女性散文作家拥有众多的群落。她们在各自的作品中谈初潮、谈婚恋、谈生育、谈自尊,沉重而有节制,飘然而不轻浮,尽情展示她们潇洒而有青春魅力的人生态度。作者在本文中,重点介绍了梅洁、施雁冰、叶梦、廖华歌、刘绪英、于君、臧小平、黄殿琴、唐敏、杨妮、王英琦、筱敏、张小娴、孙蕙芬、马莉、申力雯等女性散文作家。今天,我们把该文推荐给读者朋友,其目的是让朋友们在学习、工作之余,去文学殿堂领略中国当代女性散文作品这一旖旎风光。

在中国散文发展的过程中,女性作家拥有众多的群落和高质量的作品,同时新人叠出。在她们的作品中,自我经验及纯个人化的独语则成为首要的特征。她们甚至将写作方式与生存行为融合为一体,以她们自由鲜活的情感和语言,细腻、敏感的心理,构造完全属于自己的女性话语,尽情展示她们潇洒而饱有青春魅力的人生姿态,向人们敞开了一个“熟悉而陌生”的神奇微妙的女性世界。

一、爱情是女性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纵观中国文学的创作历史,爱情无疑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涉入爱河的女作家们可谓很好的发挥了她们内在的才华。在她们的笔下,爱情是那般美好,充满诱惑力。在生活中,她们同异性的交往,总表现得那般纯真友好,“他远远地离我,坐在车后的暗处,偶尔回眸,只望见两片闪光的镜片,镜片后的眼睛也在望着一个遥远的光明么……” (梅洁《爱的履历》) 施雁冰《桂》中那个桂先生,“他年轻英俊,学问渊博,名字中带个桂字,他是我的老师。在上桂先生的课时,我感到不自然,眼睛不敢直视,又忍不住抬起头来,四目相触时,惊慌失措。”这种与异性之间朦胧的感情,表达得惟妙惟肖。叶梦《月之吻》,廖华歌《三角梅》,刘绪英《爱情三题》,都是对爱情的沉醉与向往。

当一个稚气未脱,洋溢着激情的青年人一旦坠入情网,便容易认为爱情就是自己的全部世界,“可是生活有时候会捉弄人,曾以为自己属于本人属于一种被未来首肯的类似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的光辉人格,睁开眼,才发现自己原不过在演小小一出两千年的老戏,我的魂儿早被偷换……”(于君《我的三次初恋》) 初恋是难忘的,但失恋的痛苦固执地留在人生道路上,印在心灵深处。在臧小平的《初恋》中,失恋的痛苦折磨了她,但也使她懂得了“没有果实的初恋之花纵然令人惋惜,但仍然是美丽的。因为它是青春绽放出的一朵纯洁的情感之花”。

女性散文作家抒写情爱的酸甜苦辣及其心灵世界的深邃幽微,她们在情感体验方面更细腻、更敏感、更真挚、更缠绵。女人在钟情的时候,那种细密无奈,那种百转千回,那种隐痛伤怀,连她自己都对自己毫无办法。在黄殿琴的《夏天落下的第一颗红豆》中,大胆而热情地袒露了自己的心声:“我一生都相信你,正如你相信我的生命。……那我会让你相信痛苦之后是何等的欢乐。”在情有所钟的散文里,她们敢于大爱大恨,大喜大恸,甚至大喊大叫;她们有感则发,有情则许,有泪则流,不袖掩,不躲闪。生活的际遇不同,各人的感受不同。有的则发出了《为了爱情去远方》 (英子)、《去播种自己心中的一亩田》 (陈萍)。作为善良而痴情的女性,她们从心底流露出了爱的苦吟和呼唤。女性散文作家把女性特有的为爱所困、为情所殇的复杂精神世界和曲折心路历程,勇敢、率直而又生动、细腻地袒露给读者,从而挖掘女性深层生命之光。

二、婚姻生活是女人渴望的一种结果

人生与婚姻有着不解之缘。女人经过了爱情之后,要做伟岸丈夫身边小鸟依人式的爱妻,她们对婚姻和家庭投入过多的感情和精力,希望夫妻之间平等互助,期待生命的平衡与快乐。

叶梦的《月之吻》《孤城不再拒绝》《今夜,我是你的新娘》《失血的灵肉苍白如纸》《不要碰我》等等,细腻真实大胆地描写了一个女人的初潮、初吻、新婚、怀孕、流产的全部体验,这是纯属于女人的一切生理的和心理的体验。叶梦的这些作品展示了一个当代女性在一定生命历程中的灵魂、心态,尤其写自身,充满了“女性意识”,不好把握。以这样“主于女性社会角色”题材取向构成的散文,在当今的中国女性散文中还不多见。

在作品中,女作家们毫不隐晦地流露出对丈夫的诚服、信赖和倾心,表达女性渴望得到男性的支持与理解,夫妻两人共筑爱巢。如唐敏的《“走西口”的长途电话》,它写夫妻情感的丰富、深厚和专一。文章抑扬起伏、曲直升降地将东方传统女性的情感心态,作了生动而有意义的展现,丈夫不愿意“我”离开他,一说出差,“脸上就多云转阴”。夫妻间因出差的短暂离别,竟如此挂念,足以表现其情感的深厚、绵密和忠贞。作品写“我”远在北京,“想到厦门,真是天好地好什么都好,唯有丈夫可气,居然断情绝义地声称不给我打电话!”远离家,对丈夫的思念加深了。

在杨妮《丈夫戒烟》中,她喜欢看丈夫盘腿坐在地毯上翻弄皮箱里那些香烟时的孩子般得意洋洋的神情。男人吸烟的嗜好,在她们眼里是潇洒的举止。但是当看到丈夫“整整一个晚上,一言不发,神情茫然地瞅着电视发愣。腿一会翘在茶几上,一会翘沙发扶手上;手一会摸摸鼻子,一会挠挠头,或者站起来无所事事地在屋里走一圈,东看看,西瞅瞅,话也懒得说,茶也懒得喝,万般无奈的难受”样子时,“我”的心里也很难受,也很心疼丈夫。即使丈夫戒烟后,也细心地保存着几条好烟,以预防丈夫哪天开戒时奉献在他的面前。

每一个追寻爱情的女性都会同时渴望一个结果,那就是婚姻。在女性散文中,这类描写婚姻家庭的作品可谓洋洋大观。

三、生儿育女是一个完整女人的标志

生儿育女作为爱情与婚姻的结晶,几乎每位进入家庭伊甸园的作家都有此方面带有感情的一笔。做母亲很苦很累,孩子的出现使女性特有的母性情感骤然回升,苦中更多的是甜,累中蕴含着乐。“有了孩子,自己失去了做姑娘时的苗条秀美,脸上的蝴蝶斑使自己的青春光泽跑得无影无踪;整日在尿布奶瓶之间忙碌穿梭,整日围着‘小太阳’转个不停”(珍尔的《不 要拒绝做 母亲》)。于是,自己就发现:一个女人做了母亲,心甘情愿地去自讨苦吃,自找受罪,似乎是经历了一次灵与肉的脱胎换骨的重新塑造,这是孩子的功劳,是孩子塑造了母亲。

王英琦在写自己的婚姻、家 庭时,特别写到儿子和对“女人”的认识上。“儿子犹如一部书,一部爱不释手、永读不倦的书;从刚诞生时的语不能谙,到五个月时的第一次喊‘妈妈’;从一岁半时会说‘尿地下妈妈打,尿痰盂妈妈不打’到二周岁时会背‘生 当作人杰 ’、‘千山 鸟飞绝’” (《生活的散文》)。在王英琦散文变化的母性时期,她细腻、沉静、骄傲、激动的体验着那份幸福。她真正体会到了母性角色的实际意义,多年沉积在心底的热情并未泯灭,这是生活给了她太多太多。

叶梦的《陌生的儿子》是写婚后“跳跃”为母亲的思绪情态。生了孩子,先是觉得那小生命于“我”很陌生,但由于我“忍不住伸出指尖轻轻地抚摸他芳香柔嫩的肉体,随着指尖温润的一触,便似有电流通过,儿子笔直地走到我心里了”。她没有一味疯狂地赞美所谓“伟大”的母爱,她强调的是一种沉浸于母性创造的生命体验。

细读这些散发女性气息的散文,会使人深切感受到生命创造的喜悦、温馨、庄严,完全发自一个女性自然本能的母爱,让我们看到的是知识女性的主体意识与生命意识。

四、独立自尊是女人生存价值的体现

女性散文注重女性深层生命的自我开掘,她们以独立自尊的姿态与洁美高雅的追求投入到社会、人生、文化的探求与反思中去,以承担生命分量与女性责任的散文写作,为女性寻找着通往实现自身价值之路,使女性散文更具时代意义。

筱敏在作品中尖锐地提出女人作为人的价值尊严标准:女人的独立与尊严,是作为知识女性精神上的自立自主,经济独立与否不是唯一或特别重要的标准。她在《下雨的时候》中有这样的描写:“在织就这个世界的时候,男人是经线,女人是纬线,我不能把自己变成一条软体长藤,攀缘着他们裸露的干子,陪同他们直刺天空。即使我这样做了,除了某种附生的累赘,我并没有以我的生命给予这个世界创 造的意义 。”于是 , 她在《血脉的回想》中直抒胸臆,为自己预设了一个真正超拔的起点:“在我窗外的废园中有一株野树,就是在一堵密不透风的高墙挤压之下生长的……这使我知道一个微妙的个体生命的力量,相信生活的空间可以由自己去开启。我要求自己抵抗世世代代对妇女的剥夺,依凭个人的选择,独立成株。”

张小娴借《透视爱情》发出了现代女性人格独立宣言与现代女性尊严倡议书。女性人生权力、价值尊严只有靠自己去奋力争取,于是她们以绝决勇敢的现代批判精神,自我否定,自我重塑:新好女人最大的特色不是贤良淑德,而是独立自主,自给自足;新好女人懂得赚钱也懂得花钱;新好女人不会给变心的男人三次机会;新好女人自己有应酬,有自己的社交圈子;新好女人知道女人最大的成就不是找到归宿,而是不用求男人。

孙蕙芬在《生活中总有冰山》,马莉的《伤害》,申力雯的散文作品如《女人你输不起》《女人四十岁》《京城闲妇》《博士帽敌不过女人味儿》 《女性包装》等,始终在思谋女性的生存价值与尊严,显示了觉悟而敏慧的女性尊严观,通过丈夫事业成功、孩子学业有成,来衬托自身的价值。这是现在社会发展中女性跳出既有的社会形象、生活角色,完成的一次实质性的、现代意义的自我角色转型,独立而知性。现代女性除了为爱情而活着,还要有一份事业心,独立、知性、自信、宽怀、敏慧、热情、浪漫,要活出现代女性的万般风情,活出现代女性的价值尊严。

统观中国女性散文发展的现实状况,几乎所有作家都有反应自身真实经历的作品。她们的作品沉重而有节制,飘然而不轻浮,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深沉与大气。她们是全新的一代,她们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女性文学浪潮的前锋。

女性性生活 篇2

2、命运可以剥夺人的财富,却无法剥夺人的勇气

3、微笑转身,用背影让故事完结。

4、明日复明日,明日还很多-----不怕失败,越挫越勇。

5、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

6、看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7、最巨大的遗憾,是被命运安排!

8、不要去预见烦恼或担心可能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置身于明媚的阳光之中吧!

9、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只在一念之间。

10、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1、人生因追求而精彩,生命因坚强而美丽。

12、每天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理想,不要忘记目标。

13、成功的背后,是心酸的付出。所以就不要轻易放弃

14、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的,因为它无法更坏。

15、勇气不是感觉不到恐惧而是感觉到恐惧也继续做下去

16、我不会因为没有掌声而放弃自己的梦想。

17、天上永远不会掉下玫瑰,如果想要更多的玫瑰,必须自己种植。

18、姑娘你不努力你怎么得到你想要的

19、不要输掉自己不要败给别人

20、花时间解释不如花时间去证明

21、说一百句对不起不如做一件对的起的事。

22、人可以没有骨气,但不可以做懦夫。

23、面对美好的未来不如面对残酷的现在。

24、我不知道什么叫年少轻狂,我只知道胜者为王

绝经女性如何获得和谐的性生活 篇3

绝经女性如何获得和谐的性生活

钱卫康

“50性”,奏响不和谐音

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不一样,因为卵巢“退休”得比较早,因此女性差不多有1/3的时间处于卵巢功能衰退阶段。没有卵巢支持,就没有雌激素、孕激素对性器官等的支持,全身会发生很多变化,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生殖系统萎缩。

50岁左右的绝经女性发生性生活困难是难免的,如性交困难、阴道干涩、没有性欲等。此时,差不多年龄的男性,体内的雄激素水平却并不一定比30岁时低多少,对性生活的要求并不减退,这就造成了夫妻生活的不和谐。过去,人们一般不太愿意谈这个实际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和谐的性生活对更年期夫妻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性福”,要靠雌激素

越来越多的医生提出,绝经女性应适当补充雌激素,恢复女性性器官功能,提高性生活的愉悦性。对此,医学界至今仍存在分歧,因为补充雌激素可能增加女性患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的风险,因而对补充雌激素疗法望而却步。

令人欣慰的是,90年代初期,科学家们发现生长在泰国北部原始森林中的野葛根块根中含有一种高活性的植物性化合物——葛根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被誉为“植物性雌激素”。

这种植物雌激素,并非真正的雌激素,而是植物体内具有类似激素结构、与人体雌激素受体相结合的物质。植物雌激素在体内易于分解,不会在体内堆积,因此没有外源性雌激素的毒副作用,最难能可贵的是,植物雌激素在体内还发挥拮抗外来雌激素的作用,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

野葛根,药食两宜之选

目前已经发现的植物雌激素有100多种,而生长在泰国北部原始森林中的药食两宜植物——泰国野葛根,所含植物雌激素生物活性最强,对于希望解决阴道萎缩问题又对激素疗法恐惧的女性朋友,食用植物雌激素无疑是食补雌激素的理想之选。据泰国公共卫生部药用植物研究中心介绍,泰国野葛根巨大的地下块根至少有13种可以归入“植物雌激素”的化学物质,其中包括葛根素、大豆甙元,金雀异黄酮、葛根素等。植物雌激素对卵巢有特定的养护作用,能增加卵巢局部微循环系统的血流,恢复已衰退的卵巢功能。最早泰国野葛根被作用于增大妇女的乳房,即丰胸,而近些年泰国野葛根更多作用于增强阴道弹性度、敏感度和湿润度,对预防和改善更年期女性性欲下降、性交不适等症状颇有帮助。泰国野葛根原生态制品早已风靡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目前在中国一线大城市的进口保健品专柜也有销售。

女性性生活 篇4

索尔·贝娄的代表作《赫索格》揭示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危机。在《赫索格》中, 女主人公玛德琳被作者塑造成一个“恶女”形象, 她红杏出墙并将丈夫赫索格教授赶出家门, 甚至剥夺了丈夫看望女儿的权利,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玛德琳俨然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坏女人”。本文将生态女性主义与《赫索格》结合, 试图说明在贝娄笔下, 女性和自然都不可避免地成为男性霸权的征服对象, 二者皆在男权主义中沦为“他者”。

2 索尔·贝娄和《赫索格》

索尔·贝娄出生于1915年, 犹太籍, 因为杰出的文学贡献曾摘得普利策奖、诺贝尔文学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自1944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晃来晃去的人》后, 贝娄的文学生涯正式拉开帷幕。在其创作的众多小说中, 《雨王汉德森》 (1959) 、《赫索格》 (1964) 和《洪堡的礼物》 (1975) 最为人们所熟知。

《赫索格》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大都市芝加哥为背景, 讲述了一名中年犹太知识分子摩西·赫索格的生活, 真实地表现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中的迷惘以及资产阶级人道主义面临的危机。以赫索格写下的众多信件为线索, 小说反映了他与第二任妻子玛德琳离婚后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危机。发现了玛德琳与自己最好朋友的私情后, 赫索格几近崩溃, 令他更加痛苦的是, 玛德琳通过手腕把他扫地出门, 剥夺了他的财产、房子甚至女儿。因为极度苦闷, 赫索格四处游荡, 希望以此来排遣痛苦, 他找到情人雷蒙娜, 但是只能得到生理上的慰藉, 精神世界依然荒芜。在这种煎熬中, 赫索格只能通过写信来发泄, 他停止不了自己写信的冲动, 经常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他的写信对象也由熟悉的亲朋好友逐渐变为陌生人、死人、甚至上帝。在漫长的自我救赎中, 赫索格逐渐学会了剖析自己, 从而可以冷静客观地去审视外部世界。“At this timehe had no messages for anyone.Nothing.Not a single word.” (Bellow, 1976:341) 小说最后, 赫索格似乎得到了某种顿悟, 精神痼疾趋于治愈, 最终完成了自我解放。通过小说中大量的独白、回忆、日记以及信件, 贝娄以娴熟的意识流叙事手法展示了一个美国现代知识分子独特的内心世界。

3 生态女性主义概观

生态女性主义 (Ecofeminism)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随着第二次女性主义风潮和世界范围内的环境运动而产生。生态女性主义运动旨在揭示男性对自然世界的侵略与对女性的压迫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联系。美国著名学者Mary Mellor指出:“Ecofeminism brings togetherelements of the feminists and the green movement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offering a challenge to both.It takes from the green movement a concern about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nonhuman world and from feminism the view of humanity as gendered in ways that subordinate, exploit and oppress women.” (Mellor, 1997:1) 在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意识形态中, 环境与女性皆被看为可征服的客体, 男性把自己凌驾于自然环境的同时, 也把自己架到了优越于女性的位置上。因此, 人类中心论 (anthropocentric) 和男性中心论 (androcentric) 成为生态女权主义者们严厉针砭的对象。美国知名学者Greta Gaard在其专著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 Interpretation, Pedagogy中指出, 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要义可以被简略概括成四点:

“a.Life on earth is an interconnected web, not a hierarchy.

b.Everything in nature has intrinsic value.

c.Human beings should not attempt to manage or control nonhuman nature, but should work with the land.The role of human beings should be plain member and citizen of land instead of conqueror of it.

d.We must integrate the false dualisms that are based on the male/female polarity.The dualistic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patriarchy supports the ethic of dominance and divides us against each other, our‘selves’, and nonhuman nature.” (Gaard, 1998:12)

简而言之, 生态女权主义者们致力于阻止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肆意掠取以及男性沙文主义者对女性的压迫。这是一场精神革命, 是一次蔓延于全球范围内的女性自我解放运动。

4《赫索格》中的女性与环境

4.1 赫索格对路德村与芝加哥的反感情绪

整部小说中赫索格对路德村一直怀着一种难以释怀的厌恶感, 在他写下的信件里, 不止一次地提到了路德村的破败和颓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 根植于男性潜意识里对自然环境的不屑是造成赫索格厌恶路德村的根本原因。在男权主义意识形态中, 自然只是一个可以被征服与改造的客体。从赫索格带着玛德琳入住路德村的那一刻起, 他就开始了改造这幢老房子的行动。但是随着与玛德琳婚姻的破裂, 赫索格不得不放弃修缮计划, 移居芝加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路德村的房子是可以被征服的对象, 但是最终并没有完全臣服于他, 所以赫索格复杂的情感最终演变成对路德村深深的厌恶与反感。“房子未经粉刷, 里面非常阴暗, 装饰品全是维多利亚时代的, 已旧得发霉。地板上, 除了一个像弹坑似的大洞外, 什么也没有。灰泥已经开始剥落, 一条条地吊挂在天花板的灰模条子上, 破破烂烂的, 看上去令人恶心。” (宋兆霖, 2006:144) 眼前的一切让赫索格联想到自己婚姻生活的不快及对房子改造计划的搁浅, 房里的景色因此也被主观地丑化了。

当赫索格应玛德琳的要求迁居芝加哥后, 他的生活情况更加槽糕。在这里, 他发现了玛德琳与自己最好的朋友格斯贝奇的私情, 并且被玛德琳先发制人, 夺走了名誉、财产和女儿。混乱、绝望、苦闷的生活使得本身就不美好的芝加哥景色在赫索格眼里愈发地狰狞。“他不熟悉芝加哥的这些新区域。这是在它古老的湖底倾倒垃圾堆起来的丑陋的、发臭的、新建的芝加哥。在这阴沉沉、黄惨惨的西郊, 工厂和火车发出嘶哑的声音, 把煤烟和各种有毒气体喷洒在新生的夏天身上。” (宋兆霖, 2006:290) 赫索格眼中的芝加哥死气沉沉、混乱不堪。联系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 人类想要成为世界的主宰, 无生命的外部环境便成为了人类征服的客体, 自然可以根据人类的需求被改造成任意模样。在人类中心论标榜下的改造自然活动如今已经深深危害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反省和思考。

4.2 赫索格对玛德琳的憎恨

读过《简爱》的读者很容易看出, 在贝娄笔下, 玛德琳被塑造成另一个“阁楼上的疯女人”。玛德琳不仅与丈夫之友偷情, 还到处造谣丈夫患有精神疾病, 试图以此摧毁赫索格的一切。贝娄不遗余力地在小说中借赫索格之口怒骂玛德琳这样一个“水性杨花”的坏女人, 同时, 又对男性的代表——赫索格教授极尽夸赞之词。“就是这位赫索格, 这位福星高照的人, 为了某种原因, 居然容忍一个冷酷的、教养不高的、使男人丧失元气的女人做他的妻子, 把他的姓氏给她, 使她成为传宗接代的工具。而玛德琳却一直瞧不起他, 残酷地折磨他……他真正应该做的事情是发挥他具有的伟大天赋、聪明才智、高尚人格和业务专长, 他应该解放自己去追求人生的真谛。” (宋兆霖, 2006:221) 这是一段明显的褒男贬女的论调, 是贝娄厌女症的一处明证。男性被看作是智慧、迷人与高贵的化身, 女性则被认为是平庸、无能和低劣的代名词, 只能依附丈夫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 除此之外别无他长。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男性通过刻意丑化女性来降低女性的社会地位, 从而实现自身对女性的控制。在赫索格眼里, 作为妻子的玛德琳非但没有安分守己地待在家里, 完成份内的家务劳动, 反而沉醉在自己的学业和信仰追求中, 并乐此不疲地结交各色人物, 这是一个执拗于男权意识形态的人所不能忍受的。由此可见, 赫索格对玛德琳的深深憎恶归根结底是男权思想指导下的必然产物。

4.3 赫索格对“女性知识分子”的讽刺

如果赫索格对玛德琳的憎恨情感揭示了小说中充斥着的反女性论调, 那么赫索格对“女性知识分子”的讽刺则是又一个有力证据。赫索格的第一任妻子黛西的母亲波琳娜是他直接嘲弄的对象:“他听说他以前的岳母已经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 他感到很吃惊。这位老女人原来漂亮、跋扈, 从头到尾是个妇女参政主义者和‘现代女性’, 带着夹鼻眼镜, 满头白发。” (宋兆霖, 2006:265) 在赫索格的印象里, 他的前岳母精明能干, 致力于妇女解放运动, 然而, 这样一位“现代女性”最终成为了一个衰老虚弱、需要别人服侍的老妇人。从小说中可以发现, 女性没有发言权, 只有男性才是优等生物, 有权利管辖万物。“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家长, 一个有家室的人, 父亲, 传宗接代, 过去与未来之间的媒介, 神秘的创造工具, 这一切全都背时了。父亲也背时了?这只是对男子气的女人而言——可怜可悲的女性知识分子啊。” (宋兆霖, 2006:243) 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 通过赫索格对现代女性知识分子的讽刺与挖苦, 我们可以又一次发现男性意识形态对男性身份的认同和对女性的尖酸诋毁, 贝娄的厌女症情结也由此得到了全面的呈现。

5 结语

在索尔·贝娄的大部分小说中, 我们都可以寻觅到作家厌女症情结的蛛丝马迹。本文选取《赫索格》进行分析, 并联系生态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 揭示出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对自然和女性的压迫。在男性的潜意识里, 他们希望自然和女性都臣服于自己, 显而易见, 这种男权意识形态限制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平等相处。贝娄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作家, 但是其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征服自然与贬低女性的倾向值得人们反思。毕竟, 只有敬畏自然, 尊重女性, 人类社会才能持久和谐地发展。

摘要:索尔·贝娄 (1915-2005) 是20世纪美国文坛杰出的犹太裔作家。贝娄的名作《赫索格》一经出版即成为美国畅销书之一, 小说通过主人公摩西·赫索格——一名中年犹太知识分子之口, 讲述了其与第二任妻子玛德琳离婚后的精神生活状况, 从而揭示了整个西方世界的精神文明危机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文矛盾。然而, 小说因为作者本人表现出的厌女症情结而受到针砭。索尔·贝娄将女主人公玛德琳塑造成一个拥有美丽容貌和蛇蝎心肠的女人, 她不遗余力地从精神上折磨前夫赫索格。虽然近几十年女性主义批评家对贝娄作品中的厌女情结研究颇多, 但是鲜有批评与生态女性主义相联系。生态女性主义认为人类中心论对自然的征服和男性中心论对女性的压迫在父权制工业社会中相辅相成, 同时发生。本文尝试用生态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分析文本《赫索格》, 从而试证明贝娄笔下的自然和女性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大男子主义的征服对象。

关键词:索尔·贝娄,《赫索格》,厌女症,生态女性主义

参考文献

[1]Bellow, Saul.Herzog[M].New York:The Viking Press, Inc, 1976.

[2]Gaard, Greta Clair.Eco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Theory, Interpretation, Pedagogy[M].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8.

[3]Mellor, Mary.Feminism&Ecology[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7.

[4]Plant, Judith.Healing the Wounds:The Promise of Ecofeminism[M].Philadelphia:New Society Publishers, 1989.

[5]Tanner, Tony.The Prisoner of Perception[A].In Saul Bellow’s Herzog. (ed.) Harold Bloom[C].New York: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1988.

感悟生活女性散文随笔 篇5

漫漫人生路,弹指一挥间,对人生短短几十年我是这么总结的。

‘’生死有命’’既然我们把握不了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主宰生命的宽度,我是这么认为的。

弱者,你的名字不是女性,好女人应该是彰显真,善,美的半边天, 至少我是这么做的。

也许金钱可以美化女人的外表,但也能让人失去价值,好女人,应该是一本书,令人回味,百看不厌,我是这么 追求的。

好女人应该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耐得住寂寞,也守得住繁华。这是我的女人观。

女人是感情动物,但应该感性又不失理性,要有七分的感性,三分的理性。我是这样觉得的。

没有情感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女人,而不懂感情的女人,也不是真正的女人,这是我作为女人对‘‘情’’字的看法。

真正懂爱,懂情的女人,她对爱的付出是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的,是没有理智的,如果一个女人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感情,那这样的女人一定是可怕的,这是我认知的情感观。

上天赋予女人充分的想象力,就是为了弥补人性的贪婪,我觉得女人应该尊重这样的现实。

都说女人是水做的,所以应该静如清池,动如涟绮。这是我向往的。

批评你的人,不一定是敌人;吹捧你的人并不一定是朋友。我觉得这是作为女人应该看清的。

如果开口远不如闭嘴有意义,最好选择沉默;放养,而不圈养。这是我作为女人的婚姻观。

既是妻子,又是母亲,既是朋友,又是知己,更是情人。我觉得女人对于丈夫应该这样的。

聪名,睿智的女人,我觉得应该是如此的;

首先应该有点小自信;我不是人民币,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别人喜欢也好,反感也罢,每个女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取代的,我就是我,坚定自己的路线,走自己的路。

不做‘‘三瓶’’女人;年轻时,不做花瓶;中年不做醋瓶;老年时,不做药瓶;不做‘‘三等’’女人;等小孩放学,等老公回家;等肥皂剧播放。

不沉迷于歌舞厅,不把时间浪费在牌桌上,莺歌燕舞,花天酒地的生活固然是好,但这样的生活也是最贫穷的。

拥有一份工作,兢兢业业,不一定要功成名就,但一定要能养活自己,能够维持体面,但不忘乎所以。

言不多,点到即可,俗话说得好‘‘朋友多了路好走’’假如实在做不来,有几个知心的朋友就好,交友之事,随缘便可,虚假的应对。廉价的交流,酒肉朋友不要也罢。

化不化妆都要活得精致,随时带着微笑,简单的生活,用空余的时间回家看看父母,刷刷筷子,洗洗被子,带孩子来一次野游,不做他的长辈,只做他的朋友,跟大自然来次最原始,最自然的接触,用心煲次汤,送去给加班的他,不论路途多远。

养成每天看书的好习惯,用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内心,品一壶茶,赏一朵花,淡淡的`享受生活,不一定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一定要让自己多明白一些事,生活的本能不一定都要做,但一定都要会。

做一天这样的女人;一觉睡到自然醒,伸个懒腰懒会床;然后起来巧梳妆,漂漂亮亮逛商场;大包小包提回家,回来饭菜满屋香,自己不做,只品尝;坐着摇椅,看看书,听听音乐,美美容,品着红酒,话夕阳。

不求 轰轰烈烈,只求心安理得;

拥有一款自己喜欢的香水,俗话说‘‘闻香识女人’’ 每款香水的背后大抵都有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所以香水可以看出 一个人的个性和品味,一个优雅,有韵味的女人,至少应该是一个从内心深处都能带给别人淡雅幽香的女人。

最后;俗话‘‘难得糊涂’’,所以女人应该是愚中有智,智中带愚,太愚太聪明的女人都会让男人感到可怕,和畏惧的;适时装装傻,七分聪明用三分,做个大智若愚,会装傻得女人才是真正聪明的女人。

不浮不躁,不争不抢,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强求, 淡然的过自己的生活。

女性●生活 篇6

金针菇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含量尤多,能增强记忆,开发智力,特别对儿童智力开发有特殊功能,国外称之为“增智菇”。长期食用金针菇,还能使儿童体重、身高明显增加。金针菇中含有的朴菇素,具有显著的抗癌功能,经常食用可预防高血压和治疗肝脏、胃肠道溃疡病。金针菇所含金针菇素与糖蛋白对某些肿瘤有抑制作用。所含膳食纤维能降低胆固醇,并对某些重金属有解毒、排毒作用。金针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食用金针菇具有抵抗疲劳、抗菌消炎、清除重金属盐类物质、抗肿瘤的作用。金针菇不但能防病,还利于美容、减肥。

厨房里的天然“创可贴”

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研究 篇7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由于生物学因素和后天性风险等原因, 男性老年人口的死亡率要高于同期女性老年人口, 使得老龄人口中女性人口比例占大多数, 而且随着年龄层的增高, 女性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呈现“老龄人口女性化”的趋势。因此, 老年女性问题成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起, 中国老年人口的比重就开始上升。截至2005年底, 中国65岁及65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1亿人, 达到10055万, 比2000年多1183万人, 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7%。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中国农村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就达到5938万人, 占整个农村人口的7.35%。农村老年人口规模迅速增长, 规模约是城市的两倍。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老年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农村。

根据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所得数据, 2000年中国60岁以上女性人口达到6660万人, 占同龄段老年人口总数的51.2%, 80岁以上女性人口达到744万人, 占同龄段高龄人口的62.1%, 接近2/3。而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1%, 农村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近60%, 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女性已达到4500万以上, 其比例约占农村老年人口的55%。因此, 农村老年女性问题是中国老年女性问题的重点。

老年人口总体上是弱势群体, 最容易陷入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保障老年人口生活等老年福利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 将无法体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并最终影响社会政治稳定。与城市相比, 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数更大, 这预示着新世纪农村老龄问题将会比城市更严重, 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不可否认, 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发展, 中国农村脱贫致富的速度越来越快, 但农村整体状况的改善是否意味着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福利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福利状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由于老年女性在老年人口中所占数量多, 老年女性又受到性别和年龄双重歧视, 处于弱势地位, 所以老年女性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 老年女性中的大多数又居住在农村, 农村老年女性这个群体处于弱中之弱的地位, 她们的生活福利问题更应值得关注。

同时, 随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急剧发展, 如何切实地保障日益庞大的老年女性的合法权益, 满足她们的特殊生存和发展需求, 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发展战略目标不可回避的重大社会问题。在老龄社会政策中纳入社会性别视角, 充分关注老年女性, 尤其是农村老年女性的特殊需求, 已经成为应对中国老龄化社会到来前刻不容缓的要求。

二、研究内容与问题

中国妇女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 在它起步的初期给予农村女性的关注是极其有限的 (高小贤, 1997) 。早期的农村妇女研究多集中在婚姻家庭领域, 主要关注的焦点是买卖婚姻, 妇女外流和拐卖妇女等社会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有一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妇女变化及妇女劳动力非农转移的研究。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老年人群的生活等相关问题引起了相关组织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1995年世妇会以后,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研究视角投向了老年女性 (徐勤、王莉莉、伍小兰, 2005) 。已有的研究内容涉及老年女性的各个方面, 包括居住方式、经济、健康、婚姻、家庭、养老、权益、价值、心理、社会参与、体育锻炼、退休年龄等一般性问题, 还有农村老人、孤寡老人、同居、家庭暴力等新问题和特殊群体问题。研究不断深入, 专题性研究增多, 研究角度从单纯的人口学研究转向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相结合, 从单纯的研究老年女性生活状况转向解决老年女性生活困境的社会政策研究等。

(一) 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状况

关注和研究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问题, 那么观察、调查, 进而客观、准确地描述农村老年女性人口的生存、生活状况就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农村人口生活福利一般指农民对生活的满足状况, 即不仅在衣、食、住、医等物质方面能得到满足, 而且有各种娱乐和社会交往, 有心思体验人生的乐趣, 可以过有尊严的、体面的生活。可见农村老年人口的生活福利是一个内涵比较丰富的概念。通过对收集到的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 发现直接关注农村老年女性人口生活福利的文章比较少, 这方面的信息多数反映在对农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贫困女性化和老年贫困问题的研究内容中。

一般将农村老年人口福利划分为物质、情感、社会地位、政治和文化娱乐5个层面 (王习明, 2006) 。运用这5个指标体系调查发现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福利呈现无钱就医、情感关注不足、社会地位下降、文化娱乐缺乏等现状 (陈恒彬, 2007) 。

当前虽然农村初步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农村老年女性面临着思维单纯、价值守旧、社会隔离、代沟加剧、精神空虚、信仰盲目、情感孤单与再婚障碍等许多精神情感问题 (崔学华, 2007) 。

总的来看当前中国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状况呈现出身体素质差、健康状况不佳, 文化素质低, 就业结构单一, 思想观念陈旧, 家庭和社会地位低, 医疗服务、精神服务缺乏等特征, 老人们没有发展型福利 (柳玉芝、楚军红, 1996;刘东发, 2002;蔡荷芳, 2005;程文娟, 2007) 。

近年来, 对老年女性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 研究进一步深入, 注意到了老年女性问题存在环境的城乡不同, 并引入了社会性别的研究视角 (黄鹂, 2007) 。

研究表明老年妇女的社会非正式支持系统主要由缘于亲缘的亲情关系构成, 社会支持需求广泛, 经济供养渠道多样, 需要照顾项目分布多样, 生活照料者由不同社会角色承担, 精神慰藉与亲情需求强烈 (郅玉玲, 2006) 。但老年人选择需求的方式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王雁, 2001) 。

从对以上主要文献的综述中可以看出当前农村老年女性人口的生活福利状况较差, 但对其特征描述还没有一个系统的指标体系。已有文献中学者们对这一对象的描述一般均集中在人们常识能观察到的几个方面, 或研究的侧重点上。而且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都将老年女性问题中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统一群体来进行宏观的、定性的研究, 针对农村老年女性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农村老年女性人口的生活福利状况及其特征是贯穿于个体生活涉及到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诸多领域的一个复杂的现象。对这一领域展开深入、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 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改善对策

在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福利的问题上主要是两个思路。一个是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另一个是发展农村老年人经济组织, 如成立老年基金、老年人经济实体等。

有学者认为构建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的政策支持体系是解决中国老年女性问题的关键所在 (姚远、米峙, 2005;张辉, 2006) , 认为中国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 使得生活在城市和农村的老年妇女的生存状况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贾云竹, 2007) 。

研究表明近年来虽然中国农村社会福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 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其中政府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 (徐道稳, 2006) 。应建立和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相关法规, 建立综合性的农村社会福利机构, 如敬老院集中供养和亲属或近邻代养等措施来发展农村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 (周志凯, 2005、2006) 。

有学者提出依托地缘纽带构建居住共同体, 将政府和民间作用有机结合, 来满足老年人日益发展的福利需要, 即所谓“新型地域共同体”的设想 (李凤月, 2006) 。

乡村草根组织与社区公共生活在老年人权益保障与休闲娱乐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调查发现老年女性在村庄老年协会活动中几乎是缺席的 (甘满堂, 2008) 。

总之, 与其他老龄问题相比, 农村老年女性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和重视。对老龄问题、老年女性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城镇老年人口问题的研究上, 对农村老年女性问题的研究尚处空白。首先是专题性研究较少, 现有的研究大多被置于其他老龄问题研究之中;其次是缺少有关农村老年女性问题的专门性社会调查的个案和第一手的实证资料, 因为中国农村幅员辽阔, 各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现代经济发展的程度各不相同, 农村老年女性的生活状态也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三、研究展望

目前国内有关农村人口生活福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口因素的变化;农村老年人口经济状况的调查分析;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方式所面临的挑战与影响因素;农村社会化养老方式的探索等几个方面。但是以农村老年女性这个群体为视角来进行研究的较少。而对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研究的成果是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基础,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因此, 笔者对目前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研究提出以下几点设想。

(一) 更新观念

当前研究中大多注重生活福利的经济方面, 忽视农村和农村老年人自身实际福利的需要, 特别是精神福利的需求, 所以应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出发, 在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研究中树立物质和精神双需求的理念。

(二) 尊重差异

在研究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时应考虑老年女性的生活环境, 因为老年人并不是一个同质总体, 不同个体对生活福利需求的差别迥异。生活环境作为对生活福利起烘托和支撑作用的客观存在, 其差异性同样会影响生活福利的其他要素。所以要深入农村, 扎实开展田野调查, 获取第一手资料。

(三) 构建指标体系

构建一套以个人为单位, 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 以农村老年女性人口生活福利的某个具体方面为线索, 如经济供养 (衣、食、住、医等物质方面) 、生活照料 (日常照料、关心等支持方面) 和情感慰藉 (心理、情感交流、社会地位、政治参与、文化娱乐等精神方面) 等, 用于评价个体生活福利状况的指标体系。这样既可以标准化数据采集的口径和数据处理的程序, 也有利于做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也可保证对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给予客观、准确的描述和反映。

(四) 分析因素, 研究模式

在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 应重点研究影响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的因素, 研究与目前中国农村经济, 或某一区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福利模式, 进而提出改善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的政策建议。

摘要:农村老年女性是中国老龄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状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对中国老龄社会状况进行了分析, 重点评述有关中国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与其他老龄问题相比, 农村老年女性问题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和重视。对老龄问题、老年女性问题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城镇老年人口问题的研究上。同时, 文章对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研究的内容、方法等提出设想和展望。

关键词:农村,老年女性,生活福利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统计司.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R].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移动宽带为女性生活添色彩 篇8

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信息通信和女性”, 让我们借此机遇, 聚焦移动宽带对女性的影响, 了解移动宽带如何丰富女性的生活、生产和学习方式, 塑造女性独特的互联网使用行为, 帮助女性追求平等、自由、美好和幸福的生活。

移动互联网使用存性别差异

在移动宽带较为普及的发达国家, 对女性互联网用户的行为研究已经受到了运营商和第三方咨询机构的关注, 2010年7月, 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发布了一份《女性在上网:女性如何影响互联网》的白皮书, 对全球女性的互联网使用行为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 尽管女性网民只占全球网民的46%, 但她们的网络行为更为活跃, 该研究从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网上社区、在线搜索、在线游戏、移动性等6个方面研究女性网上行为, 并得出如下结论。

女性网民更强调网络的社交属性。在美国, 56%的被访女性用户认为上网是为了和朋友保持联系, 而只有46%的男网民持有同样观点。同样, 女性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要长于男性网民, 2010年, 全球女性网民将16.3%的在线时间贡献给了社交网络, 而男性网民的这一比例仅为11.7%。从年龄分布上看, 45岁以上的女性网民成为推动社交网站成长的主要力量, 无论从访问次数还是访问时间来看, 都远远高于同年龄组的男性网民。

女性网民对网上购物的兴趣明显高于男性网民。尽管女性网民访问购物网站的次数和男性网民大体相当, 但女性网民会多花20%的时间在购物网站上。同时, 女性网上购物的比例要高于男性网民, 根据2010年2月的调查, 12.5%的女性网民有网上购物的经历, 男性网民的比例只有9.3%。对于买家数量、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而言, 女性网民对电子商务的贡献大于男性网民。相比于男性网民购物时倾向于使用专业垂直购物网站, 女性网民对专业购物网站和多渠道购物网站均来者不拒, 同时也是团购网站、闪购网站交易量增长的重要推手。

女性网民对亲子社区、教育社区、食品和宠物食品的论坛及社区的访问次数及时间明显多于男性网民。在对和健康相关的社区/网站的统计中, 22.8%的女性网民访问过相关网站, 而男性网民访问的比例只有17.4%。

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 玩在线游戏的女性网民也开始逐渐增多。与男性网民偏爱动作、体育类游戏不同, 女性网民喜欢休闲类游戏 (猜谜、纸牌等) 。在年龄组中, 45岁以上的女性网民是休闲游戏的主力人群。

这些发现证明了和男性网民相比, 女性网民更注重情感的交流与分享, 有着更为强烈的网上购物需求。尽管这仅是对女性用户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分析, 但随着移动宽带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 女性用户的网络使用行为必将在移动互联网上得到强化, 因为移动互联网不是桌面互联网的简单延伸, 而是一个无时不在和无处不在的“泛在”网络, 能够赋予女性更多的情感沟通、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和自由。移动宽带的高带宽将提高分享质量, 改善用户体验。移动宽带结合增强实境和电子支付, 使得女性用户网上购物真正做到“随时随地, 随心所欲”, 女性网民的移动流量会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而呈现快速上升的态势。

在移动宽带比较发达的国家, 女性市场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一个重要细分市场, 运营商纷纷投入资源开发这一市场。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在2010年夏季开发了多款针对女性市场的智能手机, 带来了智能手机的热卖, 2011年第二季度NTT docomo销售的智能手机占据了全日本当季智能手机销售份额的50%以上, 并成功将智能手机女性用户占比由2010年第二季度的28%大幅提升到2011年第二季度的44%。

移动宽带促进教育资源普及

移动宽带不但丰富了女性的生活方式, 也深刻地影响着女性受教育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 女性受教育的机会要远少于男性。特别是在这些国家的偏僻农村, 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不足、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使得教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而长期存在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使得女性在获取教育资源上相对于男性而言处于弱势地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 2007年全球有7.8亿文盲, 其中2/3是女性, 这些女性文盲多来自贫困国家的农村地区, 许多女性面临着无法上学或一上学即辍学的困难。

女性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制约了女性在未来的发展空间, 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女性担负着繁衍后代和教育子女的使命, 女性缺乏受教育机会将会导致整个国民素质的下降, 因此, 增加偏远地区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消除城乡差距、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供给角度看, 解决女性受教育问题有赖于教育资源持续不断的投入, 尤其是“软”资源即有经验有能力的师资向农村流动, 但是, 由于目前的城乡差别, 许多农村很难招募到符合要求的老师, 因此, 远程教育成为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重要手段。过去, 远程教育以电视广播为主, 存在着时间安排不灵活、没有互动等缺陷,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农村地区宽带的普及, “网校”、“Webinar”、“网上女子学校”等创新教育形式将在偏远地区导入, 学生足不出户, 便可以接受经验丰富的老师的线上教育, 这无疑将为偏远地区的女生获取教育资源带来更多选择, 促进女性受教育机会的平等。

许多国家目前正致力于消除城乡差距的“数字鸿沟”, 推动宽带在偏远地区的普及, 这其中移动宽带由于覆盖广、部署灵活、维护简便、适用于多种复杂地形而受到了很多国家和运营商的青睐, 它们通过产业政策推动移动宽带加速向农村渗透。如美国的国家宽带计划明确提出通过移动宽带提高宽带服务在农村的覆盖范围, 同时完善法律、政策、标准和奖励措施, 在政府主要部门最大限度发挥宽带带来的好处, 在教育方面, 明确提出通过使用宽带服务, 学生能够进行远程教育并获取在线内容, 促进公共教育改革。

韩剧背后的韩国女性文化生活研究 篇9

关键词:韩国女性,韩剧,社会问题

随着韩流热风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韩国电影、电视剧闯入我们的生话。《我的野蛮女友》《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等电视剧赢得了大家喜爱, 女主人公的活泼、野蛮与任性给我们展示了韩国年轻一代女性的开放、大胆与独立;而与此同时《看了又看》《WORKING MAM》等生活连续剧又让我们看到了韩国女性温柔贤惠能干的一面。为了告诉大家一个更真实的韩国以及韩国女性的生活现状, 笔者总结自己在韩国的体验, 从接受教育、婚姻家庭生活、社会参与三方面对中韩两国女性进行对比研究, 希望能使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韩国。

一、接受教育状况

韩国的义务教育普及到高中, 所以大学前的基础和中等教育的女生入学率还是很高的。韩国的中小学校分男校和女校, 即使是男女合校的也会有男班和女班之分。韩国大学入学和中国一样, 也需要通过高考这一独木桥才能进入大学。所以韩国的高中生也是竞争特别激烈。由于女生本性就专心刻苦, 所以取得高分的女毕业生占了很大比例, 但是女大学生的大学入学率却比男生低很多。

我国农村很多父母存在男尊女卑的思想, 当经济条件不能供所有的孩子读书时, 往往会选择让儿子上大学继续深造, 女儿则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外出打工接济家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农村生产力水平低、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民需要养儿防老造成。而具有“亚洲四小龙”之一之称的韩国拥有着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并不一定指望儿子来养老, 为什么韩国女生的大学入学率仍旧比男性低很多呢?

二、婚姻家庭生活地位

在《我的野蛮女友》等影片里总会出现一些女生打男生、男生被女生支来支去的场面。但这些往往仅限于未婚的年青一代, 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 韩国女性相对于男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比较低。数据表明, 韩国女性地位在亚太地区13个国家中居末位。第一位是泰国, 第二位是马来西亚, 中国位列第三, 而韩国是最后一名。像泰国大马这样的国家, 由于女性人口比较高, 所以女性历来参与很多的社会责任与角色。而中国自民国废除封建制度, 主张民主以来, 就有了男女合校。而新中国成立以来, 男女平等一直是一项基本国策。只有韩国, 在主张男女平等这一条起步很早, 但实际实施阻力重重, 以致到今日还是很差的局面。

三、社会参与程度和地位

在韩国40岁以上的夫妻之间, 仍保留着“男主外, 女主内”的古老传统。基本上都是男人在外工作赚钱, 女人在家操持家务, 教育孩子。其实, 这些女性也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 文化修养很好, 但是自从结婚以后, 就专一地呆在家里, 做起家庭妇女来了。这种情况与我国30年代前后极为相似。

1、现状:韩国女大学生就业率在经合组织倒数第一

据韩国劳动研究院的一具调查结果显示:韩国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经济合作开发组织 (OECD) 各成员国中排名倒数第一。目前韩国学历在大学以上的25岁至54岁女性的就业率为55%, 远远落后于经济合作开发组织各成员国的高学历女性平均就业率82.1%。在韩国, 25岁至54岁的高学历女性中, 每100人中有45人失业, 或者根本没有参加求职活动。

2、韩国女大学生就业率低的原因

造成韩国高学历女性就业率如此之低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 在韩国, 操持家务和养育子女均由妇女来承担。结婚生子应该算韩国女人的大事了。因为普遍的韩国家庭都是两个孩子, 而且父母几乎不会帮着儿女照顾孩子, 所以, 大部分的韩国女人结婚后, 就辞掉工作, 在家相夫教子。等到孩子长大了, 很多女性岁数也大了, 出来社会工作的机会也就少了。

第二, 韩国幼儿的保育设施严重不足, 也使妇女无法放心地参加工作。如前所述, 韩国的婆婆们很少会帮儿媳带孩子, 而把孩子托付给一些保育机构的费用又很高, 所以儿媳不得不放弃工作照顾孩子。

四、日益变化的韩国

中韩建交后, 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韩国也通过中国的巨大变化开始了反思与变革。韩国女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也大大提高了。在二三十岁的这一代青年人之中, 观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正如韩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Working Man》里所展现的一样, 这一代的女大学生中,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谋职上班, 做个经济独立的女人, 即使结婚成家后, 她们也多是希望能继续工作。因此一些开明的男士, 为了照顾太太的事业, 甚至夫妇分工, 轮流值班, 一天一人做饭。这样的小家庭, 能够做到夫妇双方事业、家庭两不误, 与今天的中国小家庭, 很是相似了。

特别是2006年4月19日, 62岁的韩明淑, 获得韩国国会的提名批准, 并于同年4月20日正式上任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给韩国女性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一系列变化带来结果是韩国女性的自信心大幅提高, 女性地位也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韩国金融界、教育界和服务业等行业的女性比例正在超越男性。女人们不再是被动的“配合者”, 而越来越成为主动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同时, 一些堪称男性专属的职业如军官、司机等行业也渐渐出现了女性的身影。1998年末, 在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法机关的全体26万名公务员中, 女性的五级以上高级公务员仅占8.3% (在421名一、二级公务员中, 只有3名女性) 。比起1948年第一届全国选举开始, 女性国会议员的比例只占全体议员的0.5~4%, 女性议员的比例最高时是第九届国会选举占4.6%的数据韩国女性的社会参与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2]但是从整体上来说, 仍旧远远低于亚洲和世界各国女议员的平均比例。

同时, 这些职业女性的仍旧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他们不能享受和男性同等的福利待遇, 一些根深蒂固的父权制和男性中心文化思想仍旧是韩国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绊脚石。所以, 韩国女性要想真正地实现平等, 必须期待先从传统的文化观念和不平等的体制上有所改变。

参考文献

[1]祝平燕.韩国的女性学与妇女运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 (3) ·

女性性生活 篇10

关键词:社会视角,女性儿童,体育生活,对策

1、女性儿童体育活动基本概述与研究意义

体育是以身体和智力活动作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各方面的规律,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随着我国体育机构与世界体育机构交流的不断增加,一个国家国民参与体育的规模和国民体育技能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及文化与文化之间交流的手段。体育可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休闲体育、家庭体育种类等。“体育”的概念,体育界对其广义与狭义的区区别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性,然而被体育界大众所认同的观点将体育论述为大众体育、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

当我们了解到了体育活动的基本概念之后,就要结合本文的研究重点,即女性儿童体育生活来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女性来说,随着社会的开放,女性越来越多的进入社会当中,同时在社会活动当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所以说女性的身心健康已经不简单单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问题,特别是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女性由于身体素质原因,更容易受伤或者生病,所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去增加自己的身体素质就是十分必要的了。而对于儿童来讲,增加体育锻炼,丰富体育生活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儿童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拥有健康的体魄是为之后的成长铺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明确了女性儿童体育生活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意义之后,下面我们就要对影响因素与解决措施进行详细的讨论。

2、制约女性儿童体育运动发展的因素分析

2.1、家庭因素对女性儿童体育生活的影响

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适合承担社会化任务。妇女长期一直遭受的歧视之一就是自古以来强加给她们的社会角色。从古希腊到现在,妇女一直处于一种附属的社会地位,生活主要围绕着育儿、家庭为中心。虽然社会发生的一些变化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妇女的角色,但目前仍然未能实现妇女在社会中享有平等机会这一目标。多个世纪以来,妇女就被赋予的这一角色一直保持不变。男人总是充当领导者,负责养家糊口,并享有很多权利。妇女负责生育、抚养孩子和持家。她们只须穿着漂亮,举止得体,能吸引异性就可以了。妇女就是得依靠男人。随着社会在进步,妇女在社会建设中担当者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上女性对男性在的依赖在减少。而在当下这经济时代,虽然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可家庭却对妇女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家庭对男性和女性一样,都是体育社会化的重要力量源泉。而家庭成员对女性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却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家庭成员的鼓励与支持对妇女参与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影响。妇女会因为家庭成员的支持与鼓励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也同样会因为家庭环境的影响阻碍其参与体育锻炼。

同样也有专家指出,儿童体育也使家庭受益。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心的创建者理查德.拉普齐克在他的文章《祖父对女子体育的看法/思考》中指出,女子体育会使男性受益。除了本身的娱乐性之外,儿童体育运动会使妻子、女儿和(外)孙女变得更加聪明、健康与自信。而欣赏儿童体育的男性也不太可能会变得残虐、暴力、厌恶儿童。他们更倾向与子女一起分享生活与家庭压力,而不希望自己成为唯一照顾家庭的人。他们尊重儿女在体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且尊重她们在其他领域内的能力。喜欢青少年女子体育的父亲们会花更多的时间陪女儿,参加像投篮、接球游戏、足球带球或网球对打等运动。

2.2、运动项目对女性体育生活的制约

通过一些早期国外学者的研究,人们更容易接受妇女参加体育运动中的个人项目而不是集体项目。而且人们更愿意接受女性参加一些带有明显女性化的项目如:花样滑冰、芭蕾等,或是一些在女性化特性方面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性的项目如游泳、自行车、保龄球、网球等。而篮球、排球、田径则被看做是男性化的活动,更容易让女性运动参与者体验到角色冲突。而随着时代以及经济的发展,虽然说项目的接纳程度已经不再是影响女性参与体育运动的因素了,而女性对于要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进行锻炼却离不开个人主观的意识。如挑战自己的获胜观念、为了出色的表现或是为了娱乐。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的崛起,中国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经济与文化的增长和繁荣,改变了中国群众的生活及其带来的意识和观念。妇女参与体育的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正在发生着转变,参与体育的人数、体育运动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形式多样化。当下受社会以及文化特征的影响,妇女具有着新时代的特点,她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她们处理问题独立、自信,她们追求个人理想、实现自我人身价值,同时懂得如何享受生活。而经济能力、教育背景以及文化的影响也是妇女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妇女学历的高低与参与体育的程度呈正态发展的趋势。高学历的女性的独立意识在不断增强,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以有空余的钱参加健身俱乐部的健身衡量生活水平的高低。她们更愿意相信参与体育运动能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以及增加自信,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能增强自身的在事务中的竞争能力。

2.3、媒体报道对于女性儿童体育运动存在偏见

妇女体育遭受了媒体的冷落与错误的宣传,曾经对体育运动中的女性存在着不少过时观念,这些观念都是无形中影响女子参与体育的影响力,从而突显了媒体的影响。同样当时的教练员与运动指导员也持着类似的观点,他们尝试组织一些女子体育比赛,但是从来都不太顺利,仅因为当时的12人比赛只有2人对篮球感兴趣而下次结论。

人们总是认同体育是男人的圣殿,任何想要进入这一领域的女人都不是真正的女人这样一种错误的观点,母亲总是希望女孩毕业后带回来一个运动员男朋友,而不愿意女孩自己成为一个肌肉发达的人。篮球运动中强烈的身体碰撞从来都不是大部分女性的追求,过度追求形体美的观点通过名人效应、媒介深入广大女性的潜意识中。

3、促进女性儿童体育参与体育运动的措施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体育活动的形式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对妇女、儿童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对前者来说,存在着如经济压力、女性偏见等限制因素,而对于儿童来说,更多存在的是体育项目本身的不适合,那么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3.1、增强儿童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氛围建设

对于儿童体育生活的提高,最终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一方面来说,加强父母的体育参与意识,提高家庭体育教育重要性认识。可以通过社区、学校等机构进行体育指导和培训,宣传参与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起着积极地作用。鼓励更多的家长参与体育活动,促进家长参与体育活动对子女参与的示范作用,提高父母对家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另一方面,完备社区体育设施,发挥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在开展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鼓励青少年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在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方面的作用,为广大少年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最后,以社区为依托,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促进家庭体育、社区体育、学校体育相统一。根据相关调查,在儿童和父母认为体育社区的开展是否有利于儿童参与体育活动方面上,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家长认为是有促进作用的,可见,家长在心里是认同社区体育的开展对促进青少年儿童参与体育活动起着积极影响作用的。社区体育的开展为父母和儿童参与体育活动创造了条件和平台,起到宣传全民健身的作用,也激发了父母和子女参与体育的热情,因此,在社区广泛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加强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家庭体育的沟通合作,会对儿童参与体育活动起到很妤的促进作用。

3.2、解决体育项目制约对策

目前从女性角度出发,她们要选择什么样的项目进行锻炼离不开个人主观的意识,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去锻炼身体,选择什么样的项目都已是自我意识决定的。为了塑造满意的身体形态选择瑜伽;为了减肥选择跑步等等。提前调查与了解妇女参与锻炼的主要动机,为妇女参与锻炼的体育项目提供场地设施以及锻炼的环境。鼓励与支持妇女多参与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打破运动项目对妇女的制约,与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接轨,挣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并积极参与挑战一些新的运动项目。

另外,对于儿童来说,应该多相应建立适龄的运动项目,不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儿童能够掌握多么熟练的技术,而是通过相应的体育锻炼,一方面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引起儿童对于体育运动的兴趣,为之后的发展提供健康的思想基础。

3.3、国家政策与媒体宣传的介入

国家体育总局在《全民健身纲要》主要强调“重视妇女身心健康以及运动参与程度、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体质与健康问题,支持妇女以及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强调做好劳动强度大的农村妇女体育问题、余暇时间较少的城市妇女体育工作。”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陈述了妇女参与体育运动和妇女体育教育的内容。会议提到向妇女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参与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的机会,且需要妇女们参加社会事务的发展,也就从另外一个侧面促进和保证妇女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如会议内容所提到的从政策上为妇女体育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女性儿童体育活动的意义做了简要阐述,同时对于当前女性儿童在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讨论,一方面是为了打破角色冲突给妇女体育参与行为的限制,使得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或类似的活动让妇女体会到运动的成就感,以及加强妇女对体育活动的适应能力,从而改变人们对妇女非传统角色的态度。另一方面,加强全民运动精神,使父母明白,在参与体育活动中,与孩子一起锻炼,可以提高子女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最后,笔者也希望媒体作为体育传播的媒介,利用这一载体对妇女儿童的体育进行宣传以及体育知识的普及,并且在宣传报道中正确的引导社会舆论,创造出一种良好的体育信息传播氛围。加大对妇女儿童在竞技体育方面发展的支持力度,对竞技体育取得的成就进行鼓励与宣传,从竞技角度促进妇女儿童体育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荣,靳晓晴.女性体育发展的原因及其障碍[J].群文天地,2012,(06).

时尚女性消费生活观 篇11

时尚女性的基本特征

她们是一群还在花样年华就拥有相当经济基础和社套地位的新知女性。她们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出色的个人能力和骄人的工作业绩让她们对事业生活充满信心。

时尚女性热衷于填充衣柜,新富数据显示:时尚女性在时尚服饰上的年平均花费在8300元。时尚女性也在入侵着男士们的领地,那些过去只有男人们才痴迷的数码产品,女人们玩起来也毫不逊色。新富数据表明,她们在手机、数码相机、台式电脑和数码随身听方面的拥有率达到了50%以上,同时,接近40%的时尚女性家中拥有汽车,且大约三成的时尚女性拥有驾驶资格。同时,三成左右的时尚女性会比较经常光顾咖啡馆、酒吧和茶座(馆);而俱乐部对于时尚女性而言,还不够普遍,只有约15%的女性会经常光顾,这也说明面对时尚女性,目前俱乐部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了解了时尚女性一系列的产品消费特点后,来参观一下时尚女性的荷包,看看她们怎样分配收入的。

这是一张时尚女性过去一年的时尚花费表,旅行健身,珠宝美容,培训保险真是样样不错过,看来她们出色的个人能力确实为她们带来了高品位的生活质量。新富数据还显示,从过去一年有过此项消费的时尚女性人数来看,教育培训,健身以及美容和商业保险都还属于一些特殊需求消费,一方面反映目前这几类产品的市场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们仍有进一步刺激需求继续攀升的市场想象空间。最后,还有一点值得关注,就是时尚女性的投资理财,过去一年有大约一半的时尚女性从事过投资活动,其中八成女性的投资比重不商于其家庭总收入的三成,智慧的女人们果然独具慧眼深谙开源之道。

时尚女性的兴趣爱好

在给时尚女性作过了群体素描后,我们再来分族别群地给她们画画像。这一次我们运用了2007H3数据中的84条生活形态语句进行因子分析产生了15个因素,并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对时尚女性加以分群、就这样一个《七面》的时尚女郎诞生了。

肖像一:流行猎奇女

这是一个兴趣广泛,喜欢新鲜事物的族群。她们性格开朗,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接受事物;她们的特点就是喜欢变化,对时尚名牌亦十分敏感。在所有女性族群中,她们是最信赖广告的一群。

肖像二:健康公益女

她们是一群重视健康,关注公益环保事业的热心女郎。她们具备很强的健康公德意识,做人朴实率性,什么名牌时尚根本不入她们的法眼。

肖像三:无华知识女

这是一群积极上进的知性女人,她们喜爱简单的生活,且爱好阅读,兴趣广泛,和健康公益型的女人们相同,她们并不热心于时尚名牌。只对工作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

肖像四:成功精英女

这是一群事业上颇有成绩的女性精英,她们自信,对品牌时尚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家庭与事业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得相当出色。

肖像五:勤劳淡定女

这是一群勤劳而没有什么特别奢望的质朴女性,她们踏实努力,囊中虽然相对宽裕些,但她们却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只希望能过上稳定的生活。

肖像六:时尚梦幻女

她们是一群喜欢幻想的时髦女郎。她们的风格独特。时尚并非名牌,浪漫而不奢华,她们是生活在现实世界里的幻想女郎,精神的愉悦胜过了物质的满足。

肖像七:传统居家女

在所有新富女性族群中,她们是最重视家庭一族,她们闲暇喜与家人相伴,且十分关注家人健康。她们是名副其实的贤妻良母更是精明强干的当家主妇。

新生代认为,商家应该针对这些特质来讨好时尚女郎的欢心。

流行猎奇女:建议厂商们多花心思提出一些新鲜个性化的理念。相信一定会吸引她们的眼球,同时她们作为最信赖广告的新富女性族群,独具匠心的广告设计一定会使她们耐不住性子掏钱买单的。

健康公益女:她们对新事物新现象有很强的感知力,鉴于她们热心率直的老大姐性格,推荐厂家们在推新品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与公益环保主题结合,来讨得这群女人们的欢心,以便把新品上市的消息迅速传播出去。

无华知识女:她们对于奢侈名品并不关心,但对于那些有助于提高自身能力能够对她们的工作事业有辅助作用的职业性培训,相信一定会毫不吝惜,掏钱买单的。

成功精英女:鉴于她们事事高要求的态度,优质的服务,细致的工艺相信可以轻而易举的博得她们的芳心,令她们一掷千金。

勤劳淡定女:她们追求踏实稳定的生活,那些旱涝保牧的低风险理财产品一定能移赢得她们的投资。

时尚梦幻女:不一定要名贵,但那些温馨浪漫的信号一定会适时地百分百地被她们接收到。

传统居家女:精明的她们对华丽的外表有着天生的免疫力,所以商家们还是应该在价廉物美上多动动脑筋。

女性性生活 篇12

1.1一般资料

全部纳入研究病例共120例, 均为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进行检查且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2]:年龄最大者46岁, 年龄最小者34岁, 平均年龄 (40.93±3.32) 岁, 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和精神疾病史, 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配偶性功能正常, 教育水平达到初中以上, 术前检查排除宫颈癌且附件功能正常, 自愿接受此次研究调查。所有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根据子宫切除的不同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行子宫全切术 (78例) ;对照组行子宫次全切术 (42例) 。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所有患者均由专业人员指导填写问卷调查表, 要求患者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并签署保密协议, 调查表中包含患者的一般资料、患病类型、手术时间、盆底功能和性生活满意度。所有患者均配合调查, 填写完毕后及时收回进行统计总结。

1.2.2评判标准

1.2.2.1性生活质量评判标准[3]:通过患者手术前后半年内性生活发生频率、性高潮次数、阴道是否湿润、性生活满意程度和是否存在性交痛等方面将患者对性生活质量改变分为三个等级:增强、减弱和未有改变。

1.2.2.2盆底功能评判标准[4]:评价患者的盆底功能, 主要从阴道脱垂、膀胱与直肠膨出度和压力性尿失禁三方面入手。阴道脱垂程度分为三级:一级阴道未脱出阴道口, 二级为阴道顶端脱出阴道口, 三级为阴道完全脱出阴道口。膀胱与直肠膨出度分为三度:一度膀胱和直肠膨出, 但未脱出阴道口, 二度膀胱与直肠相连的阴道壁脱出阴道口外, 三度为完全脱出。压力性尿失禁分为三度:一度患者在腹部用力时即有尿液漏出, 二度患者在剧烈运动时会发生尿失禁, 三度患者在静止站立时就会发生尿失禁。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盆底功能的改变, 及是否发生阴道脱垂、膀胱和直肠膨出及尿失禁。

1.4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统计, 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 检验标准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比较

研究组患者经过子宫全切术后性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子宫次全切的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1。

2.2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比较

研究组在盆底功能, 包括阴道脱垂、膀胱和直肠膨出及尿失禁方面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 见表2。

3讨论

3.1子宫切除术对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

子宫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 子宫切除后的患者十分关心术后是否会影响性生活的和谐程度。人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加希望今后的生活品质尽可能保持原状, 为此在行子宫切除术时是否保留宫颈这一观点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次研究发现, 研究组患者经过子宫全切术后性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患者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低于子宫次全切的对照组, 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分析原因可能是与手术切除子宫的范围、患者的心理改变等方面有关。子宫颈的生理位置非常特殊, 正位于阴道顶端, 在性交的过程中可分泌粘液以润滑阴道[5]。但是手术后会改变盆底阴道、膀胱、 直肠的正常生理位置, 切断神经传导, 导致宫颈分泌粘液的功能紊乱, 导致阴道干涩。而且手术会使盆腔器官的位置发生改变, 阴道的伸展受到限制, 子宫的缺失可能会延迟甚至抑制性高潮的到来[6]。此外, 既往观念认为子宫是女性必不可少的生理器官, 子宫的缺失必然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患者的心理必将受到严重的打击。患者误以为这样就会丧失正常的性功能而从心理上逃避夫妻生活, 最终导致性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子宫次全切手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心理给予安慰。实际上子宫切除并不会对患者性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且疾病消除后, 会减轻患者的性交痛, 从而获得更高质量的性生活。随着术后阴道的逐渐恢复, 瘢痕软化, 患者的心理负担也会相应减小, 性生活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因此医护工作者应当在术前就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消除患者心理障碍, 术后按社区范围由志愿者定期随访, 根据患者术后的性生活问题及时提供方法解决, 从根本上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尽管此次研究表明, 子宫次全切手术对于患者而言比全切术所造成的性生活影响小, 对患者的心理起到抚慰作用。但是临床实践证实, 宫颈残留会有癌变的可能, 虽然有层层的术前检查, 但是并不能排除残留处会因淋巴血流受阻而引起炎症的可能性, 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7]。因此究竟是否保留宫颈应根据患者自身具体情况而定, 在手术前应将手术的利害关系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 斟酌利弊, 结合实验室检查, 做出准确的判断。

3.2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盆底是由肌肉和筋膜构成, 承载着维持盆腔脏器正常生理位置的功能, 各肌肉组织、韧带与神经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而行子宫切除术时会切断子宫部分韧带, 导致盆底支撑功能发生改变, 而且手术造成膀胱直肠的位置下移, 使盆底的整体结构与功能遭到破坏, 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宫颈组织较为坚韧, 而阴道组织较为薄弱, 子宫全切较之次全切而言, 破坏盆底的范围更广, 阴道断裂处的承受能力更差, 更易发生盆底功能障碍[8]。临床发现, 盆底功能障碍大部分是阴道脱垂、膀胱和直肠膨出及压力性尿失禁, 此次研究发现, 研究组在盆底功能, 包括阴道脱垂、膀胱和直肠膨出及尿失禁方面的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从一定角度上来说, 子宫次全切带来的盆底障碍要明显少于子宫全切。

总而言之, 对于术后癌变倾向小的患者而言, 子宫次全切比子宫全切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高, 且盆底功能发生障碍率低, 心理压力及心理负担小。但是本次研究人数较少, 因此对于是否保留宫颈仍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波, 袁香梅, 王淑兰, 等.保留双侧附件的子宫次全切与全切术后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变化[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8 (12) :739-740.

[2]赵雪, 廖兵, 高玉霞, 等.子宫全切及次全切除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19) :2930-2932.

[3]刘朝晖, 张丽君, 廖秦平, 等.子宫全切术对妇女性生活影响的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0, 16 (9) :550-551.

[4]田艳红, 吴绪峰, 周光华.子宫全切与次全切除术对女性性生活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7) :165-166.

[5]李波波.保留双侧卵巢的子宫次全切除与全切除术后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变化[J].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 (23) :3072-3073.

[6]娄娜, 邓玉波.经阴道子宫切除术38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4) :577-578.

[7]李敏, 郭晓青, 谷祖善.100例子宫切除后性生活质量的临床分析[J].中国性科学, 2005, 14 (1) :13.

上一篇:自主性学习音乐教育下一篇:酒店服务的交互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