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满意度法

2024-09-21

生活满意度法(共7篇)

生活满意度法 篇1

摘要:在农地资源多功能价值评估常用的方法中, 意愿调查法要求被调查者对研究对象的农地价值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特征价格法依赖于市场的均衡假设, 这些在现实或执行中很难达到, 而且这两种方法只能捕获个人意识到的资源环境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没有考虑对无法感知资源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本文应用生活满意度法, 对武汉市郊区农地资源多功能价值进行评估。通过对研究区346份有效样本的计量结果分析研究发现, 农地对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每增加农地1hm2, 按照五等计量生活满意度增加0.50;农户对农地每年的平均受偿意愿为4.35×104元/hm2, 农地资源价值为138.32×104元/hm2。研究认为, 生活满意度法相对于目前常用的意愿调查法和特征价格法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将其用于农地资源价值评估可为意愿调查法和特征价格法的研究应用提供比较, 丰富和扩展了当前农地资源多功能价值的评估方法。

关键词:农地资源价值,生活满意度法,主观福利,武汉市郊区

1 引言

农地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既是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 又是稀缺的生态环境要素。一般而论, 农地可提供生产性服务功能 ( 如粮食、蔬菜、纤维、木材等) 、调控性服务功能 ( 如控制洪涝与疾病、调节气候等) 、支持性服务功能 ( 如营养循环等) 、文化性服务功能 ( 如景观、教育、户外休闲活动等) [1,2]。农地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在市场中得到了体现, 表现为农地的市场价值; 农地的调控性、支持性、文化性等非生产服务功能一般具有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的特征, 即具有正的外部性; 同时, 农地产生的臭气、农药污染等具有负的外部性[3]。农地提供的这些非生产性服务功能不能或不能完全在市场交易中得到体现, 称为农地的“非市场价值”。对农地资源的这些价值进行货币化计量, 将其纳入资源成本核算体系, 对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缓解农地流失, 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农地非农化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许多文献对农地资源价值评估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研究思路上主要侧重于将研究对象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 分别量化评估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 然后加总获得农地资源总价值[1,4,5]。这种研究思路主要源于对农地功能服务的考察, 即农地提供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功能服务, 但农地的各功能服务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 简单加总可能存在质疑。在研究方法上, 通常采用揭示性偏好法和陈述性偏好法。揭示性偏好法主要通过考察市场上人们的选择行为来推测其偏好, 最常用的方法为特征价格法。该方法假设住房或劳动力市场是均衡的, 把住房价格或工资分解为包括农地在内的各种特征属性的价格, 通过计算农地的边际价格来衡量人们对农地变化的支付意愿。陈述性偏好法通过构造一个假想的农地数量变动的结果, 要求被调查者陈述他们对这种结果假想的支付意愿 ( 或受偿意愿) , 据此得出农地的价值, 常用的方法为意愿调查法, 但并没有哪一种方法明显优于其他方法[6]。特征价格法要求住房或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意愿调查法要求被调查者对假想性质的调查问题具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这些在现实或执行中很难达到[7]。我们对李广东等[8]、蔡银莺和张安录[1]的研究发现, 受访者对农地价值的支付意愿比较接近, 可能的解释是受访者并不能确切分辨农地功能的异同、深刻认识农地价值, 其愿付价值可能只是一个概念性的数字, 因此还有必要继续完善和扩展农地资源价值评估方法。我们从农村居民的角度, 应用生活满意度法对武汉市郊区的农地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

2 研究方法与计量模型

2. 1 研究方法

自我报告的生活满意度是人们对自己生活条件的一种理性判断和感性状态的认识, 被认为是关于主观福利最理想的测量指标[9]。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以人均收入或人均GDP测量客观福利的方法遭到质疑, 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和心理学领域越来越关注对自我报告的生活满意度进行主观福利研究。福利经济学认为, 个人福利取决于一些待评估的公共产品服务、收入以及其他决定主观福利的个人特征变量和区域宏观水平变量, 一般用间接效用函数表示[10], 即生活满意度法:

式中, Ui, j表示i个人j位置的生活满意度; xi, j表示公共产品 ( 服务) 数量或质量; yi, j表示个人收入; 向量zi, j表示个人特征变量, 如年龄、性别、教育等; ρi, j表示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其他因素; εi, j表示误差项。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价值, 即平均受偿意愿 ( AWTA) 根据下式计算:

式中, 分别表示 β1, β2的估计值;表示个人年平均收入。生活满意度法将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与公共产品的变化联系起来, 直接考察公共产品对人们福利影响的货币化度量, 该方法已经被国际学者广泛用于评估空气污染[11,12]、噪音污染[7]、气候变化[13,14,15,16]、景观宜人环境[6]和恐怖活动[17]等公共产品的外部性货币化价值。

2. 2 计量模型

农地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 主要为人类提供生产性产品服务如粮食、蔬菜、纤维等, 人们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收入来提高生活满意度; 农地作为一种稀缺的生态环境要素, 可提供调控性服务功能 ( 洪涝、气候、疾病的控制等) 、文化性服务功能 ( 景观、教育、户外休闲活动) 和支持性服务 ( 营养循环等) 功能等, 即非生产性服务功能, 为人类真正的内在价值[2]。农地的非生产性服务功能如农地提供的良好景观通过恢复注意力、减轻压力、激发积极情绪提高心理福利; 通过日常和休闲时间的身体活动和始于步行的环境提高物质福利; 作为一种社会联系纽带, 通过社会融合、社会参与和社会的支持提高社会福利[18]。在我国的集体所有制下, 农地对农户还具有社会保障保险功效[19]。此外, 农地还承载着渗入农业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尊严与情感[20]。农地减少将导致农地的生产性服务和非生产性服务减少, 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21,22]。

收入是幸福的函数在经济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在主流经济学中, 收入增加会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和预算线外移, 个人效用最大化决策点将处于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上, 意味着为个人带来了更高的效用, 隐含着更大的幸福感。因此, 主流经济学用“效用 ( Utility) ”直接取代“幸福 ( Happiness) ”, 收入和幸福的关系被“设定”为正向相关[23,24]。

有关研究表明, 个人健康状况、家庭其他成员状况、相对他人收入、社区邻里关系、闲暇时间等影响个人的生活满意度。首先, 健康是个人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健康状况与生活满意度息息相关, 身体状况差会降低生活的满意度[25]。国外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人们回答生活满意时, 其家人和朋友同样也感到满意; 家庭成员的健康、工作、生活等方面的状况常常影响到个人的生活满意度[26]。Fitzroy等研究表明, 在自己收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他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自己的相对收入下降, 这会降低个人的生活幸福程度[14]。和谐的社区邻里关系是生活满意的重要保障, Elgar等认为, 被人信任或信任他人都是一种幸福[27]。微观经济学指出, 个人的效用直接受闲暇时间决定, 休闲时间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4]。

根据试调查中受访者的反映, 我们增设政策执行状况, 主要表现为基层政府对农业相关政策如农业补贴、农民医疗保险和土地征收补偿等政策的执行满意状况。对政策的执行状况通常在基层政府的形象中得到体现, 该因素会影响个人的生活满意度。Elgar等认为, 对警察、公正体系、政府的信任程度显著影响个人的生活满意度[27]。

个人特征属性如性别、年龄和教育是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关键因素。Blanchflower、Oswald的一项研究认为, 男人要比女人更不幸福[28], 而Ambrey、Fleming得出了与此相反的结论[6]。一般而论, 年龄与个人生活满意为“U”型关系, 30—40 岁的个人幸福最低[28]。教育对个人生活幸福的影响为负[29], 他们认为教育不是直接对个人生活的满意产生影响, 而是通过创造和维护人力与社会资本间接影响个人生活满意状况。也有研究认为教育增加了个人生活的满意度[6]。根据上述概念框架, 本文构建了变量标识的计量模型。各变量的定义与预期方向见表1。

3 数据、模型估计检验与结果

3. 1 数据

武汉市属鄂东南丘陵经江汉平原东缘向大别山南麓低山丘陵的过渡地区, 境内中间低平, 南北垄岗、丘陵环抱, 北部低山耸立, 形成以耕地、水域和林地为主的农地利用格局。根据土地变更调查统计, 截至2008 年10 月31 日, 武汉市的农地面积为553211.50hm2。其中, 耕地面积336150. 15hm2、园地面积13165. 60hm2、林地面积87799. 14hm2、牧草地面积256. 47hm2、其他农用地面积115840. 15hm2, 占农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0. 76% 、2. 38% 、15. 87% 、0.05% 、20. 94% 。

随着武汉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耕地资源将日趋紧张。2009 年武汉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 023hm2, 严重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占有量0. 053hm2的警戒线, 人地矛盾突出。武汉市作为我国的大都市之一、中部地区的经济中心, 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 因此对武汉市农地资源价值的研究将为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 探寻两者的均衡提供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决策依据。

2011 年10 月下旬, 我们采用面对面抽样问卷调查方法对武汉市郊区农户进行了正式调查, 获得调查问卷370 份, 其中有效问卷346 份。样本的空间分布较均匀, 样本数量符合统计计量要求,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见表2。

调查样本中, 男女比例接近, 男性占51. 73% , 女性占48. 27% ; 年龄结构上, 由于冬季农闲期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 调查样本中45 岁以上者达229 人, 占样本总数的66. 18% ; 教育水平上, 调查样本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小学和初中文化水平占71. 09% 。我们使用的农地面积为水田和旱地面积, 采用开放式提问, 调查样本中0. 33hm2以下的农户占58. 09% , 大于0. 33hm2小于0. 67hm2的农户占33. 53% 。农户家庭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 调查样本的年平均收入为24976. 88 元, 约60%的农户非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2 /3 以上。生活满意度采用“您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吗?”提问, 为了避免调查中可能产生的战略反应行为, 我们将该问题设计在问卷的最前面, 按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做出回答, 依次用5、4、3、2、1 赋分处理, 79. 19% 的样本报告生活满意度评分为3分以上 ( 标准差为0. 965) 。

3. 2 模型估计与检验

在有关生活满意度变量为定序变量 ( Ordered Variables) 的文献中, Luechinger[11]、Luechinger和Raschky[30]采用了OLS估计, Frey等[17]采用了OLS的固定效应模型; Ambrey、Fleming[6]进行了OSL估计和有序Probit回归估计 ( Ordered Probit Model) , 普遍认为估计方法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差异不大。我们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和OLS估计, 并运行Stat分析软件, 获得的计量结果见表3。从模型的显著性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来看, 两种估计方法获得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的有效性。表3 中的VIP为方差膨胀因子, 是诊断多重共线性的统计变量, 统计结果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从相关系数矩阵 ( 表4) 可见, 所有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 5, 大部分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小于0. 3, 可认为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31], 符合变量的独立性假设。限于篇幅, 我们只报道有序Probit估计即模型II的计量结果。

注: 被解释变量: 生活满意度LS; *、**、***分别为10% 、5% 、1% 的显著性水平; 样本数量n = 346。

从影响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角度看, 模型的有效性由个人健康状况、家庭其他成员状况、相对其他人的收入、社区邻里关系、闲暇时间、年龄、性别、教育、家庭收入的估计值所证实, 它与国内和国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3 说明个人健康状况、家庭其他成员状况、相对其他人的收入、社区邻里关系、政策执行状况、闲暇时间均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男性报告的生活满意度高于女性, 但统计上并不显著; 年龄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生活满意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教育导致生活满意度降低。根据试调查增加政策执行状况因素, 结果显示政策执行状况显著影响个人的生活满意度, 政策执行状况按5 等计量, 每增加一个等级, 生活满意度相应增加。收入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 收入每增加1% , 生活满意度按5 等计量增加0. 287, 较小的值在有关幸福方面的实证研究较常见[6,12,17]。农地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根据模型II的结果, 农地每增加0. 07hm2, 生活满意度按5 等计量将增加0. 50, 反之每减少农地0. 07hm2, 按照5 等计量生活满意度减少0. 50。

3. 3 研究结果

根据式 ( 2) 和表3 模型II的计量结果, 测算农地的平均受偿意愿等于, 调查样本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24976. 88 元, 则武汉市郊区农户对农地每年的平均受偿意愿分别为4. 35 × 104元/hm2。2009 年研究区总户数为66. 25 × 104户, 农地 ( 水田和旱地) 面积为336150. 15hm2。根据单位农地平均受偿意愿= 每户平均受偿意愿 ( 总户数) /农地 ( 水田和旱地) 面积[1,4]公式, 计算获得单位面积农地的年平均受偿意愿为8. 58 × 104元/hm2。

用无限年期的收益还原法测算农地资源价值:V = A / i。式中, V为农地资源价值, A为单位农地每年平均受偿意愿, i为还原利率。用安全利率加上风险调整值方法求取还原利率, 安全利率取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2011 年我国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 5% , 风险调整值取物价指数增长率, 2003—2009 年武汉市物价指数增长率为2. 70% , 因此用6.2% 的还原利率测算武汉市郊区农地 ( 水田和旱地) 资源总价值为138. 32 × 104元/hm2。

4 结论与讨论

生活满意度法作为一种资源价值评估的揭示性偏好方法, 相对于目前国内国际常用的意愿调查法和特征价格法, 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意愿调查法利用假想市场, 要求被调查者对研究对象的农地价值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以及可能产生的战略行为; 特征价格法依赖于市场的均衡假设。这两种方法只能捕获个人意识到的对资源环境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没有考虑对无法感知的资源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生活满意度法避免了上述这些问题, 不要求被调查者对农地与生活满意之间的关系有非常明确的认知, 只要求被调查者对自己整体的生活满意度况作出回答, 通过计量模型, 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揭示农户的受偿意愿, 即以农地数量和收入变量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测算农地资源价值。我们将生活满意度法用于农地资源价值评估, 可为意愿调查法和特征价格法的研究应用提供可供比较的案例, 有助于丰富和扩展当前农地资源价值评估的方法。

本文对武汉市郊区346 份有效样本的研究结果显示, 农地对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每增加农地1hm2, 按照五等计量生活满意度将增加0. 50; 反之, 每减少农地1hm2, 按照五等计量生活满意度减少0. 50; 农户对农地每年的平均受偿意愿为4. 35 × 104元/hm2, 按6. 2% 的还原利率测算农地资源价值为138. 32 × 104元/hm2。该评估结果高于国内学者张雄和张安录采用加总方法测算的农地资源价值[4]。即使考虑农地市场价值, 也高于蔡银莺和张安录[1]应用意愿调查法的研究结果。

生活满意度法的评估结果取决于生活满意度函数的有效性。我们结合数据的可调查性与相关研究文献来设定函数, 考虑了农地面积、个人收入、个人健康状况、家庭其他成员状况、相对其他人的收入、社区邻里关系、闲暇时间, 性别、年龄和教育等。所有变量的计量均符合理论预期, 我们所关注的农地面积和个人收入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 但模型的总体解释能力较弱, 可能是由于一些重要因素如婚姻状况、空间因素等未考虑所致。此外, 一方面主观福利具有人际可比性, 生活满意度法更关注群体, 需要大样本量, 以抵消个人差异性的影响; 另一方面为了满意计量对样本数据量的要求, 因此生活满意度法更适合于地区或区域尺度而非地块尺度的农地资源价值评估。

生活满意度法 篇2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在查阅文献和专家讨论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及社区卫生服务就诊患者的满意度, 具体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服务、服务组织、医患交流、服务连续性、服务费用等六个方面的满意度。2012年7~8月, 采用拦截式调查法对广州市某区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就诊患者进行了满意度调查, 共发放问卷198份, 回收有效问卷198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收集到的问卷资料进行统一编码, 应用Epi 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 所有资料均采用双人双次录入, 并对录入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1.2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步骤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是在事物无法用数值精确表达而只能用语言变量做大致的定量描述的模糊环境下[3],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 综合考虑各种评价因子, 评定某事件所属等级或类别和进行决策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1.2.1 确定因素集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患者满意度, 可由若干子因素构成总的因素集:U={U1, U2, , …Un}, 其中, Ui={ui1, ui2, …uiki}, i=1, 2, …n, 即每个单一子因素Ui中含有ki个低一层次的因素构成, 由此构成多层次的因素模型。因素集为满意度调查问卷中的各项指标, 本研究所建立的患者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与23个二级指标构成 (表1) 。

1.2.2 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是对分析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总的评估结果组成的集合。调查问卷设计成Likert量表的格式, 将每个因素分为五个评价等级:即评语集V={v1, v2, v3, v4, v5}={很不满意, 较不满意, 一般, 较满意, 很满意}。

1.2.3 建立模糊矩阵

由于有五个不同的评价等级, 对于每一个因素Ui, 因素集与评语集的模糊关系可用模糊矩阵Ri表示为:

式中, rpq表示因素Ui中第p (p=1, 2, …ki) 种因素被评为第q (q=1, 2, …5) 种评语的隶属度。根据各评价等级所占百分比确定模糊矩阵。

1.2.4 确定因素权重集

即为因素集中各个指标的权重, 对于每个因素Ui, 其权重集为:Ai={ai1, ai2, …ki}, 其中。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即根据各级指标的阶梯层次结构, 通过建立评价指标的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求出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 满足一致性的判断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各分量即为各指标对上层的权重。由熟悉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研究的专家给出判断矩阵, 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指标权重。一级指标权重集A={0.081, 0.364, 0.136, 0.232, 0.051, 0.136}。二级指标权重集分别为:A1={0.079, 0.241, 0.156, 0.481, 0.043};A2={0.304, 0.091, 0.057, 0.548};A3={0.637, 0.258, 0.105};A4={0.263, 0.160, 0.062, 0.417, 0.098};A5={0.648, 0.122, 0.230};A6={0.163, 0.297, 0.540}。

1.2.5 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对于每个单一子因素做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其综合评判向量Bi= (bi1, bi2, bi3, bi4, bi5) 可表示为:Bi=Ai°Ri, i=1, 2, …n (公式1) 。采用M (·, ⊕) 模糊合成算子进行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将一级模糊评判的各个结果看成是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各个因素集, 同时根据这些因素相应的权重集, 进行第二级模糊综合评判。对于综合评判的结果,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隶属度最大者所对应的那个评判等级作为评判对象的等级, 即得出社区卫生服务患者满意度的结论。

1.2.6 计算一级指标满意度得分

为了使评价结果更加直观, 采用等级评分法计算出满意度得分。满意度得分F=BD (公式2) , 五级评价等级定分D={d1, d2, d3, d4, d5}={20, 40, 60, 80, 100}。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接受调查的患者中, 男性81人, 占40.9%, 女性117人, 占59.1%;年龄在17~88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5.9岁, <30岁22人, 占11.1%, 30~岁23人, 占11.6%, 40~岁21人, 占10.6%, 50~岁31人, 占15.7%, >60岁101人, 占51.0%;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6人, 占18.2%, 初中46人, 占23.2%, 高中/中专75人, 占37.9%, 大专及以上41人, 占20.7%;户籍人口161人, 占81.3%, 非户籍人口37人, 占18.7%;费用支付方式:城镇职工医保132人, 占66.7%;城镇居民医保23人, 占11.6%;自费28人, 占14.1%;其他15人, 占7.6%。

2.2 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患者对各项指标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见表1。

2.3 模糊综合评判结果

2.3.1 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各项子因素进行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根据各评价等级所占百分比确定如下模糊矩阵:

根据公式1对R1、R2、R3、R4、R5、R6分别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得出综合评判向量:B1= (0.009, 0.086, 0.271, 0.450, 0.184) ;B2= (0.001, 0.005, 0.217, 0.636, 0.141) ;B3= (0, 0.007, 0.118, 0.469, 0.406) ;B4= (0.003, 0.123, 0.242, 0.463, 0.169) ;B5= (0.044, 0.166, 0.341, 0.187, 0.262) ;B6= (0, 0.081, 0.464, 0.390, 0.065) 。

2.3.2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将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各项结果看作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的因素集, 得到模糊矩阵:

按公式1计算综合评判向量:B= (0.004, 0.058, 0.253, 0.502, 0.183)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 “较满意”这一等级的隶属度最高, 可以认为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服务满意度的综合评价为“较满意”。

2.3.3 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得分及排序

按公式2计算各项一级指标的满意度得分, 并排序, 见表2。可以看出患者满意度由高到低依次是服务态度、技术服务、服务组织、医患交流、服务连续性、服务费用。

3 讨论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对受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模糊现象做出综合评价的一种量化的数学方法[4], 由于它的数量划分带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 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使客观事物的评价趋于合理可靠[5]。将模糊综合评判引入社区卫生服务患者满意度评价中, 得到了比较确切的评价结果, 并且可以得到各项子因素的满意度得分, 进而发现社区卫生服务的薄弱环节,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评价为“较满意”。根据一级评价指标的满意度得分可以看出, 患者对服务态度的满意度水平最高, 这与国内张静等人研究结果一致[6,7]。患者满意度水平最低的是服务费用, 建议医保部门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 扩大社区诊疗费用报销范围。政府部门在保障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用的基础上, 逐步将基本医疗服务纳入免费提供项目, 促进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 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本研究还发现患者对服务连续性满意度亦较低。连续性服务, 即长期、负责式的照顾, 是社区卫生服务区别于一般医院服务的重要特点之一, 然而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由于传统就医观念、人力不足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难以建立稳定的医患关系, 未能实现医疗与预防的有效融合[8],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连续性服务面临较大困境, 这不但影响患者满意度, 也弱化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建议合理配备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 同时推行全科团队式服务以提高开展连续性服务能力。通过与居民签订保健合同的方式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 并积极促进医疗保险制度对社区连续性卫生服务的支持, 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 逐步推进社区首诊, 从而向居民提供无缝隙的、连续性的医疗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Johansson P, Oléni M, Fridlund B.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care in the context of health care:a literature stud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Caring Sciences, 2002, 16 (4) :337-344.

[2]Pascoe GC.Patient satisfaction in primary health care:a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J].Evaluation and Program Planning, 1983, 6 (3-4) :185-210.

[3]单建平, 商立军, 苑继承, 等.门诊患者满意度的模糊综合评判[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 20 (9) :s49-s50.

[4]李绍军, 王汝芬, 郑瑜.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住院患者满意度[J].中国卫生统计, 2008, 25 (4) :395-396.

[5]孙振球.医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第1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03-115.

[6]张静, 赵桂兰, 王礼桂, 等.项目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和满意度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 (3) :180-181.

[7]丁燕, 王子文, 庞连智, 等.上海市闸北区社区卫生服务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 2011, 14 (3) :190-192.

生活满意度法 篇3

满意是一种心理感受, 是人们的需要得到相应满足后的愉悦感, 如果将这种感受数量化, 借以数字来衡量人们的满意程度, 得出的结果就叫做满意度。如今, 为了评价工作取得的成效, 各行各业都对相应人群进行满意度测评, 常见的有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游客满意度等, 还有针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生活满意度, 针对读者满意程度的读者满意度, 针对病人服务质量的病人满意度等。

满意度测评的一般方法是.首先, 找出影响特定人群满意的各种因素;其次, 对这些影响因素加以分类、分层、整理, 形成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再次, 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和打分;最后, 借助一定的数学模型, 计算出满意度值。

1 满意度测评系统开发的必要性

然而, 渗入了数学模型的满意度测评, 计算过程复杂而繁琐, 工作量大, 如果计算方法只是停留在手动与计算器上, 势必给人们的工作带来沉重的负担, 甚至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进度, 所以开发出一套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成为必要。本文利用delphi作为软件工具,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这一模糊数学模型, 试图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各种满意度测评的一般性评价系统, 做到计算机自动演算, 即实现测评系统的自动化, 工作人员可以从电脑屏幕上直接读取满意度测评结果。

2 利用delphi进行满意度测评系统的开发过程研究

满意度测评系统以delphi为软件工具, 通过建立两个主要的功能模块来设计完成:评价集输入模块和满意度测评模块。下面对具体开发过程进行详细阐述:

2.1 评价集输入模块

满意度测评系统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数学模型, 首先要确定评价集, 即确定对指标的评语等级, 一般的有三级评价, 评价集为V={满意, 一般, 不满意};五级评价, 评价集为V={很满意, 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七级评价, 评价集为V={非常满意, 很满意, 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很不满意}。当然用户还可以根据特殊的需要建立不同的评价集, 即不同的用户可能会建立不同的评价集, 所以本窗体实现对评价集的添加、删除操作, 增大本系统的适应范围。需要说明的是, 评语要依次输入存进评价集表 (如表1所示) , 为满意度评价窗体调取使用, 实现方法是将组件adotable连接“评价集”表, 将组件dbedit1和dbedit1分别连接“评价集”表中评语等级和评语名两个字段。本窗体使用到的delphi组件分别有:dbedit、radiobutton、bitbtn、dbgrid、adotable、datasource。各组件的属性如表2所示

评价集输入窗体界面如图1所示:

2.2 满意度测评模块

本系统以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个数为5个为例进行开发, 下面分别以一级指标A、B、C、D、E表示, 具有代表性。满意度测评模块的实现步骤为:

(1) 构造矩阵。

首先, 在窗体上利用stinggrid网格组件构造6个矩阵, 整个过程需要调用数据库中7个表, 分别是:即“评价集”、“总权重”、“一级指标A”、“一级指标B”、“一级指标C”、“一级指标D”、“一级指标E”表。本模块要在一个窗体上同时构造5个单因素评判矩阵和1个二级评判隶属矩阵, 其中每一个矩阵都需要调用2个表来确定它们的行宽、列宽、行表头及列表头等。以一级指标A维度下的单因素评判矩阵的建立为例, 其要用到“评价集”和“一级指标A”表, 二次遍历“评价集”表和三次遍历“一级指标A”表。第一次遍历“评价集”表确定矩阵列宽, 第二次遍历以“评价集”表中的评语名构造列表头;第一次遍历“一级指标A”表确定矩阵行宽, 第二次遍历以“一级指标A”表中的指标名构造行表头, 第三次遍历将“一级指标A”表中的一级指标A权重值赋予矩阵的相应权重列。每一次遍历都使用while循环语句, 并控制数据库表格指针, 用变量i和j作为计数器。这样, 就完成了对一级指标A下的单因素评判矩阵的构造, 其余一级指标下矩阵构造方法相同。对于二级评判隶属矩阵的建立要调用“评价集”和“总权重”两个表, 二次遍历“评价集”表和一次遍历“总权重”表, 二次遍历“评价集”表与前相同, 一次遍历“总权重”表以“总权重”表中的五个一级指标总权重值构造相对权重列, 而行表头即为五个一级指标, 用户可以直接在网格中输入。另外, 通过编写代码对每个矩阵的最后两行的第1列赋予“B”和“B (归一化) ”。单因素矩阵构造的所有代码都在窗体的oncreateself (自动生成事件) 下编写, 这样当窗体弹出, 即可以生成以上6个矩阵, 为下一步输入数值进行计算作好准备。

(2) 一级评价的矩阵计算。

计算公式是Bi=Wundefined×Ri= (b1, …, b1m) , i=1, …, n, 其中Wundefined为i维度下所选指标的相对权重, Ri即为我们要输入的单因素评判矩阵。具体计算方法是:首先, 将权重列各元素分别与Ri阵各列元素相乘求和sum, 再将sum依次赋给B行对应的Ri阵各列;其次, 对B进行归一化处理, 方法是先对B行元素求和sum1, 再将B行各列元素比上sum1, 最后将其值分别赋给B (归一化) 行的各列;最后, 完成了五个一级指标下B (归一化) 阵计算之后, 还要将各维度的B (归一化) 行中元素赋给二级评判隶属矩阵对应的各行。这样, 就完成了一级评价矩阵的计算。

(3) 二级评判隶属矩阵计算。

计算公式是B=WT×R= (b1, …bm) , 其中Wundefined为五个一级指标的总权重值, R为由B (归一化) 组成的二级评判隶属矩阵。具体计算方法也是第一步将权重列各元素分别与R阵各列元素相乘求和sum, 再将sum依次赋给B行对应的R阵各列;第二步, 对B进行归一化处理, 方法是先对B行元素求和sum1, 再将B行各列元素比上sum1, 最后将其值分别赋给B (归一化) 行的各列。这样就求得了模糊综合评价的最终评判矩阵B,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做出相应判断, 即最终评判矩阵B中数值最大的所对应的评语为评判结果。例如B= (0.1, 0.4, 0.2, 0.1, 0.2) , 则满意度测评结果即为“满意”。

对于用户来说, 只需要在窗体相应网格中输入各指标对应的数值后, 再通过依次点击6个“计算”按钮, 计算机将自动进行演算, 然后在网格中输出结果供用户参考, 最后做出判断。

本模块连接数据库表的组件与评价集输入模块类似, 依然是Datasource和adotable, 不同的是各字段值显示在stinggrid网格中, 而不是dbedit中了。需要说明的是, 各指标名称 (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和对应权重值在测评前都以存入对应的数据库表中, 系统开发时直接调用, 如下所示:

满意度评价窗体界面如图2所示:

3 总结

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借助这套计算机辅助系统进行满意度测评, 不仅能给他们的满意度测评工作提供很强的理论支持, 提高测评的科学性, 使得测评结果更能被测评人员所信服, 而且还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为组织减少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然而, 该满意度测评系统尚存不足, 需要指出:一, 数学模型的局限性, 即有些用户如果倾向于使用其他的数学评价方法, 那么这套系统将不适用;二, 若用户满意度测评范围过于宽泛, 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过于庞大, 一级指标过多, 则也给本系统的使用带来困难。所以, 本系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与改进。

摘要:以delphi作为软件工具, 以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数学模型, 对满意度测评系统进行开发研究, 试图形成一套一般性的适用于各个组织的满意度测评系统, 借助计算机实现了满意度测评的自动化。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满意度,测评系统,Delphi

参考文献

[1]吕伟臣.Delphi7.0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蒋蓉华, 李升泽.以BSC为基础的电子化绩效评价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工业技术经济, 2008, (7) .

[3]李升泽, 蒋蓉华.用Delphi实现基于AHP层次分析技术的KPI赋权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8, (2) .

生活满意度法 篇4

近年来, 拓扑优化研究中多目标拓扑优化问题的研究比重越来越大, 在工程中结构多目标拓扑优化问题常通过构建评价函数, 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变为评价函数的单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显然, 如何建立合理的评价函数是实现结构多目标拓扑优化的关键[1]。范文杰等人[2]采用折衷规划法建立多目标拓扑优化的评价函数, 并将此数学模型应用于汽车车架结构, 同时提高了车架的动态振动频率和结构刚度。李所军等人[3]以揉度为目标, 体积分数为约束, 采用优化准则法构建评价函数进行优化。

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 针对多个设计目标, 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函数, 而各种不同的评价函数得到的优化结果也会存在差异[4], 对于这些优化结果差异的研究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孙晓辉等人[5]以汽车悬挂系统的摆臂结构为模型, 建立五种不同的评价函数数学模型, 通过对五种优化模型设计结果的对比分析, 说明不同优化模型的优劣。孙哲[6]以压缩机支架结构为模型, 建立了三种不同的带有权重的评价函数, 取不同权重系数时, 比较三种不同评价函数之间的优化结果。但以上文中评价函数中各工况之间的权重系数是根据经验设定的某一特定值, 即权因子是静态的, 在权重系数发生变化时, 会影响最终的对比分析结果。基于上述缺陷, 本文通过引入决策论中的满意度理论, 将权重系数由静态的转变为动态的, 消除权重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建立了含有满意度的三种不同的带有权重的评价函数, 并通过对比分析最终的优化结果, 说明各不同评价函数在满意度理论下的差异及优劣。

1、多目标拓扑优化评价函数

处理多目标拓扑优化的方法常见的有约束法, 分层序列法, 评价函数法等[7]。其中, 评价函数法是将多个分目标转化为一个数值的函数, 即是评价函数, 也称为目标函数, 然后通过对评价函数的优化, 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来求解[8]。本文以商用车车架为模型, 以车架的揉度和动态频率为目标, 同时考虑商用车行驶过程中最常见的三种典型工况:弯曲工况, 右前轮悬空和右后轮悬空, 分别采用线性加权法, 平方和加权法和折衷规划法来建立多目标拓扑优化的评价函数。

1.1 线性加权法

线性加权法是处理多目标优化问题常用的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本文中建立的线性加权法数学模型如下:Minimize:

式中:Ci (r) 为第i个工况的揉度目标函数, wi为第i个工况的权重系数, fi (r) 为第i阶频率目标函数, wi' 为各阶频率的权重系数, 因为本文只考虑商用车行驶的三种工况和前三阶频率, 所以k取1, 2, 3。w为频率与揉度两目标之间确定的权重值, 这里取值为0.5。

1.2 平方和加权法

平方和加权法首先需要求出各分目标单目标拓扑优化时的最优解, 再引入权重系数, 消除量纲后, 通过迭代计算, 最终找到使各分目标尽量最优的理想点。本文建立的平方和加权法数学模型如下:Minimize:

式中Cmin和Cmax分别为揉度单目标优化所得到的最小揉度和最大揉度, fmin和fmax为频率单目标优化所得到的最小频率和最大频率。

1.3 折衷规划法

折衷规划法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构建目标函数的方法, 结合平均频率公式, 可以得到满足各分目标的最优解。本文建立的折衷规划法数学模型如下:Minimize:

2、满意度动态权重设计

2.1 满意度的引入

本文中建立了满意度q和不同迭代值Ci (r) 和fi (r)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下:

式中:a1和a2的取值分别为2 和4, Cil和fil是第i个分目标的最坏值, Cid和fid是第i个分目标的最理想值。

2.2 权重的动态设计

权重因子wi和wi' 分别表示是各工况和各阶频率间的重要程度。本文将权重的设计和满意度结合, 建立权重因子和满意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研究满意度动态权重下, 各构建不同目标函数方法的可行性, 再对优化结果比较, 分析满意度动态权重下, 不同目标函数对车架揉度和频率的影响。本文构建的权重因子表达式如下:

结合 (1) , (3) 可以发现, 当分目标Ci接近其最优值Cid时, qi就会增大, 相应的造成1-qi减小, 从而使此分目标对应的权重因子wi减小, 当进入下一步迭代时, 主要会向权重因子大的分目标的方向进行, 从而使该分目标的优化速度下降, 相当于一个惩罚因子, 自动调节了各分目标的权重因子, 使各分目标达到了优化过程中的综合平衡。使用这种方法, 可以在迭代过程中, 权重因子随迭代值变化, 且调节了各分目标之间的重要程度, 当分目标接近最优值时, 就自动减小其权重, 减小向此方向的优化速度, 相反, 则自动加大权重因子, 加大优化速度, 使迭代过程连续寻优, 最终找到各分目标都满意的最优值。此外, 这种方法消除了权重的影响, 较为有利的去判断各方法在此动态权重下的优劣。

3、车架有限元模型建立

3.1 车架模型建立

本文建立的商用车车架模型轮廓总长5700mm, 宽780mm, 高为120mm, 在CATIA中建立实体模型后导入Hyper Works中, 采用PSOLID三维实体单元对其进行网格划分, 划分网格时, 将设计空间分为设计域和非设计域, 优化时, 不改变非设计区域的形态, 只在设计区域中挖掉多余的部分, 剩余形状即为最后的优化结果。车架所选材料为16Mn, 弹性模量E=2.1´1011Pa, 泊松比m=0.3 , 密度r=7900kg/m3, 最终的有限元模型如图1 所示:图中绿色区域为设计域, 红色区域为非设计域。

3.2 车架的边界条件和载荷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 车轮是纯滚动的, 当在平坦路面行驶时, 即是对应车架的弯曲工况。此工况下, 后悬架前支撑限制车架的纵向自由度, 横向自由度和垂直自由度, 其余支架只限制铅垂自由度。车架的其余两种工况属于弯扭联和工况, 模拟的是汽车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 某一车轮悬空而抬高的受力状态, 此时, 释放对应车轮处的约束, 其余约束保持和弯曲工况一致不变。

本文车架所受的基本载荷主要归纳为:驾驶室总成和驾驶员重量, 共4800N, 平均分配到驾驶室前后支撑位置。发动机总成重量1800N, 前后分成两部分承载, 平均分配到发动机前后支撑位置。满载时, 车厢和货物总重量48000N, 设定车架承载影响系数为0.75, 所以实际承受载荷48000×0.75=36000N, 垂直作用于车架与货箱装配的位置, 即车架红色区域后端。载荷情况及边界条件如图2 所示:

4、优化结果及对比分析

4.1 优化过程及结果

本文在Hyper Works软件中进行优化, 先以各工况的刚度最大为目标进行单目标优化, 这里将刚度最大转变为应变能最小, 即揉度最小, 确定各工况下的Cmin的值, 而优化前的揉度值即为Cmax。三工况单目标拓扑优化的Cmax和Cmin数据如下。

随后再分别以一、二、三阶的固有频率最大为目标进行单目标拓扑优化, 优化结果得到fmax的值。而优化前各阶固有频率值为fmin, 前三阶固有频率单目标拓扑优化的fmax和fmin数据如表2 所示:

在Hyper Works中迭代计算, 得到三种方法在满意度动态加权下的优化结果。优化结果如下图3 至图5 所示:

4.2 优化结果的对比分析

由上图可知, 三种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 均能实现车架的拓扑优化, 且各方法优化后的几何构型相差不大, 正如表三和表四所示, 这和最后的目标揉度, 频率的优化结果数据基本相同相照应。同时, 优化结果是不受权重系数所影响的, 是在动态中寻优所达到的最优值。根据表三和表四可以对比分析得到, 结合满意度动态加权, 消除权重影响, 线性加权法对车架结构的揉度优化效果明显, 折衷规划法使车架结构的频率优化达到最大。最终优化目标数据结果如下表所示:

5、结论

本文采用满意度动态加权法, 消除了多目标拓扑优化目标函数中权重的影响, 使线性加权法, 平方和加权法, 折衷规划法三种方法的多目标拓扑优化得以实现, 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三种方法的优化结果发现:

1) 在满意度动态加权下, 三种方法优化后的几何构型差别不大, 其中线性加权法的优化后几何构型有稍许差别, 这与揉度, 频率优化后结果数据相差不大所对应。

2) 在满意度动态加权下, 线性加权法对车架刚度的优化效果较显著, 而折衷规划法对车架频率的优化效果明显。实际问题中, 可以选择适合的优化方法, 对优化结果有重要影响。

摘要:为了研究结构多目标拓扑优化中构造不同评价函数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以商用车车架为模型, 分别建立了线性加权法、平方和加权法和折衷规划法三种不同的带有权重的目标函数, 同时将决策论中满意度理论引入多目标拓扑优化的评价函数的构造中, 该方法可以使权重比的设定随每次迭代结果调整, 从而消除多工况权重比对优化结果的影响, 避免传统方法中人为设定权重比对优化结果造成的偏差, 使对比分析结果更加合理。

关键词:多目标优化,满意度,多工况

参考文献

[1]孙靖民主编, 机械优化设计[M]:第4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190-202

[2]范文杰, 范子杰, 苏瑞意.汽车车架结构多目标拓扑优化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8, 12:1505-1508.

[3]李治多, 王明强.多工况载荷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 2008, 09:70-73+124.

[4]李所军, 高海波, 邓宗全.摇臂探测车悬架多工况拓扑结构优化设计[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0, 06:749-754.

[5]孙晓辉, 丁晓红.结构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2, 04:1-4+9.

[6]孙哲.基于多目标拓扑优化的汽车零件轻量化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 2014.

[7]汪兵兵, 丁晓红, 孙晓辉, 张横.机械基础结构多目标拓扑优化设计方法[J].包装工程, 2013, 15:15-18+39

生活满意度法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八里店前村社区的100位老年人。男39例, 女61例。年龄55~59岁17例 (17%) , 60~69岁47例 (47%) , 70~79岁25例 (25%) , 80岁以上10例 (10%) 。其中年龄最小的为53岁, 年龄最大的为92岁, 平均年龄为68岁。

1.2 方法

1.2.1 编制调查问卷

通过访问新农村老年人, 了解新农村老年人目前最急切, 最关注的问题, 对其进行整理及参考相关文献, 制定相关调查问卷, 其内容包括健康问题8项, 精神文化生活方面7项, 经济状况方面5项, 居住及养老方面4项。

1.2.2 调查方法

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由于新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大部分由我们问话进行填写, 实行当场回收问卷, 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新农村老年人目前感到最困难的

据调查统计分析, 有27%的老年人认为最困难的是经济情况, 只有养老金的补助。有41%老年人则是心理孤独, 感觉生活了无生趣。余下的则认为主要是自己的身体不好, 长期以来忍受疾病的痛苦, 也不能很好的睡眠。

2.2 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情况

主要是针对老年人在经济, 精神文化生活, 住房及养老, 健康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经济方面有23%的老人感到满意, 54%的老人感到一般, 余下的则觉得不满意。在精神文化方面有1 7%的老人觉得满意, 2 6%的老人觉得一般, 5 7%的老人则感到不满意。在住房及养老方面满意、一般、不满意的比例相差不大, 分别为34%、29%、37%。在健康方面大部分的老人 (58%) 觉得一般, 满意的较少, 不满意的占30%。

3 调查分析

3.1

本次调查显示, 有90%的老年人担心自己有病, 认为应该做全面的定期检查, 但并无一人去检查过, 原因主要是检查的费用昂贵, 自己无力承担。浙江省城乡老年人的医疗保健调查结果显示:88.9%农村老人看病自费[2]。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也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 近90%的老年人晚上的睡眠时间在7~8h左右, 但仅有35%的老年人对其晚上的睡眠质量表示满意。

3.2

随着新农村的正式建立, 田地的消失, 老年人的劳动量减少了许多, 他们空闲的时间也就相对的增加, 这样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有了一定的要求与提高。调查显示多年来农村老年人几乎没有参加过有组织的文化娱乐活动, 看电视成了他们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3]。

3.3

新农村的老年人都有一定的养老金。养老金也成为了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这样就使得老年人有了一定稳定的经济基础, 但由于目前新农村正处于建设发展中, 给老人的养老金的还相当有限, 只能满足基本的生活温饱。

3.4

关于住房, 目前新农村的老年人, 只有不到25%的老年人拥有自己的房子, 近75%的老年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而是跟儿女住在一起。

4 讨论

从调查中可以可以看出, 新农村的老年人在身心健康等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许多老人基本都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 我们也看到由于新农村建设还刚刚开始, 其所实施的政策也相对的不够完善。尤其是对老人的精神文化以及生活的质量方面还有待加强:我们要: (1) 完善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制度。针对老年人对合作医疗了解不足, 有关人员要加大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老年人明白合作医疗对自身的利益, 还要尽可能使老年人看病的费用降到最低, 做到能使老年人有病就能去看。政府还应组织社区医疗队定期的为老年人进行体检。 (2) 加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新建的社区中为老年人提供一定的文化活动设施和体育锻炼的场所, 使得老年人可以从以前单一的休闲方式看电视向多元化文化活动发展, 拓宽老年人的兴趣和爱好, 社区能定期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的文化活动, 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精神生活。同时也可有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 社会支持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显著影响, 除了子女从物质、心理、精神情感上赡养老人, 尽量多拿出时间来陪陪老年人, 解除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 使老年人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享受天伦之乐外, 社会还应要构建“老人关怀体系”, 让老年人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

参考文献

[1]曾尔亢, 王红.面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关注老年人生活质量[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册, 2004, 21 (4) :145~146.

[2]李鲁, 叶旭军, 朱善宽.中国人口老龄化及医疗保健问题与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 1998, 7.

[3]樊金娥, 刘建坤.农村老年人生活现状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2.

居民生活满意度研究述评 篇6

关键词:居民,生活满意度,研究述评

人类社会最初的发展以人的生存作为出发点和原动力, 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又作为社会进步的最终目标。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但同时也导致贫富差距过大、生活消费成本过高、生活工作压力过大等多种问题, GDP的增长并没有带来人们生活满意度的大幅提高。近年来, 居民对于生活的满意度开始引起心理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 同时这也成为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生活满意度内涵

一般认为, 生活满意度是个人生活的综合认知判断, 主要是个体生活的一个总体的概括认识和评价。对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主要来自三个领域, 即心理健康的研究、生活质量的研究和老年学的研究。[1]近年来, 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逐渐涉及到多个领域, 有学者混淆了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的概念, 这两者虽然关系密切, 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生活满意度一般是被认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组成因素。经过多年研究讨论, 学术界认为生活满意度是比较适合描述和反应人们生活质量的指标, 因为主观幸福强调的是幸福感的概念, 更多的是在人们态度的情感层次上的反应, 比如自尊、自我肯定、自我实现、满意感等等, 而这种情绪更接近于瞬间或一时, 人们可能因为最近的事情或记忆产生特定时期的情感, 具有不稳定性。而生活满意度则是在态度的认识层次上的反应, 更为长久稳定。[2]所以利用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来反应居民生活质量能获得更为客观的结果。

二、国内外居民生活满意度研究现状

二战以后, 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关注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并提出了“生活质量”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学者对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客观条件, 如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 (W·W·Rostow) , 他认为生活质量的提高体现在生活环境的美化, 社会教育、卫生保健、交通、生活服务、社会治安等条件的改善。[3]70年代以后, 主观生活质量开始受到重视。1987年, Day从14个主观因素 (家庭关系、健康状况、娱乐休闲、精神状态、自我评价、社会生活、与工作有关的生活、经济状况、联邦政府的政策措施、当地政府的政策措施等) 出发研究了美国居民的生活满意度。[4]Andrews (1991) 研究了1971—1988年美国主观满意度的水平与结构。[5]ED.Diener等人还编制了“生活满意度量表”。[6]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对于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要比国内更早一些。

根据风笑天的统计资料, 从1980年开始的三十年内, 我国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关于生活质量的论文有五百篇左右, 但对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论文只有65篇。[7]从2004年开始就生活满意度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 发展迅速。李小建[8]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全国15个省份19个县 (市) 近万户居民进行生活满意度调查, 调查发现居民对自己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居民对自己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在城乡间、县际间存在一定差异, 一般为城市高于农村。不同县域居民对影响其生活质量的主要因子的认识有很强的一致性。王春枝等人[9]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构建了城镇居民生活满意度模型, 并以内蒙古居民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吴东奎从包括收入、健康状况、家庭和谐程度、人际关系、社会福利状况、交通状况、社会治安、医疗状况、城市自然环境及绿化状况等15个方面调查成都居民, 并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反应居民生活满意度。[10]郭蒙等人以北京、济南为例研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居民对生活满意度的侧重层面和社会需求。[11]除了城市居民以外, 胡荣华等人运用logistic回归方法研究对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12]段景辉等人利用CGSS中的数据比较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并提出相应对策。[13]但是我国对于居民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依然呈现研究客观生活质量多于主观生活质量的特点, 并以城市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为主。

三、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

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满意度总体出于比较满意的阶段。但是一个地区的居民生活满意度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如经济水平、环境, 个人因素, 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无论是社会科学研究还是自然科学研究, 研究者们通常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考察某种现象、事件的影响因素, 因而生活满意度的研究亦如此。[14]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对影响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

(一) 客观因素

1. 个人收入。

从微观角度来讲, 个人收入是与生活满意度最密切相关的因素。曹大宇通过研究国际上权威的世界价值观调查 (World Value Survey, 简称WVS) 第四波的调查数据发现人们的生活满意度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最低收入人群与最高收人人群的平均生活满意度相差近50%。[15]WVS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Ronald Inglehart主持的一项世界性的调查, 每过几年进行一波 (wave) 调查, 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四波调查。在调查过程中, 不同地区对当地最关心的问题各不相同, 唯有收入问题成为共性。但是从宏观角度来讲, 各地经济水平与当地居民生活平均满意度并没有呈现明显相关的关系。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人均GDP, WVS对24个省进行了调查, 人均GDP最低的贵州居民生活满意度为人均GDP最高的上海居民生活满意度要高。居民生活满意度最高的地区为西藏, 其人均GDP仅仅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15]通过对经济水平微观和宏观方面的分析研究, 我们也发现居民生活的满意程度更多的与其自身密切相关的经济因素有关, 如个人收入, 家庭收入, 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并不能确保人们生活满意度的增加, 这主要也是由于经济增长导致收入分配不均、生活成本变高等原因导致的。

2. 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多指居住区周围的卫生状况。近年来,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大热点问题, 许多城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环保城市、宜居城市等理念, 各级政府也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致力于提高环境质量, 创建生态环保城市。曹大宇在就环境质量与人们生活满意度的证实分析中建立了Ordered Logit模型, 对我国18个城市的居民生活满意度与空气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后发现, 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是空气质量下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低收入阶层居民的影响上, 对高收入阶层的居民没有显著影响。[16]冯云在对大连市居民生活满意度的抽样调查中发现, 由于近年来大连市着力创建生态宜居城市, 优美的城市风景和环境、宜人的气候、良好的社会治安和低污染、合理的城市规划使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这一块的满意度较高, 可见生活环境的大幅改善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进而增加了居民的生活满意度。[17]而社会环境涉及社会治安、公共服务、交通状况等多个方面, 这些因素也逐渐对居民生活满意度产生影响。

(二) 主观因素

1. 心理因素。

根据社会心理的观点, 认为个人生活满意度与诸多社会心理因素有直接关联。如压力、抑郁、他人支持、内控 (相信个人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 、外控 (意识到的被别人所控制和意识到的被机遇所控制等) 、角色成就和生活质量等。[17]陈世平曾采用Kammann&Flett编制的情感量表中的满足、乐观、自尊、自我效能、他人支持、社会参与、自由、精力、欢愉和思维清晰10个维度与居民生活满意度做了相关性分析, 研究数据发现在众多主观因素当中, 乐观对人们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最大, 其后依次为自尊、自由、满足、离异、欢愉和下岗。[18]当基本的生活达到一定的保障之后, 人们便开始逐渐追求内心情感的满足。近年来, 物质需求对于居民生活满意度影响逐渐降低, 人们更注重心理以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因素对于生活的影响。

2. 个人特征。

个人特征因素主要是指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政治面貌、自我发展等方面。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该部分因素与生活满意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李想发现在经济水平差距较大的地区, 性别的差异会对生活满意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婚姻状况, 未婚人士的满意度会略低于已婚人士;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带来幸福水平的提高, 文化水平较低的人更容易得到满足, 因为对高层次的需求相对较少;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居民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后, 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 在这些更高层次的需求难以满足的情况下, 幸福指数有可能下降。而调查者的政治面貌可能对满意度有正相关的影响, 党员思想觉悟高可能有更高的幸福感。[19]而王培刚也就不同年龄的群体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代际差异的比较, 不同年龄层的人在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健康状况对于生活满意度在老年人群中占据核心位置, 而在青年群体中, 经济因素占重要比重。[20]

四、结论与展望

养老院老人生活满意度浅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某养老院110名老年人, 男51名, 女59名, 年龄为71-82岁, 平均年龄为 (73.7±7.2) 岁。

1.2 调查工具

以自制情况表与生活满意度量表为调查工具, 自制情况表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睡眠状况、经济状况以及饮食状况等;生活满意度量表由20个问题构成, 每个问题设置3个选项 (同意、不同意、其他) , 有12个涉及正面情感, 其余8个涉及负面情感, 总分为40分, 每项最高分为2分, 最低为0分, 被调查者选且仅选其中1项, 评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 相应的生活质量也越高。

1.3 调查方法

深入养老院进行调查, 由调查员读出调查问题, 老年人口头授意后, 调查员代写, 完毕后当场收回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以t检验, 计数资料以 (%) 表示, 进行x 2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人一般情况。

(1) 婚姻状况:已婚90名、未婚5名、丧偶11名、再婚4名; (2) 月均收入:1000元以下36名, 1000-1500元54名, 1500元以上20名; (3) 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25名, 高中44名, 专科26名、本科及以上15名; (4) 离退休前主要职业:农民19名, 工人12名, 教师17名, 军人19名, 企业职工7名, 医务人员名10, 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9名, 个体从业者6名, 无业7名, 其他4名。

2.2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情况。

LSLA量表显示, 该养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得分为 (26.9±7.1) 分, 其中, 最低分为14分, 最高分为36分。

2.3 影响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分析。

自变量设置为健康状况、月均收入、养老方式、生活态度、是否孤独、食欲状况6个因素, 因变量设置为LSLA量表生活满意度得分, 经多元回归分析 (Backward) 后, 结果如下。

3. 讨论

健康的身体是人们处理生活事件、享受生活的重要保障, 尤其是老年人, 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可见,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 与其生活满意度直接挂钩[2]。但事实上, 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还会受到养老方式的影响, 不同的养老方式, 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是不尽相同的, 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不容乐观, 选择社区养老方式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较高[3], 究其原因在于社区养老的老年人不容易产生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 有利于兴趣的发挥。

社区养老方式较之于居家养老, 具有较多优点, 月均收入可直观体现出老年人的经济水平, 收入作为进行经济活动的前提, 较好的收入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这与国内诸多研究成果是一致的[4]。老年人的生活态度可以直观反映出其处事能力与心理素质水平, 当老年人生活态度消极时, 会使其生活满意度得分较低。当老年人缺乏与家属或朋友的关心与爱护时, 极易出现孤独等不良情绪, 久而久之, 老年人就会产生孤僻、不爱与人沟通等不良现象, 从而影响到生活满意度, 进而对其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本研究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平均评分较高, 说明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且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健康状况、月均收入、养老方式、生活态度、是否孤独、食欲状况6个因素有关。为此, 应该重视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等的护理, 促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提高生活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某养老院110名老年人, 采用问卷调查制, 以自制情况表与生活满意度量表为调查工具, 以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该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评分为 (26.9±7.1) 分, 多元回归分析 (Backward) 显示老年人健康状况、月均收入、养老方式、生活态度、是否孤独、食欲状况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P<0.05) 。结论:养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会受到健康状况、月均收入、养老方式、生活态度、是否孤独、食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生活满意度水平的提高还有赖于对其饮食、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护理工作的加强。

关键词:养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迎春.养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12 (29) :1231-1232.

[2]崔丽娟, 韩海萍.养老院支持与养老院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16 (05) :273-275.

[3]郝桂兰, 杨南南, 王爱华.养老院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07) :3012-3013.

上一篇:疑难知识点诊断下一篇:血管化髂骨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