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眼视光技术

2024-06-07

高职眼视光技术(精选9篇)

高职眼视光技术 篇1

《验光技术》是五年制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课程之一, 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但目前实验教学仅仅是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形式, 对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和研究性等方面的能力训练不足, 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性实验是新形势下对实验教学改革的尝试和探索, 是以技能训练为基础、以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为核心、以综合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2]。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近年来在教学中一直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验光技术》课程作为试点研究对象, 推行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实践研究, 探索高效、合理的开放或实验教学方式, 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效率, 以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一、主体内容

1.明确实验目标, 组成科研小组。

在《验光技术》课程教学中, 老师通过概述性讲解让学生充分了解、熟悉和重视开放性实验课这一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使其明确实施开放性实验在五年制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学生可以单独, 也可以从小组形式 (自行组队不多于4人) 设计开放性实验主题, 以学生设计和实施为主, 以教师指导为辅, 重点调动学生 (或小组成员) 的积极性。然后将开放性实验的构想和要求, 以及实验室的基本条件、仪器设备均详细向学生介绍。

2.利用教学资源, 自拟实验项目。

开放性实验就是鼓励学生 (或小组) 设计部分实验, 教师加以指导的实验教学方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活跃、兴趣广 泛、追求新颖独特, 我们在协助其制订实验计划时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能动性, 不做硬性规定, 建议学生尽量选择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 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鼓励小发明和小制作。所设计的实验内容必须与所学专业知识的原理、仪器和检查有一定的联系, 源于专业。而且, 所有实验方案的设计必须有可行性, 并提交可行性报告, 即基于当前实训基地所能够提供的设备和资源及自身所具备的设备条件。学生 (或小组) 须通过查阅文献、书籍、杂志、网络及数据库来设计实验步骤、分析结果。在实验题目的确定和设计流程中, 如果遇到困难, 实验课带教老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3.机动开展实验, 培养踏实态度。

实验时间的开放性是开放性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为学生增加实践机会。在原有验光技术实验学时的基础上, 利用下午两节课后的自习时间开放眼视光实训中心, 学生以业余科研小组的形式根据自己选定的实验内容和设计方案进行预实验, 在开放性实验的时间内做进一步改进, 求得最优性。通过开展探索性实验和学生科研项目, 学生在较早阶段接触科学研究, 充分开发其创新潜力[2]。

4.反馈验证, 总结表彰。

学生将开放性实验中经过验证的设计方案上交指导老师, 包括实验立题和设计的可行性、创新点、社会性3项。先由全体参加理论授课和实验带教的老师筛选、评分, 再将实验设计评估结果和建议反馈给学生, 最后, 公布所有实验方案, 并公示前3个最有创意实验和前3个最优实验,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然后进一步完善优秀设计方案的实验方法、步骤, 介绍给所有学生, 组织开展实验。

二、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成果

1.深入认识专业, 加强团队协作。

开放性实验教学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深入再认识。学生通过针对性文献的阅读, 开阔视野, 吸收大量信息, 提高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对本专业的认识从以前比较被动的跟随式认识模式转变为主动的独立式认识模式;从纯粹的书本知识和单一的验证实验转变为临床应用方面;从固定模式的认识角度转变为多样化创新式认知角度[3]。同时准备实验工作时, 小组成员一起探讨、一起分析、一起思考, 相互帮忙, 在合作中发现其他人的重要性、发现合作的重要性、发现团体的力量, 养成尊重他人、重视他人、学习他人的习惯, 形成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创造性思维, 激发创作灵感。

开放的实训中心能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宽松而有利的环境, 是培养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保持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重要场所[4], 能够大大激发其动手做实验的兴趣, 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升华。开放性教学将实验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 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非命题性的实验设计和鼓励多样性设计激发出学生多种可贵的奇思妙想, 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进而为学生毕业论文的设计提供设计基础, 形成良性循环, 达到开放性实验的真正目的。

3.转变教学观念, 提高实践能力。

开放性实验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以自己设计和动手操作为主, 从教师必要的讲解为辅。结果表明, 开放性实验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 在实验中不但增强了常规实验操作, 而且掌握了一些课内实验忽略和不熟知的操作方法与技术, 感知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使操作方式逐步规范化和全面化。在积极实现创造性设想的过程中, 学生主动学习和设计了许多相关小仪器, 如可调式试镜架、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的一体化等, 并且参加了有关部门组织的创新大赛。

三、结语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阵地, 开放实训基地在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是当代五年制高职学生尤其是高素质技能 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我国的教育发展正从知识性、智能性向创造性方向转轨, 学科实验由验证性向开放性、探索性方向转变[5]。一年多的验光技术课程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表明,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拥有更多独立探索的时间, 不仅巩固课堂所学的验光技术理论知识, 更有利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使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良好发展。我们的实践和尝试只是初步的, 如何进一步完善 , 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 但我们有信心继 续探索实 践 , 深入研究, 在高职教育的改革过程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为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五年制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的《验光技术》课程进行了开放性实验教学探索, 旨在通过开放性实验课程, 激发学习兴趣, 增强动手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开放性实验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是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眼视光技术,《验光技术》课程,开放性实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毕东海.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现代分子医学[J].世界科学, 2002, (7) :33-35.

[2]周俊宜, 骆晓枫, 颜少平.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 (11) :3-4.

[3]陈世豪, 刘晓玲, 毛欣杰.验光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方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5) :99-100.

[4]陈睿.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4, 23 (9) :86-88.

[5]许岗, 刘秉勋.美国的医学教育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5, (1) :4-7.

高职眼视光技术 篇2

就业方向:医院、眼镜公司(店)、相关生产企业、眼镜产品及设备销售单位、眼镜产品质量检验单位等,从事验光、眼镜加工等相关技术性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眼镜光学、眼科学基础、眼科疾病学、眼屈光学、验光技术、配镜技术、镜架制造工艺、镜片制造工艺、隐形眼镜学、美学基础、眼镜质量与检测等。

技能证书:省劳动厅颁发的高级验光员、高级定配工证书、省中级计算机证书,省中级英语证书。

对外交流:本专业现为省眼镜协会副秘书长单位、省眼镜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省眼镜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

毕业生就业:目前我国眼视光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

二、眼视光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眼视光技术专业就业领域包括:医院、眼镜公司(店)、相关生产企业、眼镜产品及设备销售单位、眼镜产品质量检验单位等,从事验光、眼镜加工等相关技术性工作和组织管理工作。

高职眼视光技术 篇3

一、根据企业、行业的需求设置专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爱眼意识的增强,眼镜除了具有矫正视力、治疗眼疾、保护眼睛等功能之外,还被赋予了装饰功能,眼镜消费追求个性、时尚、品牌、高档趋势日益显著,眼镜的需求量持续上升,眼镜行业已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新科技产业。目前我国已成为发展潜力最大、世界领先的眼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据WH0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3亿人口约76.9%需要屈光矫正,总人数约为10亿。但目前在这一人群中,只有25%得到眼镜、隐形眼镜或屈光手术的有效矫正,另外75%的人群未得到有效的矫正,人数约占7亿左右。国内84.2%的从业人员是高中以下学历,专业眼视光人才仅为1/4,急需专业验光人员约70万人。我校自03年招收眼视光技术专业以来,至今共培养大中专毕业生700余人,目前在校专科生500余人,专业职业技能培养取得了明显的收效,学生实践能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往届学生最终就业为100%,学生就业已经走出云南,分布到广州、深圳、上海、南昌等地我们在该专业走出了顶岗实习、带薪实习的模式,尝试订单培养,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彰显了我们的办学特色。

二、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眼视光行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为目标,眼视光技术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分析职业能力及工作岗位,创新和实践“技能型人才双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工学结合的“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按岗位技能重组课程体系,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计划开发上,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依托190职业鉴定所,推行“双证”培养教学模式。通过职业培训与鉴定,考核通过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考试后取得高级眼镜验光员及高级眼镜定配工证书。

三、校企合作,师资共享,合作育人,合作教学

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进行“双师型”人才培养,可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实践和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专业教师每年深入医院、视光行业一线进行临床实践。有七位教师被四家视光企业聘请担任技术顾问,教师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各视光企业、医院进行技能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不脱节,能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线的实践经验。按照专业优先、技术优先、学历为辅的原则,面向行业企业引进、聘用符合兼职教师资格,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骨干加入教学团队,担任兼职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并加以培养,直接参与技能教学指导,弥补专职教师数量不够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相对不足的缺陷,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一)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及长效管理机制: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创建至今已13年,为云南第一所建立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医学类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与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医院眼科及眼镜行业昆明天视眼镜公司、昆明精益眼镜公司、昆明宝岛眼镜公司、云南大全眼镜公司等10余家企业签定“校外实践基地协议书”,成立“眼视光专业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教学,提出教改意见,紧跟行业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凸显了工学结合的原则。

(二)校企共建专、兼职“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结合学校和行业实际,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采取“引、聘、送、下、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致力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引”是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课的教学工作;“聘”是聘请医院、企业专家担任外聘教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课程进行讲学;“送”是选取、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下”是让骨干教师下到基层单位(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相关企业等)进行实践;“带”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

(三)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贯彻“理论够用为宜,加强实践教学”的理念,结合企业需求,校企共同拟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方案,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根据企业真实工作任务需要,校企共同修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等。与医院、企业共同编写眼视光技术教辅教材和眼视光技能操作考核标准及办法:《视光学基础实践技能考核标准》、《验光技术实践技能考核标准》、《眼镜技术实践技能考核标准》、《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实践技能考核标准》等。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校企共同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四)校企合作,人才订单培养模式改革:为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办学模式,学校于2010年6月召开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会议,会议达成校企合作,共建人才订单培养模式的共识,同时眼视光专业率先在全校实行了带薪顶岗实习的模式,目前我专业已与昆明天视眼镜公司、昆明大全眼镜公司、昆明750荣光眼镜公司、深圳博士眼镜公司、天明眼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玉溪华山眼科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宝岛眼镜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8年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眼视光专业学生均在二年级就纷纷与企业签订实习前订单培养协议,学生实习期间到相应企业顶岗带薪实习,同时,云南大全眼镜公司、宝岛眼镜公司、昆明现代视光学有限公司等企业向我校眼视光专业捐赠价值20余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为学校贫困生捐赠2万元的眼镜。

高职眼视光技术 篇4

1.专业情况分析

眼视光技术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在我国起步比较晚,1985年天津职业大学首次开设这个专业 , 此后在全国各地掀起眼视光学的办学热潮。国内眼视光的办学模式效仿发达国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效仿美国,眼视光与医学相结合,培养眼视光医师和技师,从事医学领域的工作,国内以温州医学院为代表;另一种效仿日本,培养验光师和配镜师,从事商业活动,国内以天津职业大学为代表。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从2002年开始创办眼视光技术专业,将视光与医学相结合,同时又融合商业元素, 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探究经验。

2.课程改革主体间性的探究

课程的主体间性理论, 从一个侧面体现当代的课程研究者比较注重介于课程活动的主体或要素之间的“间离效果”。主张教师与学生、课程与书本、课程与生活、课程与行业等相关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改革最终走向“人本化”的课程哲学方向及实践方式。体现在课堂教学改革上,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课程教学资源、学生的朋友、平等的首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情感需求的人、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法律上是平等的,在学业上是“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互动。

2.1教师与学生

在我国的教育研究领域,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思想释放他独特的影响力,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与传统教育相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都进行了廓清。新教师观认为:①教师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引领者、促进者和平等中的首席; ②教师是专业不断发展与提高的专业工作者,是专业自主的反思型终身学习者;③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学实践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④教师是解决自己教学实践问题的专家;⑥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1]。新学生观认为:①学生是人,是身心有待发展成熟的未成年人;②学生是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动发起者,是自主生成和建构知识的主体;③学生是受教育者,同时是能够主动发展,具有巨大创造性潜力的受教育者[2],进而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提出“间离性”取向。通过必要的“间离”策略,师生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可以让学生拥有对课堂知识再认识与再创造的空间, 让师生之间存在对话的时间。师生之间由静态的“师教生学”关系转变为动态的“共生互学”关系。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教师不但是学生的老师,更要努力成为学生就业和行业的引导者、指导者和同行。对于尚未有定论的知识点或者行业发展动向、行业敏感问题,教师在课程中应尽量与书本和学生保持一定的间离性,给学生判断、辩证学习的空间。

2.2课程与书本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指导者,是课程与书本之间的桥梁。教师的教案不再是简单的教科文本的精练, 而是教师对知识点加入理解后的再创造。备课就像写作,“今天的写作强调必要的空置,即越过‘作者’而进入文本”[3]。也就是说,教师有必要越过教材的编撰者而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而不是在课堂中机械地让学生授受教材,并让学生模仿教材的内容,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一个“生物机器”而已。比如在使用综合验光仪完成主觉验光这一教学项目时, 学生可以按照要求逐一完成该项目的各个子项目和模块, 但是临床运用过程中出现的情况会相对复杂,例如多种仪器并存的情况,主觉验光中的子项目可以由其他仪器检查所取代, 可以使主觉验光的时间大大缩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空间,设计相应的环节激发学生实践热情,将理论知识实践化,书本知识灵活化。

江苏东庐中学“讲学 稿 ,讲学合一 ”的课堂教 学模式也可以借鉴学习。“讲学 稿”根据学 生的学习来设计,既是学生的 学案 ,又是教师的教案 ,还是学生 的练习册,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等 习惯的培 养 ,从而使教 师的备课不但从内 容上,更从形式 上、作用上 发生质变。

2.3课程与生活

课程现象学认为课程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个体“传记经验”的不断重组,是学生生活世界独有的东西,主张不要从设计、教学、学程等角度谈论课程,而要从学生过去经验和未来精神解放的角度讨论课程。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入手研究课程,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入手反省教师的工作,这和以往传统的做法是不一样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就是要理解他们的经历、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越是抽象难懂的课程,在教学中越要多与生活联系。比如人眼调节灵活度讲解时与一分钟仰卧起坐类比,验光中三分之一调节储备原则与举重类比,轻而易举有效攻克教学难点。

2.4课程与行业

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现有效教学的平台。本专业在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的过程中, 发现对实验室和课堂组织形式的变革要求越来越强烈。例如在空间上可以打破传统教室座位的顺序,而采用小组围坐或马蹄形座位安排,更有利于课堂上的小组讨论及小组项目的完成,同时对课堂气氛的改善也产生相当积极的作用。另外,不论大小课教室均可采用多媒体、电脑辅助教学,使教学更具生动性、形象性、真实性,在教室里再现生活中、工作中相互讨论的情景。实验室和教室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开展常规的课堂教授教学模式,而且可以作为学生实习平台及模拟体验工作环境的场所。很多学生在企业实习、工作时面临这样的问题, 是根据自己所学的标准步骤进行操作,还是遵循企业内部节省成本降低准确性的做法的。因此,我们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带教老师,通过教学与行业第一线的零距离接触,实现教学领域与企业的面对面交流,让学生亲身体验课程与行业的间离性,从而给学生步入社会设置有效的铺垫。这即是从“如何在课堂中认识”转向“如何在课堂中生存”的教学理念的实践。

3.课程改革主体间性取向的瞻望

对于中国教学理论研究而言,现时代是一个移植、引进、借鉴、创新的时期,各新兴学科的大量涌现,各种理论、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 使得教学改革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元共存的格局,各种方法争奇斗艳、异彩纷呈。课程改革主体间性理论强调师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低教师的权威性,但是这种加强和削弱应适度。曾经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所倡导的教育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 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其落后性。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所倡导的教育模式 ,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削弱教师的启发引导作用,忽视人类长期积累与总结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往往使学生的学习陷入一种自发性、盲目性的探索过程,同样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在把握课改主体间性理论的同时,更要注重实际情况,避免矫枉过正,在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间找到一个有效推动教育事业的平衡点,课改才算真正成功。

摘要:新课程改革注重主体间性的研究,主张教师与学生、课程与书本、课程与生活、课程与行业等相关要素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使改革最终走向“人本化”的课程哲学方向及实践方式。五年制眼视光技术专业根据专业特点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改革之路。

高职眼视光技术 篇5

一、眼视光相关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情况调查

1.眼视光相关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 目前湖南省约有4000家眼镜行 (店、公司) , 长沙地区约有600家眼镜行 (店、公司) 。按照行业要求, 平均每家店应拥有2名视光师, 而湖南省目前高级验光员仅有40多名, 90%的从业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 加上全省二级以上医院眼视光中心98%以上为未受过专业培训的社会人员承包, 导致的直接结果是, 眼镜行业80%以上的屈光检查记录仅有验光结果, 而没有进行视功能检查;验光不准确, 眼镜装配质量不合格发生率很高, 部分地区眼镜装配质量不合格率竟高达60%以上;有关眼镜的投诉很多涉及眼睛健康、视力保健、验配、产品质量等一系列问题。

2.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

笔者对本校2007年毕业至今的51名三年制眼视光 (中专) 毕业生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 内容主要包括目前从事工作种类、工作地点、对视光行业的看法等。从反馈结果看, 51名中专毕业生中, 目前有35人从事视光相关工作, 占68.6%, 16人从事营销或改行做其他工作, 占31.4%。从事视光工作的35人中, 30人对视光仍然感兴趣, 其中27人表示愿意继续提高学历层次或加强专业培训。从眼视光专业市场新变化以及毕业学员调查问卷可以看出, 湖南省包括长沙市在内对眼视光专业人才需求仍有较大缺口, 迫切需要相关院校提高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 满足行业发展对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二、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策略

1.优化理论课程设置,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在制定眼视光专业培养方案时, 应紧贴市场变化, 一方面注重打牢学生理论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应与医院、大型眼镜店等相关院企联合设置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课程设置,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在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上, 要突出“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体系结构, 将眼科学基础和视光学基础紧密结合, 相互渗透与交叉融合, 实行医理结合、多学科结合, 使学生专业知识结构趋向科学合理。在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上, 建立起“校内演示模拟, 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校内校外的实践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强烈能力需求,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2.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 培养一支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医卫类高职院校教师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具有较强的科学理论知识基础, 但实际临床经验不足。一方面, 高职院校要选派自己的相关专业如眼科、五官科老师深入医院、眼镜店等进修验光和配镜技术、眼镜装配技术等, 使学校教师能够了解市场变化和最新技术, 加强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培养。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可聘请院企医生、技师负责眼视光技术专业验光技术、配镜技术等专业课的理论讲授和实训, 充分发挥其临床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优势,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市场就业需求、企业文化等情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积极适应市场需求, 拓展院校与企业医院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是职业型、就业型, 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积极拓展人才培养渠道, 采取与医院、企业单位相互联合、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与医院、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 实现人力资源、教学设备、教学场地等资源共享, 签订学生实习、就业协议, 采取订单式培养。例如,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 建立由院校、医院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促进与行业、企业需求有机衔接;在学生就业和继续教育上, 签订就业协议, 提高就业率, 为医院企业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问题, 提出高职院校应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采取与医院、企业实施产学结合的联合办学模式等三个方面入手,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眼视光专业人才。

关键词:眼视光专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黄素宁, 李东风.坚持校企联合办学培养眼视光技术专业实用人才[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10) .

高职眼视光技术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眼视光专业,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对于高校在教学质量的管理与提高方面基本的制度保障而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是具有必然性的。根据眼视光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现状, 再结合已有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促使眼视光专业实验实训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得到逐步完善。

一、高职眼光专业发展所面临的趋势

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在眼保健方面的意识也不断加强,促使眼镜行业科技不断优化升级,对眼视光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眼视光专业人员不能只具有适合一个岗位的能力, 还要有多岗就业的能力,更甚者要拥有在就业岗位方面创新的能力,才能面对职业被高速更替、知识不断综合化与技术日新月异的更新速度上的压力。

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存在较大差距 ,在认知方 面 ,抽象思维 相对来讲 弱于形象 思维 ,在学习上,理论知识远超实践,甚至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目的浓厚兴趣等,这些都是伴随高中教育的普及而出现的学生个体差异。

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意义

实验实训的教学模式将会在以后普遍存 在于我国 高职的眼视光专业的教学中, 它在眼视光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受到实验实训模式质量 高低的影 响 ,更是关乎 高职在眼 视光专业 人才上培养的质量高低,以及高职在该专业的办学水准高低。建立眼视光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通过对实验实训教学过程进行质量评价, 在掌握眼视光专业第一时间的情况方面是最有效的方法。

高职教师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也是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 因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对象是教师在实验实训中的教学, 然后通过特定的方法方式对实验实训中的教与学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认知, 从而判断实验实训的教学价值。所以,为了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使教学效率与水准得到有 效提升、提 高教学质 量 ,建立具有 规范性、公 平性与科学 性的实验 实训教学 质量评价 体系是重 要作用的 手段。不仅如此,教师竞争意识、教学质量的提高及教学模式的优化都会随着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而逐步得到完善。

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实施

(一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目的是要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对教师水平及实践的功能可以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教学质量评价并不是针对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差别, 而是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而对教学活动进行监控与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要想全面、客观并且具有科学性的眼视光专业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得到全方面的构建, 就需要对德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有深入透彻的了解,并使二者相结合。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据及教学改革的方向是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面对眼视光专业教育教学和专业人才的未来趋势,侧重点也各有不同。

(二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

不仅可以通过将专家对其评价的汇总反馈给教师, 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信息平台对教师在实验实训中的授课方式进行评价。以前的评价体系因为学生会受到很多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赞成收集这方面的评价。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的变化,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得高职开始注重学生对授课过程的评价,并开始通过对学生学习效率及态度的考察,对实验实训教学进行评价。

高职对于在眼视光专业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问题基础的相应措施, 是利用讲座辅导及对教师制度落实方面加大力度进行整体改革, 从而达到实现实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及发挥其最大意义。高职教研室应该对那些授课评价较差的教师进行整改跟踪, 使教师在专业实验实训过程中授课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语

高职眼视光技术 篇7

1 建设有中职教育特色的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

我校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培养目标, 开设了文化基础、医学基础、眼镜光学基础、临床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临床医学概要、卫生保健、临床视光学基础、验光技术、配镜技术、角膜接触镜技术、眼镜质控标准、市场营销学等课程。重点围绕眼科相关知识和眼视光学相关内容, 扩展该专业应用技术课程, 设定临床视光学基础、验光技术、配镜技术、角膜接触镜技术为核心课程, 增加相关的课内实践、校内实训的课时数和到企业生产见习、实习的时间, 着重培养学生的眼视光实用技术操作能力。

2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模式, 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我校有计划地安排五官科专业教师脱产到广医眼镜学习、进修验光和配镜技术以及到眼镜加工工厂学习眼镜装配技术, 由该企业的技师“一对一”帮带和培训我校的进修教师, 使我校派出的专业教师基本掌握了验光、配镜技术, 并且了解了该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制度, 为我校加强眼视光技术专业师资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同时我校也聘请广医眼镜技术总监 (技师) 负责眼视光技术专业验光技术、配镜技术、眼镜质控标准等专业课的理论讲授和实训, 并且以广医眼镜作为实训基地进行上述专业课的学生技能操作培训, 实现了资源共享, 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这种“走出去、请进来”校企互换岗位锻炼的培养模式, 对青年骨干教师和眼视光技术总监 (技师) 进行了有效的培养, 迅速提升了其专业素质, 有助于打造一支优秀的眼视光教学队伍。

3 校企联合办学, 采取“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培养眼镜行业亟需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我校与医院、眼镜连锁企业联合办学, 以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共同研究和改进实用型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丰富教学内容。我校眼视光技术专业课程主要由眼科学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 部分技术实操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由外聘的广医眼镜的技术总监 (技师) 承担教学任务, 见习和实训根据课程的特点与需要, 分别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中心或广医眼镜实训基地进行, 例如临床视光学基础的见习课安排学生去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准分子激光中心进行, 请医院的眼科技师带教, 验光技术、配镜技术、角膜接触镜技术、眼镜质控标准的见习课安排学生到广医眼镜实训基地进行, 由经验丰富的技师带教, 4~6位学生为1个小组进行技能操作练习, 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特定的技术实训基地, 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每一项教学目标, 使教学与企业实际技术同步, 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达到使学生的技能与素质同步提高的目的[1]。

眼视光技术专业三年级学生进行毕业实习, 学校安排10周时间到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眼科门诊和准分子激光中心临床实习, 由医院的医师或技师带教;安排22周时间到广医眼镜验光或配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实习生由广医眼镜指派经验丰富的验光或配镜技师用“传帮带”的方法进行培训, 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行业的专业技能, 学生实习结束立即被实习单位或省内其他眼镜企业录用, 毕业生实现了“零距离”就业, 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4 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使学生尽快适应眼视光技术专业的职业生涯

我校2007级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结束后, 我们回访了企业和医院, 学生扎实的眼视光专业知识受到了眼镜企业和医院的好评, 但学生的职业心态与企业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轻视眼镜企业现有从业人员的现象, 认为他们不是眼视光专业的“科班出身”;部分实习生不能自觉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 缺乏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缺乏服务理念和执行能力, 没有认识到眼镜企业看重的是销售方案以及顾客对服务的满意度。因此, 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合作, 邀请企业负责人和技术总监参与到教学工作中, 有助于学生尽早理解企业文化, 由此带动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并有助于学生尽早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机制, 进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快速完成角色转变, 尽早适应社会[2]。同时, 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到各个眼视光单位就业, 也为眼视光企业注入了最新的技术人才和技术力量, 有助于突破目前眼视光企业由于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的服务水平较低的瓶颈, 使中职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企业, 达到教育与行业的共同促进、和谐发展。

我校是国家重点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校企联合办学是我校探索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通过这几年开设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实践, 我们对校企联合办学这一新模式充满信心, 既要保留学校传统的教学优势, 又要依靠企业提供良好的实训基地, 实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高雅萍.校企高度融合打造高职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团队[J].卫生职业教育, 2009, 27 (13) :16~17.

高职眼视光技术 篇8

1 培养目标:“医工结合型”眼视光技术人才 (培养方案见图1)

2 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双重管理模式 (见图2)

3 培养措施

3.1 建立校企合作制度及长效管理机制

我校为上海第一所开设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医药类学校, 眼视光技术系创建至今已10年。现今, 我们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 与医院眼科及上海市眼镜行业协会签定“教学合作协议书”, 成立眼视光专业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成员有: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委、上海眼科学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上海视光学会委员, 上海眼镜职业培训中心专家, 医院眼科博导、主任医师, 眼镜行业高级验光技师等。委员会任务是:负责指导教学, 提出教改意见, 紧跟行业变化更新教学内容, 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 进行基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 以体现工学结合原则。

3.2 校企共建专、兼职“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

培养学生的关键是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我们坚持工学结合原则, 聘请一线临床医师和验光技师作为兼职教师。这些兼职教师具有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 他们在教学中会以企业培训员工的方式指导学生, 让学生在校就能接受良好的企业文化及职业素质训练。此外, 选派专职教师到眼镜企业及临床眼科进修, 以提高专职教师“双师型”素养。

目前专、兼职“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成员共22人 (专职11人、兼职11人) , 专职/兼职教师比例为1∶1, 有效优化了“双师”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及职业资格结构。教师整体素质高, 教学及临床实践经验丰富, 这为培养“医工结合型”眼视光技术特色人才奠定了基础。

3.3 校企共建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

贯彻理论够用为宜、加强实践教学原则, 结合企业需求, 校企共同拟定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方案,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改变“三段式”教学模式, 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根据企业真实工作任务需要, 校企共同修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加强实践教学, 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从1∶1.2提高到1∶3。校内生产性实习所占比例从60%提高到82% (见图3) 。在些基础上我校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眼科临床与检测课程被评为2008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眼科学基础、眼镜光学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优质核心课程。

我校与企业共同编写的教材——《眼视光技术实训》, 由卫生类国家级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创新教材推荐出版。该教材开创了国内眼视光技术实训教材的先河, 其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 可作为眼视光技术专业高职/高专/本科实验实训教材, 也可作为眼镜行业验光师培训教材, 还可作为眼视光专业在职验光/配镜人员的自学用书。

此外, 我校参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与企业共同编写基于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实训教材、教参12本, 并制作出系列实训DV及CAI课件, 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训教学资源, 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3.4 校企共建校内眼视光技术仿真实训中心

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两者缺一不可。将学校与企业有机结合在一起, 内引外联, 是培养“医工结合型”眼视光技术特色人才至关重要的环节。

我校校企共建的眼视光技术仿真实训中心, 按国家职业标准设置, 模拟行业真实工作环境,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技术, 建立虚拟医院临床眼科及眼镜公司的仿真教学环境, 可虚拟工作项目等。该中心总面积700平方米, 包括仿真验配一体化中心、多功能示教室和5个仿真实训室。并配备国际先进的仪器及多媒体设备, 实行全程智能化电脑管理, 资产总值422.25万, 工位数达240个, 可同时容纳8个班的学生进行实训, 可开展120个实训项目。

目前, 该中心为上海市现代眼视光技术公共实训中心及上海眼镜行业培训中心公共实训基地, 实现了资源共享, 成为集教学、培训、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公共实训平台, 发挥了更大的社会服务功能。

3.5 校企共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

我校建立以三级甲等医院及中外名牌眼镜公司为主的实习基地19个, 并签定“实习协议书”。同时建立以眼科博导、高级验光师等组成的优秀带教教师队伍, 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负责人及带教教师联系会议。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制定《眼视光专业见习、实习计划》《眼视光专业见习、实习大纲》《眼视光专业见习、实习安排》《眼视光专业见习、实习手册》等。

此外, 建立了校企双向顶岗实习管理体系, 学生毕业实习时均持证上岗 (国家高级验光员职业资格证书) , 进行顶岗实习。并实行长效管理机制, 及时解决问题, 显著提高了学生执业能力, 受到实习单位一致好评。

4 培养成果

(1) 实行“双证书”制度, 学生国家职业资格考证合格率为100%, 毕业生就业率为100%。

“双证书”即毕业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参加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职业资格考核, 从原来考一张初级证书增加到现在考5张证书 (眼镜初级、中级、高级验光员, 初级、中级定配工) , 合格率达100%, 为全市同类专业第一名。我校连续5届毕业生均100%获双证书, 受到行业的热烈欢迎, 就业率达100%, 毕业生供不应求。

(2) 学生 (毕业生) 获奖情况。

2006年上海市“眼协杯”验光定配技能大赛中, 我校眼视光毕业生荣获理论、操作双冠军。2007年我校2006级眼视光学生参加美国强生视光学苑培训, 获奖率达50%。

澳大利亚全视线公司、美国强生视力健商贸 (上海) 有限公司、上海嘉艺眼镜公司为我校眼视光系学生设立奖学金。

历届眼视光系毕业生深受企业重用, 其中许多人已成为行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5 示范辐射作用

我校“医工结合型”眼视光技术特色人才的培养, 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可, 使我校处于国内示范、国际知名地位, 从而起到了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国内各兄弟院校来校参观学习、交流, 国际同行纷纷主动与我们联系, 如国际眼保健教育组织 (ICEE) 、国际隐形眼镜协会 (IACLE) 、美国强生视光学苑、澳大利亚全视线公司等与我校共同举办短期培训班 (获结业证书) , 并为眼视光系学生提供奖学金, 赠送的各类教学资源价值几十万元。

2007年, 我校与上海眼镜行业协会培训中心签订协议, 使我校视光实训中心成为行业培训公共实训平台, 之后我校与外界合作举办了各类培训班。

2008年与国际隐形眼镜教育组织合作, 成功举办临床眼科及视光师培训班 (颁发国际结业证书) ;与美国博士伦公司合作, 成功举办全国眼视光技术骨干培训班;与国际眼保健教育中心合作, 成功举办模拟综合验光仪培训班 (颁发国际结业证书) 。

同年, 我校成功举办了全国高职高专眼视光技术专业暑期骨干师资培训班 (颁发国家教委继续教育学分证书) 。

6 思考与启示

综上所述, 我们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教高[2006]14号) 文件精神,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 校企合作, 创建了“医工结合型”眼视光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目的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增强高等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

实践中, 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当然我们的探索与实践刚刚起步, 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我们的思考与建议如下。

(1) 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体制, 加强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 使校企合作更具实质性与可操作性, 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互利双赢, 共谋发展。

(2) 有条件的地区、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和“订单式”培养。

(3) 有条件的地区、学校通过“招商引资”, 使有资质的企业进校办连锁眼镜店或联营视光中心。

(4) 开设眼视光技术低视力矫正方向专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报道, 目前全球盲人和视觉残疾者约2 800万, 中国盲人和视觉残疾者人数约占世界的18%。我国低视力发病率为1%~2%, 低视力人群高达1 200多万人。市场急需眼视光技术低视力矫正专门人才。

(5) 开设眼视光技术儿童斜弱视矫正方向专业。据报道, 目前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 在大学阶段达70%~90%, 已占世界近视患者总数的33%, 而由此造成的斜弱视发病率为2%~4%, 斜弱视人群高达3 000多万人。市场急需眼视光技术儿童斜弱视矫正专门人才。

(6) 开设眼视光技术设备维修保养方向专业。目前医院眼视光中心、眼镜公司验光配镜中心、学校眼视光实训中心及社会眼视光培训机构的眼视光仪器设备, 均无专业人员维修保养。仪器设备出现故障, 均须厂家维修人员上门维修, 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教学。市场急需眼视光技术设备维修保养专门人才。

摘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培养“医工结合型”眼视光技术特色人才之路, 其创新与特色: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培养“医工结合型”眼视光技术特色人才;学生具有医科、理工科复合型知识结构, 具有眼镜行业、临床视光复合型技术能力, 学生获得5张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考证合格率达100%;学生持证上岗, 顶岗实习;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度 (毕业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 就业率达100%。

高职眼视光技术 篇9

关键词:医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模式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和完美的视觉感受。然而,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近距离用眼越来越多, 眼睛的屈光和双眼视觉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地困扰着人们。如何减少视觉方面的困扰, 提高视觉质量是每一个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作为未来的视觉健康工作者, 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 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及研究经验, 结合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 提出医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培养模式。

1 医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1.1 医学基础知识

眼视光学是一门以保护人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学科, 以“眼”为工作对象, “视”为工作目的, 将提高视力和改善视觉功能作为医疗目的, “光”为专业工作和治疗的主要手段。它以改善和促进视觉为目标, 以保护眼睛健康为己任, 是一门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崇高学科。

眼与全身、特别与大脑功能关系密切。眼球视网膜相当于大脑皮层的延伸, 视功能后天的发育和完善离不开肢体功能的促进和配合, 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首先要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 以较好认识人类视觉的发育过程, 理解和区分正常视觉和异常视觉。所以, 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必需掌握人体解剖组织学和生理学知识, 特别是视觉系统的结构、视觉的形成和传导机制[1]。

影响人视觉的不仅是屈光问题, 许多眼病如白内障、圆锥角膜、视神经疾病等也会造成视觉障碍。有些眼病对配戴眼镜, 特别是角膜接触镜有显著影响;而有些眼病如圆锥角膜等早期也只是表现为眼的屈光问题。这就要求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要懂得眼科知识, 知道常见眼病的临床表现, 这对提高工作水平、避免延误病人病情有很大帮助。

在验光工作中, 有时要用到一些药物, 譬如散瞳时要用阿托品等, 儿童使用阿托品若方法不当, 易导致阿托品中毒;眼部急慢性炎症影响到隐形眼镜的配戴, 隐形眼镜护理液容易导致某些人产生过敏反应;有斜视者配戴眼镜要考虑棱镜效应的影响等。因此, 眼镜是一种“半医半商”的产品。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医学知识, 具备扎实的医学功底。

眼睛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 融生物器官、感觉器官和光学器官的特征于一体, 其直接功能表现为视力和视觉, 除此之外, 眼睛还可以表达全身血液系统情况。许多全身疾病会引起眼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改变, 也可能表现为屈光异常, 如高血压、糖尿病对眼诸多部位都有影响;眼睛亦是体现情感的窗口。因此, 学习视光学不能脱离医学大背景, 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必须具备基础知识和医学临床知识, 这些知识将为视光学临床实践提供保证。

1.2 视觉生理知识

对于正常的眼睛来说, 外界的物体经眼的屈光系统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 形成清晰的像。该像引起视细胞发生生化反应, 形成神经兴奋。神经兴奋经视路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双侧大脑皮层同时接受到的神经兴奋经大脑的分析、识别和综合形成了对外界物体整体形象的认知, 即双眼单视。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理解了这一正常生理过程, 就能对视觉异常者反映的问题进行正确分析, 找出其原因所在。所以, 医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 需要掌握视觉的生理机制, 理解人的视觉过程。

1.3 视光学知识

人的视觉与光学的联系十分密切。外界大小、远近不同的物体都能在正常眼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这依赖于人眼的屈光系统。屈光系统作为一个光学系统有2个特征:一是该屈光系统同样遵循光的传播定律, 这需要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理解光在经过不同形状和性质的介质时在传播上发生的改变。光的传播知识是理解视网膜成像的基础。屈光不正和老视就是光在屈光系统的传播发生改变造成的。掌握了屈光不正和老视发生的光学机制, 对理解各种验光方法的原理、提高验光水平、分析验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大帮助。二是人眼的屈光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 通过调节可使人眼的屈光能力根据需要发生改变。因而, 正常的眼睛能看清外界大小不同、或远或近的物体。调节机制满足了我们以上的视觉需求, 但是, 若眼的调节使用不当, 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现代生活中近视的发病率不断上升, 就是人们近距离用眼太多太久、调节使用过度引起的。因而, 要控制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就要在控制眼的调节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减少调节的使用量, 具体措施很多, 如保持看书、写字的适当距离, 避免过近、长时间读书、写字, 看书时戴一适度矫正镜以替代部分调解, 青少年配戴渐变多焦点眼镜也是基于此。二是要锻炼眼的调节能力和灵活度, 特别是青少年和儿童, 要多参加体育锻炼, 尤其是能使眼看远、看近或不断交替的体育项目。如多参加羽毛球、网球、乒乓球运动来锻炼眼的调节灵活度和调节能力。理解了人眼的调节机制在屈光中的作用, 就为做好视力保健咨询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时也为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在工作中获得顾客的信任争取了机会。

2 医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知识与技能[2]

2.1 验光专业知识和技能

(1) 理解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视的发生机制和光学原理, 知道这些屈光异常该使用什么样的光学元件进行矫正。 (2) 知道验光器械的光学原理, 学会正确使用验光器械进行准确验光。 (3) 掌握验光技能, 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还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练习, 不断总结经验。这就需要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养成工作认真、不怕繁琐的好习惯, 要学会观察、分析和积累经验, 使验光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传授验光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还要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帮助学生养成工作认真, 耐心细致, 勤于观察、思考、分析的好习惯。

人体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先兆的。近视作为一种眼病, 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 在屈光异常之前, 都有一定的前期表现, 往往是由于调解与集合不协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最常见的是视疲劳, 也有其他一些表现。笔者曾接待过一个儿童, 其父诉其看电视时一只眼偶尔向外“漂移”, 经检查显示其集合不足。对于青少年及儿童, 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对预防其近视的发生大有益处, 甚至可避免近视的发生。因而, 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要有扎实的视光学知识, 并有耐心倾听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方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眼保健工作者。

2.2 眼镜装配和检测的核心知识与技能

一副适合顾客视觉需求的眼镜, 不仅要求验光结果准确, 还要按照顾客的相关参数准确定配, 为此要求学生要学会准确测量配镜参数, 并按顾客的配镜参数精确配制眼镜。当顾客反映其所戴眼镜不舒适时, 要从验光和装配2方面分析、查找原因。因而, 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要熟悉眼镜的装配程序和技术要求, 正确分析眼镜引起不适感的原因, 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我国视光学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起步较晚, 眼镜行业视光学专业技术人才奇缺[3], 人们配戴的眼镜大部分由非视光学专业人员验配, 眼镜合格率较低。不符合人的视觉生理的眼镜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视觉健康, 特别是对正处于视觉快速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 其后果尤为严重。许多青少年配戴眼镜后视力下降得更快, 就是由配戴不合格眼镜造成的。作为一名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应具备为顾客选择和验配合格眼镜的岗位核心技能。

2.3 眼镜的整形与校配技能

标准尺寸的镜架不一定符合每个配镜者, 即使配戴者自己配戴很久的眼镜在发生变形后也会造成不适感, 顾客所选择的眼镜架或成品眼镜会出现一些问题, 或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变形, 或因使用不当受到外力破坏, 这将影响配戴效果, 因而要根据配镜者的头、面部情况以及配戴后的视觉、心理反应等进行针对性的校配。这就要求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能对配装眼镜进行外观、力学和配戴感受进行分析, 准确找出配戴不适的原因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从而达到使顾客舒适、满意的配戴效果。

2.4 眼镜商品知识与营销技能

眼镜既是矫正视力的工具, 又是一件装饰用品。因为眼镜戴在人的面部, 直接影响人的外貌, 进而彰显一个人的气质和涵养。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 在满足眼镜矫正视力、保障人眼视觉健康的基础上, 还要充分考虑眼镜的装饰作用, 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具有时尚的审美理念。因而, 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 在掌握验光、配镜核心知识与技能的同时, 也要关注眼镜商品的款式、种类和流行趋势, 为顾客推荐最理想的产品[4], 使顾客满意、舒心, 也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客源。

在我国, 眼镜是高度市场化的商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许多新材料、新工艺被用于眼镜生产, 使眼镜种类越来越丰富, 主要体现在眼镜架的款式、质地、性能及眼镜片的材料、工艺上, 使眼镜越来越清晰、轻盈、美观、时尚, 其用途也更加广泛, 如太阳镜、司机镜、钓鱼镜等。这就需要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学会分析产品的市场定位[5]、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行为, 掌握一定的营销手段和技巧, 学会推销自己的商品, 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医商复合型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必备的能力

3.1 人际沟通能力

要得到准确的验光结果, 向顾客推荐最合适的商品, 离不开顾客的理解和配合。这就要求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由于顾客的视光学知识有限, 往往希望从眼视光专业人员处了解比较全面的视力保健知识。所以, 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要学会与人沟通, 掌握人际沟通技巧。与顾客的良好沟通, 可以提高顾客对工作人员的信任度, 这对提高工作成效十分有益。

3.2 市场分析能力

眼镜产业的高度市场化, 给每一个眼镜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 也创造了一个自由竞争的环境。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需要熟悉区域行业状况和经营环境, 明确自身市场定位, 把握眼镜产品的发展趋势, 了解竞争对象的营销手段和策略, 准确分析市场, 发挥自身优势, 努力树立品牌, 方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3 经营管理与创业能力

眼镜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其产品更新快, 市场需求量大, 投资风险低, 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具备常用眼镜的验配技能, 所以比较适合自主创业。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要做好自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戴晨丽

(通辽职业学院, 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目前,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处在公共英语教学阶段, 与学生的专业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没有充分体现高职特色。我院在高级护理专业初步尝试开展专业英语教学。结合我院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的实践, 探讨工作思路, 并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下称《基本要求》) 对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等做出明确规定: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业务资料, 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针对目前高职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 提出分级指导原则, 并强调在教学中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方针。但没有明确规定开设专业英语教学的学期和学时数。我院着重培养学生英语素质的通用性, 即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全国B级考试, 因而, 在教学中没有体现专业英语的运用。许多提前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认为学习目的已经达到, 没有必要再学习英语知识, 且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帮助不大, 导致一部分学生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是当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必由之

主创业的准备, 加强个人能力的锻炼, 熟悉商品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配与管理, 学会经营管理的方法, 能协调和处理社会关系, 为自主创业打好基础。

3.4 信息收集及处理能力

眼视光学在我国是一个年轻的学科, 其知识和技术在不断发展和更新。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要有扎实的文化功底, 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要学会利用图书、信息技术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 在工作中不断进步。

3.5 科研和产品开发能力

真知来源于实践。眼视光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工作在视光学的第一线, 直接接触大量的视光学病例, 这些病例是宝贵的资料, 是研究和发展视光学的基础。眼视光技术专业人员要有科研意识, 在分析、整理这些资料的同时, 注意总结经验, 要有文章编号:1671-1246 (2009) 05-0022-03

路[1]。为改变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与自己专业不相干的错误观点, 使其能用英语的视角来看待专业, 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学院的支持下, 我们开展了自治区大学英语课题《实施英语分级教学———促进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的研究》 (已于2008年5月结题) 及院级课题《职业院校在医类专业开设专业英语教学的探讨》 (2008年年底结题) 研究, 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的途径, 取得了良好效果, 并受到学生欢迎, 学院其他专业如会计电算化、酒店管理、计算机等专业也纷纷提出开设专业英语的要求。

1公共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总体思路

在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的基础上, 增加专业英语课程,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英语词汇和知识, 用英语的视角看待专业, 把英语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以实训为主,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专业领域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形成加强英语基础平台、突出专业核心能力、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公共英语教学特色。

创新意识, 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 进行一些技术革新, 为我国视光学技术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于海宽, 何伟.培养实用型眼视光专业人才的几点体会[J].医学教育, 1998, (11) :17~19.

[2]吕一军.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09) :42~44.

[3]付子芳.眼视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 2006, (17) :12~13.

[4]金婉卿, 陈洁.五年制和三年制眼视光学教育的比较及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5, (05) :73~74.

上一篇:生物学发展史简述下一篇:制动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