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不是高职

2024-06-28

应用技术大学不是高职(通用3篇)

应用技术大学不是高职 篇1

今年上半年最引人注目的教育新闻莫过于“要引导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这一消息不仅在教育界内部引起热烈议论, 也引起很多家长和考生的关注———高考报志愿时该如何定位新建本科高校?

在职业教育界强烈盼望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上升通道的时代背景下, 媒体和一些研究机构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报道和分析, 存在不少断章取义和误读误判的情况, 这些误读误判容易让很多家长对应用技术高校产生误解。

社会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误读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 把引导1999年以来升本的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等方面转型发展, 解读为“640多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向职业教育转型”。

事实上, “转型”的真实背景是, 教育部对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发现, 排在第一位的是985高校, 第二位是高职院校, 第三位是211大学, 第四位是独立学院, 第五位是科研院所, 第六位才是地方普通高校。

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高的形势下, 教育部党组提出引导全国1999年以来升本的640多所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其中给出了三种路径建议:一是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二是向文理学院方向发展, 三是办成城市大学。

其次, 把应用技术型高校炒作成“高职”。从20世纪中叶起, 西方发达国家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以工程教育为代表的应用型本科教育迅速崛起。法国有巴黎高科集团, 美国有四年制工程教育, 德国有应用科学大学。在德国《高等教育结构法》中, 应用科学大学和综合大学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的高等学校。

现阶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以大专层次为主体, 于是社会上就把高等职业教育等同于高职高专;把引导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高校, 说成是转为“高职”, 从而引发了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以及高职高专不必要的焦虑。

第三, 把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当成一个转型“实体”。2013年6月,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提出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 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行分类管理”等要求,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 由以应用技术大学类型为办学定位的地方本科院校等单位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

然而, 在部分新闻媒体的报道中, 只要加入了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的高校就是“应用技术大学”, 甚至把应用技术大学联盟误解为瓜分教育资源的平台, 把该联盟的一些开放性交流活动与共识误以为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或态度。

前不久, 应用技术大学联盟理事长孟庆国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重申, 联盟的职责与使命是, 作为教育部指导的校际协作组织, 围绕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类型高等学校的目标, 组织联盟成员单位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促进联盟成员的转型发展、合作交流、学术研究, 推动建立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机制, 推动地方高等学校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 联盟将受教育部委托, 加强与国外同类大学协会的合作交流。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4年6月9日)

应用技术大学不是高职 篇2

男友的妹妹打来电话,说这次高考考得不理想。电话那头,隐约能够听见男友的妹妹低低的哭声,那声音虽然是低低的,却使人感到一丝不安的恐惧。每年的这个时候,高考考完,场面都是几家欢喜几家忧。考得好的,对了答案自然满心欢喜,余下的日子就等待那一张布满汗水的纸从远方飞来。考得差的,就垂头丧气,轻者寝食难安;重者要轻生,要寻死觅活。这些现象,每一年的这个时候都是要出现的。

男友的妹妹高中读的是文科,而且是复读生。去年高考失利,当时的分数还没有达到本省的三本线。选择复读的她一直有一个梦想--非一本不读。谁能够料到,刚高考完,估分说只有500分左右。这个消息对她对家人来说都无一形如晴天霹雳,复习一年,按他们省的往年上线分数,500分要上三本线都成困难。这就等于说,这一年是白上了。

我想起我当时高考前后的情景,由于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在高中三年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要上大学,所以高考对我来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当时父母的意思是,把高中上完,拿着个高中文凭去打工。谁也没有想到,带着这种心态高考的我,最后的成绩很不理想。连本省的二本线也差10分,一切都准备好了,准备去广东打工,就在那年农历七月初的时候,接到某大学的录取通知。后来我才知道,省外的二本降了10分,省内的二本降了20分。而我当时填的志愿时省外的,而且服从调节,所以被降分录取了。

我引用这个例子是想说明,高考时并不一定要放松心态,该自信的还是要自信,但是对于最后的结果,我们不要太注重,因为结局已经成了定局,再去想已经没有用。而是怎样从失败的境地中走出来,怎样尽快以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生活,面对家人和朋友。这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无论失败与成功,生活都还得继续。明白了这一点,那么,高考就会变成普通人进入成功殿堂的阶梯,但这绝不是唯一的路。认识到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前不久有一份关于全国30名高考状元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说30名状元都全部报废了。我引用这个例子并不是说高考无用,上大学无用,好成绩无用,而是想说,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能够上大学时好的,不能够上大学,我们还可以做别的事情。因为高考状元毕竟是少数及个别人,一个省也只能够出一个,这个比例是很小的。我们可以把自己看得轻些,不要给自己更多的压力,当然我并不是说压力不好,而是强调要根据自己自身的情形而定。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生活的路上走得更好,才能够收获更多的成功。

让部分大学破产未必不是好事 篇3

面对质疑,某个部门没有翔实依据的辟谣只能引起人们更大的怀疑,甚至是愤怒。合理的是,如果人们对某个部门的工作效果存在质疑,那么,被质疑部门的领导应该心怀利益回避机制,不能自己出来反驳,而是应该引进独立的第三方,如专业调查机构,或者法院等政府机构,通过缜密的调查,给出一个客观独立的调查报道。为什么呢?你这个部门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现在还要做最终结果的鉴定者,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好事?改革的最终效果如何,牵扯到对一个部门以及领导人的政绩考核,怎能由部门领导自言自说呢?所以,笔者认为,就改革中存在的争议问题,国家亟须引进利益回避机制,规范相关部门领导人的发言,把一项改革事业的成败交给独立的第三方去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给出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才能认清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少走弯路,付出尽量少的代价,换来尽量大的成绩。(东方晦 广东 职员)

教育部应该学会避嫌

■今日视点

“部分高校‘破产说’言过其实,教育不会成为第二个国有企业。”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等教育的固定资产有5000多个亿,目前存在的高校贷款问题会认真解决。(3月18日《北京晨报》)

中国社科院一份调查显示,20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到亿元。有关专家认为:“按照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一些高校其实已经破产。” 高校为何欠下那么多的债务?这跟最近几年的高校改建扩建有关。但在扩招名义下的这些贷款很大一部分并未用在教育教学资源的增加上,而是助推了高校形象工程。更可怕的是,高校浪费在形象工程上的巨款,往往还成了拼命提高学费的正当理由。

听说过企业融资难,没听说过高校贷款难。银行为何还会不遗余力地支持高校呢?原因是,在银行看来,高校破产是不可能的。持续上涨的高校收费及高校的国有身份,也决定了其不会破产。银行的信心在教育部那里也得到进一步的坚定。周济“大学破产论言过其实”的表态,无疑给银行吃下了定心丸,只会让银行对高校的支持更加不遗余力。而接下来,高校在花钱上也将更加大胆———反正后面国家在撑着呢。而所有的这一切,只会让高校越来越注重“大学楼之大”,形成相互攀比之风。

上一篇: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观下一篇:有价值的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