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阅读(共12篇)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 篇1
0 引言
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的情趣化靠的是教学的艺术性和灵活性,在教学中善于发现乐趣、创造乐趣并向学生传达乐趣,这是教的“极致”而教师以他们的灵性、悟性、创造性以及生机和活力去影响、熏陶学生,从而使学生乐学、好学、善学,这便是学的最高“境界”,这也正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才能使情趣贯穿课堂教学中呢?
1 贯彻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其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使语文教学摆脱困境,充满情趣,教师是关键。教师是为学生的学而教,一切为学生服务。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开拓者。首先需要的是教师的引导。没有老师的引导,就比较盲目,没有方向。怎样引导呢,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转呢?我认为这既是一个方法技巧上的问题,也是一个知识上的问题。充满情趣的课堂,教师肯定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并使学生受到感染;也会有广博的知识和幽默的语言,在讲课中左右逢源,让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还会有较强的节奏意识,张弛有度不断调节学生的情绪;更会有较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引领学生在文学艺术的海洋里翱翔。更重要的是能把握好情趣化的尺度,处理好教学的主次关系。
2 实践中的基本策略
2.1 参与体验得乐趣
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修养的重要渠道。要使阅读教学情趣化,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修养的过程中,充分享受阅读的快意,必须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因为文章之美,文章之趣存在于文章的整体之中,这种整体的感受,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去体味,不可能从教师的讲解和剖析中得到。强调把阅读的权力还给学生,就是要改变阅读教学中讲风太盛,肢解课文的现象。真正让学生体味到课文的整体和谐之美。真正的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简单地读,而应该是有教师引导地读。即“导读”。情趣化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师“导”得好,导出学生的兴趣,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
如教《林黛玉进贾府》以“林黛玉是个什么样的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教学分三步:第一步,作者眼中的林黛玉。引导学生扣紧文本阅读讨论,抓住关键词概括人物性格。第二步,学生眼中的林黛玉。引导学生拓展讨论,谈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第三步,导演、演员眼中的林黛玉。放电视连续剧街楼梦碘玉进贾府片段,让学生通过演员的表演比较、认识导演、演员对原作的理解,对人物的解读。整堂课学生从课文出发抓住外貌、心理、动作、语言等关键点有滋有味品文章,兴趣盎然话人物,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多元思考,展开了多角度的对话。在热烈的讨论中,他们不仅了解了黛玉的有礼貌,懂谦让,含蓄、细心,理解了她的心态复杂,自卑、自尊,谨慎小心。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参与的快乐。这一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多角度研读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实际而进行的精心安排,以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使整堂课的教学形成一条内容上贯穿全文,教学上贯穿始终,各环节有机联系的动态发展主线。具备了牵引力、内聚力和凝聚力。并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轻松愉快地获得有分量的收获,为学生的发展生成留有很大的空间。
2.2 品味涵泳获妙趣
阅读教学情趣化也是一个品味语言,开发语言内涵的过程。古人读书有“涵泳功夫兴味长”的名言。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的涵泳功夫,善于从那些看似平淡细小,不引人注意之处品出丰富的情味来,在惊喜中认识语言的无穷妙趣。《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见黛玉时有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竞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老师先让学生自读玩味,学生基本上读出了这是恭维黛玉讨贾母欢心。由此老师进一步引导:“她为什么说黛玉不像是外孙女呢?请把这句话放到特定语境中再做思考。”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思考、讨论,最后领悟到这话有一箭三雕之妙:既赞美恭维了黛玉,又取悦了贾母,还讨好了三位姑娘和两位夫人。因为当时在场还有迎春、探春、惜春和邢、土二位夫人,说她“不像外孙女”,“竟是个嫡亲孙女”三姐妹听了高兴,二位夫人心里也舒服。
语言的魅力常表现在它的内蕴深刻上,这些地方学生往往是不经意的,经老师点拨便很容易品出其弦外之音,且会产生豁然开朗余味无穷的感觉,使课堂充满活跃气氛,让学生增添学习情趣。
3 实施多样手段激情趣
语文阅读教学是以文本为基本材料组织学生学习的,文本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为读者留有较大的创作空问,阅读时需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通过想象去进行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往往因为学生知识储备的局限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需要运用一些特殊的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感受,使形象更加具体以弥补某些方面的不足,这种对大脑的强化刺激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如:使用教具或多媒体便是使形象鲜明具体的有效手段,能以最经济的时间把学生带入教学氛围之中。像《胡同文化》、《岳阳楼记》、《登泰山记》、《石钟山记》课文,对于这些优秀的自然文化遗产,仅凭想象难以形成具体形象,定然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用挂图或幻灯片甚至电视片加以展示,它们的形象会迅速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的感受会具体得多,生动得多,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会强烈得多。这种教学手段特别适用于说明文教学。当然也适合以记事、写人为主的课文。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孔乙己》、《威尼斯商人》《祝福》《老人与海》展示特写人物画面,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大大增强。这种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既能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快速打开学习思路,又可调动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另外,阅读教学贴近生活,参与生活也是增加学习情趣的重要手段。新教改倡导研究性学习,阅读教学中有许多学生感兴趣又值得探究的问题,这类问题课内无法解决需延仲到课外探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策略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位致力于情趣教学的语文老师都会有自己成功的经验,我们决不能固步自封,应不断的创新、探究,继续寻找和发现新的策略和方法,力争有新的突破。
摘要:现从教师主导性、教学基本策略、教学手段多样化三个方面入手,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力图为情趣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可行性研究方案。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趣化教学,阅读教学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 篇2
在大力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我们只是一味地说导学案如何,却把一个最重要的学习关键给抛之脑后了,那就是读书了。一谈及阅读,人们想到的往往是语文阅读,然而,在数学课中,我认为阅读也十分重要。有关专家们也强调“数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种语言,它离不开阅读”。阅读就是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有机结合的统一协调过程,不少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往往忽视阅读理解,这样容易因对题意理解不到位而造成错解;当他们熟知题意后,便能很快答对。可见阅读理解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议对学生数学阅读的几点做法: 一 阅读课本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课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领悟过程 1.阅读课本中的“字、词”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中的字词比之于语文那算不了什么。通常是一些常见字,也易于理解故而造成对课本的不重视,从不会去有意识的识记一些内容所以经常发现学生在试卷或者作业中出现写错别字的不好现象。例如对乘方的结果“幂”、平行投影中的“晷”、频率与概率中的掷“骰”子等字不易记住;还有学生常犯的一些别字现象,例“距”形、“棱”形、“联结”、顶点“作”标等字,所以学生若能平时用心阅读和加强记忆就不会闹一些在考试中由于写错别字而造成的“丢分”现象。
2.阅读课本中的“读一读、数学小故事及一些数学史的内容”,可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像七年级在研究“正多面体中的面数、棱数、顶点数”之间存在的奇妙的相等关系;“24点游戏”,其实也就是学生们玩的“+、-、×、÷”24;耐人寻味的0.618等诸多的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己阅读、上网阅览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更为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的“网瘾”使他们正确对待上网。九年级上册的读一读中最后所提出的问题,可以启发有兴趣的学生思考有关矩形的“等周问题”,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探索提供直观的背景经验有条件的同学也可上网展现图形变化的动态过程,对相关问题作出直观解释。还有皮影戏的阅读不但能让学生增强对中心投影的加深,也可以融入学生对历史传说及皮影戏发展的无限喜爱,这样也可以使数学这门科目和其他科目互相交融,互相促进使我们的学生爱学习,爱所有的科目,从而去更好的搞好自己的学习。
3.阅读课本中的概念、公式、图形、数据,公理定理的推导证明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知识的巩固
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很强,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在学习的知识与以往的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数学概念方面阅读:对于概念提出之前的叙述部分,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
认识新问题。像这次考生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关于x的方程kx2+3x-1=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80%的学生没有读懂题意都理解为当△≥0时就可以了,而忽略了方程里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好多学生都在此题上丢了三分。证明题也只是理解大意,在证明时思路混乱,且不能书写出规范的证明过程,经常性的让人不知所云。至今个别学生对求根公式存在记忆模糊等。其原因是学生从不去认真看书,阅读量太少所致。所以要求学生对每个句子、每个数学术语、每个公式、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容、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公式、定理更不能一遍过,要反复仔细阅读,并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掌握识记。
4.整体阅读课本的每节内容有助于学生熟悉每节课的知识点
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对学生的各种负面影响很大,加上学生学习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很少去主动探索新知识。平时的学习也仅仅停留在上课的45分钟,一旦下课也很少去看看课本,读读课本,晚上回家更不知道复习巩固。学习中往往存在很多的问题,也不想办法去解决,长期的存留在那里,等别人“搭救”他。日积月累就会使一个细小的问题演变成一个复杂的问题。有人曾说过“问题的积累就等于一个差生。”所以现在这个时候我们的老师就要因势利导学生有意识,无意识的在课后及时阅读自己的课本,从头至尾的阅读一遍,用心的读,从中发现新知和未知,久而久之学生的读书意识就形成了。我在上课的闲暇时候就选一些朗读能力好的学生将本节课的内容阅读一遍,感觉效果颇好的。一方面加深对本节课的领悟,另一方面也能激起其他学生的阅读欲望,我们又何乐而不为了。
二 阅读其他学生的作业和试卷,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学习的高度重视
1.优差作业彼此间阅读,达到互相提高
学生课堂的掌握情况主要靠每天的作业来充分体现,学生的掌握情况在当天的作业中就会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对作业长期养成的敷衍潦草行为很难纠正。所以我采取交换式阅读的方式将较差的作业发到优生的手中,而将一些书写认真,格式规范的作业则发给较差的学生手中,让他们细心阅读对方的作业,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来。这时较差学生都流露出啧啧的赞叹声,从内心表现出对自己的不满来,对于优生则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用红笔勾出差生作业中的不足,用以引起他们的注意,从而订正错误。
2.试卷先发给学习稍差学生阅读、后给优生看
学生每次只看到自己试卷的不足,无法知道与其他学生试卷的差距,所以每次考完试我都让一些差生每人手里有两份试卷。一份是自己的试卷,另一份是解题规范,书写认真的优秀试卷。让他们通过阅读其他学生的试卷,并对照自己的试卷,从中发现问题弥补自己在学习中的失误,进而追上“精锐部队”来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阅读一些数学课外书(像关于解题方面的或者是数学家的成功史及成长史等内容)学生在阅读好课本知识外若在能涉及一些课外书的阅读,特别像一些书上的精典性中考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很好的梳理过程和导向,也可加强学生的记忆性及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一个全新的过程.平时我们的学生在考试时对一些新颖性的题目,包括老师补充的精典性题目,及典型性解题方法,若学生能摘抄在一个小本字上反复阅读不但加深了对题目的理解,同时也对这一类题目有了很好掌握.易于形成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和解题技巧.阅读数学家的成才故事也可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总之,社会将越来越数学化,谁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学生可从繁冗的文字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通过联想、讨论、推理、归纳来得出相应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把阅读请入到我们的数学课中来,在阅读中体会其中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体会数学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严谨性、趣味性、清晰性,客观的把握语句中呈现出的文字信息,在阅读理解中抓住数学知识间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具有以阅读为核心的独立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有效发挥导学案在高效课堂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同时让阅读更好地服务于高效课堂。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 篇3
无论是教学过程的本质看,还是从落实素质教育看,我们都应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一、巧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核心因素,在学习中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只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乐学,那其主动参与的意识就强。
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实际,利用投影、录音等手段辅助教学。把所讲的对象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变远为近,从而使看不清、听不到、看不见的东西,变成看得清、听得到。从而极大地增强教育的表现力,吸引学生、激发阅读兴趣,使之积极主动地参加阅读。
1.利用投影,变静为动
投影片所表现的自然景物、人物形态、图像的复合和抽动,色彩的变化等。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变化变化性都会引起学生强烈的兴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利用录像达到声行并茂
教学中需要学生观察的对象,有的属天涯海角的事物,学生是难以直接观察到的,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尽管讲得有声有色,学生还是感到茫然。用投影片教学,有形无声,放录音有声无形。在此情况下放录像达到形声并茂,让学生看得见、听得清,使之仿佛置身其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其主动参与学习。
3.多法并用,提高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儿童时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将多种电教媒体优化组合,多法并用,就能对学生不断形成新异的刺激,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学生实际,把多种电教媒体优化组合。引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积极参与阅读。
二、提倡质疑问难。引导学生积极阅读
1.提高学生对质疑问难的认识
解决这个问题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根据小学生敬慕伟人的心理特征,结合课文或有意介绍名人勤学好问是事迹;二是充分发挥学生身边榜样的力量,让学生从身边具体的事例中感知质疑问难的好处,并提高认识。
2.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
学生充分认识了质疑问难的好处,教师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质疑。
3.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题的方法
课堂上有时学生冥思苦想提不出问题,有时差生提出的问题抓不住要领,这时就要绐学生质疑的方法,重点解决在何处寻找问题。
实践证明,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并提倡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注重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传授学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就会不断增强,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都会自觉地、主动地“唱主角”。
(作者单位山西省柳林县李家湾乡王家会小学)
浅谈如何把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活
郭慧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对于思品学科来说,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因此,使思品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有效实施思品课堂教学的关键。那么,在初中恩品课教学中,怎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思品课堂教学“活”起来的前提和基础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德国教育学家惠多斯这样阐述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境的刺激和引导。因此,教师在进行思品课教学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1.营造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思品课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兴趣做向导。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必须根据教材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直观演示、表演、竞赛、讲故事、做游戏等,以及充分利用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可控性等特点的多媒体,创设隋境,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分析。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2.营造问题情境,激发思维的兴趣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习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的,并随问题的深入而深入。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思维。教学過程中要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提示引导,让他们面对新知时,能运用巳获得的知识、经验与技能,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解决一个又—个新问题,把学生引进主动探索知识的轨道。
3.联系生活,激发应用的兴趣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密切联系实际是品德课的一条重要教学原则。品德课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品德课要重视对学生的行为训练,引导他们去观察,去体味生活、社会,从而促进其由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教学中我们应遵循这一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充当某个社会角色开展实践活动,亲自实践,亲自体验,在实践中悟出道理,激发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重视教学民主,发扬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积极开展活动教学。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境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2.发扬民主,创设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所以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教学中,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l由学、思、疑、问,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才会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地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以及动表情,以最佳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的教学,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从动脑、动口、动手等方面提高了学生兴致、活跃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与创新能力。顺其学生心里,“投其所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其好学、乐学。养成良好习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锦上添花。
“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接收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读者从接收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产生重要影响。那么,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呢?
一、适当的煽情
当代格鲁吉亚杰出的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你的学生是否有阅读的愿望。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个好教师,而且是一个优秀教师。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被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而是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二、驰情其中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的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将其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1. 启动情感。
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就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发展。如教学《月光曲》时,我以贝多芬的《月光》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之后引导:“这是一首多么美妙的曲子!贝多芬是怎样谱写成的呢?”牵住学生的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就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中描写《月光曲》的内容时,我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从而进行感悟、欣赏。学生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学生仿佛看到了,也仿佛听到了,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驰而神往。
2. 推动感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向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当学生通过音乐和图画,对《月光曲》的内容有了深刻的感悟并陶醉其中时,水到渠成了,进而会自觉地尽情地朗读。学生在朗读中,读出音乐的优雅、轻盈、热情和不可遏制的沸腾,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走进了贝多芬的情感世界,痛快抒发。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说,想抒发情感。通过抒发,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儿童的情感会更加明确。教师及时引导儿童抒发内心的情感,不仅是阅读的需要,而且也是儿童心理的需要。当学生对课文《月光曲》不仅停留在喜欢,而且有了深层的感悟时,他们对贝多芬就有了更深的敬慕。他们明白,正是贝多芬这样的音乐家,才能创作出这样美妙的音乐,把穷苦兄妹俩带到了这样的光明美好的世界。此时教师就要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评,去赞美,进一步把情感推向高潮。
三、张扬个性“差异”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对文章产生的感悟必然会带有浓重的个性化倾向。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则仅是猎奇,关注能否获得新奇的信息;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好这宝贵的积极性,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理解;其次应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时,教师更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应是多元化的、开放性的,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会完全一样。
摘要:本文对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篇5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指导
陈芳
阅读是人类汲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重视阅读自学能力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个主要理念。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下面浅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课前阅读指导
课前阅读是指在上课前自学有关新知识的学习过程,它是学习成功关键的一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前阅读指导时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阅读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策略。例如:小学低段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老师可采取“演示性阅读”的方法,利用每节课前几分钟,通过提示与指导,带领学生阅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高段学生,教师可采用“独立性阅读”的方法,放宽阅读时间与空间,通过出示自学提纲让学生有个性地独立阅读,达到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效果。
二、课中阅读指导
(1)读图指导
读主题图是一个观察与转化的过程,是学生将生动有趣的图画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的过程,是将零散的数学信息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维过程。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有顺序、有条理、有思想地读懂图意,阅读中不仅要读懂显示性文字,更难的是要通过认真观察主题图读懂隐性文字。(数学教学论文 )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57 练习中的第五题,情景图中显示性文字为:这里有9 张空桌,35 只小动物都有座位吗?另一个隐含的条件:“每张桌子坐4 只小动物”,则需要学生通过认真阅读、仔细观察、深刻理解才能获得。
(2)读题指导
读题是一个理解与分析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题时,必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并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想一想,写一写”等过程全面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使思维得到升华。例如:人教版小学教学三年级上册P56 练习中的第二题: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 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先引导学生读一读,理解题意后,反复推敲,深刻理解关键词句:“剩下的每2 米做一根短跳绳”,再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
最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与同桌交流达到迎刃而解的学习效果。
(3)读算式
读例题的解答算式是一个消化与感悟的过程。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例题算式,了解算式格式,感悟每一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让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激发学生思维的发散与创新。
(4)读结语
读结语是一个归纳与提炼的过程。数学语言具有简洁、无歧义的特点,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结语,把分散的数学知识条理化、有序化、逻辑化、规律化、使学生能更精确、更深刻的记忆。
三、课后阅读指导
(1)读作业
读作业是一个反馈与反思的过程,是师生间“无声”的对话交流。但学生往往疏于看批改过的作业。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每次批改过的作业,发现问题并找出错误原因,对于不能找出错误原因的,应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这样,通过对作业的有效反思,才能达到巩固新知、强化记忆、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有强烈的收获感。
(2)读课外书籍
读课外书籍是一个补充与扩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仅仅依赖教材是不够的。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有效的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数学阅读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指导学生多阅读: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字家的故事等有关数学书籍,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展学生学习领域,开阔视野。
总之,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指导,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数学课内外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量,培养学生感知力、求知欲、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让阅读与数学教学快乐同行,与学生的学习快乐同行。
阅读理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6
关键词:阅读理论;小学阅读教学;方法
随着对阅读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每个理论都从新的视角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每个理论又互为补充,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给予进一步的帮助。
一、自下而上的阅读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世纪60年代,自下而上的阅读理论非常盛行。这一理论认为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解码过程,是从一系列单词,音素,句子等最小单元过渡到整个语篇等较大单元的过程。该理论把阅读过程看做是单向的线性发展流程,从单词到句子再过渡到整个语篇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细节的把握,比如,每个单词,每个句子的意思。但是该理论却忽略了阅读过程中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使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解码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词汇量。小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较小,做阅读理解题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运用这种模式逐字逐句地阅读,容易养成坏的阅读习惯。
二、自上而下的阅读理论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很快就被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所取代。Goodman首次提出了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该理论很好地克服了前一理论的缺点,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积极参与解码、构建的过程。读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预测,选择,检验等认知活动处理阅读材料。该理论重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而非注重细枝末节,不要求学生吃透文章中每个单词句子。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首先应该不求甚解,读通文章大意,把握中心思想。但是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过于不求甚解并非阅读的本意。因此,在完成首次阅读,疏通文义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理解文章细节,做到精益求精,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三、主题关联阅读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另外一个流行的阅读理论是主题关联阅读模式。该理论是在文本生成机制和语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很少强调读者的阅读过程,而是强调语境和主题。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语篇中同一个词汇有不同的意义,在认识文章中每个单词的情况下,如果缺少必要的文化语境,仍然会阻碍对语篇的理解。该理论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阅读的语境以及主题关联性。这启发我们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阅读语篇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渗透文化差异,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语境,引导学生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四、词汇衔接理论在中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词汇衔接理论基础
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论之外,词汇衔接理论在指导学生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Halliday和Hasan认为衔接是生成文本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语言学家Hoey也强调衔接理论对语篇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词汇衔接属于衔接手段中的一种,指的是语篇中词汇运用的衔接效果,语篇中一个词汇的选择和先前选择的联系。词汇衔接手段的运用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显著的作用,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意,解决阅读问题,做出预测,提高阅读速度,理解文章结构。可见,词汇衔接对语篇阅读至关重要。
2.词汇衔接手段及其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词汇衔接手段分两大类:词汇搭配和词汇复现。词汇搭配也称词汇同现,是指词汇在语篇中共同出现的倾向性。
词汇复现包括词汇的重复出现,近义词,上下义词以及概括词。通俗来讲,我们可以用重复,近义词,概括词,上下义词等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个事物。词汇重复是最直接的方式。文章中反复出现某个词,那么这个词一定是语篇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信息。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这些词汇不仅起着连接的作用,而且也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除了词汇的重复,词汇复现的其他形式更加常见,它们避免了篇章中词汇的单调重复。近义词是其中之一,例如,fall和autumn都是指秋天,意思是一致的。上下义词,例如,animal动物是上义词,rabbit, giraffe等等都是它的下义词。通常,上义词概括而抽象,而下义词一般是具体的。最后一类是概括词,概括词一般多为泛指,这类词的概括性很高,可以泛指很多事物。
阅读教学中的质疑教学 篇7
一、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质疑, 质疑在何处
学生爱提问题是他们的天性, 然而在阅读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学生的质疑水平只停留在简单的“这个词语的意思我不懂”, 浮在表皮的“为什么”的水平上, 有的问题是明知故问。教师要适时点拨, 使学生知道:质疑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应是在认真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解答这个问题需要更细心地反复阅读, 才有可能从文章中找到答案, 有时还要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 还有可能要联系生活实际来解决它, 这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二、教会学生从哪些方面质疑
首先是词语方面, 不仅指在疏通文字过程中, 对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质疑, 也是指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对表达内容有影响的不可缺少的重点词语的质疑。再者是句子方面, 读书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联系, 善于从中发觉问题。
三、合理安排质疑时机
一般来说, 质疑可分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每次质疑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教师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根据课题发问, 从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发问, 从文章的重点、难点处发问, 从文章写作特点方面发问等。教师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 选用恰当的诱导方式, 并相机进行调控。初读前, 可用“直入式”。开课后, 直接要求学生把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出来。这时的质疑特别要注意关照后进生, 鼓励中等生, 让他们勇于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细读中, 运用“诱导式”, 如教学《赤壁之战》时, 在学生弄清了曹操和东吴的兵力对比后, 问学生:“你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周瑜是怎样打败曹军的?”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 自己去寻求答案, 兴趣浓、效果好。精读后, 可用“询问式”, 如“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老师有哪些地方没讲清楚, 请你告诉我。”以此让学生回顾教学的过程, 进行信息反馈, 进行学习的再创新, 促使学生的“创新萌芽”快速成长。
四、鼓励学生多思, 大胆提出问题
有这样一个例子, 上海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位学生, 老是喜欢提出问题, 但就是不喜欢繁琐的演算, 考大学时因此以几分之差而落榜。于是, 家长将其送到西方一所著名大学。在大学一年级的课堂上, 一位任课老师被这个总是提出很多问题的中国学生问得瞠目结舌, 实在无法给予回答的时候, 这位任课老师请全班学生起立, 为这个中国学生鼓掌。这位老师为有这样能把自己问倒的学生而自豪。在许多外国教师看来, 学生能提出问题, 哪怕是自己回答不出的问题, 就意味着自己教育方法的高妙, 就证明自己课堂教学的成功。否则, 就是自己无能的表现, 由此可见, 能够提出疑问是学生进步的重要表现。
阅读理论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8
一、自下而上的阅读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世纪60年代 ,自下而上的阅读理论非常盛行 。 这一理论认为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解码过程,是从一系列单词,音素,句子等最小单元过渡到整个语篇等较大单元的过程。 该理论把阅读过程看做是单向的线性发展流程,从单词到句子再过渡到整个语篇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细节的把握,比如,每个单词,每个句子的意思。 但是该理论却忽略了阅读过程中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容易使读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解码的过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词汇量。 小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较小,做阅读理解题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学生在运用这种模式逐字逐句地阅读,容易养成坏的阅读习惯。
二、自上而下的阅读理论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很快就被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所取代。 Goodman首次提出了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 。 该理论很好地克服了前一理论的缺点, 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积极参与解码、构建的过程。 读者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预测,选择,检验等认知活动处理阅读材料。 该理论重视对文章整体的理解,而非注重细枝末节,不要求学生吃透文章中每个单词句子。 在该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首先应该不求甚解,读通文章大意,把握中心思想。 但是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过于不求甚解并非阅读的本意。 因此,在完成首次阅读,疏通文义后,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理解文章细节,做到精益求精,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三、主题关联阅读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另外一个流行的阅读理论是主题关联阅读模式。 该理论是在文本生成机制和语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很少强调读者的阅读过程,而是强调语境和主题。 该理论认为在不同的语篇中同一个词汇有不同的意义,在认识文章中每个单词的情况下,如果缺少必要的文化语境,仍然会阻碍对语篇的理解。 该理论从语义学的角度分析阅读的语境以及主题关联性。 这启发我们教师在帮助学生分析阅读语篇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渗透文化差异,从整体上帮助学生理解语境,引导学生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四、词汇衔接理论在中小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词汇衔接理论基础
除了传统的阅读理论之外, 词汇衔接理论在指导学生阅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Halliday和Hasan认为衔接是生成文本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语言学家Hoey也强调衔接理论对语篇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词汇衔接属于衔接手段中的一种, 指的是语篇中词汇运用的衔接效果,语篇中一个词汇的选择和先前选择的联系。 词汇衔接手段的运用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有显著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意,解决阅读问题,做出预测,提高阅读速度,理解文章结构。 可见,词汇衔接对语篇阅读至关重要。
2.词汇衔接手段及其在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词汇衔接手段分两大类:词汇搭配和词汇复现。 词汇搭配也称词汇同现,是指词汇在语篇中共同出现的倾向性。
词汇复现包括词汇的重复出现,近义词,上下义词以及概括词。 通俗来讲,我们可以用重复,近义词,概括词,上下义词等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同一个事物。词汇重复是最直接的方式。文章中反复出现某个词,那么这个词一定是语篇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信息。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找出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这些词汇不仅起着连接的作用,而且也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除了词汇的重复,词汇复现的其他形式更加常见,它们避免了篇章中词汇的单调重复。 近义词是其中之一,例如,fall和autumn都是指秋天,意思是一致的。 上下义词,例如,animal动物是上义词,rabbit, giraffe等等都是它的下义词。 通常,上义词概括而抽象, 而下义词一般是具体的。 最后一类是概括词,概括词一般多为泛指,这类词的概括性很高,可以泛指很多事物。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 篇9
在学科教学中, 有人认为, 阅读是语文学科的教学范围。阅读确实是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 每当我们知道孩子有阅读作业的时候, 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是语文的作用。在我十几年教学工作中, 没有见过有哪个思想品德教师系统性地布置阅读作业的, 最多是有时候口头上顺便要求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 这是一种潜意识, 不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有意的教学活动。每当我第一次在任教的教学班上布置阅读作业的时候, 学生往往会很惊讶, 这说明了学生存在阅读与思想品德学科学习无关的认识, 他们也认为布置阅读作业那是语文老师的事。
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教育学科的错误理解。人们把阅读理解为“看 (书报) 并领会其内容。”似乎只有语文学科才有这样的要求。学科有领域, 但学科无“势力范围”, 学科与学科之间不是绝然分开的, 他们有交叉, 有重合, 有相同的使命, 共同的任务。语文和思品教学中都有阅读, 阅读中可以实现语文的目标也可以实现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目标。其二是对阅读作用理解的片面。在一部分教师的教学中, 他们只是把要求学生阅读作为一种形式, 没有把阅读当成是教学过程有实质意义的一部分。粤教版《初中思想想品德》教材每一个教学内容后面都安排有“阅读和感悟”环节, 这一环节的设置, 是对阅读对思想品德教育作用的充分肯定。其三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狭隘理解。语文学科对阅读的理解, 也不仅仅在于语言的训练, 也包含着德育的渗透。作为德育主阵地的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更应将阅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只要是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 都可以为我所用。
二、阅读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阅读和思想品德教育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 阅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要求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能够明辨是非。阅读是学生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必然要接触到各式各样的阅读对象。如何去读他们所面临的阅读对象是学生品德的体现。因此,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本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同时正确的阅读态度和阅读方法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第二, 阅读是思想品德教学的手段。任何一种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 而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更多地以文本的形式呈现。老师们更喜欢在教学方法方面选择讨论等可能让课堂更为活泼的教学方法。当要求学生明辨是非的时候, 讨论、辩论等方法比较好;要求学生领会、感悟的时候, 阅读可能更好。第三, 阅读是学习方式。任何时候, 阅读是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 学习者不管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的自我教育不仅靠生活的阅历, 还要在对文本的阅读中完成。因此, 他是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而不是仅将它看成是手段。
三、充分地发挥阅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让阅读陶冶学生的情操。阅读可以陶治情操, 是自古以来的共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是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 要求学生“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 磨砺意志, 陶冶情操, 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都可以有阅读的要求。一篇塞缪尔·乌尔曼的《青春》让多少的学生激情澎湃, 对富有挑战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让阅读营造课堂教育氛围。思品课堂经常需要情感的氛围, 阅读有时可以达成这样的目的。当我们要进行有关“与父母沟通”为内容的教学时, 教学过程就需要有“爱”的基调, 有助于学生对沟通的理解和必要性的体会, 那么, 诸如表达父母对子女之爱的文章就大有用处, 比如我曾用过的《一封母亲给自己孩子的信》, 当学生阅读完我在屏幕上的提示后, 全体学生异常的安静, 他们沉浸在爱的感动之中, 他们产生了有很多话想对父母说的念头, 或开始反思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
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生活。感悟生活并不一定是都来源于亲身的经历, 他人的对经历的描述, 也可以让阅读者产生相类似的体验。“看戏流泪”就是受众对情节的共鸣。一篇《我就是我》, 让学生产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冲动。
让阅读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习惯。阅读是人生的一部分, 是完善自我是必需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是思想品德教学任务。因此, 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 阅读应该是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常态而不应只是偶尔为之。充分发挥阅读中之“思”, 促进学生的成长。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 篇10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们以前一直依靠课本阅读和课外阅读训练题, 许多文章材料陈旧单调, 一篇文章往往会出现多次。学生也是为了考试而做题, 阅读兴趣不大, 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富有时代气息和真实性材料的报刊恰能弥补这些不足。报刊阅读是培养阅读策略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 探讨良好的报刊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备受英语教师的关注。《21世纪英文报》高中版, 内容丰富多彩、紧跟时代, 话题既有贴近学生生活的, 又有报道国内外大事的, 并且语言地道实用, 难易适度, 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中。
2 文章的选择和教学模式的运用
2.1 精选阅读材料
为了充分利用报刊阅读辅助英语教学,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教师可以在每周专门拿出一节课来阅读报纸, 指导学生通过报刊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在选择阅读文章时, 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难易适度原则、内容适用原则、多样性原则,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语言能力选择内容和难度不同的文章, 并根据文章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目的设计形式不同、难度不同的阅读题, 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提高阅读能力。
2.2 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师应采用有效地报刊阅读教学模式并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进行调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四步教学模式:略读 (skimming) 、查读 (scanning) 、细读 (careful reading) 和拓展 (development) 。
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阅读方式, 其目的是了解文章大意, 培养学生略读总结文章的能力。因此读者不需要细读全文, 而是有选择的进行跳跃式的阅读。在这一环节学生应寻找段落中最主要的人物、地点、事件等, 通常采取三个步骤:通读文章的起始段;细读其它段落的主题句;浏览一些与主题句有关的信息词。
查读是另一种快速阅读方式, 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材料中查询特定的细节内容, 要求既快又准。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主题词、标题或图表、版式及印刷特点。
细读是在略读和查读的基础上, 对文章的内容和作者写作意图的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理解。目的是培养学生细读文章的能力, 训练学生监控自己的阅读理解, 使学生注意自己什么地方理解, 什么地方不能理解。
拓展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根据阅读内容所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 二是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
这四个步骤相辅相成, 每一步都有特定的目的, 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 既是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也是高考的要求。为了保证阅读的有效性, 教师必须交待清楚阅读的任务, 所设计的活动要以训练学生的阅读为主要目标。教师应尝试设计不同的题型, 采用不同的活动, 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能力。
3 利用报刊阅读辅助教学从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们的教学结构, 提高了教学质量。
最重要的是《21世纪英文报》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和帮助。但在尝试各种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3.1 精心选材, 合理利用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是保证成功开展报刊阅读课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和理解能力选择丰富适当的阅读材料。报纸上每篇文章的阅读价值是不一样的, 在有限的时间内应当选择学生最感兴趣, 语言最标准的文章作为课上阅读的篇目, 而其它的文章则可以采用课下泛读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行处理。
3.2 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果我们单纯的采用设置问题、回答问题的形式利用报纸, 学生会很快失去兴趣, 浪费资源。所以教师有必要适当采用多种活动形式, 如:小组活动, 竞赛, 学生自己备课, 给文章配图片等手段来刺激学生的兴趣。要用多种方法营造一种轻松和有趣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从而让学生通过主动和积极的方式逐渐掌握英语。
3.3 问题形式灵活多样
教师应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特点设置不同的题型。充分的挖掘文章的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 由易到难, 由浅入深, 由整体到局部, 由大意到细节, 由字面到深层。
实践证明, 英语报刊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而有效地教和学的形式, 它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为他们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鲜活地道的语言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丰富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联系实际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 并不断创新, 充分利用报纸资源,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肖礼全.英语教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 2006.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 篇11
“?”代表着阅读教学的问题意识,而问题意识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问号的存在,一方面是教师提出的,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自我生成的。教师设计的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是否适中,将是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尺。然而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存在着差异,而且学生的问题可能是即时的、肤浅的,甚至是“离题”的,但这些问题往往能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求知意向,这时我们应视这些问题为课堂教学的生成资源,及时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俗话说“有枝无叶不丰,有叶无枝不实”,教师对问题的预设就好比是支撑起整个课堂的枝干,而学生的自主提问则是课堂的生成之叶,二者相辅相成。所以,教师既要着眼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问题,又要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鼓励学生成为发问主体、思考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如此一来,教师用自己的智慧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课堂之静池便会产生缕缕清风,荡起阵阵涟漪。
“!”意味着阅读教学的情感融入。没有情感的渲染和人文的熏陶。阅读课是苍白无力的。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感情色彩呢?第一。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上好每一节课。阅读教学不仅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更重要的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融,所以,教师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课堂更有利于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第二,精心设计导语。导语可以是“开门见山”般的爽朗,可以是“犹抱琵琶半遮脸”般的含蓄……只要能牵引学生在文化殿堂中翱翔的导语便是课堂这节车厢的好马达。第三,教学语言形象化。在尊重知识严密逻辑的基础上润色语言,使之流畅、圆润、形象、动听。第四。评价语言的巧妙运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方面得关注学生的讨论和表达,另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第五,不拘一格的课堂结语。无论是以感叹句画龙点睛,还是在音乐伴奏中慷慨激昂,或是在展示多媒体画面时深情解说……都将为课堂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
“……”标志着教师的拓展意识。教师如何由“厚积薄发”到“深入浅出”,这便是教师教育艺术之所在。课堂要拓展,向相关知识拓展,向时代生活拓展,向校本资源拓展。拓展有一个广度问题,语文课讲“桂林山水”,从横向联系来说。可以拓展到了解其他介绍祖国名山大川或讴歌自然景观的文章,如《黄山奇石》《迷人的张家界》;拓展还有一个深度问题,语文课讲陆游的《示儿》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从纵向联系来说,可以拓展到二者在表达方式、感情基调乃至作者的行文风格等方面的比较,从而达到一定的深度。中国画强调“留白”,语文课堂也不应该面面俱到、滴水不漏,而必须有一定的“留白”。“留白”就是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回味, “留白”是为了更好地突现主体。有些教师由于把握不住文章的突破口,找不到文中四两拨千斤的地方,课堂上或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或是用自以为“精彩”的话语去代替学生灵动的思维,这样的教育是遗憾的。而有些教师独具匠心,因为“留白”,于是有了学生为《凡卡》中可怜的小凡卡掬一把同情的泪:因为“留白”,于是有了学生为用生命铸就《丰碑》的军需处长荡气回肠;因为“留白”,于是有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的震撼人心;因为“留白”,于是有了学生《十里长街送总理》时的情深意长。这就是留白。这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在这境界里。既没有教师强权的痕迹,也没有亵渎语言魅力的陈词滥调,有的只是平和与互动,感染力与亲和力。可以说,留下空白就是留下期待,留下余韵,留下思维和创新。
试谈阅读教学中的“体验”教学 篇12
一、在情境知觉中生成体验
情境, 辞书的诠释是指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况的相对的或结合的境况。这是很机械、很别扭的解释, 直白地说, 其实就是主体面对或置身其中的情况、环境之有机综合体。情境之最大特点就是直观性和实在性, 它是可见可闻可触可感的, 是可以引发情绪激活意识的, 是可以用来表征知识和佐证原理的;主体与情境关联时, 是以体验方式来实现两者之相融、建构两者之意义的。阅读教学中, 可以借助丰富的现代传播媒体, 将文本内容以生动直观的情境呈现出来, 让学生犹如亲见, 甚至犹如亲历, 对语言文字自然不再感到枯燥, 自然会饱蘸情感的雨露, 注入真切的体验, 获得血肉丰满的理解。如教学《大江保卫战》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一课时, 可以剪辑并播放解放军战士抗洪救灾的视频片段, 让学生在屏幕上亲眼看见这样的情境:狂风暴雨恣意地肆虐着大地和山川, 激流浊浪无情地吞噬着树木与房屋, 人, 畜, 都在旋涡中奋力挣扎, 都在浪涛中拼命自救, 然而, 在这疯狂的自然力面前, 人, 畜显得那样渺小, 那样无力, 那样无助, 不啻是如履薄冰, 不啻是如临深渊, 柔弱的生命随时都会被吞噬, 随时都会被碾碎!就在这危急关头, 人民子弟兵来了, 他们不顾生死安危, 勇战洪水“猛兽”, 肩扛沙包, 手持棍杖, 飞奔于堤坝上下, 鏖战于风浪之中……看了这种感人至深的视频, 再来阅读课文的相关语句, 学生便能生成如临其境的体验, 激起无限敬佩的真情, 进而悟得语言文字的深意。
二、在现场感受中生成体验
所谓现场, 是指语言文字所叙述所描绘的现实场景。对阅读而言, 就是课文作者在言语作品中用来表情达意的景物、事件;对写作而言, 就是学生用来进行写作练笔的生活见闻、生活经历等。这样的景物、事件, 对作者来说, 大都是亲历的, 在其见闻或经历的当下, 都是“现场”;但作为文字定格之后, 对读者而言, 便不是“现场”了, 且作者写作时往往并不能将“现场”很具体很翔实地描述下来, 这让学生理解起来难免会发生认知偏差、情感偏差。因此, 教学中, 除了借助媒体再现文本情境,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还可以直接将学生带至现场去观察真实场景, 或者直接“亲历”事件的某个阶段甚至全程。如《桂花雨》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一文中有这样的语句:“这下, 我可乐了, 帮大人抱着桂花树, 使劲地摇。摇呀摇, 桂花纷纷落下来, 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 好香的雨啊!’”对于桂花, 应该说大多数学生都见过, 都熟悉;课文开头提及的桂花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开花时须“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 才能看到”的语句, 学生多多少少可能在公园、校园等地方获得些许感性经验, 但家里种有桂树的学生极少, 在桂树下摇桂花享受过“桂花雨”的学生也极少。现在, 不少学校种有桂树, 那么我们不妨利用校园里的桂树, 每到金秋十月桂香扑鼻之时, 就带着学生搞个“摇桂花”活动, 之后再学习课文, 此时, 学生对“桂花雨”中的快意便有了切身的体验了。
三、在角色模拟中生成体验
角色, 原专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 也比喻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角色, 后来也用来比喻社会生活中各种类型的人物。在戏剧中, 角色是根据剧本对有关人物的描述以艺术化方式塑造出来的, 是角色扮演者在理解剧本人物形象特征基础上进行逼真模拟的结果。在社会生活中, 角色则是社会成员因其社会关系、社会分工不同, 在主动“塑造”或无意渐变中形成的身份特征。以叙述、描写为表达方式的言语作品, 大多有“角色”, 能否走进“角色”的内心, 直接影响到读者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笔者认为, 如果能引导学生饶有兴致地模拟文中角色, 必会加深体验, 加深理解。如教学《特殊的葬礼》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课时, 在读通课文、研读重点语段、重点词句之后, 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是赛特凯达斯瀑布, 借助课文文字, 向乘兴而来却将败兴而归的游人诉说自己的不幸经历:“尊敬的游客, 我呀, 曾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 当年, 我从悬崖上咆哮而下, 滔滔不绝, 一泻千里。尤其是在汛期, 我的气势更是雄伟壮观, 就像一幅巨大的水帘从天而降。那时, 世界各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 站在我的面前赞叹不已, 流连忘返。但是, 由于周围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又在沿河两岸乱砍滥伐森林, 使得水土大量流失, 我的水量因此逐年地减少了, 慢慢地枯竭了, 瞧我现在, 成了奄奄一息的老人, 我只能等待着最后的消亡了……”经过这番“角色”的模拟体验, 必定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在情绪感染中生成体验
【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推荐阅读:
课堂中的数学阅读教学09-19
数学中的阅读06-15
中职教育中的数学阅读08-09
阅读教学中的质疑教学07-14
阅读教学中的阅读指导08-19
阅读中的色彩教学06-05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08-16
化学教学中的阅读10-30
阅读教学中的诵读11-04
阅读教学中的精读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