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会计综述研究

2024-09-24

战略管理会计综述研究(精选11篇)

战略管理会计综述研究 篇1

一、引言

战略管理会计源于英国, 是由英国学者西蒙于1981年首先提出的, 以后西方各国颇为重视, 广泛开展研究和运用, 使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得到不断的拓展和深化。我国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和介绍战略管理会计的。虽然有一些研究成果, 但存在着理论基础不足, 实际应用较少等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和运用日益被人们关注, 战略管理会计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之上。因此对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使人们正确认识战略管理会计研究中的不足, 以引起学术界以及实际工作着对该研究领域的重视, 把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 从而更好地去指导实践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主要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总样本, 在全文期刊数据库中选择国内公认的会计权威刊物和会计类核心刊物作为期刊选择的标准, 因为这些期刊的文章代表了国内会计学术研究的最高水平。所选文章从1999年1月到2007年11月为止这些期刊上所发表的几乎所有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的文章34篇。这些文章基本上能代表我国这些年来研究战略管理会计的水平, 本文希望通过对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的分析, 能够促使更多的人对这一领域予以关注并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和研究。

二、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状况分析

(一) 作者人数

在34篇文章中, 单一作者的有27篇 (79.4%) , 两位作者的有6篇 (17.6%) 三位作者的有一篇 (3%) 。单一作者占绝大多数, 说明独立完成的论文占了多数, 两位以下的占了97%, 这与国外每篇论文的作者数目相比略低, 合作研究还未成为这方面研究的主流。这方面的原因可以结合文章类型来理解, 因为文章大多数为概念型和描述型的, 文章写作不难, 深度不够, 没有过多的工作需要合作者来分担。

(二) 文章类型

笔者依照主流管理学刊物的一般规范, 把所有论文划分为以下类别:规范型 (Normative) , 即表明立场或政策性的文章;描述型 (Descriptive) , 即以案例或是数据描述现象, 而不涉及实证分析;文献型 (Review) , 即对文献的回顾、总结、评论、延伸;概念型 (Conceptual) , 即试图论述变量或概念之间的关系, 但并不加以实证分析;实证型 (Quantitative-empirical) , 即以定量分析验证理论性假设;以及定性经验型 (Qualitative-empirical) , 即以案例、访谈等形式获得的定性数据构筑变量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从 (表1) 中可以看出, 所选文章中没有实证型的文章, 全是规范型的并且是概念、特征和框架体系研究的占大多数。这主要是由于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刚刚起步, 对基本概念和范畴的研究比较多, 另外在实务中战略管理会计未得到广泛应用, 即使部分企业运用了但是数据的获得以及模型的建立也非常困难, 目前还不可能有相应研究。

(三) 文章篇幅及发表时间

从文章篇幅来看, 1页的文章有4篇 (11.75%) , 2页的文章有26篇 (76.5%) , 3页及以上文章有4篇 (11.75%) , 与国外主流刊物动辄数十页的篇幅相比, 说明我国学者在战略管理会计方面的诸多研究还不够深入, 短小的论文篇幅限制了论文水平的发挥。34篇文章跨越了9年的时间, 平均每年都有文章发表并且数量相差不大, 1999年发展文章较多, 有7篇文章, 1999年成立了“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专业委员会”, 文章发表较多可能与此时较受关注有关。2007年也有文章发表, 主要是讨论其在某一行业的运用或者从某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来论述战略管理会计, 如风险的角度。

(四) 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通过对34篇文章资料来源分析, 绝大部分采用了文档资料、各类出版物、网站以及其他公开发表的资料, 没有利用问卷、访谈的文献, 说明了研究人员已经基本掌握了资料数据获取的方式。另外, 从对文章的研究发现, 34篇文章绝大多数是以论文的形式出现, 仅有少量的课题研究成果, 这说明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实践远落后于理论。

(五) 作者所属机构

笔者发现34篇文章的作者大部分来自高校, 这类文章有24篇, 占文章总数的70.6%, 其他的有10篇 (29.9%) 。与国外期刊情况很不同的是, 较少有跨校的合作 (仅2篇) 。笔者认为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两个事实:一是国内研究机构为了申请项目而由同机构的同事组成团队;二是研究生毕业后留校, 并与导师一起继续进行与论文有关的项目。这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现象, 在国外有声望的学校里极少发生。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内容分析

(一) 战略管理会计的涵义

要严格定义战略管理会计十分困难, 这不仅由于其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 还因为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中。实际上, 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解和认识一直没有形成统一而明确的看法。中西方学者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定义如下: (1) 西方学者关于战略管理会计涵义的界定。西蒙 (1981) 最早提出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 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用于构建与监督企业战略的有关企业及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的提供与分析”。后来西蒙又在一系列论文中强调了确定企业相对竞争成本优势的重要性, 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应多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并协助企业衡量其竞争地位, 并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就是未来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 Bromwich (1988) 认定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的发展而不是分支, 是未来处在高级管理岗位的管理会计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与Simmonds相比, Bromwich更进一步认为, 战略管理会计不仅是搜集企业及竞争对手的信息, 而更应该是:研究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创造价值的过程;研究企业产品或劳务在其生命周期中所能实现的、客户所需求的“价值”, 以及从企业长期决策周期看, 对这些产品及劳务的营销能给企业带来的总收益。 (2) 我国学者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我国学者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刚刚起步, 相对其他研究来讲战略管理会计还是一个新领域。目前我国学者对战略会计的研究以引进和介绍为主, 也有学者结合我国实际对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余绪缨 (1998) 认为, 战略管理会计是现代管理会计系统中的一个新领域, 它从战略的高度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组成的战略三角, 既提供顾客和竞争对手具有战略相关性的外向型信息, 也对本企业的内部信息进行战略审视, 帮助企业的领导者知己知彼, 进行高屋建瓴式的战略思考进而据以进行竞争战略制定和实施。王化成和杨景岩 (1997) 认为, 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 收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 并据此来帮助管理当局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规划业绩的管理会计分支。

对比上述中外学者关于战略管理会计的论述可以发现, 这些观点都认为战略管理会计要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服务, 是一个信息支持系统, 一般具有整体性、长远性、根本性、外部性等特点。但这些观点也有所分歧, 主要体现:一是提供的信息范围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仅包括企业本身以及竞争者的财务信息, 而也有学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还应该包括政府、顾客、供应商以及员工等的财务以及非财务的信息, 既包括物质层面上的也包括精神层面上的。二是服务于战略管理的范围认识不同。有的学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要服务于企业的战略制定过程, 也有学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要服务于企业的环境评价、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的全过程, 不仅服务于本企业还要为顾客和供应商提供服务。三是本质认识不同。有学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 也有学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对管理会计的新发展, 是一个新的领域, 可以独立成新体系。

(二) 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的特色

目前我国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 研究重点由引进介绍转向本土化应用分析。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我国学者开始引进介绍战略管理会计的有关理论, 到目前为止,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有了一定的认识, 现在基本可与国际上战略管理会计的最新理论与方法保持同步。早期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主要集中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目标、特征、功能等并且相对比较单一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最近几年的研究则有所变化, 学者们大多是从不同的视角、用跨学科的理论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分析, 并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分析。有学者指出, 目前我国和西方的战略管理会计研究都是偏重于方法研究, 而不重视理论结构的研究, 使得战略管理会计至今仍未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也有学者考察了我国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成熟度, 分析了我国企业的经营特点以及面临的特殊的制度背景, 并论述了其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认为我国企业有着其特殊的制度背景, 西方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在我国可能并不适用。因此, 有学者提出要建立符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适应我国企业经营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研究内容方面, 目前西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领域:战略成本分析、目标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和平衡财务与非财务绩效表。王艳茹 (2003) 认为, 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应包括六个方面:战略规划、战略决策、战略成本管理、全面预算、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的业绩评价体系等。综合对比其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可以发现我国学者主要从战略成本方面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研究, 引进介绍和提出了许多战略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方法, 如目标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基于价值链的产品使用成本及产品价值增值分析等。针对这一现象, 笔者认为有关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先前的管理会计研究范式的影响, 主要研究企业成本方面的问题, 还没有真正成为独立的体系;还有战略管理会计的兴起本身就是由于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竞争的加剧、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资源短缺以及能源危机等引起的, 企业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那么加强成本管理就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 所以有关成本的管理和研究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2) 研究方法从单一学科转向多学科交融研究。随着各学科的相互渗透和共同发展, 会计领域的问题也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跨学科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前会计研究的重要特点。经济学和管理学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影响。一是交易成本理论与战略管理会计。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将企业视为一种治理结构, 关注组织的内部结构与控制机制。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和其他控制工具一样, 是组织控制的一部分, 应被纳入管理控制范式的研究议题之中。在交易成本经济学中, 企业不但可以利用外部资源, 而且还可以通过改变企业边界解决战略与经营决策中的问题。在战略性决策层面, 战略成本与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的一些典型问题, 如价值链分析、竞争对手与竞争优势分析、客户营利性分析、流程再造与优化等都可以借助交易成本经济学中的企业纵向一体化理论进行更好的解释 (贺颖奇等, 2006) 。交易成本理论为战略管理会计的有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促进了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 使其更合理、更科学。二是现代契约理论与战略管理会计。现在企业契约理论将企业视作一系列有限理性的经济代理人契约的联结。企业契约的功能规定要求每个代理人必须首先为企业贡献其拥有的资本、管理能力、劳动力、信息等资源, 其次才能拥有从企业索取报酬或者利益的权利。从企业战略的角度看,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就是这些契约, 其内部治理机制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对各种契约结构与内容做出的安排 (贺颖奇, 2004) 。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就是为企业战略目标服务的信息系统, 其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 整合企业的各种契约, 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也可以说, 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是将企业各种契约的功能具体化的过程。三是价值管理与战略管理会计。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以及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经济环境所发生变化, 传统的价值链管理将转向价值流管理, 成为战略管理会计重要的研究对象。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发展以及许多虚拟化价值投资领域的出现, 客观上要求价值链、虚拟价值链和价值流进行综合集成, 形成网络价值流, 该价值流对于企业成功实施战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网络价值流, 将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价值流系统与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集成, 构建一个未来战略管理会计系统 (傅元略, 2004) 。这样一个系统要比原来的战略管理系统复杂的多, 它需要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企业战略管理、网络价值流、信息系统等融合成一个集成化系统。

(三) 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及对管理会计职业产生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视角——与营销的结合。目标成本法体现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市场定位, 目标成本主要关注上游成本管理——成本显著增加的设计开发阶段, 同时关注下游成本管理。市场驱动的特点将目标成本同管理会计联系在一起。执行目标成本管理第一步就需要市场方面的信息, 比如辨别哪些是受欢迎的产品、能被接受的价格、可能的销售量、产品的生命周期等, 这些信息的获得需要管理会计同营销经理密切合作 (卢青, 2004) 。傅元略 (2004) 认为, 未来的战略管理会计是基于网络价值流的战略管理会计集成系统。其构成比原来的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更加复杂, 不是用几个功能来简单描述系统, 也不是将传统战略管理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简单结合, 而是将企业的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网络价值流与战略管理融合成一个集成化系统来探讨其构成和特性。邓厚平也从企业风险管理的角度对战略管理会计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势必对管理会计职业产生一定的影响。李苹莉 (1999) 认为, 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使管理会计职业面临消失的危机。从分工与协作的角度分析, 管理会计职业的产生是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职能与管理人员的决策职能相分离的产物, 而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使这种职责的分工越来越失去了其经济性, 管理会计职业单独存在的合理性就会相应降低。并且, 管理会计职能的重要并不一定带来其职业的单独存在, 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使管理会计职业人员面临的选择是:向更高水平发展, 或者不单独存在。余绪缨 (1999) 认为, 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和发展使管理会计师的职能也大为扩展了, 已转变为跨专业的具有广博知识和深入洞察力的“管理顾问”, 履行“管理咨询”的职能, 在企业战略决策方案的制定及其贯彻执行过程中, 以其高智慧的谋略, 为企业提供智力和信息支持, 为促进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服务。这对管理会计是一种开拓性的进展, 因而使管理会计师的地位也相应提高。

由于时间有限和能力不足, 以及样本取舍和研究方法上的主观性, 笔者对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的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仍得出一些结论: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 理论和应用都没有得到深层次的研究和发展, 这些文章在理论上缺乏深入的讨论, 方法上局限性更大, 没有实证研究的文章, 更不用提研究方法的披露和改进。战略管理会计虽然在我国应用并不广泛, 但也初步涉及了制造业、保险业及银行业, 这些企业在日常管理中已经导入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理念。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尚存在许多内在难处和外在缺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进程, 需要解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以及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 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必将加快步伐, 跨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傅元略:《价值管理的新方法:基于价值流的战略管理会计》, 《会计研究》2004年第6期。.

[2]贺颖奇:《企业契约性质、管理会计系统职能及其设计原则》, 《会计研究》2004年第6期。

[3]贺颖奇、陈佳俊:《交易成本经济学、组织失灵与管理会计研究》, 《会计研究》2006年第2期。

[4]焦薇、郝环妮:《我国行为会计研究现状综述》, 《财会通讯 (学术) 》2006年第11期。

[5]李苹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挑战》, 《会计研究》1999年第1期。

[6]王化成、杨景岩:《试论战略管理会计》, 《会计研究》1997年第10期。

[7]王文清、甘永生:《管理会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许德音、周长辉:《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现状评估》, 《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9]Simmonds.K“.Strategic management accounting”, Management Accounting, 1981.

[10]Bromwich, M“.Managerial accountingdefinition and scope–froma managerial view”, Management Accounting, 1988.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综述及其构建 篇2

【关键词】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综述;构建

构建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因为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的应用研究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构建该理论框架时,首先应该重视理论研究工作,不断的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作为已用,同时还需要注重使用案例的研究,避免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类似的问题。

一、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综述

管理会计理论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原因,其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尤其是与当时管理思想有着重要的联系。在此,笔者就从管理思想的角度来对管理会计理论框架进行综述,并且在此基础上,介绍其发展阶段。

1.管理思想

管理会计理论框架涉及到的思想非常多,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发展科学管理理论,该种理论着重强调的是效率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某学者认为效率的提高会直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可以通过适当的提高员工的工资来提高其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会计主体的生产效率。发展科学管理理论注重科学的应用,主张集体的合作,以此来实现最大的生产效率;其次,发展行政管理理论,该理论将各个管理要素看作是不同职能分工,比如计划以及指挥等职能分工,其理论主张,科学的选拔人才,此外,处理好劳动者以及管理者的关系,以此达到最大的协作效能;再次,行为科学理论,某学者将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用在员工管理上,注重考察员工的心理对绩效提升的影响,主张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以使其会计主体整体产出有所增加;第四,社会系统论,该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影响管理工作的因素,比如管理人员的见解以及决策能力等,该理论认为优秀的管理人员应该能够让一个团队始终处于良好协作的状态中;第五,决策理论,这种理论已经被应用在会计主体发展预测中,该理论主张有限理性的预测,该理论还涉及到众多的理论,比如认知科学理论等。

2.发展阶段

管理会计理论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以科学与行政管理为依据,其会计管理的重点是成本控制,该阶段主张员工行为要尽可能的科学规范化,这一阶段大多数学者都将企业看作是一个机械系统,其运作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该阶段虽然还有比较多不成熟的地方,但是对标准成本制定等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第二阶段主要是以行为科学以及系统论为依据,其会计管理的重点是预测以及决策,该阶段重点研究的是生产规律,将会计主体中所有的人力以及物力综合考虑,在强调科学管理的同时,也关注人的理性,这对形成现阶段使用的会计主体预测以及決策等管理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理论为依据,其主要的特点是适用性强,不仅适用于会计主体的外部环境,还应用于会计主体外部环境,该阶段注重会计主体应该建立长期目标,并且逐渐形成战略,至此管理会计理论逐渐完成。

二、管理会计理论构建对策

1.重视相关理论研究

管理会计理论涉及的问题非常多,每一项内容都具有研究的价值,比如管理会计的本质、职能等,而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比较少,对理论体系的构建作用还不够明显,因此管理会计理论构建的最应该采取的措施就是深化研究。在理论研究期间,应该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充分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我国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方面,与国外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在进行研究时,完全可以借鉴其经验,既要掌握其研究重点,又要掌握其研究方法;二是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研究经验,在借鉴的基本要求就是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渐的深化研究的各项内容,或者从另一个角度对管理会计理论进行研究,只有如此,我国的相关研究才具有学术价值以及应用价值。

2.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的应用

优秀的理论都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研究,不付诸实施,理论研究的成果将毫无意义,为了加强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召开管理会计实务研讨会议,通过不断的实践交流与沟通,不仅能够发现实践中的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会深入研究课题提供了借鉴;其次,重点关注使用案例的研究,每一个案例都有其值得借鉴的地方,不断地总结经验,结合我国会计工作实际,该理论的应用不仅会少走弯路,节省时间,同时也能够与国际做好接轨。

3.用战略的思维来构建管理会计理论框架

一是必须分析会计主体的内外部环境。通过收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然后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使其能够根据信息来修改原有发展战略,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使会计主体的发展战略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为其投资、筹资和股利决策打下基础。二是,构建战略性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必须对价值链和成本动因分析。通过价值链分析,将所有的业务分成价值增值的业务和非价值增值业务,使其尽量减少非增值业务,甚至取消非增值的业务,促进会计主体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管理会计理论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其理论基本形成,但是因为我国的应用实践经验比较少,因此对其理论框架的构建还需要解决众多问题,尤其是要注意合理消化国外的理论经验,照抄照搬将毫无意义,尽管基于现实基础,有很多理论还无法实施应用,但是也不应该放弃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晓峰,林冬青,王濛.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表现及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

[2]李本光.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现实及未来的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综述与评价 篇3

一、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现状综述

本文将从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必要性、定义与定位、目标等角度入手, 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 对各方观点进行比较。

1. 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原因

有关环境管理会计实施的必要性, 可以从许多国际机构出版的关于环境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总结出来。认为环境管理会计引起关注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 来自关注环境问题的利害相关者的压力不断增长。 (2) 环境相关成本的占企业总成本不断增加。 (3) 人们对现有会计实务缺陷的不断认同。

我国学者的观点大致相同, 但各有差异。郭晓梅分析了环境管理会计的实施原因:社会经济动因使然;也是管理会计职能作用扩展的必然结果。李勐则分析了环境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系统的作用, 认为有效的环境管理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充分确认和计量环境成本, 降低风险, 并改善企业的财务业绩。肖海、丁景华认为, 环境管理会计的建立发展与实施有助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也有利于抵制发达国家的环境剥削。

2. 环境管理会计的定义与定位

上世纪90年代初, 美国环保局 (1995) 从管理会计的定义出发, 将EMA表述为:“为帮助组织决策而确认、收集和分析关于环境成本和环境业绩的信息过程”。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1998) 提出环境管理会计是透过发展和实行适当的环境会计系统来管理环境面以及经济面的表现。Stefan Schaltegger和Roger Burritt (2000) 在文章《环境管理会计的当前进展——环境管理会计的复杂框架》中将环境管理会计定义在狭义层面, 即仅包括有助于经理人员决策并对决策后果承担受托责任的环境导致的财务影响。日本环境省 (2005) 的定义:环境会计是数量化评估企业环境保护活动的一种体系, 为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 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关系, 并推动同时具有效果及效率的环保活动。

3. 环境管理会计的目标

环境管理会计的目标可以分为最终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认为环境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促使企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 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此钟朝宏、干胜道指出环境管理会计是以双赢为目标, 即管理和改进组织的财务业绩和环境业绩, 重视和实施环境战略能为企业带来财务上的利益, 赢得优势。黄宏斌 (2006) 将最终目标概括为引导企业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的统一, 为实现企业经营可持续性发展而服务。对于二元化目标, 张亚连指出环境管理会计中不同层次的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 其具体目标的实现可能相对容易些, 而最终目标的实现相比之下要困难得多。因此, 环境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又是近期目标, 而追求可持续经营目标, 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终期目标则只能是远期目标。

二、评价

通过上述的国内外对环境管理会计的文献整理, 可以看出, 环境管理会计研涉及的范围较为全面。对于一些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拓宽了研究的整体思路。而且都认为环境管理会计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环境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和目标也大致达成了共识。但国际上仍未就企业环境管理会计的总体框架体系形成共识。同时, 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的发展较为滞后, 研究的切入点与研究路线尚未找到。

环境管理会计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研究, 把环境管理引入会计工作中, 其切入点在哪里?当前摆在我的面前的研究主题是什么?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释, 那么, 以后我国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只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国外学者关于环境管理会计研究, 其基本主题是以环境与会计关系作为基本的研究内容, 界定了一个较为宽泛的研究主题。我认为我国的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 应当以我国社会经济背景作为切入点, 将环境会计学的研究目的、方法和理论原则与我国环境问题的现实结合, 先理清我国环境问题历史、现状及成因, 然后再考虑构建相应的环境管理会计理论架构。

参考文献

[1]干胜道, 钟朝宏.国外环境管理会计发展综述[J].会计研究, 2004

[2]颉茂华, 王珉, 胡伟娟。环境管理会计研究:综述、评价与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3]郭晓梅.环境管理会计简论[J].财会通讯, 2004

[4]肖序, 周志方.环境管理会计国际指南研究的最新进展[J].会计研究, 2005

战略管理会计综述研究 篇4

(一)基础会计核心知识学习收获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程序及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是指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做的最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基本的、主要的组成部分。会计等式,是指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来描述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达式。它分为静态会计等式、动态会计等式和扩展会计等式。

账户、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账户和会计科目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关系;账户的结构、账户中多个项目的作用以及各个项账目之间的关系;会计科目的内容、级次和编号;复式记账的原理和特点;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及其方法体系——记录方法、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方法懂得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原理、记录方法、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

账户分类。账户分类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是按账户和经济内容分类和用途结构分类。了解如何按账户的经济内容和用途、结构进行分类,一般都分为哪些类别,以及各类中一般都有哪些账户。

会计凭证。要深刻理解会计凭证在会计核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会计凭着必须真实可靠的重要性;掌握会计凭证的编制和审核方法。

会计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相互联结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可以为经营管理提供系统、完整的会计核算资料,可以正确地计算成本费用和经营成果,为财务成果的分配提供依据;利用账簿提供的资料进行账实核对,可以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从而有利于保证各项财产物资和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合理使用;账簿所提供的资料既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又是进行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必要依据;通过设置和登记账簿,既便于保存会计资料和日后查阅使用,又便于会计核算工作的分工

财产清查。主要了解财产清查的含义和分类、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财产清查的结果的账务处理。要求准确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并在了解财产清查的组织和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存活的两种盘存制度及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会计报表。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含义和构成,会计报表的含义、组成和分类;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报表的信息质量及编辑要求;还应懂得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报表时会计核算的最终

成果,要力求真实和可靠;对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报表的组成和编制要求应有比较全面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编制方法。

会计循环。会计循环是会计记录、分类和总结会计记录的过程经常被称作会计循环。会计信息起始于商业交易的初始记录,包括正式的财务报表的编制(合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个循环意味着这些程序必须持续重复,在合理的会计期间准备新的、更新的财务报表 会计循环是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从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开始,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即完成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 企业将一定时期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依据一定的步骤和方法,加以记录、分类、汇总直至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全过程。

会计核算形式。了解会计实务中使用较为普遍的各种会计核算形式,以及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使用的会计凭证和账簿,及其帐务处理的程序和过程,重点掌握科目汇总表和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会计工作的组织。了解如何安排、协调和管理好企业的会计工作。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而会计法规是保证会计工作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的约束机制。了解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认真掌握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二)、《中级财务会计》核心知识及学习收获

财务会计工作是按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企业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向各方提供会计信息。

要掌握财务会计的目标与特征、财务会计的核算原则以及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货币资金。了解货币资金的范围及内部控制制度、库存现金的管理及银行存款的管理;掌握库存现金收支的核算、备用金的核算及库存现金清查与银行存款的核对;掌握银行转帐结算方式和其他货币资金的内容及核算。

应收及预付款项。了解应收帐款的性质已范围、票据的种类和抵借和出售及其明细核算、长期应收款的核算、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核算;掌握应收帐款发生与回收的核算、坏账的核算、应收票据及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其他应收款的内容与核算。

存货。理解存货的概念与范围:了解存货的性质与分类和周转材料与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方法。掌握存货的初始计量仪发出存货的各种计价方法。原材料、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和期末存货的盘点及期末计价方法。

证劵投资。在了解证劵投资按品种和按管理意图分类的基础上,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以及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掌握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条件、操作要点以及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会计处理。

固定资产。了解固定资产的概念、特征及分类的基础上,熟悉固定资产确认和计量的标准,掌握在不同情况下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以及减值准备的核算。

投资性房地产与无形资产。了解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无形资产的内容与分类,掌握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及处置的内容和会计核算方法。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出租、出售以及期末计价的核算方法。熟悉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的原则。

流动负债。掌握流动负债的性质与分类、各项流动负债的核算方法以及或有负债的披露原则。

长期负债。了解长期负债的特点以及其计价、掌握长期借款与应付债券的核算方法、掌握借款费用的内容、资产化或费用化金额的确定及相关规定。

所有者权益。熟悉其性质、不同企业组织形式的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熟悉存股的会计处理。掌握实收资本、资本公职、留存收益的概念及其会计处理。了解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概念、特征及核算方法。

收人、费用及利润。应了解销售商品收人的确认方法。掌握各种特殊销售业的核算、资产负债表负债法下所得税的核算程序与方法和净利润的分配内容及会计处理。理解所得税核算的纳税所得与暂时性差异。

会计调整。了解会计调整的类型以及它们之间饿区分和各类会计调整的会计处理。

财务报表。要求掌握企业财务报表的种类;掌握各类报表的作用、结构原理、项目排列及编制方法;掌握财务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的基本内容。

(三)、《成本会计》核心知识及学习收获

成本会计是一种专业会计。广义成本是指凡是为取得一定的资产或为提供一定的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狭义上的成本通常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本教材所讨论与计算成本就是狭义成本。

总论。掌握成本会计的概念、对象、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了解成本会计的组织。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和一般程序。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算管结合,算为管用。掌握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掌握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账户。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了解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性质在;掌握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性质及其核算特点;掌握辅助恒产费用归集的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性质及其核算特点;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归集的方法;重点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制造费用的核算。了解制造费用的性质和内容;掌握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了解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概念,掌握停工损失的核算;停工损失的概念及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停工损失的核算方法。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了解在产品的概念;掌握在产品数量的确定方法;重点掌握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各种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了解产品计算方法的种类以及基本方法与辅助方法的划分;掌握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计算的影响。

品种法。掌握品种法成本计算的概念、特点和适用范围:熟悉品种法中各种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方法及相应账务处理:熟练掌握品种法的成本核算程序。

分批法。理解分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及计算程序,理解简化分批法的特点,掌握简化分批法的计算程序及其应用。

分步法。了解分步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理解和掌握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的主要内容与核算方法,重点掌握综合成本还原的原理及方法。

分类法。应理解分类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分类法的计算程序,理解副产品的概念及成本的计算特点,掌握副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定额法。应理解定额法的特点、适用范围及优缺点,掌握该种方法的计算原理和产品实际成本的计算。

成本报表,应理解成本报表的概念和种类,理解成本报表的意义,掌握产品成产成本表、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和各种费用报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

成本分析。成本分析师成本核算工作的继续,是成本会计的重要部分。应该理解成本分析的意义,掌握成本分析的方法和内容及其公式应用。

二、个人应用研究报告

我本人觉得通过实际操作,不仅使得我们每个人掌握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薄的会计工作技能和方法,而且对所学理论有一个较系统、完整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会计实践相结合的目的。通过学习我明白了

外乎有两类,一类是发生额,另一类是余额。作为记账对象的发生额数据,来自于记账凭证,而作为记账结果的期末(或初期)余额数据,则是在账簿被登记之后形成的。所以,账簿记录只不过是记账凭证上账户记录的分类、汇总罢了。由于计算机具有强大、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它对记账凭证库文件的分类、汇总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对于账户余额,只要保证系统初始化时输入的初始余额数据正确无误,以后各个会计期的期末余额也就唾手可得了。因此,使用电脑的“帐”是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主要是各会计账户的期初余额数据)自动地准确无误地派

生出来的。理论上说,保留了凭证库文件及相关数据,也就保证了账簿的存在。记账,是传统财务会计账务处理流程的核心环节。字会计产生以来,就一直与记账、算账、报账时刻相伴、密不可分,从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到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无不留下了“记账“的烙印。所以,在传统观念上,“记账”似乎成了会计的代名词。电脑的记账这里所谓的“记账”就是将帐前凭证库文件中审核通过的记账凭证做上过账标识,或者另外形成一个帐后凭证库文件,表明该记账凭证已入库,不允许在对其进行无痕迹修改或作废,删除操作。如果有错误,只能采用类似于手工会计下的红字冲销法,通过输入“更正凭证”予以纠正。所以,记账环节完全可以取消,即平时不登记日记帐、明细账及总账,只将记账凭证保存在一起,在需要时再采用瞬间成账的做法:根据科目余额库文件的期初余额数据和记账凭证库文件的科目发生额数据,当即形成所需的“账簿”并予以输出。同时,这种瞬间成账的方式也使会计报表瞬间形成成为可能。至于很多财务软件所提供的记账模块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会计人员的账务处理习惯,即只有先记账才能查询和打印。

在手工会计中,分类账分为总分类账(总账)和明细分类账(明细账)。其登记的原则是“平行登记”,即把来源于记账凭证的信息一方面记入有关总账账户,同时还要记入该总账所属的有关明细账账户,并通过定期对账来检查和纠正总账或明细账中可能出现的记录错误。这种通过低效率的多重放映和相互稽核来换取数据处理的正确性与可靠性事手工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对账是设置账簿的产物。如果没有设置账簿也就无所谓账证、账账、帐表之间的核对了。计算机本身是不会发生遗漏、重复及计算错误的,只要会计软件的程序正确且运行正常,账证、帐帐一定是相符的;只要报表公式定义正确,帐表也一定相符,这样,就使手工会计下的对账环节不复存在了。

会计学是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一种记录,管理者通过它可以了解企业的经济状况。税务局根据会计学账目来进行税收,会计学还涉及到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等方面。可以说它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做事业的基础,是一种技术职业,比较适合有耐心,对数字敏感,做事谨慎的人学习。会计学是一门最传统的行业,我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也会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会计和别的行业不同的是,不允许有一点差错,就会影响到后期核对账目的好多环节,所以在做帐目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保证每个环节都正确。

以上是我对会计专业课程知识综述及个人应用研究报告的 一些论述,内容好像不是很成熟,但是我希望通过我的这边论文能给初学会计人员有些启示,使我们这些会计从业人员更好的为企 业服务,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尽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中级财务会计》杨有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基础会计》金中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财务会计目标理论研究综述 篇5

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学派的思想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存在,公司制盛行后,才成为一个独立学派。其发展与现代产权理论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资源所有者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公司制下,这种关系十分明显。其主要观点是:会计信息质量强调客观性,只确认企业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以准确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经营业绩能够帮助评价受托资源使用效率,因此收益表更重要。

决策有用观

随着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大量可靠而相关的财务信息成为投资决策的支撑,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应运而生。其主要观点为:强调会计信息对决策的相关性和有用性;除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计量上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行以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对各财务报表一视同仁以实现会计信息全面性。

一、国外财务会计目标研究回顾

美国是研究财务会计目标较早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些相关会计文献直接或间接涉及到会计目标这一概念,例如1940年佩顿和利特尔顿在其经典名著《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指出会计目标是“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整理汇总,以满足管理当局、投资者、社会公众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会计目标受到更大重视。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发表了《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最早权威地使用了会计信息系统概念。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8年发表了第一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提出的目标是向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即“决策有用观”。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在《财务报告原则公告》(1999)中对会计目标的表述为:会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报告主体财务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信息,用于广泛的各类使用者评估主体管理层的受托责任和做出经济决策。即“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并重。

德国的会计任务,即会计目标表述为:会计信息如实反映企业状况,按照规则和法律要求报告和计量,防止违法操作的可能,使信息使用者得到真正的财务信息。由此看出,德国的会计目标偏向受托责任观。

日本的财务会计目标实际偏向确定企业管理者操持功能的履行程度和计算公司分配收益,即偏向受托责任观。

上述文献表明,英美国家在财务会计目标的选择上更倾向于决策有用观。这同其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有关,英美国家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证券市场,职业投资人成为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便是有助于做出投资决策以获取收益。而在德日等国家,国家对经济干预较大,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尤其是德国,银行成为企业最大的债权人。这样,政府或银行作为管理型投资者成为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在会计目标的选择上必然会偏向受托责任观以要求企业提供准确的财务会计信息。

二、国内财务会计目标研究回顾

我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会计基本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的颁布,对会计目标的研究才逐步达到高潮。但研究依然是围绕西方学者提出的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进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做出相应选择。

1、以受托责任观为主,兼顾决策有用观1

葛家澍、刘峰(2003)在《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中提出,鉴于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尚不完善,模仿FASB提出的“决策有用观”未必恰当,还应以“受托责任观”为主。《会计目标》课题组(2005)《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详尽地分析了影响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几大因素,指出会计目标总体应定位在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经管责任会计信息,但随着上市公司投资者结构的不断变化,我们必须考虑未来潜在的职业投资人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需求。梁爽(2005)在《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逻辑关系剖析》一文中剖析了环境因素对会计目标具体影响的层次与程度差异及经济环境特征,也指出同样的会计目标定位。我国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侧》也是侧重受托责任观,同时兼顾决策有用观。

2、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发展并继续改进

葛家澍、杜兴强(2005)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一书中指出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自然延续,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发展到一个特定历史横切面上的特例。田璧(2012)在《会计目标的发展和演变——兼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一文中探讨会计目标发展演变的轨迹,说明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继承和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规范,我国应以决策有用观为研究起点。

3、其他观点

除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外,我国学者也根据我国实际环境及相关理论提出其他类型的会计目标。比如田昆儒(2000)在《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一文中指出由于任何一个时期的会计都是建立在一定产权关系基础上的,因而会计目标也在于要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周守华、肖再正(2005)在《权益均衡论: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思考》中指出了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都忽略了会计信息系统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信息质和量规定性的界定上的利益冲突、会计信息系统制度安排的激励效应以及会计信息披露成本的制约。通过博弈实现纳什均衡,才能维持会计目标的稳定性。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从现有文献来看,财务会计目标的制定大多是在受托决策观和决策有用观之间进行选择或组合,依据主要是各国社会环境,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与阶段。但是这两个观点都存在局限性。受托责任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侧重反映过去的信息,难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而决策有用观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可操作性差,主观性强。将两者结合虽然能够提供更高质量、更全面的会计信息,但是这种结合本身存在操作困难,并且双重会计目标容易造成操作实务出现混乱。因此,我认为会计目标的制定更重要的适应会计实务,由于财务会计就是向外提供财务信息的,而不同类型的公司其财务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类型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将会计目标的选择权赋予单个公司,每个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类型及发展需求来制定自身的会计目标。这样多样化、多层次的会计目标不仅能够适应各个公司所面临的实际环境,而且因为同一类型的公司会计目标具备一致性,便于比较或监察。例如,非金融类公司,应偏向受托责任观,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与企业高效运营;金融类公司,由于其经营业务具有投资性特点,应偏向决策有用观,以对投资者投入资本负责。(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 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会计目标》课题组. 对我国会计目标定位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

[3]梁爽. 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逻辑关系剖析[J].会计研究.2005

[4]葛家澍,杜兴强.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5]田璧. 会计目标的发展和演变——兼论“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J].财务与会计.2012

[6]田昆儒. 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J].现代财经.2000

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和综述 篇6

1. 难以适应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随着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各种新的管理理念的运用, 使企业的直接人工成本下降, 制造费用提高, 各种间接成本在制造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 这引发了许多新的问题。而传统管理会计在成本计算系统、成本分析系统与业绩报告系统等方面都不能适应新制造环境的变化。

2. 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除成本指标之外还有大量的非财务指标, 而这些是传统管理会计不能够提供的。另外, 技术的陈旧和滞后也导致了传统管理会计不能满足战略管理的需要。

3. 缺乏重视外部环境的长远战略观念。

传统管理无法提供和分析与企业战略有关的管理会计数据, 例如战略成本计算、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等, 难以分析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者的成本和成本结构、及其竞争者的战略在市场上的表现等内容。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1. 全面性。

战略管理会计重视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创造活动, 也重视对核心价值创造过程做为辅助支持的其他职能活动, 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管理在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价值创造要素。

2. 长期性。

战略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战略规划, 将长期经营策略和年度经营计划相结合, 追求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的过程中, 以把握潜在机会, 规避风险为前提, 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增强价值创造能力。

3. 整体性。

从战略目标实现为出发点, 把企业管理的各职能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分析。从企业整体目标最优的角度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另一方面, 对外部价值链环节的分析进一步将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客户、供应商的利益结合起来, 从而保证了利益相关人总体利益最大化。

4. 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关注企业竞争的外部环境, 通过对竞争的战略计划, 市场份额, 定价策略、创新能力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预测竞争对手的经营状况, 从而帮助本企业做出相应的策略选择。

5. 宏观性。

战略管理会计在传统关注企业微观运营信息的基础上, 为了保证战略目标的落实, 还要处理各种宏观信息。即战略管理会计是通过赋予其传统的计划, 监督和控制职能有区别新的内涵来实现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决策支持。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

1. 环境分析。

环境对企业发生双重的影响, 一方面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的机遇, 另一方面则隐含着诸多对企业经营甚至生存形成威胁的因素。如何通过强化自身优势, 并在抓住机遇的同时, 弱化种种环境束缚规避风险是战略管理的基本使命。与此相适应, 战略管理会计要提供与其余战略管理相关的会计信息, 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分析还应该包括与外部环境环境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决策支持, 使企业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对战略进行动态管理。

2. 风险控制和不确定环境管理。

针对传统的管理会计只关注年度经营的短视问题, 战略管理会计通过对财务资源的长期规划来规避和控制风险, 例如投资组合管理、市场进入方式的选择等。风险控制和动态环境管理分析对管理层的决策支持则是通过专项管理报告和管理报表的形式来体现的。

3. 公司绩效评价。

随着发展企业竞争优势和满足顾客要求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思想, 传统的财务计量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对企业整体经营业绩进行综合评价的要求。因此, 以BS为代表的全面评价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评级体系应运而生。但是需要指出的是, 作为公司战略的管理人, 管理会计成为BS不可或缺的实施者之一。在管理过程中, 管理会计的职能就是要对各方利益的平衡水平以指标的形式加以体现, 并随时通过运营监控提取数据来监督平衡几分的各项指标水平, 据此向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建议。

4. 成本动因分析。

为了获得成本领先地位, 有必要确定哪些成本驱动因素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并将这些战略成本驱动因素至于管理会计的控制之下, 就可以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及时识别每种价值创造活动的相对成本地位和变化趋势, 进而为改进成本控制水平提供有效的途径。

5. 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是指在企业中从基本材料采购、生产销售直至交给最终客户的产品的整个经营过程中各种价值创造活动联结的结合, 价值链分析在分析企业内部优缺点和外部压力及机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价值链分析的重要意义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 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可以优化企业经营过程。例如, 通过正确分析购买原材料质量和产品废品之间的关系, 可以正确确定采购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标准, 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损失。其次, 通过将企业价值链和供应商, 客户价值链连接在一起分析, 可以改进企业的产品生产、技术和方法等。

6. 竞争对手分析。

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当代竞争战略是建立在与竞争对手对比基础上的, 不能准确地判断竞争对手就无法制定可行的竞争战略。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 就需要了解竞争对手, 分析竞争对手。

四、战略管理会计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普及程度不高。

在我国, 战略管理会计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阶段, 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 也未得到有效的普及, 这也就为在实践中实施战略管理会计增加了难度。

2. 企业经营者对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和重视不够。

尽管会计体系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块, 但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层普遍缺乏战略管理意识, 在会计工作中仍然是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一些经营管理者为了短期利益、不重视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企业的各种管理策略, 这种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或社会的长远利益, 根本利益不相一致的状况, 直接影响着战略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

3. 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

战略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产物, 其应用方法较传统管理会计有很大变化。多样的信息来源和信息种类需要多种分析方法。因此, 其应用方法不仅是财务指标的计算, 而是结合了环境分析法、对手分析法、价值链分析法、生命周期分析法、矩阵定位分析法、预警分析法、动因分析法、综合记分法等多种技术方法的灵活运用。它无疑是对传统管理会计方法的丰富, 这就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4. 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缺陷。当前, 我国会计电算

化发展虽已进入企业内部网络应用阶段, 管理会计也被真正纳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 发挥其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考核等优势。战略管理会计作为战略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 更多地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大量半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战略决策问题, 它所需要的信息来源、数量、特征和加工处理都与传统管理会计有着明显的不同, 需要特殊的信息加工方法来支撑, 因而原有的管理会计系统本身的缺陷影响着战略管理会计实际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五、促进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发展的对策

1. 加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

应设立一个专门机构来研究和指导管理会计工作, 开展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 创办专门的管理会计刊物, 促进各种学术或职业组织将管理会计作为其重要的研究课题, 拓展管理会计的研究领域, 兼顾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和企业外部市场信息, 加强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 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

2. 大力普及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知识。

高等院校非会计专业的经济管理专业应该开设管理会计课程, 并且要求在开设管理会计课程时, 一定要注重对战略管理会计等新知识的讲解介绍。另外, 加强企业管理层与财务会员的学习和培训, 树立其战略管理会计意识, 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

3. 努力营造一个适合战略管理会计运用的良好环境。

应优化市场环境, 实现国有企业产权限的多元化, 形成国有产权主体, 促使企业经营机制的变革, 为战略管理会计师应用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政府要制定有利于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法律和制度安排, 运用法律制度规范企业会计应用, 为企业应用战略管理会计提供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

4. 认真总结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成功案例。

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少数企业中已得到其成功应用。如杭州百大集团根据自身情况, 采用了财务和非财务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完成责任指标的积极性, 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5. 积极建立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

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及时提供战略性信息, 有必要建立企业的战略管理会计信息库, 培养自己的战略管理会计人才, 及时收集和整理来自各方面的多样化信息, 包括本企业和竞争对手的各类资料、行业分析报告、政府政策及统计公告、国际市场行情、国际经济发展动态、重要的新闻报道以及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在战略决策时, 战略管理会计师则运用一定的方法, 对战略信息库中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 及时提供给决策当局, 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摘要: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补充、丰富和发展, 它具有全面性、长远性、整体性、外部性、宏观性等特点。针对当前战略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普及不好、重视和认识程度不高等实际问题, 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其理论和方法的系统研究, 普及理论知识, 创造良好运用环境, 借鉴成功的应用范例充实会计信息内容, 促进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 以更好地服务与现实经营和长远的战略管理。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战略管理,发展和综述

参考文献

[1]王明虎.战备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J].财会月刊2, 003 (1)

[2]周长鸣, 康玉珠.管理会计的困境与战略管理[J].会计发展江苏商论, 2003 (11)

会计研究方法综述 篇7

会计理论研究是以20世纪初斯普拉格的《账户原理》 (1907年) 和佩顿的《会计理论》 (1922年) 的出版为标志,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成为传统的研究时期, 这一阶段所采用的方法称为“规范研究” (Normative Study) 。规范研究通常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提出标准作为分析处理会计问题的标准, 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 “实证研究” (Positive Study) 异军突起。经济学成为实证理论的主要推动力量, 实证研究方法首先通过金融经济学和金融理论进入会计研究领域。1968年, 鲍尔和布朗关于会计收益和股票价格的研究可视为实证研究的萌芽。1976年, 詹森 (Jensen) 发表《罗切斯特学派宣言》, 反对以特定价值判断为指导的传统会计研究方法, 提倡要建立实证会计理论。瓦茨 (Watts) 和齐默尔曼 (Zimmerman) 于1986年出版了《实证会计理论》一书, 成为实证会计理论的经典之作。到了20世纪80年代, 实证研究方法已成为西方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主流派。美国会计学会权威期刊《会计评论》 (Accounting Review) 刊发文章的基本标准是“该成果是对会计思想做出重大贡献”, 该期刊偏好具有实务相关性的论文, “纯规范性或描述性的论文一般不会被接受”。其他知名度较高的会计类期刊如《会计纵横》 (Accounting Horizons) 、《会计和经济学月刊》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会计论丛》 (Issues in Accounting) 也不接受纯理论性的文章、论述方法论问题的文章或论述不使用大规模样本检验的文章。

二、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休谟在《人性论》 (1739) 中指出, 人们不能从“是”的命题推断出“应是”的命题, 这一论断被布莱克贴切地命名为“休谟铡刀” (1970) , 并成为人们公认的区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基本标准。

(一) 规范会计研究

人们普遍认为, 规范会计研究是探讨关于会计“应该是什么”的方法论, 它通过一系列会计准则的规范性要求, 从逻辑高度上概括或指明最优化会计实践应该是什么。规范会计研究的优点:一是研究方法成熟。归纳法或演绎法是规范会计研究主流方法, 这两种方法历史悠久, 逻辑性强, 容易掌握, 易于理解。二是适用范围较广。规范研究可以不受预定模式的束缚, 把理论概念或结论建立在大量现象的基础上。该方法既能适应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 也能适应会计基本概念及会计应用理论的研究;既可从理论命题推导出事实命题, 也可用来解释已知的会计理论或会计行为。三是研究结论针对性较强。规范会计一般围绕确立的会计课题去搜集相关资料, 继而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结论, 可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范会计研究的缺陷:一是价值不中立。规范会计研究强调价值判断, 研究者的个人价值偏好会影响所搜集的资料和对研究结果的解释, 进而影响研究结论的客观性。二是逻辑前提缺乏检验。规范会计研究强调证实性而不强调证伪性。但为证实论点所依据的逻辑起点假设却未经过验证, 很多理论仍属于学术上的推论。推导结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前提假设, 如果前提假设错误, 则结论就成为“空中楼阁”。三是定性描述难以识别会计问题的本质现象。规范研究无论是演绎法还是归纳法都是侧重定性分析而忽略定量分析, 纯粹的定性分析难以揭示事物间微妙的区别和联系, 难以深入剖析各种会计现象的规律性, 其结论因不具备可检验性而降低可信性和可操作性。

(二) 实证会计研究

实证会计研究是描述关于会计现象“是什么”的方法论, 它为解释现行会计实践和预测未来会计实务提供理论依据。实证会计研究的优点:一是精确具体。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实证会计突出数学在建模和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通过定量深入剖析各种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既能使人们对经济现象的认识具体化和精确化, 又可减少由于概念、运算手段等方面的不确切而产生的无谓争论。数学分析方法的运用, 可以超越现实的观察, 并推导出新结果, 发现直觉无法获得的关联关系, 从数据中最大程度地吸取有用信息, 减少分析中的表面化和偶然性, 从而提升会计学理论的科学性, 特别是其具体论断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基于此, 使得监管部门有可能摆脱会计寻租、政治游说等道德观念的外部性困扰, 在会计理论的许多论断上达到某种一致性, 并且在其立场上保持某种中立性。二是拓宽会计研究领域。实证会计重视对会计主体行为及其动机的研究, 大量引进经济学研究成果, 如产权理论、契约理论、企业理论。为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提供新的概念框架, 把会计研究领域扩展到研究资本市场, 如会计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关系、会计政策选择、会计行为研究等, 从而使我们对会计理论的认识又进一步。三是遏制学术腐败。实证会计不做重复性研究, 每项研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为所研究领域增添新内容、创造新理论。实证研究为防止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 扭转不良学术风气提供平台。四是突出预测功能。实证会计得出的结论不仅阐释观察到的会计现象, 而且还对未观察到的现象以及那些虽已发生但尚未通过搜集、分析获得系统性数据加以证实的现象实施会计预测。五是体现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证会计从会计假设入手, 对规范会计理论赖以依存的前提进行检验, 进而证实或证伪规范会计研究结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与当代经济科学发展的大方向趋同, 研究目标侧重现实, 而不是理想, 紧密结合会计实务, 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实证会计研究的缺陷:一是经验检验与理论分析脱节。任何经验研究的设计都要求理论构建, 实证理论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包括理论假设, 而很多理论假设都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中, 决策者通常被假定为效用最大化者, 并且其行动被置于一个竞争性市场系统内。这些假定 (Assumption) 成为公式化可接受实证检验的假设 (Hypotheses) , 在研究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决策条件;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中心是经济理性 (Economic rationality) 观念。虽然经济理性观念为严谨的数学分析提供出发点, 但是经济理性的基本条件已经成为争论的主题。作为行为动机基础的“效用最大化”观念和作为交易发生的组织场所的市场理论是植根于经济理性的两个基本条件。现有大量的经验证据显示, 个人不具备边际分析 (效用最大化的条件) 理性, 完备的有效市场也不存在。二是核心论断的或然性。在实证会计的结论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关于会计问题的预测论断, 预测是面向未来的, 而经济活动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因此, 会计理论的预测只能说明可能性。尽管这种可能性是概率极大的, 但它仍是或然的、应然的。“事实本身没有告诉我们任何东西” (马歇尔语) , “事实自身不会说话” (萨缪尔森语) , 若想要事实说话, 就必须对其加以说明或解释。而作为“经济人”的会计学者, 在进行实证会计研究过程中, 不可能完全避免个人偏好所带来的“先入为主”的干扰, 解释者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掺杂其中。在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客观独立的经验证据, 一切经验证据都是受评价者的背景知识或世界观的影响, 于是对同一事实往往会有不同的说明或解释。如Wines (1994) 以澳大利亚7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 验证会计师提供非审计服务与会计师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 非审计服务收入与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呈负相关。Barkess和Simnett (1994) 也以澳大利亚上市公司为样本, 经多元回归分析, 却得出“非审计费用与非标准意见呈显著正相关”的结论。三是论证工具缺陷。数学的优势以及数学大规模运用依然不足以消除会计学科属性上的困惑。严格地讲, 会计是一门问题导向的学科, 问题的惟一来源只能是现实的经济运行, 数学方法是对经济现象进行总结并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的一种手段, 并不是经济理论本身。经济是一个数据生成过程 (Data Generating Process) , 是一个复杂的、不可逆的非实验系统。无法像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那样进行多次重复的实验, 从而得到多组随机的实现值。而实证会计在运用数学分析时, 只能将某个确定的经济变量值看成是某个随机过程的一个实现值。作为会计研究工具的数学本身也具有先天性理论缺陷。从2500多年前芝诺悖论引发第一次数学危机起, 到非欧几何、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罗素悖论, 经历数次灾难性打击之后, 数学理论自身缺乏坚实的逻辑基础以及某些核心范畴难以严格定义的事实已被越来越多的数学家承认。运用抽样方法采集数据时存在抽样误差:运用数学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假说检验, 推断总体时存在推断误差。因此, 有限的样本很难充分模拟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四是有些研究对象难以量化。数学的用途是广泛有效的, 但绝不是万能的。实证研究是用数学公式来描述经济规律和模拟经济运行, 但经济规律本身也是相当复杂, 将经济规律简单化、公式化, 其运行结果往往有一定的误差, 这种误差有时是可以接受的, 有时则与实际运行结果不相符合。会计问题涉及经济制度、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变量因素, 这些变量因素含义比较模糊, 性质难以准确界定, 因而难以量化。而现在的实证会计往往利用替代变量来表示, 如独立性以审计师出具的非标准意见的数量为替代变量, 审计调整作为审计师应有职业谨慎的替代变量。这样的模型将会计非人性化, 将经济活动中人的活动机械化、程式化, 其效果可想而知。五是时间上的滞后性。实证会计必须等到某一会计问题出现很长时间, 有足够的样本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经验分析时才能得以实施。

三、我国会计研究范式的选择

实证会计成为西方会计研究的主流是不争的事实。规范会计没有能够取得与实证会计相比肩的地位, 然而, 它的顽强存在和自主发展也是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证券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基于中国国情, 本文认为, 会计研究方法的选择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 优势互补, 相得益彰

近代量子物理学的奠基人尼尔斯·玻尔曾经说过, 站在一条深刻真理对面的往往是另外一条深刻的真理。既然规范与实证各具特色, 那么偏废任何一方均非善策。理想的选择是消除两者之间的对峙状态, 承认彼此的存在价值, 并促进两者实现一定程度的结合。经济活动既有客观性的一面, 又有主观性的一面, 二者缺一不可。会计实践规律的刚性制约, 又受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会计学要对具有如此双重属性的经济活动作出正确的理论概括, 就不能不既具有实证性, 又具有规范性。从认识上看, 规范会计研究代表了会计人员对会计现象的本质特征由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而实证会计研究则代表了会计人员对会计现象的本质特征由具体到一般的认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对会计问题本质规律的认识;从质和量的关系来看, 事物的质和量是密不可分的。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而量是表示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的数量的规定性。质是量的基础, 并对量起制约作用;量是质的必要条件, 任何事物都有其数量界限。实证会计侧重定量研究, 规范会计侧重定性研究, 定性分析是基础, 在研究中起预见和指导作用;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精确化, 在研究中起着证实和纠错作用。会计理论研究应该是两种方法的统一, 这既确保了会计理论构建的逻辑相关性和紧密性, 又为会计理论的真实性和精确性提供了检验依据, 做到优势互补,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二) 规范为主, 实证为辅

回顾我国会计研究的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规范理论一直是主流范式, 实证研究居于从属地位, 以假设检验型为特征的实证会计文章在我国会计研究的权威期刊上并不多见。本文认为, 这种状况有其现实的合理性, 主要原因:首先,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实证会计必须以经济理论和运行机制及经济行为作为研究主体行为的理论分析基础。离开了理论分析的指导, 会计研究也就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而理论不仅指西方经济理论, 也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由于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经济运行中一些重大问题尚未最终讨论清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因此, 目前的实证会计大都是建立在经济理论基础之上。所谓“橘生淮南为橘, 生淮北为枳”。虽然有些西方经济理论假设适用于改革时期的中国, 但不能一概而论。如果直接将西方现有的模型应用于中国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检验, 忽略了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历史和现状, 从而也就忽视了实证分析完整的理论基础, 致使对经济行为的解释呈现出较为混乱的局面, 甚至得出了一些相互矛盾的结论。其次, 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比弗 (Beaver) 认为, 美国实证会计研究空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的股权分散化, 机构投资者比重较大, 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反观中国的公司治理, 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阶层, 股权交易市场 (包括证券市场) 尚不发达。这些客观因素造成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和监事会职能缺位。大股东根据上市公司业绩状况, 决定给予“抽血”或“输血”。从实证研究方法的角度看, 上市公司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这就从方法论上影响实证会计研究的可信性。第三, 我国企业经济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准确、及时与否直接影响实证分析的精确性。目前, 由于我国统计水平不高, 不仅可供直接使用的数据很少, 口径不一的现象多, 且已有的数据的可容性、连续性和可比性都存在较大问题。我国会计规范变迁较为频繁, 加之我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明显的“政策市”, 股价变动多与政策出台有关, 这些情况也严重影响数据的可比性。在问卷型调查中, 非应答 (No Response) 问题可能严重, 有40%的应答者就算幸运。由于保密性质, 有些数据只能以高度加总的形式公布, 不能告诉我们有关微观单位的情况, 而这些才是研究的目标。一些地方部门或单位的领导受利益驱动, 以权扰数、以数谋利等违法行为滋长、漫延, 加之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一大流弊, 会计造假前仆后继, 数据的真实性大大折扣。把虚假的数据放进即使正确的模型中, 出来的结果也是不可信的。第四, 实证研究型会计人才匮乏。实证会计不仅需要扎实的财会知识、经济理论知识、较完备的数学知识和一定的计算技术, 同时还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但由于历史的和学校教育专业设置等原因, 当前在我国这类文理渗透、经济与数学皆精通的人才仍是凤毛麟角。在1997年之前, 我国的实证会计主要是引进、介绍西方成果, 此后的实证研究主要是模仿, 真正能够结合中国国情建立模型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更有甚者, 为显示自己研究水平之高深, 一些学者刻意采用一些形式上看似完美的数学模型符号或是把简单的会计理论数学模型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及附庸风雅的风气对我国的会计研究百害而无一利。第五, 实证的现实预测效果不尽人意。20世纪60年代以来, 全球许多政府机构和科研单位都尝试采用实证模型进行经济预测, 但预测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仅以股票价格的预测为例, 股市可以说是数据资料很充分, 很准确, 也很有条件根据各种资料拟合计量经济模型的场所。然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一些经济学家试图运用高深的随机微分方程和非参数统计方法来研究金融市场问题, 但至今收效甚微, 另外盛行于股票市场的股市行情分析软件, 始终无法准确预测股票市场走势。

(三) 量体裁衣, 确定对象

研究方法只有能否解决问题之分, 而无优劣之分。既然规范和实证都有优缺点, 那么以何种方式实现二者的结合呢?本文认为, 选择以哪一种为主的研究方法应当根据会计研究的对象确定。一般来讲, 越是具体的问题, 实证的成分越多;而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 越具有规范性。如为了验证事务所变更是否会影响审计意见, 就宜采用数理统计模型, 收集资本市场的数据进行验证, 而无法单纯用归纳和演绎推理得出结论;而对会计假设、审计假设、审计理论结构、会计和审计定义、本质等问题, 则不易采用实证为主的研究方法。对过去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之时的研究宜以规范性研究为主, 因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性效应十分明显, 非会计信息对市场的影响较大, 监督机制不健全, 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故而数理统计研究意义不大。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经济体制的改革深入、新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的出台、证券市场的发展, 实证会计研究的环境和实践条件日趋成熟, 实证研究的数量也应该逐渐增多。

参考文献

[1]鲍勃.瑞安等著, 阎达五等译:《财务与会计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2]王晓林:《经济学:实证的抑或规范的》, 《经济学家》2003年第4期。

[3]李志强、詹锋:《浅析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的缺陷》, 《统计研究》2003年第6期。

[4]Bob Ryan.Robert W.Scapens.Michael Theobald.Reserch Method and Methodology in Finance and Accounting.2nd Edition, ThomsomLearning, 1992.

[5]Christenson, C.The methodologyofpositive accounting.Account Review, 1982.

会计职业判断研究综述 篇8

关键词: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会计职业判断具有灵活性和智慧, 是财务报告的精髓部分。高水准的判断是会计职业的要求, 而且会计准则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职业判断。新会计准则的出台, 也对职业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判断质量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质量。国内外对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主要从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 会计职业判断过程, 会计职业判断结果这四个方面展开。

一、会计准则与职业判断互动研究

(一) 国内会计准则与职业判断互动研究

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比较晚, 2000年以后有学者开始注意到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留给职业判断的空间。目前关于职业判断在准则中具体运用的研究涉及到资产减值, 或有事项, 收入确认, 借款费用, 债务重组, 非货币性交易, 关联方交易等具体准则。一般是通过解释准则的具体规定来分析哪些情况下需要职业判断, 以及如何进行判断。程小琴 (2007) , 赵红英 (2007) 等人研究了公允价值与职业判断的关系, 分析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多重性, 认为公允价值的计量离不开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是公允价值运用的基石。在职业判断引导机制与准则的结合研究方面, 张世兴 (2004) 分析了会计职业判断引导体系的内容及构成, 认为会计职业判断引导体系分为权威性引导和非权威性引导, 内容上包括指南, 解释, 公告和补充等。郑山 (2005) , 从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主要因素入手, 对部分企业在执行会计制度中滥用职业判断的原因及手法进行分析, 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公司治理, 会计监管, 会计人员素质等多方面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和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对于准则制定与会计职业判断, 刘金星等 (2006) 对英美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条件, 实施范围, 程度及其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发现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条件———会计准则对会计职业判断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得出对我国的启示是:准则的制定应偏向原则导向模式, 会计职业判断应逐步推行。

(二) 国外会计准则与职业判断互动研究

早期的审计研究表明, 在没有明确的正确标准时, 对相同问题达成的判断共识可以看作对准则的“替代”, 在缺乏共识的情况下, 准则提供了个体判断正确性的最重要来源。Watts和Zimmerman进行了实证研究, 一方面政府及监管机构会通过各种管制等手段对企业施加影响;另一方面, 对准则制定者而言, 试图在公告中涵盖所有会计实务规则是不可能的, 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意味着准则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总是落后于实务创新, 职业判断可以通过个体或群体的经验技能暂时弥补制度的空白, 并对新准则的制定起到实验作用。对于那些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准则, 预先暗含的职业判断空间也为准则制定者抵御外界压力并将责任推卸给判断主体提供了辩解的借口。可见, 准则倾向于反映政治和成本效益妥协的结果, 而并非一定是最佳的实务。这些研究表明准则和判断之间存在微妙的关系, 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对职业判断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手册》以及非加拿大准则要求的判断分类进行了归纳。包括提及“判断”的措辞, 要求作出选择的判断, 条件句是否适用的判断, 有关词语含义的判断, 准则的实质要求作判断。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 得出了职业判断过程, 判断中的复杂问题等多方面的结论。

(三) 研究评述

我国对会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的互动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操作和具体运用方面, 并且多从具体准则入手, 或者研究准则整体的架构与制定, 很少分析准则中关于职业判断的语言表述, 也没有对准则应如何引导职业判断提出明确的建议。国外的研究直接涉及准则与职业判断互动的不多, 随着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准则中职业判断空间的争夺也更加复杂。

二、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研究

(一) 国内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研究

许家燕、杨亲 (2003) 把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因素分为主体因素, 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主体因素包括知识和经验, 需要和动机。客体因素包括问题的复杂性, 重复性, 规范程度、类型和要求的判断质量。环境因素包括法律法规, 职业道德, 公司治理, 生产经营特点等。邱丹、戴蓬军 (2007) 从组织行为学中的个性心理特征角度来分析个性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影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 性格, 能力, 价值观和态度。气质分为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类。性格按个性的独立性程度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判断的能力包括知识和经验两方面。对于价值观, 认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判断行为。对于态度, 认为最重要的是工作满意度, 其与职业判断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赵馨燕 (2006) 从行为学的角度入手, 分析了影响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行为的首要心理因素是追逐经济利益的需要和动机, 其他影响因素包括会计个体的价值观, 知觉, 个性因素等。环境因素分为有形因素和无形因素。有形的微观因素包括企业的组织形式, 企业的经济结构, 企业行为, 管理当局的素质等。有形的宏观因素包括经济环境因素, 政治环境因素, 法律环境因素。无形因素是指社会文化环境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许燕 (2006)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考察, 将会计职业判断作为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分析了影响会计职业判断质量的判断情境, 即任务环境, 激励与压力。作者把任务环境分为了简单静态型, 复杂静态型, 简单动态型和复杂动态型四类来考察。并列举了影响判断过程的任务环境信息的其他特性, 如次序效应, 信息的数量, 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一致性等。

(二) 国外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研究

国外对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的研究包括环境因素和人的因素两个方面。Craig和Michae (1988) 研究了不确定性对判断结果评价的影响。人的因素主要指影响判断个体的心理因素。Robert (1990)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 检验了财务激励, 绩效反馈, 以及对公正性明确的要求对会计和审计决策的影响。并且将这三个因素与可获得的决策帮助信息结合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当不存在决策帮助信息时, 这三个因素的存在都会增加决策的准确性, 减少决策的多样性。当存在决策帮助和内含的绩效标准时, 判断主体倾向于在决策过程中使用决策帮助。但是当可获得同样的决策帮助, 并提供激励时, 再提供反馈或要求公正性时, 对决策帮助的依赖和决策的准确性会降低, 而判断主体决策的多样性会增加, 结合激励与反馈因素也会得到相同的检验结果。Karl (1983) 对会计系统中的压力因素进行研究, 详细论述了压力的好处和影响, 压力与控制, 对压力的预见性, 压力与绩效, 以及对压力的管理等, 认为当压力增加时, 工作绩效会先变好, 当压力继续增加时, 工作绩效就会变坏。而对压力进行预见和控制是有好处的。适度的压力对会计人员也是有好处的。斯科特.普劳斯 (2005)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一般意义下的决策和判断进行研究。斯科特总结得出选择性知觉, 认知不协调性, 记忆和事后聪明式偏差, 情境依赖性, 问题的可塑性, 问题的措辞和框架, 直觉, 社会因素, 群体决策, 过度自信, 自我实现预言, 行为陷阱等多个方面都会影响判断和决策。

(三) 研究评述

国内研究偏重于对所有影响因素的整体论述, 没有对某一方面的因素进行详细的研究。而且这些借鉴的研究成果在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 是否存在特殊性等都没有进行实际的调查研究。国外的研究比较注重实验和调查的方法, 对某一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 但是对影响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缺乏整体的把握。

三、会计职业判断过程研究

(一) 国内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研究

我国对职业判断过程的研究一是对判断程序的研究, 关注判断的步骤和方法;二是对判断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目标进行研究。一般认为会计职业判断的原则包括客观性, 合法性, 公允性, 适用性, 公正性, 效益性, 谨慎性等。许燕 (2006) 将会计职业判断的目标分为终极目标, 可操作性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层次。终极目标是指真实, 正确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状况;可操作性目标是指合法, 公允地进行会计处理和财务报表编制;具体目标依据具体的会计判断事项不同。刘昱杉 (2007) 借鉴Brown Collins的思想将会计职业判断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语义判断——寻找判断依据——确定目标——实质性判断——对重要事项的判断过程和重要的判断步骤进行复核——会计处理和披露。

(二) 国外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研究

Michael和Gibbins (1984) 依据心理学和会计审计研究的成果, 形成了对会计职业判断机理的理论观点, 提出了大量的观点, 推论和研究假设。作者将会计职业判断分为常规判断和非常规判断进行考虑。对于常规判断, 从判断者的经验, 刺激因素, 判断过程, 决策行为和反馈这四个方面共提出了18项假说, 对于非常规的判断共提出了3项假说。基于判断者经验的假说认为, 经验是一种模式作为长期记忆存储, 可以对判断形成指导。基于刺激的假说认为判断是对感知的反应, 学习和感知不同, 判断就不同。判断过程的假说认为判断是一个持续的递增的过程;判断是有条件的, 判断程序基于所感知到的信息;判断过程始于对模式的搜寻, 这种“搜索——取回”程序是“线索——驱动”型的。对于决策行为的假说认为, 模式规定了有意识的反应选择, 行动和选择被有意识地连接起来。对非常规判断的假说认为, 有意识的判断是对环境的反应, 完全有意识的职业判断并不常见。

(三) 研究评述

国内研究对判断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效应涉及地比较少, 没有集中进行研究, 分散在影响因素, 判断结果评价等的论述当中。而国外的研究对判断的心理过程和判断步骤都有比较详细的论述。但是国内外研究的共同问题在于, 这些明显合乎逻辑的理性的决策制定模型和判断步骤能否用于理解和指导真实的决策和判断过程。

四、职业判断结果研究

(一) 国内职业判断结果研究

有学者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层次分析法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一般采用的是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将会计职业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分为经济业务因素, 企业组织因素, 会计人员因素。经济业务因素包括结构和不确定因素这两个指标;企业组织因素包括组织形式, 生产经营特点;会计人员因素包括业务素质指标和职业道德指标。各因素的权重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许燕 (2006) 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质量进行研究, 总结了会计职业判断的评价标准, 包括一致性, 稳定性, 理由充分性, 中立性和事实可验证。并且对会计职业判断偏误进行分析, 从信息获取阶段, 信息加工阶段, 信息输出与反馈阶段对判断偏误进行考察, 总结了易得性, 选择性注意, 隧道效应, 心理状态, 自利性归因, 过度自信等偏误产生的原因。

(二) 国外职业判断结果研究

Waller和Felix (1984) 研究了审计师能否从经验中学习的问题。Bosk (1979) 研究了对错误的归类如何影响从错误中学习。Craig和Michael (1988) 通过对来自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荷兰的不同职位的公共会计师进行调查, 研究了职业判断的质量的问题。 (1)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 不能保证预期的结果会出现, 因此, 事前的任何关于判断好坏的评价都是基于过程的。 (2) 事后的评估考虑行动的效率和结果, 而忽视过程。 (3) 结合两种视角就是要考虑判断的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该研究的第一部分对公共会计师认为的“什么是好的职业判断”进行调查, 并要求被调查的会计师将这些因素归入12类。对这些类别进行评分的结果表明不同职位的公共会计师认为的好的判断的因素不同, 但是回复者都认同的重要的因素包括:证据, 分析, 产生好的结果, 最大化好结果的可能性, 最小化坏结果的可能性。第二部分, 作者依据调查数据对熟悉程度和结果对公正性要求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不熟悉环境下对公正性有更多要求。合伙人对公正性的需求更多的与保证判断结果有关, 而不是与减少事前判断的不确定性有关。消极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增加, 则合伙人对公正性信息的需求单调增加。对于非合伙人, 公正性的需求可能随消极结果出现的可能性而单调增加, 也有可能呈倒U型变化, 当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的可能性相等时, 达到峰值。

(三) 研究评述

国内外对判断结果的评价的研究主要关注定性的指标。我国对评价指标的选择多基于对判断影响因素的研究。而且也没有对处于不同环境 (包括组织性质, 职位, 经验等) 的会计执业人员对判断结果的评价进行调查研究。国外的研究没有清楚区分会计职业判断和审计职业判断, 而对于这两类判断, 在评价判断结果时考虑的因素是有区别的。

五、启示与展望

(一)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我国对职业判断的研究多采用规范方法, 很少运用实证的方法, 进行实验研究和调查分析。只有部分学者针对准则的制定和执行进行了问卷调查, 而直接针对职业判断进行的调查研究较少。从研究文献看, 对现状的分析和职业判断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只有比较笼统的论述, 而且对职业判断与准则之间的关系也没有深入的分析。因此我国对职业判断的进一步研究应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 (1) 结合准则的运用对职业判断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分不同的会计执业人员进行调查。 (2) 对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进行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

(二) 研究内容的深化

目前会计职业判断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准则, 判断主体的个体行为和群体判断行为, 判断过程及判断中存在的问题, 判断的影响因素。国外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职业判断的研究中, 并没有对会计职业判断和审计职业判断分别进行研究。而会计师与审计师在会计判断和审计判断中的角色, 判断的过程, 判断依据的标准, 判断风险等方面都有区别, 因此需要结合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 对会计职业判断与审计职业判断进行比较研究。我国对于判断主体的职业判断行为的研究借鉴了国外关于行为学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成果。由于文化背景, 组织环境, 法律环境的不同, 这些研究成果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的情况。因此需要结合我国的环境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的判断行为和判断心理进行研究。如组织内部的激励政策, 组织目标和行为规则对会计职业判断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人员角色的影响等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由于职业判断是一种连续的行为, 而且很多情况下是基于经验的无意识的判断, 职业判断程序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判断过程。对判断程序和判断原则目标的进一步研究应考虑如何结合判断行为与准则的研究成果对实际的判断工作进行指导;是否应在准则中对职业判断进行明确的定义;是否应该将判断的原则, 目标在准则中予以说明;是否可以利用判断的程序引导有意识的判断。对职业判断结果的研究并不多。我国一些学者提出用模糊评价法对判断绩效进行评价, 而指标权重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实用性并不强。国外一些认知心理学, 行为心理学对判断结果的研究多涉及反馈对判断结果的影响, 反馈与从经验中学习的关系, 以及判断错误的原因, 特点及其动机等。笔者认为对职业判断结果的研究还可以从立法的角度考虑, 是否需要对职业判断行为作出法律上的规定。如何评判正当的职业判断与滥用职业判断的操纵行为。会计师和审计师如何对其职业判断行为进行辩护等。

(三) 研究角度的多元化

会计稳健性研究综述 篇9

1.1 会计稳健性古典定义

Bliss (1924) 提出, 稳健性就是“不预计任何不确定收益, 但是要预计所有发生的损失。

可见, 古典定义体现出“绝对稳健”, 而且便于实务操作, 因而在早期得到了广泛使用。随着公司会计业务不断发展, 会计信息程度不断复杂, 古典定义所体现的稳健性过于粗糙和直接, 有悖于现代会计计量中的及时性和可验证性要求。因此, 后续研究在古典定义的基础上陆续进行其他发展。

1.2 会计稳健性准则定义

为了规范现代会计行为, 各个国家政府和会计组织也对会计稳健型做出官方界定。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在其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中将稳健性定义为:“在有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所需要的预计时, 在所需要的判断中加入必要的谨慎, 比如说资产或者收入不可高估, 负债或者费用不可低估。”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APB) 在其发布的第4公告《企业财务报告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中指出:“各种资产和负债一般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计量的, 管理者、投资者和会计人员对计量上的可能误差, 在原则上一般是低估收益和净资产, 而不愿进行高估。”

我国在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对稳健性原则界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合理预计可能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在2006年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稳健性原则进行了更加准确的定义:“在不确定的条件下, 企业对交易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该保持应有的谨慎, 比如资产或收人不可高估, 负债或费用不可低估。”

以上对稳健性的界定, 可见稳健性已经由“绝对稳健”发展为了“相对稳健”, 强调了企业在不同的环境中面对损失和收益应持有不同态度, 但也体现出对合理估计的重视。

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会计稳健的需求动因研究综述

①国外关于会计稳健需求动因的研究

随着Basu (1997) 年提出会计好消息的确认会比坏消息的确认更加需要其可验证性, 这一会计稳健型的描述型定义后, 分别有Watts (2003) 和Ball&Shivakumar (2005) 、Beaver&Ryan (2005)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会计稳健性的需求动因。

Watts (2003) 将会计稳健性需求动因分为了四个方面, 分别是——公司契约 (Contracting) 、法律诉讼 (Litigation) 、税收因素 (Taxation) 和政府监管 (Regulation) 。

Watts (2003) 认为稳健性的产生源于公司的契约关系。公司是由许多的契约关系缔结而成的, 最主要的包括了所有者 (股东) 和管理者的代理契约、债权人与管理者的债务契约。首先, 由于薪酬, 晋升等管理者注重的因素与经营业绩等直接挂钩, 在管理者具有信息优势的情况下, 管理层容易产生与所有者相背离的目标函数, 这个就是代理问题Jensen&Meckling (1976) , 包括在信息披露的时候倾向于高估收益和低估损失、做出投资决策时产生投资过度以及投资不足。盈余稳健性能够有效抑制管理层这种侵害股东利益的行为, 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La Fondand Watts (2008) 。

同时, 会计稳健型也能解决债权人与管理者的债务契约问题。Holthausen和Watts (2001) 研究发现, 债务契约中的约束条件往往比公认会计原则 (GAAP) 更加强调稳健性。Ahmed, Billings和Morton (2002) 也认为, 由于风险的承担以及对于激进会计报告的预期损失, 债权人更加需要稳健会计, 以减小其预期损失。

Watts (2003) 认为法律诉讼促进了会计稳健性, 即在法制制度健全、对投资者保护程度较高的背景下, 管理层为避免诉讼成本的增加会提供更为稳健的会计信息。Ball等 (2000) 运用Basu (1997) 的方法发现普通法系的国家比成文法系的国家具有更大的稳健性。他们还发现英国的稳健性低于普通法系的国家, 并因此归结为英国的法律诉讼成本低。

在税收因素方面,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应税所得, 就产生了对稳健性会计的需求。但是, 税收因素并不一定能为会计制度稳健性提供解释。从世界范围来看, 美国、英国是会计和税收相分离模式的典型代表。在美国, 近年来, 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的分离程度呈扩大趋势 (Manzon和Ples2ko, 2002;Desai, 2003) 。因此, 在会计和税收相分离的模式下, 税收对会计制度稳健性的激励作用十分有限。

最后一个影响稳健性的原因是政治成本。因为监管者在会计信息被高估的时候将面临更多的批评, 所以稳健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政治成本Watts (2003) 在政治过程中, 高估资产或高估收益的损失比低估资产或低估收益而放弃的利益更能被观察到并且对决策更有用。这一现象为监管者和准则制定者坚持稳健性原则提供了激励, 并且很明显导致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 在其前30年对高估资产的禁止 (Zeff, 1972;Walker, 1992) 。证券法的基本原理表明会计应该是稳健的, 并且对会计导致了1929年纽约股票交易所股票价格的事后高估进行了指责 (Benston1969) 。

②国内关于会计稳健需求动因的研究

在我国, 首先对稳健性的存在进行检验的是李增泉、卢文彬 (2003) , 使用1995-2000的数据对会计稳健性进行检验, 。他们发现坏消息组的公司会计盈余对市场回报回归的斜率更高一些, 而且也更容易出现盈余的反转。进而证明了稳健性的存在。但是也有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稳健性是一种“伪稳健性”, 是亏损的公司为了实现“洗大澡”目的而进行的会计操纵, 在控制了亏损公司后, 盈利公司就不再显示出会计稳健性的特征, 李云鹏, 李若山 (2005) ;曲晓辉和邱月华 (2007) 。而毛新述、戴德明 (2009) 却指出, 在扣除了操纵性应计利润以后, 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仍然与会计准则中稳健性原则紧密相关, 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是上市公司为了进行“洗大澡”而进行的伪稳健性。由此可以看出, 对于稳健性在我国是否存在, 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其次, 若存在会计稳健性, 那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对此, 我国学者进行研究时, 发现以下几点:

债务契约的存在。孙铮、刘凤委和汪辉 (2005) 指出公司的债务契约冲突越大, 会计稳健性越强。孙铮、刘凤委和汪辉 (2005利用1999—2002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提供了公司债务能够显著提高会计稳健性的经验证据。而关于银行和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上。祝继高 (2011) , 发现相比未被银行起诉的企业, 被银行起诉的企业会计政策更为稳健, 并且非四大国有银行对会计稳健性的要求更高。这些学者的研究都从债务约束的方面说明了会计稳健性存在的必要性。

(2) 会计稳健的经济后果研究综述

①国外关于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的研究

目前关于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的研究主要在于会计稳健性的融资效用检验和会计稳健性投资效用检验。而在融资效用检验中, 又分为了债务融资效用和股权融资效用。

Ahmed, Billings, Morton和Stanford-Harris (2002) 最早验证了会计稳健性在缓解债权人和股东之间关于股利政策上的冲突和降低债务成本的作用, 研究表明债权人与股东在股利政策上的冲突越激烈, 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就越高;并且会计稳健性有助于债务人取得较低的债务资本成本。Guay and Verrecchia (2007) 则运用理论模型推导出债权人对于业绩差的公司和信息不确定性高的公司稳健性需求更高。Zhang (2008) 在用利息率替代Ahmed等用信用评级作为资本成本的考核指标之后, 指出债权人倾向于向盈余稳健性更高的人提供更低的借款利率, 并且稳健的债务人违反债务契约的可能性更小。

Moerman (2008) 则从二级市场的交易情况进行研究, 指出稳健性能够降低贷款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降低其对应的价差。

关于会计稳健性投资效用的研究, 由于会计稳健性能使得股东及时发现上市公司的坏消息, 就可以作为判断投资项目是否盈利的依据, 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Watts (2003) 。Ball (2001) , Ball和Shivakumar (2005) 研究后也发现, 会计稳健性能够使坏消息及时确认为损失, 管理者如果持续进行不利的投资项目, 损失就会扩大并在任期内得以确认, 所以管理者有动机及时终止不利投资项目。

②国内关于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的研究

国内关于会计稳健型经济后果的研究比较晚, 大都在2008年之后。并且大都研究债务融资与会计稳健型之间的关系, 钟岳松 (2009) 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司会计稳健性和债务成本之间的关系, 毛新述 (2009) 直接检验了稳健性对债务资本成本的影响, 发现总体而言盈余稳健性能够显著降低公司的债务成本。刘运国, 吴小蒙, 蒋涛 (2010) 则从债务期限结构的角度研究了债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 发现对于高比例短期债务和低比例长期债务的公司, 银行要求其会计政策更加稳健。在股权属性不同时, 银行首先对非国有上市公司中高比例短期借款的公司会计稳健型最高, 其次是其他的非国有上市公司, 而银行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要求最低。

战略管理会计综述研究 篇10

關键词:会计政策的变更;自愿性会计政策披露;公司治理

2006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在北京发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和48项审计准则。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施行。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有利于我国的会计政策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公司治理一直是财务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频频曝出黑幕,其焦点就是公司治理问题。上市公司为了达到配股的目的,或为了避免被ST,便使尽浑身解数,在会计政策上大做文章。从美国的安然、世通、施乐等粉饰业绩导致企业破产的案件,到日本雪印食品公司舞弊案件,以及我国的红光实业、郑百文、生态农业和银广夏等造假案件,都是通过玩弄会计政策来欺骗投资者的。然而会计系统是在一定的治理结构下运行的,必然要受到所在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即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

一、文献回顾

从会计政策选择研究的进程上看,西方学者对会计政策问题的研究有过两次高潮。第一次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主要是研究会计政策的一些规范性问题,如会计政策的性质和目的等。第二次是自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以会计政策选择为重心的实证会计研究,它一直推动着会计研究的快速发展,至80年代达到相当的高度。

大量的学者相继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的不同程度的研究。Healy(1985)的研究表明:管理当局会利用报酬契约中的可操纵空间(主观应计部分),通过操纵报告盈余以增加自身报酬;并进一步提出经理人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受到分红政策的影响。之后在西方围绕Healy的结论相继展开了激烈的争论。Gaver等人(1995)得出了与Healy不同的结论:当可操纵应计项目之前的盈余低于盈余下限时,管理当局会增加收益的应计项目,反之亦然。

目前,我国学者对会计政策变更的研究大多是采用规范性的研究方法,且研究的多是强制性会计政策变更,内容基本局限于理论方面。自2000年开始,我国学者才开始对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研究有所涉及,但基本都只从单一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层次比较狭窄,考虑因素较少。针对我国转型经济时期特有的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行为,蒋义宏,李颖琦(1998)收集了1993~1997年间进行了会计方法变更的13家上市公司数据和1995~1997年间进行了会计估计变更的9家上市公司数据以及1997年进行了会计主体变更的2家上市公司数据,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与政策诱增式盈余管理动因的关系十分亲密的主要研究结论。

王跃堂(2000)的研究表明证券市场特别处理和暂停交易的监管政策对公司会计政策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有显著地影响,并且证实了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对会计政策的选择有影响。龚凤乾(2003)、周轶强(2004)等在相关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刘辉(2005)以契约理论作为会计政策选择的理论基础,从企业契约的角度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生成、表现及其效用做了分析,并指出由于契约存在的不完备性,使得会计政策选择成为必然。

邓倩、李玉波(2005)从公司治理、会计政策选择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在会计政策选择上的博弈,并提出了改善公司治理的几条建议。徐杉(2010)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机构会影响它的会计政策的选择。研究结果与之前的研究是类似的。

二、研究结论与启示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是会计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前沿性研究课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较落后,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首先,注重对会计准则的研究,会极大地促进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其次,公司治理对管理层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具有约束作用,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再次,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可以帮助监管者进一步的了解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变更与公司治理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帮助准则的制定者完善准侧体系,从而达到更好的降低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Paul M. Healy. The effects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 [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5.

[2]蒋义宏,李颖琦.上市公司会计变更对会计利润的实证研究[J].经济证券导报,1998.

[3]王跃堂.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基于沪深股市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

[4]龚凤乾.试析实证会计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J].现代会计,2003.

[5]周轶强、刘斌、刘星.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市场反应研究[J].经济科学,2004.

[6]刘斌,景晓丽.巨额冲销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5.

[7]王运转.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及其评析(上)[J].财会通讯,2006,(2).

[8]郭太平.会计政策选择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D].云南大学,2008.

[9]徐杉.会计政策变更与公司治理的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03).

我国会计国际趋同研究综述 篇11

(一) 会计国际化

国际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汪祥耀 (2001) 认为, 会计国际化是指会计实务跨越国界, 并对其他国家的会计实务发生影响。常勋 (2003) 认为, 会计国际化是一个广泛意词, 会计实务从一国的范围内跨越国界而走向国际, 这也导致对会计实务和理论的研究在视野上超越国界而放眼于世界。所以, 国际化是一个外延非常广泛的概念, 不论是会计实务还是会计研究, 只要超越本国界线, 都属于会计国际化研究的范畴。会计的国际化, 既包括会计思想、会计观念、会计理论与会计原则的国际化, 也包括会计规范、会计监管、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国际化;还包括会计组织、会计职业活动、会计教育、会计业务及其处理方法的国际化等。

(二) 会计标准化

标准化是会计国际化的理想状态, 更是众多国际机构、会计组织和职业团体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标准化意味着对所有的会计事项采用一种会计准则或规则, 不仅要消除各国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 更要实现各国会计实务的统一。陈瑜 (2005) 认为, 标准化是一个严格的概念, 意味着强制要求执行非常严格和选择范围很小的规则, 甚至在所有情况下都执行单一的准则或规范。葛家澍、林志军 (2006) 认为, 标准化是要制定和实施全球统一的会计准则来取代各国的会计准则。

(三) 会计国际协调

Samuels and Piper (1981) 认为, 协调化就是意图归纳不同的体系, 把多样化的实务并入和组合成能产生共同合作结果的有序结构的过程, 是减少差异的过程。Arpan and Radebaugh (1992) 认为, 协调化是一种缩小各种标准和实务差异以形成一套严密的可接受的标准和惯例的过程。Nobes and parker (2000) 认为, 协调化是通过对会计惯例的差异程度加以限制从而增加其可比性的过程。Saudagaren (2001) 认为, 协调化是旨在增强不同国家会计规范下生成的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的过程。乔伊、米克 (2007) 认为, 协调是指限制各国会计实务的差异从而增加其一致性的过程。经过协调后的准则不存在逻辑上的冲突, 并且应该提高财务信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可比性。

(四) 会计国际趋同

趋同是自2006年才被广泛应用的概念。陈毓圭 (2005) 认为, 趋同是熟练、缩小差异, 现在不同, 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步相同, 最后消除差异。曲晓辉 (2005) 认为, 会计准则全球趋同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是指受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各国国内会计准则在不断的国际比较和协调中, 在国际强势集团的推动下, 向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目标发展这样一种动态的过程。

可以说, 会计国际化是随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而发展的, 会计作为一种商业语言, 必然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会计标准化是会计发展的理性状态, 是一种世界各国追求的最终目标, 也是目前努力的方向。而比较现实的出路是会计国际趋同, 即求大同而存小异, 在此框架内加强会计信息的交流与经贸往来。会计国际趋同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建立在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各种体制不断健全, 尤其是会计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之上, 经过各国相互磨合、相互协调、共同推进而产生的。会计国际趋同是不断协调甚至妥协的产物,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计国际趋同的研究正是基于这一思路, 不仅进行横向的研究, 而且进行纵向的研究;不仅进行规范研究而且进行实证研究。

二、会计国际趋同的研究思路及相关理论评述

(一)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渐进的互动过程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并非意味着制定等同的会计准则, 必须考虑到各国以及地区经济环境的差异。在这一过程中, 应把财务报表使用者和编制者的需求摆在重要位置。政府在建立包括会计准则在内的监管和法律框架中扮演重要角色。趋同是在国际会计框架内为寻求恰当解决方案而进行的双边或多边互动过程。

各国的政治、法律、文化、教育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又进一步反映在会计准则的执行中, 从而削减会计形式趋同的成果, 降低会计实质趋同的程度。甚至说, 只要法规存在差异, 会计结果差异几乎是必然的。《国际会计准则1号——财务报表列报》规定对于不同法律管辖下的会计处理, 允许适度背离。只要各国国体和政体不同, 各国法规的差异是永远的。在会计趋同化的过程中, 必须保持头脑清醒, 既求同又存异, 或者说求大同而存小异。而对于如何克服“小异”, 会计准则的等效认证制度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二) 会计国际趋同的局限性

各利益集团的利益之争, 使得会计趋同必须在博弈与协调中进行。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 如果各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的会计准则均一味的向国际会计准则或英美等国会计准则靠拢, 那么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改革成本实际上便由这些发展中国家承担了, 而英美等国不仅没有或者很少发生改革成本, 反而充分享受了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效益。对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侵害, 最终会成为会计趋同过程的发展障碍。各国由于国情不同, 相应有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 这些制度是会计主体实施的外在环境。会计环境的差异不仅会使会计趋同产生局限性, 即会计制度形式趋同存在难度, 而且会使产生的会计数字存在实质意义上的差异。从会计主体的行为选择来说, 会计政策具有一定的主观选择空间。同样的经济业务, 同样的会计准则, 不同的会计人员会计处理的结果可能不同, 这极大地影响了会计结果的横向可比性。因此, 应当加强各国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交流, 增强了解, 提升素质。

(三) 趋同背景下全球会计国际化进程的新特点

国际会计标准的一元化趋势明显。21世纪初期, IASC进行了重大改组, 美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会计准则逐步走向统一。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在其章程中明确该组织的首要目标是“本着公众利益, 编制一套高质量, 易理解并且具有强制力的统一会计准则”, 全球会计国际化的步伐加快。美国主导IASB后, 凭借其政治和经济力量, 已经使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在国际上迅速得到广泛采用。

国际会计标准则表现出更高的强制性。改组后的IASB不仅得到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而且得到美国的支持, 具有了权威国际组织所应具有的条件, 成为真正的国际准则制定和管制机构。IASB在新章程中将“推动这些准则的使用和严格的适用”列入其组织的三大目标之一。

三、会计国际趋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 规范研究

会计的国际协调乃至全球趋同是国内外会计界近年的热点问题。随着会计全球趋同趋势的日益明显和迅速发展, 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迅速增多, 成为当今会计国际学术论坛上的主流问题, 并逐渐形成主导趋势。早期的会计国际协调研究大部分属于规范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有:纵向的研究———以时间为序列进行分段阐述, 如我国很多学者把1978年作为会计趋同的开端。曲晓辉 (1999) 、汪祥耀 (2006) 、王清刚 (2006) 等国内学者都对我国的会计准则发展历程进行了划分, 并指出这一历程同时也伴随着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日趋与国际准则走向趋同。横向的研究———主要把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 并找出异同点。这种比较性研究的过程也是新的研究起点的开始。

(二) 实证研究

近年来会计研究者把实证研究逐步引入国际会计领域, 其数字化的推理与论证, 使得会计研究更为准确和有新意。其中主要有构建实证模型、收敛性分析、参数假设检验、指数法、统计检验法、盈余管理测定法、收益影响估计法、可比性测定法、距离分析法、相关系数分析法、多变量回归分析等。

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对策及建议

(一) 确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趋同策略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但是趋同并不是等同, 切不可犯教条主义, 照抄照搬, 而要根据我国的国情, 在吸收中发展。不同的经济事项采用不同的趋同策略。经济业务具备了国际趋同的环境条件的, 也不能因为国情问题而因噎废食, 应坚决趋同;不具备相应的经济条件的, 应仔细研究, 认真对待。刘玉廷 (2009) 指出, IASB作为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 应当着力促进全球范围的会计趋同, 不应受某一国的约束。

(二) 建立健全我国财经法规

会计准则的有效执行有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会计法》是我国会计行业的根本大法, 《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操作的刚性规范, 另外还有一些与会计有关的配套法律, 如《公司法》、《证券法》等, 可以说自上而下的法规已经基本健全。但不可忽视问题的存在, 法规执行不力, 会计信息虚假, 极大地伤害了会计的生命力,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在继续推进会计国际化进程、加快会计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的同时, 应强化会计监管, 确保会计标准制定后得到有效的实施。要严格按照《会计法》以及其他有关法规的规定, 强化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 发挥会计监督三位一体的整体功效;界定清楚财政、审计、证券、金融、税务、会计等监管的职能和范围, 合理分工、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加大对会计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以真正起到惩戒作用。

会计趋同的研究是随着会计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会计的特点不同, 其研究的侧重点就不同。目前关于会计趋同的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而且广泛运用各种研究方法, 这都极大地推动了会计趋同研究的发展。会计趋同是大势所趋, 但在趋同化的道路上会遇到一些问题, 因此结合各国或各地区情况进行研究将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其研究领域广阔而深远。同时, 如何求同存异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汪祥耀:《会计准则的发展:透视、比较与展望》,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常勋:《解读国际会计协调化》, 《会计研究》2003年第12期。

上一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下一篇: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