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设计

2024-08-25

二度设计(精选7篇)

二度设计 篇1

【问题教案】

《荷花》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创设情境

师:让我们静静地欣赏, 从心底里来夸夸它。 (师生一起欣赏课件:一组荷花图, 最后定格其中一幅。)

师:哇!好多小朋友眼睛一亮, 老师看到了一张张惊喜的小脸, 也听到了轻轻的赞叹声, 情不自禁地想来夸夸吧! (师引说:荷花, 荷花, 你的美让我陶醉!……)

【诊断:牵着学生如是说, 不如放手让学生自由说。】

(指名学生夸荷花。)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 真有点作家的味道, 让我们一起来瞧瞧作家笔下的荷花是怎么样的。

二、自读课文, 初知花美

一读:

师:认真地读读课文,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读通句子。自由读吧!

反馈:能读通吗? (不再安排抽读。)

【诊断:说是反馈, 其实无馈。让学生自由读上一遍, 不做具体的反馈安排, 初读的要求怎能落实?课文尚未读通之前, 能不能不开讲?】

二读:

师:有滋有味地读文章, 画一画美的句子, 想一想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

反馈:指名读美句, 谈体会。

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 师可作如下引导:写出了荷花的什么美?你品出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预定概括出:清香、颜色、形状。)

师:一阵清香带我们进入了荷花世界, 有了作家的精彩描写, 好像各种形态的荷花真的在我们眼前。

三、把握形态, 品味花美

(课件呈现课文句子: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 美美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用心体会荷花的三种形态。

【诊断:这段话的呈现比较突兀。对这段话的感悟方式也显得比较单一。】

2. 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字词方面:莲蓬 (音形义) 可以让孩子们在桌子上写一写。

花骨朵 (音)

饱胀 (义) :饱满、膨胀。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诊断:怎么结合生活实际?操作性不强的设计等于没设计。】

句子:理解三种不同的形态;句子的朗读。

师:老师提一个更高的要求, 能用你的双手展示荷花的三种形态吗?

3. 把握荷花的三种形态 (手势) 。

师:注意听要求, 喜欢读的小朋友就读, 喜欢做的小朋友就做吧!

4. 做荷花仙子。

师:荷花千姿百态, 在它的开放过程中, 这三种最引人注目, 当然还有其他的形态 (课件:省略号) 。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荷花仙子吧! (音乐)

师:舒展你的双手, 现在你就是一朵荷花了, 开心吗?对, 露出笑脸来!

师:我是花骨朵儿, 可饱胀得快要破裂了, 我真想和姐姐们比美啊!一片, 两片, 三片, 我展开了两三片花瓣儿, 咦?我怎么成了个害羞的小姑娘!终于, 我把花瓣儿都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5. 想象 (个性化语言) 。

师:美丽的荷花仙子, 你呆呆地在想什么?

荷花仙子, 你觉得自己美吗?哪些美最吸引人?

荷花, 你有什么愿望?

你呢?笑得那么开心!想什么?……

6. 手势———图片———再读。

师:老师这儿有几朵荷花, 可以和你们比美。 (课件:三种形态的荷花图)

【诊断:情感喷发之际, 冷不丁插进一个课件, 情感反而容易被冷却、被凝固。】

再读这几句话, 读出那份美、那份喜欢。

四、品读“冒”字, 品味花美

师:荷花婀娜多姿, 被你们一读, 美!可老师觉得有荷叶衬托的荷花那才叫完美! (课件:满池荷叶、荷花图。欣赏。)

1. 找文中写荷叶的句子, 拼荷叶图, 体会“挨挨挤挤”。

2. 课件:白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间 () 出来。

师:用你独特的思维, 填一个字进去。 (个性化体验, 孩子们可填:钻、挺、挤、跳、跑、露、探、冲、伸……)

【诊断:光换不比, “冒”的神韵如何体味?】

理由说得特别好的学生, 奖励贴荷花, 贴成一幅完整的荷塘图。

看图师生配合朗诵。

五、想象说话

师:白荷花从荷叶间迫不及待地、争先恐后地冒出来, 就像我们小朋友使劲往外探出头来一样, 多么可爱呀!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 白荷花冒出来会做什么呀?

【诊断:与第三环节的想象说话有重复之嫌。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 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六、课外延伸

搜集有关荷花的图片、荷花的诗文、荷花的实用价值等资料。

【诊断意见】

1. 环节设计过于饱满

一堂好课追求一些亮点设计是完全必要的, 相反, 缺乏亮点的课很难说是一堂好课。但是, 亮点设计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 并不是说一堂课里面亮点越多越好。亮点过多, 势必带来以下问题: (1) 课堂时间永远是个常量, 40分钟就是40分钟, 不会多也不会少。亮点一多, 时间的分配就成了问题。要么是亮点设计缺乏时间的保证而难以展开, 要么是展开了亮点设计却延长了课堂时间。 (2) 亮点过多, 亮而不亮。都是亮点, 等于都不是亮点。实际上亮点是一个比较的产物, 在比较的过程中, 我们才可能发现亮点、感受亮点、理解亮点。过多的亮点, 反而造成亮点的失落和湮没。《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 看得出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其中确有不少亮点, 如:导课的创设情境夸荷花;引导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对三种不同形状荷花的感悟;在角色体验中展开情境对话;品味“冒”的语感;拟人化想象白荷花冒出来的情景等。但是, 40分钟的课堂教学, 这些亮点设计都能得到充分展开吗?可以预想的结果是, 为了展示所有的亮点设计, 老师紧赶慢赶、心急火燎, 学生匆匆应对、生吞活剥。最后是每个环节都走过了, 但每个环节都浮在上面。事实上, 它们潜在的语文资源远远不可能被挖掘出来。还是套用一句老话:伤其十指, 不如断其一指。忍痛割爱, 舍去其中的一两个亮点, 做透剩下的一两个亮点, 岂不优哉悠哉?

2. 初读要求难以落实

一方面是亮点迭出, 一方面却是根基不实。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 初读是根基。没有初读的质量保证, 精读、美读的质量势必大打折扣。初读的要求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读通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是要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朱熹对读书的要求提得真可谓“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我们只要照做就是了。但问题在于, 这样让学生读书, 有人不屑一顾, 有人不以为然, 有人不了了之, 也有人不知所措。初读阶段, 把工夫扎扎实实地下在读通原文上, 这是学好语文的金玉良言。《荷花》一课的教学设计, 对初读的安排显然用心不够、用力不足。事实上, 语文课对初读的不重视是个普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可能很多, 但毋庸讳言, 认为初读没戏因而对其等闲视之却是个普遍原因。初读设计不出亮点, 初读出不了采, 初读没有多少味道, 于是纷纷将眼光和精力投向了课文的精读教学。初读就这么一笔带过、一读了之。学生的读书水平普遍不高,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

3. 感悟方式比较单一

语文课的感悟方式, 从组织形式的角度看, 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感悟、同桌或四人小组的合作感悟、教师引导下的集体感悟等;从感悟策略的角度看, 有通过反复诵读感悟、通过比较品味感悟、通过潜心涵泳感悟、通过切己体察感悟、通过展开想象感悟等;从感悟方式的角度看, 有问题探究式感悟、情境体验式感悟、点拨直觉式感悟等;从指向目标的角度看, 有对语言内涵的感悟、对语言运用方法的感悟、对读书方法的感悟等;从感悟条件的角度看, 有借助工具书感悟、借助教学媒体感悟、借助表演感悟、借助教师讲解感悟等。感悟方式的选择, 需要考虑课时目标、课文特色、学生基础、教师风格等。感悟方式的选择也不是说越多越好, 但从《荷花》一课的设计看, 感悟方式显然单一了些。别的不说, 光就感悟的组织形式看, 全课时的教学设计基本上采用教师引导下的集体感悟。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味道还比较浓厚, 教学的开放设计不够、学生的独立感悟不够。新课标之所以要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与矫治这种接受式学习独步课堂、大行其道的弊端是分不开的。

【改后教案】

《荷花》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形象

1.课件呈现多幅荷花图片, 师生共同欣赏。看后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你喜欢荷花吗? (预想学生的回答:雪白雪白、美丽、漂亮、可爱、迷人、翩翩起舞、盛开、含苞欲放、亭亭玉立、千姿百态、鲜艳夺目……)

【看似简单的问题情境, 却给了学生一个自由、开放的对话空间。】

根据学生的回答, 可以板书这些词语。

2.过渡:你们是这样看荷花的, 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呢?

二、通读课文, 把握整体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体会, 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看荷花的。教师随机巡视倾听学生的朗读。

2.交流体会:“我”是怎样看荷花的, 你是从哪儿体会到“我”是这样看荷花的。 (久久地看、出神地看、美美地看、目不转睛地看、深情地看、全神贯注地看、专心致志地看、仔仔细细地看、津津有味地看、有滋有味地看、如痴如醉地看……)

【俗话说“纲举目张”。感悟作者怎样看荷花是初读之纲, 从哪儿体会到这样看荷花是初读之目。通过举纲, 张开全文主要段落之目, 借以组织学生练读并读通课文。谁说初读没戏可唱?】

3.练读相关的课文段落。

(1) 仔仔细细地看荷花, 可以从第2自然段中体会到。组织学生发散性练读这段课文。

(2) 津津有味地看荷花, 可以从第3自然段中体会到。组织学生竞赛性练读这段课文。

(3) 如痴如醉地看荷花, 可以从第4自然段中体会到。组织学生示范性练读这段课文。

三、品读重点, 感悟神韵

1.学生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 体会体会课文的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美。

【独立自主感悟。】

2.四人小组合作品读“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小组合作感悟。】

(1) 分组学习:美美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用心体会体会荷花三种形状的美。

(2) 组织交流:你们小组体会到了荷花的哪些美?才展开的荷花美在哪儿?全展开的荷花美在哪儿?没展开的荷花又美在哪儿?

(3) 抽四人小组合作美读这三句话。

3.引导品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引导集体感悟。】

(1) “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 (长、钻、探、伸、露、冲)

【策略一“换词”。】

(2) 读读这段课文, 体会体会, 怎么样地长出来是冒出来。 (使劲、拼命、用力、急切、笔直、一个劲儿、高高、痛痛快快、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喜气洋洋) 在“冒”前加上这些词再读这个句子。

【策略二“比较”。】

(3) “冒出来的白荷花仿佛想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仿佛……

【策略三“想象”。】

(预想学生的回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仿佛要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仿佛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仿佛在向小朋友展示她自己的美丽。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仿佛想尽情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仿佛在风中翩翩起舞。

4. 学生起立并有滋有味地诵读课文第2自然段。

【策略四“积累”。】

四、创设情境, 抒发情感

1.课件再次呈现多幅荷花图片, 师生共同欣赏。看后让学生说说:“面对这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生机勃勃的荷花, 你有什么话想对它说吗?”

【结课与导课遥相呼应。导课, 创设情境激发情趣;结课, 创设情境升华情感。导课, 借助情境畅谈感受;结课, 借助情境直抒胸臆。】

(预想学生的回答:

荷花, 我爱你!

荷花, 我真想把你带回家。

荷花, 你的美让我陶醉。

荷花, 我要为你画张画, 把你的美永远留下来。

荷花, 你是美的使者, 谢谢你把美带给了我们。

荷花, 我要赞美你, 我要歌唱你。

荷花, 你出污泥而不染, 你是我学习的榜样。

荷花, 我希望你一年四季都能盛开。

荷花, 你翩翩起舞的姿态真是太迷人了, 我一定会梦见你。

……)

2.结课:荷花是美的, 写荷花的文章是美的, 欣赏荷花的人更是美的。只有美的眼睛, 才能发现美的事物;只有美的心灵, 才能感受美的精神。愿我们的同学都拥有一双美的眼睛, 去发现身边更多美的事物;愿我们的同学都拥有一颗美的心灵, 去感受更多美的精神。

【点睛之语, 洋溢着浓浓的、美美的人文关怀。】

【改后意见】

1.课时目标, 明晰中寓交融

曾几何时, 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的指导下, 语文教学目标走向了切割再切割、操作再操作的怪圈。目标的表述越来越细, 精确化、操作化、繁琐化的倾向日益明显。事实上, 人文学科的目标与科学学科的目标有着质的不同。语文学科的目标重感悟、重体验、重积累、重情趣, 许多目标不可能也不必要搞得跟科学学科目标那样, 丁是丁、卯是卯, 泾渭分明、等级森严。更多的情况下, 语文目标应该是模糊中求精确、交融中求明晰。

从这个意义上讲, 新课标倡导的“三维目标”理念, 交给我们的不是手术刀, 硬生生地将一个个有机融合的目标切割成东一块、西一块, 而是黏合剂, 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尽可能地融合到一个目标当中去。因此, 改后教案对课时目标的表述是:

(1) 初步感受、欣赏荷花的色彩、形状、姿态、神韵之美。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激发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3) 品读“挨挨挤挤、冒”等词以及“有的……有的……有的……”等句的情味和意蕴。

(4) 初步感悟作者观察和描写荷花的方法, 体会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不难发现, 这里对每个目标的表述几乎都已上升到三维融合的境界。“欣赏、喜爱、情味”等涉及情感、态度、价值观, “荷花的色彩、形状、姿态、神韵, 朗读课文、品读、观察和描写”等涉及知识与能力;“感受荷花的各种美、品读词句的情味和意蕴、感悟观察和描写的方法”等涉及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交融在一起, 很难将它们生生拆开。如果硬要分解, 反而不能反映阅读的本质。三维交融, 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使语文教育上升到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2.初读设计, 平实中见奇崛

与问题教案相比, 改后教案对初读设计可谓独辟蹊径、用心良苦。这个初读设计, 首先确保了通读读通这一基本要求的落实。要落实这一要求, 首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其次, 还要有读的反馈, 反馈不仅是检查学生的自读效果, 更是指导和促进学生读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改后教案中, 无论是安排竞赛性练读、发散性练读还是示范性练读, 都是为了更好的落实通读读通的初读要求。

但是, 通读不是傻读, 不是一段一段机械的读, 不是纯粹为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而刻板的读, 通读要读出味儿, 在读准、读通的同时读出整体感受来、读出情感基调来、读出个性体悟来。于是, 在改后教案的设计中, “‘我’是怎样看荷花的”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 就成了追求初读综合效果的支点。在这一问题情境下, 伴随着读准读通要求的落实, 学生对课文的情感基调、对作者的观察思考、对行文的思路结构都将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你可以从观察的顺序去解读之, 你可以从观察的视点去理解之, 你可以从观察的情感去体验之, 你可以从观察的状态去领悟之。这样一来, 教师初读就不再怵读。可见, 只要用心、只要创新, 初读照样能出彩。

3.感悟方式, 多样中求整合

从组织形式看, 改后教案安排了学生独立自主感悟、四人小组合作感悟和教师引导下的集体感悟等方式。将“荷花的三种形状”做为四人小组合作感悟的专题是恰当的, 这一专题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和弹性, 又便于组织交流, 具体实施起来就不大可能落入形式主义的泥坑。由于从组织形式的角度安排了三种感悟方式, 课的节奏就发生了变化。自主感悟是放、是静, 合作感悟是放、是动, 集体感悟是收、是动, 收放有章法、动静皆风云。

从感悟策略的角度看, 改后教案安排了反复诵读、比较品味、展开想象等方式。特别是对“冒”字的情味和意蕴的感悟, 采用了先换词再比较再想象的复合感悟方式, 旨在引导学生细腻而敏锐地体悟“冒”的形象、情味、神韵, 感受荷花特有的生命活力和张力。做为本课的亮点设计, 这一过程的展开充分而扎实, 其中所蕴涵的语文课程资源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开掘。

但是, 不管感悟方式怎么设计、怎么多样, 总有一条主线将它们有机地串连了起来。这条主线就是对荷花美的感悟。不管是自主感悟还是合作感悟, 不管是比较感悟还是想像感悟, 设计都紧扣一个“美”字。感悟荷花的形状之美、姿态之美、色彩之美、神韵之美。对荷花之美的感悟, 由表层的形象到中层的姿势再到深层的神韵, 步步深入、层层开掘。最后由花之美升华到人之美, 设计至此戛然而止, 大有余音绕梁、灯火阑珊之意境。

“二度设计”让英语课堂再添活力 篇2

一、课前“二度设计”, 未雨绸缪

课前“二度设计”是指在上课之前的第二种教学方案。严密的思路, 周密的计划, 是成功的第一步。成功的课堂教学都是建立在课前预设充分的基础上。只有在深入了解学生, 认真钻研教材的前提下, 从学生的视角理解教材, 思考问题, 预设不同的授课方案, 才能做到成竹在胸, 有备无患。课前“二度设计”应重在引导。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 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向, 积极呵护学生的不同思维方法, 激励创新。

曾经我听过这样一课, 该课主要教学“Can you...?Yes, I can.No, I can’t”的句型。教师首先利用学过的动词或词组名称引出新句型。T:Hello, ×××.Can you swim?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在预设教案时, 先教肯定回答, 因此他点头示意学生肯定回答, 但那位学生并没有反应过来, 而是回答“No”。教师对其回答大感失望, 拼命示意, 直至学生回答“Yes”, 才大感松了一口气。在我看来, “Can you...”这个问题本身是在询问学生的能力, 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按照自己的想法。但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却将教案设计得太“死”, 在实施过程中, 一味拉着学生往自己预先设计的思路走, 对不符合预设的答案草率地否定, 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类似这种情况, 在预设教案时,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会产生两种回答, 那么教师就可以设计A、B两套方案 (A.学生先肯定回答的教学流程;B.学生先否定回答的教学流程) , 然后根据教学需要随时穿插、变化;或在教案旁另辟一栏, 以供修改或记录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这样就可避免上述教师紧张、学生无奈的状况。

在教学3B Unit 10 A good idea中的句型“Do you like...”时, 我就考虑到学生会出现“Yes, I do”或“No, I don’t”两种答案, 便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思路。如果学生说“Yes, I do”, 我就顺势引出第二个句型“Let’s go swimming”的教学, 在学生对两个句型操练熟练后再教学其余动词及句型“What do you like”, 如果学生说“No, I don’t”那我就先教句型“What do you like”。在学生模仿跟读的基础上, 再由我引出其余动词的教学和句型“Let’s go...”, 虽然是两种教学方案, 但殊途同归, 目标一致, 最终都是为掌握三个句型服务:Do you like...?Let’s go...What do you like?课前的“二度设计”, 是教师未雨绸缪的良策。通过课前的“二度设计”, 课堂上教师就能更多地关注学生, 尊重他们的想法, 顺应他们的思路, 师生就能和谐互动, 协调发展。

二、课中“二度设计”, 运筹帷幄

课中“二度设计”是指上课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 这种设计具有灵活性和生成性, 与教师课堂驾驭的能力、应变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 课中“二度设计”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 总是存在着一些缺陷。因为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然而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是动态生成的, 又是具体的、不确定的, 只有在学习活动中才能呈现出来, 我们无法预测。因此在实施教学预案时, 当学生的活动偏离了教学预设时, 教学环节的推进不妨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 灵活展开教学, 及时找准教学的起点, 找到师生沟通的方法。同时也要学会蹲下身来, 认真倾听他们的发言, 并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特别是在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时, 教师更不能拘泥预设的教案, 应及时改变预设目标, 重新设计开放的适应学生需要的教学流程。也就是说, 教学的起点应该是现实的学习状态, 学生的困惑、疑问和需要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生长点。如在教学时间和“It’s time for...”句型时, 在原来的教案预设中, 我准备让学生牢固掌握这一用法后再在第二课时呈现“It’s time to...”与之比较。不料那天上课后, 学生学习状态特好, 参与积极, 在操练环节, 我引导他们根据日常生活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如出示吃午饭图, 让学生说:“It’s eleven o’clock.It’s time for lunch.”当出示放学回家图时, 有个积极的男孩响亮地说:“It’s four o’clock.It’s time for go home.”这一点都不足为奇, 学生是由刚才的句型迁移而来。面对这种情况, 我当机立断, 马上改变思路, 因势利导, 将“Yes, it’s time for going home”“It’s time to go home”这两个句型写到黑板上, 用红粉笔画出“for going home”和“to go home”, 对比总结了“It’s time for+名词”和“It’s time to+动词”的用法, 并拓展了“It’s time for+动名词”的用法。在接下来的看图练习中, 鼓励学生每幅图要用“It’s time for...”和“It’s time to...”两个不同的句型表达。没想到学生反应强烈, 句型说得熟练、正确, 更没想到在最后一幅图中再出惊喜, 学生根据去睡觉的图, 说出了:“It’s nine o’clock.It’s time for bed.”又一个学生说:“It’s ten o’clock.It’s time to go to bed.”还有一位学生不甘示弱, 他想与前面两位学生的句型不同, 有独创性, 居然说:“It’s eleven o’clock.It’s time for going to bed.”我暗喜学生的与众不同, 但我惊讶地说:“Eleven?Oh, it’s too late.It’s bad for your health.You are a child.You should go to bed before nine or ten.”说完便在黑板上教学了“late”一词。在预设中, 这个单词要到课文教学时学习, 没想到一位学生的发言让我发现了教学契机, 无需刻意创设情境, 信手拈来, 便顺利进行了该词的教学。课堂教学就是这样, 如行军打仗, 时刻都会出现新的、不确定的干扰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像将帅一样运筹帷幄, 用智慧演绎课堂的动态生成, 巧妙地化干扰因素为动态教学资源, 使之成为课堂的亮点。

三、课后“二度设计”, 精益求精

课后“二度设计”是指在上课之后反思中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具有弥补和改进等功能。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 往往难以发现毛病, 下课后, 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却不找自见。因此, 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二度设计”, 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这样做不仅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 及时发现新问题, 还可以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达到精益求精的目的。

如在5A Unit 8 A camping trip语篇中引言部分的教学时, 第一次教学设计是这样的:我先播放引言部分的录音,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有目的地听, 在听的过程中迅速准确捕捉相关信息, 理解本课对话背景。我出示三个问题Q1:Who are they?Q2:Where are they?Q3: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逐个回答。授课完毕, 总觉得这样处理有点机械。虽然我播放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在听, 但始终是我在唱主角, 问题由我一人提出, 是我“牵着”学生“走”, 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 答案也都在我预料中, 没有精彩的生成, 更没有创新的思维。基于这样的反思, 我当机立断, 重新设计。第二次我是这样教学的:先出示课文插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 尝试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立刻活跃了起来, 争先恐后抛出一个个问题:What time is it?Where are they?What can they do?What are they doing?What do they have...听着他们不同的、有创意的问题, 我即时播放录音, 让他们从录音中寻找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 然后交流结果。当学生发现有的问题录音中没有答案时, 我顺势引导, 给出三个疑问词“who”“where”“what”, 从中锁定三个问题, 然后解决这些问题。至于其余没有答案的问题,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自己给出一个答案。实践证明, 这样教学, 效果非常好。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从机械的语言学习者变成课堂的思考者, 放飞了学生思维的翅膀, 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 并有效地引导学生爱思、多思、善思, 爱说、多说、善说, 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后期编辑的二度创作 篇3

一、访谈类节目要剪出被采访者的风采

用镜头语言来塑造人物的性格特点。后期编辑的剪辑技巧对于访谈类节目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编辑需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剪辑节目, 要学会用局部的镜头语言来反映人物的身份, 很多时候电视节目不是通过听来传递信息, 而是用看来传递信息。后期编辑在剪辑时不要丢弃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头, 多用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和表达人物思想的特写画面。比如我们在做《兴吉林、再创业》这档节目时, 被采访者大多是农民企业家, 他们的语言很朴实, 表达不够流利, 这就需要在后期剪辑的时候, 被动地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另一方面, 在访谈过程中被采访者在回忆失败或者成功时, 面目表情都会有细微的变化, 会有情感的流露, 在后期制作的时候就要充分利用这样的镜头, 让剪辑出来的画面更加丰富。另外不同行业的人, 手部的特写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农民的手是粗糙的, 裁缝的手是灵巧的……后期编辑要善于运用这样的特写镜头来传递被采访者的身份。

二、新闻类的节目在剪辑中要善于运用现场同期声

同期声在新闻类的节目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是任何文字描述都无法代替的。它不仅可以丰富画面, 增加听觉效果, 还可以还原现场。而且新闻类的节目在剪辑中需要注重新闻画面与新闻内容的相互呼应。声音的处理也是非常重要, 忽高忽低的声音会影响视觉效果。虽然新闻类的节目不需要花哨的字幕, 但是检查画面上的字幕和当事人所说的话是否一致, 是后期编辑很重要的工作之一。有时新闻类的节目还需要加入主题音乐, 使新闻更加的生动, 增加新闻的表现力。尤其在一些社会新闻中适当地配上音效, 能增加新闻的感染力。在对人物或故事情节叙述时, 配上适当的音乐不但可以渲染气氛, 还能够达到感人的目的。

三、纪录片以及纪实类的专题在剪辑时要多用长镜头来交代环境背景

后期编辑在剪辑这一类节目时要注意镜头的完整性, 不要把镜头剪辑的过碎。在纪实类的节目中, 需要体现找寻的过程, 虽然有时候镜头摇晃、模糊, 但是就是这样的镜头才能反映出记者踏查的艰辛, 和寻找的不易。而纪录片类的节目, 在剪辑时可以多选择一些交代环境关系的镜头, 这样可以让观众更加清楚地明白所交代的物体的方位以及大小。比如说我们在做《关东》这档栏目时, 有几期选题是关于张氏父子的, 为了让没有去过沈阳张氏帅府的观众朋友对里面的环境有所了解, 后期编辑在画面选择时, 运用了一些全景镜头, 来展示大帅府的气势以及建筑物的特色, 用一些长镜头来反映出楼与楼之间的关系。

四、晚会类的节目剪辑的注意事项

晚会类节目大多数是以歌舞为主, 在剪辑时需要注意的是音乐的节奏、旋律以及歌曲的内容, 画面剪辑时不要太纠结于每一个舞步是否衔接得当, 每次切换镜头的时候要选择在音乐节拍最强的时候, 这样剪辑出来的画面才会更加流畅。

五、综艺类的节目在剪辑时重复镜头是必要的

综艺类节目一直都是收视最高, 最受欢迎的节目类型之一, 比如说《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等, 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朋友。对于刚刚进入电视行业做后期的新手来说, 综艺类节目是最好上手的, 剪辑时要烘托活泼生动的现场气氛, 这类节目不需要有固定的剪辑模式, 因为它的内容很丰富, 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展示丰富的节目内容, 固定的模式反而会流失观众。当然这类节目的后期包装是十分重要的, 音乐、音效、特效字幕一样都不能少, 否则现场就会感觉不热闹, 最重要的就是不怕重复, 把搞笑的部分、精彩的部分多角度重复播放。比如说我们在做《飞雪英雄会》的后期时, 把每一位参赛选手摔倒的镜头重复播放, 加上各个角度的摔倒镜头, 同时配上搞笑的音效, 现场的气氛一下就被烘托了出来。有必要的重复是剪辑综艺类节目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度设计 篇4

此次展会, 签订经贸合作项目23项, 签约额6.62亿元, 比上届增加1.17亿元, 增长21.5%。其中经济合作项目9项, 签约额2.82亿元;贸易项目11项, 签约额3.8亿元。

蓝莓企业紧抓资源优势深加工品类繁多

这次签约的项目以蓝莓项目为主, 签约的9个经贸项目中, 有7个是蓝莓食品加工项目;签约的14个销售项目, 全部为蓝莓产品。

大兴安岭的主产野生蓝莓, 自然产量为2万吨, 年经济量为1.3万吨, 占全国蓝莓产量的90%。野生蓝莓资源越来越宝贵, 大兴安岭野生蓝莓资源的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其特殊的保健价值, 使产品的深加工市场广阔。从最初的蓝莓原果及果汁, 到现在的蓝莓系列产品, 如蓝莓果酱、饮料、果糖、蓝莓果酒、罐头、蓝莓冰酒、果干、蓝莓花青软胶囊素、蓝莓营养餐、蓝莓冰粥等142种。

目前, 大兴安岭有蓝莓加工企业24家, 多数为初加工产品。其中, 北奇神、超越、蓝百倍、佰利, 主要加工高端产品, 如超越蓝莓果浆饮料, 售价36元/248ml;低温发酵蓝莓酒158元/500ml;富林山珍, 除常见蓝莓深加工产品外, 还首家推出了蓝莓粥, 售价待定;三江食品饮料公司的丑小丫品牌, 国家专利产品, 售价3—10元, 利润率20%—300%;此外, 还有大兴安岭漠兴冷饮速冻食品厂、烟台玉霖食品有限公司等。

山珍特产成特色礼品

大兴安岭地区特产有食用菌, 山野菜, 山野果, 山花茶, 野生保健植物等。黑木耳、榛蘑、猴头蘑、毛尖蘑等菌菇类食物营养丰富、治病防病的药用价值非常之高。如猴头菇, 促进溶血素生成, 增加体液的免疫能力, 强身健体、延缓衰老;蕨菜有清肠健胃, 舒筋活络等功效。山芹菜营养极为丰富, 维生素C的含量是普通蔬菜的十几倍乃至几十倍。柳蒿芽健脾去火、解毒消炎、破血行淤。这类山野菜, 多为简装销售, 售价15—30元/250克不等。

富林山珍:研制了压缩性黑木耳、榛蘑、猴头、元蘑等系列产品, 山木耳25元/50克。野生榛子, 售价32元/500克。

远桦山产品的木耳, 为树段种植, 滑软厚实。200克装的33元。散装进货, 利润率30%。

大什食品公司的冻干草莓, 香味浓郁, 酸甜适口, 营养丰富。38克装, 售价30元, 利润率50%。

野生金莲花含有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健脑、消炎、美容, 售价7元/两, 进货价5元/两;野生玫瑰花含有脂肪油、氨基酸等成分, 可以健胃理气、美容, 售价10元/两, 进货价6元/两;野生黄芪花、叶, 含有黄酮类、黄芪皂等成分, 可安神、补气、补血, 可缓解血虚弱、糖尿病、慢性溃疡等症状, 售价15元/斤, 进货价7—12元不等;桦树泪清热祛火、抗疲劳、抗衰老, 进价30元/斤。

上述产品的散装、简装产销企业有:兴安山珍礼品店、大扬气食用菌养殖基地、新林区塔源镇黑木耳养殖基地。

此外, 还有专门针对高端市场的企业, 生产精装、礼品装:阿勒锦山珍礼品装, 包括毛尖蘑、猴头、白花脸、木耳。经过高温灭菌烘干。桦树皮的包装盒, 防虫防潮, 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山珍风味。零售价588元/盒, 利润率60%。

兴安猎神, 豪华盒系列4件装。包括野生黑木耳、野生蘑菇、野生黄花菜、野生猴头, 共1600克。批发价180元/盒, 零售价270元/盒。

此外, 阿克苏刀郎果业的绿洲龙系列红枣, 产自新疆天山脚下, 采用冰川雪水灌溉, 天然无污染。个大、皮薄、核小、肉厚、色泽光鲜。售价45元/445克。

土特产深加工产品备受关注

森田公司, 生产20余种“北极邵老大”系列酱腌菜, 以卜留克、酸菜和山野菜为主, 如八宝菜、红地环、香辣卜丝等。有香辣型、酱腌型、爽口型的60—4000克袋装产品和盒装精品。

丽雪精淀粉, 从荷兰引进先进水平的全自动、全封闭、微机操作的马铃薯精淀粉生产线, 年产马铃薯精淀粉4万吨。有超级生粉、水晶粉丝、珍珠粉丝、精粉皮几种, 其丽雪水晶粉柔韧性强、口感筋道爽滑, 具有久煮不断、不并条、不糊的特点。产品售价3.5元, 利润率20%。

自彬鹿业, 以鹿产品为主。如鹿胎素软胶囊、鹿花盘软胶囊、鹿骨胶原软胶囊、鹿鞭软胶囊、鹿角粉、鹿胎膏、鹿心血等。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鹿角粉, 温肝补肾, 行血消肿, 售价200元。此外, 还有鹿茸工艺品、鹿制品、鹿皮制品。除鹿制品外, 还有蜂胶软胶囊、林蛙油软胶囊、灵芝孢子软胶囊等。零售价150—200元, 利润率100%。首批进货2万元起, 产品可调换。

北天鹿场的鹿茸高档礼品装, 24克, 110元。利润率20%。

五行健研制的熊胆粉、林蛙油软、破壁灵芝、鹿骨胶原钙、深海鱼油等软胶囊系列产品, 售价从170—365元不等。

康维斯保健食品, 有中老年保健、女性保健、心脑血管、骨质疏松保健、儿童益智助长营养品、男性特殊功能保健品等几大系列近40种产品。如深海鱼油王软胶囊、天然卵磷脂软胶囊等。市价100元/2瓶。产品利润率300%。

此外, 还有尤斯康营养系列、美容纤体系列、养生固本系列保健品。

地方特色纪念品产业初现端倪

大兴安岭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 大规模特色旅游纪念品加工企业不多。

二度开发教材中的“小微创” 篇5

在平时的二度开发教材中, 教师很少会做出教材重组、单元整合、内容删减和替换等这样的“大动作”变化, 而是采用微小调整的策略, 例如改个情境、换个数据、调个顺序、变个方式等。这些小小的变化同样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使用这些“小微创”策略有效地进行二度开发教材成为我思考的方向。

一、寻求“耳目一新”的“小微创”

我们通常追求课堂气氛热闹, 教材处理有变化。就像下面的两个例子, 教学后的课堂评价也不错,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度开发教材”算是成功了。

【案例一】:

《笔算除法》是人教版四上的教学内容, 教材上的情境是分书, 内容是92本连环画, 每班30本, 可以分给几个班。

教师考虑到要上公开课就想到改个情境, 又要贴近学生生活就想到了“分糖果”的主题, “阿尔卑斯糖果推出全新家庭装, 每30根一袋, 现在有92根, 最多可以装几袋?”当这个全新面貌的主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时, 美丽的糖果图片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 还不时的发出“哇!好多糖果啊!”这样的嘘声。在老师的引导下, 嘘声过后便是动笔算算, 算过后就是如实汇报, “92里最多有3个30, 所以最多可以装3袋。”在这样的情况下, 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

【案例二】:

《交换律》是人教版四下的教学内容, 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在教材中的原有设计, 我的设计整合了这两个知识点:

1.新课导入:朝三暮四的理解

2.探究新知

(1) 3+4=4+3通过算式观察, 探究加法交换律, 练习巩固。

(2) 在加法交换律的基础上继续猜想验证, 探究乘法交换律, 练习并巩固。

3.课堂小结

当时, 我有这个想法的时候非常骄傲, 觉得把教材做出了很大的调整, 切入点也是足够新颖的。学生在整节课堂上的回答也是频频出彩:

“我发现3+4的和与4+3的和是一样的, 所以交换加数的位置, 和不变。”“我觉得乘法和加法一样, 比如说3×4=4×3。”“我也同意, 不过0不可以……”“我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其实是一样的。”

然而, 就这样我们慢慢在脑海中会形成一种默认印象, 就是只要对原教材有变化, 就可以做到创新。于是每次拿到公开课教材时, 总是会先努力地想: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才是耳目一新的?“怎样变”成为我们考虑的首要方向, 没有过多的考虑其他因素。

二、从“为变而变”的小微创到“追求学生变化”的小微创

尴尬的课堂往往会引起教师更多的思考, 而热闹的课堂经常会被忽略思考, 教学中也确实是这样。在学校关于课程实施程度评估的课题研究中, 我对“创造性地二度开发教材”这一维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我开始追问自己:

我到底应该依据什么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耳目一新的变化就是我努力的方向吗?在上述的课堂中, 在案例一的情境中, 改变了情境, 学生无疑是更感兴趣了, 但是, 他们的数学思维有没有发生真正的变化呢?为此, 我对两节“耳目一新”的课堂进行了深入的再思考和再设计:

(一) 变数字的“小微创”:案例一的思考与再设计

从课堂氛围看, 学生对于“分糖果”这个情境确实比较感兴趣, 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继续延用。从学生的回答92÷30的理解来看, 有一半学生理解92里最多有3个30, 所以最多可以装3袋, 还有一部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 看成90÷30得出结果, 还有剩下的就是直接口算的。从这些回答中我就思考, 学生有口算除法和估算除法的方法认知基础, 那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究竟是什么呢?最主要就是试商, 而试商主要的方法就是调商, 前面口算和估算都是为了学生便于调商而准备的, 所以在这道例题中要让学生初步感受或者运用到这点就更承上启下了。经过考虑, 将情境中的数据换一下, 变“92根”为“99根”棒棒糖, 把每30根一包改为每20根一包。

再次呈现课堂时, 学生一如既往的“热烈欢迎”分糖果, 在汇报计算方法时, 除了先前出现的口算和估算外, 有位学生这样回答“我是这样想的, 把99估成100, 100根的话就可以包5袋了, 现在不到100根说明不到5袋, 也就最多装4袋了。”当时听到这样的回答, 我真的很惊喜, 小小数据的改变就可以加大学生思考的空间, 从5袋到4袋不正是体现了笔算除法“调”商的思考过程吗?

(二) 变情境的“小微创”:案例二的思考与再设计

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整合在一起教学, 这个想法依然觉得很不错, 从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探究加法交换律—探究乘法交换律—总结课堂的结构来思考, 其实并未将这两者内容真正整合, 还是一个先一个后进行教学, 而且两者的内涵相同也没有体现出来。加上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有了加法拆数 (10可以分成2和8, 也分成8和2) 和乘法意义的了解 (3×4既可以表示3个4, 也可以表示4个3) 的知识经验, 这样的猜测和验证并不是很困难。加上学生原先的回答“我觉得乘法和加法一样……”想到就把两者内涵沟通在一起“交换两数的位置, 结果不变。”创设一个情境能体现这一内涵不就可以同时进行沟通和教学了吗?于是就有了这样的设计:

师:同学们, 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运算?

生:+、-、×、÷。

师:这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运算。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式子, 我们一起看:a★b=b★a (课件出示) 你觉得这个★可能是那些运算符号呢?

学生猜测:+、-、×、÷……

师:看来我们有不同的想法, 到底★表示什么运算符号呢, 你能不能想办法来证明一下。在想办法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1) 你认为★可能代表哪种运算符号?或者不可能是哪种运算符号?

(2) 自己想办法来说明你的猜想。

(3) 把你的想法写在作业纸上。

生静静地在课堂上思考着, 动笔写下自己的想法。

……

整节课学生都围绕着★表示什么运算符号, 并且自己想办法证明来展开。讨论到+时就有了加法交换律, 讨论到×时就有了乘法交换律, 讨论到-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没有减法和除法的交换律。真正从意义上理解了“其实交换两个数的位置, 结果不变, 这个规律在我们数学上叫做交换律”, 就有了这样一节极具数学味的课堂。小小情境的调整不光是为了热闹的课堂, 有时候静静的课堂才是体现数学思维的实在课堂。

三、两类小微创的区别

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于二度开发教材都是具备一定意识的, 会变化原有教材后再进行教学, 正如前面所举例子一样, 可是真正的创造性有效二度开发究竟和教师考虑的有什么不同呢?我结合实例和自己的理解进行了比较:

确实, 二度开发教材重点不在“怎样变”, 而在于“为什么这样变”, 这样变化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和教师更好地教才是核心所在。而判断是否有利, 就要从学生的学情和教材两方面来思考才更有依据。有时候在特定情况下, 原有教材的“不变”也许就是有效的二度开发呢。

四、追求学生变化的“小微创”的策略

在提高教学课堂效率上, 二度开发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对我们青年教师有较高的要求, 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从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我对二度开发教材有了这样一些感受。

(一) 仍然要以对教材的整体理解为基础

说小微创重要并不表示只要对单节课做一些改变就可以了, 要能做出实质性的变化, 仍然要以教材的系统为基础。从案例的思考就会发现, 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时候读透教材的编排意图, 读懂教材的前后联系, 非常重要。正如《笔算除法》案例二中所展示的, 这是二度开发教材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我们才能思考, 根据现有学生的实际情况, 该如何设定教学目标, 如何进行二度开发。

同样的思考也可以运用在其他课例, 如要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就要先思考学生已经具备哪些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学生是否能自主展开探究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在教材的编排意图是什么, 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采取怎样的形式展开教学等等。如要上《图形的复习课》, 先要了解所学图形的知识点和重难点, 还要了解学生对于图形知识中有了哪些基础以及哪些易错的地方, 再巧妙地将这些知识点串联起来呈现等等。当然读懂教材是很考验教师的基本功, 也是体现平时教学的积累的, 读懂学生也是一样, 需要教师重在平时, 善于观察和分析, 还要做课前课后测试或者访谈来充分了解自己的学生, 才能创造性地二度开发教材, 提高课堂效率。二度开发还是要以教材的整体理解为基础而展开才是实实在在的。

(二) 尽可能采取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转变的“小微创”

有了对教材的分析和学情的了解后, 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促使学生思维上的开发和转变。借用特级教师的话:“二度开发并非都要大动作, 虽然有时只是一个数字的改动, 却能体现出教师的理念, 以及教师对教材、对学生的深入理解。”确实如此, 往往不需要大动作, 只需小小的变化也可以体现理念, 有效二度开发教材。大动作和小微创都是二度开发的教学策略, 我们认为的二度开发的“大动作”主要是指教材重组、单元整合、内容删减和替换等。而二度开发教材的“小微创”包括换情境、换例题顺序、换数据、换呈现方式等四方面。如《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材中呈现的例题是36+5, 学生对“写1进1”很难理解, 其实我们只要稍微改动一个数字, 变成36+7, 问题就迎刃而解, 可老师往往忽视这样细小的变动。

(三) 不变也是一种二度开发的手段, 关键看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

其实“小微创”的思考, 并不是每道例题都必须变化的才是好的, 有时候不变也是一种二度开发, 就看你怎么用教材了。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中呈现的是长方体是镂空的, 便于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 我可以仍用此教具教学, 但可以设计一个可拆卸的长方体, 每拆一根就让学生回忆能否想象出原有的长方体, 最后到至少拆到剩几根还能想象, 小小的变化不仅培养的学生的空间观念, 而且还巩固了长方体的特征, 不也是一举两得吗?

每一次的小调整都是建立在熟知教材, 熟知学生的基础上展开的, 不是随意的改变, 是要思考“为什么”变, 是不是有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更好地学而去进行调整的。关注细节的调整在我们教学中更为实用, 更为有效。

探索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 篇6

一、内涵的理解

所谓内涵, 主要是指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 即思想感情。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 是演唱的基础。对声乐作品理解越深, 在歌唱时就越容易把握歌曲要表达的感情, 越能在演唱时用自己的真情来打动人心。

如《走进新时代》。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意气风发, 迈步走进新的时代。作曲家把人民的那种自豪和兴奋的感情用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来, 演唱者只有深刻了解特定的时代气息, 才能准确表达作品所包含的特殊思想感情。歌词是表现声乐作品内容最直接的载体, 歌词作者对通过自己的感悟, 用文字形式抒发情感, 歌唱者必须正确理解词作者的创作意图, 了解歌词的内涵, 理解它的立意和所表达的情感。孙燕姿和费翔都曾经翻唱过《橄榄树》, 但从影响力和知名度来说, 最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的, 还是原唱齐豫的版本。原因就在于歌曲的情绪表面上看起来是对流浪的强烈向往, 而在齐豫的演绎下, 《橄榄树》这首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忧伤。

由此可见, 声乐作品内涵的理解, 在歌曲的演唱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谁能更好的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在含义, 将其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饱满的展现在听众面前, 谁就得到观众的认可。

二、声音的运用

声乐的声音本身包含艺术的审美, 但仅仅是声音的美又不能代表声乐的全部艺术含义。我们往往会停留或纠缠在声音之中, 仿佛追求声音的质量是唯一的目标, 而没有认识到声音的追求须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要为依据。在人和人的情感交流传递过程中, 运用歌唱技术的各种技巧, 产生与内容相符的声音, 以声音的变化为媒介、手段传达美和情感, 这才是声乐的真正意义, 是值得研究和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作为歌者有了美妙的声音外, 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面对一首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的声音, 面对一首圆舞曲时应是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 面对一首摇篮曲时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等等。《人们叫我咪咪》选自歌剧《艺术家的生涯》, 这是一首女高音咏叹调, 几乎每个有一定演唱能力的女高音都喜欢演唱这首作品。理解咪咪的这种朴素的情感后, 我们要研究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塑造咪咪比较合适。咪咪是一个善良的身体虚弱的姑娘, 她肯定不能用象演唱《命运的力量》中列奥诺拉那样的声音或者《图兰朵》里公主的声音来演唱, 而要运用声音塑造出纯洁美丽、朴素单纯、虚弱、多愁善感的声音形象。常听到一些女高音演唱《黄河怨》时, 十分悲痛欲绝, 在演唱到“宝贝啊, 你死得这样惨”时, 几乎气绝声绝, 甚至眼泪都快要滴下来, 声音的悲痛效果却远不如面部表情的程度, 似乎看到了悲痛却没有听到悲痛, 其关键就在于不能理智地运用声音效果来表现出歌唱的悲痛。准确的使用声音和语言将作品的内容和精神传达给听众, 才能引起听众精神上的意识共鸣和身体上的声音共鸣, 才能达到声乐艺术的目的。

三、风格的把握

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得好与坏, 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常常听一些独唱音乐会的演出, 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 发声技巧也很高超, 但整台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唱到欧洲的古典艺术歌曲, 听起来声音上也好, 力度上也好, 韵味上也好, 总是一个样, 一个味, 让人听了过耳即忘, 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 更有甚者太缺少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 使之南腔北调, 南辕北辙, 与原作差距甚远。因此歌唱者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还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 (也就是演唱风格) 。一个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 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 因为风格的形成, 主要就是建立在最深刻的认识基础上的。成熟的歌唱家是能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能把音乐的全部涵义, 让听众“一耳了然”的。

四、忘我的演唱

唱歌要感动听众, 首先要使自己处于兴奋而又激动的歌唱状态。“真真假假”是艺术表现的特定手法。“假”是为了表现“艺术的真”, “假”, 是表现“真”的艺术技巧。真入假出而不失为真, 才能发挥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的真实性的统一, 才能发挥艺术感染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在演唱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两者的关系, 恰到好处地来表现艺术。在平常中, 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人在演唱时精神高度紧张, 前怕狼后怕虎, 满脑子私心杂念, 这样的歌唱状态是绝对唱不好歌的, 更不用说感动观众了。因此我们讲的“忘我的演唱”就是要演唱者丢掉一切来自思想上的或者声音上的包袱, 消除一切紧张因素, 以既充满激情而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 要知道, 只有情感得到了解放, 才能得到自然而舒畅的声音效果, 才能有更完美的感情表达。歌唱艺术应该是“有声又有乐”。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演唱实践中, 作为联系作品创作与欣赏的中介环节, 一方面担负着创造性地再现词曲作家的声乐作品, 从而促进和推动声乐作品的繁荣和发展的使命;另一方面又通过自己的表演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 影响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情趣, 歌唱表演的地位和作用正是在与这两个环节的关系中显现出来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离的, 而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因此要整体掌握每一个环节, 真正通过自己的演唱把音乐的美沁入千千万万听众的心灵深处, 使人们在音乐的熏陶下心地变得更高尚、更纯洁, 使人们由于有了音乐而感到生活更充实, 更有意义, 歌唱表演的作用在这里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摘要: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欣赏声乐活动过程中常常发现, 同一首声乐作品由不同的演唱者演唱, 给听众的感觉会迥然不同, 带给听众的艺术享受及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 要想把词曲作家的创作意图准确表达出来, 又能较好地体现出演唱者个人的演唱特色, 就需要演唱者对声乐作品进行合理准确、细致的分析和艺术处理, 也就是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关键词:声乐作品,二度创作,声音,风格

参考文献

[1]《声乐学基础》石惟正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声乐艺术美学》余笃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音乐欣赏十五讲》肖复兴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浅谈声乐的二度创作 篇7

1 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前提和基础

声乐是一种带有创造性表演的艺术, 它要求歌唱者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 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声乐表演作为对词曲家作品的演绎, 本身就是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它是在第一度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必须把第一度创作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首先歌曲分析是二度创作的前提和基础。演唱者在学唱一首新歌时, 首先要熟读歌词和视唱歌谱, 认真分析歌曲的时代背景、思想内涵、作品风格及调式、调性等音乐语言要素。歌曲是词曲作者的一度创作, 也是词曲家对人生的感悟、人生经历和灵魂深处情感的再现。演唱者不能随意篡改原作, 违背作者的意愿, 这是不可取的。因此我们在演唱歌曲时, 必须尊重词曲作者, 尊重原谱的每一个标识, 包括一切速度记号和力度记号等, 这些都是实现其二度创作的基本要求。其次在声乐表演中, 歌唱者个人的创作性是基于自身的艺术才能而得以表现的, 因此作为声乐表演者, 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与技术是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前提。

2 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

声乐的声音本身包含艺术的审美, 但仅仅是声音的美又不能代表声乐的全部艺术含义。我们往往会停留或纠缠在声音之中, 仿佛追求声音的质量是唯一的目标, 而没有认识到声音的追求必须以艺术表现和审美的需求为依据。在人和人的情感交流传递过程中, 运用歌唱技术、技巧, 产生与内容相符的声音, 以声音的变化为媒介, 传达美的情感, 这才是声乐的真正意义, 是值得研究和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声乐艺术的创作过程中, 音乐创作即作词、作曲, 是第一个创作过程, 称一度创作, 而声乐表演是第二个创作过程, 称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决定声乐演唱成败与品质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声乐演唱的首要任务。一个成功歌唱家的演唱无论是悲是喜、或怒或泣, 之所以能够扣人心弦, 引起观众心理的共鸣, 这不仅是由于演唱者具有高超、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 更重要的在于演唱者通过对作品的二度创作赋予了作品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同时也体现演唱者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

3 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基本原则

3.1 把握声乐作品的风格, 恰当的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歌唱者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 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声乐作品的风格把握, 对于歌唱来说是对词曲作家创作个性及作品艺术特征的总体把握和再现, 是使歌唱真正具有历史感并达到应有的美学水准的重要保证。歌唱者对作品的把握, 不能只停留在理解和体验上, 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在这个基础上寻找适合表现这种风格的方法和技巧, 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把它完整地表现出来。

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与民族的习俗、信仰、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特别是民族的语言。我国的民族音乐风格丰富多彩, 多民族的云南, 山清水秀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习俗, 产生了许多风格独特的民歌艺术, 歌曲多为明亮清秀、灵巧柔美;北方大草原的蒙古族是一个强悍豁达、豪爽刚毅的民族, 该民族歌曲高亢嘹亮, 辽阔舒展, 真假声的灵活运用和类似马头琴的颤音装饰都是蒙古族特有的草原风味;而汉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包罗了万象的歌曲艺术风格, 其中西北地区歌曲嘹亮清新、粗旷质朴;江南地区歌曲抒情秀丽、轻柔委婉;东北地区歌曲高亢爽朗, 憨厚宽广;西南地区歌曲清亮欢快、朴素大方。歌曲的艺术风格还可以大致分为:进行曲风格、颂歌风格、抒情风格等。了解了这些我们在演唱时就会更加的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有了对歌曲的真情实感, 就应该对歌曲处理有一个全面的总体设想, 包括歌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伴奏等问题。当然这些设想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 歌曲的结构、曲式、调式旋律的起伏发展, 直到伴奏、和声等给演唱者以艺术表现的总启示, 它们可以指引演唱者内在情绪的走向, 找到全曲的高潮及歌曲的层次。在演唱中特别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 如歌曲的叙述性和歌唱性的区别, 歌曲中强弱、轻重的变化。能够把词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把音乐的全部涵义让听众理解, 才是把握住了声乐作品的风格, 才能更好的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对歌曲作品越了解、掌握分析得越透彻细致, 就越能深入认识、理解、消化、表达, 也就越准确细致、生动感人, 这样的歌唱才具有生命力。

3.2 把握技巧性与表现性即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技巧性与表现性是声乐演唱二度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它们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技术与艺术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作为从事声乐的演唱者, 要掌握歌唱的技巧与方法, 如发声方法、气息控制、吐字行腔等。声乐技术的掌握是每个歌唱者必备的专业条件, 而正确的发声方法又是声乐表演的基础, 诸如歌唱中喉头的稳定、气息的掌握、发声的位置、歌唱的共鸣、音域的扩展等。

演唱者不仅要有较高的演唱技艺, 还要真切领会与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在深刻把握歌曲曲调情感的同时, 细致体会歌曲情感发展的逻辑和色彩变化, 把声和情完全的融合在一起。使音乐从自己的心理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并且使听众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动, 歌唱表演应该是一种自然流露, 在这里任何造作和卖弄都是不必要的, 只有从演唱者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音乐才是最真实的、最感人的, 生硬的传达意图往往会破坏演唱者与听众之间的自然交流, 而那种只显示和夸张自己歌唱水平的更是不可取的。歌唱者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 才能使歌唱达到感人的境界。

3.3 运用意境和想象对声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

歌唱时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 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 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面, 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 身临其境的体会, 如果你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 那么你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很生动。歌唱者解释音乐的能力是一种生活的积累, 记忆的积累, 情感的积累, 这种积累越多、越丰富, 灵感也越活跃、越丰富。

演唱者应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 以达到情深意切。例如在演唱歌曲《我的祖国妈妈》中“我走遍海角天涯, 忘不了祖国妈妈, 出走时满头青丝, 归来时满头银发, 却依然怀着赤子之心, 献给你不谢的花。”如果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一位在海外漂泊, 思念祖国的赤子, 就不能亲身的投入到意境当中, 也就无法表达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作为演唱者应去感受生活, 增强我们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上一篇:二战教学下一篇:手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