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病

2024-09-04

口腔念珠病(共9篇)

口腔念珠病 篇1

口腔内的真菌感染, 以白色念珠菌最多见。除婴幼儿易发生急性感染外, 绝大多数为慢性感染, 表现为口腔粘膜形成红斑、口干不适等, 且病情反复发作, 不易彻底治愈, 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烦恼。为探讨更为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 我们在临床上分别使用氟康唑和制霉菌素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并注意改善口腔局部环境, 调理全身状况,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患者90例, 均经涂片镜检查见念珠菌菌丝或Sabouraud培养基培养菌落多于200个, 并有临床症状。其中急性假膜型15例, 急性红斑型27例, 慢性红斑型48例。年龄2~78岁, 平均49.4岁;男54例, 女36例。

1.2 分组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 A组45例使用制霉菌素治疗, B组45例使用氟康唑治疗。

1.3 临床资料

A组:制霉菌素片, 50万U/次, 3次/d, 含服, 3周为1疗程;B组:氟康唑片, 50 mg/次, 1次/d, 口服, 首剂加倍, 3周为1疗程。上述2组停药1周后作真菌培养, 复查白色念珠菌。在上述治疗的同时, 还应去除不良修复体, 注意义齿卫生, 保持口腔碱性环境, 婴幼儿还要注意饮食器具的消毒等。此外, 要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 舍格伦综合征等;伴有真菌性口角炎的患者同时配合使用克霉唑软膏。

1.4 疗效标准

1.4.1 近期疗效[1]

痊愈:病损发红区和白色绒膜完全消失, 萎缩的舌背乳头恢复, 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白色念珠菌培养阴性。显效:病损发红区或白色绒膜大部消失, 自觉症状减轻, 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 少于50个菌落。

有效:病损区缩小, 症状减轻, 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 少于100个菌落。无效:病损及症状无变化, 白色念珠菌培养阳性, 多于200个菌落。

1.4.2 远期疗效[1]

痊愈:经治疗后, 病损及症状消失。停药半年以上仍无症状, 白色念珠菌检查阴性。复发:经治疗后病损及症状减弱或消失, 但停药半年后又出现病损及症状。白色念珠菌检查阳性。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见表1)

注:经χ2检验, P>0.05,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A组有2位患者因无法耐受制霉菌片的苦味而中断治疗, 退出本研究。

2.2 远期疗效

观察远期疗效时, 根据发病情况,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口腔念珠菌病。原发者仅有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无其它全身疾病及口腔粘膜病。继发者发病时有全身性疾病及其它口腔粘膜病发作。氟康唑组半年后复查20例, 制霉菌素组复查42例, 见表2。

3 讨论

制霉菌素为多烯类传统抗真菌药物, 对真菌的作用机理为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 使细胞内成分移出从而抑制真菌生长[2]。该药优点是不易产生耐药性, 口腔临床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 近期有效率100%;但其缺点是只有抗真菌作用, 而对其它细菌或病毒等无效。故当遇到混合感染时, 还需使用抗生素, 易真菌感染加重。此外, 该药难溶于水, 而且由于其分子系非饱和状态, 故极不稳定, 易受到光、热、氧等破坏而失效。口感差, 含化时有难忍的异味。有些病人不能坚持含化用药, 从而影响药物在口腔中的作用。少数人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我们病例中有2例就是因为无法忍受药物的异味而中断治疗的。但制霉菌素药价相对较低, 易被患者接受。

氟康唑是目前治疗白念珠菌全身性感染首选药。本品高度选择抑制真菌的细胞色素, 使真菌细胞损失正常的甾醇, 而14-α甲基甾醇则在念珠菌细胞中蓄积, 起抑菌作用[3]。本品口服可以吸收90%, 空腹服药, 1~2h血药浓度达峰值, 半衰期约30 (20~50) h。每日口服本品1次, 5~10d血药浓度达峰值。第1天加倍服, 则在第2天就可以接近峰值。血浆蛋白结合率低 (11%~12%) 。组织中, 尿液及皮肤中药物浓度为血浆浓度的10倍;水疱皮肤中为2倍;唾液、痰、水疱液、指甲中与血浆浓度接近;脑脊液中浓度低于血浆, 为0.5~0.9倍。80%药物以原形自尿排泄, 11%以代谢物出现于尿中, 肾功能不全者药物清除率明显降低[4]。本研究治疗组中高龄患者较多, 病程略长, 多数患者免疫机制低下, 是真菌的易感人群。本研究对感染严重者以氟康唑静脉给药为主, 同时适当应用免疫增强药, 补充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氟康唑药物吸收和有效浓度与正常胃酸有关。一般念珠菌感染患者胃酸度减低, 对药物吸收有选择性。氟康唑能提高剂量, 其剂量可达400mg/d, 不良反应低于同类产品。对浅表性和单纯性口腔念珠菌感染采用口服剂量可达200mg/d, 局部可用气雾剂和乳膏剂治疗。

氟康唑目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深部念珠菌感染、全身念珠菌感染和口腔念珠菌感染, 这类药物安全有效、疗程短、不良反应少、起效快, 是多年临床治疗白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之一[5]。但氟康唑药价较高, 部分患者无力接受。我们可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和耐受力选用不同的药物。在治疗口腔念珠菌病时, 除用抗真菌药物外, 还应注意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口腔局部的致病因素, 因为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 只有消除了其致病的条件, 才能保证持久的疗效, 不致复发。我们在临床上常见到一些舍格伦综合征患者, 因病情控制不佳而反复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对于慢性增殖型白色念珠菌病, 由于其有较高的恶变性, 我们建议及早切除活检, 以防癌变。

参考文献

[1]杨宝峰, 苏定峰.药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446.

[2]施天宁, 蒋茹芬, 史纪寅.氟康唑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总结[J].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8, 27 (2) :103-104.

[3]周曾同, 赵民, 朱彩莲, 等.68株临床分离口腔念珠菌对4种抗真菌药的体外药敏实验结果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 22 (3) :78-781.

[4]张俐.氟康哇的不良反应[J].抗感染药学, 2005, 9 (2) 3:139.

[5]刘彤, 顾伟程, 张小莲, 等.伊曲康唑治疗皮肤、黏膜真菌病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8, 27 (3) :184-185.

口腔念珠病 篇2

1.1 恶性肿瘤自身引起的机体变化。陆笑等[4]经过对口腔内无义齿,未经放化疗、手术以及刮治,口腔内龋齿未治疗,未使用激素、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口腔鳞癌病人口腔内细菌的采集培养发现,病变区黏膜存在菌群失调,有白色念珠菌等外籍菌检出。这说明在口腔恶性肿瘤发生时,机体由于恶性肿瘤的存在而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是促进口腔念珠菌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1.1.1 口腔黏膜屏障的破坏。口腔黏膜屏障是口腔中最重要的防御屏障,其正常功能和形态下能够抵御大多数病原菌对黏膜的侵袭而避免感染。口腔颌面部肿瘤,特别是口腔鳞癌多呈溃疡型,表面不光滑,多有糜烂。坏死和糜烂的组织为细菌提供大量营养物质,降低了氧化还原电势,阻碍了唾液的清洁作用[5]。

1.1.2 唾液屏障的破坏。唾液屏障也是口腔中抵制病原菌感染的功能性屏障。拥有正常质和量的唾液能够有效地冲洗黏膜、抑制致病菌的黏附和生长。不少口腔颌面部肿瘤,主要是唾液腺癌能使唾液分泌减少或质量下降,导致冲刷能力减弱,使念珠菌容易附着;另外,唾液中的一些成分(如溶菌酶、乳酸过氧化物酶等)原本起到抗真菌的作用,但由于唾液分泌的减少而丧失了这种机制;肿瘤还可能降低唾液的酸碱度,有益于念珠菌的繁殖[6]。

1.1.3 全身免疫功能低下。 肿瘤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使黏膜表面原有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因子减少,也为念珠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7]。且由于体液免疫的低下,唾液免疫球蛋白SIgA合成下降,乳铁蛋白积聚,成为口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的有利条件。另外,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都低下,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因子也同时缺乏,使机体全面抗感染能力下降[8] 。

1.1.4 一些促进念珠菌感染物质的产生。有研究表明,口腔癌症患者的口腔黏膜中,可能存在高浓度的N?亚硝基苯甲基?甲胺,该物质对白色念珠菌或其他酵母菌的感染有潜在催化作用。

2.2 抗肿瘤治疗引起的结果 目前,对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这些治疗都从某些方面直接或间接促进口腔念珠菌病的发生。

2.2.1 手术引起的组织结构变化。一般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都采取联合根治术的方法,将病变部位及其周围组织全部切除,以求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会导致宿主局部区域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定植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发生变化。大量研究表明,外科手术导致口腔解剖结构畸形、缺失及生态空间改变,容易引起口腔微生态失调[9]。这种微生态失调包括口腔念珠菌的大量生长与繁殖,大大增加了感染机会。

另外,一些唾液腺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时,同时切除了整个腺体,可能造成口腔干燥症。多项研究表明,口腔干燥环境与念珠菌感染关系密切[10] 。

2.2.2 放疗引起的组织损伤。Paula等[13]研究发现,口腔癌患者中分离出的念珠菌,在放疗后上升了14%。说明放疗对于口腔念珠菌感染有明显促进作用。放疗对口腔组织的破坏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放疗可使口腔黏膜机械保护功能受损,破坏黏膜机械屏障;②放疗后涎腺组织常出现腺实质萎缩、间质纤维化等病变,唾液量减少,黏稠度增加,酶活性降低,蛋白分泌失常等变化;③放疗可导致局部微生物菌群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念珠菌作为口腔正常菌群有可能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感染,外籍念珠菌也更容易在口腔定植、繁殖;④放疗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免疫功能低下。

3 口腔癌症并发念珠菌感染的治疗

由于肿瘤患者局部和全身抵抗力下降,感染常不易控制,而一旦发生口腔念珠菌病将导致治疗计划中断,影响治疗的效果,使病人生活质量下降,严重者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故对于口腔恶性肿瘤患者,预防和控制念珠菌感染十分必要和重要。传统的唑类药物对控制包括念珠菌在内的真菌感染普遍具有较好的效果,但近年来对于耐药性念珠菌的发现,研究者们正在寻找一系列新的对抗念珠菌感染的药物和手段。

4.1 含茶树油的新药物。有研究显示,致口腔感染的念珠菌,包括一些对常规唑类抗真菌药耐药的念珠菌,对于茶树油有一定的敏感性。茶树油对于口腔进展性癌患者感染口腔念珠菌的预防和治疗可能有一定意义[11]。茶树油是由产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一种茶树的叶子提取而成,其主要成分是单帖和半帖类。它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包括抗炎等,已被人们所认识。另外,它还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它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MRSA)、一些口腔致病菌、某些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都有作用。

对于许多真菌,甚至对唑类药物不敏感的念珠菌,茶树油也有一定的效果。Bagg等[11]用口腔晚期癌症病人口腔中分离到的念珠菌体外琼脂分类培养的方法,确定含有茶树油的口腔保健产品对于念珠菌,甚至是对唑类药物耐药的念珠菌仍有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另外,新一代抗真菌药,如卡泊芬净就还有大量的茶树油类物质,也显示出对耐药真菌的强大抑制效果。

目前研究表明,茶树油的抗念珠菌作用的可能机制是:茶树油类物质能够深入真菌建立的生物被膜发挥抗菌作用。而一些传统的抗真菌药物不能进入真菌致密的生物被膜。但是,目前对于茶树油类物质的毒性作用和患者的耐受程度还不清楚,是否能在临床普遍应用还不得而知。

4.2 其他有效的抗真菌药物。除了唑类药物和新发现的茶树油外,对于口腔念珠菌病还可以使用多烯类药物(如两性霉素、制霉菌素)、龙胆紫、洗必泰等药物。在传统的口腔念珠菌病中,这些药物都被普遍使用,且效果较好。但这些药物也存在着念珠菌耐药的问题。

4.3 阻断发病机制和诱因的预防手段。由于单用抗菌药物容易产生念珠菌耐药等问题,众多学者正在研究通过阻断或改善先前提到某些致病机制和诱因的有效手段来预防和治疗与口腔恶性肿瘤并发的口腔念珠菌病。目前已经应用于临床的技术和手段有:改进放化疗技术和手段;合理组合综合治疗;治疗前后使用黏膜保护剂和人工唾液;加强口腔清洁度等,对预防和治疗口腔念珠菌病有一定的帮助[12]。

阴道念珠菌病检测与评价 篇3

关键词: 念珠菌;检测方法;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3-0213-01

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一种最常见的真菌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常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皮肤、阴道和消化道内,因此念珠菌病多为内源性感染,属条件致病菌。阴道真菌有时在阴道中存在而无害,但在阴道抵抗力减低时容易发病,真菌性阴道炎以找到真菌为诊断依据。阴道真菌多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偶见阴道纤毛菌、放线菌等,使人类致病者85%为白色念珠菌。

1 临床资料

2012年6月~2013年6月选取60例妇科门诊送检的阴道分泌物,患者年龄最小18岁,最大53岁,平均年龄38岁。

2 检测方法

2.1 采集:阴道标本采集前24小时,禁止性交、盆浴、阴道检查、阴道灌洗及局部上药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取材所用消毒的刮板、吸管或棉拭子必须清洁干燥,不粘有任何化学药品或润滑剂。阴道窥器插入前必要时可用少许生理盐水湿润。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可自不同部位取材。一般采用盐水浸湿的棉拭子自阴道深部或阴道后部、宫颈管口等处取材,制备成生理盐水涂片以观察阴道分泌物[1]。用生理盐水悬滴可检查滴虫,涂制成薄片以95%乙醇固定,经过巴氏染色、姬姆萨染色或革兰染色,进行肿瘤细胞筛查或病原微生物检查。

2.2 湿片检查:同阴道滴虫检查。必要时于涂片上加1滴2.5mol/L KOH溶液,混匀并加盖玻片,低倍镜下可见到白色假丝酵母菌的卵圆形孢子和假菌丝,再用高倍镜确认。高倍镜下查见单个或成群呈卵圆形、无色透明的孢子,常为芽生或多个连成链状、分枝状,即可报告"查到真菌"。如取阴道分泌物涂片并进行革兰染色后油镜观察,可见到卵圆形革兰阳性孢子或与出芽细胞相连接的假菌丝,呈链状及分枝状。本法简便易行,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

2.3 浓集法检查:取标本于清洁干燥试管内,加2.5mol/L NaOH溶液约1ml,混匀后置37℃水浴中3~5min,取出低速离心5min,取沉淀物作涂片镜检,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2.4 培养法:将分泌物接种于真菌培养基(如沙保弱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根据培养特征、形态,以及菌落涂片镜下见到的假菌丝和芽生孢子进行诊断。本法阳性率高,可分离出感染的菌株,但操作复杂、费时,临床应用较少。

3 培养与鉴定

在沙氏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于25℃或37℃培养都能生长,呈闪光、软而平滑、高出培养基表面、奶油色、酵母样菌落。陈旧的菌落颜色发深,逐渐变硬,并有皱褶,中央可见气泡,没有气中菌丝,营养菌丝丰富。镜检有假菌丝和大量芽生孢子。在葡萄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于37℃培养48h,白色念珠菌呈管底生长,无菌膜。在血清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将纯培养的念珠菌接种到0.5ml~1.0ml正常人或羊血清中,于37℃孵育0.5~3h,白色念珠菌产生芽管,芽管长为细胞的3~4倍,末端的宽度为细胞的1/2[2]。在玉米吐温-80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情况:于25℃孵育24h,白色念珠菌形成许多树枝状菌丝及顶端厚壁孢子。在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中加入0.00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ZC),白色念珠菌不变色或仅呈淡红色,其他念珠菌或酵母菌变为红色,热带念珠菌最为明显,呈深红色或紫色。用生理盐水制成待检菌悬液,加于无碳源的培养基中,混匀,倒入平皿内,凝固备用。在平皿培养基中贴附各种碳源的滤纸片(直径6mm滤纸片,灭菌后吸入10%碳源溶液,放37℃温箱蒸干),置25℃~28℃培养两天观察结果。凡能同化者,在相应的碳源周围可见有一明显生长圈。

4 质量控制

阴道分泌物检查,是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诊断常做的检查。主要为各种阴道炎、性传播疾病等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因此,应把好标本的采集送检关,严格控制质量,保证结果的准确性。熟练掌握湿涂片中出现的正常和异常成分的形态及数量变化的意义,如红细胞、成堆的白细胞、真菌和阴道滴虫等在高倍视野的形态变化特征,以高倍视野报告结果,报告应力求准确可靠。取阴道分泌物时应停外用药2~3d,以提高阳性检出率。如所用玻璃器材应干净;涂片做到取材统一或定量,检查及时,观察标准一致,掌握好方法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复查;报告方式要力求一致,严格控制各种影响因素[3]。因阴道分泌物检查工作量较大,湿涂片检查因标本不易保存,易污染,送检不方便等,可将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瑞-吉或亚甲蓝染色处理,既可用于检查滴虫、真菌、淋球菌、核异质细胞、肿瘤细胞及线索细胞,判定清洁度,还可将涂片较长时间存放,便于复查监督而进行质量控制,建立室内质量控制制度。也可在较大范围开展室间质量评价,以提高阴道疾病实验诊断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慧兰, 谷进, 李平,等.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病原检测及体外药敏检测[J].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1, 3: 175~176.

[2] 张军民, 席丽艳, 鲁长明,等. 医院分离深部真菌菌株流行病学调查和药敏试验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7, 30: 27~29.

[3] 李若瑜,王端礼.密切结合临床,提高真菌学检验水平.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9(9):521-523.

浅谈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5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 其中男67例, 女28例;年龄3~65岁, 平均55岁, 3~16岁6例, 16~55岁38例, 55岁以上21例。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西地碘组35例和制霉菌素组30例。

1.2 临床症状

急性伪膜型念珠菌病多发于婴幼儿和新生儿, 其主要症状为唇、舌、颊、腭黏膜外伪膜较难擦除, 如果用力强行擦除可见表面糜烂、充血;急性萎缩型念珠菌病多发于45~55岁的人群, 其主要症状为弥散性红斑及舌黏膜萎缩;慢性萎缩型念珠菌病多发于55岁以上的人群, 主要症状为义齿的承托区黏膜有大面积的充血, 颜色发红, 呈散状红斑;慢性增殖型珠菌病, 发病年龄多为45~55岁, 主要症状为颊或口角内侧的黏膜上出现白色斑块, 病情严重时白斑的黏膜表面会出现增生颗粒, 导致黏膜丧失弹性[2]。

1.3 方法

1.3.1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消除口腔内局部可致病隐患因素, 例如患者要戒烟, 保持义齿卫生, 对不良义齿 (尤其是检查发现义齿白色念珠菌表现为阳性) 进行更换或纠正, 可疑致病抗生素类药物要停用等。建议义齿采用3%~5%的苏打水浸泡。

1.3.2 改善身体状态, 发现身体的其他疾病要积极治疗, 如身体存在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以及其他口腔黏膜类疾病 (扁平苔藓、白斑、盘状红斑狼疮) 时要及时治疗。

1.3.3 用药方法

(1) 西地碘组给予口服西地碘, 具体为含化后口服, 1.5~3 mg/次, 3~4次/d, 连续用药2~8周。 (2) 制霉菌素组给予口服制霉菌素, 亦为含化后口服, 50万u/次, 3次/d, 连续用药2~8周。两组给予口服药物的同时, 采用浓度为0.05%~0.12%的洗必太进行含漱, 3次/d, 直至症状和病损消失及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转为阴性。

1.4 疗效评价标准

白色绒膜及病损完全消失,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舌背乳头萎缩逐渐恢复, 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呈阴性为痊愈;白色绒膜及病损大部分消失, 临床症状得以缓解, 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呈阳性, 但其菌落在50以下为显效;临床症状减轻, 病损区域缩小, 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呈阳性, 但其菌落在100以下为有效;临床症状及病损未见明显改善, 白色念珠菌培养试验呈阳性, 且其菌落在200以上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PSEM 3.1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西地碘组与制霉菌素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西地碘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其含有的分子形态的碘, 具有广谱、高效的杀菌功效, 且低毒, 实验已经证实, 西地碘能够高效的、无固定性的杀灭病毒、细菌及真菌, 其作用机理是西地碘内的分子碘能够氧化病原菌的原浆蛋白活性基因, 并与病菌蛋白质氨基相结合, 从而有效杀死病菌。

制霉菌素属传统的多烯类抗真菌药物, 其功效是能够结合细胞膜上的特异固醇, 从而改变膜通透性, 使重要细菌内容物漏出以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该药物有较强的抗真菌疗效, 尤其是针对念珠菌更为显著, 即便是重复用药也不会产生抗药性。此药口服后不容易被身体吸收, 大部分药物都会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皮肤表面以及黏膜局部外用药后也不能吸收, 因此患者应该争取药物在口腔内融化以后再将其咽下[3]。制霉菌素口感较差, 含化时有异味, 难以忍受, 少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反胃、呕吐、厌食等症状, 致使部分患者因不能忍受药物异味而放弃用药进而影响治疗疗效。在笔者所收治的患者中就有2例因无法坚持用药而终止治疗。但是, 相对而言制霉菌素药较为便宜, 易被患者接受。

口腔念珠菌病临床治疗, 除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外, 也应该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水平以及口腔内局部致病因素给予充分考虑。白色念珠菌属于条件致病菌, 因此必须消除该病的致病因素, 才能确保治疗效果, 且保持良好疗效, 防治病情复发[4]。临床上不少患舍格伦综合征的患者, 由于未能很好的控制病情, 导致口腔感染念珠菌而病情复发。针对慢性增殖型白色念珠菌病的治疗, 根据该病有恶变率较高的特点, 临床上建议尽早活检切除, 防止发生癌变。

参考文献

[1]陈允, 陶秀彬.制霉菌素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效果的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 24 (20) :54-55.

[2]施云, 陈建祥.口腔念珠菌病224例临床表现及真菌学诊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 2008, 27 (17) :78-79.

[3]吴伟珍.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67例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07, 11 (17) :51-52.

口腔念珠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①病史:婴儿有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史;②病变好发部位:颊、舌、软腭及唇, 严重者蔓延至扁桃体、咽部、牙龈;③表现:病变黏膜充血, 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 可逐渐融合成大片, 不易擦去, 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 可有溢血, 不痛, 不流涎, 一般不影响吃奶, 无全身症状;重症则全部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 甚至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 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④取白膜少许放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钠液1滴, 在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芽生孢子和假菌丝[2]。

1.2 一般资料

将在我院接诊的病例中符合上述4条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69例, 男46例, 女23例, 年龄5~59 d, 合并感染31例, 腹泻25例, 营养不良11例, 对照组63例, 男42例, 女21例, 年龄4~72 d, 合并感染27例, 腹泻23例, 营养不良9例, 2组的年龄、性别、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3 服药方法

两组患儿均要求做到:乳母讲究卫生, 喂奶前洗净双手, 用温开水洗净乳头, 人工喂养者, 奶瓶及奶具经洗净后煮沸消毒1 h备用, 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 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 并保证一用一消毒。两组患儿均要在2次喂奶之间进行口腔护理, 用2%碳酸氢钠溶液10~20 ml清洁口腔后, 再用制霉菌素片加温开水调成2.5×107 U/L制霉菌素溶液10~20 ml涂抹口腔, 2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 ( 广州康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8 g/袋) , 10 kg以内的患儿每次1/3袋, 3次/d;10 kg以上的患儿每次2/3袋, 3次/d, 用凉开水或牛奶送服 (<37℃, 切勿用热水服用) , 如需服抗生素, 应与抗生素相隔3 h以上服用。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 治疗3 d患儿口腔内白膜完全消失, 黏膜恢复正常;有效:治疗3 d患儿口腔内白膜减少50%以上;无效:治疗3 d患儿口腔内白膜减少未达50%或加重。所有未愈患儿继续用药至痊愈后, 观察3个月, 再次出现口腔念珠菌病者为复发。

1.5 统计学处理

两组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见表1。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5例 (7.2%) ;对照组复发9例 (14.3%) 。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白色念珠菌可在健康人的消化道寄生, 当婴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和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使正常菌群失调而发病, 或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母奶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 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3]。常规应用2%的碳酸氢钠液进行口腔护理, 可暂时破坏白色念珠菌赖以生存的酸性环境, 但新生儿要每隔2~3 h喂奶1次, 加上口腔黏膜不断分泌唾液, 虽然用2%的碳酸氢钠液进行口腔护理2次/d, 仍不能使口腔内保持碱性环境, 白色念珠菌仍继续繁殖, 疗程较长, 且碳酸氢钠液漱口味涩, 患儿不易接受。近年来用制霉菌素溶液涂抹口腔, 可与口腔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 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破坏细胞正常代谢而起杀菌作用, 有一定效果。但如果患儿并发腹泻、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诱因仍存在, 使消化道内菌群失调, 可致口腔念珠病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

由于人体在患病的时候, 通常使用一些抗生素治疗感染症, 其不仅杀死了致病菌, 同时也杀灭了一些原本对人体非常有益的益生菌, 从而导致人体的抵抗力减弱, 诱发菌群失调。婴幼儿胃肠功能、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未健全, 自身防御能力差, 更易患白色念珠菌病及感染性疾病 (如腹泻) 。因此应及时补充益生菌, 使肠道以益生菌占优势, 抑制有害菌的繁殖, 调整人体微生态失调, 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益生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有益菌, 它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益生菌可定植在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上, 形成生物保护膜, 防止病菌入侵, 并激活人体免疫系统, 刺激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A, 刺激吞噬细胞的活性, 产生抗病菌物质:乳酸、醋酸、甲酸等;虽然益生菌大部分是定植在肠道, 但益生菌可以激活全身血液中的免疫球细胞, 另外, 它们可以促进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IgA, 这种黏膜抗体是分布在全身的, 当然呼吸道和胃肠道中最多, 所以益生菌对防治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很有针对性。益生菌还可以合成维生素, 促进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4]。益生菌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取得显著疗效便是利用其生物拮抗原理, 达到以菌治菌的治疗目的,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132例小儿口腔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 对照组63例, 对照组给予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后, 用2.5×107U/L制霉菌素溶液1020ml涂抹口腔, 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服益生菌治疗, 2组均观察3日, 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益生菌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小儿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显著高于单用制霉菌素, 且复发率低。

关键词:念珠菌病,口腔,婴儿,微生态调节剂,疗效,复发

参考文献

[1]张志愿, 龙星, 俞光岩.口腔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70.

[2]薛辛东, 杜立中, 王伟.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28.

[3]金汉珍, 黄德珉, 官希吉.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64.

口腔念珠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8月~2013年8月入本院住院治疗的52例重症药疹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7例, 女25例, 年龄6~68岁, 平均年龄 (38.15±16.88) 岁。上述患者的病例资料均完整, 主要基础疾病有呼吸道感染 (18例) 、癫痫 (10例) 、关节炎 (5例) 、急性肠炎 (3例) 、牙周炎 (2例) 、银屑病 (4例) 、腰椎病 (3例) 、脑梗死 (2例) 、泌尿系感染 (5例) 。

1.2诊断标准

根据发病前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潜伏期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对药疹进行诊断, 依据《皮肤性病学》中确定的标准给重症药疹分型[3]。依据口腔乳白色薄膜和真菌镜检与培养结果对口腔念珠菌感染进行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均应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重症药疹类型与相应致敏药物的关系

本组52例SDE患者中共包括21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15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0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与6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各SDE类型与非甾体抗炎药、安眠镇静剂抗癫痫药、抗生素类药物和中药等致敏药物的关系见表1。

2.2 不同重症药疹类型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情况

各重症药疹类型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情况如下:21例SJS患者中感染16例, 感染率为76.19%;15例TEN患者中感染7例, 感染率为46.67%, 10例ED患者中感染2例, 感染率为20.00%, 6例DRESS患者中感染1例, 感染率为16.67%。

2.3 重症药疹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发生口腔黏膜糜烂的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高于无口腔黏膜糜烂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糖皮质激素用量≥60 mg/d的患者高于用量低于60 mg/d的患者,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高于未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重症药疹是一种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的药疹, 如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与治疗, 易发生感染、水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口腔念珠菌感染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真菌感染, 近年来, 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导致口腔念珠菌的感染率也随之升高。有研究发现, 有口腔损害症状并长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天疱疮和类天疱疮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4,5]。

本组病例感染口腔念珠菌的原因主要有口腔黏膜损坏、免疫功能低下和菌群失调等三个方面, 在不同类型重症药疹中, SJS与TEN患者口腔黏膜损害情况比较严重, 口腔念珠菌感染率相对较高;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或糖皮质激素用量≥60 mg/d的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比例也较高。有鉴于此, 在临床实践中应参考本次研究结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口腔念珠菌感染率, 避免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等严重后果。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药疹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2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2例重症药疹患者共发生26例口腔念珠菌感染, 其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感染14例,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感染7例,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感染3例,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感染2例。发生口腔黏膜糜烂和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高于对应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糖皮质激素用量≥60 mg/d的患者高于用量低于60 mg/d的患者,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重症药疹患者易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 口腔黏膜糜烂、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应用广谱抗生素是重症药疹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口腔念珠菌,感染,重症药疹,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牛红喜, 耿龙, 尚英彬, 等.191例重症药疹临床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 (9) :530-532.

[2]祝伦.重症药疹74例临床分析.合肥:安徽医科大学, 2012, 6 (14) :50.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122-124.

[4]黄远忠, 董正蓉, 林伯盛, 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甲真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25 (5) :359-361.

口腔念珠病 篇7

关键词:重症药疹,口腔念珠菌病,危险因素

重症药疹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主要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及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部分重症药疹患者口腔黏膜损害严重, 继发念珠菌感染常见, 本研究对47例重症药疹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研究, 进而探讨重症药疹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住院重症药疹患者, 共47例。查找原始病历按诊断标准严格选择病例进行分析。每例患者记录性别、年龄、致敏药物、基础疾病、药疹类型、口腔黏膜受累情况、脏器受累情况、最高糖皮质激素用量、合并应用抗生素情况、口腔念珠菌感染情况、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及恢复情况。47例重症药疹患者, 其中男24例, 女23例, 年龄5岁~67岁, 平均年龄37.17±17.36岁。基础疾病:癫痫9例, 脑外科手术后4例, 三叉神经痛1例, 呼吸道感染16例, 急性肠炎2例, 泌尿系感染1例, 牙周炎2例, 关节炎4例, 肩周炎1例, 腰椎病1例, 银屑病3例, 脑梗死2例。

1.2 方法

药疹诊断依据为发病前有明确的用药史、有一定潜伏期、皮疹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皮疹分型依据文献。口腔念珠菌感染诊断依据口腔乳白色薄膜和真菌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真菌培养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 白念珠菌菌落为绿色或翠绿色, 直径约2 mm;热带念珠菌菌落为蓝灰色或铁蓝色, 直径约1.5 mm;克柔氏念珠菌菌落为粉红色, 边缘模糊, 有微毛, 直径约4~5 mm;光滑念珠菌菌落为紫色, 直径约2 mm;其他念珠菌菌落为白色。治疗:停用可疑致敏药物, 早期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病情控制后规则减量, 预防和控制感染, 保护胃肠道粘膜,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加强支持疗法, 加强肝肾功能检测, 必要的保肝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 加强皮肤、粘膜的护理。发现口腔念珠菌感染, 及时应用2.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 系统应用抗真菌药物。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百分比,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型重症药疹与致敏药物的关系见表1。

2.2 各型重症药疹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率

19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15例 (78.95%) ;14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6例 (42.86%) ;9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2例 (22.22%) ;5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1例 (20.00%) 。47例重症药疹患者, 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24例 (51.06%) 。临床表现为口腔出现乳白色薄膜, 真菌直接镜检阳性, 真菌培养见典型念珠菌菌落, 培养结果白念珠菌21例, 光滑滑念珠菌2例, 热带念珠菌1例。

2.3 口腔念珠菌感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重症药疹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见表2, 重症药疹发生口腔黏膜糜烂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增高, χ2=23.663, P<0.05;较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 (以强的松等量换算≥60 mg/d) 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较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89, P>0.05;应用广谱抗生素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增高, χ2=8.287, P<0.05。

3 讨论

重症药疹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病情发展快, 皮损广泛, 常发生肝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口腔念珠菌病是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抑制人群中最常见的真菌感染, 近年来, 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皮肤、黏膜、内脏真菌感染日益增多, 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口腔念珠菌感染如不加处理, 可蔓延到消化道及呼吸道, 可并发侵袭性念珠菌感染。黏膜和系统念珠菌感染是免疫抑制人群常见的严重疾病, 常见于艾滋病、肿瘤化疗、白细胞减少、白血病、糖皮质激素应用、器官移植和广谱抗生素应用等。既往研究显示具有口腔损害、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发病率均增高[2,3], 所以本文对47例重症药疹患者的研究重点进行口腔黏膜糜烂、糖皮质激素大量应用和广谱抗生素应用对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影响。

本研究中重症药疹患者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如下:①口腔黏膜屏障破坏:部分重症药疹患者除皮肤出现糜烂或表皮剥脱外, 眼、口、生殖器黏膜受累严重, 出现面积不等的糜烂, 念珠菌在黏膜糜烂处定植;②免疫功能低下:目前国内治疗重症药疹仍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同时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 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疹可以降低患者免疫功能;③菌群失调:重症药疹治疗需治疗皮肤及呼吸系统的感染, 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 可以引起菌群失调, 使真菌繁殖加快, 增加念珠菌感染的几率。在各型重症药疹中,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和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口腔黏膜损害发生率高, 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较多;因药疹引起皮肤破溃及合并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 需应用广谱抗生素, 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也较高。较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比例较高, 但与糖皮质激素用量相对小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分析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 如扩大样本数量可能出现有意义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牛红喜, 耿龙, 尚英彬, 等.191例重症药疹临床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6, 39 (9) :530-532.

[2]黄远忠, 董正蓉, 林伯盛, 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甲真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1, 25 (5) :359-361.

口腔念珠病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在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份期间首诊治疗的409例2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组) 、413例血糖调节受损者 (受损组) 以及420例血糖正常者 (正常组) 作为受试对象。糖尿病组中男232例, 女177例, 年龄39~78岁, 平均年龄 (60.31±3.15) 岁, 选取标准为: (1) 确诊为2型糖尿病[2]; (2) 首次诊治, 既往无糖尿病规范治疗史。受损组中男235例, 女178例, 年龄38~77岁, 平均年龄 (60.14±8.21) 岁, 本实验研究内容符合医学伦理道德标准。三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念球菌检测清晨未尽食物和水之前, 所有受试者留取0.1 ml非刺激性唾液, 添加0.9 ml无菌蒸馏水稀释后混合均匀, 选取500μl唾液稀释液放入到保氏培养基 (购自于天星普信生物公司) , 在37℃恒温培养箱中有氧孵育48 h, 对经过细菌培养的堂本进行念珠菌检测, 计数菌落数目。检出口腔念珠菌存在者均为念球菌阳性, 根据文献报道[3]念球菌菌落数目<200 CFU/ml为念珠菌阳性携带者, 念球菌菌落数目≥200 CFU/ml为口腔念珠菌感染。

1.3影响因素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则进行患者资料收集, 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社会人口资料, 口腔疾病史、是否存在系统疾病、空腹血糖水平、唾液流量、酸碱度等疾病资料, 对于患者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分析之后, 通过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口腔念球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后, 在进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鉴别独立危险因素。统计所有受试者的个人基本信息、糖尿病史、吸烟史、口腔疾病史、是否罹患系统性疾病和抗生素或者免疫抑制剂半年内的使用状况等;检查口腔健康状况, 留取未刺激全唾液。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42例受试者中217名为口腔念球菌阳性, 其中96例标本为口腔念球菌感染, 三组中均有阳性和感染样本出现。糖尿病组阳性率为29.83% (122/409) 、感染率为14.91% (61/409) ;受损组阳性率为15.74% (65/413) 、感染率为7.02% (29/413) ;正常组阳性率为7.14%、感染率为1.43% (6/420) , 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 年龄、空腹血糖、吸烟、戴义齿以及合并系统疾病为糖尿病口腔念球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1。

3讨论

念珠菌作为常见致病菌, 主要以孢子形式存在, 正常情况上, 其属于胃肠道正常菌群之重, 并不引起感染性疾病因此, 健康人群中检测到念球菌的存在。但是当机体免疫佛功能降低时, 念球菌致病毒性增强, 能够侵润周围细胞, 导致念球菌感染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免疫缺陷, 机体保护屏障多有损伤, 而且体内p H值较低、糖含量较高, 对于念珠菌繁殖极为有利, 目前国内外多项研究相继证实[4]糖尿病患者口腔念球菌感染风险较高。

综上所述, 糖尿病患者是口腔念珠菌感染易感人群, 空腹血糖、年龄、吸烟、戴义齿以及合并基础疾病为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临床应加强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教育, 积极对高危人群采取念珠菌感染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付洪.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检查和诊治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导刊, 2013 (4) :616.

[2]王爱媛, 房辉, 王余, 等.老年2型糖尿病、糖调节受损及正常人群的口腔念珠菌感染情况对比.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1) :2495-2496.

[3]温一民.糖尿病患者及糖调节受损人群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比较研究.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47 (8) :1881-1882.

口腔念珠病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内科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2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及其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患者有32例, 女性患者有20例, 年龄范围在18~79岁, 平均年龄 (56.3±4.2)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及实验室检查标准。

1.2 方法

指导患者戒烟, 部分佩戴义齿者还需要采用5%苏打水对义齿进行浸泡, 并对不良义齿进行更换或修复, 指导患者做好义齿的日常清洁工作, 同时, 给予所有患者氟康唑分散片治疗, 50毫克/次, 2次/天;维生素B22片/次, 3次/天;维生素C 2片/次, 3次/天;连续治疗5 d, 并应用碳酸氢钠注射液和硼砂漱口水交替漱口。

1.3 评定指标

参照程汇等[3]研究红斑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相关疗效判断标准, 若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完全消除, 萎缩舌背乳头正常恢复, 白色念珠菌检查呈阴性, 视为显效;若临床症状及相关体征基本改善, 白色念珠菌检查呈可疑阳性或转阴, 视为有效;若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及相关体征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 白色念珠菌检查呈阳性, 则视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数+有效数) /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过氟康唑分散片治疗后, 全组52例患者中有29例治愈, 包括11例显效, 18例有效, 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5.8% (29/52) , 另有23例治疗无效, 占44.2% (23/52) 。具体见表1。

3 讨论

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 是念珠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 通常在人体的胃肠道、口腔黏膜及阴道处寄居, 并在机体免疫性下降时致病, 包括口腔念珠菌病、阴道炎, 甚至是可能危害生命的全身性念珠菌感染等在内的疾病均是由白色念珠菌所造成的[4]。以往在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时, 多是首选氟康唑、酮康唑等唑类抗真菌药来进行的, 结合本研究采用的氟康唑药物来看, 该抗真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毒副作用小和疗效高等特点, 而且短期服用还可减少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安全性相对较高。但随着近年来唑类药物的广泛使用, 以及临床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严重干扰, 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口腔白色念珠菌耐药株的不断出现, 给临床的救治工作带来了极大难度。一般认为, 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与转运蛋白表达改变、生物膜形成、靶酶表达等几种有密切关系[5,6]。由于依靠ATP供能的ABC转运蛋白表达的改变, 会导致口腔白色念珠菌提高对抗真菌药物的外排能力, 药物被外排泵至细胞外, 大大降低了细胞内部的药物浓度, 从而导致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增强;而生物膜作为一种在生物或非生物表面黏附的真菌菌落, 能够用于对宿主的免疫防御及药物作用的抵抗, 而且随着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时间越久, 其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也会相应增强, 这就使得临床尽早治疗念珠菌感染患者显得尤为必要;另外, 靶酶表达的改变也是导致口腔白色念珠菌耐药的重要原因, 唑类药物一般作用在Ergl1基因编码的Ergl1p靶酶上, 该靶酶在真菌细胞合成膜麦角甾醇时具有关键性作用, 临床唑类药物的过度使用, 容易使口腔白色念珠菌的靶酶表达发生改变, 从而产生耐药性。

结合本研究结果来看, 全组52例患者经氟康唑治疗后, 仅有2 9例治愈, 包括11例显效, 1 8例有效, 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 5.8% (29/52) , 另有23例治疗无效, 占44.2% (23/52) 。可见唑类药物可应用于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当中, 但临床效果并不理想。为此, 笔者建议, 临床治疗在用药时, 应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1) 合理用药:一般认为, 耐药性跟患者间歇用药、长期低剂量用药有很大关系, 为避免造成耐药性, 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 应该尽量做到规范、合理用药, 短期内持续性大剂量地服用抗真菌药物, 可以大大降低造成耐药性的可能性, 不过会给患者带来更高耐药菌株的隐患。 (2) 研发新药:逆转耐药有赖于研发出新一代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对于致命性真菌感染, 则可考虑使用1, 3-b-葡聚糖合成酶抑制剂。 (3) 联合用药:在当前, 唑类药物联用5-FC, 以及唑类药物与特比萘芬的联用, 都被认为具有可行性效果。 (4) 其他对策:例如可应用免疫调节药物, 通过联合唑类药物与细胞因子的方式对合并HIV免疫缺陷者进行治疗;或是通过外科手段清除真菌病灶来对感染进行控制。

经本研究表明, 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 临床在治疗该疾病时需要予以足够重视, 并通过合理使用抗真菌药、联合用药等方式, 来提高口腔白色念珠菌的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 为医院治疗口腔白色念珠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52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给予所有患者口服氟康唑, 同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研究发现, 全组52例患者中有29例治愈, 包括11例显效, 18例有效, 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5.8% (29/52) , 另有23例治疗无效, 占44.2% (23/52) 。结论 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有较强的耐药性, 在治疗该疾病时需要予以足够重视, 并通过合理使用抗真菌药、联合用药等方式, 来提高口腔白色念珠菌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腔白色念珠菌,唑类药物,耐药性,抗真菌药

参考文献

[1]张锋, 陆慧君, 姜文, 等.口腔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J].天津医药, 2006, 34 (5) :333-335.

[2]孙午, 熊莺, 梁皓, 等.白念珠菌耐唑类药物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6, 32 (6) :1023-1035.

[3]程汇, 王红光.红斑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中西医疗效比较[J].医学新知杂志, 2011, 21 (6) :453-454.

[4]吴颖, 刘伟, 万哲, 等.氟康唑耐药的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交叉耐药实验[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 31 (3) :120-122.

[5]曹先伟, 冀朝辉, 李若瑜, 等.白色念珠菌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17 (3) :258-260.

上一篇:影响变化规律论文下一篇:资金产出